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金融市场形势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形势分析;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一、国内外经济形势概况
1.全球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上半年,欧美发达国家几乎同步施行无限量的宽松货币政策,但并未给本国经济带来实质性的复苏。前不久,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宣布在2014年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引发了国际金融及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美国采取刺激房地产市场和消费复苏拉动经济增长,究其实质而言,不过是在重复原有的发展模式,增速已大不如前。欧洲的紧缩政策与之前相比略显松动,但竞争力的匮乏无法使经济迅速摆脱衰退的泥潭,失业率仍在不断攀升;日本安倍经济政策带来暂时的表面虚假繁荣,但很快将面临经济泡沫崩溃的风险;新兴市场面临国际资本流动不断转换和全球汇率紊乱的冲击,市场波动日趋频繁。总体而言,全球经济仍将维持慢速增长状态,同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2.我国经济形势分析
上半年,受国内外环境变化持续影响,经济增长动力有所减弱。一季度全国GDP增长7.7%,分别低于去年同期0.4%和去年四季度0.2%,未超出市场预期。如果排除房地产火爆因素,一季度全国GDP增长会更低。数据上看,前五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2.3%,但从4、5月份经济数据来看,二季度经济形势并不乐观,投资、出口、工业和PMI等指标显示,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
下半年,制约经济回升和保持经济稳定的因素并存。PMI指数放缓,煤炭、钢铁、水泥等价格持续下跌,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地方债务不断累积,都为经济回升带来了不确定性。但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消费和出口的恢复性增长,又为经济保持稳定甚至小幅回升奠定了基础。
二、“钱荒”事件的分析
今年6月20日,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最高达到史无前例的30%,已超过央行规定的最高限。市场上,先后曝出“央行向工商银行注资500亿元”及“中国银行由于流动性紧张发生资金违约”等诸多传闻,银行间市场被迫延迟半小时收市,震动整个金融市场。6月24日,沪指一日暴跌,跌幅超过5%,直接击穿2000点,银行股持续跳水。兴业、民生、平安三家银行跌停,国有五大行中工、建、中、农跌幅在3%左右,交行跌幅接近5%,股份制银行跌幅均超过5%。
1.“钱荒”事件的原因分析
本次“钱荒”事件可谓重重因素叠加所致,既有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异动的外因,也有金融机构疏于流动性管理的内因;既有外管局、银监会政策收紧和监管加强的偶发性因素,也有季末银行考核时点来临等周期性因素。
(1)流动性错配趋势加剧。6月前10天,全国银行信贷增加近1万亿,其中70%以上是票据融资,而一般性贷款增加很少。对比之下,反而是银行同业业务增长迅速,同业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超过15%。信贷规模急剧膨胀,票据融资快速增加,一般性贷款增长缓慢,一急一缓,一快一慢,充分表明资金大量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是典型的资金错配,是银行资金热衷于“钱生钱”的错配导致了结构性“钱荒”。
(2)货币政策调控超出预期。总理连续三度提及要“激活货币信贷存量”,彰显停止扩张政策、让金融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意味。6月24日人行《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事宜的函》表述:“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央行未按预期出手释放流动性。大家都以为央行会通过逆回购甚至下调准备金率放松货币,因而在资金原本很紧张的情况下,一些银行在6月上旬进行了超规模信贷投放,结果导致头寸明显减少,加剧了“钱荒”现象。
(3)资金外流速度攀升。美联储官员筹划退出QE的策略,加上美国经济复苏数据日益走强,美国对全世界资本的吸引力增强,造成新兴国家资金外流。中国也不例外,上半年,我国银行结售汇余额逐月下降(2月份由于季节性因素除外),从去年12月的509亿美元下降到5月份的104亿美元。国际游资从中国、日本、中国香港撤回欧美,造成黄金、股票、基金、银行资金供应量大幅下降。
2.“钱荒”事件带来的启示
年中,上海银行间同业隔夜拆放利率从6月20日的13.44%逐日下降,24、25日分别为6.49%、5.74%,“钱荒”正在缓解并逐步得到遏制,但应充分认识到我国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以及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的决心。在本轮“钱荒”中,央行罕见的没有立即出手救市,看似是一种消极行为,但其实是更为主动的战略性选择。总理近期多次谈及资金存量,明确指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而央行选择在这个关键时点“不放水”,意在整顿社会融资规模过快扩张与银行同业业务期限错配风险,倒逼银行加快去杠杆化的进程,加快解决银行体系内资金空转套利问题,引导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这是政策性的主动调控,而不是等到泡沫破裂后的被动调整,意味着管理层将更多以市场化改革方向来引导市场理性回归,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也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对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此次“钱荒”事件作为一次银行实际压力测试,为金融机构、地方政府敲响警钟,也为金融市场化改革奠定基础。
三、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应对策略
“钱荒”事件同时也为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如何结合区域经济特色,改革完善现行投融资体制,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指明了方向。
1.转变经济金融工作思想观念,提升工作水平
从这一事件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在少数民族地区,仅靠财政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发展空间已不大,必须依靠市场力量推动,才能保持发展后劲。应更加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尽早筹划与国家经济改革、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投融资管理模式和配套发展规划;把“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作为金融业进一步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改变以往过度依靠政府财政支撑的经济发展方式;重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交给企业和市场;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引导、市场运作为主体的多层次融资体系,加大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改变一直以来过度依靠银行借款的传统融资模式,加大企业直接融资力度;同时,完善政府融资风险预警机制,强化风险意识,使金融有效的为实体经济和区域发展服务。
2.创新融资模式和渠道,打造多层次的融资体系
“钱荒”事件提示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应减少对传统融资模式的依赖,加速推进创新和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应进一步制订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经济建设投融资总体规划及具体方案。针对不同项目,构建不同类型的融资模式和手段,优化资金配置,形成政府资源、金融机构及社会融资等各方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以少量财政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区域发展建设。本着“政府主导、银行创新、企业借力”的原则,投入少量财政资金,与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组建资金池,搭建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共赢的融资平台。三是利用资本市场改善区域融资结构。充分运用地方政府债券、企业债、公司债、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实现融资,考虑对部分国有企业进行资产和股权重组。
3.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钱荒”事件中可以看出,国家将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必须积极扩大有效投入,并建立督导机制,确保资金落到实处,防止出现资金空转现象。一是研究增设文创专营机构、科技专营机构、商业银行分行等机构,鼓励其为轻资产的中小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贷款、股权质押贷款、高层次人才创业贷款等业务,为初创期、成长期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二是加强政策引导,提高政策效率,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主动服务辖区内中小企业,打造银行、信托、证券、保险、信用、小额贷款、融资性担保组成的融资服务链条,实现金融机构与企业互相促进、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三是建立信息交流机制、拓宽对接渠道、搭建金融机构与辖区内企业的合作平台,实现区域资源对属地企业的优化配置。
4.完善融资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密切关注国家经济金融改革趋势,动态调整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发展规划,提前制订政府融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经济安全。一是建立政府融资监测管理系统,提早制订还款计划并进行动态调整,科学评估政府融资平台的流动性,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应对。二是加强内部风险防范,坚持“三个平衡”的基本原则。要求政府融资平台坚持市场经营原则,各公司在净资产与负债、投入与产出、现金流三个方面保持相对平衡,防止投资过度膨胀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吴敬琏.“钱荒”背后的危机[J].新经济导刊,2013(08).
[2]罗宇凡.杨中旭.周政华.中国式“钱荒”:救势不救市[J].经营管理者,2013(07).
[3]陆磊.凯恩斯主义的失灵、“钱荒”与结构调整[J].广东经济,2013(08).
【关键词】人民币,直接兑换,外汇交易,经常项目,日元
一、当前国际形势分析
在目前欧元区经济低迷和欧元前景不明的背景下,发展人民币对日元直接交易,将促进中日双边贸易,中国企业也将增加对日投资。相对于中日两国在政治领域的各种或明或暗的冲突摩擦,金融贸易领域的合作却如火如荼。举一个具体数字,就是2011年日中之间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了3450亿美金,今年应该还有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作为日本来讲,中国已经是成为日本的第一大的贸易伙伴;作为中方来讲,日本也是在欧盟、美国、东盟之外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所以也是在这个大的背景之下,而且在预期从今年开始的中日韩FTA自由贸易协定,这使得大家对于人民币和日元实现直接交易还是给了很高的评价,而且对它未来的发展也是保持了一个非常乐观的态度。
二、日方利弊分析
对于日本方面来讲,当然首先也是对于日本跟中国有贸易往来的这些企业,也是对费用方面有很大的节约。尤其,当前日本企业处于资金缺乏的阶段,而中国企业则积极寻求拓展海外市场的计划,这就会增加中国对日本的直接投资,对于日本企业也是个利好消息。
另外一方面来讲,日本特别是东京的金融市场,现在也在非常积极的想成为重要的海外人民离岸币市场,并且跟伦敦,甚至希望跟香港在这方面进行竞争。同时对日中相关的其他的金融产品的交易,东京金融市场也希望在这方面能取得更多的机会,这对他们来讲是很有意义的事情。6月1日早上9点钟东京人民币与日元交易市场开盘以后,交易是4000万日元,交易的价格是1人民币兑换12.33日元。当然在形成机制上稍微有点不同,在东京人民币日元交易市场上,主要有几个参与的银行和外汇交易商独立报价,根据他们的价格进行交易。那么在中方的话,由于我们的外汇管理局每天的波动幅度是控制在3%以内。所以反过来说,东京可能在交易的汇率限制或者说浮动方面可能有更大的自由度。
最后,由于三菱东京UFJ银行等日本三大银行和中国银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等将参与日元与人民币直接交易业务。这些银行将在东京和上海两地市场履行做市商的义务。这就意味着双方的银行业务量的增长,虽然中日货币的直接兑换会使得银行手续费收入的减少,但根据其将带来的规模效应,银行的整体收入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有更多的业务量来创造收入。
三、中方利弊分析
由于目前中国和日本的经贸往来非常热烈,贸易额增长速度很快,实现中国和日本的货币直接对接,可以帮助双方企业特别是中国出口型企业、进口型企业很大减少外贸当中的汇率风险,以及在这个货币交割过程当中各种手续费的成本和负担,这是从直接收益的微观层面来分析。
而从大层面来讲,实现人民币与日元直接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首先要成为一个区域性的重要货币,然后逐步成为国际经济活动当中的主要交易货币。但是直接兑换并不等于自由兑换,因为直接兑换仅仅是在经常项目下进行,主要还是在外贸领域有影响;只有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都可兑换,才能说实现了自由兑换。同时因为目前90%以上的国际贸易依然是通过以美元为做价单位的,日元当然也是非常小的一个比例。所以如果说人民币和日元直接交易等同于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这个还有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需要渡过。但是至少是在贸易层面,在实体经济层面,特别是以东亚区域为概念的话,人民币和日元实现自由兑换,战略意义要比现实的经济上的效果要更加重要。不管是否有限制措施,人民币与日元直接兑换,减少了兑换美元的直接环节,人民币兑日元的汇率将更加贴近市场供需情况。而且日元目前是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国际第三大货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上有一定的地位,人民币通过与日元的直接交易,无形中扩大了自身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对于未来的国际化的深入有益无害。
当然这是从好的一方面来讲,那么当中可能也少量的会有一些运营的风险。目前以人民币计价在日中贸易当中占的比重很小,大概也只有1%左右,另外以日元计价的贸易合约也大概只占到日中贸易总量的20%左右,80%的数量仍然是以美元作为计价单位。人民币本身在日本的货币值数量非常有限,而且流动性不佳。目前状况之下,中日政府之间也只有约100亿美元国债的购买协议,而且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所以在东京市场当中,以人民币本身作为货币也好,或者以人民币为货币单位的各种金融产品的交易也好,未来如果想取得大的发展,迫切需要技术方面的安排和解决。
结语:其实,无论是具体的经济政策解读,还是对国际大势的分析,都不如老百姓得到的实惠重要。对于人民币与日元实现直接交易这件事来说,无疑是有利于中日两国人民的利好消息。目前,中日两国贸易总额已经达到每年3450亿美元,双向旅游人数已经超过每年570万人次。可以预计,人民币与日元直接交易之后,两国从事外贸的商人企业会有更大的发展,随着银联通道在海外的普及,国内持卡人在海外进行非美元消费时,如果选择银联渠道刷卡,那么也无需支付额外的兑换手续费,往来旅游的老百姓也可以更加便利地用本国货币消费。这种便利反应在价格上就是更加便宜的商品,反映在民间交往上将会是更多的往来互动。这些都是有助于中日两国形成良好关系。
参考文献:
[1]李述仁、解景林,国际金融与国际汇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2]陈雨露,国际收支均衡分析,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3]迈克尔.梅尔文,国际货币与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高校“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的核心暨创新团队,突破了传统金融学理论的思维、教学和实验方式,不再坚持单一的规范性研究。国际金融界对于智能金融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认识已经越来越明晰,市场的巨大需求必然导致智能金融工程研发上的巨大投入和技术上的广泛应用。高校“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以七大创新实验集群为技术平台,通过人机交互的信息技术系统全天候地观察区际金融市场的风险状况,预警可能的各种规模的金融风险,为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改、大中型企业等提供金融风险预警服务。再通过区域智能金融新产品开发与市场化模拟实验区,专门监控区域金融市场在宏观层面可能出现的各种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等。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国民经济主要枢纽[1][2]。因此,通过高校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其高度仿真模拟,也将为高端人才培训、实践提供适用平台,以实现“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端金融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将为金融领域产品创新和市场化运作提供模拟化预测。因此,高校“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的建设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4]。
二.高校“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建设必要性
“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的建设,以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实验、金融业务实践、金融产品创新等能力为主线,构建与金融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实验与实践体系。根据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需求,形成学科理论教学、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学科综合实践和衍生金融产品创新创业、模拟仿真的教学试验体系,并以综合性、集成性优势推动智能金融产学研的升华与创新。
(一)贯彻各级发展规划的要求
总体目标符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5][6]。通过本项目建设,高起点平台搭建、多学科资源有效集成、教学科研条件改善、提高智能金融团队的创新力,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以满足重庆乃至西部地区对高端金融人才培养需求。同时,“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建设,也完全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国家战略、重庆定位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总体要求[7][8]。
(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端金融人才培养的要求
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在西部大开发中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实现跨越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教育质量提升以及知识经济等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和改革的要求,其目标要求从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从学科中心到学习者中心,从封闭的学校教育到社会化学习体系的转变。根据科学发展观,重庆要成为长江上游乃至中西部金融中心,人才必须先行。随着“建设重庆市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国家战略的实施,重庆将逐步建设成为长江上游乃至中西部地区金融创新能力最活跃、金融品种最齐全、金融总量占比最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最广泛、融资功能和辐射力最强的金融中心[9][10]。因此,通过“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建设,完善智能金融教学与实验体系、丰富并更新教学、科研与实验手段,大力开展开放式教学、协同式科研,适应社会对高端金融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是“政产学研用”合作办学模式和构建资源共享平台的要求
智能金融七大创新实验区、工作室或基地,将首先服务于金融专业教学与实验,同时为政府和金融机构进行金融经济政策的预研仿真、为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开发和实施、培训培养各类中高级金融人才、开展创新性和实用性金融-经济-管理类研究等。所有有关的教学机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和参与者都将能够共享研究实验室的软硬件平台,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11][12]。“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这个平台为培养金融领域实践实干型高端人才提供最切合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实际的信息环境和仿真环境。
三.高校“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建设目标与内容
(一)建设目标
面向长江上游经济发展需要,根据长江上游经济金融中心建设和结算类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要求,联合国内外智能化金融创新力量,充分发挥重庆金融学院高起点、高水平、多功能等特色突出的优势,有效聚集智能金融创新要素和资源,深化金融创新的组织管理、风险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智能金融模拟与仿真系统科完善等全面建设,探索学校与相关高校、地方政府、科研院所、金融企业、监管机构、国外同行等深度融合和共同服务区域发展的创新模式,以“立足重庆、辐射西南”为目标,建设特色鲜明、开放有序、运行高效的智能金融中心,全面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实现高校创新发展方式转变,以科技支撑引领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既服务教学、科研,还要为一线金融实务部门的人才培养、产品研发与市场化等提供高端平台。(1)创建智能金融中心的多层次实验室集群建立“智能金融七大创新实验区、工作室或基地”,这七大平台组成完整的智能金融中心,即使在中国也属首创,在国内也是一流水平(见图1)。(2)构建科研创新与专业能力培养体系“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将高校金融专业目前的、以现代金融学为中心的教学和科研体系提升到紧跟信息-金融-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主流特征的科研创新与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为此,“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将增加研发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开放性创新实验,增加面向重庆市和国内金融机构中高层人才培训的技术转移示范和面向金融-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实训和专业(仿真模拟)设计,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3)提高创新平台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依托“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集中力量主攻区域宏观金融统一模型,形成前沿性研究优势和成果;与重庆主要的金融机构及其管理部门、金融企业、工业企业、工业园区等建立学术合作联盟,开发并不断升级维护智能金融核心技术系统,成为推动重庆和国内智能金融发展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和“政产学研用”示范基地。(4)面向社会开放服务与技术转移通过现场开放和网络开放,为各级政府、各类金融机构、各类企业和事业等单位和人员提供智能金融、金融工程和商务智能的科技创新和实验条件,为社会提供培训服务。作为智能金融核心技术的研发中心,为重庆市和国内金融机构和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商务智能、智能投资、产品创新及其市场化等仿真模拟支持。
(二)建设内容
(1)区域性金融监管智能化与风险监测仿真实验区该实验区在西部高校第一个专门针对区域宏观金融风险监控的实验室。这是专门针对西部宏观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风险预警,因而有着明确目标,并有着科学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这种区域范围宏观金融风险的监控本身应该形成专门或广泛服务网络,定期为重庆市和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大中小型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有较大需求的个人用户提供国际金融市场分析-预测-预警-预判服务。(2)区域智能金融新产品开发与市场化模拟实验区该实验区专注于区域性金融产品创新,以及产品开发的市场化仿真模拟,以监控金融产品创新不当,在区域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中可能导致出现的各种金融风险和金融危机。(3)区域金融企业智能管理与风险预防仿真实验区该实验区将重点监测我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人民币外汇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中的市场秩序健康度、金融泡沫、资金流动、各行业景气度、投融资关系网、市场投机活动、市场欺诈等市场情报。这种监控在方法上、频度上同“全球宏观监控室”类似。然而在监控对象上将会更加细致,从区域宏观到行业、主题等甚至到股份公司、大股东、机构投资者、中小投机者等。该实验区在服务实践中滚动式发展,直接向各级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各类企业和事业单位、以及有着较大需求的个人提供金融市场分析-预测-预警-预判服务。(4)智能金融量化投资交易仿真模拟实验区该实验区将充分利用智能金融中心核心团队,在智能金融量化投资交易领域十年以上学术和技术积累,集成国内外在智能金融和量化交易领域最好的学术思路和技术平台,支持股指期货、商品期货、外汇、股票市场的市场形势分析、动态投资组合、量化程序化智能化交易策略与系统开发等等。(5)中高级金融人才培养与模拟实验基地该实验基地建设将进一步完善教学、科研与实验的整合,投资购买相关的金融-经济-管理数据库。同时通过购买和独立开发建设实验案例库,新建实验课程资源库(含课程要件、课程网站、实验教材、教学视频等)和建设核心技术软件组件库等。(6)地方政府投融资及债务管理智能模拟实验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地方政府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通过划拨土地等资产组建一个或多个资产和现金流可以达到融资标准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城建资产经营公司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公司,以政府的名义担保进行融资,并在必要时以财政补贴等作为还款承诺的载体。统计资料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8000多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融资规模的扩大,贷款总量的急剧增长,所带来的政府信用风险、资金信贷风险和社会稳定风险也不容忽视。该实验区的创建,旨在创建地方政府投融资宏观模型,探索地方政府投融资智能运作的途径,理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债务管理体制,健全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管理体制,规范运作机构,为合理评估和有效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风险提供决策依据。(7)重庆国际智能金融人员交流与创新合作实验区该实验区将采用两条腿走路策略,平行研究基于宏观经济学主流路线的范式模型和基于智能主体(agent-based)的计算实验仿真。目前国内外这类仿真模型还大都远离市场实际,主要限于行为金融学实证研究。因此加强交流极有必要。本合作实验区还强调最大限度切合金融市场的实际行情,建立以区域金融市场为目标的仿真模型,为各类市场参与者即国际智能金融界人员交流创造仿真条件。通过交流参与者互动与合作,可以完成生成市场价格(宏观表现)、将宏观经济模型同宏观金融模型统一建模等研究工作。因此,该实验区建设强调对金融业内数据和外来信息全面挖掘和综合利用,真正实现基于事实的商务决策和及时的决策执行。
四.预期效益分析
“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将着力凸显金融学科优势,促进金融理论与工程化技术手段和思维的交叉融合。即利用先进的数学及通讯工具,在各种现有基本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实现金融教学、研发和应用的协同创新,着力构建契合特色优势学科及人才培养体系的教学科研平台、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模拟平台;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综合实践能力,致力于为中国西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金融人才。
(一)成为重庆市和中国西部智能金融教学、科研、国际合作与交流、金融创新产学研用以及和人才培养的典范
通过“智能金融创新实验区”建设,把智能金融中心建设成为全市、中国西部乃至于全国的典范,使其成为特色鲜明的智能金融教学、科研、国际合作与交流、金融创新产学研用以及和人才培养平台。
(二)成为高端金融人才培养和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平台
近3年来,世界发生了太大的变化,全球经济及整个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在不断增加。为此,《新财经》记者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银行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
美债问题和经济问题是两条线
《新财经》:对于这次美国国债评级被下调,您怎么看?
谢国忠:现在的情况其实还不是美债危机,是欧债危机,美债还没有危机。美国的内需还是很低的,最近的降息并没有引起美债收益率上升,反而使美债收益率下滑。按道理,有价格波动才会有危机,价格不动说明没有危机。
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是金融风险,是欧洲债务所引起的银行问题。股市的明显下跌,说明大家对未来确实有担忧,担忧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左小蕾:美债危机发生后,大家担心的是美国继续印钞票,造成美元大幅贬值。美国人应该从这次事件中好好反思一下,不能总依靠虚拟经济发展,美国要把实体经济发展起来。只有经济基础牢固了,国债的信用才能得到支持。如果美国还以这种方式走下去的话,那跟“旁氏骗局”有什么区别。
袁钢明:美债危机加重了经济衰退的恐慌,奥巴马采取的增加消费和福利政策,造成了失业率上升,制造业指数下降,美国GDP增长速度也在下降。从这些现象来看,美国的政策是失败的。美债危机对于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打击比2008年金融危机还要严重。而美国问题的严重性,不是它的债务危机,而是经济衰退的危机。
《新财经》:美债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也在积极分析国际金融形势,研究应对措施。您认为,美债危机对中国经济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谢国忠:美债问题和经济问题其实是两条线,现在很多国家经济都在下滑,德国和法国经济今年第二季度都没有增长,美国上半年经济增长不到1%,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都是缓慢的,想在今年下半年有很大的转变也不太可能。
对于中国来讲,现在谈美债问题主要是为经济下滑打下伏笔。其实,美债问题与中国经济的关系不是很大,美债是中国自己要买的,不是别人逼着买的,现在情况不好了,也不能全怪别人,这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情。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评级机构下调美国国债评级,是对美国政府乱花钱的反映,对于美国今后的财政环境造成压力,限制了美国再次采取大规模的财政赤字政策。这样,美国国债保值的可能性就会上升,对中国是有好处的。
袁钢明:中国总喜欢把自己的错误赖到别人身上。每当中国经济出现问题的时候,国外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使中国的问题扩大化,明显化。
从去年开始的通货膨胀,其实与货币投放过多有关,而且大部分都投在了高铁等大项目上。抑制通胀,只能紧缩货币,但紧缩的都是中小企业的资金,造成了中小企业目前的发展困境。这是中国经济自己的问题,跟美债没有关系。
左小蕾:美债危机首先大家是有预期的,其次银行没有停摆,金融市场还在运作。所以,经济不可能一下子就停下来,或者出现大幅度衰退的情况。但是,对经济一定是有影响的,因为恐慌情绪是基于大家对未来经济没有信心。
中国应该把目前的形势分析清楚,应对要非常谨慎,不要像2008年金融危机时,搞什么大规模的拯救计划。中国没有必要再去大规模地刺激经济。
调控政策应该适度放松
《新财经》:美国经济复苏疲软,如果出现经济的“二次探底”,对中国出口会有多大影响?
谢国忠:近几个月来,中国出口形势都不太好,中国港口的集装箱出口量有所下降,这个情况与国外的经济数据也是吻合的。未来的出口情况会怎样,现在还说不清楚。
袁钢明:中国出口出现下滑,这与国内的出口环境有关系,第一是货币紧缩造成的,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第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人工资成本上涨,人民币汇率升值。第三是房地产价格上涨,工厂的厂房投资成本上升。出口下滑,就会导致中国经济出现下滑,这个情况已经不可避免了。再遇到外部冲击,这次的打击不亚于2008年金融危机。
《新财经》:从年初开始,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在致力于控制通胀。现在的国内、国际形势都在发生变化,中国的调控政策该有怎样的调整?
袁钢明:现在的形势下,完全可以用适度的放松和不松不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到目前为止,货币政策大多采取的是货币数量的调整方式,对利率调整政策不够。现在的低息和负利率政策,完全是鼓励投资,特别是鼓励房地产投机。一方面紧缩贷款,另一方面又低息鼓励投资,这样的货币政策本身就是矛盾的。
提高利率应该是扭转过度囤积大项目的好办法,但现在已经出现了金融动荡、股市下跌,资本市场上资金链也更加紧张。这个时候再提高利率也不是好办法。我建议采取储蓄补贴利率的办法,对居民储蓄给一定的利率补贴,补贴到至少没有负利率的程度。这种方法在2003年的时候实行过,可以减少老百姓的恐慌心理。
不要再被国际舆论误导
《新财经》: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依靠出口的发展方式应该改变,通过2008年金融危机和美债危机,中国政府应该在哪些战略上进行调整?
左小蕾:美债危机对中国出口造成的冲击应该没有2008年严重,因为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在逐渐减少外贸顺差。中国应该坚持自己的发展战略,拉动内需,经济转型,减少对外依存度。通过经济转型,用我们自己的内需来吸纳更多原来出口的东西。这是正确的方向,是比较可靠、可持续的经济政策,可以支撑中国经济稳定长期发展。
谢国忠:中国的结构调整已经谈了十年,到现在还没有调整。也许只有到了原来的路都堵死了、撞墙了,才会死心,才能调整。中国现在主要是政府在花钱,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国企,民间花的钱很少。所以,调整结构就是调整政府花钱,这是中国调整结构最初的起点,没有这个起点,其他事情都不用讨论。
《新财经》: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出台了4万亿救市政策,阻止了中国经济下滑,也协助稳定了全球经济。美债危机爆发后,很多外媒都在热议,中国会不会再次拯救世界?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关键词:热钱 危机趋势 政策建议
一、引言
热钱是指国际间从事牟利活动的短期资金,它为追求最高报酬和最低风险,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进行短期投机性活动。热钱加速流入会形成资产泡沫,造成需求旺盛、市价高涨的繁荣假象。而热钱迅速撤出,又会造成资产价格大幅波动,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回顾历史,无论是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热钱对亚洲国家经济的破坏程度,还是08年越南出现越南盾迅速贬值、股市楼市暴跌和物价飞涨等经济动荡,都能看出热钱正在逐步成为国家正常经济金融秩序的严重威胁。
那么,我国到底存不存在热钱呢?数量又有多少呢?张明(2008)指出,到2008年3月,热钱数额已高达1.75万亿美元。而唐旭、梁猛(2007),摩根士丹利王庆(2008),都表示流入中国的热钱数量有限。虽然对热钱流入国内的数字众说纷纭,但可以肯定的是:全球经济危机的当下,欧美等国的经济遭到重创,而中国经济发展却相对稳定,股市和楼市持续回暖,热钱进入中国将获得很大的收益。在这种预期下,须对热钱加以高度关注。
二、热钱流入我国的原因
1.人民币升值预期和美元持续走软
人民币汇率从05年7月汇改后的8.11下降至09年6月的6.8332,已累计升值18.7%,并且仍有持续的升值趋势。而美国由于次贷危机采取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导致美元不断走软。
2.中美利差倒挂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联储自2007年9月以来,连续7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降息幅度远大于中国,产生了存款利差。热钱进入可以得到相当大的无风险套利空间:只要把钱存进银行,就能稳赚不赔。中美利差倒挂趋势进一步刺激了投机资本的流入。
3.国内相对良好的资本市场
在国际经济趋缓,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欧美国家资本市场普遍低迷。而我国经济却保持着相对稳定,资产价格不断上涨,为投机资本获利提供了机会。09年,证券市场和房产市场逐步回暖,深沪两市均全线飘红,楼市销售量持续攀升。流入境内的热钱预期到了资产升值的回报,加速向国内的流动。
三、热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引起经济恶性循环
热钱涌入将引起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更多热钱进入的循环。具体为,热钱以外汇的形式进入后,结汇给银行并对换成人民币。央行为稳定人民币汇率,被迫回购溢出外汇,放出基础货币,向市场注入了流动性。而流动性过剩将首先导致资产和资源类商品价格上涨,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胀;继而增加初级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本,并逐级向产业链下游传递,直到提高最终消费价格。为了有效控制流动性过剩问题,央行只能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等措施来收缩流动性。加息使人民币与美元的利差进一步拉大,促使人民币升值,这些因素又将会进一步吸引热钱流入。
2.热钱对实际外汇储备的影响
热钱流入时,货币当局大量买人美国的国库券和政府债券。但考虑到买进外汇导致人民币投放量过大,又被迫发行中央票据并且支付利息,这实际上是以亏损的方式向外国投机者保管资金。如果美元对其他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大幅度贬值,这些以美国国库券和政府债券为主的外汇储备就会贬值。一旦热钱流出,我国的实际外汇储备就会大量减少。
3.热钱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热钱不满足于利差带来的缓慢收益,在股市中寻找短期套利机会,变相推动价格上扬,造成股市利好的假象,诱使大量散户入市,当热钱抽逃导致股市大跌时,将造成无数的家庭悲剧。而热钱进入房市参与炒作,则会抬高房地产价格,形成较强的房地产市场“示范效应”,于是很多民间资金纷纷跟风入市,推动国内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一旦热钱获利后撤离市场,将导致楼价下跌,钢铁、水泥、家电等行业退热,并引发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四、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现存的因素及防范
在全球经济危机有一次到来的今天,中国会否重蹈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覆辙呢?我们必须审慎分析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遗漏任何可能的趋势。
09年上半年的形势可以归结为:人民币升值趋势依然明显,但速度减慢;外汇储备再创新高,2009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万亿美元,首次突破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7.8%;通货膨胀预期升温,据央行网站消息,09年二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显示,物价水平下降趋势在近几个月会持续,通胀预期有所显现,并预测cpi会在今年三季度末触底;楼市逐步回暖,国家统计局对1—5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统计显示,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2464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5%;证券市场再次繁荣,上证指数自2008年10月的1664点开始反弹,到09年7月已突破3500点大关,a股和基金开户数屡屡刷新纪录。
从以上信息可以得出,热钱还处于流进阶段,大规模逃离的可能性暂时不大。但热钱抄底撤离后的危害不容忽视,应提前加以。如何不让热钱大规模涌入、让已经进来的热钱难以轻易离开,才是阻止热钱造成金融危机爆发的关键所在。
首先,要切断热钱进人的强大利益驱动力。这需要货币当局控制泡沫,打消热钱流入的动机,加强对银行信贷的窗口指导,引导信贷资金回归到生产建设中。其次,是营造国内良好的投资环境。要使热钱找到在中国长期投资的信心,放弃高风险的投机性炒作。转型为对新兴企业投资和产业升级等经济领域中来,化短期投资为长期投资。再次,要加强对热钱的监管。外汇监管局应对跨境资金价钱监督,实时监测资本项目的流向,加大外汇业务合规性的检查,还要严厉打击地下钱庄,规范金融市场。
参考文献:
[1]张明,徐以升.全口径测算中国当前的热钱规模[j].当代亚太,2008(04)
[2]唐旭,梁猛中国贸易顺差中是否有热钱,有多少[j].金融研究,2007(9)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控建设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8-0114-02中图分类号:F830.1文献标识码:A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即使在金融业极为发达的欧美国家也是如此。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多家国际大型银行卷入其中,花旗、法兴、巴黎银行、贝尔斯登等纷纷报出巨额亏损,多家中小银行面临生存困境,美联储不得不频频出手干预市场,国际金融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究其原因是这些银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没有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或者即使发现但低估了风险程度,致使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时不能从容应对,造成巨额亏损。相反,在这次危机中,少数银行能够及时抽身,减少和控制了损失的程度,保存了自己的实力,一定是其内控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关键的时候给出了风险信号,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
近年来,在监管部门的监管和引导下,中国银行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的内控建设大多以国外先进商业银行为模板,虽然这些银行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和积累,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科学完整的内控理论和实践体系,但面对次贷危机依然无法逃脱,这给我们国内的银行业敲响了警钟。
我认为,我们内控建设的方向应该是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认真分析,吸取外资大银行的经验和教训,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我国银行业实际情况,并能够按照宏观经济环境走势进行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一套科学体系。
一、处理好银行业内部控制与宏观经济发展、市场走势不确定性的关系
商业银行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经济运行的枢纽,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能否把握宏观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趋势,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使银行在正确的、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趋势的轨道上稳健前行,已经成为衡量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增长减缓、金融市场动荡,国际粮食、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国际经济、资本市场走势更加扑朔迷离,不确定性增强。国内经济也面临较大压力,一方面CPI指数居高不下,价格总水平仍处于高位,宏观经济面临通货膨胀威胁;另一方面受连续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以及贷款规模限制等因素影响,国内企业面临融资困局。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经济发展增速出现下降迹象,同时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强,对美元已突破17关口,较大程度影响了我国的贸易出口。用温总理的话说就是“今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面对这样的宏观经济环境,作为微观个体的商业银行,应该准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及时进行资产结构、业务结构、盈利结构的调整,改变原有单纯依靠贷款收息过日子的经营模式。比如与银行业联系最为紧密的房地产行业,2007年底以来发生的变化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一方面国内大中型城市房价居高不下,成交量锐减,多数人处于观望状态,市场走势仍不明朗,另一方面面对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房地产企业面临空前的融资困局,直接、间接融资均受限,资金链随时有断裂的危险,而一旦出现资金链问题,银行的风险首当其冲,甚至已经有人在推测是银行先死还是开发商先死了。这个时候,我们的银行是不是能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风险,调整资产结构就成为关键了。因此,商业银行内控不是形式上的,更要关注其实质内容,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当前,谁能有效把握大势,及时调整结构,谁就能有效规避风险,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处理好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与中国国情的关系
我们银行的内部控制刚刚起步,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有效的措施,学习、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无可厚非,但是全部照搬,是不可取的。国外商业银行的内控体系、人员结构、风险状况不一定完全适合于中国银行业的情况,因为国情不同,文化不同,人员素质和从业理念不同,一味照搬,效果不会好,还可能出现“水土不服”。我想最重要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结合中国银行业内控实践,打造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内控体系,有效促进银行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三、处理好银行业内部控制硬件与软件的关系
近年来,国内银行业在内部控制硬件方面进步很大,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投入巨资,建设内控信息系统,引进国际先进的硬件设施,有些已经超过国外大银行的硬件水平。但从目前来看,我们的软件依然是短板,而且这种状况还将保持相当长一段时间,比如内控意识、内控环境、人才储备、信息分析、企业文化等等。银行内控的软件硬件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只有软、硬件都强,才能确保银行内控的实效。因此,重视硬件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建设,要投入资源在软件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在这方面国内银行业任重道远。
四、处理好银行业内部控制与银行发展的关系
内部控制与银行发展是一对矛盾统一体。一方面,有人认为加强内部控制会牺牲效率,影响效益,延缓发展速度,而银行发展商机一瞬即逝,从这个角度讲内部控制与银行发展是矛盾的。另一方面,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商业银行不可能有长远的健康的发展,而银行的发展也需要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来支撑,从这个角度讲两者又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银行内控控制的是风险,而不是控制发展,银行的发展也不是不要控制、盲目的发展。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只要你开门营业,就不可能没有风险,因此良好的内部控制就是要有效地控制风险,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实现银行的快速发展。而如何把握好这个“度”是商业银行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我认为,银行内控与业务发展应该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格局,宏观经济向好、金融市场稳定的时候,内控应该成为银行发展的助推器,推动银行各项业务抓住时机快速发展;宏观经济出现拐点或者增速放缓、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时候,内控应该挺身而出,及时提示风险,化解风险,调整结构,限制银行业务的盲目发展,使银行平稳渡过危机。
五、处理好银行业内部控制与金融创新的关系
随着国民经济和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新产品、新思路、新模式大量涌现,未来还要面临金融衍生品、资产证券化、混业经营等更多的金融创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支持和规范金融创新,适应飞速发展的金融创新的需要。最近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零利率、负利率大量出现,虚假宣传、虚假营销,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这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及时出台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管理的有关办法。在这件事情上,应该说商业银行的内控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对国内外金融市场形势分析研究不足,对理财产品这一新事物新产品研究得不够深入,风险控制能力差距依然较大;另一方面理财产品的市场定位不够准确,产品风险评级、目标客户结构、营销策略选择等存在缺陷,对投资者风险教育不足,甚至出现误导投资者、夸大收益率等情况。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六、处理好银行业内部控制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对一个企业来讲,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对银行发展至关重要,金融企业是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企业,金融企业的核心就是人,金融企业的竞争就是对人才的竞争。处理好内部控制和企业文化的关系,就是要将银行的内部控制融入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将内控的理念融入银行的血液中去,使内控文化成为银行企业文化的重要部分,这就是商业银行内控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戴相龙主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6).
要学习实践好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审计工作,实现金融审计领域的思想大解放和理论大突破。现代国家审计的最高境界应是成为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而作为现代国家金融审计的最高境界,则应是使所计划和实施的每一项金融审计都成为打入国家经济社会和金融运行“免疫系统”的一支支“天花疫苗”、“SASE疫苗”等金融危机疫苗,不但要能及时预报、感受和揭示国家金融安全风险问题,还要能及时杀死各种金融病毒,能使国家经济社会和金融运行系统今后能对类似病毒产生较为强大的免疫能力。金融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大局,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国家金融审计应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为第一要务,切实承担起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大责任,有效防范和化解大金融风险。
(一)切实增强金融审计维护国家大金融安全、防范大金融风险的意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无法消灭,因为微观主体总是基于对相关变量趋势的判断而作出决策,一旦变量的变化结果与决策者的判断相悖,就可能发生重大损失。国家金融审计的主要责任就是要使各金融当事人在“风险与收益对称”原则支配下发生的投资损失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并使个别风险事件不至于扩散为危及整个社会的金融动荡。由于金融在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中所处的核心地位,特别是我国金融正面临着国际大型化、全能混业化、资本市场化的大变局之中,国家金融审计更需切实强化全面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一切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总目标和出发点来考虑、计划和实施全部金融审计,有效提升金融审计在国家安全审计战略中的地位,为不断发展金融市场和建立在流动中分散配置风险的风险化解机制而发挥国家金融审计的应有作用。
(二)构建新时期下大金融审计格局。在新时期下,国家金融审计不仅要对常规的一行、一司、一地金融机构的总部少数基层分支机构进行审计,更要注重对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整个大金融产业和金融功能产品、衍生工具等进行大金融功能组合式审计。
1.国家金融审计部门首先应从内部机构配套设置上改革入手,如以金融功能产品为主设立组建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大金融审计机构和岗位,而不是目前以金融机构隶属关系和单个金融行业来划分设置配套金融审计机构和人员。
2.尽快研究配套出台相应的大金融审计法规和准则,以使国家金融审计部门不但能像财政和发改委等部门一样参加人民银行和各金融监管机构召开的各种形势分析和汇报研讨会,以及时了解掌握和共享现有各种国家金融形势研判信息,还能从金融功能产品和整个国家金融安全考虑出发来实施跨所有制隶属关系、跨国内外市场、跨单一金融行业机构领域的大金融审计。
3.强化实施以金融功能产品为主的组合式大金融审计。由于金融功能产品能在各银行机构等金融机构间进行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自由运动,已成为扰乱危及整个金融产业市场安全的突破口或切入点,常规的金融审计已难以对其实施有效审计。国家审计机关应实施以金融功能产品为主的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组合式大金融审计,以较好地及时摸清国际游资热钱的进出渠道和规模、虚假存贷和贴现、违规证券期货和外汇交易、虚假信用卡和网银交易、表内业务表外化等金融功能产品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危害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如可通过及时对所有新增金融机构存款的真实来源和进出渠道、进出口贸易和外贸预收货款、外汇贷款和信用卡透支、外商直接投资等的真实去向和最终用途,证券期货、房地产市场等大资金进出流动的来源与去向等实施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组合式大金融审计,就能较好地及时摸清国际游资热钱的进出渠道、规模及对国家金融安全的现实危害和风险。实施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组合式大金融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的最大优势,也是国家现有单个金融监管机构所较难做到的。
(三)创新大金融审计思路理念,实施大金融审计战略目标。在新时期下,国家金融审计应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为导向和第一要务,以金融系统性风险监控和防范审计为龙头,金融功能产品、创新工具等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组合式大金融审计为重点,内部控制制度关键点管控审计为主线,常规经营管理和财务收支合规合法性审计为基础,对以政府性信用为基础的整个大金融产业进行全方位审计监督,有效防范、化解国家大金融安全和风险。
1.国家金融审计要实现两个结合并重和逐步转变。一是以常规单一金融行业机构少数地区分支机构的点到式审
计与多个金融行业机构的国内外金融业务全覆盖审计相结合并重,逐步过渡到以多个金融行业机构的国内外金融业务全覆盖金融审计为主;二是以常规单一金融行业机构的国内外金融业务全覆盖审计与以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功能产品组合式大金融审计相结合并重,逐步过渡到以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功能产品组合式大金融审计为主。
2.要重点强化对金融创新工具和衍生产品的审计。金融创新和衍生产品虽可以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但由于其特有的双刃剑作用,在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金融安全,若把握不好安全与效率的平衡,原本想用于防范金融风险的金融创新工具和衍生产品就有可能反而带来新的金融风险并危及国家安全。如英国的巴林银行集团破产、中航油期货巨亏事件和美国次级债危机等就都是金融创新产品失控后反过来引发局部或全局性金融风险的典型事例。
3.金融审计的重点、方式、手段应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优化,更多地强化金融功能产品审计和事前事后审计与评估。最近的美国次贷危机表明面对日益繁复、频繁的金融市场创新和日益复杂的创新产品,单纯依赖金融信息披露来保护投资者利益已经很不充分了。由此,金融审计的重点、方式、手段应尽快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任相适应,与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功能产品组合式大金融审计的要求相适应,以全面及时地重点关注、揭示、评估和预警各种金融功能产品工具等可能给整个国家大金融安全带来的隐患和风险。
4.实现新时期下全国金融审计力量深度整合利用,有效加大金融审计干部的“人法技”建设力度。要创新金融审计组织方式,注重全国金融审计力量的深度整合运用,切实加大金融审计干部的业务培训和“人法技”建设,有效解决一线审计人员金融知识充电缺失严重和基本靠业余时间临时“抱佛脚”急学急用来实施审计的问题,使金融审计力量配备和“人法技”水平真正跟上现代金融创新巨大发展变化的迫切需要,真正与四位一体审计格局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任相匹配。
种种迹象表明,尽管监管机构叫停超短期理财已有月余,但部分银行依然我行我素,短期理财产品发行禁而不止。
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以来,虽然期限在一个月内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已经出现大幅下降,但是仍旧有多家银行“顶风作案”,半个月内发行了数款超短期理财产品。
某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金融理财》记者采访时坦陈,虽然监管机构叫停超短期理财产品,但是月底揽储和客户短期理财需求确实存在,为此银行一方面将发行期限提高至30天加上一两天;另一方面,通过增发开放式或者滚动式理财产品,来填补超短期理财叫停所带来的空白。
超短期产品下滑
上述负责人透露,各商业银行已经接到监管机构要求停止发行一个月以内超短期理财产品的通知。而媒体报道也称,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亦在四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明确指出,原则上不允许发行1个月及一个月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
《金融理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多数银行对禁令执行“中规中矩”,仅仅个别银行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流入”理财市场。截至2011年12月15日,多家银行共发行876款理财产品,其中一个月以内的产品约为68款,市场占比为7.82%。而从周度数据观察,确实一个月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在大幅下降。进入12月,超短期理财产品占比已经从接近20%,一路下滑。
“从市场看,国有大型银行的超短期产品基本上从市场绝迹,仅仅是个别中小银行执行得差强人意。”某国有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有关人士表示,“由于商业银行可以控制产品的到期日,所以,确实存在银行利用超短期产品高息揽储、冲时点的现象。”
这在去年二季度末表现得尤为突出。6月末,银行流动性较为紧张时,有的银行一度将短期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提高至10%,通过调节价格来吸引客户;在理财产品中加入“他行资金占比条款”,“在银行之间搞恶性竞争,互挖墙脚,从他行拉存款、拉资金的现象确实不利于理财市场的长远发展。”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告诉《金融理财》记者,正是基于此,银监会开始了持续半年的整顿规范理财市场工作。
急刹车重新洗牌
叫停超短期理财在防止银行变相高息揽储发挥效力的同时,也遏制了一部分客户对短期理财产品的投资需求。
“短期理财适用的人群主要是一些银行的大客户,他们对资金的流动性要求较高,资金转进转出十分频繁。往往资金在账上不会超过一个星期。”广发银行北京分行个金部总经理田柳毅如是说。
他表示,与以前资金放在账上拿活期存款利息不同,超短期理财一经推出,确实满足了大资金的保值增值需求。“0.5%的活期存款利率和10%的短期理财年化利率当然不能同日而语。”田柳毅说,按照5000万元计算,同样是7天周期,两项资金收益相差9万余元。
现在监管机构叫停短期理财,确实给一些大客户带来了不便。而更为让银行头痛的是,叫停令一出,一些中小银行浑水摸鱼,打算将短期理财市场重新洗牌,分化拉拢一些大银行的客户资源。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个金部负责人证实,现在大客户对银行贡献度非常之高。全行千分之二的客户持有全行50%的金融资产。尤其是一些资金上千万元的大客户,一定是各家银行全力争取和服务的对象。“现在一些银行仍旧在“顶风”发行周末理财类的超短期产品,这样导致大资金客户从银行流出,这对我们的损失较大。”
开放式产品接力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面对巨大的短期理财产品需求,任何一家银行都不能坐视不管。
有数据显示,“禁短令”确实让理财产品迅速向1至3个月以内的产品集中,成为市场中最为庞大的一类期限理财产品。
“我们不能无视短期理财产品的禁令,所以,近段时间行里推出的都是类短期产品,比如将产品期限设计成为31天,或者35天。但是对于产品期限在几天这样的超短期理财产品,自然更不能轻易放弃阵地。”某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现在银行纷纷通过发展滚动性和开放性理财产品来弥补短期理财产品的空缺。
调查显示,近期多家银行调高了开放式和滚动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增强对短期限投资资金的吸引力。比如,继建行去年11月底全面上调3款开放式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后,工行去年12月亦宣布上调多款滚动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
实际上,开放式和滚动型理财产品与超短期理财产品类似,虽然存续期较长,但投资周期通常较短,以1周、2周、1个月居多,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短期理财产品满足短期投资资金的需求。从银行方面来说,开放式和滚动型理财产品的吸金功力同样不容小觑。
不过,银行人士指出,虽然滚动性理财产品和开放式理财产品能够继续留住客户,满足他们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但是由于无法控制产品的具体赎回日期,银行借此拉存款、冲时点的愿望将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