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百分数的简单应用

百分数的简单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百分数;分数;转换;难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6-0052-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活学活用,数学的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而不是仅仅进行知识的灌输,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加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力度,在百分数的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教学方法与窍门,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培养数学的思维。

一、百分数的教学难点

对于小学百分数的教学而言,其难点是如何教会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对百分数的知识进行应用,而在此之前要注重教学顺序。百分数的教学难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的教学,首先要让学会对百分数的概念进行了解,如百分数的由来及其原理,其次是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关系,最后是其知识的实际应用。由于学生之前接触的大多是分数,对于百分数的认识不明确,所以在实际的运用过程当中,百分数与分数的转换至关重要。

在小学数学课程的百分数这一章节当中,首先就是对百分数这一概念阐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就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比或者百分率。在对于百分数的概念介绍上,如果只是对百分数的概念进行讲述,那么学生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就不会太深,但是在介绍其概念的同时加上一些实例或者是趣味的百分数,就是另一种效果了。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新标准中指出,数学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导,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首位,在百分数的概念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更易理解,可将数学的百分数与成语相结合,如“百战百胜的胜率是100%”“一箭双雕的命中率是200%”“半壁江山所占的比重是50%”等,将百分数的概念理解将成语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百分数这一概念的同时将其与生活当中的所见所闻结合起来。

二、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转换运用

1. 整数中的运用

百分数的教学难点就在于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而将百分数与分数互相转换,正好可以将这一问题进行改善,学生在学习百分数之前首先学习分数,而在百分数的运算中有很多涉及百分数与整数的运算,但是学生并没有过多的接触这种运算,难免产生困惑,这时运用百分数与分数的转换,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难点。

例如,甲公司今年收入为200万元,乙公司今年的收入比甲公司的收入少,其少的部分正好是甲公司收入的25%,试问今年的收入共为多少元?

两种方法的运算步骤虽然有着一定的差别,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一致的,并且后面一种运算要比第一种运算简单得多,所以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转化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非常广泛。

三、小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转换

小数和分数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所以小数与百分数的转换也是一种特殊的分数与百分数的转换。在小学百分数的题目解答中,常常会列举一些携带着百分数的算式,在其进行换算的过程当中,经常会有学生由于对百分数定义的不了解或者是刚刚接触百分数,运算的方法生疏而导致运算的错误,所以教师在进行百分数应用题解答讲解的过程中,可以教会学生将其中整数与百分数的运算转化为整数与小数的运算。

例如,韩庄村去年人均收入为8970元,今年的人均收入比去年提高了15%,问今年韩庄村的人均收入是多少?

根据对应用题中单位“1”方法的理解,今年韩庄村的人均收入为8970×(1+15%),而学生在列出这个算式之后,面临的是解答的问题,将这个算式进行下一步运算则是8970×115%,而对这种比较大的百分数与整数之间的转换,仅仅是靠分母与整数之间的互相转换是不能轻易得出结果的,所以最后还是要做乘法的运算,并且建议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而计算器中的百分数单位虽然可以呈现,但是也仅仅是在结果上呈现,比如计算器中得到的数字是0.2,按下百分数键“%”则会显示20%,但是在运算的过程中却无法呈现,所以在对于8970×115%的运算中还是建议学生将其转化为8970×1.15的方式进行运算,这种转化则需要学生对百分数与小数的转换非常的熟练。

四、结语

小学数学百分数贯穿小学与初中,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既可以让学生学会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小学教师一定要深入研究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在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对数学百分数应用题熟记于心。

参考文献:

[1] 梁光金.建立概念,把握应用,增强辨识度――百分数教学探究[J].新课程导学,2014,(17):71.

[2] 王东华.联系生活突出主体理解数学――“百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评析[J].小学教学参考,2013,(32):21-22.

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范文第2篇

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一、本学期本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和任务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

难点:

1、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认知情况

经过前面5年的数学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学会了整数、小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法。在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解决问题、统计、数学广角等领域都已涉足。但少数学生对于计算还不熟练,抽象力发展滞后,对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尚有困难,缺乏综合分析能力。

2、情感、态度

学生课堂纪律较好,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因为学习失败对数学失去信心,所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教学中边教新知识,边帮助他们弥补旧知识。

有部分学生已经提早进入青春期,在教学中要尊重他们寻求独立的要求,帮助他们静下心来学好数学。

(二)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首先吃透本册教材的内容,掌握本册教学的重难点,并有个完整的学期教学设想;

其次要一步一个脚印的上好每一堂课。

2、继续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工作目标。

3、加强学生订正错题的工作。

4、关注后30%的学生的学习,并加强个别学生课余时间辅导。

5、用“学有所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材分析与措施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同样要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因此,实验教材的编排与原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有以下几方面的改进。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

(4)不再出现文字叙述式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通过直观与操作等手段,在重点关键处加以提示和引导,为学生探索与交流提供更多的空间。

(5)调整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的编排,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改进百分数的编排,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重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

难点:

1、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四、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

方向优于方法,规律重于规则。确定教学目标要避免贴标签式的所谓情感、态度、价值观。

1、首先吃透本册教材的内容,掌握本册教学的重难点,并有个完整的学期教学设想;

其次要一步一个脚印的上好每一堂课。

2、继续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工作目标。

3、加强学生订正错题的工作。

4、关注后30%的学生的学习,并加强个别学生课余时间辅导。

5、用“学有所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善教者善言(趣说、妙问、善喻、智答)”。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学期本人所任教的是六年级(3)、(4)两个班的数学,共有学生99人。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比较多,可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是自己带过来的,所以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比较充足,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学习的动态。

二、教材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其中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而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比、百分数四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比的知识是在学习了除法、分数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同时是后面学习圆周率、百分数、比例等知识的基础。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通过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结合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比、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思想方面,教材除了结合分数的乘法和除法、比、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让学生体会、理解和掌握归纳法、类比法、演绎推理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统计思想等思想方法外,还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理解和掌握数形结合思想、归纳法、演绎推理思想、极限思想,体会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优越性,发展学生的“四能”。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5.能用方向和距离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数乘法和除法、比、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初步培养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百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灵活解决问题。

3.通过数与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极限思想。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圆形纸板、圆规、说明圆面积计算公式用的工具、媒体课件、投影仪

六、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做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平时的练习和作业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生要因材施教。

5.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6.借助线段示意图等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和解题能力。

重视用方程解答较复杂的分数解决问题,化难为易。

7.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抓好班级学生作业书写质量,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8.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9.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

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后20%学生帮扶措施

班级中后20%学生学习成绩差,对学习失去信心,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接受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完成作业的速度慢,作业质量不高。有几位后进生父母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造成学生贪玩、懒散、好动、不好好学习。有几位后进生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爷爷、奶奶年龄偏大,识字不多,无法督促孩子的学习,导致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根据上述分析,制定以下转化后进生的措施:

1.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2.制订合乎学生实际情况的辅导计划,按计划安排辅导作息。

3.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抓好知识构建、能力训练的辅导。

4.帮助学生补习遗缺知识和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5.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语言,激励学生感受成功,获得学习的自信。

6.建立辅导合作小组,做好辅导工作。

7.多与家长沟通联系,共同教育好后学生。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3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25人,班级数学成绩欠佳,在升级考试中还需努力。从上学期五年级的期末考试情况看,存在一定的两极分化现象,后进生人数不少;有相当一部分男同学学习自觉性差,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要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提高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改进百分数的编排,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主要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的学习环境,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2、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教研教改。

在有限的时间里吃透教材,根据本班学生情况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讲课,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作为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十分有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造精神。

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

4、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5、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6、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我们知道,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4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四、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五、班级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本班共计23人,其中男生12人,-11人。

2.学生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3.学困生情况: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

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高。

六、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七、后进生转化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

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

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八、教学进度:

一单元:位 置...........2课时

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6课时

2、解决问题..............4课时

3、倒数的认识...........1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单元: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5课时

2、解决问题..............3课时

3、比和比的应用.......4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四单元:圆

1、认识圆...........2课时

2、圆的周长........3课时

3、圆的面积........3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单元: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1课时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课时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单元:统 计

1、扇形统计图........1课时

2、合理存款...........1课时

七单元:数学广角..............1课时

八单元:总 复 习 ..............4课时

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5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新课标》为教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指南,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并形成能力,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基本情况:

我班供有学生42人,其中男生21人,-21人,大部分学生基础差,思维缺乏灵活性,还怕吃苦,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本学期教学重点是转变他们的教学观念,提高学些兴趣,克服学习上的恶习,力争期末成绩有所起色。

三、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 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六、教学方法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4、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

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5、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

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七、教改设想

教学时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数四则运算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计算有一定的区别,在算理上比整数、小数计算稍显复杂,所以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更困难一些。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虽有区别,但是在算理上与整数、小数的加、减法又有联系,都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为了突出这一共同的规律,加之学生已学习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教学分数除法需要有分数乘法作基础;而且分数乘、除法的内容比较多,学生理解它们的算理也更为困难些。

2、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有关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和小数来算;解决含有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上与解决分数问题基本相同。因此对求百分率的问题,特别是求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适当举例加以教学,然后加强百分数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例如,结合求百分率,出现求达标率、发芽率等的计算(还提示了出勤率、合格率、出粉率);介绍折扣、纳税和利息等知识中有关百分数的计算知识等。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如何求出出勤率、成活率、命中率等。既拓展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范围,加深学生对百分率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3、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位置”时,首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学习新知识,并及时对已有经验进行提升,迅速将具体的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学习如何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和现实素材,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内容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锻炼空间想像的能力。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它同直线图形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图形特征的开始。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的认识,本册的教学要认识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学时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启发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回忆以前用过的转化方法,从而把圆的面积转化为熟悉的直线图形的面积来计算。教材还注意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透数学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学时,一是注意与先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凸现统计的实用价值。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6、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探求-,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在教学中,要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同样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

八、教学进度

一、位置(2课时)

二、分数乘法(12课时)

1、分数乘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4课时左右

3、倒数的认识1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三、分数除法(13课时)

1、分数除法5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3课时左右

3、比和比的应用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四、圆(8课时)

1、圆的认识3课时左右

2、圆的周长2课时左右

3、圆的面积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确定起跑线1课时

五、百分数 (15课时)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2课时左右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

六、统计(2课时)

合理存款1课时

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范文第3篇

课题

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小数来进行,而求百分率,又要把算出的结果化成百分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就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了基础。教学时应突出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知识的迁移,体现转化、类比的数学思想。

本课时的重点内容是教学百分率的计算方法,教材通过情境图引出对命中率的探究,使学生明确求百分率的方法,并利用知识的迁移推导出出勤率、发芽率、合格率……的计算方法。另外在教学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时,通过回顾小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引导学生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通过观察比较、验证类推,总结归纳出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注重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

在教学百分率及小数、分数转化成百分数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新知,形成知识的良好迁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目标

1.理解各种百分率的意义,会求常见的百分率。

2.理解并掌握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能正确地将小数或分数化成百分数。

学习重点

掌握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理解各种百分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PPT课件

前准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达标检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6分钟)

1.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2.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一说是怎样化的。

0.55

1.5

0.456

3.引入新课——百分率。

1.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进行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小组内交流小数与分数互化的方法。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61.850.236

0.6=

1.85=

0.236=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0.12

=0.73

=1.7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0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例1主题图组织学生观察、获取数学信息。

2.组织学生学习小精灵的话,探究命中率的计算方法。

3.组织学生自学解题过程,汇报收获。

(1)组织学生汇报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2)质疑:当分母无法化成是100的分数时应该怎么办?

(3)想一想:小数化成百分数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4.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

(1)自学教材84页生活中的百分率的部分内容,交流收获。

(2)质疑:在计算百分率时,需要注意什么?

(3)拓展: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求百分率的问题?

1.观察主题图,理解题意,交流已知条件和问题。

2.阅读小精灵的话,明确:命中率指的是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百分之几,得出计算方法:投中次数÷投篮次数,结果化成百分数。

3.(1)自学解题过程,观察求命中率的算式,在小组内交流,说出把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方法见教材)

(2)学生通过观察和小组讨论交流,形成统一意见,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分数先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个小数。

(3)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添加百分号即可。

4.(1)阅读自学内容,交流对出勤率、发芽率等百分率意义的理解,明确计算方法:

出勤率=

×100%……

(2)学生交流后明确:计算百分率通常在版式后面乘100%。

(3)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生活中的百分率及用途。

3.填空。

0.24==(24)%

1.4===(140)%

0.125===(12.5)%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4.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12.5%

=25%

=88.89%

5.判断。

(1)生产101个零件全部是合格,合格率为101%。(×)

(2)六(3)班有学生50人,某天缺勤2人,出勤率为96%。(√)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0分钟)

1.火眼金睛:找出相等的两个数。

11%

0.55

5

40%

0.11

500%

55%

2.完成教材第85页第2题。

1.先讨论寻找相等两个数的方法,然后对分数和小数进行转化、判断。

2.尝试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6.按规律填数。

(1)1,90%,0.8,70%,

(0.6),(50%)

(2)0.4,80%,,

80%是百分数,

0.4是小数,

是分数。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2分钟)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作业。

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百分数;教学视角;教材研读;理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6B-0063-05

2016年的11月,在常州市潘小福培育站开展的一次数学研讨活动中,荆亚琴老师和特级教师陈美华同课异构了苏教版《百分数的意义》,两人执教基点和研究视角不同,示范了两节高质量的数学概念课,不仅多呈现了一种分析数据观察世界的视角,也给老师提供了另一种研课的维度。

一、更高观点下“教什么”的教材研读:从节点内容走向整体综合

德国数学教育家克莱因说:“基础数学的教师应该站在更高的视角来审视、理解初等数学问题,只有观点高了,事物才能显得明了而简单;一个称职的教师应当掌握或了解数学的各种概念、方法及其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以及数学教育的演化经过。”江苏省常州市乡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育站站长、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潘小福副院长亦指出“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除了继续探寻‘怎么教’得有效、高效外,更要加强‘教什么’的研究,构建适合时展需要及符合科学数学思想内涵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体系”[1],并且“教学一种知识,为的是多一种视角,多一种方法。”

1.百分数的关系架构视角:要有什么

史宁中教授指出:数学的本质是在认识数的同时,认识数量之间的关系(多与少),进一步抽象,是“数及数之间的关系(大与小)”。我们知道,两个相关联的数或数量之间的关系,小学阶段主要可以分化为两类:一是加减运算的和差关系,二是乘除运算的倍比关系。百分数便隶属于倍比关系。而与百分数有密切关联的分数可以作为单独的数量而存在,也可以表达两个数或数量之间的关系。所以,百分数的意义建构就更需要有这么一个整体的体系架构:关系建立的教与学,并从中聚焦出倍比关系,进而进一步将分数“特殊化”,生成百分数,在知识的长程体系中整体把握“百分数”的内涵本质。

可以肯定的是,每一节课的教学意义,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一节课”本身,而是以课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整体地展开系统的长程设计,使一节课既在课时内部拥有具体的设计考量和课时目标的层次递进,又在课时之间体现课堂教学长远目标的关联和价值取向的探寻。[2]

2.百分数的教材演变视角:为了什么

前后两版教材中,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都是安排在六年级第一学期最后一个新知教学单元的第1课时,主要是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并能适当应用。教材编排的例题,作为教学的“例子”,也悄然发生着变革。

原实验版教材(如图1)编排了三位篮球队员各自练习投篮的总次数和投中次数,用“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进行问题统领。一方面,由于三名队员投篮次数介于20-30之间,个数差异不算大,反顾生活和古典概率中的“数据抽样”,合理性可控。只是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又人为地把数据进行调整,如10、25、50,人为扩大了数据的悬殊,使得数据抽样不对等,背离了生活中的公平伦理,影响了数据说服力和小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从数据的呈现和问题的指向性来看,问题解决的路径是单一的:只能比较投中次数与占投篮次数的比率,而现实生活却并非如此。

于是,2013教育部审定教材作出了调整(如图2),用同一个球队的三场比赛中投篮次数与投中次数的数据作为参照,从三名队员到一个球队,所用的6个数据一个没变,改变的问题“可以怎样比较这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却可以让学生思维蓬发。“可以”两个字清楚地表明学生比较数据的路径显得多元:不再只能把投篮次数与投中次数关联比较,还可以单独比较投篮次数(可以看出球队的拼抢精神与机会创造),或者单独比较投中次数(相对而言投中次数越多得分也越多)。这就把百分数的意义放置到了更加具体而丰富的系统中去聚焦、抽象,从而触及百分数的意义脉搏,从节点性的倍比关系教学,进入到数与数的多种关系范畴中整体综合,丰富了师生教与学的视域。

二、多视角下“怎么学”的教学推进:从概念获得走向思维生长

小学生认知规律告诉我们,数学概念或规律的获得一般需要经历具体形象阶段到理性抽象阶段。认知过程既需要直观经验形成数学表象的支撑,也需要及时概括实现数学化的抽象。[3]《百分数的意义》在现实中常常泛化成这样的教学模式:聚焦问题情境(教材例题)交流揭示概念应用巩固内化(介绍生活事例、对比辨析分数百分数和比等等)。但教学背景却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为“怎么学”提供了更多的路径可能性与现实性。

1.源于学情,多一种概念解读的视角

“教学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显然对‘儿童已有经验’的不定读解会影响儿童经验成长的可能。”[4]两节课中学生都经历了“生活现象――数学解释――生活应用”的横向数学化过程。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可以当成是一种“活动”,“数学化”是实施这个活动的方式,也是这个活动的目的。“数学化”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横向数学化”,注重把生活世界引向数学的符号世界,是从现实情境引向笛体系,建立联系。第二类是“纵向数学化”,注重在数学符号的世界里,从数学体系内部实现抽象符号的生成、变换、重塑与应用。[5]

比如荆亚琴老师的课堂立足教材,先仅出示例题“一个球队的三场比赛数据统计表”,提问“可以怎样比较这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学生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数学思维,很容易想到“单独比较投中次数”判断得分多与少,或者“只比投篮次数”考量机会制造、竞技精神,这两种比较方式都是单独比较“和差关系”中的“差”类,符合生活世界的现实,蕴含人文素养。当然思维层次更高的学生还会想到联系“投篮次数”与“投中次数”两者之间的关联,即投中次数与投篮次数的倍比关系进行比较,师生共同补上一列后形成例题表格。这种比较方法正是本课百分数教学的意旨。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应表明三种比较方法都是可行的态度,都能解决“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让学生明确在这种生活情境下,百分比只是多种比较方法中的一种,是在原有比较基础上的延展,并不是为学新知特意“肯定比率”“否决和差”,从而较好地站在两个数量的关系比较(和差关系与倍比关系)上形成百分数意义的整体把握。

特级教师陈美华老师的概念教学又是另一番风景。一开始让学生说说“班级男女生人数情况”,自然地生成了两种数量的比较关系:和差与倍比,一下子就把百分数放到了一个大框架体系之下,整体上初步感知比较方法。基于学生课前收集了百分数迫切希望交流的意念,先“从学生中找例子”,适时板书揭示描述性概念“100%、10%、85.13……是百分数”后,“大家从外形上认识了百分数,到底怎样的数是百分数呢”的设问,通过三个百分数例子小结出“像这样表示( )是( )的特定的百分之几的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教学了读、写法之后引导学生回顾“我们是怎样来分析的?都是谁是谁的百分之几?”在思维生长中建立模型。“你能也像这样来分析自己收集的百分数的含义吗”的数学化表述,促进了百分数意义的内化,实现了数学与生活的有效链接。

课后,陈老师这样阐述:《百分数的意义》经过了两轮教材改变,都是用数学演绎的方式,从百分数生成的角度,从分数通分到一百分之几,这样一种意思生成的方式来看,它是比较科学的。从数学归纳的角度来说,用数学模型提炼“( )是( )的百分之几”的这一种属于合情推理。合情推理的结论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不正确的。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会感到亲切、容易接受。在备课的过程中自己也经历了很多困惑,一边教学一边感悟学生的经验水平能不能适应这样的一种学习方法,既然能够适应,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可以继续尝试和深化。

纵观两节课的概念解读视角与教学过程,无论是荆老师的“演绎生成”还是陈老师的“推理归纳”,都做到了较好地“既自然地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深层次的思考,将学生浅而不全的自然结构转化为准确完整的知识结构,把学生看似随意、表面、感性的知识转变为深层、发展、理性的数学素养。”[6]

2.立于本质,多一种数据分析的视角

百分数本质上就是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进行比较的倍比关系,只是为了便于比较而规约成分母是100。这既是对分数分母进行的数据分析,也是对百分数的应用化解读。

关于核心词“数据分析观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样描述:“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7]比如前面案例中荆老师课堂中学生面对“可以怎样比较这三场比赛的投篮情况”就要先体会三场比赛中投篮次数与投中次数等6个数据反映出的信息,交流讨论出三种比较方法,这是“通过分析作出判断”的数学思辨,是对“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的较好例证。

许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在“统计与概率”范畴进行思考与研讨,其实不然。个人以为,数据分析的方法可以从统计图表等外在形态转向分析数据时内在“眼光”扩张。对于百分数意义,也可以从数据分析的视角进行观察。比如荆老师设计了“男生是女生的45%,男生是女生的 ,从中你知道些什么呢?”的开放问题,学生情绪高涨,用心分析数据“45%”,充分调动了知识储备。于是有的学生用分数表达了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有的学生用比阐述了谁和谁的比是几比几,有的学生用份数描述出谁几份、谁几份。无论是分数、比还是份数,它们的本质内涵都是因倍比关系而“生”,所以,这里的数据分析是基于百分数的本质的。百格图中用百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后“还能看到什么百分数?”切换了观察视角,分析出结论“涂色部分表示的百分数+空白部分表示的百分数=100%”,学生从一个数据的“这一面”看到了“另一面”,从部分与总量的结构关联上加深了对百分数的意义理解。

作为数据,百分数也“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表达。比如教材中的这组习题就表明了百分数的选择性,并且它包含于分数(见图3)。再如陈老师课尾设计了“选填百分数”活动(见图4),就需要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有效甄别,并结合所提供百分数的内容本质,寻找依据,用适当的方式方法展开估约,建立推算,用生活经验推理出合理可信的结果,体会百分数的数据丰富与应用价值。这不仅限于课时的“节点性理解”,更是打破了教材中所呈现的百分数的分子都是整数的局限,也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视野。

τ谛轮的认知,往往需要经历从外部的基本认识逐步向内部的深化认知的教学过程,最终实现整体认知,走向综合应用。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数据的同时,培养着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表达解释生活,用数学的思维分析问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于创生,多一种意义体验的视角

百分数的概念本身,有着深刻的内涵,也具备丰富的外延,部分量与部分量之间、部分量与总量之间有着相应的规律,体现数学的张力,加宽学生的认知面。作为教学的“供给侧”,面对百分数的“意义存在”,如何让学生多一种体验的触感呢?由学生在一定的情意中生长或创造出百分数,让学生自己去对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进行了探寻、内化与表达应用,有利于加深对概念的本质理解与丰富体验。

比如在荆老师课中学生分析6个数据得出的第三种方案“比较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因分母不同不便比较,学生很自然地产生通分需求,得到分数是100的分数,百分数应需而生。在课尾的时候,荆老师设计了“30秒口算”的游戏环节,明确了以10题为比较标准,学生用所学百分数说说自己或猜猜他人的得分情况,充分经历了百分数生成的全过程,并且与同伴进行交流分享,丰富了意义体验。尤其是课的最后,学生用百分数描绘这一节课的心情愉悦度,更是把课堂氛围推向,从情感体验上后延。

陈老师的课堂,也在设计游戏中创生出分数的活动:挑战记忆力。屏幕上出示10个百分数,10秒后消失,学生背记下来,校对要各自表达自己的“正确率”。因为总个数10个已然很明确,所以学生相对容易地能说出各自正确率是多少,并较好地体会到了百分数为什么又叫“百分比”,促进了数学理性思维的发展。

站在分数的立场、站在倍比关系的体系下,两位老师的“游戏创生”还可以更进一步:既然已经约定了“10”为比较的标准量,是不是可以趁势拓展至十分数、千分数、万分数呢?毕竟,这在生活中也有应用体现,并与百分数一样,具有相类似的本质特征,它们都是分数家族中的特殊一员。这样的具有反衬意蕴的意义体验,更能促进思维的生长与发散。

特别值得回味的是,陈老师在游戏前引导学生安安静静的沉思:“今天的学习有哪些新的收获?是怎么来研究百分数的?”给学生以“结构”,引导学生从一节课向一类课进行思考。这是一种更大结构上的意义创生,以及更广视角下的意义体验。

两节《百分数的意义》,都让百分数概念的节点性理解,走向了过程性,或者说是系统关联性的逻辑结构的把握,并多开了一扇窗,对于教材的“教什么”和课堂的“怎么学”作出了很好的诠释与对话。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在教材的意蕴、教师的追求、学生的创生等多维视角下,多一种数学眼光去观察世界、多一种数学思维去分析现象、多一种数学语言去表达数学故事,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课堂品质从原生走向完善,直至丰润。

参考文献:

[1][3]潘小福.小学数学教材解读的视角举隅[J].教育视界,2016(8).

[2]姚建法.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四向”――参加全国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届优秀课评比暨课堂教学观摩会有感[J].小学数学教育(下半月), 2016(1-2).

[4]瞿卫华.“前经验课程”:儿童已有经验的教学价值建构[J].江苏教育研究,2015(7-8).

[5]臧亚丽.姚建法.“横向数学化”视角下的教学思辨与效度回归――以苏教版四上《简单的周期》一课的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 2016(10).

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范文第5篇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解析问题的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寻求最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建立数学的知识模型,完善相关的知识体系,累积数学学习的多重经验。以下是我在“百分数的应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重理解、主分析、促认识

没有分析就没有理解,就谈不上思维活动的开展,当然就不会形成认知。理解与分析是认识活动的核心与方法,百分数的应用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解析问题的机会,弄清数学的形式符号和语言中所包含的本质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数学上的理解是有抓手的,迁移一直是数学学习的常用方法和对新知意义建构的最佳工具,它在新旧知识的区别中寻求联系,在异化中生成同化的结点,它使复杂变得简单。在教学例题“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之前,我先给学生出示了这样的问题“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这是一个“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这个知识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心理图式中已经存在,它的出示一方面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快速找到最相像的模本,又可以使学生找到理解新的百分数问题的切入点和参考。有了这样的铺垫再出示新的例题,在旧知的思维迁移和指引下,让学生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学生在思考后便会得出: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经过这样的分析和理解,问题的本质就在瞬间变得清晰、明朗,也促进了学生对此类问题的实质性认识。

二、找数量、重比较、立关系

不少学生在理解题意后,依然不知道解题从何处下手,这是因为他们只是对百分数问题中的条件或者问题进行了局部的分析和理解,仅仅知道了问题要求解的是什么,而缺乏对问题的宏观把握和最后整合。百分数问题总是体现一个数量与另一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应该把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提取出来进行串联,使百分数的问题进一步清晰化。在教学例题“买一本《趣味数学》,打八折是12元,原价是多少元?”时,我先让学生说说八折的含义,八折是按什么价格的80%出售的?学生在弄清“八折就是现价按原价的80%出售”后,我接着问:“你能用一个数量关系式来表示现价和原价之间的这种关系吗?”由弄清数量关系到列出数量关系式也需要一个积极建构的过程,教师应该在这个重要环节中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的“跳板”和提示。在写数量关系式时,我让学生先写等于号的右边,即先写“=现价12元”,再让学生思考等于号的左边应该怎么写,学生通过思考与比较便能把这个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即:原价×80%=现价12元。之所以让学生先写数量关系式的等于号的右边部分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首先,“现价12元”是题中最明显的已知条件,学生很容易看出,让学生先写出来就降低了建构数量关系式的难度。其次,当数量关系式等号右边先完成后学生就会积极地思考数量关系式的左边怎样才会和右边的“现价12元”对等。再次,数量关系式是学生列方程的根据,让学生把“现价12元”写在等于号的右边,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列方程时,一般把未知项写在等于号的左边,而把常数项写在等于号的右边”的习惯。又如在教学另一个例题“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0%。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时,很多学生便先写出数量关系式的右边“美术组的总人数36人”,再根据“总人数”很快写出数量关系式的左边就是“男生人数+女生人数”。

三、建数模、学方法、累经验

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范文第6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新课程理念融入了我们的课堂,带给我们活力。可一些教师在课堂中玩起了花俏,把课堂包装了起来。我认为真实的课堂才是最美丽的。因此,备课时,我认真研究所要上课的内容,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这是百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一类,也是生活中应用最多的一类,同时它还是后面学习求百分率的基础。

教材先是复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接着引发学生思考:百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和以前学过的分数应用题相同,想一想,这是为什么?紧跟着教材提供了两个例题:一个是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一个是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我在深入钻研教材,认真研究教法和学法的基础上,认为编者的处理仅重视了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却未能充分考虑百分数的意义在生活中的现实性,并且两个例题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使学生容易产生为了做题而做题的厌烦情绪。因而,我在构思时,完全放弃了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思路,努力打造一个简洁、高效、动态的课堂。

[教学实录]

师:什么是百分数?

师: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百分数,如我们学校六年级综合实践班有男生32人,女生28人,你能根据这条信息,说出一个百分数及它的意义吗?

生1:32÷28=114.3%,表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114.3%。

生2:女生人数是男生的87.5%,可以这样列式28÷32=87.5%。

生3:老师,我还能算出男生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以及女生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师:大家能自己解答吗?(学生独立解答)32÷(32+28)=53.3%;28÷(32+28)=46.7%。

师:(指着黑板上的87.5%、114.3%、46.7%、53.3%)你能再说说这几个百分数的意义吗?

师:我们刚才解决的这几个应用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们是怎样解答这类题的?(小组讨论并汇报)

生1:这几道题都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都要用除法来计算。

生2:在除的时候需要分清应把哪个数量看作除数,哪个数量看作被除数。

生3:在列式前要仔细分析所求的问题才能找准被除数和除数。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看来大家都认真思考了,谁还能从这条信息中再想出一些百分数呢?(同桌小声议论开了)

生1:我还可以想到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

师:怎样解答?

生2:应该用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数除以女生的人数,也就是(32-28)÷28=14%

生3:我还可以求出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百分之几?列式为(32-28)÷32=12.5%

师:比较这两个算式,你想说什么呢?这两题又有什么特点呢?(小组讨论、汇报)

生1:虽然这两题多的人数与少的人数一样,但多百分之几和少百分之几的结果却不同。

生2:主要是单位“1”不同。

生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时,我们只要用多或少的数除以单位“1”就可以了。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曾执教过多次,可每次执教总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课后细细回味,才发现课前的精心准备反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本学期,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没有翻阅更多的教学资料,也未使用较先进的教学媒体,在看似平淡的教学中,却使课堂实现了最优化——简洁、高效、真实、愉悦,教学效果甚佳。

第一,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与欲望,是支持他们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与欲望时,才会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探索数学内容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而六年级的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已不再停留在活泼的教学形式、绚丽飞动的多媒体画面上,而是知识的实用价值与独特魅力。本节课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不再是老师预设的习题,而是学生自己不断提出的实际问题,在知识不断产生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才会带有更大的刺激性,他们才会不断地提出新的问题。

第二,使学生体验到了身边有数学。教学时仅从学校六年级的综合实践班人数展开,班级中有不少实践班的学生,激情很高,其他学生也乐于参与,这要比教材中“三好生”、“东山造林”现实、有趣的多,同时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身边的数学。

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范文第7篇

六年级1班现有学生66人。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比较多,可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是自己带过来的,所以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比较充足,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二、教材分析 :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方面: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在前面几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已经介绍了许多教具和学具,其中的一些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量角器、三角板、直尺、计算器等。结合本册的教学需要,介绍几种使用效果较好的教具和学具,以供参考。

1. 圆形纸板作为演示分数计算以及认识圆的教具。可以用硬纸板做成大小相同的圆若干个。拿其中的两个圆形纸板做成如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4页介绍的教具,用来演示不同的分数。作为教师演示用的教具要大一些,作为学生操作用的学具可小一些。

2. 圆规教学圆的认识时用。教师要准备可以在黑板上画圆的圆规。每个学生也要准备一套自己用的圆规。

3. 说明圆面积计算公式用的教具可以仿照教材第68页的图用纸板制作,供教师演示用。另外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同样的图,学生可以剪下来贴在纸板上,作为操作用的学具。

4. 方格作图纸学习位置时用。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几幅10×10的方格纸,可以让学生剪下来用。

5. 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位置时在本地区的简易路线图上画上方格子作为教具;教学百分数时,可搜集一些含有百分数表示含量或性能的商品标签作为教具或学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五、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范文第8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思考问题。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期期末考试均分69.3分,及格率77.27,优秀率31.82。其中学习比较突出的有5人,处于中间水平的有25人,中下水平的有14人。这14名学生主要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扇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三、教材变化:

分数乘法: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增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

位置与方向: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到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移到本册。

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至本单元。把“比”的内容单设一单元。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可用单位“1”解决的问题。

比: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原来在分数除法单元,本册作为第四单元单独学习。教学内容基本无变化。

圆: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通过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继而研究圆的性质。减少圆的对称性的篇幅。增加“利用圆设计图案”的内容。增加求圆外切正方形、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面积的“问题解决”。“扇形”由选学内容变为正式教学内容。

百分数(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百分数的应用”分成两段,本册只教学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而特殊应用如利率、折扣、成数,移至六年级下册。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与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结合起来,注重在应用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和分数、小数进行互化。增加用单位“1”解决的实际问题。

扇形统计图: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增加根据选择合适统计图的内容。

数学广角——数与形: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问题移至四年级下册,新编“数形结合”的内容。

四、教材分析和建议

本册教材的结构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它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改进分数乘、除法、比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加强直观教学,结合实际操作和直观图形,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加强分数乘、除法的沟通与联系,促进知识正迁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将解决问题教学与计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学习计算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对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索与理解,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了涂色、折纸、画线段图等活动,采用手脑并用、数形结合的策略加以突破。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80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兴趣浓厚;少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故在新学期里,我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一单元“圆”。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统计与概率

第七单元“统计”。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四)综合应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专题性的活动,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旨在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旨在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力求体现整套教材的基本特点,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习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注重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等的发展;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和死套题型地进行操练。具体表现如下:

1.在数与代数中,重视运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注重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比的过程及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2.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在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的探索中,在图形的变换过程中,在观察物体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统计的学习中,注重结合现实素材认识复式统计图,并从图中尽可能多次获取信息。

4.学生在从事专题性的活动时,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教学措施

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拟采用以下教学措施:

1、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口算做到算得对算得快,笔算做到计算仔细,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2、把教学应用题做为本册的一个教学重点来抓,特别是圆柱、圆锥和比、比例方面的应用题,着重教学生理解题意,通过题目会自己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3、重视学生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画图,发展学生动手能力。

5、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力。

6、通过单元检测掌握学生巩固知识的情况,若发现缺漏现象及时补救,课外作业做到精心设计,批改及时认真,并督促学生改正。

7、通过以优带潜、以优促潜、以优帮潜的活动,使优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潜能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去追优、赶优,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三)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差距明显。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学内容分为五大板快:

(一)、数与运算。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2.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3.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三)、统计与概率。第五单元“统计”。

(四)、综合应用: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

(五)、整理与复习。

三、教学目标(按照单元顺序)

第一单元“圆”: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第二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1.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三单元“图形的变换”: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1.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3.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第五单元“统计”:

1.学生通过投球游戏、两城市降水量等实例,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复式统计图,根据统计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六单元“观察物体”:

1.学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并画出草图。

2.能根据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5个正方体组合),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3.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4.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综合应用:

即“数学与体育”、“生活中的数”,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某一生活领域的实际问题。教材还安排了“看图找关系”的专题,使学生体会图能直观、清晰、简捷地刻画关系。同时,还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某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活动。学生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方法,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整理与复习

教材安排了两个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改变单纯做题的模式,注重发展学生自我反思的意识。每个整理与复习都分成三部分:对所学内容的整理,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一些练习题目。

“你学到了什么”这个栏目,目的是鼓励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能运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对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整理。

“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回顾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

四、教学措施:

1.鼓励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