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范文第1篇

增产增效情况:通过准确测报,选择高效、低毒、专用农药,适时精准防治,提高防治效果,每667平方米增产10%以上,增收30元以上。同时,减少施药次数,降低施药费用,减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大豆害虫防治技术:大豆食心虫防治采取“防、避、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在掌握害虫发生期、发生量和发生程度的基础上,合理施用化学农药,精准防治。

农业防治:大豆收获后,实行秋翻,破坏越冬环境,使在土中越冬的蛹死亡;根据成虫产卵对寄主植物的严格选择性,在成虫产卵盛期后、孵化前,铲除杂草特别是藜科杂草,并及时深埋处理,减少虫口密度。无毛、荚皮组织坚硬的品种抗大豆食心虫。合理轮作。采用与非豆科作物三年或三年以上的轮作,可有效地降低越冬虫口数量。翻耕豆茬地,及时耕翻,减少虫源。

物理与生物防治:采取黑光灯、频振式诱蛾灯诱杀;利用白僵菌粉1.5千克对细土或草木灰13.5千克混合均匀,撒在豆田垄台上,使脱荚落地的幼虫接触白僵菌孢子,发病死亡;在成虫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灭卵,每667平方米放蜂量2万~3万头。

选用抗病品种,注意品种搭配和轮换,并要经常监测各地病菌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以便选择新的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收获后及时翻地,减少越冬菌量;注意合理轮作,避免重茬和迎茬种植;建立无病留种田,播种前剔除病斑种子;根据品种特性合理密植,加强栽培管理,控制杂草,降低田间湿度。加强测报,及时喷药防病。

化学防治:在病毒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治。在7~8月份,还可结合治蚜喷施防治病毒病的药剂。常用药剂:2%菌克毒克水剂、20%病毒A可湿性粉剂等。注意事项:喷雾要做到均匀,无漏喷,连续施药2次,每次间隔7~10天;要统一行动,进行集中、连片防治。药剂要交替使用,以延缓蚜虫抗药性的产生。

大豆锈病防治技术。以选用抗(耐)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为辅。适用范围:南方大豆锈病发生区。注意事项:施药时按要求对水,均匀喷雾于叶部。防治要及时,尤其当雨日多、田间湿度大时,要及时控制病害发生。用敌敌畏熏蒸防治成虫:在成虫初盛期,每667平方米用80%敌敌畏乳油100~150毫升,将玉米穗轴或向日葵秆瓤截成约5厘米长段,浸足敌敌畏药液,按每隔4垄前进5米放一个药棍的密度,将药棍夹在大豆枝杈上;用菊酯类药剂在成虫高峰期后5~7天内喷雾防治成虫。每667平方米用25~30毫升药剂兑水,用背负式喷雾器将喷头朝上从豆根部向上喷,使下部枝叶和顶部叶片背面着药。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病虫防治 刮治枝干病害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117-01

标准化鸭梨园进入采收期,人们忙于收获、销售,管理上容易被忽视,因此抓好此阶段管理值得注意几个问题。

一、采收期注意事项

应根据品种特性、果实成熟度、用途、运输条件和市场需求确定采收适期。严禁早采、硬拽。采收时备好采果用具,手捏果柄基部连同果袋一并摘下,注意轻摘、轻放,勿使梨果及果柄受伤。装箱时再去袋分级,保证果实完整、无损伤。直接进入市场销售的鸭梨生育期在160d~170d,提前采摘的库存鸭梨生育期不低于155d。

二、病虫防治期注意事项

从9月份开始,在树干上束草把,诱集害虫进入草把越冬,入冬后可解下草把,集中烧毁,消灭病虫源;9月中旬果实大面积采收,采收前喷一次杀菌剂,防治黑星病、轮纹病、褐腐病侵染果实,降低果实带菌量;采收后残留在园内的病虫仍在危害或潜藏,此期可选用一些价格低、效果好的药剂,药液浓度可适量高一些对果园进行喷药防治多种病虫。

三、清园时注意事项

采收后园地残留大量病虫枝、病虫叶、病虫果、果袋、药袋等残腐物,应及时清理,用塑料袋集中带出园外,烧毁或深埋,降低病虫基数和园地污染。

四、肥水时注意事项

采前一个月停止浇水和使用氮肥,防治果实风味变淡和枝条生长不健壮。采收后至10月上旬为根系的第三次生长高峰期,也是施基肥的关键期,此项工作宜早不宜晚,施肥种类以优质有机肥为主,并加入适量的速效化肥,结合微肥进行。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生物肥料以及纯氮肥、纯磷肥、纯钾肥、氨水、氧化铵或未经腐熟的人粪尿、鸡粪、饼肥等垃圾肥料。幼树每hm2施基肥大于45000kg,盛果期施肥量按施肥种类和结果量来定,一般每hm2施肥量大于75000kg,同时按每生产100kg果全年需N0.5kg、P2O50.25kg、K2O0.5kg混合施入速效化肥或果树复合肥或果树平衡肥,对微量元素严重缺乏的果树可针对性的施入微肥,此期速效化肥施用量占全年用量的70%、80%、70%、并结合果园肥力、树龄、树势、及土壤管理制度等综合因素确定最佳施肥量,肥后及时浇水,水质要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保证灌溉水质量。秋施基肥是全年施肥的关键,俗话说“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肥源不足可压施秸杆、树叶、杂草等,广找肥源,达到肥多水足,增加树体营养积累,以保证果树安全越冬。

五、刮治枝干病害注意事项

采收后正是防治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等枝干病害的关键期,可将枝干上的病斑、粗皮、翘皮刮除,刮皮时要注意在树下铺上布、塑料纸或化肥袋等,集中收集翘皮病体集中烧毁,或在果园内挖30cm以上的深坑,连树盘落叶一起埋掉。尤其注意的是不要只刮主干、主枝上成片的翘皮病体,对1a生以上小枝要仔细观察,不放过一个小病瘤,因为绿豆大小的病瘤可产生几亿个菌落,整树刮后还要上下反复检查一遍,达到完全彻底刮除的目的。刮病斑和翘皮后涂抹5度石硫合剂,或腐必清5倍液或涂抹9281、S921或15-30倍908或30-50倍果富康或轮纹铲除剂或50倍的克菌清,也可用泥涂抹包扎塑料膜等方法进行防治,消灭病虫源。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 农作物 病虫害 防治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作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农业工作人员面临的主要难题。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农作物的种植中品种、种植方式和管理制度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农业种植结构也出现了较大的调整。同时在这种农业改造工作中,由于植物结构复杂、农业产品较多和耕作模式的多样造成的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各种新问题,给植保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

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历程回顾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外专家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明确的指出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是以消灭病虫害为主要目标,而是将这些病虫害种群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确保到不致造成农作物危害的水平。同时,在1967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提出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概念。而我国在农作物病虫害工作中概括了农业防治、化学防治和改变病虫害生存环境等多种方法形成了一种新的防治措施和方法,进而形成了防治结合的病虫害防治策略和措施。在1975年,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农业病虫害防治目标和防止措施成为被正式的确定为我国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方针。同时进一步的指出在工作中要因地适宜、合理利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生理防治等多项新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进而达到经济、实用、安全和环保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目的。

二、常见的农作物病虫害现象

1、迁飞性病虫和偶发性病虫暴发频率增高

随着品种不断更新,栽培技术不断变化,极端气候条件的不断增多,农业种植和生产过程中迁飞性害虫纵卷叶螟、稻飞虱连续多年大发生、大危害,造成了严重的农业生产损失和生态危害。

2、次要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

水稻灰飞虱在多年以前还属于次要害虫,水稻条纹叶枯病零星发生,没有专门开展过防治工作,近几年已上升为本地区水稻上最主要病虫害之一。

3、新的检疫性病虫害传播速度加快

随着品种更新加快,新品种引进调出频繁,同时也加快了新的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如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烟粉虱、美州斑潜蝇等。

现在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在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上次我们国家和日本就“毒饺子”和“毒包子”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不可开交。归根结底就是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已非常重视生活的质量,要消费食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怎样才可能生产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这就要求从源头抓起,首先要管理好农业生产的投入品,如果在稻麦生产上投入大量的有机磷,甚至是违禁药品甲胺磷,或者是超量用药用肥,滥用农药化肥,那是不可能生产出绿色食品的,因此要改变传统种植管理习惯,更新知识,科学种田。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保护农业生产安全,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三降三提高”,即降低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降低防治成本,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提高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效益,提高产品质量。

三、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近几年,农业生态环境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而发生变化,病虫害随着环境和生态的变动而变化,特别是在设施农业、反季节栽培等条件下出现了各种新的病虫、草虫和新况,而原有的病虫害生长习性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加大对农作物综合防治力度,提高防治管理水平。病虫害综合防治就是抓住水稻某一生长时期发生的主要病虫害,兼顾次要病虫害,在控制方面则采取多种手段,例如采取农业措施清洁田园,选择抗病抗长品种。轮作换茬,改变适应环境,延迟或提前播种错过(避开)病虫发生期,降低发生程度。化学防治措施则有交叉、轮换使用农药,避免病虫很快产生抗性等合理用药技术。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就是要讲求综合控制,长效治理,降低药量药本,减少施药次数,一药多治,减少劳动力投入,达到省工、省时、省力、节本的目的。既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对鱼、虾、蟹、畜禽的影响,又保证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错综复杂的动植物、农作物的耕种和周边环境构成一个生态体系。这里面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支,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体体系的稳定,在关键因素上甚至可一发而动全身,进而影响病虫害种群的消长。

2、综合防治的目的是控制种群数量,使害虫密度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所以不要求进行不必要的防治工作。通常不是使害虫绝灭,有时为使天敌能继续生活繁殖,在今后抑制虫害中发挥作用,在防治时还要有计划留下一部分害虫。

3、各种防治手段如化学防治、天敌利用、抗虫品种、农技措施或昆虫绝育,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制,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将其有机联系,互相协调补充,才能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所以必须全面考虑,使其对于生态系内外的副作用减至最低。不但要注意它们对防治对象,作物和人畜的影响,还必须考虑到和其它害虫、天敌、益虫和其它生物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

四、配套技术

1、保护利用有益生物,结合农事操作为天敌提供栖息场所,注意合理用药,减少天敌杀伤,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

2、以农业防治为主的预防系统,如有利控制的高产耕种、轮作制度,种植抗(耐)性强的优良品种及其合理的品种布局;培育无病虫的种苗,针对性的种子消毒、土壤处理。

3、科学使用农药,有节制地合理用药,多讲究防治策略;修改偏严的防治指标,贯彻达标用药;合理安排农药,采用对天敌影响少的选择性农药,提倡有效低剂量,抓好挑治、兼治,减少用药面积和用药次数。通过综合防治技术的组装,协调地发挥农业防治压基数,保护天敌促平衡的作用。最小限度地使用化学农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天敌作用,把病虫危害损失降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并使病虫发生量维持在低水平的生态平衡中。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玉米;病虫草害;机械化技术

1.技术内容

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机械化技术是指根据玉米病虫草害的发生状况,使用植保机械按照农业技术要求的品种、浓度、使用量和方法,将农药或除草剂喷洒到指定位置的植保技术术。目前常用的病虫草害防治机械化技术有喷雾(粉)机械化技术和超低容量喷雾机械化技术。

2.玉米生长期常见的病虫草害及防治措施

玉米生长期病害达40多种,常见的害虫有10余种。

2.1玉米苗期病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螬、蝼蛄、黏虫、金针虫、蚜虫、蓟马以及矮花叶病、粗缩病等

防治方法可在播种时使用毒土或种衣剂拌种,出苗后可用2.5%的敌杀死800~1000倍液,于傍晚时喷洒苗行地面,或配成0.05%的毒沙撒于苗行两侧防治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用4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喷洒苗心防治蚜虫、蓟马;用20%速灭杀丁乳油或50%辛硫磷1500~2000倍液防治黏虫。玉米苗期灰飞虱传毒危害,易发粗缩病。蚜虫传毒易发生矮花叶病。防治粗缩病、矮花叶病重点是消灭传毒媒体灰飞虱、蚜虫。防治灰飞虱、蚜虫,可结合防治蓟马、蚜虫喷药兼治。

2.2玉米穗期病虫害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及玉米螟等

大小斑病是危害玉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大斑病在春玉米区较重,小斑病多在夏玉米区发生,7~8月降水大、多,田间相对湿度大,这时叶斑病就易发生。防治方法可用75%百菌清300~500倍液或50%敌菌灵500倍液在玉米开始抽雄前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防治玉米茎腐病可用10%双效灵200倍液,在拔节期及抽雄前后各喷1次,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玉米螟一般在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发生,应按螟虫测报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或2.5%的锌硫磷颗粒剂撒于心叶丛中防治,每株用量1~3克,连续防治2次基本上能控制玉米螟。

2.3玉米花粒期病虫害

主要有玉米螟、黏虫、棉铃虫、蚜虫、玉米青枯病等。防治方法可用2.5%的敌杀死1000倍液喷洒雄穗防治玉米螟;叶面喷洒50%辛硫磷1500倍液防治黏虫、棉铃虫;40%氧化乐果1500~2000倍液防治蚜虫。抽丝期亦可用500~800倍液的敌敌畏蘸点花丝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玉米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玉米乳熟后期,七八月降水湿度大,导致青枯病发生,防治青枯病主要是选用抗病杂交种,合理密植,夏季及时排水防涝,增施磷、钾肥,合理倒茬轮作。

3.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机械化技术

3.1喷施原则

根据玉米生长期病虫草害发生的种类、形态特征、栖息危害特点、发生密度、抗性特点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合理使用植保机械进行防治。

3.2喷施时间

适时用药是合理用药的关键,必须了解和掌握玉米病虫草害发生规律,抓住关键时期施药。

(1)玉米病虫害防治同一种害虫的幼虫在不同龄期抗药性相差很大,一般3龄后抗药性明显增强。因此,要抓住初孵期、低龄幼虫期进行施药,效果最佳;(2)玉米田除草剂喷施。①土壤封闭。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将除草剂喷施于地表,使除草剂在有效期内充分发挥作用。②茎叶处理。杂草2~3叶期,采用喷雾法,把除草剂直接喷洒在杂草上,使药剂易于附着与渗入杂草组织,有较好的除草效果。

3.3施药方法

(1)喷雾法在机械装置作用下,对药液施加一定压力,使其通过喷头雾化成100~300微米的雾滴,喷洒到农作物上。它喷出的药物较均匀,喷出的雾滴距离较远,受气候影响较小,药液能较好地覆盖在植株上,药效持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和经济效果;(2)弥雾法药液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雾化成75~100微米雾滴,被吹送到作物上。弥雾的优点是雾流穿透于作物丛中的能力强,雾滴细小,黏附性强,覆盖面积大。据试验,弥雾雾滴只要喷到农作物叶面每平方厘米20点以上,就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不像常规喷雾要雾滴包溶叶面,使叶面淋滴药水才行。

3.4施药用量和浓度

农药的使用剂量和浓度要严格按照规定的农药用量和浓度施药,也就是要合理使用农药,简单地讲,就是安全、经济、有效地使用农药。

3.5根据喷洒目标对喷雾容量与雾滴尺寸的要求选用适宜的喷雾器及喷头

喷雾容量与防治效果和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单位面积上喷药量愈少,用工愈少,工效愈高,经济效益越显著。喷雾容量是根据单位面积内喷洒药量的不同,以及喷洒大田或果树的不同而划分,通常可划分为高容量、中等容量、低容量、超低容量、超超低容量5个等级。目前,国内外喷雾容量均向小容量发展,大容量逐渐被取代。雾滴直径和喷雾机类型的关系,根据玉米不同时期、病虫草害防治要求施用的液量、雾滴直径,选择合适的喷雾机具。玉米病虫草害防治机具一般使用喷雾机,喷洒除草剂时禁用机动弥雾机。使用低容量喷雾,由于喷药量小,要保证每平方厘米面积上一定的雾滴数和有效的剂量,一方面要求药剂高效和有较高的浓度,另一方面要求喷雾器喷出的雾滴细,而且大小均匀。雾滴细小以后,黏附的能力变强,在空气中停留时间长,且能深入枝叶丛中,但其冲撞附着目标物的动量也较小。小雾滴受风的影响大,风力稍强时飘失量大,造成邻近地块和周围环境的污染。进行低容量喷雾,使用内吸剂效果好,若用于保护枝叶不受病菌的侵染,则效果不如高容量喷雾。因此,不同的喷雾目标和目的,需要使用不同尺寸的雾滴喷雾,才能取得好的作业效果。喷头的选择。根据玉米生长期和病虫草害防治对象,选用适当孔径的喷孔片。孔径小,则雾粒细,用药量少,适用于玉米生长初期和矮棵作物;孔径大,则雾粒粗,用药量多适用于玉米生长后期。

3.6注意事项

(1)农药使用注意事项①风速三级(5米/秒)以上不能喷,因为风大雾粒飘失严重。②有较大的上升气流不能进行大田喷雾。③降水前不能喷施,作物表面有雨水或露水大时不能喷。因细小油雾粒遇到作物表面上的大水滴,就会立即流失到地面上。④风向与走向的夹角小于45°不能喷,否则不但操作困难而且雾粒分散不开,防治效果差,或可能出现药害。⑤1059、3911等剧毒农药不能喷,因高浓度细雾粒直接威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⑥避免在地块中间加水、加药;(2)化学除草剂使用注意事项①喷施除草剂时墒情必须充足。②保证每公顷用药量。③保证每公顷用水量。一般手动喷雾每公顷用水量不少于750kg,机载型喷雾器每公顷用水量不少于1125kg。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范文第5篇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重要性;防治对策

前言: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森防战线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的加快,目标管理责任制得到相应的完善和落实,防治技术手段及其防治成效不断提高,其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在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形势不容乐观,仍需要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

一、当前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森林病害得不到有效的防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森林病虫害工作过程中,虽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且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逐步壮大,防治手段也不断提高,规章制度不断完善,项投入有所增加,科学研究得到相应加强,专防治病虫害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于此同时,由于森林面积很大,生态环境长期遭受破坏致使生境脆弱,对于病虫害防治的整体基础还十分薄弱。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不断加大。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尤其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二是近年来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不断增大。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苹果绵蚜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我国,鉴于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极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很大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是不容我们忽视。三是随着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日益严重。当前,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80 年代初的35 种增加到8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传入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杨扇舟蛾、大小蠹、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四是顽固难治,暴发现象时常会发生。以往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黄连木尺蛾、天幕毛虫、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的顽固和难以治理,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的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损失十分重大。

二、推进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应采取的主要对策与技术措施

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需要切实做实做好。从目前来看,要想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几项具体的工作:

第一、要从思想上加以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森林病虫害危害的严重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森林病虫害的严重频发,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经济和社会损失,保护森林资源,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要适时调整防治工作的重心不断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预报预测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要的基础。各个部门必须切实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以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的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指定方法、明确对象、定时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理,坚决避免平时监测不到位,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恶劣局面。

第三、要不断改进防治措施和技术手段切实加大森防科技含量。森防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有利支撑。对于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情况,防治手段急需大力的改进和。一方面要坚持搞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木的前提下,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每个环节。另一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的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动物源农药、仿生农药、植物性农药、矿物性农药等等,以减轻对环境及水源的污染,注重大力发展生物防治。

第四、要严防危险性病虫传播切实加强林木检疫工作。森林植物检疫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要切实加强源头管理。其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同时还要加强对集贸市场、加工、仓储、销售单位及花卉、苗木、果品等生产单位的管理,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的渠道。

第五、要设立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基金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森林是公益性的防护林及水源涵养林,它产生的是巨大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服务于社会。应尽快建立起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设立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基金,以促进林业建设的快速健康和有序发展。

第六、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前提。针对当前经费投入不足的实际状况,每年大约有6. 67 hm2 森林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国家今后应继续加大投入。继续坚持.以地方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投入原则和谁经营,谁防治的目标责任制度,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多层次、多渠道的进行投入,以筹集更多的资金。与此同时,各级政府要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到当地防灾减灾计划,不断增加对病虫害防治、预测测报、检疫对象普查及其基本建设等的投资力度。

三、结论

综上所述,森林病虫害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森林资源保护中与森林防火有着同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要十分重视这项工作,相关部门也要切实行动起来,不断探索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技术和手段,积极为做好该项事业做出自己贡献。

参考文献:

[1] 金青娥,陈娜. 病虫害防治与环境保护[ J] . 河北林业科技,2003,( 3) : 49.

[2] 马立国,祁敏. 浅谈我省森林病虫害工作的防治对策[ J] .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8) : 134.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范文第6篇

关键词:毛竹;病虫害;特点;成因;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84-2

毛竹病虫害种类繁多,弄清其发生的特点成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针对性防治。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毛竹病虫害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及时通报,并组织竹农联合行动,选择有效防治措施,抓住有利时机,主治兼治相结合,这样才能确保毛竹病虫害不会给毛竹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1 毛竹病虫害预警预报

毛竹病虫害发生有一定规律,发病初期也很容易被发现,因此,要建立毛竹病虫害预警预报机制,及时发现病情及时发出预警,让竹农能够联合行动,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消除病虫害威胁。林业和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做好技术指导,组织竹农联防联治,统一管理,统一施药,这样就可以有效切断一些病菌传播途径,做到标本兼治。

2 毛竹病虫害综合防治

毛竹病虫害防治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原则,抓住最佳防治时机,采取一系列有效防治措施,把病虫害控制在可以允许的范围之内。

防治方法要灵活多样,主治兼治要搭配合理。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多种防治措施也注意协同使用。特别是要加强物理和农业防治的力度。要通过抚育管理,提升竹子长势,增加其抗性,这是最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另外,还要注意保护虫害天敌,用生物防治的方式,这也是最安全最实惠的防治措施。

3 毛竹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

毛竹病害防治要特别注意病原传播,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带病植株进入林地,从源头切断传染途径,这是毛竹病害防治的关键环节。

3.1毛竹丛枝病

毛竹丛枝病(Balansiatake(Miyake)Hara)又叫扫帚病,病枝侧枝丛生,枝节数增多,枝节间缩短,叶子退化严重,呈鳞片状。5月~7月为发病盛期,病株会持续蔓延,几年内,整株枯死。病原为囊菌病菌引起,可通过孢子由大风雨水等途径传播,或者是带菌母竹造成。其防治包括造林前认真检查,不让带菌病株进入场。加强抚育管理,砍伐老竹,松土施肥促进竹林生长。发现病株要及时剪除,集中焚烧。

3.2 竹杆锈病

竹秆锈病(PucciniaCortocopodes Berk. et Br)也叫竹褥病。病原为真菌,真菌担子菌亚门、冬孢纲、锈菌目中的竹毡锈菌。病菌在竹秆黄斑中以冬孢子越冬,传播途径主要靠风让病害蔓延。新老竹林都可发生此病,大多发生在生长过密湿度较大的地方。以2年~3年生竹秆最明显,一般危害竹子基部、中下部。4月~5月产生褐色或者至暗褐色粉质状突起,逐渐脱落,病斑呈现黑褐色,5月~6月为传染盛期,到8月病斑外出现黄斑,9月~10月形成椭圆形至条形,这就是冬孢子堆。

防治:发现病株要及时剪除砍伐,烧除病部,注意合理密植,对过密枝要进行疏剪,注意排水,清除杂草。加强检疫,防止病株进入。每年3月中旬,用涂抹煤焦油或者煤油的方式,对病株进行连续涂抹。严重时,可以用25%可湿性粉500~1000倍液,喷射2~3次。

3.3 竹黑痣病

竹黑痣病(Phyllachora sinensis Sace)又称叶疹病,植株发病时,毛竹生长衰退迅速,竹叶枯萎脱落,出笋减少。病原为黑痣菌,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中越冬,4月~5月释放囊孢子,借助风雨传播。

防治:及时发现及时清除病枝叶,并集中销毁,加强抚育管理,施肥松土,提升竹子长势,增强抗性。发病时,可以喷施1∶1∶10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每隔10~15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

4 毛竹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

毛竹虫害主要包括竹笋禾夜蛾、黄脊竹蝗、刚竹毒蛾、竹广肩小蜂、黄脊竹蝗、竹篦舟蛾和竹织叶野螟等,防治时要注意多种防治手段的综合运用,特别是农药防治要一药多治,这样才能提高防治效果。

4.1 竹笋禾夜蛾

竹笋禾夜蛾(Oligia vulgaris Butler)又名笋蛀虫,主要危害竹笋,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林地杂草上越冬,翌年2月孵化成幼虫,开始蛀食杂草,到4月竹笋出土时,幼虫即蛀入笋尖小叶,蚕食柔软部分。到5月上旬,幼虫老熟钻出竹笋入土结茧化蛹。6月羽化成虫,产卵。遭受虫害的竹笋,很难成竹,即使长大也是断头折梢,成为残竹。

防治包括:每年8月份结合除草,全面清除消灭越冬虫卵,及早挖出退笋,可以在每年2月中旬,喷洒除草剂,对竹笋喷洒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800倍液,连续喷施2~3次,中间间隔5~7天。

4.2 竹广肩小蜂

竹广肩小蜂(Aiolomorphus rhopaloides)危害时,可以造成竹叶多而密,竹节膨大,形成虫瘿。受害植株营养大量消耗,枝叶枯萎脱落,植株长势锐减,发笋减少,林分衰败,甚至导致植株死亡。竹广肩小蜂以蛹在虫瘿内越冬。每年2月~3月成虫羽化盛期,3月~4月成虫出瘿,5月幼虫孵出,9月老熟幼虫开始化蛹,以蛹越冬。

防治:竹广肩小蜂均集中小年竹上产卵,每年2月要及时巡视,发现后及时伐除带卵植株。羽化期时,可以用林丹烟剂或741烟剂熏杀。也可以在幼虫危害期,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或者用注射法杀死幼虫,方法是在竹子基部打洞,注入40%氧化乐果与80%敌敌畏乳剂等混合药剂10倍液,每株2毫升。

4.3 刚竹毒蛾

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 Chao)每年可发生3代,主要危害竹叶,发生时,可食尽竹叶,使竹节内积水,导致植株死亡。刚竹毒蛾以卵和幼虫是竹叶背面越冬。每年3月,越冬卵开始孵化,幼虫开始侵蚀竹叶。老熟幼虫在竹子上部竹叶上结茧。

防治:春季施用白僵菌粉炮,每亩3个,在幼虫期用664烟剂或敌马烟剂熏杀,每亩2包。加强抚育管理,改善林间通风透光状况。也可以采用灯光诱杀成虫。

4.4 黄脊竹蝗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又叫黄脊竹蝗,主要危害竹叶,特别是新竹被害很容易枯死,老竹竹叶被吃光,像火烧一样,被害竹秆内往往积水。以卵在土壤中越冬,每年5月为孵化期,起初幼虫在杂草上取食。10天之后就开始危害竹子,常常聚集在竹梢上取食。7月开始羽化,成虫聚集取食叶片,9月~10月产卵于杂草之中,卵在土中越冬。

防治方法:竹蝗产卵比较集中,11月份可进行挖掘消除。用新鲜人尿50公斤,加入50%可湿性敌百虫0.05~0.10公斤,以此药作为诱杀剂放在剖开槽竹内,诱杀效果不错。药剂防治要选择幼虫出生10天内,喷施1.5%甲基1605粉,每亩2公斤。

4.5 竹篦舟蛾

竹篦舟蛾(Besaia goddrica(Schaus),危害竹叶取食竹叶,被害竹子下年新竹减少。竹篦舟蛾取食竹叶,使竹林荒芜。

防治:强化抚育措施,合理砍伐,科学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性。利用黑光灯诱杀,效果也不错。药物防治可用敌敌畏插管烟剂,每亩1公斤。

4.6 竹织叶野螟

竹织叶野螟(Algedonia coclesalis Walker)又叫竹螟,主要危害竹叶,可以导致冬季大量新竹死亡。均已老熟幼虫越冬,每年4月化蛹,5月成虫,6月羽化。

防治:加强抚育管理,减少密植,冬季削山松土,杀死越冬幼虫。也可以用黑光灯诱杀成虫。6月发现幼虫苞叶时,可以用90%敌百虫500倍液喷杀,也可以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就是在5月底释放松毛虫赤眼蜂,也可以取得不错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芳.毛竹几种主要病虫害防治[J].科教导刊,2012,(24).

[2]张国辉,王超,谢建强.毛竹栽培技术 [J].农技服务,2010,(5).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范文第7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无公害水果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因此,无公害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发展,以满足人们对无公害水果的需求。基于此,对无公害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无公害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化学防治方法治理果树病虫害,化学方法防治果树病虫害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但是也会给人们带来一定的健康隐患。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采用新型方法,以保证果树的无公害生产。

1无公害果树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在无公害果树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果树种植人员应提高综合防治的思想认识,改变传统以化学为主要方式的防治方法;同时,果树种植人员应时刻关注果树的生长环境,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果树种植人员应根据病虫害发生的不同部位和危害程度,明确具体的防治对象,以做好针对性的防治工作;由于不同品种的果树发生病虫害的种类会有所不同,因此果树种植人员应根据不同的品种和不同的生长周期,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无公害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2.1重视植物检疫

在苗木育种阶段要加强植物检疫,即对新品种和外来品种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便从根源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1]。山东省禹城市相关部门在无公害果树的检疫方面也应该不断加强重视,随着无公害果树品种的改良和引进,应及时调整检疫方法和检疫力度。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和张贴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种植人员对检疫工作的重视,杜绝不健康果树品种的引进,以促进无公害果树的种植;同时,加强检疫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检疫人员的专业素质,以促进检疫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此外,各级应加大对检疫工作的资金和技术扶持,成立监测点,促进检疫工作效率的提高。

2.2准确预测病虫害发生状况

为了提高病虫害防治效率,无公害果树种植者应及时准确地对病虫害发生的时期和发生量进行预测。因此,禹城市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及时对病虫害发生的时期和类型等进行预测,然后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防治。

2.3加强农业防治措施的使用

农业防治是减少果树病虫害发生,保证果树无公害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例如,合理轮作,不在老果园新建果园,以减少病虫害连续发生造成的危害。同时,加强果园耕作。其不仅能够熟化土壤,有效地去除果园的杂草及病残枝叶,还能够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寄主及过冬场所,从而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浸染源和害虫基数。因此,禹城市相关部门要加强农业防治措施的合理使用,利用套袋和修剪等农业技术对果园进行科学的管理,促进果树无公害生产的实现。

2.4加强生物防治方法的推行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消灭害虫的一种防治方法,在无公害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禹城市可以实施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等既经济简便又没有污染的防治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加强天敌的保护和利用,促进其种群数量和繁殖可能性的增加,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作用,以促进果树病虫害防治目的的实现。

2.5合理利用物理防治方法

无公害果树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方法,比如春季可以在整地后覆盖地膜,以有效地闷死土壤中的金龟子等羽化的成虫;一些虫体比较大比较好辨别的害虫,可以人工进行捕杀和诱杀,从而达到防治效果。另外,在果树的生长期,以对果树进行修枝剪叶,将载有害虫幼虫的虫叶剪除,并将其深埋,以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继续发展;在果树的休眠期,可以将一些病残枝、僵果剪除,同时可以在枝干上涂抹石硫合剂,以达到消灭存在在枝干和老翘皮中过冬的害虫的目的。禹城市在进行果树管理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病虫害防治技术,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这些技术进行完善,以促进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的提高。

总之,相关的农业部门和无公害果树的种植者要根据当地果树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和手段对病虫害进行及时的防治,实现果树无公害栽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吉庭.无公害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解析[J].花卉,2015(17):96-97.

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范文第8篇

一、高温闷棚

蔬菜定植前选择晴天盖上棚膜,密闭闷棚7―10天,使室内温度提高至60℃以上,以杀死土表及墙体上的病菌孢子及虫卵,减少蔬菜生长期的侵染源。如在高温闷棚时,按M?温室空间,用硫磺粉2.4g、锯末4.5g、敌敌畏烟剂1g的均匀混合物,暗火点燃,密闭熏,效果更好,但熏后注意放风2~3天,再整地定植。

二、种子处理

病虫害常潜伏或混杂在蔬菜的种子或种苗上,在播前进行种子处理,可杜绝部分病虫害的传播。常用的种子处理方法有温汤浸种和药剂处理2种。①温汤浸种一般用50℃~60℃温水浸种5―15min,浸种时应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②药剂处理可采用0.1%硫酸铜、0.1%高锰酸钾或300倍的福尔马林浸种,也可按用种量的0.3%~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三、土壤消毒

播种或定植前,对温室土壤进行药剂消毒,可杀死土壤中的病菌或虫卵,预防或减轻蔬菜生长期病虫危害。土壤消毒时,可根据常年病虫害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任选下列一种药剂和用量: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kg/667m2;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5kg/667m2,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1kg/667m2,5%辛硫磷颗粒剂,1.5kg/667m2;3%米乐尔颗粒剂,3~4kg/667m2。将所选药剂加适量细干土拌匀,均匀撒于地表,然后耕翻入土中。

苗床消毒可采用505多灵菌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40%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每m28~10g与适量细干土混合均匀,取1/3撒于床面或播种沟内,剩余2/3撒于播后的种子上(即下铺上盖),对蔬菜苗期病虫害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但要注意保持床面表土湿润,以免发生药害。

四、加强栽培管理

温室蔬菜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栽培管理措施时,要充分考虑到病虫害与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和发育而不利病虫害繁衍的环境条件,以达到预防和减轻病虫危害的目的。具体到生产实践中应协调运用好以下栽培管理措施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不同品种对病虫害的抵抗和忍耐能力不同,因地制宜地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是防治温室蔬菜病虫害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1、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 不同品种对病虫害的抵抗和忍耐能力不同,因地制宜地选用抗(耐)病虫的品种,使防治温室病虫害最紧急有效的方法。

2、实行深耕细作和轮作 种植前深翻土壤30cm以上,经过冻垡和晒垡,可直接杀死土壤中的害虫和病原物。同时,制定合理的轮作制度,将病菌虫源减少到最低。

3、推广配方施肥 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注重氮磷钾肥配比应用,避免偏施氮肥。蔬菜生长的中后期要注意增施磷钾肥及其它微肥,增强蔬菜的抗病能力。

4、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棚室内空气湿度大是引发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具体降湿措施有:(1)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更可有效地降低空气湿度(2)采用滴灌和膜下暗灌技术,禁止大水漫灌。(3)注意及r通风排湿。

5、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根据不同的蔬菜作物,可采用高垄宽窄行定植,一般垄高15~20cm,垄宽30~40cm,宽垄距80~ 9cm,窄垄距40~50cm,同时注意合理密植,防止过密造成株间郁闭,影响通风透光。

6、注意温室内清洁生长期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及老叶,收获后及时清除温室内的枯枝烂叶、根茬及杂草等,可有效地减少生长期及对下茬蔬菜的侵染来源。

五、药物防治

由于温室极易造成高温高湿的生态环境,从而引发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因此,药物治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关。具体应根据蔬菜的长势、生育期,结合天气预测预报,提早喷药预防;同时,要做好病虫害的系统监测,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将其控制消灭在.初发阶段,以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