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林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林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林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一、贷款项目要求

各地要严格按照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林业贷款中央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着重选择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林业项目进行申报,2010年申报林业贷款项目重点突出如下几个方面:

1、积极支持工业原料林、毛竹基地建设;

2、大力扶持以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经济林基地建设及加工项目;

3、积极扶持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

4、优先支持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与农户结成紧密利益共同体的林业龙头企业种植业、加工业项目。

5、积极鼓励农户和林业职工利用林业小额贷款从事营造林、林业资源开发和林产品加工。

二、申报工作要求

1、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林业贴息贷款项目计划申报工作,市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林业贷款项目计划的审核汇总及申报工作,申报林业贴息贷款项目计划需林业、财政部门联合行文逐级上报,市级上报省林业厅、省财政厅文件的同时须报所属县(市、区)文件、申报贷款项目单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及林业龙头企业认定文件。

2、切实提高项目申报工作质量。各地在深入了解“项目规模与内容”的基础上,要分总规模与当年规模准确填写,营林项目内容具体到主要树种,林副产品加工项目内容具体到主要产品。要加强对申报项目的自有资金率、单位成本等指标合理性、合规性的分析论证,对单位成本过高,虚报投资规模的,不予申报。林业龙头企业贷款项目必须采取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形式,立足于当地林业资源开发,在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发展方面具有显著的带动、示范作用。

3、项目单位贷款(申贷总额)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需报送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简要说明1式3份;其它贷款项目需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1式2份。

4、林业小额贷款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以县(区)林业局为单位汇总申报,申报文中应明确扶持农户数。

5、严把申报关,林业贴息贷款项目坚持谁申报,谁负责。各级林业、财政部门对所申报的贷款项目认真核实,严格把关,确保申报贷款项目既符合财政贴息资金扶持范围,又切实可行。

林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多种渠道采集农业数据,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开展农产品市场监测和预警分析,并定期各类分析报告。在引导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宏观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机构设置。目前,FAO涉及农业信息采集和加工整理的机构主要是经济及社会发展部下属的统计司和贸易及市场司。统计司负责各国(地区)农业生产、消费、价格、贸易等数据的采集、年度供求平衡表的编辑、统计年鉴的编写和FAOSTAT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统计司现有工作人员50余人。下设若干组(Team),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贸易及市场司主要负责各国(地区)农产品市场动态数据的采集、农产品市场监测分析、食物安全早期预警,以及《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食物展望》、《OECD-FAO农业展望》等报告的撰写。目前,贸易及市场司有工作人员37余人。2008年,贸易及市场司内部机构改革,撤销了原来的4个处,设立了9个组,分别负责早期预警、产品分析、贸易分析和农业展望等。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工作机制。FA0农产品市场监测与预警分析工作由贸易及市场司负责。近年来不断创新市场监测与预警工作机制,强化内部分工与协调,加强外部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推进工作的格局。

——基础数据采集。基础数据的采集主要由统计司完成。统计司主要通过每年向各国发送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各国的统计年鉴和公开出版物及官方网站、联合国或者FAO其他部门统计的数据、一些国际或地区性组织和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同时,贸易及市场司也通过自己的渠道采集数据。一方面借助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集各国作物生长情况、作物产量、干旱、植被变化及其他农业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在农作物收获的关键季节,向世界各国派出调查组,通过走访当地统计、农业等部门和实地查看作物长势,获取各国人口、气候、作物产量、单产、价格以及政策等方面数据。贸易及市场司数据侧重于动态性和时效性。

——农业信息研究分析。目前,在短期市场监测分析和展望方面,由贸易及市场司完成,其9个工作组之间互有分工又有广泛合作,编辑出版《食物展望》和《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两份报告。中长期市场监测分析和展望上,FAO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合作,编写《OECD-FAO农业展望》,这是对未来10年的中期展望报告。其中,OECD负责用自己的AGLINK模型预测, FAO主要负责用自己的CONSIMO模型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预测,然后将二者的预测结合,得出对全球农业未来10年的预测结果。另一方面,在分析人员组成上,建立了产品分析与地区分析师相结合的分析师队伍。以《食物展望》为例,目前贸易及市场司中有25-30人在做这份报告,涉及产品有小麦、大米、粗粮、油籽和食用油、奶类、肉类、水产品等,人员包括负责研究产品的分析师和负责研究地区的分析师。产品分析师重点关注自己所负责产品的重点国家的供需变动情况。一般来说每种产品有2个人负责,其中1人侧重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审核等。另一人侧重分产品报告的撰写和与地区分析师及其他专家交流讨论,相互校正双方数据。产品分析师是《食物展望》的核心工作队伍。

——信息。目前,FAO主要通过《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食物展望》和《OECD-FAO农业展望》等报告展示其研究成果。《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每年出4期,内容包括全球谷物供给与需求、粮食作物生产、消费、贸易和库存变化与展望,食品价格变化,低收入国食品形势等。

《食品展望》侧重于短期预测,每年出2期,内容包括全球食品和饲料市场有重要影响的小麦、大米、油料、糖、肉类等产品。对其生产、消费、库存和价格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包括一些产品深度分析报告。《OECD-FAO农业展望》侧重于中期预测,预测周期为10年甚至更长,每年向前滚动1年并出版l期。内容包括专题分析(如农业能否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未来10年全球各地区及各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消费、库存、价格等趋势预测等。此外,FAO在其网站上提供各种展望报告的免费下载链接。用户还可通过书信或电子邮件直接索取。FAO专家和官员也经常利用各种国际会议和论坛宣传其研究成果和观点。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大国,其具有完善的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体系。在机构设置上,专门成立了世界农业展望局,由该局牵头协调开展农业短期展望和中长期展望研究;在工作机制上,建立了由政府部门、研究单位和大学组成的跨部门整合研究的协调方式;在技术支撑上,拥有强大的数据、先进的模型分析工具和高素质的分析人才。为国内外市场供求、政府农业政策的调整、气候与环境的变化等方面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信息,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场主、经营者和需求者的决策,也影响世界期货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

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机构。美国农业部由34个局(办公室)组成,共10.5万名员工。工作人员分布在农业部、各州办事处、试验站等,年度经费预算260亿美元。美国农业部的农业展望工作,主要由世界农业展望局负责综合协调。美国农业部的34个局(办公室)中,有12个局(办公室)与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直接相关,主要是世界农业展望局、经济研究局、国家农业统计局、农业市场服务局、农场服务局、海外农业服务局、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联合农业气象中心、预算与项目分析办公室、风险管理局、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局和国家食品与农业研究所。

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机制。美国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在数据采集、分析研究和信息方面有着明确的分工。原始数据采集工作由美国农业部内部的专业司局负责,数据信息均公布在美国农业部网站上,可以免费查询下载;研究分析工作由政府部门、研究单位和大学组成共同负责,所有研究人员不必参与基础数据收集;农产品分析预警信息的由多部门组成的农业展望研究局牵头负责。

——基础数据采集。美国农业基础数据采集由国家农业统计局和海外农业服务局等政府部门负责。其中,国家农业统计局主要负责农业普查、经常性调查等国内数据采集,海外农业服务局通过驻外使馆农业专员、贸易商和遥感系统等方式,收集全球作物和畜牧业生产数据和进出口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评估出口前景。

——农业信息研究分析。美国对于农业信息、数据的分析研究,由政府部门、研究单位和大学共同负责,实行跨部门整合研究。美国农业部参与农业展望研究的部门包括经济研究局、海外农业服务局、农业市场服务局、农场服务局和世界农业展望局等。总的看,各部门任务分工有所不同,分别按计划完成各自承担的研究预测任务,由农业展望局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最终报告。

——信息。美国农业信息的由多部门组成的世界农业展望研究局负责。美国农产品分析预警信息由世界农业展望局负责最终审核,并经农业部长签字后。在的众多信息中,每月的《世界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每年的《农业中长期展望报告》及年度农业展望论坛最受世界关注。其中,《世界农业供需预测报告》(WASDE),经美国农业部长和世界农业展望局主席授权后,每月由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负责。该报告包括美国和世界主要谷物、大豆及其制品、棉花以及美国糖料和畜产品的供需平衡情况。《农业中长期展望报告》(一般为10年)由跨部门的商品预测委员会完成,于每年2月份对外,内容包括两年的历史数据以及未来10年的预测数据。

日本

日本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仅为2%,但农业信息化程度较高,建立了完善的农业统计和产量预测体系。现以水稻为例,简要介绍日本主要农产品监测预警机构设置、运作机制。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机构设置。日本农产品监测统计采取的是分散性统计体系,各类农产品生产、 供求、价格等信息均由农林水产省和地方农林水产部门独立进行。农林水产省的生产调查和预测结果对国家负责,是中央政府农产品生产状况和产量预报的依据,各地方农业部门的生产调查和预测只对当地政府负责。农林水产省在各都、道、府、县依据农作物种植面积直接设立农林水产事务所,全国共设立300个。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工作机制

——基础数据采集。日本的农产品生产等信息的监测由日本农林水产省负责,信息主要包括各类农产品的生产、供求、价格等为主。数据采集主要通过3个渠道实现:一是通过各主管省厅的地方分支机构执行。通过各类批发市场每天的交易品种、数量和交易价格把握市场动态;二是通过批发市场实现价格监控。日本政府将设置在全国各地的82个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和 564个地区批发市场,通过网络进行有效衔接,负责统计当天交易金额,批发价格,收集交易信息等;三是发挥行业团体、协会的作用。多个行业组织承担本行业商品市场调查和监测工作。

——农业信息研究分析。在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全国各地的事务所将得到的资料数据通过专用的内部网络报送到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统计部门进行综合汇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预测和统计结果向外。预报结果由农林水产省向国会负责,各地农林水产部门所得资料及预测结果只适用于当地,不影响农林水产省的预报结果。预报结果主要用于以下6个方面:供需计划基础资料、米价审定参考资料、稻作技术指导基础资料、农业公用事业基础资料、国民经济计划基础资料和其他政策改进基础资料。

——信息。日本农产品市场监测统计信息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 一是发表年度、月度、季度白皮书和《统计快报》、《统计确报》,对本部门所管商品的市场动态、价格起伏、企业经营状况等分别进行年度、季度总结;二是通过政府网站及时市场信息和预警信息,包括农林水产省对农产品的长期和短期预测; 三是通过媒体和行业组织会刊。如:《日本经济新闻》每日刊登各地期货市场的价格情况。东京、大阪等主要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价格情况(包括牛肉、猪肉、水产品等)。上述信息还定期在《日本农业新闻》、《畜产情报》等主要媒体和行业协会会刊上。

加拿大

加拿大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与贸易大国之一,非常重视研究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为国内农业从业人员提供较为充分的信息服务。加拿大农业展望报告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由加拿大农业和农业食品部组织实施。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机构设置。目前加拿大农业部展望报告有三类:短期预测报告(1年内预测)、农民收人及农业综合指数短期预测报告、农产品市场中期预测报告(10年内预测)。报告由3个不同的小组负责,每个小组约7个人,小组间合作密切。与美国一样,加拿大也非常重视市场展望报告的质量,对参与人员的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理论功底有严格要求,大部分人都拥有博士学位,并且是长期从事农业问题研究的专家。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工作机制

——基础数据采集。加拿大农业数据比较详细,主要来自统计部门,可从网上直接获取或用电子邮件索取。市场预测组并不参与原始数据采集,而是直接利用公开数据,如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数据库。预测组在得到基础数据后首先必须对数据进行处理,如数据的加总与分割(分割成地区数据)。同时,还需对一些参数(价格弹性、收入弹性等)进行更新。最后是进行预测,除有基线预测(基于现实情况的预测外),还需进行模拟方案(如关税变动等)预测。

——农业信息研究分析。加拿大的市场展望研究模型采取引进和开发并举,主要用于农产品市场中期预测。主要引进了粮农组织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经合组织)联合开发的AGLINK/CONSIMO模型。根据加拿大农业部与经合组织的协议,加拿大为AGLINK/CONSIMO模型提供,一些服务,作为回报加拿大可以使用经合组织AGLINK/CONSIMO的最新版本。目前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在使用AGLINK/CONSIMO模型,如欧盟委员会、英国、日本、新西兰和一些欧盟成员国农业部。

此外,加拿大农业部还自主开发了食品和农业区域模型(FARM)。该模型主要用于加拿大国内市场展望和分析。加拿大农业部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发。模型的弹性与市场结构和AGLINK/CUNSIMO非常相似。模型使用权为加拿大农业部专有。最后,短期预测报告(1年内)。主要运用经济推导(如根据供给和代表性价格进行简单推算),并没有运用复杂的经济模型。农民收人及农业综合指数短期预测报告运用的模型类似于会计方法。

——信息。加拿大农业部的大麦、小麦、肥料、玉米等农产品的展望报告均可从其网站上免费下载,还可通过电子邮件直接索取。此外,加拿大农业部专家和官方还会利用各种会议场合宣传其结果和观点,以期达到扩大影响的目的。

欧盟

林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林业;项目管理;项目周期;可行性研究;项目执行的监测管理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248-2

0 引言

林业广泛包括造林、森林保护、育林、采伐。林业不仅为建筑用材、工矿业、交通、一些轻工业与化学工业提供重要原料及燃料,更特别的是林业属于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维持陆地生态平衡、防止空气污染、增强人民身心健康等多种功能。目前林业的发展面临较为严峻的问题,其表现为森林资源减少,可采伐森林资源匮乏,林地生产力低下及其管理水平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有些人或单位组织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毁林垦荒、对林业的投资力度不够等,最重要的是林业生产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因此,林业的发展在于结合我国退耕还林的政策大力发展集约型人工造林,并加强林业项目的科学管理、提高林地质量及其生产率。

1 林业项目管理

林业项目管理内容有周期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环境风险管理、物流管理和技术管理,这些可以归为项目周期、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项目执行的监督管理,下面着重就这三个组成部分详细讲解林业项目的管理。

1.1 项目周期

项目的周期主要有五个阶段:项目的发起、准备、评估及审批、执行监督及总结验收。具体流程见图1。

1.1.1 项目发起 企业单位根据我国林业发展规划向有关部门提出林业项目,待各地方政府的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收集和分析了该项目的背景、历史、概要、市场和社会经济以及项目承办人等情况是否属实后,筛选和选定项目,这样该林业项目才正式成立,即为项目发起。

1.1.2 项目准备 项目准备是项目周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核心内容是调查项目的具体情况然后进行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前期的各个专题研究报告进行汇总统一、平衡后所作的较原则、较系统的概述,这样可以事前确定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是对选定的林业项目作出决策的依据,它可使该项目减少投资的盲目性。

1.1.3 项目评估及审批 该阶段是项目准备工作完成后,由当地政府组织有关专家对选定的项目进行评审,全面系统地审评项目涉及的各个方面,然后从技术方案、组织设计、经济分析等方面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作出评价,如若项目确实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利可图,有利于国家林业的发展,增加国民经济,则给予批复。否则,一律不准通过。

1.1.4 项目执行和监督 项目评审通过后,应严格按照当地政府对其评审报告组织项目的实施,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严密的、科学的监督,这样方可保证项目按规定执行。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调整,以期达到理想目标。

1.1.5 项目总结验收 项目完成后应组织较专业的人员对项目的实施成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及验收,总结经验教训。当然,林业项目的后期管理与维护也应该充分考虑。

图1 林业项目管理的生命周期

1.2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林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在制定林业项目之前,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否充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的成功。这项工作主要是对项目的技术、组织、经济和财务四个方面作出评估。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1.3 项目执行的监测管理

1.3.1 人员组织管理 项目管理小组下设世界银行贷款林业项目办公室,配备具有财务、采购、计划、营林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人员,以便督促、检查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保证充分有效地履行项目的各项管理职能。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项目人员的财务、采购、计划、营林技术的培训,只有培养适应现代化林业项目管理的人才,才能提高工作效率。

1.3.2 计划管理 要对项目的造林抚育、物资采购、科研环保推广、资金使用进行全面的计划管理。在项目实施前应详细地安排好工程进度、各阶段工作程序、各阶段任务的财务费用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出现变化,也应做到及时对原计划的调整。计划一经批准则作为每年贷款报账的重要依据,不能随意更改。

1.3.3 财务管理 项目的财务管理是根据资金运行的客观规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的筹集、分配、运用和收益等进行控制管理。项目的财务管理内容有资金转贷、建档、计划管理报账、审计和监督等。资金管理工作不仅只是从财务的角度管理好资金,而且是把它作为项目实施及项目质量控制的有力手段,财务管理的主要原则是:极力避免先拨款后开工;落实专款专用项目资金;严格审计各项活动;按期偿还贷款;资金不到位不报账。

1.3.4 物资管理 项目中有百分之二十的资金用于物资采购,因此对各种物资的采购、储备、分配和使用等进行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影响项目的进度、质量和造价,因此,在组织采购中要注意检查物资设备的规格、质量,同时要确保运输安全等。项目物资采购的最大特点是坚持统一采购和招标制,对大批量物资实行竞争性招标,用户可以在较大范围的供货商中进行比较,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项目中。

1.3.5 质量管理 全面加强林地质量管理,是林业项目管理的又一项重要内容,项目质量管理包括对项目实施过程、物资采购、资金运转等多方面的管理控制。要制定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对项目实行全面、系统的管理。

1.3.6 工程技术管理和监测评价 林业项目的辅助配套体系包括种苗、科研、环保和监测等。辅助配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为林业项目提供保障。

(1)种苗。优良的品种是林木快速生长的基础。“国家造林项目”明确规定实行“两证”和“三定”管理,“两证”即必须具有种苗主管部门签发的检验证及合格证;“三定”即定点育苗、定点供种、定点供苗。

(2)科研。在林业项目管理中要同时开展选种、育苗、施肥、造林、抚育、造林技术等研究,将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研究成果组装配套后推广到实施项目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要求林业项目实施技术及管理人员熟练掌握育苗、造林和栽培管理等关键操作技术。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可以营造出高质量和高收益的项目林。

(3)环保。把环保意识引入林业生产,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大限度地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作业时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对环保样地的监测,准确掌握该地区的水土流失变化情况;②注意沿山坡等高线环山开地,最好营造梯田,这样有利于保持水土;③保护原生植被,尽力不破坏原来的护林带;④根据该地区的特点适当营造一部分混交林;⑤开展病虫害预测、防治工作。

(4)监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收集整理项目各种活动信息,包括收集和分析项目执行进度、物资管理、资金使用、森林资源和市场需求变化等信息。林业项目组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全面积累、反馈和分析项目的执行情况,为及时调整项目经营管理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项目管理过程是对进程、范围、质量、成本、物资采购、人员和风险七个要素的管理。对这七个要素的管理应贯穿林业项目的始终,与经营实践过程相辅相成。同时应在林业项目中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系统可以保证管理技术与时俱进,使林业工程项目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刘瑾.世界银行贷款林业项目管理经验初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16(02).

[2] 国家林业局.2000中国林业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 张敬雄.浅谈我国林业管理措施及可持续发展[J].热带农业科学, 2009,29(09).

[4] 李冰.日本林业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J].国土绿化.2006

林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在探讨退耕还林工程绩效审计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经济性、效率些、效果性三个方面入手,建立退耕还林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我国在1999年后开始了退耕还林工程从试点到全面推开的生态工程建设,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正式启动。范围涉及25f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的2279个县(市、区、旗、团、场),3252.8万农户、12463.6万农民,2000—2006年国家累计投入工程建设资金1300.1亿元,使占国土总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2个多百分点。虽然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有效发展,但从近年来审计署、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对退耕还林工程资金的审计、稽查、检查和行业内部开展的稽查情况来看也暴露出违规截留、滞留、抵扣工程资金等问题。如何能客观、准确反映林业工程运行情况和实施效果;如何确保林业重点工程资金使用的效率性、管理的效益性;如何评价工程最终产生的效果和工程所带来的生态影响,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退耕还林工程进行绩效审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退耕还林工程绩效审计的内涵

绩效审计源于政府公共支出的增加和国家公共资源稀缺的矛盾。目前被普遍认可的绩效审计概念,即对公共部门管理资源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和效果性(Effectiveness)的评价与监督,即通常讲的“3E"。

以现有绩效审计概念为基础,客观剖析退耕还林工程特点和规律,综合把握退耕还林绩效审计的实质,退耕还林绩效审计的概念可表述为: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按照退耕还林建设的政策性目标,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综合考虑工程投资的多重目标来分析评价其是否合乎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并对投资管理主体公共管理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以促进其改善经营管理活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保障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建设,最终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发展的全程监督和评价活动。

2.退耕还林工程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绩效审计的发展仅有几十年的历史,且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目前还没有一套业界公认的、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在西方国家和地区,绩效审计始于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己经是常见的审计术语,公共工程绩效审计开展也比较早。现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的绩效审计理论相对成熟,为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我国绩效审计开展较晚,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个别领域进行了绩效审计的实践活动,对绩效审计目标、内容、程序和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绩效审计工作也取得了初步的进展。本文在借鉴美英澳三国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经验和我国绩效审计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退耕还林工程绩效审计的计量内容,试图构建退耕还林工程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框架,满足评价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目标要求。

2.1相关评价指标体系的借鉴

2.1.1公共工程绩效指标体系的借鉴

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六大工程建设之一,其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资金投入,是公共资金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的建立近年来日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且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一是以审计目标为导向,分别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个方面构建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结构;二是针对不同公共工程绩效审计阶段,结合工程绩效审计所涉及的内容,构建了构建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指标评价体系。相对典型的详见表1。本文主要参照以审计目标为导向,分别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个方面进行构建的指标体系。

2.1.2退耕还林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借鉴

国内现有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工作开展得较晚,区域性效益监测与评价有一定进展。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针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所进行的效益监测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基本上都是从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切入的,相对典型的详见表3。即使偶尔有所不同,但其本质还是未脱离三大效益的研究范畴,比如支玲和张卉的研究。本文主要参照以审计效果为依托,分别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方面进行构建的指标体系。

2.2退耕还林工程绩效审计指标体系结构

基于上述基础,在对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原理和方法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的基础上,以退耕还林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目标为导向,构建退耕还林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共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如表3所示),力求使其既适用于对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绩效审计的全面评价,又能与国内外评价方法有可比性。

3.退耕还林工程绩效审计指标解释说明

3.1经济性指标

“经济性”主要用来评价投入要素的绩效,通常是通过实际投入水平与工程规划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比较的目的就是通过经济性指标分析为完成既定质量和数量的退耕还林程,财政的投入旱否最低。投入要素的绩效主要反映在林业工程的资金筹集方面,因而,评价指标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3.1.1资金筹集总量指标

(1)筹资总量与规划投资额之比:反映筹资总量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程度;

(2)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占全部预算资金的比率,评价筹集资金的落实情况。

3.1.2资金筹集结构指标

主要用来衡量筹资渠道的多样性。退耕还林工程主要依赖国家财政资金投入,除此之外,是否有其他资金来源,其他来源占投资总额的比例是否恰当。

3.2 效率性指标

效率性评价指标用来评价退耕还林工程的产出要素结果。通常是通过计量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来评价工程的效率性。产出要素的绩效反映了工程资金的使用情况,因而,对其评价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3.2.1工程投资完成率

实际完成投资额与计划投资额比例结果,评价工程计划的执行程度;

3.2.2资金利用率

该指标主要反映退耕还林工程的资金在划转过程中是否存在被挤占、挪用等违纪问题,能直观、清晰的反映退耕还林工程从批复到实施的资金的使用情况。该指标的具体公式是:

资金利用率=实际用于项目支出的资金/工程实际投资总额

审计判断标准:资金利用率以1为标准,小于1说明资金使用可能存在资金被挤占或挪用等问题,反之,则为正常。

3.2.3工作量完成率

评价退耕还林工程项目是否完成实际的工作量。由两个指标构成,即实际完成造林面积占造林面积比率和实际完成造林面积与规划造林面积比率。

3.3效果性指标

该指标是衡量退耕还林工程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效果。

3.3.1社会效益指标

(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其内涵是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总额占家庭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根据联合国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宽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富。

(2)农村贫困发生率:其内涵是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是反映小康社会建设进展状况及社会扶贫情况的重要指标;在我国,贫困主要是指生存资料相对不足,也即绝对意义上的贫困。随着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开展,贫困村面貌有了较大改善,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3)人均耕地面积:其内涵是报告期区域耕地总面积占报告期区域总人口的比重,是反映区域土地资源配置及粮食安全的重要指标。

3.3.2经济效益指标

(1)补助粮、款对农民收入贡献率:其内涵是退耕还林工程补助占地区农民收入的比重,反映退耕后农民经济收入水平及对退耕补助的依赖程度。在工程进行成果巩固、结构调整阶段,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是当前面临的一大课题,退耕还林工程要达到成果巩固,得到农户的积极响应,就必须保证农民的实际经济收入的稳步提高。

(2)第一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其内涵是报告期第一产业产值占报告期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经济发展结构及经济发展均衡情况。按照钱纳里标准产业结构来看,人均GDP从3000美元到1000美元,第一产业产值占GDP的份额将下降至21.18%-18.60%。

(3)第三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其内涵是报告期第三产业产值占报告期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经济发展结构、社会就业结构及经济发达程度。按照世界银行对世界发展研究中表明,我国地区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应保持在50.00%。

3.3.3生态效益指标

(1)森林覆盖率:是反映森林资源总量以及评价生态环境好坏的一个指标。森林覆被率越高,其生态效益越强。一定水平的森林覆盖率可以改变生态环境,可以起到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

(2)陡坡耕地面积减少率:内涵是报告期陡坡耕地面积相比基期陡坡耕地面积增减变化情况,反映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影响,即陡坡耕地面积减少则反映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4.结束语

退耕还林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和开放的系统工程,评价指标的构建既要注重理论上的先进和科学性,也要注重实务中的可操作性。本文仅仅是对退耕还林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进行了粗浅的研究和探索,在各具体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实施程中尚需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以求科学完善。

参考文献:

[1]李萍.林业重点工程绩效审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

[2]王芳.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3

[3]张竹林.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J].商业会计,2006,8:1517

[4]任秋月.公共工程绩效审计评价指标[J].技术与市场,2011,18(05):177179

[5]杨艳艳.政府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

[6]林静.政府公共工程绩效审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8

[7]姚清亮.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

[8]支玲,杨明,王焕良,田治威,卿向阳.退耕还林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西部为例[J].林业经济,2009(05):119120

[9]张卉.中国西部地区退拼还林政策绩效评价与制度创新[D].中央名族大学,2009

[10]尹少华,朱玉雯,尹峰.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湖南省案例[J].林业经济,2008(05):25157

[11]钟石强.广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2004,5(29):119120

作者简介:

杜丽(1984-),女,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林业审计经济。

林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国际竹藤中心是经中央编办、科技部、财政部批准成立,隶属于国家林业局的非营利性科研事业单位。成立的宗旨是直接服务于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竹藤组织(INBAR),全面支持和配合国际竹藤组织开展工作,更好地履行《国际竹藤组织东道国协定》,推动国际竹藤事业可持续发展。2009年,国家林业局批准依托中心成立了“生物资源利用科学研究院”。

    主要职责和任务有:负责筹建涵盖生物技术、生物资源培育和生态利用、生物质材料、生物资源化学利用等在内的国家级重点开放实验室;建立世界竹藤基因库;提供竹藤生物技术研究及材性测试等方面的先进科研仪器设备,承担有关竹藤资源保护、培育、材性研究、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国际科技攻关、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基础研究等重大科研项目,建立开放型国际竹藤科研体系;重点面向国际竹藤组织各成员国,组织实施国际竹藤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及利用开发,建立适应不同气候带的各类竹藤资源培育模式,探索竹藤综合开发利用的途径;共建研究生院,培养相关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每年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人左右;建立现代化的竹藤科技信息网络,承担国际竹藤科技信息的收集、整理、传播等技术服务业务,为国内外提供有关竹藤科技咨询、查新、论证、评估等服务;承担有关竹藤的国际培训与学术交流,组织竹藤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展示和宣传工作;建有安徽黄山、海南三亚、山东青岛野外试验与科技基地以及国家竹藤花卉种质资源库,在国内设立8个竹林生态定位站;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竹藤技术委员会(TC296)秘书处工作。

    根据我单位事业发展需要,依照《国家林业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暂行办法》和《关于在京直属单位2018年毕业生接收工作有关要求》,国际竹藤中心2018年拟招收应届毕业生2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范围

    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统招统分应届毕业生。

    二、招聘岗位及条件

    《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中心2018年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岗位信息表》(详见附件1)。

    三、报名

    1、报名时间:自2018年1月2日09:00至2018年4月16日17:00。

    2、报名方式:本次招聘采用网上报名的形式,每名报考人员仅限报一个岗位。请应聘者认真填写《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中心2018年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报名表》(详见附件2),并将报名表、身份证、学生证、就业推荐表、成绩单(要求盖有学校公章)、各类获奖证书等相关证明的电子版一并发送至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中心人事处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邮件名称设为“岗位编号+姓名+专业”。

    3、资格审查:我中心将根据岗位招聘条件,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电话通知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参加考试。

    四、考试

    考试分为初试(笔试)和复试(面试)两个环节进行。

    1、初试:初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由我中心统一组织。

    2、复试:根据初试成绩,按不低于1:3的比例确定复试人选,以电子邮件或电话形式通知考生参加复试。复试主要测试应聘人员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五、体检与考察

    综合考虑初试、复试成绩,按照招聘岗位计划数1:1的比例确定体检和考察人选。体检和考察由中心统一组织安排,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报考人员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的,视作放弃资格。

    六、注意事项

    考生须认真如实填写个人信息。未认真填写或仔细检查,造成信息不全、有误的,由考生承担责任;弄虚作假者将被取消应聘资格。

    如对报名程序存有疑问,可咨询国家林业局国际竹藤中心人事部门。 咨询电话:010-84789749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

林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第6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jitui”为你整理了这篇专家工作站建设及运行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按照县委人才办《关于开展专家工作站专题调研的通知》的要求,我局对专家工作站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凤县专家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贯彻落实情况

一是学习领会《凤县专家工作站管理暂行办法》的内容和精神;二是根据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专家工作站的特点,建立灵活机动的管理制度;三是规范化管理,合理化实施。由于聘请的专家都是省市一些高校的教授和本地的“土专家”,根据实际需求,多次邀请专家开展培训、技术指导等活动;四是将专家站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量化考评,严格奖惩。

二、专家工作站建成以来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的经验做法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企业专家工作站

一是充分发挥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作用,在凤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站搭建专家工作站网络办理业务窗口,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支持和企业网上注册申报项目指导等快速便捷的服务。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辅导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企业负责人参加清华大学现代企业管理创新高级研修培训一次、组织县内中小企业去徽县陇徽矿业现场培训参观企业管理经营情况,参加了宝鸡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智慧之光”系列讲座两次,组织县内中小企业参加省,市各类网络培训及大专院校举办的“高校毕业生洽谈会”、“人才招聘会”每年两次;邀请市知识产权局专家来我县给企业搞培训、科技开发中心副主任罗永忠深入基层开展各类中药村等培训辅导活动。截止目前,开展培训10场次,完成各种培训辅导约1100余人次。

三是专家工作站实行柔性流动和动态管理方式。其服务时间、方式、报酬及其它事项,由工作站和专家按照双方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商定。专家平时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与工作站保持联系,在双方友好协商前提下,专家联合培养本土技术人才,为增强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服务。每季度到现场办公一次。

四是创新为企服务方式,提供问题诊治活动。专家站建立了中小企业微信互动平台,为专家和企业之间搭建沟通平台、为企业及时答疑解惑,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政策解答、法律咨询等“找得着、用得起、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先后深入庞家河金矿、四方金矿、声威等企业开展了生产经营状况调查、技能扩改、水泥及建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和开展“水泥、地条钢、电解铝”产业调查等一系列调研,面对面为企业出谋划策,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指导,为企业发展探明方向。

(二)林麝专家工作站

一是基本建设和保障工作方面,修建建筑面积 640㎡试验楼一座,建成1000㎡规范化试验示范场,定制试验台和购置实验仪器设备20台(件),规划建成动物检测化验室、培训中心及专家宿舍装饰完工直至入住。与此同时,讨论、制定并实施陕西省林麝养殖技术研究中心管理章程等规章文件。

二是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方面,重点开展进行了林麝养殖中常见疾病研究与优质种源的选育,组建了以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0人组成的专家团队和成立了由本地“土专家”和林麝养殖能手组成的8人技术推广队伍,开展系列林麝养殖技术培训活动。

三是外联和合作发展方面。接待科技部、工信部、中国科学院、陕西省林业厅、陕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陕西省科技厅、云南省科技厅、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上级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和同仁堂等企业领导的视察、调研20批次多。做好扩大政产学研合作发展的宣传工作。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合作发展的野外科研平台(基地)之一。

四是受陕西省林业厅的委托,完成了《陕西省林麝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中国保护林麝研究中心》申请报告;《陕西省林麝野化放归规划(2016-2025)》;报告的编写工作。《陕西省林麝首次野化放归实施方案(2016年-2018年)》已上报国家林业局。以中心为平台,成立了以陕西省林业厅、陕西省科学院的组成的领导小组;以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为中心,联合西北大学、宝鸡市林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凤县逢春济民可信科技养殖有限公司组成的责任分工明确、有效合作的技术小组,陕西省首次林麝放归野化驯化基地:选择凤县逢春济民可信科技养殖有限公司蒋家沟基地为野化驯化基地。在中心选调10只林麝种源进行半野化驯化后进行了放归。该项目为世界首次林麝野化放归,能够改善野生林麝种群遗传多样性,扩大野外林麝资源,为进一步开展人工繁育林麝放归野外积累经验,丰富林麝野外生态生物学资料。完成中心“宝鸡市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专项”项目“宝鸡市林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工作,并通过了宝鸡市科技局专家组的验收。

五是以宝鸡市林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凤县逢春济民可信科技养殖有限公司在总公司的支持下,依托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同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成功申报“林麝驯养繁育技术标准化及养殖麝香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是国家工业转型升级---中药材提升和保障重点项目。

三、专家工作站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虽然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凤县中小企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培训辅导、技术支持和问题诊治等。但是,专家工作站存在管理不够规范,工作开展还不够经常化、制度化等问题,特别是受运行经费等问题的影响工作站后续建设及运行难以为续。

四、对进一步健全完善专家工作站建设政策机制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继续发挥企业发展专家工作站的作用,加快建立集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各类经营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为一体的本土专家协会,发挥专家工作站与协会之间的桥梁作用,为企业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实现人才的合理配备,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

林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第7篇

【摘要】碳会计作为会计研究领域新的分支,目前正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近年来关于碳会计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碳会计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 碳会计 碳排放

一、引言

随着人们节能减排和环保意识的增强,碳会计也日益成为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范围不断拓展,研究层面不断深入。但是由于我国对碳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差距,理论研究还没有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本文对国内碳会计文献进行了系统回顾,对碳会计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我国碳会计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碳会计研究综述

我国对碳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晚,从现有文献看,对碳会计的介绍与认识始于2008 年。近年来我国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围绕碳会计问题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碳会计内容

在碳会计研究内容方面,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强殿英和文桂江(2010)认为,碳会计是对碳汇(碳固化)、碳排放、碳排放权交易进行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包括碳汇会计、碳排放会计和碳排放权交易会计。敬彩云(2010)认为,在传统财务会计框架内,碳会计主要涉及碳汇的资产确认和碳源的负债确认。而周志方和肖序(2009)则认为,除了碳汇等资产确认、碳源等负债确认以外,碳会计还涉及信息披露。刘美华等(2011)将企业低碳经济业务分为四种:碳排放的物资流核算、碳减排业务、碳固业务和碳排放权及其交易业务。林银良(2011)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认为目前碳会计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碳排放会计核算、碳固会计核算、与碳排放相关的风险核算、与碳排放相关的不确定性核算、碳信息的披露五个方面。王春颖(2012)将碳会计研究内容界定为:碳排放权、碳排放配额、碳汇、碳排放风险、绿色能源以及其他企业为实现节能减排或在碳交易市场进行交易而购置的资产、开发的技术、承担的责任等。胡钦乐(2012)认为,碳会计研究并非仅仅局限于碳排放权及其交易的会计处理,即碳会计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等方面,也涉及含碳产品或服务的碳成本核算、碳管理会计、碳鉴证等领域。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尽管这些学者对碳会计的内容描述有差别,但是本质上都考虑到了碳循环过程中的碳排放、碳汇等业务的会计核算内容。特别是碳排放权,是目前碳会计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碳排放权的确认,大部分学者赞同将其确认为一项资产,但具体确认为何种资产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确认为“存货”(张鹏等,2011);二是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王艳等,2008 ;秦军等,2011);三是确认为“无形资产”(刘萍,2006 ;姜洋,2009 ;彭敏,2010 ;王爱国等,2012)。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观点,如马晓军(2009)指出碳排放权可以作为环境会计组成部分核算,在环境会计中反映。而郝玲、涂毅(2008)认为碳排放权不属于资产,本着简单规范会计处理的原则,将清洁发展项目收入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相应的成本确认为“其他业务支出”。申金荣、赵亦江(2011)亦认为碳排放权不属于CDM 项目企业的资产,而应将其归属于收取手续费方式下的受托代销商品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处理。韩国薇(2011)则认为,碳排放权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涉及法律问题,应综合考虑其经济学和法学本质,其与特定用途的货币资金特征类似,应将其作为“其他货币资金——碳货币”账户进行确认。

(二)碳会计要素

关于碳会计要素,大多数学者认为可以沿用传统会计的定义,即将会计的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分别转换成碳资产、碳负债、碳所有者权益、碳收入、碳费用和碳利润(钱秀娜,2012 ;王洪林,2014 ;怀祥艺,2014 ;王军,2014 ;万彩云等,2014),构成了碳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

(三)碳会计目标

关于碳会计目标,主要有“一元论”和“二元论”两种观点。大多数学者认同“二元论”,即将碳会计的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大部分学者认为基本目标是通过低碳会计的实施,有效地降低碳排放量,改善生态环境状况,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筹发展(刘文丽等,2011 ;王琰,2011 ;钱秀娜,2012 ;王春颖,2012 ;瞿凤云,2013 ;吕华璐等,2013)。有学者认为碳会计的具体目标是通过具体的会计核算,计量各个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给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带来的损失,以及改善环境时获得的效益(刘文丽等,2011 ;吕华璐,2013 等)。还有学者将具体目标界定为通过对相关碳会计信息的披露,满足企业决策的要求(王琰,2011 ;钱秀娜,2012 ;王春颖等,2012)。

“一元论”基本上是取“二元论”观点中的一个方面。持“一元论”观点的学者较少,如刘美华等(2011)认为,碳会计目标是向企业的财务群体和环境监管部门提供有关企业碳交易信息以及碳减排责任履行情况。闫明杰(2011)将碳会计目标定位为提供与碳会计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相关的会计信息,反映特定主体环境保护责任履行情况、国家节能降耗指标完成情况,以供信息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毕铭悦(2012)将碳会计目标界定为从经济利益角度和环境保护两者的角度出发,取得二者利益最大化。

(四)碳会计基本假设

关于碳会计的基本假设,大部分学者主张碳会计假设既要继承传统会计假设,同时又要赋予其新的内涵。闫明杰(2011)提出了会计主体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首先,碳会计会计主体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凡是纳入低碳经济模式的经济实体,都应该成为其主体。其次,由于碳排放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及其风险和不确定性,对碳会计的计量需要采用一些管理学的方法。刘美华等(2011)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持续经营假设。张文静(2011)、瞿凤云(2013)将碳会计假设分为二元会计主体假设、二元会计分期假设、二元可持续发展假设和二元计量假设。而钱秀娜(2012)将货币计量假设改造为多重计量,又增加了可持续发展假设和环境价值假设。李林婧(2014)认为,碳会计基本假设与传统会计中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相同,但由于其特殊性使得其在计量假设上与传统会计货币假设有所不同,碳会计以当量计量为主,辅助以货币计量。

(五)碳会计计量

对于碳会计计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排污权计量和碳排放量计量两方面,争论的焦点则是以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还是以可变现净值计量。

(1)碳排放权计量。王艳、李亚培(2008)认为碳排放权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具有自由交易市场,拥有具体产品的定价机制,并始终以公允价值计量,其价值变动直接增减资产价格。周志方、肖序(2010)则认为,由于我国目前排污权交易不存在活跃市场或无交易市场,所以在碳会计计量上,可将公允价值划分为三级次,依据市场活跃程度的不同,对排污权资产或负债进行分层处理。待我国排污权交易机制及相关准则完善后,再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吕华璐(2013)则认为,在当前条件还未成熟,各方面发展还未跟上的时候,如果盲目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会对我国经济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考虑根据使用目的和发展阶段的不同,将碳排放权确认为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采用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相结合的方式来计量。

(2)碳排放量计量。张鹏(2010)认为碳排放量应按照成本法进行初始计量,但由于现实中其成本难以准确估计,可以根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同质性,通过可变现净值进行计量。翁倩(2011)则认为碳排放量作为一种国有资产,是为执行销售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对企业的意义并不在于其历史成本的价值增值,而是作为企业发展清洁能源的一种政府补助,其可变现净值与其历史成本从本质上来说应该相等。所以,碳排放量作为一种存货,依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六)碳会计信息披露

目前国内学者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信息披露的模式以及影响因素两方面。

(1) 碳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关于碳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国内大多数学者赞同采用表内披露与表外披露相结合的方式(万红波等,2010 ;刘萍,2010 ;李景宁,2011 ;王春颖等,2012)。在这种模式下,不仅需要在传统会计报表中增设碳会计科目,列示企业经营生产中的低碳经济活动,而且对于其他有关低碳要素的非货币信息需要在表外予以披露。如企业的低碳运营状况、碳交易额和交易次数、碳排放权的市场价格变动情况等。

除此之外,王爱国、武锐、王一川(2011)提出叙述性描述模式、现行会计报告的改良模式、碳会计报告的专题模式及碳会计报告的理想模式四种碳报告模式以供企业选择使用。郭海芳(2011)提出了双轨模式,即上市公司以低碳会计信息独立报告的模式进行强制披露,非上市公司以补充报告模式进行自愿披露。吕华璐(2013)认为应根据企业性质和规模的不同进行区分,采用不同的报告方式。首先可根据企业性质,将与环境污染关系不大的一般性企业和污染较大的制造业、生态环保企业区分开。对于前者可由企业自主选择表内或表外报告方式,对于后者可按企业规模进行表内披露——部分中型和小型企业,可在传统会计信息报告基础上进行补充披露;部分中型和大型企业,应以单独编制的低碳会计报告进行披露。而万彩云(2014)对低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方式给出了创新性建议:将单独的低碳会计报表和低碳评估报告相结合进行披露。

(2)碳会计信息披露实证研究。除对碳信息披露进行规范研究外,近两年国内学者还对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如张萍(2011)以全球500 强企业为样本,参考碳信息披露项目研究了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企业规模、经济因素和监管体制是影响碳信息披露水平的重要因素。简丽霞(2012)选取深沪市上市公司中符合条件的341 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具体分析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规模、管理层持股比例以及公司的负债程度与披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公司管理层持股对碳会计信息披露有促进作用,而公司的发展能力则呈负相关关系。朱艳(2013)选取2012 年沪市电力行业(33 家),钢铁行业(29 家)中披露碳信息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碳信息披露动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制结构、公司规模及独立董事比例与碳信息披露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七)碳会计应用

除了对碳会计理论研究之外,还有学者对碳会计进行了相关应用研究。王春颖(2012)以GD 集团公司为例,对GD 集团公司碳交易事项运用所构建的碳会计体系对其进行确认、计量,并形成新的财务报表,通过二者的对比验证了所构建的碳会计体系的可行性。陈颖(2012)根据我国铜冶炼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低碳经济的会计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铜冶炼企业的低碳会计评价方法体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法。李林婧(2014)运用 Eviews 软件对60 家标准普尔500 强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分析碳会计确认、计量以及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以验证碳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有效性。万彩云(2014)以山西煤电集团为例,结合案例探讨了企业低碳会计的账务处理和信息披露等内容。

(八)碳审计

目前碳审计在我国属新兴课题,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从2009 年开始),但学者们一方面从理论研究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也涉足了一些实务领域,为今后开展碳审计的试点积累了实践经验。

(1)理论研究成果。金珺(2011)对碳审计的框架进行了探讨;李兆东(2010)、欧阳弘毅(2011)、陈燕燕(2010)等对碳审计的动因、目标、内容和现状及对策等进行了研究;钱纯(2011)等分析了我国碳审计的主体;刘惠萍等(2013)则对碳审计与传统审计作了比较,提出了选择重点省份、重污染上市公司进行碳审计试点的观点,并构建了碳审计支撑体系。

(2)实务研究成果。刘少瑜(2009)介绍了香港建筑物的碳审计指引;叶祖达(2009)对碳审计在今后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的角色进行了探索;王帆(2010)、卢相君(2011)、陆婧婧(2010)等分别讨论了英、美、丹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低碳审计的经验和启示;李飞(2010)介绍了半导体企业碳审计的方法;钱英莲(2010)、杨渝蓉等(2011)分别讨论了煤炭行业、水泥行业的碳审计方法;袁珺(2011)讨论了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碳审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唐建荣等(2013)从沪深两市7 家电力公司发布的2012 年社会责任报告中,选取17 个碳审计定量指标作为研究对象,从中筛选出15 个碳审计评价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得出评价结果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李欧洋(2013)结合安徽海螺水泥厂应用示例进行计算该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具体说明企业开展碳审计的方法,并据此提出企业在碳审计过程中出现的潜在问题以及相关的解决途径。

(九)特殊行业碳会计

除了对碳会计的理论和应用进行研究和介绍之外,有学者还对特殊行业的碳会计问题(如石油天然气业、林业)展开了研究。李智慧(2011)在明确林业企业碳会计的相关重要概念,并分析碳会计核算理论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林业企业碳会计核算模式,对碳固资产和碳排放权分别进行了会计确认与计量、记录与报告,再将所研究内容运用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张小有(2013)则基于森林碳汇的视角探讨了林业企业碳会计核算与实践,对林业企业碳固产生的碳排放空间进行核算,并对碳排放权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以图构建林业企业碳会计核算框架。吴方健等(2011)以胜利油田为例,在分析胜利油田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油气田企业低碳会计策略。段亚扬(2013)通过分析碳会计的本质,对木制品所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核算,并对木制品企业在碳交易市场中的碳会计确认、计量、披露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了木制品企业碳会计核算框架,以帮助木制品企业更好地了解碳活动业务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三、评价与启示

根据前述对碳会计相关文献的简要回顾与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碳会计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研究内容涉及范围较为全面

从前面检索到的信息可以看出,在碳会计的研究内容中,既涉及碳会计的基本理论探讨,也涉及碳会计的应用研究,还涉及碳审计和其他特殊行业的碳会计问题,为碳会计的全面研究确立了基本框架。

(二)研究方法比较单一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我国对碳会计的相关研究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多数学者较为注重对碳会计基本理论进行研究,诸如碳会计的内容、目标、对象、基本假设、确认与计量、信息披露等,而关于碳会计的实证研究则较少。

(三)研究成果实践指导性不强

国内学者对于碳会计的相关研究大量借鉴了国外的相关研究结论,不一定适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此外,我国还缺乏在碳会计方面的实践支撑体系。虽然国内有相关的理论研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碳会计理论体系并没有真正应用到企业中去,更谈不上指导企业有效开展低碳经济活动。

四、结语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碳会计研究仍处于初创阶段,很多问题还在探讨中,也存在着很多争议,理论方面还没有完全定型,实践方面还缺乏可操作性。应该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更多地关注国外相关理论的进展,尽快制定碳会计准则和规范,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加快推进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结合我国碳会计发展的典型经验,在理论上加以总结提高,建立起适合企业的碳会计理论体系,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 许家林,蔡传里. 中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J]. 会计研究,2004(4).

[2] 王爱国,武锐,王一川. 碳会计问题的新思考[J]. 山东社会科学,2011(10).

[3] 强殿英,文桂江. 构建企业低碳会计体系的思考[J].会计新视野,2010(8).

[4] 李智慧. 林业企业碳会计核算研究[D]. 中南大学,2011.

[5] 段亚扬. 木制品企业碳会计的若干问题研究[D]. 山东财经大学,2013.

[6] 吴方健,张健青,刘鸣. 油气田企业低碳会计应用探讨[J]. 财会通讯(综合),2011(2).

[7] 刘惠萍,王爱国. 我国碳审计的推进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2013(6).

[8] 钱英莲,樊鹏燕. 煤炭企业低碳审计内容与方法研究[J]. 会计之友,2010(11).

[9] 余欢欢. 浙江省低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 湖南大学,2013.

[10] 王萌,陈少敏. 我国碳排放会计研究述评[J]. 中国证券期货,2012(06).

[11] 钱秀娜.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碳会计理论体系构建[D]. 西南财经大学,2012.

[12] 王春颖. 碳会计的会计体系构建研究[D]. 东北石油大学,2012.

[13] 何帆. 浅谈低碳经济下我国会计体系的构建[J]. 改革与开放,2011(9).

[14] 胡钦乐. 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研究[D]. 山东财经大学,2012.

[15] 王艳龙,孙启明. 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会计问题探析[J]. 经济纵横,2010(12).

[16] 肖序,郑玲. 低碳经济下企业碳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11(8).

[17] 王琰. 低碳经济视域下的低碳会计相关问题探讨[J]. 企业导报,2011(21).

[18] 唐建荣,傅双双. 企业碳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财会月刊,2013(11).

[19] 刘美华,李婷,施先旺. 碳会计确认研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6).

[20] 瞿凤云.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低碳会计思考[J]. 管理观察,2013(6).

[21] 刘文丽,赵浩. 低碳会计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13(6).

[22] 朱艳. 企业碳排放财务会计研究[D]. 山东农业大学,2013.

[23] 怀祥艺. 低碳经济下齐齐哈尔市碳会计体系的构建[J]. 理论观察,2014(2).

[24] 刘美华,施先旺. 碳经济业务的会计确认研究[J]. 当代财经,2012(6).

[25] 吕华璐. 构建我国低碳会计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13.

[26] 吕全峰,徐成龙. 碳会计计量的理论研究[J]. 会计师,2012(5).

[27] 种振. 企业碳排放会计核算体系构建研究[D]. 山东财经大学,2013.

[28] 杨博. 企业碳会计核算内容论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13(8).

[29] 万彩云. 企业低碳会计问题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2014(3).

[30] 郭海芳. 企业低碳会计信息披露初探[J]. 会计之友,2011(12).

[31] 陈琦,陈博文,苟建华. 企业碳会计信息披露文献综述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3(7).

[32] 简丽霞. 我国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33] 闫明杰. 碳会计的会计体系构建探究[J]. 商业会计,2011(7).

[34] 林银良,张白玲. 碳会计核算体系构建探讨[J]. 财会通讯(综合),2011(9).

[35] 张文静. 低碳会计的思考[J]. 财会通讯(综合),2011(3).

林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第8篇

2011年以来,包括浑水研究在内,这些让中概股损失惨重的做空者在中国备受争议,甚至被形容为以恶意诽谤从中牟取暴利的“流氓公司”,但也有观点认为,靠唱空获利本身并无可指责,浑水公司的存在有助于让市场变得清澈。

连续做空7家中概股

浑水研究在2011年11月21日的研究报告中称:分众传媒过度夸大了其网络中的LCD屏幕数量;因收购价格过高,导致自2005年以来16亿美元的收购减计达11亿美元,其中一些收购甚至子虚乌有;公司内部人士通过买入和卖出子公司好耶获利7010万美元,导致股东亏损1.596亿美元,而自分众传媒IPO以来,公司内部人士已抛售至少价值17亿美元股票。

11月29日,浑水又抛出了第二份针对分众传媒的做空报告,内容仍然是质疑其核心LCD商业模式、存在内部交易等,并维持对分众的“强烈卖出”评级。

分众传媒为此逐一反驳,或指其计算有误,或称其不了解企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但难阻二级市场股价应声大跌。据悉,分众正筹备启动第三方独立调查,并不排除将发起对浑水的诉讼。

值得关注的是,此前至少有包括美国银行、高盛等在内10家投行机构曾给予分众传媒“买入”评级。11月22日,摩根士丹利在其最新报告中也重申维持“增持”评级。

截至目前,这已是浑水公司第八次发报告做空中国概念股,其“攻击”过包括分众传媒在内的7家中概股,4家惨遭退市或暂停交易,东方纸业尽管还在交易但股价跌去六成。取自中国成语浑水摸鱼的这家做空机构,也因最近一年多连续成功“猎杀”中概股而在资本市场声名大噪。

浑水的“处女作”是对在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东方纸业发出责难。2010年6月28日,浑水公司在香港成立当天,就了一份有关东方纸业的长达30页的卖空报告,明确指出其存在严重欺诈行为。虽然东方纸业迅速予以否认,并随后以2010年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21%、净利润同比增22%的业绩作出回应,但该股股价至今仍未回到被做空前的位置。

浑水的标志性战役则是“猎杀”中国的新能源企业绿诺科技。它曾报告详述绿诺财报中有不存在的客户以及伪造数据,随后绿诺股价从15美元左右开始跳水,直至被纳斯达克摘牌,前后只有23天。

在盯上分众传媒之前,这家调查机构最大的质疑对象是在加拿大多伦多主板上市的嘉汉林业。其调查宣称嘉汉林业存在夸大资产、伪造销售交易,诈骗了数十亿美元资金等劣迹,并给予“强烈卖出”评级。报告面世当日,以对冲基金巨头保尔森(Paulson & Co.)为大股东的嘉汉林业股价下跌64%,公司市值在两个交易日中蒸发了32.5亿美元,标准普尔也于2011年8月调低其信用评级。

从那些以反向并购赴美上市的小辈,到分众传媒这样在主板上市的市值数十亿美元的企业,浑水狙击的对象体量在不断提升。而类似浑水的做空机构还有香橼研究(Citron Research),它曾让中阀科技、斯凯网络和双金生物等中概股光环不再,东南融通等甚至因此退市。

内幕交易还是打假?

浑水公司的一般“猎杀”流程是首先关于某公司的负面分析报告,造成股价大跌,吸引监管部门的注意、介入调查,后由投资人提起集体诉讼。

通常浑水会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调查一家可疑的在美上市公司,然后在网站上看空报告。在调查嘉汉林业时,浑水就曾在2个月时间内成立包括会计、法律、财务和制造业背景的10人调查团队奔赴5个城市,聘请4家律所作为外部顾问,最终形成了长达39页的做空报告。

在做空机构提出质疑后,上市公司如果认为这是不对的,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无可辩驳的澄清,但如果做不到这点,做空的机会就出现了。

不过,中概股高管、一些中国业内人士及媒体纷纷质疑浑水公司报告及其背后的“利益链”。据报道,浑水等匿名调查机构通过中国境内的“人”(通常为国内财经类高等院校的在校生或准毕业生)或“机构”(一些不知名的小型商业咨询公司)进行相关调查,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但从来没有针对报告所含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承诺,而且也从没对外公布其公司的地址和股东信息,甚至也没有任何报告撰写作者的信息。同时,一般在公开报告的一至两个星期前,就会有合作的做空基金入场持有看空期权。一旦中国公司被做空,还有美国律师事务所随后提出负责集体诉讼索赔或发起调查。

就此,也有观点则认为,与中国资本市场不同,做空机制一直是存在于美国资本市场的合法交易。早在1991年,就有25家只做空头的基金掌管了大约30亿美元的资产。只要分析报告不是违规,没有利益关联的问题,它们什么话都可以说。尽管针对做空者的诟病时常存在,甚至有分析认为不排除做空者发出不实信息,而市场依然照单全收的情况,但即便如此,美国在2010年出台的《多德-弗兰克金融改革法案》最终仍肯定了做空力量对资本市场的贡献。

美国资本市场拥有两个层面的监管:一种是自上而下的,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各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即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包括集体诉讼和做空两种方式。上市公司一旦作假而被那些做空机构窥破,杀伤力一般将大于SEC甚至法院。历史上,每当股市繁荣结束之时,做空者就会被证明是正确的。在1995年至2002年间,做空者发现的恶意会计手法比SEC发现的总和还要多。而最早质疑安然公司财务欺诈的James Chanoes,就是一位善于做空的对冲基金经理。

当然,绝大多数市场做空者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净化市场,而是为了从中牟利。浑水公司所有的报告首句都是“您应该认识到使用浑水研究的风险……浑水及其客户和雇员,在出版这个报告之时,已经对所述股票采取了做空策略,并将从股票下跌中获利。”这类公司获利的主要方式是卖空者借入公司股票,同时购买相关衍生品如认沽期权,可在股价下跌后以认沽价买入公司股票还给借贷者,从而获取市场差价。

每当带有负面消息的研究报告,市场投资者都会在价值判断上产生博弈,相信的选择退场,不相信的选择坚守。但不可否认,现实中影响大众投资群体对市场波动的想象力并非信息本身,而是它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做空者对可引发暗示的信息进行浓缩加工,形成令人瞠目结舌的惊人形象并在群体中的扩散和放大,往往能形成控制市场的主导舆论,最终将市场朝着所期望的方向推动。这时候,上市公司不得不重视这类报告对股价的影响,唯一能避免波动的办法只能是——不作恶。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在2010年中国以34家公司在美上市创下纪录后,涉嫌夸大业绩的中国高速频道、伪造合同的绿诺科技,以及管理层造假的中国生物等被做空机构曝光,愈演愈烈的信任危机引起了监管层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前11月累计约28家中国公司从美国主板市场退市,这个数目几乎是中概股总数的十分之一。

在这场信任危机中,遭遇质疑的上市公司具有对市场义不容辞的举证义务,当然也可搜集做空机构涉嫌造谣等证据进行反击,因为做空机构如果涉嫌造谣或操纵股价,代价将是坐牢。但近期的中概股打假中,面对做空者的闪电攻击,猎物的反驳往往苍白无力,一般都倾向于申明以下几条:我们爱股东,我们是诚实的(虽然暂时不能直接逐条反驳攻击);我们会成立特别委员会进行调查;独立研究机构是空头,他们有利益,他们利用市场的恐慌和怀疑;我们可能会造谣者。相对于公司的闪烁其辞,浑水们则保持超高的斩杀率,做空阵营的声誉逐步放大。据媒体报道,在香橼研究10年的做空历史中,那些满腹委屈提出要香橼创始人安德鲁·莱福特(Andrew Left)的公司,只有4家最后动了手,但这家机构从来没有输掉诉讼。

有媒体评论称,要告浑水,几乎不可能赢。浑水公司质疑报告时,同时披露是否持有被报告公司的空仓。空头的看法可能对也可能错。但无论对错,要告它们,先要过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言论自由这一关。而如果能证明浑水与人合谋操纵股价,那就是另一回事。但极难。空头在市场中某种程度而言是“弱势”的,它们揭发一家公司却无人听也是常事,同时,专业空头投资者人数其实很少,做空风险收益不对称,潜在损失无限大,因为股价没有天花板,而潜在收益就是100%,因为股价的地板价是0。如果做空者没有公司基本面支撑(做假账之类),不能吸引市场合力,死得很惨的时候远多于做多。

而对于那些遭遇被做空的企业,要想真正避免做空者的袭击,除了熟悉和运用美国证券市场的游戏规则以保护自己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遵循规则,来不得半点虚假。展讯通信被浑水公司唱空后,股价一度跌幅超过30%,但最终以漂亮财报回击。浑水研究创办人卡森·布洛克(Carson Block)也承认失败:“是我们将该公司财报中的一些疑点误解为危险的信号”。2011年上半年,中国概念股集体被做空时,一周之内视频网站优酷曾经暴跌23.6%,当当网下跌超过24%,新浪下挫近30%。不过,此后这三家公司都没有曝出造假记录,股价也重新回升。

浑水做空中概股历程2010年6月28日

浑水研究列举东方纸业9桩罪,给予“强力卖出”评级,并声称自己持有大量东方纸业的空单,若股价下跌将获利。次日,东方纸业股价下跌13.2%。尽管此后,双方口水仗不断升级,东方纸业甚至为此展开独立调查,但股价再也没回到原来位置。

2010年11月10日

浑水出具对绿诺科技的报告,目标价为2.45美元,评级同样是“强力卖出”。10日开盘,绿诺股价大跌15.07%,管理层应对不当,更加速股价下滑,11月17日绿诺申请停盘,12月9日摘牌转至粉单市场。

2011年2月3日

浑水指责中国高速频道故意制造营收和利润虚高假象。中国高速5月被驳回复牌申请,清理至粉单市场。

2011年4月4日

浑水对多元水务的报告,后者跌27%,现已停牌交易。

2011年6月2日

浑水研究报告称,嘉汉林业夸大资产、伪造销售交易,诈骗数十亿美元,建议“强烈卖出”该股。嘉汉林业独立委员会调查报告显示,其现金结存、林木资产、账面价值和收入均为真实。调查驳斥浑水指控最大供应商裕达林业为其控制子公司等说法。

2011年6月28日

浑水对展讯通信业绩提出15个问题,主要集中在存货异常、税收异常等,指其可能存在财务造假。展讯通信当天股价盘中一度暴跌超过30%。但该公司最终以漂亮的财报给予明确的回击。浑水创始人布洛克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不得不承认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