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教育经济学;培训经济学;融合

作者简介:李湘萍(1978~),女,安徽含山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6: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8)04-0005-03 收稿日期:2008-06-08

一、国内教育经济学研究现状、问题

(一)国内教育经济学研究现状

教育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研究教育领域中资源投入与产出规律的科学(王善迈,1996)。近20年来中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涵盖了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教育投资和教育财政、教育成本与收益、教育制度变革和创新、教育资源利用和效益等多方面的主题(李桂荣,2004)。教育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几乎涉及了制度化学校教育中的各种经济现象与问题,并且以教育经济学为主干的学科群开始出现,如高等教育经济学、职业教育经济学、体育经济学等,教育经济学俨然发展成为介乎教育与经济学科之间最具活力且相对成熟的交叉学科。

教育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其理论基础得到了不断的拓展:以20世纪60年代盛行的人力资本理论为起点和基础,进而拓展到筛选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激进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等。受国外相关研究的启发,近年来我国有学者提出在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以及其他经济学理论之外引入社会学、政治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来解释教育经济学的现象和问题,部分学者已经将这种多理论视角的研究取向运用到具体的实证研究中,例如社会资本理论视角在教育经济学中的应用。诸多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为教育经济学引入多学科多理论视角,能更为客观而全面地研究教育真实的经济价值。笔者姑且称这种教育经济学的多学科理论视角研究为教育经济学的“外延式”发展。

(二)国内教育经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缺陷在于静态地理解教育和收入的关系、片面地阐释人力资本的经济含义,这一点在我国的教育经济学研究中也表现得较为明显。所谓静态地理解教育和收入的关系、片面地阐释人力资本的经济含义是指:在探讨教育的收入效应时,忽略了在教育和收入之间广泛存在的培训和继续学习,忽略了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这些后续的人力资本投资不仅改变了人们人力资本积累的数量与质量。也决定了教育对劳动生产率和收入能否发生作用、发生多大作用。人力资本投资实践告诉我们,教育和培训往往最终会以一种“合力”的形式作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收入的增长。有研究表明,教育的主要作用往往是在求职招聘或确定初始工资水平时起到文凭信号的作用,而进入工作岗位后的在职培训以及“边做边学”才是对人们劳动生产率、收入发生作用的主要原因(萧今,2005)。教育经济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后续的培训与生产实践,因此不考虑这些,就可能会造成对教育经济价值的估计存在偏差,从而导致静态、片面地理解人力资本的经济含义。

在我国教育经济学界,多年来研究领域基本上囿于学校教育之内,并未以“人力资本”的名义,将研究视角拓展到包含培训在内的更宽泛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近年来,国内有学者(萧今,2004;刘泽云,2004)进行人力资本多种投资形式的研究,但这类研究主要还是围绕教育的经济收益,对于教育、在职培训、成人教育的研究还是相对割裂和平行,并没有对多途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进行有效的融合研究,而且关于企业培训的研究涉及的多数也只是参与率及影响因素方面,关于企业培训投资收益的实证研究并没有深入展开,当然,持续的跟踪调查、企业培训数据尤其是面版数据的缺乏是制约这方面研究开展的重要原因。

二、国内外培训经济学研究的概况

(一)国外培训经济学研究概况

虽然培训的经济价值很早就为人们所了解,但培训经济学的出现却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兴起以及贝克尔、明瑟等人的研究,对在职培训投资收益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逐渐发展起来。几十年来,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培训经济学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培训数据从无到有,培训度量的日益精细,培训收益估计方法的日趋科学,培训收益研究范围的日渐拓宽(培训对收入的影响――培训对就业行为的影响――培训对失业期限、“由学校到工作转换”的影响)。虽然诸多的研究支持了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即培训的投资收益十分乐观,培训是一项极具经济价值的人力资本投资,但在不同的经济制度环境下,不同类别、形式的培训对收入增长和职业发展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培训投资收益的实现取决于个人特征和劳动力市场结构特征,尤其是后者。

(二)国内培训经济学研究概况

教育和培训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两个基本途径,与教育相比,培训更贴近劳动力市场,通过培训积累的知识与技能更容易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从研究的角度来说,和教育相比,培训与劳动生产力、收入和就业行为的关系也就更为紧密。与丰富的教育经济学研究相比,我国培训经济学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关于培训对就业和收入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实证研究所需要数据的缺乏。以“中国期刊网”近10年来(1994年~2005年)的检索结果为例,以“培训经济学”为关键词在核心期刊范围内仅搜索到lO篇文章,基本上是对贝克尔在职培训理论的翻译和解释,没有相关的以数据支持为基础的实证研究。关于企业培训的研究大多分布在企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内,而且绝大部分是实务研究,理论研究不多,经济学领域内的实证研究就更稀少。相对应的是,以“教育经济学”为关键词在核心期刊范围内搜索到282篇文章。

在我国已有的少量培训经济学研究成果中,大都是以Becker(1964)的在职培训收益模型为基础,或进行修正和补充,或进行相关的实证检验。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划分为三类,一类是早期的定性研究;另一类是基于Becker在职培训收益模型的修正和补充;还有一类是建立在Becker假设条件基础上的衍生培训成本收益模型。

三、教育经济学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与培训经济学的融合

教育经济学未来拓展的路径,除了理论基础上的“外延

式”发展外,还可以在原有的人力资本理论框架内走一条“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即强调综合考察人力资本投资的多种途径,特别是教育和培训这两种最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让教育经济学走出正规学校教育经济学的固有领地,团结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名义下,与培训经济学融合,走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广阔天地,惟其如此,才能全面、深入地研究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及其实现机制。

(一)教育经济学和培训经济学融合的必要性

1 人力资本理论及终身学习的内在要求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和培训在本质上都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教育经济学和培训经济学的融合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内在要求。在我们传统的以“分”的视角(即努力“剥离”其他影响因素,以求对教育收益的正确估计)来研究教育经济价值的同时,更应该以一种“合”的视角,脱离“学校教育――收入”之间简单的经济关系思维方式,综合而全面地研究包含教育培训在内的人力资本经济价值,探讨两者在总量与结构上如何组合搭配并与适当的生产实践、组织环境相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禀持这一研究视角不仅具有全面理解人力资本经济价值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指导国家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企业与个人确定人力资本投资计划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教育经济学和培训经济学的融合也是终身学习的内在要求。在终身学习理念和实践逐步普及的今天,人们的知识技能需要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加以提供并不断更新,没有一种单纯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可以“包打天下”,人力资本投资多样化、终身化的时代特点要求我们应该以一种更综合、全面的视角来研究人力资本的经济价值。

2 对教育经济学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

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的融合,将会进一步促进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发展。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研究的融合不仅有助于更客观地估计教育收益,而且也有助于正确制定包括教育培训在内的人力资源开发的资源配置战略、以人力资本使用方即用人单位的眼光,来评价教育投资效益、促进教育制度变革和创新等等。

(二)教育经济学和培训经济学融合的可能性

1 共同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拥有共同的成熟的理论基础,即人力资本理论。Becker(1964)认为教育和工作中的在职培训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途径,在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人们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进而获得更高的收入。由于培训数据的难于获得,Becker(1964)最初对人力资本理论的阐释是通过教育投资收益的实证分析来进行的,尽管他认为培训与劳动力市场、收入和就业的关系更为紧密,人力资本理论假设可以同样很好地运用到对培训投资收益的分析中去。同样因为数据的局限,明瑟(1962)早期也只能用工龄(工作经验)代替培训变量估算培训投资收益,但是其实证分析的基础仍然是人力资本理论。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企业培训数据的逐渐丰富,众多劳动经济学家对培训投资收益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而几乎所有这些培训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都是以人力资本理论为起点的。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对教育和培训经济价值的研究。基本上都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相对成熟的框架体系内,这也是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得以融合的最重要的理论前提条件,在人力资本理论中,教育和培训只是形式不同的人力资本投资途径,在经济含义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通过改变劳动者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从而改变其劳动生产率。

2 相近的实证研究方法

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差不多出现在相同的年代,拥有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但比较有意思的是,自诞生之后的几十年来,两个学科的发展却主要处于一种平行的状态,少有交叉和融合,在教育经济学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特色的同时。培训经济学也在劳动经济学领域和工业关系研究中逐渐发展和完善。

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虽然分属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但在实证研究方法上却有着共通之处,而最先沟通这两者的正是明瑟和他的收入方程;由于早期培训数据的缺乏,明瑟最初从比较不同员工工资水平的角度来估计在职培训收益,明瑟通过比较两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劳动力的收入差异,并对差异求现值,得到收益率,但这一收益率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在职培训收益率,它包括两个内容:正规教育收益及在职培训收益,因此收益率是对于正规教育与在职培训收益率的某种平均。虽然由于度量上存在的问题,使得这一估计结果还不十分精确,但可以说这是对包含教育培训在内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最初估计。虽然明瑟本人并没有认为他的研究是教育经济学和培训经济学的融合,因为在早期人力资本理论家来看,教育和培训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教育经济学与培训经济学被“人为”隔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实证研究数据获得的难易程度的不同,对于正规学校教育的度量要比对培训的度量容易许多,因此教育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较早地发展起来并逐步完善,而培训经济学的实证研究却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培训数据的丰富才逐渐发展起来。

3 人力资本综合指数的建立

虽然明瑟当初囿于培训数据的局限,并没有对培训投资收益进行精确的估计,而是得到了正规教育与在职培训收益率的平均,应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尝试;既然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和培训没有本质区别,那么在实证研究中就有必要综合考察教育和培训的投资收益,为此构建一个包括教育和培训在内的人力资本综合指数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一指数应该能比较全面反映人们的知识、技能、观念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探讨教育和培训在数量与结构上的不同组合搭配,从而获得最大化的收益,这是未来教育经济学、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的一个方向。具体而言,人力资本综合指数应该考虑到教育级别(学历)、类型(普通、职业)、培训参与(是否参与过此前培训、在职培训、自费培训)、培训种类和时间(参与的此前培训、在职培训、自费培训的类别和时间)等指标体系的建立,另外对人力资本提供机构(如学校、培训机构等)和使用机构(如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以及相关的面板数据(paneldata)的收集也是必需的。

应该承认明瑟收入方程的建立是有时代背景和研究条件的限制的,虽然后续的研究者们对明瑟收入方程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修正,但如果不尝试在明瑟收入方程中纳入人力资本综合指数,那么任何补充都可能是不完整的;人力资本投资形式的多样化和终身化的时代特点,要求对于人力资本的研究要全面、综合,而培训与继续学习数据的逐渐丰富也使人力资本综合指数的建立和使用成为可能。

(三)教育经济学和培训经济学融合的难点

首先,培训的定义和度量存在相当困难。与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相比,培训的内涵与外延在不同的行业企业有着不同的理解,培训的基本度量指标,如培训参与率、培训时间与强度、培训成本都很难测度。相比较而言,用教育年限、学历来度量教育要简单许多,虽然二者都存在指标效度的问题。

其次,反映劳动者教育培训经历、就业工作经历的时序资料的缺乏。现有的数据大多是在一个时点上采集的截面数据,虽然部分调查采用了反向追踪的方法,但离实证研究所需要的数据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

再次,明瑟收入方程中已经包括教育和工龄,并且工龄曾经一度被认为部分代表了工作经验甚至是在职培训,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明瑟收入方程的科学性和完备性逐渐为人们所认可和接纳。如何建立包含教育与培训在内的人力资本综合指数,如何将人力资本综合指数纳入收入方程,并且由于这一指数的引入,模型的设定如何作调整,这些都是未来研究所不能回避和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

四、小结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排斥,教育公平

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农民工受排斥的问题也日渐严重,比如就业排斥、经济排斥、教育排斥等。相应地,农民工所受到的这些排斥对其子女生活、教育、就业都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在其教育上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社会排斥

1974年,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第一个明确提出了社会排斥的概念, 并用它来阐述那些不能得到社会保障、受到社会歧视的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目前学术界并无准确、统一的概念。曾群、魏雁滨认为,所谓社会排斥,是指由于社会公正失衡导致的个人、团体和地方由国家、企业(市场)和利益团体等施动者的作用而全部或部分被排斥出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家庭和社会关系系统、文化权利以及国家福利的制度过程。李斌认为, 社会排斥主要是指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保障体系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 而日益成为孤独、无援的群体。近些年来, 社会排斥已经成为分析社会公正和社会流动的切入点。

二、农民工社会排斥对子女教育公平的影响

农民工受到社会排斥也成为一个较为普通的非合理的常见现象。且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主要体现在就业排斥、经济排斥等维度,且各维度相互交织、相互累积。排斥本质上是社会中的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进行控制与"区隔"。社会排斥下的教育不公平是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权利排斥的延伸。主要表现在教育起点、过程、结果公平三个方面。

(一)社会排斥对农民工子女教育起点公平的影响

所谓教育起点公平,实质就是要是每个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竞争能力。农民工子女是否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竞争能力,直接取决于流动儿童的家庭收入水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起点不公平,与农民工的经济排斥有很大关系。城市学校针对外来人口子女要收高额借读费、赞助费等歧视性费用,给大批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入学造成了困难,有部分孩子完全有可能因为借读费而失去接受启蒙教育的机会。造成起点上的不公平。

(二)社会排斥对农民工子女教育过程公平的影响

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相比,无论是在教学资源的硬件上还是软件上都有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校舍条件差、教学设施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安全隐患突出等。农民工子女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无法与城市学校的孩子相比,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

(三)社会排斥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结果公平的影响

所谓结果公平是指达到每个人都获得份量相当的教育资源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后,与后续高中阶段等非义务教育难以顺利衔接,既进不了城市优质学校,又无法融入家乡的教育升学系统,这种身份认同的危机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农民工子女作为城市弱势群体,其家庭景和社会关系网络等都无法与城市同龄人相提并论。农民工子女要实现代际的上升流动,无疑需要比城市同龄人克服更多的障碍。

三、推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策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中规定,我国政府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借鉴规划的相关思想,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工作,对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户籍制度

社会排斥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归根到底是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以户籍制度为依据的入学制度和升学制度是最大障碍。应打破户籍制度和儿童受教育权利之间的捆绑关系,尤其是要打破现行以户籍制度为依据的义务教育的入学政策,实行适龄儿童按居住地原则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

(二)完善合作机制

基于社会排斥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社会教育、公安、工商、劳动、财政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建立及时有效的工作沟通机制。公安部门要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掌握流动儿童的基本情况;流入地财政部门对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城市教育费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进城务工就业子女的借读费和择校费予以免收,并酌情减免家庭经济困难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有关费用;教育行政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服务指导。各部门应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共同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

(三)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

接受农民工子女的城市公办学校,其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学制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素质及其适应能力,提高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因材施教。针对农民工流动性强和收入不稳定的特点,采取灵活的办学方式与管理办法。此外,建议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学籍卡,对流动儿童实行学籍管理,确保农民工子女学业记录的连续性、完整性。

四、小结

在社会排斥背景下的农民工子女接受的教育是不公平的,主要体现在社会就业排斥、经济排斥、教育排斥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起点不公平、教育过程不公平与教育结果不公平。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以及学校等相关方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SILVER,H. Social exclusion and social solidarity: three paradigms [ J] 1 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1994( 5 - 6 ):531- 577.

[2]曾群,魏雁滨.失业与社会排斥:一个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4(3).

[3]李斌.社会排斥与中国城市住房制度改革[ J].社会科学研究,2002( 3): 106- 110.

[4]刘奇.中国农民生存与发展的九大悖论[J].中国发展观察,2006(8).

[5]冯帮.经济排斥与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J].教育与经济,2011(1)16-18.

[6]陆波.关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3).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教育个人成本 教育私人收益 不平衡性 改进措施

一、教育成本概念

教育成本指培养每一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有公式表示为: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

教育直接成本是社会与个人为教育而直接支付的费用总和,分为教育社会成本和教育个人直接成本。

教育社会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国家、政府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以及社会集资捐资的经费;教育个人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学生家庭和学生个人直接支付教育费用,诸如学费、杂费、书籍文具费、住宿费、交通费和生活差距费等。

教育间接成本是社会和个人为教育而间接支付的教育费用,有时也称“机会成本”、“择一成本”。教育个人间接成本是指学生已满法定劳动国年龄因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的成本。

所谓教育个人成本与收益不平衡性,主要是针对个人投入的教育成本,不能得到成正相关的个人收益,一般是指负收益。

二、教育个人成本的计算方法

教育个人直接成本核算计算方法:

S=R+D+H+B

式中S为个人直接成本,R为学杂费,D为生活差距费,H为交通费,B为书籍文具费。

韩宗礼(1988)提出的计算大学生总间接成本:

M=[(p×a×)]i

M为概率项数,n为求学年限,p为可能在某部门就业的概率,a为一年放弃收入的时间百分比,A为同一就业部门水平相当的职工年平均收入,i和j为选择职业的项数序,∑为加总符号。

三、教育私人收益分析

教育私人收益可分为两种,市场化私人收益和非市场化私人收益。所谓教育的“市场化私人收益”就是受教育者从教育中获得的最终可用货币度量的收益。教育的市场化收益有教育质量的收益和教育数量的收益两种类型。前者指在受教育年限不变的情况下因教育质量的提高而获得收益,后者指从增加的教育年限中得到的收益。

教育的非市场化私人收益可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教育具有消费收益,也就是个人在受教育期间所获得的乐趣、快乐等。每二,教育生产消费者选择效益。第三,教育改变储蓄行为。实证研究表明,人们接受的教育与储蓄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第四,教育提高家庭内部生产力。

四、教育成本与教育收益不平衡性的表现在个人教育的负收益

1.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好或不爱学习的学生来说,上学可能只是痛苦的经历。

这主要是指教育的非市场化私人收益,在受教育过程中,或受教育之后,受教育者并没有在精神、情感,以及各种社会行为中得到有利影响,反而对受教育产生抵触心理,导致许多负面影响的形成。比如,在受教育过程中被教师批评、处罚,因不喜欢上学而产生破坏行为等,这些都是教育非市场化的私人负收益。

2.过度教育产生的低效率,使得教育成本增加,教育资源浪费,收益相对减少。

从理论上来讲,受教育数量与个人收入是成正相关的。但由于我国最近几年出现了高学历热,不少人只顾追求升学率和受教育数量的增加,而忽视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导致受教育者学历虽高,但无法找到收入满意的工作,甚至失业率增加。

因此,笔者认为,当就业能力达到一个最佳点时,再接受教育,只会加大教育成本,这时受教育若对个人收益产出没有任何价值,受教育者可以选择就业,以扩大个人收益。

五、原因分析

1.教育结构体系缺乏必要的衔接和沟通。

普通教育缺乏职业化教育,学生只懂得一些理论知识,而缺少对专业所属行业,以及专业的社会性的认识,因此学到的知识是和社会与行业脱钩的、无联系的,从而导致在求职时无法适应用人部门的需求。因而,多年的教育成本投入,以及教育资源的使用,都得不到正常的回报。

2.一些大学生主观意识不强,没有紧迫感。

一些大学生进了大学校门就有一种安逸感,自以为进入了保险箱,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竞争上岗已成为适应经济发展的就业机制。因此,这些学生无法适应社会,也无法在竞争上岗中获胜。

六、改进措施

1.深化学校的教育改革,加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融合和衔接。

现在的职业院校就业状况保持良好,这是因为职业院校的培养方向就是针对用人单位、针对受教育者的教育。因此,笔者认为大学应走职业化和综合化相结合的道路。也就是说,在包括专业设置,培养计划、目标、方向的设置上,除了侧重于学生的理论研究之外,更要加强受教育者的实践能力,了解行业动态,以找准个体在行业的定位,根据社会用人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学生,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性人才。

2.学校应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定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毕业生按指今性计划就业的政策逐步取消,教育机构的自主性不断增强,新的办学形式、办学机构也大量出现。而这些变化影响了学生对受教育的选择和用人部门对毕业生待遇的规定。因此,无论何种教育机构,都应把保证学生高就业率作为核心价值和社会定位,这样对教育机构来说是高产出,对学生个体来说也会有可观的收益。

3.提高受教育数量的同时,更应重视受教育者的质量。

高学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国民整体水平的表现,但是受教育过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学历,追求受教育者数量的增加。当教育机制和用人机制都以质量为先,那么全社会,以及个人的教育成本都会得到控制,个人收益也会相对增加。

4.制定合理可行的收费制度,有效控制教育个人成本。

政府和教育机构应建立合理的政策和制度,保证收费的合理性,使受教育者合理地投入教育成本,避免不正当的收费现象的发生,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教育个人成本,使教育个人成本最小化。

参考文献:

[1]刘志民主编.教育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杨克瑞,谢作诗著.教育经济学新论[M].人民出版社.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高职教育;教育生态环境

作者简介:龚群英(1965-),女,四川威远人,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编号:15SKS051)和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项目“高校青年教师激励机制研究”(编号:CQGJ13C841),主持人:龚群英。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7-0080-05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为高职教育事业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有效地缓解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中对大量实用技术型人才需求的矛盾。但是在经历长期粗放式发展的我国,区域经济正处于经济总量发展有余而质量发展不足的窘境。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而言,我国区域经济走上以知识为驱动力的集约式发展道路和以技术为驱动力的适度规模化发展道路是历史必然趋势。而区域经济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和知识驱动下的集约式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需以符合时代精神的大批高素质实用技能型人才为支撑。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存在重视普通本科教育而忽视高职教育的办学思维,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诸如此类办学思想在高职制度建设领域、高职经济建设领域及高职文化建设领域普遍存在,共同构成制约职教事业健康发展的高职教育生态环境。

实质上,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积极的相依相生的互促关系:一是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将有助于有效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技术型人才资源的供给能力,进而增强企业运用现代化产业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区域经济范围内的企业的大发展将反促高职院校及时跟踪人才市场的用人需求趋势,并据此来及时调整高职专业设置,以优化面向社会的人才资源供给能力。二是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将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产业的技术升级,地方企业可通过与高职院校展开深入合作的方式来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来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进而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高职教育则可从区域经济产业升级中获得丰厚的办学资源回报,实现高职教育实训基地技术的升级换代,最终反映为高职教育系统的人才培养素质和能力的持续性提升。总之,高职教育事业的内涵式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依赖于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亦取决于高职教育事业与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水平。为有效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高职教育系统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探究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的基本构件及其特征,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有效促进高职教育事业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的基本架构特征

(一)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特征

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教育所处的特定制度生态环境特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行业亟需通过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以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为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作为影响和决定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制度生态环境建设成败直接影响高职教育事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1.地方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切实关注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社会属性。高职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塑造具备良好技术能力的高职学生,以便于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大批合格技术人才。而若要使得高职学生可资肩负此等重任,则需要高职院校通过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设计,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秩序感和对社会历史文明的传承责任感。地方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为高职院校践行该教育目标提供政策支持,以促使高职院校可与区域经济体内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教育实践活动互动,从而形成一个组织有力的协同式高职教育模式。

2.地方政府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重点关注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生态属性。该生态属性系指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中的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高职院校依赖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及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支持;企事业单位需要依托高职院校来获得产业升级所必需的人才与技术支持;而地方政府则可凭借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的深入合作行为来巩固其税基,增加其未来财政收入。高职院校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间建立和谐共生关系是合作各方主客观统一的必然诉求,是感性所规范的目的性与理性所规范的规律性的必然结果。

(二)高职教育经济生态环境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经济大发展带动了高职教育事业的迅速进步,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则直接使得企业对高职技术型人才保持旺盛需求。高职教育经济生态环境与高职院校相互作用,共同促进高职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贴心服务。高职院校在加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影响我国高职教育内容和方向的经济生态环境特点。

1.以新兴产业为核心内容的区域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提出新要求。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主流发展模式仍处于高能耗的粗放式发展阶段,从长期而言,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终将因其不可持续性而走向衰亡。为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区域经济必须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以建成具有资金投入低、单位产能高和排放少的可持续发展式国民经济体系。地方政府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为着力点,优化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有限资源配置模式,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这要求区域经济紧密跟踪当前国际产业在低碳环保领域的新动向,通过政策扶植的方式来集中有限资源,在关键性节点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区域经济转型需要高职教育为其提供大批适应新兴产业生产方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支持。高职院校需要以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为指引,转变传统高职教育理念,利用其高端技术人才培养优势来服务区域经济的新兴产业发展战略。

2.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的区域经济转型战略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提出新要求。由美国次贷危机诱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波及到实体产业领域,导致我国各区域经济的传统产业发展陷入困境。为有效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勇于面对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阵痛。产业转型升级是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增强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具体而言,各区域经济的资源禀赋优势有着显著差异,其产业升级所包含的内容也显著不同。但总体而言,产业升级战略通常包括如下内容:一是产业结构方面的升级,二是企业自身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所需。产业结构方面的升级核心是以科技为动力,实现企业生产能力从低技术含量和低经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含量和高经济附加值状态进化。由于产业结构升级要依赖管理思想的革新和技术的改造,这些科技是由人才来掌握,而人才是通过高职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1]。因此,高职教育事业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起到了供给企业所急需的高新技术和高技能型人才的作用。

(三)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的特征

高职教育文化是高职教育、文化与生态环境等概念的复合体,它是指高职院校在高职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呈现的模式及揭示该模式重要特征的符号化结构。高职教育文化是以高职教育系统为核心所构建的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是指以高职教育为核心,以高职教育文化为内涵,对高职教育的成长和发展起到关键性制约作用和调控作用的诸环境影响因子的集成系统。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与高职教育事业之间的协同互动式关系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1.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通过渗透功能影响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方向。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是承载高职教育系统运行的载体,高职教育系统是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价值实现的目标。高职教育系统在与外部文化生态环境系统进行持续性的物质、能量与信息交互,从而形成更有利于高职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友好的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良好的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可以摆脱意识形态的强行灌输和教育制度的强力约束,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循序渐进的感化着高职教育对象的精神世界,进而将适宜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理念和科学知识渗透给学子们,从而使得众多学子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观念在悄无声息的情形下发生变化。

2.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通过凝聚功能影响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方向。随着社会与经济的持续进步,高职教育价值观日趋多元化态势。高职教育价值观的多元化固然有利于激发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思想活力,促成其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但是作为高职教育对象的大学生而言,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尚未定型,其思辨能力和价值观识别能力略显不足。在缺乏主流价值观引导的情形下,高职学生易陷入精神家园失落和信仰危机的局面。高职学生是高职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冲突生态环境下的高职学生的文化取舍直接影响高职教育战略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应当同步培养学生的理想化教育价值观和功用化教育价值观,促使高职学生在坚守自我理想的精神家园的前提下确立实用化教育价值体系,以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来定位自身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三、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策略

(一)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的优化策略

1.在全社会树立以高职教育为核心的终身制教育(Lifelong Education)理念是高职教育制度生态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教育家保罗・朗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身教育议案标志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正式确立。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工人的知识与技能面临着更快的被淘汰速度。技术工人急需通过贯穿其职业生涯的持续性学习的方式来有效克服其知识与技能过时速度加快的问题。理想的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理想的教育是终身教育,理想的生活方式是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2]。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思想,终身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制定教育政策、进行教育改革和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指导。高职教育的办学重点应当从传统的全日制学历教育朝着为受教育对象全职业生涯的学习提供教育服务的方向转变。地方政府和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为高职院校面向全社会技能型人才提供终身制教育服务的新教育战略的实施创建良好的制度生态环境。具体而言,地方政府和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积极改革传统的偏重于学历教育的职业教育体系,改变对技术型人才的学历考核制度法规,摒弃对职业技术人员的一考定终身式考核模式。地方政府和职业教育主管部门需要打通高职学历教育、社会化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和职称认定考试,建立可以全社会流转的跨校和跨企业的学分认证制度系统,并且对职业技术型人才实行定期资质认证考核,以有效促进技术人才积极参与终身制学习,确保其持续提升自身知识与技能水平,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区域经济生产力的需要。

2.地方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科学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为高职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制度生态环境。职教主管部门需对其现行职教管理体制做深入彻底的变革,统筹考虑职业教育的配套教学设施与设备管理、教务与学籍管理及师资力量建设管理等工作,有效解决制约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教学资源总量不足和质量水平有限的问题。地方政府需鼎力支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事业,积极担负扶持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职责和义务。地方政府可以通过修订相关教育法规制度的方式来撮合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展开人才交流与合作,进而增强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能力。地方政府可以为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搭建交流平台,为高职学生搭建进驻当地骨干企业参与实训与实习提供有力的保障。地方政府可以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的企业实施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接收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进入企业现场参与实训活动。

(二)高职教育经济生态环境的优化策略

1.宏观经济生态环境的转型诉求为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动力。当前我国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的矛盾较为尖锐,多数企业受高级技术人才匮乏所困,其产业升级进程严重受阻。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响应区域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为其提供充裕的高级技术人才支持。当前区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高职毕业生结构性供求失衡问题严重,以及表现为高职毕业生总量过剩但符合企业需求的合格人才供给不足的素质性问题。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相协调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将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及对口就业率纳入到高职人才培养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并对高职学生长期岗位能力做深入考核,以确保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与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方向相协调。

2.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促使高职教育的经济生态环境日益优化。区域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对高职教育提出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高职院校应当适应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要求来因地制宜的制定高职专业重点建设方向,努力朝着支持区域经济支柱型产业发展的方向来调整专业结构与布局,为区域产业经济的转型与升级提供优秀的实用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可以强化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校企合作项目的内容与形式,并针对专业设置课题进驻企业展开深入调研,从而确保高职专业设置方案与区域经济产业升级方向相一致。由于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升级并非一蹴而就,高职院校应当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来提供差异化的高职人才供给服务。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在集中优势办学资源创办核心专业的同时,亦须办好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一般性专业;在重点发展战略型支柱产业对口专业的同时,亦须发展相对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产业所需的一般专业。

3.高职教育系统应当通过多元化办学募资体系的建构来丰富高职教育经济生态环境的内涵,进而迅速强化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办学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是制约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大发展的主要障碍。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应当摆脱对政府财政资金的过度依赖型,转而建立面向社会的办学经费募集系统。高职院校应当积极吸收社会各界有志于高职教育事业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资金参与高职院校建设,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的多元化募集体系的建构不仅有助于缓解高职教育办学经费约束的问题,而且有助于以资本力量推动高职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变革,有效促使高职教育事业与区域经济同呼吸、共命运的同步发展壮大。

(三)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的优化策略

高职院校软文化环境建设在推进高职院校调整办学层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并最终影响其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3]。高职教育系统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来优化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为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提供文化环境保障。

1.高职教育系统应确立创新型文化生态环境。我国区域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立足于现有规模庞大的制造业基础,通过高职教育系统来强化知识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对资源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过度依赖性。当前我国区域经济转型已经确立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特色发展战略,这对高职教育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要求。高职教育体系的建立首先需要突出企业特色。企业在技术与生产领域的创新活动和对创新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是催生高职教育建立创新型文化生态环境的土壤。因此高职教育应当破除传统封闭式办学模式,实现面向社会需求的办学新思路,贯彻以先进生产力发展趋势为导向的高职院校特色化创新型生态环境建设策略。同时,高职院校应当确立以我为主的特色化办学特色。高职院校的趋同化办学模式是制约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大发展的主要障碍。高职院校应当立足于本校的高职教育办学特色资源优势,并结合学校驻地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现状来确立学校的创新型教育文化建设方案,形成在高职教育市场中独树一帜的核心竞争能力。

2.高职教育系统的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应当与企业文化生态环境相接轨。对于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而言,企业文化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特点。企业文化生态环境是企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形成的适宜市场生存和发展的功利导向型文化环境,企业的运营活力正源于此。融入企业文化的成熟的学校文化恰恰具有隐性教育的功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职业气质不断优化[4]。通过嫁接具有强劲功利属性的企业文化,高职教育系统可以在继承传统的校园文化的严谨和睿智的同时,也将努力学习到企业文化中的精明和练达,从而提高高职教育系统在职业教育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高职教育系统是衔接普通教育系统和市场系统的桥梁,优秀的高职教育文化环境则构成高职教育系统的核心竞争力。虽然高职院校与普通企业的运营目标显著不同,但是在以人为核心的运营理念上具有一致性,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所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具有融通性。高职院校应当主动找寻与自己的校园文化特征相同或相近的企业文化,并与该企业积极展开深度合作。通过为高职学生创设逼真的企业文化氛围,将有助于促使学生深切感知企业文化,与企业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相融合。通过塑造与企业文化生态环境相接轨的高职教育文化生态环境,将利于学生零距离接受企业文化的熏染,有效提高高职毕业生对企业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彭军超,高涛,颜华保.东莞产业结构升级与高职教育耦合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51-53.

[2]向春.论终身教育视阈下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16-120.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企业;合作;经济学;分析

高职“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是以职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运作平台,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目的,根据专业建设需要,加强与企业合作,使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方向更适合企业的需求,依托企业优势,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要有效地结合起来。从经济学角度探讨“校企合作”模式的运作机理,并不否认高等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和社会性,社会的整体利益仍然是高职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没有足够的教育投资和有效的校企合作,不能培养出高技能的毕业生,将导致高职教育的失败,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则失去可能性。我们试图运用教育经济、制度经济、产权经济、交易费用、技术创新、投入产出成本效益等理论分析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使其取得最大效益,既包括学校、企业、家长和学生的微观效益,也包括社会和国家的宏观效益。

一、高职教育服务是一个完整的经济过程

高职院校将公益事业的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产业合二为一,是开发和生产人力资源的“企业”,它的终端产品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从经济学的需求与供给关系,构建高职教育服务的经济学模型(见图1)。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高职教育的投资和效益具有积极意义,它包括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就业市场是最终需求,生源市场是引致需求。其供求关系包括高职院校、学生和用人单位三大主体,以及教育服务供求(高职院校――学生)和教育产品供求(高职院校――用人单位)两对供求关系。我国高职教育的供不应求矛盾将长期存在,投资和就业是调节两对供求矛盾运动的主要动因,加大投资可以增加高职教育的有效供给,促进就业可以引致需求。因此,高职教育的经济意义就是加大投资与促进就业,是将我国人口就业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力量。

二、“校企合作”是有效配置高职教育资源的经济行为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资源,包括教育主体、投资主体、社会资本、教学师资、实践教学基地等有形资源,也包括相关的法律与规范、教学环境、办学时空、现代企业文化、职业道德规范等软资源在高职教育过程中的建立、创新和合理利用。实施校企合作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关键是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办学利益的合理分配,因而必须遵循“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按照经济规律和教育特点来进行。

(一)“校企合作”是配置教育资源和服务当地经济的最佳选择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其特殊性在于职业性、技能性,而职业能力和技术的培养必须通过职业岗位训练来实现。高职“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生产性投资,其收益大于物质资本投入,并且是一种多效性的投资,可以实现教育资源整合、校企互利双赢,达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理论学习、技能培养、岗位劳动、创业创新教育等,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级应用型人才,能给学生、高职院校、企业和社会带来直接货币收入外,可以给毕业生带来职业适应性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学校、企业和社会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通过高职招生和就业二个市场的供求变化,产生就业效应。

(二)“校企合作”是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高职教育要进行理论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这都有赖于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和企业专家、高级技师的努力,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建设专业实训基地、通过校内外岗位实践等途径来实施。同时,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敬业爱岗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我们构建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经济学模型(见图2)。校企合作有协议合作、项目合作、股份合作、职教集团化等具体形式。一般分三个层面:学校主动寻求企业参与的校企合作――初级层面;学校为企业培养适用人才的校企合作――中级层面;校企互动、资源共享、互惠互赢的校企合作――高级层面。我们从校内和校外二个层面把高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分为六种基本实践模式:第一是校内模拟实践模式,实训内容、生产设备、工作流程、评价方法等都具有企业生产经营真实环境和工作内涵,同时,实训场地建设、实践方案制订、考核评估工作等,都是在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双师型”教 师的指导下进行的,也是“准”校企合作教育。第二是校办企业生产实践模式,提供教学实践、双师培养和技术开发保障;整合专业资源、人才资源和产业资源;突出经营功能、服务功能和示范功能;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第三是校内全真创业实践模式,创建学生创业园,实现全真环境下创业教育模式,还包括学生申报科技创新和技术孵化项目等。第四是校外企业分段实践模式,把高职学生分为在校理论学习和在企业工作交替相结合,建立师徒导师制度,在订单班和校企合作办学中应用。第五是校外企业顶岗实践模式,也称提前上岗模式,在学生还没有正式毕业前,按照企业的一个正式员工条件要求,履行员工的工作职责,直接接受企业的员工考核和绩效评价。第六是校外企业创业创新实践模式,在就业前模拟创业和全真环境的创业创新实践活动,自主创办经济实体和开发项目对学生进行创业理念、企业意识、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和创新技能培养活动。

(三)“校企合作”是开展创业教育和培养创新技能的必由之路

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知名度和毕业生就业率的关键。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能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自谋职业出路、成为开拓创业型人才,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促进就业具有现实意义。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往往以一种互动的方式相互协同促进创新,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把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和运作机制绘成图:

运用技术创新理论,高校是技术创新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发明有赖于国家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等,技术创新主要有赖于具有科研能力的企业、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作为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必须通过“校企合作”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如工科制造类专业主要是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商科管理类专业主要是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职业教育毕业生是否具有自主创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职业技能,是高职院校区别于初职、中职教育的重要特征。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6篇

以战略管理思想,加强学校整体规划

学校结合国家战略发展和经济发展需要,从国家教育经济发展战略全局审视学校办学方向与定位,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行动计划,按照职业教育的规律,以改革创新为手段不断加强学校内部改革,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制定了《北京市自动化工程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把学校建成多层次、开放式、经营型、国际化的国家级职业学校”的总目标,确立了“服务社会,成就未来,以人为本,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办学宗旨。

以系统工程管理理念,完善学校制度建设

学校坚持“抓管理促质量,细节决定成败”的管理方针,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现代职业学校的科学管理体系,把每一项工作都细化、量化,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全员聘用制度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管理改革,以科学的系统工程管理理念为指导,建立了全员考核机制,细化岗位管理。学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工作考核制度,并将量化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构建了全校“人人有考核、事事有考核”的全员覆盖绩效考核体系,在校内形成了科学规范的自我约束激励机制,职责清晰、岗位明确,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办学竞争力,提高了办学质量。

积淀优秀的校园文化,实施精细化管理

学校在发展规划制定、专业建设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上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做到了“三个对接”,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学校发展与行业发展战略对接,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为培养具有现代教育和企业管理理念的教职工队伍,构建具有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寻求企业文化与现代职业学校管理的结合点,学校全面实践企业“6S”管理理念,即将“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安全”与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科室管理工作相结合,强化、细化管理环节及程序,分工负责,责任到人,提升管理育人效率。

培养目标逐级分解落实

多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贯彻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抓住育人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细化、量化教育管理执行标准,形成优秀的文化引导人、教育人、规范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增强德育针对性与实效性为目标,确立了“人人可以成功,人人可以成才”的育人观念;学生管理坚持“严、活、树、实”的方针,并以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为依据,实施“成人、成才、成功”分层教育。

学校对学生个人、班级的学习状况、纪律情况等进行量化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通过树立个人形象工程、班集体形象工程和校园形象工程,有效落实学生“六个一”、“七讲七不”和遵守行为规范“八个一”;通过将专业技能竞赛制度化,强化专业教学为企业服务的就业导向作用,引导教师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学校将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规律化、规范化,不断提升教育活动的教育实效性。如“文明风采”大赛、青春大讲堂、“五月的鲜花”文艺汇演等,同时开展富有职教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时间:2014年5月7日

教育与经济联系的基本途径是熟练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的培养和训练,教育的直接产出是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教育产出的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就是经济的基本投入要素。教育的进行又必须以经济提供资源投入为条件。

豫西地区作为晋、豫、陕三省交界区域,在地域上有着一定的区位优势和政治环境。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与沿海省区存在较大差距,高职教育的发展也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随着西部大开发、豫西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实力得到很大提升,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豫西高职教育在加大力度实施“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方针下,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然而豫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豫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数量少、规模小,在人才培养数量上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之需。豫西地区两个省辖市洛阳、三门峡仅三所高职院校,除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规模较大,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外,洛阳市虽然有两所但均为新创立的学校各方面都比较薄弱,规模极小,在校生人数均在2,000人左右。而豫西地区洛阳和三门峡区域土地面积约为2.5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5.4%,截至2011年末洛阳、三门峡两市总人口约为930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8.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63人。显然豫西高职院校发展与豫西社会经济人口资源不协调。

(二)豫西地区高职院校师资状况不佳,制约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截至2011年统计数字显示豫西地区高职院校教师总共有1,500余人,其中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占总人数的50%以上,教师分布极不均衡,且高级职称人数更是非常少,双师型人才也较为缺乏。此外,很多教师理论知识虽丰富,但实践动手能力却甚为缺乏,不能很好地教授学生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从而严重影响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豫西地区高职院校教育结构不合理,与区域经济产业不符。豫西地区的高职院校虽然设立了较多的专业,但大多数学校的培养目标不是为了豫西地方经济服务,而更多的是面向豫西外的较发达地区。从调查中了解到,豫西地区高职院校为了能更多的招到学生,在招生计划中己拟定所设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而这些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大多是豫西地区外的发达地区,这样的专业设置使豫西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无益的。

二、豫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原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生源不足,招生困难。职业教育一直以来被视为经济与普通教育的结合部。一个企业的发展首先应该具备原材料,同样高职院校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原材料”,即主要是以学生为教学对象。如果一个学校没有一定数量的生源保障,想要发展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豫西地区高职教育长期存在的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生源严重不足的状况,成为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重视不够。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和豫西区域经济发展较慢的影响,地方政府对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重视不够,没有真正实现政府统筹和领导、部门联办,没有真正形成一个教学、科研、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的办学实体,没有体现一校多能的职教办学模式。地方政府及社会普遍重视普通高等教育,而忽视高职教育,洛阳的普通高等教育甚为发达但职业教育却不景气,政府给予的经费投入也不乐观,致使高职院校实验实习设备和办学条件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

(三)专业设置不合理,缺乏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新兴专业。据笔者调查,豫西地区高职院校的不少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的某些专业设置不合理,不切实际,大多是老专业,缺乏良好的市场前景。在读普通高中的学生认为自己所想要学的专业本地高职院校没有,而选择的新兴专业高职院校缺乏相关的实验设备,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所以也不愿意选择本地的高职院校。

(四)就业准入制度不健全。豫西地区就业准入制度不严,持证上岗形同虚设,技能鉴定部门对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缺乏有效监督。没有培训,没有持证的人进入就业市场,一些企业重视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缺乏用人制度上的鼓励和优惠政策。

三、促使豫西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政府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积极加强高职教育的政策引导。高职教育的相关政策既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又是提高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的重要举措。为实现高职教育和豫西经济协调的发展。首先,制定政策要有针对性,根据豫西高职教育和区域经济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其次具有可操纵性,能够实际操作;此外,豫西高职教育的相关政策应该脱离普通高等教育的教育思路,建立起自己独特的高职特点、能够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对高职院校的政策要有一定的要求,比如:管理体制、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等,按照我国对高职的政策规范和高职教育的发展,使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得到提升。政府还应该大力扶持高职教育,制定就业准入制度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并且制定相应的劳动、教育、就业、工资等方面的政策调整高职教育的运营。

2、加大高职教育投入,奠定雄厚的资金基础。教育投资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教育投资的数量及其增长速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的规模、速度和质量。目前,豫西高职教育投资严重不足,政府必须在高职教育投资方面起到主导作用,加大对豫西高职教育的投资力度,缩小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投资距离,为豫西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同时,豫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提供的高职教育经费的能力较弱,所以导致教育投资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之间的矛盾存在的时间较长,豫西地区的教育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所决定受教育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根据人力、物力、财力的可能,来确定高职教育投资的合理比例,并且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调整。另外,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重视并加大对区域经济内高职教育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不仅要重视高职教育的硬件薄弱环节的投入,更不能轻视对师资等软件的薄弱环节。

(二)唱响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旋律,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1、以市场为导向,优先设置经济短缺专业,积极培养利于经济发展的重点专业。高职院校应该紧贴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短缺人才,设置紧缺岗位所需要的专业,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持的专业群,办好具有特色的、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目前豫西以能源、黄金及有色金属工业、食品工业、铝化工、煤化工等为重点的专业群,此外,还应该考虑地区区域经济的潜在人才需求,也就是说,设置专业必须考虑长远,尽可能的满足当前及未来的豫西区域经济建设的需求。

2、因势因时不断的调整专业结构,进而确保豫西区域经济服务的方向。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专业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要做到因势因时不断调整,要满足市场对不同岗位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始终要以为服务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方向。为适应高职教育专业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应该与企业合作互动,让企业参与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当中,这样可以满足学校调整专业的及时性也能实时的和企业接轨,又能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企业也可为高职院校提供实训基地,学校有可为企业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从而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与脱节,因此达到“双赢”的局面,形成高职院校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探索产学研合作,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1、深度“校企合作”。实施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它有赖于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的广泛、密切、直接的参与和支持。豫西地区的上市公司涉及煤炭业、农产品加工、化学原料/制品、造纸、饮食业等上十个行业类目,如海联大酒店、灵宝黄金等,这些大型的上市公司为豫西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企业发展平台。豫西高职院校可以凭借上市公司的优势,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各自的特长,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实行“订单”教育与培训的新教学模式。

2、深度“产学结合”。“产学结合”是高职院校长期发展的基础。高职学校通过给企业输送毕业生、给企业的员工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从而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企业也可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基地,还可为学校提供实习环境和实习条件,这种产学结合的方式,不但有利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及提高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又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的积极性,从根本上化解学校办学、企业用人和学生就业三方面的矛盾,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3、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豫西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要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实行产学结合、校企共建。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争取企业以协议的形式为学校投资,例如学校的实训室场地、指导教师等上的大力支持,在大中型的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车间、工艺和虚拟工作环境,让学生开阔视野。

(四)加强对高职教育的督导、评估工作。

1、学生层次。发挥学生对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体制,高职高专院校可通过期末问卷调查、问卷评分和调研的方式对教师做出某些方面的评价或综合评价。由于教师是一线工作人员,所以面对的对象直接是学生,所以学生是最了解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也是最有发言权的。

2、学校层次。健全的教学管理部门职能,发挥其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中的常规主体作用。而教务处、教学系(部)与教研室(处),他们是一线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实施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教学管理监控中教学质量保证的直接责任者。

3、企业、社会层次。引进用人单位与社会参与教育教学评价,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更具科学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竞争的社会压力使用人单位开始以一种战略的目光看待人力资源并对人才质量、素质、能力等更加关注。为了自身利益,用人单位参与教育、人才规格设计及人才质量评价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渐提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打破学校围墙的界限,变封闭性监控与评价为开放性监控与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1]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陈茜.湖北高职教育发展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6.

教育经济与管理就业方向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推动下西方国家“第三部门”的蓬勃发展、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发的职业化管理需求,一些大学如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等为回应社会发展需要先后开设公共事务(管理)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与服务巨大需要与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作为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次年秋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率先试点招生,随后开设此专业的学校迅速增加,到2006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学校多达303所。与开办高校多、招生规模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高校培养目标不清晰、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健全、专业特色不明显、就业出口不畅通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该专业的社会声誉直至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解决的根本思路是对人才培养模式逻辑起点的正确认识和逻辑体系的完整构建。本文试图以多元化结构与平衡的视角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必要性

1.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

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高层次有用人才,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求相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推动高等教育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办学层次不断提高,本科阶段教育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中间阶段的教育而非终极教育,研究生教育将日益扩大并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当代高等教育的这一发展趋势,内在地要求本科阶段教育更多的体现为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相应地,本科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更多地体现为素质取向而非职业取向,传授与训练多种知识、技术与能力将成为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文理渗透”、“理实交融”、“多学科交叉”、“跨学科学习”等将成为本科阶段成功教育的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结构将被不断采用并成为一种本科素质教育的制度保障。

2.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大势的外在要求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类组织处于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之中。一方面,许多问题(无论是技术的还是管理的)的复杂性程度在不断提高,有效开展工作、解决问题需要相关工作者了解、熟悉、掌握许多领域的专门知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单一知识结构的人员将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行业新旧更替的速度不断加快,产业发展重心转换的频率不断加快,复合型人才由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和较强的适应性而明显地比单一型人才更具优势,这同样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结构提出了要求。

3.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学科交叉、各学科知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推动学科和专业发展,这已是不争事实,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作为一种制度保证,有利于学科交叉而形成学科互补,有利于专业基础的夯实而形成专业特色,从而成为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像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兴专业,没有诸如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理论知识的支撑,不吸纳其他相关学科的丰富“营养”,就无法想象它能够茁壮成长,更无法想象它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和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构建设想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内涵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招生、培养、就业的全过程,好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等环节的一体化联动,从而形成自组织系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以系统的观点,强调从招生到就业各环节的平滑过渡、紧密衔接和闭环反馈,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升学渠道和师资结构等环节。

1.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特别是毕业生的不断输出,各高等院校都已注意到培养目标设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不高,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去向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很低等。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对此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加以重新审视,这也说明单一化的培养目标并不能很好地切合实际以及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就是在目前专业不成熟、第三部门发展不成熟、就业岗位接纳度不大的特定历史时期,根据各校各地实际,基于分类培养的思路,而对人才培养设定多个目标、多条路径,从而形成培养目标体系。比如把一部分实践能力强、富于创业精神的学生往企事业(含公益性企业)方向培养(就业主导型目标),把一部分有希望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学生往公务员方向培养(准公务员型目标),把一部分刻苦钻研、品学兼优的学生往研究生方向培养(知识发展型目标),通过诸如此类的分类培养,能够使培养目标更切合实际需求,目标达成程度也会大大提高。

2.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培养目标和分类培养思路,课程体系构成必须多元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是指课程设置不仅要有理论类课程,而且要有较大比例的实践类课程。理论类课程不仅要有体现专业性质的基础平台课程,而且要有体现多元培养目标的模块方向课程;实践类课程不仅要有课程知识运用的操作环节(如社会调查、公文写作),也要有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的研究环节(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还要有实际或仿实际工作的实践环节(如各类实习、模拟实训、社团活动)。另外,就理论类课程而言,除了开设公共(事业)管理类课程以保证专业性质与方向不偏离外,也要适当开设企业管理类实用课程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还要适当开设人文、理工、科普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数理演算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熟悉、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技术、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3.就业/升学渠道的多元化

由于事业单位改革难度较大,进程相对滞后,且目前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要求还不高,人员进出受体制性因素制约,就业容量受限;“第三部门”不发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规模不大,对专业化管理要求不高;公务员考试不设“公共管理”专业门槛,相反本专业毕业生经常被挡在有特定专业要求的单位的招考资格之外,专业优势经常难以有效发挥;现行的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相近专业方向,给升学考试带来一定的专业壁垒阻碍。从而追求单纯的“出口”模式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多元“出口”模式是现实的必然选择。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就业市场上,学生的就业适应性比就业专一性更重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升学渠道的多元化,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强调公共精神的理念基础上,依据“管理主义”的共性特点,学生在包括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社区、企业等在内的各类组织事务性、管理性岗位上广泛就职或升学读研,注重“出口”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从而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的良性运作机制。

4.师资结构的多元化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建立在政治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基础之上,关于社会领域内公共事务管理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既要以管理学科为基础,构筑起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交叉发展形成的多学科知识结(下转273页)

(上接272页)构基础,又要以适应多元化职业发展要求为目标,加强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从而构建一种动态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决定了此专业师资结构的多元化,即教师队伍的专业背景来自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这群人组合在一起以团队的方式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积累,一方面可以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学科交叉和融合,推动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良性发展。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动态平衡

根据自组织理论,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而系统内外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是自组织过程的基础,系统内各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使系统不断产生新的结构,从而推动系统自身功能的升级发展。如果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促使构成该系统的多元要素之间发生竞争和协同的作用,并由此建立动态平衡的机制,那么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从一种平衡态发展到另一种平衡态,则可实现专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动态平衡的机制,关键是实现理论、技能与实践教学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人文社科知识与理工知识传授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专业特性突现与管理共性并具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多样化延展与特色化追求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通过这四个方面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促使“文理渗透”、“理实交融”、“多学科交叉”、“跨学科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的落实,能够形成专业发展动态平衡的机制,从而实现专业建设基调由“环境适应型”向“内涵特色型”转变,形成“公共精神”与“管理主义”的有机融合的公共事业管理独特学科体系,继而增强专业和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娄成武,郑文范,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2).

2.李燕凌.拓宽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3.李燕凌,凌云.高等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