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健康人才培养

大健康人才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定位

纵观我国现有中医药院校,基本构建了以医药学学科为主体,兼顾理、工、管、文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相比其他高等院校,中医药院校因其浓厚的医学学科背景,更容易为医药行业营销人才的培养提供学科背景与学科支撑。2010教育部“卓越计划”的提出,以及2015年11月“全国医药院校‘卓越营销师’培养联盟”的成立,更为我国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契机。然而,中医药院校在非医药类人才培养上,在办学时间、培养经验、师资水平、学科资助、学术沉淀等方面,明显落后于传统综合性大学。基于此,为了有效弥补中医药院校在非医药类专业(如营销专业)办学的不足缺陷,需要重新思考其非医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借助医药学科实践性强的培养特色,基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中医药院校的自身行业特色和市场营销专业特点,重新思考中医药院校营销人才的培养定位,从营销职业技能培养、营销思维与方法培养等方面,不断挖掘卓越营销人才的职业发展潜力,并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师资队伍、强化实践教学、优化课程体系等方面,走出一条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和财经类院校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的定位

人才培养定位,是办学机构的一种顶层理想设计,即把培养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主要体现在目标、类型、层次、规格要求四个维度组合上(张德江,2011)。人才培养定位是高等教育机构开展教育活动,进行人才培养的前提。办学机构只有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才能清晰自身所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和职责,以此确定与定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质量监督制度和评价体系,构建与自身定位相吻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卓越计划”正是近年来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是实现高校与企业优势互补、加大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力度,探讨高校与企业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新模式。市场营销专业,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弱势学科,必须在“大健康”理念的基础上,以健康产业需求为导向,借鉴“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重新科学定位其人才培养,走出一条“夹缝中生存”的、与众不同的医药营销人才培养之路。

(一)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随着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需求变化,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然而,纵观现有高等教育机构,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其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培养模式比较陈旧,仍存在“闭门造车”现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明显滞后于社会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与985、211综合性大学,以及财经类院校相比,中医药院校在营销人才培养上存在明显不足,在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更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医药营销人才的需求上,作出新的定位。基于此,本文将中医药院校的营销人才培养定位为“中医药行业卓越营销人才”,即利用中医药院校自身“以医药为主”的实践性特点,将其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既懂现代营销又懂中医药基础知识;既具有较强创新营销思维,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的“医药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

(二)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在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上,首先需要了解市场对医药行业营销人才的需求层次。据调查,现有医药行业营销人才主要分布在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基于此,中医药院校可以按照“医疗机构营销实验班”、“健康产业营销实验班”、“医药企业营销实验班”等人才类型,来培养医药卓越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为了切实满足市场对不同层次的医药营销人才需求,中医药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中医药学科特色、医药专利研发优势,将营销人才的培养与医疗卫生服务、医药企业管理、医药产品市场推广等有效结合起来,借助医学、药学、管理学、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营销+医院”、“营销+健康产业”、“营销+健康企业”等不同人才模式,优化现有课程体系。

(三)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层次定位。社会需求是高等院校人才层级结构性的根本依据。社会人才需求表现为不同职业的层次结构。然而因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扩招,不可避免地导致毕业生本科生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这不仅造成了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的结构性浪费,又造成了人才培养层次结构与社会所需人才结构的不匹配失衡。基于此种现象,中医药院校在卓越营销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上,既要区别于高职院校的岗位型营销人才培养目标,也要区别于传统综合性大学的研究型营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对医药应用型营销人才在不同层次分类上的需求规模,来确定其人才培养在层次上的量化比例。

(四)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合理的人才规格定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定位的基础。然而,现有许多高等院校一般是先设计办学定位,然后据此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由于定位顺序的混乱,加上受传统办学思维惯性的影响,绝大部分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大多是仿照传统研究型大学而为,没有形成自身的行业特色。为此,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的要求,中医药院校必须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医药营销人才的需求结构进行人才规格定位。具体来说,围绕“中医药类营销卓越人才”的目标定位,借鉴“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教育理念,通过强化校企联合,培养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医药营销技能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二、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思路

行业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导向。医药行业市场,尤其是中医药走向国际化进程中,除需要大量的医药技术型人才外,同样需要医药管理人才、医药营销人才。在满足满医药行业对营销人才需求,培养医药行业营销人才、抢占医药行业市场方面,中医药特色型大学比其他院校开设的营销专业具有更大的优势。

(一)遵循中医药院校学科优势,设置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实验班。“面向医药行业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通过“营销+医院”、“营销+健康产业”、“营销+健康企业”等不同人才模式,将营销人才的培养与医疗卫生服务、医药企业管理、医药产品市场推广等有效结合起来,可切实有效地满足医药行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也可解决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难题。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上,学校可在管理大类招生的基础上,择优筛选、设置“医疗机构服务营销实验班”、“医药企业营销实验班”、“健康产业营销实验班”等,充分发挥中医药院校的专业特质、行业特色,培养既懂营销,又有医药知识的卓越营销人才。

(二)遵循“精化理论课、强化实践课”,重构现有营销人才培养方案。为了破除现有人才培养方案“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同化现象,中医药院校可从自身医药学科优势、人才培养行业特色需求出发,在保证市场营销专业理论教学基础上,重构现行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形成具有医药行业特色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如,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从医药行业对营销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适当减少在医药营销工作中较少遇到的“营销工程”等课程,合并“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课程。在教学时数上给予“医药”门类、“营销”类课程必要的学时保障,不必受制于学校统一设定的理论教学学时总量限制,在实践教学时数上给予适当倾斜。在教学体系安排上,应围绕“卓越计划”,突出教学内容的知识能力目标、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目标,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基于此,一方面要合理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程安排,尤其在发挥实践教学在“卓越计划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结合行业需求、结合行业资源、结合企业培养的“三结合”方式,加强校内外实训实习,构建教学、实践、培训一体化的卓越医药营销人才培养机制。

(三)遵循市场导向,优化卓越营销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卓越医药营销人才,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要求专业教师熟知工商管理类的相关知识,还要求其掌握医药行业的相关知识,否则无法胜任中医药院校卓越营销人才培养工作。基于此,为满足具有创新思维的应用复合型营销人才培养需求,在现有教师队伍基础上,学校应与地方医药行业、医疗机构等建立双向互通的教师联合培养机制,建设一支既具有营销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卓越师资队伍。

(四)借鉴“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中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围绕“一切为学生、学生是一切、为学生一切”、“以学生自身发展为本、以实践性教学为主”的教学目标,树立“挖掘学生创新能力与发展潜力”的教学理念,在把握营销教育的共性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药院校重实验与应用的培养特色,选择适合具体营销课程的个性教学方案,如小班教学、小组讨论、对分课堂、智慧课堂等形式。

其中,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是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此,可以以“课内外联动”为导向,构建两阶段卓越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本课程教学体系,构建“校内课堂讲授、校外企业实践”的两阶段教学体系。理论知识部分由学校专业教师讲授,实践部分由学校教师和合作企业共同设计,并共同组织教学。结合市场调查课程内容,合作企业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拟定相关的调研任务,学生围绕调研任务开展实际调研工作,企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在学生具体调研过程中,给学生传授营销的基础理论、操作方法与技巧,从而实现“做中学”和“做中教”。

【参考文献】

[1]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

[2]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24~26

[3]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12:67~70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第2篇

>> 卓越视野中社会工作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我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与配套机制研究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实现路径研究综述与展望 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路径研究 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我国房地产评税人才培养路径 浅谈我国航海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路径 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电网企业高端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广西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中职汽修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创新型女性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我国老年社会服务政策与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字秀春.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EB/OL].[2015-12-18]..

[3]民政部.民政部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12-18]..

[7]刘鹏程.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两会部长通道接受媒体集体采访[EB/OL]. [2015-12-18].http:///article/zwgk/mzyw/201503/20150300784531.shtml.

[8]倪婷,胡冰霜.近十年艺术治疗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2-97.

[9]冯婉仪.园艺治疗――种出身心好健康[M].香港:明窗出版社,2014:124.

[10]田苗.园艺疗法对老年人健康的积极作用[J].绿色科技,2014(3):309.

[11]张明,朱爱华,徐成华.城市老年人社会服务体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62.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第3篇

>> 独立学院移动应用开发方向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改方案研究 实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目标教学法的灵活应用 基于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独立学院《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与方法 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那些“招儿” 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典范 浅谈文秘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创新理念下中专英语实用型人才培养 中职学校会计实用型人才培养 对加拿大社区学院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几点思考 电子技术实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 关于高职高专英语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 应用回归分析在实用型人才培养上的研究 高职高专实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研究 实用型人才培养驱动下的嵌入式教改模式探讨 关于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对工商管理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校企结合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内涵建设的实用型健康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 .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38.

③ 曾彩华.浅析独立学院办学理念[J],科教导刊,2011(6上):5.

④ 石吉勇.高等职业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知网.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第4篇

1.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的素质要求。

体育教育人才是指在学校从事体育教育活动的体育老师,他们占体育教育人才组成中的绝大部分(包括了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等)也应包括体育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和教育行政机关的体育教育官员,还应包括从事体育活动指导的社区体育指导员。

这种社会发展趋势必然要反映到体育教育领域中。面对21世纪,许多人提出了各自不同的适应标准,关于体育教育人才应具有的素质要求,能够被大家共同认可的素质因素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1.1职业道德素质。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水平,具有优秀的教师风范,热爱体育教育专业,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有与人良好合作的工作作风。

1.2理论知识素质。具有扎实雄厚的专业理论水平,熟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了解当代教育科技发展动态,具有全面的知识。

1.3技术能力素质。具有较强的体育运动能力,掌握1―2项大众普遍开展的运动技术,熟悉现代体育活动项目,了解多种健身方法,懂得提高健康水平的途径和手段。

1.4教育教学能力素质。具有现代大众教育的新理念,领会党和国家的各项教育方针、政策,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掌握现代专业教育技术,既有通过现代网络技术获得信息的能力,又能够与广泛的同行进行远程交流。

1.5创新能力素质。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坚定的创新精神,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并勇于实践,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1.6综合应用能力素质。掌握一定的实现、实践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健康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效果明显,社会评价高。

2.内蒙古地区的体育教育资源与状况。

截止到2010年底全区体育教育的资源与状况。经调查。我区高校体育院系承担着全区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其办学质量和培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全区体育教育人才的水平。

体育教育资源是指对实施体育教育所应具有的物质和文化条件。首先,从文化上讲,我区是一个明显的多元文化地区,受当地蒙古文化的影响,人们普遍热爱户外体育运动,比如在牧区从苏木到旗县几乎每年都举行一次的那达慕大会,摔跤、赛马、射箭等传统的蒙古体育运动项目是必然的重头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城市冬季的滑冰、夏天的游泳也深受群众的喜欢。参加活动的人数很多。这些体育文化形式,为体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学校、社区的体育实施一般均比较落后,但活动场所一般较内地广阔,特别是农村牧区学校的操场一般都比较大。非常方便开展跑步,足球等群众体育活动的进行。从气候条件上讲,我区大部分时间阳光充沛,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便于户外运动。这些构成了我区体育教育资源中自然资源的优势,从体育教育人才方面看,虽然从事体育教育的人才比内地的相对数较少,但结构还算齐全,大、中、小学及高职专业学院均配备有专门的体育教师从事这项工作,正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也保持在4000人左右,还有专职体育教师和兼职体育教师,这些人才资源也构成了我区体育教育的基础资源。如果将我区现有的体育教育资源加以整合利用,是可以发挥出较大的作用,但是如何提高现有体育院系的教学质量更是关系到我区体育教育水平的根本性问题。

3.内蒙古地区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

从人才培养的模式而言,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应该是,教育和体育主管部分将教育人才的培养意图通过行政政策指示到专门的人才培养院系、培养院系按照国家和地区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设置课程,实施专门教育,教育的学生主体能够承担体育教师的工作,而其他专门的人才,在通过相应的培养渠道,进一步培养成教育领域或体育领域内的其他专门人才。而这只完成了人才培养初级层次,也就是培养的人才能够做到学以至用,高层次的培养,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继续教育,将人才向着成熟和提高的方向不断推进,以期达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提高。

在培养体育人才的过程中,应本着“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符合地区实际的原则来确定自己的培养方式。

培养目标应确定为,根据21世纪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和体育人才需要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紧扣素质教育要求,遵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时代精神,围绕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规律,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质和职业道德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专长,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人才培养 改革创新 五个方面

教育是着眼未来的事业,高校是培养未来建设者和高层次人才的摇篮。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既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又是科技兴国的发展之本。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迎合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改革和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仍然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思想。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是各大高校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认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应当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更新培养观念,树立正确育人理念

“观念明则思路清”。观念的改变是艰难的,而观念一旦改变,其所带来的各方面跃升也是显著的。培育优秀人才必须在更新观念上寻求突破,正确树立育人理念。一是必须强化服务社会的使命意识。当前,高校培养大学生人才就是要为社会服务的,必须牢牢以社会的需求为牵引。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能够“讲政治、熟专业、懂技术、会管理”,特别是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健康的身体素质、较强的独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二是必须树立面向岗位的人才观念。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人才具有明确的岗位指向性。培养学生胜任毕业后工作岗位所必需的能力素质是当前高校的重要责任。因此,必须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为实现与高校教育紧密衔接奠定基础。三是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必须与时俱进。新的形势与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摒弃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思想,在思想大解放中推进人才顶层设计、组训方式、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并以此牵引高校教育的调整改革。

二、明确培养定位,科学筹划顶层设计

找准定位,加强研究,精心设计,是当前高校搞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一是确立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人才培养要以“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人才需求为牵引,以提升优良品质为重点,以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调整专业布局、健全育人机制、深化教学改革、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育人平台,大力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教学环境,不断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二是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进行人才培养,要调整人才培养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加强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和育人环境建设,使教学管理尽快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三是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中外文化、教育观念的交融之后,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许多与以往不同的时代特征,但总的培养目标规格仍可确定为: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品质、身体素质、专业技能、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思想工作能力等能力达到较高水平。

三、瞄准培养目标,深入推进教学实践

教育教学是优秀人才核心能力素质生成和提高的基本途径,是推动高校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基础工程。因此,必须瞄准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改革实践。一是优化整体专业布局。要按大学生人才培养要求优化专业布局,在专业设置上强化已有的特色支撑专业,突出贴近社会工作岗位需求大的专业,建强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通用专业,拓展前沿领域的新兴专业,力争以专业配置的综合化、交叉融合化,盘活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益。二是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按照大学生培养目标规格的要求,结合理论讲授,突出实践性环节,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在课程设置上,坚持向素质教育延伸,开设管理概论、心理疏导等课程,满足学生就业岗位的需求。大量开设社会学类选修课和讲座课,营造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拓展学员视野。三是加强教学方法创新。积极开展现地教学、专题实践,充分运用模拟化、虚拟化的教学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逼真实践环境,实现虚拟教学与实地教学、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相结合。提倡运用研讨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既注重理论讲授义又突出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各类竞赛,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学术活动,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综合和表达的能力。四是强化教学管理创新。健全教学法规体系,根据培养人才的要求,从政策机制、实践教学、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建立、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完善、配套的教学管理法规体系。改进教学管理办法,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推行弹性管理模式,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加大考试改革力度,在考核内容上,要增加实践操作考核的比重,实施专业技能考核认证;在考核方式上,要实行综合能力和素质考核。

四、创新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制度机制

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推进,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因此,必须从创新培养模式入手,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将能够促进人才培养的制度机制逐步完善起来。一是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素质培养机制。将现有的学生素质培养机制扩展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上,贯穿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把理论基础强化学习、参加实践实习、日常专业知识学习与行政管理的要求统一起来,按照培养优秀人才的标准建立规范性文件,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建立学生能力档案,形成系统配套的长效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学生质量评估机制。整合完善现有各项考核评估制度,把全体学生的思想品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各种指标分解为考核的评定要素融入各项考核评估之中,形成标准统一、严格规范的考核评定制度体系,采取评教分离、主观评判与客观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估,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把考评结果作为学生奖励惩罚的重要依据。三是进一步完善学校与社会联合育人机制。拓展人才培养渠道,理顺培训关系,实现学校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统一,积极与社会企业开展共同协作,建立良性互动的共育人才机制。成立联合育人机构,明确协作职责,建立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建立稳定的学生见习、实习基地,为学生了解社会、熟悉企业、公司提供良好的平台。四是进一步完善学校文化育人机制。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管理的基础上,把校风建设融入到教育之中,以先进的校园文化激发出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和自我成才意识,坚定学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信念,把先进的校园文化所包含的精神、信念、传统等因素的内涵制度化、形象化、载体化,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气息,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浓厚的人才培养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形成强大的影响渗透力。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技能型紧缺人才;“ T”型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可行性

高职护理教育是为医疗卫生保健第一线培养实用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专门教育,因此,护理教育必须研究卫生发展趋势,明确市场、岗位对护理人才需要的层次、规格等客观要求;必须找准社会和人体发展的需求与职业教育的结合点;根据社会和实际需要,合理规划课程模式,引向纵深发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

1 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要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当前一方面护理人才紧缺,另一方面现有护理人才知识面不适应现代护理,同时,当前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1.1 我国护理人才紧缺,有待加速培育 2001年我国护士总数为128.69万人(医生总数为209.97万人),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的28.55%,全国平均千人口护士比例为0.993(千人口医生比例为1.621)[1]。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城乡差距大,80%的人口在农村,2002年护理人员中只有16.9%的注册护士工作在县及县以下医院,每千农业人口注册护士比例只有0.18。全国护士中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不到10%,而美国1993年已经达到了33.5%。

WHO 1998年对各成员国卫生人力资源统计结果显示,尽管我国千人口的医生比例已经达到和超过世界许多国家水平,但护士数量则远远不够,医护比例失调问题严重,我国2001年的医护比只有1:0.61,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2001年全国平均的护士床位比为0.4:1,农村的护士床位比只有0.26:1。2001年卫生部对全国12家医院抽样结果显示,其中只有2家医院的护理人力基本饱和,10家医院的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平均缺编率为31.3%。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护理人员的比例要求更高。2003年抗击“非典”其间,为保证护理服务质量,北京市小汤山等“非典”定点医院普通病房的护士床位比为2~3:1,重症病房为4~6:1。可以看出,我国的医护比例不合理,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明显,尤其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使护理功能不断扩展的情况下,护士的数量更加不能满足人们健康保健的要求。

1.2 与国外护理人力结构比较,我国护理教育有待发展 WHO的资料显示,在千人口护士比例方面,1998年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已经达到3以上,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达到30以上,只有印度、土耳其、巴西等国家千人口护士比例在1以下。可以看出,经济发达国家千人口护士比明显高于经济不发达国家。

据2001~2002年《西太平地区卫生资源报告》及《世界护理的现状、不足及预测》的资料,在世界主要的二十余国家和地区,我国大陆与土耳其、巴西的医护比例均小于1:1,我国香港地区、日本、泰国、德国以及英国等国的医护比例都超过1:4,而芬兰、挪威、加拿大等国家的医护比例均超过1:6。印度人均GNP只有中国的一半,但医护比例明显高于中国。世界银行在其1993年世界发展状况中指出医生同护士的比例应该达到1:2~1:4。1998年全世界的平均医护比例为1:2.698。

1.3 传统的护理教育不适应现代需要,护理教育有待更新 过去人们总认为:护士不过是打针、发药、给医生当下手。这种看法既不科学又不全面。产生这种想法与传统的护理教育有关,传统的护理教育存在一些弊端:一是重理论、轻操作,一直以来,护理教材就是在医疗专业的教材后面加一个尾巴,写几点护理措施,不重视独立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二是强调维护肌体的健康,而没有把人看作生物、心理、社会整合的、协调统一的有机体。同医疗专业相比,护理专业更重视的是人而不仅仅是疾病,重视人对健康问题的身心反映,而不仅是器官和组织的改变[2];三是缺乏建立自觉的伦理、法规的概念和行为规范,仅凭朴素的感情和天使的爱心已难以适应当前的形势和复杂的环境;四是侧重个人的护理技巧培训,而忽视了建立新型的医护关系、护患关系而需要的沟通交流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珍惜生命、珍惜健康的现代人需要能呵护身心,象亲人般的关心、信赖,集科学、技术、人文于一体的现代护士。因而,新的护理教育模式必须产生。

2 护理专业“T”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 概念 “T”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继续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职业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能较好地兼顾针对性和适应性。护理专业“T”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这些特点,还结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和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关于“职业院校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并联系多年来的办学实践,构建成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T”字上面的“—”表示护理专业学生基本素质和一般能力培养的横向拓宽,以增强毕业生对社会就业的适应性。“T”字下面的“ㄧ”表示专业能力培养的纵向深化,且特别强调护理专业实践能力,以加强毕业生就业的岗位针对性。“T”型模式的“—”与“ㄧ”是密切联系的、互为支撑的;“—”是学生的发展的基础、前提;“ㄧ”是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与“ㄧ”的重合部分则是学生的核心能力T型结构的核心能力对纵向深化与横向拓展起着基础和支撑的作用。

2.2 分类 根据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培训文件精神,结合现阶段高职护理培养目标与方向,我们将高职护理专业“T”型人才培养模式分为四类。

2.3 说明 在实践“T”型模式时,要注意如下方面:(1)核心能力培养是关键。护理概论与护理技术是学生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无论是横向拓展还是纵向深入,这个基础要打牢,才能有更大的发展。(2)“度”的把握要适当,也叫适度。作为代表横向扩展能力的“—”度,既与专业特点相关联,也与学生的个体状态相关联,要做到适可而止。对于代表纵向延伸能力的“ㄧ”来说,要达到满足岗位需要,做到精益求精。(3)课程体系优化是重要一切。要形成比例合理的“T”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体系,重要的是优化课程体系,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造就一支优秀的课程开发队伍。这支队伍要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有护理一线的高水平和护士长乃至护理专家参与,他们对T型的结构和内涵必须有深入的了解。因为T型模式要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能及时吸收护理方面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

3 “T”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3.1 现代护士必将是“T”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物 2004年初,国家开始启动紧缺人才培训工程,教育部、卫生职业教学新模式课题组承担了这项工程中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和实施。近年来,护理专业竞争激烈,护理教育的出路在何方?新教学模式课题组通过研究给予指出:我们国家需要护士,但不是传统的护士,而是现代护士。

现代护士必须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的岗位职业能力。怎样培养出现代护士呢?“T”型人才培养模式恰恰就体现了这些内涵。“T”型中的横向拓展就是培养护理学生综合素质的知识水平;“T”型中的纵向深入就是培养其专业技能水准。所以,当代护士必将在“T”型模式下产生。

3.2 技能型紧缺人才离不开“T”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所论述的高职护理专业“T”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培训文件》为依据,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到培养方案,吸取了其主要内容,加以程序化而形成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因而,你想要尽快地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采用“T”型模式行之有效。也就是说,“T”型模式可以尽快培养出技能型紧缺人才,同时,要培养出技能型紧缺人才就必须运用“T”型模式。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

3.3 “T”型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人才成长规律 一个人成才在其成长中,总是从横向与纵向交叉方向发展,一方面是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适应社会,立足社会;另一方面是提高业务水平,适应岗位需要,练就专业能力。而“T”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从横向与纵向去造就人才。就护理人才而言,既要与患者、患者亲友沟通,又要与医生配合,综合素质很重要,同时又要进行专业护理,业务能力显得更重要,二者都不可忽视,惟有运用“T”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造就合格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关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和加强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建议.2003,7.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第7篇

关键词:素质要求;“T”型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可行性

高职护理教育是为医疗卫生保健第一线培养实用性、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专门教育,因此,护理教育必须研究卫生发展趋势,明确市场、根据社会和实际需要,合理规划课程模式,引向纵深发展,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

1. 现代护士素质要求

1.1 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做一名合格的护士,必需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应具有健康的心理,乐观、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要有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力,善于应变,灵活敏捷。要有强烈的进取心,不断求取知识,丰富和完善自己。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1.2 护士的形象要求:护士要有端庄、稳重的仪容,训练有素的举止。现代护理专家说:“护理是科学、艺术与爱心的结合”。护士的完美形象不仅体现在护理操作中,而应贯穿于整个护理角色中。

1.3 改善服务态度,创造温馨的沟通环境:护士的微笑是美的象征,是爱心的体现。在微笑中为患者创造出一种愉悦的、安全的、可信赖的氛围。掌握沟通技巧,了解患者内心深处的需求,给予对症施治。

1.4 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护士应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能,有较高的独立操作能力。护士还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能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解决患者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

1.5 学会运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服务对象、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护理人员要做到数据准确,资料真实客观,及时完整地记录患者的病情,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及交接班制度,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2. 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要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当前一方面护理人才紧缺,另一方面现有护理人才知识面不适应现代护理,同时,当前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2.1 我国护理人才紧缺,有待加速培育:有数据统计,我国护士严重紧缺,目前每千人口护士人数仅为一名,在全世界的排名为倒数第三,远远达不到每千人口两名护士的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2.2传统的护理教育不适应现代需要,护理教育有待更新:过去人们总认为:护士不过是打针、发药、给医生当下手,这种看法既不科学又不全面。随着社会的进步,珍惜生命、珍惜健康的现代人需要能呵护身心,象亲人般的关心、信赖,集科学、技术、人文于一体的现代护士。因而,新的护理教育模式必须产生。

3. 护理专业“T”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 概念:“T”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继续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职业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护理专业“T”型人才培养模式,还结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和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关于“职业院校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并联系多年来的办学实践,构建成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3.2 课程体系优化最重要:要形成比例合理的“T”型人才培养模式知识体系,就要有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要有护理一线的高水平和护士长乃至护理专家参与。因为T型模式要求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他们能及时吸收护理方面的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

4. “T”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4.1 现代护士必将是“T”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物:“T”型人才培养模式恰恰就体现了这些内涵。“T”型中的横向拓展就是培养护理学生综合素质的知识水平;“T”型中的纵向深入就是培养其专业技能水准。所以,当代护士必将在“T”型模式下产生。

4.2 技能型紧缺人才离不开“T”型人才培养模式:“T”型模式可以尽快培养出技能型紧缺人才,同时,要培养出技能型紧缺人才就必须运用“T”型模式。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

就护理人才而言,既要与患者、患者亲友沟通,又要与医生配合,综合素质很重要,同时又要进行专业护理,业务能力显得更重要,二者都不可忽视,惟有运用“T”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造就合格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泓.护理面对WTO的思考[J].护理研究,2002,16(12):713.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031-04

护理专业人才被国家列为四大紧缺人才之一,加快护理人才培养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优先发展战略。如何培养出能满足临床、社区护理工作需求的合格的护士一直是护理教育界探讨的焦点问题。许多院校通过对临床护理岗位需求的大量调研,针对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各种人才培养新模式,从确定培养目标、重视职业素质培养、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技能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由于我校处于祖国边陲的新疆南疆地区,属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有明显的生源、服务对象、条件、地域等特殊性。因此,构建民族地区富有特色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非常必要。

我校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研究,但在课程设置和专业能力训练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的现象。从目前的情况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相同,属于一种传统的、模块化的教学模式,传统学科型课程模式依然没有根本改变。教学过程的组织还是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学用不一致十分明显,在许多方面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缺乏本专业的特色,护理课程设置在结构上、内容上已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护理理念,课程设置不能体现学校服务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办学目标与定位。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

民族地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专业培养目标应与行业需求相适应 根据对地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调研结果,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机构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就业岗位为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和社区护理等五类岗位。每一类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工作任务与之对应,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全部被调查者认为是一名合格护士必须必备的,具体如表1所示。排列在前6位非常需要的素质分别为双语(维吾尔语、汉语)能力(占95.1%);责任心与服务态度(占94.8%);规范的基础护理和各专科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占94.2%);护理文书书写能力(占90.1%);病室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占85.1%);一般的卫生宣教、健康指导和预防保健能力(占81.6%)。这表明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名合格护士,双语能力、责任心与服务态度甚至比专业技术更重要。护士的工作不再局限于护理技术的应用,对患者进行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培养能在新疆少数民族聚居区临床一线工作,具有良好的沟通技能,能独立处理服务对象需求,并对其实施整体护理的技术型、实用型高等护理专门人才,需要我们所培养的护士不但应具有娴熟的护理技能,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和责任意识、为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服务的人文基础和维语汉语沟通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运行应与岗位需求相适应 根据调研,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为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社区护理等五大岗位。根据医院和五大岗位的需要确定岗位课程培养目标,学校在第三、四、五、六学期分别进行了五大岗位技能课程的教学,在医院(社区)进行了对应岗位的实训实习。学生在五大岗位课程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兴趣和个人特长进行6周的拟就业岗位的顶岗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此阶段在第六学期进行。在岗位实训实习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到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同时布置学习任务,指导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专业课程设置应与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 要保证人才培养适应护理行业的岗位需求,必须在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以护理岗位需求为导向,聘请行业专家和课程专家在对护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护师执业资格要求和高职生源特点,以护理工作任务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考虑到各课程间知识、能力递进的逻辑关系,可设置“公共技术平台课+岗位技能课”。公共技术平台课包括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和专业基本技能课;岗位技能课根据五大岗位设置,同时辅以其他部分岗位课程。

课程设置应与学校办学目标和定位相适应 我校护理专业紧紧围绕学院总体目标“立足阿克苏,面向南疆三地州,服务新疆,以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通过部分特色课,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根据办学目标和定位能服务于少数民族区域的特色护理高技能人才。为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能服务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的人才,在公共技术平台课中需专门设置专业特色课,包括《新疆一体多元文化与护理》、《常用护理用语与人际沟通》、《多元护理礼仪》、《护理伦理与法规》、《护理心理》等。这5门课程主要在公共课程的基础上专门设置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只有通过特色人才的培养,才能围绕学院总体目标和定位,有效地为新疆各民族提供医疗服务。

课程改革应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相适应 课程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学校要积极与医院合作开发项目化专业课程,根据护士执业资格标准和岗位的任职要求进行课程设计。要以职业能力为标准确定课程内容,定位相应的知识、技能,设计相应的活动,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临床案例为载体,根据临床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选取、序化课程内容。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应共同承担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实施“工学交替、教学做用一体”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课程学习。同时要注重职业素质的教育,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教育,注重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教材建设应与课程改革相匹配 项目化课程的实施需要相应的教材做支撑。课程改革后的项目化课程要与医院共同开发,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如《内科护理技术》应按照入院护理、支持知识、住院过程中护理、出院护理的程序进行教材内容的重新编排。入院护理包括入院介绍、入院评估与记录、入院健康宣教、指导协助检查等内容;住院过程中的护理包括按医嘱进行治疗、一般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随时观察评估病情变化、心理护理等内容;出院护理包括护理评价、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中体现区域特色等内容。要建设能彰显民族特色的专业课程校本教材,如在《新疆一体多元文化与护理》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可根据区域特点设置文化与护理、新疆一体多元文化的构成、汉族文化、新疆少数民族文化、汉族文化与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比较和相互影响及护理特征、跨文化沟通与护理等五项内容,紧紧抓住“新疆一体”这个主题思想,注重学生正确民族观、价值观的培养;《常用护理用语与人际沟通》在了解一定的少数民族文化宗教的基础上学习,按照“展示病例案例分析找出沟通的主要切入点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正确有效的沟通达到沟通目的”的护理工作沟通流程组织编写实施教学内容。

实训基地建设应与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 护理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护理专业实践基地应根据学校“校内基地临床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理念,积极推行院校融通,进行校内仿真医院建设。我校从第三学期开始就安排学生进行学校、医院、社区的交替学习,在第六学期根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进行拟就业岗位的就业实习,充分体现了办学的开放性、实践性。学校和医院共建育人平台,理论与实践“零距离”,使人才培养达到高技能的要求,真正彰显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的特色。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方式,在每年的4月份有部分护理专业学生到医院进行岗位实习,可缓解医院每年4~7月无实习生的状况,同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操作,真正实现了院校双赢。

教学团队建设应与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 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构建双向流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可通过邀请职教专家开设讲座、职教思想学习研讨、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培训的方式转变专业教师的职教观念。同时,将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实训基地建设等教改任务与专业教师的职教理论学习相结合,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可聘请相应数量的兼职教师,满足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要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举办兼职教师培训班,可将兼职教师编入课程组,参与课程建设、教学研究,增强兼职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实现专任教师与兼任教师的优势互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少数民族地区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构建

创新院校结合、工学交替的“风车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调研结果,通过研究分析,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考虑专业知识、技能训练自身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三年学制等因素,结合护理行业的工作要求,我们在原有的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的“E”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在国内知名护理教育专家、护理行业专家、专业教师共同制定的“工作过程导向”型课程和彰显民族特色课程的指导下,根据各教学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的工作性质和人才需求情况,创新和推进了“院校结合、工学交替”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以护理专业公共技术平台为基础,以护理职业岗位(群)实际要求的专业素质为核心,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对职业发展进行方向拓展。具体可用“风车型”加以形象表述,其模型及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护理工作任务和少数民族区域的特点,建立了公共技术平台课+岗位核心技能课的课程体系。公共技术平台课包括文化素质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专业基本技能课四大子平台。岗位核心技能课包括与岗位对应的内、外、妇产、儿科护理技术和社区护理技术课程。

人才培养模式运行 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方式是:第一、二学期在学校进行公共技术平台课的学习;第三、四、五学期的前9周,在学校进行内、外、妇产、儿科护理技术课程的学习,后9周在医院进行内、外、妇产、儿科对应岗位的实训实习;第六学期在学校进行6周的社区护理技术学习和护士执业资格考前辅导,到社区进行4周实习,最后8周针对拟就业岗位进行就业实习。针对医院条件限制、班级较多的实际,可打破传统学期的时间安排,考虑将班级分组进行每个岗位的循环式学习安排。在学校岗位核心技能课的学习中,主要以病例为载体按岗位工作过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完全按医院环境设置建立模拟医院;在医院或社区前1~2周时间主要进行各种疾病的见习和实习,后面的3~7周主要进行岗位实习,同时根据真实的临床病例进行小范围授课。

人才培养的预期价值

实施全新的护理教学模式 通过上述改革,彻底打破了原来的2+1办学模式,改变了课中见习受限、达不到教学要求的现状,将原来学生从第五学期才真正进入临床改为第三学期就彻底进入临床实习,真正实现了“大理论小实践、边理论边实践、小理论大实践”的全新护理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使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在就业岗位上,就业于学习环境中”,成为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双高”,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双强”,知识覆盖面和就业岗位面“双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的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

体现“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 构建民族地区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强调以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和支撑理论进行课程设置,突出了行动导向。第二,对原有课程进行结构性改变,突出了课程的综合性、实用性。第三,围绕工作任务逐步开展学习有利于突出实践的主体地位。第四,可以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理论知识,真正体现“教、学、做、用”一体化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

分析民族地区护理专业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适应民族地区护理专业教学改革需求的教改建议,根据建议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富有特色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进行与之相匹配的各项建设,才能真正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建萍,陈丽莲,等.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09(4).

[2]涂明华,沈宁,等.护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

[3]陈列.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设置[J].中华护理教育,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