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范文第1篇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57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40-01

脑出血是指脑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内的出血。肺部感染是脑出血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脑出血后3-5天内,昏迷患者常合并肺部感染。因此,对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尤为重要。

1 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患者,男68例,女52例,年龄在46岁-76岁,平均年龄58岁,在抢救过程中行气管切开22例(18.18%),并发肺部感染13例(10.83%),死于肺部感染的2例(1.67%)。

2 预防措施和护理

2.1 防止误吸 ①:应采用平卧位,头偏向健侧,病情稳定后,为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可适当抬高头部,取头高脚低位,时间不宜过长,据脑水肿消退情况,一般3-5天后取平卧位;②口腔内分泌物多时应及时清除,摘除假牙,或义齿,防止吸入造成窒息;③胃肠减压,防止呕吐,胃内可注入吗丁啉促进排空。

2.2 口腔护理是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首先吸净口腔内分泌物,用生理盐水或3%的双氧水清洁口腔,每日3-4次,如是霉菌感染,可每天用4%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观察口腔粘膜,有无破损及感染,若有可疑应做涂片和细菌药敏试验。

2.3 饮食护理对预防肺部感染极为重要,多数脑出血患者,有意识障碍,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应尽早给予胃管鼻饲,以维持营养。本组48例患者采用鼻饲,鼻饲时要抬高床头,检查鼻饲管在咽部有无盘曲和脱出,再行鼻饲,鼻饲的量和速度要适当,同时要观察有无恶心、呕吐、鼻饲前应吸痰一次,鼻饲后30分钟内禁忌气道内吸痰,防止呕吐和误吸。

2.4 湿化与吸痰,同时给予吸氧,叩背、雾化吸入,以协助排痰。对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患者应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气道湿化,及时吸除气管内的分泌物和异物,也是预防肺部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上鼻区及气管切开处用双层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并反复更换消毒,保持湿润。0.45%盐水适合于支气管肺泡渗透压,采用0.45%生理盐水、抗生素、糜蛋白酶等溶液250ml-500ml/日,湿化液温度控制在32°-36°,防止滴入过冷的湿化液引起支气管痉挛。对没有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患者,可用雾化吸入,对呼吸道分泌物多而不能自行排出者,用电动吸引器吸痰。吸痰时注意:①严格无菌操作;②吸痰前先滴入湿化液2-3ml然后接上皮夹加压吸氧或呼吸机辅助5-10分钟使药物渗入终末支气管,有利于预防肺部感染和吸痰;③吸痰时负压不能太大,时间不宜太长,每次不超过15秒,2次间隔30分钟,以免引起吸引型肺不张或缺氧,加重脑缺氧。

2.5 坠积性肺炎的防治 因脑出血患者常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来治疗脑水肿,应用激素可使细胞的RNA和DNA合成降低,T淋巴细胞减少,淋巴母细胞的转化率降低。皮质激素对单核细胞的释放,巨噬细胞的移动、吞噬,细胞内杀菌及处理抗原都有抑制作用,使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另外,脑出血患者纳差,患者大量蛋白质消耗,式细胞吸附于肌体的呼吸道管腔表面,分泌多糖基质、纤维蛋白、脂蛋白等,并将自身包绕其中形成膜样物质,继发坠积性肺炎,出现难治性肺部感染。

2.6 调控通气 使paCO2有效控制在3.33-4.67Kpa,使paO2调控在12-20Kpa,方法:清醒患者每小时有规律的给予短时间的过度通气,是多余的CO2排出,同时给予低流量吸氧,昏迷者迅速清除呼吸道梗阻,建立机械通气,确保调控通气,预防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肺部感染;护理干预

急性脑梗死是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对患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1, 2]。由于此类患者往伴有肢体肌力减弱以及吞咽功能障碍,因此极易并发肺部感染[3]。若不及时治疗,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2008年7月~ 2012年12 月我院共收住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经过合理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结果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 年7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内科共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55~ 85岁,平均(74.5±8.6) 岁。住院时间(5.5±2.5) d。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痛、胸闷、咳嗽、咳痰等临床症状。痰培显示有细菌生长,影像学显示肺部呈炎性改变。60例患者急性脑梗死均经头部CT 或MRI加以证实。肺部感染诊断标准:(1)具有呼吸系统临床症状,如胸痛、胸闷、咳嗽、咳痰。(2)体格检查可闻及肺部有不同程度的干湿性啰音,听诊时呼吸音有不同程度减弱,部分患者有肺实变体征;(3)患者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37.5℃,同时白细胞计数>10×109/L;(4)痰培养细菌学检查呈阳性;(5)胸片X线表现为炎性改变。符合以上3项即可诊断为肺部感染。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给综合疗法,包括应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在针对疾病治疗的同时给予合理的整体护理干预。

1.3 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内科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3周后病情明显好转,无1例患者死亡或病情恶化,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炎症阴影消失或显著减退。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由于患者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较多,因此卧床时应采取头稍高的侧卧位或半侧卧位,以减少各种分泌物或食物误吸的可能。注意保暖,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每天对病房进行消毒,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

2.2 口腔护理

对于清醒且能自理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协助其用盐水漱口。对于昏迷或者不能自理患者必须要做好口腔护理工作(一般2次/d)。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留意患者口腔内有无溃疡以及真菌感染,并定期做细菌培养。一旦有此类情况应及时对症处理。

2.3 呼吸道护理

吸氧是改善机体缺氧状态的重要方法。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调节氧流量,防止误吸。注意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避免鼻祠时因速度过快而引起胃内容物返流。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痰多患者要定时翻身拍背,变换以促进痰液排出。吸痰要做到及时、定时,严格无菌操作。若患者病情允许,可配合引流,或者给予雾化吸入,痰稠及气管切开者可用家用氨溴索及生理盐水,每天雾化吸入2~3次。对于气管切开患者,为保持呼吸道湿润,可以每30~60min向气道内滴入湿化液3~5ml。

2.4 饮食护理

脑梗死患者身体虚弱,饮食护理非常关键[4]。对于因神经功能缺损导致吞咽困难的患者尽早插鼻饲管,间断鼻饲流质[5]。在鼻祠过程中应注意流速,以免因过快的流速而导致胃痉挛性呕吐。

2.5 密切观察病情

细菌药敏结果为出来之前可根据经验性用药。在护理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况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对于高热患者应视情况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咳痰患者应观察痰液的颜色和性质,若患者SaO2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往往伴有肢体肌力减弱,吞咽功能障碍[6],因此极易并发肺部感染。感染发生的时间一般位于脑梗死后2~14d。由于老年人由于生理性呼吸道清除功能相对减退,同时其疫功能相对下降,或长期伴有多器官疾病,加之生活不能自理,发生感染的风险更大。护理人员首先要对患者病情以及基础状况具有较全面的了解,从而在护理过程中能不至于被动,以最终改善患者的愈后,提高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顾力华, 庞永成, 龚瑞莹, 等. 急性脑梗死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15(21):38-39.

[2]李彦弢. 卒中单元模式治疗急性重症脑梗死临床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23(11):1835-1836.

[3]徐书雯, 罗姝旖, 王宝萍, 等. 老年人急性脑梗死合并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3,29(6):945-947.

[4]陈石伙, 黄渊炳, 江小兰, 等.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2):57-58.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范文第3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案,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加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加强治疗期间的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临床治疗,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 肺部感染 护理措施 临床症状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346-01

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起病危急、病情严重、并发症多、昏迷时间长、死亡率高等特点,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护理干预也比较复杂。患者术后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因为患者的昏迷时间较长,吞咽功能和咳嗽反射能力下降,致使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不能够自主排出,容易导致反流物或呕吐物误入呼吸道而引起肺部感染。治疗期间,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6例;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35岁,平均年龄(44.35±2.07)岁;患者入院后采用GCS评分标准[1]评估,3-8分患者44例,9-12分患者26例,经检测其血压水平为180-280mmHg/110-160mmHg之间的患者共36例;出血后给予血肿清除、去骨板减压术治疗者40例,30例患者给予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根据患者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护理措施,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未见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具体护理操作按照标准护理程序[2]进行。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护理:①呼吸道和口腔护理: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抢救中,应及时清除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若患者分泌物增多且排出不畅应行气管切开术或气管插管治疗,减少患者呼吸道中的死腔,保证氧气供应和有效气体交换量,以便于将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及时清除。选择适宜的口腔护理液清除患者的口腔,减少细菌滋生。②临床观察:治疗期间加强临床观察和生命体征的检测,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节律、频率、形态等呼吸功能,听诊患者的肺部呼吸音,按时做血气分析,严格检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做好呼吸参数的调整。③营养支持:由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常处于负氮平衡和高代谢的状态,术后尽早为患者提供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的食物可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对于无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尽早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在术后3天进行鼻饲,初始维持小量鼻饲,后根据患者的消化和胃肠道功能情况逐渐增加[3],帮助保护患者的胃粘膜情况,保证患者自体呼吸道的免疫能力。④预防感染:患者入院后给予单间隔离,保证其物品专用,并按时对病房和物品消毒。将患者头部抬高25-30°[4],帮助促进颈内静脉的回流,以助于降低颅内压,定期做细菌培养及空气消毒。保证临床治疗严格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定时为患者拍背、翻身、吸痰,保证吸痰时动作轻柔,调节其负压情况,减少患者的呼吸道粘膜损伤情况。因为患者气管内的干燥环境对气管壁纤毛的运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应采用气管内滴药或雾化吸入的方式保持其气道的湿润。

1.3 评价标准。采用院方满意度测评量表评估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90分,为非常满意;70-89分之间,为基本满意;≤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

1.4 统计分析。本组研究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经临床治疗和护理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为8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导致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因素较多,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肺炎球菌性肺炎、绿脓杆菌性肺炎、厌氧菌性肺炎革兰氏阴性杆菌性肺炎等,每种类型的感染致病菌和感染方式不尽相同,均会加重脑损伤的程度,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在临床治疗期间加强患者的呼吸道护理、感染护理、营养支持、临床观察等,可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促进临床治疗和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乔艳玲,胡玉兰,杜晓霞.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要点[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1,18(07):109-110

[2] 初雪云,张文玲.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30例原因分析及护理[J].山东医药,2012,13(04):198-199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老年胸外科术;氧气雾化吸入;效果;护理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026-01

胸外科手术对患者的肺功能会产生损伤,尤其是经常吸烟的老年患者,其呼吸道的分泌物较多,又经历胸外科手术会导致其肺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严重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雾化吸入是帮助患者排痰的重要方法之一,包括超声雾化、氧气雾化等多种方式,超声雾化对老年患者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氧气雾化的浓度较高、吸痰效果好,得到了更多患者的认可[2]。本次研究选取54例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氧气雾化吸入,观察其应用效果并探讨其护理体会,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我院行胸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54例进行本次研究,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62-87岁之间,平均年龄在70.6±2.5岁之间,54例患者中包括食管手术7例,气胸手术12例,肺部手术28例,其他7例。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解痉、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予以氧气雾化吸入,按照医嘱将药物注入连接好氧气流量表的氧气雾化器药物储存杯中,将氧气流量表置入墙壁的氧气管道处,根据具体患者的病情选择面罩吸氧或者从嘴吸氧,清洁患者的口腔,打开氧气源,调节氧流量约3-5L/min,将喷气管放入患者口中,时间约8-10min,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予以吸氧雾化,结束后,关闭氧气,常规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氧气雾化吸氧的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分析应用氧气雾化吸入在老年胸外科术后的效果,探讨护理体会。

1.4统计学处理

本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

2结果

54例患者氧气雾化吸入的时间在2-10d,平均天数为5.4±1.2d,在治疗期间有3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6%,其中2例患者是因吻合口瘘导致肺部感染,1例是因咳嗽无力导致肺部感染。

3讨论

3.1护理

3.1.1基本护理

为患者提供干净、整洁的病房、保持病房的通风良好,阳光充足,让患者感到舒适。在雾化前向患者讲解雾化的目的和作用,告诉患者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心理负担,提前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增强患者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患者的分泌物较多时在进行雾化前要清除口腔的分泌物。

3.1.2病情护理

在雾化过程中,由于药物气味等刺激,患者的唾液分泌量会明显增加,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变化,及时做好清理工作,保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对于咳嗽严重的患者在雾化吸入的同时可以对患者的肺部进行叩击,帮助肺泡上的分泌物排出,使气雾能充分到达肺泡,达到治疗的目的[3]。对于能自行排痰的患者要鼓励其通过咳嗽将分泌物排出。

3.1.3护理

患者手术后由于手术的切口疼痛,不能自主排痰,尤其是老年患者机体机能差,呼吸功能弱,咳痰无力不利于排痰,患者行仰卧位时,胸部的活动少,肺活量低,容易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等症状,因此,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深吸气,指导患者行坐位或者半坐位。为减轻切口的疼痛可以用双手按压手术部位减少切口的张力。

3.1.4调节吸入的氧量

氧气雾化吸入是氧气的高速流动做驱动力使药液形成雾状的微粒被吸入。在吸入开始时如果剂量过大容易使微粒进入气管造成气管痉挛导致呼吸困难,因此,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先小剂量进行吸入,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增加吸入量。

3.2研究结果

54例患者氧气雾化吸入的时间在2-10d,平均天数为5.4±1.2d,在治疗期间有3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6%,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尤其是老年患者,其生理和病理因素等导致并发症的发生率极高,在手术结束后予以氧气雾化吸入,能有效的帮助老年患者进行排痰,改善通气,效果明显[4-5]。综合考虑认为在老年胸外科术后应用氧气雾化吸入可以降低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丽钗,林燕敏,林映莲.氧气雾化吸入在老年胸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1):93-94.

[2]陈颖.两种雾化吸入法对胸外科术后患者通气功能的影响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6(14):92-93.

[3]罗惜纯,李肽芝,谢艳枝.氧气雾化吸入的临床应用和护理[J].家庭护士,2010,6(03):707-708.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老年人急腹症术后护理

老年急腹症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我院在2002年3月~2007年6月内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急腹症患者44例,占同期病区的20%以上,现结合文献就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4例,男18例,女26例;年龄60~82岁,平均65.8岁,急性阑尾炎13例,其中化脓坏疽性阑尾炎8例,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8例,其中胆囊穿孔伴腹膜炎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伴腹膜炎6例;外伤性肠破裂4例;外伤性脾破裂3例。

2护理体会

2.1温度的调节老年人对外界的温度适应调节功能较差,特别在严寒酷暑季节,老年患者从手术室返回病房后,由于温差较大,常易引起血压心率的变动,造成机体内环境的紊乱,故应及时给予做好保暖和降温措施,以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

2.2肺部感染老年急腹症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较多见,特别是高龄肥胖、营养不良、有吸烟史或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更易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对老年患者术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术后早期取半卧位,按时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对痰液量多而黏稠者,尽早使用蛋白溶解药和支气管扩张药物进行雾化吸入,鼓励患者间断做深吸气运动,最好做深胸式呼吸,有利器官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1]。

2.3胃肠道功能老年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较慢,胃肠蠕动的恢复及排气一般较中青年人慢1~2天,患者有结肠胀气时,可做肛管排气,鼓励和帮助患者在床上多做翻身运动,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和排气。2.4血管的护理手术后由于血管壁的损伤,血液淤滞及凝血成分的改变,老年患者易发生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术后要早期下床活动肢体,必要时给予热敷和局部的按摩。

2.5切口愈合方面切口裂开亦为老年术后常见并发症,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咳嗽患者在护理中应注意预防,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平时应给予腹带保护,及时给予维生素、白蛋白、抗生素等药物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6其他方面护理术后进食阶段的全身治疗和基础护理较为重要,要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能量的供应,及时配合专科医生处理并发症,输液过程中应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预防输液输血反应及静脉炎的发生,加强口腔护理及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同时更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

3临床护理评价的效果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范文第6篇

【关键词】ICU;肺部感染;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078-02

ICU患者呼吸道感染居医院获得性肺炎之首, 其死亡率可高达50%, 医疗费用亦随之升高,虽然已使用了层流空气净化装置,确保了空气洁净,但ICU 内存在患者对感染具有高度易感性,先进的医疗设备不易彻底消毒等众多原因,使其院内感染(HAI) 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病房,且在ICU 中各种病原菌感染发生率也有增高的趋势。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ICU 患者肺部感染, 根据个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预防和降低其感染的发生率。

1国内外现状

1.1国内状况,见表1。

1.2国外调查-CDC报告

美国约有5%的患者发生医院获得性感染-相当于每年200万人

医疗费用增加45亿美元

延长住院日共约8,676,000天

增加患者病死率。

2原因和相关因素

2.1原因分析:ICU 病人因基础病更为严重, 使宿主防御功能受损,多个易感者集中于相对窄小的空间内, 发生感染的机会比其它病房增加2~10倍, 而且耐药程度更加严重。

2.1.1肺功能低下,咳嗽无力:食管癌、贲门癌、胃癌等切除手术由于破坏了膈肌结构,使肺通气受到严重损害, 肺功能受到较严重的影响,不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有的患者肺功能低下,术后伤口疼痛不敢用力咳嗽,影响术后咳嗽等正常反射,痰液淤积造成感染。

2.1.2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时间过长:气管插管或切开主要破坏上呼吸道屏障, 削弱了纤毛清除运动和咳嗽反射, 降低了上呼吸道防御机能, 使鼻咽、口腔细菌随着导管气囊周围潴留的分泌物瘀积和下移, 进入气管肺组织造成呼吸道感染, 气管切开处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性渗出及水肿, 有利于细菌的粘附、定植及沿管壁下移, 引起感染。

2.1.3反复吸痰,直接损伤呼吸系统黏膜个纤毛系统

2.1.4术后吻合口瘘,误吸:食管癌术后出现食管胃吻合口瘘,食管内的食物残渣和消化液易从瘘口流入胸腔造成感染。

2.1.5医务人员无菌操作不严格,交叉感染:进入ICU 的患者大都经过大手术和使用大量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各自带有不同的细菌,使重症病房内菌种类型增多,,均易造成交叉感染.

2.1.6医疗设备不易消毒彻底:呼吸机的湿化器、雾化器和气路管道的细菌污染,进入下呼吸道接种定植.

2.1.7使用麻醉剂,镇静剂抑制咳嗽和吞咽反射。

2.1.8危重病人常用西咪替丁防治胃出血,使集体对感染性的炎症反应下降。

2.1.9抗生素和激素的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使定植于鼻咽部的正常菌群有所减少, 而耐药菌株易于繁殖, 这些细菌或真菌吸入下呼吸道引起感染。

2.2相关因素

2.2.1手术创伤,禁食;

2.2.2长期卧床,正常活动受限;

2.2.3年龄和基础疾病。

老年人呼吸器官老化,全身免疫力功能降低,小量有毒微生物亦可导致感染的发生。另外在ICU 抢救治疗患者中, 绝大多数患者有基础疾病,合并多器官衰竭,感染机会更高。

3预防

3.1关于人工机械通气

3.1.1吸痰管应选择粗细相当于气管插管内径的1/2,过粗易导致肺泡萎陷,过细则达不到吸引效果。

3.1.2吸痰管应比导管长4-5cm,以保证吸出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此时应向气管内注入湿化液(生理盐水30ml+庆大霉素8万单位+糜蛋白酶5mg+地塞米松5mg)以稀释痰液。

3.1.3吸痰时鼓励病人咳嗽,按压胸骨上凹刺激病人咳嗽,以便吸痰管能插入气管内吸痰。

3.1.4吸痰时,将吸痰管下至最深处向上提回0.5cm,再做捻转向上吸出。

3.1.5现提倡带负压插入,以免到达深部负压突然增大损伤气道。

3.2严格无菌操作,切断感染途径

3.2.1室内通风不少于2次/天,每次15-20分钟;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层流,正确采取空气及操作物品培养标本;加强紫外线空气消毒的使用及强度检测,最大限度控制院内菌群;

3.2.2根据病情及口腔PH值的检测选用漱口液进行口腔护理,最少保持两次,减少口腔感染;

3.2.3使用呼吸机应每日更换人工回路的管道进行清洁.使用呼吸机>7天,应更换全部管道.消毒方法;

3.2.4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一人一导管;

3.3加强雾化后咳嗽,叩背,拍痰,保持引流通畅

3.3.1评价患者术后咳嗽.咳痰及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3.3.2评价患者咳出痰的颜色,性状,粘稠度,量,以防患者误认吐出唾液是痰;

3.3.3经常帮助病人翻身,可1-2小时一次,危重病人可从仰卧位到左侧卧位到仰卧位到右侧卧位,交替翻身.翻身同时用手拍击病人胸廓,让病人咳嗽.如痰多不能排出给予吸痰。

3.4根据病情,配合医生基础治疗

3.4.1如咳嗽无力,分析其原因,给予对症处理.如有痰咳不出可进行气管吸痰.护理措施不能依赖患者和家属,要护士落实到实处;

3.4.2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烟雾不宜过大,以免发生窒息;

3.4.3严密观察病情,胸部外伤患者若出现气道内压力增高,气道阻塞等呼吸障碍时,应警惕肺出血的发生.立即通知医生,配合医生做纤支镜检查及止血并吸出。

3.5关于术后

3.5.1术后麻醉未清醒时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细心观察病人生命体征,重点监测血氧饱和度,有痰时及时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清醒后生命体征平稳,可改为半卧位.促进胸部扩张和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

3.5.2术后由于切口疼痛,病人恐惧不敢咳嗽,使分泌物阻塞在气道内,影响通气和换气功能时,我们应给病人讲清楚痰液排不出的不良后果,让病人用术前训练的方法练习排痰。

3.6加强心理护理:经常询问病人的自觉感受,加强护患沟通,以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增强患者抵抗力。

3.7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的正常功能,应尽早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应根据病情选择供给方式,专门的营养师给予配置。

4小结

医院性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我们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我们应注意对此并发症的研究和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怀芹.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7):825

[2]刘琼燕.ICU患者气管插管期间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7):836

[3]王绍琴.浅谈开胸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中原医刊,2005,1(1):32

[4]李卉.综合ICU患者肺部感染600例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3

[5]刘月芹,张荣泽,侯俭.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4 Apr, 13 (8):1083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范文第7篇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危象;急救;护理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处乙酰胆碱传递障碍引起的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于疲劳,表现为晨轻晚重,疲劳后加重,经休息后有所恢复[1] 。肌无力危象主要表现为急性呼吸功能衰竭,若抢救不及时,可因呼吸肌无力而窒息或呼吸功能不全死亡,其病死率可达15%~50%[2]。本文对8例重症肌无力危象病人的护理进行分析,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993年8月至2006年8月我科收治重症肌无力病人50 例,其中突发肌无力危象8例,占16%。8例肌无力危象病人全部行气管插管术,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病情稳定后带呼吸机辅助呼吸顺利送入院继续治疗。其中死亡1例,死于肺部感染,7例好转出院。

1.2急救护理方法

1.2.1保持呼吸道通畅肌无力危象的特征是进行性呼吸困难,处理的关键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保持病人有效的通气量。本组病例中全部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可见机械通气对抢救肌无力危象成功的至关重要。

1.2.2呼吸道管理①气管插管后给予持续湿化及吸氧,采用气管插管内滴入生理盐水湿化,雾化吸入,以利于痰液咳出或吸出,湿化量根据痰液的黏稠度、量及病人的生理需要及时调整[3];②保持足够的潮气量及气管的妥善固定囊气,气囊应充气,4 h放气一次,每次15 min;③放气前后应吸痰,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每次吸痰不超过15 s,吸痰前后给予1 min或2 min的纯氧吸入。吸痰前后给予湿化气道1次。在翻身拍背后及雾化吸入后充分吸痰,预防肺部感染。

1.2.3控制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诱发肌无力危象的常见原因,当危象发生后又加重了肺部感染,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本组病例中有1例死于肺部感染,肺部感染是肌无力危象死亡的主要原因,宜选择有效的广谱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可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脂类、氯霉素类。忌用氨基糖甙类、多黏菌类、四环素类抗菌生素。因这类药物能减少神经-肌肉接头部乙酰胆碱的含量,加重病人的肌无力症状[4]。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2次,并从呼吸螺纹管内腔取标本作细菌学检查,以指导抗生素的应用。

1.2.4心理护理当病人意识清楚时,对周围环境的改变紧张气氛和使用呼吸机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和濒死感。护士应关心体贴病人,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病情发展的原因、治疗方法和转归,以和蔼沉着的态度,熟练的操作技术给予病人安全感和信任感,使病人和家属积极配合,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因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无法说话。我科护士准备了护患交流卡片,卡片上书写常见不适和需要,病人可以指点卡片上的内容,以便护患之间进行交流。

1.2.5 入院过程护理入院前做好病人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吸干净痰液。接上便携式呼吸机,把病人搬到车床上,安装好护栏。准备好抢救箱、呼吸机、呼吸囊,以防入院途中病情变化。入院时由当班医生、护士、护工护送,途中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呼吸机是否正常工作,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到专科病房后,做好详细交班。

2结果

经过急诊科积极抢救及专科病房的继续治疗与护理,8例患者中有7例好转出院,死亡1例,该患者死亡于肺部感染。

3讨论

重症肌无力危象一旦发生,病势凶险,发展迅速,且预后严重,临床上若疑为重症肌无力危象,应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施行气管插管维持有呼吸及高质量的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5]。预防肺部并发症是缩短插管时间的主要因素。翻身、拍背、吸痰及气管内湿化可以减少肺炎及支气管炎的发生,早期气管插管可增加潮气量和适当提高呼吸,正压可以帮助预防肺不张,同时入院过程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机维持呼吸。护士面临方方面面诸多医嘱,在熟悉病情的基础上,掌握主要治疗环节,熟悉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进行忙而不乱,高效率的护理工作,在抢救的同时,要求急诊护理与基础护理并施,并做好病情观察和抢救记录。MGC患者呼吸麻痹,严重缺氧引起强烈的恐惧、焦虑、濒死感。护理人员应沉着冷静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情绪稳定,减少耗氧量,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将MGC的发生降到最低限度[6]。

参考文献

1郑少君.重症肌无力及其危象的观察及护理.医学临床研究,2006,23(4):602.

2张效公.胸处科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435-436.

3张兰娥,霍梅梅.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护理研究,2003,17(12B):1430.

4李晓波,张其刚.重症肌无力病人术后危象的急救与护理.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4,33(6):574.

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范文第8篇

【摘要】目的:观察脑外伤术后患者发生误吸致肺部感染的情况并总结护理经验。肺部感染是此病的重要并发症,不但增加患者痛苦及医疗费,而且是此病的重要致死原因之一,而误吸又是导致肺部感染的重要起因,做好呼吸道管理预防和减少误吸的发生,保持气道通畅,对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及降低死亡率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脑外伤术后;误吸;肺部感染;护理

肺部感染是脑外伤术后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可导致患者的致残及病死率增加,现将其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11年3月~2012年3月共收治由ICU转入的脑外伤术后患者234例,男性174例,女性60例,其中意识障碍及吞咽困难的患者80例,气管切开患者120例,清醒患者34例,发生误吸致肺部感染者20例。

2 预防肺部感染的具体措施及体会

2.1 合理使用抗生素:临床上经常根据患者表现出的体温增高及咳痰量增多,化验白细胞增高等特征来确定肺部感染的存在程度,听诊肺部呼吸音,观察痰液性质及颜色和量,通过定期做痰培养和药敏实验,据结果及时、合理的选用敏感抗生素,定期拍胸部X片。

2.2 加强呼吸道管理:对于意识障碍或咳痰无力者,给予定时翻身拍背,变换,协助排痰。掌握吸痰时机,根据患者需要进行适时吸痰。如为气管切开患者则按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充分湿化气道、有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痰液不多时也要定时吸痰,以便刺激气道引起自主咳嗽反射),故及时吸痰是防止肺内感染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2.3 氧疗护理 在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给予低流量给氧2~3L/min,气管切开患者给予套管内吸氧5L/min。

2.4 饮食护理:意识障碍和吞咽困难的患者应及早给予鼻饲饮食,避免因吞咽困难呛咳使异物进入支气管呼吸道而引起肺部感染。在给予鼻饲饮食前应明确胃管在胃内时才能给予注入饮食,每次鼻饲量不宜超过200ml,可采用营养泵缓慢滴注,鼻饲前应吸尽痰液,鼻饲后不宜立即吸痰,以免刺激呼吸道引起呕吐使食物反流入支气管引起肺部感染,在意识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及吞咽困难未改善前,不能过早地停止鼻饲饮食,否则可造成因进物误入呼吸道而引起肺部感染。

2.5 监测生命体征:监测T、P、R、BP及神志瞳孔的变化,特别是体温的监测,脑外伤术后患者可常规使用冰枕,以降低脑组织的氧耗。如发现患者体温偏高,汇报医生后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或其它降温措施。

2.6 病室内保持相应的温湿度:因脑外伤术后患者大多为气管切开的患者,意识障碍常伴有张口呼吸,如病室内空气不新鲜、干燥可引起或加速口腔黏膜的感染及痰液黏稠,故应保持病室内空气新鲜,每日用消毒液进行地面擦洗防止尘埃,并要限制家属探视,控制陪护人员以防止交叉感染。

2.7 加强口腔护理:由于患者的意识障碍、昏迷患者的肺通气以及换气功能减弱或不良、排痰不畅,口腔内的细菌可经过呼吸道进入肺组织而引起肺部感染。做口腔护理时应注意观察口腔内黏膜及舌苔的变化,并要测定口腔pH值,根据pH值结果选择合适的漱口液做口腔护理。

2.8 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 遵医嘱静脉补充脂肪乳、氨基酸、血浆等,以纠正低蛋白血症,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

2.9 加强病房管理 ICU内病原菌聚集,且大多为耐药菌株的特殊环境使院感发生率提升,在ICU的病人转至普通病房后,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予隔离。对于危重病人,尽量分散安排床位或住单间。做好病房环境的清洁消毒,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和培养。严格探视陪护制度,防止来自社会的各种疾病传播到病室,从而降低微生物污染,提高病室内外环境的质量。

3 结果 通过早期细心并系统的呼吸道管理,本组20例脑外伤术后患者发生不同程度误吸致肺部感染者在1~4周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为患者早期恢复和良好的预后起到了极大作用。

4 讨论 临床资料表明,脑外伤术后患者当中,气管切开、意识障碍及吞咽困难的患者发生误吸致肺部感染的发病率极高,合并肺部感染后,由于高热致肺的换气功能减弱,可造成并加重脑及全身组织缺氧,加重脑水肿。导致患者的致残及病死率上升,但如果从早期开始就注重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基础护理及病房管理,减少误吸的几率和误吸量,加强各环节气道的护理如:入院即刻、人工气道形成时及进食等前后各环节的护理对肺部感染的恢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可大大降低误吸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患者早日康复创造了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