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乡镇财政;资金管理;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我国对乡镇经济关注度越来越高,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显得越来越为重要。但是在目前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财政资金监管难以到位。因此,重视并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已经刻不容缓,从而确保乡镇财政资金高效安全使用,利国利民。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后攻坚阶段,国家对乡镇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和投入力度空前加大,但这些投入的财政资金是否真正物尽其用,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乡镇财政资金监督管理优化已经刻不容缓。

一、我国目前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表现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制度不完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没有被规范,制度不规范使乡镇财政资金在审核批复以及使用环节上存在许多制度漏洞,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极大降低;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方法和监管流程非常不规范;乡镇财政资金使用没有形成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乡镇财政资金支出中的支农惠农资金等金额数目十分巨大,是乡镇财政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却缺乏及时的追踪调查,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其次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督管理队伍相对弱小,所赋予的管理权太小。一个单位之间身份的不同和工资待遇的不同,会影响到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还有硬件设施落后,办公条件相对较差,这也会使财政资金监管率得不到提升;此外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范围小,有些监督管理工作在充分实施落实上存在困难。三是乡镇财政资金内部监督不足。因为乡镇财务管理工作体系不够完善的原因,导致乡镇财务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且缺乏明显的责任划分制度。造成管理和执法力度差,各岗位之间无法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资金监管的漏洞和盲区非常之多。例如乡镇财政资金中的支农惠农补贴类的资金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记录与管理,冗杂或者没有实权的内部监督难以实现;还有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环节公示不透明,一些部门对使用的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目的,使用的收益对象,政策补贴资金的多少等缺乏公开透明的告示,财政资金使用的环节有效监督大打折扣。最后是在某些涉农专项资金监管存在不足。据有关规定很多资金的项目乡镇政府的财政部门必须实行上县一级财政报账制度,项目实施单位对县级的主管部门负责,而项目实施的乡镇财政负责部门则无权干涉,因此财政资金的监管流于形式走过场;部分专项资金存在许多不合规的挪用领用现象,但是乡镇财政却无权管理,这种管理权上的弱势使乡镇财政的监督弱化,资金偷占挪用现象严重,无法达到最初的预期目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乡镇财政资金的安全性大受影响。

二、强化我国乡镇财政管理的建议

首先是要建立全新的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加大力度惩处各种违法使用乡镇财政资金的行为。根据实际情况,在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相乡镇财政资金监督管理的制度,保证任何乡镇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制定制度时要出台相应的管理细则,明确各自职责,真正使各项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工作能过落到实处;不断强化对乡镇财政资金支票和会计档案的管理,确保所有的管理工作都依照规定规章进行。其次要从实际出发设置科学的管理岗位,提高管理队伍建设,并适当给予放权。岗位设置要科学合理,责任需清晰明确,并且权力要得到保证,这样有利于各管理人员在各辖权内各司其职,使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合理高效。例如,稽核岗位在设置上,稽核岗位主要职责就是对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账务核算进行审查,为提高其工作质量,稽核人员就必须拥有更加独立的权威性,故可适当赋予稽核人员独立行使独立稽核任务的权利。另外,可适当的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办公条件,提高他们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还有要落实内部责任监督,健全相应的激励与约束制度。在对乡镇财政资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将乡镇财政资金的各个项目环节的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资金流动的各环节不产生任何问题,减少管理上的漏洞盲区,从而避免由于制度上的缺陷造成资金损失;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制度,将各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作为乡镇财务管理机构的年终考核项目之一,通过表彰与批评相互结合、奖罚分明的模式来保证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工作高效开展。最后要加强对各传项资金运用的管理监督。保证资金运用上的合理安全,避免出现挪用公款的现象。县级财政部门需要设立专项资金的专门管理机构,建立对专项资金的实时监控跟踪,对于部分大额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需要实行考核评价的体制,根据所收到的资金使用反馈信息,分析专项资金运用是否合理,在作出科学的资金使用方案;乡镇财政部门要定时汇报各种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各专项财政资金存在的风险,确保每笔专项财政资金的安全性。

三、结语

乡镇农村的经济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我国乡镇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不断完善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工作,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意识,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使乡镇财政资金真正用到实处,真正能给乡镇居民带来好处,真正做到惠国惠民。

参考文献:

[1]庞殿明.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8):76,77.

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措施

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作为乡镇财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在基层财政部门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不断完善,城市建设也开始朝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在推动乡镇公共财政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相关部门会利用乡镇财政部门的相关职权来实现乡村一体化建设工作。要想加强乡镇财政的专项资金管理,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并和相关部门的预算、资金收支进行结合,对财政资金的应用情况进行规范,进而保证财政资金应用的合理性和公开性。

一、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相关概念简述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乡镇财政专项资金主要是指用于乡镇规划和建设来完善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专项资金。乡镇财政专项资金具备一些特有的优势,在应用范围和流程上有明确的规范条例,同时可以保证乡镇财政专项资金可以全面贯彻在整个项目工程中,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将乡镇财政专项资金与其他资金进行合理的分离,进而保证每一项资金都可以单独进行核算。加强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力度,可以有效的提升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的应用效益。总体来说,乡镇财政专项资金主要分为资金申请、资金审核、资金划拨以及资金应用等环节。乡镇财政单位作为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部门,每一个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人员都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职能进行明确,加强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以及应用力度,保障每一项款项的高效利用,进而促进我国乡镇经济的稳定发展,给乡镇经济以及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二、当前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大多数的乡镇财政机构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机制,并且有一些管理机制还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而进行修整和完善,从而导致在进行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现阶段,我国在进行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时,主要采用的是“乡财县管乡用”的管理体系,因而要想实现对原有的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机制的完善和创新,就要将大部分的乡镇财政税务部门进行拆散和合并,并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当乡镇财政税务部门拆散和合并以后,并没有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在进行非税收管理时,管理模式和流程仍缺乏规范性。此外,一些乡镇财政机构虽然建立了财政资金管理机制,由于管理范围存在空泛性,无法将其全面贯彻到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工作中来,从而导致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机制如同摆设,无实质内涵。由于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机制缺乏完善性,使得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十分混乱,资金应用效率得不到保障,乡镇财政部门的职权无法得到全面的发挥。

(二)财政支出“缺位”和“越位”的情况并存

财政资金的支出作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主要工作,当前,财政资金支出的应用框架缺乏合理性,导致财政支出“缺位”和“越位”的情况并存。其中,财政支出“缺位”一般是指,由相关财政部门担负的社会公共事务等方面的支出匮乏。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财政支出“缺位”情况也逐渐普遍,这通常体现在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干扰太多,财政部门除了要担负众多由市场供给的产品之外,还要担负由市场提供的服务,这就给乡镇财政支出带来了影响。近几年来,一些乡镇部门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开始在招商引资、土地征收、乡村建设等方面也消耗大量的财政资金,这种现象严重违反了公共财政支出的“三公”标准,同时还占用了一些其他公益性的财政支出,进而使得财政资金支出的应用框架出现变形。

(三)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

相关部门为了促进“三农”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工作,设定了很多财政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在整个乡镇财政资金中,占据较高的比例。当前,国家在进行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时,加大了监管力度,这对专项资金管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专项资金的应用方面,更是起到了优化的意义。但是,由于我国大部分的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机制缺乏完善性,财力管理方面还比较落后,再加上相关的财政管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法律意识,从而造成在进行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时,依然面临诸多问题。

(四)资金监管力度不够

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力度还不够,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就是缺少完善、合理的监管方案,不能按照相关的要求来做好事前预算、事中管理、事后控制等工作。即使我国大部分的乡镇财政部门已经开展了“乡财县管”管理工作,乡镇财政大部分的资金都交由县级支付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和核实,但是在现实的工作中,乡镇财政部门在财政资金管理方面依然具备较高的权益,从而导致无法对乡镇财政资金进行全面的监管。

三、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机制

随着我国乡镇开始朝着城乡一体化的方向改革,对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力度,就要制定完善的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机制,对乡镇财政资金管理进行制约和规范。有关的财政单位还要对乡镇资金管理机制进行全面的核实和评估,并结合现代化乡镇财政资金管理要求来将现有的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机制进行修整和完善,例如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机制、债权资金管理机制、国有资产管理机制、预算管理机制等,进而构建成一个完备、统一的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机制。构建现代化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机制,要全面明确乡镇财政单位的职权,并把相关的财政管理体系的落实当作管理的核心,在事权上要注重依法理财。首先,对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级别进行合理区分,保证每名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进而保证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高效性。此外,将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机制全面贯穿于资金管理工作中,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改,并将修改意见递交给相关的审核部门,经批准后,再将其落实到各个环节中。

(二)保证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规范性

近几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开始加强了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力度,在进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时,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来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应用情况进行操作,保证财政专项资金应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上级部门还要加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力度,并按照相关的要求来做好事前预算、事中管理、事后控制等工作。把财政专项资金监管的重心放置在追踪工作中,同时做好资金应用审批工作,对资金应用流程进行规范,防止出现资金占用以及乱用的现象。最后,还要对资金的应用情况进行严格控制,在专项资金支出时,要严格参照相关流程进行,防止占用专项资金的现象。

(三)采用现代化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始的资金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及时找出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现有的资金管理模式进行改善和创新,进而提升财政资金的管理效率,保证财政资金管理的科学性和现代性。此外,乡镇财政部门还可以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资金管理中,并构建信息化的管理系统,把资金管理融入到数据平台中,从而实现财政资金管理的信息化和公开化。

(四)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监管力度

各个部门都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并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监管力度。上级部门需要协调税务部门以及审计部门,对乡镇财政资金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管和审核,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找出相关的责任人,并追究其责任。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这个机制和各个管理工作人员的绩效直接挂钩,进而充分调动财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作为我国基础财政工作的关键构成部分,对推动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进行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水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采用建立完善的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机制、保证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规范性、采用现代化管理模式、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监管力度等方式,增加乡镇财政资金管理质量。

作者:陈月明 单位:包头市九原区阿嘎如泰苏木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丁常平.浅析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J].新经济,2014,Z1:50-51.

[2]王汉华,李俊,张旭照.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刍议[J].财会通讯,2014,26:128.

[3]河南省财政厅监督检查四处课题组,李和平,狄绯,王海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以2010—2012年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检查为例[J].财政监督,2013,27:48-52.

[4]孙秀辉.浅议乡镇财政专项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2,23:128-129.

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主要就宝丰县某乡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探讨,以期能够有效改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现状。

关键词 :乡镇 财政资金 监管

某乡位于县城北15公里。辖22个行政村,有9852户,38130人。总面积44.63平方公里,耕地3.2万多亩。财政所编制7人,目前财政所在岗人员3人。近年来,其不断加强乡财政建设、积极培植财源、强化财政资金的监管,使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财政资金存在着项目资金监管不严、信息通达不顺等问题。现分析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财政补贴资金分配体制有失公正,群众满意度差。就当前财政补贴资金分配政策中,类似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从客观上应该以种植面积为补贴标准的财政资金,但实际中由于种植面积难以核实,动态管理难以操作,以致出现了“补而无田”和“补而不种”现象。国家的田地政策长期不变,而人口随时变动,同样是本地村民,有的可享受到多个人的优惠政策,而有的人却连公共财政的一丝一线“阳光”都享受不到。

(二)乡财政资金信息公开不全面,群众误解多。主要表现为公开的时间与资金到位的时间不同步,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例如上级的补助乡财政资金由于资金下拨的环节、程序繁多,政策落实到乡、村、乃至群众,则需要一段时间,产生了信息公开上的时间差,群众难免产生误解。

(三)专项资金监管乏力,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使用效益不高。一方面,根据规定很多农林水、教育等项目涉及的乡镇,项目实施单位只对县级主管部门负责,作为项目实施地的乡财政无权过问,资金监管自然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部分专项资金存在乡财政“看得见,管不着”,致使乡财政监督弱化,影响财政资金的安全性。

(四)乡财政资金监督建设滞后,财政人员由于人员少,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财政所人员配备相对缺乏,财政资金大量工作难以有效完成,同时硬件设施落后,监管条件差,监管效率无法提升,不利于涉农资金监管工作的高效运行。

二、几点建议

为把乡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我们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改进监管方式,健全监督机制。建议进一步明确各监督主体之间的职权划分,加强相互配合与协作。把监督寓于管理之中,加强事前预警、事中检查、事后评价等监督机制,注重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投入产出效果;加强对社会公共资金、国家重点工程等的事后监督;各监督主体之间要建立广泛的沟通制度,实行监督信息共享,降低监督成本,避免重复检查。

(二)加强指导管理,提高监管效率。建议各级政府科学合理决策涉农财政资金的投放,对于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项目要特别慎重,尽量避免决策失误,盘活资源,突出重点进行监管。

(三)加大资金监管投入,提高监管能力。要在监管能力上给予支持,重点是保证必须的资金监管工作经费和交通工具。现行体制下,没有专项工作经费,财政所只有人员经费,在实际工作中是远远不够的。再说加强资金监管,必须深入基层、深入项目实施单位和具体实施地点,没有交通工具是很难履行资金监管职能的。建议上级财政将资金监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专项预算。

三、制度建设和创新

财政制度是规范财务收支活动的基本保障。推进财政制度创新,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要让基层财政所按制度办事,流程操作,把财政的权利锁在制度的笼子里。某财政所依据某乡实际情况,克难奋进,倡导“创新发展、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通过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建立公平和谐的政务环境、服务环境和干事创业环境,以创新的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以更高的定位搞好工作,强力助推进了连续三年全县财政所综合考评第一名、2013年省级行风政风先进单位的跨越式发展。

1、强化备用金管理。在制定《某乡备用金实施细则》后,强化了备用金提取的范围、流程、签字人员,进一步规范了备用金的使用。

2、细化财务收支。制定了《某乡村级财务收支管理办法》,做到“收入有来源、支出有预算、补助有清册、基建有合同”,形成一本明明白白的财务收支账本。

3、制定报账要件。(1)印制在提取备用金、支取项目类资金、拨付“一事一议”资金时的《提前告知书》,告知村级报账员在拨付此类资金时所需的报账要件,提前一次性告知。(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四条: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共九条),需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的规定,某财政所制订了专门的表格,对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支出,需两委会会议记录、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签字,方能报账。

4、建立资金监管台账,设立村级资金监管员。把每一笔财政资金的收支节余都动态的计入监管台账中,方便人民群众的翻看、查阅和监督。制定了村级监管员职责,要求各村推荐出一名资金监管员,负责本村的政策宣传、公开公示、补贴和项目资金的监督。也解决了财政所人员少、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5、及时公开公示、随时抽查巡查。配合乡镇制定了某乡财政资金监管、信息通达反馈、公开公示、抽查巡查四部实施细则文件,编制了流程图。在乡镇资金监管上,不是我们没有履行监管职责,而是我们不善于把监管资料固定起来。某财政所规定,每次下村检查验收,都要带上资金监管记录表、数码照相机,年终把记录表和照片装订成册归档。做到有记录可看、有照片为证的监管档案。

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人是财政管理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财政所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才为财用”的用人理念,结合每个同志的素质、能力、性格,把他放在最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增强财政所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干部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诚相待,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团队。打造一支群众满心、单位称心、同志舒心、领导放心的财政所队伍,打造一支敢打仗、能打仗、打胜仗的财政干部队伍。同时,用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财政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对提高学历、职称的同志给予奖励,评先、表彰优先推荐,学习气氛日渐浓厚。

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一)监管制度有待完善

首先,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流程缺乏科学性。部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脱离实际情况,使得监管工作流于形式,有着较大的随意性,使得监管不科学。其次,财政资金管理不规范。对于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制度流程并不规范,使得专项资金及监管工作趋于落后,从而使得资金在使用上有着较多漏洞,并未全部发挥出资金应有的效益。再次,省财政全力推进就地就近监管工作,但乡镇财政人员配备不足,且没有系统的培训,很多的专项资金申报是一个部门,使用又是一个部门,资金的使用方向、如何使用、达到的效果等等财政所人员全都不知道,而当资金下拨到财政所时,已经失去事前甚至事中的跟踪监管时机。最后,财政资金的使用反馈不及时。由于当前国家每年投入农村建设的资金量较大,而乡镇在使用这些资金的过程中,却很少追踪资金使用情况及其效益,导致不能对资金使用进行正确的绩效评价。

(二)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就目前来年,专项资金的监管上,力度不足,资金使用不规范的现象较为严重,且使用效益并不好。首先,乡镇极易出现专项资金挪用或跑冒滴漏现象,使得财政资金并为全部发挥出其作用,直接影响到资金的使用安全。其次,缺乏精细化管理。从当前监管方式来看,仍属于粗放型监管,且在管理上只重视资金分配,而轻视资金的使用及使用效益的评价,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较低。最后,由于种种原因,部分资金并未得到监管,这些项目的实施单位可能是县、市及主管部门所负责,乡镇财政既不知情也无权过问资金的使用情况,从而也就不能够充分发挥监管作用。

(三)财政资金信息不对称

乡镇财政资金信息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资金公开时间与资金到位时间不相一致,资金拨付具有超前性或滞后性。主要是一些财政资金信息不能够实现共享,有时资金到了却并不知情,或者信息有了资金却迟迟没有下达,进而影响了资金的落实进度。另外,监管信息上下沟通不畅,再加上很多专项的资金难以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有效的监管,也只能是看个大概,从而也就不能从专业的角度提供及时准确的资金监管信息。

(四)财政补贴资金有待改善

当前乡镇财政补贴资金主要为农资综合补贴与粮食直补等,是使用最为频繁也是对农民受益最大的方式。而这两种补贴面广量大,是根据农民土地的种植面积来计算其补贴量的,但在实际统计工作中,并不能准确弄清每一位农民的土地耕地面积到底是多少,导致出现“种而不补”、“补而不种”的现象,势必引起部分农民的不满。同时,农民家庭人口量在不断变化,出现田地少人口多或田地多人口少的现象,极易出现财政补贴不公正问题,影响财政资金的落实。

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完善监管制度

一方面,完善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制度,使其具有透明性及完整性。强调财政管理的科学化及其精细化,增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及科学性。在完善预算管理制度的基础之上,健全公开制,对公开内容及程序给予规范化,进而促进预、决算的法制化及公开常态化。另一方面,建立资金运行的全程监控制度。根据乡镇财政资金的日常运行建立相应的监控机制,实现预警制,建立有效的风险反馈机制;最后,足额配备乡镇财政人员与监管必须的设备,建立培训机制与相适应的监管工作岗位,对人员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以确保监管工作不流于形式。

(二)加强监管力度

首先,应确立管钱、管账和管事的职责,明确分工,在财政就地就近监管工作中,各财政所应该建立健全监管岗位,可相应设立项目巡查岗、资金巡查岗,将实地巡查与资金监管分离,从而实现资金管理的相互制约。其次,做好资金使用及涉农补贴信息的公开公示工作,从而对财政资金实行有效的社会化监管。最后,切实做好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为上级决策提供信息,保证资金使用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首先,应建立汇报制度。乡镇财政每月向区级财政汇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并制作相应报表说明,客观真实反映资金运行情况。一旦发现资金使用问题,可及时给予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减少资金使用风险。其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财政网络平台,构建区乡两级一体化的财政监管体系,实现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信息化。最后,加强区局与乡镇财政所的信息沟通,确保乡级财政部门能够准确执行上级部门所传达的文件信息,进而明确乡镇资金的监管职责。

(四)加强村级财政补助资金管理

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质勘查单位 财政预算 资金管理 问题 措施

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前身为成立于1958年的原广东省地质局地质矿产研究所)是在1972年开始组建,后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质总局于1978年正式批准成立,经过长时期的努力与发展,在2012年分类改革为公益一类正处级事业单位,经费按财政补助一类拨付。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技术力量雄厚,在我国战略性矿产成矿规律的研究项目上,数量多于100项,并预测与规划了几十个找矿远景区,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高达数百亿。而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稳步的发展,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尤其是在财务管理制度上,对财政拨款资金的管理上。由此可见,需要提高预算管理的理念,运用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管理方法,加强地质勘查部门财政资金管理的力度,才有利于促进地勘单位资金的优化配置,提高资金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提高资本的运营效能,进而提高地质勘查单位的经济效益。

一、地质勘查部门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相关概念

(一)地勘单位资金预算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资金预算管理是地勘单位经营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工作重点,也是单位内部资金管理的重要基础。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所谓的资金预算管理可以认为是借助于货币或者其他的指标,来对单位资金配置的方式与决策目标进行量化,并监督与掌控单位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的资金使用情况。资金预算管理能够对单位的财务活动、会计核算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有利于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对于预算管理来说,它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如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调控及考评等。

(二)地勘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的拨款流程

地勘单位的资金来源是财政的专项拨款。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资金拨款的方式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也发生一定的改革,地质勘查单位的财政资金拨付已经被全部纳入到我国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在采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地勘单位的财政资金拨款经费的拨款方式有所变化,预算单位需要根据指标计划或者是项目的实施进度来上报有关的用款计划,再借助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完成线上的层层审批,再经由财政部门审视与批准后才能够进行资金的拨付。并且,每笔资金的支付都需要通过零余额账户,来实现整个专项资金的拨款电子化系统支付,实现财政资金的运用能够直接支付给相关的参与者,如供应商、劳务单位或者是个人。

二、地勘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不足之处

(一)地勘单位的预算编制方式不够科学、缺少长期的预算规划

预算管理对地勘单位的财政专项资金的拨款来说,是一个关键部分。而就当前来说,预算管理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影响了地勘单位的财政资金管理。如单位在进行某项项目的预算编制时,对项目支出记录的细化程度不够,对于一些基本定额的制定不够科学等。有部分的地勘事业单位对于财政经费的预算经费分配是依靠历史数据上各个部门的使用情况来进行本年度的预算安排,而采用这样的方式,缺少对未来部门经费使用的科学预测,没有结合单位的业务发展情况来制定长期的预算规划,就会大大的削弱预算管理的效用。一方面,预算虚高容易造成铺张浪费或者是出现挪用资金的现象。尤其是我国地质勘查单位成立的时间比较悠久,退休人员的总量大,并且在地质勘查的部门中,人员经费紧张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说长期以来,离退休人员挤占在职人员的经费,造成部门经费紧张问题是困扰地质勘查单位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预算虚高还容易使得项目资金会出现大量结余的现象,影响财政资金的整体统筹规划工作,就会大大降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预算执行的过程不够规范也不严格

地质勘查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实施编制需要提高它的规范性。首先,地质勘查单位的财政预算项目实施主要是由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两部门之间实现监督、组织项目验收及进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但是,在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执行过程中,存在部门的项目在实施方案的编制上不够规范与严格,常常会存在项目的主管部门没有真正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出现审核不严的情形,影响到项目的顺利实施。其次,预算项目的监管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力度,就没有办法对该项目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等进行全面的监管。有的地质勘查单位虽然有对项目进行跟踪监测,但是所采用的监管手段不够科学,就无法发挥出监管的力度,就会使监管流于表面,容易出现虚假验收的情形。最后,对绩效考核来说,财政资金预算项目的绩效考核工作的评价体系不全面,也不完善,影响了相关的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的科学性,不利于地质勘查单位的发展。

(三)财政资金预算使用过于随意,影响了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地质勘查单位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形来说,存在一部分的勘查预算单位在财政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不够规范,缺乏讲求经济效益的理财理念,也缺少注重资金的静态平衡理念,重视财政拨款,忽视资金的管理,重视资金的预算审核,却忽视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在对部分项目资金的绩效考核时,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考核标准。在地勘单位财政资金的预算执行中,有些单位的支出审批制度不够严格,相关的制度标准不全面,对资金的使用存在较大的随意性,随意的扩大资金的开支范围,编制各种虚假的理由来发放各项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贴补力度,并且出现随意改变资金用途的情形。有些地质勘查单位为了简化单位资金用款的申请流程,使得资金用款能够更加的方便,常常会采取不科学的方式,如超限额领用大量的单位部门备用金,大额开支用现金,在对备用金的管理上,缺少科学的资金管理方法与控制方法,就容易滋生腐败与犯罪。

三、对地质勘查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管理不足的解决措施

(一)完善单位预算管理制度,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

要进一步完善地勘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发挥出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效用,就需要完善单位内部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地勘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编制的规范性,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内容来执行。首先,要加强预算管理的意识,建立健全相关的预算管理制度,如预算编制管理制度、地勘项目的预算审批制度、预算执行检查制度等等,来提高财政资金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其次,需要科学、合理的设置相关的项目目录。需要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地质勘查工作的新形势与新动向,能够真正的按照扶持的方向与环节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对现有的财政收支预算项目的目录进行全面的清理,从而在此基础上整合出一些更加科学、可行的新目录。在地勘单位的实际工作中,需要严格的按照财政拨款下的项目资金来开展相关的项目,不能够出现挪用资金、侵占资金的现象。在项目预算确定之后,就需要严格的按照预算的计划执行,从而提高预算管理的有效性。

(二)提高资金预算管理的信息化

要促进地勘单位内部控制及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就需要加强信息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单位内部的信息化程度,从而有利于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在完善地勘单位资金预算管理工作时,可以借助于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来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一是可以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地勘单位的实际情形,建立一个内部控制信息系统,来加强单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二是需要加强单位与外部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力度,就财政资金拨款等问题加强沟通,从而完善资金预警机制,来进一步控制单位的资金风险。

(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完善预算资金的监管机制

一方面,地质勘查的单位领导需要加强对财政资金预算编制的监管意识,重视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合理配置相关的财务人员,来降低地勘部门的内部风险。并且,地勘单位还需要适当的转变内部审计的职能,让审计人员有更多的权力去参与到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完善上,进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另一方面,国家需要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完善地勘单位的会计法规体系,进一步的完善财政资金预算的监督力度。此外,在开展监督的时候,还需要将重点放在财政资金的分配及使用这两方面上。加大对预算资金的监督力度,可以利用成立相应的主管部门或者是审计部门,最大化的发挥出监督的作用,完善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工作。

四、结束语

对地质勘查单位来说,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是其内部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预算管理是否能够发挥出它的作用,会极大的影响到单位的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地勘单位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好预算编制的执行力度,从而发挥出预算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邵鹏.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对地勘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商情.2013,8:155-156

[2]张晶.柴楠.地质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管理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10:49-50

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内部控制

一、相关概述

伴随着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财政国库制度改革也日渐推广,其改革的核心是逐步建立并完善国库单一账户管理制度体系,以此强化对财政资金的管理,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而与政府财政资金改革相适应的则是要逐步建立并推广零余额账户制度。从我国政府财政资金改革的实践来看,我国财政国库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就是以国库单一资金账户作为建立和完善的基础,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作为政府财政资金收缴支付的最主要形式。在这一制度之下,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部门通过编制预算并报财政部门审核,设置零余额账户并最终依靠该零余额账户来实现政府财政资金的授权支付使用等。

设置零余额账户,可以使政府财政资金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改善,可以实现在单一国库账户之下统一集中管理所有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并且有效解决过去因为账户设置比较分散、账户设置重复等问题造成的大量政府财政资金长期滞留,预算单位、政府财政资金在收支方面没有及时的信息反馈,财政资金账户和财政资金活动缺乏充足的透明性,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被截留、挪用、挤压、占用等诸多不利影响,从而实现对政府财政资金的科学管理,保障财政资金的科学规范使用,强化财政监督,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有效地从源头上遏制各种腐败问题的发生。

二、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虽然零余额账户制度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政府部门在推广使用零余额账户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急需得到改进和解决,通过对零余额账户制度的及时改进和监管,强化财政监督,明确责任。总之,实施零余额账户制度并以此为基础加强事业单位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运营效能,保护事业单位各项资产的完整和安全,推动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首先,缺少先进技术对国库管理改革的支持。目前政府部门在技术支撑上仍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以此来满足国家对政府财政资金管理改革的需要。要想顺利实现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需要强大的信息系统作为技术支持,而现行的信息系统在信息支撑上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操作系统相对较慢,有必要按照国库改革的需要和步伐,提升相关信息系统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对政府财政资金改革的技术支持。

其次,公务卡尚未完全推广使用。积极推广使用政府公务卡消费,对于有效构建政府资金科学规范使用的氛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政府公务卡虽已经试点,但是使用范围相对较窄,使用环境尚不完善,使用也不够规范,这极大地制约了政府公务卡的使用效率。而且,政府公务卡都用于金额较大的公务消费,政府部门的零星开支一般都不使用公务卡。因此,公务卡消费难以有效管理这类零星开支,对于政府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科学使用是一个漏洞。

最后,国库资金使用不够规范透明,财政预算管理范围需进一步扩展。一般情况下,政府在会计预算的核对范围上常常局限于政府直接拨款,范围相对较小,难以全面准确反映政府资金的全部运作状况和运作结果。财政机构的会计预算管理范围有待进一步扩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对政府会计预算核算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的投资也不再拘泥于直接投资的单一形式,而是逐渐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产生了直接或间接控股等新形式,这些新形式的出现都对政府会计预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国库资金体制的改革也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

三、完善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管理的建议

要进一步实现对零余额账户的科学化管理,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这不仅要求财政、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进一步统一认识、转变管理、强化重视并密切协作,更需要从制度上加快相关技术、政策法规及国库资金使用方法、预算编制方法等的建立和完善,从各个方面强化零余额账户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为事业单位的顺利运行提供有利条件和支撑。

首先,维护财政资金安全,强化对零余额账户的管理力度。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政府财政资金,要切实将财政资金的安全作为国库资金管理的中心内容和核心工作。财政资金支付中心要加强同有关部门的协作,维护政府财政资金的安全和高效使用,明确财政资金支付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要求将制度落实到日常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明确并细化责任,合理安排相关管理岗位,严格对政府财政资金的审核和支付程序并进一步加强票据、印鉴等相关凭证的使用规范,积极构建规范科学合理、健康有序、相互制约、监督制衡的政府财政资金管理的工作环境。通过实时监控财政资金的授权支付及时发现问题,如明确支付银行严格预算单位现金的提取时间和数量,发现问题及时制止。通过强制推行公务卡,建立政府消费公务卡制度,进一步减少预算单位现金提取数量,强化政府资金使用的约束力。

其次,进一步完善相关部门之间信息联网。通过试点并积极推广政府财政资金改革和零余额账户制度,政府财政部门、银行以及各相关预算单位在资金的往来上越来越频繁,金额和次数也越来越大,这对信息的核算、复核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实现财政、国库及银行之间的横向信息联网,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实现有效管理。通过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切实提高信息系统管理水平,提高相关工作的效率,缩短中间环节和时间,实现一次录入相关财政资金数据就可实现多方共同享用数据资源,既能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又可以提高国库资金的使用效率及使用效益,做到对国库资金的有效监管。同时,积极构建包含银行、财政部门、各预算单位在内的综合化财政资金信息处理平台,实现在平台上编制资金数量、审批资金、报送资金等工作,及时完成资金审核、资金支付、资金清算及信息反馈等,通过资金信息的多渠道采集和分析反馈,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实时监管。

再次,进一步推进对预算部门的预算监督。财政部门应当依法积极行使会计预算管理职能,依据会计法要求,明确各级财政部门的会计管理职能,认真管理、监督会计预算工作,以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财政部门会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实施会计预算监管不仅是法律赋予的职责和权力,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如果财政部门不能有效实施会计预算监管,无法实现对会计的监督管理,就会造成渎职失职现象发生,理应承担法律责任。管理政府资金的支出、组织并确保财政资金收入,以此完善政府经济调控是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责。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会计预算对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作的重要意义,更不能忽视对会计预算工作的管理。

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7篇

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财政补贴资金分配体制有失公正,群众满意度差。

就当前财政补贴资金分配政策中,类似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从客观上应该以种植面积为补贴标准的财政资金,但实际中由于种植面积难以核实,动态管理难以操作,以致出现了“补而无田”和“补而不种”现象。国家的田地政策长期不变,而人口随时变动,同样是本地村民,有的可享受到多个人的优惠政策,而有的人却连公共财政的一丝一线“阳光”都享受不到。

(二)乡财政资金信息公开不全面,群众误解多

主要表现为公开的时间与资金到位的时间不同步,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例如上级的补助乡财政资金由于资金下拨的环节、程序繁多,政策落实到乡、村、乃至群众,则需要一段时间,产生了信息公开上的时间差,群众难免产生误解。

(三)专项资金监管乏力,资金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使用效益不高

一方面,根据规定很多农林水、教育等项目涉及的乡镇,项目实施单位只对县级主管部门负责,作为项目实施地的乡财政无权过问,资金监管自然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部分专项资金存在乡财政“看得见,管不着”,致使乡财政监督弱化,影响财政资金的安全性。

(四)乡财政资金监督建设滞后

财政人员由于人员少,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财政所人员配备相对缺乏,财政资金大量工作难以有效完成,同时硬件设施落后,监管条件差,监管效率无法提升,不利于涉农资金监管工作的高效运行。

二、几点建议

为把乡财政资金监管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我们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改进监管方式,健全监督机制。

建议进一步明确各监督主体之间的职权划分,加强相互配合与协作。把监督寓于管理之中,加强事前预警、事中检查、事后评价等监督机制,注重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投入产出效果;加强对社会公共资金、国家重点工程等的事后监督;各监督主体之间要建立广泛的沟通制度,实行监督信息共享,降低监督成本,避免重复检查。

(二)加强指导管理,提高监管效率。

建议各级政府科学合理决策涉农财政资金的投放,对于情况不明,把握不大的项目要特别慎重,尽量避免决策失误,盘活资源,突出重点进行监管。

(三)加大资金监管投入,提高监管能力

。要在监管能力上给予支持,重点是保证必须的资金监管工作经费和交通工具。现行体制下,没有专项工作经费,财政所只有人员经费,在实际工作中是远远不够的。再说加强资金监管,必须深入基层、深入项目实施单位和具体实施地点,没有交通工具是很难履行资金监管职能的。建议上级财政将资金监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专项预算。

三、制度建设和创新

财政制度是规范财务收支活动的基本保障。推进财政制度创新,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要让基层财政所按制度办事,流程操作,把财政的权利锁在制度的笼子里。某财政所依据某乡实际情况,克难奋进,倡导“创新发展、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通过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建立公平和谐的政务环境、服务环境和干事创业环境,以创新的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以更高的定位搞好工作,强力助推进了连续三年全县财政所综合考评第一名、2013年省级行风政风先进单位的跨越式发展。

1、强化备用金管理。

在制定《某乡备用金实施细则》后,强化了备用金提取的范围、流程、签字人员,进一步规范了备用金的使用。

2、细化财务收支。

制定了《某乡村级财务收支管理办法》,做到“收入有来源、支出有预算、补助有清册、基建有合同”,形成一本明明白白的财务收支账本。

3、制定报账要件。

(1)印制在提取备用金、支取项目类资金、拨付“一事一议”资金时的《提前告知书》,告知村级报账员在拨付此类资金时所需的报账要件,提前一次性告知。(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四条: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共九条),需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的规定,某财政所制订了专门的表格,对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支出,需两委会会议记录、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签字,方能报账。

4、建立资金监管台账,设立村级资金监管员。

把每一笔财政资金的收支节余都动态的计入监管台账中,方便人民群众的翻看、查阅和监督。制定了村级监管员职责,要求各村推荐出一名资金监管员,负责本村的政策宣传、公开公示、补贴和项目资金的监督。也解决了财政所人员少、监管不到位的问题。5、及时公开公示、随时抽查巡查。配合乡镇制定了某乡财政资金监管、信息通达反馈、公开公示、抽查巡查四部实施细则文件,编制了流程图。在乡镇资金监管上,不是我们没有履行监管职责,而是我们不善于把监管资料固定起来。某财政所规定,每次下村检查验收,都要带上资金监管记录表、数码照相机,年终把记录表和照片装订成册归档。做到有记录可看、有照片为证的监管档案。四、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人是财政管理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财政所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尽其才,才为财用”的用人理念,结合每个同志的素质、能力、性格,把他放在最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增强财政所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干部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以诚相待,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团队。打造一支群众满心、单位称心、同志舒心、领导放心的财政所队伍,打造一支敢打仗、能打仗、打胜仗的财政干部队伍。同时,用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财政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对提高学历、职称的同志给予奖励,评先、表彰优先推荐,学习气氛日渐浓厚。

四、总结

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范文第8篇

关键词:财政;农业公共支出;绩效管理

对农业财政支出进行绩效管理是为了更好确保财政支出的资金可以更好地实现其应有的效果,通过加大对农业财政的支出可以带来以下效果:农业总产值的提升、农产品和粮食的产量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惠农资金的增加等方面,这些效果是衡量农业财政支出的重要绩效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衡量来判断农业财政支出是否进行了科学的使用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只有加强对农业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才能确保农业的财政资金可以真正地落实到实处,实现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目的。

一、农业财政支出概述

财政支出通常也被称之为公共财政支出,主要是指政府进行社会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为了实现对社会共通需求的满足,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投入。农业财政支出就是政府对农业的各种财政支出,其中既包括了中央的财政预算关于农业的资金投入、地方的财政预算关于农业的资金投入、国家关于农业项目的资金投入、国家对于农业的补贴等。

二、财政农业公共支出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财政支出资金到位率低

一般情况下,地方财政在对农业支出的资金到位上情况很不乐观,主要由于地方的财政实力比较低,导致承诺的配套资金难以及时的到位,心有余而力不足。经过国家审计部门统计,中央预算在农业支出中的资金到位率达到95.57%,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到位率不足50%。地方财政关于农业支出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一部分源于地方财政自身的财力问题,一部分是由于自身的筹集资金的能力较差。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盲目的申请项目,项目的资金需求量远远地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范围,在政府部门中有专门的进行找项目的部门,通常只是盲目地跑项目、上项目,不去考虑地方配套资金的承受力度,这就导致地方配套资金出现难以到位的情况。

(二)少数农业财政资金存在被挤占和滞留的现象

由于政府部门盲目的上项目,过多的项目出现整合的情况,导致部分项目的资金被其他的项目挤占,在项目资金的管理上目前存在以下情况:部分项目由于缺乏前期的准备或者准备不充分,导致项目资金被搁置;部分新项目在项目的招投标以及合同的签订上用时过久,进程过于缓慢;部分项目资金被用来进行以往工程欠款的偿还。审计部门也曾经提出,国内的专项资金在管理、分配和使用中不规范的问题比较普遍,其中的涉及内容和涉及金额也在逐步地上升,有的单位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并不规范,往往将专项资金用到弥补其他项目的支出上。对于农业财政的资金使用情况,往往是重分配而忽视管理,导致项目资金缺乏有效的监督。

(三)财务管理不规范

由于部分政府财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不足,业务水平不强,导致财务上存在不规范和不健全的情况,比如对于专项资金的管理并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账目,也没有严格按照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这就导致了会计账务、原始凭证、审核手续、账务处理等方面不规范,出现财务信息失真的情况。此外,部分单位对于财务管理的概念十分模糊也缺乏足够的重视,只是简单地将财务管理等同于会计工作,导致职责不清,无人复杂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工作,在项目资金的使用上也是随意地进行项目资金的支配,缺乏财务管理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三、完善农业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

(一)农业项目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建设

政府应该根据农村发展的需求进行农村发展的规划,确定农业发展的工作重点,进而根据农业项目的规划来进行农业财政资金的管理工作。农业财政资金的使用应该依据制定的年度或者阶段性的工作重点来实施,农业的龙头企业和重点企业作为资金分配的重点,对农业的经济安排做好规划工作,对农业财政资金的效益与支出来进行对比,确保每一项支农资金都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此外,还应该进行农业项目的整合工作,将农业财政支出资金同脱贫工程、旧村改造等项目结合起来,避免出现重复的资金投入导致资金利用率下降和项目资金需求超过自身的资金供给量的情况。

(二)提升农业财政资金的使用率

农业财政资金存在资金相对分散、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的情况,因此,应该对农业财政资金进行整合,来提升农业财政资金的资金使用率。首先,在财政资金的源头上进行把控。国家财政部门来牵头,要求地方财政设立专门的农业财政资金账户,对资金的分配、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其次,明确财务管理各部门的职责。要明确各涉及农业资金的单位职责,在对农业财政进行资金整合的基础上,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尤其是在农业项目的申领上、农业财政资金的使用上,需要有明确的责任归属。最后,完善农业财政资金的管理。针对区域内的农业项目进行管理,将区域内的农业项目进行整合,实现区域内农业项目的协调和互补,实现对农业财政资金的有效管理。

(三)加强对农业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

农业项目是涉及民生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农业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都必须在一个公平、公正和公开的透明机制下来进行,对农业项目资金的使用明细和管理情况要有社会的公示。包括财政部对农业项目的财政资金的支出数量,地方财政部门对农业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都需要社会公众来进行监督。此外,还需要国家审计部门对财政部投放的农业资金进行监管,确保项目资金落实到实处。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三农政策的不断推广,各种关于农业的惠农项目得到很大的发展,财政部门对于农业项目也给出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国家财政拨放的农业资金的使用流向以及资金的使用情况成为人们关心的内容,对农业财政资金进行绩效管理,是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对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和提升农业财政资金的使用率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婕.农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

[2]胡津峰.浅谈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绩效管理[J].财会研究,2014(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