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课堂教学问题诊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范文第1篇

一、分析教材,整体把握教学目标的教学能力。

把握教材进行准确的分析,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总体目标,它的具体内容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f包括数学公式,数学活动经验1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需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表明新课标体系已革新了传统课程体系,由过去的以学科中心逐渐转向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来。

备课时,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把本节内容根据知识结构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梯度,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起点低,层次多、要求高”,使较差的学生能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中等学生能够掌握中等难度的知识,好学生能够掌握较难知识,因而在备课时我们有这样几个步骤: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

重点在揭示概念的基础上,说明概念的核心所在,并要对概念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进行分析,其中隐含的思想方法要做出明确表述,在此基础上阐明教学重点。

(二)目标与目标的解析

目标用“了解”“理解”“掌握”以及相应的行为动词“经历”“体验”“探究”等表述,目标解析对“了解”“理解”“掌握”以及“经历”“体验”“探究”的含义进行解析,一般地,核心概念的教学目标都应进行适当分解。

要强调把能力、态度等“隐性目标”融合到知识技能等“显性目标”中,以避免空洞阐述“隐性目标”,使目标对教学具有有效的定向作用。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设计者应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教学内容在的逻辑关系以及思维发展理论,对本内容在教与学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预测,并对出现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教学难度,具体地可以从认知分析人手,即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思想方法和思维发展基础)对照教学目标还需要具备哪些条件,通过已有基础和目标之间的差异比较,分析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本栏目的内容就应做到言之有物,以具体教学内容为载体进行总结。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定要建立在前面诸项分析的基础上,做到前呼后应。

要强调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线索,这一线索的构建可以从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的发展过程(基于内容解析),学生数学思维过程两个方面融合来完成。学生数学思维过程应当以学习行为分析为依据,即要对学生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和怎样做才能实现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思维过程的描述,可以利用问题诊断分析中作出的结论,基于自己以往教学中观察到的学生学习状况通过分析学生学习本内容的思维活动过程,给出本内容的学习中学生应该怎样思考和操作的具体描述。

教学过程设计以“问题串”方式呈现为主,所提出的问题应当注意适切性,对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领悟思想方法有真正的启发作用,达到“跳一跳摘果子”的效果,在每一个问题后,要写出问题设计总图(基于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学习行为分析等)。师生活动预设,以及需要概括的概念要点,思想方法,需要进行的技能训练,需要培养的能力等。这里要特别注意对如何渗透概括和应用教学思想方法作出明确表达,教学过程应当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设计,如:讲授式教学设计、自主探究式教学设计、合作交流式教学设计等。

(五)目标检测设计

通过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需要以一定的习题,练习进行检测,值得强调的是对于每一个的习题和练习都要写明设计目的。以加强检测的针对性,有效性。

作为初中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认识,整体把握目标,以新课标为指导,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课程体系,自觉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积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只有教师尽快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并将新课标贯穿于教学中,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范文第2篇

问题一,小组缺乏凝聚力,认同感低

问题描述:在目前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分组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老师根据学生的高矮次序、学习能力差异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

问题诊断: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学生本身没有太多的选择空间,不能根据自身的特质、喜好来选择,对于小组的认同感、归属感较低,孩子的内驱力不强,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诊断处方:采用半自由组合的方式构建合作团队。教师在帮助孩子构建合作小组时,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综合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类,把全班同学分为A、B、C、D四类(或三类),也可以分为1号、2号、3号、4号等,其中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组织沟通合作能力最强的学生为A类,B类次之,D类最后,然后让全班学生根据(A+B+C+D)的原则自由组合,确保小组4名成员中分别来自不同的类别。

这样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与交际脉络,进行半自由的相互选择,最终构建各自的数学小组合作团队,并让小组成员相互讨论,为自己的小组命名。例如: “智慧组合”、 “水立方”等。通过半自由的组建方式,更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增强学生对小组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努力为小组贡献力量,使孩子们自觉地从事数学学习活动。

问题二,优等生受追捧,后进生受冷落

问题描述:在分组的过程中,往往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受到小组成员的追捧,而后进生则无人问津,与后进生分在同一组的其他成员暗自倒霉。

问题诊断:优等生因为有较强的数学知识和表现能力,总是容易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加分,为小组做出更大贡献,而后进生则恰好相反。核心在于我们没有为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提供同等贡献的机会。

诊断处方:实行以“进步总分”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利用计算比赛、作业评比或检测试卷等计算进步分。例如:

从上表中得出,某小组本次数学测验的进步总分为:80分,其中为小组贡献分数最多的是 1号与4号同学,而不是分数较高的2、3号同学,这样通过计算小组进步总分的方式,为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提供了同等贡献的机会,因此每次测试以后,组员们特別为低能力同学的进步而高兴,甚至比自己取得好成绩更高兴,而低能力同学也因自己为小组作出的贡献感到欣慰,这样一来,后进生不但不受冷落,而且还可能比中等水平的学生更受追捧。

问题三,热热闹闹,活而无效

问题描述: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例改进;学科能力;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166-01

培养学生能力一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重视提高学生的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实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一直以来,能力的培养都是外语学科教学努力追求的重要目标。一线教师对课例的研究以及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的持续改进,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学科能力培养的成败。

所谓“课例”,就是实际课堂案例,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所出现的亮点或问题的呈现。美国学者Stigler和Hiebert用“Lesson Study”来表述“一群教师每隔一段时间有规律地集合,一起设计、实施、测试和改进一堂或几堂真实课堂的研究课”。杨玉东(2010)的观点,即课例研究表现为教师研究如何改进课堂教学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持续的研究并加以改进;以学科内容为载体,围绕教学过程中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方案。也就是说,课例研究是以真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指向课堂教学问题诊断并提出改进方法的行动,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如何通过对课例研究进行改进,来提高英语课堂效率,进一步切实提高学生英语学科能力,是英语教师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案例的步骤一般包括Revision(复习),Presentation(呈现),Practice(操练),Consolidation(巩固)以及最后的Summary(总结)五大环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有限(45分钟),学生能力水平也有差异,以及老师实际课堂目标需要的应变性,部分环节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展示。这就需要老师灵活应对,适当、适时调整,对课例进行改进,更适应真实的课堂环境。

要做到不断的课例改进,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做大量准备工作。可以备课组为单位,组内分工,有老师进行教材解读并撰写教学案例,有老师进行课堂实践,组员集体听课、评课,进行教学反思,最后做出改进。这是以备课组为单位的课例改进,整个备课组形成一股绳,一齐出力,各有分工,最后形成共同进步。也可做实践记载法。实践记载法需要老师先自己设计教学案例,自己进行教学实践,实践中可以进行课堂过程的录音或录像,或请搭档进行课堂记载,这样可以获得课堂教学活动的原生状态,再从中发现课堂实践中的亮点或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记载,以提醒自己、同伴注意,在类似课堂中进行改进。这样的课例改进,具有较强的针对行和实效性。

以仁爱版七年级英语Unit6 Topic1 There is a study next to my bedroom中Section A为例,目标词汇有11个,目标句型是There be,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家中的布置等,课堂容量不可谓不大。在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发现如果按照以往的教学步骤,先导入新课,输入新单词,再引入教学重点,整个课堂会非常沉重。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直接引入了语言点,通过不断呈现“---Where is your bedroom? ---It’s on the second floor. There is a study next to my bedroom”和“---What’s in your study? ---There is a sofa, a desk, some books and so on.”这两个问答,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学生就能在口语操练当中接触、熟悉、掌握“there be”句型并掌握了数个新词汇,可谓一举数得。然后对方位介词短语如in your study进行替换,换成in your garden, in your bedroom,on the wall等,学生通过pair work不断巩固最后能熟练掌握there be句型的使用,整个目标词汇和目标句型自然融汇,学生印象深刻,学习起来不沉闷,效果很好。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行后来的阅读教学“My Home”和写作教学“My Home/ My Study”。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范文第4篇

校本教研的基本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勒温(K.Lewin)提出,现已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行动研究本质上就是用教育科学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因此,它是校本教研中比较适宜于教师的一种方法。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应当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使“研究的意识”贯穿到日常具体的教学生涯中。

行动研究的具体方法有:

多角分析。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对学校学科建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召开由学科教师、学生、研究人员、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参加的多角分析座谈会。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教学现象和问题,寻求共同认可的教改方案。教师通过自我反思,了解教学目标、教学期望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的差距;研究人员、教师通过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感受、变化和想法。

访谈。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包括学生访谈、家长访谈和教师访谈,了解和征求各方意见。

问卷调查、态度量表和能力测量表。主要用于问题诊断和课题立项阶段。设计相关量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态度调查和水平测试。

日记/教学反思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研究人员和教师坚持写试验研究的日记/日志,记录每次研究活动的情况并反思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课堂观察。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每次试验课进行课堂教学观察和记录。

数码照片记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研究活动和试验课的情景运用数码相机进行照片记录。

录像记录。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运用录像机对每次试验课进行课堂教学全程实录。

个案研究。主要用于研究过程阶段。对教师、学生进行个案研究。

(二)尝试校本教研的“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模式

对于如何开展校本教研,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刘华良博士提出了校本教研的一种操作模式:“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

第一、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

校本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不过,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即追踪问题),只有当教师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问题意识才上升为课题意识。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和设计意味着所研究的课题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课题产生的途径往往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它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它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与设计,意味着校本教研不是随意性问题解决或经验性问题解决。教师虽然在日常教学中从来就没有远离过解决问题,但如果教师只是以日常经验和惯用策略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想方设法(设计)之后采取行动并持续地反思其效果,那么,这种问题解决只属于日常性教学活动,算不上研究。

强调对问题的追踪与设计,能使日常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与校本教研中的课题意识区分开来。不过,这不是说问题意识就不重要。在教学研究中,常见的障碍既可能是课题意识太弱,也可能是课题意识太强。课题意识太弱的教师容易满足于以日常经验解决那些琐碎的日常问题,自下而不上,不善于在解决日常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捕捉一些关键的,值得设计、追究的研究课题。由于缺乏必要的追究与设计,那些日常的教学问题虽然不断被解决,但教师却很难从整体上转换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此相反,课题意识太强的教师容易热衷于热点问题、宏大问题,自上而不下,对自己日常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视而不见,或以善小而不为。满足于大问题、大课题的后果是忽视、轻视了教室里每天都在发生的真问题和产生的真困惑。

第二、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

在确认了日常的教学问题只有经过设计才能转化为研究课题这个观点之后,接下来需要澄清的是设计究竟意味着什么。教师日常的教学设计(即备课)所形成的方案即教师的教案。校本教研意义上的设计虽不完全等同于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但它实际上离不开教师日常的、具体的、以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校本教研中的设计意味着教师在发现某个值得追究、追踪的教学问题之后,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的设计(备课)中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不过,设计与其说是个体化的备课、写教案,毋宁说是具有合作意义的(不是形式化的)集体备课和说课。集体备课和说课实际上是借鉴他人的经验或他人的智慧。当教师在集体备课、说课中借鉴他人的经验或他人的智慧来设计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时,这种备课活动或教学设计活动就具有校本教研的意味。

就此而言,校本教研就是以研究的意识来强化教学设计活动。但校本教研中的设计又不只限于备课或集体备课。或者说,当教师期望借鉴他人的经验、他人的智慧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以便解决某个教学难题时,教师还可以从另外的地方获得他人的经验或他人的智慧,比如与专家对话,以及阅读相关的教学论著。也就是说,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地教学,而想方设法又意味着教师既反思自己的经验,又琢磨他人的经验。当教师将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做比较时,自己想方设法的教学便有了着落、有了灵感。

第三、基于教学对话的教学行动

行动是指将已经设计好的方案付诸实践。如果校本教研所设计的方案是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那么,接下来的行动既包括教师的上课,也包括相关的合作者的听课(即一般所谓的集体听课,此时教师的上课被转化为公开课或称之为研讨课)。

就教师的上课而言,行动不仅意味着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解决问题,而且意味着在教学对话中创造性地执行事先设计的方案。教师一旦进入真实的课堂,面对具体的学生,教师就不得不保持某种教学对话的情境,在教学对话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根据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意想不到的教学事件,去灵活地调整教材、调整教案。

第四、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反思

在整个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反思实际上是贯穿始终的。问题之所以能够被提出来,设计之所以可能,行动之所以能够创造性地执行方案的过程,都有反思的介入和参与。也有人因此将设计的过程称为行动前的反思,将行动的过程称为行动中的反思,将回头思考的过程称为行动后的反思。不过,所谓反思一般指回头思考,它指教师以及合作研究者在行动结束后回头思考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查看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如果问题没有很好地被解决,就需要进一步搞清究竟是由于所设计的方案本身不合理,还是因为方案的执行发生严重偏离,如此等等。

由于校本教研常常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体自主思考的合作研究,因此这种反思也可以称之为集体讨论,它与此前的集体备课、集体听课相呼应。事实上,校本教研需要经常性地与中小学已经存在的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等教学研究制度相结合。这样看时,校本教研与其说是对传统的教学研究方式的改变,不如说是对传统教学研究方式的一种落实和恢复。在课后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们一般能够提出问题,但对于如何解决问题却往往感到无计可施。教师们的困惑是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做的,或者不知道他人的经验是什么。

由此看来,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反思,其关键都在于开放自己的眼界,汲取他人的经验,并将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设计和自己的行动。其实,由于对别人的经验缺乏了解,教师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而且无法提出问题,导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因为习以为常反而视而不见。只有反思自己的经验并使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关照,教师才能真正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校本教研的“发现问题——组织团队——学习准备——设计实施——总结反思”模式

上海教科院周卫先生根据美国圣路易部新城小学“推动多元智能行动研究”提炼出来教师校本教研的过程应当是“发现问题——组织团队——学习准备——设计实施——总结反思”五个阶段。他还以台北县一所小学的案例对这一模式作了说明:

第一阶段是发现问题。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听课、观课和研讨交流,参加者要发现学校原有教育现场中的问题;而后是整理和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接着要确定研究的方向,并且拟订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是组织团队。大学研究人员和学校的教师自愿组织成专业发展团队,努力寻求校方关于课表的安排、人员、经费、时间和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持。同时,向实验学生说明开展这次研究项目的意图,并要征得家长的同意(这是学术道德,即开展一项研究的时候必须征得家长的同意和学生的愿意,而不是随便把学生当做一种实验品)。

第三阶段是学习的准备。第一,要研读、研讨多元智能的理论,构建团队的共同愿景。第二,让每个儿童都亲历各种智能的教学。第三,团队成员要填写每个学生多元智能的核对表,教师通过其在实践中的表现,来诊断和发现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第四,在实验的全过程中,专家和教师平等对话,分享经验。

第四阶段是设计和实施。这个阶段主要摘了两个单元教学活动,第一个单元叫“欢乐中国年”,就是围绕过春节的活动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先是讨论教学方案:怎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智能优势?在此基础上制订教学目标,而后把教学目标转换为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还要和家长座谈,让所有学生、家长理解开展这一活动的意义和实施计划,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研究人员和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者给予指导。随后,学生要完成“欢乐中国年”寒假作业,整个活动持续几个月。春季开学后,他们又开展了以“亲情”为主题的单元教学活动。让学生完成围绕“亲情”这一主题的相关报告,并组织全班交流,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他们各自能力提升的情况,同时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

第五阶段是总结和反思。即对两个单元数学活动的所有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完成论文撰写,然后进行经验的分享。最后要反思最初提出的两个问题解决得如何并思考后续研究。

整个研究过程,要非常注意资料的收集。第一,要把所有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第二,在每次活动中,对研究者要进行现场的观察和记录(这叫做“第三只眼睛”):研究人员和教师是如何互动的?最初的观点是如何发生碰撞的?研究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改变?通过研究如何提炼出一个主题?等等。第三,是教师和家长的反思札记。第四,是多元智能的分布表和每个学生多元智能的检核表,每个学生的学习成长档案袋(从最初的表现到完成一段学习任务后的情况,前后可以作对比)以及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个别深度访谈记录。

另外,每次活动后都要进行初步的资料分析,就好像我们上完课以后,都要有一个简单的评课活动:这节课上完以后的感受怎么样?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遇到了哪些困惑或者突发事件?这里面有哪些有价值的事件或故事,把它们整理出来,从中可以提炼哪些观点?等等。还要注意对原始材料进行编码分类,然后理出一个研究的线索,或者逐步概括出一个主题来。此后,通过反复的比较和思考,形成一个描述性的研究报告框架。最后,要对所有资料进行检核和加工,完成研究报告。

(四)叙事研究——表达校本教研的成果的一种方法

所谓“叙事研究”,也就是由研究者本人(“我”)叙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包括所研究的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我”是如何想方设法去解释问题的;设计好解决问题的方案后“我”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遇到了什么障碍,问题真的被解决了吗?如果问题没有被解决或没有很好地被解决,“我”后来又采取了什么新的策略,或者“我”又遭遇了什么新的问题?

当“我”这样叙述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时,已经在思考或反思,这也就使“我”的经验性教学转化为某种反思性教学。

更重要的是,当“我”这样叙述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教育事件时,“我”已经在收集研究资料和解释研究资料。叙述的内容也就构成了“我”的可供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这种研究报告使以往的“议论文”、“说明文”式的研究报告转换为某种“记叙文”式的、“散文”式的、“手记”式的、“口语”化的心得体会。它显得更亲近读者或听众,更容易使有类似经历的人通过认同而达到推广。

这样一来,校本教研的基本过程就转换为由中小学教师讲述自己(“我”)的教育故事:

第一,是我讲我自己的故事,而不是他人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行动研究的报告都可以视为一种教师的“自传”。

第二,讲述的是一个过去的、已经完成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或发出的某种指令。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然”的教育实践,而不是“应该”的教育规则或“或然”的教育想象。

第三,所报告的内容往往是我参与的研究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真实的教育事件。

第四,所叙述的教育事件具有某种“情节性”。“情节性”显示为某种偶然性节外生枝,使人感觉既突然波折,又真实可靠。

第五,采用的是归纳法而不是演绎法。这种归纳的研究方式使校本教研在提升相关的教育理论时显示出某种“扎根理论”的道路。

教师在叙述自己的个人教育生活史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研究、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经历,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到底发生了哪些教育事件。这种叙述使教师开始进入“研究性教学”的境界。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效互助;成长共同体

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学校的核心发展力,在一个教师团队中,只有每位教师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在团队目标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团结合作,共同进取,才能激活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才能更好地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它的具体表现是:在涉及相互依赖的活动的时候,大家协调配合;在共同攻关的时候,大家能沟通信息,相互了解;在遇到困难和阻力的时候,大家能各尽所能,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发挥团队的高效合作精神,克服困难,排除阻力。教育界普遍认同学校应当是一种合作型的组织,教师的工作应当是一种合作型的团队工作。

然而近几年,由于教师个人工作量大、压力大、负担重,沟通渠道不畅,团队整体协作意识不强,教师之间出现了各自为战、人际交往淡薄、骨干教师渐感孤独、年轻教师思想波动的现象。由此,导致了教师们工作效率低,学校整体英语教育教学成效不显著的状况。

因此,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个最终目标,我们要依托教师团队的高效互助,打造一支让和谐共处成为风气,让精诚合作成为品位,让学习研究成为习惯,让低耗高效成为追求的教师成长共同体。

首先,搭建学习平台

1.阅读滋养

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可以提升修养,触类旁通,旁征博引。为此,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我校积极倡导“浸润书香”的思想,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依托学科专业理论沙龙研修、经典导读、美文共赏、教学随笔交流、读书笔记展示等特色活动,营造团队合作读书的文化氛围,激发教师阅读教育书刊,让教师在阅读中了解前沿动态,开拓学术视野,感悟名师智慧,厚实理论积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个人素养,增强文化底蕴。

2.名师指引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摩他人之法以自强。”创设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能走近名师课堂,领略名师风采,听到学术水平较高的报告、参与优质课例的研究,洞悉前沿动态,领悟教改的新理念。精选骨干教师外出学习,现场感受专家教学语言的魅力,领略师生间的精彩互动以及教学细节中流露的教学智慧。同时,注重二次培训的推广。让参训教师采用专题讲座、学习交流或汇报课等形式把自己所学,所思在组内与老师们分享,对教师进行二次培训,达到“一人学习,众人受益”的效果。

第二,搭建合作平台

1.合理搭配,互补中平衡

一是老中青教师的搭配,发挥老教师经验丰富与做事细致的优势和青年教师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特点;二是不同性格的教师的搭配,借助不同性格的个体在认知风格、能力、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丰富团体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视角,丰富教师的思维方式;三是不同水平的教师的搭配,突出高水平的教师在合作中的示范引导与指导的作用,提高整个团体的工作效率,促进一般水平教师的迅速成长。

2.梯队合作,分层中优化

通过讲座、漫谈、对话等互动形式,在交流和碰撞中启发教师的思维、积聚教师的智慧,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加快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使不同阶段的老师都在原有的领域中有所提升――新教师快速入格,青年教师形成教育风格,中老年教师在教学上推陈出新。在实践中,重在抓实梯队教师学、读、看、磨、写等系列活动,学:聆听专家的讲座,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读:精读教育书籍。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技巧;看:观看名师讲座、名师课堂实录,或学习周边或本校名师的现场教学,领略专家的智慧,严谨与幽默;磨:团队磨课,从方案的设计、教案的拟定,到模式的提炼,汇聚群体智慧,磨出优质课;写:勤动笔,撰写教学随想,及时梳理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第三,搭建教研,教学平台

1.听课评课,行为改进

采用学科领导推门听课、预约听课或集体会课等形式加强对薄弱教师或薄弱班级的临堂诊断与点课的频率。通过这些形式的听课抓实对常态课的管理。强化教研组长的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辐射与示范作用,形成以校级领导、教导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研团队,深入课堂,发现的问题,分析“病因”,开出“处方”,督促整改。

2.课例研究,舞动灵性

以“课例”为载体,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定教学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并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组内讨论,并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做好课堂观察,记录相关信息,结合课堂呈现情况进行深入剖析。课例研究是将问题解决渗透或融入教学过程,贯穿在备课、设计、上课、评课等教学环节之中,活动方式以团队间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研究成果以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展示、教学反思、课例研究报告为主,同时发挥集体智慧,提高问题诊断的效能,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3.合作反思,启迪智慧

学习需要反思,实践也需要反思,课前需要反思,课后也需要反思。在反思中,教师用批判和审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并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从而实现自己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巩固、完善和变革。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范文第6篇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也是多元化的,有这样一句俗语,正所谓:“教有法而无定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运用好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教学方法,形成方法常态化,规范化?下面就议一议笔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 课堂教学 图像演示 比较 知识迁移

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很多,我们教师要针对教材内容合理的选择好教学策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很容易的接受知识,掌握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才能在数学课堂中快乐的学习,快乐的成长,感受到数学课堂的魅力所在。“所谓策略教学就是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关注、重视学生学习的具体表征,也是检验学科教学效能的重要指标。”①

一、图像演示策略

小学生获得知识是感性的,形象直观的,以前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被广泛运用时,我们常常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自己做教具进行教学,也能得到知识的形象直观性。现在随着多媒体班班通在教学方面广泛普及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展现了它的魅力所在。例如:我在讲解路程问题中的相向问题时,就用到了画线段图演示的方法。例:甲乙两地相距540 千米,小丽和小明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小丽的速度是每小时60 千米,小明的速度是每小时80 千米,问经过3 小时后,两人相距多少千米?我把这道路程问题做成了动画演示的方法,用一条线段表示甲乙两地的距离800 米,线段两端表示甲乙两地,用两个动画人物分别表示小明和小丽,从甲乙两地分别相向而行,行走3 小时的动画过程,一演示,又形象又直观,学生很清楚要想求小丽和小明行走3 小时相距多少千米?必须先求出小丽和小明3 小时各自行走多少千米?60×3=180(千米)80×3=240(千米)再拿总路程减去小明和小丽三小时走到路程就是小明和小丽两人相距的距离,540-240-180=120(千米)。

二、比较策略

比较策略是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分类比较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中,深刻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便于抽象、概括,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它能够建立新旧知识联系,同中求异;变换内容,设置异面;对比练习,异同结合;综合对比,揭示规律;从而获得新的知识。通过在教学中使用,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小数加减法时就运用了这种方法。这节课的知识是建立在整数加减法笔算方法的基础上的,首先教师要复习旧知整数加减法笔算法则,再与新知识小数加减法建立联系,尝试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总结出笔算法则,再进行对比比较,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突出新知识的重点难点,突出相同与异同起到强调的作用,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学得扎实牢固。又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数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时,在新课结束后,出示了这样几道题如:说说4+5×7 和(4+5)×7、(72-18)÷9 和72-18÷9 运算顺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就用了比较对比的方法,从而强调突出小括号的作用。算式里有括号的,要选算括号里面的,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三、知识迁移策略

知识迁移法实际上就是运用旧知识建立与新知识的联系,把获得的新知识自然过渡,从而使学生很轻松很容易的获得新知。实际上它是建立新知识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数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节内容时就运用了知识迁移的方法。首先复习整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再出示这样两组算式如:3.2+0.5、0.5+3.2 和(4.7+2.6)+7.4、4.7+(2.6+7.4)让学生观察两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你有什么发现?通过计算学生发现这两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这两组小数加减法运用了什么定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学生很容易的就能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小数也同样适用”。那么学生很自然的就在脑海里建立获得新的知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够使整数混合运算简便,同样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也能使小数混合运算简便”。运用知识迁移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很轻松,很愉快,很易懂,知识自然过渡,容易掌握。

四、化归策略

“化归策略是数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策略,是由一种形式变化成另一种形式的思想方法。化归思想实际上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将复杂的知识转化为简单的知识,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实际上也就是将新知识转化成旧知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知识。数学的解题过程,就是从未知走向已知、从复杂到简单的化归过程。”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数学问题都可以通过化归思想来解决,关键要考虑问题是否符合转化,能够转化,如果能够转化成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那问题就简单了,学生就很容易能够掌握新的知识,在教学中经常渗透化归思想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实际上化归的方向应是由未知到已知、由难到易、由繁到简。”③例如:简便计算88×125 这道题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计算,第一种方法是把88这个因数拆成两个数之和的形式再与125相乘,(80+8)×125 符合乘法分配率的形式,然后再计算。如:88×125

=(80+8)×125

=80×125+8×125

=10000+1000

=11000

第二种方法是把88 拆成两个因数相乘的形式11×8 再与125 想乘再利用乘法结合律计算如:88×125

=11×8×125

=11×(8×125)

=11×1000

=11000

这道简便题就运用了化归思想转化的方法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又如我们在计算图形面积时也会用到化归思想如:这样一道题求下面图形的面积,见下图。

这道题可以通过割补法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再计算面积就简单了。求这个图形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60×40=2400(平方厘米),化归策略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无处不在,体现了它在解决难题时的价值。

五、验证推理策略

验证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学习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思维方式。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推理验证过程,发展学生的推理验证能力,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推理验证能力后,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就能主动的通过观察—猜想—推理验证,有条理的、完整的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出验证推理的过程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例如:四年级数学《三角形内角和》这节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就用到了验证推理策略,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度。通过让学生猜一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等于多少度?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然后再拼一拼,学生发现正好拼成一个大角是平角,因为平角等于180 度,所以三角形的内角是180 度。在我们的数学教学过程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验证推理策略,包括计算公式的推导、几何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等等。又如: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教学过程中教师准备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拼一拼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实际上就是求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由于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又因为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所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2,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正好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总之,课堂教学中教学策略是多样化的,我们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教材教学内容合理的选择好教学策略,才能使我们学生学得很轻松,很容易地接受知识和吸收知识,掌握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是由浅到深,有条理性,有逻辑性,有科学推理性的知识传递过程。

才能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参考文献

①②焦晓燕、伏志英主编:《学习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导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74

③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94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七年级英语;面临问题;解决对策

一、引言

英语是一门从小学三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主要作用是为学生今后参与国内外经济、文化、科技交流奠定必不可少的语言知识以及常用的听说、阅读、翻译、撰写基础,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是经济文化交融的重要工具。

七年级英语教学处于小学与初中英语教学的交接处,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后继课程的学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英语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纽扣作用,所以把握七年级英语教学,使它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不容忽视。初中英语教学已不再是零起点,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便接受英语学习,但是,他们的英语并没有达到学习七年级教材的水平,在普通学校这种状况更为严重。

二、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有的学生看似听话、乖巧、懂事,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可每次考试成绩始终处于七、八十分,上不去也下不来,究其原因,,还是和其多年养成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有很大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们大多数人习惯了“让老师搀着走”,没有完成从小学的保姆式教学模式到初中的主动式教学模式的转换,没有养成主动自觉学习英语的习惯,不注意阅读教材和理解课文,把教材当作词汇集或查找句型的工具书,不思考 、不记忆、不归纳、不总结,自学能力不强,仅靠课堂上听一听,泛泛读一读,匆匆而过,以致有老师眼里认为不错的学生一学期下来,分不清she和her如何在作文中正确运用,只停留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层面,学习上没有积极性、主动性,不能正确理解运用语法,简单地以为只要背好单词便万事大吉了。长此以往,给继续高效听课带来越来越多的阻力,比如背好的单词不会正确运用,考试中分不清时态,分不清词性,什么系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头脑中没有清晰的印象,混为一谈,导致看似辛苦,徒劳无功。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重学习方法,坚持做好预习和复习

与小学相比较,初中英语更注重对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现象归纳总结,更强调将听、说、读、写糅合在一起综合操练。通过操练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以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通过语音,着重训练学生的发音、重读和语调等,并使学生养成通过音标自学积累词汇的良好习惯。初中英语教学进度明显加快,每课时讲授的知识容量大大增加,前后知识点的迅速积累,学生必须做到课前预习,课上勤于思考,课后认真复习,在复习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作业;尤其需要对所学课文反复阅读、熟练背诵、灵活运用。所谓“熟能生巧”,新知识点的有效接收必须建立在旧有知识的熟练运用上,没有预习、复习等环节的巩固加深,老师讲授的新知识点犹如在沙丘上搭建高楼,根基不稳,迟早要倒塌的。

(二)造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自信心

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由此可见,教师能否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能否成功进行课堂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应重视情感激励,及时对学生的表现和学习结果做出合理的评价。当学生的某种良好行为出现后,如果能得到相应的认可,学生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向更高层次发展。教师若能多给学生创造机会展示“自我”,满足他们好表现、好胜心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营造轻松幽默的课堂氛围通过运用实物、图片、录音、录像、简笔画、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营造真实感,根据课文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得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在知识、学习方法和心理上得到有效衔接,逐渐消除错误的思想认识,增强自信心,专心投入于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中去。

(三)树人生理想,师生家长齐努力

抓好课堂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之上,老师、学生、家长三方共同努力,有效沟通交流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外延工作,不容忽视,作用功不可没。一小部分学生在校浑浑噩噩的混日子,与家庭有很大关系,个体差异,具体情况应做具体分析,同时也存在共性――紧张的人际关系,残缺不全的家庭结构。有些学生其实是在为父母的“过错”买单。有句话说“你无法唤醒一个假睡的人。”当一个人从内心里排斥一件事情时,你去与之谈质量要成绩,仿若对牛弹琴,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我认为,与这类学生即时谈学习倒不如先引导他们如何做人做事,课下交朋友谈心,解决他们生活中碰到的困难,解其心结,用他人的励志故事传播正能量,点亮其人生希望,唤醒其自我期许。当学生在心底里确立目标,产生动力,再从点滴着手,辅以家长的督促规正,纠正错误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慢节奏启动,循序渐进,犹如开动的火车逐渐跑起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培养学生学好英语立志服务社会的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观,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作为英语教师,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问题诊断范文第8篇

关键词:情境;有效教学;学习主动性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化学教师创设教学情境重在塑造学习主体,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推动课堂有效教学。本文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就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略陈浅见。

一、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兴趣

化学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标志是以实验为基础。初中化学作为启蒙阶段,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巩固化学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师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演示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化学实验,创设化学实验情境,以生动、形象、鲜明的实验现象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更好地理解掌握相关的化学物质的性质、现象或者是解决某些化学问题。

例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针对这个反应,学生对老师提出了质疑。笔者选用两个集气瓶分别收集满二氧化碳,一个倒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另一个倒入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在两个集气瓶口分别放上一个烧熟并剥壳的鸡蛋。第一个集气瓶鸡蛋没有动静,而第二个集气瓶口的鸡蛋居然被“吞”了进去,出现了“魔瓶吞蛋”现象。此时,同学们个个都看呆了,惊呼:“太神奇了,太神奇了。”同学们理解并认可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当老师提出:“你还能设计其他的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了吗?”,这时同学们个个兴致盎然,跃跃欲试,有的想到了用稀盐酸、有的想到了用软塑料瓶、有的想到了做喷泉实验等等。通过实验,教师将实验结论的发现权放手给了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同时,课堂实验的趣味性,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直观情境,帮助理解

加拿大著名的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说:“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现代多媒体技术,主要包括录音、投影、幻灯、视频、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手段,能把化学中的微观结构、不易实现的实验、不易观察的实验现象等以生动的动画、图片、文字以及优美的声音有机地集成并展现在屏幕上,实现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帮助学生更真实、生动、形象地理解教材,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时,同学们由实验已经知道酸和碱能发生反应,并且得到白色固体,但是,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呢?同学们此时急切想知道白色固体会是什么?教师乘此机会,利用多媒体展示了flash动画,模拟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化学反应:氢氧化钠在水中解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而生成了难解离的物质——水,同时,钠离子和氯离子仍然存在于溶液中,水分蒸发后,氯化钠成晶体析出。通过多媒体动画创设的直观情境和对此过程认真的思考,学生不仅明白了白色固体就是氯化钠,而且也帮助学生理解了中和反应的实质。可以说,在不知不觉中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多媒体动画的微观模拟中迎刃而解了。因此,多媒体教学创设的直观情境,帮助学生对微观知识加深了理解。

三、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应用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知识,教师要注重观察体验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善于将生活素材引入到化学课堂中,用具体的生活实例、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来创设教学情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学习了金属的相关知识之后设计以下的相关情境:①北方一些公交车一到冬天,乘务员就会在把手上系上一块绒布,为什么呢?②目前我国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中的五角硬币首次采用了钢芯镀铜合金,该合金的性质与流通的一元硬币的材料性质相似。请你推测用来制造五角硬币的钢芯镀铜合金应具有什么性质?③现在很多家庭装修,都将室内原有的铁制水管改成优质塑料复合的开泰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④易拉罐由铝制变成钢制,其目的是什么呢?由于情境的创设贴近了生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倍感亲切自然。同时,这些问题体现了知识信息的多样化,也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此时的同学们求知欲望强烈,进一步体现了教育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理念。

再如:在教学“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一课时,创设如下情境:假设你是一名科普工作者,你正要建一个为初中学生介绍关于自然界中水的科普网站,你打算扮演什么角色?并提供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化学家:(1)水是由什么组成的?水有什么性质?(2)水是如何净化的?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出来的?(3)水又是如何被污染的?生物学家:(1)水对生物有哪些生理作用?(2)当湖泊被污染时会发生什么?(3)被污染的水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的?地理学家:(1)哪里有水?(2)淡水资源是如何分布的?社会学家:(1)为了治理水污染,我们投入了多少资金?(2)记录一周内你的家庭和你的学校的用水情况,绘制一张你家的用水统计表。课后,带领学生到当地的水厂考察水资源情况,日常生活用水、工业用水情况以及水质污染情况和防治措施。这样一来,不仅能使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化学教学的实效性。实践表明,只有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将新知识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建立起实质的联系,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新知。

四、创设问题情境,发展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总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产生,思维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不仅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所以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设“疑”立“障”,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木炭的还原性时,设置问题:1.你认为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可能生成什么物质?2.你能设计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吗?这可是未曾学过的化学反应,这样一问,给了学生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是这个问题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们不知从何入手。于是,连续设置三个问题:1.反应物是什么状态?2.反应的条件是什么?3.生成物可以采用什么验证方法?这三个问题更具针对性,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归纳总结,不仅得出了正确的实验装置,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创新设计实验方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各种适宜的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通过“情境”启发学生积极观察思考,以“情境”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取得教与学的最优效果,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和高效。

参考文献

[1]文庆城,张世勇.谈化学愉快学习教学策略[J].中学化学,200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