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公司经济效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自来水;经济效益;思路和措施一、从客户服务角度采取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改革下,自来水公司要想取得更大经济效益,从企业的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就必须在加强企业体制改革,改变以往的发展模式,创新发展观念,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找准方向,占据发展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发展。
首先,自来水公司的发展要结合市场经济的需求,将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同起来,为企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同时企业内部要加强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公司发展效率,为公司创造更多、更高的经济效益,全面提高企业效益。
其次,自来水公司需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制定健全的、合理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管理,提高公司管理水平。
再次,建立全面的监督管理体系。及时的对公司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自来水公司服务角度看,定期的开展监督会议,提高公司整体的服务质量,增加外界对公司的好感度。
最后,自来水公司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过程中,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的开展有效的文化、学习活动,为员工提供一个不断学习完善的平台,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自来水公司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阻碍公司的发展,这就要求自来水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市场经济下公司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提高公司的对外形象,为自来水公司的发展提供基础。
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对于自来水公司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自来水公司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要切实的体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精神,真正意义上做到位政府分忧,从整体上把握好公司发展的宗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加强员工对公司的认识,按照公司要求,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当员工对公司形象和性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后,员工就会更加自主的把握好自身形象和明白自身的职责,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自然的体现出公司思想,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产生矛盾时能够从二者之间综合考虑,维护好企业的社会效益。
自来水公司在经济效益提升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服务为中心,将优质服务贯彻到整个公司运营中,努力做好全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的供给,使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把握好自身的优势,提高对市场的影响力,从而更加高效的实现公司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公司的发展和进步。
二、从健全自来水价格形成角度提升公司经济效益
健全自来水价格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公共事业价格决策模式,在市场环境模式下对价格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和改革,把原有的单一的模式向多元化的模式转变,优化事业单位价格决策体系,提高对价格的调整和管理,保障价格的合理化和科学性,从而效的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价格调整对于自来水公司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合理的分析自来水的价格,以科学的价格标准对自来水价格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有效的提高自来水经济效益。自来水价格的调整步骤主要几个程序如下:
第一,提出申请。自来水公司价格的调整需要经济主管部门的同意,所以需要将调价和定价向主管部门进行申请。同时还要对调价的原因以及相关的资料分析和说明都要有明确的指出,结合市场经济下公司的发展情况,提出公司调价的必要性。
第二,审核。价格主管部门对公司提出的申请进进行具体的审核,并且通知相关的部门,如审计部门,进行分析研究,对公司提出调价的申请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确定是否调价以及调价定价。
第三,召开听证会议。自来水公司在申请调价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和标准,价格主管部门在调价的过程中也要按照自来水的规则和原则开展工作,价格的调整在符合公司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满足市场的需求,综合考虑公司与社会效益,最终得到合理的、科学的调价实施方案。在得到最终的定价方案后还需要将方案提交到决策符合主体,最招召开价格调整听证会,得出各个部分相对统一的定价方案和修改意见。
第四,递交政府相关部门审批。价格主管部门对方案意见进行修改后,提交给提价决策主体召开听证会,得到最后的统一结论后,将调价方案,递交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审批,然后按照规定进行颁布和实施。
自来水价格调整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能够有效维护自来水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符合自来水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标准,有效的促进了自来水经济效益的提高,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保障。合理的、规范的按照价格调整流程进行操作对于维护好自来水公司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从技术服务角度提高自来水公司经济效益措施
(一)优化供水管网,提高供水管网的技术化水平
自来水公司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其服务水平,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就必须要在技术上加强创新和改进,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供水管网技术,优化城市自来水管网系统,选择最合适的路径,提高自来水公司的经济效益。
(二)对管网各个环节的优化设计,形成管网最优设计模型,降低施工成本。
成本往往是一个公司降低效益的重要的环节,加强对管网全面的分析和设计,坚持科学的管理和优化调度的基本原则,合理的布置和优化的选择,减少管网实施成本,从而提高自来水公司经济效益。
(三)科学的评估网管工作状况。泵站优化方案需要在具体实际中依靠经验总结和技术进行优化,对泵站设备和系统要进行全面的维修和诊断,避免其中出现故障引起设备工作过程中造成的损失。优化自来水设备技术环境,提高自来水工作的经济效益。
优化技术对于自来水公司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公司长远的发展剧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加强对自来水网管的改造,能够有效的应用与地下水群,提高对水质净化方案的优化,为自来水公司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合理、正确的选择管径,在城市给水管网设计过程中,有效的降低了城市给水建设的成本,在提高自来水公司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总之,自来水公司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目标实现过程中需要坚持开源节流增效益模式,只有按照为节能增效益的模式,企业的各项事业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自来水公司经济效益提升过程中需要抓管理促效益,通过对当前的各项制度进行完善,增加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为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自来水公司经济效益提升过程中需要树立主动服务的良好形象,不断细化服务承诺,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内部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从而能够更好的促使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班显秀,王吉宏,胡伟,李帅彬. 辽宁人工增雨量对年水资源量贡献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4)
[2]徐晓进,黄蕴.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19)[3] 麻林,许健. 甘肃引大入秦工程供水区需水量预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21)
关键词:公司法 法人格否认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一、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概述
现代公司法人制度是建立在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基础之上的。公司在资本筹集的迅速性、投资风险的分散性、资本运营的有效性方面充分体现了其制度的优越性。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公司法人制度在继续发挥效力的同时,也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有些股东用逃避契约或法律义务,作为牟取非法利益的工具,给经济和社会秩序带来了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应运而生。
公司法人格否认(disregard ofcorporate personality),又称为“刺破公司面纱”(piercing the corporation’sveil)或“揭开公司面纱”(lifting theveil of the corporation),指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包括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法律措施。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承认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为前提条件:基于特定法律关系中的具体事实在个案中适用:旨在规制股东与债权人之间失衡的利益关系。各国法院一般都是根据公平、正义的法理念去判断某一具体案情,并依据诚实信用、善良风俗和权利滥用禁止等一般性条款,在个案中实现这一法理的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我国新《公司法》第20条第三款上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至此,公司法人格否认作为一种制度终于在我国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下来。虽然作为初次尝试只是对这一制度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难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新《公司法》对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承认和规定体现了立法者对公平正义的孜孜追求。
二、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原则和经济效益原则
1、社会本位原则
社会本位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法的本位思想。社会公共利益满足程度是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经济个体的行为以及市场的运行和社会分配行为紧密联系的。这表明经济法在对产业调节、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等关系进行调整时,都必须以社会利益为本位。与此同时,任何市场主体在进行市场行为时,都不能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这不仅反映了经济法调整范围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提供了经济法的行为方向和模式,弥补了立法疏漏,使之具有规范性、实限性和可操作性。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必须对社会负责,都必须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效益负责,在对社会共同尽责的基础上处理和协调好彼此之间的关系。
2、经济效益原则
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中占用、消耗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与所取得的有用成果的比较。如果从经济法角度去考察,则至少满足以下条件:(1)要有一个足以促进和保障提高经济效益的制度安排;(2)要有一个足以保证市场主体实现利益价值的企业运行机制:(3)要把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建立在正当手段之上,其核心是不得滥用权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固然是评价一切经济活动的主要根据,但不能因此而忽略经济活动对于社会发展、市场秩序等方面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影响往往还会成为评价经济活动的主要依据。当然,只强调社会效益而不讲经济效益的观点也是错误的。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三、法人格否认制度是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原则和经济效益原则在公司法中的体现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作为解决滥用公司人格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防范滥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来逃避义务和责任,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利,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的正义、秩序和效益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社会效益
1、法人格否认制度保护了社会公共利益。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有效地防止了不法分子利用法人的合法形式和有限责任的特性逃避承担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保护了社会公共利益,使法律的公平合理从形式走向了实质。因此,公司法人格否认作为实现一种“矫正的正义”,其存在有着内在的价值取向,那就是任何权利之行使均不得损害他人及社会公共利益。
2、法人格否认制度是促进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制度保证。
公司社会责任的现代观念牢牢扎根于人们对公司在社会中的角色的认识。公司制度是市场机制的核心,经营者和劳动者实现人生价值,具有促进社会整合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功能,有利于实现公司的社会责任。但公司的营利性和股东有限责任导致了一些公司惟利是图、尔虞我诈,将商法规定与商业伦理抛诸脑后,不惜损害劳动者、消费者、环境利益的正当利益,引起了各国社会公众的深切关注。因此,近年来公司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的思潮风靡全球,也绝非空穴来风。同时公司内部股东与外部债权人的利益矛盾确实存在,二者均想承担最低风险获得最大利润。如何平衡这些利益均离不开法律的调控,法律必须设置最低标准,使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不被落空,这就必然导致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建立。
3、法人格否认制度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建立公司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公司制是较好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重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之一。公司作为盈利性的组织是社会的成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如何保护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不仅是公司法修改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和谐社会能否成功构建的关键之一。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法人格否认制度补充和完善了公司法人制度。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是法人制
度的必要的有益补充。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不是对法人制度的否认,而是对法人制度的必要补充与升华,正是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证明了法人制度的公平性、合理性与正义性。法律首先把承认公司人格独立作为一般准则,以维护公司人格独立的社会价值,保证投资人在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一般正义或者说是社会正义:但是法律又必须保证投资人不得在享受有限特权的同时滥用公司人格,从事不正当经营活动,谋取不当利益,损害个别正义或者说是具体正义。可见,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是法人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它弥补了单纯法人人格独立制度的固有缺陷,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公司法人制度理论,使其更加完善。
(二)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经济效益
1、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平衡了股东、公司、债权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是针对公司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事后规制手段,可以对失衡的公司利益关系进行事后的强制调整。运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原则,既可以制裁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从事欺诈、牟取私利的行为,又可以通过追究公司人格滥用者的法律责任,对因公司人格滥用而受到损害的债权人进行法律救济。
2、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促进了经济效率最大化。
经济效率是指社会利用现有资源进行生产所提供的效用满足的程度,它是需要的满足程度与所费资源的对比关系。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能够以较为低廉的成本解决有限的多种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所有参与分配的资源所有者们都能各得其所,实现一种效率与公平相对统一的和谐的社会秩序,体现了经济法所追求的经济效益的原则。任何法律制度在具体实践中总会发生变异,从而背离其产生的根本宗旨,在此情况下整个法律制度的成本远远高过以国家权力干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从而重新构成新的利益平衡格局的成本。公司法人人格独立充分体现的是当事人的意志,这构成了公司法律制度的一堵坚实的墙,而如果这面墙出现漏洞时,不是将这面墙全部推倒,从而使公司法人人格完全消灭。即对公司进行解散,而是由国家权力介入其中。赋予公司债权人特定的权利,在不全面否定公司法人独立人格的前提下,追索违法股东的责任,从而以最小的成本重新实现法律所追求的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这也是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精髓的所在。
【关键字】会计企业经济经济效益发展对策
一、几种观点与看法
1、认为会计与经济效益两者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经济效益存在于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有自身的规律性,是一个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活动,属于客体;而会计只有借助于自己的科学方法、技术手段,去认识、掌握和运用这个客观规律,经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属于主体。
2、认为会计与经济效益两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的直接目的;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运用和强化会计管理,通过一系列引导、促进和限制、约束人们经济行为的手段按照获取最佳效益的目标发展。
3、认为会计与经济效益两者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持这种主张的同志认为:经济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个理论问题,凡与经济效益有关的观点、理论,都是从管理实践中总结、概括和提炼出来的;会计属于实践范畴,经济效益的理论只有通过会计管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检验和丰富。而这些理论观点一旦形成或得到丰富,又将对会计实践乃至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建设和改革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4、认为会计与经济效益是一种“血缘”关系。其主要观点是,会计的产生基于会计主体对经济效益的强烈需要;会计对象的核心内容是提高经济效益;会计管理的根本任务是提高经济效益;会计方法的变革、发展总是以提高经济效益的客观需要为动力的。笔者赞同把会计与经济效益比喻为一种“血缘”关系。
二、分析会计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1、会计产生初期与经济效益的内在联系。会计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产生初期是生产管理职能的附带部分,其表现形式是由管理者承担着一种原始计量、记录工作。这种工作是人类在原始社会末期或者是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由于劳动产品有了一定量的剩余要进行储备、保管和分配才出现的。它是会计在萌芽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当时人类计量、记录的重点是所得而不是所费,也就是说,在当时那种原始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人们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也就是所得——劳动产品。因为,当时的劳动产品是维持人类生存或正常繁衍的基本条件。当然,当时对所费也是要考虑的,例如进行狩猎活动时所需的工具、人员的分工,农业生产中预留的种子等。同时,管理者还要把所得和所费加以比较,以便确定下一个阶段的生产、分配和消耗活动。
2、会计发展过程中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人们最关心的是如何保证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和损失,并不断地使其扩大。当然,要使其不断扩大,除了要有奴隶制和封建制的生产关系作为保证之外,还应有较为先进科学的计量、记录方法,清楚、准确地记录好这些财产的扩大和增值情况,这是所得与所费比较的结果。基于这种社会需要,人们开始对原始计量记录方法进行变革。变革的结果,出现了单式簿记法。
当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货币关系在12世纪末和13世纪初的意大利北方几个城市开始萌芽的时候,便为复式簿记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东西方贸易、海上交通、银行业和超出城市区域贸易的地方手工业的发展,意大利北方城市中的佛罗伦萨、热那亚、威尼斯成了全欧洲的经济中心,使得这三个城市率先跨入了复式簿记的运用阶段。复式簿记从它的萌发形态发展到初步完备的形态,大致经历了300年左右的时间,正是意大利的商人、银行家、资本家考虑所得与所费,讲求经济效益的300年。如果他们不讲求经济效益,也就不会有复式簿记的初步成熟。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产业革命,给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给英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由此引起了生产组织和经营形式的重大变革,不仅使英国确立了工厂制度,而且也为成本会计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这时候工厂取代了家庭手工业和手工业作坊,生产变成了由支付工资、购买原材料,并十分关心生产利润的企业主来领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主就需要运用成本会计来为自己的生产管理服务。于是,成本会计便应运而生。随之,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需要的经营形式——股份有限公司,便很快出现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外部利害关系人和公司的管理者作为公司的代表,都从不同角度关心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股份有限公司这种经营形式就对会计提出了比过去更高的要求。于是,注册会计师事业也就发展起来了。证一帐一表这个会计循环也就形成了,而这些又为会计学的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现阶段要讲求经济效益也离不开会计。首先,我们从现阶段经济效益的衡量方面来看,它是离不开会计的。经济效益这一经济范畴具有丰富的内容,这就决定了在量的方面必须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同它相适应。也就是说,经济效益的衡量必须借助于相互联系的指标体系,例如资金、成本、利润就是这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指标。如果离开了以价值尺度为主要手段的会计核算,那么,对经济效益的衡量将是盲目和空洞的。其次,会计可以能动地为讲求经济效益服务。当然,会计在讲求经济效益中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事后衡量经济效益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可以通过分析、评价、监督等手段能动地为讲求经济效益服务。因为,会计是以货币的形式反映和控制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及其运动的。例如,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资金的使用和周转,资金收回与再投入等情况都可以通过会计信息来反映,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就可以直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为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服务。
Abstract: With the normalization of environm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e research on economic effects of environm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necessary. Using empirical study, this thesis, based on data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would analyze the economic effect of environm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Chinese enterprises.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经济效益;行业分析
Key words: environmen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economic effects;industr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041-02
0引言
目前,企业必须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已成不争事实,许多大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已将其付诸实施。但有关其实施后的经济效果如何及采用什么方式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度量等还众说纷纭,没有统一方法和准则可循。鉴于此,本文将以上市公司为考察对象,试用盈余模型来考察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1研究设计
1.1 样本选取
因各企业的行业属性和发展程度不同,本文在选取样本时设立了明确的选择标准:①在沪深两地证券市场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②财务资料,股价资料较为完整;③拥有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④排除2009年度被ST的公司;⑤排除信息技术(G)、金融保险(I)、房地产(J)、社会服务(K)、传播与文化(L)等于环境污染较小的行业。
依据以上标准,从沪深8类行业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选出561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1.2 研究方法介绍会计盈余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主要指标之一,与股价之间存有密切的联系,具有较高的信息含量[1]。依据信息观下的盈余模型,本文将建立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效益影响模型,考察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效益影响。
盈余基本模型表现为:
CARjt=α+b0UEjt/Pjt+ε(基本模型)
其中:CARjt 为上市公司j在第t期的累计异常收益率,UEjt为上市公司j在第t期的未预期盈余;Pjt为上市公司j在t期的每股股价。
1.3 研究假设根据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个假设:
假设H1(ISO):上市公司已经通过或预期申请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该类信息的披露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相关。这里的环境管理体系既包括国际环境管理标准ISO14000和打入国际市场所必须的绿色通行证EPA和CARB,也包括国内使用的环境健康安全体系标准EHS[1]。
假设H2(CLEAR):上市公司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该类信息的披露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相关。
假设H3(BOND):上市公司设有环境专项基金或拥有环保专项贷款,该类信息的披露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相关。
假设H4(RISK):上市公司承认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一定的环境风险或环保压力,该类信息的披露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负相关。
假设H5(PRIZE):上市公司获有各项环保奖励,通过国家、省、市级环保部门的评估和测定,获得排污特许经营权及污染排放达标,按时足额支付排污费等,该类信息的披露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相关。
假设H6(EDUCA):上市公司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保教育,树立员工的环保和资源意识,该类信息的披露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相关。
假设H7(OTHER):上市公司采取的其他环保措施,如与环境科研机构进行开发合作,自行设立环保技术研发机构或设立专门的环保部门以落实环保责任等,该类信息的披露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正相关[3]。
1.4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效应影响模型依据上述假设,建立环境信息披露经济影响扩展模型:
CAR=α+b0UE/P+b1ISO+b2CLEAR+b3BOND+b4RISK+b5PRIZE
+b6EDUCA+b7OTHER+ε
由于现有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大都属于定性信息,为了研究需要,模型中选取的环境会计信息都采用虚拟变量。上市公司披露了相关信息,环境变量取1值,否则取0值。
2实证结果分析
2.1 基本模型与扩展模型对比分析
2.2 样本整体分析表2、表3显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可以为企业带来增值效益,但是增值范围却十分有限。虽然扩展模型的R2大于基本模型的R2,但七个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变量中,仅有假设EDUCA和OTHER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只有EDUCA变量对公司的累计异常收益率有正面影响。其它5个变量中,除RISK对公司累计异常收益率起负面影响外,剩余4个变量都呈现正面影响,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而无法拒绝βj=0的假设。
2.3 不同行业分析表4显示,受行业属性所限,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对各类企业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且起关键作用的变量是不同的。交通运输业和零售业的R2值较大,企业的盈利能力受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小,而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受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则相对较大。制造业中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变量是EDUCA和OTHER,而交通业中却是CLEAR、EDUACA、OTHER。
4结论
总之,通过对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实际情况的实证分析我们认识到:现阶段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水平还不高,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还十分有限,且其影响程度受企业所处行业属性的限制。为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传递功能和自我强化功能,政府部门、企业和学术界等应加大合作,共同制定出符合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的披露政策,推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规范化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Shane P・B・, Spicer. Market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produced outside the firm. The Accounting Review,1983,8(3):521-53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发展前景;经济效益;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04-0000-01
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各企业之间的人员管理、工作管理都需要一个现代化的新型企业管理模式来进行管理,因此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是必然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以计算机为主体,进行收集、传输、分析和处理来得到使用者所需要的东西。只有应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系统才能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如目前各个公司所使用的ERP.OA.CRM都是运用现代化技术做成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管理模式可以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加快公司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使公司迅速健康的发展。
一、当前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发展情况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司的人员流动量比较大,企业对管理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模式也越来越重视。企业管理体系是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的总称,对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先前的信息管理模式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脚步,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目前来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效率过低,某些企业不会选用国产的企业管理系统,而是向国外购买,这一情况下无形之中就带动了国外的经济增长。
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目前所应用的管理系统中很多信息的准确性不高、查询不方便、数据过大,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能很准确地到达接收终端。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的信息量很大一部分是固定的,因此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取决于固有的信息量。在经过调查表明,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对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严格的创新和改进。
二、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带来的经济效益
随着外商企业的进入,对我国的国内企业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只有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才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占有一席之地。而这个管理体系所创造出的经济效益分为间接经济效益和直接经济效益。
(一)间接经济效益
间接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公司的整体形象和设备上,首先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大大提高,以及在应用计算机管理模式时为公司带来的正面改革。例如,公司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引起企业的一次变革,使企业向合理化、人性化方向发展,原本在处理公司考勤和制度的人员都投入到具有创造性的价值的劳动中。这些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都是间接的,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显现出来的。
(二)直接的经济效益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产生最直接的经济效益就是提高了劳动的生产率、增加了产品的数量、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提高了产品质量。例如,最原始的企业管理是利用笔和纸进行记录和管理的,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人力和财力。而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信息体系完全是由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操作的,简单、快捷。
三、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在网络普及、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其主要方向还是向客户方向发展,因为企业系统主要是针对企业,所以,一些大、中型的企业都会选择采用这中先进的管理模式对公司进行改革和管理。
(一)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将会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目前网络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个人计算机的使用量也大幅度增加,并且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企业管理模式也不断进入其他领域。这标志着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走向了多极化。
(二)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将会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的应用和普及将会把人们带入一个更加先进的时代,这也是我们国家一直努力的方向。智能化包括图像的识别、声音的判断、系统的生成,也就是说未来很有可能不用人为地去控制电脑,而是企业的管理系统自己去记录所需要记录和修改的内容。
(三)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将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网络化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又一重要趋势,是将单独的企业同整个行业相连接,组成一个大规模的企业管理系统。目前,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已经实现了资源共享,并逐步被大、中、小企业所认同。
四、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重大意义
(一)提高企业产品的效率和质量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会在产品的质量和效率都提升的情况下更加注重公司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会加大对公司员工的管理力度。
(二)使企业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成为开放式企业
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绝不能固步自封,要与世界和其他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在竞争中不断的向前发展。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时,会实现整个区域的互联网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很快就能了解企业所从事行业的发展动态和方向。
五、结束语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是非常有发展的,其中也暗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计算机网络和企业管理系统应不断地进行创新,融合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企业的管理模式人性化,要将企业的管理模式不断向开放式管理靠拢。综上所述,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化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并会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素敏.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25):244-245.
[2]林文孚.强化仿真训练实现工学结合[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112-113.
[3]赵保才,王勇军.信息系统的经济效益及其评价[J].东北电力技术,2003(01).
[4]黄盛仁,马孝春,罗云.地质工程经济效益分析及模型研究[J].地质科技报,2009.
关键词:配采;配比;经济效益;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F416.21文献标识码:A
1 煤炭生产现状
1.1 自然现状
随着开采年限的延长,煤矿开采深度逐年增加,而煤炭的赋存条件和煤炭的内在质量相对却越来越差,煤炭的内在灰分越来越高,煤炭价格上不去、市场销路也不好,造成煤矿生产企业效益有下滑的趋势。
1.2 市场现状
随着国家提倡低碳经济和环保经济的深入开展,低质、劣质煤炭的销路越来越狭窄,价格越来越低,市场形势非常严峻,用户对煤炭越来越挑剔,对煤炭质量要求越来越苛刻,这些都对煤炭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1.3 平煤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现状
平煤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低质煤和优质煤并存,多煤层同时开采,相对来说,低质煤数量比例较大;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低质煤不能舍弃,必须充分开采利用这些低质煤,以保证国家对资源的需求。
由于市场的原因和平煤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现状,如果不能解决低质煤炭的销售问题,对平煤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煤炭生产和销售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很容易造成生产出来但没有市场、无法销售,而不生产又会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这会使平煤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经济效益造成极大的下滑,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要解决好低质煤炭的生产和销售问题。
2 解决办法设想
如何解决平煤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煤炭内在质量下降和用户对煤炭质量要求高涨的矛盾呢?解决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只生产优质煤、适销对路、配采配比。
2.1 只生产优质煤
放弃低质煤炭的生产,只开采符合用户要求的质量好的优质煤炭,保障市场用户的要求,这是一种方式,但在资源开采方面严重浪费资源,不符合我国能源缺乏的实际国情,根本不可取。
2.2 适销对路
对生产出来的煤炭进行简单的洗选工作,然后根据市场用户的需要,将相应的煤炭销售给对应用户,这种方法比第一种好,同时因为采取了洗选工作,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煤炭内在质量变差的原因,质量提高相对有限,同时由于低质煤炭数量大,洗选能力限制以及成本要求,不能保证有足够的用户销量,导致没有洗选的低质煤炭销售不畅,经济效益难以保证。
2.3 配采配比
根据矿井各煤层各生产面的煤炭质量情况,再结合市场用户的要求,对各个生产面的产量以及生产时间进行精确控制,同时在煤炭进行洗选加工时进行相应的优质、低质煤炭配比,使低质煤炭质量提高,从而满足市场用户的需要,保证了大量的低质煤炭的销售,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
3 配采配比经济效益分析
3.1 配比的经济效益分析
下面仅以一个简单的例子阐述配比的经济效益分析:
假设煤炭总量为1000t,优质煤炭400t,灰分21%,低质煤炭600t,灰分25%。
3.1.1 单独销售收入如下:
400t×400元+600t×320元=160000+ 192000=352000(元)
3.1.2 全部配比后收入如下:
配比后灰分:(400×21%+600×25%)/(400+600)=23.4%
收入:1000t×360元=360000(元)
可以看出简单的配比后收入已经增加了:360000-352000=8000元,增幅:2.27%。
3.1.3 部分配比后收入如下:
简单的配比后并不能达到效益的最大化,从例(2)可以看出,全部配比后灰分等于23.4%,实际上灰分在23.01%~23.99%区间内,其价格都是360元,因此我们在进行质量配比时,只要将质量控制在23.85~23.95(避免因外部原因在采取质量样本时造成误差,使质量超过23.99%)之间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节约出一部分优质煤炭,使最终效益更好。
配煤计算方法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在这里就不详细讨论了,经过计算当配入230t优质煤炭时,配合后的煤炭质量达到23.89%,这样最终收入是:
剩余的优质煤炭:170*400=68000
配比后的煤炭:(600+230)*360=298800
总的收入:68000+298800=366800,增加了:366800-352000=14800元,增幅:4.2%。
这个例子中煤炭价格根据质量指标线性变化,实际中当煤炭质量指标低于一定值时,该部分低质煤炭没有市场或者价格降幅增大,那么实际增加的效益将会更加明显。
当煤矿企业的煤炭有多种质量指标时,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可以有更多种的配比方法,只要合理搭配,就可以最大化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2 配采的经济效益分析
在没有进行配采控制时,煤炭生产单位只管生产,而不考虑生产出来的煤炭是否有销路,有时煤炭生产出来后,只能堆放在煤场中存放而不能适时销售,这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工人的工资、生产工作面内各种生产设备、运输设备、提升设备以及煤场的占地),由于占用这些资源导致煤矿企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进而造成经济效益的降低。如果采取了配采控制,各个生产工作面根据计算比例精确控制,适时适量生产,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同时配采出来的煤炭可以快速的进行配比,进一步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
在进行煤炭配采比例计算时,根据市场用户的要求、煤矿各个生产面的产量、内在质量、提升运输消耗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通盘运算,求出其中的最佳(近似最佳)的配比比例,然后对各个生产工作面以及运输等辅助系统进行精确控制,使生产的煤炭在产量、质量、时序等方面达到一致,使煤炭在生产的过程中就可以进行配比工作,避免煤炭落地等工作,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
4 结语
通过以上的简单分析,实行配采配比不但可以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解决了原来低质煤炭没有销路的情况,为低质煤炭的生产销售提供了一个方法,同时一个良好的配采系统的运行,可以优化煤炭的生产运营系统,降低不必要运输、仓储等成本消耗,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煤矿企业的可持续生产经营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路工程;成本控制;经济效益
引言
建设成本是道路工程建设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本管理的高效实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然而,道路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其他问题,这大大增加了建设的成本风险。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些风险,建筑公司还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条件制定有效的建筑成本管理计划,以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公路工程施工存在的成本控制问题
1.缺乏成本控制意识
道路工程施工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而工程建设周期较长,这就造就了施工成本的不可控性,因为不了解施工成本管理,管理能力不好,质量控制不足,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成本管理意识淡薄,从而导致项目施工成本超支,不可控;由于业主拖欠工程款,未采取成本降低的措施,导致后期项目维护成本增加;因工程统计工作缺陷,成本控制没有任何依据,而且花费的成本超出了企业在建设初期的预算水平。这些因为成本管控意识的短缺而造成的成本增加对项目的成本影响颇大。
2.施工组织不合理
建筑成本增加另一主要原因是工程质量缺乏明确划分,选择的施工方法不合理,造成了巨大的成本损失,该机械施工的工作内容由人工来完成,降低施工机械使用效率,这无形中均在增加施工成本。项目进度计划表缺乏合理的规划,没有详细的节点工期分析也是其中存在的较大问题。导致间接建设成本增加。在后期阶段,工期紧张,只能通过增加物料投入和班次来增加施工进度,这样建设成本也会增加。
二、公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手段
1.技术措施
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工程师等管理人员的作用,依靠技术和施工方案建立经济可靠的管控措施,降低工程造价,进一步使成本更加合理;采用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四新措施,可以直观的降低工程成本。施工过程中还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机械使用效率,严格控制项目质量,确立各级机关和人员的质量控制职责,开展自查管理工作,也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在项目建设中的过程质量必须得到有效控制,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以消除各种质量问题,降低工作的风险,并减少不必要的劳动力,物质资源和财政资源,从而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对施工成本进行动态化控制
管理层制定的各种规则,制度和控制措施旨在促进公司的发展并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这套系统的制定也是保证工程成本有效管理和综合成本控制原则的先决条件。从投标时起,设计成本控制与建筑单元的成本相关联;施工阶段,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相关联;交工验收阶段,竣工结算成本与计量实际收入成本相关联。因此,施工成本管理与技术发展的各个方面密切相关。换句话说,需要完整和详细的管理机制,特别是道路工程施工动态变化,施工周期长,许多内容相关联,变数多。因此,还应建立合理的控制目标,为控制工作提供参考点,目标必须灵活,适应项目的实际情况,运行稳固,可随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
3.材料方面的控制
材料成本在道路工程成本中的占比很大。材料成本的控制情况直接影响项目的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一般而言,物料消耗和价格管理应根据价格和数量分离的原则进行。首先,要控制材料的使用,根据配置确定可能的材料消耗,控制材料的使用,同时改进施工工艺等技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其他合理条件,分析工程功能的要求,选择符合工程结构要求的材料,注重材料的管理,延长其使用周期。其次,为了控制物资价格,在保证项目建设整体质量的前提下,有必要从采购之初就进行管理,详细了解和调查市场情况,选择最好的材料,合理组织运输,选择经济的方式降低运输成本,必须注意资金的时间价值,合理确定购买、储存和运输的时间和金额以降低材料的成本支出。
4.做好工程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对比分析
按项目编制目标成本计划,并编制年度、月度成本计划,按月进行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的考核,发现偏差及时纠偏,是管理成本的有效方法。比较实际成本和目标成本非常重要。如果实际成本远远超过预期成本,则需要及时确定原因。在寻找原因时,必须区分成本增加的原因,分析是由于国家政策调整还是浪费造成的,并纠正偏差,以避免潜在的损失蔓延到以后的建设。为了损失降低成本,分析与实际和预算成本的偏差还需要注意已完工程量和未完成的项目(例如购买但未使用的材料),就如同财务中的“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以及未付工资和人工成本的计算,避免材料和设备等利润和损失的过度波动。
三、公路工程施工实行成本控制对其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作为一个复杂的工程系统,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要求公司的管理人员审查细节,提出更多问题,以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在道路工程成本管理的实际运行中,不同工程项目的不同内外因素和特点在同一操作和成本控制方法上造成不同的差异,因此必须适应当地情况,学习这些措施灵活运用,以保证运营的实际结果。与此同时,道路工程项目和建筑公司有不同的管理制度。对于项目实施期和公司运营期,应监督,限制和协调成本,材料消耗,资源配置和劳动力协调。虽然所有公司都希望增加收入,减少产量成本开支和增加产量,但这不是一个用空口号可以解决的问题。建筑公司需要在特定道路工程施工期间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并制定具体的成本控制方法。实现每个项目的成本目标,并尝试以最低的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管理创新;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1
一、企业创新的依据
1.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经济主体,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基本单元。现代社会是以企业为主宰的团体社会。企业没有利润,怎样体现自己的生命意义,又怎样追求自己的价值,这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依据。
2.“企业本性论”指明了企业生存的目标。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靠科学的管理。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和专业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的提高,产量的增加,成本的下降和利润的增长。这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又一依据。
3.“员工本性论”明确创造利润这一企业本性,认识到实现企业本性要靠科学的管理,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有效地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创造更高的生产率,不断满足市场需求,是管理创新的常新内容。但这还不够,还必须明确管理的主体。在构成企业的诸多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性要素,企业的一切营运活动必须靠人来实现。人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又是管理的主体。这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所在,也是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煤炭企业创新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以产定销”的计划经济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信息化为经济市场化,国际化提供了生产力基础。企业的生存必将是全球范围内的生存。全球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使企业在产品生产和供应方面的地理概念与时间概念大大淡化,资金流通与商品流通日趋市场化、全球化。这些变化既给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又给企业带来了更高的要求与残酷的竞争。
2.煤炭企业现状和深化企业改革的要求。管理要合理组织生产力,同时又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当前煤炭,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之中。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从粗放经营转到集约经营上来,即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
三、创新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1.同煤集团实行物资集中招标采购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同煤集团作为我省乃至全国特大型煤炭企业,每年的材料配件和机电设备大宗物资采购高达30多亿元,对国内外供应商及具有吸影力。但如何规范运作、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则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同煤集团经过10年的探索与实践,通过不断完善制度、规范程序、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基本形成了具有同煤特色的管理制衡、严密监督、质量效益并重的招标管理体制和机制,在安全生产、项目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把采购成本的控制融合到绩效目标、衡量指针、目标值和行动计划中去。在采购流程的控制方面,组织应该通过一个清楚的激励体系来链接所有行动,并对业绩的提高和业绩目标的实现进行奖励,而这些业绩目标都是来自于集团公司的关键目标,市场竟争的优点在于降低产品价格、提供优质服务,其法则是优胜劣汰。实行“阳光采购”以来,总体上呈现出“一降两升”即:降格大幅度下降,产品质量大幅度提升,售后服务明显提升。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4年到2009年累计招标采购总额152.4亿元,节约采购资金7.9亿元。资金节约率5.2%。尤其是2006年以来遵循市场规律,推行招标后再进行商务谈判后,取得了良好效果,4年累计节约采购成本4.6亿元。在原材料普遍上涨情况下,但同煤集团依靠集中招标采购,大大节约了采购资金成本,从源头上控制了采购成本。
2.加强成本管理预算管理控制降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十分显著。2012年由于煤炭价格从下半年开始下划,内部节支降耗,消化节约资金成本42亿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实现了企业效益、员工效益、社会经济效益三赢利的可喜局面。
3.管理体制创新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2006年6月,大同煤业。A股在沪市成功开盘上市,标志着同煤集团首次挺进资本运营市场。 2012年12月28日,同煤集团与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简称:中电投)在太原举行漳泽电力控股管理权移交暨所属企业接收签字仪式,同煤集团正式成为漳泽电力控股股东,漳泽电力及所属企业从此融入同煤集团。漳泽电力的重组成功,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和同煤集团之间建立了资产关系的桥梁,实现了煤电一体化运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了人、财物、计划、统计、营销“六统一”,为共同做大强电力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财务公司的成立,为大集团实现资金的统一结算、统一运作、统一管理和风险控制搭建了新的平台,对集团公司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资金内部融通、降低整体对外负债水平和融资成本的运作具有积极的作用。2013年财务公司全年放贷融资达到50亿元以上,助推同煤更加稳健、更高水平、更广区域跨越发展。仅利息收入达2亿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3)多业并举加快文化兴企步伐转型跨越发展
矿山变成公园,矿井开设景点,缘于云冈大景区建设的需要,更缘于同煤在建设煤电一体化能源大集团的同时,加快文化兴企的战略步伐和实施转型跨越发展的决心。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的建成开园,是同煤集团发展非煤产业、实现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型的重要标志。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是一幅看不够、放不下的锦绣画卷,开园至今已经留下了5万余人前来参观旅游的记录。创造收入80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集团公司通过以上管理创新,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管理创新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途径,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企业的资本运营管理、成本管理、多元化经营管理无不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煤炭市场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如2012年下半年,煤炭价格持续下滑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制度上述管理创新,企业就没有抗风险的能力,但同煤集团高层领导用战略的经营思维,通过管理创新,度过了严寒的冬天,迎来了温暖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