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性护理诊断

健康性护理诊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健康性护理诊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健康性护理诊断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标准化护理语言;社区老年高血压;家庭访视

近年来社区控制高血压已经成为高血压疾病控制的有效手段,国内外实践均显示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家庭访视有着显著效果,直接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及护理照顾等产生影响[1]。标准化护理语言在家庭访视中使用有助于建立规范化、统一的护理目标、诊断、评价指标及措施,进而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护理干预,笔者对我社区确诊的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50例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男77例,女73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3.25±4.11)岁;患者文化水平:初中及其以下61例,高中及中专56例,大专及其以上3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7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文化水平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考组患者仅接受常规家庭访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标准化护理语言,主要措施如下。

1.2.1准备。建立电子病历,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同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沟通交流,获得主观材料,主要包括一般资料、健康功能型态、卫生健康要素、家庭支持功能。家庭访谈提纲主要包括患者对潜在或者已经出现的并发症的感受、患者对疾病的感受、患者对高血压疾病认识的需求、患者对疾病方面的需求,患者家属在照顾患者中的感受、照顾能力等。

1.2.2诊断。将《护理诊断手册》作为护理诊断标准,针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对其护理情况进行诊断。

1.2.3计划。首先对护理诊断顺序进行计划,根据首优诊断、中优诊断、次优诊断排定的护理诊断;对预期目标进行明确,主要涉及领域包括生理健康领域、功能健康领域、心理社会健康领域、感知健康领域、健康知识和行为领域、家庭健康领域。

1.2.4实施。根据护理目标并参考《护理诊断、结局与措施》作为依据,对护理措施进行制定,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每2周进行1次随访,每次30-50分钟,患者连续接受12次家庭访视。

1.2.5辅助用品,在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时,医护人员可随身携带健康教育手册、书物等,携带带刻度的油壶、定量盐勺、盐油食用量、七彩提醒药盒及血压监测记录日记等;携带软尺、体重秤、血压计等。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健康行为、知识评分、心理社会健康、功能健康、感知健康、家庭健康评分等进行评价,记录患者血压控制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家庭访视结束后,观察组健康行为、知识评分、心理社会健康、功能健康、感知健康、家庭健康评分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

表一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评分比较

组别(n) 健康行为 健康知识 心理社会健康 功能健康 感知健康 家庭健康评分

观察组(75) 389.6±35.1 635.2±41.0 34.7±20.3 119.6±46.2 69.3±5.2 250.1±40.6

参考组(75) 274.31±28.6 627.1±29.6 25.1±12.2 76.5±41.3 44.1±7.2 161.2±31.2

2.2观察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分别为(76.21±8.51)mmHg、(128.96±13.11)mmHg,参考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分别为(87.65±10.24)mmHg、(1243.01±15.02)mmHg,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高血压患者家庭访视中采用标准化护理语言,能够结合知信行理论、健康信念模式结合,从而帮助患者建立健康信念,同时对患者健康知识水平,促进其行为的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患者行为领域及健康知识主要包括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健康知识水平三类[2]。标准化语言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访视中的使用同时体现了有效的健康管理模式,其要求全面监测、分析并评估患者个人或群体健康情况,进而为其提供健康指导及健康咨询等;同时体现了高血压护理中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患者家属共同参与进患者的护理中,通过标准化语言的教育,患者家属能够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同时使其熟悉高血压患者日常饮食、行为等要求,对患者血压进行监测,从而实现血压的良好控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行为等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

参考文献:

健康性护理诊断范文第2篇

护理计划是系统的制定护理方法和过程,其目的是要确定病人的护理重点,以及护士将要实施的护理措施。而健康教育也是一个有系统,有计划的活动。因此,护士在制订护理计划的时候应该同时制订健康教育的内容,措施和方法等。因为健康宣教及时合理,可以使护理对象在治疗时积极主动的配合,有利于护理目标的实现。如,对高血压病人的护理计划是使病人的血压维持在正常的范围之内,那么就应该对病人进行与高血压病因、饮食,以及正确吃药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这样有利于高血压病人在病程中与医护人员紧密配合而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既有利于病人的恢复,又有利于护理目标的实现。

二、护理评估与健康教育

护理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收集资料,而资料的来源可以通过病人本身或者病人的家属及对病人有重要影响的人而获得。病人及其家属是护士直接接触的对象,所以护士在进行评估的同时就可以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护理评估中收集资料的方法有观察法,交谈法和体检法三种最常用的方法。例如通过观察法,护士可以了解到护理对象的呼吸情况,有助于病情的诊断,与此同时,护士应该告诉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正常人的呼吸频率是16~18次/分,如果过快或过慢均不正常;又如,通过交谈法,护士可以了解护理对象的日常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这时护士应该告诉病人及其陪同人员有关吸烟、饮酒的不良影响;如吸烟与肺癌的关系,饮酒与肝炎的关系等。通过健康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对护理对象进行体检时如测量血压,这时护士可以一边为护理对象测量血压,一边对其进行健康指导,如护士告诉病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以及引起高血压的病因和诱因与遗传、饮食、精神应激和肥胖等都有关。综上所述,护士在进行护理程序的第一步,即护理评估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对象的观察、沟通和交流等就可以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使护理对象对与疾病相关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护士不仅可以得到更详细的资料,而且还可以满足护理对象对医学常识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使护理对象更加信任护理人员。

三、护理诊断与健康教育

护理诊断是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分析和综合护理评估资料,从而确定健康问题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护理诊断是由诊断名称、原因和诊断依据三个部分组成。护士在下护理诊断的过程中通过对护理对象叙述与疾病相关的原因来进行健康宣教。如,护理问题“母乳喂养无效”的原因有:①充盈问题;②缺乏母乳喂养的知识和经验等。同时,还可以对解决相关原因进行指导,如对原因①可以指导护理对象在喂乳前按摩或热敷,对原因②可指导护理对象根据婴儿的需要喂哺,并掌握正确的喂哺姿势和含接姿势,以确保婴儿进行有效的吸允和吞咽。另外,在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和分析资料后,初步确定问题后,护士应首先让病人确认其自身的健康问题,并引导病人叙述相关疾病的认识和看法。如病人有吸烟史,可以引导病人自己述说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护士可对其做相关的补充,这样通过病人自己参与到疾病和健康相关的讨论,可以更好地进行健康教育,从而使护理对象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四、实施与健康教育

实施即护理措施,是对护理对象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干预的手段。在实施护理措施时更应该注重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因为实施过程即是护理操作的过程,护士可以一边进行操作,一边进行健康教育。以高血压为例,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应该告诉患者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身治疗的必要性;还应教会病人怎样正确地测量血压,以及饮食等方面的指导等,当病人服药时,护士应告诉患者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以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告诉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和维持性的必要性等。这些都可以在进行护理的操作过程中完成。

五、评价与健康教育

评价是护理程序的最后阶段,它是用来评判病人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或目标是否实现的。而护士对护理对象的健康教育也需要进行评价,以了解护理对象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饮食与营养,以及用药知识的掌握程度。其评价方法可以让护理对象将健康教育的内容复述给他人,护士可以对其进行补充,这样可以使护理对象对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深刻,从而使护理对象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其健康宣教的内容,也可使护理对象将相关健康教育的内容叙述给他人,以利于健康知识的普及。

在护理过程中进行健康教育显的尤为重要。①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为护理对象提供所需要的知识,使其能够更好选择与使用医疗、护理资源,保护自己免受一些不正确广告宣传的误导。②健康教育能促进护理对象的健康,更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③健康教育能使护理对象的治疗,护理效果更令人满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当今疾病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急性传染病转变为慢性病为主,而且大多数慢性病目前只能控制,而无法治愈。因此,这些人必须通过接受健康教育来学会自理和调整生活方式。另外,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逐渐增大,所以(亚)健康人的保健需求也日益增高。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健康教育学会更多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知识。而护士不仅仅可以接触病人而且可以接触病人的家属及其陪同人员,所以护士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健康教育。护士往往在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便可以对其陪同人员进行健康宣教。

[参考文献]

健康性护理诊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健康教育;产前诊断;临床护理路径;羊水穿刺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a)-0160-03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health education to pregnant women who need amniocentesis

WU Chuncui OU Huixian JI Yan

Department of Obsterics and Gynecology, Huizhou Municipal Central Hospital in Guangdong Province, Huizhou 516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on health education to pregnant women who need amniocentesis. Methods A total of 902 patients who need amniocentesis from January to August 2011 in Huizhou municipal central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our stud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dv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of 82 case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820 cases treated with the clinical pathway to the pregnant women and family model health education guidance. Results It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understanding of information (78% vs 100%), satisfaction to nurses (98.8% vs 100.0%), operation time [(8.0±2.2) minutes vs (6.0±1.4) minutes] and the times of visiting [(5.0±1.2) times vs (4.0±0.3) times]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Conclusion It is benefit to improve understanding of information, satisfaction to nurses and the rate of follow-up, shorten operation time, reduce visiting frequency, and save medical resource.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Prenatal diagnosis;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Amniocentesis

羊水穿刺是介入性产前诊断技术的一种,通过抽取羊水提取胎儿细胞及DNA,用来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及某些基因病,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产前诊断技术之一。随着大范围对孕妇进行唐氏筛查、地中海贫血筛查,羊水穿刺这类产前诊断技术的使用日渐增多。但部分宣传途径对该检查创伤性的夸大,作用的神化,往往影响孕妇及其家属对该项检查的接受程度及对结论的正确理解。笔者借鉴国外护理同行在护理管理模式中应用临床路径(CNP)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方法,探索了羊水穿刺产前诊断孕妇临床健康教育路径实施方法,交流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1年1~8月到本院进行羊水穿刺产前诊断的孕妇9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82例,实验组820例,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32.1(20~41)岁、31.8(18~44)岁;孕周分别平均为16+5周、17+1周,对照组、实验组在年龄、孕周、文化程度、孕产次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健康性护理诊断范文第4篇

关键词:急性腹痛;观察要点;护理干预

急性腹痛是急腹症最常见症状表现,病因复杂,其中又以各类急腹症为主,病情进行速度快、特异性强,确诊难度较大,年龄跨度广,老年人比重高,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发生退化、抵抗力低、器官储备功能不足,易发生并发症,约1/3患者需转外科治疗,急性腹痛伴随症状较多,患者可能合并呕吐、腹泻、发热、意识障碍甚至休克,护理与监护难度大[1]。本院急诊科或门诊共收治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表现患者241例,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试探析急性腹痛观察要点,总结护理干预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41患者收治于2014年1月~12月,其中男144例、女97例,年龄4~89岁、平均(51.4±10.0)岁,其中小儿29例、老年人105例。伴随症状:发热81例、头晕23例、恶心与呕吐118例、腹泻26例、胸痛14例等。发病至送院时间30min~3d、平均(2.3±0.8)h。分诊至内科疾病152例、普外科61例、妇产科19例、泌尿外科8例、胸外科1例。纳入标准:①急诊科、门诊收治;②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表现;③临床资料完整。

1.2方法

1.2.1观察要点

1.2.1.1急诊科 ①辅助诊断,配合医师进行常规检查、查体,及时获取相关分泌物、样本送检,观察记录患者症状表现,腹痛部位、程度、发作时间与进展情况(加重与转移情况)、体温、呕吐频次与量、伴随症状表现,重点观察有无腹膜炎体征、意识状态、中心静脉压、血压、红细胞比容、电解质水平、血清标志物水平,判断有无坏死性、出血性病理表现,采用量表评估患者死亡风险,判断有无器官衰竭等严重致死性并发症;②留观患者,对于一时无法明确诊断留观者,应做好生命体征监护,观察记录基础治疗后症状表现。

1.2.1.2分诊后 ①内科,观察症状表现、生命体征,据不同疾病类型设定不同的观测内容,如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应注意观测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大便情况、尿量,鉴别发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体温下降、呼吸急促等失血表现,在治疗早期每隔20min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在给予对症治疗后,据症状改善情况,评估治疗效果,鉴别发现再出血症状;②普外科,做好术前准备,观察患者应激指标水平,评估手术耐受,关注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评估并发症发生风险。

1.2.2护理干预

1.2.2.1急诊科 ①分诊前,给予基础治疗干预,如药物镇痛,常肌注盐酸山蓑若碱注射液,或采用耳穴按压、平衡针等保守方法镇痛[2],对于有发热症状者,还给予降温处理,对于合并休克者给予抗休克处理;②据拟诊结果,给予对症处理,如拟诊为胃炎急性发作者,给予胃肠动力药物,医嘱绝对卧床休息、禁水食,若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注射胃复安,或口服胃黏膜保护剂,若脱水症状较严重,可口服补液或静脉输液补液,纠正电解质失衡[3];②心理护理,急性腹痛患者普遍伴有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一定程度上可能加重病情,促进应激指标水平上升,还可能影响治疗依从性,护士应做好心理支持,增强患者安全感,对于未明确诊断留观者,应解释留观的原因,纠正患者错误认知,留观并非误漏诊。

1.2.2.2分诊后 ①基础护理,作息管理,一般宜卧床休息,适当禁水食,遵医用药;②病情缓解或好转后,据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依次给予流食、半流食、软食、普食;③做好病房管理,防寒保暖;④据疾病类型给予专科护理,如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安排压迫止血(三腔两囊止血)、胃液抽取、护理,以预防胃反流、胆汁反流,观察内科治疗药物止血效果;⑤关注合并症管理,如伴有肝硬化等消化性合并症患者,应适当延长禁食时间,安排专科饮食,避免摄入可能增加肝负荷食物,对于合并糖尿病患者,还应做好血糖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处置低血糖反应,预防休克;⑥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采取积极的措施促患者镇定镇静,纠正患者错误认知,以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默契的团队合作,体现护理专业性,减轻患者顾虑,增强其治疗信心,同时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在选择风险诊疗活动如手术时,尽快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避免延误治疗,在患者出院前,还应据疾病类型、治疗情况,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预防复发、并发。

2 结果

2.1送院时临床表现 有弥漫性腹膜炎体征181例、休克41例、发热(≥37.2℃)84例、中心静脉压(0.44±0.05)kPa、血清K+

2.2诊断情况 12内明确诊断144例、12~24h内明确诊断85例,临床表现属原发病典型表现94例(12h内明确诊断86例),采用病理诊断(手术与活检)84例,与拟诊相符80例。

2.3结局 死亡1例,为坏死性急性胰腺炎,其余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2~35d、平均(7.3±2.3)d。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12内明确诊断59.75%,诊断效率仍有待提高。原发病典型表现39.00%(94/241),原发病典型表现12h内明确诊断占91.49(86/94),提示急性腹痛患者多无典型症状表现,是致疾病延迟诊断的主要原因。采用病理诊断占34.85%(84/241),与拟诊相符95.24%(80/84),病理诊断是急性腹痛病因诊断"金标准",但病理诊断多为创伤性操作,手术诊断风险相对较高,护士对于未明确诊断、留观者,应做好手术适应证筛查。

急性腹痛病因较复杂,常见病因包括急性胃肠炎、急性阑胆石症发作、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机械性肠梗阻等,多以急诊科就诊,应注意收集相关信息,特别关注腹痛发作、变化进展情况、伴随症状,发现典型症状,为拟诊、明确诊断提供依据,同时做好基本的对症护理、心理支持,拟诊后据拟诊结果给予治疗护理,分诊后据原发病护理路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治疗性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合并症管理等。

参考文献:

[1]肖红丽,王宇,王艳,等.急诊腹痛症状早期预警方法研究进展[J].临床诊断杂志,2014,15(1):56-60.

健康性护理诊断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

作为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影响着护理诊断和合作性问题提出以及护理对象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解决。现阶段国内护理教育只要是以护理程序为指导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为主,主要是对评估者的健康进行研究,形成护理诊断。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健康评估中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越来越被重视起来。想要培育专业、技能型护理人才,院校的教学工作的实践任重而道远。

1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习健康评估的重要性

健康评估的出现,完善了护理学的课程,让护理专业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只有诊断学那么单调。这也是护理学不断发展的必然,因为单纯的诊断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健康评估的出现还完善了护理学的模式,从生理、社会、心理等各环节,都做的面面俱到。健康评估也是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高职院校的护理生需要具备和被评估者的沟通能力,通过沟通技巧能够了解被评估者的病史和健康史,这些信息就能及时、准确、全面的提出护理诊断。这些基本功护理人员必须要掌握。不过这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要求,必须具备的素质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熟练的整理归纳能力、缜密的思维逻辑和严密的分析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对被评估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好多学生存在着疑问,护理人员的工作怎么与医生重合了?那么在健康评估的教学中,就应该向学生灌输整体护理的思想,让她们首先去学习基本知识与技能,然后逐渐将护理程序和现代化的护理观渗透到教学当中,这样健康评估就会起到桥梁作用,对于专业课的学习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

2 健康评估教学现状

我国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多年的发展沿袭了医疗专业的教学模式,常常使护生模糊和淡化自己的专业。随着临床护理实践的深入,健康评估得以形成和发展,健康评估产生后,许多高职护理院校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与实施上,进行着不断探索。据调查显示,学生们在学习健康评估的过程中,对护理工作缺乏感性的认识,因为没有接触过临床实践,所以在理论学习中就觉得有点难以接受。学生们一般都喜欢实训课,对枯燥乏味的理论课难免会有排斥心理,这就导致了学生们在健康评估学习中,所涉及到的生理、解剖、等知识时,理论知识出现不牢固的现象。另外一点原因则是由老师们决定的,教师的临床实践能力影响着学生们的知识接受程度,但是许多教师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健康评估还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较为灵活的应用能力,灵巧的把生理知识合理穿插到授课当中,不断使学生的原有知识得到巩固,只有把临床与教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利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才能对目前健康评估的现状做出一些改善[2]。

3 教学方法

3.1重视专业特色 护理专业是个专业性极强的专业,根据实践需要,护理专业教学需要侧重其专业技能。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学上就会向临床护理专业必须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上偏离。目前临床护理中检测技术越来越广泛,心电监测也已成为临床护理中一项基本的技术,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分配足够的课时。护理评估是连接基础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的纽带,也是护理课程的基础,直接影响着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临床实践应用。通过有意识的引导,使护生明确护理专业方向,培养了全面观察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工作中开展整体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因材施教 健康评估涉及的内容太多,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①必须重视预习,健康评估的学习难度较大、专业性极强,与所学的其他基础课程联系紧密,因而在学习之前预习是非常重要的。②健康评估教学的内容大多都是比较抽象的,简单的平面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很难理解,所以有效采取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③课堂角色扮演教学,让学生们参与到健康评估教学之中无疑能让学生们对教学的内容体会更深,印象更深,也让学生们学习的理论得到模拟的实践,让学生能更早找出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的改正[3]。

3.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健康评估教学的课程实践性很强,所以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在高职护理院校中,学校一般都会有一定的资源去培训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学生们实践的最好方式就是临床护理,所以学校应该利用资源,让这些学生参与到临床实践中去。通过临床实训,学生们在健康评估以后的应用中才会越来越熟练,提升以后健康评估运用中的应变能力。

4 结语

随着现代人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行业的服务水平也在不断发展提升。对于培养护理人员的高职院校来说,责任越来越重大。而健康评估的教学,在提升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对健康评估教学应该重视起来。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健康评估教学还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在逐步解决,相信随着我国的护理行业的服务水平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医疗服务定能做到让患者满意。

参考文献:

[1]陈晓敏.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探讨[J].中国厂矿医学,2006,12:20.

健康性护理诊断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R541.6;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8)01_0 071_02

老年心衰病人因其机体器官功能的老化和生理环境的改变,患病后有其特殊的心理问题。对 他们采用传统生物医学模式,仅依靠药物、手术等躯体治疗方法是远远不够的,现代护理要 求护理工作者对老年患者在进行心理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实施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的系统的 整体护理。

1 临床资料

收集84例,均为我院住院的老年心衰患者,其中男33例、女51例,年龄75~94岁,平均81± 6.7岁。心功能Ⅱ级14例、Ⅲ级50例、Ⅳ级20例,心力衰竭诊断及心功能分级参照心力衰 竭诊断标 准。住院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情绪变化,其中焦虑型患者28例占33%,抑郁型患者30例 占35%,失落型患者14例占16%,恐惧型患者12例占14%。患者上述情绪变化不是独立出现的, 相互间有一定的关联。

2 心理分析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在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地位的转变,住院后环境的改变及疾病的折磨都 会产生患者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应,具体表现为:

2.1 焦虑型

焦虑是机体适应环境过程中的一种反应,这种情绪对病人的身心健康不利。随着疾病的不断 加重,患者常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忧愁、联想,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自寻烦恼且多自卑。

2.2 抑郁型

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情绪和心理失调,由于社会交往减少,缺乏归属感,内心空虚可产生抑 郁:同时由于受到慢性疾病的困扰以及死亡的威胁,心理上更易产生恐惧抑郁,遇事灰心、 悲观失望。

2.3 失落型

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地位的改变,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从而表现出两种情绪:有的沉 默寡言,表情淡漠,情绪低落,凡事都无动于衷;有的急躁易怒,易发脾气,对周围的事情 看不惯,为一点小事发脾气。

2.4 恐惧型

老年心衰患者由于对疾病的担心,加上自理能力的下降,心理负担的加重,心理上会产生忧 虑感或恐惧感,从而表现出冷漠或急躁的情绪。

3 心理护理对策

3.1 心理护理评估

主要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亲友、同室病友的交流、询问、心理调查、参阅病历等,利用治 疗护理的一切机会,调查了解病人的人格特征、个体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特别要重视 那些与疾病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通过进行心理护理评估,找出病人现存的及潜在的心理问 题[1]。

3.2 确立心理护理诊断

对评估中所得到的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出病人潜在的影响健康的主要心理问题及 其原因、诱因,确立心理护理诊断,提出护理目标。

3.3 制定心理护理计划

依据心理护理诊断和心理护理目标制定心理护理计划。针对 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和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要求措施依据正确 、切实可行,并能体现个体化护理原则。

3.4 实施心理护理计划

通过各种护理活动实施心理护理计划,使病人能有效地应对疾病,改变不良的心态和行为以 及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帮助病人消除心理危机,解除疑虑,使其主动接受和配合治疗 。

3.5 心理护理效果评价

主要是对己实施的各种心理护理措施是否有效地解决了病人的心理问题做出客观的评估。如 评价心理护理诊断的正确性,评价病人对心理护理措施的反应,评价护理目标是否在预定期 限内实现等。若未达标可调整或修改护理计划,使其更符合病人实施情况,达到有 效解决病人心理问题的目的。

4 实施结果

4.1 消除老年心衰患者对住院的恐惧,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病友关系,使老人感到受尊重 、重视,消除忧虑恐惧心理。

4.2 满足老年患者的感情寄托及心理需求,使老年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好感和信任感,促 进医患沟通[2],增加病情陈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利于得出正确的诊断。

4.3 满足患者对自身疾病及相关知识的了解,使病人消除顾虑,增强信心,达到将消极因 素转变为积极因素,悲观情绪转变为乐观情绪,变被动服从治疗为主动参与治疗的目的。

4.4 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让住院的老年患者有住在家里的感觉,有助于消除或减轻老年 患者的心理问题,促进其心态能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4.5 使老年患者树立对人、对己、对事物的正确观念和态度,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逐步 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5 小结

老年心衰是一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患者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减弱, 任何状态的改变都容易引起焦虑。恐俱、抑郁等心理障碍[3]通过实践心理适应性 训练可增加患者对多种心理应激因素的应对及适应能力,从而对疾病进程及患者生活质量 产生积极的影响,是维持患者生理、心理良好状态的重要措施[4]。需要注意的是 心理护理只有在整体护理中与其他护理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将其增进病人身心健康 的独特功能更好地贯穿于护理全过程,发挥其特殊的功能和效用。

参考文献

[1]杜丹丹,杨永红,陈靖.从事老年护理意向的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4 ,10(9):867-868.

[2]陈志红,谭媛平,赵瑞成.心理护理干预中风后抑郁临床疗效的影响[J].湖南中医杂 志,2005, 21(1):51.

健康性护理诊断范文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与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肝硬化(临床诊断均符合《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3]和《实用内科学》[4]诊断标准)并消化道出血患者85例,按患者的住院号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5例,其中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63.5±6.6)岁;病程9~35d,平均(18.6±11.4)d;文化程度:本科3例,专科10例,中学22例,小学10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64.8±7.2)岁;病程7~32d,平均(16.9±11.9)d;文化程度:本科2例,专科8例,中学30例,小学10例。两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诊断、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即在患者入院时、手术前后及出院前4个时间点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具体介绍:制定临床护理路径:由责任护士、护士长及专业护理组长在充分了解患者实际状况的基础上,评估其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并结合本科实际情况,与医生共同制定"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路径表"[5],见表1。

1.3评价指标 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以下调查:①患者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②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情况;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 试验组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为(14.4±7.4)d和(1.9±1.1)万元,均低于对照组的(18.6±11.4)d和(2.3±1.5)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比较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技能及认知态度及行为改变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患者对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由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表3说明通过临床护理路径的开展,提高了护理人员护理效果,使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和技能,不仅减轻了患者紧张焦虑心理,又从根本行促进了患者身体的恢复。临床护理路径贯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后一段时间,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交流能力及工作责任感,还增进了患护关系,使患者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通过表4可以看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试验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采用床贵护理的对照组。采用用临床护理路径表,护理工作内容一目了然,避免遗漏护理项目,而且也避免了由于护理人的个人水平、能力不同而造成的护理缺陷。

4 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并有效提高患者的相关知识、技能及改变其认知和行为,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黄宝琴,郑子梅.临床护理路径在分娩期孕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26(12):49.

[2]邱昌翠,李维娜,马思瑶,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哮喘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6):190.

[3]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3.

健康性护理诊断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7(a)-061-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的发展,开展“以整体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已成为当前护理学发展的趋势。我们应用护理程序[1]来安排产科护理工作,对每一位孕妇进行护理评估,确立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单,实施护理措施,最后评价护理效果。用系统的科学的方法,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最大限度地满足护理对象的要求,提高护理质量。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 护理评估

护理人员在接诊孕妇时应迅速进行护理评估。通过会谈、观察、体格检查、查阅参考资料等方法,收集孕妇的主客观资料。收集资料既要注意到正常分娩的一些共性方面,又要发现她们的个体差异,以及一些高危妊娠现存的和潜在的危险因素。既要有对孕妇的身体评估,又要有社会心理评估。通过收集资料,了解孕妇及家属的心理活动,明确孕妇的基本需要及心理需求。在初步的评估过程中,护士必须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态度和蔼,语言清楚,声音柔和,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地倾听。注意保护孕妇的隐私,尊重她们。做各项检查前,要耐心解释,消除她们的紧张情绪,以取得配合。给孕妇留下一个亲切、温和的印象,使她们在待产时,对护理人员充分信任,并感到放松和安全。

2 确立护理诊断

护士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再根据分析作出护理诊断。护士在判断护理诊断时,要考虑周到,不能忽略潜在的护理问题。如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尤其应该注意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同一个护理诊断,随着产程的进展,病情的发展,护理措施也不相同,护理诊断也要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3 制定护理计划

我们应用标准护理计划表格,快捷便利地作出孕妇的书面护理计划,减少了护士书写护理病历和护理计划的时间。而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做好孕产妇的临床护理中。在使用标准护理计划的同时,补充不同疾病、疾病不同阶段病人的特殊护理诊断、诊断依据、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这样制定出来的护理计划才能反映每个孕产妇的需要。对孕产妇在产程的不同阶段进行连续性评估,制定出符合需要的护理计划,提高护理活动的效率。

4 实施措施

因孕产妇从入院到出院,在分娩的不同阶段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现就护理诊断“焦虑”为例,实施护理措施。孕妇入院后,提供安静、整洁、温馨的待产环境,让孕妇身体上感到舒适,精神上愉快。待产时的焦虑多与知识缺乏和紧张有关。护理人员与孕妇及其家属的交流很重要。护士要主动地倾听孕妇的诉说,靠近孕妇的身体,温柔地抚摸她们的腹部,以感觉宫缩强度及持续时间。给她们讲解一些分娩方面的知识,并教会她们自己感觉宫缩时间及间歇时间,正确使用腹压和呼吸的配合,让她们明白分娩是一个正常的自然、健康的过程,使之对分娩满怀信心。重视非语言交流,提供支持性氛围,使孕妇轻松待产。

剖宫产术后的疼痛常使产妇焦虑,医护人员要重视术后疼痛对患者的危害,明确疼痛不是术后的正常反应,疼痛是无益的,免于疼痛是病人的权利,医务人员应主动向病人询问,评估、治疗疼痛,加强对病人的教育,包括对疼痛、止痛药的认识及对疼痛评估方法的教育等,增加病人对术后疼痛可控性的信心并消除其对疼痛的恐惧、无助感,告知产妇麻醉止痛引起成瘾的发生率极低,不会延缓切口愈合,痛前给药的模式能有效地消除手术后疼痛。使用术后镇痛泵,镇痛泵自身有安全设置,不会有用药过量的危险。病人可自控镇痛,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的镇痛[2]。

要提高产妇的自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病人及家属参与自我护理的能力。WHO指出,21世纪,个体、家庭和社会对满足健康需求的影响举足轻重,强调病人自我护理理念,同时要不断地以信息支持增加其自我照顾和家属照顾的知识与技能,以现有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病人、家属参与护理的能力,发挥护士作为临床教育者、支持者和协调者角色的作用。帮助产妇摆脱“病人”角色,承担起相应的自我护理活动。有效镇痛后才能使产妇进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增强,如:深呼吸、咳嗽、翻身、早下床活动、自我照顾。护理人员帮助母婴早接触、正确含接,早吸吮,按需哺乳。还要向家属讲解科学育儿知识,让家属在行动上支持产妇,通过人际互动,使家属和社会支持系统参与到病人的护理中,共同促进护理目标的实现。根据孕产妇在住院期间的连续性评估,预测产妇出院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出院计划,做好出院健康指导。

5 护理评价

护理评价是对整个护理效果的鉴定。孕产妇在住院期间,我们每天通过护理查房和交接班进行同步性评价。每日晨交班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的整体情况讲行交班,使接班护士明确病人的护理重点,保证了交班与接班护士执行护理措施的连续性。每日护理查房,让孕妇和家属参与,公正客观地评价护理措施是否到位,是否合格。每次护理查房经过,特别是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都记录于病历中。下一班护理记录中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实施的措施再进行效果评价。病人出院后,使用医院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回顾性评价。找出护理工作中的不足,每月业务学习讨论改进措施,使整体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实践证明,作为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和指导框架,将护理程序应用于产科护理工作中,使护理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使孕产妇得到了高质量、连续性的整体护理的同时,也促使护理人员不断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