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血压病的防治

高血压病的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第1篇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的重要疾病,在我国高血压的患者大约有1.2亿,老年是高血压的易感人群,在高血压人群中占有比较高的比例,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高血压对于老年人的危害较年轻人更为严重,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靶器官损害以及相关死亡的危险性显著增高。

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一种全身进展性疾病。可引起心、脑、肾损害及周围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国外抗高血压治疗20余万人病例资料的汇报总分析证明,降低血压水平是预防卒中的根本。本文就老年人高血压防治应注意问题简要分析。

改善生活方式

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减轻体重(BMI<25);减少钠盐摄入(食盐不超过6g/日);适当补充钙和钾盐;戒烟、限酒;增加运动。

降压达标可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

在临床上,有效控制高血压,可预防或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中国及国际大规模降压治疗预防卒中再发研究也表明,降压治疗可使脑血管病患者的中风复发危险减少28%,并减少心脏病的发生。国际上众多文献资料还证明,降压治疗高血压伴颈内动脉增厚患者,可明显减轻或阻抑颈动脉病变,有利于预防卒中;降压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可降低患者眼底病变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降压治疗可减轻或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控制危险因素及降低发病率

世界公认的降压目标<140/90mmHg,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mmHg。根据临床已获得的证据,老年人收缩性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水平,收缩压(SBP)140~150mmHg,舒张压(DBP)<90mmHg但不低于70mmHg。血压降到目标水平,以控制并减少与血压升高有关的心、脑、肾和周围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由于老年人血压轻度升高时没有症状,目前有数量巨大的高血压患者没有被发现,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实际上已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糖尿病可引起血管病变,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导致急性心脑肾事件发生,故降压的同时一定要定期检测血糖和血脂,把血糖降至空腹血糖<110mg/dl,餐后血糖<140mg/dl,糖化血红蛋白<7.0%;血脂降至胆固醇<100~120mg/dl,甘油三酯<150mg/dl。

硬化血管的保护

大动脉弹性检测是早期发现动脉硬化的重要指标,选择既能降压又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钙拮抗剂很重要。只有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才能有效地防治心、脑、肾、四肢血管病变的发生。

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目的

老年人高血压的主要治疗目的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提高心脏排血量,保护肾功能,同时避免性低血压及药物性低血压等危险,重视生存质量,强调非药物治疗。老年人的肝脏和肾脏的功能较低,易造成药物的蓄积,同时对血容量的减少和交感神经的抑制敏感。压力反射敏感性降低等常易发生低血压反应,老年人心脏储备能力降低易发生心力衰竭,因此老年人使用抗高血压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药量,使得血压的下降较为缓慢、稳步。在降压的过程中,要注意老年人高血压的心输出量降低、血管阻力异常的现象,减少各重要脏器由于血压的下降所导致的储备功能下降的现象,增加心脏、脑和肾脏的血流量,防止心肌缺血和脑梗塞的发生。

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病事件,大多与血压小稳定有关。血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发生,故高血压特别是中重度高血压伴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者,一定要保持24小时平稳降压治疗,首选长效降压药物。一般在血压升高前1~2小时服药。只有保持24小时血压平稳,才能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针对高血压的治疗,首要目的是降低过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有利于减少高血压并发症,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然而,仅仅控制血压仍是不够的,还必须注意改善症状、锻炼体质和提高生活质量,这样才能得使患者生活得更轻松,更充实。

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第2篇

2003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高血压患者263例,其中男157例,女106例,年龄32~85岁(平均6815岁),均符合《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2005修订版诊断标准。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以及过去有高血压病史或目前仍在继续服药,但血压正常者,都诊断为高血压病。其中Ⅰ级25例(95%),Ⅱ级204例(775%),Ⅲ级34例(129%)。病程3~39年,合并冠心病54例、糖尿病31例、脑血管意外13例。

防治方法:病史采集,包括一般情况、既往史、家族史、食用油、盐量、参加体育活动及服用降压药情况等。并为患者测胸围、腰围、体重、身高、血压、尿常规,体胖者加测血脂、血糖,登记住址、电话,以便随访。

结 果

高血压病的控制率按服药后血压在3个月内SBP

讨 论

原因分析:健康及保健意识差:就诊中半数以上患者有医保统筹。虽然大部分医药费由医保机构承担,占60%~70%,个人医药费占30%~40%,但自我保健、防范意识差者不在少数。①缺乏对高血压危害性的认识。②不了解控制血压的意义。③尤其是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甚至不愿接受治疗。

依从性差:①经济拮据,对人生淡漠而无所谓,常自行停药;②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不愿接受治疗;③惧怕药物不良反应或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而拒绝治疗;④工作繁忙者或记忆力下降,不能规律按时服药;⑤不能坚持适当活动、清淡饮食,生活无规律;⑥听信广告,使用保健品替代药物治疗;⑦就业压力大,工作紧张、疲劳及不良嗜好,如吸烟、饮酒、高钠饮食等;⑧睡觉无规律,三班倒,生物钟紊乱;⑨情绪不稳定,易激动等。

药物治疗方面:①使用降压药品种单一或剂量不足;②没有解除血压增高的相关诱因,如饮食、睡眠、精神、情绪等因素;③多种疾病并存,未抓住主要矛盾;④治疗中用药繁杂,药效相互抵消;⑤降压药更换过于频繁,不利于药效的叠加作用发挥。

策略:定期或不定期对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进行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改变家庭及患者的饮食习惯、食品结构、生活方式,使家庭成员协助督促、共同提高对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的理解,并成为自觉行为。

提高对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教会患者及家属自测自压的方法、经验。让有条件的家庭自备电子血压计等,随时检测血压,掌握服药后血压的变化,及时改善睡眠、减少焦虑,特别在血压不稳定时忘记不愉快的事情。

在患者及家属了解、掌握高血压的危害性及终身服药治疗等相关知识的同时,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其血压变化规律情况,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靶器官受损等,及时进行指导。在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下,为各位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促使其自觉就医,并接受按时、规律有效的药物治疗,增强其治疗的信心。

适时进行心理辅导:经常用科学、通俗的知识,为患者解释不良现象和症状,正确认识疾病与健康、经济与生活;工作环境与家庭对精神、血压等方面的影响;服药时间长短与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何防止和减少血压的大幅波动,避免恶性事件发生及家庭救护小常识等,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赖,增强其主动配合治疗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中上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5.

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高血压;防治

[中图分类号] R54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b)-123-02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目前我国高血压病人已经达到1.3亿[1],其发病率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我院2007年1月~2007年5月进行健康体检1 249人,高血压患者288人,其中男性255人,年龄29~58岁;女性33人,年龄33~52岁。对高血压患者150人进行抽样问卷调查。

1.2 教育方法

1.2.1 常规教育利用宣传栏、电视、发放健康手册、健康处方、面对面指导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1.2.2 计划性教育根据体检结果分析发病原因,对受检单位有计划地进行高血压病健康知识讲座,内容根据受检单位工作情况如机关人员与现场工人工作性质的不同以及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肥胖、不合理饮食、过量饮酒、不良生活习惯、负性情绪等以及高血压病因、临床表现、用药、高血压的监测等进行健康教育。

1.2.3 随机性教育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给予有效的、正确的指导。高危人群采用的健康教育方式主要是矫正此类人群的不良行为习惯,使他们逐渐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或避免高血压的患病风险。

2 健康教育内容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2]。

2.1 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树立健康意识

正确的健康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是家庭幸福和事业成功的根本保障;另一方面,人类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维护、促进和恢复健康。正确的健康观念是保证人类身体健康的前提[3],能够改善整体健康状况,保证生活质量。

2.2 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健康能力

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接受对疾病有益的健康知识,增强健康能力,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寻求和实施健康行为,从而提高他们的健康商数[3]。通过健康教育,患者应掌握高血压病的一般知识,熟悉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发病机制及危害因素,长期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及并发症,使患者树立健康观念,自觉产生遵医行为。

2.3 生活方式的指导

高血压患病率之所以出现上升趋势 ,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密切相关。生活富裕使得食物中脂肪和热量增加、交通发达及体力活动减少,生活节奏加快使得精神压力变大,这些情况都是高血压的危险致病因素。

2.3.1 饮食指导世界卫生组织 (WHO)建议每人食盐摄入标准为 6 g/d左右,而我国国民的每日摄盐量普遍较高,多余的钠盐是导致高血压病的重要原因。应采用低盐清淡、低动物脂肪、低胆固醇、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起到降低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作用。

2.3.2 休息与运动

2.3.2.1 一次体检血压增高,不一定是高血压病,可能与未充分休息、环境或心情紧张等临时因素有关。保持稳定的情绪,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不良心理因素的刺激,可有效地预防高血压病。

2.3.2.2 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生成,促进能量消耗,起到减肥效果。患者血压稳定尚无并发症时,可进行适当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游泳等。当血压控制不好或有明显并发症时,应在医生建议和指导下选择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运动方式,可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做操、太极拳等运动,过程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 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和生活行为方式干预,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的了解、一般了解、不了解情况分别从健康教育前的25.33%、36.00%和38.66%改变为健康教育后的86.00%、14.00%和0.00%,见表1。

4 讨论

健康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干预,它向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使人们在面临促进健康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各个层次的健康问题时有能力做出行为抉择,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其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健康知识水平[4]。

4.1 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

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对高血压病的认知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这表明健康教育对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病有关知识的掌握有积极的作用。

4.2 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在健康教育后对自身的状况有了正确的判断,懂得了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合理用药,从而有效地控制了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红梅.高血压社区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3):73.

[2]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第3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4-8.

[3]候红艳,吕兰存,王红霞,等.健商与护理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61-62.

[4]刘彦,周郁秋.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现状及展望[J].护理学杂志,2007,22(3):76.

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第4篇

    高血压病的三级预防的主要内容是:一级预防是预防高血压病的发生。二级预防是对已患有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全面的治疗,预防其病情加重或发生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早期正规治疗高血压,减低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三级预防是对重症患者的抢救及康复治疗。对重度高血压患者,进行抢救,有效预防并发症,同时进行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对居民及患者进行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强化自我保健知识,使居民逐步掌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知识,对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高血压病是一组以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分别三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为特征,伴有头晕头疼等症状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可影响心脏、大脑等多个器官功能。高血压病通过改变饮食结构,适当体育锻炼,减轻体重,降低血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放松心情,保证良好情绪等得到很好的防治,对已经发病的患者,通过合理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很好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无论对医务人员还是社区居民,甚至是高血压病患者而言,正确合理的防治是一项长期工作。开展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是居民及患者获取高血压病防与治的基本知识,使得患者配合治疗的一种途径,也是其它一切治疗的基础。

    高血压病教育的目的:

    (1)使患者与家属及社区居民掌握高血压病防治的基本常识,更好地配合社会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2)对于患高血压的病人,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长期正规合理的治疗,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3)避免发生高血压病急性合并症(如高血压脑出血)。因此要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调整用药种类及药量。

    (4)使家属掌握在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措施。如高血压脑出血发生时,不要随便搬动病人,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使患头偏向一侧,头部用冰水擦拭或冰敷等。以防止脑部更多出血及呕吐物呛着病人,使患者窒息死亡。

    高血压病人教育的对象:

    (1)一般人群:主要对他们宣传当前高血压病惊人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高血压病的危害性及严重性,以及可防治性,突出宣传高血压病的发病因素,如肥胖、高盐饮食等。

    (2)高危人群是重点: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更应该很好地教育他们,充分掌握高血压病的防治常识,教会他们自己监测血压或一定要定期到卫生服务中心监测血压。饮食上注意少盐多醋,少糖多果,戒烟限酒,少食或不食动物性脂肪,饮食以高蛋白、低热量、多纤维为主。加强有氧运动,每天最少做有氧运动两次以上,每次超过30分钟,很好地控制体重,减少心脑肾负担。同时还应多食用一些保健食品,如洋葱、大蒜、木耳、芹菜、萝卜、海带等食品。另外限制食盐摄入量,高危人群<10g/日。

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R54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脑卒中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区人口的老龄化,我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正在迅速上升[1]。为积极策应新医改,着力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了解盘湾镇社区农民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及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农村高血压病治疗管理情况,于2010年5月、6月在该镇部分村、居农民中开展了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本镇≥30岁长住农民,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选择4个行政村、居,共调查2208人,其中男性1006人,女性1202人,男:女1:1.19。

1.2 调查内容及诊断标准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项目、体检、饮食及既往高血压病史等。体检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反映个体肥胖程度,BMI<18.5为体重过轻,18.5~25为正常体重,25~30为超重,>30为肥胖。所有受检者均在安静状况下测量3次血压取其平均值,对测得的血压值,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学会治疗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2](指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分为高血压组: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正常血压组: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高血压既往史包括既往有无确诊高血压病史及治疗用药情况,对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全部列入高血压组。

2 结果

2.1 高血压患病率的年龄、性别分布 2208例30岁及以上农民中诊断高血压410人,患病粗率为18.57%(男15.81%,女20.88%),为消除年龄构成的影响,采用1982年全国人口构成标化后,高血压患病率为12.94%(男10.89%,女13.74%)。略高于1991年全国高血压患病率(见表1)。

表1盘湾镇社区农民高血压病患病率(%)

从性别分布看,本地区农民男女性在60岁以前高血压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30~40岁组X2=0.25,41~60岁组X2=0.22,P>0.05),60岁以上呈著差异(X2=13.15,P<0.01)。从年龄分布看,无论男性或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趋势性X2:男性122.44,P<0.01;女性253.80,P<0.01),并且以40岁以后高血压患病率的上升更为明显。

2.2 高血压与肥胖的相互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体重指数(BMI)与腰臀围比例(WHR)与高血压患病率紧密相关,随着BMI与WHR的增高,高血压患病率也呈显著增高趋势,其趋势性X2 检验均有显著意义(P<0.01),特别是体重指数≥30的肥胖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10.18倍(见表2)。

2.3 高血压病发现率 本次调查共发现高血压病患者410例,其中新诊断高血压病300例,占73.17%,既往已诊断高血压病110例,发现率为26.83%。

由此可见,在本社区农民中仍存在大量高血压病员未被及时发现,并且在已确诊的110例高血压病患者中,有49.09%的患者不能坚持治疗。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本镇≥30岁长住农民中高血压患病率为18.57%,标化后为12.94%,略高于1991年全国高血压患病率。这可能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构成的老龄化、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的形成有关。同时发现,在60岁以上农民中男女性别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女性高血压患 病率显著高于男性。这是否与农村女性劳动量下降、不良饮食习惯形成、女性绝经期后血压上升及女性平均年龄高于男性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调查还显示,高血压与年龄、肥胖紧密相关。40岁以上高血压病例占本次调查所发现的高血压病例的95.61%,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病的罹患率也显著增高。肥胖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次调查显示,肥胖人群(BMI>30)与正常人群相比,患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为10.18;腰臀围比例的增高也是高血压病的易患因素之一。当WHR≥0.88时,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3.79倍。可见,肥胖者的患病率迅速增加[3],因此,在农村高血压病防治工作中,应将40岁以上肥胖人群作为重点防治对象。

本次调查所检测出的410例高血压病例中,新诊断病例300例,占73.17%,既往已诊断高血压例110例,发现率仅为26.83%。可见,农民对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意识极为淡漠。因此,在农村高血压病防治工作中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进一步强化农民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意识,同时建立强有力的农村社区高血压病防治管理网,提高基本公共卫生质量,促进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周北凡,吴锡桂.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61-62.

[2] 白新胜,邱先辉.夏门千山地区人群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探讨[J].高血压杂志,1999,7(3):261-263.

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第6篇

事实确实不容乐观。1991年普查显示,我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为11.26%,较10年前增高25%,目前这种上升势头仍在持续。高血压病主要的并发症――脑卒中,是我国农村和城市居民中第一和第二位的死亡原因。

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35岁以上就诊人群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为46.1%,而且不论男女,高血压病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递增。在饮食方面,以肉食为主者和口味偏咸者,其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肉食为主者和口味清淡者。体力活动和体重因素对血压也有明显影响,重体力活动者和脑力活动者,高血压病患病率分别为34.88%和57.7%,体重正常者和超重者,高血压病患病率分别为38%和62%。调查结果还显示,对于测量血压的重视程度依次为:65岁以上高龄者最重视,35~45岁年龄组最不重视,其中认为无所谓者高达43%,这是何等的危险!

由于高血压病发病缓慢,大多数人没有特别的不适,所以容易忽视。等到出现并发症时,往往为时已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为了减少高血压病的并发症,降低人群尤其是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水平是最主要的环节。随着血压的降低,高血压病的主要并发症也随之减少。收缩压每降低9毫米汞柱(1.2千帕),舒张压每降低4毫米汞柱(0.5千帕),脑卒中将减少36%,总的心血管病将减少34%。

为了有效遏制第二次心血管病对我国人民带来的危害,全民降血压是唯一的出路。对此,国外已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芬兰、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饱受”了第一次心脑血管病的流行之苦后,痛定思痛,自20世纪70年代起,在社区人群中采取以控制高血压病为主的干预措施,同时加强健康教育,结果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下降,特别是脑卒中死亡率几乎以每年5%的速度递减。可见,只要积极行动起来,完全有可能扭转这种“流行“的势头。

高血压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旦确诊,就需要打一场降血压的持久战。为此,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1959年以来,我国曾对高血压病的诊断和防治策略做过多次修订,最近的一次也是1991年的事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是否出现高血压病的并发症,一方面与血压水平直接相关,另一方面与患者是否同时具有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关,其预后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心、脑、肾等器官的损害。这在以前的防治指导策略中,都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因而旧的高血压病分期方法已不适用了。

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血压病;药物治疗原则;临床应用

高血压病已经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长期高血压不仅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且影响着心、肾的功能,最终导致多种器官的衰竭[1]。目前对高血压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药物控制和运动锻炼等措施,所以,对于控制高血压,将血压维持在正常的水平内是治疗的关键。笔者就对治疗高血压病的原则以及临床应用做了相关的研究,现在总结如下:

1高血压药物治疗的原则

1.1高血压药物使用的时间当收缩压≥160mmHg或者舒张压≥100mmHg时则考虑运用药物控制,或者收缩压在140-150mmHg或者舒张压在90-99mmHg,出现有靶器官损害、已诊断有心血管病、糖尿病或10年内冠心病的危险≥15%者,也要药物控制[2]。

1.2从小剂量开始使用开始使用任何一种降压药物均要从小剂量开始,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由于降压药物是剂量依赖型的药物,所以临床上对于降压药的血选择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中等剂量,而药效也会增加,但是到了中等度量后则药效会降低[3],不良反应会增加。所以,从小剂量开始不仅能达到降压目的,且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3降压需达到的目标就目前WHO / ISH和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1999)确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值应该至少

1.4使用长效降压药短效的降压药物如硝苯地平可引发心肌缺血,大剂量使用则会增加肌梗死的病死率,而使用长效降压药则能持续24h降压效果,血压波动小,交感神经不被激动,能避免防止清晨血压急剧升高,从而起到平稳降压,保护靶器官,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4]。

1.5降低降压药物的并发症治疗高血压病的最终目的是最大程度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和病残的发生率。高血压的心血管危险不仅是血压高的原因,还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数量和程度的叠加。所以,在药物控制的同时,要积极的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如吸烟、酗酒、肥胖等加以节制和体育锻炼等。

2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

2.1依据高血压的血液程度选用药物对于轻度高血压,血压上升不高且不稳定者不主张药物治疗,建议运用减轻体重,限制饮酒量,戒除不良嗜好等来达到维持血压平稳的目标;中度高血压常用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如氢氯噻嗪加β-受体阻滞剂和肼苯哒嗪;重度高血压则必须联合运用减压药,对于出现高血压脑病或危象则予以硝普钠治疗,也可用速尿,但应注意不可降压太快。

2.2主张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可用较小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减轻药物的副作用。常见的联合方案是C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CEI,ACEI+ARB,ARB+利尿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CCB。而联合治疗的原则是选择药代动力学或药效学上接近的药物,避免效果相近的药物,简化治疗方案,降低治疗费用等。

2.3个体化原则用药[5]选择降压药物不但要根据患者病情以及自身的年龄、体重、嗜好,心血管功能、有无并发症等情况结合而治疗,还要根据降压药物的药理作用及血液动力学的改变综合考虑,用药要做到因人而异。如青年人尽可能得采用β-受体阻滞剂+ACEI更合适,而老年人则是利尿剂+CCB更恰当。

3小结

从1999年我国的第一部高血压病的防治指南颁布以来,关于高血压的前瞻性研究和循证医学的研究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和理论基础,但是,就我国目前对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的“三低”情况往往使得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欠佳,所以,加强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力度和宣传力度,开展一级预防,逐步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保健意识,努力提高“三低”的比率,普及高血压知识,全面降低高血压发病人群,尤其是青壮年。

综上所述,虽然药物治疗高血压病无法从病因的角度治疗问题,但是解决临床上高血压病的头痛、头昏、心悸、失眠等症状效果是显著的,且对于降低持续的高血压引起心、脑、肾等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障碍和器质性病变也起着很大的作用。所以,遵循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掌握药物临床应用的规律是可以降低高血压的并发症的。

参考文献

[1]杜滨,张伟.健康教育在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32):253-254.

[2]鄢琳,王振纲.探讨中国、美国及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有关药物治疗的问题[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1):14-19.

[3]张心刚.辽宁省阜新农村地区高血压人群血脂流行病学调查及降压、降脂预防脑卒中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

高血压病的防治范文第8篇

近两年我社区开展了高血压的社区管理、宣传、防治工作。但由于社区内高血压患者多,仅靠擅长内科的社区医生、社区护士管理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今年以来我中心调整策略,将社区内高血压患者,按居委划分,依据患者多少派出高血压管理团队,团队成员由全科医生,全科护士以及医技人员组成。每个居委高血压患者有五六百到近千人。采取以居民小组为单位落实到以全科医师为主的,由全科护士和医技人员组成的多个责任医师小组。1个居委由1名高年资的内科医师负责。每周有固定时间在居委固定地点测血压,宣传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

总结1年来工作效果,确实落实管理的情况各不相同。最大的难点在患者的依从性不高,由于先期的工作入点不同,各居委高血压患者能定期到测量点测血压的人数明显不同。为提高高血压社区管理的效果,达到防治高血压并发症,提高人群生活质量的目的,现将1年的工作总结、归纳,为以后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

组织发动工作

社区医生进社区参与高血压的管理是一新鲜事物,居民不了解,不理解,也不信任,持怀疑态度。这需要社居委的支持,配合,帮助社区医生扩大影响,取得居民的理解和信任。刚开始时需要居委通过居民小组长把我们社区医生介绍给居民。把社区医生进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告知居民。当社区居民充分了解了社区医生的工作是为了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时,我想也就能得到居民的理解和信任了。

社区医生自身水平的提高

进社区的全科医生及医技人员,应注重知识的更新,熟练掌握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尤其是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的生活常识及高血压病的危害,在监测血压同时能一对一的宣教到位,提高人群对高血压病危害的认识。这样可以更有效地阻止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工作应连续、守信

目前我们参与高血病管理工作的团队都不是专职的。进社区防治高血压只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我们应合理安排工作,对与居民约定的测血压时间应相对固定,持之以恒。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区医生的影响也自然能扩大,也就更能获得居民的理解和配合。也能更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一年的工作确实证实了这一点。

完善管理的办法

我们监管的高血压患者,有的仍在工作,或在监测日有事未按时测血压。对这类对象,我们鼓励他们自购血压计,并教会他们使用。再采用电话沟通的形式达到监管的目的。刚开始时,由于居民不理解,电话中不配合,甚至被语言中伤的事时有发生。我们本着诚信为民的态度,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一遍一遍宣传高血压的防治常识,经过一段时间后,终于取得了居民的理解和尊重。对高龄、行动不便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定期上门的办法,完善管理。尽管增加了工作量,但可以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更踏实。

管理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