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中华传统经典诗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范文第1篇

关键词:和谐人群;经典诵读;古典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24-02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让经典诵读走进课堂,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实践主题方面大有可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为人处世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可以让学生认识、了解、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国民人文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手段。

一、怡其情,冶其性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将古典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呢?

语文是修身养德的课程,是怡情冶性的课程,语文教师要不断给学生以道德教育为重点的精神食粮。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始于《诗经》,历唐风宋雨濡染,经元曲明戏的扩张,千里万里,千年万年,生出多少流韵生香的诗文?没人能数得清,说得明。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国经典诗文,我们被它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丰富的哲理所深深震撼。

作为老师,我认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习体会古诗的“诗情”和“诗境”,从而达到一种审美感知,陶冶情操,怡养性情的目的。因为诗歌是诗人用一种高度浓缩且具备丰富内涵的文学语言将其心志、情感表达出来,所以诗歌要传达的内涵和情感是相当丰富的,它的方方面面都值得我们去揣摩和咀嚼,这样才能学到古人思想的精髓,才能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学习诗歌创设氛围除了通过视觉效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他们情感的感染力,我认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听觉”,也就是听“范读”,然后再带领学生自己去阅读,感受诗歌传达的不同情感。通过听范读到亲自诵读,可以将诗歌表达的悲情更悲切,欢愉更愉悦,豪迈更宏大。如在教学杜甫《登高》这首诗时,通过范读可以渲染诗歌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苍凉、悲壮之境,让这种萧瑟、悲凉的气氛油然而生,这与硬生生的文字相比较来得更贴切,更生动。在这种氛围的烘托下,学生再诵读,就会在内心找到感情基调,能更好地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尤其是律诗。而“沉郁顿挫”是杜甫的诗歌风格,这首诗的特点正体现了这一特点。这就是为了更好地通过诗歌学习来陶冶情操,怡养性情。所以当我们读到李清照时,眼前就浮现出“人比黄花瘦”的倩影;当我们读到苏轼时,就会感受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气势。

当我们把诗歌鉴赏上升到一种审美感知的层面去学习和看待时,我们也就能通过古诗中的精华熏陶自身。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领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才能懂得“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喜悦;才能体会“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期待;才能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

其次,正是因为诗歌有这种朦胧而含蓄的意境美,从而能陶冶性情,怡养性情。所以教学诗歌一定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这种兴趣。所以,在诗歌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体验这种审美感知,以此为教学目标,到达陶冶情操,怡养性情的要求。

二、润物无声,春风化人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开启幸福人生的金钥匙,其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在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怎样做人的信条和准则。接受圣贤的智慧启迪,使孩子们每个人都富有一颗感恩的心,从而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让孩子受用一生。

(一)先听后读,听读结合

1.诵读经典听CD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让孩子习惯听经典,对经典里的部分内容达到可以脱口而出的程度,从而得到经典的熏陶。让经典浸润孩子的心灵,就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

2.可以在早读课时、游戏时,把CD机打开。

3.以《三字经》、《弟子规》教孩子背书,使其记住一个原则,不要跳章,不要跳节,尽管一路读下去。不要以成人对经典难易的看法来看待孩子。事物的难易都是相对的,大人感到困难的,小孩子不一定感到难。

(二)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要制定一个诵读计划,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不可半途而废,也不可时断时续。教师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不要指望短时间就能看到显著的效果。要明白,其效果是慢慢显现的。坚持时间越长,收效越显著。从小背诵经典就好比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孩子的心胸会更宽广,眼界会更深远。有了这样的文化教养,再去学习比较浅近的应用性知识文化。在诵读期间,孩子逐渐改变着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儿童最善于模仿学习,久读经典,最易受到熏陶,他们会以古人为榜样,学习古代圣贤的品质,更加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诵读活动的开展,逐渐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儿童心地善良,性格温和,举止文雅,乐意与他人交流、合作。自从读了经典以后,如《弟子规》中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孩子知道了以前真是太没有礼貌了。可见,经典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此可见,中华经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和教育了我们每一个人。看着孩子们在经典中获益,我相信,孩子在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高文化品位的同时,必将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高晓微.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农业与技术,2009,(06).

[2]宋文胜,苏文轩.激励、唤醒和鼓舞——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性评价运用[J].中国教师,2009,(18).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 教学

一、注重引导学生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帮助同学们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使之引发思考,同时这也是对文言文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探索、尝试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一言堂、满堂灌、填鸭式等老生常谈的现象,改变课堂教学沉闷乏味、单调落后的现象,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充分释放学生的兴趣、热情和潜能。首先诵读诗歌是理解诗歌的钥匙。每首诗歌的教学,先让同学们从聆听名家配音朗诵开始,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朗读,在吟诵中激发学生赏析诗歌的兴趣。正如古人所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营造诵读诗词的氛围,把学生带人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其次在吟诵诗歌的同时,通过对经典名著的点评,根据每首诗歌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作更深入的思考,指导学生到课外去吮吸更多的优秀诗歌的养份,把同学们带入图书馆,让他们与好书为友,以诗词为友,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阅读能力。这也是高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比如说教学进入到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时,利用多媒体,利用图片画面,引导学生想象结尾处合葬化鸟,“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生不能相守,死却能“相向鸣”意境,帮助学生领悟浪漫主义理想的艺术魅力:指导学生借助图书馆,讨论解决“东汉婚俗”、“七夕节”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理想境界。《师说》认为:老师就是传授知识,解释疑惑问题的人。那么,如何传授知识?如何解释疑惑问题?如何当好引导者与合作者?《论语侍坐》给了我们启迪,孔子让每位学生言志,给予每个人畅所欲言的机会。现代的多元智能理论也强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前提。因此,要使学生对久远的诗歌文化作更深入的了解、思考,达到赏析,我们就必须营造一种诗歌赏析的氛围,本着“让课堂更有活力,让孩子更加聪明,让发展更为全面,让教学更富创意”的宗旨,教学中我不断启发学生充分联系社会生活背景,去理解、赏析诗歌。比如曹操的《短歌行》的教学课堂,教师进行作品背景介绍后,将课堂还给学生,交由学生,要以学生的自我感悟为主,让他们联系现实生活,联系他们了解的文学作品及文学作品中对曹操的认识,畅谈对诗歌的理解,进而把握诗歌的主题,达到赏析诗歌的目的,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有的学生说“曹操是真英雄,不是奸雄”。有的学生说“曹操是位出色的诗人,不当丞相,做一个自由诗人多好”。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这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理论基础。课堂是开发潜能、培养智能、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让学生喜欢语文学习,使语文课成为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诗歌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对诗文的赏析能力,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了配合教学,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的实效性,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想法,举办一个“诗词知识”竞赛。让学生们进入备战状态,分组准备,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学生们进行充分的知识储备。经过一系列的比赛,既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更加鼓舞了学生的士气,更加激起了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经典的热情。中国文化经典是古代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她滋养了古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也产生过重要影响。因此中国文化经典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和平崛起的思想基础。研究、探索这一文化经典中诗歌教学的新途径、新方法,这是高中语文新课改的需要,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需要,是培养一代综合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引导现代的中学生,进入这缤纷灿烂的诗词圣境,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保持诗歌的陌生化,有意识的忽略传统的课前预习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范文第3篇

但是,现在的中学生更喜欢快餐文化、网络文化,而对于传统文化却由于晦涩难懂,再加上学生喜欢张扬个性,标新立异,所以缺乏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对待中学课本中的古诗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之所在——更是一点儿兴趣都提不起来。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才能培养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其发自内心的喜爱传统文化并籍此来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借助课堂引发兴趣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课堂是个很好的阵地。比如高中语文第三册是全六册课本中古诗文最多的一册,其中一二单元都是古代诗歌。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课前先用一节课的时间讲授中国古代诗歌史以及各阶段诗歌代表作,以便学生对文学史及各阶段的诗歌特征有个大致的了解。但又不能按部就班地讲,于是我这样引入:“启功先生曾说,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想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这句话可谓是一部中国简明诗歌史,它将诗歌各个时期的本质特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我给学生分别选了几首不同时期的经典诗歌,带领学生赏析这几首诗歌,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各个时期诗歌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并且思考一下为什么。学生首先对启功先生的这句话很感兴趣,随之而来的是对诗歌也产生了探究的兴趣。趁着学生的热情,我借助教材类比引申,顺利把传统文化的教学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引起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二、开设“品读经典”主题欣赏课

语文课本中所选的文质兼美的诗文是传统文化很好的载体,学生诵读赏析这些文章,会得到精神上的陶冶。但仅仅依靠几节课几篇文章的学习,学生只能是领略到冰山一角,要想更深入地探究必须要多读。所以,开设“品读经典”欣赏课,可以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经典名篇,为学生打开一个阅读古代文化典籍的视窗,扩大其视野,丰富其知识储备。

开设欣赏课,要注重经典之间的联系。每篇文章并不是孤立地去讲,而是就其某方面的特点做纵向或横向的比较阅读。比如,在讲授《琵琶行》时,白居易对琵琶女高超的音乐演奏艺术的精湛描写,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于是,我趁热打铁给学生上了一节以“诗歌中的音乐”为主题的赏析课,先听古典名曲,然后补充了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白的《听蜀僧濬弹琴》,让学生从中感悟到用有形的诗歌描摹无形的音乐的魅力,同时让学生明白“知音”的内涵。之后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又开了一节以“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主题欣赏课,既给学生讲述了“高山流水”的来历和管鲍之交的故事,同时又给学生补充了几首渴求知音的诗词,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岳飞的《小重山》和苏轼的《卜算子》等。

三、 将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联系起来

每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都会有很多名胜古迹、名人轶事。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将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联系起来,学生就会从课本走进现实,从传统走向现代,书中的一切都会在自己眼前复活,历史似乎触手可及,从而对传统文化多了一份亲切感。 我所在的国家旅游城市安阳有久负盛名的殷墟,有西门豹治水的邺城,有历史上第一位骁勇善战的女将妇好的陵墓以及二帝陵(传说中颛顼和帝喾的陵墓),岳飞庙,太行山,红旗渠,马氏庄园,安阳博物馆,安阳文峰塔,羑里城,的墓地。中原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安阳的传统文化更是极其丰富。我的做法为:一是当课文讲到与之有关的情节的时候,就适当地给学生穿插一些当地的传说故事;二是课外带学生在古老大地上走走,了解一下家乡的深厚文化底蕴,从而使学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三是让学生课外搜集当地的历史人物传说,编成一本“我所知道的安阳文化”集子。

四、 举行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外活动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典 诵读 激发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74-02

中国是一个具有深厚道德基础的国家,是举世公认的礼仪之邦。它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炎黄子孙值得骄傲的宝贵财富。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影视作品、网络文学、现代科技传媒等为载体的快餐文化和外来文化,横扫中国文化市场,给优秀传统经典文化造成很大的冲击,它们占领了众多的青少年读者,致使新一代人深受其害,呈现在他们身上最明显的就是低下的道德文化素养,因而近些年培养出来的大多数人都是“次品”:有才无德、无才无德……这个社会问题很严重。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拯救传统文化,弘扬经典诵读,让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重放光彩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想让新一代孩子的读书注意力转移到经典诵读之上,最关键的是要激发他们诵读经典的兴趣。下面,笔者对如何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进行了简要分析。

1 营造书香氛围,引发诵读兴趣

“昔孟母,择邻处。”孟母的故事像我们表明了环境的重要。环境会作用于人的感官,引起人的心智活动。

1.1 打造书香校园

在校园里,可以张贴古代名人介绍、经典名篇简介……“让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这样的校园,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使之无意间喜欢上经典。

1.2 营造书香班级

在教室里,可以创办“经典诵读乐园”(即“图书角”),学习园地中可以张贴对经典书籍的推荐或学生的读书感受,墙壁上可以张贴古诗文名句,黑板报的一角可开设一个专栏“每日一诗”……这样,学生在书香环境中受到感染,自然而然地对经典产生兴趣。

1.3创建书香家庭

在家里,可以向每个家庭提出要求:给孩子创设一个独立的阅读空间,每天与孩子共享不少于10分钟的诵读时光,每月陪孩子逛一次书店购书,制订亲子诵读计划……这样,使家庭成为学生诵读经典的场所,让家长引领学生走进快乐阅读的殿堂,使经典诵读由校内向校外延伸。

2 丰富诵读方法,激发诵读兴趣

一味地以单纯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不仅事倍功半,而且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对经典诵读的兴趣,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方法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2.1 故事引导法

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时插入与之相关的典故,如读《塞下曲》时,可插入李广将军射虎中石的故事;背《三字经》中的“头悬梁,锥刺骨,彼不教,自勤苦”时,可引出晋人孙敬悬梁苦读,战国苏秦用锥刺腿的勤学故事……学生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不仅理解了其中的内涵,明白了深奥的道理,还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

2.2游戏诱导法

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古诗文诵读有机地寓于游戏之中,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在跳皮筋、踢毽子、拍手歌、跳格子等活动中将古诗文引入儿歌中边玩边诵,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

2.3多媒体辅助法

古诗词意境很美,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因此,在古诗词诵读中,教师可以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把文字放在画面中,同时配以与诗境、诗情相通的背景音乐。这样,诗情、诗境在画面的作用下形象化、具体化了,学生就很容易感悟了。

2.4意境吟诵法

吟诵时要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韵律美,让学生展开想象。每个学生对于诗的意境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受。因此,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诵读。学生只有真正进入角色,与诗中景情人沟通,诵读时才能读出诗味来。当然,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能忽视,如示范吟诵,或播放名家大师们的经典诵读……

3 开展多彩活动,增进诵读兴趣

开展生动活泼的诵读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增进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诵读。

3.1诵读形式要多样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小学生只有诵读大量的经典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1)每节语文课前两分钟背古诗。利用预备铃到正式上课铃之间的两分钟时间,由语文课代表领读古诗文。这样,既可以安定学生的情绪,又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诗文。

(2)每周一节阅读课进行指导。教师可以在阅读课上引导学生感悟古诗文的意境,指导学生读出韵味,用一些名句来写

话……

(3)每天晚上亲子诵读十分钟。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能增进亲子感情,还能相互促进,是构建学习型家庭的良好开端。

(4)每天背诵一定量的经典。如背一首古诗,或三字经、弟子规等。

3.2诵读活动要多彩

经典古诗文大多言简意赅,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背诵起来较为枯燥,因此,可以通过课内课外组织丰富的活动、竞赛来增进学生的诵读兴趣,提高诵读的实效性。

(1)诗歌朗诵会。利用阅读课或班队课等配乐朗诵、浅吟低唱、编成小品……

(2)各类竞赛。如开展 “古诗诵读”擂台赛、“经典伴我成长”演讲比赛、“读中华美文,感受华夏文明”征文比赛、“学经典,知礼仪,守法纪”知识竞赛……孩子们将会从经典美文中汲取营养,规范言行,重塑人格。

(3)文配画、诗化文展示活动。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加以想象,配上形象直观的画面,再现诗歌的空间与色彩形象。还可以把古诗词改写成小习作,将浓浓的诗情变为生动可感的篇章。

(4)“图书漂流”活动。学生将自己家中的经典书籍带到学校,书籍在老师筛选编号后便开始“漂流”,每个学生只要献出一

本书就可以交换看到四五十本书,这样在传阅和交流中更增添了阅读的兴趣。

……

总之,只有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坚持引导学生诵读传统经典,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使之爱读经典,才能使经典的深刻内涵“润物无声”地熏陶学生,才能让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扎根于学生心中,进而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语文素养,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范文第5篇

"经典诵读",是指2-13岁这一人生中记忆的黄金时代,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诵读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诵读80篇(段),合计240篇(段)。"传统经典诗文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积极有效地在少年儿童中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其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

1.有利于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古诗文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特别是古典诗词,词句匀称工整,音节铿锵鲜明,特别适合诵读。指导学生朗读时按诗歌节奏"摇头晃脑"一番;背诵时则闭上眼睛,在摇摇晃晃中体味诗歌的情感底蕴及生命内涵,感受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充分体会文思、文理、文情、文气,产生共鸣,达到愉悦的审美享受,激发对诗歌乃至语文的兴趣。大量的吟诵古典诗词,还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他们吸收了古代语言的营养。尽管有些内容一时难以理解,但也为学生今后的"反刍"、领悟提供了语言材料。

2.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据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但凡成功之人,80%-90%的人靠的是情商,(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道德品质)只有10%-20%的人靠的是智商。因此,要想使孩子成为有用之才,首先就得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而诵读经典则是培养其高尚道德品质的一条最好的捷径。我校秉承这一育人理念,经过几年经典诵读的持续实践,我校学生家长和老师们惊奇地发现,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思想道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少教师讲,诵读前校园中不讲文明、不讲奉献、不懂孝顺、自私、任性等不良现象在学生中比较普遍,而自从孩子们接受经典诵读之后,校园变得文明和谐了,同学们变得谦让、文明、尊重师长了。大部分家长反映:如今孩子们懂事了,懂得为父母端茶倒水;主动帮忙搞家务了;对师长的礼貌也多了。值得一提的是我班的曹文欣同学,原来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及道德品质都很差,经常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随意拿别人的钱物,书籍,同学们都躲着她,不跟她玩。父母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见效。自从诵读了国学经典以后,她思想态度及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慢慢的喜欢上了学习,再也没有听到同学们说又丢失东西了。

3.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

在小学低年级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在我校诵读国学经典两年,即可自然轻松认识3000多汉字,相当于达到小学六年级的识字水平。

4.能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范文第6篇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屈子赋离骚、陶潜诗田园、杜工部、李青莲、坡、辛稼轩,千古诗人各领数百年。古代诗文诵读已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新风尚,辽宁省灯塔市(以下简称“我市”)也借着这股东风,先后举办了:“第一届小学语文学术年会”“中秋诗文诵读会”“新年诗文诵读会”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这种把古诗文诵读与语文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的做法,深受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喜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但提高了语文知识的积淀,还增强了表演能力,一举多得。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强调“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它要求我们能“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少年时代记忆的内容往往能终生不忘,而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深刻、意存高远,让每一名学生品味这些脍炙人口、悲壮激扬的佳句,让他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河中游弋,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应有的责任。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因此,诵读得法对于这项工作来说,非常重要,与圣贤同行,与经典同在,我们做好了准备。

一、让诵读之花开遍校园

辽宁省灯塔市沈旦堡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我校”)近年来一直在校本课程中采用课外阅读以及古诗文诵读作为主要内容,自编教材,为不同年部的学生定下不同的诗文内容,每当晨读和午读时间,校园内都充满了悦耳的读书声。

(1)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发自内心热爱诗词,才能读出韵律,背出感情。激发学生的兴趣,诗歌的背景资料是个非常好的切入点,如背诵杜甫的《登高》,诗前半首写登高所闻所见情景,是写景;后半首写登高时的感触,为抒情。学生只有了解了杜甫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才能激起兴趣,学习诗的内容。还有些诗,是有故事的,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张继赶考落榜,返乡途中作诗《枫桥夜泊》,没想到这首诗却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

(2)正音。这是读好诗文的先决条件。古代诗文博大精深,在阅读课外诗文篇目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读准音节,利用字典、课外书等工具,把音读准,正如朱熹先生说的: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这样才能在读中体会诗词的含义。

(3)诵读悟情。课外诗文的诗意不必像课内诗词那样逐字逐句地的理解其中的深意,我最常用的做法就是品读。以多种形式练读,如小组读、指名读、读名句比感情、轮读等做法,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个别难懂的地方,只需教师点拨即可。

(4)背诵展示。在熟读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学生背诵的兴趣,在多样背诵的同时使学生受到语感的熏陶,在班级内开展朝代及诗内容连线比赛,以及小组抽签背诵经典诗文比赛,这样可使学生对一些名词佳句印象深刻,对已经背诵熟练的古诗进行复习巩固,不易混淆。

二、让诵读新风吹向舞台

我市及我校都对诗文诵读活动异常重视,所以在诗文诵读表演方面,也需要教师下足工夫进行编排。首先,表演形式要配合诗的意境展开,这样学生才能准确生动的表情达意,在诵读中提升自身素质,积累语文素养。如表演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是李白咏酒的诗篇,极具个性,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气势潇洒。于是我编排学生进行饮宴场面的表演,配合气势恢宏的吟诵,效果非常好;再如表演徐志摩的现代诗歌《再别康桥》,这是一首意境优美的诗歌,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于是在表演中,我加入了配乐与舞蹈的元素,两位女孩在透明伞下翩然起舞,更加烘托出了那淡淡的离愁。其次,表演中的朗诵比普通的背诵、吟诵更难,除了要做到字正腔圆,还要配合诗歌的感情,或高亢、或委婉,尺度很难拿捏。因此形式要多样,如吟诵曲调隽永的宋词,适合单人表演,而边塞诗适合铿锵有力的齐诵,我还把太极潇洒扇的武术表演融入到边塞诗的朗诵中,学生朗诵时能配合动作发力,韵律感强,创意独特。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范文第7篇

“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诵读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华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为了使我校经典美文诵读活动得到更好的拓展和延伸,充分发挥经典美文诵读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中秋”这一传统节日的到来,我校将举行“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诵读活动。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有更深刻的了解,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和意识,重视友情、亲情,理解“团聚团圆”在民族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从而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2.通过诵读有关中秋的经典美文,让学生从中深刻体会中秋节的意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三、活动安排

诵读时间

诵读地点

诵读对象

诵读内容

诵读形式

诵读要求

9月12日

各班教室

各班学生(一年级不参加)

以中秋为内容的经典美文

吟诵、唱表演相结合,形式多样。

1、每班评出3名诵读之星(9月18日以前每年级名单汇总传到

班会

学校QQ群里) 2、每班把开展的诵读活动照片发在学校微信群里。

静夜思

光,疑

霜。举头

月,低

乡。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们的节日—中秋”诗歌朗诵

活动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经典诗歌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考;诗词教学;必要性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先秦兴盛的《诗经》、《楚辞》到唐宋时期辉煌的诗词再到元明清曲等,无一不是这个国度的精灵,它们沉淀着中华文明的精髓,以其完美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成为独具审美价值的中华古代文化精华,润泽着华夏子孙的魂灵,正如先贤孔子所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歌对于人的意志,精神,情感具有重大的作用,当代中学生肩负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职责。

现在,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诗词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古代诗词鉴赏是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层次最高的一个,是近年来高考考察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题中失分率最多的一项。试题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学生光靠死记硬背一些相关知识不能应对这类试题的考察,这种情况也暴露了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前,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缺乏切实有效的理论作为支撑,传统的古代诗词理论过于艰深,不便于应用于现代的诗词教学之中,另外,由于目前社会的急功近利,高考的压力以及教师自身的原因,古诗词的教学没能很好的完成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任务。因此,高中语文诗词教学的加强存在着巨大的必要性。

这种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

经典的诗词作品中,优秀的光华处处闪耀。李白的豪迈奔放,杜甫的忧国忧民,李商隐的彷徨无助以及李煜的国破家亡的凋零感,无不昭示着诗词的美之所在。而这种美,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之所在。诗词内在精神的陶冶,对于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的品格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而经典诗词的教学,就是在浩瀚无垠的诗词天空中,选取最为璀璨的星辰,照耀我们前进的方向。青少年时期是各方面都不太成熟的时期,也是性格极其叛逆的时期,这种时候需要老师家长等社会因素给予积极正面的引导,不断的说教对于他们来说几乎起不到想要的效果,甚至有可能适得其反。但经典诗词从根本上来说,每一首都是一个隐藏在诗人背后的真实的故事,用故事来说服人,感染人,鲜少会被学生排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从诗人的人生中汲取向上的力量,对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中学生接触的高科技越来越多,随之亦不断改变着学生的审美倾向。尤其是九零后标榜的个性自由更是让他们的审美贴上了属于他们的标签。而他们的审美与传统的审美存在着极大的鸿沟,是不可逾越的。他们正在和时代一起,离传统的审美越来越远。因而,加强经典文化的熏陶,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经典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用经典诗词来唤醒学生对经典文化的觉知,减轻物欲横流社会对学生正常审美的扭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经典的诗词可以告诉学生什么是真正的美,夸张的服饰,不羁的个性只是过眼云烟,而真正的精神的富足,灵魂的丰满才是永恒。

(三)有利于渗透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是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典型特征。它凝缩着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与生活同在。人文性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和发展需求的尊重,体现了“人文关怀”的内涵。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属性,就是要在语文的教学中,向学生传递历史上最优美的价值观念,努力促进学生的精神发展。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起到“以文育人”的作用。而诗词歌赋又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之所在,诗词鉴赏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更是肩负渗透人文性的重要职责。

(四)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

把每一时期的诗人及其作品连缀在一起进行教育,《诗经》时代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及其纯朴的人性,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荡的社会概貌和这一时期诗人忧古忧今的伟大情怀,隋唐时期国民强大的自信和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繁荣的社会现实,宋代国运的衰败和文风的缠绵,元明清时期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和有识之士对民族前途的思索,它们汇成了一条群星闪耀的诗河,耀古光今。这对于加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有着长远的影响力。

(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高中生的智力水平已接近成人的高峰状态,几乎可以用与成人对话的方式与之沟通,他们的语言能力基本已经成型,现在形成的语言习惯以后将很难改变。但遗憾的是,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网络的诱惑力已远远大于传统的书本的吸引力。伴随而来的,是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正在逐渐退化,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几乎成为了他们的主要语言,久而久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将趋于丧失,提笔忘字甚至不会写字的可能性完全存在。这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汉字和语言来说是致命的创伤。而诗词则是语言的高度凝练,尤其是诗词鉴赏中的炼字、炼句以及语言特色题型更是把语言揣测到了极致。读懂诗词,不断的接受经典诗词的熏陶是可以有效弥补学生的语言缺失的。

(六)有利于学生应对高考

古代诗词鉴赏是中学语文阅读能力层次最高的一个,是近年来高考考察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题中失分率最多的一项。高考试题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学生光靠死记硬背一些相关知识已不能应对这类试题的考察,因而加强诗词教学已迫在眉睫。加强诗词的教学,有别于传统的“生搬硬套”模式,而是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自在快乐的主动去研究,去探索,不再把高考的诗词鉴赏当成一种令人头痛的负担,化压力为动力,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从根本上说来,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不仅关系到学生语文成绩的优劣,更是提高学生自身文学素养的有力手段。加强诗词文化的熏陶,不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家长及整个社会的责任。只有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才有可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进而让学生在成才的感召下首先成为合格的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朱光潜.《诗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3]王国维.《人间词话》[M].中华书局,1955.

[4]陆岩.《对高中语文人文性的一点认识》,载《职教论坛》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