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课堂笔记

语文课堂笔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语文课堂笔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课堂笔记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堂笔记;随听随记;笔记习惯

一、研究背景

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影响,造成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主要指学生的智力同学业成绩比较时,智力在标准以上但学业成绩显著低劣者。然学困生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学习方法失当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听课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环课堂笔记被他们忽视,导致听课效率低下,学习成绩当然就不理想。而且教师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也时常忽视对他们的笔记指导。

二、现状陈述

初三(1)班语文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多则十六七个少则十一二个,班级总人数只有四十二个,语文学困生占了26%~40%。面对如此广的学困生面,要想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必须有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些学生成绩落后的原因复杂,但又有个共同点,就是学习习惯差。其中上课不记笔记是很普遍的现象。就此我对学困生的笔记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根本不做笔记的1人,占5%;偶尔做笔记的2人,占11%;笔记很随意的6人占35%;做笔记但不知道怎么记,记什么的17人,100%;觉得做笔记太累,懒得记的2人,占11%;认为笔记很重要的17人,100%;认为自己成绩落后是不记笔记造成的2人,占11%。

从调查的数据看,学生懂得课堂笔记的重要性,可是不懂笔记怎么记、记什么成为他们不能很好地记笔记的主要原因,当然听课效率低下。通过跟学困生谈心和课堂观察发现,他们不能坚持做笔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没有兴趣,学习不主动,学习目的不明确。(2)自我控制力差,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上课听不懂就开小差。(3)上课时易受同学影响,因而课堂上思维不能很好集中到学习上。辨别能力差,受消极因素干扰大。所以教师教会学困生正确地记录听课内容,培养课堂笔记习惯,对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树立学习自信心是大有裨益的。

三、实施策略

1.“随听随记”,做好书头笔记,提高听课效率

学困生听课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有:(1)思考问题不够积极。(2)精力不够集中,不善于控制自己。(3)不能认真地记课堂笔记,或课堂笔记抓不住重点,条理性差。(4)课堂知识不能有效掌握,认为上课听不懂没关系,反正有书课后可以看书。听课不求甚解,或稍遇到困难就不想听。

根据这些特点,我采用让学生随听随记书头笔记的办法。“随听随记”学生势必全神贯注,认真听取教师的课堂讲解,跟上教学节奏。即使不能积极参与思考,至少在手、脑、眼、耳并用中加深了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书头笔记”就是将记录的内容写在课本上。因为记在书本上有三大好处:一是方便,便于记、便于看、便于复习;二是快捷,原文的题目、词句不必抄写,只需把记录的内容写在一旁;三是清晰,和原文对照一目了然。这种笔记方式对于原本就不太会做课堂笔记的学生来讲容易掌握,也比较实用,效率高。

一开始,我要求学生听课时边听边记,将课堂上的知识要点直接记录在课本上。起初有的学生连拿笔的习惯都没有,但在我多次提醒之下提起了笔,开始在书上圈划,课本旁的空白处有了星星点点的字迹。将他们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本和老师的讲解上来,至于笔记的质量暂不作过高的要求。让他们初步养成听课记录的习惯。

比如,尹x同学在之前从不做笔记,而且认为笔记太烦,不做笔记也能学好语文,做了笔记反而不知道上课是听讲好还是记录好,无所适从。我就跟他讲明笔记的目的与意义,与他分析造成他没有笔记习惯、不会做笔记的原因。先在思想上让他有正确的认识,然后在课堂上作为重点对象,时常提醒他该记录了,课后要他补好遗漏的内容。起先他很不适应甚至非常反感,我也不着急,只要他肯提笔已经是走出了良好的第一步。渐渐地,他虽然还是不太肯做笔记,但不像开始时那样反感了,手上有了笔的踪影。笔记的质量虽不高但书上有了记录的痕迹。

2.明确笔记内容和笔记方法

要使笔记真正发挥作用,这种随意的记录是不够的,必须对笔记的内容质量提出要求。“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所以,课堂笔记首先必记的内容是新知识和要点。现代文笔记:一是基础知识,生词的音形义、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等;二是内容提要,用简洁文字概括提示课文的主题、段落;三是分析重点,老师对重点段落的品读,文章写作特色的分析,精彩语句的修辞、用词、表达手法的赏析等。古文笔记:一是生字读音、重点实词虚词解释、语法句式特点、重点句翻译;二是文意概括、重点段落赏析。

其次,在听课过程中必定会遇到疑难问题,有的疑点可能来自于教材,有的疑点源于老师的疏忽,有的则可能来自同学的发言或自己的错误。部分疑难即使老师讲解了也不一定能够马上领会,这就需要学生及时记录下来,以便课后思考释疑。疑难问题也包括,学生在听课中产生的一些极具个体特点的问题,记录下来便于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让学生明白上课该记些什么内容后,还要告诉学生一些笔记常用的方法。常用符号,例如:圆圈、直线、波浪线、问号、着重号等,可以在生字词、重点句子、有疑问的地方标上相应的符号。符号确定以后,就应该经常运用,形成自己的符号系统,相同类型的知识都用相同的符号勾画,这样便于知识的归类,但在标记时不能太多太乱,要醒目,要突出重点。规定笔记的具置,例如前面课题空白地方记文学常识、作者简介、题解等,文后记中心思想感情、写作方法、写作特色等,对生字词、句子、重点段落的理解,则可直接记在行文中或旁边。如果课本的空白处不够空间,还可以再添加插页,粘贴在课本的相应位置。刚开始时,记在什么地方、字的大小这些看似无关大局的问题都不可忽视,因为这关系到笔记的效率和学生习惯的养成。

我把上面所述的笔记内容与方法打印成学习材料分发给学生供他们学习,并要求运用于课堂记录。同时在上课时适时地提醒学困生什么时候该做笔记,该记些什么内容,并留出一定的时间给他们做笔记。因为学困生自我学习能力差,无法把听课时间与笔记时间合理分开。为了把听课时间和笔记时间有效地分开,避免造成学生顾此失彼,记了笔记忘了听课,也为了避免由于学生笔记时间太长而耽误讲课时间,我要求学生课堂上只记大概内容,留出空白,课后整理可填充。课后定期将他们的笔记收上来披阅(采用面批的方式),指导他们正确地记录,把优秀学生的笔记复印来给他们参考,并让他们修改、补充好笔记内容。又如,钱x、陈xx、林x、李x等同学,笔记的内容比过去详尽了许多,而且问题与内容对不上的现象基本消失。开学初期他们还不能主动把上课漏做的笔记补上,经过几次笔记检查、面批和我的严格要求,他们逐步养成了课后补做笔记的习惯。

3.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养成笔记习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还发现即使教给学困生做笔记的正确方式、方法后,还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可以说绝大多数学困生都不能坚持记笔记,他们是随性而为,想记了记一些,不想记就开小差。这同他们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和不良心态是分不开的。针对学困生的特点,我确立了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养成笔记习惯的策略。

对“学困生”不能和优秀学生一视同仁,要有点“偏爱”:课前辅导他们预习新课,使“学困生”与其他同学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为掌握新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堂内多关照,用关怀的目光多看他们几眼,提醒他们该记录了,巡视时多在他们身边停留一会儿。课后及时检查笔记,发现问题,当面辅导。对笔记做得认真的学生予以表扬。定期评比,展示优秀笔记和进步笔记。

4.调节好教学步骤,备好课堂笔记

为了照顾到班里的学困生做笔记,势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这就给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在课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设计,尽可能做到既照顾到学困生又不影响正常教学。在教学中,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培养他们的成功感,使学困生在课堂上“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接受和尊重个体差异,抓住每一个闪光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语文课堂笔记范文第2篇

一、教师只有精心组织教学设计,使学生真正地主动参与,才能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生本高效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学生兴奋起来,参与的积极性高起来,参与度也大大提高。在这样的积极、主动、兴奋的学习过程中,个体能得到了发展。

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法宝

无论是“生本课堂”还是我校的“五一课堂”,都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育目标一致,都追求“高效语文课堂”,而要想在短短40分钟内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现状,我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做起。

1.培养学生课前结构化预习能力、自主独立学习能力、问题生成能力。

2.培养学生课中独立自主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能力、课堂展示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共同学习,使他们敢于在课堂上积极展示自己或小组学习成果,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课后能独立完成基础知识及文学常识的复习,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做到对学习内容的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三、读书笔记本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读书小主人

语文课堂笔记范文第3篇

高中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实现了语文教学模式的变革,打破了以往“一块黑板、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统天下的语文教学格局,实现了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黑板静态教学模式到“互动式”的动态演示教学模式的转变。同时,它还拓展了高中语文学习的空间和视野。

一、高中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存在的问题

高中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颇受中学师生的欢迎。近年来,在观摩了校内外及省内外的一些高中语文优质课的比赛活动后,发现很多参赛教师在进行公开课和观摩课教学时都喜欢使用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但是,有不少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否则,将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影响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高中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使用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过分地追求教学课件的“形式美”。忽视其“内在美”

有的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往往变成了纯技术层面上的操作,将语文教学课件背景设计得色彩缤纷,眼花缭乱,其间还穿插大量五颜六色的图片,甚至是音乐,以此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神经,活跃和调节语文教学课堂气氛。其结果导致学生的兴趣点不是集中于语文课程内容学习本身,而更多的是集中在这些图片、音乐及多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操作上,忽略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内容。

在进行观摩课和公开课教学时,有些教师片面追求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观摩课、公开课”的思维定式,也有些评委在听课和评课时,只注重授课者是否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对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者大加褒扬,一味给予好评。尽管这些教学设施和手段使课堂教学内容呈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可是在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却存在明显不足,存在“以录像代讲解、以录音代讲解、以屏显代板书”的弊端,仅仅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电子化、声像化而已。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时,应将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得严丝合缝,恰到好处,而不应一味突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不顾语文课程教学内容,将各类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影片等一股脑地加进教学课件和语文课堂中,去追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高、精、尖。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要讲究教学课件的外在美形式美,更应突出教学内容的内在美,突出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二)语文课程被信息技术完全占领。忽视了语文课程本身的学习和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观摩公开课教学时,许多老师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施教的教学课堂,常常是被课件的放映展示所垄断。教师不仅为教学课件编制形式所累,而且易被课件材料牵着鼻子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临堂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无从发挥。同时,学生的学习也是按照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进行,学生只能顺应课件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做一些简单地应答,没有足够的时间做深入的思考,更不用说与教师进行交互活动。甚至在一些课堂上,有些学生只是对多媒体信息技术本身感兴趣,他们对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好奇心远远超过对语文课程内容的学习。

另外,教师一味追求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时课件演示速度又较快,画面停留时间短暂,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做课堂学习笔记。语文课堂原本非常强调学生做课堂笔记,这样可以使他们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课后按照课堂学习笔记及时复习和总结,还可以将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对比学习,做到融会贯通,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一些教师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施教的语文课堂,没有准确把握好课件演示的频率和速度,导致有些语文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上课根本听不懂教学内容,也无法做课堂学习笔记,只凭课堂上看那么一点,听那么一点,学生对语文课程需要识记的内容也很容易忘记,如此会使学生记忆难度加大,引起学生的反感和疲惫感。这也就是有些学生一上课就睡觉或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只是希望课后将老师的课件拷贝一份完事的根源。

语文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最终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是以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为基础的。而有些语文老师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的语文课程教学,以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的展示来代替学生的积极主动探究,只注重语文教学课件的演示过程,缺少对学生有效思维的引导和教师的随机点拨,缺少对文本内容的有效感悟、阐发和挖掘,没有真正引导学生去学习把握文本内容。笔者认为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既没有学习到语文课程应该学习的内容,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也没有发展,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笔者认为,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时,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像黑板、粉笔一样,只是辅助教师开展语文课程教学的一种工具,不能让语文课堂被多媒体信息技术完全占领。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该是一个得力的”助教”。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也应当在“启发点拨”学生方面下工夫。学生能够理解的内容要简化。对学生难于理解的学习内容,也不能全部用教学课件演示给学生看,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注意逐步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

语文课堂笔记范文第4篇

一、板书展示出本课的精髓所在

常有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听得认真,课堂气氛也很热烈,但一节课下来学生却往往不知道究竟学到了什么。分析原因,不是课堂讲授不精彩,而是缺少板书内容,或者与板书不规则有很大关系。的确,只听不写,只听不看,不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过耳之声犹过眼烟云转瞬即逝,不像板书能留有痕迹。所以课上一味地讲,学生容易走神,并且抓不到重点,而恰到好处的板书能够让学生抓住教学重点,听起课来有迹可循。

如《雨霖铃》是一首独特的抒写离愁别恨的词作,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是其主要特点,也是学生在欣赏作品时要重点把握和体会的。那么,本课的板书设计就应该突出这一点,离别、情景交融、虚实结合三个词应该醒目地写在黑板上。这样一来,学生在朗读、体会、背诵的过程中就能始终牢记这三个词,也就抓住了理解作品最重要的信息。

二、板书有助于学生背诵古诗文

许多古诗文要求背诵,在这些课文的教学中板书设计便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板书设计不仅是学生理解欣赏文本的凭借,更可以充当学生背诵课文的导语,有了规范而合理的板书,大多数学生能当堂课看着板书将文章背诵下来。如在教授《归田园居》一诗时,一般利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然而本诗虽浅显却难于背诵,学生在背诵时很容易背串了句子。这时如果为他们设计好简单又有提示意义的板书,那么学生就会以板书为导语按顺序背诵诗文,只要记住那几个词,背诵全诗就没什么问题了。这样做,教师等于将问题简单化后交给了学生,有利于学生吸收记忆。

三、板书有助于学生做好笔记

做笔记是好的学习习惯,但很多学生甚至对此存有疑问,有些教师也认为语文学科知识杂、范围大,体系性、逻辑性不强,没有办法或没有必要记笔记。这显然是不正确的观念,语文也是由知识构成的,也有做笔记的必要。学生做笔记时,语文教师的板书设计会给学生提供及时准确的提示。提倡记笔记的教师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那就是很多学生会落掉重点的知识反而记了一些不重要的东西,之所以会这样记录课堂内容,是因为教师把它写到黑板上了。可见在学生的意识中,黑板上的东西要比教师嘴里说出来的重要得多。

四、漂亮的板书能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展示了汉字独特又丰富的美感。语文教师应该通过板书把中国的书法艺术展示给学生,漂亮的板书不仅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还可以给学生以视觉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漫步在语文知识的殿堂,学生肯定会更喜欢语文。如教授《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课,在理解作品本身之余,了解苏轼的精神世界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且苏轼是一位诗、词、书、画兼长的大家。如果教师在讲授此课时能模仿苏轼书法风格将本词写在黑板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会通过书法去领悟苏轼的精神,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和诗人。

语文课堂笔记范文第5篇

        如何落实这些理论呢?下面我就从教师方面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首先,要看重课堂习惯。

        1、善于用眼观察

        注视是注意力集中的表现,是一种良好的感知状态。在面对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时可以先强制要求学生注视老师的眼睛(神态)和动作(肢体语言)。当老师在黑板上写字(语文课堂中的教师板书非常重要)的时候,学生应该认真观看黑板,密切注意书写内容。当某同学在发言或表演的时候,其他学生应当看着该同学的眼睛和所做的动作。作为基础学科,语文课堂需要加强情感交流,营造生动活泼的主题鲜明的课堂气氛。建议开展课前知识小测试、生字词听写、古诗文背诵等活动,以提起学生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2、学会用耳倾听

        倾听也是重要的课堂学习方式之一,只有良好的倾听者才能抓住说话者的要害,才能充分领会说话者的意图及话语的精神所在。倾听也是对发言者的尊重,是最起码的礼貌,只有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别人才会接纳、尊重与你的对话。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应该被提上议事日程。当老师讲述或同学发言的时候,应强调学生们认真地倾听,同时还要注视着发言者,不能做其他的事。在听取发言的过程中,如有其他问题或想法,可以先作好简单的记录,决不允许随便插话抢话,等老师或其他同学发言完毕,才可举手提问或提出不同意见。这样的训练也能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3、乐于动手实践

        动手,其实就是要做好课堂笔记。必要的课堂笔记有助于过后进行讨论学习,便于重新拣起细细思考慢慢消化。做笔记绝不是全盘照搬,而是有选择地作重点记录,要简明扼要、便于理解,并且当天一定要作好整理归类。笔记一般分为教科书笔记和课下笔记,前者用来根据课本的内容和教师的讲课进程记录盲点、遗漏点,后者用来记录课下学习或者作业考试中的难点、易错点、思考点等。 

        4、多动脑勤思考

        这一点笔者认为应包含听课和质疑两部分,除了上课时思维必须紧跟老师脚步外,还得在学生学习深入后逐渐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

       质疑是问题解决的第一步,是创新的基础。善于质疑的人,必定善于发现问题。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可以用具体的公式和数据来表达。理科往往答案唯一或固定不变,而语言文字复杂多变,我们知道“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样的语文知识细节,由于认知个体的意识形态、世界观、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差异,出现不同的结论、得出相悖的答案也是很正常的情况。因此便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营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多提问,发表不同的见解,多根据自我意识自由赏析文章词句。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

        其次,不能放松课后习惯。

        1、预习复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就是在谈复习的重要性。对于未接触的知识,先期预习,可以找准自己的弱点,在听讲中着重关注,有利于针对性学习。

        2、扩大阅读面

        阅读在语文学习中举足轻重,课堂上的阅读主要用于自习、预习时的课文研读。不少老师还会让学生阅读课外的报刊、书本(名著)等。要让学生和家长清楚地认识到,单凭课堂上的累积,应对考试还行,但要是想成绩拔尖并且受益终生,那么课外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阅读就不需要像课本那样要求严格的记忆,而是可以在很轻松的情况下,当作一种消遣。

        3、加强记忆

语文课堂笔记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课堂;简约;激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纵观现今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语文的学了被学生表面的繁荣所覆盖,几乎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所充斥,语文的人文性很少得到体现,所谓的高效课堂难以和学生产生共鸣。语文课堂的中心自然也不在“语文味”了,教师的教大多为“灌输式”,学生只是拼命地记笔记,然后死记硬背,语文的课堂与学习,成了一种机械化模式化,从而导致语文课堂的异化。

追求激趣的语文课堂,就是要钻研好教材,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落实教学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删繁就简”,上出激趣的语文课。追求激趣的语文课堂,也是语文教师理想的语文教学追求,因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愉耳、悦目、赏心、怡神的。然而面对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师更需要一些反思,在反思中获取新的思考。

一、激趣课堂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

教师要提倡简化教学环节和手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教学环节越简单,越能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学得越扎实。

1.抓重点字词句读出作者情感

让学生在读读、议议中理解文章,感悟情感。如教杜甫《登岳阳楼》时,主要就是让学生赏析“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一句中 “坼”“浮”二字的妙处,顺势读出作者情感。

2.朗读训练,让情感更自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形象地说明了读书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朗读又是一种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所以诗歌、散文、文言文等文章就需要读出意境,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不同时代的特点,读出它的美。在阅读中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对作品就能产生一定的了解。

3.拓展练笔,让学生充满表达欲望

课堂练笔是要让学生融入文本的角色之中,打破固定的模式,寻找新的生命力,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书写心得和发现。例如教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让学生为林冲写份点评,教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让学生假想父亲节母亲节为父母写段短信留言。有时还会让学生仿句、做做诗、写写对联等等。形式简约但学生热情高,因为他们都有浓浓的表达欲望。

“语文姓语”,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是人文生活,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有一定的限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追求课堂内容的简约、激趣。

二、课堂激趣的几种方法

1.导语“激趣”

课堂的导入讲究的是“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成功的导语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在于有情。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利用导语调动学生的兴趣,将注意力引到所要讲授的内容上来。导入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运用重大时事、故事、诗词、歌曲、名句导入;也可以运用悬念导入、影视导入、图示导入等等。

2.成功“激趣”

成功的激趣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深浅不一的数个简约而激趣的目标,学生说得有道理就鼓励,抓住时机毫不吝啬地表扬,会使学生燃起自信之火;出现错误时,应给予指导;在思维受阻时,应善于启发诱导。使学生真正成为推动课堂的主线,让每个人都有发挥的机会,都能从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延伸“激趣”

语文课堂笔记范文第7篇

关键词: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实践;思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一、指导常规性学法,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语文学习,工夫在课外。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着眼点也不能局限在课堂上,其基础是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基于这些特点,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尤其重要,好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学习语文也就如鱼得水,教师教学也就如顺水行舟,课堂教学有效性自然会得到提高。

1.指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学习第一步是感知材料,预习是感知材料的重要途径。指导学生预习时,我要求学生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熟悉课文题目、出处、作者及有关常识;(2)明确本课训练重点;(3)阅读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若是单元起始课,还应阅读单元提示,并划出重点内容;(4)给课文编上小节号,大声朗读课文,同时用笔划出生字、生词;(5)查字典、词典解决生字、生词,并做好预习笔记;(6)阅读课文下面的注解,理解课文;(7)阅读课后练习,以便上课及时做好笔记。2.指导学生课堂听课的习惯。课堂听讲的习惯是好是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我要求学生在听课时主动思考,大胆质疑,做好笔记。笔记不仅指板书,还包括课文圈点批注的内容,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3.指导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我要求学生重视课后及时复习。复习老师当天讲过的内容,整理笔记,温故知新,以便下一课更好的学习。“及时复习”也包括学习一阶段后及时梳理知识,归类记忆,以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如按知识点归类,课文体裁或题材归类,等等。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写字、说话、练习、作文等的多种习惯,切实做到“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话要清清楚楚的说,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学习,乐学语文,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可宝贵的心理因素,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直接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味索然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无异于受煎熬。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愉快性、迅捷性和彻底性。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有一句名言“要一切教育带有乐趣”,他提出的教学原则共七条,其中一条是“教学应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稳定、牢固的学习志趣,对于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好语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尝试。1.从新课的导入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当又新颖的导语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一上课就能抓住学生心理,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就可能使学生整堂课都处在愉悦的氛围中。导语的类型务求多样,力戒单一。导入的方法要因文而异。如教读《,你在哪里》时,我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讲述敬爱的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鞠躬尽瘁的动人事迹,把学生引入对无比怀念的情境中。2.改变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主要是认为语文课太沉闷,总是一讲字词,二分层次,三归纳中心,堂堂都如此,天天一个样,自然提不起劲头。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教材特点经常改变教法。这样,学生对语文课便有了新鲜感,有了好奇心,教学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过去教文言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教师面面俱到的讲解,无法突出重点、难点,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上,结果只能是“高耗低能,事倍功半”。基于此,我努力把文言文当现代文来教,帮助学生达到理解水平的记忆,走出死记硬背的困境。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时,我按三个步骤进行:(一)指导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阅读全文;(二)帮助学生疏通全文,了解主要内容;(三)指导学生背诵全文。其中,着重做好第三步工作。理清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再根据板书内容背诵课文,就水到渠成了。整堂语文课,学生发言极为踊跃,气氛异常热烈,尤其在集体背诵课文时更是达到了!3.加强同其它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是基础学科,这就决定了各学科同语文学科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经常联系其它学科知识,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利于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如教读《大自然的语言》时,联系地理学科中“纬度、经度”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对物侯的影响”。教读《死海不死》时,联系地理知识,学习“死海”的成因;联系物理知识,解释人在死海中不会溺死的奇特现象。讲到连词“和”与“或”的区别时,有意举数学上的例子:如果一元二次方程有甲和乙两个根,那么只要把甲或乙代入这个方程,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4.加强同实际生活的联系,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授语文知识的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学生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语文课堂笔记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9

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地与同学、教师交流,逐步形成问题意识,并在对问题的思考、认识、解决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由此可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仅进行知识的传授。因此,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将教师“教的课堂”逐渐转变为学生“学的课堂“,将教师“教知识”转变为教授学习知识的方法,从而达到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根据多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高中语文新的课程标准,总结出几点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策略,仅供参考:

一,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人们对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上,教师应该积极的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灵活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丰富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学习。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特点,利用学生容易接受、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展开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把抽象的、枯燥的语文教学引入到我们生活中那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中去,还可以合理的运用图片、多媒体、模型等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当前,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还处在“填鸭式”的教学状态,教师在课堂上不停的讲授相关的知识,学生在课下忙碌的记着笔记。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他们没有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思维,没有参与课堂的教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不会得到提高。新课改下,强调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也才能与教师一起在课堂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例如,笔者在教授《囚绿记》这节课时,就引导学生很好的参与了课堂的教学。这次教学,我直入主题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了“囚绿记”三个字,然后让学生思考仅仅从“囚绿记”三个字中,我们能够的到什么信息呢?同学们都被这个奇怪的课文标题给吸引了,他们纷纷议论着为什么是“囚绿记”呢?“绿”能够被囚住吗?在同学们的疑惑中,我介绍了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囚绿记》这篇散文写于1938年,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作者当时困居已成“孤岛”的上海,借怀念一年以前在北平暂住的公寓窗外的常春藤,来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由,追求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

背景知识介绍完,学生似乎有些明白了。有个学生说:“其实‘囚绿’说明了作者对绿色的向往,他希望绿色永远陪伴着他,所以想将绿囚住。”“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陆蠡的《囚绿记》,在文章中来寻找答案吧!”

这样,在于同学们的互动中,引入了今天教学的内容。在这篇文章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断的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① 作者为什么囚绿?②他把绿“囚”牢了吗?③ 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什么样的呢?然后让学生通读课文,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堂语文课,我引导学生参与了课堂的教学,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及时的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而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了引导,有效的提高了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随着新课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新的学习方式的提出,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带进了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应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有效的提高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我们知道,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的精髓,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遵循“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原则,让小组成员之间团结互助,而小组之间在学习中形成竞争机制,这样学生才能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笔者教授《烛之武退秦师》这节课时,就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这篇文章中重点讲述了三个人物——郑伯,佚之狐,烛之武。于是在上这篇课文之前,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了六个小组,其中两个小组分别总结郑伯这个人物,以及这个人物在文章中的作用。两个小组分别总结佚之狐以及这个人物在文章中的作用。最后两个小组分别总结烛之武这个人物。然后在上课时,每一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对小组总结的情况进行汇报,最后由我做出综合评定,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小组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还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敢于创新;学生要积极的配合教学,与教学一起参与课堂的教学。这样才能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