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范文第1篇

1池塘条件

池塘选择环境安静,避风向阳,水面稍大一些的池塘,面积以0.27~0.4hm2为宜,有独立的供、排水系统,水源水质良好,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标准,且一定要能满足不定期的添注新水需求,排水充分,池塘岸坡比1∶2,塘底平整,少淤泥,水深保持1.5~2.5m。溶氧5mg/L以上。

2池塘管理

2.1晒塘消毒

冬季抽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使淤泥厚度在10~20cm之间。曝晒后,重新翻耕。2月底,用生石灰干法消毒,加水至80cm左右,水色培育至嫩绿色,水温在15℃左右时,可进行鱼种投放。

2.2池塘改造

对池塘向阳的一边进行整修,修建一土坡,坡度为30°,面积为池塘面积的1.5%~2%,细沙土层保持在30cm,供鳖晒背、栖息和产卵。池塘四周设防逃墙,防逃墙用石棉瓦建,墙高40~50cm,内壁光滑,防止鳖逃走和敌害侵入。池中放置饵料台,以30°角斜放,固定在池塘内。

3苗种放养

3.1放养规格

草鱼、鲤鱼规格为100~150g/尾;花、白鲢放养规格为50~100g/尾,鳖苗放养规格500~750g/只。各种苗种都要选择无病无伤、健壮活泼、规格整齐的苗种放养。

3.2混养密度

鲤鱼或草鱼18000~30000尾/hm2、鳖750~900只/hm2,花、白鲢(1∶4)15000~18000尾/hm2。

4鱼鳖虾混养方法

鱼种的放养密度及搭配比例。鱼类以草鱼、鲤鱼吃食性为主,约占80%,鲢鱼、鳙鱼占20%。3-4月依次放入大规格鱼种22500~30000尾/hm2。5-6月套养0.4kg以上的中华鳖750~900只/hm2。6月上中旬套养南美白对虾苗15~30万尾/hm2。

5饲养管理

在日常的养殖管理中,鱼饲料采用人工全价配合饲料,按照“四定”要求进行,投喂量按照放养品种、规格、数量及出塘规格数量进行人工控制,鳖主要在养殖中后期少量投喂鳖饲料,根据天气、水温和鱼鳖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5.1饲料投喂

鱼鳖混养池中投喂重点是给鱼类投喂配合饲料,鳖可以直接利用鱼类残饵和病死鱼,也可以摄食一定量的有机碎屑,鳖的粪便可肥水,培养一定量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5.2水质管理

保持池水清新,适时换水,增加溶氧,池水pH保持在7~8,做好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3做好病害防治

做好池塘、工具、池水消毒及鱼鳖下塘前消毒,对发病的鱼鳖进行对症治疗。

6水质管理

投饲驯化时期,水位保持在80~100cm,每隔5~7d加注一次新水,保持水质清新,池水透明度在25~30cm之间,每15d泼洒生石灰,适时使用EM菌,保证水体溶氧在4mg/L以上,pH值7~8.5之间,氨氮不超5mg/L,同时配置增氧机,适时开机增氧,定期对池塘水质进行检测。

7病害防治

鱼鳖在下塘前消毒。池水消毒选择鱼、鳖可以共用的药物,例如:生石灰(60~70mg/L)、漂白粉(2~4mg/L)、强氯精(0.5~0.8mg/L)、硫酸铜(0.7mg/L)等药物进行全池泼洒。

8小结

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范文第2篇

阐述了都兰县藏羊高效养殖技术推广应用的现状,指出了在高效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思路。

关键词:

藏羊;高效养殖;青海都兰县;现状;发展思路

青海省都兰县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有序稳步推进过程中,为提升合作社综合能力,针对藏羊产业中羔羊生长发育缓慢、母羊繁殖性能低下等问题,在农牧厅安排部署下,在科技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下,为实现牧民增收、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实施了藏羊高效养殖技术示范推广。该技术以转变放牧藏羊生产方式为突破口,实施羔羊早期断奶和6月龄出栏,提高了藏母羊的繁殖性能,增加了羔羊初生重和断奶重;通过羔羊早期断奶和半舍饲养殖,充分挖掘了羔羊6月龄前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的特点,使羔羊当年出栏,显著增加牧民收入,同时减少了天然牧场载畜量,减轻了天然草场的放牧压力,有效解决了草畜矛盾,既提高了高寒草地藏羊生产水平,又保护了草地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1基本情况

都兰县处于柴达木盆地的东南隅,总面积43023.86km2(约430.26万hm2),可利用草场187.51万hm2。2016年底存栏各类牲畜120万头(只)。由于超载放牧等原因,草地退化、生态恶化问题日趋严重,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和危害生态安全的首要因素,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已举步维艰,难以为继。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在农牧厅的安排下,从2014年起,都兰县按照实际情况,先后筛选若干个合作社,在全县开展藏羊高效养殖技术的推广。首先,召开专题会议,宣传高效养殖的重要意义,鼓励合作社起带头示范作用,进而带领全县农牧民群众加入合作社或自发走高效养殖的路子,增加农牧民收入。组织人员参加培训,参观海北州等地的做法。目前,全县8个乡镇的部分合作社进行了高效养殖技术的推广应用,据统计显示,每个合作社选择500只母羊作为实施群,通过高效养殖技术的实施使繁殖率达到90%以上,选留适宜的母羔作为后备母羊逐步提高母畜生产性能,当年出栏羔羊200只;羔羊初生重增加0.5kg,60日龄断奶重增加4kg,2月龄羔羊成活率达到90%以上,母羊哺乳期失重与传统养殖相比减少6kg以上,成活率提高2%。藏羊羔羊采用2月龄断奶,至6月龄育肥出栏时体重达到35kg以上。

2存在的问题

1)认识有待提高。农牧民群众对加入合作社存在顾虑,害怕加入合作社,牲畜成了合作社的,万一赔了怎么办?雪灾、旱灾牲畜死亡怎么办?建设生态畜牧业为什么要组建牧民专业合作社,加入合作社有什么好处等。2)人手问题。以前放牧,公羊、母羊、羔羊合在一起放牧,1个人就够了,现在母羊要分群,羔羊要分群单独饲养,明显人手不够。其次,以前是自然放牧,早上赶出去,晚上赶回来就行,现在要补饲,增加了劳动强度,有点不习惯。部分牧户对羔羊早期断奶心存疑虑,担心羔羊死亡,造成损失,不敢早期断奶。3)防疫问题。自然放牧时,只要搞好强制免疫和常规免疫,羊基本上不生病,即使生病,也是腹泻、内外寄生虫病等常见的普通病,但舍饲后,由于改变了羊的生活习惯,许多没见过的疾病层出不穷,兽医现有知识跟不上。4)饲料存放问题。由于大部分农牧民、合作社基础设施不完善,库房里的饲料变成了老鼠的食物,老鼠不仅破坏了饲料,造成浪费,还带来了许多疫病的传播。

3对策与思考

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范文第3篇

1.21世纪健康养殖的观念

健康养殖的概念最早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海水养殖界提出的,以后陆续向淡水养殖、生猪养殖和家禽养殖渗透并完善。健康养殖生产的产品首先必须为社会接受,是质量完全可靠、无公害的畜产品,对人类健康没有危害;其次,健康养殖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生产模式;再次,健康养殖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是良性的,其生产模式是可持续的,对于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体现了现代畜牧业的经济、本文由收集整理生态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也就是三大效益共同兼顾。

2.健康养殖迫在眉睫,必不可少

随着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着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需求,畜牧养殖自身的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的缺陷,使得大部分养殖存在许多问题。

2.1违反规定使用饲料添加剂以及滥用抗生素

部分猪场为了片面追求利润,从促生长、控制疾病和提高瘦肉率等目的出发,超量或违禁使用矿物质、抗生素、防腐剂和类激素等。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耐药性,残留和过敏中毒等一直是长期的危害,这些现象在我国还较为善遍,造成消费者对猪肉品质的不信任,严重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行业形象。

2.2养殖破坏环境现象日益加剧

部分猪场污水不经处理,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和超高含量的氨、磷等直接排入河流,将严重污染水源,同时猪场恶臭在空气中散发,造成空气质量恶化和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2.3疫情的净化和控制任重道远

猪场的疾病控制是养猪生产的保证。猪场疾病复杂,猪能引起人畜共患的疾病达25种之多,为控制疾病、猪场不得不大量使用药物,造成药物的滥用和残留。

人们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探索新的养殖模式、研究新养殖技术、方法等来减轻养殖环境压力,保证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3.国内外健康养殖的发展现状

3.1国外健康养殖发展状况

随着健康养殖理论得到广泛理解与接受,其研究逐渐展开。在对可持续发展畜牧养殖的概念,发展战略和研究领域进行广泛探讨的同时,在健康养殖某些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建立了一系列法规和健康管理办法,从总体来说,国际上健康养殖的研究也处在起步阶段。

3.2国内健康养殖发展状况

国内的动物健康养殖主要是以“集约化畜牧业”的形式体现,“集约化经营”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经营方式。“集约化经营”可行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集约化两种。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牧业的集约化主要是劳动的集约化,今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集约化将逐步转变资本集约化为主的经营。

4.我国动物健康养殖与国外发展的差距

4.1基础设施、设备差距

我国畜牧养殖业尤其是工厂化养殖过程所用的设施条件还不够完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够高。而国外的先进工厂化养殖如微机控制技术,一切环境监测管理和饲料、饮水、药物投喂均为自动化。

4.2养殖技术存在差距

目前我国畜牧养殖技术普遍落后,国外大多采用传化效率高的人工优质配合饲料,不易传染疫病,饲料供应来源稳定,受自然因素影响的程度低。

4.3管理水平存在差距

我国畜牧产业落后原因①对养殖品种的养殖生物学、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盲目追求高产;②环境控制手段落后,动物药品使用混乱,某些兽用药物残留问题严重,疫苗开发落后;③饲料技术在畜牧养殖中,大多数养殖品种的营养及饲料研究薄弱;④畜牧养殖健康管理等待认识和普及。

4.4意识概念存在差距

国外发达国家注重人类生存环境与畜牧养殖的协调,早已形成健康养殖意识,而我国的畜牧产业普遍还处于传统型养殖状态,养殖户的素质普遍还比较低,不注重养殖技术的提高,并且环境意识不够,健康养殖的概念根本得不到体现,而一味地蛮干。

5.我国动物健康养殖应解决的问题

5.1进行养殖品种的优选工作,培育新一代优质品种

在大力提倡科学养殖的同时应积极开展良种引种、选育、自育、自繁等工作。具有较强的抗病害及抵御不良环境能力的养殖品种,不但能减少病害发生机会,降低养殖风险,增加养殖效益,同时也可避免大量用药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培育开发抗病、抗逆的养殖品种对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5.2提倡健康养殖模式,开展科学饲养

养殖模式包括养殖品种选择、饲养密度、投入产出水平以及畜牧养殖和其它生产方式的结合等诸多方面。在各种养殖模式中,应重点研究多元养殖、生态养殖低耗、高产的健康养殖技术工艺,开发环境清洁技术、生物降解技术等。

5.3进行高效饲料开发,推广科学合理的饲料投喂技术

饲料是畜牧养殖生产中的重要投入,是影响畜牧养殖效果和环境生态效益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应大力研究和推广应用先进的饲料投喂技术,如计算机控制的饲料投喂技术,自动投喂技术等,保证动物生长需要,尽量减少饲料的浪费和对养殖环境的污染。

5.4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

我国畜牧养殖中的健康管理和病害控制技术的研究远远滞后于生产的发展,再加上大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形成了养殖环境恶化,病害增多,用药量增加,药效降低,用药量又加大的恶性循环,对动物健康,畜产品安全甚至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6.我国动物健康养殖发展的方向

6.1进行绿色畜牧产物饲料添加剂的研制和开发

绿色畜牧饲料是指使用对动物和人类均安全的饲料,生产出的畜产品是安全的,开发酶制剂,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后,补充了动物体内自身内源酶的不足,促进了饲料中营养成份的分解,进而加速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微生物制剂饲料添加剂简称生物添加剂,可以补充饲料营养成份的不足,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饲料口感,提高饲料适

口性,促进动物正常发育和快速生长,具有明显的防病效果。

6.2粪便和废弃物处理技术

逐步发展工厂化养殖,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实现控制温度和光线全部使用配合饲料,粪便和废弃物推行无害化处理,养殖粪便和废弃物指标达到排放标准。

6.3提高我国动物养殖的集约化养殖技术

完善其养殖技术的配套性,如饲料养技术、环境保护技术、防疫体系、养殖设备的可控性等。

6.4加速发展集约化养殖方式及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

研究适宜于大面积推广的健康设施及其配套粪便和废弃物再处理技术,研究适合于不同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可持续养殖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培育出能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养殖品种的抗病、抗逆新品种;开发出适合大面积推广的无公害动物药品和疫苗;开发适合于不同养殖条件下,不同养殖品质的系列优质饲料,饲料饮水投喂设备及投饲技术。

6.5积极推广应用健康养殖技术

按照无公害畜产品质量标准和养殖技术规范,严格执行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切实抓好无公害畜产品生产。

6.6建立和健全检疫系统和质量监控系统

加强畜禽疫病监控和测报工作及防疫检疫,在全国范围形成一个能适应大流通、大规模、集约化现代养殖特点的动物防疫检疫网络。建立和健全畜产品质量监控系统,主要包括法律保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行政执法体系等三大体系。

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猪-沼-果(草)-鱼-鸭”立体养殖模式;微生物制剂;苗种饲料

中图分类号 S1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4-0134-02

“猪-沼-果(草)-鱼-鸭”山塘水库立体养殖技术,利用苗种饲料和微生物制剂等进行饲养,推广机械化环保养殖模式,利用增氧机、投料机和吊网等,克服了以往山塘、水库水深草密暗沟多危险多带来的捕捞困难的缺点,是一种低碳、环保、循环利用的生态渔业养殖模式,有利于提高水产品质量及产品竞争力,增加养殖产量。

蕉岭县地处粤东北,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处,隶属广东省梅州市,境内山多地少,生态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是鱼类及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繁衍、生存、栖息的理想区域。但由于我县地域面积狭小,水产养殖面积更为缺乏、分散,不利于规模化一体化大型养殖的发展,必须走“精、专、细”的发展道路,多出绿色、有机、无公害的长寿健康水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为了顺应我市建设“客都草鱼”地理标志性品牌和我县开发长寿食品“长寿鱼”的发展战略的需要,笔者选择在蕉岭县文福镇顺进鱼类养殖合作社的水库生态环保养殖示范基地作为试点,在我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多次进行试验,开展生态环保养殖试验及示范,制定生态环保养殖技术操作规程,摸索出健康高效的养殖新模式,总结出适合粤东北山区推广的“猪-沼-果(草)-鱼-鸭” 山塘水库立体养殖技术并进行推广。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1 “猪-沼-果(草)-鱼-鸭”养殖模式

山塘、水库养殖滤食性、草食性鱼类的生态环保健康养殖模式――“猪-沼-果(草)-鱼-鸭”有机结合健康养殖模式,即把猪、鸭、水产养殖与饲草(果树)种植结合在一起,农家无公害苗种饲料饲养猪、鱼、鸭,山塘水库周边种饲草饲养鱼类[1];鸭替果树、草地、水库捉虫,鸭粪用来肥水,对鱼类生存形成优胜劣汰法则,有利于种群发展。猪粪肥经沼气池发酵后作饲果(草)和培育水质的肥料,猪场排泄物经干捡粪和固液分离后,粪渣固体经过堆积发酵加点豆粕充分酵解制成有机肥,将其运输至果园、草地等作为基肥或追肥,虫草又可以喂鱼。污水则进入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猪场及养殖基地及附近居民的灯火照明等,沼液则通过人工搬运或地下铺设管道运输至果园、草地作为肥料。通过这种模式猪场粪液作为有机肥料被果树草地完全吸收利用,不会对环境及水源造成污染,有效地解决了果园草地的有机肥来源问题,使得养猪场不向外界排放污染物,形成良性循环[2]。

以草鱼等草食性鱼类为主养鱼,混养一定数量的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等。鱼种搭配比例:草鱼淡水白鲳60%、鲢鳙30%、鲫鱼及其他鱼10%。鱼种规格:草鱼10尾/kg以下、淡水白鲳8~10尾/kg、鲢鳙鱼10~20尾/kg。用草料(或部分苗种饲料)喂养草鱼,排出的粪便可以肥水,有利于培养浮游生物,鲢鱼、鳙鱼滤食浮游生物降低了水质肥度,而鲤鱼、鲫鱼又以草鱼吃剩的残饵、碎屑和底栖生物为食,减少有机物的残留,降低了水质污染。经过鲢鱼、鳙鱼、鲤鱼、鲫鱼的共同作用,既净化了水域环境,又促进了主养品种草鱼(部分淡水白鲳)的生长。利用淡水白鲳吃掉养殖水体中的野杂鱼和体质较差或生病的鱼虾,不仅可以防止主养品种的发病以及疾病蔓延,还能降低养殖成本,增加经济效益[3]。

2 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在本方案中主要起到降解水中的硝酸铵等有毒有害物质,改善水质环境的作用,根据鱼类生长的不同阶段、水质不好的时期,按照使用说明按需投放。试验表明:使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鱼塘鱼类健康活泼,全年少患病,少浮头,溶氧量较高,化学需氧量低,水中氮、磷含量降低(表1),使用微生物制剂的池塘,水质明显改善,透明度提高10%~15%,氨氮降低70%左右,亚硝酸盐降低80%左右,饵料系数降低8%左右,溶氧提高20%左右,鱼类发病率明显降低,尤其对一些年久失修的老化池塘,定期使用后效果更加明显,而不用微生态制剂死水塘,鱼类常年患病不断,气温闷热或气压较低天气,鱼类浮头死亡严重[4-5]。

3 加强水源管理

每年生产前要对水源进行水质检测,养殖季节对水库水质进行检测,每15~20d用生石灰{节水质,对水源不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的水源坚决放弃,清理养殖场周围环境,不留卫生死角,避免外源污染和人为污染水库养殖场。

4 机械化环保养殖模式

养殖过程中,使用增氧机、投料机和吊网,有利于鱼类生存和繁衍,提高产量,有利于群鱼定时定点喂食,也利于捕捞。

5 推广普及“猪-沼-果(草)-鱼-鸭” 山塘水库立体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

苗种统一采用有苗种生产单位资质的国家、省、市良种场生产良种,鱼苗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游动能力强,体表无病斑和明显病症,无检疫性病害及其他疾病。鱼种放养前10~15d,用生石灰消毒水库水体,带水消毒,生石灰的用量为1800~2250kg/hm2,7d~10d后,施放经发酵腐熟有机肥3000~3750kg/hm2培肥水质,5d~7d放养鱼种。放养前,严格消毒苗种,方法是用3~5%食盐水浸泡消毒5~10min再进行放养,放养以草食性鱼为主,肥水性和杂食性鱼为辅;多养中上层鱼类,少养底层鱼类。放养数量要根据水面面积、水源状况、增氧设备。鱼种大小和养殖技术综合考虑。一般按每hm2水面(指能常年稳定保水水位时水面面积)放大规格鱼种7500~15000尾,产量3000~7500kg。投喂饵料总的指导思想是“抓两头重中间”,即早春晚秋季节以喂精料为主,投饵数量少,而投喂重点在鱼类生长旺季的7―9月份,这期间饵料数量质量都要求更高。早春和晚秋每天投饵一次,以配合颗粒饲料或豆饼豆粕类饵料为主;7―9月每天投饵二次,上午下午各一次,先喂草料,后喂配合料或豆饼豆粕类料。同时按“四定”(定质定量定时定位)“三看”(看天气看水质看鱼吃食情况)方法操作投饵。其次,积极防病,掌握以防为主的原则,对症下药。

6 结论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推广了”猪-沼-果(草)-鱼-鸭”立体养殖模式,推广使用了微生态制剂、普及“猪-沼-果(草)-鱼-鸭”山塘水库立体养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并总结出1套适用于本地区的生态环保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带动我县山塘、水库生态环保养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减少水产养殖对环境的主要污染负荷10%,提高养殖效益10%~15%。

参考文献

[1]戴春山.猪沼果鱼鸭生态模式技术 [J].福建农业,2001(4):24.

[2]修金生,吴顺意,周伦江,等.福建省猪-沼-果(草、林、菜)生态养殖模式与应用[J].福建畜牧兽医,2010,5(32):49-51.

[3]贺斌,廖泽龙.山塘水库高产养鱼的技术推广[J].养殖技术顾问,2011(11):268.

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范文第5篇

畜禽的节约化养殖不断促进我国畜产品数量的增长,其以高效、高速、低成本等优势在近几年迅猛发展,成为我国农牧业领域中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一个行业。但是随着其快速发展,种种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畜禽集约化养殖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动物肉制品的质量,而且加深了畜禽食品的安全隐患。

2种养结合的畜禽生态养殖技术

1)在畜禽养殖中实行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技术,就是转变传统的集约化、规模化的养殖办法,推行生态养殖的方式,将畜禽从圈舍笼养中释放出来,利用林地、草原等进行生态放牧饲养。

2)畜禽的种养结合养殖模式是一种复合型的生态养殖模式,实现养殖业和种植业相互结合共同生长。养殖人员可以承包林地或草地等,将庭院圈舍的畜禽迁移出来,分散活动在草地里,实现畜禽养殖的同时还可以进行种植发展。使得种养业有机组合在一起,同时也很好地避免了家庭庭院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3种养结合的畜禽生态养殖技术运用

3.1畜禽生态养殖办法

同现代化的养殖技术不同,畜禽生态养殖是实行畜禽的野外自由放养的养殖方式。在进行生态养殖时,选择优良的畜禽种苗极为重要,这直接影响畜禽的饲养效果和结果。一些畜禽在野外可以进行自由采食,呼吸新鲜空气应用优质水源和充足的草料等,极大地减少了饲料的投入量和疫苗使用量,这样可以生长出真正绿色环保的畜禽。

1)品种选择。选择畜禽品种时,根据所养殖的地点和环境选择适宜于该环境下生长的不同畜种,例如在羊品种中选择无角陶赛特羊、萨福克羊、特尔克羊、夏洛莱羊或本地的优良品种。在选择时,尽量选择反应灵敏,活泼好动、抗病力强、耐粗饲、适宜放养的优良品种,保证能适宜于野外生态放养。

2)建设畜棚。在生态养殖中,建设好畜棚为畜禽夜晚宿营提供一个良好的住宿环境也极为重要,畜棚地点应选在避风向阳、地势较平坦、不积水,而且离水源和草场近的地方,这样可以减少因采食和饮水而在路上消耗能量。畜舍内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能太干燥,同时还要保证畜舍的通风,从而保证畜禽的健康。要对畜舍内部的温度进行严格监控,如果温度过高可以在畜舍内放入几桶井水,从而起到降温的效果。在冬天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适当使用取暖器,或在畜棚上安装保温膜从而保证畜舍内温度的适宜。这样的畜舍环境才能让畜禽尽快地适应,并健康快速地生长繁殖。

3)疾病防治。在进行畜禽养殖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疾病防治工作,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根据免疫要求,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畜禽品种等,制定适合的免疫程序,定时对畜禽进行疫苗防治,主要防治容易出现的传染性疾病,并且对患有传染性疾病的畜禽进行处理,避免形成大范围的传播。

4)要做好人工补饲。为满足畜禽的营养需求,在养殖时,要注意不同的畜禽在不同的时间和气候下的生长规律,使用科学的补饲方法。例如藏系羊有冬瘦、春乏的自然消长规律,为防止藏系羊在寒冷季节掉膘,对藏系羊进行补饲,可以把羊分为几个小组,用燕麦、青干草等作为基础日粮,并且用不同量的精饲料对各个小组进行补饲,观察饲喂结果,找到最佳补饲方案。牦牛生长在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而且食物有限,特别是在哺乳过程中,食物缺乏会使幼犊生长缓慢,影响牦牛生产潜能的发挥,所以对其进行补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措施。

3.2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

为了更好地实现畜禽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成立专业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让养殖形成一定的规模,这样有利于统一防疫、统一放牧、统一经营,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生态养殖路线。积极响应国家减畜禁牧的政策,在牧区可以通过种草(燕麦草、披碱草)来养畜,进一步促进草畜平衡,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高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从而做到减畜不减收的生态目的。

4结语

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范文第6篇

1.1污染物处理不及时

在山区进行山羊生态养殖过程中,由于大多并未修建污染物处理设施,使其无法得到及时处理,久而久之污染物随意排放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样也就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其次,在进行山羊养殖场地选址或布局时过于随意,并未按规定远离水源,这样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另外,由于山区山羊养殖场地随意,所以治理难度大、危害多、特别是山羊粪便中的有害物质若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会经渗透到土壤层,流入河流与水库中,导致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污染,这样也就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1.2山区山羊污染防治力度不大

由于地方政府一般都只注重人口密集居住区域的环境保护,而并不过于重视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促使山区治污力度并不大,造成治污设施建设跟不上环境破坏步伐,这样也就致使山区山羊养殖污染日趋严重。与此同时,山区畜禽养殖户污染治理方法比较落后,且虽然在处理污染物上有一定的效果,但因治理污染不科学,达不到国家关于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特别是在山区养殖场地,一般都只是采用简单的三级沉淀池过滤后进行排放,使其根本无法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这样也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1]。

2山区山羊生态养殖技术

为了更好的提高山区山羊养殖水平,做好科学规划羊舍、科学圈养、种植优质高产牧草、粗饲料制备、山羊放牧补饲、适时驱虫防病、合理确定出栏时间,这几方面的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对这几点关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实现山区山羊生态养殖目的。

2.1合理设计与规划羊舍

规划山区羊舍过程中,养殖户首先应根据山羊生物学特性,结合该山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气候,进行科学合理的羊舍选址、规划与布局。同时,尽量修建成双坡单列式的高床漏缝形式的羊舍,并选择木质或砖木材料为羊舍结构。另外,在架设羊舍过程中,由于山区早晚气候温差较大,养殖户应结合不同海拔高度,设定羊舍楼床高度与面积。最后,养殖户还应在羊舍后方侧风向处修建粪污处理设施,如积粪池、沼气池、多级沉淀池等,其修建规模应结合山羊饲养规模为根据,这样才能使山羊粪便污物得到无害化处理,进而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

2.2山区山羊圈养技术

传统山区山羊养殖方式一般都是以防牧方式,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山羊养殖,可采取山羊圈养与传统放牧相结合的圈养饲养方式。特别是对于农作物较多的山区地方,如秸秆、红薯藤、蔬菜叶等都在山羊养殖中得到充分利用。而为提高山羊圈养水平与品质,养殖户应选择优质的花生藤、大豆秸秆、优质牧草等为山羊饲料,使其可保障山羊所吃到的饲料符合喂养标准。另外,在投喂粗饲料时,如成熟后的秸秆、玉米壳等,其比例应控制在30%内,这样才能确保圈养山羊得到更好的吸收与消化。与此同时,在山羊生态圈养中,若条件允许,养殖户可对粗饲料进行预先氨化、碱化处理,提高山羊对粗饲料的吸收率与消化水平,进而加快山羊的生长与繁殖。

2.3保障山区山羊四季均衡的营养草料

在山区山羊生态养殖过程中,保障山羊四季均衡的营养草料是提高山羊品质的关键。而种植优质、高产牧草为舍饲养羊的物质基础,这样才能为养殖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种植草料时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养殖户应根据山羊养殖规模与发展需要,尽量选用农闲地、果园地、退耕地进行计划性种植,这样不仅能够使土地得到最大化利用,也能满足山羊饲草饲料供给需求。第二,养殖户还应将夏天与秋天青草茂盛季节进行充分运用,尽量收集野生草、秸秆、花生藤、农作物副产品等,并制作成青贮料和干草粉进行储存,使其保障山羊四季均衡的营养草料,实现山羊高效养殖。

2.4山区山羊粗饲料制备技术

粗饲料也是山区山羊生态养殖的重点,而粗饲料制备技术又是满足山羊饲养的基础。其中粗饲料制备技术包括饲草青贮、微贮技术、微贮饲料等技术,这些先进的粗饲料制备技术不仅有利于改善饲料口感,也能降低饲草饲料浪费。另外,在运用粗饲料制备技术时,养殖户还应充分利用夏天与秋天青草茂盛季节,大量收集野生牧草、树叶、农作物秸秆等,或栽培高产优质牧草,这样才能保障在冬季与春季山羊饲草饲料的供给。

2.5山区山羊放牧补饲技术

在进行山区山羊放牧补饲过程中,由于天气变化、温差气候、牧草生长规律等都有所不同,所以不同季节山羊补饲量也有所不同。但若只单单进行放牧补饲,很难满足山羊正常生长与营养需要。因此,在山区山羊放牧补饲过程中,应结合山羊实际情况进行放牧补饲,若有需要还可对羊群进行夜间采食,以便满足山羊营养需要。另外,养殖户还可结合不同季节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天气好的情况下可进行充分放牧。但若放牧补饲还是无法满足山羊需求,养殖户还应在收牧后的2~3h内进行精料补饲,以便羊群都能满足需求,这样才能加快山羊繁殖,提高经济效益[2]。

2.6定期进行驱虫防病措施

定期做好山羊的驱虫防病措施也是提高羊群生态养殖的关键。在进行驱虫防病措施时,首先应结合山羊寄生虫病发生的季节动态规律,对山羊进行驱虫防病措施。如在高发寄生虫病的夏秋季节,应每月进行一次的驱虫防病措施,在冬春季节还进行每季一次的驱虫灭疥。而对于山羊幼崽,应在两月龄的时候进行一次预防性驱虫灭疥,以便提高山羊的抵抗能力。其次,在选择山羊驱虫灭疥药物时,应尽量选择高效、低毒的药物,以防对山羊身体产生过多的危害。另外,通过对山羊进行科学免疫接种,是预防山羊痢疾、口蹄疫、山羊痘、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病的重要措施。而在进行免疫接种时,应严格依照免疫接种程序,使其预防更严重疫病的发生。最后,对于发病或疑似病种山羊,首先应进行消毒,后进行隔离与观察治疗,最后对病羊粪便与污染物进行焚烧或掩埋处理,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更大的传染,进而影响羊群的生态养殖[3]。

3结语

综上所述,山区山羊的生态养殖技术可有效提高山羊品质,扩大山羊总体规模,提高山羊养殖户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山区山羊生态养殖时,科学合理的规划羊舍、注重山羊的饮食与卫生、增强山羊饲料饲草的营养水平,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山区山羊生态养殖目的,也能为养殖户带来更理想的经济效益。

作者:王勇 裴振华 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畜牧兽医站

参考文献:

[1]田淑芳,周小波,袁珍军,等.山区山羊生态养殖关键技术探讨[J].湖北畜牧兽医,2016(5):41-42.

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范文第7篇

1.1基层推广人员素质不高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顺利开展还必须要有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队伍。我国水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省级站、地级站推广人员素质较高,到县级及以下推广站的人员素质较低,尤其是乡级和村级问题尤为严重,加之基层推广员少,专业化知识掌握不足,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华而不实。基层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所依赖的都是基层的技术人员,而这些人员由于自身的科技水平和知识水平不高,再加上上级对推广工作的不重视,根本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此外,基层技术推广组织开展的员工技术培训较为简单,远远不能满足新品种的培育、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预防等要求。正是由于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然人员综合素质普遍较低,直接导致了基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力度不过,技术指导以及咨询等服务难以落实到位。

1.2推广方式有待改进,水产技术推广手段落后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进行,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在市场预测分析、水产技术资金筹集、水产品销售推广、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与行政管理部门对应性强,行政部门过度干预导致上级推广部门作用弱化。此外,水产技术推广手段落后,水产技术供需矛盾突出。我国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存在教育、科研与水产现实联系不紧密,成果转化效率低,渔民接受技术培训、高层次教育不足,“产学研”合作不密,水产技术需求不能及时反馈到研发部门,科研部门的新型技术服务于小众,水产技术成果推广受众缺乏全面性。

1.3基层水产站的推广资金缺乏

在基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中,还面临着技术推广资金不足的情况,进而制约了基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的发展与进步。由于水产养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需要大量的经费做支持,然后实际情况却是经费缺乏,直接导致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缺乏资金支持。而且由于缺少资金以及奖励,大部分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人员无法调动积极性,甚至是把基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当成是负担,在推广过程中敷衍了事,不认真对待。总体来说,现行水产技术推广体系下,推广组织的结构、编制、经费等由政府决定,基层推广部门得不到财政保障,不仅造成推广人才流失,也阻碍了水产技术在渔业生产中的应用。

2农村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对策

2.1加强对推广人员进行培训

基层水产科技推广队伍的人数偏少,其知识的结构也比较老化,不能满足水产发展的需要,故而要不断加强水产科技队伍的建设工作,不断优化队伍的结构,加强和完善培训机制。对在岗人员加强培训,确保他们的知识结构可以有所优化,能够掌握更多的新技术,进而提高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针对基层水产养殖技术人员较少的情况,水产部门可以定期派遣专家到基层进行知识技术培训,并进行新技术的示范以及指导等。此外,要鼓励以及指导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人员学习新知识,降低其对新技术,新思想的排斥性,充分发挥水产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配合技术推广工作。

2.2加快完善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拓宽水产技术服务范围,加强技市场预测分析、水产技术资金筹集、水产品销售推广、产品质量管理等工作。弱化行政干预力度,在政策、经费上要对推广机构予以帮助,保证水产技术推广部门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此外,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要与农村的实际相结合,要做到将水产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和市场需求、农村的实际情况以及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相挂钩。再者,还要丰富水产技术推广手段,实现推广方式多样化发展。推动水产技术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转换机制,规范运作方式,统一分配推广经费与物资,促进水产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教育机构把握人才与技术需求,推进教学与生产更好的结合。

2.3保障充足的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资金

2.3.1针对于基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资金不足的现状,应该加大对技术推广资金的扶持力度,国家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每年根据当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资金扶持量,使基层水产部门有充足的资金进行技术的推广,进而有利于当地水产的发展,也会相应的带动当地其他行业的发展,不断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3.2乡镇等基层水产推广部门在进行财政预算时候要充分考虑基层水产养殖技术推广资金安排,并且充分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灵活妥善的运用多种资金筹集渠道,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推广资金,在推广的时候不会因为资金短缺而使进程受阻。

2.4提供技术推广服务平台

2.4.1技术指导和培训近年来,有些基层水产推广机构在水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不断加大技术指导和培训力度,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例如,在新品种引进、发展集约化、健康养殖、池塘高效生态养殖、鱼病防治、生态调控水质等技术的示范、引进和推广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良种覆盖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此外,通过组织交流学习、开展各项专题培训,为水产养殖企业培养了专业骨干力量,为养殖户提高了养殖技能。

2.4.2提供信息和其他服务近年来,水产技术推广机构通过不断完善和丰富信息服务的手段,利用广播、电视、水产信息网站等多种途径,为广大水产养殖户提供苗种、饲料、病害防治技术、养殖新技术、新理念、新经验等。

3结束语

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范文第8篇

最近几年,人们对生态以及动物的保护意识在逐渐的增强,同时笼养给人们带来的很多蛋鸡福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由于笼养鸡会使得蛋鸡的行动以及自由受到较大的限制,状态处于无产的阶段。长期的笼养也会导致蛋鸡有脆弱的骨骼,最终造成骨质疏松。针对这以问题,很多新型的养殖模式也逐渐出现,进而保证笼养蛋鸡有一个足够的空间去活动。比如新设计的鸡笼都会有栖木,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蛋鸡的骨质疏松。饲养环境的优化。对于笼养鸡而言,饲养的环境会严重的影响到蛋鸡的产量。当前我国的饲养环境主要还是过去的粗放型、大棚式的饲养,在通风方面仍然不够完善。因此,在九五期间研发了一个板式以及热管这两种通风换气的装置,主要是用于冬季的热能回收。不但可以提高室内的通风换气,而且还可以缓解畜禽的保温问题。优质饲料的生产和配制。当前我国鸡饲料的生产加工以及营养的调配都处于一个比较完善的阶段,针对不同的畜禽品种以及其生长的阶段不同,都会配置其不同的饲料。鸡饲料中所含的元素对于鸡蛋的产量和品质都会有较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鸡饲料中含有较多的叶黄素就可以使得蛋黄颜色更深一些。饲料配置科学合理,既可以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也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笼养蛋鸡的疫病防控。首先我们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选择最佳的疫苗。其次要定期的监测鸡体的抗体水平,这样可以尽早的诊断疫病,进行及时的治疗。近几年,发生的禽流感比较频繁,给世界各国的家禽养殖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因此,研制出高效的防控禽流感疫苗,可谓是势在必行。

2发展趋势

培育抗病、抗逆的养殖品种。以数量遗传以及分子遗传作为理论的基础,然后结合最新的生物养殖技术,做高强度的品种培育,进而培育出有较高的遗传潜力的新品种。笼养鸡健康养殖的模式和养殖技术的开发。依据不同蛋鸡的性能、健康情况以及产品的品质,选择配套的、科学的管理模式。依据每种鸡种的特点,研究相应的饲养工艺以及饲养设备。创建不同的生态气候,不同的笼养鸡健康养殖新模式。笼养鸡养殖微环境的监控。将每个鸡舍的养殖环境做一个数字化和精准化的监控体系。建设远程的视频监控体系和数字化的信息监控网络平台。开发一个适合农民养殖规模、低价、消耗低的夏季降温设施。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