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汉代文化交流

汉代文化交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汉代文化交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汉代文化交流范文第1篇

关键词:陶瓷;汉唐;丝绸之路;外来文化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字体,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器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花纹。”[1]同样是陶瓷,但是汉代与唐代陶瓷被各自打上时代烙印;同时由于各自不同程度的外交,造成外来文化不同程度的融入陶瓷艺术。

一、汉代陶瓷简述

汉代陶瓷造型的特征是凝重庄严。[2]当时的工匠深受汉代最推崇的儒教影响,美学和工艺美学理论中所贯穿的都是儒教的礼教,这一时期的瓷器并没有过分的装饰,多以动物纹、几何纹、绳纹等自然朴素的纹路为主。[3]

汉代陶瓷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彩绘陶器:汉代厚葬之风盛行,因而彩绘陶主要作为冥器出现。常见的器形有壶、盆、盒、碗、炉等。装饰纹样有几何纹、人物纹、动物纹等。色彩除红、黄、黑、白等,还有橙、绿、青、灰、褐等。河南洛阳北郊烧沟的汉墓群中,出土数百件彩绘陶器,其中以彩绘壶最多。[4]

2、釉陶:铅釉陶是汉代一种创造,在釉料中加入铅,不仅可以降低釉的熔点,还能使釉面增加亮度。釉的色彩也在黄、绿的基础上有多重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釉中呈色的氧化物有铁、铜两种,而又不能控制火焰气氛所致。

3、陶俑:汉代的陶俑不及秦俑高大,却富有生活情趣。既有人物俑还有很多动物俑。这些俑的尺寸大到一米多,小到几厘米。装饰上有彩绘、涂釉等。造型有夸张也有写实。制作上有模制、有捏制。火候上有高有低。

二、唐代陶瓷简述

唐代,是真正跨入瓷器的时代。汉代虽有瓷器但是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始瓷。到了唐代,不仅仅釉药发展成熟,而且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时代。

唐代陶瓷主要有两方面:

1、南青北白:唐代形成南青北白的制瓷局面。南方越窑的青瓷明澈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我国北方瓷土白净、气候干燥、窑炉结构等原因适合白瓷发展。唐代的白瓷除了在本国销售外还大量运销海外,在很多国家都有发现。

2、唐三彩:唐代最著名的还是唐三彩。唐三彩是唐代铅釉陶器的总称。三彩釉是由坩土、石英、草木灰和铅的氧化物配成的一种透明釉。唐三彩的种类,有俑类、建筑、器物等,几乎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唐三彩俑一般形体较小,手法以洗练明快为主,重在摄取神态,但也不忽略必要的细节。

三、外来文化对汉陶瓷的影响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第四》记载:“永元十二年,冬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国遣使内附,赐其王金印紫绶”也就是公元100年,罗马帝国属下的地区遣使到东汉首都洛阳,向汉和帝进献礼物。汉和帝也对其进行厚待赏赐,表示邦交上的最大诚意。这是罗马帝国与中国通史交往的最早记载。公元166年,古罗马大秦王安敦派使者来洛阳朝见汉恒帝,标志中西方交往的开始。 东西方两大帝国外交关系正式建立。

丝绸之路使得汉代与西方有交流、有外交,西域文化也由此在汉代的工艺上留下痕迹。

1、佛教影响:在湖北当阳刘家冢子东汉墓中出土的黑色四系罐,器表施玻璃釉,呈绿褐色,罐的肩部饰有一周莲瓣纹,装饰具有佛教艺术特色。这是佛教影响中国文化艺术的一个例证。[5]考古发现,东汉时四川彭山墓葬中已经有佛教,江苏连云港孔望山佛教摩崖刻像初步证实也属于东汉时期。所以可以推测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在汉代传入我国。陶瓷中的莲瓣纹受佛教影响的可能性就更大。

2、铅釉的使用:

汉代对于陶瓷的一大发明就是铅釉陶。对于铅釉来源有学者认为:“中国发明釉陶可能与战国秦汉时代道家炼丹所获得的化学知识有关。” [6]道家炼丹常常把铅、石英等物质放在一起烧炼,在炼丹的陶器里面这些物质混入黏土就会出现铅玻璃一样的表层,这启发人们发明釉陶。

也有学者认为铅釉来源于西域影响。“武帝北击匈奴,开辟了丝绸之路,西域文化也开始进入中原。在倡导儒家文化的汉代出现大量的杂耍俑、乐舞俑中,可以看到西域文化的影响。至今学术界存在认为釉陶是受西域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主张。”[7]

四、外来文化对唐代陶瓷的影响

唐朝丝绸之路畅通繁荣,与亚、非、欧各国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都十分频繁。史书记载从七世纪中期到八世纪中期的遣唐使节多达二十余次,两国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不断发展。[8]我国大量陶瓷运往西亚,同时西亚地区的特色也流传至我国。而西亚的特色在我国陶瓷生产中被广泛运用。

七世纪和八世纪初的唐代“是一个崇尚外来物品的时代,当时追求各种各样的外国奢侈品和奇珍异宝的风气,开始从宫廷中传播开来,从而广泛地流行于一般的城市居民阶层之中。” [9]

1、钴料运用:唐三彩中蓝彩的出现时间大约在唐开元年间,其钴蓝料的化学成份,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测试的结论是,该蓝彩属一种与铜共生的低锰钴矿,锰钴比值大约在0.03左右,与以后陶瓷上应用的国产高锰钴料差别很大。英国牛津大学化学实验室测得的数据与上海硅酸盐所的大体相同,结论是唐三彩中的钴蓝彩料来自波斯。[10]

2、陶瓷的造型:唐代是强大的封建帝国,社会又极其开放,吸引东亚、西亚人前来朝贡、贸易甚至是定居,波斯人与当地人通婚生活在一起,成为大唐人数不少的少数民族。波斯文化也被中土广泛吸纳,当时波斯文化在全国流行后,人们以其为美,将其文化融入各个方面,包括陶瓷。

陕西咸阳唐苏君墓出土的骑马武士俑,上下全身胡服:身穿翻领交襟窄袖短外衣,袒右肩,下着窄管套裤,足登马靴。[11]

礼泉郑仁泰墓出土的三彩女俑,有的戴帽沿有花的胡帽,穿窄袖圆领偏襟绿袍,红条纹裤,腰束带,足穿白条纹蓝色圆头靴,有的穿窄袖翻领交襟红长袍,袒胸、束带;有的穿袒胸窄长袖衫、长裙、披巾。[12]

北方白瓷槽流壶很像胡瓶,口上槽形流,腹的前端联珠缀上宝相花,另一侧安壮实的柄,柄上塑一光秃人头。这些造型是波斯、阿拉伯地区公院1世纪至4世纪的铜瓶、玻璃瓶常见样式。 [13]

人们生活中的碗、钵、高足杯、高足碗等器形因为外来文化的影响,造型也变得线条优美,原先的敞口碗变成曲口碗,高足杯、高足碗做成多曲船形杯、船形碗。

3、陶瓷的装饰:唐三彩装饰纹样中的胡人形象,波斯商人形象很多,他们头戴毡帽、身穿右开襟的翻领长袍或圆领窄袖衫,足登高筒尖头靴。除了胡人的装束在唐朝流行外,胡人的舞蹈、运动都在当时被推崇,这些胡人的特色在陶瓷的装饰上有明显的体现。唐代陶瓷不仅仅是为了内销还会外销,因此为了使外销更顺畅陶瓷制造就会迎合外销地的风俗与审美。所以唐代的陶瓷纹饰还会有椰树、骆驼等唐朝稀有物种的纹饰。

堆花椰子树双鸟纹,在长沙窑贴花器物中较为常见。椰树在我国,除南方少数地区外少有种植,而公元九世纪美索不达米亚的白釉兰绿彩陶器,几乎都是用椰树花纹来装饰。[14]显然这种装饰是从波斯陶器装饰中移植而来的。

唐代陶瓷还广泛运用波斯、印度等西域诸国流行已久的忍冬蔓草、联珠、对兽对鸟等花纹。并发展为卷枝蔓草。在唐代陶器上还出现在萨珊王朝时期流行的人物舞蹈纹,尤其是胡人在乐队伴奏下跳起旋转度很强的舞蹈场面,洋溢着强烈的异域风情。

唐代传统的陶瓷技术与域外优秀文化的结合,形成大唐独特的艺术风格。

五、小结

丝绸之路在汉代开通,从此中国开始与外正式广泛外交。但是汉代只是开始阶段,不如唐代外交之路顺畅。纵观汉代陶瓷会发现,其中吸收外来文化现象不多,有些还存在疑虑,不知是本土因素还是外来文化技艺的影响。例如关于铅釉陶的来源问题学术界就存在两种争论。而唐代与外来文化广泛深入交往下,陶瓷表现出更明显的西域风情,在材料上加入外来原料,在装饰造型上加入外来文化因素。但是不管是汉代还是唐代都是非常积极促进与外国交往,愿意吸收外来文化,将其与本土技艺结合的。这样的外交理念促进了本国文化的繁盛,同时促进中外友好和平相处。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想要源远流长得取长补短式的借鉴外来技艺,融合创造式的采用外来文化。

参考文献

[1]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外二种)[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2] 王秀月.论陶瓷造型特征的发展[J].景德镇陶瓷,2014(2):26-27.

[3] 卢羽.我国古代陶瓷装饰艺术研究[J].海峡科学,2014(12):81-83.

汉代文化交流范文第2篇

月光洒满在大地落在每个人的心里,此时是赏月的最佳时机,大家等待中秋节的到来已久,中秋节把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中秋节放假安排通知_中秋节的神秘来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1中秋节放假安排通知2021年9月19日-9月21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六)上班。

其中,2021年9月21日是中秋节,为法定假日。

中秋节的神秘来历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在古老的中华文化里面,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所以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现在讲的通俗一点,尤其是中国大陆就直接称它为‘’中秋‘’了。中秋节似乎是一个外来,长久以来一直不是中原王朝的固定节日,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据专家考证,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这非常有道理。进入20世纪,国内外的专家相续在一些发掘的考古遗址里面发现了具有月亮崇拜的图案。

中秋节的发展历程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历史久远,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据记载,在汉代时,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晋时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不过不太普遍,晋时期中秋节在我国北方地区还不很流行。

八月十五古诗四句《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宋-杨万里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独自行。

《中秋》

唐-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中秋登楼望月》

宋代-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月二首·其二》

唐代: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汉代文化交流范文第3篇

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我国的乐器概况。

从东汉覆灭到隋朝建立以前,中国的北方战乱屡起,政权更替频繁,北方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原汉族流徙南方。这种政治的社会动荡,不仅促成宫廷雅乐更加衰落,而且大大地推动了中原汉族同境内外不少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特别是和西域各族以及中、西亚国家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

我们首先谈谈弹拨乐和管乐器:

1.四弦琵琶(曲项琵琶):它从西域经由中亚传入中原,唐代常称其为龟兹琵琶。它原用木拨子弹奏, 唐裴神符第一个改为手弹。《隋书・音乐志》记载周武帝时, 有龟兹人曰苏低婆,从突厥皇后入国, 善胡琵琶” , 当时苏的演奏轰动了长安。

2.五弦琵琶:也是从西域传来, 五条弦, 原用拨子弹, 后也有用手指弹的。

3.阮咸(直项琵琶):原称“秦琵琶” 或“秦汉子” , 是由西域之“ 弦”

演变而成。颈长而直、腹圆。武后时, 蜀人蒯朗从古墓中得到。这种乐器, 因其形和晋竹林七贤图阮咸所奏的乐器相同,于是成为“阮咸”。

4.箜篌:源于亚述、巴比伦、埃及、希腊等地的竖琴,我国开始弹奏约在公元前111年。箜篌也有来自朝鲜的说法。

5.箫:中原乐器,这指的是排箫,也叫“比竹”。在汉代鼓吹曲中占有重要地位,奏法与今口琴相似。日本、罗马尼亚、匈牙利也有这种乐器,可能是从我国传出去的。

6. 筚:出于龟兹,竹管,顶端加一哨子吹奏,亦称为笳。后在下端加一喇叭就是唢呐。

7.笛:也称羌笛,汉时简称为笛,现在箫的前身。原有四孔,京房(公元前77―37年)在它后面加了一个高音孔。汉时笛始横吹,为使两者不相混淆,如用横笛则在前表明“横”字。

其次是打击乐:

1.腰鼓:从西域传来,鼓壁大的用瓦,小的用木头。唐代还有“正鼓”、“和鼓”的名称,都是指的腰鼓。演奏时正鼓为主、和鼓配合。

2.齐鼓:古人说它“状如漆桶”。龟兹部中的“骑鼓”,不知是否指的同一种鼓。

本文重点阐述琵琶与西域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二、琵琶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琵琶是中国民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自秦汉时期从东亚乃至西亚传入中原以来,一直以“马上之乐”的独特魅力,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颗粒性音响,塑造了中原文化的独特品性。秦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是琵琶在中原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当时的“琵琶”一词,指的是所有的弹拨乐器的总称。

1.曲项琵琶

汉朝的武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逐渐打开了一条通往中国的丝绸之路,使西域诸国的多元文化得以进入中原,它在对我国南北朝至隋唐的文化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这都与西域文化的渗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一时期西域文化的形成主要来自印度的佛教与现伊朗、波斯文化的两股势力。从三世纪下半叶至八世纪,以天山北道的龟兹古都(现新疆库车地区)为中心的佛教文化,这一地区固有的土著文化构成了西域地区最为丰富且独具个性的艺术文化。在这些早期的壁画中可以发现中国的阮咸的直颈琵琶,到三世纪末四世纪初起开始出现一些近似于棒状的五弦直颈琵琶的画像和浮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西域地区的第二个文化中心便是天山南道的于阗(今新疆的和田地区),她的艺术特征与天山北麓的龟兹乐不同,在和田地区出土的陶器中可以发现有一些四弦的曲项梨形琵琶。

这是由三至七世纪所形成的西域地区最早的文化发展期。从这些出土的名器中较难说清其弦数的多少,但是该乐器为梨形、横抱着用拨子来演奏,在共鸣箱的下端有一块打着结的小板, 像似现代琵琶上的缚弦。可以发现这些特征与中国的四弦曲项琵琶相一致的。但是,这种曲项琵琶实际上在天山南麓的龟兹古国也曾少量出现。据此可以推定在当时的西域地区, 即天山南北两地曾出现过较为分明的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也就是说龟兹古都以五弦直项为主;而天山南麓的于阗地区则以四弦曲项为中心的不同文化形态。当然曲项琵琶也曾出现在天山北道的龟兹而形成交叉现象,但这一时期就总体而言,原则上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现象。

2.五弦琵琶

五弦即五弦琵琶,五弦较曲项琵琶稍小,直颈。其原生地或谓中亚,或谓古印度,或谓即在龟兹。大概至迟在北魏时期传到中原,有关五弦琵琶出现在我国的最早纪录,它阐述了来自西域的胡乐逐渐来到中原,从后魏的宣武帝起开始真正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这一条记事叙述了大统十三年(548) 文襄帝接位以来西域音乐深受到人们欢迎, 而河清(六世纪中下叶) 年间以后这种胡乐便“传习尤盛”起来。这一时期,五弦琵琶实际上也被称作龟兹琵琶或胡琵琶五弦琵琶由龟兹传入中原的时间约在吕光破龟兹的四世纪下半叶(北魏),而到了六世纪中叶以后的北齐胡乐开始出现盛行之况。从时间上来说正是张骞出使西域以后将胡乐摩诃兜勒带回中原, 中西文化的交流逐渐得到展开,琵琶、箜篌之类的乐器开始传入中国。在唐的十部乐中五弦琵琶被用于西凉乐、疏勒乐、燕乐、天竺、龟兹、安国、高昌及高丽等八部伎之中, 可见北魏以来随着西域乐的传入及其在中原的流行, 它与五弦琵琶有着不能否定的密切关系。大约到宋代,五弦琵琶失传

3.阮咸琵琶

阮,即“阮咸”,华夏古琵琶的一种。起源于秦、汉以古长安(今西安)为中心的中国西北地区。当时名为“琵琶”、后亦有“秦琵琶”、“直项琵琶”之称。据西晋傅玄《琵琶赋・序》“闻之故老云: 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 念其行道思慕, 故使工人知音者,载琴、筝、筑、箜篌之属, 作马上之乐。观其器: 虚外实, 天地象也; 盘圆柄直, 阴阳叙也; 柱十有二, 配律吕也; 四弦, 法四时也。”晋“竹林七贤”中的阮咸精通音律,善弹此器,在演奏和乐器改良方面成就卓越。直至唐武则天时,人们为了嘉奖其功,将阮咸所用琵琶正式命名为阮咸,简称阮而流传至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魏晋至唐宋的一千多年一直是阮乐技艺的辉煌时期。在很多的唐诗宋词及传谱中都有关于阮的技艺演奏方面的描写,如:唐代白居易《和令狐仆射小饮听阮咸》、蔡逸撰《阮咸谱》、《阮咸调弄》、《琴阮二弄谱》,宋代张C《鹧鸪飞・咏阮》、赵彦端《减字木兰花.赠摘阮者》等等。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由盛渐衰,庞大的宫廷燕乐和雅乐日益缩小,音乐文化处于从宫廷逐步走向民间的转型时期。音乐形式出现多元化倾向, 说唱、戏曲等形式逐渐兴起阮也开始进入到民间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伴奏中,被大众所接受、喜爱。为了适应民间小型、便于流动演出的各地方戏曲、说唱音乐的伴奏要求, 因其所需音域较窄及特殊音色的需要, 阮在与戏曲音乐的结合中逐渐改变形制。传统构造的阮几乎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变为以月琴、双清等形式存在。

汉代文化交流范文第4篇

关键词:隋代;飞天;艺术特色;影响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89-1

隋代结束中国长期的分裂局面,政治经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隋文帝杨坚对佛教极其敬奉,隋代是莫高窟建窟密度最大的一个朝代,据不完全统计,隋代仅仅统治38年,在莫高窟建窟100余个,其中新建石窟101,重修北朝石窟5个,前四个时代是隋代的三分之一。①在这个飞天发展的特殊时期,飞天的艺术特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隋代飞天的艺术特色

丝绸之路给中国的经济、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交流,作为陆路丝绸之路的中心敦煌,用莫高窟记载和传承着佛教与中原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婀娜多姿的飞天已经成为敦煌的代言人,隋代的飞天比早期石窟中的飞天少了沉重和粗犷,多了轻盈和曼妙。

(一)飞天形象的创造性

公元581年,隋代建立,定都长安,陪都洛阳,统一了长期处在分裂的全国。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为汉代两百多年首都的洛阳,是汉文化的中心地区,汉文化在隋代得到有效的继承和大规模的发展。

汉代画像砖,石刻画中都存在着大量的百戏、伎乐、舞人形象,其中就有巾舞、长袖舞、绸舞、汉代的折腰等丰富的乐舞形象,为隋代的继承和交流结合奠定了基础。例如:第427窟西壁,飞天飞翔的姿势优美,体态轻盈,特别是有变这身飞天,在姿态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汉代的折腰,隋代受到汉文化的影响上半身不再是直立状态,而是充分展现了女性柔软的腰部,身体由之前的大U,一部分变成了小U,姿态变得温婉柔美,更加地婀娜多姿,表现出一种柔情含蓄、曼妙的体态。敦煌壁画上也有类似折腰的造型,例如,飞天造型中有很多飞天持花飞行,身体弯成“U”形飞翔,我们可以大胆来试想,飞天的“U”形倒转过来后的造型,与汉代长袖舞中的折腰极其相似,无论是是汉代袖舞中折腰的运用,还是敦煌壁画中“U”形飞翔舞姿,都是用腰的柔软来表现女性温柔含蓄的魅力,符合中国文化所蕴含的审美需求,受到汉代乐舞文化的影响,这是中国式飞天的特创之举。

虽然飞天的造型与前期整体的风格保持一致,但是改变了西域式飞天的粗犷和沉重,变成了颜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形象,显得光辉烂漫,极富想象力,中原式飞天的特点日趋成熟。

(二)飞天神态的生动性

早期飞天和印度飞天是及其相似的,上身基本直立,膝盖以下向上折起,丰乳细腰,上半身,神情单一,基本没有神态,眼睛、肚子都是用一个圈来表达,面部的线条粗实,给人沉重单板的感觉。尽管有许多因为氧化看不清楚面部,但从能看清的一些壁画上可清晰的看到飞天的神态。

(三)飞天意境的丰富性

隋代飞天的艺术特色还体现在飞天意境的丰富性,例如:第206窟西壁佛龛内的五身飞天,这五身飞天组成飞天群,错落有序、姿态各异地飞翔,有的持花,有的撒花,由上向下飞行,腰间系着长裙,身材曲线修长,轻盈舒展,长裙线条由粗到细,肩披多条丝带,丝带细且长,犹如水波纹,周边彩云飞旋,飞天的飞动趋势与周边彩云的运动趋势一致,把飞动时的动感和流畅描绘得淋漓尽致。隋代的飞天在飞行的意境上比之前的飞天更加丰富,给人以确确实实在漫无边际的天空自由翱翔之感。彩云的映衬,增加了活泼明朗的气氛,不再是从前单一、沉厚的意境。从色彩上来看,主要以枣红色做背景,颜色搭配也更加俏皮、丰富,飞天拖着长长的裙尾、飘扬的丝带,显得既活泼又曼妙。飘带是飞天的辅助补充物,单纯的飘带本身就具有飘逸轻盈的意象,当飘带和人体结合在一起时物与物产生的效果就出现了。

二、隋代飞天舞姿在敦煌舞中的影响

早期石窟中的飞天以男性为主,动作阳刚,棱角分明,体态粗壮,睁大的眼神,贴切地表达了男子的阳刚和雄健,粗实的线条,眼鼻耳唇都未体现女子所有的清秀的美感。到了隋代,这是从早期飞天向鼎盛时期过渡的一个阶段,一方面,飞天从以前主要以男性为主的造型,变换成主要由女性为主的造型,姿态更加地妩媚多姿,由有棱有角的“Z”字形向婀娜婉转的“S”形过渡。在学习高金荣教授的敦煌舞教程中,深刻体会到早期石窟中的舞姿都是苍劲有力、曲折分明的,表现的是男性阳刚有力的一面。进入隋代后,舞姿呈现婀娜多姿之态,讲究曲中有圆、圆中有曲,表现的更多的是女性柔美多姿的一面,而且面容清秀,眼神清晰,神态描绘得更加细腻。

隋代前后的飞天风格的划分,直接导致了敦煌舞的不同时期的风格差异。隋代的过渡不仅丰富了飞天舞姿的内涵,也丰富了敦煌舞蹈的内容,壁画的飞天不仅仅只有男性,更多的是女性,不仅仅只有男性的造型,更有女性的“S”形曲线,为后来人们重现壁画舞姿、创造敦煌舞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隋代的飞天也为中原式飞天开辟了新风格,同时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汝中.敦煌壁画乐舞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9.

作者简介:

汉代文化交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博白县;合浦郡;五铢钱;海上丝绸之路

1979年,在博白县南流江大桥以下半公里的河滩上出土一批五铢钱。博白县博物馆于废旧收购部征集到了这批钱币。据说这批钱币装于一个陶罐中且被埋在岸边的坡地上,被二位捕鱼人发现被发掘出来,出土时没有其他共存物。由于对它的具体出土地点和出土情况已无法弄清,本人只能就钱币本身情况并结合有关专家对汉代货币的研究成果作初步的探索。不妥之处,请有关专家指教。

一、钱币概况

这批钱币重8公斤余,有些锈结严重,难以分解,由于埋藏时间长,氧化程度不一,铜锈呈绿色。经整理,完整的有二千四百多枚,青铜质,铜声有些清脆,有些吵哑,铜质不一。面文为右左读法篆书“五铢”,书体清秀,笔划清晰明了,背无文。钱径2.5厘米,穿1厘米,枚重2.3克左右。经过辨认,这批五铢钱都是同一种形制的铜钱。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也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在我国五千年的货币发展史上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在中原开始发行五铢钱,从此开启了汉五铢钱的先河。一直到东汉末年为止,除了中间有些小的变动(例如王莽统治的时期)之外,西汉、东汉上下四百年内,五铢钱一统天下。五铢钱奠定了中国圆形方孔的传统。这种小铜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在下面用篆字铸出“五铢”二字。“铢”是古代一种重量讲师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因此所谓“五铢”实际上很轻。其版本大体可分为武帝五铢、东汉前期五铢、剪边五铢、董卓五铢、直百五铢、蜀五铢、魏五铢、沈充五铢、太和五铢、永平五铢、永安五铢、梁铁五铢、常平五铢、隋五铢等,这些版本各有其特点。比如东汉前期五铢为公元40年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采纳马援建议开始大铸行,面文特征是“金”字头较大,“五”字交笔更弯曲,“朱”字头圆折,竖画两头较细,铸造较为规整;剪边五铢为东汉晚期又称“錾边”五铢或“剪轮”五铢,指边廓连同部分钱肉均被剪去或錾切的五铢钱,无外廓,“五铢”二字残留偏旁;董卓五铢为公元190年,东汉末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所铸,无内外廓,“五铢”二字夷漫不全,很难辩认,世讥称之为“无文”,该钱堪称我国货币史上最劣质轻贱之小钱。这批窖藏五铢钱从钱文和形制来分析,应属东汉前期五铢。

二、钱币来源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设置了汉合浦郡,其北与郁林、南海二郡为邻,南接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东南面濒临北部湾,海面宽阔,地理条件优越。境内岛屿较多,河网密布,溯南流江、经北流江而上入西江,再溯桂江、漓江可至桂林,过灵渠,再沿着湘江可入中原。合浦境内拥有天然的港口,是我国出入东南亚地区最近最便捷的海上通道。由于合浦地理位置重要,西汉时就在此设置关塞。《汉书・地理志》“合浦郡”条中记载:“合浦,有关,莽曰桓亭。”汉代合浦郡的管辖范围相当于今之广西东南部、广东西南部及雷州半岛等广阔地带,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换句话而言,汉代合浦郡的范围大约为今天的环北部湾地区。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西汉时合浦郡拥有“户万五千三百九十八,口七万八千九百八十”。

由于合浦郡位于汉王朝国土的南疆,面向北部湾,背靠大西南。境内沿海平原广阔,天然港湾众多,水网交错,与中原地区交通联系极为便利,也是当时中原通往交趾郡与南海诸国的咽喉要地和最便捷的通道。当时船只为了减少风险和避免迷失方向,只能沿着海岸航行,并且尽可能取道最便捷的航线。而合浦郡一带的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末至夏季盛行西南季风,秋季盛行东北季风,恰好符合这一要求。因此,汉代合浦郡及其港口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商口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同时外国使者和商贾来中国,多经合浦港溯南流江而上,经北流河入珠江流域,至桂江,过灵渠,再沿湘江到达中原。同时,中原商人也从这些水路抵达合浦。所以合浦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商贸市场,用熙熙攘攘、商贾云集来形容起繁华一点也不夸张。目前所知的合浦大规模汉墓群就说明了事实如此。作为合浦郡管辖下的博白,其境内的南流江正是沟通南北交通贸易的必经之路。合浦港旺盛的商业活动,没有理由不影响到博白。可以推想到,在博白南流江沿岸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商业服务设施或者集市,以适应商旅的需要。但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恐怕博白商业活动也仅限于此。根据文献记载及考古发掘得知,汉代南北经济交流的格局大概分为“南货(海外的琉璃及珊瑚、象牙珍珠、犀角、翡翠等)北去,北钱(五铢钱、金币及丝绸、瓷器、漆器、铁器等)南来”。作为岭南之一县的博白,必然也是以当地土特产与中原一带商人进行交易,从而获得五铢钱及其他物品。此外,众多专家已考证,广西汉代货币经济的发展,始终与中原地区熔为一体。换句话说,就是中原地区流行什么货币,在广西也必然反映出来。汉代广西本地虽然具有较高的青铜冶铸技术,但尚没有证据表明曾经铸过五铢钱。所以说,博白出土的五铢钱自然时经商贾从中原输入的。

汉代文化交流范文第6篇

笔者是天津人,在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天津市面上卖的烧饼主要是两类:一类是有馅的,如鱼市的杜称奇火烧、明顺斋什锦烧饼等;一类是无馅的,主要有芝麻烧饼、油酥烧饼和有焦黄的硬壳、周边有高檐的炉干烧饼。

炉干烧饼又名吊炉烧饼,这种烧饼是靠吊炉烤熟的,所以分外香甜可口。烤炉的底部是炭火,上端有烙子,距离炭火一尺左右,烤制烧饼的人要用手托着烧饼生坯,胳膊伸进炉内把生坯一个个贴在烙子上。做烧饼的师傅胳膊常年受炭火烧烤,不仅燎得一根汗毛皆无,皮肤也烤成了紫红色,可见其辛苦。这种烧饼两面焦黄,清香脆甜。笔者也吃过一面有焦黄壳带麻仁,一面软,周边有檐的缸炉烧饼。这种带檐烧饼的外形与烘烤法基本与新疆的馕相似,但是笔者在天津并没有见过类似新疆馕坑式的土台子缸炉(没见过不见得就没有)。也或者真的是用改造过的大缸烤制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文化的传承、交流和融合,其因素是复杂的。前不久,一些学者还认为古代中国是以粥饭方式食用五谷的,称为粒食传统。面食传统起源较晚,可能在汉代才较为普及。有些学者则认为中国的面食技术是汉代才较为普及。有些学者则认为中国的面食技术是汉代自外域传入的,不属于本土原有的粒食系统。但是,考古发现黄河流域在新石器时期就有烙煎饼的陶鏊,因而,古代中国没有面食传统的观点也就不攻自破了。至于天津的缸炉烧饼与新疆馕之间究竟是谁影响了谁,现在却很难说。但是它们之间显然是有着互相影响和交融的。

哈密瓜与中瓜

哈密瓜是葫芦科甜瓜属的一个变种,也就是说,它是一种大甜瓜。其果实为卵圆形或橄榄形,个头较大。果皮为黄色或青色,有网状纹路。果皮、果肉都比较厚实,果肉质地绵软,味道香甜,是我国新疆的特产,主要产于哈密、鄯善、吐鲁番等地,有1700多年的栽培历史,约有60多个品种。按成熟季节分为夏瓜和秋瓜两类。夏瓜多在6月至8月初成熟上市,一般皮薄不耐贮存。秋瓜又称冬瓜,多在8月中旬到霜降前成熟,皮坚实,耐贮存。哈密瓜通常用作瓜果鲜食,也可以晾干后制成哈密瓜干,其色如琥珀,绵软柔韧,甘甜可口。哈密瓜还是一道新疆名菜,名叫“哈密瓜盅”,又称“花篮藏宝”,是用新疆特产的墨绿皮西瓜、哈密瓜和多种干鲜瓜果雕刻拼制而成的冷拼甜菜,甘香酸甜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更有意思的是哈密瓜还可退敌。据说在清朝末年,镇守新疆阿勒泰边防的知州接到密报,5万沙俄兵逼近,边关告急。当时的知州赵守章寡不敌众,无奈之下摆出了个空城计。待一队沙俄兵进城之后,突然四处城墙上冒出了无数杆枪来,一时喊声震天。沙俄士兵惊叫起来,马上手忙脚乱地应付,可是不等他们发射子弹,却不知从哪里滚落出了成百上千个圆溜溜的东西来,密密麻麻的,黑色的外壳。上面还冒着缕缕青烟。只听得一片爆炸声,硝烟四起,沙俄兵以为遇上了炸弹,匆忙逃出城去。踩踏之下,加上城中事先埋伏的枪弹,沙俄兵损失惨重。赵知州大获全胜。事后大家才知道,那些圆“炸弹”原是哈密瓜。外面涂上了一层黑沥青,又点燃了扔到地上,才把沙俄兵吓跑的。

天津也产甜瓜,俗称香瓜。甜瓜的种类很多,果形各异,有球形、卵形、椭圆形或扁圆形的;皮色有黄、白、绿、杂、条纹、斑纹等:果肉有绿、白、红、橙黄色;肉质有嫩而香、甜或淡的,也有绵软而香、甜或淡的。天津产的香瓜一般个头不大。重量也就100克左右,味清香而脆,瓜顶上顶着个疙瘩。有意思的是,人们只知道天津有冬瓜、西瓜、南瓜、北瓜,却不知道还有“中瓜”。什么是中瓜呢?中瓜就是重达几千克而顶上无疙瘩的大甜瓜。这种中瓜其实是哈密瓜在京津地区引种的变种瓜,这种瓜在笔者小时候见过吃过,可惜现下却罕见了。

大盘鸡与脱骨八宝鸡

如今,天津开了不少新疆餐馆,挂牌菜是“香酥羊腿”、“手抓羊肉”和“大盘鸡”。前者是新疆菜能强项,后者是吸收各地鸡菜之长发展而来的。津菜中河海两鲜是重头戏,但鸡菜也占有很大的比重。传统津莱菜单中就有“烧蒸鸡”、“干酥鸡”、“烩两鸡丝”、“烹鸡座”、“鸡茸燕菜”、“鸡丝银针”等。经过改良的有“黄焖栗子鸡”、“正阳烧鸡”、“桃仁鸡”、“朱砂鸡丁”、“炒熏鸡丝”等。在有关杨柳青人赶大营的记载中,天津人在清代就在乌鲁木齐大十字一带开饭馆卖“脱骨八宝酥鸡”了。八宝鸡的做法源于袁枚的《随园食单》。海菜如今还挂牌“上海八宝鸭”。做法是在禽类腹内装填入火腿、鸡肫、干贝、虾仁、莲子、香菇、冬笋、青豆蒸制而成。成品禽肉酥软,各种酿料相互渗透,多种美味,香醇异常,是一种馅料菜。不过馅料中的八宝可随地因时而异。新疆当地有名菜叫“八宝酿香梨”,是以新疆库尔勒香梨去皮、核,内填糯米饭拌多种干果制成的馅熏制而成。成菜造型美观,梨脆馅糯香。津菜到了新疆肯定会有一个本土化过程。这便是文化交流乃至融合的结果。

馄饨和曲曲海参

中国人吃馄饨的历史可是追溯到汉代。从新疆出土的唐墓中曾发现了四只馄饨和一个饺子放在一个木碗中。可见馄饨很早就成为中国一种很普通的大众小吃。不过,馄饨在各地的叫法并不相同。广东人称其为“云吞”。云吞者,如吞日月,形容吃馄饨是连汤带水一起吃下。四川人称其为“抄手”。抄手者,说汤中必放辣子,吃起来如冬围炉火,袖起双手。唇触碗边,不用箸匙,就可风卷残云。

馄饨是天津人最重要、最平常的早点食品。过去天津人把馅大者叫云吞。馅小者叫馄饨。而在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云吞和馄饨早已经是不分彼此了。天津的回族兄弟也有馄饨,为鸡肉或牛羊肉馅,配上羊汤,风味独特,不过那既不叫云吞,也不叫馄饨,而是以形而名。称之为“菱角”,包制方法也略有不同。

新疆维吾尔族兄弟也有馄饨,是用肥羊肉丁、洋葱末、盐、胡椒粉、孜然做馅。包制方法与汉族馄饨相仿。但是不叫馄饨,称之为“确曲儿”。这“确曲儿”下锅煮熟后,汤里要放上揉碎的薄荷叶,风味别具,十分爽口。

现代,随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新疆的“确曲儿”,加上沿海的食材,创制出一道新疆名菜,名为“曲曲海参”,是仿制“响铃海参”创制的。方法是以面皮包鸡肉馅制成曲曲(即“确曲儿”),炸制并配以烧海参而成。特点是曲曲色泽金黄。皮脆馅香,海参滑嫩,咸香味鲜,是一道入典名菜。

汉代文化交流范文第7篇

关键词:汉唐两代;外来食品;加工技术;中国饮食文化;当今发展

中图分类号:TS972.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吃。所以连我们的先人都有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论断。但我觉得,吃不仅只是种生理欲望。真正的“吃家”会吃,享受吃。因而,吃有三品:“上品会吃,中品好吃,下品能吃。”①这正是对吃的境界的精当论说。作为中国人,我们可真是有口福的,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几本书都写不完的。作为西安人的我,那就更有口福了。西安小吃之丰盛在全国都是有名的,就像鼓楼回民街、西羊市、大皮院,简直是我的最爱,每次去那儿必大吃一通。同时,我也老觉得奇怪,像回坊的这些食品,看似都不是中原人开发的。那么它们都是如何产生的呢?思绪纷飞,我回到去探究以长安为首都的汉、唐与外界饮食交流的情况。

中国与外界的饮食交流很早就开始了,可算得上规模的要从西汉张骞通西域以后。张骞通西域,很多外国食品传入中国。比如:“葡萄,大宛国特产,酿造葡萄酒,极醇美;石榴,大夏国特产;胡麻,即芝麻、油麻,原产于大宛;胡豆,包括蚕豆和豌豆。②还有西瓜、甜菜、胡萝卜、茴香③等等。从上面的材料,我们会大吃一惊,原来现在那么多熟悉的食物都来自外域。那我们中国的食物种植就那么落后吗?不是的。我认为,汉代是外来食物大量引进的一个阶段。而到了唐朝,则是一个对引进的食物全面吸收、融合、创新发展的阶段。对于这个阶段,我将以葡萄酒、胡饼、羊肉泡馍、冰糖与石蜜这几种源于外域,而在中国创新发展的食物,来一窥这时期的饮食文化交流。

“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经过娘草工艺制成的饮料酒,读书较低,在八到二十二度之间,原产于亚先后西南小亚细亚地区,张骞通西域后引进。“兰生”为武帝时葡萄名酒。”④除了中原人自己酿酒,“唐代有许多湖人开设酒肆,并用胡族女子充当侍者,称“胡姬当垆”。因为胡族女子风流洒脱,有异域风情,所以胡姬酒店生意火爆,常压倒同行。”⑤因而,我们可以看出,汉朝只是引入了葡萄、葡萄酒,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正是唐人对葡萄种植法的探索,对葡萄酒酿造技术的“损益”、创新,才能使葡萄酒在唐朝“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不是贵族的稀有品。

接下来要说说胡饼。胡饼到是自汉代以来就传播于中原各地,并普遍的进入百姓家庭。时人对胡饼的认识见于《释名》卷四释饮食“以胡麻著以也”。当时人把外域称胡,因而从外域来的饼叫胡饼。到了唐代,胡饼大为流行。《资治通鉴》卷二一八记载,唐玄宗避安禄山叛军,逃途乏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白居易有首《寄胡饼与杨万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馋饥杨太史,尝看得似辅兴无。”从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唐代胡饼的特点:从炉内烤熟,含油,饼上有芝麻。而且,当时辅兴坊制作的胡饼最著名。重要的是,胡饼在唐朝还发生了流变。“造型上,大小有了区分。1969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代墓葬中曾出土一枚直径19.5厘米的大胡饼。制作方法上,推陈出新,把胡饼改进成一种油煎饼。”⑥并且,胡饼到了唐代又加了新品种,即于饼中着馅。《唐语林》:“时豪家食次,起羊肉一斤,层布于巨胡饼,隔中以椒、豉,润以酥,入炉迫之,侯肉半熟食之,呼为‘古楼子’。”⑦我觉得,当时的胡饼有点像今天回民街上卖的馕。

接下来要说的是陕西最具代表性的小吃,羊肉泡馍。据说唐代从西边昭武九姓的人来长安,他们的馍在路上风干了,就用水泡着吃,到了长安,他们就把剩下的馍泡在一锅羊肉汤中,发现味道极其鲜美。这羊肉汤在周朝就有,叫“羊羹”。所以说羊肉泡馍是在民族交流中偶然产生的一道美食。之后,羊肉泡馍慢慢流传开来,有一种杜撰说是羊肉泡馍的产生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作为“吃家”的我,当然也研究了吃泡馍的技巧。馍要手掰,要掰的细小,才好入味,吃泡馍时,不要用筷子搅,要顺碗边一点点蚕食,方能保持鲜味不变。据说当时用羊肉泡馍宴请外宾,外宾赞不绝口呢!

最后,我要谈谈糖。也许大家不知道,现在生活中常见的白砂糖其实是唐朝从外域引进的。唐朝以前,我国已经有蔗糖生产,可质量不好。“唐太宗时从印度引进一种蔗糖加工技术,产品称为沙糖,即白糖。”⑧同时,唐朝还出现了石蜜,也就是类似于冰糖的一种糖。《唐会要》记载:“西番胡国出石蜜,中国贵之。太宗遣使与摩伽佗国取其法,令扬州煎甘蔗汁,于中厨自造焉,色味愈于西域所出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代不仅引进这种食品,而且引进了加工技术。最难能可贵的是,唐人能够吸收并发展这项技术,使之能在唐朝生产的更多、更好,能被我们普通人享用。我想,这才是一种发明真正的意义,也真正的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

汉、唐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尤其是唐朝。通过唐代的饮食交流,我们便可以窥见,唐朝之所以强盛,就是因为它在不断地学习,学习各民族的先进之处。所以说现在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而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饮食,在当代却受到了冷落。随着西方文化的全面入侵,可口可乐、麦当劳此类西方食品包围了我们的生活。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爱吃汉堡,喝可乐,可却不顾此皆垃圾食品,对人体无益。我认为,与其喝一瓶可乐,为何不去喝一杯银耳红枣梨汤,既美味又滋补。中国传统的饮食历来注重与养生结合,因而食物总是力求美味与健康的双赢。

既然如此,那如何在西方饮食强势影响下,把它推向世界呢?通过麦当劳的风靡我们可以发现,当今越强势的其实才越是世界的。所以,要发扬中国传统饮食,我认为,首先要下大力气去发展饮食文化的相关产业,这样才能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生存。近两年中国出现的“百富烤霸”,我觉得就是个吸收、创新的成功案例。它吸收了西方汉堡的做法,可同时在料理上采用中国传统的蒸、烤,因而生产出来的汉堡更符合中国人口味,也更健康。

百富烤霸公开叫板洋快餐,就是为中国餐饮争了一口气。中国饮食文化有那么丰厚的底蕴,若是能有像汉、唐时那种虚心学习的宽广胸怀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我相信中国饮食文化发扬光大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唐振常《品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2] 陈诏《中国馔食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3] 刘茹军《中国饮食》,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4] 赵荣光.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5] 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4月第一版

[6] 徐海荣主编《中国饮食史》卷三,华夏出版社

[7] 《陕西省志》第七十七卷民俗志,三秦出版社

注解

① 唐振常《品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② 陈诏《中国馔食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③ 刘茹军《中国饮食》,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④ 赵荣光.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⑤ 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4月第一版

⑥ 王赛时《唐代饮食》,齐鲁书社,2003年4月第一版

汉代文化交流范文第8篇

在去年伦敦佳士得的秋拍中,一件中国西汉时期的黄玉带钩,拍前估价为10万至15万英镑,最终的成交价达到了82.525万英镑,创下了汉代玉器拍卖的最高纪录。这也再一次彰显了高古玉作为一类顶级奢侈品的收藏价值。

古玉价值是“美”“好”“古”“稀”四字综合

高古玉虽然是有实力藏家的最爱,但在一些玉器拍卖市场上,却以明清玉器居多,高古珍品难觅踪影。一方面是因为高古玉存世稀少,另一方面需要收藏者练眼力,辨真伪,高古玉鉴定门槛较高,收藏者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每个历史时期玉器的造型、纹饰和使用方式都不一样,收藏者不但要熟记大量玉器特点,而且还要了解各时期的历史知识以及考古资料,辨别玉料,认识不同时代的制玉特点。

藏家称,古玉的价值体现在“美”“好”“古”“稀”四字上。所谓“美”,是指古玉的艺术性要高,要有美感,一眼看去就被其吸引的古玉自然是美玉。以美作为判断玉器的优劣这一标准自古就有,古人形容一块玉好称其“美玉”,如美玉和氏璧,因为它美。所以秦王愿意以10多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可见玉美的价值连城。任何一件玉被人喜爱,首先是它的美感。了解到这一点,对古玉投资十分重要。“好”即是指玉完美、品相好。美好的古玉是投资古玉的首要条件。所谓“古”,就是指年代要久远,在“美”、“好”的前提下,越古老的古玉越有投资价值。“稀”,即存世量少,有珍稀性。一块古玉真品,如果符合这四字诀,那么将是不可多得的收藏精品。

古玉收藏选精品

古代艺术品的投资,充分体现投资者的智慧、才能与胆识。虽然收集古玉的风气虽已逐渐形成,但仍属起步阶段,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对高古玉收藏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价格普遍偏低,若与国外拍卖行价格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故其升值的潜力很大,目前仍有机会以较合适的价格收集到高古玉精品。

同时,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各种出版及展览宣传活动的增多、互联网信息的迅速传播、资料的便捷检索查阅,加强了爱好者与藏家藏品间的交流互动,收藏要首先清晰定位收藏目标,才可避免走一些弯路。

高古玉收藏要走精品路线,越是极品升值越快,把握好三要素:珍、精、稀,即高古玉要玉质珍贵、工艺精致、题材稀罕,这是高古玉投资收藏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