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产业发展状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我国有国家级高新区113个。为便于从整体上把握11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实力有大致的了解,需要对这113个国家级高新区进行分类,而聚类分析法就是最常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所以,本文对各高新区进行聚类分析,了解其整体发展状况。根据国内外研究高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权威的指标体系,选取高新区企业数、年末从业人员、营业总收入、工业总产值、上缴税、净利润、出口总额等7个指标,利用聚类分析法对这113个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类,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发展突出的是中关村和上海张江高新区,发展好的是西安、武汉等7个高新区,发展良好的是无锡、苏州等15个高新区,重庆高新区属于发展较好的高新区,但在中西部各高新区中综合实力较强。
二、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找出其在全国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根据上述所选7个指标作进一步分析。在多因素分析中,因子分析法是比较客观的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在尽可能保留原有数据所含信息的前提下,将多个指标的问题简化为少数指标问题,达到简洁明了地揭示变量间关系的目的。本文利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1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其中,因子1是和各高新区企业经济规模有关的综合因子,因子2是和各高新区企业效益有关的综合因子。从表2可以看出,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31名,虽然与中关村、上海张江、西安、成都等高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些客观因素,如中关村、上海张江有政治、经济上的优势,西安、成都有地理区域上的优势。所以,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是较好的。把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各高新区在排名上发生了细微变化,但是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所属类别是相同的,这两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度量,明确了重庆高新区在全国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
三、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分析
为了找出重庆高新区相对其它高新区的优劣势,分析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水平,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排名结果,从113个高新区中抽取了20个与重庆高新区具有可比性且发展较好的高新区,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各高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作进一步分析:
(1)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工业总产值/企业数;
(2)人均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
(3)企业生产效益,上缴税/工业总产值;
(4)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出口总额/工业总产值;
(5)创新型企业技术转化能力,毕业企业数/在孵企业数。为了便于比较,对各值采取无量纲化处理。考虑到以上5个指标越大越好,采用以下公式进行处理:Zij=yij/yjmax,式中yij表示第i个高新区的第j个指标,yjmax表示所有高新区(113个)中第j个指标中的最大值,Zij表示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第i个高新区在第j个指标上的值。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看出,重庆高新区除了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外,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尚可,在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和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因此,重庆高新区在这三个方面还应该做出相应的努力。
四、结论及建议
1.结论
重庆高新区建区以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113个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较好。就中西部地区来说,重庆高新区的综合实力落后于成都、西安等高新区。从表3中不难看出,重庆高新区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国际竞争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在企业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企业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尤其是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和企业生产效益差距较大。
2.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
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产业体系的形成。重庆高新区企业平均经济规模较差,存在着“有企业无产业”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因此,重庆高新应以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为目标,结合已有产业布局,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选择最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加以重点发展,建立起上中下游关联密切的产业链。
(2)转变发展观念,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重新认识高新区的定位和职能,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不能单纯以GDP增长速度和招商引资数量来考核园区管理者的政绩,应该更加重视产业配套要素及配套企业的聚集,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和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应把更多精力投入环境产业发展,把重点放在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规范竞争秩序、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上。
(3)改善软硬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现状 问题 制约因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现状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直是我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年初,我国还成立了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以更快更好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国家的积极倡导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2个省市正着手或已经完成了新兴产业调研、规划,大张旗鼓地拉开了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新一轮区域发展。为分析新兴产业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本文对几个典型省市的实践情况进行了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
(一)广东省新兴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状况
广东省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与港澳地区比邻,历来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居于龙头地位。而且广东省无论是技术还是观念,都一直在全国各省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很多创新性的技术和观念都源发于广东,广东省深圳市甚至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创意之都。因此,研究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状况,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产业领域发展的前沿情况。
1.广东省产业结构状况。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为6.0∶51.3∶42.7;2008年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提升为5.5∶51.6∶42.9,而同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1.3∶48.6∶40.1。可以看出,广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同全国相比,更为优化和合理,产业结构层次更高,其中新兴产业发展功不可没。
2.广东省新兴产业发展带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广东省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粗略统计,2008年,广东省包括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和航空制造产业在内的六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885亿元,对当年GDP的贡献率为4.8%,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2.1%;实现工业增加值1710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1.2%。
(二)河南省新兴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状况
河南是中国的人口大省,也是中国的新兴工业大省,其经济发展状况对总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截至2008年,河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合理性还比较弱。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河南省三次产业比重为14.4:56.9:28.6,与全国三次产业比重相比,很显然,第一产业的的比重偏高,第二产业实力不强,第三产业的比重严重偏低,产业结构合理性还有待提升。即使与中部其他同样发展水平的省份相比,河南省2008年第三产业的比重也是在中部地区处于最低。
2.河南省新兴产业发展还存在滞后性。河南省比较弱的产业结构,同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足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河南省新兴产业,特别是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还非常滞后,还存在着结构方面的问题,与河南经济大省的地位很不相称。2008年,河南的传统服务业,诸如餐饮、住宿、商贸、交通运输、仓储等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在全省服务业总量中高达48.1%;而代表现代新兴服务业的金融产业的比重仅占到全省服务业总量的5.7%,房地产业占9.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1.0%,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占4.2%,软件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仅占4.5%。由此可见,在2008年,河南省新兴产业相当薄弱,还难以承担起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任。发展新兴产业,带动产业机构优化升级还任重道远(严能能,2011)。
(三)山东省新兴产业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状况
我国的经济增长重心向北扩展趋势明显。山东半岛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条件、生产要素、资源禀赋、产业体系,与引进资本、技术有机组合,大有希望成为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那么山东是否具有能支撑其发展的优化的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新兴产业是否又发挥了相应的作用呢?
[关键词]政策;投融资;法律;人才培养
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基于动漫直接产品和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动漫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很多,涉及经济、政治、法律和教育等诸多方面。本文主要从政府政策、投融资、法律和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对湖北动漫产业的发展环境进行简要分析。
一、政策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的政策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特别是在一个产业发展的初期;而产业的发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对其予以支持,这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1、国家有关扶持动漫产业的政策。
近年来,为了促进民族动漫产业崛起,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文件,并将其纳入了“十一五”规划中。2006年《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规定,自2006年9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在每天17:00-20:00黄金时段之间,均不得播出境外动画片和介绍境外动画片的资讯节目或展示境外动画片的栏目,而必须播出国产动画片或国产动画栏目。此外,国产动画片与引进动画片的播出比例由原先的6:4上调为7:3。这为国产动画片占领国内的播映平台、有效抵御境外动画片抢占国内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2006年4月29日,国务院转发了财政部、教育部和文化部等九部委《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可以说是指导我国动漫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与此同时,广电总局相继批准设立了4个卫星动画频道和29个少儿频道,命名15个国家动画生产基地和4个动画教育基地等。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还纷纷举办各种动漫展会活动,宣介动漫艺术推动产业发展。
2、湖北省和武汉市对于动漫产业发展的关怀和支持。
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动漫产业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把动漫产业发展成为“产业高地”和“跨入全国第一方阵”的奋斗目标。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先后不下7次在有关发展动漫产业的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把动漫产业建成湖北省“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并多次下基层进行调研。省长罗清泉同志也多次作出批示,并主持召开了动漫产业发展的专题会议,明确提出要把动漫产业发展成为湖北省新的“产业高地”。省政府已将动漫产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扶持,注入大量资金,打造动漫产业链;同时出台减免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为动漫企业提供融资和技术支持。省政府还将召开由文化厅牵头、省直相关部门参加的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部门联席会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审议通过《关于推动我省动漫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湖北省扶持动漫产业发展各部门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对动漫产业发展的指导。
武汉市也高度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明确提出“要集中资源,形成合力,以东湖高新区为基地,以动漫产业为突破口,建设武汉数字创意产业基地”,并出台了《武汉动漫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武汉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等政策文件。目前,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已初步建立起了规模宏大的动漫产业园,初步改变了动漫创意产业零散、赢弱的格局,吸引了江通动画等一批业界领先企业入驻扎堆。园区已初步形成动漫产品研发、原创、制作、运营和周边产品开发等组成的产业链,拉开了大规模发展创意产业的序幕。武汉市政府已将创意产业定位为未来武汉经济棋局中一枚重要棋子。2007年11月,武汉高科集团与新加坡创新产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共建新加坡国际创意产业园,开展在动漫和IT技术上的合作,动漫产业迈出国际化的步伐。新加坡国际创意产业园总投资20亿元,计划3―4年建成,建成后可聚集创意类企业400家左右,吸纳上万名数字创意行业人才,年产值达20亿元以上。2007年,武汉还拿出了5000万元设立“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推动本地产业发展。
目前,湖北动漫产业既面临着国外动漫产业的强大冲击,也有着来自国内兄弟省市激烈竞争的压力。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和湖南等十多个省市早已将动漫产业作为未来重要的支柱创意产业之一,制定了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大规模建设动漫产业基地,打造创意产业发展平台。相较于上述动漫业迅猛发展的地区而言,湖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动漫产业起步较晚,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并发挥作用,尽管具备一定的科技、人才和资源的优势,但同在他们在同行业的竞争中仍处于明显劣势。所幸的是,湖北省和武汉市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已经并还将继续出台具有较大“含金量”的政策和措施,力争实现湖北动漫业跻身于第一方阵的目标。2007年12月,武汉城市圈被国家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创意”为核心的动漫产业在省内的地位将日益彰显,其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二、投融资环境
资金问题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投资和融资是关于资本投向的两个方面,因此常合称为投融资。投资是指企业或个人为获取利润而注入资金从事一定活动的行为和过程,而融资是企业或个人资金筹集的行为和过程。
目前,湖北动漫企业的投融资情况不容乐观。虽然省市政府为企业搭建了投融资平台,但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仍普遍感到融资困难,资金匮乏。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现状;问题
本文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江苏省文化创业产业园区集群品牌建设与传播状况调查研究”和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集群品牌建设与传播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8日
当今时代,“品牌”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瞩目的焦点,也成为一个企业出奇制胜的法宝。成功的品牌意味着较高的利润和较多的市场份额,是一个企业、公司、集群的重要标志。在同质化日趋严重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集群品牌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发达国家与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具有较强品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才可能可持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发展同企业的品牌发展规律相类似,所不同的是它主要影响集群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协同发展效应,集群品牌如果深受消费者欢迎,同样也会影响到集群内每一个产品品牌的市场销售。因此,研究集群品牌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产业集群的发展,关键是发展集群品牌,使产业集群走品牌战略路线。各地方文化创意产业都应重视集群品牌的建设并运用品牌的力量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发展现状
纵观中国整个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可以说在中国许多地区都已形成不同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很多地方都能结合当地的文化及风俗特色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无论是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还是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各地区产业集群发展速度、质量、水平差异很大。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地方发展不均衡。中小企业是集群品牌的产业主体,这些企业在地理位置靠近、社会文化形同的基础上集聚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并在开拓国内外市场中不断扩大,集群品牌也因此形成,如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东莞市电子信息产品产业集群等。从区域来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区、珠三角及环渤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相比较,这些地区的产业集群分布最为密集,特点也最鲜明,发展速度与水平也较其他地方更加先进。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文化创意创业集群集中于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数量与规模也位居全国之首。在这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较好的地方,人们更加重视集群品牌的建设,品牌意识更强,优势更加明显,集群品牌的建设相对于其他地区亦更加有利。沿海地区具有较为丰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氛围,创新、创业能力较强,注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之面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为集群品牌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中西部地区开发较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集聚较少,人们对品牌建设的战略意义还认识不清,因此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发展相对较为缓慢。
(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行业分布不均。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在各个行业中的分布亦不均衡。文化创意产业的类型包括:文化艺术类,新闻出版类,广播、电视、电影类,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类,广告、会展类,艺术品交易类,设计服务类,旅游、休闲、娱乐服务类及其他辅助服务类。其中,以传统类型包括文化艺术类、新闻出版类、广播、电视、电影类在内的产业集群还占据主流,影响力较强的集群品牌仍然以国企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以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类型为导向的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迅猛,势不可挡。大多数创业人都比较倾向于这些新兴产业,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也多以电子、网络、计算机服务为主。动漫、电子信息科技、计算机服务、广告、设计等是出现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较多的几个行业,因此也更容易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集群品牌。
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范围来看,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发展的过程较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精品名牌不多,缺乏强势品牌的龙头企业。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多数以中小企业为主,缺少具有较高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大型集团企业或知名品牌引领、带动产业发展,大多数文化创意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应对越来越国际化的市场竞争。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化创意产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很多行业对资金、技术、人才、生产或办公条件要求不是很高,再加上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不是很好,企业即使缺少专利技术,也可以从市场上抄袭、借鉴其他成熟产品进行模仿生产。多数中小企业还依靠政府的支持和补贴来维持企业的运营,不愿加大品牌的宣传建设,某种程度上制约了集群品牌的发展。
(二)缺乏集群品牌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品牌运作水平较低,协同意识不强。当下,许多地区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系统缺陷和市场失灵的问题,需要政府加强引导。然而,政府虽然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对此也制定出许多相关的制度与优惠政策,但由于对本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研究不够,没有明确的发展战略规划与一系列支持措施,因此制定的战略和政策都不够清晰、完善,品牌的推广和宣传方式也过于单一。这一方面阻碍了集群品牌的建设,使品牌运作水品较低,没有最大的发挥集群品牌效益,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政府尚未清晰地意识到集群品牌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不仅如此,大多数文化创意企业虽然意识到企业品牌建设及战略规划的重要性,但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发展资金不足、企业尚处于成长阶段等因素,使得企业对品牌的设计、宣传策略等方面并未做出具体、清晰的规划,自主品牌建设力度不够,大部分企业仍然专注于自身的产品开发设计与企业内部建设。这不仅制约了文化创意企业自身的品牌发展,而且对整个产业集群品牌的建设和发展也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由于政府的整体战略规划不够,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运作管理体系,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只是简单的空间聚集,并没有形成与之关联、配套、协同的效应。这样,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公关产品和服务缺乏,集群内交易成本大幅度增加,无法形成良性的循环效果。
(三)缺乏良好的创新环境,自主品牌开发力度不够。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内容创新和产业环节创新等方面都明显滞后,缺乏明显的核心竞争力,存在“有品无牌”、“大而不强”的情况。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价值评估制度不完善,使得文化名人、文化产品、文化创作及内容都无法通过完善的价值评估体系确定其价值地位和影响。而且一些企业文化与集群难以与所在的地域文化相融合,这样的集群很难在该地域有持续的发展动力与创造力,也很难迎合当地市场的需求。
(四)高端创意人才匮乏,人才流失严重。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智力型产业,它的发展主要依靠创意人才。高端创意人才是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来看,多数文化创意类产业都缺少高端创意人才。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复制模仿型人才多,高端创新人才少;单一知识技术型人才多,高端应用复合型人才少。人员结构比例中技术型人才呈金字塔形结构排列,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需求矛盾。从本质上来说,当前制约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发展的瓶颈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缺乏,尤其缺少了解行业现状及需求的高端人才。除了特色产业及高端行业的人才匮乏,对地方产业来说,人才流失也是一个制约当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以江苏省徐州市调研情况为例,大部分企业在访谈中表示许多人才流往北上广等经济发达的地区,招聘对口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或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十分困难。其次,企业的人才离职往往伴随着老客户的流失,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也随之下降,这对于企业来讲也是一件不小的损失。从长远方面来说,单一文化创意企业品牌的建设失败,在产业园区没有形成一些较有知名度的龙头企业或骨干企业的带动,也不能形成具有说服力和知名度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
三、对策建议
要解决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所存在的问题,政府起着积极引导的重要作用,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与快速发展的重要依靠。
(一)注重营造文化环境与市场环境,提高集群品牌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创新产业发展环境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的成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许多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都拥有良好的创新文化作为根基。我国大多数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缺乏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因此要想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必须积极构建创新文化环境,注重创新创意,不断研造出更多的新产品。地方政府要积极完善市场环境,建立健全市场法规体系,积极创建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环境,不断提高市场主体行为的可预见性和信任度,进而不断降低市场交易的信任成本。另外,还要加快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为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保护自主品牌的合法权益,增加集群品牌在国际国内的竞争力。
(二)制定完善的集群品牌发展规划,加强品牌的协同运作能力。基于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以掌握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发展现状,对集群品牌的发展进行精准定位。设立品牌管理机构,进行科学的集群品牌管理;设立商标注册机构及专利申请机制,提高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度。实现对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制定完善的市场竞争体制,积极引导健康、公平的竞争环境,防止恶意竞争。跟随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不断调整和完善集群品牌发展规划,提高品牌的协同运作能力。
(三)创新产业发展和运行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的创新能力。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品牌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关键。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来说,关键是要建立集群企业共享的技术研发中心和产品开发孵化平台,提高集群企业的产品研发与创新能力,建立健全以产业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管理机制,不断开发出能适应市场需求、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政府出台鼓励积极创新的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创新。同时,加大招商引智的力度,吸引优秀的人才和技术进入产业集群,以带动整体集群品牌的发展。
(四)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防止人才的不断流失。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物质需要通常是个人最低层次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是个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因此,在人才的选拔、职称的晋升上,要导入切实可行的竞争机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完善人才的选拔、考核、激励、职称评聘机制,把各类人才的潜能有效地激发出来,让其在岗位上尽展其长。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加强工资制度改革,实现薪酬市场化,防止人才流失。加快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整体品牌形象,培育差异化的品牌文化,不仅可以提升地方的经济建设,从而推动当地的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将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品牌与城市形象相结合进行独特的经营管理,依托人文、区位优势,造就时尚生活环境,增加城市的文化含量,有助于城市形象的再提升,从而更进一步地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的繁荣富强。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资源型地区 金融支持 经济转型
一、资源型地区金融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型地区金融支持上存在着资金筹备的问题
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着制度上及创新上的问题,由于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地区的资源状态,一旦经济的发展超出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就会对外来资金及内部资金的吸引造成影响。对于内部资金来说,资源型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将对本地区的资本运作及资源配置形成极大的影响,无论是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是金融部门的政策措施,还是社会的诚信状况等等因素都对内部资金的流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我国的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如沿海地区,市场机制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特别是一些政府的机构、金融部门及一些企业大众不具备较高的信用意识,信用机制在市场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好的信用市场体系会确保地区资本良性的循环。对于外部资金来说,资源型地区的经济的发展缺乏一定的征信系统,同时,相关的信用担保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及失信惩罚机制还不健全,相应的服务业发展滞后,地区的投资回报率不高,资金的外部吸引力不足。
(二)资源型地区的资金导向机制缺乏市场的导向
我国针对于资源型地区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以政府为主导,通过国家强制性的行政来管理的。我国在进行生产力布局时,将能源供给及维护能源的重担布局在了资源型地区上,因此产生了一种大批资金向资源型产业流动的金融模式。同时,资源型地区的融资机制采取间接融资的方式,本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加之市场化的信息难以指导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些都说明了以往单一化的银行为主的投融资机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要想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就必须改变银行信贷扎堆资源优势行业的现状,就必须发挥市场对金融资本的导向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资源型地区的持续性发展,促使经济的发展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激发发展的动力。
(三)资源型地区存在产业锁定的问题
产业锁定是指地区经济发展时,地区的相关资源部门通过对地区的区域功能、企业的发展范围进行规划,同时对经济市场的供应体系、专业化的生产过程及相应的合作关系进行控制。我国的资源型经济发展地区的资金流向主要是集中于以资源为依托型的行业,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的投融资都是趋向于资源型行业领域。这种集中式的资金流动方式占用了大量的信贷资本,资本长时间无法正常循环,造成了不良贷款的产生。另一方面无论是政府还是金融机构对于非资源型产业缺乏足够的重视,虽然政府一直在鼓励经济的转型,积极推进新产业的启动,但是金融机构对于新产业的初始成本支持上不够,同时,资本在沉淀与惯性的引导下将导致非资源企业无法获得资金支持,这种不科学的固定式的资本支持体系不利于资本的充分利用,是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资金障碍。
(四)资源型地区存在金融风险管控的问题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将金融风险的管控问题作为头等考虑问题,因为,金融风险的合理管控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资本的长期积累以及科技的创新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我国资源型地区经济的发展万网忽视了金融风险的管控的重要性,在公司的管理上及市场信息的获得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资源型地区金融风险管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资源型地区在进行资源配置时,缺乏资金供给的合理配置,政府没有发挥应有的政策调控及制度支持的作用,金融市场上缺乏相应的法律和政策的保障,致使市场中出现不正当竞争,伤害了民间资本的积极性,造成了资本资源的浪费及环境的污染,造成了社会资金风险的恶性循环。资源型地区的产业没有积极的参与到保险业中,这样就使得产业的发展得不到保障。
二、资源型地区金融支持对经济转型的支持方式与方法
(一)对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要健全资本支持的机制
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支持,需要不断的提升地区经济的发展潜能、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增强地区资金的新引力。为此,资源型地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健全资本的投融资制度,增强可持续资本形成能力,同时要完善可递进资本形成机制,形成资金吸引的基础。第二,要改善地区资金吸引的外部环境,努力营造一个健全合理的资金流通环境,最终实现金融与市场的良性发展。第三,要积极的推进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的创新,推动项目融资、收购兼并、重组改制、资产与权益证券化、财务顾问、银团贷款等的差别化及综介化的金融服务,同时要注意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互补性,积极推进具有互补性的金融产品及服务,推动资源型地区经济的转型。
(二)对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要完善政策的协调机制
对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要完善政策的协调机制,要确保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及财政政策的协调发展。首先,要确保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发展,金融机构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需要考虑企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要突出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同时要根据国家的政策导向,有效的调控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动,引导资本按照预期的方向流动。其次,需要确保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发展,要发挥财政政策的支持作用,对地区重点发展的企业产业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同时,要确保财政政策创造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贷款主体,为企业提业转型风险保证金,并给予支持转型企业的金融机构一定的财政补偿,以此来吸引金融机构对企业转型的资本支持。
(三)对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要完善金融运行机制
完善的金融运行机制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经过研究,金融深化论认为适度的放宽对金融市场的管制有利于金融市场的高效运作,金融结构论认为金融化的程度可以通过建立FIR指标体系来建立,金融化的程度越高,越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需要有完善的金融运行机制,以便对金融要素进行优化配置。目前,我国资源型地区的金融体系普遍存在机制不健全、运作效率不高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经济转型的进展,因此,需要地区通力合作,形成一个金融运行整体机制,金融机构通过借助专业化分工竞争合作,在不同层面及不同的领域进行利益的共享,共同为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同时,可以在资源型地区建立金融服务中心,在地区内确定中心金融中心城市,将金融支持向这种中心经济城市转移。在此过程中,需要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政策及制度的支持,提升相关政策文件的审批效率、指导地区金融机构的支持方向、为企业及组织提供及时的信息及咨询服务,发挥中心经济城市的辐射作用。
(四)对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要重视风险管控的作用
对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需要重视风险管控的作用,不断的完善风险防范机制,为此,资源型地区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第一,金融机构要规划好应对外部风险的机制,通过接触产业锁定来消除金融锁定,防范和化解与资源型经济相关联的金融风险。在经济系统中利用已有的信用评级系统,建立担保机构与其他金融机构的联动保障机制,达到风险的分担与共同承担的目的。保险业要与时俱进,设计与资源型地区转型相适应的险种,突破以往经济保险的束缚,建立新的风险管理机制。第二,金融机构要规划好应对内部风险的机制,要将资源型地区的典型产业进行量化分析,引进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规范风险控制流程的操作过程,不断的完善金融风险的评估制度,做好针对风险的预警、分析及披露工作。
参考文献
[1]崔平.资源型城市转型与金融支持研究f11.集团经济研究,2007,(6).
[2]杨德勇.区域产业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张复明.资源型经济:理论解释、内在机制与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土晓鸿,戈延俐,程贵.资源型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f]改革与战略,2005.
[6]元.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概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7]沈坤荣等.中国经济的转型与增长[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普查数据显示,牡丹江市人口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整体不高。从学历比重看,以初中为主,占五成之多,其次是高中,占比21.6%,大学专科及以上的仅占0.8%。大专以上学历劳动年龄人口略低于全省,未形成与牡丹江经济发展状况完全匹配的就业人才队伍。
二、牡丹江市人口就业状况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规定,就业人口是指15周岁及以上,为了获取工资、实物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实际从事的各种生产、经营和服务性活动的人口。根据人口普查10%长表抽样资料推算,2010年,牡丹江市普查时点就业人口为1386560人,占全市总人口2798723的50%,占劳动年龄人口1975348人的70.2%。
1、从产业分布看,就业结构属于“发展型”数据显示,2010年,牡丹江市的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比重为48.3%,说明其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同时,全市就业人口正在逐步由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牡丹江市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由2000年的52.6∶17.7∶29.7调整为2010年的48.3∶15.6∶36.1。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国际上通用标准衡量(见表4-2),目前牡丹江市就业结构类型属于“发展型”阶段。
2、从行业分布看,男性就业人口高于女性在10%长表抽样调查中,男女就业人员性别比为135.8,大大高于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在19个行业类别中,有14个行业男性就业人口多于女性,其中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矿业的男女性别比分别超过600、500和400,男性就业者在这两个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在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4个行业,女性人数占了主要部分。3、从年龄分布看,就业结构趋向老龄化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牡丹江市就业人口中,16-34岁就业人口下降了13.5,其中最佳劳动年龄组25-34岁就业人口下降了7.9。而55岁及以上就业人口所占比重提高了6个百分点,40岁以上就业人口比重共计提高14.4个百分点,就业结构趋向老龄化。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就业结构不合理。从理论上讲,GDP的产业结构与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应该基本一致,即各产业相应的就业人口应创造相应份额的产业增加值。2010年,牡丹江市GDP一、二、三产占比为16.0:39.6:44.4,而人口就业结构则为48.3∶15.6∶36.1,表明当前的人口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说明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转移还存在较大的阻碍,也表明不同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2、就业能力欠缺。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了伴随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劳动力和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劳动力先从农业流向制造业,再从制造业流向商业和服务业,相应地,三次产业生产比重也逐步向第三产业集中。2000年,牡丹江市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型,十年后,牡丹江市仍为“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产业调整基本已经固化。随着全市深化工业立市、金融强市和贸旅牵动战略的实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能力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3、就业素质偏低。知识作为蕴含在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重要部分,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具有高教育水平、高综合素质的人力将将成为就业的核心。一方面在全市实施“全民创业小老板工程、小微企业成长工程,推动民营经济向规模化、集群化转变”的大好机遇中,许多高技术岗位和行业人员严重缺少,另一方面大量的人员找不到就业机会。
(二)对策劳动力资源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必然要求。
1、优化经济结构,扩大人口就业渠道。人口就业问题反映出来的是社会和经济问题。岗位跟着产业走,劳动力资源跟着岗位走。人口就业结构优化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口就业结构。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借“发展精品农业和品牌农业,加速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之都”之东风,各乡镇要挖掘农副产品的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一条龙的潜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安置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其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再次,建立有序的城市企业后方基地,把规模经济不明显的产品扩散到农村,或者把产品的某些工序、某些部件扩散到农村,为农村工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加大教育供给,提高劳动力技能素质。坚持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教育,使劳动力由劳动型向技能型转变,提高他们竞争就业的能力。首先,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劳动者通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明确择业定位。其次,建立劳动力培训教育机制。降低门槛,宽进严出,吸引更多人进入学校,在工作和学习中提高。另一方面应当鼓励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并存,逐渐形成一种全民终生教育氛围,共享全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成果。
关键词:湾区经济东南沿海湾区城市群开放引领
湾区经济是依托共享湾区形成的开放型区域经济高级形态,目前已经受到高度重视并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在2015年3月授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首次提出:要“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6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要“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我国东南沿海有着丰富的湾区资源,有必要在发展湾区经济方面为全国探路,构筑引领全球的湾区城市群。
一、东南沿海湾区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
按照我国七大经济区的划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香港和澳门①,这一区域的湾区资源较为丰富,从湾区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主要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厦门湾区和北部湾区三大湾区经济体。
(一)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位于我国珠江口,背靠我国华南地区,通往南海,分别连接福建和广西等省份,并通过珠江内河构成我国华南内陆城市与南海交往的通道和门户。湾区主要包括香港、广州、深圳等国际化大城市和珠海、中山、佛山、东莞等我国中等城市,这些城市对珠三角区域发展影响极大,已经形成了
①孙久文.区域经济[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14:257
闻名全球的湾区城市群。该湾区拥有香港和澳门2个自由港,深圳、珠海2个经济特区,南沙、横琴和前海3个自由贸易区,形成了自由港、自贸区、经济特区等多重经济体的叠加优势,产生了巨大的经济能量,产业、物流、科技、金融和贸易等资源高度集聚并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总体陆地面积约为20516.7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为14184.20平方公里,人口约为4668万,2015年GDP总量已经达到9.03万亿元。拥有香港港、深圳港、广州港等世界级集装箱港口,2015年深港广三大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6171万标箱,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航运中心。湾区创新能力强劲,正在打造仅次于美国硅谷的高科技产业引领区。数字来源于各城市统计年报,下同
(二)厦门湾区
厦门湾区由厦门、漳州以及泉州湾区共同组合而成,地处闽南金三角中部,直接面对台湾海峡,连接东海和南海,是对接长三角和珠三角的重要湾区城市群。主要包括厦门、漳州、泉州、福州和金门等城市,湾区拥有厦门经济特区和平潭、厦门自由贸易区,同样具备特区和自由贸易区的叠加优势。该湾区总体陆地面积约为25331.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为3026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717.1万。湾区内经济发达,交通方便,2015年GDP总量为1.23万亿元,目前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石油化工、服装食品、建材建筑等优势产业。
(三)北部湾湾区
北部湾湾区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通向东南亚最近的出海通道。主要包括广西的南宁、玉林、崇左、钦州、防城港、北海、广东的湛江,以及越南的下龙、海防等城市,如果仅以我国区域来计算,北部湾湾区实有陆地面积大约为73913平方公里,拥有海岸线长约2766.9公里,目前总人口约为2775万。该湾区主要港口有湛江港、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等,在越南还有边水和海防港。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约为1.04万亿元,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机械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石油化工、临港产业等主导产业。
二、东南沿海湾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
依托东南沿海湾区资源,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以厦门湾区为东翼和北部湾区为西翼,形成“一核引领、双翼齐飞”的发展态势,并带动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区域发展,共同构筑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核心枢纽。
(一)一核: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东南沿海湾区经济核心区
尽管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在湾区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以邻为壑、各自为战、效率低下等问题,但是粤港澳大湾区仍然是东南沿海区域最具潜力的湾区经济体。除了上面所分析的区位优势和经济规模以外,湾区内基本上形成了以金融、物流、旅游、娱乐和休闲、会展、电子通讯制造等为基础的产业体系,第三产业占比超过60%,尤其金融业比较发达,已吸引了70多家世界排名前100位的银行,2016年港交所和深交所IPO总额突破1754亿港元,仅次于纽交所的1788亿港元,位居全球第二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 湾区产业竞争力研究[R].2015(5)。同时,高科技产业已经成为湾区内支柱产业,深圳南山、广州天河、东莞松山湖分别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核心区。综合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了比肩世界发达湾区的基础和条件,是目前东南沿海湾区经济中最有可能赶超东京、纽约湾区的城市群。建议将粤港澳大湾区设立为我国湾区经济发展先行区,通过进一步提升创新研发能力、大力发展金融证券等服务业,加强港口整合和促进城市群协同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成为我国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一流国际科技创新产业中心、全球先进制造业高地、生态宜居湾区等,为我国发展湾区经济提供示范。
(二)东翼:依托厦门湾区打造东南沿海湾区经济东门户
厦门湾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以东区域,历来就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点。与世界主要发达湾区经济相比,厦门湾区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港口能力发挥非常有限,创新能力不太突出,城市群发展还相对滞后。因此,该区域要进一步增强发展湾区经济的意识,充分发挥与台湾地缘、文化等独特优势,推动海峡两岸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上的深化合作;通过建设港口联盟形成沿海扩大开放带;建设福州、厦门、泉州等城市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等,构筑东南沿海先进制造业产业带;加强与东盟国家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促进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加快建设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三)西翼:依托北部湾区打造东南沿海湾区经济西门户
北部湾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从2008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就提出了依托湾区发展经济的设想。但由于地处广西境内,北部湾区总体经济实力还相对较弱,经济要素不集聚,高技术产业相对薄弱,港口规模不太大、内部港口重复建设,交通设施比较滞后,快速通达周边省特别是珠三角大市场以及东盟国家的陆路通道亟待完善,与经济腹地和国际市场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北部湾区更要主动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推动与东盟地区的海上通道和门户建设,成为外接东盟国家、内联湾区腹地的交通枢纽。要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加强与越南的湾区经济合作,通过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建设成为中国与东盟区域的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三、东南沿海湾区经济发展的若干具体对策
(一)集聚创新要素,构建我国创新经济新引擎
1.促进资本功能叠加。充分发挥湾区经济贸易自由度相对较大的优势,最大限度调动投资和风险资本的积极作用,加大风险资本投资力度,实现资本功能B加。尤其是要利用香港作为国际化较早地区在风险投资管理及金融运作方面的经验,充分发挥深圳前海的金融创新作用和深圳创业板的资本市场功能,不断提升创新产业发展空间。
2.加快创新人才集聚。要充分发挥湾区移民人口多、创新能力强的特点,一方面要加快建设适应创新产业要求的研究型大学、研究机构和实验基地,打造学习培训、实践体验、产业孵化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要建立湾区内城市国际高端人才引进和共享机制,促进全世界优秀人才到湾区集聚创业。
3.优化创新产业布局。要加大创新经济的布局力度,以三大湾区为核心设立我国创新产业引领区。重点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东岸创新引领区建设,推动香港河套地区创新区建设,加强香港河套地区创新区、深圳高新区、东莞松山湖、广州天河科技园等高新园区的科技创新合作,建设成为我国创新经济新引擎、引领整个海上丝绸之路的创新产业高地。
(二)推动开放引领,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1.构建世界级湾区城市群。三大城市群要充分发挥湾区独特的“拥海”和“抱湾”优势,实施“以港兴城、以城聚业”战略,构筑大湾区交通通勤,湾区内城市之间基本实现城际轨道交通和快速干线铁路网络架构,形成“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的湾区城市群发展模式,力争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超过东京的亚洲第一大湾区城市群,成为东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领者。
2.建设全球航运中心。要充分发挥深圳港、广州港、香港港、厦门港、湛江港、北海港、防城港、钦州港等优质港口的特点,共同合作打造国际航运中心。首先要加强目前已有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泊位的扩建工作;其次要加强各港口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学习日本东京港经验,将各湾区内港口资源的进行重组和重新规划,根据集装箱、散货等货运情况进行适当分工,减少相互之间的恶性竞争;再次要增开沿海港口和空中的国际航线,将三大湾区港口和空中航线全部与东盟各国的主要沿海城市连通。
3.打造国际一流金融中心。充分发挥香港全球重要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促进前海金融业发展,加强湾区金融合作和创新,创立粤港澳大湾区的“湾区合作银行”,主动服务湾区城市群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鼓励金融机构大胆进行金融创新,共同参与制定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标准,提升区域内金融合作水平和质量。
(三)加快绿色发展,建设全球宜居美湾区
1.构建湾区临海生态带。一是要借鉴美国洛杉矶的做法,各大湾区都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以民间团体为基础的所有城市都参加的海域生态联动治理委员会,城市空气管理委员会等湾区环境治理机制,二是以深圳碳排放交易为基础建立海湾区域碳交易规则和市场,探索以市场手段建立海域和大气排污问题解决机制。三是加快制定海域生态保护规划,严格控制海岸填海造地,加强海洋生态修复和扩展。
2.创建生态优美的海湾国家公园。充分利用湾区海陆共存的优美生态环境,依托自然海景风光、风土人情的人文景观和地方特色的历史遗产等资源建设国家公园,推动湾区环境提升。例如,在粤港澳大湾区,就可以以深圳大鹏半岛为基础,结合东涌和西涌的优质海岸线、七娘山、古城风貌等建设国家公园。
3.建设宜居美丽湾区。推动湾区城市规划和宜居城市建设,以国际一流滨海城市为标杆,打造粤港澳全球宜居休闲湾区,构建世界最宜居的湾区绿色优质生活圈。并以广州、深圳、厦门和桂林等著名旅游品牌为核心,充分发挥广东、福建和广西生态旅游资源,结合湾区优良的海景资源打造我国东南沿海美丽湾区。
(四)强化区域联动,促进东南沿海联动发展
1.建立多层次的统一协调机制。以政府间协调为基础,城市合作为依托,民间联合为推手,构筑东南沿海湾区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一是要建立东南沿海湾区经济协调合作组织,建议国务院成立 “中国沿海湾区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负责对沿海湾区的开发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二是要加强湾区内城市联盟,成立所有城市都参与的非政府性质的湾区城市市长协会,建立市长联系会议制度和领导会晤机制。三是发挥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北部湾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分别具有跨国和跨境功能,建立非政府组织来推动湾区城市和港口的合作十分必要。
2.打造东南沿海湾区经济的战略腹地。要按照湾区经济产业协同、海陆联动的发展理念,利用粤港澳核心和东西两翼的资源禀赋的差异和互补,通过产业整合和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各区域产业优势,促进区域内生产要素的充分自由流动,在更高层次寻求产业协同发展,努力打造支撑核心、联接两翼的湾区腹地。
3.推进湾区经济与泛珠三角经济的融合发展。泛珠三角覆盖众多省份和特别行政区(即“9+2”),需要按照湾区经济发展规律,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厦门湾区、北部湾湾区和江西、湖南、贵州、云南、海南、四川等五个省份地区的合作发展,探索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产业转移,推动泛珠三角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形成湾区经济的战略纵深和腹地。
参考文献:
[1]韩康等著.北部湾区新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
[2]刘士林、刘新静.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16.
[3]汤明霞.建设国际化湾区名城[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
[4]吴思康.深圳发展湾区经济的几点思考[J].人民论坛,2015(2).
[5]谭刚等.深圳发展湾区经济与泛珠三角合作研究[R].深圳发展研究中心委托课题,2014.
关键词:旧工业区产业转型 空间整合引导型支柱产业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深圳自1980年成立经济特区以来,已经由一个不足三万人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人口超过一千四百万的现代化大都市,城市化水平由10%以下提高到目前的100%,属于典型的快速城市化地区。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深圳市大量的农业用地转换为城市用地特别是工业用地,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工业区,这些工业区大多都是自发形成的,布局分散、零乱,其中近2/3为旧工业区。由于建设时间比较早、规划不合理,大多数旧工业区存在容积率低、安全隐患多、厂房设施不能适应现代工业发展要求等问题。目前,在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加快旧工业区的转型升级成为深圳市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宝安区是深圳市的产业强区,工业用地占全市的一半以上,宝安BA203-07片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该地区产业转型措施与空间整合策略的探索,为加快推动快速城市化地区旧工业区改造提供案例借鉴。
1旧工业区产业转型的历史必然
1.1 内在动力:产业发展的自身要求
1.1.1级差地租与市场规律
级差地租理论认为:由于不同土地区位能提供的地租差异,城市内部土地利用形态会呈现出明显的圈层分化。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原来处于城市边缘的旧工业区逐步融入城市核心圈层,其地租也随着上升。这种地租的变化,导致企业生产成本急升,利润下降,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土地资源更为低廉的周边地区迁移,厂房出现大量空置;另一方面,受利益驱使和市场规律的影响,空置厂房逐步转变为具有较高收益率的商业、办公等其他用途。旧工业区产业转型正在自发地进行,但缺乏明确的政策引导和管理控制手段。
1.1.2产业梯度转移机制
产业的转移和升级具有梯度转移和梯度分工的特性,从产业转移的时间周期来看,一个地区的产业大约经过10~20年的发展,基本达到成熟状态,此时,产业将逐步由发达地区转移至发展中地区,再转移至欠发达地区。纵观全球产业发展历程,现代制造业经历了由欧美—日韩—港澳台—中国沿海的转移过程。而近年来,由于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等成本迅速飙升,中国沿海的大量制造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南亚等地区和国家转移。
就深圳市而言,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落后地区转移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原有产业并逐渐被技术型、资本型产业所替代。未来5~10年,深圳市将步入产业转型与升级的高峰期,高新技术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1.1.3旧工业区自身发展的需求
深圳市的旧工业区大多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呈现出建设档次较低,道路和市政等基础设施落后的特点,已不能适应大型先进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加上环境日益恶化,工业区经营状况不甚理想,原有企业逐步搬迁造成大量厂房空置。作为土地持有者的企业、个人和集体,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急需通过产业转型与空间整合来提升园区的生产效率,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外部环境的影响
1.2.1深圳市产业政策调整
深圳市从成立特区以来,经历了三次重要的产业政策调整。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积极倡导“三来一补”产业引进政策;1995年,为适应高新产业发展需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2003年产业政策的重点开始转向“产业集聚”基地的建设,提出“产业适度重型化”的发展战略。三次产业政策的调整促进了深圳经济的起飞和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深圳市目前可用于工业建设的土地已经十分有限,经济增长模式急需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013年初,深圳市政府颁布了以《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为主的“1+6”文件,进一步鼓励土地“二次开发”,加快推进旧工业区升级改造,并对“工改工”类型项目给予了更多的支持,以确保用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先进制造业、优势传统产业等倾斜。因此,未来深圳产业政策将在“效益深圳”的目标引导下,向着创新、集约、高效的方向调整,强调自主技术创新和土地产出效益。旧工业区的升级改造与功能置换将成为深圳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2.2上层次规划引导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确定了深圳是我国的经济特区,全国性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其城市产业发展目标是“构筑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适度重型化制造业为重点、高端服务业为支撑、支柱产业为核心、分工清晰、互补配套的多层次产业体系”,“不断壮大以支柱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逐步置换低端产业,为高端产业释放空间”。可见,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高端产业是深圳市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深圳市将加快产业调整步伐。本项目旧工业区位于公明-松岗优势传统产业片区,重点发展优势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配套产业。
《深圳市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了未来深圳市将建成以工业大型企业和总部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新型产业组织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产业、优势传统产业、生产业是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
然而,旧工业区的现状产业类型仍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与发展定位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缩短该差距,必须加快旧工业区改造,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
2BA203-07片区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2.1土地所有权与开发利用模式
BA203-07片区旧工业区的现状土地利用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有土地出让给大中型企业,企业作为市场主体进行开发建设,这类用地往往配套条件较好,企业固定资产投入较高,根植性强,动迁整合的难度较大,加上企业分布散乱,不利于统一改造;另一种是由村集体开发建设,通过出租的方式交由企业经营,这类用地一般配套条件较差,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低,根植性不强,不利于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但拆迁整合的难度相对较低。
2.2现状整体建设环境低下
BA203-07片区旧工业区内建筑毛容积率为1.09,而建筑毛密度却高达49.6%。一方面是土地的低效利用与土地价值的流失;另一方面却是过高的建筑覆盖率和公共空间的缺乏。BA203-07片区旧工业区现状建设环境欠佳,不利于核心企业的入驻,产业转型和空间整合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3产业发展低端化
BA203-07片区旧工业区内产业门类众多,涉及塑胶、五金、电子、机械、包装印刷、制衣、制鞋、家具、玩具等多个行业,主要以“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现有企业190多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建设档次较低、附加值不高,导致产业链条过短,缺少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相同产业之间的竞争严重。BA203-07片区旧工业区改造,需要考虑现有工业企业对地区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并制定合理的措施加以引导,重点是协调好近远期的关系,顺利完成空间整合,实现产业升级。
2.4道路系统及市政配套设施落后
BA203-07片区旧工业区路网建设混乱,交通严重不畅。主要表现在:(1)缺少交通性干道,人车混行,客货混行;(2)支路密度小、等级低、路况较差;(3)多尽端路、道路网未成体系。市政配套方面,设施老化、数量严重不足,供水、供电、消防、污水处理、工业垃圾转运等问题突出。原有的道路、市政设施及管网大都不能满足BA203-07片区升级转型的要求,无法继续使用,在旧工业区升级改造和空间整合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成本较大。
3BA203-07片区产业转型
3.1 积极培育主导产业
目前,规划区内产业类型多样、产业规模偏小,尚没有占明显主导地位的产业存在。(见现状产业构成示意图)
因此,主导产业的确定需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已有的产业门类中选择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作为潜导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格第电子、光翔电子),精密机械制造业(旭生机械)等,并从技术引进、资金供给、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扶持,创造条件促使其发展壮大;二是通过用地整合,腾出发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实施“筑巢引凤”策略,着力引进与规划区产业定位相符的龙头企业。
3.2 合理引导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是其他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因此,对其发展应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规划区内支柱产业大致可分为两类:引导型支柱产业和非引导型支柱产业。其中引导型支柱产业与园区产业定位相符,代表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如电子信息产业、精密机械制造业和金属制造业等,对引导型支柱产业应采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使其能保持长久的市场竞争力;非引导型支柱产业与园区产业定位不符,但目前在投资额、产业规模和用地规模等方面都占有较大比例,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如纺织及服装鞋帽加工业(永丰鞋厂、盛昶鞋厂)、造纸及制品业(龙成纸品)等,对非引导型支柱产业应采取“近期保留、逐步迁移”的方式,引导其进行整体搬迁和向相应的产业园区集聚。
规划区内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企业一览表
注:灰色底所示为非引导型支柱产业。
3.3 加强关联产业配套
旧工业区应该逐步搬迁与主导产业不符、环境污染严重、规模小、效益差的小型企业,为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充足的空间条件。以潜导产业为核心,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积极吸引关联产业进驻,并不断强化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的联系,逐步延长产业链条,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园区。
3.4 重视知识和技术创新
以主导产业发展为目标,制定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和技术创新体制,强调知识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地位,逐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4.BA203-07片区的空间整合
空间整合通过将零散的工业用地整合为规模化的工业园区,成为破解工业发展土地“难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工业园区的建设,促进内部企业内的有机关联,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的目的;通过加强园区管理,提高园区市政及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水平。空间整合的目的是构建一个有机的空间整体,促进工业经济由无序分散转变为有机集聚,实现“空间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发展态势。
4.1 总体思路
旧工业区将从横向的空间维度和纵向的时间维度出发,分别制定空间分区改造策略和时序渐进式改造策略。首先根据旧工业区的建设情况和产业发展状况,并结合上层次规划要求及用地权属,将其分为近期保留区、功能置换区和升级改造区,确定不同地区的范围与规模。然后在考虑整体利益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用地的状况,以最大限度地释放空间资源为目的,按照一定的时序对工业区内部用地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新的空间格局。最后通过优化整体环境,提升园区品质,塑造特色产业园区。
4.2 整合策略
4.2.1分区改造——空间策略
对旧工业区内各类工业用地及建设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确定近期保留区、功能置换区和升级改造区的范围及规模。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经营效益较好、与园区产业定位相符的中小型企业向近期保留工业区集聚,既充分挖掘现有厂房的使用价值,又为过渡时期区内经济发展保存实力。合理引导现状经营状况较差、环境污染严重、与园区产业定位不符的企业逐步向迁移,以腾出发展空间,为进一步的空间整合准备条件。
(1)近期保留区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并且与近期建设项目不存在严重冲突的企业或园区原则上应予以近期保留:①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规模企业;②土地产出率大于500万元/公顷的引导型规模企业;③自建厂房且用地面积大于1公顷的大型企业;④建设条件较好的成片工业园区。
规划区内原则上可近期保留的工业企业共15个(如下表所示),规划将根据城市发展需要,进行适当取舍。可保留工业园区5个,分别为潭头第一工业园区、潭头第二工业园区、东方八队工业区、以及楼岗路南北两侧的工业区。近期保留工业用地共54.53公顷,约占现状工业用地面积的38.76%。
近期保留区宜采取综合整治的方式,对其建设环境、市政配套设施和道路微循环系统进行整饬和完善,以改变旧工业区形象,提高厂房利用率和土地效益。远期将根据大型先进制造业园区的发展需要,进行统一改造升级。
原则上可近期保留的工业企业一览表
(2)功能置换区
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在旧工业区的改造过程中,宜将部分工业用地置换为居住、商业、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绿地等其他城市功能。功能置换区的主要划分依据有:①位于重要城市功能区及轨道交通站点附近的成片厂房;②与周边居住、商业、交通等城市环境不相协调的成片厂房;③根据需求已经在规划中做出功能调整的现状成片厂房。
功能置换区主要由两种类型的用地构成:一种只改变其所用功能,而不改变空间形态,但允许适当地增加容积率,主要指建设条件较好的工业区或成片厂房;另一种是既改变使用功能又改变空间形态,主要指建设条件差、环境污染严重,或与周边城市功能严重不协调,急需进行改造重建的成片厂房。
功能置换区主要包括楼岗大道以北、松白路以南的成片工业厂房,以及东方大道南侧、松裕路南侧,靠近广深公路的部分旧工业区用地,总面积约38.66公顷,约占现状工业用地的27.48%。
(3)升级改造区
是为了迎接产业转型与升级,彻底改变现有建筑形态和布局结构,实施二次开发的区域。主要包括建设年代较早、档次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的旧工业区,以及建筑质量较差、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无序建设的成片工业厂房。
升级改造区总面积47.51公顷,约占现状工业用地的33.76%,对于推动集约、高效的工业园区系统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2 渐进式改造
旧工业区空间整合的过程实际上是土地资源的整理和再开发过程。土地资源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巨大,因此,其整合过程必须综合考虑各类因素,有计划地逐步推进,即采取“渐进式”的改造策略。根据工业用地的用地特征,并结合其改造类型、改造难度,将旧工业区内部需要改造的地区分为近期改造、中期改造和远期改造。
4.3整合手段
4.3.1拆旧建新
在工业企业集聚与疏散的基础上,结合改造分区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拆迁计划,拆迁计划应遵循下列原则:(1)危房先行,按照建筑质量的好坏程度,先行拆除危旧厂房;(2)成片拆除,以法定图则所确定的道路网格为基本拆除单元,实施统一拆除与重建;(3)分期拆除,按照城市发展的需要及招商引资状况有计划的分期拆除。
4.3.2完善路网系统
按规划的路网结构,对旧工业区地块进行重新分区,同时开展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可与旧工业区拆迁同步进行,以缩短整合周期。整合后的地块应严格按照法定图则所确定的用地性质和开发强度进行高标准的开发建设。
4.3.3健全管理制度
第一,在法定图则编制完成后,建议在法定图则编制完成后,着手编制该地区的整体城市设计,以保证升级改造的系统性、延续性及新空间格局的构建;
第二,按照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严格控制新产业类型及工业企业的准入门槛,在吸引大型企业进入园区的同时,逐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
第三,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技术和中介服务,不断优化园区环境,提升园区建设品质。
5.结论
本项目所在的宝安区松岗东片区,是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典型地区,在经过30年粗放式发展之后,稀缺的土地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已经成为制约地区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有计划有步骤的产业升级和空间置换势在必行。
注释
[1]规划项目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东南部、107国道东侧,总用地面积325.85公顷。规划区以东方路为界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北部临近松岗行政中心,以居住功能为主;南部除蚌岗村外,大部分为旧工业区用地。
[2]规划区内现状工业用地面积140.7公顷,占现状城市建设用地的48.82%,主要分布在东方路以南和松岗大道沿线。旧工业区整体建筑质量较差,企业规模偏小,经营状况一般,部分工业厂房已有明确的改造意向。
参考文献
李小建等.经济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工业布局研究与规划.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