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博物馆规划设计

博物馆规划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博物馆规划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博物馆规划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字:规划布局景观设计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一、工程概况

甘霖镇小黄山文化公园商贸综合体概念性规划设计规划总面积约84公顷,其中河道12公顷。规划博物馆及其周边景观用地约3公顷,入口广场景观9公顷,滨河景观绿化6公顷,住宅及商业用地50公顷,其他用地4公顷。博物馆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二、规划理念——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

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对个性追求的尊重、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对自然生态的尊重是这个时代人们所普遍认同的价值观。那么作为时代文明指针的文化类项目,毫无疑问,成了这个时代精神的缔造者和倡导者。因此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历史、传承文脉、富有个性”是当今城市的内涵所在。其外延是由一系列建筑语汇的组合所表达的富有感染力的城市环境空间。由此我们提出本案的规划理念——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

现代骨:规划体现现代社会、现代城市的精神面貌,体现城市经济科技的先进思想。

传统魂:设计体现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体现小黄山遗址的历史与文化。

自然衣:设计体现空间与环境的有机关系,体现建筑与自然的有机关系。

三、规划设计原则及出发点

1、生态共享原则:充分考虑城市气候,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项目和区域的和谐共生。2、弹性布局原则:有一个弹性的规划布局,能适应综合的发展,灵活应对项目的发展变化,便于逐步实施。3、历史文化原则:尊重城市的历史文脉和小黄山历史文化,规划一个有精神气质的大文化公园场所。3、以人为本原则:应探讨高科技从业人员的思维特质,创造适宜工作,生活的环境。4、符合规范原则:既要最大限度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又符合规划要点和消防等规范要求,各项设计指标符合国家强制性规范要求。5、造型设计:充分考虑沿湖景观,注重项目形象的展示。

四、规划布局及景观、建筑设计要点

方案设计力求贯彻规划理念及建筑的个性色彩,遵循“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设计思想,将本公园项目打造成一个“人本”思想浓郁的、舒适健康的、生态而绿意盎然的、良好归属感的、品质优良的城市空间呼吸环境,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展现城市形象,进一步扩大社会知名度。将本地块作为一个由同质人群、绿色环境和建筑组成的生存共同体,既有机结合、共生共荣,具有协调和同质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以此来规划构筑本地块的空间结构和建筑布局。突出外部空间及环境的整体设计及安排空间及景观序列,使其丰富生动、错落有致。规划立足于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以及城市法规的相关规定,充分体现新世纪现代城市居住与生活休闲的高品味形象。在解决实用问题的同时,发挥设计师的创造才能,面向未来,实现具有健全的生态系统和良好的环境质量,创造具有优美环境、舒适、功能良好的厂区,具体原则如下:通过该地块的开发,将其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集生活居住、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多层次的现代化文化商业综合体。加强住宅区的城市设计,力求塑造一个兼有标准高、功能多、环境美三个特点。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现应付对市场变化的可操作性。充分考虑功能分类、建筑与景观的空间关系,对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等进行统筹设计。

本案设计中,把博物馆用地规划在用地中湖的西南角,与入口景观广场相连,与湖泊取得和谐共生的关系,而通过人流的引导,到博物馆用地也达到了空间的,并且此区域可以作为本项目的画龙点睛之笔成为城市的亮点,代表了城市名片。住宅区域规划高低错落,形成富有变化的天际轮廓线和城市空间景观层次。沿河设计4层住宅,中部以6层为主,后排设计高层,从实现角度可以达到湖泊的最大利用率。中间区域也穿插些许高层,使得建筑具有跳跃性,形成城市良好的氛围。道路交通组织上,只在住宅区内设计机动车道,沿河设置隐形的机动车道,满足消防的同时并不破坏景观。

地块力求塑造一个理念新颖、布局科学、交通合理、环境优美的文化商业景区,项目主题明确,突出历史与文化特性,形成整体的空间环境形象。设计应力求继承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并体现生态科技新城的风貌。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变化、丰富、便民为主体。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城市文化的延续。其设计特点有: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城市市民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优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木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公园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公园之中道路力求变化多端、曲径通幽。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厂区的绿地形成组团绿地体系。绿化景观设计围绕文化内涵,营造出品位高雅的文化环境,严谨开放的交流环境,催人奋进的工作环境,舒适宜人的休闲环境。弧线的大面积使用,使得景观的个性尤其鲜明,而这曲线的意向和水、莲融为一体,这种柔美和博物馆体现出来的刚劲有利的刚美,相互对比,使得博物馆的印象更加突出,在整个项目当中呼之欲出。石、莲的气质正代表了勤劳的城市市民厚重深沉的男性性格和柔情内敛的女性性格特征。

博物馆规划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遗址;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差异

一、遗址的定义

关于遗址如何定义,Angkor认为遗址是人类历史上的杰作,在建设发展、艺术和景观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的遗迹。Peter Howard认为遗址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建筑等物质形体几乎破坏殆尽,且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遗迹。赵宇鸣认为“遗址”是考古学概念,一般而言,“遗址”是指古代人类通过有意识的生产、生活活动而遗留下来的、各种建筑活动的基址。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原因,我国古代人们的建筑活动主要是土木建筑结构,经过千百年来的自然变迁,历史上的土木建筑结构只有它的基址部分得以保留下来,考古学的概念中称其为“遗址”,如城市废墟、宫殿址、村址、居址、作坊址、建筑物基址等。国际上通用的是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遗址的定义,将文化遗产分为三类,遗址是其中之一,是指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类的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二、遗址博物馆的概念

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

遗址博物馆就是在遗址空间的基础上建立的,并以它所在的遗址及遗址内的遗物和遗迹作为其藏品结构和陈列展览的核心和基础的博物馆。建造遗址博物馆的目的是保护文化遗产,并向人们展示。梁乔认为遗址距离人们的现实生活常常是遥远的、生疏的,需要一定的展示空间和手段使人们对遗址有所认知,博物馆展示空间形象与意境的构建是和遗址的历史环境、文化氛围息息相关的。人们通过对特定历史意境的感受而逐步认知遗址。

目前国内已建造了许多遗址博物馆,例如: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北京琉璃河燕都遗址博物馆和山东临淄齐故城遗址博物馆等。

三、遗址公园的概念

公园,古代是指官家的园林,而现代一般是指政府修建并经营的作为自然观赏区和供公众的休息游玩的公共区域。具有着改善城市生态、防火、避难等作用。

遗址公园既是“遗址的”,又是“公园的”,即利用遗址这一珍贵历史文物资源而规划设计的,将遗址保护与景观设计相结合,运用保护、修复、创新等一系列手法,对历史的人文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再生,既充分挖掘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城市文脉的延续性,又满足现代文化生活的需要,体现新时代的景观设计思路。遗址公园是目前国内最普遍的一种整体遗址保护模式,不仅使遗址得到了较好的保护,而且通过公园的建设也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是弘扬古文明、展示优秀历史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遗址公园模式是针对遗址保护与利用提出的一种方法。是将遗址保护与公园设计相结合,运用保护、修复、展示等一系列手法,对有效保护下来的遗址进行重新整合、再生,将已发掘或未发掘的遗址完整保存在公园的范围内,是目前国内外对遗址进行保护、发掘、研究、展示的较好模式。遗址公园理念的核心是现场保存展示,即以遗址及其周围环境为保存展示的主要内容,使游客在身临其境时达到有所观,有所感,有所体验,有所领悟,达到重温历史、增长知识、荡涤心灵的目的。

四、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差异

在上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遗址、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的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遗址博物馆、遗址公园两种遗址保护与利用模式进行了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遗址博物馆和遗址公园差异

五、结束语

遗址博物馆与遗址公园作为两种不同的遗址保护模式,它们修建的目的同样都是为了保护遗址,并向人们展示,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这两种遗址保护模式的选择,应视遗址本身的情况而定,选择合适的模式,或者将两种模式相结合进行保护利用。

参考文献:

[1]张成渝,谢凝高.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J].人文地理,2002(1):4-7.

博物馆规划设计范文第3篇

宁夏回乡文化实业有限公司的领导者,是在潜心学习、钻研伊斯兰建筑文化和中国清真寺建筑文化的基础上,经过对这些系统的建筑史料进行类型学的对比研究和深思熟虑,提出借鉴海内外伊斯兰古建筑优秀作品和中国回族清真寺经典实例的创新构想,与承担项目建筑规划设计的业内人士共同研讨,编制修订、完善设计施工方案,甚至不惜工本,延请民间工匠描画图案、制作出模型大样,反复推敲其艺术观瞻效果后,做出施工决定,逐个进行实施。所以,中华回乡文化园规划设计与施工建造,是宁夏回乡文化实业有限公司深入继承发掘和研究利用伊斯兰建筑文化和华夏传统建筑文化优秀成果的一次创新建设工程。从中华回乡文化园如下几方面可以看出它彰显出的文化特色和创新精神:

(一)坐西面东的朝向与园林式布局呈现出伊斯兰建筑的传统和回族建筑文化的特征。东方清真寺的坐向,遵循着穆斯林朝拜天房的方向进行定位,将其主体建筑建造在山水映衬、林木环绕的开阔地带和穆斯林社区之中,便于穆斯林聚集活动。中华回乡文化园依然遵循这一理念,进行构思规划布局建造。

(二)园中各单体建筑,依其在景区中的功能,在形体构造和内外装饰上,都选取伊斯兰建筑的优秀造型风范和装饰图案,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采用不同的设计施工手段进行创建,使得主体大门楼、回族博物馆、礼仪大殿、民俗村、演艺大厅、餐饮中心,各单体建筑的体量造型和装饰各具特色,而整体色调又相协调一致,高低错落、奇伟雄浑、纯洁庄重,饱含着伊斯兰风韵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彰显当代中国回族开放的胸怀,充分满足了做为回族伊斯兰文化旅游景区的景观艺术需求。

(三)园区各项特色建筑,运用系统详实的回族伊斯兰历史文化资料、民俗和传奇历史人物史迹资料,进行系统陈列展示展演,充分发挥了单体建筑的实用功能,对回族文化进行收藏集成、弘扬传承。在创办开拓文化产业,将回族文化推向市场的同时,普及了回族文化和伊斯兰教文化知识,满足了广大民众的文化需求,促进了民族团结。

中华回乡文化园最引人瞩目的,是回族博物馆和金色礼仪大殿。回族博物馆是一座借鉴伊斯兰建筑的优美造型与回族文化传统的特色建筑,是文化办园的支撑和艺术精髓所在。该馆平面呈“回”字形布局,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内置六厅四室:五个陈列展示厅、一个演播厅和保管室、办公室、接待室、研究室。具备收藏保管、陈列展示展演、研究交流、接待参观四大功能,为西部地区文化建设和景点建设,增添了一道瑰丽的风采。

为了弘扬回族文化,传承华夏文明,突出展示效果,该馆历时三年征集收录了数千件海内外回族伊斯兰古迹资料与文献图书资料,从中精选出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代表性遗物、遗迹、文献图片资料,进行科学分类归纳,通过精心设计,采用跨越时空概括再现的艺术手法,结合制作模型、辅助展品等形象资料,策划筹办出中国回族历史文化基本陈列展览,并按五大专题进行系统的布展陈列,集中展现出中国回族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伊斯兰文明进程与文明互动、中国回族形成的传奇经历和独特文化习俗、回族在华夏文明史上的重要贡献、宁夏回族的形成与发展变化五大专题,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寓教育性于观赏性之中。该馆自2006年开馆以来,共接待游客45万余人,吸引了广大海内外人士和穆斯林群众。开馆至今,博物馆接收来自本区、甘肃、北京、香港等地穆斯林人士和伊斯兰国家阿曼、科威特与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官员的捐赠约20余批,捐赠图书资料329册、捐赠文物322件,捐赠书画作品86幅。这些捐赠丰富了博物馆的文化与文物资料的积累,充实了陈列展示。目前,园区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华夏文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基地,并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博物馆规划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马王堆汉墓;遗址公园;概念规划;保护

20世纪70年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遗址位于市区东部,距市中心约4km,出土文物3000多件,以一具沉睡地下两千多年而保存完好的女尸轰动全世界,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自1974年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陈列展示以来,已接待国内观众2200多万人次,来自五大洲9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参观者约50万人次,各种代表团、访问团和学术团体5000多个。马王堆汉墓是在史无前例的后期被发掘的,特殊的历史原因,出土文物一直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古墓遗址因周边城市建设而逐渐被蚕食、冷落,造成了文物与遗址分离的尴尬局面,与世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完整性要求相悖。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虽然名扬中外,但遗址保护现状与其应有的环境极不相称,也极不适应较大规模晋谒参观活动的需要,令参观者乘兴而来,留下对“物址分离”的遗憾和实现“物址合一”的期盼。

因此,长沙市人民政府及芙蓉区人民政府组织了马王堆汉墓遗址公园概念性规划,并邀请许多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了论证,本文为笔者主持马王堆汉墓遗址公园概念规划设计的经验和感想。

1 马王堆汉墓遗址保护范围划定

马王堆汉墓遗址1976年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但其法律地位从未落实,造成墓堆山麓多处剥土造房,堆体受到蚕食,堆体西南侧距田家炳实验中学围墙直线距离仅56m,突破了核心区60m保护范围。汉墓周边地区建筑繁多,形式多样,建筑密度大,拥挤杂乱,视觉效果差,遗址景观受到严重影响,高层建筑的连片发展,遮挡了墓堆的空间视线。近年来,随着城市空间扩展,汉墓遗址的保护范围又历经多次变更,《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长沙市远大路以北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等,都对马王堆遗址保护范围有明确规定,规划文本中保护本体对象名称各异,诸如“马王堆古墓”、“汉墓公园”、“马王堆汉墓”等称呼,给人感觉含混不清。划定的保护范围从5.33hm2到7.23hm2不等,与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有关条款不符。

当务之急应划定遗址保护范围,根据马王堆汉墓遗址保护规划设计条件和有关会议要求、省内知名文物、考古、建筑、规划、旅游、经济和社会学等学科专家组的意见,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要求,湖南省对省级文物单位保护区划定的操作性法规条文的详细规定,将汉墓遗址保护范围划定为:①重点保护区,以3号墓坑四周3m为起点至东60m,南25m,西70m,北70m,保护面积1.94hm2;②一般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外延100m,保护区面积为9.60hm2;③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区范围外距离按空间围合度D:H≥2计取。拟定马王堆汉墓遗址公园规划用地范围,东临万家丽路,南接公园路,西抵田家炳实验中学、湖南省军区南湖老干所,北靠展览馆路,规划用地面积为20hm2(合300亩)。

新增保护用地属计划搬迁的马王堆疗养院,基地内植被良好,绿化覆盖率较高,区内树种多样,主要树种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有樟树、银杏、桂花、雪松、杜英、玉兰、马尾松、罗汉松等,树影婆娑、郁郁葱葱。用地权属关系单一,为遗址保护规划提供方便。

2 规划目标及定位

2.1设计的主要思路和目标

根据对现有矛盾分析,以“尊重历史、保护遗产、延续文化、保护生态”为设计理念,规划采用大遗址的保护形式,建设遗址公园来实现“物址合一”,以汉墓文化为主题进行多方案综合比较,形成最后结论。本次设计目标可归结为4个方面的内容:对公园进行扩建,扩大公园功能,实现“物址合一”;对汉墓遗址进行科学合理的保护,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原则和措施;延续历史文化,挖掘西汉“文景之治”时长沙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建设主题文化公园,确保文化遗产在体现历史延续和变迁的真实“原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好基地内现有生态植被,为城市增添活力。

2.2规划定位

规划充分呈现马王堆汉墓遗址公园的“肃穆”、“古朴”、“清幽”、“神秘”感,保护规划结合旅游形象策划,以“汉墓”与“绿园”为两大主题,显现遗址公园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特色的交融与契合。在突出公园历史文化厚重感与沧桑感的同时,注重绿化景观的亲和性,以保护遗址和展示文物为主题,规划定位为湖南省大遗址保护公园,全国汉文化博览基地,千年古尸为标志的世界文化遗产。

3 设计中的讨论:方案比较与方案选择

设计初期,对规划中“物址合一”存在的矛盾做了深入思考,并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综合形成了两个设计方案。

方案一避开西北角4幢已建高层居住建筑,遵循我国墓葬制度,借鉴墓葬布局中尽端式,中间式和十字式等特点,为减小拆迁难度,以“取其形,而显其神”为布局原则,将陵墓建筑群中轴对称的格局稍加调整。贯穿两条南北向轴线:一为若隐若现的西轴线,顺着山势蜿蜒,设有御碑亭、墓庐屋、牌坊、神道、石像生、拜台及墓等,灵活运用山地独特风貌,使建筑与场地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纪念性环境;另一为沿博物馆的东轴线,博物馆为地下建筑,此轴线实为景观轴,突出汉文化特点,是马王堆汉墓文化的扩展。

方案二采取中国传统陵寝的布局方式,南北正轴,中轴对称。体现“居中为贵”的传统思想。将汉阙(大门),博物馆(地下)、墓表、墓道、石像、墓堆、朱雀池布置在主轴线上,形成庄严肃穆的渐进式空间序列,主轴凸现了中国传统布局中的“紫薇”思想,符合汉朝礼制,突出“汉陵神韵”的主题。主要分为两大功能区,以遗址保护展示为主的遗址保护区和以文化体验休闲为主的文化区。采用宏整、对称、严谨的设计风格,体现中国数千年来“礼制为先”的思想和传统文化中堆墓葬“哀生庄侍”的处理方法。并对传统的陵寝风水布局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拟恢复马王堆陵址的原生态环境景观,将“风水吉位”的地形原形进行修复,恢复左、右护山及南向“朱雀池”,意在将传统的陵寝景观序列进行有机重组。

基于对公园建设过程中拆迁难度的考虑,特别是对基地西北角4栋高层建筑的考虑,经过政府相关人员和专家的决策,决定选用方案一,以下将对方案一的设计做详细的分析。

4 讨论后的设计:马王堆汉墓遗址公园总体布局

4.1主题突出的功能分区

考虑到汉墓遗址公园功能相对复杂,各功能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设计按主题分为

三大功能区。

4.1.1以遗址保护为主的遗址保护区。遗址保护是遗址公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结合现有遗址划定保护区,分级进行保护,采取“十”字式突出遗址的中心地位。墓堆位于基地内制高点,为公园的重要景点,规划将延续马王堆“马鞍”外形,恢复人们的形象记忆,从形态上突出公园主题。同时加强对墓坑的保护,恢复1、2号墓坑,并对墓坑进行展示。

4.1.2以陈列、展示为主的文物展示区。实现“物址合一”为设计的另一目标,需搬回现存于湖南省博物馆的汉墓出土文物,在公园内部进行陈列展示。展示区位于公园东部,以地下博物馆展示汉墓出土文物、地面重现汉代生活文化景观,形成一一对应的参观序列,使得地下展览与地面展示相互结合展现汉文化特色。

4.1.3以研究为主的文物研究区。为了便于研究,公园西北角设置研究区,研究马王堆出土文物,其相对独立和隐蔽,减少外界的干扰。

4.2多样灵活的交通游线

游线设计中,综合考虑了以下几个因素:①有序组织,合理分配,做到有入景、展景,有、结尾,让人感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②考虑游人心理特点,景点之间不仅具有时空连续性,且具动观效果。采用“蒙太奇”的设计手法,通过观赏角度的变化来获得不同的观赏效果,形成近景、远景、特景的组合,做到有扬有抑,高低起伏,步移景异,如同“曲曲山回转,峰峰水回流”。

基于基地周边城市道路的考虑,公园在南北各设置一个出入口,园内人车分流,游人从主入口广场经过牌坊,进入神道,参观遗址保护区;之后,下到地下博物馆,进入汉文化展示区,地下参观1―3号厅陈列的汉墓出土文物,其间也可以上到地面参观与相对应的汉代生活场景,最后进入4号厅参观辛追遗体,达到参观,完成园内游览过程,并可根据需要反向参观。

4.3特色鲜明的景观设计

4.3.1体现遗址公园主题的整体景观设计

遗址公园历史文化主题明确,景观设计应紧紧围绕其主题展开。设计并非以规模宏伟,均齐对称的景观来营造陵墓建筑庄重、肃穆的纪念性气氛,而是与山形水势相融,将一系列有所区分的空间互相贯通,每一空间又以碑亭、牌坊及高高在上的墓所环绕和规限,在要点上收紧加高,顺应地势布局,在墓塬遗址南向设一水景,以顺应原风水特点,公园处处反应汉文化主题。

在景观视线上注重突出遗址景观,缩小园内建筑物体量。在距周边居住区和城市干道较近区域种植高大古柏,既阻挡周边嘈杂环境,又寄寓无限哀思。公园四周设置高大的城墙式围墙,阻隔外界喧哗,同时增添马王堆汉墓的神秘感。

4.3.2多样而不失庄严的景观节点设计

4.3.2.1出人口大门设计

北大门为主要人口,左右对称布置汉阙,汉阙是汉代建筑遗留至今仅余的地面实物遗存,其造型仿木构建筑,有台基、墙柱、屋顶三部分。檐部夸张加大,安排多种形式的斗,间插高、低浮雕,形成阙的主要造型部位,上有重檐屋顶、脊饰,下有两间式墙柱。设计中分析了国内现存汉阙的特征,结合长沙本地所出土的汉代建筑明器,以稳重宏伟为特征,体现马王堆汉墓主人的身份与历史地位。

南大门为次人口,左右两部分一主一辅,墙面采用湖南地区本山石砌筑,屋面以汉代建筑出檐深远、坡度平缓为特点,展现汉代遗风。利用木质构架丰富外轮廓层次,增添近人感。设小型入口广场以突出主题,设置天然巨石,篆刻西汉文字,使游人时时刻刻都置身于楚汉文化的环境熏陶中。

4.3.2.2博物馆建筑设计

基于汉代建筑布局特点,为了突出对遗址的保护,博物馆的主要功能空间设于地下,其平面布局以合院式空间组织其展示空间,形成下沉式天井,并与半地下式景观廊结合,使景观廊的一侧为下沉式天井,另一侧为汉代建筑中常用的高台,并在高台上展示与博物馆对应的汉代生活,两者交替进行,节点处形成具有汉阙造型特色的景观屋顶。同时,在北端博物馆四号厅,为加强对负二层辛追遗体的保护,地面设一层。在四号厅入口处设有两排并列的台阶,一侧可直接进入四号厅,另一侧可进入景观廊,既满足了游线的分流,又表现汉代等级制度的建筑文化。

4.3.2.3小品与雕塑

小品与雕塑可组织富有感染力的空间序列,对于创造“圣地感”有重要的意义。其造型表现力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雕塑题材内容确定时,既要尊重科学考古的发现和汉代的史籍记载,也要重视古代神话传说与史前历史的关系。设计中运用小品与雕塑“语言”渲染和烘托“古墓”的精神情感氛围。以“少而精”为设计原则,“少”不仅是以少胜多,更重要的是“留有余地”;“精”则是要求能对马王堆的历史风神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对整体布局、题材内容、体裁风格等进行认真研究,严格选择,立足于高起点、高水准,要能经得起后世千秋万代的评说。设计的主要小品与雕塑有御碑亭、墓庐屋、牌坊、神道、石像生、拜台等。

4.4相关问题的思考――墓坑的保护措施

根据《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及《威尼斯》中对文物保护和修复的精神,规划对墓坑提供两种设计思路。

4.4.1思路一:采用现代技术的膜结构作为三个墓坑的维护体,形式极具现代感,能最大程度避免风吹日晒对墓坑结构的影响。其特点是:帐篷状的“屋顶”与墓坑具有完全不同的时代特征,体现现在与过去的对话,延续历史;采用膜结构、中空玻璃做维护体系,采用钢结构做支撑体系,自重轻,对墓坑周边土壤影响小;拆除方便。

4.4.2思路二:在墓坑上方用混凝土浇注一个与原来的封土外形相似的穹顶,在穹顶上覆土种植绿色植被,恢复其墓冢,保留“马鞍”外形,其特点是:能完整的恢复1、2号墓冢外形,从而恢复马鞍堆的外形特征,延续“马王堆”闻名遐迩的形象记忆;恢复原墓道进入墓室,形成一种神秘、幽深的环境,形成原墓址融洽的氛围;混凝土穹顶的自重大。

5 结语

当今社会,文化已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成长因素,遗址公园是以遗址保护和展示为主题的文化公园,其文化底蕴不仅对城市文化的发展和形成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且成为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在城市文化领域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借助其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对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文化辐射力、扩充城市文化内容有重要意义。

博物馆规划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珠三角 博物馆 建筑特征

据广东文物局统计,广东省目前现有各类博物馆185座[1],珠三角地区在广东省乃至岭南地区都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作为文化建筑博物馆的普及与博物馆文化是一个地区文化发达与否的标志之一,本文将主要针对珠三角地区博物馆建筑的一些基本特征做一概要性的讨论。

1、珠三角都市圈城市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角色

20世纪90年代随着西方城市复兴理论思潮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城市通过建设文化基础设施、举办大型庆典活动和体育赛事等文化措施来综合提升城市文化、经济水平,并兴建博物馆、歌剧院等文化建筑群来提升城市形象[2]。近年来随着我国土地资源与城市空间的匮乏,文化建筑也由单一功能开始转向多功能并重开发的模式,多元整合及综合化、集约化成为现代城市公共建筑的发展方向,而且公共文化聚集区、文化建筑群的选址建设还具有组织城市空间和加强周边城市区域联系的作用。珠三角地区的公共建筑聚集区和博物馆文化建筑群的建设,在珠三角都市圈城市发展战略中担当起重要的角色(表1)。

2、空间布局特点

通过比较同时期其他地区的博物馆作品(表2),可以归纳出珠三角地区博物馆建筑在空间布局上的特点。在设计思想上,北方地区的创作首先强调对场所的整体考虑,如中国革命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新馆等,或者强调建筑寓意与特定环境的融合,如馆与上海博物馆等;珠三角地区博物馆的建筑创作侧重点在于因地制宜、与环境的高度融合和与历史文化的沟通。在设计风格上北方地区的博物馆建筑追求雍容豪放与雄伟稳重的气度,并通过在构图形式上借鉴中国传统建筑中轴对称、坐北朝南、主从有序的布局特点来获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对纪念意义上的反映,如陕西历史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院的总体布局。在空间组织上,珠三角地区博物馆往往通过设立多条轴线的序列展开和层层递进来展现建筑的空间围合,并不拘泥于中轴线的严格对称,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和海战馆的空间序列(图1)。由于珠三角地区纬度低、日照长,空间布局更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融合,并不强求建筑、广场和入口是否正南北朝向,如广州艺术博物院和广东省博物馆新馆的总体布局。在建筑平面布局上往往强调现代建筑功能的合理性,摆脱重视建筑形象而忽视功能使用的束缚,更好地解决建筑形象与功能结合的问题,如深圳科学馆适应现代厅堂建筑功能的八角形和扇形的平面组合。

3、外部形象特征

珠三角地区博物馆在建筑外部形象上的特点,首先是现代建筑理性美,深圳科学馆结合环境特征和现代厅堂建筑功能形成的八角形建筑形体成为岭南博物馆现代建筑创作的开始[3],广东美术馆建筑形体绕庭园呈环形分布,造型以大实的墙面与大虚的玻璃幕墙对比形成拙朴的雕塑感[4],体现现代建筑理性美。其次是在现代建筑的形体塑造上融合进历史和地理特征,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入口门阙就融合进古代重台叠阶、汉代石阙和埃及神庙阙门的建筑特征[5],体现合理的历史延续;大芬村美术馆的几何形体反映出美术馆选址周边复杂的城中村建筑格局,并进一步在外墙上形成凹凸深浅不一的“盒子”图案[6],以此来强调美术馆与周围环境的亲密对话。第三是外墙图案化装饰性纹理和建筑表皮的肌理表现,从以出图文物图案作为外墙装饰,到使用民居建筑符号拼贴再现,再到分析提炼传统器物、工艺形成建筑表皮肌理的做法,体现中国传统和岭南历史文化的神韵,如广州艺术博物院在建筑外立面上拼贴的风火山墙、汉唐檐口、猪头龙石雕装饰等传统民居样式构件[7],广东省博物馆新馆从岭南传统透雕工艺中提炼建筑表皮肌理塑造镂空的“漆盒”——藏宝盒的形象[8],达到象征和比拟的目的(图2)。

4、园林设计的融入

岭南建筑较早就把园林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当中,岭南地区湿热多雨,广府庭院一般采用建筑绕庭(连房广厦)和前庭后院(前疏后密)的布局形式,形成前低后高(南低北高)迎合夏季主导风向组织自然通风[9],广州艺术博物院呈连房广厦式布局并围合成内庭院,岭南美术馆布局由南至北呈现由疏到密的形态,都是岭南园林庭院的布局形式。其他的如建筑前的方形水塘和塘上小桥是传统岭南建筑常用手法(图3),建筑之间连接的敞廊组成室内外空间结合体系是岭南庭园结合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还有骑楼样式的柱廊形式,起到遮阳、避雨、划分并增加空间层次、丰富景色的作用(图4)。

5、建筑外饰与色彩

红砂岩是珠三角地区常用的建筑材料,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使用红砂岩作为外墙材料,并开创了把出土文物图案与浮雕艺术和红砂岩结合在一起反映当地传统文化的做法,在珠三角地区后续建设的博物馆中,几乎都可以看见红砂岩的使用情况,大多应用在建筑外墙和浮雕景墙等几个方面(表3)(图5)。岭南传统建筑一般选用青灰色细缝清水砖墙、灰白色花岗石板路面和花岗石墙脚[10],一些传统建筑风格的博物馆如广州大学城民俗博物馆、神农草堂“岭南医药园”等,建筑用色呈青灰色调;另外红砂岩的使用也使多数博物馆建筑色彩以红褐色为主,还有一些博物馆如可园博物馆新馆和岭南美术馆,外墙使用了青灰砖和红砂岩的组合;广东省博物馆新馆的建筑色彩,以金属板材墙面的青灰色和外墙凹位的大红色为主,取意传统藏宝盒“漆盒”的用色,也与岭南传统建筑常用的青灰色取得呼应。

6、结语

珠三角地区博物馆在建筑创作当中体现岭南传统空间特点、适应当地气候方面取得了自己的特点,并涌现了一些优秀作品,岭南传统建筑通过设置庭院、天井,利用热压通风和风压通风进行通风降温的被动式节能原理对现代博物馆建筑实行绿色环保措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近年发展起来的结合计算机技术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模拟验证、定量分析并确定建筑形态,也成为一种适应当地气候实现绿色节能的新方法,并在广东科学中心和广州增城科技文化博物馆的设计中得到实践。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些问题,世界文化趋同现象的日趋严重导致一些文化建筑失去了自己的地方特色;一些竞赛中标的带有个性化与标签化的境外建筑师的方案,在带来先进设计理念的同时可能也会忽视对地方特色的重视;或者在设计当中过分追求标志性,建筑空间尺度过大,导致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值得在今后的珠三角地区博物馆建筑创作当中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文物事业“十二五”规划. 广东文物局.http:///showArticle.php?BAS_ID=1239

[2] 项秉仁、吴云一.当代博物馆建筑与城市文化[J].建筑学报,2009,02: 81

[3] 何镜堂、李绮霞.造型·功能·空间与格调——谈深圳科学馆的设计特色[J]. 建筑学报,1988,07:14-15

[4] 高洁.广东美术馆设计初探[J].中外建筑,1998,04:25

[5] 莫伯治、何镜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规划设计[J].建筑学报,1991,8: 28

[6] 孟岩.“城中村”中的美术馆—深圳大芬美术馆[J].时代建筑,2007,05:101-103

[7] 莫伯治.百花齐放的艺术殿堂——广州艺术博物院笔记[J].建筑学报,2001,11:4

[8] 江刚、许滢.掀开历史的珠帘——广东省博物馆新馆设计[J].建筑学报,2010,08:80

博物馆规划设计范文第6篇

太原国际机场新航站作为北京奥运备降机场已于今年7月中旬投入使用,科技馆、图书馆、大剧院、美术馆已经开工建设,其余工程将于年内陆续开工,两到三年内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展现在人们眼前,成为未来太原的标志性建筑。

“十大建筑”的建设,涉及文化、体育、科技、卫生、交通运输等领域,其功能与作用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十大建筑’的建成,对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增强省城太原集聚辐射效应和综合承载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和山西省副省长双重身份的张平先生在山西大剧院开工建设奠基仪式上的这番话,可以掂量出“十大建筑”对于太原乃至整个山西未来发展的份量。

省城“十大建筑”位于太原市小店、晋源、万柏林三个区,其中,山西省科技馆、图书馆、大剧院、太原博物馆、太原美术馆位于长风商务区内的文化岛上,煤炭交易中心位于文化岛的北侧。

望着一片片工地,听着挖掘机的轰鸣声,我们看到,一扇全面展示新基地、新山西、新形象的窗户,正被徐徐推开,不久之后,“十大建筑”将拔地而起,集体展现在人们眼前。

太原市博物馆:再现神秘的历史涡轮

太原市博物馆位于长风新区的中央文化岛上,北侧、西侧、南侧均为内河,东侧为滨河西路。该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总用地7.8公顷。

成线状排列的五个椭圆锥楼体,锥顶扎根于地下,消失在土壤深处,锥体向上拔地而起,并舒展开来。两组锥体色彩不同,分别为红棕色和古铜色,通过色彩和材质的不同来强调它的艺术效果。锥体的表面由彩色金属板构成,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变换莫测的神秘魅力。

博物馆参观路线中清晰地将基本陈列和临时陈列分开,对于太原博物馆的重要藏品车马坑和北齐墓室,特意创造独特展览空间,安置在基本陈列总流线中。

参观路线从上至下设置,避免参观者疲劳的同时尽量使所有的展厅得到参观。观光电梯将参观者带到顶层后,人们可由楼梯下到下一层展览空间。参观者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按年代安排的浏览路线,或是选择希望参观的主题性展厅。

该项目由法国安德鲁建筑事务所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安德鲁先生亲自主持方案设计,并先后两次到太原进行了市博物馆方案的汇报。

投资7.9亿元的山西大剧院建成后将成为太原市地标性建筑。

大剧院以厚重有力的建筑形象表达了山西人民淳朴、豪迈的人文气质和地域特征。其大气磅礴的建筑造型,宏大的门式空间,使这一主体建筑“山西之门”的设计构思得以完美体现,并以通透贯穿的方式延续了城市轴线,成为统领全岛建筑群的城市地标。

大剧院内设有1,628座(位)主剧场、1,170座(位)音乐厅、458座(位)小剧场,及排练厅、琴房、演播室、展台休息厅、贵宾厅、化妆间、道具服装间等主要功能用房,完全具备国际国内大型剧目的演出要求。

明天,

坐进自己的大剧院里看歌剧;在安德鲁设计的博物馆里徜徉;体验国际化标准图书馆里读书的另一种韵味;来到异国风情的太原美术馆看世界名画展;为新奥体中心的激情比赛欢欣雀跃……

太原美术馆于2008年9月4日破土动工,位于长风文化商务区文化岛东北角,是省城重点建筑项目之一,恰好与前不久刚开工的山西省图书馆是“邻居”。

该工程建设总投资约3.1亿元人民币,工期为2年。据悉,经过国际招标和众多专家多轮次的论证,最终由美国哈佛大学PSC设计事务所进行了概念方案设计,规划建设总用地109.05亩,建筑总面积达40,500平方米。其设计充分考虑了山西地方特色,将浓厚的三晋地域文化完美地融入了现代化的设计与建筑理念中。

建成后的美术馆不会成为只供奉艺术作品的“器皿”,而是要做向外传播知识的“播种机”!它将承担对国家、省级艺术品的收藏、研究、展示,开展公民素质教育及对外文化交流,使之成为太原人民及社会各阶层的活动中心,让民众参与其中,提高省城文化品位,带动文化艺术产业发展。

占地7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山西省科技馆具有展览、特效影视放映、科技培训、参与互动等多种功能。同时,科技馆内有常设展厅、临时展厅、天象厅(球幕影院)、培训教育及实验室、科普报告厅及会议室、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和展品制作间等功能用房。

科技馆的设计手法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将球幕影院布置于室内,使其与侧厅空间融为一体,在满足其本身天象厅使用功能的同时,球幕影院独有的地球状形体成为建筑内部主要的视觉中心,同时结合声、光、电等技术手段,增强了整个球幕影院的视觉和声觉体验,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增强了建筑与观者的互动,使球幕影院成为科技馆的主要亮点。

建筑上以“时间切片”这一科技理念为核心,升华为建筑造型的主要表现方式,并且在整体中求变化,使建筑立面从两侧到中间形成渐变的韵律感,同时又具有北方建筑沉稳厚重、刚劲硬朗气质。该馆总投资预计在2亿元。

即将开工建设的山西大医院,目前正在对设计方案进行最后的论证。2008年7月31日,三个优秀设计方案作为实施备选方案公开展示,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方案一:以中国“天圆地方”的传统建筑哲学思想作为总体布局的基本设计理念,汲取“山西大医院”空间布局的精华,推陈出新,兼北方建筑的厚重与南方建筑的灵秀于一体,能充分满足“以人为本”、“科学布局”、“绿色生态”及“经济高效”等设计要求,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与民族特色。

方案二:采用传统九宫格式的布局并进行变形,将医院“中”轴与四合院式庭院相结合,使综合住院楼形象突出,前区广场开阔完整,建筑局部采用坡屋顶形式与园林式医院设计要求相适应。

方案三:将医技诊疗中心设计为多进式院落格局,总体呈“寿”字形布局。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吉祥寓意,又取意于晋商建筑的文化渊源,对民族精神内涵有一定的诠释。

2008年7月30日,在文化岛上中央东西轴线的北侧,山西省图书馆新馆在众人的瞩目中开工。据介绍,图书馆突出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采用借、阅、藏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开架图书借阅形式,使读者在馆内拥有最大的自由活动空间,充分调动读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读者成为图书馆真正的主人。

可以设想,当我们徜徉在这座占地121,313平方米,总藏书量可达700万册,可同时容纳3,000人阅览的现代化图书馆之中,读书将变成何等的乐趣;当我们在全新的多功能厅、报告厅与更多的教授、名家面对面时,获取知识又将变得何等神圣。

太原南客站北起学府街,南至武宿立交,东起北营北路,西至太榆路,规划范围约3.3平方公里,内设旅客站台8座,列车到发线16条(含正线),投资概算共计27.13亿元。委托国际著名大师日本原广司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方案总体规划设计理念新颖、超前,具有较高的规划设计起点。

以环境理论为主的设计理念,确立了全新的都市意向,在铁路线上空采用摆渡式漫游平台,连接被铁道分割的东西部分,直接贯通商业建筑,将铁道转换为与汾河呼应的另一条婀娜之河。

结合规划及地上的矩阵原理,将规划地块分为5条都市带状区域和5个都市区块。5条都市带状区域从西向东分别为衔接口区带、绿化带、中央核心区带、铁路沿线区带、铁路区带。5个都市区块分别为办公用地、车站房用地、SOHO用地、建材市场用地等。

新建成的太原国际机场,将原有跑道及滑行道延长至3,600米,并加宽跑道及滑行道道肩,飞行区等级由4D升格为4E级,可满足当前最大机型空中客车A380等飞机的备降要求;新建站坪21万平方米,增加机位18个,其中近机位12个,远机位6个。

新建的二号航站楼造型新颖别致,犹如一架展翅欲飞的飞行器,寓意三晋起飞,是山西的一个新的地标性建筑。一层为到达层,主要有到港迎客厅、到港行李提取厅、行李分检厅、贵宾用房、远机位候机厅等。二层为出发大厅,主要有迎送区、值机区、安检区、商业区等,其中值机柜台有36个,安检通道有13条。夹层为旅客到港通道和中转厅。

根据“注重功能、最大限度方便旅客”的原则,二号航站楼设有行李快速转运系统,楼层之间有高速行李运输带,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行李转运,缩短了转机旅客在机场的等候时间。在登机口处,采用了剪刀式分层登机廊桥,很好地实现了进港旅客通道、出港旅客通道和中转旅客通道的分离。二号航站楼在楼层之间还设有直梯、残疾人专用厕所等,为残障人士、老年人创造了无障碍通行环境。此外,新建停车场4.6万平方米,使航站楼前停车场总面积达6.5万平方米,可同时停放车辆1,650辆。

二号航站楼位于旧航站楼东侧,两楼呈45度角,浑然一体。功能布局紧凑,服务设施相对集中,流程便捷,既节省投资,又便于高效运营和管理,同时也为2035年扩建预留了尽可能多的土地。二号航站楼分为国际部分和国内部分,国内部分主体向西延伸,通过连廊与旧航站楼连接。依据设计需要,二号航站楼可满足到2015年,旅客吞吐量达到6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9.7万吨、飞机起降7.1万架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2,301人。

总占地660亩的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建成后兼具煤炭交易、会议和展览三大功能,共设有2,100个展位,并能提供1,500个停车位。

建筑内设展厅、展览接待大厅、仓储、海关保税库、煤炭交易大厅、商务办公、44个大小会议室、25个商务洽谈间,2,000座(位)大型会议室、1,200座(位)多功能厅(兼宴会)、800座(位)中型会议室,3个多媒体技术会议厅、2个新闻中心、公寓式商务写字楼等主要功能用房,及其他辅助设施用房。

博物馆规划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博览建筑 社会化 建筑大众性

中图分类号:TU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537(2010)06-0090-04

“社会化”一词本来的定义是在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中提出的,意思是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然而,在今天“社会化”这一定义已经不仅仅用于人这一社会单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明提升,社会构成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参与到社会化的浪潮中。博物馆自身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已经肩负了一定公共性质的社会职能。当代公共博物馆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其职能已经不只是一个研究和教育机构,更加丰富的内容使其成为寓教于乐的场所;馆舍形式更是屡屡创新,不仅引领建筑科学的潮流,也体现其展陈物品与设施的多样化。伴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隆重开幕,第22届国际博协大会也将于2010年11月在上海举行,大会的主题是“博物馆与和谐社会”,这充分体现了博物馆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博物馆作为事件性和大众性的建筑类型,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于是对博物馆建筑的设计就不能够再按老的思路进行,不要再盲目追求其数量的增加,而要在满足基本观展功能的同时,考虑其质量的提升,要以社会和人的需求为出发点。

将博物馆建筑“社会化”就是要将其功能丰富,从设计的角度去帮助它完善职能。世界知名博览建筑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蓬皮杜艺术中心等,建筑形式从宫殿、神庙、教堂及达官贵人府邸,发展到躁动,多样且无风格化,可以看出人们对博览建筑形式的认知在不断地发展中。但是从内而外更多的细节并没有考虑其在社会中的作用,没有以人的感受为重点。建筑造型仅仅是从表现博览建筑内容主题,突显博览建筑功能、适应基地环境等方面考虑为主,已经建成的博物馆除了展品本身的吸引力外,有多少会因建筑本身的魅力去俘获人心呢?我们应重新思考博览建筑如何从外在形式、内部空间及展示内容本身提升博物馆建筑的品质,为博物馆建筑的社会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世博会与博物馆

世博会是文博事业的最大社会性。世博会对主办城市而言,建筑界一般关注它为城市留下什么标志性建筑,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原子塔、美国西雅图的太空针塔、日本大阪的太阳之塔等。可若从文博视角看,我们又会发现世博会对主办城市的文化贡献是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大发展,也即带来更广泛的社会认同感。早期的世博会由于经济、文化上运行成功,故主办方几乎不考虑展馆的后续利用,常常是世博会结束,展馆即拆除、迁移,展品由原物主收回,展会场地恢复原样。20世纪30年代后的世博会,由于开始考虑到世博会对主办城市产生的持续效应,虽世博会期间建设博物馆的现象较少,但出现了世博会后将展览转变为各类博物馆的情况。如1937年专为迎接巴黎国际博览会而兴建的著名建筑夏洛特宫,现已是包括法国建筑艺术博物馆,海洋博物馆,电影博物馆和人类博物馆,文化遗产博物馆等在内的博物馆建筑群。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建设的艺术博物馆、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建设的世博美术馆(现为国际美术馆)和日本民间艺术博物馆等均为世博会后被保留下的建筑。

20世纪末以来,由于世博会的人文色彩更加浓厚,主题性世博会越来越为主导,加之可持续发展思想对世博会规划设计的影响,筹办世博会期间建设的博物馆也不再作为单纯的展览项目,而与世博会主题以及城市文化的未来发展相联系。如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世博会的主题是“海洋,未来的遗产”,主办城市建造了一座巨型海洋馆,按建筑规划,海洋馆被留下了,目前已成为欧洲最大的水族馆(属于博物馆的一种)。2010年5月开园的上海世博会更有将展馆的博物馆再利用的周密计划,如上海世博会园区选在上海母亲河黄浦江边,它位于南浦大桥与卢浦大桥之间的浦江两岸,其间拥有太丰富的博物馆文化资源距今已有140多年的江南制造总局的江南造船厂,世博会园区1/5是由旧工业建筑改造而成的展馆,原上海南市发电厂的主厂房建筑也被改造为世博会主题馆之一的“未来探索馆”,原上钢三厂的特钢车间已制造为“宝钢大舞台”等。上海世博会后,不仅这些利用旧工业遗产建筑的博物馆被保留,世博会的部分新建展馆也将改建为博物馆,届时不仅上海世博会的社会性会得到更大延伸,即将出现的上海博物馆群也将与城市、社会,公众一起谱写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新曲。

建筑发生的“事件性”

博览建筑越来越成为城市的重要标志建筑物,并且伴随着城市某些重要社会事件的发生而产生,如中国电影博物馆是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而设计建造,中国科技馆新馆又是在北京奥运会“科技、人文,绿色”三大理念下的奥运配套建筑工程之一。建筑师对其外在形式的设计已经不再是简单地从其研究或者教育的功能出发。而更多的满足观展职能与所要发生事件主题的需要进行设计。这些博物馆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社会事件。同时,博物馆建筑的空间尺度已经变得多样化起来,并且越来越与城市设计相联系起来,外在形式已经突破原有纪念性的尺度给人造成的庄重心理,更多的是通过外部造型去述说建筑自身的故事性。如何使建筑融入社会并使人产生与之“亲近”的欲望,可能是建筑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当人对建筑有一种认同,当建筑的存在与城市环境是那么的和谐,那么人就愿意进入到建筑中,而不介意建筑中的内容。外在形式是建筑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其能否融入社会被大众接受的第一步,同时也是博物馆建筑受争议与否的首位要素。

中国电影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主入口处的五角星,人们对电影的体验或多或少会跟“星”产生联想,不能否认它的设计还是以表现博览建筑内容主题为出发点的,但是已经突破了固有的入口形式,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娱乐场的入口,仿佛观众将进入一个奇幻的电影世界一样,让人对建筑内部充满好奇,立面幕墙选用红、黄、蓝、绿四种不同的色彩,并让光参与了设计,除了对比搭配更加突出了一丝神秘感外,还分别代表不同的功能分区,让观众从外部就知道建筑内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广场上面一道断续的斜墙同矩形建筑构成如电影场记板的平面组合,这也是让观众能感同身受的建筑手法。

中国科技馆新馆建筑形式灵感来源

于鲁班锁,与中国电影博物馆一样,给人以智慧的联想,建筑形式很好地表达了科技这一概念。建筑外部构造形同鲁班锁,“拼构”而成的形体,让人对其内部空间产生好奇。白色与绿色的搭配更显得建筑本身的精神,眩目的穹幕球更像是奥林匹克中心区的一颗明珠,让进入奥林匹克中心区的人们无法抗拒它的魅力。

公共空间的“手法化”

内部空间是人与建筑最亲密接触的地方,使人对某一建筑流连忘返的正是它的内在。但是,不应该单纯依靠奢华的装修来实现这种吸引力,毕竟受装饰材料及使用年限的影响,再光鲜的表皮终有脱落的一天。应从空间设计本身来考虑,将建筑内部空间精心设计,它的独特才会让人更加印象深刻,它的魅力才可能会是独一无二,这也是体验建筑之所在。

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内部空间设计灵感来源于电影蒙太奇与长镜头手法。蒙太奇本身就有建筑学术语的色彩,意为构成装配,现在是将这种手法回归于建筑设计中。而长镜头刚是在一个镜头中不间断的表现一个事件,如果每一个空间所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那么这就是一个事件,也可以说这个空间就是一个长镜头,如何创造建筑空间的长镜头,这也是内部空间丰富的难点。

电影博物馆的内部空间特别是公共空间发生的事件是依靠光影和色彩来塑造的,虽然建筑装饰材料统一采用黑白灰色系的固有色,但是由于建筑主要玻璃幕墙采用不同颜色的彩色胶片拼接而成,于是色彩斑斓的光线就过滤和映射到内部空间,造了奇幻的效果。投在空间中的巨大影子亦真亦幻,观众在空间中显得又那么渺小,穿梭于不同空间之中,极像是与光影巨人在捉迷藏,让人仿佛回到了游戏的童年。

中国科技馆新馆继续将“拼构”这一手法延续到了室内空间,同电影博物馆一样,以色彩吸引着进入其内部的人们。白绿相间使得室内空间如同从室外空间延伸进来。较之老馆,明亮宽敞通透可能是新馆的亮点。公共空间也毫不吝啬它的尺度,以致使空间六个面用相同的手法去表达拼贴穿插,极像是成为鲁班锁的内部一样,让观众又多了份直接的游乐场似的体验。

功能类型的“娱乐化”

博览建筑逐渐已经成为新的城市消费增长点,虽然大多数博览建筑属于政府公益性场所,但是尽可能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将大众吸引到建筑中产生消费已经成为每一个场馆解决自身收支平衡的主要来源,除了有展品自身吸引力外,场馆休闲服务设施是否配套,已经成为博览建筑有无竞争力的重要法码。

中国电影博物馆因为其展览内容的特殊性,除了有其它博览建筑场馆中例如商店、咖啡厅等辅助功能空间以外,还有一个现代化的电影院,此影院同时拥有巨幕和数字影厅及多个普通影厅,这在国内也一流的影院设施。这也使观众参观完电影相关展品外,可以继续留在博物馆内成为可能。以相对低廉的票价看时下最新的大片,消费也就成自然。

中国科技馆新馆对其设施的娱乐性考虑直接体现到它的展品上,丰富的科普展品不仅在教育大众方面有突出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与观众直接产生互动,真正的做到了学与玩的结合。科技馆的展厅更像是一个超大的室内游乐园,突破了传统展与观的一对一关系,这会成为吸引观众到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排除市场经济因素的深度思考,中国电影博物馆和中国科技馆新馆已经很好的将博览建筑与娱乐建筑相整合,给中国建筑师在博览建筑设计理念及社会文化认知中开辟了一条新路,功能类型的寓教于乐其实就是将单一的博览建筑博展功能更加丰富化,以观众的角度去考虑增加其它功能,让博览建筑真正成为一个城市大众集聚的中心,这更是博览建筑发展的方向。

结 语

博物馆规划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廊道 滨水 生态 浑河

城市生态廊道指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呈线性或带状布局的,能够沟通连接空间分布上较为孤立和分散的生态景观单元的景观生态系统空间类型。城市生态廊道不仅仅是道路、河流或绿带系统,从空间结构上看,更主要的是指由纵横交错的廊道和生态斑块有机构建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使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空间格局具有整体性,系统内部高度关联性。城市生态廊道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辽宁省沈阳市将浑河南岸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区域,成立浑南开发新区。这预示着浑河,这条原属城市边界的河流将成为城市的内河,其作为城市滨水生态廊道的意义凸显。

一、城市生态廊道的分类

1.1.绿色带状廊道:

即在城市中以带状形式表现出来的生态廊道, 其中又可分为带状公园廊道、风景林带廊道和防护林带廊道。

1.2.绿色道路廊道:

根据道路在城市中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将绿色道路廊道分为道路绿化廊道和林荫休闲廊道。

1.3.绿色河流廊道:

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或多或少的有水系穿过,根据在城市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特性又可将绿色河流廊道分为滨河公园廊道、滨河绿带廊道、滨江绿带廊道。其中滨河公园廊道就是以游憩、休闲功能为主的沿河生态廊道,如上海市的苏州河,经过环境整治现已成为景观型、亲水型的滨河公园廊道;滨河绿带廊道和滨江绿带廊道则是依据水系等级的不同而划分的两类河流廊道,滨河绿带廊道在规划设计中主要考虑河道绿化的生态效益的发挥,而滨江绿带廊道由于尺度较大,在规划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城市的防灾减灾作用,更要考虑其整体的景观效益,这对城市形象的建立至关重要,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二、城市滨水生态廊道的功能

城市滨水生态廊道是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2.1.物理效应

城市滨水生态廊道有助于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降低噪音,改善空气质量。城市滨水生态廊道具有多种的生态服务功能,如:空气和水的净化、缓和极端自然物理条件( 气温、风、噪声等) 、废弃物的降解和脱毒、污染物的警示等。不仅如此,由于城市滨水生态廊道有着曲折且长的边界,生态效益发散面加大,能使沿线更多的居民受益,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2.2生物效应

城市滨水生态廊道有利于保护多样化的乡土环境和生物。城市滨水生态廊道是依循场所的不同属性,契合场所特质所建构的景观单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同时,对于生物群体而言,城市滨水生态廊道是供野生动物移动、生物信息传递的通道。因此,城市生态廊道对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2.3生活效应

城市滨水生态廊道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休憩环境。城市滨水生态廊道的建设为城市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其中一些小径、沿河流的景观带等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非常好的游憩环境,还有一些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节点,例如五里河公园中秦开雕塑则不仅是一个游憩场所,更是具有宣传、教育的功能。

三、浑河现状与规划发展

3.1浑河的自然现状

    古称“小辽水”,因为它的水色浑浊,后来改称“浑河”;它发源于清原县滚马岭,流经抚顺、沈阳,因而又叫它“沈水”。沈阳位于浑河以北,因此,沈阳为“沈水之阳”。浑河由沈阳自东北向西南流,至海城市西北三岔河口汇入辽河。浑河总长415公里,流域面积ll480平方公里。浑河沈阳段、环城水系水质持续改善,浑河沈阳段丰水期环境水补给充分,水质适宜鱼虾等水生物的生长。目前浑河的生态系统稳定,物种丰富,各种水生植物生长茂盛。

3.2浑河的规划发展

目前以浑河基础打造观光旅游带已初具规模。浑河两岸大开发全面启动。浑河两岸开发项目全部建设后,将形成以五里河为中心的文化城,拉近浑河与城市生活的距离;在浑南建起的商务城,彰显CBD和城市滨水形象魅力;以三好街为依托的科技城,建成具有扇形开放式空间景观特点,拥抱较长的浑河自然滩地。随着沈阳城市重心的南移,浑河两岸将像上海外滩那样呈现出繁华、多姿的城市景象,成为沈阳的标志。浑河32公里长的城市段两岸,将建成集自然、休闲、娱乐、防洪为一体的观光旅游带。借鉴国内外滨水城市的建设经验,浑南新区在浑河桥至富民桥之间,开发建设“浑河观光旅游带中心大型旅游娱乐休闲世界”,构建宜人的现代滨河城市景观。主要包括三部分:长2.3公里,宽150米-250米的浑河南岸滩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河心岛;中央商务区。浑河观光旅游带将由四大部分组成,包括河心岛风帆标志性建筑;船身建设城市发展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水上游览区;滩地游乐休闲带。其中,河心岛标志性建筑由风帆作为外造型,基座为船形。风帆雕塑灯光效果,总高80米、宽60米。白天,仿似迎风前行;夜里恰似浑河中不息的航船。风帆雕塑下面的船身建立浑南新区城市发展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在水上游览区,可以荡舟、乘快艇,感受亲水乐趣。

四、浑河滨水生态廊道效应。

结合浑河的现状与城市发展规划,将浑河沈阳段打造成为自然,娱乐,文化,综合的生态廊道,更好的发挥其滨水生态廊道效应。

4.1自然型生态廊道:

自然型生态廊道就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的的生态廊道。如浑河在对水质的不断改善,恢复其生态循环。不仅水生动物多样化,而且久违的野鸭也将浑河作为栖息地。

4.2娱乐型生态廊道:

娱乐型生态廊道就是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等需求为主要目的的生态廊道。如浑河将五里河段建设成为滨河公园,分为自然景观区、文化休闲区、娱乐服务区、异禽生态区、沿道路景观区、湿地生态区、主入口区等几个主要区域。公园内百米音乐喷泉、龙溪、人造沙滩、五里河码头广场等。

4.3文化型生态廊道:

文化型生态廊道就是结合城市原有的名胜古迹等具有文化价值的场所而建立的生态廊道。这类廊道以向人们展示城市特有的历史文脉为主要目的,并起到一定文化教育的作用,如秦开雕塑广场(图5秦开雕塑广场),就对游人诉说着沈阳的建城历史。

4.4综合型生态廊道:

有些城市生态廊道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同时具有上述三种功能中的几种,这类廊道不仅能够对城市生态环境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游憩场所。在现今的城市生态廊道规划设计中,要在建立单一功能廊道的基础上,努力建立多功能的复合型生态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