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际沟通的困扰

人际沟通的困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际沟通的困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际沟通的困扰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社工课堂;中职生;人际沟通;可行性

中职学生是特殊的学生群体,是“心理上的断乳期”和第二次危机时期,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完成社会化任务的关键时期,他们将面临许多社会化的问题。由于职校学生生源主要是考不上普通高中或者无心在普通高中继续升学的群体,这类群体容易被学校、老师、社会甚至家长贴上“成绩差”“不听话”的标签;其次,中职学生三年学校学习完成后将直接输出到社会,成为工厂工人的主力军,所以他们在校学习目的与普通高中生不一样,有着承担“社会生产制造”任务的独特性,因此社会对其的价值期望和能力要求已经与普通高中生区分开来。而现在的青少年,尤其是职业中学的学生,常常会因为一些微小事情引发一系列的殴打老师、污辱甚至杀害同学、离家出走等恶性社会事件发生;近两年网络暴出各地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如重庆、永新、庆元等地校园暴力事件)之恶劣影响令人深思,究其结果无不与人际沟通有关。中职学生所处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将直接影响着他的认知以及步入社会后的应对能力,良好的沟通模式、沟通认知对这个特殊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起推力作用。

一、中职生的人际沟通现状

研究中职生人际沟通的现状,主要包括同辈群体沟通、亲子沟通、师生沟通以及与社会信息对接之沟通。基于在武汉市某职业中学的社会工作服务之需求评估显示,探讨当前中职学生在人际沟通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维度:

1、同辈群体沟通缺乏尊重

同辈群体,又叫同龄群体,它是指一个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在青少年中,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家庭和学校的影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大学生在北京13―15岁的青少年中进行过一项调查,调查证明,被调查者将心里话告诉他人的首选对象往往是同性的同龄伙伴,母亲被排在其后。无独有偶,在该职业中学的需求评估结果显示:“遇到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愿意分享对象”比例分别是“朋友”占62%、“家人”占12%、“老师”占8%、“谁都不说”占10%、“其他”占2%。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朋友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青少年的生活中,同辈群体的份量及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

中职学生生源主要是考不上普通高中或者无心在普通高中继续升学的群体,他们不仅被学校、老师、社会甚至家长贴上“成绩差”“不听话”的标签,而且在同龄人中也存在自卑感或不安全感。近些年社会频发青少年打架斗殴现象,分析背后原因却让我们哭笑不得:对方与自己喜欢的女生说话、对方占了自己自行车停车位、打开水时无意溅到别人……在该职业中学开展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也发现,即使有老师在场,开展活动时经常会因为各类琐事引发矛盾冲突,有时甚至会影响到课堂秩序。而冲突的解决往往是建立在“到操场打一架”“弄死你”“要你好看”等充满暴力的言辞与行为之上。即使是正常的日常生活中,取笑某些同学的缺陷、孤立同学、朝表现不好同学扔笔扔书并伴有语言讽刺等现象是数不胜数。

2、亲子沟通有待深入

亲子关系指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人类最自然、最基本的关系;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环境是一个人成长的最主要场所,家庭尤其是父母对青少年心理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亲子沟通状况决定着亲子关系的好坏,而亲子关系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孩子成长以及成人后的行为思考方式。

由于人生规划与入学目的的差异性以及多样性,中职学生的家庭对他们的期望可能不如普通高中家庭,通过对入学态度了解我们也能看到一些主流动机:打发时间、混个文凭、学门技术等;因此,中职学生很容易产生不被家庭重视的感受。在该职业中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城乡结合部、父母多为普通工人,并且有60%以上的同学是住校生。因此,客观原因就决定了父母可能因为工作忙、不在子女身边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沟通,也就是孩子们口中的“他们并不了解我”。服务过程中所接触的服务对象中,亲子沟通情况出现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单亲家庭为数不少;第二,亲子沟通频率不高;第三,亲子沟通渠道单一。除此之外,“他们根本不了解我”、“我们有代沟”、“我和他们无话可说”、“懒得理”等短语成了形容他们眼中亲子关系的高频词汇,甚至在与工作者聊天中直接用“他”或“她”来指代自己的父母。

3、师长沟通方式单一

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现在国内教育观念还是强调学校与学生“管理―被管”的关系,学生缺少自主性;而学校老师与学生也是“教―学”的关系,这种机械的模式给传统学校教育带来一定的困扰。一方面是待解放的学生的天性,一方面是学校教育的教学目标与任务;这会使得学校在承担了过多来自考核与成果的压力后,疏于对学生心理健康、个人认知、人际沟通、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关注,在事务型教学高压之下,自然而然忽视了学校与学生的沟通。

学校管理人员口中的中职学生是“让人头痛”、“拉帮结派”的代名词;学生口中的学校是“监狱”,被请去办公室“受教育”的次数成了其炫耀的资本,与管理人员“对着干”也被渲染成“偶像”。学生与老师仍然处于教育的两端,先赋的层级将两者的沟通位置自然地划分开来,甚至处于对立的状态;在对服务对象“对老师的做法有看法应采取什么方式”的调查中,我们看到:采取直接或间接与老师沟通的只有26%的同学,其他人都选择不说或者在背后与同学讨论,当有看法或者误会发生时采取“不说”“与同学讨论”等方式只会将本来微小的事情影响扩大,可想而知,“不说”“在背后讨论”的结果是更拉大师生沟通的鸿沟。

4、职场沟通信息匮乏

随着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以及高新技术的使用,职场沟通的涵义也宽泛起来,本文职场沟通概念包括正常获取工作机会的方式、与上下级工作内容形式交流、与客户关系维持、对自身能力提升的诉求、劳动关系的处理、对合同文件的操作能力、职业形象的维护等方面内容。

中职学生对于学校的课程开设、讲座都是抱以敷衍的态度,无论上课讲的是什么,都当成是完成任务,真正听课的人是少之又少;而将讲述的职场内容消化吸收的更是屈指可数。中职学校在学生职场沟通方面还存在很大改进空间:第一,职场沟通方面的课程开设较少。第二,职场教育普及力度不深。第三,职场沟通教育形式单一。职场沟通教育是一系列的教育,并非开设一两节《法规》、《礼仪》等课程就能解决的。职场沟通更多的是应对问题、解决问题,光靠老师讲、学生听是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的;老师讲与练结合起来,多引用社会案例帮助学生分析才是真正教育的力量所在。而学生们也希望学校能有更多的例如职业规划的专业讲解、各类测试问卷、一对一辅导规划、相关培训、有用的文字资料等手段帮助教学。

二、社工课堂进入学校社会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1、改变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

现在的教育观念还是强调学校与学生“管理―被管”的关系,而学校老师与学生也是“教―学”的关系,这种机械的模式给中职学校的教育带来一定的困扰,据本文所在学校服务对象口述,大部分学生对教师与学校抱有一种抵触情绪,认为在学校被各种秩序规则所束缚,对于教师也是一味“服从”。加之各年级、专业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和义务,他们每天疲于应付各种应急情况、在学校秩序与学生之间徘徊、在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与专业化服务之间穿梭,这会使得学校在承担了过多来自考核与成果的压力后,疏于对学生心理健康、个人认知、人际沟通、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关注。

2、得到社会工作服务理念支持

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专业,在专业服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有一系列的理念和价值观;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便是 “助人自助”,不仅改变案主的生活状态、解决案主的实际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发展案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自主解决同类或更广泛的生活问题,最终能够适应社会互动;倡导的是一种公平、正义,将社会和谐作为服务的目标。秉承了“接纳”、“尊重”、“不批评”等服务理念的社会工作者,在开展社工课堂时将中职学生的“社会标签”去掉,将其定义为服务对象;因此,可以在一个平等、理解的环境下开展服务,这样能取得服务对象的信任,消除他们对“等级”的排斥与抗拒。

3、社工课堂的本土化需要

中职学生的需求跟普通高中生不一样,他们直接面临的是社会与工厂,因此,他们在获得专业技能的时候,还需要一系列的与工作配套的技巧,例如:沟通交往技巧、职场礼仪、面试技巧、防性骚扰技巧、劳工权益、合同法常识等;而学校教育也不能面面俱到地将所有内容教授给学生。因此,社工课堂利用室内或室外场地、多媒体与相关道具,将服务对象所需要的内容与社会工作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团体游戏结合起来,既能给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又能避免说教式的传授方式。

三、社工课堂介入中职生人际沟通的策略

1、中职生人际沟通能力提升服务设计

对于中职生人际沟通能力提升,社工课堂并不局限于教室内;在自然课时内,它可以以讲述、游戏、观影、讲座等形式分别在室内、室外或者多媒体教室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元化地对不同维度开展社工服务。

根据中职生人际沟通的四个主要维度,在专业服务介入设计时,根据四个维度层层递进。第一,“听说伙伴”之服务设计。本阶段服务是针对同辈群体而设计的,活动内容有团队游戏、分工策划赛事等;服务目的旨在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倾听、协作、表达等方式改善与同辈群体沟通现状。第二,“听说父母”之服务设计。本阶段服务开展着重于亲子沟通,所以服务不仅仅是针对服务对象,有些活动更是需要服务对象的家庭配合完成;本阶段的服务预期效果旨在理解的基础上,使亲子沟通更加深入、和谐;活动形式有游戏、摄影、书信分享等。第三,“听说师生”之服务设计。本阶段的服务主要是针对师生沟通所设计的,服务目的是在增加沟通方式的基础上,提升与学校老师的沟通效果,使服务对象在校生活更加健康与丰富。第四,“听说职场”之服务设计。本阶段服务是针对职场内容设计的,围绕面试、入职准备、选择适合的职业、合同法与劳动法等项目开展服务,服务目的是在“讲+练”的基础上,了解尽可能多的职场内容,树立职业信心,避免因职场知识匮乏造成入职困扰。

2、服务效果评估

第一,导学案评估。导学案是工作者根据社工课堂服务特点及校方的课程安排所设计出来的一种辅工具,这也是社工课堂的评估方法比其他社会工作服务手法的评估方法要独特的地方。一份导学案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导入”“活动过程”“总结与反思”“活动反馈”“知识链接”等内容。导学案的设计既有活动内容又兼顾趣味及生活常识;一般由服务对象在活动过程中完成,特殊情况不会当场回收。不但可以从导学案上交的情况了解服务对象对活动满意度,也能从填答内容直观地看到活动的直接效果,亦可用作服务过程评估的重要依据。

第二,问卷评估。问卷评估是在整体服务结束后针对一学期服务内容的检测,全部由服务对象完成。问卷问题涉及“与同辈群体沟通”“亲子沟通”“与师长沟通”“职场知识”“对活动建议”等五个模块,每个模块均设有若干问题;这些问题有需求评估时的原问题,目的是起到一个后测作用,与需求评估时数据对比,检测服务对象在服务结束后的状态改变。

第三,访谈评估。访谈法也是工作者了解社会工作服务对服务对象产生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工作者带有一定目的性地通过面对面交谈来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访谈的对象有三类:中职学生(介于前期需求评估过程中了解到,服务对象的同群体基本上为在校的同学,故不专设同辈群体访谈对象)、学校老师、服务对象家长。访谈的类型一般采取个人访谈和非结构访谈或两者结合并行。

四、对社工课堂在服务中运用的进一步思考

中职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无论是对其自身还是对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服务过程中从发展的角度,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以社工课堂之服务手法设计了一系列针对服务对象需求的、层层递进的活动,活动结束之后,采用访谈、导学案和问卷等评估方式,对服务效果做出分析比较。

社工课堂是众多研究者在探索中从小组工作中衍生出的一种适合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手法。新的事物发展总是坎坷的,社工课堂对于提升中职生人际沟通能力有着显著优势,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与服务过程中,社工课堂在介入时仍会面临如下困境:第一,课堂上强调秩序还是强调服务对象意愿,即如何面对服务对象“自由”意愿与服务秩序之间的张力;第二,服务效果易受班级内非正式组织影响,如何正确面对非正式组织;第三,评估体系有待完善,检测服务效果时如何排除其他影响因子,例如前测或者后测时因周围其他影响服务对象心情而产生的评估偏差;第四,社工课堂对传统课堂发起的挑战该如何平衡。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韩明锋.浅谈中职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策略[J].教育新观察,2008(11)4-5.

[2] 吴亚荣.同辈群体及其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影响[J].青少年心理研究,2009.18(1)33-36.

[3] 包兴敏.同辈群体及其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2)11-13.

[4] 孙悦.我国高等院校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

[5] 张书明,李莉丽,徐法寅.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高教研究,2007(5)78-79.

人际沟通的困扰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护理专业;男护士;护理礼仪;人际沟通

长期以来,由于护理专业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以及我国社会上许多人对男性从事护理工作带着“瞧不起”的心态,使得护理工作一度成为了男性择业的。而时至今日,虽然选择学习护理的男学生有所增加,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男学生最后仍然不会选择进入护理行业工作。

一、男性学习护理专业的现状

1.传统观念影响。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大众普遍认为护士是温柔的女性的代名词,且部分人认为护理是伺候人的工作,作为强势代表的男性并不适合这份工作。部分男性从心底排斥这份工作。林惠美等调查指出,在校男护生的职业心态极不稳定,只有17.68%的在校男护生比较坚定自己的选择,毕业以后会继续从事护理专业,有54.44%的在校男护生考虑或正在为自己的第二职业筹备。即便是已进入护理行业工作的男性,在以女性为主的工作环境中也会承受着较大的压力,甚至恋爱、婚姻也会受到一些限制,因此一旦有机会,转行的概率也较大。

2.社会对男护士的需求。男性从事护理专业相比于女护士而言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例如,男性体力较女性好,没有生理期的困扰,精力较为充沛,心理承受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好,动手学习能力强,等等。且由于整体上男护士的数量偏少,而社会上对男护士的需求越来越多,故而男护士成为了医院选择的”香饽饽”。

3.男护士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心理状况。男性语言表达能力性相对于女性较差,且男性通常也不如女护士耐心细致,再加上男护士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因此,男护士很可能会由于与周围的人群沟通不善而带来更多的工作上的压力。经研究发现,男护生的人际关系状况较差,新入校的男护生由于社会偏见、传统习俗等因素,往往较女生及其他专业男生更容易产生人际冲突。其实,不仅是在校的男护生如此,在进入临床工作后男护工他们更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在遇到困难之时,受到世俗的不理解、不尊重,男护士的心理可能就会出现问题。由于得不到职业认同感及成就感,男护士会出现自信心缺失、得过且过的心理状态,对工作以及周围的人群抱以消极回避的态度,从而导致与人交往的愿望和能力下降。

二、男护士学习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知识的益处

1.改善男护士对护理专业的认知。社会上很多人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男护士这一职业,甚至男护士本身也看不起自己的职业。而在本门课程中,除了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礼仪知识、社交知识外,还可以在讲解这些课程的过程中贯穿专业思想教育,如从事护理专业的意义在哪里,如何在护理工作中找准自己的工作定位,如何获得工作成就感以提高男护生的职业认同感。

2.提高男护士的人际沟通能力。男护士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搞好和周围人群的人际关系是其中的一大问题。男护生学会基本的社交礼仪后,能够在今后的社会交往中表现得彬彬有礼,尤其是在和病人的交往中,能使病人感受尊重和信任,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3.提高男护士的专业水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首先可以改善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让他们从心底里接受这个专业,减少挫败感,从而变男护生的被动学习状态为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状态,从而可以提高其专业课的水平,为毕业后找工作增加了竞争力。其次,护士良好的外在形象和行为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通过规范其外在行为,升华其内在素养,提高了男护士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在女性居多的这样一个学习工作环境中,他们可以有效找准自己的定位,规划应如何在这个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4.调适男护士的心理状态。通过课程的教学,一是使男护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就对护理专业就有一个良性的认识及充分的心理准备,带着这样的心态走入工作中,他们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二是随着人际关系的改善,男护生在学校会获得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能充分发挥他们独有的魅力和优势,使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在进入临床之后,专业水准的提高让他们更加容易获得病人和家属的认可,并且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带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更多提升自我的机会,提高了其职场竞争力。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 男护士们将会拥有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

总之,学习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课程,男护士会获益匪浅。

(通讯作者:吴学华)

参考文献:

[1]林慧美,代松玲,陈海玉.90名在校男护生职业心态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

人际沟通的困扰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 高校学生工作 运用

高校学生工作是一项涉及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系统工程。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团体心理辅导与学生工作存在众多的共同点,团体心理辅导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心理困扰、发挥个人潜能、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全面客观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提高抗挫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源起及其涵义

团体(Group)也有人称小组,E•W•伯吉斯1929年在《人格和社会群体》一书中,将团体定义为“若干互动的具有特定人格的个人集合”。勒温1948年从团体动力学的角度认为,不管团体大小,结构及活动如何,所有称为团体的都需要建立在其成员彼此互动上。哈默斯(1950年)指出,所谓团体就是指一群人彼此互相沟通一段时间,以使每个人不需要通过他人,能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沟通。团体辅导开始于20世纪初。自我心理学家、精神医学家和心理分析家亚力山大•沃尔夫是第一个应用心理分析原理和技术于团体的人,他在1938年开始从事团体的心理分析工作,强调团体心理分析的着眼点应该放在与其他个体相互交往上。二次大战之后,随着行为治疗团体与个人中心团体的兴起,团体辅导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随后的几十年,沃尔夫建立了团体的心理分析技术和方法,如移情、自由联相、梦及现时行为的历史决定因素,使团体心理辅导技术有了一定的充实。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基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指导的团体辅导与训练的实践,已在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的港台地区迅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效果。团体心理辅导自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中国。

团体心理辅导(group counseling/guidance)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辅导的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一般而言,团体心理辅导方式是由1~2名指导者主持,根据团体成员问题的相似性,组成治疗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有的发展课题或心理障碍。团体的规模因参加者的问题性质不同而不等,少则3~5人,多则十几人到几十人。通过几次或十几次团体活动,参加者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彼此启发,支持鼓励,使成员观察、分析和了解自己的心理行为反应和他人的心理行为反应,从而深化自我认识,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格成长。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

1.群体动力学理论

群体动力学的创始人勒温强调,群体是一个动力整体,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群体动力学理论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影响主要在于什么样的团体是有效的团体,在一个团体中,如何促进成员的成长发展,团体心理辅导的指导者应该创设一个什么样的团体气氛,以便让成员能够感觉到安全和归属。

2.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

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是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柏恩1959年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相互作用分析治疗的目的是教育当事人改变生活态度,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建立自尊成熟的人际关系。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成员通过观察他人的变化与示范,学会如何和他人沟通。

3.个人中心治疗理论

个人中心治疗理论,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创立的一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理论。目前,个人中心疗法不仅在个别咨询中应用,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团体心理辅导中,而且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以外的众多领域也被广泛应用,如教育、职业训练、家庭生活、健康保健等。

4.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主要解释人是在社会环境中怎样学习的。在1941年由米勒和多拉德提出。后来,班杜拉发展了社会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人们一般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如果在团体心理辅导中能够为那些心理适应不良的成员提供可模仿的榜样,将有助于他们改变不适应的行为。同时,团体能为那些成员提供了一种充满理解、关爱、信任,的情境,这种环境的感染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5.人际沟通理论

人际沟通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适应环境,承担社会角色,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也是一种人际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人际沟通理论研究的成果也是适用于团体心理辅导。人际沟通理论可以为团体指导者选择何种团体沟通方式更为有效,如何观察指导团体成员沟通,增进自我的了解和对他人的了解等方面提供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探析

1.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班会中的应用

班会作为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实现载体,已经成为高校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一。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在以往的工作中,笔者曾尝试过将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些元素加入日常的班会中。在活动内容方面:班级要由全体成员一起协商确定班名、班训和班歌,制定班级公约,确立班风建设目标。班级目标是团体的行为标准,班集体成员都须遵守,它的作用是使其在大学生心理上形成一种无意识的约束力,在团体规范的约束下,成员之间的态度、情绪和行为会发生彼此接近、趋同的类化过程。如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自画像”游戏;探讨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拍卖会”游戏;了解班级成员之间熟悉程度的“猜猜我是谁”等,学生的投入度和兴趣非常高。

2.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

每一学生个体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迥异,有的新生能快速顺利适应新的环境,而部分新生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后仍难以适应大学生活。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引入团体心理辅导,其目的主要是使新生尽快相识,建立基本的信任感;并鼓励新生投入班集体,培养对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同时,了解新生适应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好心理预防。实践证明,班级团体辅导是高校解决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可以采用的有效方法。如“滚雪球”、“信任之旅”等活动,在引导大学生消除在陌生环境中的紧张、焦虑,并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交流、理解和信任,营造轻松和谐的班级氛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团体心理辅导模式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困扰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探索多种形式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实践证明,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有显著效果,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会使得成员更加了解自我、增强自信心、明确生涯目标、提高生涯决策能力。团体成员对活动内容的评价很高,团体中多数成员对团体的投入程度较高。团体心理辅导不失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一种有效的生涯指导模式。谭亚莉的调查发现,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为:大学生对就业信心不足、对职业的认识不够清晰,经团体辅导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职业认识”“生涯定向”“自我认识”“规划认知”四个指标上的前后测增值分数,分别达到了差异显著、差异显著、差异极其显著、差异显著水平,成员对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质化和量化的评估均较好,说明团体辅导的效果是良好的和有效的。

笔者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在帮助大学生澄清个人工作价值观的教学中,考虑到该内容相对抽象,引入了情景模拟的方法,进行“工作价值观大拍卖”、“生存选择”等,让同学们在具体情境中通过交流与互动,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增强了整个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参与性和实效性。在培养团队沟通能力的教学中,使用蕴含团队精神的“同舟共济”游戏活动,在生涯兴趣探索教学中采用“海岛旅行”澄清个人的职业兴趣,在实践中都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干部培训中的应用

充当学校联系学生的桥梁和纽带的广大学生干部们在高校学生管理中所发挥的宣传导向、组织管理、服务沟通等作用,是高校其它学生工作管理队伍无法替代的。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开展学生干部培训,以有效沟通、人际和谐、情绪管理、竞争进取、合作精神、创新能力为内容。在辅导过程中,每个成员都至少递交一份成长日记,轻松的氛围、富有启发的游戏和活动,使得学生干部感悟到了人与人交流沟通的方法、技巧,可以让学生干部明白相互包容与理解的重要性。

总之,随着高校学生工作创新要求的不断加强,团体心理辅导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团体心理辅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结合将会日益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杰.我国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

人际沟通的困扰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团体辅导;人际交往;大学生

一、背景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有效的人际交往对于实现今后的社会沟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实现自身价值,拓展事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大量研究表明,人际交往障碍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人际关系不良使大学生面对了更多心理健康问题。许多大学生渴望在校园中建立自己的朋友圈,然而由于个性,生活环境等原因,使他们在建立人际关系时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大学生心理辅导研究和探索的热点。

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促进作用,为大学生心身的健康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以海报招募的形式从山东中医药大学自愿报名的57名学生中筛选出9名符合条件的同学参加团体辅导,其中女生5名,男生4名。

(二)团体辅导的方法

根据相关文献自行设计提高人际关系的团体辅导计划,由四次活动组成,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左右。4 次主题分别为:“遇见你真好”、“Come on!我的朋友”、“我的故事”、“一路走过,还好有你”。团体性质为结构式、封闭式,每次活动有不同的目标,包括相识、自我探索、澄清人际交往中的非理性信念、自信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采用游戏、讨论、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形式进行。在团体辅导结束后进行复测并与之前的进行对比。

(三)测量工具

采用的测量工具为SPSS和EXCEL 2003,以及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死)统计方法:数据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和EXCEL2003进行t 检验等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我们在进行完团体辅导后,对团体成员进行了复测。经过复测,我们对团体成员的人际关系在四个维度上进行了t检验,得到的结果如下:

通过上表可知,经过我们的领导者细心的辅导,同学们在交谈方面的行为困扰程度、焦急与交友方面的行为困扰程度、代人接物方面的困扰程度、同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程度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特别是在焦急与交友方面的行为困扰程度和同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程度方面得到的改善最大。

四、讨论与分析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背景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因素。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团体心理辅导有利于团体成员成长与发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原因

1. 团体心理辅导较个体咨询的优势。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团体心理辅导较之个体心理咨询,其特点在于通过为团体成员提供彼此交往、相互作用的机会,使成员增加自我认识、自我肯定,促发积极交往行为。团体成员在共同的团体中,通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促进团体成员共同成长。

2. 团体心理辅导有助于团体成员产生积极情感体验。团体辅导活动注重情感体验与活动后的分享与深化,这对于成员适宜交往行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而通过团体辅导有助于成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交往品质。

(二)大学生易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因

参与团体辅导的成员都是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组织而成,因此成员对团体辅导的内容有着共同的兴趣,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团体关系。此外,成员的年纪相仿,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和社会经验,这也有利于团体辅导的进行。最后,相对安全和充满信任的团体,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促进其发展。

五、结语

通过研究得到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慧,孟婷婷,陈仙.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7,11:1031-1032.

[2] 凌苏新.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J].心理科学,2000(15):491

[3] 陈家麟.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版),1984(14):261

[4] 姚利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0(13):49-511

[5] 吴守良.大学生社交能力的调查分析[A]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C].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11.

[6] 邢秀茶,王欣.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长期效果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02):74-80.

[7] 陈艺华,梁世钟.人际沟通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交往能力的影响[J].新余高专学报,2009(04):108-110.

人际沟通的困扰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心理和谐

一、目前企业员工主要面临的心理问题分析

(一)工作紧张带来的心理问题。一是在岗位、职称、职务等方面的竞争,使人们的学习、工作,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下。二是生活节奏加快所带来的紧张感增加。在物资供应部门,计划管理、阀门质检等岗位工作紧张的现象也非常突出。

(二)人际关系带来的心理问题。物资供应部门的沟通和人际关系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与供应商的沟通和关系,二是与供料单位的沟通和关系,三是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关系,四是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关系。

(三)员工的一些个人问题。比如婚姻家庭、子女教育、个人心理困扰等带来的心理问题也尤为突出。物资供应部门员工

85%以上是女同志,丈夫多数长年在外部市场施工,照顾家人和孩子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一个人身上,这些问题都是影响员工心理健康和情绪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职工心理健康水平的着力点

(一)从了解员工需求、满足员工需求入手。研究需求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研究人的需求就是为了了解和掌握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变化规律,调动人的积极性。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政治上的和经济上的;有精神上的和文化上的;有个体需求又有社会需求。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承认并满足人的合理需求,这是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关键。

首先要认真分析员工的心理需求。物资供应部门员工往往容易发生的几种心理问题,概括起来讲主要有稳定的收入、公平的报酬、升迁的机会、单位的认可、提高个人学识能力的培训机会等,不同的员工对这些需求和愿望的侧重会有所不同,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做到想人所想、急人所急才能与工作对象产生共鸣,达到工作目的。其次,要从员工所关注的问题入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从员工最需要、最急迫的事情做起,努力满足员工正当的、合理的需求,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关心和解决员工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满足其合理的需求,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才会更显著。再次,要积极引导员工需求。人的需求具有层次性、递进性、多变性的特点。不同的群体其思维特点、生活方式、所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以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对合理的、积极的需求应充分肯定。对不合理的、不现实的要求,要敢于否定,开展教育,加以引导。

(二)从激励式表扬和艺术式批评入手。做好思想工作离不开表扬和批评,而表扬和批评都应重视心理疏导艺术,否则很容易产生对立情绪,使思想工作产生不良效果。结合当前开展的“为民服务创先争优”、“一转双创”等活动,抓好典型选树工作,以点带面,进而推动工作的开展。

(三)从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量入手。一是培养优良企风。优良的企风有强大的教育力,能使员工受到熏陶和感染,它有无形的约束力,员工会自然地按照它的要求自我调节和控制,好的企风会发挥“情境教育”的作用,它给职工以团结的凝聚力,奋发向上的推动力,严而求实的控制力。二是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舆论是一种群体现象,是作为影响个体的社会心理因素而存在,舆论有积极作用,它有加强正当行为的作用。舆论有纠正错误言行的作用。舆论也有消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要十分重视舆论的导向,强化它的积极作用,从而使人心凝聚,奋发向上。三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的好坏不仅影响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最终影响到思想教育效能和组织效能的发挥。在人际沟通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具备真诚待人的素质,还要有一定的人际沟通的艺术,要善于与员工谈心,倾听对方的意见,并启发对方发表自己的见解,信息传递要减少中转站,保证双方获得的信息及时准确,以避免不必要的摩擦。

三、加大职工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

人际沟通的困扰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危机 应对危机方式

1 调查方法及内容

本次调查对象为2010级、2011级两个年级的学生。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648份,有效问卷648份。大一收回问卷413份,大二收回问卷235份。调查问卷的发放兼顾了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具有一定代表性。

1.1 大学生对心理危机的了解

(1)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调查表明,435名学生认为处世乐观、热情诚恳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典型特征,占67%。13%的人认为心平气和、与世无争、乐于助人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的典型特征。398人偶尔遇到过心理问题,113人认为自己没有遇到过心理问题,58人认为自己经常遇到心理问题,占9%。328人认为自己现在的心理状况比较健康,占50%,244人认为自己的心理状况很健康,占38%。44人认为自己当前的心理状况不健康。(2)关注心理危机的必要性。228名学生对心理危机听说过,占35%;217名学生对心理危机不了解,对心理危机方面的知识很陌生,占33%。对心理危机非常了解的人有24人,占4%。在对大学生是否需要关注心理危机的调查中,300名学生认为大学生非常需要关注心理危机,占47%;272名学生认为大学生对心理危机需要一般关注,占42%;只有7%的人认为大学生不需要关注心理危机。有353名学生认为自己在人生成长过程中偶尔有过心理危机并为此困扰过,比例占55%;有148名学生认为在自己的成长中没被心理危机困扰,占23%。(3)心理危机对身体的影响。489名学生认为心理危机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有影响,主要影响自身的情绪,占76%;79名学生认为心理危机对自身有负面影响,导致其无心学习,占12%。在心理危机对身体的影响中,272名学生认为心理危机会带来睡眠障碍,占42%;252名学生认为心理危机导致身体倦乏,占39%。这说明心理危机会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1.2 大学生心理危机源调查

(1)考试的影响度。370名学生在考试前有时会心情紧张,占57%;119名学生有时在考试后会心情紧张。77名学生考试从不紧张。(2)前途和就业的影响度。334名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和就业偶尔感到困惑和担忧,占52%;152名学生经常对自己的前途和就业感到困惑和担忧,占23%;57名学生从来没担心过自己的前途和就业问题,占9%。这说明学生普遍对自己的前途和就业问题困惑和担忧过。(3)经济方面的影响度。341名学生觉得生活中的经济压力一般,占52%;142名学生认为生活中的经济压力很大,占22%;89名学生认为没有经济压力。(4)感情、友情的影响度。466人认为自己很少有感情、友情困扰的时刻,占73%;118人认为自己经常有被感情、友情困扰的时候,占18%;认为自己很少和不会被感情、友情困扰的人数占9%。(5)人际交往的影响度。240名学生认为自己在人际沟通上有时存在障碍,占38%;228名学生认为自己在人际沟通交往上障碍比较少,占35%;68名学生认为自己在人际沟通上存在很大的障碍,占10%。(6)各因素的影响度。334名学生认为学习就业压力最大,占51%;157名学生认为家庭变故带来的压力次之,占24%。

1.3 大学生应对危机的方式

(1)社会支持度。在对大学生周围亲密朋友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只有11个人一个亲密朋友也没有,仅占2%,选择3—5个亲密朋友的有295人,占45%,选择1—2个、6个或6个以上的分别为147人和193人,占23%、29%。说明98%的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亲密朋友,建立了心理问题疏通的渠道;(2)学生在平时遇到各种困难或不愉快时,有191人选择压抑(喝酒、睡觉、让自己忙碌、假装高兴等),占30%,这部分学生在遇到困难或不愉快时较为消极。有147人选择转移(唱歌、跳舞、听歌、购物等)占23%,说明这部分学生有自己处理问题的途径,能排解自身出现的问题。有126名学生,占19%,选择发泄(哭、找人倾诉、大叫等)的方式解决问题。有183人选择顺其自然,占28%,这部分学生心态较好,能正确对待问题;(3)面对出现的心理问题,有53%的学生选择了倾诉,通过向家人、朋友、老师、陌生人诉说自己内心的问题,排解或寻求帮助,说明大部分学生能通过有效的方式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有224人选择了自己沉默不语,占35%,这部分学生面对心理问题时选择自己调节,而这种方式很难保障学生自己调节的结果;(4)倾诉对象的选择。 在对倾诉对象的选择中,有439名学生选择了向朋友倾诉,占68%;选择向亲友倾诉的有142人,占22%。选择向陌生人倾诉的有49人,占8%。仅有16人选择向老师倾诉,占2%;(5)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情况。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家长占11%,很少关注的有216人,占33%,有35%的学生选择一般关注,22%的学生选择非常关注。(6)父母与孩子的谈心次数。在对每学年学生与父母谈心次数的统计中显示,选择6次或以上的有228人,占36%;选择3~5次的有164人,占25%;有190人选择2次或以下。

进一步分析影响和父母谈心的原因可以看出,有262人选择不习惯和父母说心里话,占41%。选择和父母有代沟的有188人占29%,选择父母忙的学生有124人占19%,选择完全没有必要的有72人占11%,即共有59%的学生因为客观原因无法与父母进行良好的沟通。

2 调查中反映的情况

2.1 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需强化心理危机教育

从上述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典型特征比较了解,对心理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对自我心理健康的评价中,约88%的人认为自己心理健康,心理的评价呈正面性,说明学生对自我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呈满意状态。33%的学生对心理危机不是很了解,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危机的了解仅停留在概念层面上,或者不了解。但89%的学生认为应关注心理危机,认为心理危机会给自己的情绪、身体、学习生活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2.2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来源是学业压力

在对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乃至心理危机的主要因素调查中,可以看出,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生活中人际关系紧张带来的交往压力、恋爱问题等都或多或少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困扰,乃至造成心理危机。而各因素中334名学生认为学习就业压力最大,占51%;157名学生认为家庭变故带来的压力次之,占24%;人际交往、情感、经济等方面带来的压力大小基本相同。

2.3 学生排解不良情绪的方式需引导,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作用有待提高

调查表明,在遇到困难或不愉快时,有30%的学生用压抑的方式对待不良情绪和问题,此类学生处理问题较为消极,这类学生也是心理问题易发人群。面对出现的心理问题,35%的人选择了自己沉默不语,这部分学生面对心理问题时选择自己调节,而这种方式很难保障学生自己调节的结果。学生选择排解不良情绪的方式中有些是不健康的,需要老师或同伴的引导。选择主动进行心理咨询的为40人,占6%,表明现在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不足,不愿意主动向心理咨询机构求助。

2.4 同伴群体和朋友是大部分学生倾诉对象的首选

有53%的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选择向家人、朋友、老师、陌生人诉说自己内心的问题,排解或寻求帮助。在倾诉对象的选择中,68%的学生选择向朋友倾诉,22%的学生选择向亲人倾诉,这说明学生随着年龄的成长、生理心理的成熟,同伴群体在其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增强,仅有2%的学生愿意向老师倾诉,说明学生对老师在心理上仍存在一定的距离感,不愿意与老师有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

2.5 社会支持系统中父母的作用不显著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使压力事件的强度降低,而不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其作用则相反。亲密的、可信任的关系可以有效缓解压力或情绪。调查表明,父母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中的作用不显著。33%的家长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190名学生认为自己一年中和父母谈心的次数少于2次。共有59%的学生因为认为与父母有代沟、认为没有必要等原因而很少与父母谈心。这些学生在遇到困难或心理困扰时,父母并不是他们的首要求助对象。

3 调查启示

3.1 学校方面

3.1.1 学校应立足教育,重在预防

(1)加强对学生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工作。从调查中可以发现,33%的学生通过浏览网站获取一些心理学相关知识,30%的学生从书籍期刊上获取心理学知识,而通过参加培训获取知识的学生仅为2%,这说明学生愿意了解心理学知识,学校应加强心理学知识的普及,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知识竞赛、开展相关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心理学知识。(2)多形式开展辅导项目。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学生最需要辅导的项目是学业职业生涯规划,人际交往技巧,自我认知辅导,分别占到了26%、24%和22%,这说明学业、人际关系是目前学生最关注的问题,也是学生最想得到指导的项目。37%的学生希望心理工作者能与同学多沟通,35%的学生希望能够“举行心理健康讲座与咨询”,进一步了解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而引导自己及时调整心理上出现的问题。

在产生心理问题之后,选择何种心理辅导与治疗方式上,34%的学生选择面谈,30%的学生选择网络。面谈可以让学生当面发泄情绪,适合相对来说性格比较开朗的学生。而网络则可以让学生避免直接面对心理工作者时的尴尬心理,适合性格比较腼腆容易害羞的学生。

3.1.2 建立预警干预系统

学校在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应建立相应的心理危机预警干预系统。包括预警方式,预警对象,预警指标,信息评估等。预警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式:(1)班级同学基层组织: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第一时间发现相关学生的心理波动情况;(2)大学生心理社团:大学生自己的组织,可以平等地跟大学生进行心理交流;(3)辅导员和任课教师:跟踪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4)高校心理救助中心。(5)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通过合理的预警途径,对预警对象进行排查。同时通过调研,可以将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视为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代表性因素,作为预警指标。

3.2 学生方面

3.2.1 培养自我维护能力

心理坚强程度的提高有赖于个体的经历和心智的成熟,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独立思考,自我总结,调节情绪。高校定期开展的心理讲座,组织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活动,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多加历练,在心理教育活动中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排遣抑郁的方式,健康发泄不良情绪。

3.2.2 建立主动与被动表达自我的平台

这个平台的建立离不开学校的引导。学校应选择合理合适的方式收集大学生心理状况信息,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进行跟踪和监测。在这个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通过主动和被动的方式表达自我心理现状。

主动方式有:大学生通过总结和自我评价的方式,向学校相关部门反映心理问题。被动方式主要有:高校采用各种方式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或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或进行心理座谈会,或建立心理排查网络系统,鼓励大学生积极反映自身和同学的心理难题。

3.3 家庭方面

家庭要善于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的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形成于家庭,表现于学校。家庭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所了解,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增加与孩子谈心的次数,定期地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其生活和学习近况,并且努力掌握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其心理情况。

人际沟通的困扰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教育公平 贫困生 心理问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教育公平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一、教育公平内涵

教育公平的内涵:指适龄儿童按照国家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必须接受一定年限的基础教育;入学标准对任何公民都是公平有效。教育公平是社会现代化包括教育现代化的直接产物和重要特征。每个公民无论其经济状况、阶层、民族、地理位置、身体等条件如何。均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

二、在教育公平理念下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在自我认知方面: 贫困生自我认知往往表现为自卑有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这是困扰高校贫困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之一。他们凭借着勤奋和努力考进高校发现自己的物质条件与他人差距较大极易产生自卑感,这种自卑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质量,甚至影响着他们的性格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角色转换方面: 对高校贫困生来说一者是从“乡下人”到“城里人”。二者从“受父母、老师密切关注的学生”到“独立自主的社会人”。

在人际沟通方面: 大多数贫困生内心渴望集体的情感交流、渴望获得尊重,但现实生活由于自卑而往往回避与同学的交流,自我封闭,游离在集体活动的边缘。处于这种沟通障碍的高校贫困生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疏导,将大大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身心健康。

三、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分析

家庭方面: 高校贫困生大都来自经济落后地区再加上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易导致贫困生心理失衡。一般贫困大学生的父母因受教育程度较低教育方式比较简单,对孩子心理问题不够关心,与孩子情感交流沟通较少,当孩子遇到挫折困难时不能及时有效提供心理辅导易造成贫困生心理困扰。

学校方面: 由于高校的贫困学生大都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在学校基础设施简陋硬件设备陈旧、加上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理念传统、信息沟通不畅难以为学生在智力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保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高校贫困生的自尊心较强,部份高校在发放助学贷款、助学金以及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催缴学费工作时采取简单粗暴方式不经意中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有些高校学生之间有攀比、求富的风气,对贫困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

一些落后地区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忽视学生技能培养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当贫困生进入大学后在各项技能比赛、才艺展示等场合往往处于劣势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感和心理压力。

社会方面: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至不发达地区对他们的精神层面和心理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与其他大学生相比部分高校贫困生的视野比较狭隘、思想观念比较传统、性格相对内向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价值观念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乘虚而入冲击着高校学生思想。这些负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贫困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给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困扰。加之高校扩招后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使贫困学生自入学起就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四、缓解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第一,帮助贫困生完善资助体系。经济困难对高校贫困生来说是影响他们生活状况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如何减轻高校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向他们提供必要的经济资助和能力资助,是一项需要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共同努力完成的系统工程。

高校应探索建立健全多渠道、全方位的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科学合理地运用奖学金、贫困生补助、减免学费等国家政策;进一步发挥银行助学贷款;向社会企事业单位募集贫困生资助资金;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并指导学生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全面提升知识与能力;为贫困生联系企业带薪实习岗位、鼓励学生通过诚实劳动获得合法报酬,并接触社会、培养专业技能;与企业联合开设“订单班”按照企业需求制订培养方案。

高校应帮助贫困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技能增加自信、增强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社团心理辅导和个体心理咨询等形式帮助贫困生增强自我意识,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对他们进行实用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些社会急需的专业技能,增强其生存能力与发展能力。

第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给予贫困生精神扶持。高校应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社团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集体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贫困学生自我教育、自助成长。让贫困生逐步融入集体并获得同学的认可,不断增强自信减缓心理压力。同时高校应加强宿舍文明建设培养学生博爱、平等、包容、互谅等优秀品质,引导大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人际关系,营造温暖向上的宿舍氛围。使贫困生在大学期间感受到来自各方的温暖。

加强对贫困生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教育,引导他们坚定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辩证的眼光客观看待贫困问题。培养贫困生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和知足感恩教育。教育他们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常怀感恩之心。

第三、发挥家庭、高校、社会的合力作用。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需要家庭、高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由于心理问题的形成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对其干预也是长期持久性的。在心理问题调节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应在整个社会营造重视和关爱高校贫困生的氛围并加大对其资助力度。

参考文献:

人际沟通的困扰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绘画治疗;中学生;情绪障碍

绘画作为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的一种手段,近10年来国外有不少研究证明。绘画治疗在处理情绪障碍方面有突出作用,国内学者也开展了绘画治疗。本文对6例有情绪障碍的中学生进行绘画治疗,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来源于本院心理科咨询门诊,均为中学生,其中初中生4例,高中生2例。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15~18岁,平均16.21岁。咨询原因主要为: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等。临床表现:心烦、担忧、情绪不稳、易激惹等。

1.2 方法 采用房一树一人测验方法,首先准备A4白纸一张、一支铅笔。然后告诉来访者,请用铅笔在白纸上任意画一幅包括房子、树木、人物在内的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没有时间限制,均由来访者独立完成。绘画结束后,请来访者讲述绘画的顺序,咨询师对画中的房、树木、人物等进行询问。

2 结果

6例来访者在11~22分钟内完成了房树木人测验。画面形式分析:画面大小:画面大于2/3纸的4例,小于1/2纸的1例。画的位置:居中3例,左侧1例,上部2例。方向;房子正面5例,侧面1例;人6例均为正面。其他;1例画有太阳。

内容分析:房子;1例房顶过大。1例画了网状房顶,6例均画了十字窗,6例均画了门,其中1例为双扇门。5例画了门拉手,4例画了烟囱,1例烟囱冒烟,2例在门前画了弯曲的路。树:画松树l例,苹果树2例,桂花树1例,榕树2例;时间为夏季3例,秋季2例,冬季1例;大树冠1例,小树冠1例;1例树干左侧弯曲,1例树干有伤疤。人:画正面像4例,侧面像1例,躺着2例;画头发的4例,4例不画五官;3例为画火柴人;有4例解释画中人为自己,有2例认为画中人年龄为5~6岁。

3 讨论

绘画治疗是从绘画到达语言化的过程,作品本身是外界现实事件和自我关系的投影,各种人格的外在表现,因为当一个人情感埋藏越深,则离其意识越远,寻找相应的语言将其表达出来的可能性就越低。然而,情感的困扰却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如将其赋予可见的形式。绘画就是将潜意识的内容视觉化的过程,将主动想象的形式具体化,能看得见。患者借助绘画有时可以将早期记忆中被隐藏或被压抑的内容更快地释放出来,并且开始重建过去。Carlolan对5名有情绪困扰的青春期少年使用绘画表达自我形象,结果发现绘画有利于揭示青少年的情感和价值判断。Reese对具有情绪和行为困扰的儿童进行绘画心理治疗,探讨了绘画治疗作为情绪表达方式的特点与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