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黄疸患者的护理要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1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05-01
1 概述
胆囊结石是胆囊内发生结石的疾病,是我国的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女性比男性发病率高。胆石按所含成分分为3类: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结石。目前,临床上胆囊切除分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传统胆囊切除等。
2 护理评估
2.1 健康史。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既往有无反酸、嗳气、上腹饱胀和类似发作史,家族中有无类似疾病史。
2.2 临床表现。
2.2.1 腹痛:胆结石发作时多有典型的胆绞痛。其特点为上腹或右上腹阵发性痉挛性疼痛,伴有渐进性加重,常向右肩背放射。
2.2.2 肠胃不适:胆结石急性发作时,继腹痛后常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后腹痛无明显缓解。
2.2.3 发热与寒颤:发热与胆囊炎症程度有关。坏疽性胆囊炎及化脓性胆囊炎可有寒战高烧。
2.2.4 眼睛巩膜颜色变黄(一般为黄疸)。
3 术前护理
3.1 观察了解病人家属对手术的心理反应,有无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的心理。耐心倾听病人及家属的诉说。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详细解释,说明手术的重要性、疾病的转归,以消除其顾虑,积极配合手术。
3.2 讲解胆囊结石手术的相关知识:介绍胆石症和与手术相关的知识,如疾病的发生发展;手术的适应证、术前准备、手术的基本过程等,让病人了解相关知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3.3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有无发热、黄疸、疼痛。准备手术者,禁食、休息,并积极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以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4 术后护理
4.1 监测生命体征、吸氧、血氧监测。
4.2 ,去枕平卧,头偏一侧,6小时后改半卧位,24h后鼓励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早期下床适度运动。
4.3 如有腹腔引流管,要妥善固定,并向病员及家属讲解其注意事项及保护要点,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
4.4 疼痛时可使用非药物缓解疼痛方法止痛,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4.5 术后禁食、排气后可少量饮水,无不适可进食流食,注意营养均衡。患者术后多会感觉口腔干燥,可用汤勺为其湿润嘴唇。
4.6 如排尿困难,可诱导排尿,必要时留置导尿。
4.7 心理指导:保持积极乐观心态。
5 术后并发症及预防
5.1 伤口出血。观察伤口情况,指导患者在咳嗽、喷嚏,起坐时防止腹压急剧增加,使伤口裂开。
5.2 下肢静脉血栓。术后1天指导家属为患者按摩下肢,促进深静脉回流。鼓励病员早期下床活动。
5.3 黄疸。观察患者皮肤及巩膜情况,如结石嵌入胆道,可致黄疸,一旦发现及时报告医师。
5.4 胆瘘:由于胆管损伤所致。若病人切口处有黄绿色胆汁样引流物,每小时50ml以上者,应疑有胆瘘,立即与医生联系协助处理,并遵医嘱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以维持平衡。
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ly liver of pregnaney,AFLP)是特发于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肝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快速脂肪变性,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和肝功能急剧衰竭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伴有脑、肾、胰等多种脏器功能损害,对母婴生命有严重威胁,孕胎病死率分别达85%和67%,预后较差,但近年来报到孕产妇病死率有所下降,这与诊治及护理水平的提高有关。
1 AFLP病因和发病机制
AFLP是妊娠晚期特发的肝病,以往的研究证明,它可能与妊娠后期或分娩时母体内激素水平,尤其是雌激素水平、环境、免疫应答的变化、脂代谢异常、蛋白质合成障碍、以及胎儿方面的诸多因素有关。
2 临床表现
AFLP发生于妊娠28~40周,平均36周左右。26~30岁初产妇多见。初期仅有乏力、厌油、恶心、呕吐、腹痛、继而出现进行性黄疸加重及肝损害,出血倾向,病情进展迅速,凝血功能和肾脏功能障碍,进而发展为暴发性肝衰竭,发生昏迷、休克、导致死胎、死产,可短期内死亡[1]。
3 护理措施
3.1 饮食护理 晚期妊娠产妇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影响脂肪代谢。护理要点,禁止脂肪、蛋白质饮食,给予低脂肪、低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保证热量,有腹水时给予低钠饮食。
3.2 心理护理 因该病发病率低,危及母婴生命,患者及家属会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担心胎儿及新生儿预后而焦虑。患者情绪的变化,可使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宫缩减弱、增加出血概率[2]。若短期消除心理障碍会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所以心理护理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家属及时终止妊娠是改善AFLP预后的关键,剖宫分娩可最大限度地缩短产程,应首选剖宫分终止妊娠[3]。其次是与患者有效沟通,耐心倾听孕妇 的叙述和提问,建立和谐,信任的护患关系,密切观察患者心理变化,特别是胎婴死亡的产妇,防止意外发生。
3.3 并发症的观察护理
3.3.1 黄疸护理:注意观察黄疸的变化,做好皮肤护理,勤换内衣,避免抓伤、感染、注意大、小便颜色变化。
3.3.2 出血护理:AFLP患者因肝功受损严重。凝血机制障碍,易发生阴道出血及术中出血,因此准确估计出血量及观察出血性状尤为重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与预后的关系极为密切,是AFLP致死的直接原因。阴道分娩时应于臀下置弯盘,认真计算出血量,并观察出血性状,若阴道出血超过1000ml,且为不凝血,应考虑DIC,按抢救DIC处理,交替输入新鲜血,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纠正凝血功能,同时起到保护肝、肾作用。采血、输血时的穿刺点,按压时间应延长,以免出血不止或发生血肿。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宫底高度,争取早期救治,防止病情恶化。
3.3.3 肾衰竭的护理:AFLP因肝功能衰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等血管活性物质灭活功能障碍,而使肾血管持续收缩,导致肾皮质缺血与肾小球过滤下降。进而发展为功能性肾衰竭,持续的肾缺血,又会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而导致器质性肾衰[5]。尿量是反应肾灌注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休克时最敏感的监测指标,护理人员必须严格记录尿量[6],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发现尿少、尿闭、血红蛋白尿,应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还应观察病人水肿情况,高血钾体征及电解质平衡,控制液体滴速。
转贴于
3.3.4 感染的护理:因AFLP患者抵抗力下降,易并发感染,应实行保护性隔离,减少探视,保证休息。合理有效应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口腔、引流管、尿管、及会阴护理,指导有效咳嗽,防止肺部感染。
3.3.5 肝性脑病的护理:肝脏是清除体内血氨的场所,肝功能受损时血氨升高,会出现情绪激动,沉默少言,嗜睡,严重时出现意识障碍,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意识改变。肝脏合成功能异常,可使AFLP患者多数伴有低血糖[4]。应观察患者有无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表现,监测血糖变化,与肝性脑病早期区别诊断,必要时静滴葡萄糖。若患者出现头痛、呕吐、球结膜水肿等早期脑水肿表现,应密切观察瞳孔变化,给予脱水,降颅压治疗,遵医嘱吸氧,冰帽降温,以保护脑细胞。
3.3.6 用药的护理:对AFLP的患者,支持疗法非常重要,可补充维生素K,新鲜或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及全血,用血制品应严格遵守查对制度,护士应注意控制液体滴速,防止心衰发生。治疗过程中还需输入大量保肝,降氨药物,应用前认真阅读说明书,掌握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保证用药安全。
3.3.7 恢复期护理:AFLP患者如能顺利避免产后阴道大出血,度过产后1周的多脏器功能损害期,疾病就会进入恢复期,因患者各脏器功能损害较重,患者产后不宜哺乳。临床症状数周可消失,但各脏器功能需数月才能恢复,应继续卧床休息,对症治疗,营养支持,应用肝脏负担小的药物,定期复查,据报导,AFLP可复发,患者康复后应尽量避免再次妊娠。
【参考文献】
1] 孙美农.妊娠急性脂肪肝临床护理[J].首都医药,2007,(1):3233.
[2] 谷进.产妇精神因素对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9,15(10):615616.
[3] 余江.妊娠急性脂肪肝6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 37(6): 363364.
[4] 王德智.妊娠急性脂肪肝的诊断与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8,14(4): 199202.
方法:从术后护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防治护理等分析影响肝癌介入疗效的护理要点,总结出原发性肝癌病人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术已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较好的常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可以大大减轻病人的痛苦,提升患者生命的质量。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术后护理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92-02
原发性肝癌是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简称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22万人死于原发性肝癌[1]。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在X线机等设备的监视下,经皮肤穿刺动脉,将导管超选择性插入瘤体供血动脉内,然后经导管注入抗癌药物或栓塞剂,通过栓塞肿瘤供血动脉使肿瘤缺血坏死,同时抗肿瘤药物在肿瘤局部缓慢释放起到化疗的作用,显著提高了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疗效。
通过对临床34例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护理,现总结出护理措施与体会。
1 术后护理
1.1 术后常规介入护理: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主诉,密切观察其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做好病情观察,监测心率、心律、血压、体温、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尿量的变化,如出现少尿、血尿,应立即报告医生,行补液利尿、碱化尿液的治疗。并及时做好记录。
1.2 心理护理:介入术后患者的肢体受限,对预后的担心会给患者造成很大心理压力,因此应提供良好的沟通技巧,以给予强有力的心理支持。
1.3 穿刺点和术侧肢体的护理:手术结束穿刺部位按压20min,确认无渗血后,用无菌纱布、绷带包扎返回病房。术后嘱患者严格卧床休息,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术侧肢体伸直位制动12小时,观察足端皮肤温度、颜色、感觉的变化,防止动脉血运不良或血栓形成。血运不良时应给予保暖或松解包扎,若疑为血栓形成,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1.4 遵医嘱输液,并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减轻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对肾脏的损害。观察尿量、尿色,每日尿量应在2000ml以上。
1.5 饮食指导:术后如无严重恶心呕吐无需禁食,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的半流质饮食,多食水果蔬菜,防止便秘。
2 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防治与护理
2.1 腹痛:肝动脉栓塞后致肝脏缺血、水肿及肿瘤坏死或因胆囊、胰腺动脉被误栓塞引起胆囊梗死和急性缺血性胰腺炎均可导致腹痛。护理上应观察、鉴别腹痛性质及所致原因,必要时行化验及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后及时对症治疗。适当应用止痛药物,观察用药后效果,教会病人使用转移注意力等方法减轻疼痛。
2.2 恶心、呕吐:为化学治疗药物的反应或栓塞所致,多出现于介入术后48小时内。护理上遵医嘱给予止吐、护胃药物,并向患者解释呕吐的原因,提高心理耐受能力。严重者暂禁食,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而窒息。注意观察呕吐物的颜色及量,做好口腔护理,并注意补充水、电解质,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2.3 发热:为栓塞后综合征即肿瘤坏死吸收热或继发感染所致。护理上予以物理降温,嘱患者多饮水。超过38.5度者,用抗生素往往无效,也可适量应用退热剂。退热出汗时应及时更换汗湿的被服,防止受凉,预防感冒。对继发感染者应及时应用抗生素。
2.4 肝功能损害:为栓塞所致的正常肝组织损伤,尤其在肝硬化基础上的肝功能损害。表现为黄疸、腹胀、腹水甚至肝昏迷。护理上密切观察患者皮肤巩膜有无黄疸,及黄疸是否逐渐加重;注意患者的意识、精神状态,有无性格改变及行为异常;观察大小便颜色,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保持大便通畅。对发生肝昏迷者持续给氧,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分泌物防止误吸致窒息。
2.5 呃逆:少见并发症,为化疗药物刺激膈神经。可持续数天至月余,患者非常痛苦。给予心理护理分散注意力,免除急噪情绪,以减轻、缓解呃逆症状。对不能缓解者,可用针灸及利多卡因治疗连续三至五天。
2.6 压疮:术后平卧24小时受压部位毛细血管微循环受阻,易发生压疮。护理时应及时进行受压部位局部按摩,勤擦洗,保持被服清洁舒适。
3 健康教育
3.1 指导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有条件者可参加社会性抗癌组织活动,获得更多精神支持力量,以提高机体抗肿瘤功能。
3.2 保持生活规律,防止情绪剧烈波动和劳累,以减少肝糖原分解,减少乳酸和血氨的产生。
3.3 全面摄取营养素,增强抵抗力,戒烟、酒减轻对肝脏的损害,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
3.4 定期随访肝肾功能、血常规、CT等检查。
3.5 出院后按治疗方案坚持服药,按时来院行下一疗程的治疗,以巩固疗效。
4 小结
肝癌患者就诊时大部分已经失去手术切除机会,肝癌术后肝内转移复发也大部分不能再次手术切除[2]。通过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开展,很好解决了中晚期肝癌患者不能手术的难题。但介入治疗的开展必然伴随了各种不良反应与并发症。通过多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的全面护理,总结出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认为只有对患者进行精心、耐心、细心的全方位护理,才能降低患者的感染率、不良反应率,确保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
胆道外科手术;引流管;护理要点
胆道疾病的外科手术需要在胆管内置管,做内或外引流胆汁[1]。临时或者短期的胆道引流可以采用引流管以避免胆漏,同时引流管还能够内置于胆管,避免胆管扩张和矫治狭窄。现将我院180例胆道外科手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8年7月至2012年8月在我院接诊需采取胆道外科治疗的患者180例,其中男100例,女80例,平均年龄36.5岁,包括肝叶切除术18例、胆肠内引流术3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3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14例、胆道探查与引流术100例。术后出现5例切口感染,2例胆漏,1例胆道出血,经非手术途径治愈,患者术后随访恢复情况良好。
2 临床护理
2.1 常规护理
2.1.1 引流物的观察 量:胆总管探查术中胆汁引流量大概300 ml/d,胆肠内引流术引流量为250~300 ml/d。术后肠功能改善,胆汁量也随之减少,但如果引流量突然减少需要马上报告,并由医生确定其原因。反之胆汁增多或者出现腹痛发热,则表示有胆漏、胆汁性腹膜炎。色:如果胆汁正常则呈现黑绿色,胆道出血时呈现红色,胆道梗阻呈现白色。味:正常胆汁带腥味但无臭,如有厌氧菌感染则带粪臭味。质:正常胆汁粘稠清亮,肝功能不全者则胆汁稀薄、无粘液丝,肝胆管残留结石会在胆汁中发现泥沙或者结石,胆道感染者胆汁较为浑浊或者内有脓液,如有胆肠瘘或者胆肠反流则会在胆汁中发现未消化的食物。
2.1.2 置管注意要点 ①置管时间 通常引流时间为2~4周,后期治疗肝胆管残余结石则应该持续6~8周,扩张胆管狭窄时置管时间大约半年到一年。起支撑作用的导管持续1年左右;单纯引流的患者不能短于2周。②避免扭曲导管,出现折叠则需更换引流管,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查看导管内是否有蛔虫或者结石堵塞,及时报告医生予以纠正,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压力不能太大,以免导致胆管炎。③术后1周左右患者胆道感染情况好转后可以适当抬高引流袋,增加胆汁回流,避免胆汁的过量丢失。导管的夹管由间断夹管、持续夹管两个阶段组成。术后10 d开始间断夹管:夹管30 min松开3~5 min,连续3次,观察没有胆漏出现,患者心窝处未表现疼痛,松开后胆汁回流。
2.1.3 拔管 经导管造影显示下端通畅,没有结石或者梗
阻,患者黄疸减轻,肝脏功能改善,未出现胆漏,则可以实行拔管,需要注意拔管动作要缓慢,避免窦道发生断裂,用敷料对引流管伤口进行包扎。
2.2 并发症护理
2.2.1 导管脱出 在胆道通畅的情况下,导管脱出引发的胆汁性腹膜炎可以在消炎、引流处理后得到有效治疗。导管脱出后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腹痛及腹膜炎范围的情况,然后从原处插入导尿管,一般导管脱出时间在2~4 h内能够顺利进入胆道,如果时间太长不能重新进入,并且腹病加重、或者内有胆石、癌栓梗阻,则需采用手术置管。
2.2.2 导管败血症 由于泥沙或者胆泥、血等黏附于导管壁,使得管腔变小,引流时胆汁瘀滞,引发胆道感染,患者出现右上腹胀痛,并且高热、寒战、黄疸加深,引流管内出现浑浊脓液以及絮状物、胆泥等,排除其他感染病灶。需要协助医生冲洗胆道,及时采用抗生素,并更换引流袋。
2.2.3 胆道出血 如果胆汁中夹带少量的血丝,说明胆道壁肉芽出血,需用肾上腺素盐水进行冲洗,然后对导管位置进行调节;若是由于T管横臂对胆管壁造成压迫或者胆管壁静脉曲张引发的出血则较为严重,引流管内出现溢血,患者面色苍白,心跳加快,严重者则出现出血性休克,需要马上输血输液,有效止血和抗休克治疗,遵医嘱定时于导管内添加止血药,密切留意患者病情发展,如有需要进行手术。
2.2.4 胆总管反流及化脓性胆管炎 保持患者胃肠道通畅,如有需要服用胃肠推动药,用饭1 h内切忌平卧,适当调整导管高度,以确保引流管的通畅能够充分引流;对于并发胆管炎者先遵医嘱进行消炎和补液处理,好转之后方可进食。
2.2.5 胆汁性腹膜炎 如果在拔管后患者随即表现右上腹剧烈疼痛,且随后扩展到整个腹部,另有腹胀发热现象,需要患者先禁食,并配合医生由原处插入导尿管来进行引流胆汁,同时辅以对症处理如解痉、消炎,然后密切留意患者腹部疼痛变化,尽早控制病情。
肝胆外科手术常常采用胆道引流管,若不能合理采用,将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并发症,加强肝胆手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对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 使内镜的诊断与治疗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镜检查不但可以帮助诊断, 更可以在内镜下进行手术治疗, 改变了直视下切开组织手术的传统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消化系统疾病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 。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安全、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是内镜技术其中之一, 它主要用于肝、胆疾病的治疗及预防, 如用于各种原因(结石, 肿瘤, 蛔虫等), 所致的胆管梗阻; 还可用于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的减压引流;鼻胆管引流术( ENBD) 属于较新的诊疗技术,科学性和专业性很强,是在逆行胰胆管造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肝胆外科得到广泛应用[4]近年来,我院为40 例患者胆管置管引流技术,能够迅速解除胆道梗阻、降低胆道压力、通畅引流,行ENBD,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本组40例,男28例,女17 例; 年龄18~77岁。其中胆道结石阻塞性黄疸25 例,胆源性胰腺炎5例,胰腺肿瘤梗阻4例,胆道肿瘤梗阻2例,化脓性胆管炎4例。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痛、黄疸、发热、恶心呕吐、腰背痛等,均行ENBD。
1. 2 优质护理方法
1. 2. 1 术前护理主要是预定行ENBD 的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恐惧情绪,术前护理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性格特点、教育程度、情绪、经济状况等,有针对性和侧重点地进行术前宣教。责任护士要熟悉患者病情及治疗方案,根据其病情特点确定观察及护理要点,协助完成相关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及术前淀粉酶测定,做好皮试、术前药物的准备等。患者了解了手术意义后, 心态由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配合。
1. 2. 2 术中护理内镜室护理人员应熟悉手术的全过程以及发生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置步骤。术中巡回护士应帮助患者摆好,协助术者完成准备工作,建立好静脉通路。器械护士应掌握进境、导入鼻胆管、退镜等操作的各项环节配合这是保证手术安全有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准确熟练地配合可以减小手术创伤, 减少并发症, 提高手术治愈率。
1. 2. 3 术后护理患者回返病房后,责任护士及时针对其病情及术中情况评估术后护理问题,实施个性化护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常规护理: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面色,了解有无不适主诉,观察并记录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大小便等情况。②生活护理:十二脂肠镜操作时对咽喉部黏膜的机械损伤, 操作时及术毕退镜时消化液及胆汗随镜带至口咽部引起口腔异味及恶心感; 术后禁食, 鼻胆引流管对咽喉部的刺激等, 均可引起咽干、咽痛、口腔异味、口渴、咽喉部、异物感等不适。术后回病房应及时给患者做口腔护理每日2次,嘱患者自己濑口。鼻腔护理每日2 次, 用棉签清洁鼻腔, 去除分泌物, 蘸少许冷开水或石蜡油鼻腔, 避免鼻腔黏膜干燥。对咽喉部有充血、肿胀的患者, 可局部用药或雾化吸入。在口鼻腔护理的同时, 需要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 讲明口咽部不适的原因和保持口鼻腔清洁的目的和意义, 让患者能较好地自护理。③饮食护理:嘱患者禁食24h , 观察有无腹痛、恶心、呕吐及体温变化, 并于置管后4h 和24h 分别查血、尿淀粉酶, 观察有无胰腺炎征象。如无以上不适, 24h 后即可进食流质清淡饮食, 并逐步过渡为普通低脂、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少食多餐。在饮食方面值得指出的是:要告诉患者不要进食含纤维素过多的食物如韭菜等。因进食多量韭菜后致导管脱出.[6]④鼻胆管护理: 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从引流管的固定、观察及冲洗等诸多环节着手,制订预案,逐项把关,确保措施及时到位。鼻胆管因为需要固定在鼻翼及面颊部,而该部位汗液及油性分泌物较多,胶布容易失去黏性,采用3M医用透气胶布妥善固定,必要时予以双固定,注意及时更换,效果良好。嘱患者及家属保护好导管,防止意外脱出。记录鼻胆管在体外的长度,若怀疑导管有少许脱出,勿自行回送导管。保持鼻胆管通畅,确保有效引流,引流物要经医生、护士观察、记录后再行处理。定期巡查,排除引流管扭曲、受压、折叠、成角等情况,及时发现有无鼻胆管堵塞,做好床旁交接。注意观察胆汁引流情况,详细记录胆汁颜色、性状、引流量等情况,若引流量突然减少或无胆汁流出,应考虑导管堵塞,在医生指导下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若冲洗后仍不通畅,可在X线透视下重新造影,调整导管在胆管内的位置。拔管前先封管1 ~ 2 d,患者无特殊不适及异常体征,确定胆汁顺畅排入肠、道后拔管。⑤心理护理:患者术后常存在悲观、焦虑、抑郁、烦躁等心理。护理人员应以热情的态度、亲切的面容,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让病区内置管引流的患者现身说法, 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 愉快地接受治疗和配合术后护理。在护理工作中, 用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增加患者的安全感, 同时灵活运用沟通技巧, 以心理舒适促进生理舒适。⑥睡眠护理 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病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 20°~ 24° ) 和湿度( 50%~ 60%) 。被褥柔软, 床垫干燥,软硬适宜。房间内光线柔和, 给患者安排舒适的, 增强患者舒适感。治疗、护理等集中进行, 避免对睡眠的干扰; 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进行诱导入睡, 如播放轻音乐等。⑦排痰护理 鼻胆管引流术后有些患者会顾虑重重, 不敢咳嗽排痰。我们耐心地向患者解释, 置管后咽喉部会有不适感, 但会逐渐适应, 排痰或打喷嚏时可用手固定住出鼻孔处的鼻胆管,只要外固定稳妥, 可照常咳嗽、排痰。[2]
2 结果
本组患者发热、腹痛、黄疸、食欲减退等症状均明显缓解,能将胆汁引出使胆红素迅速下降,食欲恢复,体重增加,肝功能好转,提高生活质量,为手术治疗创造了良好的身体条件。少数患者有一过性血尿淀粉酶增高,之后均恢复正常。每日胆汁引流量为200 ~ 600 ml。无鼻胆管脱出、因护理操作不当加重感染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问卷调查护理满意度达100%。
3 小结
鼻胆管引流术是目前内镜手术的成功典范,具有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由于大部分患者对微创手术了解甚少,存在着各种消极的负面情绪,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内镜手术的优越性及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消除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术中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师,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鼓励患者早期活动,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实施全程优质护理使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了治疗,为术后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奠定了基础.[3]
关键词: 肝癌 护理 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现已被公认为肝癌非手术切除外科治疗中疗效最好的措施之一,常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综合治疗肝癌。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栓塞阻断了肝癌局部血流,栓塞剂内混合的抗癌药缓慢释放,发挥局部持续的抗癌作用,保持局部血药高浓度和减少副作用,使肝癌缺血、坏死、缩小甚至消失。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目前国内学者均认为,TACE是最有效和首选的治疗方法。对肝脏而言,这是一种局部的整体治疗,通过栓塞化疗,一方面可以杀灭主瘤癌细胞,也可使部分中晚期肝癌缩小,从而达到二期手术切除的目的,另一方面可针对肝癌多中心起源或多发特点以杀灭子瘤或微小病灶。
一、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8年1月~2009年8月收治40例肝癌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男33例,女7例,年龄在38~69岁,平均54.6岁。40例患者均有肝穿刺细胞学诊断,符合肝细胞癌特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差、腹涨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
在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首先行间接门脉造影,观察门静脉有无肿瘤侵犯,充盈缺损,推移和逆肝血流;然后作动脉造影,了解肿瘤大小、位置及供二动脉,最后引导导管进入肿瘤供血动脉,靠近瘤体进行化疗栓塞。采用夹心法,即依次缓慢灌注末梢栓塞剂(40%碘化油加氟尿嘧啶制成乳剂)、大剂量化疗药物(丝裂霉素、氟尿嘧啶、阿霉素、顺铂等)和近端栓塞剂(明胶海绵颗粒)。
三、护理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患者 患者患病后会出现恐惧、紧张、悲观、烦躁等复杂的心理反应,针对这些心理倾向,护土要注意到环境因素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做到关心、体贴、爱护患者,经常与患者交流,主动帮助患者解决困难,耐心解释治疗措施对挽救生命,对防止复发和转移有重要意义。从不同角度讲解治疗方式和治疗术后康复知识,使其消除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对治疗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2)护肝治疗 术前改善肝功能,提高月干脏储备能力,增强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术前给予静脉滴注维生素K1、肌苷、甘草酸二胺(甘利欣)等护肝药物。
如患者白蛋白<3.5g/L,可给予20%白蛋白静脉滴注。
同时指导患者卧床休息,保证睡眠,进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
(3)术前准备 做肝、肾功能,甲胎蛋白、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做B超或CT明确病变范围。给予洗浴、更衣、剪除长指甲,防止术后感染。术前一天腹股沟区备皮。嘱患者术前4h禁食禁水,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2.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护 ①患者返回病房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出现呼吸、血压异常等及时报告医生,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应考虑内出血的可能,如出现休克需及时抢救。②术后卧床24h,股动脉穿刺处常规用沙袋加压包扎。术侧肢体制动12~24h,防止沙袋移位及包扎松弛。大小便时注意不要使其污染。注意观察术侧肢体动脉搏动及皮肤色泽、温度,如出现搏动减弱或消失,应检查术侧肢体是否加压过度及是否动脉栓塞,酌情给予处理。
(2)发热的观察及护理 由于栓塞肿瘤细胞的坏死吸收,造成体温升高,属于正常吸收热。多发生在栓塞后第2天,一般为低热,嘱患者多饮水。如体温高于38.5℃,应给予冰袋冷敷,乙醇擦浴等物理降温,必要时可给予药物降温。
如持续高热数天,应检查有无感染,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
(3)胃肠道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由于化疗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术后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症状时,可采取术后肌注甲氧氯普胺10mg,静脉L滴注维生素B6。呕吐频繁者暂禁食,观察呕吐物的质、量,并给予补液,以防止发生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4)呼吸道症状的观察及护理 术后1d内出现咳嗽.属化学药物的不良反应,可给予低流量吸氧。24h症状消失,患者出现喘憋。可口服氨茶碱0.1g或氨茶碱0.25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
黄疸是因时气疫毒、湿热、寒湿等外邪侵袭,或饮食失节,嗜酒无度,误食毒物,或劳倦内伤,以致疫毒滞留,寒湿阻遏,湿交蒸,气滞血瘀及肝脾胃功能失调,胆失疏泄而胆汁泛溢,出现以面、目、身肤发黄,小便黄赤为主要特征的症证。
一、辩证要点
1、辨性质 一般地,起病迅速,病程短,黄色鲜明,舌红、脉弦数、属热证、实证,为阳黄,其中起病急骤,黄色如金、变化迅速,舌绛者,为急黄,而起病较缓,病程长,黄色晦暗或熏黑,舌淡或暗,脉迟缓,属寒证、虚证,为阴黄。
对阳黄需进一步辨湿热孰轻孰重。以发热重,或胸腹热满,按之灼手,口干苦思饮,烦渴不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边红紫少津,苔黄腻,脉弦数为主症者,为热重于湿;而以身热不扬,身困倦怠,胸膈痞满,口干粘不思饮,大便粘滞不爽,小便短黄,苔折腻或白滑而厚,脉弦滑或濡稍数为主症者,则属湿重于热。上述两组症状相兼并见,无明显偏重者,为湿热并重。
2、辨病位及证候特征 黄色鲜明,脘腹痞满,纳呆呕恶为主症者,位在脾胃,证属脾胃湿热;黄色鲜明,胁肋胀痛,口苦呕恶为主症者,位在肝胆,属肝胆湿热证;黄色鲜明,胁肋剧痛,痛彻肩背,呕恶严重甚则呕逆胆汁者,位在胆并及于肝,证属胆热瘀结;以黄色如金,高热烦燥,呕吐频作,甚或神昏、抽搐为特征者,位在肝胆,证属热毒炽盛,熏灼肝胆;而身黄如金,入夜身热甚,神昏谵语,皮下斑疹、紫癜或衄血、吐血、便血者,则位在心肝及胆,证属热毒内陷心营;黄色晦暗,肢冷畏寒,腹胀纳少,便溏为主症者,位在脾及肝胆,证属寒湿困脾、若见黄晦暗,头晕腰酸,脘痞腹胀,肢体困重,五心烦热,舌红苔白腻等症,则位在肝、胆、脾、肾,证属阴虚湿阻;而以黄色暗滞,胁下痞块,舌质淡暗、瘀紫者,则位在肝胆、属血瘀证。
3、辨病势轻重 常综合黄疸色泽变化、患者精神状态及全身情况判定,一般认为,黄疸逐渐加深、患者精神萎靡,全身极度疲乏、厌食严重,提示病势加重;黄疸逐渐变浅,患者神清气爽,纳食增加,病情趋向好转,为顺证病轻;黄疸色晦无泽,患者烦燥不宁或神昏嗜睡,纳差呕吐,甚或吐血、衄血、则为逆证,病重。
二、治疗原则
黄疸的治疗,首先应据发病情况,分辨外感、内伤、正邪之轻重缓急,而采取或急则治标、或缓则治本,或标酸兼顾的原则。
外感黄疸,属于湿热的,治以清热化湿,同时通利腑气,以使湿热下泄;属于寒湿的应以温中健脾,淡渗利湿,以求湿黄退。急黄热毒炽盛,当以清热解毒、凉营开窍为法。内伤黄疸的治疗,则应以调整肝胆脾胃的功能为主,可分别予以健脾和胃,疏肝利胆、补益脾肾、滋养肝肾、活血化瘀等治法。
黄疸的发生,主要因湿邪入于血分瘀阻血脉,胆汁外溢所致,治疗当据黄疸之湿、热、寒之轻重,分别在清利,温化的同时,配伍活血化瘀之品。若湿痰交结,瘀于血脉,则以祛湿、活血化痰为法。
祛邪退黄调整脏腑功能在临床上常常结合应用。具体用法应根据病邪盛衰、正气强弱、疾病新久及证候转化等情况决定,或单独使用,或分先后主次,或相互组合。
三、分证论治
脾胃湿热
证候 身目俱黄,色较鲜明,脘腹痞满,纳呆呕恶,四肢困重。尿黄赤。
热重于湿者,兼见发热,口苦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数或滑数;湿重于热者,兼见口干粘腻,渴不欲饮,大便糖滞,或有发热不扬,苔白腻或黄白相兼而腻,脉濡稍数或弦滑。
证候分析 外感湿热或饮食失节,酗酒过度,酿成湿热,蕴结于脾胃,熏蒸肝胆,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发黄,其色鲜明;湿热蕴阻中焦,脾胃运化升降失常致脘腹痞满,纳呆呕恶,四肢困重;热邪内盛或热结胃腑而致津伤口渴,便秘;湿热下注膀胱,气化失利而致小便短赤;湿甚于内,热为湿遏,不能外透,故身热不扬;湿热夹滞,阻于肠道则大便粘滞不爽;舌红、苔黄腻或黄燥,脉弦滑数,为湿热内蕴、热重于湿之征,苔白腻或白滑而厚,脉濡稍数或脉弦滑则为湿重于热之象。
治法 清利湿热。热重于湿者,佐以泄下,使湿热之邪从二便而去;湿重于热者,配以化气淡渗之剂,使湿从小便去。
方药运用
(1)常用方
①热重于湿者,选用茵陈蒿汤化载。药用茵陈蒿、栀子、生大黄、蒲公英、赤芍药、郁金、萹蓄、茯苓、生甘草。
湿热黄疸,为湿与热蕴结于里,不得透发于外,不得走泄于下所致。茵陈蒿汤为《伤寒论》中治疗湿热黄疸之专方。方中茵陈蒿性苦微寒,苦泄下降,功善清湿热而退黄,故重用以为君药;栀子苦寒,清三焦湿热,泻肝胆之火,使湿热从小便而出,用为臣药;佐以大黄,即可清化湿热,又泻热逐瘀,使湿热从大便而去,以萹蓄、蒲公英、茯苓加强清热利湿解毒之功,赤芍、郁金凉血散瘀,利胆退黄;生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以为使。方中茵陈虽苦寒但具生发之气,能逐内蕴之湿热外出,与栀子、大黄同用可谓降中有升,泄中有宣透之意。郁金、赤芍更可疏利肝胆,清散瘀热。诸药合用,使湿热之邪在疏解、宣透之机中胶结之势减弱,有助于清利分消,使黄疸诸症悉退。
②湿重于热者,选用茵陈四苓汤合连朴饮加减。药用茵陈、猪苓、厚朴、茯苓、苍术、黄连、石菖蒲、清半夏、白豆蔻、赤芍药。
湿热黄疸,湿重于热者,着重利湿,兼清其热,为治疗要点。选茵陈四苓汤合连朴饮化裁,重在利湿化湿兼和中清热。方中仍以治黄疸专药茵陈为君,以清热化湿,解毒退黄;以猪苓、厚朴为臣、淡渗利湿,行气化湿、佐以半夏、黄连、白豆蔻、菖蒲辛开苦降、燥湿和胃及芳香化浊、醒腹和胃,茯苓、苍术健脾化湿燥湿,诸药合用均可助脾运化湿浊,以防湿邪再予困伤中土。赤芍凉血行散邪袪瘀滞,与黄连均为寒凉之品,并可佐制辛温药之燥性。方中辛苦寒、辛苦温、甘平之剂并用,清利湿热之时更侧重行气燥湿,芳香化湿。健脾化湿与淡渗利湿合用更可杜绝生湿之源,可谓宣化燥利同用,标本共治之良方。
(2)加减 热重于湿见发热口渴重者,加知母、黄芩、生石膏、芦根;呕逆重者;加黄连、竹茹;脘腹胀满者,加枳实、厚仆。湿重于热见发热不扬者,加黄芩、竹叶;呕逆重者,加藿香、生姜汁;口粘胸闷者,加佩兰、杏仁、陈皮;大便溏滞粘臭者,加制大黄,木香;热重兼表症者,甘露消毒丹化裁;湿重兼表证者,三仁汤化载;黄疸消退缓者,可重用赤芍,或据症加化痰药如杏仁、陈皮、青黛、白矾之品。
(3)临床参考 清除淡热宜彻底,但又不可过度而致损伤脾阳,湿热基本清除则以健脾为主,佐以化湿疏利;湿热全清,则以健脾和胃、疏肝补肾巩固疗效。本证用茵陈为清化湿热之药,用量一般30~60g,后下,以保存药效;大黄用法,便秘宜生用、后下,大便溏滞不畅宜制用。用量10~20g,视病情增减,以腑通热泄为度,切忌长期泻下,以免损伤脾胃;赤芍活血退黄之功较著,无论湿重于热或热重于湿,均宜应用,一般用量15~30g,黄疸深重可用至60g。本证向愈期常经历脾虚湿滞、肝脾不和、肝脾两虚等阶段,可用香砂六君子汤、逍遥散、四物汤化载,而忌用苦寒清热药物。
参 考 文 献
[摘要] 目的 研究52例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要点和护理后取得的效果。 方法 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该院对52例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的临床数据进行收集和记录,总结围术期护理要点。结果 从患儿前来该院就诊直至确诊,其中位时间达到2.5个月,其中主要术前并发症类型为感染、水肿性营养不良、贫血以及囊中穿孔等;胆总管远端位置呈现为狭窄的状态,部分患儿甚至出现完全闭锁。手术完成后腹水出现7例(13.46%)、上消化道出血3例(5.76%)、创口裂开4例(7.69%),肝功能衰竭1例(1.92%)。 结论 胆总管远端狭窄是造成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直接因素,通过腹部检查能提高临床对此病症的早期诊断率,临床价值显著,同时要着重关注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从而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 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围手术期护理;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3(c)-0156-03
Analysis of Nursing Effect of 52 Cases of Infants with 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LIU Chun-qio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Surgery, Qujing Frist People’s Hospital, Qujing, Yunnan Province, 65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nursing measures, key points and nursing effect of 52 cases of infants with 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52 cases of infants with 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collected and recorded and the nursing key point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The median time was 205 months from the admission to confirmation, and the main complications before operation were infection, hydropic dystrophy, anemia and capsule perforation, and the distal position of ductus communis showed the straitness shape, and complete atresia even occurred to some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ascites was in 7 cases, accounting for 13.46%,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was in 3 cases, accounting for 5.76%, wound dehiscence was in 4 cases, accounting for 7.69% and liver failure was in 1 case, accounting for 1.92%. Conclusion The distal stenosis of choledochus is a direct factor of 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 in infants, the abdominal examination can improve the early diagnosis rate of diseases with obvious clinical value,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nursing of infant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thus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 of infants; Nursing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nalysis of value
小合忍煨缘ㄗ芄苣抑滓部梢猿浦为胆总管扩张[1],在临床中发病率较低,但是其亚洲人群的发病率要高于欧美等人群[2-3]。在对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以手术为主,对其行胆总管囊肿切除术、胆总管-空肠吻合术等进行重建,但是手术完成后所出现的种种并发症不禁引人担忧,针对于此,该文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5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临床数据为基础,探究其围术期护理措施,以此提供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所收治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5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年龄12岁,中位年龄(5.8±0.6)岁。最长病程3年,最短病程2个月,中位病程(18.5±1.2)月。有42例患儿为囊肿切除,10例为胆总管-空肠吻合术。40例患儿出现了黄疸症状,伴随发热10例,腹痛2例,单纯黄疸28例;腹部肿块10例,伴有发热2例。术前检查肝功能异常10例、低蛋白血症5例,总蛋白最低达到36 g/L,其中血色素最高133 g/L,最低51 g/L,中位数为92 g/L,小于10 g/L的患儿6例。所有患儿均行腹部超声诊断检查。该组探究临床数据详情如下叙述:男性患儿中最大年龄是12岁,最小年龄是3个月,最长病程是3年,最短病程是2个月,中位病程是(5.8±0.6)个月,女性患儿中最大年龄是11岁,最小年龄是3.5个月,最长病程是2年,最短病程是3个月,中位病程是(5.7±0.3)个月。
1.2 方法
1.2.1 术前指导 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右上侧持续性钝痛以及剧烈性绞痛[4],如症状过于严重者则需要行抗感染治疗;对于症状十分严重患儿且伴随呕吐则需要行水电解质的纠正;症状轻度且能有效控制,则在手术前需要根据患儿临床表现行B超诊断,以此早日行手术治疗;同时手术前需要抽血检查,不可以饮食饮水,禁食禁饮时间要控制在8 h,手术当日需要行胃管以及导尿管的放置。手术前医师和护理人员必须将手术重要性、手术结果以及并发症等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告知,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清洁皮肤,从平线开始到耻骨联合位置和腹股沟区域[5],以1:50 000的比例,应用新洁尔消毒液,擦洗次数为3次;手术前3 d患儿需要食用无渣流质的食物,口服用肠胃抗生药物,手术前一晚需要灌肠处理,当日再次灌肠1次。
1.2.2 术后指导 呼吸道指导护理:待效尚未失效时,需要将患儿保持在平卧的姿势,头部偏向一侧,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可以稍微抬高肩部,肩部需要上抬大约3 cm左右,将气道完全打开,使其呼吸道畅通,避免由于口部鼻部出现的内分泌物质堵塞,或者患儿误吸入呕吐物等情况发生。因此,应对患儿行低流量的氧气持续性吸进、心电图检测以及监测SPO2。保暖措施:年龄越小的患儿其手术后,体温将会严重下降,这一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为体温的调节体不能保持稳定状态,且皮下脂肪层过少、体表面积过大,容易受到外部因素气候的影响,导致温度降低。可给患儿加盖棉被,或者在患儿双足位置放置热水袋,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烫伤。胃肠压力的护理:保证胃管的顺畅,手术完成后行持续性胃肠减压,天数控制在5 d,对引流液的颜色和总量详细记录和观察。腹腔引流管护理:将导管和负压引流管相互紧密连接,且位置应比引流液体的部位低,另外,需要对患儿行相应的约束指导,避免导管的脱落,一旦导管脱落,患儿家属不可以自行安插,需要及时告知给主治医师,避免吻合口的损伤或者是脏器出血。胆道引流管的指导:首先保证引流管的顺畅,将引流袋及时连接,每日更换引流管,对引流液的颜色、总量和性质进行记录观察,手术完成的半个月内,可以将胆道引流管夹闭,并且及时观察,如在2 d内,患儿未出现腹部疼痛、发热或者黄疸,t根据医师要求可以将胆道引流管拔掉;如有疑似为吻合口瘘的患儿,则需要经过插管做胆道造影检查,如果出现胆漏的情况则需要采用对症救治的方法。术后并发症指导:对患儿的生命体征以及腹部情况严格详细的监测,时刻观察是否出现出血情况。作为胆总管囊肿病症的常见并发症,胆汁瘘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肝总管―空肠吻合处闭合不全所导致,手术完成后,对患儿的腹痛、腹胀以及腹肌紧张情况进行及时观察,对患儿的腹腔引流管引出液体的颜色以及流量等及时观察,如果腹腔引流液和胆道引流管的引流液颜色过于相似,且患儿不断出现腹痛明显的情况,则应严格关注胆汁瘘的发生,患儿家属也应严格观测,并将详细情况告知给医师。术后常见并发症也可见腹部切口裂开,且这一并发症多出现在术后的1周以内,因此手术完成后应以腹部带加压进行包扎。
1.2.3 出院指导 出院后,患儿家属应合理喂食,如禁忌油腻性的食物,如果再次出现寒战和发热等情况,应及时治疗。
2 结果
手术完成后,手术完成后腹水出现7例(13.46%)、上消化道出血3例(5.76%)、创口裂开4例(7.69%),肝功能衰竭1例(1.92%)。
3 讨论
发病原因和病理特征:关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的发病原因尚无准确研究结果,只是总结为如下3点:①由于先天性的胰胆管连接出现失误;②胆道上皮增殖不规范,出现差异性;③病毒性感染。当前,部分研究学者判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胰胆管连接异常所导致,当胰胆管合流完成后,共通管由于长度的限制会导致胰液反流进胆总管处,从而对胆总管壁进行破坏,造成扩张。但是根据高志刚,钭金法,熊启星等[6]专家研究指出,采用动物实验证实,如果使所有的胰液全都经过胆囊胆管排进十二指肠,在动物体内不会出现囊肿。侯文英,李龙,明安晓等[7]专家研究中证实,不能够仅仅把胰胆管连接异常当做唯一的病因,其实胆总管远端的过于狭窄和梗阻才是造成胆总管内部压力增高的直接原因。该次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研究的观点,根据手术过程以及手术结果可知,主要存在以下病理特征:①胆总管均呈现为囊状性扩张,且直径均在10.3 cm左右,均过大;②胆总管远端出现狭窄情况,可以说呈现为完全闭锁状态;③肝硬化病症呈现高发病率;④并发症腹水呈现高发率。另外,由于此病症的发病年龄过小,该文研究的52例小儿数据,年龄最小3个月,年龄最大12岁,这一因素也可以说明,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发病的直接因素是由于胆总管远端狭窄,且病情发病快速,而有些数据所阐述的先天性发育异常,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证实。
病症临床反应和早期判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的临床病症具有如下特征:①单纯性的黄疸;②黄疸合并腹部肿块;③黄疸病症、腹部疼痛和腹部肿块同时存在;④单纯性的腹部肿块。其中以第一种和第二种类型最为常见。所以如果新生儿一旦出现黄疸或者是腹部肿块现象,就要怀疑是否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但是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症极易误诊,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①主治医师对此病症的诊断过于肤浅,没有充分的认识,一般只从内科的角度来判断黄疸;②检查不细致,导致腹部上部肿块无法诊出;③没有进行腹部超声的检查,部分患儿家属对病症的不了解,导致没有及时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但往往腹部超声检查的准确率极高,准确率能达到90%以上。所以,一旦此年龄段患儿出现黄疸或者腹胀等反应,应及时进行检查。
手术前、手术并发症和围术期指导:如果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病症被确诊,应马上行手术治疗,这一原因主要是由于婴儿年龄过小,导致胆总管远端呈现为狭窄的状态,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闭锁,所以这一病情是进展性的,和其他年龄段的患者不同,患儿的黄疸病症、肝功能损害状态同时继发于感染,所以,对这一类患儿行抗感染治疗是有效果的,可以缓解症状。
对该次数据研究结果得知,术前并发症类型为感染、水肿性营养不良、贫血以及囊中穿孔等;手术过程中,胆总管远端位置呈现为狭窄的状B,部分患儿甚至出现完全闭锁。手术完成后腹水出现7例(13.46%)、上消化道出血3例(5.76%)、创口裂开4例(7.69%),肝功能衰竭1例(1.92%)。戴小科等[8]研究结果中:消化道出血2例、腹腔血肿1例、胰瘘1例以及乳糜漏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7.0%,对比该组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术前并发症发生多与治疗时间过短、治疗方法不专业等有关,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主要与手术选择方法不适应有关。所以对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应着重注意对围术期的指导,围术期指导主要包含术前指导、手术方法选择以及术后指导等,手术前要对水电解质紊乱进行及时纠正,平衡酸碱状态,同时强化抗感染等治疗,对于高热不退患者,可以联合抗生素治疗,同时加用灭滴灵治疗,如患儿的prothrombin time过长[9],则要及时对维生素K进行补充,从而有效对水肿性营养不良以及贫血病症及时纠正,输入白蛋白以及血浆,提高营养。经过上述方法的处理后,如果患儿的病症发展较为稳定,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则应行囊肿切除术、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等。如患儿的耐受性差,病情发展恶化,出现严重的黄疸、肝功能损害现象,甚至是囊中穿孔以及腹膜炎等,则需要行囊肿外部引流术治疗。行囊肿外部引流术治疗的过程不会过于繁琐,手术时间持续短暂,可以抢救患儿生命,等患儿的病情得到稳定,可以行二期手术治疗,手术完成后,进行常规的输液抵抗感染治疗外,仍然需要行支持治疗方法,对患儿病情进行及时详细的监测,采用静脉营养方法治疗,并加强对患儿的保暖处理,加强对患儿的监测保护,早日发现并发症状,及时对症救治,保证患儿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52例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完善,可以保证对患儿的救治以及后期治疗,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该文受到研究时间和病例数的限制,研究要点并不全面,因此可以需要对临床病例范围进一步扩大,以此提高研究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周崇高,王海阳,许光,等.经腹腔镜手术治疗3个月内婴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6(1):38-40.
[2] 陈吉,杜宝峰,易军,等.改良Warren胆肠吻合术治疗儿童胆总管囊肿91例临床回顾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6, 37(6):440-443.
[3] 刁美,叶茂,李龙,等.单切口腹腔镜治疗新生儿肝外胆道囊性病变的探讨[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6):407-410.
[4] 赖洲惠,王睿,黄艳,等.小儿巨大先天性胆总管囊肿5例围术期预见性护理体会[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4):196-197.
[5] 董芳芳,赵书敏,冯爱芳,等.1例先天性胆管囊肿切除术后2次心搏骤停患儿的急救与护理[J].护理研究,2014,28(7):893-894.
[6] 高志刚,钭金法,熊启星,等.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4,35(6):424-428.
[7] 侯文英,李龙,明安晓,等.经脐单一切口腹腔镜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技巧[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3,34(7):497-500.
[8] 戴小科,张明满,李英存,等.婴儿期先天性胆总管囊肿71例诊治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2):1874-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