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利率市场化的特征

利率市场化的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利率市场化的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利率市场化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城商行 利率管理取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在有序地推进,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及外币市场已实现市场化。目前正热议的利率市场化是指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从而实现利率的全面自由化(陈琰等,2011;杨其益,2012)。“十二五”规划指出了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要求,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将驶入快车道,预计下一步会加快放松利率管制的步伐(周茂清,2012)。

就城商行而言,其经营利润主要建立在存贷款利差的基础上,如果利率市场化对其存贷款利差产生了影响,相当于对城商行的经营利润产生了影响。因此,应对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予以利率合理的管理。对这部分银行而言,顺应利率市场化潮流,及早谋划应对策略显得非常有必要(何丹,2010)。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利率、利差及净息差的冲击分析

(一)利率市场化对利率走势与波动的冲击分析

1.利率市场化初期。利率市场化初期,受此前利率管制导致一定程度的金融压抑,利率在摆脱管制后普遍上升,各国利率纷纷从负利率或低利率上升至正利率或更高的利率水平。研究表明,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主要集中在1973-1989年期间,1980年左右最为普遍,以这段时期实施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为考察样本,利率市场化初期数据比较完整的10个国家中,存款利率普遍出现了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

名义利率提高后,实际利率随之走高。20世纪70年代,各国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的年份里,包括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的实际利率为负值。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相继完成,大部分国家的实际利率由负值转为正值,呈现上升趋势。如美国从改革前1980年的-0.43%上升到改革后1981年的5.61%,并在此后一直保持正值。法国从改革前1984年的-0.62%上升到改革后1985年的0.45%。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国家中,绝大部分国家的实际利率上升。

2.利率市场化后。利率实现完全市场化后,市场竞争回归理性,商业银行运行效率提高,利率水平总体呈下滑或趋于稳定。考察各国利率市场化后较长一段时间发现,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利率水平普遍呈现持续下降态势,目前处于历史低位。美国利率放松初期,存贷款利率齐升,在1981年分别达8.47%和14.18%的高位,随后逐步回落并趋于稳定;中国台湾地区管制放松后,存贷款利率分别从1985年末的5.96%和9.18%上升至1990年末的7.22%和10.5%,之后缓慢下降。

(二)利率市场化对存贷款利差走势与波动的冲击分析

1.利率市场化初期。利率市场化初期,商业银行在提高存款利率和压低贷款利率方面的竞争加剧。银行为争取资金来源纷纷提高存款利率,而短期内无法调整贷款结构,不可能将贷款投放集中于更具议价能力的领域,贷款利率下降的压力较大。据统计,存款利率上升的速度较贷款利率下降的速度快,银行存贷款利差逐步收窄,剩余价值由资金提供者转移向了资金需求者,这一现象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

2.利率市场化后。从较长时期来看,利率市场化促使商业银行进行金融创新,在开拓利润来源和开辟资金运用渠道方面不断努力。利率竞争基本稳定后,价格竞争不再是主要的竞争形势,优质的商业银行拥有了议价空间,银行业的发展不再以存贷款利差为主,无需通过提高存款利率和降低贷款利率保证利润增长率,因此开始追逐存款的低利率和贷款的高利率,导致利差呈现扩大的趋势。

(三)利率市场化对净息差走势与波动的冲击分析

净息差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代表银行的资产收益情况。商业银行净息差与存贷款利差是两个相似的概念,存贷款利差表示资金来源成本和资金使用收益之间的差额,净息差是资金运用的结果。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并非完全用于贷款,其中一部分用于存款准备金或进行票据和债券投资等,这些全部收益率与存款利率的比值就是净息差。

从数量上看,利率市场化初级及后期,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的变化与净息差的变化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美国在利率市场化起步阶段,净息差围绕3.8%小幅下降,利率市场化完成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净息差呈上升趋势,保持在4%以上,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净息差增势趋缓,基本保持平稳状态(李冀申,2011)。

由上述分析可知,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利率水平、存贷款利差及净息差的影响较为显著。就利率市场化初期和后期来看,利率水平总体呈现先扬后抑趋势,而存贷款利差和净息差的变化特征较为相似,表现出先抑后扬的态势。结论表明,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产生了较大影响,国际银行业被迫转型,以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局面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的不同阶段,对各国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值得关注的是,利率市场化对利率、利差和净息差的影响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各国情况较为一致的是,利率市场化初期,利率普遍上升,利差和净息差收窄,利率市场化后期,利率普遍下降,利差和净息差增加或保持平稳。

本文认为,利率市场化对国际银行业产生阶段性影响,其机理是:短期内,银行业难以进行金融创新,增加非利息收入;而中长期内,银行业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和探索后,创新能力增强,对存贷款利差的依赖性减弱。国内银行业目前的发展和盈利模式与国际银行业在利率市场化实施时期较为相似,尤其对于城商行而言,其收入与存贷款利差的相关性较大。结合国内银行业发展的现状来看,这一结论具有适用性,在迎接和应对利率市场化方面,考虑短期和中长期策略更切合实际。

短期利率管理取向

(一)发挥比较优势,短期以量补价

与大型银行相比,城商行固定成本低,业务经营较灵活,在价格竞争中具有相对优势。利率市场化已有经验表明,利率市场化后,市场结构会发生变化,中小银行市场占有率将会上升。利率市场化给城商行提供了发展机遇的同时,对银行业经营利润的增加造成威胁。短期来看,城商行考虑以价格竞争为核心手段,扩大市场份额,以量补价格,避免利润水平下降。国际经验显示,利率市场化后,中小银行的确采用价格手段争取了较多市场份额,多数中小银行利润率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初期不降反增。因此,利率市场化初期,城商行以价补量策略合理可行。

(二)选择价格追随策略,利率围绕市场价格小幅调整

市场经济中,价格追随是行业定价的一种惯常策略。我国银行业市场接近于寡头垄断市场,因此,利率波动时,大型银行首先报价,城商行等中小商业银行以大型银行利率为基准进行小幅调整后,对外进行报价。城商行选择价格追随策略未必是缺乏定价能力的表现,而是符合市场规律的合理行为。因为与五大行及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城商行在实力、信誉、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等方面存在不足,利率定价水平相应不高,选择价格追随策略是城商行在发展壮大之前的可行选择。即使未来具备了较强的利率定价能力,依然需及时掌握基准利率动态情况,保证报价水平在开拓市场、吸引客户及推动自身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三)明确以利差为生存之本,准确定位利润增长点

城商行发展中间业务需要较长时间的发展和积累,当前条件仍不成熟,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改变。继续以利差为收入的主要来源并非指保持当前盈利模式不变,相反,为降低利率市场化对收入增长的冲击,需要在盈利模式上精耕细作,寻求科学的利润增长点,为将来自主定价奠定基础,并实现短期和长期发展的协调过渡。就小微企业领域来看,我国存在金融二元化格局,由此引发地域间、行业间以及企业间存在不同利率。城商行应积极拓展小微企业客户,通过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贷款议价能力,提高客户的综合回报。通过在局部相对高利率的领域开展业务减少利差收窄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实施行业联盟,增强同业定价协作

为应对和解决各种问题,国内外银行在抱团发展方面已有不少探索,如国外的“德国储蓄银行协会”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联盟”,以及国内的“全面业务合作协议”、“银银合作”、“亚洲金融合作联盟”(民生银行为主发起行)、“豫北三大城市商业银行资源共享机制抱团发展”。通过行业联盟,银行享有数据共享、费用分摊和抱团议价等优势,可以在利率管理方面充分交流和合作,推进银团价格协定,摆脱被动适应优质客户定价要求的局面。在坚持自身业务特色的情况下,充分挖掘行业联盟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协同效应,在提升竞争力的同时,有效提高防御风险的能力。

中长期利率管理取向

(一)建立利率定价管理框架

设立“产品定价委员会”(或其他命名),由相关部门派员组成,负责决策利率定价,其内容包括定价方法、成本核算和可行性分析等。此外,利率定价要与银行发展定位紧密结合,需要准确的定价策略,“产品定价委员会”负责谋划定价策略。利率定价涉及多个部门的成本分配和利益考核,“产品定价委员会”负责跨部门协调工作。利率定价难免出现偏误,对利率定价进行及时修正仍需在“产品定价委员会”框架内进行,达到利率定价的主动管理。

(二)完善利率定价考核机制

对利率定价进行定期考核是提高利率定价管理水平的必要途径,但其考核机制本身需科学合理。国际上部分银行将净利差作为主要考核标准,但国内城商行的考核标准需视情况不同而调整。不同业务条线、不同区域面对的利差环境差异较大,在高利差区域、高利差产品上,可能不需要很大努力就可以实现利差考核目标;而在市场竞争充分的区域以及利差提升空间小的产品上,强调利差将容易使业务发展失去市场竞争能力。因此,确定一个统一的考核标准不具有公平性,且意义不大。而科学的考核标准应当是建立在对其利润、不良率及资本消耗等指标的综合考核上。

(三)培养利率定价专业人才

利率定价的金融专业性较强,在利率市场化推进中,国内金融市场将得到更大发展,银行产品定价涉及股票、债券和保险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利率市场化增加了多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城商行需要具有充分识别风险、度量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和应对风险能力的专业人员,从而获取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利率定价建立在科学的成本和利润计算上,需要专业人员对人力成本、资金占用成本和资本消耗成本计算,并考虑利润增长和回报率等方面的财务规划要求。

(四)加强利率定价定量研究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对城商行的精细化管理提出了要求,以往主观的“文字式”研究难以准确反映城商行的经营实际,也难以发现隐性问题和不足,在利率定价方面更是无能为力。为此,有必要积累数据,逐步建立数据库,采用数理统计或计量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通过定量研究,使得信息更加准确,结论更加科学,避免人为判断的主观性。此外,通过对大量数据的研究,发现利率波动规律,增强对利率走势的前瞻性研究和预判,形成理性定价预期,有效指导前台业务和决策经营。

参考文献:

1.陈琰,许非.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管理:问题与对策[J].南方金融,2011(4)

2.杨其益.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业务策略与经营管理的影响[J].西南金融,2012(7)

3.周茂清.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挑战及其应对[J].当代经济管理,2012(6)

利率市场化的特征范文第2篇

审慎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明智的。推行利率市场化必须警惕三个误区:一是把利率市场化等同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二是把贷款利率以及企业信用债利率的市场化等同于货币市场和非企业信用债券场利率的市场化,忽视风险市场,尤其是信用风险市场定价机制较之无风险资金市场定价机制的巨大差异;三是把利率市场化同金融市场本身的改革与发展割裂开来,认为利率市场化可以单兵突进。

以上误区中最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是第二种。资金市场的利率更接近于无风险利率,主要反映资金市场的供需情况,比较接近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利率。而信用市场上的利率是有风险利率,比如贷款利率,很大程度上是叠加在资金成本之上的信用风险溢价,属于风险市场范畴,是一种不完全的价格机制,或称有配额的定价机制。

具体来说,只有在一定的利率水平之内,利率的上升才会导致信贷资金供给的增加。超过一定水平之上,尽管借款人愿意支付更高的利率,贷款人也未必同意增加信贷供给。换言之,贷款人对借款人实行的是某种配额管理,信贷市场的均衡是有配额均衡。

信贷配额根源于高利率产生的逆向选择效应。由于信息不对称,高利率吸引的都是高风险客户,越是高利率,吸引的借款人风险越高。换句话说,利率越高,逆向选择效应越强。从贷款人方面看,试图通过提高利率来补偿风险增加的做法会逐渐失去可行性。

由于信用风险市场本身是不完全市场,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真正重要的不是放开利率,而是培养和促使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建立起正常的风险定价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建立起正常的信贷配额机制。

否则,一旦将信用风险定价完全交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在信用市场本身缺少必要对冲机制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配额机制失效,信贷盲目扩张,酿成系统性风险。

历史上因信用风险市场失败导致危机的例子不胜枚举。以日本为例。日本的利率市场化大致遵循了“先资金市场、后风险市场”的顺序,即首先是国债交易利率和发行利率的市场化,然后是银行间拆借利率的市场化,但到了第三个阶段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时开始跑偏。

当竞争加剧时,银行体系的本能反应是采取低价竞争策略,牺牲风险溢价来获取市场份额。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资产泡沫和经济衰退。

考虑到中国金融体系的现状和特点,以上案例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概括起来,中国的金融体系有三个特征化事实:一是金融体系以银行系统和间接融资为主,二是政府主导,三是投资和信贷膨胀具有体制惯性。这些特点提醒我们,在中国推行利率市场化,必须要把信贷领域的市场化作为核心环节对待,必须妥善处理好风险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问题。

信用债市场,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应循序渐进。试图通过膨胀企业信用债做大债券市场,试图在短时间内放大企业信用债券融资规模和比例,尤其是相对于银行贷款的比例是不审慎的,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公司信用债券经历了爆炸式增长。2010年末,公司信用债余额占债券总余额的18.7%,比“十一五”初期的4.7%增长了14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企业从债券市场累计融资达到了4.1万亿元,约为股票市场的1.39倍。

利率市场化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金融监管 货币政策

【中图分类号】D922.2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的利率政策逐渐宽松,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集中利率管制政策已经无法适用当前的经济体制模式。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当前的经济体制模式,缓解外资金融机构对我国金融机构造成的竞争压力,我国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探索。寄希望于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从而使利率更加适应市场的经济发展以及供求关系,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现状与进程

就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而言,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政府对于利率实行集中管制政策,该管制政策的主要特征是范围广、种类多,并且管制下的利率一般而言远远低于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均衡利率水平,在这种政策的影响之下,往往会出现资本积累减少以及降低实际经济增长和金融体制的规模的后果。正是由于政府长期实行低利率管制政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我国政府逐步选择了利率市场化的政策,但是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充满着各种风险,但依然取得了不容小觑的成绩,如在2013年我国政府全面放开了对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管制,另外在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并且放开了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这是利率市场化政策的又一大进步。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首先,以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突破口。1986年,我国政府首次尝试放开银行间拆借利率行为,并且在颁布的《银行暂行管理条例》中明确了专业银行间资金拆借行为的合法性,同时为了防止由于主体风险意识薄弱出现的各种问题,我国还颁布了《同业拆借管理试行办法》进行专门规制。在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明确指出,银行同业拆借的利率由当事人双方根据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进行决定,这一行为成为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对于之后的利率市场化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其次,放开债券市场利率是重要步骤。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放开债券市场利率是我国金融政策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在我国,债券市场主要包括:国债、金融债、企业债,而国债在其中又处于基础性地位。因此,对于国债利率的市场化是放开债券市场利率的重点,我国财政部于1996年通过证券交易所实现了国债的市场化发行,这样既减少了国债发行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国债发行效率。在国债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对于回购利率坚持了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主,从而推进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在国债利率市场化的带动之下,金融债以及企业债的利率也在逐步实现市场化。

最后,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目前,对于银行的贷款利率已经实现了市场化,即全面放开管制,真正以市场为导向,使银行的贷款利率真正适应市场的资金供求关系,对于存款利率也由原来1.3倍的存款基准利率的浮动空间上升到1.5倍,正在逐步实现着存款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改革下政府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

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其他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配合性低。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只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部分,因此在实行过程中只有与其他经济体制改革相协调才能真正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就目前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似乎与其他经济体制改革并不同步,例如就不同的所有制企业之间的融资来说,银行对于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利率条件相当宽松,但是对于中小企业却实行不同的利率政策,限制了利率作为经济调节工具的作用,同时也阻碍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利率市场化导致商业银行面临多重风险。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商业银行往往面临着多重风险。一般来讲,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会出现阶段性风险和持久性风险。所谓的阶段性风险是指利率市场化的初期,随着利率的放开会在短时期内出现利率急速上升的阶段,可能会影响到银行的稳定性,导致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出现竞争加剧的现象,而持久性风险即是通常的利率风险,这是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的一种最主要的风险。而在当前各种经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会带来不同的风险,比如说投资不足或者投资过度的现象,这都是我国利率市场化下金融监管面临的困境。

金融监管的不完善。我国政府对利率进行行政管理过程中,往往不能摆脱行政干预的问题,这是普遍存在的政府失灵的倾向,由此导致了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金融监管往往不能具有真实性和独立性,这使得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从而造成负面影响。此外,我国金融监管手段以强制性为主,并且缺乏科学的监管措施,导致金融监管的效率低下、利率市场化进程缓慢。

利率市场化下我国政府加强金融监管的建议

第一,完善利率市场化的相关法律体系。从本质上说,经济的发展运行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利率市场化也不例外,作为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一环,利率市场化改革也需要健全合理的法律保护,因此需要完善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立法和执法体系。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而言,由于全球化带来竞争性的加强,金融市场已发生了诸多变化,导致现有的许多金融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已无法适应,因此在具体的立法设计中必须根据新的经济条件作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一是吸收借鉴国外有关利率市场化方面的相关经验,因为国外的利率市场化开始较早,并且经济环境更利于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二是坚持效率与风险并重,这主要是针对当前我国为促进经济发展而采取的相对激进的做法而言的,因此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应该谨慎,以免只注重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效率而忽视了其中存在的风险,比如上述中提到的金融危机以及商业银行风险等等。

第二,重视其他金融政策的配套改革。对于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出现的与其他金融政策脱节的现象,我们应该予以重视。首先,发挥中央银行的引导作用。货币政策工具对于市场利率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调节作用,因此中央银行就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通过对货币政策改革来促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发挥货币政策的传导功能,从而使利率市场化具有更加适宜的发展环境。其次,完善外汇风险管理政策。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必然会牵涉到外汇政策,因此外汇政策的改革对于利率市场化而言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外汇主要是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水平以及货币政策直接挂钩,所以统筹外汇利率与本币利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对国内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应该稳定外汇,外汇政策上对利率市场化提供支持。

第三,完善金融机构的监管。对于金融机构监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从监管主体、监管方式以及监管理念进行重新界定。首先,对于监管主体,目前我国的监管主体主要是中央银行以及各行业的监督委员会,如证监会、保监会等,以中央银行为例,其不仅承担着监管主体的角色,同时又是金融市场中重要的交易主体,因此往往不可避免的出现权责混乱的状况,应对其进行责任明晰。此外,对于各类监督委员会也应进行分工,防止主体不明确造成扯皮推诿现象的出现。其次,我国现有的监管方式过于僵化,依靠强制性的监管措施会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造成负面影响,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在监管过程中立足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以保证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实现“审慎监管”,增加金融监管方式的灵活性。最后,在监管理念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项不可避免的金融政策,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应该避免冒进现象发生,应该根据我国的实际经济环境逐步进行推进,在鼓励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的同时,加强监督避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种危机以及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利率市场化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利率管制 利率市场化 改革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理论依据。我国没有完善成熟的利率市场化理论,只能学习和借鉴西方利率理论和西方国家利率自由化和市场化经验。利率市场化的依据是“金融自由化”理论演变和发展而来。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金融自由化。该理论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刻地指出“金融压抑”(financial repression)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就是针对金融抑制这种现象,减少政府干预,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2.现实意义。利率市场化是针对利率管制的改革。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管制利率通常小于均衡利率,因而会出现超额资金需求,在无法提高利率的情况下,必然出现银行业的信贷配给、寻租行为、资金黑市等扭曲资源配置的机制,结果是资金分配到效率低的部门,从而加剧了资本供给的短缺和增加了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最终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货币当局决定实行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现存问题与对策

1.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心理准备。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能会遇到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体制约束。而问题的严重性则在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结构并未达到完善,其行为更多倾向于非市场化,且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层级多、流程不够合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创新与营销机制不够完善、激励不足与约束不力并存。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仍以利率收入为主要利润、逐步同政府脱钩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也实在难以承受。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金融机构在争夺客户方面展开激烈价格竞争,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贷款利率下浮存款利率上浮,这就意味着银行存贷款的息差大大收窄,大大压缩我国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2)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了WTO,承诺在5年内全部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从这时起外资银行挑战的萌芽就开始成长。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它所经营的业务的国际化特征。外资银行有丰富的在市场经济中历练的经验,面对各种问题,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同时,在外资银行的收入来源中,中间业务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应对利率变化风险的能力强于我国的商业银行。

(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目前,在我国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政策承担着财政分配职能。国家可以通过规定利率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目的。但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利率将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资金将随着利率流动。国家将无法通过制定利率水平对资金在不同区域、行业和产业予以分配。

2.应对利率市场化道路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要继续完善,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再次,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继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强化内部利率管理部门的职能,明确管理的原则、决策程序、授权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建立法人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机制。

(2)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有效降低利率风险。放开利率管制后,各家金融机构提供的存贷款利率都是不同的,如何判断各自不同的利率水平,公众需要金融机构真实的信息披露。要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加强利率调控和监管,规范金融机构利率行为,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对市场利率的理性判断。出台利率风险指引,强化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3)进一步拓展货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竞争有序、品种丰富、统一高效的货币市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为此,在未来几年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货币市场建设,充分发挥货币市场功能,建立起我国以场外市场为主体、场内市场为补充的统一、高效、开放的货币市场,并以此提高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水平和市场化方式筹资能力。一是要继续扩大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成员的广泛性,促进社会资金广泛、高效、充分的流动。二是要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工具,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丰富市场内涵,特别是要研究并适时推出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和利率远期协议等衍生交易品种,为投资者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三是加强市场中介制度建设,推动市场经济业务发展,提高市场流动性。

利率市场化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改革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理论依据。我国没有完善成熟的利率市场化理论,只能学习和借鉴西方利率理论和西方国家利率自由化和市场化经验。利率市场化的依据是“金融自由化”理论演变和发展而来。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R.J.Mckinnon)和爱德华•肖(E.S.Show)在70年代,针对当时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市场不完全、资本市场严重扭曲和患有政府对金融的“干预综合症”,影响经济发展的状况首次提出金融自由化。该理论严密地论证了金融深化与储蓄、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正向关系,深刻地指出“金融压抑”(financialrepression)的危害,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是因为存在着金融压抑现象,因此主张发展中国家以金融自由化的方式实现金融深化(financialdeepening),促进经济增长。金融自由化就是针对金融抑制这种现象,减少政府干预,确立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

2.现实意义。利率市场化是针对利率管制的改革。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管制利率通常小于均衡利率,因而会出现超额资金需求,在无法提高利率的情况下,必然出现银行业的信贷配给、寻租行为、资金黑市等扭曲资源配置的机制,结果是资金分配到效率低的部门,从而加剧了资本供给的短缺和增加了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最终可能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货币当局决定实行利率市场化,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货币当局则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影响和决定市场利率水平,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现存问题与对策

1.我国现阶段利率市场化进程存在的问题

(1)国有商业银行应对挑战的心理准备。由于体制的特殊性,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能会遇到一些颇具“中国特色”的体制约束。而问题的严重性则在于,国有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结构并未达到完善,其行为更多倾向于非市场化,且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层级多、流程不够合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创新与营销机制不够完善、激励不足与约束不力并存。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仍以利率收入为主要利润、逐步同政府脱钩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也实在难以承受。利率市场化将引起金融机构在争夺客户方面展开激烈价格竞争,最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贷款利率下浮存款利率上浮,这就意味着银行存贷款的息差大大收窄,大大压缩我国银行业的利润空间。

(2)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外资银行带来的巨大挑战。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了WTO,承诺在5年内全部取消对外资银行的地域限制,从这时起外资银行挑战的萌芽就开始成长。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它所经营的业务的国际化特征。外资银行有丰富的在市场经济中历练的经验,面对各种问题,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同时,在外资银行的收入来源中,中间业务占了比较大的比例,应对利率变化风险的能力强于我国的商业银行。

(3)利率市场化改革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问题。目前,在我国利率管制条件下,利率政策承担着财政分配职能。国家可以通过规定利率水平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目的。但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后,利率将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资金将随着利率流动。国家将无法通过制定利率水平对资金在不同区域、行业和产业予以分配。

2.应对利率市场化道路上存在问题的对策

(1)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要继续完善,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再次,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继续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强化内部利率管理部门的职能,明确管理的原则、决策程序、授权管理办法等内部规章制度,建立法人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机制。

(2)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有效降低利率风险。放开利率管制后,各家金融机构提供的存贷款利率都是不同的,如何判断各自不同的利率水平,公众需要金融机构真实的信息披露。要建立公正、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金融机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加强利率调控和监管,规范金融机构利率行为,增加市场利率的透明度,正确引导金融机构和其他社会公众对市场利率的理性判断。出台利率风险指引,强化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提高利率风险管理水平。

(3)进一步拓展货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竞争有序、品种丰富、统一高效的货币市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为此,在未来几年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货币市场建设,充分发挥货币市场功能,建立起我国以场外市场为主体、场内市场为补充的统一、高效、开放的货币市场,并以此提高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水平和市场化方式筹资能力。一是要继续扩大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成员的广泛性,促进社会资金广泛、高效、充分的流动。二是要增加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工具,满足不同层次投资者的需求,丰富市场内涵,特别是要研究并适时推出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和利率远期协议等衍生交易品种,为投资者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三是加强市场中介制度建设,推动市场经济业务发展,提高市场流动性。

利率市场化的特征范文第6篇

P键词:中小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swot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利率市场化一直是金融领域热议的话题。它对有效引导资金的使用效率,资源配置的优化,金融市场的完善,以及有效地推进货币政策实施,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07年SHIBOR的建立,第一次产生了具有市场普遍参考意义的市场参考利率;13年,央行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全面放开利率管制;15年,存款利率上浮。这些都是央行在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所做的努力。

而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央行放松至只通过基准利率来调控市场,使商业银行的自扩大,可以进行自主定价,加强创新来获利,同时也要为此承担相应的风险。

在这个影响的过程中,中小商业银行这类金融机构的影响更为特殊和典型,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其中包括,金融组织优化,促进银行间同业竞争等等。因为,研究中小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形势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中小商业银行有其特殊性,虽然市场地位低,份额小,业务种类较单一,管理利率风险的能力也差,但也具有交易成本优势,信息成本优势等等。

所以,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具有一定的机遇,也会面临较大的挑战。

综上,探索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和应对策略,对中小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利率市场化的概念及发展进程

(1)利率市场化是就是由资金供求决定利率水平,即市场主体在中央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自主决定利率。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根据自己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结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2)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

大概分为四个阶段:

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 

放开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 

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4.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节货币市场利率,间接影响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

2 中小商业银行的行业概况以及发展现状

(1)行业概况

近二十年来,我国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中小商业银行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小商业银行机制灵活、市场意识强、经营效益好,逐步具备了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框架,在发展中形成的良好经营管理制度和引进外资参股的实践,也为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开放积累了宝贵经验,已成为我国银行体系中的一支生力军。

(2)发展现状

新三板市场蓬勃发展,新三板银行凸显的独特投融资价值,让中小银行也加入到新三板行列中来,目前,已有多家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与全国中小银行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新三板已挂牌和拟挂牌银行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我国银行业共有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家城市商业银行、337家农村商业银行、147家农村合作银行、1927家农村信用社。

3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影响的SWOT分析

(一)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优势分析:

虽然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将会受到更多的负面冲击,在各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小银行的倒闭概率也远高于大型银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利率市场化中,中小银行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1)区域特征明显,具有信息成本优势。

中小银行一般都与其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关系密切,从业人员的本土化等都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对客户的信用以及经营状况了解更加便利、及时和有效,降低了信用风险。

(2)业务审批速度快,具有交易成本优势

中小商业银行能利用信息成本优势与中小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将交易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且组织机构的扁平化使决策时间更迅速,地点相对集中,符合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此外,中小商业银行更善于细分客户市场,做出符合不同市场需求的金融产品,且具有人力资本优势。

(3)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优势还体现在中小银行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贷成本。从中小企业借款者的角度分析,中小银行更适合于中小企业贷款。

(4)监督成本优势。

一个区域内如有某家企业发生违约,信息便会在这个狭小范围内迅速的传播且受人关注,从而形成低成本的有效社会监督。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和中小银行为(二)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劣势分析:

(1)资产规模偏小,传统业务竞争力弱

就资产规模来看,国有大型商业银行(5家)就占比37%,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总共几百家加起来占比也不过44%。同时大银行的客户资源丰富,大型集团客户倾向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与政府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机会也会被大银行占有。因此,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小银行难以与大银行直面抗衡,必须走出自己特色化的竞争道路。

(2)利差收入依赖度高

利率市场化后,中小商业银行之前所依赖利差收入模式必定需要改变。而在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传统利息收入远远高于非利息收入的特殊盈利模式下,利率市场化的不断发展会使净息差逐渐减小。而利息差的缩小也会使商业银行将竞争注意力转移到贷款价格和客户资源等方面,也会间接地削弱银行的盈利能力。

由于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体系不完善,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很小,利息收入占总营业收入之比高居不下。因此,利率市场化势必对我国中小银行的利润和稳定持续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3)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弱

最大的风险是利率风险。当利率异常波动,银行将遭受损失。首先是来自于利率风险的压力,利率市场化使利率无规则的变化,利率的期限结构也随之变得复杂化,因中小商I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的能力与技术方面的劣势,会使其风险管理压力加大。其次是,操作风险以及信用风险的管理难度加大,对于中小商业银行,为了增强竞争力,若过于追求短期的收益却缺乏相应的风险控制能力,很可能使中小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提高,间接地埋下了信用风险的隐患,使其增加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的管理难度。

4 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分析:

(1)利率市场化利于银行公平竞争

利率市场化给了国内商业银行全面竞争的价格手段,形成一个优胜劣汰机制,来保护和维持国内商业银行间的公平竞争。

(2)利率市场化利于银行业的金融创新

利率市场化强调了利率风险的重要性,一些以规避利率风险为主要目的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从此有了施展的地方。一方面,利率风险会使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扩大,另外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也会增大,这会给商业银行金融施压;另一方面,金融产品定价自的加大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创造了机会。

(3)利率市场化利于银行业客户结构的优化

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使商业银行开始关注贷款市场的发展趋势,通过了解客户与银行业务往来可能获得的盈利,客户的资质状况,和银行为其提供贷款所需的成本,包括资金,违约成本、管理费用等,最终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达到在吸引优质客户的同时也能对风险较大的客户给予更高的利率作为风险溢价,优化银行客户结构的目的。

5 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分析:

(1)传统的利益格局被打破

利率管制使传统银行业可保持高盈利,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就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但是利率市场化将要破除这种利率管制以及金融资源的行政配置权,以至于使金融机构存贷款的竞争扩大,特别是金融行业不断降低准入门槛,,村镇银行、小额信贷公司、民营银行就会大量涌现,以至于这些严重依赖地方经济和存贷差收入的中小银行面临巨大挑战。

(2)经营模式被改变,利差收入减少。

利率市场化后,融资成本的增加导致了中小银行存款利息支出的增加。另外,中小银行间争夺客户相竞争,会形成的较低贷款利率,减少贷款的利率收入,无疑会使中小银行遭受打击,甚至会促使破产。

(3)管理利率风险难度加大。

利率市场化使中小商业银行面临更多的利率风险和市场风险。利率管制下的利率波动范围小,幅度限制,对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相对差一点的中小银行有利。但利率市场化之后,利率波动的频率增强,幅度急剧加大,而中小银行的管理利率风险能力较差,不具有大型商业银行完善的利率波动预测能力,必然会导致中小银行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阻碍中小银行的稳健经营。

通过swot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有利有弊,有机遇也有挑战。虽然中小银行资产规模小,传统业务竞争力弱,中间业务相对落后,利率风险管理能力有待加强。但同时,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成本,交易成本,监督成本优势抓住机遇扩大自主经营权,加大核心竞争力,进行金融创新,增强风险管理。

6 中小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的对策

(1)加强金融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现在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竞争力,难以与大型商业银行抗衡。应该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创新金融产品,挖掘潜在客户。对不同的客户,能够针对性地介绍差异化的产品,提高配套化服务的质量。

(2)拓展中间业务,丰富利润来源

通过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分析,中小商业银行必须转变业务的重点,拓展中间业务,降低对利差收入的高依赖性。中间业务的技术含量高,成本低,专业化,附加值高,有利于应对利率市场化对传统业务的冲击。

(3)借助地方政府支持,争取中小企业客户群

小企业的融资具有资金规模小,频率高,需求急,风险大的特点,而中小商业银行具有组织机构扁平化,地区集中,业务审批手续快的特点,可以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

(4)加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是中小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意识不强,能力较差,应该深入对利率风险的分析和把控。另外,防范手段单一,应该学习和采用新的规避风险的方法,持久期法或者VaR模型。利用适当的金融工具,进行风险的转移,对冲和减少。

其次是风险定价能力。为了推进资产负债管理,需要匹配风险和收入的关系,对金融产品合理地定价。

最后,是广泛吸纳优秀的风险管理人才。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离不开一支有能力的风险管理人才队伍。

(5)同业合作,共同发展

中小银行总体来说,资产规模小,市场份额占比低,所以,由实力强的银行做牵头行组成银团,或者利用兼并重组这些方式,来使经营规模扩大,资本实力增强,风险管理的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宋方.利率市场化: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利率研究,2006,(5):48D51.

[2]寇军中,熊陈楚.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及银行应对策略分析[J].经济管理者,2008,(12)

[3]陈征.利率市场化过程中的商业银行策略[J].知识经济,2009.

[4]陈贞刚.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2,(10):77-77

[5]河北课题组,利率市场化与中小商业银行应对策略,银行家,2011年8月,64-67页

[6]长春,飞,周艳明,利率市场化下的风险管理策略,内蒙古经济研究,2011年11月

利率市场化的特征范文第7篇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和操作,取决于经济、金融体制的特征及实体经济运行的状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质就是让价值规律、竞争和供求规律等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化和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历程,基本是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指导原则进行的渐进式改革,改革进程包含以下几个重点阶段:

1.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放开。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于1996年1月份启动,当时拆借利率在人民银行确定的上限内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1996年6月人民银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拆借利率由供求双方资助确定,此举被视为我国迈出了利率市场化的具有开创意义的一步,为后续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此后,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在1997年6月,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发行利率在1998年9月,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利率在1999年9月分别得以逐步放开。

2.大额长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尝试。1999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进行存款利率改革初步尝试。

3.境内外币利率市场化有序推进。2000年9月人民银行宣布放开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银行业协会统一制定;2002年3月人民银行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3年7月人民银行放开英镑、瑞士法郎和加元等外币小额存款利率,2003年11月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下限,商业银行可在利率上限范围内自主确定小额外币存款利率。

4.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逐步扩大。1998、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并要求各金融机构建立贷款内部定价和授权制度;2004年1月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1.7],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2004年10月,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都可以下浮,下不设底;2012年6月人民银行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

5.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2013年7月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条件,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二)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环境分析

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当前我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本外币贷款和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已完全放开,而且联网金融、企业债券、理财产品、影子银行的快速膨胀,进一步加速了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实质性提升,金融市场化环境日趋宽松。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创新进程的推进,给我国的货币政策效应带来新的挑战,传统的以数量型为主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新形势下将面临着转型和重构。对此,政策当局需根据利率市场化形势做好预判及调整措施,建立市场化货币政策调控体系,以降低短期内的相关风险,充分发挥利率市场化的积极效应。

二、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与操作特点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主要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为代表,其政策效应直接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总量;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主要以存贷款利率、汇率等为代表,其政策效应大体与资金价格相联系。这些年来,中国货币政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利率(价格)双轨制,即银行体系中被管制的存贷款利率和基本由市场决定的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共存。利率“双轨制”决定了中国货币政策中数量型工具与价格型工具并存,在选择上偏向于数量型工具的特点。近年我国主要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与操作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对货币供给和信贷变动的走势影响明显,在传统理论中,存款准备金一般被认为是货币政策效果中,作用效果最强、影响范围最广、使用效率相对较低的工具种类,因而在西方国家被慎用。但近年来,存款准备金率却是我国央行使用较为频繁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依赖。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看,近三年存款准备金余额持续增加,存款准备金余额比重从2011年1月的40%升至2014年11月的63.4%,是近年来央行负债方政策工具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当前我国经济局势复杂,金融市场不成熟,尚缺乏存款准备金的替代工具,存款准备金工具在货币供给和信贷走势平淡时灵活性会减弱,而且该政策手段并不适合于用作货币政策“微调”的工具。

(二)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工具之一,交易工具主要包括了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和中央银行票据,其在引导市场利率、调节商业银行资金流、影响基础货币投放等方面发挥了较好效果。我国债市场总体规模偏小,交易品种主要是中期国债,流动性和交易活跃程度较差,所以在公开市场操作表现中不尽如意;政策性金融债券性质和国债相似,在我国存在发行规模有限、期限结构不合理现象,在公开市场操作中效果不明显,相对于利率调控无明显优势;中央银行票据是目前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主导工具,具有信誉高、期限短和流动性强等特点,在回笼流动性、抑制通胀、调节货币供给、对冲基础货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国央行票据发行成本较高。

(三)外汇储备资产积累

我国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看,2011年以来外汇储备占总资产中比重平均水平超过80%。外汇资产的大量持有,客观上不利于央行货币政策调整针对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调整。应该收,外汇储备资产及其变动是我国现行汇率体制下,中央银行的一种被动货币政策工具,外汇储备资产增加一般说来伴随着央行对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反向使用。当前,随着人民币汇率转向具有更多弹性的体制和中国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变化,我国外汇资产的增长趋势将呈现逐渐减缓态势,客观上也会为央行使用利率等价格型工具提供更多的空间。

(四)利率

利率“双轨制”下,我国利率政策工具主要包括调整央行基准利率、调整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范围浮动范围、对各类利率结构进行结构和档次调整等。近年来,央行加强了对利率工具的运用,利率调整逐年频繁,调控方式和调控机制也更为灵活。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央行利率货币政策工具将逐渐回归到调整央行基准利率单一工具,重点聚焦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等手段,利率作为重要的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下央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几点思考

(一)进一步优化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

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进程中,金融调控需要在抑制通胀、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寻找平衡点,所以货币政策总量稳定的目标就在于,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提供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利率市场化改革下,存款准备金调控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公开市场业务将是主要的货币政策调节工具。我国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选择,从短期看,央行需优化公开市场操作的组合手段,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多种操作工具搭配,如回购、SLO、SLF等,以增强对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从长期看,应逐步扩大国债市场规模,完善国债的期限结构,提升金融体系市场化水平,使国债逐渐成为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主导工具。

(二)加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

在利率市场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央行以往主要依靠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货币政策导向也需要逐步转型,应更加重视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特别是利率工具的使用。随着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原来的数量型货币政策手段,如信贷额度管理的传导效果会大打折扣,利率调控政策的灵活性将会显现,加强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将是我国货币政策的必然选择。对此,利率市场化改革中,需增强利率决定的需求弹性。同时为充分发挥利率调节对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需对利率工具加以细分,以增强金融机构信贷利率的灵活性,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现结构调控的目标。

(三)加强新常态下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与创新

新常态下,我国货币政策面临多重挑战,单一类型货币政策工具很难实现调控目标,需加强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机组合与创新来灵活应对。中国目前初步形成了较为敏感的市场化利率体系和传导机制,在金融宏观调控由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逐步转变过程中,央行需灵活搭配两者的政策组合工具,并适度进行创新,在保证金融稳定的同时,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合理增加特定领域的流动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促进转型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利率市场化的特征范文第8篇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定价影响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增强,银行对风险与成本的要价更加市场化、更加合理化。例如,贷款浮动区间的扩大有利于补偿中小企业贷款相对较高的风险和成本价格。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也会改变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与成本大小,从而改变纯利差对风险与成本的弥补。例如,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幅度也将加剧,这使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利率不确定性;再如,被压抑的实际利率水平由于利率管制放松而上升,这通常会导致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逆向激励,从而会加大银行业整体信用风险。此外,利率市场化还会改变银行的业务结构,提高贷款利息以外的多元化收入占比,为了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在非传统业务中获利,银行会通过降低贷款利息来吸引长期客户,从而影响利差定价。其作用机理见图1。根据上述作用机理,本文提出如下假设:(1)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使政策保护在商业银行定价中的作用降低。(2)由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使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及其管理难度加大,故银行在定价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对风险的弥补。

二、影响净利差的因素

(一)纯利差的影响因素根据Maudos和Guevara(2004)的做市商模型,纯利差的理论决定因素有:市场结构、营业成本、风险厌恶程度、信用风险、利率风险、交易规模。Valverde&Fernández(2007)在所推导的做市商模型中又引入了非传统业务这个因素,本文将其也考虑在纯利差的影响因素内。另外,牟怡楠、周好文等(2007)认为在考虑纯利差的决定模型时还应结合中国利率管制的背景,即基准利差[10]。据此,本文认为中国的纯利差的决定因素有:市场结构、营业成本、风险厌恶程度、违约风险、利率风险、交易规模、非传统业务、基准利差。

(二)控制变量做市商模型所推导的利差为银行的最优利差,也称“纯利差”。但实际利差还受到理论模型以外的所谓市场和机构不完美因素所影响。我们在实证估计银行利差的决定因素时,需考虑这些因子,即控制变量。根据对现有文献的分析,这些因子主要包括隐含利息支付、机会成本、流动性风险、资产规模等。通过对现有国内外文献的实证总结与比较,本文选择的变量及其预期与净利差相关性可归纳为表1。

三、实证检验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bankscope数据库,用于计算基准利差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05—2012年,本文得到的有效银行数据为49家,总共的观测值为392个,包括5家国有银行、11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33家城市商业银行。

(一)最优利差的分离SaundersandSchumache(r2000)使用Ho和Saunders的最优利差模型,运用计量方法分离出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纯利差[11]。本文采用类似的计量分离方法,控制一系列的变量后分离出纯利差。从表2的回归结果来看,机会成本和隐含利息支付对净利差有显著影响,且与预期方向一致,说明机会成本和隐含利息支付所带来的成本越高,银行所要求的利差就越高。流动性风险与预期方向一致,与净利差正相关,但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流动性风险小的银行在保留了充分的流动性的同时也丧失了用资金进行贷款获利的机会,保持流动性的成本增加,导致银行要求高的利差,这种对净利差负向的可能性影响也就导致原本理论上正向的影响受到影响,导致回归结果的不显著。银行的资产规模与预期方向一致但不显著,这说明小银行比大银行存在着更大风险,因而会要求更高的净利差,但这并不起决定性作用。由图2可以看出,纯利差均值与净利差均值的变动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且都在2007和2008年有大幅度的上涨,这主要是因为2007年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加大,商业银行对风险的弥补要求也相应增加。总体来看,从2005—2012年,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纯利差均值与净利差均值整体来说是呈增长趋势的。这与现在大部分学者所认为的利率市场化会使利差收窄的观点是相悖的。虽然利率市场化会加大银行业之间的竞争,银行可能会为了吸引客户而降低利差收入,但是利率市场化也会使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增强,银行作为做市商是存在于一个垄断市场的,当其自主定价能力增强,银行会选择更加合理的风险和成本补偿大小来决定利差,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利率市场使得银行索要的利差扩大,而利率市场化具体是通过哪些因素怎样来影响利差的将通过后文的实证分析来解释。

(二)利率市场化影响银行定价能力的实证分析1.实证模型做市商模型将银行看作一个做市商,具有自主定价能力,因此做市商模型推导的纯利差决定模型实际上反映的是银行的定价选择情况。因此,将上式求得的纯利差采用前述的中国利率市场化下的纯利差决定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我国实行的是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率市场化程度是加深的,且在2008年10月为了进一步扩大利率市场化,央行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为了研究利率市场化不同进程对银行定价能力的影响,本文将时间段分为2005—2008年、2009—2012年两段(后者比前者的利率市场化程度深)分别进行回归分析,比较不同利率市场化进程阶段商业银行净利差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及其变化,从而验证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于商业银行定价能力增强的成效。2.回归结果根据表3的回归结果,在上述三个模型中,交易规模对净利差的影响为显著正相关,说明交易规模带来的正向影响要大于其可能带来的负向影响。即银行对潜在损失的弥补要求大于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信用风险、风险厌恶程度都与预期结果一致,对净利差的影响为显著正相关。平均营运成本对净利差的影响与预期方向一致,但在2009—2012年中模型不显著。利率风险对净利差的影响为正向,与预期相同,但仅在2009—2012年中模型显著。基准利差对净利差的影响与预期方向一致,但在2009—2012年中模型不显著。市场结构和非传统业务都与预期一致,对净利差的影响为正向,但二者都在2005—2008年模型不显著。从表4中两个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对比结果来看,不同利率市场化进程下的定价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规模因素。从2005—2008年阶段到2009—2012年阶段,交易规模对净利差的正向影响显著性增加,且回归系数增大,这表明交易规模对净利差的影响程度增加。银行的交易规模越大,意味着银行面临的潜在损失越大,所以银行要索取更大的价差。由这一观点可以看出,从2005—2008年阶段到2009—2012年阶段,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银行自主定价能力增强,对交易规模带来的潜在损失的重视程度增加,因而交易规模对存贷款定价的影响程度增大。另一方面,由于交易规模对净利差的影响结果为正向,说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优势并未发挥作用。(2)成本因素。从2005—2008年阶段到2009—2012年阶段,平均经营成本对净利差的正向影响显著性降低,且回归系数减小,平均经营成本影响商业银行净利差的程度降低,同样的平均营运成本所带来的净利差增加额是降低的。这说明,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使得商业银行对经营成本的弥补降低,成本因素虽然依旧显著影响净利差但不再起决定作用。(3)风险因素。风险厌恶程度对利差的影响在两个阶段都是5%水平下显著为正,但回归系数增大。这说明利率市场化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厌恶程度对净利差的决定作用增加,面对同样风险厌恶程度,银行用来弥补风险的利差增加。信用风险因素对利差的影响在两个阶段也都是5%水平下显著为正,但回归系数增大。信用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一直都是利差决定的主导因素,因此在利率市场化的两个阶段其回归系数都是5%水平下显著为正,而回归系数的增大也说明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使商业银行对覆盖违约风险更加重视。从2005—2008年阶段到2009—2012年阶段,利率风险因素对利差影响由不显著变为显著,且回归系数增加。这表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中对利率风险的考虑程度增加。综上几个风险因素来看,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风险意识增强,银行定价行为中越来越多地考虑风险的弥补,风险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假设2得证。(4)政策保护因素。基准利差代表着政策对银行利差的保护,结果显示,从2005—2008年阶段到2009—2012年阶段基准利差对利差的影响由显著为正变为不显著,且回归系数减小。这表明银行利差越来越多地由市场决定,利差的政策保护所对利差决定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小,利率市场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假设1得到了证实。(5)非传统业务因素。从2005—2008年阶段到2009—2012年阶段,非传统业务因素对利差的影响由不显著变为10%水平下负显著,且回归系数的绝对值变大。这是由于随着利率市场化,银行之间的竞争程度增加,银行由主要经营传统业务开始转向业务多元化,对非传统业务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非传统业务收入的增加对银行的利差要价有着越来越大的抵消作用。总体而言,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商业银行的自主定价能力增强,在定价过程中越来越重视风险因素和非传统业务因素,而成本因素和政策保护因素在银行定价中的重要性降低,这也是利率市场化初级阶段取得一定成果的表现。

四、结论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