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流通经济与管理

流通经济与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第1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客观上为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学逐渐成为显学.理论经济学特别是对西方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此同时,应用经济学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货币银行学、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研究者甚众。在我国,经济学研究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

然而,研究流通领域经济运行的流通经济学却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陷入了低迷状态(纪宝成,2001)。21世纪是商业的世纪,正是大商业、大流通、大市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黄国雄,2002),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却陷入了贫困状态(夏春玉,1999)。应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复杂的、多样的流通实践更加需要正确的流通理论予以指导,研究流通理论应该得到重视,流通理论应该得到大发展。但现实却是:流通经济学被作为三级学科,流通经济学的博士点为数极少(只有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几个单位),全国大部分高校砍掉了流通经济学专业,或改为市场营销,或改为国际贸易,或改为产业经济学,如今,保留流通经济学专业(贸易经济)的只有16家。流通领域研究的专业期刊只有几家,即《财贸经济》、《商贸经济》、《中国流通经济》、《商业时代·理论版》、《商业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其他流通类期刊流通方面的文章所占比重大大减少)。

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思索。为什么在市场经济大发展,流通成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刘国光,2001)和基础产业(黄国雄,2002)的时代,流通经济学却被社会遗忘,却出现了流通研究的低潮?夏春玉(2000)提出了四点:一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假设使流通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野中消失;二是经济学的格式化过程间接影响了经济学对流通的关注和研究;三是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和经济学家认识能力的有限性限制了经济学关注流通的视野;四是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并不是完整的流通理论。全国高校商经教学研究会主持的《关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的思考》课题报告(2001)认为,西方理论缺少对交换问题的专门研究和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一般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是流通经济学出现低潮的主要原因。纪宝成(2001)指出,对贸易经济学科冲击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表现在:学科分离,内外贸专业的分离;缺乏与新学科、新专业的相互协调;非盈利专业与盈利专业相混淆;队伍建设问题。外部因素有:政府机构改革,撤销了贸易局;教育部对专业目录的调整;盲目照搬别国经验;教育学科的重理轻文等等。

这些认识也许并没有抓住流通经济学贫困的要害。首先,西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一刻也没有放弃对交换贸易的研究,从重商主义的自由贸易论到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交换论,从德国历史学派的贸易保护论到埃奇沃思方框交换契约论,无不充满着对交换、贸易的研究。西方非主流经济学,如新制度经济学也是从交易出发,研究交易费用和产权的关系,核心是研究制度和交易费用在交易中的关系,而且康芒斯把交易分为三类,其中一类就是平等的交易即交换,杨小凯、黄有光(1998)等人还尝试从分工交换的角度研究流通,杨小凯指出,如果交易效率得到提高,则国内贸易将因一国之内的分工水平提高而产生。但如果交易效率提高幅度不是很大,则在没有形成全国统一市场时,贸易可能在各个地方性市场内进行。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全国性市场便因分工水平的提高而产生。如果交易效率继续提高的话,则高效率的分工水平便会要求更大的市场规模与之相适应,此时局限于一国市场之内的贸易和产品交换无法充分利用高水平的分工经济,因此国际贸易便会从国内贸易中产生。其次,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是十分完整的流通关系论,马克思从商品的二重属性开始,从分工入手,详细论述了商业资本的流通和商人、商业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商业劳动的性质和商业利润的来源,研究了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同时还创造性地研究了国际贸易问题。再次,内外贸学科分离本身有一定道理,因为国际贸易毕竟是不同国家的经济贸易交往,这种贸易和国内贸易不同,它时时要受汇率、关税、国家的贸易政策所制约,因此,在研究领域上与国内贸易有相当大的区别;教育部对学科调整并不会妨碍一个学科的深入研究,只要这个学科是具有生命力的,就会形成研究群体。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入门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教育部并没有规定理论经济学中有制度经济学的学科,然而还是有众多学者乐于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可见,流通经济学的贫困问题还是要从流通经济学的内部人手才能解决。本文尝试从核心概念和学科研究对象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经济学方法论,以新的研究范式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流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以求教于国内专家同仁。

二、流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任何一种规范的经济学研究必然有其核心概念,该概念是对众多经济现象的高度逻辑抽象,概念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同时又是对事实的高度概括。

商品流通是连续不断的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马克思指出,“每个商品的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循环,同其他商品的循环不可分割地交错在一起,这全部过程就表现为商品流通”。可见流通应该作为流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因为它反映了商品流通的实质,更能体现出流通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具有较强的解释力。这表现在:商品流通这一概念反映了商品运行的过程,而且是社会化大生产中商品多次不断的运行,因此商品流通更能反映出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中介沟通地位,错综复杂的商品循环更能反映出流通的复杂性,才需要探究商品流通运行的规律,研究如何有效地处理好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分析商品流通的资源配置。这一概念,既包括了交换,又涵盖了市场,还暗含了商业出现的必然性,因为如此复杂的商品交换没有媒介商品所有者的商业是不可想象的。可见这一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应该成为流通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对流通的专门研究,是政治经济学所难以涵盖的。因为政治经济学虽然也研究商品流通,但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揭示商业资本的增值和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是资本和剩余价值。西方经济学也研究交换和贸易特别是国际贸易,而且形成了一套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如要素禀赋理论、比较利益理论、H-O理论等,但它侧重于把交换看作一种外在的机制,没有触及商品流通的内核,把国际贸易作为开拓市场的手段,轻视对国内贸易的研究,西方经济学把一国内的商品流通当作一种黑箱(夏春玉,2000)。因此,流通经济学有必要把流通作为核心概念对商品流通进行专门的研究。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与学科体系的构建

确定学科研究对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只有在学科对象确定后,才能确立研究范式,进而建立研究的逻辑框架,才能进行演绎推理,结合实证研究,解决研究对象的问题。目前,对流通经济学的对象有四种观点:关系论、规律论、服务论、主体论。

关系论认为,由于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中介地位,流通经济学一方面要研究流通与生产、分配、消费的外部关系,另一方面也要研究商品流通领域内的商业内部关系。规律论认为,社会商品交换既受普通经济规律的影响,也受流通过程特有经济规律的作用;流通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商品流通活动中的这些特殊规律。服务论认为流通产业是由处于商品交换和流通过程中的所有中介人即商人构成的一个特定的产业,商人从事的活动表面上看来是进行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在流通产业内提供以“为卖而买”为核心内容的商业服务活动,即为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提供服务活动;既然商业活动的本质是提供商业服务,那么,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商品或商品交换活动本身,而应该是商业服务。主体论以流通领域中的每一个行为主体如商人、商业企业等为研究对象来研究流通领域中的具体问题。

以上这四种研究对象论各有特色,但是都普遍忽视了一点,即作为一门经济学科应该研究资源配置问题。

流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必须研究流通领域的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问题。即研究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推动商品运动的各种行为,如采购、运输、仓储、加工、销售等不断地社会化、规范化最终达到最优化。由于现代流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因此流通领域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实际上就演变为流通产业的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这里有一个难题,就是流通领域与流通产业的关系。领域这个概念比较模糊,在《资本论》里,流通领域包括两个环节,即G-W阶段和W-G’阶段。在这两个阶段,商品与货币的转化都需要有流通组织的劳动耗费,从事这类活动组织的集合就成为流通产业。因此,研究流通领域的资源配置,具体到流通产业才能够体现出来。从实践来看,人们把研究农业、工业、流通业分别作为一、二、三产业,并分别叫做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服务经济学等。所以,可以把研究流通领域资源配置的流通经济学称为流通产业经济学。如果不从对流通领域资源配置的研究过渡到对流通产业资源配置的研究,流通经济学只能是停留在关系论、规律论的层次,无法上升到从产业层面来研究的高度。那么,对流通领域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也就难以深入。

明确了流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可以大致构建流通经济学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流通的基本假设。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有该学科所公认的基本假设,一个学者的研究要形成一个体系,也必须有贯穿其所有研究工作的一致性假设,否则,其提出的理论模型之间容易出现自相矛盾而难于前后一致。笔者认为,流通经济学基本假设主要有:流通时间节约假设,假设t1<t2,设U1为花费t1给流通企业带来的效用,U2为花费t2给流通企业带来的效用,则必有U1=F(t1)>U2=F(t2);流通费用最小化假设即满足:maxC(x)stC(x)=f(x),U(x)≥U(x0);理性经济人假设,即maxU(x),stU(x)=px-cx。第二部分,研究流通产业组织理论,即流通组织的SCP分析,流通产业组织的博弈分析,流通产业的竞争模型。第三部分,研究流通产业结构,即流通产业的不同业态之间的比例关系,流通产业的规模,流通的空间结构、地区结构的均衡,流通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产业的投入产出。第四部分,研究流通产业政策,用IS-LM模型和AD-AS模型分析由于流通产业政策的变动对流通增加值的影响,同时研究各种政策的配套和协调。第五部分,研究流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流通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和溢出效应,分析国内商品流通与国际商品流通的相关关系。第六部分,研究流通产业的发展趋势,运用产品生命周期假设等研究流通业未来的发展。第七部分,流通经济学专题,主要研究流通经济学中的电子商务问题,物流现代化问题,全球化背景下流通企业的跨国经营问题等。

四、流通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经济学理论的本质就是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几个主要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逻辑体系。理论的创新来自对新现象的分析或对旧现象的新解释。既然经济学的理论是一套逻辑体系,那么新的经济学理论的构建就首先要严格遵守形式逻辑内部一致的要求,否则,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无法说清楚。林毅夫(2000)指出,传统的经济学研究经常侧重观点的整理而忽视逻辑分析和推导,经常也只讲个人对某个问题的观点、想法和主观愿望,常以个人的判断或其他经济学家的观点、理论替代逻辑推论,或是以比喻代替推理,所以,难以形成逻辑体系。现有的流通经济学普遍采用的是定性分析方法,而且不重视逻辑分析和推导。有些流通经济学教材和论文还停留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论阶段,许多内容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就贸然下结论,结果使流通经济学在逻辑结构上十分松散,没有形成一套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这种研究方法,只重视证实主义,而忽视证伪主义的运用,结果造成许多问题甚至使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也难以形成共识,造成进一步研究的困难。比如对流通与生产的关系的认识,有生产决定论、流通决定沦、生产流通相互决定论等等,一直在学术界难以形成共识,虽然从事流通研究的大部分学者倾向于流通决定论,但是,在工业化时代,在物质产品没有十分丰富,在工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和GDP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时代,没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经济数据的有力支持,这种观点难以得到大多数从事经济研究的人的支持。这也是流通经济学一直强调流通重要,流通业是支柱产业、基础产业,实际上却不为政府和社会重视的重要原因。而制度经济学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就是在建立了交易费用这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与市场关系的替代的思考,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在严密的逻辑推理基础上推论出科斯定理,从而赢得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流通国际化模式 流通国际化组织形式 流通国际化经营方式

流通经营主体的国际化组织形式

流通国际化条件下,起领导作用的流通经营主体必须是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型企业。广大中小型企业虽然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国际化生产和流通,但它们的参与只起从属作用。

大规模企业总是和先进的组织形式相联系的,因为只有先进的组织形式才能有效支撑维系大企业的正常运转。因此,流通国际化条件下的流通经营主体,无论是生产型企业,还是纯流通企业,都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符合国际市场运行规则。同时在突出主业的基础上,实行多元化经营,通过科贸、工贸、农贸、金(融)贸等的相互渗透融合,不仅可以创造连带效益,而且可有效化解流通国际化带来的风险。

大规模企业有利有弊,关键是看大企业存在的前提和背景。在流通国际化背景下,面对更加开放的国界和无限扩大的市场边界,大规模企业的利大于弊。

首先,对于大企业会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产生边际效益递减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提出了规模经济概念和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企业规模经济范围随技术水平提高而不断扩大,平均成本也随之不断提高,企业规模与技术水平相一致。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是必然的,也是合理的。建立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Q=AKαLβ)基础上的规模报酬递减规律,在增加技术变量之后是不成立的。实践中这一理论得到了实证支持。以中国企业为例,中国企业在比较优势指导下,在原有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后续研发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片面扩大生产规模,就会导致规模收益递减,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但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企业规模效益随着结构的提升会不降反升。同时通过海外并购方式扩大企业规模,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

其次,对于企业规模扩大会产生垄断的观点,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因为有潜在的竞争者,所以存在“无显著超额利润的均衡约束”,即企业规模不会无限扩大,也不会存在过度超额利润,企业规模扩大和市场自由运行并不矛盾,集中度高的垄断市场仍然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市场,美国的跨国公司可证明这一点。

最后,对于大规模企业存在“大企业病”的现实,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扁平型组织结构的建立,大规模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在降低,管理效率及应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也在大幅提高。

所以,在流通国际化条件下,采用现代企业制度的大规模企业不仅受到企业家的青睐,也得到各国政府的支持。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政府尽管在各自国内反对垄断,提倡竞争,但在国际舞台上和国际化进程中,由于大企业代表行业乃至国家竞争力,各国政府反而采取措施鼓励企业扩大规模,垄断国际市场,以提高本国竞争实力。

流通经营主体的国际化经营方式

(一)内向流通国际化经营方式

在国内市场,代表流通革命的连锁经营方式是贸易类纯流通企业的现代化经营形式,也是国际主流流通经营方式。连锁经营打破了传统的“商圈”理论和规模收益递增规律不适用流通企业的偏见,使流通企业特别是零售企业不再受市场界限的局限,流通企业也和生产企业一样,随着连锁规模的扩大而出现规模收益递增现象,甚至连锁的范围突破国界,产生跨国连锁经营。所以,连锁经营不仅是内向流通国际化流通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式,而且成为跨国流通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和国际竞争的主要经营方式。生产企业在国内市场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商品流通:一是自己铺设销售渠道,建立自己控制的批发或零售终端;二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相互参股控股,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对方的领域;三是和专业批发或零售企业进行经营层面的供销合作,通过纯流通企业的销售网络销售自己的商品。

(二)外向流通国际化经营方式

对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如果说在国内市场,本国流通经营主体主要通过现代化的经营方式扩大规模,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以应对来自国外的跨国企业在本国展开的国际竞争的话,那么,外向流通国际化的经营方式要比国内市场复杂得多。与国内市场相比,国外市场不确定因素更多、竞争更激烈,所以应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参与国外市场的竞争。

总体上看,本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主要有出口进入、合同进入和对外直接投资三种方式。图1显示的是这三种方式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出口进入模式的核心是国内生产,境外销售,介入程度小。合同进入以技术合同、专利、合作协议等为主要内容,介入程度一般在出口和直接投资之间。投资进入主要是指通过创建新企业或收购兼并现有企业的方式,取得目标国家的资源和市场,它是跨国公司控制世界市场的主要手段。

从时间序列看,外向流通国际化从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脉络大致为:初级阶段,企业致力于产品出口,多是在国内被动地接受国外的订单。中级阶段,企业主动到国外市场销售产品,雇佣外国,或与国外制造商签定合同,制造自己的产品。高级阶段,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国际融资、派出经营管理人员和授予外国公司以商标、技术的使用许可或特许经营权等各种形式,积极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存在,实现跨国经营。

中国企业流通国际化模式选择

(一)立足国内市场

美国以大型制造企业为主导的流通国际化模式,无论在起步发展阶段,还是在成熟阶段,都是以国内市场为基础,在本国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销售网络,以本国内生的强大实力左右国际贸易和投资。日本以贸易型综合商社为主导的流通国际化模式,虽然开始时是为了日本“贸易立国”战略的需要,经营目标定为国际市场,主要从事跨国的商品采购和销售,但其立足点仍然是国内市场,而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形势和国际市场的变化,也在逐步调整经营战略,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向国内贸易倾斜,走内外贸兼顾的一体化发展道路。

中国作为拥有众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拥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容量和消费增长潜力。内需消费理应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内生驱动力。无论是生产制造企业还是贸易流通企业,其国际化主战场不应轻视或丢弃国内市场。2013年1月18日公布的2012年中国经济数据表明,2012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8%。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12年全年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2%,低于GDP的增幅。其中,出口、进口分别增长7.9%和4.3%。出口对GDP的贡献几乎为零。而201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名义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取代出口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在2012年世界经济平均增幅仅为2%左右的情况下,可见中国内需,特别是消费内需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贡献。

2012年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约为39.9%,这一数字在全球范围内仍属于很低水平;基尼系数为0.474,高于0.4的国际警戒线。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机遇由“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向“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转移,预计未来十年中国消费总额将实现翻番,消费内需将成为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扩大国内市场消费,除了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贫困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外,还应加强国内市场一体化建设,降低流通成本;增加企业社会责任和质量监管,生产、销售优质放心产品;创新流通方式,推广、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产销对接等,让居民敢于消费、放心消费、方便消费。

(二)大型生产制造型企业主导的流通国际化模式

中国是制造大国,有强大的工业基础和完整的生产体系,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实力雄厚,拥有现代生产方式、先进技术和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其中很多企业已经拥有跨国组织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能力,有的已经以不同方式进入国外市场。所以,以大型生产企业为主导塑造国际化流通模式,是提升我国流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构建生产制造型流通国际化模式的方式应根据生产制造企业的类型和需要进入的国外市场的情况做具体分析。工业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有出口进入、合同进入和投资进入三种方式,各种形式均有利弊,不存在绝对的优劣,关健在于对其进入的成本、风险和控制因素系统分析后才可决定。企业选择何种进入模式要由其自身条件决定,不同的企业倾向于不同的进入方式:技术程度高的企业,可能采用控制性强的方式;劳动密集的企业,或许来料加工更加适合;对工艺尚不成熟的新产品,采用出口的手段,更能维特其垄断地位;而对国内市场已处在衰退期的产品,则及时选择目标市场成套转移设备比较合算;有些行业,如石化工业,投资的固定成本太大,直接投资可能比较困难,许可贸易应用就相对广泛。

另外,国际经济形势、不同时期国家对外政策的变化等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模式。如2012年,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世界经济格局、产业分工的深刻调整,给许多处于产业链低端的中国制造企业带来了一个低成本并购国外先进企业的机遇。2012年中国成为第五大对外投资国,跨国投资成为2012年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亮点。

(三)贸易型流通企业主导的流通国际化模式

中国的工业生产既有现代化大企业,又存在大量或为大企业配套服务或独立发展的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科技企业发展迅速。广大中小企业缺乏外贸经营权,或者限于自身实力,无力独自参与国际化经营。但它们又有强烈的愿望,技术标准和产品水平也达到国际市场要求。这类中小企业产品进入国外市场就需要贸易类流通企业或流通平台。

发展贸易型流通国际化模式,内贸企业与外贸企业的联合重组是比较现实的选择。中国内贸企业经营品种繁多,货源渠道四通八达,点多面广,大型商业企业货源自采率已达70%以上,与外贸结合可以大大增强外贸经营的货源组织能力,内外贸企业联合,内外贸业务兼营,商品销售机动灵活,进出两便,可以解除外贸经营的后顾之忧。将国内外市场联结起来统一规划和运筹,可提高内外贸企业的总体效益水平,改变过去外贸在国内缺腿、内贸在国外无眼的状况。另外,内贸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比较完善的流通设备、庞大的流通网络、颇具规模的商办工业以及一批素质较好的商贸人才,这些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外贸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不足,为外贸企业向经营多样化、功能综合化和基础实业化的转变提供了良好条件。与此同时,内贸企业也可借助外贸企业在对外经贸活动方面的优势,加速国际化进程。

另外,外向型的批发零售市场,如义乌小商品市场和北京的秀水街等,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如阿里巴巴、淘宝网等都成为中小企业对接国际市场的重要贸易平台,在中国流通国际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纪宝成.商品流通论—体制与运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2.徐从才.流通经济学:过程 组织 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郭冬乐,宋则,荆林波.中国商业理论前沿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流通领域 重点 热点 研究进展

流通业地位问题

流通业的地位在我国理论界基本上经历了从“无流通论”到“一般流通论”到“流通基础论”和“流通先导论”及“流通战略论”的认识过程。近年来,流通基础论和先导论占主导地位,但专家们论证的角度并不相同。如宋则(2008)从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角度,得出“商贸流通服务业在宏观经济中稳居基础产业地位”的结论。吴忠宝和王晓东(2008)认为随着买方市场态势的形成,流通主导权由上游生产向下游销售的转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据此提出整个流通业由社会再生产的末端环节上升为引导生产和消费的先导产业也是一个必然趋势的观点。

洪涛(2011)则从我国流通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为13%左右的角度提出流通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新兴的基础产业。黄国雄(2010)通过对生产与交换关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发生的动态变化分析,得出流通业在我国基础地位和先导地位基本确立的结论。丁俊发(2011)从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血脉系统的角度,提出流通业与工业、农业一样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因而也是先导产业的观点。刘国光(2011)从流通业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起点、我国经济由供给约束向市场需求约束的转变、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晴雨表及启动市场、促进需求和消费的助推器等多个视角论述了流通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的确立。

目前,流通产业的基础论和先导论在理论界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并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但张洪平博士(2008)认为流通基础论和流通先导论的本质都是“流通决定论”。他在对“生产决定论”和“流通决定论”进行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决定论”。本文认为“系统决定论”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对“生产决定论”和“流通决定论”的片面性,是对“生产决定论”和“流通决定论”的超越;但是,在强调系统决定论的同时,需要突出经济社会系统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主要矛盾的特殊性。

因此,对于流通业的地位问题,本文支持在“系统决定论”的基础上,突出目前发展阶段特点的“流通决定论”,这既符合整体系统论的要求,也具有矛盾论动态演化的阶段特殊性的逻辑,因此,依据目前经济系统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依据“流通决定论”将流通基础论和先导论作为目前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应该是符合整体经济系统要求并能体现出现阶段特点的理论基础。这样,在当前阶段,“流通决定论”可以作为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理论依据;将流通产业定位为基础产业和先导产业,对于促进流通业的发展和整个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应该具有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流通业作用和功能问题

基于流通业发展与消费关系的视角,宋则(2009)认为发展流通产业可以直接实现即期消费、开发潜在消费、创造未来消费,同时还可以节能降耗、扩大就业、支撑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等。宋则和王雪峰(2010)认为“建立畅销服务体系是推动结构调整、满足居民消费意愿的核心思路”,而现实中我国“商贸流通渠道阻塞、效能低下、成本高昂,始终是我国商贸流通领域存在的根本性问题”。除此之外,宋则(2011)还认为商贸流通业具有稳定物价的功能和作用。张连刚和李兴蓉(2010)则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流通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居民消费的理论观点。文启湘和梁爽(2010)从流通业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整体上我国流通业发展对消费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弱,消费增长对流通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低;但2000年以后二者都呈增加或上升趋势的结论。这说明我国流通业的发展从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向逐渐适应转变;同时,消费增长对流通业发展的作用也在增强。

从以上学者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可以证实,我国流通业的发展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的确具有促进消费的作用和功能,因而其政策含义是推动流通业的发展有助于消费市场的扩张、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这对于我国提升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转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在流通与生产的关系方面,赵娴(2010)认为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力水平、生产的商品化以及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流通对生产的决定作用日益凸显,成为较之生产过程更为重要的经济运行过程。王先庆(2012)认为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流通渠道的基本功能就是连接生产与消费,促成商品销售,实现商品价值;而在市场经济的完善和成熟阶段,流通渠道将越来越多地引导生产和消费,通过商流、物流、信息流的传导与组织,挖掘和创造商品的新价值,提升原有商品的价值,从而使“渠道价值”越来越大。王俊(2011)运用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流通规模扩大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TFP上升。这说明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是确实存在的,流通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高低。赵志田等(2012)利用制造业和流通业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论是流通业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以上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说明或论证了流通业发展对生产的促进或引导功能的存在,显示出流通在促进生产发展和生产技术升级等方面的积极效应。

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系统的角度,宋则(2009,2012)在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将其区分为直接影响力和间接影响力,并指出长期以来流通业的间接影响力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他认为对流通业而言,“以往只是看到了商贸流通领域充分竞争的一面,片面强调其市场性,而忽视了其间接影响力公益性贡献的另一面”。基于此,他提出以后在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促进发展的过程中,应在政策上体现出流通公益性的部分职能;在调节措施上转向以“存量解决法”替代“增量解决法”;实现从“靠加法、拼增量”向“靠减法、解存量”转变的工作思路。白思然和陈向清等(2012)从工业化与流通业动态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工业化中的流通效应,包括价值实现效应、价值增值效应和价值优化效应。他们认为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流通效应的三个子效应所处的地位和增速不同,工业化初期,作为流通基本效应的价值实现效应位居首位,随后其重要性不断下降;价值增值效应在工业化中期居于首位;价值优化效应在工业化后期居于首位。

总之,流通领域业内专家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表明:我国流通业无论是在促进消费还是在引导生产方面的作用和功能都开始显现,并且流通业也是经济系统平稳运行和促进价值实现及价值增值的关键环节。因此,流通业的发展和壮大可能会是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以后在政策上需要加强对流通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加大对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

流通产业安全问题

流通产业的安全问题也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我国对流通产业的安全问题却一直存在争议。一些学者基于流通业的竞争性、外资商业市场比重很小等方面的理由,认为我国流通产业并不存在安全问题;但是,从外资商业企业进入我国的目的(获得市场份额、追求利益最大化、获得超额利润等)看,他们的进入极有可能造成了我国各个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的各种失衡与差距更加恶化以及政府控制力弱化等经济安全问题。事实上,流通产业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业内部分学者的担忧和关注,他们对竞争性领域是否会引致垄断在理论和经验上都进行了论证分析。

在竞争性的零售业是否会导致垄断、引致产业风险方面,尚慧丽(2009)通过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纵向约束关系的论述分析,论证了在整个供销产业链中,随着零售商势力的增强,强势零售商会凭借其优势地位对生产企业实施纵向约束,同时对其他零售商实施排他性的不公平竞争行为。她认为我国对外资“超国民待遇”的政策有造成外资垄断的风险。马环宇(2012)通过对外资流通业在我国超速扩张的经验分析,发现跨国流通企业在我国的优势地位已经凸显,对我国经济已经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抢占国内市场,兼并中小企业,控制市场地位,侵蚀制造业的发展,获取超额利润,以及与国有企业的“合谋”造成国资流失和超经济垄断等),这些问题都有可能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在经验上,外资流通企业的快速扩张已经改变了国内流通生态,造成本土流通企业经营困难,国内制造企业严重依赖外资流通企业,传统制造企业边缘化,政府应急控制能力弱化等问题。他认为应该对外资流通企业的超速扩张进行规制,不能任由其肆意扩张发展,应该为国内民族商业予以适当的保护,为其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培育民族商业的竞争力和国有商业稳定市场的能力。

纪宝成和李陈华(2012)在我国已经摆脱资金瓶颈、外资商业的进入步伐却持续加快的现实背景下,通过理论逻辑分析,得出流通业的竞争性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政府规制;一些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值得反思;流通产业安全往往是指一种潜在威胁,而不是现实存在。通过经验分析,得出流通产业安全的度量指标不能只局限于外资商业在华的总体市场份额,而要充分考虑各类指标的科学含义、外资商业在华分布的地域非均衡性以及外资商业的母国结构等其他微观层面的因素。他们认为,“流通产业安全是指一国流通业在开放条件下保持有序竞争、健康发展,总体上和地域上均不受外国资本潜在控制威胁的状态”。

流通领域的安全问题源自对外开放,在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流通产业的安全问题确实应该引起学者们的研究和关注;但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和重视并不是反对开放,也不是反对利用外资;而是从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角度提醒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外资的引进和利用要做到适度,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要把手段当成目的,形成本末倒置的尴尬局面。可见,流通产业安全问题也应该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需要从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的角度对现有的外资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

流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

对流通产业组织的研究近几年也有一些新的进展和突破。吴忠宝和王晓东(2008)从集中度、企业数量和规模、产业壁垒、连锁化程度、大型交易市场规模、流通效率、流通产业集群这七个方面进行考察和测量流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得出我国的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呈上升趋势,但是组织化程度绝对值仍然较低的结论。和刘历兵(2011)利用产业组织理论,突破传统的哈佛学派 SCP路径,引入HHI指标对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和结构绩效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行为变量和绩效变量对结构变量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的结论,也就是说,我国流通产业的市场结构受到流通企业绩效和行为的严重影响的结论。其政策含义是我国的流通业要做大做强,提高集中度必须依赖于流通组织本身的演化规律,重点对流通企业定价行为、制度扶持以及防止地区垄断方面着手,引导流通业资源整合;而不是简单的促进并购。

徐从才和原小能(2008)从分工深化和生产者服务业的演进规律出发,指出分工、产品内贸易、流通组织创新与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进而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利用零售商终端控制、供应链动态联盟和业务流程外包等流通组织创新来推动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

流通组织的演化和组织化水平的提升与组织行为和组织绩效具有密切的关系,学者们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表明我国流通组织化水平依然不高,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组织化水平的提升有其自身的规律,采取简单的政策收购和兼并的形式人为地提升组织化程度,而对流通组织行为关注和支持的不到位很可能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应尊重组织演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推进组织化水平的提升应该是推动流通业发展和推进流通现代化、提高流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效率提升的可行途径。

流通体系分割及一体化问题

在流通体系建设方面,陈文玲(2010,2012)认为经过30多年的变革积累,我国的流通体系将发生革命性的变革,其本质就是要打破一切束缚流通、限制流通的障碍,实现顺畅流通、便利流通。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下,需要用国际的视野和全球性的战略思维考虑流通的战略定位。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我国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现代流通发展的要求和流通竞争力的打造,都需要我国的流通体制向内外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和现代流通立体化和混沌化转变。

在市场分割的成因方面,王晓东和王昊(2011)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流通企业规模的扩大有可能带来市场分割的加剧,并且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批发环节。这说明批发市场的弱化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在批发体系缺失的危害和重构方面,王晓东(2011)认为当前的批发体系萎缩并非源自“批发无用”的有效论据,但专业批发职能的分散化使批发领域主导力量缺乏,也引发了批发职能创新性不足的问题,使工业品流通矛盾日益加剧和复杂化。对新型工业品批发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应是“重构”与“完善”并举,基本的理论框架是:把握“一个核心”,区分“两大系统”,融合“三种模式”,统筹“四种关系”。

在新时期的流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王晓东和谢丽娟(2011)认为流通业繁荣市场的功能要适度、稳定市场的功能要重启、新型技术的功能要加强、促进就业的功能要充分发挥。他们据此提出要加速流通总体规划和立法、健全流通宏观管理机制、完善大宗商品流通体制、重构工业品批发体系、转变零售业盈利模式。此外,王晓东(2012)还在总括性地分析我国市场流通体系的既存格局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市场流通体系的战略方向,包括:重构与完善批发体系、适时转变零售业发展方向、重拾流通业的稳定器功能、重视完善大宗商品流通体制。

流通体系分割是我国流通不畅、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从流通体系分割的成因看有行政体制问题、有区域分割问题,也有王晓东教授提出的流通企业规模扩大引致的问题以及批发业的弱化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我国市场分割的重要原因,对这些成因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将有助于我国大市场建设的推进和形成。

流通发展方式转变和体制问题

流通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是整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流通体制结构调整的前提条件。一些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如任保平(2012)认为现阶段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基本还处于投入推动型的粗放式发展阶段,要实现商贸流通业从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在增加物质资本投入的同时,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通过加快流通企业的技术进步,来提高流通效率和效益。在加大技术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流通业的信息化。李骏阳(2010)认为流通业的发展方式转变关系到流通业实现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而流通业的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包括在发展道路方面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他提出在发展手段方面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本向注重人力资本转变,在发展目标方面从规模扩张向效益提高转变,在发展策略方面从零和博弈向合作共赢转变,在资源利用方面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共同促进我国流通业规范和迅速发展。

黄国雄(2010,2011,2012)提出实现流通发展方式的转变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从重视产值向重视价值实现;整体提高流通产业的社会效益;充分发挥连锁经济规模效应;重视提高潜在市场的有效供给;不断提高企业的信誉度;走中国化的连锁商业道路;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商品流通体系等。他们认为在流通体制改革中,流通领域要以民营资本为主体,对外开放要以内资为主体,农村市场要以农民为主题,扩大内需增加供应要以零售为主体,商品管理要以商务部门为主体,批发体系的建立要以各类商品交易市场为主体,价格应以市场化形成为主体。并提出了我国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必须把握商品流通发展的基本趋向,概括起来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即人本化、现代化、多元化、一体化、层次化、立体化、连锁化和市场化。以上专家学者对流通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和对流通体制问题研究的探讨,为我国的流通体制改革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对我国今后流通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宋则.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实证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08(3)

2.吴忠宝,王晓东.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测度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2)

3.洪涛.“十二五”中国特色流通战略及体系研究.商场现代化,2011.8

4.黄国雄.加强流通理论创新 推动流通产业快速发展.中国流通经济,2010(4)

5.丁俊发.中国流通业的变革与发展.中国流通经济,2011(6)

6.刘国光.发展流通产业要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并用.中国流通经济,2011(2)

7.张洪平.流通过程的系统决定论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

8.宋则.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外延界定和影响力研究内容梳理.经济研究参考,2009(31)

9.赵凯,宋则.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众作用机理研究.财贸经济,2009(1)

10.宋则,王雪峰.商贸流通业增进消费的政策研究.财贸经济,2010(11)

11.宋则.充分发挥商贸流通业稳定物价的功能作用.中国流通经济,2011(9)

12.张连刚,李兴蓉.中国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的实证研究.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4)

13.文启湘,梁爽.基于DEA模型的流通业与消费增长协调发展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0)

14.王先庆.试论市场经济成熟条件下商品流通渠道功能的变异.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3)

15.王俊.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家,2011(1)

16.何永达,赵志田等.我国流通业与制造业协同演进机制的实证研究.价格月刊,2012(4)

17.宋则.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增强趋势研究.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2(6)

18.白思然,陈向清等.中国工业化与流通业发展动态关系分析.商业时代,2012(34)

19.尚慧丽.大型零售企业的纵向约束及其影响.北方经济,2009(4)

20.马环宇.外资流通企业在我国超速扩张的影响.商业时代,2012(25)

21.纪宝成,李陈华.我国流通产业安全:现实背景、概念辨析与政策思路,2012(9)

22.吴忠宝,王晓东.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测度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2)

23.,刘历兵.流通产业组织与绩效关系新探.岭南学刊,2011(1)

24.徐从才,原小能.流通组织创新与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财贸经济,2008(1)

25.陈文玲.现代流通体系的革命性变革.中国流通经济,2012(12)

26.王晓东,王昊.中国国内市场分割的非政府因素探析.财贸经济,2012(11)

27.王晓东.论我国工业品批发体系的重构与完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7)

28.王晓东.完善我国市场流通体系的宏观思考.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3)

29.王晓东,谢丽娟.新时期流通结构优化升级之再认识.中国流通经济,2011(7)

30.黄国雄.论流通发展方式转变.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1.黄国雄.论流通主体—再谈流通体制改革几点意见.中国流通经济,2011(9)

32.李骏阳.中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10(4)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第4篇

主要做法:

》》坚持三高标准,加快城乡建设一体化

云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建设工作,牢固树立“抓城镇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的理念,把城镇建设作为经济支撑的第一要务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载体来抓,高规格组织,高起点规划,高投入建设,努力打造城镇新形象。聘请南阳规划设计院资深规划部门专家,对城镇规划进行详规总编,使各项建设更加具有科学性、综合性、效益性和超前性。投入建设资金1800万元,完成了人民路、建设路、滨河路亮化、绿化、开发和鸭河一级蓄水坝建设四大工程。安装路灯及景观灯300余盏,完成街道绿化2万多平方米。系列工程使城镇面貌焕发新姿,城镇品味得以快速提升。

》》实行三级联动,体现城镇管理规范化

在城镇管理上,云阳镇党委、政府按照“绿、洁、畅、亮、美”的总体要求,实行镇政府、职能单位、社区委员会三级联动的管理机制,城镇面貌迅速扭转脏、乱、差局面,有力促进了各项措施落实。

》》创新三项模式,推动城镇经营市场化

云阳镇村镇发展中心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注意不断总结、探索和创新城镇经营模式,吸引外资投入城镇建设,使城镇建设如有源活水,动力源源不断。一是创新融资模式。在城镇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建设中,采取单位集一点、项目投一点、社会引一点的模式,筹集建设资金,用于补贴财政投资不足部分;在商业开发中,镇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通过调规和土地置换的方法,盘活闲置土地,建立城镇资本生成机制,以土地的最大化收益投资城镇建设。二是创新开发模式。在滨河路系列开发建设中,注重先修路、建绿地、搞配套、改善基础条件,把“生地”炒成“熟地”,把“熟地”炒成“金地”,利用土地高附加值,吸引开发商投资,实现良性滚动发展。三是创新招商模式。利用区位、交通优势和人流、信息流集中的优势,对街道路灯、过街彩虹广告权进行招商拍卖,吸引资金注入,反哺城镇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城养城、以城建城”的市场化城镇经营开发模式。

》》注重三个结合,实现城镇发展产业化

云阳镇党委、政府在城镇建设中,结合镇域经济特点,对农业特色经济、工业经济、商贸流通经济进行重点培育,着力实现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一是与特色经济发展相结合。发挥资源优势,确立辛夷、花卉苗木、油桃、食用菌四大支柱产业,完善万亩花卉苗木基地、万亩辛夷基地和特色经济专业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专业市场。二是与工业经济发展相结合。依托城镇优势,建设工业园区,打造招商引资平台,集聚骨干支柱企业。建设云阳冶炼工业园区,积极报务新上项目的协调与建设,拢起工业龙头;建设三五五库铸造工业园区,吸引汽车半轴、铸件加工企业入驻,不断增强工业实力,建设南坪工业园区。三是与商贸流通经济发展相结合。建设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全镇工业小区达到3处,专业市场达到8处,商业区达到4处,城镇商业承载量、交易量不断攀升,繁荣了城镇经济。

成效:

一是生态大镇建设迈出新步伐。以城镇绿化为重点,提高绿化覆盖率,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全镇完成通道绿化28公里,新建环镇防护林带1000亩,新增花卉苗木3000亩,总面积达到2万亩,新增以辛夷、杨树、油桃为主的经济林5000亩,辛夷种植总面积达到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0%,生态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是工业强镇建设营造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使用价值;流通;分工;基础性地位

中图分类号:F03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3-09-05

作者简介:张得银(1979-),男,江海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流通经济;陈阿兴(1964-),男,江苏溧阳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流通经济;丁宁(1979-),男,安徽东至人,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流通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流通创新与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1CJY071。

尽管流通理论伴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发展,但是与主流经济学已取得研究成果的厚重相比,流通经济学及流通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则太显单薄,甚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流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基本范畴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究其原因,主流经济学对于流通意识的淡薄,对于流通在社会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忽视可能是最主要的。正如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关于“生产目的”的描述:“古代的观点和现代世界相比,就显得崇高的多。根据古代的观点,人,……,毕竟始终表现为生产的目的。在现代世界,生产表现为人的目的,而财富则表现为生产的目的”[1]。尽管在前古典经济学中就可以追寻到流通与生产、消费共同构成了社会再生产“三位一体”的思想,然而流通却与“生产的目的”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在主流经济学发展历史中被忽视(或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流通理论研究始终游离于主流经济学的边缘,散落于一些与流通相关的理论中,流通经济学未能发展并建立完整、独立的学科体系和框架。

本文对流通地位与作用的思考,沿着建立和完善流通经济学学科体系和促进流通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融合的逻辑思路,回归斯密的分工和市场理论起点,从使用价值的研究视角探求并剖析社会再生产的本质和社会经济运行的根本规律,论证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和流通保障社会经济顺畅运行的决定性作用。

一、流通理论在西方主流经济学演进中沉浮

流通在主流经济理论中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流通起源、流通缺失和流通回归。

(一)流通起源于古典经济学对分工和使用价值的认知

1. 前古典经济学对分工和使用价值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布于色诺芬的《经济论,雅典的收入》、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公元前326)和柏拉图《理想国》(公元前387-386)。色诺芬在研究奴隶制度下的自然经济问题中,发现了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并且从使用价值的视角考察了社会分工问题,提出劳动分工的必要性,分工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的思想;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每种物品都具有供直接使用和与其他物品相交换的用途,并且说明了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对于一切商品都具有等同关系),阐释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柏拉图从人性、国家组织和使用价值的生产等三个方面,考察社会分工的必要性,认为分工是出于人性和经济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自然现象。

2. “重商主义”对货币、生产与财富的专注。15-18世纪,安徒安・孟克列钦(1615)、安东尼・塞拉(1613)、托马斯・孟(1621)等注重考察货币在社会生产和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将货币(金银)看做是一国财富的主要来源,提出“多卖少买”、“控制进口、扩大出口”等积累国家财富,减少财富流出的贸易思想。尽管“重商主义”的专注推动了古典经济学的发展,但是经济学的研究从此开始由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流通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

3. 古典经济学对价值创造,分工与生产、流通问题的研究。威廉・配第在《赋税论》(1662)中最早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基本思想,并且将政治经济学研究从流通转入生产领域;布阿吉尔贝尔(1697-1707)在配第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只有农业和畜牧业才创造财富,流通过程不创造财富的观点;魁奈(1747、1758)分别提出自然法、自然秩序的概念,并且用生产经营活动分析资本的流通和社会再生产问题;亚当・斯密(1776)在批判“重商主义”将对外贸易作为财富来源的错误观点基础上,在《国富论》中,强调分工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重要性,对流通和生产问题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大卫李嘉图(1817)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并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其结果导致国际贸易问题此后更多地被主流经济学所关注,但是对于绝对优势的忽视却进一步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割裂开来。

(二)流通缺失于新古典经济学对企业、组织及交易的过度抽象

新古典经济学起源于以W.S.杰文斯(1871)、C.门格尔(1871)和L.瓦尔拉斯(1874)为代表的三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发起的边际主义革命。然而,也恰恰是边际思想也最终导致经济学的发展彻底偏离了斯密的分工思想。此后,以马歇尔(1890)、凯恩斯(1936)、萨缪尔森(1948)等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发展并形成了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基本理论框架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这使得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此转变为基于供求分析的资源配置问题。

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在一个虚拟的市场中存在“纯生产者”和“纯消费者”的基本假设直接使得企业、组织和交易等关键性问题被过度抽象,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经济活动成为无摩擦、无损耗的理想化概念。从此,流通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毫无意义,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合理性,流通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被缺失”了。

(三)流通回归于制度学派和新兴古典学派对交易与分工的重视

1. 制度学派对交易、组织等问题的重视。新古典经济学对于企业、市场和组织问题的过度抽象,不仅使对流通问题的研究出现了断层,也导致新古典经济理论在面对更为复杂的全球经济问题时越发的捉襟见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一系列非主流经济学流派迅速得到发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制度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对组织、交易和企业等问题的研究。以凡勃伦(1899、1904)、康芒斯(1934)和密契尔(1913)为代表,将制度作为经济研究变量内生化,将交易作为经济研究的基本分析单位。其中,康芒斯对于交易的分析,可以洞察出他对流通问题的关注。继康芒斯之后,科斯(1937)在质疑新古典经济学研究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为什么会存在”,并且分析了企业存在的价值;在科斯思想的引领下,诺斯(1990)、威廉姆森(1997、2002)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契约理论,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制度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尽管制度经济学、新制度学派将组织、企业、产权、契约等与流通相关的交易问题纳入其研究领域和范畴,但是其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仍然偏向企业组织与激励问题,对与市场组织关系密切的流通问题的关注仍然不够,流通研究仍然徘徊在主流经济学的边缘。

2. 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对分工与市场理论的重视。20世纪80-90年代,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家,在继承和发展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基本观点的基础之上,引入超边际分析方法,重回斯密的分工和市场理论起点,在摒弃了新古典经济学纯生产者与纯消费者的理论假设之后,提出了“生产者―消费者”假设,将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主流、非主流经济学派融为一体,构架了新兴古典经济学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

新兴古典经济学基于对分工(专业化)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①的研究,从分工的视角解释了城市的出现、中间商的发展、交易层级结构的演进、国内贸易如何发展为国际贸易等重要的现代流通问题。新兴古典经济学完美地将“分工和市场”结合在一起,继承了斯密的分工思想的精髓,将经济学从研究资源配置问题的重心拉回到研究组织问题,实现了主流经济学的回归,使得流通研究重新回到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流通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成为现代主流经济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目前的发展而言,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研究重点仍然停留于生产和消费,对于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流通在社会经济运行中作用的认识仍然不足,相关的研究也较为单薄。

二、流通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的演进与在中国的发展

(一)马、恩关于流通理论的研究

关于流通,马克思说:“流通本身只是交换的一定要素,或者也是从总体上看的交换”[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还提出,流通的基本含义就是流通交换价值(产品或劳动),而且是那种注定成为价格的交换价值。并不是所有的商品交换(比如物物交换、实物献纳、封建徭役,等等)都构成流通。流通是以价格为前提的商品交换的一系列活动形成的交换行为体系。马克思在关于流通与生产的关系中指出,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交换,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交换。恩格斯则进一步指出:“生产和交换是两种不同的职能。这两种职能在每一瞬间都互相制约,并且互相影响,以致它们可以叫做经济曲线的横坐标和纵坐标”[3]。

马克思沿着萨伊等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研究思路,吸收并继承了他们关于社会再生产“四要素”的合理部分,秉着发展的眼光阐述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下四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会发生不断变化的观点。马克思关于流通问题的研究主要着重于交换――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一般换。马克思的在《资本论》中专门对“资本”、“资本一般”做了详细的论述,并且论述了资本一般是流通一般最重要的问题。然而,由于马克思秉着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立场研究社会再生产和交换问题,其核心和重点仍然以考察生产以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问题,关于流通及流通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视明显不够;认为交换(或者流通)本身不创造价值,只是承担着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介职能,这些观点在很长一段时间和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国学者在对其流通理论的进一步拓展。

(二)马、恩的流通理论在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由于众多历史因素的合力作用,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在中国的建国初期并没有得到较好的传播,相反却较长时期充斥着“无流通、轻流通”的观点,严重阻碍了社会再生产的有序循环和社会经济的顺畅运行,不仅大大阻碍了国内经济快速发展,也导致流通理论的发展陷入了“冰河时期”。值得庆幸的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终于打破了“流通”的“冰封”,流通理论在国内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研究的范畴和主要内容等也在马克思流通理论的基础之上获得了巨大的拓展。

1986年全国中青年流通经济理论讨论会上,与会代表就流通范畴提出了“一重、二重、三重、线性和立体”流通观的认识,并就流通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提出了生产决定流通论、生产流通并重论和异位论、流通中心论和流通决定生产论等观点。杨昌俊(1987)提出了“生产流通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统一”的观点;杨承训(1988)提出了“生产流通相互决定论”;陈学工(1989)再次提出“流通决定生产论”;王绍飞(1990)提出了“生产决定商品流通,资金流通决定生产”的观点。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地位的进一步确立和流通在社会经济运行中作用的日益明显,徐从才和陈阿兴(1995),高铁生(1999)将流通上升到产业高度,提出了“流通产业论”;刘国光等(1999)提出将商业由末端产业发展为先导产业,充分发挥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的“流通先导论”;黄国雄(2002,2003,2005)、洪涛(2004)分别提出了流通不仅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先导作用,而且流通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产业的观点。

三、社会再生产的本质――使用价值再生产

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作用下,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升级,人类从原始的自然经济阶段跨入了以私有产权为基础,以交换为生产目的的商品经济阶段。分工使得早期的物物交换发展为以货币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交换,社会生产发展为以交换为目的的扩大化再生产。社会再生产主要由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三部分构成。其主要的经济关系就是由生产者、流通者和消费者以及各种为了生产、流通和消费服务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经济性、社会性关系。基于此,经济学的研究应以社会一般再生产过程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经济关系和要素配置为主要研究对象,其目的就是为了协调、处理和解决这些活动中遇到的各种两难冲突。然而,遗憾的是无论是主流经济学还是政治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中都只注重生产和消费问题的研究,却忽视了生产与流通、流通与消费之间的诸多经济问题。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西方主流经济学在其发展过程中面对各种不断出现的现实经济问题总显得捉襟见肘、进退两难,而非主流经济学派却可以在主流经济学体系之外获得快速发展的根本性原因了。

西方主流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流通问题做了一定的研究和发展,也涉及到关于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研究,然而他们都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忽视了使用价值的价值――使用价值是社会再生产的本质目标,使用价值才是联系各种微观经济主体、经济要素的核心纽带。社会再生产的根本出发点或者根本目标都是以使用价值为最终目标的社会性、经济性活动――即社会再生产是开始于使用价值的生产、发展于使用价值的流通、结束于使用价值的消费的社会性、经济性活动。更进一步,社会再生产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包括生产主体、流通主体和消费主体,以及各种不同的经济要素之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都是基于使用价值这一共同的联系纽带,在其牵引下彼此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换句话说,是人们对不同使用价值的追求(或不同商品带来的不同效用满足)为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提供了源动力。社会经济的运行过程本质上就是使用价值的“创造―流通―消费――再创造……再消费……”的过程。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本质也就是人类在不断追求更高、更好、更优级别的使用价值(效用满足)的过程。社会再生产是人类通过技艺与技术的改进、生产工艺的创新、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布局的优化和分工的不断细化(以节约交易成本为前提)来提升和调整社会再生产的商品品质、数量和品级,以满足人类追求更高品质商品所带来的效用满足的过程。

综上,社会再生产的经济本质就是使用价值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活动过程就是不同使用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的载体)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不断循环的社会经济过程。社会经济运行的本质内涵就是使用价值的创造、消费、升级、再创造、再消费、再升级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

四、基于使用价值社会再生产的流通地位和作用

基于对社会再生产的一般性规律的分析及其经济本质的界定,对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在经济运行、再生产中的作用分析如下:

(一)流通的地位――与生产、消费构成社会再生产有序进行的“三驾马车”

社会再生产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生产阶段厂商(生产者)通过对不同要素的重新组合、加工,生产出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这些不同的使用价值载体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的约束,出于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的考虑,需要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将使用价值从生产者一端转移到消费者一端。只有使用价值进入流通环节,通过流通业者的专业化劳动,才能够保证作为使用价值载体的各种不同种类、不同品质的商品能够及时、高效的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实现使用价值的时间、空间转移和产权变更,最终完成消费者追求使用价值(效用满足)的生理和心理体验过程。

社会再生产活动的本质就是使用价值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个环节的有机连接,三个环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社会再生产的循环过程。流通、生产和消费共同构建了社会再生产的完整体系,三者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无论缺少哪一个环节,社会再生产都不可能再继续下去。由此可以认为,生产、流通和消费本质上就是维持社会再生产有序进行和保障社会经济顺畅运行的“三驾马车”②。

(二)流通的作用――使用价值的升华、传递与交易费用的节约

基于流通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流通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不可替代性作用,结合使用价值社会再生产的本质特征,流通在保障社会经济和社会再生产顺畅运行过程中的根本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流通过程是凝结着流通业者劳动的价值增值过程。流通业者在将使用价值的载体――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的过程中,已经将其劳动凝结进被流通的商品之中,依据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思想,这一过程必然导致该(类)商品的价值增加;另一方面,通过流通过程以后的商品市场价格的上浮(相对于流通业者最初取得商品的时间点)也充分证明了被流通后商品的价值增加了。由此,商品在流通过程中被赋予了更多的价值和内涵,流通业者的劳动凝结进流通的商品(使用价值载体)中,实现该(类)商品使用价值增值,使用价值在流通中升华。

2.流通过程是实现着使用价值时空传递、产权转移过程。表面上,流通业者在流通过程中通过投入工具、技术和劳动等要素使得商品从生产者一端转移到消费者一端,商品在时间、空间和产权(或消费使用价值的权利)上实现转移,商品价值通过交易得以实现,社会再生产得以继续,社会经济得到顺畅运行。本质上,流通过程实现的是满足消费者追求并且消费使用价值,获取该使用价值所提供的生理和心理的(效用)满足的双重体验过程。流通实现使用价值的传递、转移过程,具体表现在使用价值在空间、时间、数量、产权关系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要素、资本等的转移和变化。

3.流通过程是基于分工和专业化矛盾运动的交易费用节约过程。流通不仅仅实现了使用价值的增值和传递,还在市场经济中承担着另一项至关重要的功能――降低交易费用。依据斯密的分工和杨小凯的分工与专业化的基本观点,流通过程一方面将生产者专业化于使用价值的生产,另一方面将流通业者专业化于使用价值的交换与传递,这一过程体现了流通过程是在流通与生产基于专业化分工而实现了交易成本最优化(不一定是最小化③)的社会性、经济性过程。

注释:

① “两难冲突”是杨小凯对经济学本质的核心阐释,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各种两难冲突的学问。它不但研究个别决策人如何权衡各种两难冲突做出决策,并且研究不同个人的决策之间如何交互作用产生某种全社会的两难冲突。而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这些社会上的两难冲突是如何由某种制度权衡折衷,产生个别人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局面。因此,经济学不同于管理科学或决策科学,后者只研究个别决策中的两难冲突,而前者不但研究决策中的两难冲突,而且特别注重不同决策者之间的互相作用如何形成社会中的两难冲突,并通过权衡折衷,形成任何个别决策人不得不接受的现实局面”。

② 关于流通、生产和消费谁更重要的争论可能是徒劳的。因为即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出现三者之一相对于其他两者而言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会更多一些,发挥的作用会更大一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两个阶段就不重要,生产、流通和消费“三位一体”才是根本,三者缺一不可。

③ 依据杨小凯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分工与专业化更利于提高效率,但是却带来交易费用的增加,而经济学的目的就是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两难冲突。因此,在社会再生产中当生产者自己生产并且自己进行交易的成本高于生产者专业于生产,流通者专业于交易的两者成本之和时,即为双方的博弈折衷的状态,此时已经达到了节约和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后者的成本支出最小。

参考文献:

[1] 斌.当代中国经济思想史断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04-20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1.

[3] 徐从才.流通理论研究的比较综合与创新[J].财贸经济,2006(4):27-35.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第6篇

对零售业过度竞争解释的理论缺陷

中国零售业的产业安全评价体系研究

中国流通业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

流通产业定位研究进展及趋势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流通产业与国民经济关联性研究

贸易增长方式的研究视角转变:从生产到流通

中国流通业所有制结构变迁与增长绩效实证研究

零售商买方势力理论研究述评

中国流通产业组织中的局部垄断

商业模式研究文献综述:兼论零售商业模式

商贸探索及流通业创新

中国应急物流政策研究

汇率传递机制下出口商品策略定价能力研究——来自浙江的经验数据

消费者选择对零供博弈结果的影响——基于心理经济学视角分析

通道费的市场规则:基于弱自然垄断行业特征的解释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第四方物流平台运营策略研究

基于DEA模型的流通业与消费增长协调发展研究

交易效率、运输成本、产业集群与中心市场生成

浙江商业集群中企业家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宏观经济效应及其成因

流通经营管理与商贸实务

网络“柠檬”环境下消费者行为模型

对我国流通效率的实证分析

商业业态与专业市场趋同下的新业态探索——以浙中商业业态与义乌专业市场发展为例

商贸集群形成与发展机制的比较分析——以临沂和义乌为例

商业集群、第三产业空间演化与经济发展——基于浙江省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于马氏距离模型的供应链交易成本判别分析

碳关税争端及其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关于流通渠道中生产商与零售商关系的博弈分析

论流通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基于规范与实证视角的分析

城市化水平对流通业发展影响的PanelData证据

第三方物流的规模经济性和发展策略研究

基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系统发展研究

VMI在中国的发展与应用——日本近铁国际物流公司实施VMI研究

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中的自然垄断趋势

对外开放与国内财富分配不均间的传导机制研究

流通变阵:制造业服务化的突破口——以浙商新模式的探索为例

我国家电连锁企业高速发展的动力机制——理论、实证与国际比较

零售业的公司品牌化趋势——基于英国零售业品牌战略演变分析

基于制度理论的中国B2B模式发展的关键障碍因素探索

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战略构建

流通产业影响力实证研究

百货店业态的服务要素对店铺印象的影响——基于晕轮效应理论的解释

时空协同视角下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演进历程分析

统筹城乡商贸发展的路径:产业选择与空间优化

零售商自有品牌及其竞争效应

跨国零售企业在华“独资化”倾向:一个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阐释

WTO后时代大型外资零售企业对华投资取向及其精细管理模式的启示

从知识集聚的视角看中国大型零售企业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流通成本;流通效率;生产与消费

[中图分类号]F32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0005-04

2012年8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流通领域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

如何进一步转变流通经营理念和运作方式,深化流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等,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12年11月24日,中国市场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北京物资学院、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共同举办了第六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等中外流通、物流产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理论界、实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300余人相聚北京,对此进行了深层探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其中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1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的成因

流通环节多、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是中国流通业的顽症。其病根主要在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转型期。我国流通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均衡,集中度偏低,信息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不高,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日益突出。粗放型既有流通生产力的问题,更有流通生产关系的问题,既有现代化水平的制约,更有体制性的约束,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效率低、成本高。

二是落后的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模式。生产与流通互相制约、互相决定、互为媒介,是矛盾的统一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落后的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物流实物配送阶段还没有完成,批发体系不完善、不规范,从而造成流通环节多,落后的工农业生产方式、商业运作模式与大市场接轨,带来的必然是高成本与低效率。

三是现代物流起步晚、水平低。物流费用高、效率低是流通成本高、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一直徘徊在18%左右。其一物流企业并没有完全融合到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功能单一,物流成本降不下来;其二没有形成综合运输体系,多式联运水平低;其三物流装备落后,货物损耗大,特别是农产品物流损耗更大;其四物流企业集中度低,散、小、差现象十分严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主要是粗放式经营,拼物力、人力、财力而不是依靠科技力,同时,经济结构极不合理,服务业欠发达,比例过低。如果不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服务业的发展,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率很难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四是传统的消费方式。生产性与生活性消费方式直接影响着流通的速度、方式与成本。就生产性消费而言,中国不论是建设项目还是生产单位,库存量过大,周转慢,必然抬高流通费用,加大流通成本。就生活性消费而言,城市居民消费的多元化、个性化趋势日益增强,带来的是进货的小批量、多批次,而我们在商流、物流、信息流中并未形成社会化、专业化流程,影响着流通的效率,推高了流通成本。

五是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商品市场推动着其他要素市场的发展,要素市场的发展影响着商品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人力资源市场、金融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等。劳动力成本的波动、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商品交易中的支付方式、货币流通量的增减、信息化程度、科技含量与现代化水平的高低,都直接影响着流通的效率与成本。

2现代流通体系面临的重大变革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无论在流通形态、流通方式,还是在流通结构、流通流向、流通未来的组织状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跳出流通,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大的战略背景下,现代流通将发生六个方面的重大变革,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第一,开放性。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国际化,就是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全面对接。过去是引进来,现在是走出去;过去是被动的局部的开放,现在是主动走出去全方位的开放。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引领世界市场的一个先导性力量,开放性将成为现代流通体系革命性变革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

第二,集聚性。我国的新一轮区域战略布局,导致了新的商业集聚、市场集聚,也将导致从东部沿海向内地的产业转移,进而带来了流通的改变、物流生成地的改变,因此它将使整个流通体系重新再造,形成新的市场集聚。

第三,共享性。除了区域结构调整之外,城市的存在方式也由单体城市发展为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城市群落,这就要求流通更多地体现出它的共享性,如信息共享、物流体系共享、运输工具共享等。同城化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已然开始,整个流通体系的共享性将不断增强。共享就是要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就是要通过流通体系再造提高效率,降低消耗,节约成本,减少碳排放。

第四,融合性。生产与交换、生产与流通相互融合,使整个现代流通延伸到了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生产的过程就是流通的过程。很多生产企业,包括制药企业、汽车企业等,整个生产的过程就是流通的过程。

第五,生态性。绿色流通包括整个供应链的形态都在发生变化,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运输、装卸、保管。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将导致整个流通形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流通更多地要考虑减少碳排放,减少污染,减少消耗,提高流通的速度、效率和质量,因此绿色流通将成为主要方式。

第六,实物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分离与对接。现代流通发展到当代,商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人力资源的流通完全分离,只有各自遵循其流通规律,才能提高流通效率。当实物经济和虚拟经济有了各自的存在形态、各自的运行规律之后,流通正在出现一种革命性的变化,以适应这两种经济形态的存在方式,以最快的速度达到二者在一个节点上的统一,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的崛起也就成为必然。现代流通的本质就是要突破一切束缚流通、限制流通的障碍,实现顺畅流通、便利流通、自由流通。

3真正确立流通产业的基础性与先导性地位

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从宏观到微观有四个层次,即社会经济层次、流通产业层次、流通渠道层次和企业层次,无论哪个层次,都是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当前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

第一,消除“重生产、轻流通”的意识,在国民经济中真正确立流通产业的基础性与先导性地位。

第二,确立流通也是生产力的意识。生产创造价值,流通同样创造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流通处于产业链的高端,从某种意义上说,流通过程创造的价值更高。

第三,要把流通放入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一盘棋中进行运作,形成良性循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是互相依赖、互为促进的关系,只要有一个环节跟不上,其他三个环节都要受到影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第四,流通产业要改变粗放的经营模式,创新流通方式,苦练内功,提升科技含量,提高职工素质,淘汰落后流通业态与流通模式。

第五,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组成部分及每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个阶段的目标及实现路径,标本兼治,发展流通产业。

4优化市场匹配机制,提高流通效率

流通效率不高,与市场体系不健全和市场匹配能力低下有关。如果不优化和完善市场匹配机制,供求平衡就很难实现,提高流通效率也就无从谈起。当前,提升市场匹配能力,应从十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避免抽象地讨论流通中是多环节好还是少环节好,而把能否有效实现市场匹配当做选择环节的重要标准。

第二,既要注重有形市场建设,为购销搭建低成本的交易平台,也要重视构建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乃至稳定的合作机制。

第三,要高度重视培育市场中介组织,不能把减少中间环节等同于排斥中介组织,要充分肯定合法中介组织在媒介购销中的定位和作用,大力推动经济信息、仲裁等市场中介组织发展。

第四,要尽快培育能充当做市商的大型流通集团,既可以成为市场中的买家,也可成为市场中的卖家,国家应当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必要的储备设施,发挥淡储旺销的作用,充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防火墙。

第五,要建立全国性和区域性大众商品特别是农副产品拍卖网和滞销商品的尾货网,发挥匹配撮合功能。

第六,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建立各种生产和消费组织,建立健全农民生产合作社,增强其利用市场信息能力和谈判能力,建立消费者合作组织,减少消费风险,降低采购成本。

第七,创新交易方式,增强供求对应空间。

第八,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提高市场的搜索和撮合能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第九,大力发展产销一体化组织,特别是流通企业的贸工农一体化或产+销经济组织。

第十,推广供应链管理模式,鼓励支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物流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合作,乃至兼并重组,实现供应链整合。

同时,政府也要有所作为,除了创造好的市场环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外,还应当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增强和优化市场匹配能力,但是不能长期充任市场匹配的直接组织者的角色,以免市场对政府直接匹配形成依赖。

5创新流通模式,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要真正实现流通成本降低,必须进行流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使之进一步普及、深化,在现代服务业中的比重明显上升,显著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电子商务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了商品交易过程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减少了对中间商的依赖,提高了信息和商品的流通速度,从而降低了流通成本。

要实现《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一要虚实结合。一方面,要将电子商务与传统实体店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体店以消费者体验为主,交易以网上商店为主;另一方面,要将商品与品牌结合起来(商品为实,品牌为虚)。电子商务流通模式应与传统流通模式一样,严把商品质量关,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与商品相比,品牌则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以商品质量及服务为基础的,不能本末倒置。

二要加快建设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社会化物流体系。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物流业的支持,需要优化物流公共配送中心、中转分拨场站、社区集散网点等物流设施的规划布局,积极探索区域性、行业性物流信息平台的发展模式。电子商务企业应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以商流促物流,共同协调发展。

三要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诚信体系。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建设尤为迫切。电子商务的诚信状况决定着企业和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态度、投入力度及相关行为,决定着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未来发展。积极营造诚信为本、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环境;在部门指导、行业组织、企业和消费者参与下制定电子商务自律规范,大力推进企业和行业自律;鼓励符合条件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按照独立、公正、客观的原则,开发利用合同履约等信用信息资源,对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开展商务信用评估,为交易当事人提供信用服务。

6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促进流通业转型升级

我国商贸物流整体水平不高,难以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2011年3月的《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一套与商贸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效通畅、协调配套、绿色环保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形成城市配送、城际配送、农村配送有效衔接,国内外市场相互贯通的商贸物流网络的工作目标。

一要大力推进第三方物流,提高物流专业化水平。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专业化服务把生产、流通、消费有机地连接起来,以最快速度、最佳时间、最优组合完成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最大限度地节省流通费用,加速社会再生产过程。

二要加强冷链设施投入,促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产品、食品仍处于常温物流状态,仅有10%的肉类、20%的水产品和少量的牛奶、豆制品通过规范的冷链系统流通,远低于发达国家85%的比例。由于缺乏先进的仓储和冷藏运输设施,我国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达25%~30%,远高于发达国家5%的水平,每年仅蔬菜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就超过1000亿元。此外,由于标准缺失、信息不畅,物流各环节的协调运作水平低,导致冷链不冷、冷链不链,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体系尚未成形成。因此,抓好农产品冷链设施投入,改善管理是农产品物流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三要抓好城市配送体系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货车进城难问题。要通过改善城市物流节点规划布局、科学确定零售网点卸货时间、加强城区货运车辆管理、发展共同配送和统一配送等措施,解决“最后一公里”货车进城难、组织化程度低、配送成本高、交通拥堵等问题。

四要加强物流标准和信息化工作,促进物流各环节高效衔接。物流要实现多功能的一体化运作,要实施跨区域、跨国界的高速运转,必须将物流标准化、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当前,要大力推动标准托盘的租赁和共用系统建设。加大条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等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力度,实现商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流程可跟踪、动态可视化。除抓好企业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外,还要抓好社会物流资源信息平台搭建工作,促进社会物流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要推进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积极发展智慧物流。物流是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包括智能仓库管理,托盘、周转箱、集装箱等装载设备的跟踪管理,运输工具及货物的可视化管理,冷链食品的温控管理等。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可实现物品出入库数据的自动收集和仓库管理高效、准确,最大限度地提高物件周转速度和流通效率。政府部门可启动一批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推动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六要统筹国内与国际物流发展,布局全球物流网络。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资源配置已从一个工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扩展到全世界,国内物流网络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网络的一部分。因此,要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把视野和目标从国内物流扩展到全球物流,鼓励物流企业“走出去”,在世界主要市场布局物流节点,通过战略性布局逐步构建与全球市场贯通的物流网络,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拓展全球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7优化供应链,打造仓储业核心竞争力

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供应链的竞争。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供应链能否得到控制,资源和产品能否无障碍流动。中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物流进入供应链时代,更需要优化供应链,改革计划、组织、流程和管理,创新业务,打造核心能力,黏住上下游客户。

线路、节点、信息是供应链的三个基本要素,任何供应链规划都离不开仓储节点。仓储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要尽快更好地融入供应链,成为供应链上的核心。

第一,仓库要迅速变为物流中心,物流中心要联网。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仓容,用好仓容,有效拓展管理空间;提高作业效率、响应速度和周转速度,缩短管理时间;在提供基础服务的同时,提供增值服务,做好综合服务。

第二,要与供应链上的各种资源协同,如与物流企业、商贸企业、制造企业、信息企业等各种企业协同运作,突破上下游(延伸一级活动),服务产业链。

第三,要尽快转型。思想转弯、业务转型、增加库房、减少货场、服务消费、盯住电商、商贸一体、精细发展,依托仓库但不依赖仓库。

第四,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系统,使之达到支持各业务模块集成、全程管理、与客户信息技术对接、各类物流资源高效利用、可视化管理的理想状态,做到一次录入全程使用,方便客户查询追踪,消灭孤岛,联网互通。

第五,要做好成本控制。主要包括库存控制(需求预测、安全库存、仓库分布)、网络改进(节点优化、配送优化、方式优化)、商品包装(商品设计、简单包装、集装作业)、仓储管理(空间时间、调度分拣、回收利用)、运输管理(司机管理、线路优化、外包优化)、人力资源(组织优化、人员培养、减少流失)、绿色物流(能源节约、修旧利废、绿色驾驶)、信息改革(电脑管理、自动采集、辅助决策)、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台账科目、统计财务)等方面。

同时,在当前经济形势不明、企业经营环境变差、整个社会防范成本增加的情况下,要注意防范风险,将防范成本降到最低直至为零。

8物流要超越流通,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作用

现代物流发展已经逐渐进入全面、广泛、深入、细化的阶段,物流必须超越流通,在更广阔的领域发挥作用。物流在生产、流通、生活、军事领域广泛存在,而不仅仅是流通的子系统。商品流通领域之外的物流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军事领域的物流。对于现代战争和现代军事活动而言,物流是重要的支持活动,事关军事活动的成败。因为现代战争和现代军事活动是大量消耗资源的活动,而从军事物资生产地向战场转移,必然是大面积、大数量的转移,而且还有严格的军事物资种类、时间和数量的要求。

流通经济与管理范文第8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流通企业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产生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然而这些变化在给流通企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给流通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暴露出了流通企业现有盈利模式方面的不足,流通企业须从经营方式、增长方式、组织架构等方面做出改进,以增强其盈利能力,应对现有经济发展的特点。本文从供应链的视角出发,为流通企业的盈利模式改进提出新的思路,以促进流通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 供应链;流通企业;盈利模式

【基金项目】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校级课题项目(cdyjd2014004)。

【作者简介】赵姣姣,新疆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一、引言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产活动中的分工越来越精细,交易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二者矛盾的不断加深为流通企业的出现提供了经济根源。流通企业的产生主要是为了解决这一两难冲突,从而推动经济不断发展,效率不断提高。流通企业能够专门从事交易的活动,提高交换的效率。因而,可以认为流通企业的本质就是交易的专业化生产者、提供者。然而,流通企业的利润发展空间受到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两头的挤压,商品的流通是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以供应链的视角来研究流通企业的盈利模式,从供应链的前后向进行整合,实现“产—供—销”环节的一体化发展以及企业拓展业务的增值,来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对流通企业的经营发展、获得持续的盈利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二、理论研究综述

关于盈利模式的研究,不同的学者观点各异。其中的一种观点是将盈利模式视为商业架构,王方华、徐飞(2005) 在其出版的《利润胜经》一书中认为,盈利模式是企业通过对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及对企业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资源进行整合而形成的实现价值创造、价值获得和利益分配的组织机制和商业架构。而另一种观点则将盈利模式视为盈利的方法,即认为盈利模式是寻求企业的利润来源、利润的产生的一种方法。汪旭晖(2010) 基于价值链角度对盈利模式进行研究,认为新型盈利模式的创新需要流通企业观念的转变,要将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与企业文化的创新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供应链协同降低企业成本,通过生鲜直采、贴牌、自有品牌商品开发等方式实现价值的不断可持续化增值,进而实现企业盈利。

近年来,现代管理理论得到了不断发展,特别是一些新的理论开始出现如流程再造等,“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也开始出现,供应链管理逐渐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供应链的形成就是企业上下游之间一种网络结构关系的形成,是由上游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商开始到制造和分销商、零售商、最终客户的网络结构组成的一种新的业务流程。一方面从企业的内部结构来看,供应链包括了材料采购、加工制造、产品分销等各个部门,这一部分可以被看成企业内部的供应链。另一方面从企业的外部网络来看,则又包含了原料的供应商、生产制造商、分销商以及最终的用户,而这一部分又可以被看成企业外部的供应链。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对其各个流程进行再造,可以使供应链各环节上的交易、物流等成本大幅度降低,进而达到增加流通盈利空间的效果。同时,基于供应链整合的新的盈利模式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潘文安(2009)经过调查研究,从供应链合作企业之间的关系角度探讨了供应链整合能力对相关利益者之间合作绩效的影响。该观点认为,供应链内、外部整合能力对企业间的合作绩效存在着直接的影响,对供应链外部的整合能力是提高企业间合作绩效从而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由此认为,对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与企业绩效的提高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李飞、汪旭辉(2006) 对中国零售业发展中的零与供之间的关系和盈利模式发生转换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认为零售商对价值链的优化和改进应紧密联系其主营业务的盈利模式,并以沃尔玛和宝洁的合作为例介绍了供应链整合的方式。李凤珍(2011) 对我国零售业的盈利模式进行探析,提出了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和创造,打造和谐零供关系的思路。

三、流通企业传统盈利模式特点及不足

虽然我国流通产业正在迅速发展,但流通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没有得到快速增强。我国流通企业的盈利模式基本上是照着国外学,但是最传统的“进销差价”模式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其特点也很明显,流通企业主要是以产品的分销为中心,利润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转移企业的商品价值,而不是依赖于企业之间的互相合作,上下游的企业之间完全是一种买卖关系。而“通路费用”模式和“类金融”模式则在大型流通企业中较为普遍。在“通路费”盈利模式中,流通企业凭借其强大的产品分销能力控制了上游生产企业,由此来向上游的生产企业收取一定的通道费用。“类金融”盈利模式主要靠对货款占用,从而进行规模扩张和重新投资来获取利润。从以上我国传统的流通企业盈利模式来看,传统流通企业的发展及其盈利模式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 流通企业规模较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流通产业的发展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可以通过扩大经营规模,使每一单位的商品或服务的成本减少、收益增加。流通企业为了使利润增加,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扩大其规模,以降低经营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然而,我国流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通过规模经济盈利的能力普遍比较低下。

(二) 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盈利渠道单一

一方面,近年来世界一些大型跨国零售公司,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等通过现代供应配送系统,运用采购、并购、网点扩张等手段大肆抢滩,现已掌控着全球范围最大的商品流通量。有限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地被一些外来力量不断侵占,原来市场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必然受到挤压,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盈利能力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传统流通企业盈利渠道单一。一是通过较低成本采购,并以高于其进价的销售价格出售给消费者,以赚取其中差价,或者是通过销售量的加大和规模的增加而获取厂家奖励。二是通过提供仓储、运输等简单的附加服务获得一小部分的利润。

(三) 流通成本高

流通成本的高低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流通基础设施以及市场环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决定一家企业盈利多寡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我国企业流通成本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并且一直居高不下。在我国商品的销售价格中,流通成本占了半数左右,这一比例远远高出了西方发达国家。

四、供应链视角下新型流通企业盈利模式特点及优势

(一)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1. 全面性。从供应链视角出发,把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企业都看成是一个节点,研究重点为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通过合理整合企业之间的各种物流、信息、资金等,达到降低成本、快速反应、共同盈利的目的。

2.利益的协同性。流通企业供应链管理是建立在利益共赢基础上的,各个节点企业间实际上是一种合作性的竞争关系,实际上这也体现出了企业间核心竞争力的互补效应。当代的竞争也逐渐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亦愈加紧密,流通企业应关注如何扩大整个产业链上可供分配的总利益,而不再是利益分配的比重。

3. 信息的共享性。信息能否得到充分共享是流通企业能否及时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反应的前提,也是供应链上企业合作的基础。流通企业供应链的管理已从企业的内部扩展到了企业外部、从企业内部信息化扩展到企业外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相协作。信息能够在企业间共享,才能为供应链进行有效和敏捷的反应做出保证。

(二) 供应链视角下流通企业盈利模式

供应链视角下的流通企业盈利模式通过供应链管理,再造流通企业的业务流程,加强企业间合作,降低各种交易成本、物流成本等,增加盈利的空间;也通过对设备共享、减少库存量、减少其他各种资产的占用等,以较少的资源投入量,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有效地解决我国目前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增强市场竞争力。图1为以流通企业为核心的产品供应链。

(三) 供应链视角下流通企业盈利模式与传统模式比较

供应链视角下的流通企业盈利模式是基于传统盈利模式发展起来的,通过比较分析两种盈利模式的不同(表1),可以给流通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芮明杰,袁成,胡金星,聂子龙.我国流通企业盈利模式的创新研究[J].当代财经,2005,(13).

[2]王方华,徐飞.利润胜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李飞,汪旭晖.零售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6).

[4]汪旭晖.关于中国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问题的战略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10,(8).

[5]李凤珍.我国零售企业盈利模式分析[J].流通经济,2011,(11).

[6]刘颖.基于供应链整合的本土零售企业盈利模式研究综述[J].市场周刊,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