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建设问题

社会建设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社会建设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社会保险 经办机构 能力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和发展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一个以各级社保机构为主干,以银行及各类定点服务机构为依托、以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为基础的社会保险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但是,随着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的扩大和保障内容的增加,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范围、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现有机构的经办能力已无法适应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新的形势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体制、工作流程、机构改革和能力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广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展现状。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负责社会保险费的核定、征集、记录、社会保险待遇的审核、支付以及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的登记、管理等具体工作的业务部门,履行的是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具有公共服务性、权威性、社会效益性的特点。2001 年 11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区编制委员会批准组建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为自治区财政全额拨款、自治区劳动保障厅管理的事业单位(副厅级),负责统一经办自治区本级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业务及中央行业驻桂企业的各项社会保险业务,是一个“五险合一”的省级经办机构。广西各地市、县市也紧跟步伐,整合各自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例如 2009 年初玉林市在广西 14 个地级市中率先组建“五险合一”的副处级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玉林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在机构设置方面,至2008 年底,广西共有社会保险经办部门415 个,其中省级 2 个,即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和广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服务中心;地市级 57 个,县市级356 个(见表 1)。企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经办机构最多,分别占机构总数的 24.8%,23.6%和 22.9%。

表 1 广西各市县社保经办机构基本情况单位:个。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2008年统计资料注:对经办多险种的机构,分别将其归并到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机构内统计。

在人员编制方面,各级经办人员总数 3914,其中编制人数3550 人,编外人数 364。省级经办人员 145 人,地市级经办人员1173 人,县(区)级经办人员 2596 人(见表 2),所有编外人员占经办机构总人数的 9%。

表 2 广西社保经办机构人员编制情况单位:人。

 

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2008年统计资料。

三、广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广西大多数市县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是按险种分别设置的,各险种的经办机构多头办理,条块分割,办事程序和标准不统一,造成参保单位及个人必须多头申报和多头缴费,服务效率低,既增加参保人往返的费用,又耽误宝贵的时间。机构分设使得经办业务交叉,信息无法共享,容易产生重复建设、重复劳动和人力资源内耗等问题,导致社会保险管理成本总量增加。

经办机构的管理体制不顺,主要体现在机构定性不清、机构规格和层级不同意和职责分工不清等方面。广西有 2 个市级,189 个县级经办机构尚未确定机构规格(级别);2 个县级经办机构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失业保险业务经办有 5 个市本级,24 个县仍由市、县就业服务中心经办。社会保险经办部门自成立以来名称也不统一,有的称“社会保险局”、有的称“社会保险处”、有的称“社会保险所”、有的称“社会保障中心”,名称含糊不清,隶属层次不明,容易在人员定编、经费划拨以及与相关部门的业务对接等方面出现问题。

(二)人员编制与承担的任务不匹配,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随着广西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险经办承担的任务大幅度增加,而人员编制多为经办机构设置初期确定,编制内人员根本无法完成新增加的任务,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自聘工作人员屡见不鲜。由于人员合理配备的机制尚未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业务经办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人员的配置不够科学,管理人员多,一线的工作人员少。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熟悉综合业务的服务人员、熟悉社会保障法律和政策的专业人员、熟悉网络技术和系统维护的技术人员都比较紧缺。至 2008 年末,全区参保人数,基本养老保险为 368.05 万人,农村养老保险177.48 万人,失业保险 234.61 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61.42 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06.76 万人,工伤保险 204.9万人,生育保险 176.54 万人。①各项险种参保总人次达到 1729.76万人,同期全区经办人员总人数为 3914 人(含编制外人员 364人),参保人数与经办人数比例为 4419:1,人员编制与承担的任务不匹配,削弱了社保经办机构的执行能力。

(三)业务开展缺乏足够的经费保障。

缺乏足够的经费保障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经费增长低于社会保险事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广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经费每年都有所增长,但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水平相比差距仍相当大。例如,全区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完成征缴任务 2006年比2004 年增长58.84%,完成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支出任务2006年比 2004 年增长 43.66%,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业务经费 2006年比 2004 年仅增长 25.93%。2007 年、2008 年的情况也大致相当。

②部分县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公条件十分简陋,尤其是失业保险业务经办,许多县仍是手工操作。另外,部分县级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能从自治区、市两级下拨一定的业务经费,但当地财政预算的办公经费比较少。各市、县(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由于没有上级下拨业务经费,地方财政拨给的办公经费又足,而多数又承担着医疗、工伤和生育三个险种的业务经办,造成工作量大,办公经费捉襟见肘,日常业务的开展受到影响。

(四)信息资源无法共享,信息化建设无法满足服务需要经办业务的分散管理,造成各险种的信息管理系统自成体系,每开办一个险种,都要抽出相应人员去开发一个新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同时还要有专人去维护、管理系统。每个险种的系统只能满足单险种的基本业务处理,其兼容性和拓展空间十分有限,重复建设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由于“五险分立”和使用各自的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同一个参保对象,不同险种的基数等问题不能统一,更不能共享信息资源,既造成了工作上的不便,也浪费了有限的资源。

信息化是社会保障的基础技术手段,当前各项政策的实施对运用信息化管理的要求更为迫切。广西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系统应用仍处于不断完善阶段,与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技术支撑要求还有差距。各项经办业务之间的协调性不够,例如,医疗与养老系统的“割裂”,存在信息“孤岛”,不能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和发挥信息系统的整体效能。信息化公共服务滞后,查询养老和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和信息不方便,即使可以查询,查询到的内容也不全面。

四、提高广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的措施。

(一)推行“五险合一”,完善管理体制。

将各险种经办机构合并为统一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从完善基本流程、健全基本标准、强化基础数据和基础信息资料管理入手,整合现有服务资源,探索改革管理服务模式,使经办机构的业务实现统一参保登记、统一基数、统一审核、统一稽核、统一征缴。

在经办机构内部,按险种分设机构, 对存在的共性业务实行合并管理;各险种的稽核审计业务也将合并进行, 这样既简化了工作程序,又降低了管理成本。业务部门根据不同险种的费率来核定缴费金额,参保单位和个人只需填报一份社会保险费申报表,就可以完成五个险种的社会保险费的申报,再到缴费窗口一次就能够把五个险种的社会保险费缴纳,既省时、省力,又有利于提高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另外,为确保基金的安全和正常营运,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尝试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行省级垂直管理,由自治区级社会保险管理局对全区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人、财、物实施统一管理,建立精简、高效、统一,顺畅运转的经办机构管理体制。

(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经办机构执行能力。

针对经办机构人员不足的问题,应建立全区统一的、与业务量挂钩的人员编制增长机制。根据广西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需要,按照参保缴费人员增加的一定比例,分级核增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人员编制。由于经办机构体系中人员结构的多元化,有公务员编制、事业编制(包括参公管理的事业编)、合同聘用制和临时聘用等不同身份的人员,所以有必要建立具有弹性、科学有效且适用于各种身份的管理制度。对于在编的人员事业编制人员,统一实行参公管理;对于合同聘用制人员,要保障其薪酬待遇水平,完善激励和晋升机制,留住紧缺人才;对于临时聘用人员,要同工同酬,保障其合法权益。

在人员的配置方面,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管理岗位,增加一线服务人员,减少后勤人员的数量。同时,要注重提升经办机构人员的综合素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需要一套适应当前工作需要和未来发展的正规培训制度,要树立“全员培训”和职业生涯中“终生培训”的理念,采用集中培训和远程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也可设立网络培训系统,通过多媒体形式进行培训。

(三)建立和完善办公经费的增长机制。

在经费保障方面,要明确各级政府在社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责任,建立与服务人群和服务量挂钩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工作正常运行。按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工作量的一定比例,配备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将经办人员工资及办公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

(四)推进“金保工程”建设,实现信息共享。

为了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和发挥信息系统的整体效能,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广西应加快金保工程二期建设,整合社会保险信息系统,统一经办业务软件,进一步集中和优化数据,扩大联网,为网上传输信息转移社保关系进而实现社保一卡通奠定基础。在现有基础上,按照信息系统“业务工作、服务人群、系统功能、运行网络四个全覆盖”的要求,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开发的社会保险核心平台软件为依托,建设全区统一、覆盖全部险种、服务全体参保人群、并与绝大多数社会保险行政管理和经办服务机构以及与用人单位联网的社会保险信息系统。

注释:

①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引自《广西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宏观运行情况 2008》(内部资料),其余数据引自《广西统计年鉴 2009》。

②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

参考文献:

[1]杨燕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建设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2篇

二、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途径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的建立,有助于经济增长,改善市场,增加就业,发展劳动力市场,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经济形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必须符合这一基本趋势。目前,我国通过立法已经制定了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方面的基本制度,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逐步解决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因此,必须瞄准新经济常态发展的社会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动员更多的资源用于住房建设,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建设,积极推动许多社会企业的创建和发展,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同时,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企业发展,推进企业参与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提高企业在吸纳社会人才方面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发展潜力。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3篇

要结合所给材料,将设问中的陌生词语翻译成课本中熟悉的术语,再把所给设问转化成便于作答的设问。

【范例1】(2011年北京高考文综38题)培育优势产业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优势产业的培育,既与图11中四种因素的基本状况密切相关,又与这些因素能否相互促进有关。这一分析框架用图形表示如同钻石的顶面,因此被形象地称为“钻石模型”。

没有所谓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弗洛伊德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喜爱日落,喜爱城里杂乱的贫民窟,喜爱不幸。现在我却喜爱早晨,喜爱市中心,喜爱宁静。――博尔赫斯

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说明图11中所列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为什么对产业发展十分重要。(13分)

解析:此题的设问是“图11中所列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为什么对产业发展十分重要”,首先结合所给材料将设问中生产要素翻译成自然资源、劳动力和技术,将市场需求翻译成消费。接下来转化设问,把一个设问转化成四问:(1)自然资源对产业发展为什么重要?(2)劳动者对产业发展为什么重要?(3)技术对产业发展为什么重要?(4)消费对产业发展为什么重要?

这样的转化就使一道有难度的高考题变成了极普通的题了,难度系数一下子降低了下来,可见翻译词语,转化、分解设问有多重要。可以通过下面直观的思路模型(路径)建构答案。

参考答案:①自然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基础;②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能促进生产能力的提高,促进产业发展;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④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技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范例2】(2009年北京高考文综第38题)甲组同学对图的内容产生了兴趣。甲同学问:“这张图是什么意思?”乙同学说:“我也不清楚,不过我查过资料,图中社会建设支出的内容包括教育、就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请你告诉他们图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结合社会建设支出的具体内容。说明这些支出是如何对经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的。(11分)

对第二问分析:首先要落实“这些支出”的指向。仔细阅读材料会发现“这些支出”是有介绍的,主要包括教育、就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接下来细化设问、分解设问如下:(1)发展教育对经济建设有什么促进作用?(2)就业服务对经济建设有什么促进作用?(3)发展公共医疗卫生对经济建设有什么促进作用?(4)社会保障对经济建设有什么促进作用?

做到这一步就把窗户纸捅破了,豁然开朗,迎刃而解了,否则就陷入茫然的境地。可以通过下面的思路模型(路径)建构答案,很直观。

参考答案:①发展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②提供就业服务能够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促进就业;③增加公共医疗支出,推进卫生事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有利于经济建设;④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可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可以促进消费,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2压缩句子,抓主旨。

所谓压缩句子就是抓住句子的主、谓、宾语,精读不通读,是在遇到长的句子,长的设问或题干时为了明确主旨的一种必要方法。

【范例】(2012年海淀适应性训练第27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一定意义上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体现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认识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这道题有一定难度,正答率低,选D的居多。题干中的“这”指的是什么是关键。多数同学断章取义,没抓住主旨,跑偏了。他们认为题干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当然选D,其实题干突出的是改革开放,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而改革开放属于实践。这就启示我们要压缩句子,抓住主旨。这道题要压缩成“随着……认识到……”。“随着甲认识到乙”这个句式显然强调的是甲,甲与乙是因果关系。所以显然选A。

3分析材料找窗口,对应作答

无论是原因类题还是措施类题,所给材料十分重要,属于题眼。所以将材料分析透彻就像开启了一扇扇窗户,可以透视到所需要的。

【范例1】(2012年北京高考38)截止2011年底,我国直接投资企业已达18万多家,遍及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①对外投资审批环节多,东道国政治、公共安全和社会民生等②信息掌握不够,有的对外投资企业②环保责任意识淡薄,③个别国家对中国企业的到来怀有疑虑,有的国家复杂的社会政治环境④影响到我国企业人员和资产安全……

你看一切,要好比你是第一次或最后一次看到那样。如果这样的话,你在世上的日子就会充满荣光。――贝蒂・史密斯

在这个世界上,美妙的时光给人的温暖何止百倍。如果不能抓住那光辉,那么等待我们的只有无尽的痛苦。不管往好里说还是往坏处想,每天其实都是战斗。――吉本芭娜娜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针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内外遇到的问题,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11分)

解析:解这道题属于措施类题,在明确了主体为政府后,要明确企业在“走出去”时遇到了哪些问题,然后一一找措施。此类题设问与材料紧密联系,一定要吃透材料,要对材料所给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圈点,并要有序号的标注,之后对照所学知识对号入座,逐一分析。(针对①的问题)要履行经济建设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加强公共服务,减少企业对外投资的审批环节,提供海外市场环境信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针对②的问题)要履行文化建设职能。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文化素养,让外出务工人员对东道国有更多了解。(针对③的问题)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加强与东道国的交往与合作,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缔结合作条约,便于企业更好地在当地开展投资和经营。要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鼓励企业开展有利于改善当地民生的项目合作,实现共赢。(针对④的问题)要履行保证人民民主,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职能。保护我国公民生命安全、企业和个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举例:(2013―2014年北京海淀期中第26题)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目前,信息消费渐成为时尚,并带动了我国GDP的增长。但在信息消费的发展中,仍面临①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有待提升、②市场准入门槛高、③配套政策不健全、产品和服务④质量有待提高、网络欺诈时有发生等问题,需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范例2】针对我国信息消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应如何促使信息消费健康发展。(8分)

解析:此题展示了我国信息消费中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四个窗口,所谓我国政府应如何促使信息消费健康发展,就是要从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出发,运用所学知识对号入座找措施。如图示: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4篇

例题 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传播方式,微博正逐渐成为网络舆论“主战场”,但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也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绐公众和社会乖谐带来不少困扰。

一名忧心忡忡的网友认为:“为防止微博传播谣言,应该关闭微博,以促进社会和谐。”他的理由如下:

(1)很多人使用微博的目的主要在于表达主观感受,而非客观、理性地陈述事实,这就为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制造了机会;

(2)微博现在太火了,传播消息太快了,微博上传播的谣言,难以追溯其来源,辟谣的赶不上传谣的,以至不少无辜的人和事“躺着也中枪”,严重危害了和谐社会建设。

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评价这名网友陈述的理由是否能充分支持其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

一、审设问

1.审设问,圈定答题范围。哲学主观题一般由材料和设问两部分构成。材料的信息是否有效,取决于题目的设问。材料蕴涵着知识点,而设问却规定着答题的范围。因此,回答哲学主观题要先审设问。通过审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要求,是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还是价值观、人生观的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该例题必须围绕“唯物辩证法”展开,可以在脑海里联想“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包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和“辩证否定观”。

2.审设问,明确答题角度。一般说来,设问分成两大类:一是单一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二是复合型,“谈认识、作分析”’。从难度看是逐渐加深;从知识点看“是什么”和“为什么”侧重于原理,“怎么样”侧重于方法论意义;从能力要求看,“是什么”主要考查知识能力,“为什么”主要考查分析能力,“怎么样”更倾向于考查运用能力。而“谈认识、作分析”往往是对单一型题目的综合,回答此类题通常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所以,不同的提问角度要求同学们作出不同的解答。

如例题设问的是“评价网友陈述的理由能否充分支持其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属于复合型“谈认识、作分析”的问题,考查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二、审材料

在“审设问”之后要审材料,提炼出与问题相适应的哲学观点,这是审题最关键的步骤。很多同学都是在读完材料后,想一下,就写几个哲学观点。这样做,经常会分析不全面,导致漏答或错答。保险的做法是分“两步走”。

1.全面分析材料,概括大意。对材料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层并概括其大意,可用单句或词组写出来。每一层概括为一个短句或词组,全段再概括出一句或几句,划出重复部分。这样做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出其所蕴涵的哲学观点。

如例题通过读材料可以概括成两层:一是微博正逐渐成为网络舆论“主战场”,但给公众和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二是网友主张“关闭微博,以促进社会和谐”的观点以及理由。

2.在前面概括的基础上,对每一层次作分析,提炼出哲学观点。分析时要注意并非一个层次只能提炼一个观点,在哲学常识中,一种现象可以用几种观点来解释是很常见的,也可能由几个现象共同反映了一个观点。因此,脑海中要时刻想着设问的范围要求,避免用错知识。这种方法对材料比较繁杂的题目尤其适用。如例题第一层“微博正逐渐成为网络舆论‘主战场’,但给公众和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可以提炼出哲学观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看问题”;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要求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第二层网友“主张关闭微博,以促进社会和谐”的理由只看到了微博不好的一面,而忽视了其有利的一面,这是片面的。

这种提炼观点的方法看来有点机械,却显得很有条理性,尤其对那些面对主观题觉得无从下手的同学而言,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三、组织答案

哲学主观题组织答案一般要遵循“两原则”,一是明确指出所用哲理(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二是一定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即结合材料分析。

如“评价、认识”类题目组织答案时具体步骤为:

1.“是什么”。即判断材料中的观点是对还是错,或材料中的现象、事件反映的本质是什么。例题中网友的观点是片面的,他的理由也是不充分的,只是从一个方面指出微博所带来的问题,而没有看到微博可能带来的好处。

2.“为什么”。主要对材料中的观点、现象、事件等进行分析,阐明观点对错的判断依据或对材料中现象、事件所持态度的依据。例题中判断评价网友的观点的依据是“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一分为二看问题或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在分析和解决矛盾的时候,我们既要全面地分析事物的矛盾,又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

3.“怎么看(或怎么办)”。即对材料中的观点、现象、事件表明态度或提出对策、措施、建议等。如例题“我们既要看到微博传播谣言所带来的社会危害,也要看到微博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对微博用户正确引导,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促进社会和谐。这名网友未能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他陈述的理由不能充分支持其观点。”或“我们既要看到微博传播谣言所带来的社会危害,也要看到微博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分清楚在现阶段,微博传播谣言带来的危害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就此否定微博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也要重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加强管理,完善法制,塑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防止支流影响或改变事物的性质。所以这名网友陈述的理由不能充分支持其观点。”需注意的是,“评价、认识”类题目组织答案的一般思路通常是这样,但具体试题还要结合题目的设问、材料灵活掌握。

四、书写答案

书写答案是题目最终的完成,也是同学们知识和能力的展示,因此显得尤其重要,可以把它归为“四化”。

1.层次分明,要点序号化,切忌不分段落层次“乱堆砌”。

2.表述准确,语言学科化,切忌使用文学化、生活化语言。

3。逻辑严密,表述简洁化,切忌语句冗长、画蛇添足。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5篇

一、视野开阔,走出“高原期”

从2005年河南省开始新课改实验区命题至今,河南省思想品德学科中招命题组精益求精、励精图治,在探索中创新、在继承中改革、在创新中升华,试卷年年都有新提高、年年都有新发展,这一点有目共睹。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精品不断涌现,使得中招命题有一种进入“高原期”的困惑――试卷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无论是背景材料还是设问、无论是卷首语还是温馨提示、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都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要想有新的突破,真的很不容易。

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亮相后,有人赞叹,有人惊讶,也有人唏嘘。无论是怎样的反应,无不渗透着一种情愫――这些题怎么出得这么巧妙!的确,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从选材到设计,都显示出了一种合乎情理又出乎意料的精妙,让人叫绝。特别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考的热点,如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精神赡养人法、事件等,中招试卷在选取的材料和设问的角度,包括答案的设置等方面均技高一筹、让人钦佩。

如果再细细品味、深入分析试卷,我们还会发现这种出乎预料的精妙不仅仅来自表面,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命题理念的新颖、思路的独到和视野的开阔。这种视野与境界就是要提醒我们:原有的较为完备的命题理念、思路、题型、选材路径、设问角度等绝不应成为阻碍我们继续探索前进、创新发展的锁链,更不应该是故步自封的绳索,反而应该是激励我们超越自我、再上新台阶的动力,是促使我们探求新方案、谋求新高度的基础和起点。

二、突破瓶颈,境界再提升

因为多年来形成的非常成熟而稳定的命题“套路”,所以学科教师在不断研究中对中招命题有了全面的认识,备考工作扎实、认真。同时纷繁复杂的复习备考资料也在社会上不断涌现,以至于中招考试前,各种猜题卷、押题卷、考场速查、热点专题纷至沓来,大有围攻中招命题之势――“无论命题人怎样高明,也逃不出我的圈圈”。这一方面说明河南省的中招命题导向对学科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研究教学、提升学科质量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使得中招命题遇到了瓶颈束缚――如何在“十面埋伏”中突围?2013年的中招思品试卷给出了很好的解答。

细阅试卷,就会看到:这是一份经过深厚积淀、博观约取的试卷,虽然命题用的是十几天的时间,但素材的积累、思考的深度、关注问题的独特视角等功力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这是一份成熟稳妥、厚积薄发的试卷,虽然只有短短13道题、几千字,但每一道题都是精品,从措辞到用句,从设问到答案,任何一个小细节都经过精雕细琢,几乎无懈可击。特别是辨析题和观察与思考题,关注的社会热点、时政知识是经历岁月沉淀后更显张力的内容,充分显示了命题人敏锐的洞察力和超乎寻常的前瞻性。而这些时政知识在复习资料和毕业班相关的备考专题中并没有被列为重点,甚至未曾出现过。这是一种最好的突破瓶颈的方式,既冲出了“包围圈”,又彰显了命题者的高度。

可以说,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的命题人,用最好的方式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关注重大主题、关心社会热点”。这样的关注不是人云亦云,不是盲动,而是深入研究学科知识、深刻领悟学科精髓、切实承担学科使命的结果。

三、正本清源,追寻真价值

看到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后,不少师生在议论,一些大题的设问都是“有什么意义”、“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似乎落入了俗套,不很新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题型和命题理念的熟悉,一些社会辅导资料的命题人,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迷惑师生的视线,不研究课程,一味地求新求异,导致很多模拟卷中的设问新奇古怪、不知所云,脱离了学生实际,也远离了学科应有的思想内核。

作为思想品德学科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牢记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和评价究竟是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什么能力?其目的到底是什么?其实这些问题在课程标准中规定得很清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这样的目标决定了我们在教学和评价中,必须重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关注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关心社会的意识,不断提升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而这些核心素养和能力绝不可能在花哨的设问中得以体现,而是必须务实、求真地在他们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中进行考查和培养。可以说,问原因、意义、怎样做才是思想品德学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最基本角度,也是最能切中学科内核的一种设问方法。2013年中招思品试卷的这些问法以看似老套的方式正本清源,彰显学科真价值,其目的既是为了深入考查考生对相关社会热点、时政的认识及理解程度,也是为了引领本学科今后的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更好地回归本位,切实研究与落实课程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当然,能够大胆地把意义、原因、怎样做等老套的设问呈现在中招试卷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命题人在选材时的独具匠心,这也是老套设问不俗套的基础和前提。

四、抓住内核,责任勇担当

思想品德学科是德育的主渠道,承担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关键责任和义务。在思想品德学业评价中渗透德育,是其学科属性的本质体现。近年来的河南省中招思想品德试卷在这方面可以说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尝试,起到了表率作用。年年的试卷都彰显出鲜明的思想性和教育性,使学生在答卷中既能展示才华,又能受到启发和教育。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6篇

一、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金字塔原理”系在1973年由麦肯锡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巴巴拉・明托(Barbara Minto)提出,金字塔原理是“以结果为导向之论述过程”,或是“以结论为导向之逻辑推理程序”,其中,愈往金字塔上层之论述价值越高。金字塔原理大量运用归纳法(感性)与演绎法(演绎),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疑问回答(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演绎归纳)。以“金字塔原理”为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提纲挈领,搭建起教材编写的“金字塔”结构,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识。

例如:我在讲《公民的道德生活》这一专题时,首先让学生阅读本专题的序言部分,再大致翻阅专题一的框节,思考本专题与专题一之间的关系,目的是让学生明确教材编写的大体思路,从宏观上把握本专题的地位。学生很容易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得出“公民道德建设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专题二正是以具体的不同的生活领域、不同的道德规范为切入点,讲述如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对专题一内容的拓展。本专题共有四课,每一课在开始前,我都会要求学生画出本课的逻辑结构图,找出主干知识及分层知识点,并分组展示,比较点评。学生通过自主建构,发现教材编写其实正是遵循人的认知规律进行的:情境导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金字塔”结构帮助达到了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主次分明的沟通效果,让学生有兴趣、能理解、能接受、记得住。

二、找寻身边的感动,自我创设情境导入

学生搭建起“金字塔”的“骨骼”,就要为“金字塔”“加砖添瓦”。以往的教学是教师直接创设情境导入,现在我转换了教学的方式,通过分组,让学生自我创设情境、设置问题进行逻辑演绎。比如,在讲到《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一课时,根据教材的思路,我首先要讲述社会公德的含义、特点。这时学生就列举了很多例子:公共汽车上不能抽烟,要尊老爱幼,主动让座。过马路时不能乱闯红灯等。通过设问“为什么这些属于社会公德呢”,自然引出社会公德的含义、特点。通过设问“如果不遵守这些社会公德会怎样呢”,自然引出社会公德的作用。在讲述如何遵守社会公德时,我要求学生找出身边的道德模范,从道德模范的一言一行中找到答案。实践证明,学生能准确地创设情境,这一过程正是培养学生逻辑演绎能力的过程。

三、知识、能力、方法三位一体,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

新课改的全称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改不等于“新教材”。很多老师以为新课改就是改变了教材,知识进行了增减,或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的更新,这些认识是不正确的。新课程改革是教学理念的更新。如在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重视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完成。

我常常告诉学生“思维着的精神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找到方法比死记笔记更加高效。比如,在《公民的道德生活》这一专题的学习过程中,我用到了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含义的异同,加深学生的记忆理解。在讲述“四德”各自的作用时,除了比较分析外,我还教学生通过提取设问有效信息,从设问本身找答案。如“分析社会公德的作用”,社会公德包括两层意思:“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德”。作为“德”,从微观上来讲是公民的道德修养,从宏观上来讲是社会文明程度的窗口。作为“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能维护公共利益。还用到了“知识迁移法”,比如在讲个人品德的作用时,我引导学生从《生活与哲学》个人与社会关系角度分析;分析“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时,我引导学生结合《经济生活》市场经济的知识来分析。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7篇

一、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紧缺人才。随着产业发展模式的变化,教育模式必须转方式、调结构,跟上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并能为新兴产业提供急需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物理学科目前存在着学科建设应用性成分不明显、高职特色不突出、“双师”素质教师匮乏、教材滞后、基地建设和实践环节薄弱等问题,与当地产业结合、与企业挂钩的实训模式更是没有体现出来,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物理学科建设也要围绕新兴产业进行改革。

二、物理学科建设与改革的重点

1.学科指导思想,包括高职教育物理学科建设如何融入新兴产业发展内容,如何与区域经济建设密切结合问题,如何进行前瞻性人才培养,如何转方式、调结构,合理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研究,特别是注重教材差异化建设,充分挖掘教材内涵,不断渗透现代装备、新能源、新光源、交通、环境、信息网络等研究领域的内容,将物理学科置于一个广阔的时代背景上。

2.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突出高职应用性特色,为学科优势发展奠定基础。

3.解决好平台建设问题。要配齐学科发展配套的仪器设备,完善实验实训条件,搞好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为科研成果向企业推广和产业化做准备。

4.解决好学科队伍建设问题,包括物理学科创新型师资队伍培养问题、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建设问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问题、“双师”素质结构、团队的学术水平及学术研究问题。

5.完善学科项目建设问题,包括教科研项目与课题、优质课、精品课程、教材建设、优质资源开发、优秀教学论文等。

6.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三、物理学科建设与改革具体的实施办法

1.学科理念的现代化。在加强“三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

2.教材内容的案例化。高职物理学科的教材内容还没有完全摆脱抽象的理论知识、公式推导等,所以教材的改革在内容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职业特点,删繁就简,够用为度,引入新知识、新内容,每章节后编写一些实际案例,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3.教学内容的专业化。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经典理论的整体性与现代科技的合理取舍,充实物理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产业中的应用。在夯实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物理知识的拓展与更新。

4.教学重点的职业化。在保证各专业方向所必需的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专业需要,对课程内容作分块删减,重点讲授与职业关系紧密的相关部分,对于一些关联不大的章节内容可少讲或不讲,物理实验的侧重点也不同。如土木工程、机械专业对具体问题的求解过程方面要求比较高,力学部分尤为重要。

四、物理学科建设与改革的创新点

1.通过凝练物理学科研究方向,更加突出高职教育应用性特点,体现高职育人特色。

2.通过学科队伍建设,打造新型师资团队,改变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加大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力度,带动教师双师素质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3.通过搭建学科平台,完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配齐学科发展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保证师生实训顺利开展,保证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4.通过物理学科建设研究,能够更加清晰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特点,形成系统理论,并为其它学科建设奠定基础。

社会建设问题范文第8篇

关键词:法治建设 变迁 习惯法 执法 民族地区

一、引言

民族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公民的权益保障问题,也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得不到较好的发展,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依然较大,与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此背景下,研究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问题,不仅有利于保障民族地区公民的基本权益,维护民族地区的公平公正,对于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过程中,除了面临着与非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相类似的问题之外,由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还面临着一些比较特殊的问题。比如民族地区地广人稀的特点以及习惯法在民族地区较为深厚的影响力,以及民族地区存在的人员流动较低以及信息沟通成本较高的客观困难,这些客观困难的存在给民族地区法治建设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具体而言,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中主要面临着习惯法与国家法存在一定的冲突、民族地区法律执行通道不够畅通等问题。

(一)习惯法与国家法存在一定的冲突

民族地区习惯法作为民族地区居民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对于规范民族地区居民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囿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影响,民族地区的习惯法虽然在规范民族地区公民的生活和工作以及人与人的交往、纠纷的解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依然存在部分习惯法与公平、正义的现代法治理念相违背的情况,甚至还存在部分习惯法约定与国家法存在冲突的情况。民族地区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给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

(二)民族地区法律执行通道不够畅通

民族地区交通不畅以及远离政治中心的特点决定了民族地区在出现纠纷后,在寻求执法部门的救济时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特别是地处山区以及高原地区的民族地区,交通不畅、通讯成本高,执法部分的执法时间长、执法成本高,从而导致民族地区在出现纠纷时,很多情况下都通过习惯法的方式自行协商解决,国家的行政权力很难对这些纠纷产生影响,虽然有法可依,但是国家法在执行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执行通道不够畅通的问题,进一步延缓了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进程。

三、民族地区法治建设问题的应对策略

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中遇到的习惯法与国家法存在一定的冲突以及民族地区法律执行通道不够畅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对于民族地区居民权利的保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后会发现,这两个问题的出现都有着其更为深层的原因,习惯法与国家法存在的部分冲突是因为国家法在民族地区的影响依然有限,而民族地区法律执行通道不够畅通的问题与民族地区交通不便有关,为此,针对这两个问题及产生这两个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应当加速民族地区习惯法向国家法的变迁,另一方面,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民族地区的法律执行情况,推动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

(一)加速民族地区习惯法向国家法的变迁

加速民族地区习惯法向国家法的变迁,特别是加速与国家法存在冲突的民族地区的习惯法向国家法的变迁,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与国家法有冲突的习惯法的影响力,推动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而且也能够充分的发挥民族地区与国家法不存在冲突的习惯法的重要作用,充分的保障民族地区居民的基本权利,维护民族地区的公平与正义,对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加速民族地区习惯法向国家法的变迁是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中不得不面对和应对的重要问题。

(二)采取措施改善民族地区法律执行情况

民族地区法律执行通道不够畅通的问题与民族地区的地理以及交通、通讯情况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畅通民族地区的法律执行通道,民族地区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民族地区的法律执行情况。具体而言,一方面,民族地区应当加大执法的成本投入,提升执法的力度,提升国家法在民族地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应当对执法的形式进行适度的创新,探索适合民族地区法律执行特点的执法方式,提高民族地区法律的执行效率,降低民族地区的执法成本,畅通民族地区法律执行的通道。

四、结论

研究表明,民族地区法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非民族地区有一定的差异,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中主要面临习惯法与国家法存在一定的冲突、民族地区法律执行通道不够畅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不利于保障民族地区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可以通过加速民族地区习惯法向国家法的变迁以及采取措施改善民族地区法律执行情况等方式进行应对,从而加速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进程,保障民族地区公民的基本权利。

参考文献:

[1]龚战梅,李志远.寻求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多元共识”[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