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第1篇

【关键词】哲学素养;培育;创新人才

一.素质教育需要培育哲学素养

冯友兰先生说:“哲学的功用在于使人成其为人”。这里的“人”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我理解为具备基本人文关怀和哲学素养的创新性人才。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终极价值是使人成其为人。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是思想和德育的主要阵地,培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事,追求真理,培养理性的思维品质,学会理性的看待人和事,是政治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

设想在一个秋天的午后,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英国小镇格兰瑟姆乡村的栅栏外,洁白的风车缓缓转动,在金色的麦田里投下不规则的几何光影,一条波光凌凌的小河流向亘古的天际,深邃、辽远……

微风吹来,夹杂着熟透了的苹果清香,一个年轻人漫步果林,树枝轻轻摇曳,一个苹果从树梢掉落,恰好打在年轻人的头上,哎呀!奇怪!这个苹果怎么不飞向蓝天,或者不飘向天际呢?难道它在执行上帝的命令?是谁给了它神奇的力量?一系列疑问呈现在他的头脑中,这是否意味着一场伟大的科学革命的到来?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这年轻人就是牛顿,正是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规律,他是伟大的。

同样是人脑,同样是苹果,砸到牛顿的头,砸出了大智慧,而普通人最多也就是埋怨,然后吃掉这该死的苹果,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秘密。反思伟大与平庸的区别,除了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之外,最重要的是伟大的人具有自觉、怀疑、反思和感悟的思维素养,善于自觉从司空见惯的平凡中怀疑反思,在不疑中有疑,在疑问中感悟,这就是人类最为宝贵的思维品质――哲学素养,这是一种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智慧,是一种无形的但又时时处处体现出来的一种灵性。

哲学素养的养成是培养创新型战略性人才关键。具体而言,哲学素养是一定哲学知识,哲学思维能力和哲学品格的有机统一,哲学素养的养成是培养健全人格和理性思维品质的基础,文明人之所以与野蛮人不同,主要在于文明人的行动受理性思维的支配,而不是一种直接的冲动,有良好的哲学素养的人,通达事理,待人接物巧妙得体往往出奇制胜,让人感觉豁然开朗,耳目一新。

哲学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后天自然形成的,培育良好的哲学素养关键在于教育,在现代高中政治教学状态下,只有哲学素养的培育成为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才能培育出国家民族社会做需要的战略性人才。

二.哲学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四个环节

高中政治课的目的是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原理)放到整个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中加以考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前所未有的理性思维品质,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前的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培育良好的哲学素养,让学生具有科学的理性思维品质,需要建立在自觉、怀疑、反思和感悟四个维度之上,当然,这四个维度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1.自觉是培育哲学素养的前提。自觉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是自愿地执行或追求特定目标的程度,表现为热情、兴趣等,是一种持续的动力。自愿是自觉的显著特征,不需要外部因素的强迫。在外部因素的强迫下的被自觉是不可持续的,是没有动力源泉的。自觉在行为上主要表现为行为的主动。而这种行为的主动恰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做人做事的动力之源,自觉性是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的开始。也是学生知识技能转化为生产力的基础,正如当代著名哲学家石勇在《论自觉》中这样说:“自觉是一种素质,一种涵养,素质就是生产力,涵养就是生产关系的优化力。通过自觉,我们看清自身的弱点,辨析眼前的是非,澄清心境,理性的规划未来。人类的长处往往从人心内蕴之自觉而来。”

2.怀疑:怀疑是人类所特有的理性思辨能力,是通向真理的手段,一般是指人们对以特定对象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人类认识的一种分化或异化,怀疑有两种作用,一是防范,二是探索和进步的动力,我们这里主要自从后者出发,讨论怀疑在教育中的功能,目的是促进人才的培养。

苏格拉底说过:“怀疑只能是无限的探求”,有了探求,人类的认识才不断的向前推移,怀疑使创新就具备有了可能性。假如人类没有对已有的认识的怀疑,那么,人类一定还处于茹毛饮血的原始蒙昧状态。在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某一问题成长疑问,那么他为了弄清事实的真相,必然要进行逻辑的推理验证,最后用理性的逻辑思维验证自己的怀疑,说明理性思维战胜了感性认识。但是,我们不是对一切事物都要进行怀疑,怀疑是有限度的,否则就是一种极端主义了。

3.反思是培育哲学素养的核心。冯友兰先生也说:“所谓反思就是人类精神反过来以自己为对象而思之”,即反思就是人以自己的思维为对象的思维活动,或者理解为探寻认识事物的根据,归根到底的意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思维活动。

(1)、反思是创新的重要条件。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交给学生一个知识的结论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反思知识形成的认识过程,不能只关注结果,不注重认识的过程。在学生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深刻的反思同一认识在不同条件下的特殊状态,研究新情况,探求新问题,才能得出新的结论。

(2)、缺少哲学层面反思过程的教学活动,其结果是可憎的。例如,语文教学是立足于文学艺术表达的角度和立场,表现作者对事对人的某种认识和思考,或者借助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特别的情绪情感。追求文学艺术情感的人文艺术之美。而在政治教学中却要坚持人类理性智慧的光辉,追求人类的理性思维品质。同样是学习《水浒传》的文章,如果仅仅从人文艺术的角度看待,那么就会陷入到杀人、暴力是值得提倡的行为这样的悖论中去。文学艺术需要回归现实的理性反思,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服务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理想与现实,感性与理性的差距,才能在现实的基础上作出符合理性法则的,而又高于现实的情感表达,实现人文情感艺术表达和理性法则的有机统一,促进人的发展和创新。

反思不同学科的认识,反思同一学科的认识,反思同一认识在不同条件下的具体过程等等,是政治教学不可或缺的人文关怀。

4.感悟是学生哲学素养的内化过程。简单讲感悟就是在感的基础之上有所领悟。这说明感悟是学生认识与学生情感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通过感悟学生想象得以展开,人格得以升华,即学生思想得到了熏陶,形成了稳定的价值观念,教育的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也就是认识内化的过程,即《周易•彖传》上说的“观乎天文,以查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内化过程。任何人的学习都要经历“感”和“悟”的过程,先“感”后“悟”,这是具有灵性的认识升华跃迁的过程,是创新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哲学史》 冯友兰 人民出版社

[2]《小逻辑》黑格尔(德)商务印书馆

[3]《西方哲学史》罗素(英)商务印书馆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第2篇

【关键词】哲学水平 领导管理 领导力

领导力是一个综合的指标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领导管理者的哲学水平。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领导管理过程都证明了一个观点,那就是领导的全过程实际上是领导管理者哲学水平的投射。凡是哲学水平高的人,其领导管理工作往往是出色和卓有成效的,凡是哲学水平低的人,其领导管理工作往往会偏离正确的轨道。所以我们研究领导力的时候,首先要把领导者的哲学水平作为最重要的标志。

领导管理的全部过程是领导管理者哲学水平的投射

从古至今,人类从来没有离开三大消费实践活动管理的领导,也没有离开领导的管理。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是三大消费实践的活动过程,也是领导以正确思想带领群体组织(大至国家,小到企业)实现有计划、有目的的目标任务的实践过程。国家机器系统各层级角配组织结构的领导班子群体,为实现国家的发展战略目标,以严密的组织,保障实施内外战略、策略、政策和战术,以正确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达到最佳目的。

三大消费实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对立统一的过程。在这运动过程内存在着否定之否定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这些规律运动过程又产生了事物变化阶段性的对立统一规律,这个阶段的变化规律与事物整体系统对立统一联系在一起,形成自然和事物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我们领导者在领导群体实施战略目标任务过程,推动事物健康发展,就必须下决心用全力找出主要矛盾。如果能抓住这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能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工作,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研究分析问题过程中,要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依靠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领导管理者的正确思想、正确认识从哪里来,只能从三大消费实践过程中来。在三大实践过程逐渐了解自然的规律性、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不断提高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创新三大消费的能力。认识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人们只能从有限的认识,向无限的认识发展,认识有先有后,是有过程的,是螺旋发展的过程。

在1937年7月写的《实践论》和同年8月写的《矛盾论》,以及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做的讲演报告,都有同一个目的:提高全党各级领导的哲学水平。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中问题的出现和革命的暂时失败,不是我们党的高层干部革命意志的不坚定,而是我党内大多数干部的哲学水平低,不懂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矛盾论》是让我们全党干部学会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学会分析矛盾,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研究解决矛盾的方法,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这是当时中国革命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非常重视干部领导能力的提高,而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哲学思想水平。

我国在1949年到1979年间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和错误,其原因是我们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十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同志主张把党的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过程中,全党遇到最大的困难,仍然是党内的教条主义思想。教条主义一害党员干部,二害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党的当务之急是提高高层干部的领导哲学水平,提高领导干部理解中央政策和政治方针的悟性灵感认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认真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更好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成党所担当的历史重任。

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凡是有悟性好、灵感好的思维认识,在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指导路线、方针、政策过程中,就能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上下级满意的成绩。

悟性灵感认识与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

悟性、灵感是创新的思维认识。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哲学的基本核心理论。认识有圆周似的螺旋发展过程规律,即物质――消费实践――认识(发现――悟性――灵感)――物质(包括观察发现和对物质的改造、创造过程到使用)――消费实践――认识(发现――悟性――灵感)――物质,如此周而复始、从不停止。(见下图)

认识的过程原为两个阶段(在以往对认识过程的概括中,原本没有发现、悟性、灵感这三个阶段,但我认为这三个阶段是重要的认识过程,故在认识后面括号内将此三点标注明确,以示重视),即感性认识阶段、理性认识阶段。根据我的研究,认识过程应分为三个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经验性认识阶段(包括实验、体验)――理性认识阶段。且认识是有过程的,是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

从认识圆周螺旋发展规律示意图解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物质是自然的万物,亦称物质。物质是可感觉到、观察到、测试到的,或者虽然在一定时间内没有观察到,没有测试到,没有感觉到,但最终仍可被认识,它是自然界本来就有的客观存在。

二、消费实践是指人们在共同的三大消费中有目的的实践行为(包括物质、精神、文化的消费),以及它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关系,这一切都是矛盾的运动过程。

三、认识(包括思维、悟性、灵感)物质和消费实践是人类认识的源泉。人脑接纳物质和消费实践信息,经过人脑的创造性作用,加工出来意识、认识(包括思维、悟性、灵感)。它是人脑物质的产物,即认识的产生源于物质和消费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行为。认识过程――观察发现――感觉、感知、印象(表象)是感性阶段,发现、悟性、灵感、实验、体验、判断是经验认识阶段(可重复阶段,而且认识贯穿于意识认识全部过程,是理性认识的初级阶段),概括、抽象推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即理论、思想、观念的阶段。特别应注意的是发现、悟性和灵感是认识阶段非常重要的认识。

四、发现是人的器官接收到的信息传入人的大脑,经大脑创造加工出的意识的认识。它贯穿于认识全过程。

五、认识是有周期性的过程,也是圆周螺旋活动发展过程。三大消费牵动经济圆周螺旋活动发展规律,也是认识过程的发展规律。人们对任何客观物质和事物的认识都是有过程的,是由不认识到初步认识,再到较深刻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悟性、灵感认识与发明创造以及创新性工作。我在三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已发明了9项目个人专利,11项公司专利。我在学习知识及对实践经验的感悟中产生了灵感,提出了以人体仿生学的方法实现三种菌多菌共生的设想。开始的实验都失败了。我偶然在梦中见到草原上的马、牛、羊都在吃草,马最挑剔,牛较不挑剔,羊最不挑剔,什么草都吃。这一现象使我感悟,产生了灵感:让三种菌分级发酵,结果实验成功。

如何保证市场营销的发展?我对学习过的军事思想有感悟,产生了灵感,并把的军事战略、策略、政策、战术思想引到商业市场上来,以军事思想指导商业市场。把军事管理引到企业管理上来,并总结经验,如把鞍钢宪法、大庆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引到我在三株的管理上来,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西方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文化相结合创造出三株企业文化,成功指导企业管理15.7万人的有序运转。在企业遇到灭顶之灾时,又能通过管理使15万人静悄悄下岗,无一人闹事。上述种种都是我悟性、灵感的创新思维认识指导的结果。任何一个领导要创造性开展工作,就要发挥悟性灵感认识,这样才能取得较佳的成绩。

由此可见,把悟性、灵感思维、创新认识,引入认识论、方法论过程,会使人类创造消费的能力和消费水平,从有限认识向无限过程发展,推动人类文明更快的高速发展。

人的悟性灵感创新思维认识是无限的,是自然科学发明创造的源泉,是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源泉。人的悟性灵感认识,有天资的基础,同时又是在实践中学、思考、总结、培养、锻炼生成的,如果能坚持做有心人、留心人、用心人,与学思、实干、总结相结合,您就会得到悟性灵感认识的厚爱。

一句话:要提高领导者的领导水平能力,必须学习领导管理哲学。掌握认识论和方法论,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解决工作实践过程的一切矛盾和问题,才能避免在工作过程中的主观片面性和局限性,才能实现较佳的战略目标,才能真正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属于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前人经验可借鉴,只有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摸着石头过河,才能创造出让人惊叹的伟大业绩。在其发展中必然会出现不平衡的现象,这是矛盾运动的规律,体现了突出――平衡、平衡――突出的法则,这是运动法则,是进步的法则。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正确认识这一法则,努力寻找矛盾的主要方面,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论,在前进中不断实现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再解决平衡。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过程。突出是发展,平衡是调整管理,这是普遍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的体现。所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领导能力,学习领导管理哲学是金钥匙。

提高哲学水平是提高领导力的重要途径

领导管理科学是由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系统学、运筹学等发展而来的。科学管理和管理科学研究侧重点是被管理者,很少研究领导者和领导对管理的作用;领导科学研究侧重点是领导者,不强调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系统活动中的相互作用,所以说管理科学和领导科学都有片面性。领导管理科学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对立统一运动的整体,它研究的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任务,统一意志、共同奋斗运动过程的管理,以及领导在这一过程中的权利、权威、责任、利益、作用力、与被领导者的关系等。

人类从生活消费开始,创造了生产消费到科研生产消费和社会消费过程的三大消费实践。人类原来对自然和一切事物只是本能地感知、顺应、适应自然和现象的规律,谋取生活消费的物质,发展到逐步对自然有了正确的和非正确的理念认识,这一认识又指导人类有意识地认识自然,适应改造自然,创造发明新的、物质的、精神文化的消费产品,不断满足消费需要,这一过程是继承、积累、发展、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一认识是人的大脑加工出来的思维,创造性的思维和思维方法(悟性和灵感),悟性灵感思维认识是创造创新发明的武器,也可以说没有悟性灵感认识,就没有创新发明,也就没有人类文明进步,所以说,认识是哲学的核心。

人类在从事三大消费实践的群体活动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出自己的领导。他领导管理群体实行有组织、有纪律、有决策、有计划、有目的组织活动,是实现目标的过程,形成了系统层次的整体和整体系统层次的角配结构规律。在这一领导管理实践活动过程中,领导者也是被领导者,被领导者同时又是领导者,领导者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被领导者是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这一过程,领导对自然和一切事物的认识,对统一群体的思想认识是至关重要的,领导的正确思想一方面来自对群体知识智慧的总结和提升,另一方面是来自自己的知识智慧与群体知识智慧相结合产生的新的悟性灵感认识,形成的思想和领导方法、艺术和领导工作作风,它作用于群体实践活动过程,实现目标目的。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领导管理哲学是领导管理的灵魂,一句话,领导管理哲学就是“领导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领导者应高度重视认真学习领导管理哲学,用于指导工作实践,使主观愿望能较好地与客观实践相吻合,不唯书不唯权,坚持从调查研究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指的是客观环境和自然及一切事物的真实现状;求,是研究自然物和一切事物的客观内在关系和外在关系的规律,研究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矛盾及矛盾的次要方面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规律,用唯物辩证法解释自然和事物本质变化的认识规律;是,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悟性灵感认识,找出解决内外矛盾的方法并实施解决矛盾,实现目标目的的结果。这一过程中,调查研究是前提,因为书本知识是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领导者的认识有正确也有错误,所以实事求是才是真道理,才能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第3篇

一、道

宗白华将老庄哲学看作是中国美学的一个滥觞,特别是庄学,是宗白华对阐幽发微中国美学思想的一块理论基石。宗白华美学接受老庄哲学体现在“道”和“虚”两个层面。

在宗白华的艺术理论中,作为宇宙本体和生命精神的老庄的“道”,既被看作是中国美学的文化背景,也成为他建构美学本体的一个重要资源。宗白华认为,中国哲学就是以生命体悟道,“中国人对‘道’的体验,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1]宗白华别具慧眼,将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与“道”相联系,进而认为,老庄哲学对画境的渗透,使得中国画在审美境界上与哲学理念相通:

中国人感到这宇宙的深处是无形无色的虚空,而这虚空却是万物的源泉,万物的根本,生生不已的创造力。老、庄名之为“道”、为“自然”、为“虚无”……纸上的空白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空白在画的整个的意境上并不是真空,乃正是宇宙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笪重光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无画处的空白正是老、庄宇宙观中的虚无。它是万象的源泉、万动的根本。中国山水画……登高远眺云山烟景、无垠的太空、浑茫的大气,整个的无边宇宙是这一片云山的背景……中国画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纯然一块自然本体、自然生命。[2]

画幅中飞动的物象与“空白”处处交融,结成全幅流动的虚灵的节奏。空白在中国画里……是溶入万物内部,参加万象之动的虚灵的“道”。[3]

清画家张式说:“烟云渲染为画中流行之气,故曰空白,非空纸。空即画也。”[4]烟云一息相吹,成就画面的无限生机,使得荒寒的画境中生气流行,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则体

现了“虚空是万物源泉”的老庄哲学精神。图示如下:

山水画: 空白(技法) 云山(背景) 自然(生命本体)

道 论: 虚空(道的特征) —————无、道(哲学本体)

“空白”是中国美学的重要理论。宗白华认为中国美学的“空白”思想源自老庄的“道”,老庄哲学认为“道”是宇宙的最高本体,是万象之源泉,万动之根本,它无形无象,蕴藏无限。《抱朴子》曰:“道者涵乾括坤”,道“为声之声,为响之响,为形之形,为影之影,” 它是“弥纶太虚”[5]的宇宙本体。道又是“空白”,它以无形涵有形,以无象孕有象,而成为无限的存在,所谓“大象无形”是也。“空白”代表着中国艺术的一种精神。

(二) 虚实两元

宗白华认为“空灵”、“充实”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两元。清方薰说“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虚实使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不穷。”[6]说明中国艺术境界强调虚实相生。“老庄认为虚比真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原因,没有虚空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在中国艺术中,阴阳摩荡,虚实相生,“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7]空灵论来自老庄的道论,中国艺术写实易而空灵难,清戴熙说山水画“沉著易,空灵难”,“山石以画而得,云水以不画而得。山石成则云水自在。”[8]宗白华说“画家所写的自然生命,集中在一片无边的虚白上。空中荡漾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道,老子名之为夷、希、微。在这一片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树一石、一山一水,都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无边的深情。”[9]中国画讲究抟虚成实,空白处有妙意。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0],道乃“万物之母”,是生命的根源(生命本体)。宗白华理解的“道”, 包孕万有,体证生生,是蕴涵生命活力的宇宙精神,也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源泉。宗白华认为园林艺术体现了“道”的特征:

建筑和园林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老子就曾说:‘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室之用是由于室中之空间。而‘无’在老子又即是‘道’,即是生命的节奏。

宗白华认为,园林的楼、台、亭、窗的设置,都是为了“望”,为了丰富对于空间的美感。中国古人能“通过门窗,接触外面的大自然界”,艺术家“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园林就是要“小中见大,从小空间进到大空间”,所谓“轩楹高爽,窗户虚邻;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计成《园冶》),园林中通过轩窗来通向动荡无限的时空;并“以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的庙宇”[11],从园林的小天地来通向宇宙的大化生机。园林艺术“小中蓄大”的审美意识显然来自老子“有生于无”的哲学精神。

二、 易

宗白华对《周易》有着持久的关注,他以《周易》经传“生生之德”和“无往不复”的理论来作为其生命本体美学又一思想资源。易经生生无尽的和谐精神成为其生命美学的文化哲学底蕴,因为“《易经》的每一卦都是讨论天人关系,而天人关系的中心就是生命……按照《易传》的命题,自然界是生生不息的过程,自然界充满了生意,而从这里就产生了世界的意味和情趣”,可以说《易传》是“生命哲学和生命美学”。[12]宗白华曾说《周易》是中国唯一成“伟大的哲学系统”的哲学,“是一部动的生命的哲学”。[13]在宗白华看来,周易广大和谐的生命意蕴是重建刚健昂奋的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

宗白华认为《易经》“无往不复”、“周而复始”的理论“正是中国人的空间意识”。周易的无往不复的空间意识和节奏感是中国艺术审美空间理论的来源,他认为:

时间的节奏(一岁十二月二十四节)率领着空间方位(东南西北等)以构成我们的宇宙。所以我们的空间感觉随着我们对时间感觉而节奏化了、音乐化了!画家在画面所欲表现的不只是一个建筑意味的空间“宇”而须同时具有音乐意味的时间节奏“宙”。 [15]

宗白华说,周易的鼎卦是中国哲学的生命“空间之象”[16],而革卦是“生命时间之象”[17],“空间与生命打通,亦即与时间打通”。[18]他说“象之构成原理,是生生条理”[19],进而认为中国哲学是一个“生命的体系”。他认为“中国哲学既非‘几何空间’之哲学,亦非‘纯粹时间’(柏格森)之哲学,乃四时自成岁之历律哲学也。”《周易》无往不复的空间意识,启示了汉代的律历哲学,二者共同形成了“以时统空”、“时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中国艺术中,时间的四时(春夏秋冬)配合空间的四方(东南西北),时间空间化,时空合一,充满音乐的节奏。宗白华说:

中国人的最根本的宇宙观是《易经》上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画面的空间感也凭借一虚一实、一明一暗的流动节奏表达出来。虚(空间)同实(实物)联成一片波流,如决流之推波。

中国人抚爱万物,与万物同其节奏:“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我们宇宙既是一阴一阳、一虚一实的生命节奏,所以它根本上是虚灵的时空合一体,是流荡着的生动气韵。

空间的音乐化和节奏感,导致在审美观照的方法就是仰观俯察,“这观照法表现在我们的诗中画中,构成我们诗画中空间意识的特质。”这种观赏方式,使得主体视线在仰观俯察之际往复流动,满目生机。

《周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标举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易》经体现出的宇宙精神就是“动”,“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系辞上》),都是言“动”,《易传》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象传》),宗白华解释说,“乾”是世界创造性的动力,“它刚健不息地在时间里终而复始地创造着,放射着光芒”。“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当效法生生不息之宇宙精神。

中国古典美学认为“天地有大美”,美就在于生命与节奏的和谐、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即“至动而有条理”。 宇宙间大化流衍、生生不息,充满盎然生意与灿然活力,而艺术的使命则在于原天地之美,参赞化育,以显现宇宙生命的生香活意。中国人生活在一个充满生机活趣的宇宙中,中国艺术的要义在于表现宇宙的盎然春意,中国艺术“代表了一种欣赏赞叹,在颂扬宇宙永恒而神奇的生命精神,就是这种宇宙生意,促使一切万物含生,百化光焉。中国艺术家正因能参赞化育,与此宇宙生命浑然同体,浩然同流”。

三、禅

佛学对于宗白华美学有极深影响。早年在写《萧彭浩哲学大意》等文章时,宗白华就是从佛学视野来寻求东西哲学智慧的共通性,认为叔本华哲学“含义闳深,颇契佛理”,“颇近于东方大哲之思想”。宗白华早岁对佛学的兴趣,一直持续到后来对美学的研究。在其美学思想中,禅学智慧一直占有极高的地位。

禅宗一重“心性”倡“即心即佛”,二重“顿悟”主“顿悟见性”。宗白华的艺境理论融汇禅学思想,主要侧重在“妙悟”体验论和“艺术意境”(禅境)论两个向度上。

(一)妙悟论

宗白华强调“心源”的重要性,“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27]此论来自禅宗,禅宗主张“自心是佛”的“顿悟”法门,所谓“一切法皆从心生”,禅学认为“心”是一切事象(万法)产生的本源。“万法从自性生”,“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等,均是申明此意。禅学的“顿悟”不是推理,而是个体的直觉体验。禅的直觉通于艺术的审美直觉,二者都力求永恒的非理性的直觉体验。宗白华说:

禅学发展到成熟阶段,连禅宗也不必要,文学也不必要……“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到处都是真如的显现,可见真如界并不是离开了这块染污的土地另有所在,真如世界也正在这块载土上……真如,正是凭藉人世间的现象为工具才可能实现,无现象界即无从证得本体。

宗白华认为禅学从现象直证本体,或者说本体即在现象之中,一切都是真如的显现。有学者指出:

(禅宗)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吃饭、走路,还是担水、砍柴,通过刹那间的内心觉悟(“顿悟”),都可以体验到那永恒的宇宙本体……禅宗的“境”,意味着在普通的日常生活和生命现象中可以直接呈现宇宙的本体,在形而下的东西中可以直接呈现形而上的东西。

禅宗强调了直觉顿悟的功夫,重视心源,“悟”在心源,方寸之间妙悟本体。

由于禅宗重视心源,倡导妙悟,对中国艺术精神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宗白华看来,“妙悟”既是一种审美体验方式,也是中国艺术的审美境界。他说:

艺术家经过“写实”、“传神”到“妙悟”境内,由于妙悟,他们“透过鸿濛之理,堪留百代之奇”。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禅宗主张在日常生活中,“在活泼泼的生命中,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中,去体验那无限的、永恒的、空寂的宇宙本体”。禅学认识论与中国审美思维有相通之处,使得禅学进入审美领域,“推动艺术家去追求对形而上的本体的体验。这就是‘妙悟’、‘禅悟’”,体悟到的是“永恒的宇宙本体,是形而上的‘意’。”艺术家以妙悟之审美心胸,从有限入无限,自微尘显大千,从而体悟时空、自然、宇宙、人生的无限意蕴,这就是妙悟的境界。

(二)艺境论

宗白华认为意境论的源头之一就是禅学。他说六朝以来,艺术的理想境界就是“澄怀观道”,“在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中国艺术境界就是“鸟鸣珠箔,群花自落”的“超圆觉”之境,生命超越,境界圆融。中国美学中,艺境通于禅境,禅境乃是最高的艺术境界。

禅境分三层:第一境(未参禅时)“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第二境(参禅后)“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境“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万古长空”这一超越时空的本体,在瞬间的“一朝风月”之中证得,刹那蕴含终古,有限通于无限。这三层境界,第一层是审美感知,心灵对印象的直接反映;第二层是审美感兴,心物交流;第三层是“妙悟”的境界,乃为最高的灵境启示。禅境就是在顿悟中对现象的超越,是心物合一的最高境层。宗白华的意境论显然受到禅学三境界论的启发,在他看来,“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宗白华认为,艺术意境也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描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分别是“写实(或写生)的境界、传神的境界和妙悟的境界”。[38]禅境就是最高灵境的启示,就是妙悟的艺术境界。在禅境中,鸟飞叶落、云飞水流,都是妙悟的对象,体现圆融自在的真如境界。“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禅境即最高的灵境,体悟到的是生机灿烂的宇宙精神。

[参考文献]

宗白华全集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叶朗.中国历代美学文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冯达甫.老子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00.

叶朗.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美学的几点启示[J].载《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京),2004,(1)。

蒋国保.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方东美新儒学论著辑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

普济.五灯会元.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4.

郭朋.坛经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叶朗:再说意境[J].载《文艺研究》(京),1999,(3)。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第4篇

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也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在教学《生活与哲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大部分学生很难理解“哲学抽象的原理或观点”,造成学生学习哲学的热情不高,甚至惧怕学习哲学。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消除哲学所谓的“神秘感”,从而感悟哲学的魅力,领悟生活的哲理呢?

一、趣味故事蕴含着生活中丰富的哲理

1.身边的故事,耐人寻味的思考

故事一:父子二人经过五星级饭店门口,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

(启迪: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故事二: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盘,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是儿子望着他父亲,说道:“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

(启迪: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责人以严,待己以宽。)

故事三:同样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作文中说他们将来的志愿是当小丑。中国的老师斥之为:“胸无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国的老师则会说:“愿你把欢笑带给全世界!”

(启迪:身为长辈的我们,不但容易要求多于鼓励,更狭窄的界定了成功的定义。)

2.创新的意识,细致观察的结果

多年以前,有一家酒店的电梯不够用,打算再增加一部。于是酒店请来了建筑师和设计师研究如何增设新的电梯。专家们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在每一层楼打个大洞,直接安装新电梯。

方案定下来后,两位专家坐在酒店前厅谈论工程计划。他们的谈话被一位正在扫地的清洁工听到了,清洁工对他们说:“每层楼打个大洞,不仅会把大楼弄得尘土飞扬,乱七八糟,而且还会破坏楼面。”工程师说:“那是难免的。”清洁工又说:“与其这样,不如把电梯装在大楼的外面。”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这话,相视片刻,不约而同地为清洁工的想法叫绝。于是,便有了近代建筑史上伟大的变革——把电梯装在楼外。(这就是所谓的观光电梯)

这个把电梯装在楼外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人们总是习惯于把创新想象得太神秘、太复杂,并因此阻碍自己的思维发展,其实伟大的创新往往来自对最简单、最容易被忽略的事实——细致的观察。

3.生活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

有一天动物园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它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來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袋鼠固然能跳,也跳得比较高。但是从笼子里出来的途径,除了“跳出来”外,还可以从“笼门”从容地走出来。

这则寓言故事让我们自然地领悟到:我们想干好事情一定要分清主次矛盾,抓重点,抓关键。复杂的哲理,浅显的描述。

4.普遍的联系,永恒发展的世界

在西方有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

转贴于

联系的统一整体。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一个钉子和一个帝国看起来毫无联系,但通过一些中介,如蹄铁与战马,战马与骑士,骑士与战斗等,两者之间就发生了紧密的联系,而人们正是忽视了他们之间的某种客观联系才导致了“亡了一个帝国”的悲剧。

民谣阐述的哲理: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

以上(寓言)故事也好,民谣也好,都在反映一个事实:生活处处有哲学。“抽象”“神秘”的哲理原来都来源于生活,又“左右”着我们的生活,是照亮我们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课堂实践证明:选择新鲜有趣的故事无疑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二、如何提高哲学课堂的效率,还得注意几个环节

一是故事的选择:具有代表行、典型性、趣味性。

二是故事的数量:经典即可,贪多必然会影响学生“反省”的时间,甚至抹杀了学生“感悟”的机会。

三是故事的收集:学生动手、教师指导、师生共同编辑加工相结合。“加工”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更是“领悟”的过程。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哲理和师生共同感悟哲理,也是不断完善人生观的过程。

三、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会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

1.整个课堂都要教学生学会使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感悟和理解是建立长期记忆的前提,而牢固记忆又巩固了领悟的成效。

2.探索课堂上的各种可能性。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说的就是教学方法很多,不同的内容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个体也会有不同的实践方法,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也各不相同,很显然教学的效果就有天壤之别。

3.构造自己的记忆参照物。尊重每个教学对象,看到共性的同时,又要发现各自的个性差异。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寻找到自己的记忆参照物。

4.积极的个人反馈,是教学反思的内容,是提高教学成效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第5篇

关键词:哲学课堂;启发;思维

哲学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彩。哲学课教学本身就是智慧的传播,就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智慧、引导学生“自悟”的环节,是哲学课教师打开学生心智源头的过程。因此,如何打开学生思维的“源头”就成为哲学课教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下面就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精心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目前我国新课改的要求。哲学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寓抽象、思辨、深刻的哲学道理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更能有效地唤醒和启迪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巧妙的情境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就对本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效果,从而打开学生思维的“源头活水”。

例如,在讲授“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时,首先出示“存在即被感知”的漫画。漫画的大意是:英国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正在向他的学生讲授“存在即被感知”这一命题。谁知他的学生反而诘问贝克莱:你的生身父母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呢?贝克莱说:该死,这正是我所不能回答的!漫画形象地揭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愚蠢可笑。所以,当这幅生动幽默的漫画一出现时,学生便显示出极大的积极性,议论纷纷,这时教师趁机演绎:贝克莱还用得着上街买牛奶面包吗?他只需要闭上眼睛感知一下,牛奶和面包就会从天而降。此时学生哈哈大笑,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快领悟出唯心主义的荒谬,从而轻松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发积极思考

鲁迅先生说过,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哲学本身就包含了深刻的思想性,有人认为哲学不在于教师的教而在于学生自身的体悟。这话有一定的合理因素,但我不敢完全苟同。教师应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思维特点,高度重视“设问”在哲学教学中的作用。但是教师在课堂设问中不能过渡太大,否则无形之中为哲学教学制造了思维障碍,因此要使设问有一定的“坡度”,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层层深入,引领学生由“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的困惑,逐渐走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明朗境界。

例如,我在讲授第十二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时,教材上有“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哲学小故事,文后原本有两个设问:(1)谈谈你对“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理解。(2)在口渴难忍的情况下,许衡为什么会做出上述选择?我在此基础上,重新设置了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①这个故事展示了哪两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②在天气炎热、口渴难忍的情况下,许衡为什么做出上述选择?③“我心有主”给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启示?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明了,答案能直接在材料中找到;第二问的难度稍微加深了一些,必须结合本课的新知识来解答;第三问才是问题的根本,水到渠成地把学生引入“自悟”的佳境,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人生哲理。

三、精心设置悬念,引发学生自悟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总是有一种不放心,生怕学生对知识理解得不透彻,以致一味地“填鸭”,从表面上看,课堂内容充实,其实这样做是在剥夺学生“自悟”的权利,扼杀学生思维的活力,难以实现教学目的。因此,我们何不成“生”之美?把“悟”的机会留给学生,我们只需静等,从而感受课堂教学的意外之美。那么,教师如何在哲学教学中言而“不尽”,留有余地呢?

例如,我在讲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与“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播放了视频“200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尾山宏”的片段。视频主要讲述的是:尾山宏,一位73岁的日本老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的罪行进行着坚持不懈的追问。作为中国战争受害者的律师,从1963年起参与了40年来所有的对日本的诉讼案件:历时32年的“教科书诉讼案”“山西慰安妇案”“731人体试验案”“南京大屠杀”“浙江永安无差别轰炸案”“刘连仁劳工案”“李秀英名誉侵权”以及“遗弃化学武器及炮弹案”……尾山宏的举动触怒了日本国内右翼势力。许多人给他发恐吓信,还经常在深夜里打来恐吓电话……

视频播放结束后,我没有直接分析其中蕴涵的哲学意义,而是停留了片刻,这个动人的故事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从学生激动的神情上可以看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进行着激烈的思维碰撞,教室里形成了一种“暗流激荡”的氛围。这种氛围逐渐带领学生进入“自悟”境界,在这无声的教室里,学生逐步明确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与“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

总之,“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哲学课堂要根据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学生思想情况和实际的认知水平,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的思维,使抽象、思辨的哲学知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学生“自悟”的环节,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茶道 ;老子 ;《道德经》 ; 静品心法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6)02-0113-05

传统文化犹如江海,波澜壮阔,源远流长;诸子百家好比山花,姹紫嫣红,分外妖娆。在中国文化的群山中,老子无疑是最高的一座。老子《道德经》内涵深邃、词句洗炼,其精炼的九九八十一章,以“道”为核心,凭借优美的五千韵文,勾勒出一个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的宏大框架。对中国几千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亦是中国茶道的重要源泉和灵魂所在。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缘,孕育了古朴而精深的茶道。中国茶道是修身养性、追寻自我之道,如何从小小的茶壶中体悟宇宙之奥妙?如何从淡淡的茶汤中品味人生?如何通过研修中国茶道来涤荡精神、锻炼人格、超越自我呢?

中国茶道与道家思想的渊源

茶之源在中国,茶道之魂在华夏。茶,原本仅是用作解渴治病之物,在唐代,经过茶圣陆羽的发扬与传播之后,渐渐从物质生活中凸显出来,成为精神生活的重要元素,特别是融入宗教哲学思想后,茶,便从物质的茶,演变为精神的茶道。据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道兴于唐而盛于宋,饮茶方式在唐代逐渐由药饮和煮饮,发展成为细煎慢啜的品饮,进而演进为艺术性、哲理性的茶文化。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代《封氏闻见记》如是说:“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茶乃万物之精, 万品之华, 清而不浮, 静而不滞, 淡而不薄。中国茶道在产生发展过程中以海纳百川之势,不断演进,广泛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最早与茶结缘,茶从产生之初就与道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茶道的萌芽, 到中唐时期茶道的最终形成, 处处打上了道家思想的深刻烙印。一方面,茶是汲天地灵气的自然圣物, 人乃宇宙精灵, 人与茶之间的交流,代表着人与天地灵物的交流,茶的品性中蕴含着道家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神韵, 亦可作为追求“天人合一”思想的载体, 于是道家之“道”与饮茶之“道”和谐地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中国的茶文化无处不浸润着道家的思想, 茶与“道”结下不解之缘,共同融汇而成中国茶道的精神元素。

中国茶道是人类品茗活动的根本规律,是从回甘体验(滋味)、茶事审美(品味)升华到生命体悟(真味)的必由之路。中国茶道蕴含了丰富的道家精神,体现了历代茶人对自然之趣的执着追求。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 自身与天地、宇宙合为一气的目标, 在品饮之中亦可得到充分发挥。在精神追求方面, 茶与道家思想有颇多相通之处。茶事活动中,倡导用本地之水煎饮本地之茶,强调茶与水的自然和谐。茶,终于寂静;水,终于无言。水漫,茶透,只是一个过程。品茗时,茶人强调“独啜曰神”、“独品得神”,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齐物论》), 追求“天地大美”之境,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品茗去感悟茶道、天道、人道。就茶道精神而言, 真正的茶人胸怀宽广, 虚怀若谷, 与自然完美契合。于芬芳的香气中, 细细品味茶汤的滋味, 不知不觉, 茶与我俱忘,达到大道无我之佳境。中国茶道之要旨, 于无形之处尽显其精神。因为道家“天人合一”与“道法自然”等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茶人心里充满着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蕴含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所以茶人最先领略大自然的奥妙,文人雅士置身于幽谷深林,煮泉品茗,观云听籁,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思与境偕、情与景冥”之境界。

茶道是茶与道的结缘,是形而下的物质载体与形而上的精神理念的有机融合。茶之精神蕴涵于道中,道融合在茶中,二者互融互通。茶通人生之道, 品茶悟道, 亦是提升人生境界的不二法门。道是无形的,难以表达、描述和超越的,所谓“道可道,非常道”,而茶却是有形的,可以品饮、体验和感知的。因此,茶道研修为人们接近道、体验道和感悟道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何为“静品心法”

茶通六艺,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茶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结缘,孕育了古朴而精深的茶道。中国茶道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内容丰富而内涵深邃,虽历经千年,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修道,贯穿于中国古代先贤的几乎全部精神生活,如抚琴、焚香、书法、品茗等。修行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茶道研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是自然之真、人文之善与艺术之美的有机统一。在茶道研修中,静与美常常相得益彰。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活动创造一种宁静雅致的氛围和一空灵舒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人们的心田之时,茶人的心灵便在虚静中逐渐空明,茶人的精神便在静中升华净化,在静中与大自然融涵玄会,达到道家所追求的“天人合一”之境界。唐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清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这首诗里的“唯有文字五千卷”,指的便是老子《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亦是中国茶道精神的重要思想源泉。道家倡导“无为”、“静修”,通过饮茶能使“静修”得到提升,所以茶是道家修行时的必需之物。“静虚则明,明则通”,“无欲故静”,人无欲,则心虚自明,因此道家讲究去杂念而得内在之精微。老子有云:“致虚极,守静笃”一个人内心没有虚静过,就无法懂得万物的变化,就不能看到万物的本真。庄子说:“水静则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道家先哲都认为致虚、守静达到极点,可以观察到世间万物成长之后,各自归其根,归根称之为“静”,因此,“静”成为中国茶道研修之必备要件。自古及今,受老子《道德经》的深刻影响,历代茶人在茶道研修中尚“静”。“静”能悟道,“道”不是学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

道家的“虚静”之道与茶之“静”、“性”相通。人们一旦发现茶的“性之所近”――近乎人性中的清、静、虚、淡的一面时,也就决定了茶的自然本性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成为一种实然形态,换句话说,也就决定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出现。茶人需要的正是这种“虚静”、“醇和”的境界,惟有这样才能驱除内心杂念,品出茶中所蕴含的茶道精神,品茶调心,以茶入道,达到“清净虚明”、“超然物外”的茶人境界。

“静”乃中国茶道入门的第一课,不“静”,就不足以生慧,也就不足以悟道,技艺也难以提高。在品茗之中感悟到一个“静”字,就可以洞察万物,了然于心,洒脱豁达。善于静观,就能在静中观察世间诸种现象的根源;善于静思,就能透过纷繁的人生现象,把握生活的本质;善于静悟,就能了解人生的真谛,领悟真正的哲理。有了静的工夫,加上重德,便可以使人获得内心的丰富、精神的愉悦和灵魂的安详,使广大茶人真正体悟到生活之美与生命之美的和谐统一。

静者,清心澄虑也;品者,细细体味也,即用冷静、清净之心思考、品味人生。所谓静品,即茶人为寻求内心的宁静所采用的品茗之法,即不动摇,无乱象,静静品味,是一种寂静的境界。欲提升自己的人生品质者,心必定要处在静的状态之中,由静而生的是人性最清净的思想,这种思想充满智慧,日常生活中若能如此静思静品,自然就不会犯错造恶。因此,静品是心灵不受污染,真正静寂,虚漠,达到心无烦恼的境界,惜茶之人宜时时保持冷静之心,去思考茶与生命的真正意义所在。

静品心法是通过品茗活动来享受生活、完善人格、体悟人生的茶道研修方法,是将中国茶道的精神理念在生活中付诸实施的知行合一的过程。静品心法其实就是茶者品茗之法,它源于中国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茶人在茶事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方法,是茶人在平静如水、回归本真的状态下,对社会和人生展开的思考,从中提炼出对茶事生活具有借鉴意义的理念或方法。静而能品,品而能参,参而能悟,悟而能道。唯有静心,方可品出其中真味;唯有细品,才能读出其言外之意,茶道心法,就是懂得如何去“品”。

茶道是茶人的精神信仰,是茶人探索生命真谛的心灵之路。静品心法便是茶者探索生命真谛过程中所得的心得体悟。茶者以品茗方式来解读《道德经》其结果必然是:慢品,细读,精研。本文所做出的解读,是一种茶席边的智慧,亦是茶人将自己的生活体验投身于茶的理解之上。“一物二性”、“三位一体”、“对辨参悟”是中国茶道研修的三大定律,亦是静品心法所运用的主要茶道哲学思维方法。在潜移默化的体验、分享、感悟中,探寻老子《道德经》对于人生的启示。

一物二性:中国茶道研修的方法论

一物二性,相对的二,绝对的一,这是宇宙间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亦是中国茶道研修所倡导的主要方法论之一。因为“存在”,而“有”宇宙、世界和万物。因此“存在”被称为“一”。老子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是存在、是系统,是“一”,世界是存在、是系统,是“一”,我亦是存在、是系统,是“一”,万事无物都是存在、是系统,是“一”。哲学意义上的“一”是普遍性,是一切事物的存在,是永恒存在的“一”。“一”既是万物的基础,也是变化的源泉,亦是和谐的整体。

“二”是指事物内部对立的两个方面。宇宙充满对立,矛盾无处不在。“一阴一阳谓之道”、“万物负阴而抱阳”,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切都在对立之间产生,一切都在对立之间演变,一切都在对立之间发展。所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德经・二章》)在茶道哲学领域,概念总是相伴相对而生:沉浮、甘苦、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美丑、损益、刚柔、强弱、福祸、荣辱、智愚、多少、生死、成败、攻守、进退、静噪、重轻等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概念皆蕴含一物二性之理。

一物二性,洞悉事物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即天地自然界的运动规律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亦是构成事物千变万化的基石。以茶汤为例,普遍存在甘、苦两种不同的滋味。陆羽《茶经・五之煮》中记载:“啜苦咽甘,茶也”。喝一口,茶先是给人以苦涩的感觉;咽下去之后,却徐徐有甘甜的回味,这就是茶的味觉特性:苦后回甘。茶之苦,不是单调的苦;茶之甜,也不是肤浅的甜。茶之甜藏于苦中,茶之苦酝酿着甜。

苦与甘,原本是对立的两种滋味,却有机地并存于一碗茶汤之中,显示出茶汤的不寻常之处。苦中作乐、苦后回甘、化苦为甘的转换机制,引发人们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诸多苦难与磨砺。人世间芸芸众生,何尝不似沉浮的茶叶?“经历水与火,生命得丰富”,茶道之中,茶叶的起伏与沉浮,茶性的收敛与包容,茶杯的热与冷,茶香的浓烈与清淡,乃至于茶壶的拿起与放下,都是一物二性法则的重要体现,不经历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茶的叶子,只在生活的表面沉浮,浸泡不透生命的芳香。相反,只有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被沸水冲沏的茶叶,在沧桑的岁月中几度浮沉,才会散发出最沁人的清香。

茶如此,人生如此,茶道研修亦如是。

三位一体:中国茶道研修的思维特征

“三位一体”是中国哲学特有的辩证思维方式,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样,“三位一体”也是中国茶道研修的方法论――静品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中也不断生长出鲜活的新形式。随着佛教由印度的传入与被改造,它融合本土儒家、道家文化因素而形成了中国佛教,数千年来,儒、道、佛三位一体,在互相争鸣中互相获得各自发展的养料,共同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

《史记・封禅书》中曾将“三位一体”译为“三一”, 认为“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这个“三一”,在中国上古文化中,本意指“天一、地一、太一”,是对天地神和宇宙原始的笼统称谓,其所谓的“一”有原始、至上的意思。老子有言:“吾有三宝,持而盈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老子认为,正因有“慈”,所以才可能有长久的“勇”;正因有“俭”,才可能有长久的“广”;正因“不敢为天下先”,才可能“成器长”。老子两千多年前提出的“三宝”,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有的“三位一体”、“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何谓“三位一体”?为何会一体分三位?怎样三位而共有一体?在《道德经》中,老子运用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 围绕着“道”这一中心概念的逐步展开, 构建起了充满辩证思维的哲学体系。它论述了“道”为“一”、为“无”、为“无为”、为“自然”的三位一体的哲学内涵;“自然”为老子哲学体系的开端;“道”的“万物得一以生”、“反者道之动”、“物壮则老”、凡事“守中”的一分为三的作用和意义;由“道”的三位一体入手论证宇宙的起源, 世界的形成,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构建起独树一帜的、充满着辩证思维的哲学体系。毫无疑问,这也成为了中国茶道精神的重要源泉。

《道德经》的核心是一个“道”字,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子哲学体系是从“道”发端的,是以“道”作为其最高范畴的,老子的“道”充满了辩证法和三位一体的思想,老子的哲学体系是以“道”为中心概念推导演绎出来的辩证概念体系。沿着《道德经》的思路,定义“道”为天地万物的本体和宇宙形成的最初推动力,宇宙万物的演变都是“道”的不断运动变化的结果。道家之“守中”有三:一是时间维度,要求顺势而为;二是空间维度,要求抱一守雌,变化有度;三是在时空的交互相容上,要求道法自然,变在其中。从“道”的本质属性上讲,亦是“合三为一”的。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世间有四“大”,分别是“道”、“天”、“地”、和“人”,其中,道是思想观念性的,是无所不包的世界本原,而其他三样是物质的,是“道”的产物。“道”自然是先其它三大而生的,简言之,由“道”而天、地、人,“道”是先世界而存在的世界本原。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是老子描述的创世纪的过程。这个道是老子的命名,为宇宙中的初始能量和源头智慧,活生生的存在,极富创造力的无上智慧。从道中生出万物的一体,这是终极的实相,万物一体,都是一体,一个东西所变化,没有分别。一生二,是指从一体中演化出二元对立的事物,二元对立后出现的是三位一体,这是更加精致的划分,时间分为过去、 现在和未来,空间分为这里、那里、这和那之间;人是身、心、灵的完美组合,身为物质层面,心是精神层面,灵为灵魂信仰层面,身、心、灵三位一体,共同构成了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同样,在人类的核心价值的追求层面,人的认识活动追求真,意志活动追求善,情感活动追求美,真、善、美三位一体。

对辨参悟:中国茶道研修的实践原则

当我们对于老子的哲学思维有所体悟,就可尽晓茶道与哲学的思辨之关系。“对辨”是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当有一个概念提出时,就有另一个概念与之对应地产生。哲学本身正是通过两个极端的产生过程及其所表达的矛盾来展现问题的内涵,来展现问题的矛盾斗争的力量。中国茶道研修亦如此。

“参”是人与天地之间的感应和对话。“参”是研习的过程,“悟”是通过研习从内心去得到认知和感悟。“参悟”指参透领悟,即通过思考明白了事物中蕴涵的道理,掌握了事物运行的规律,不为俗物或表面的现象所误导。“参悟”是东方文化所倚重的方法论,注重知行合一,将研习的心得体会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和确认。参悟什么呢?参悟天地之大道,参悟人生之真理。《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有云:“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乃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学是做“加法”,学识与日俱增;为道是做“减法”,减而减, 直至无我,就与道相通。参悟的形式,有顿悟,有渐悟;有解悟,有证悟。正如庄子所言“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所以,“品茗”就与“参悟”自然而然发生了联系。

事茶爱茶,爱茶事茶,惜茶爱人,这是中国茶道的核心理念。生命源于一呼一吸间,茶的生命存在于一闻一品间。所以每一个会饮茶的人,都要先闻茶香,观茶色,最后再品茶味。闻茶香,观茶色是净化人的心境,使人脱离喧器浮华,品茶味是净化意境,使人参悟大道,达到无相无我之意境。如布袋和尚契此一样,刹那间放下布袋,即放下一切尘缘琐事,静下心来,安享茶带来的片刻洒脱盈满。“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此一语道破“静”字对品茗的意义。

中国茶道,不仅承载着茶人的健康而和美的生活方式,更是承载着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茶道是茶人的精神信仰,是茶人探索生命真谛的心灵之路。静品心法则是探索生命真谛过程的不二法门。

古人云: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古往今来,无论是羽士、儒者,还是高僧大德,大都把“静”作为茶道修习的必经之路。因为静则明,静则虚,静可虚怀若谷,静可洞察明鉴,体道入微。因此,静是人们明心见性、洞察自然、反观自我、体悟大道的无上妙法。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空灵的心境,涤除玄览,经寂虚漠,茶香熏道,道法自然。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和、交汇,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之境。

“一物二性”、“三位一体”、“对辨参悟”,这三大茶道研修定律一起构成了静品心法的基本内涵,这套独到的茶道哲学研修方法将为广大茶人开启一扇遇上茶、爱上茶,并终身服侍茶的大门,满足茶人一生的信仰和追求。以茶为媒,使得难以言表的道从此不再遥不可及,以茶载道,使茶人得以在平静、柔和的氛围中去体验、感知道,进而品茗悟道,感受中国茶道精神的独特魅力。这便是谈茶论道,由茶入道,品茶修道,因茶悟道的过程。心即茶,茶即心,茶等的是一个懂他的人,人等的是一杯倾心的茶。一杯茶在手,人缘、茶缘、善缘尽在其中。在此仅摘一片绿叶而探讨之。

中国茶道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内容丰富而内涵深邃,虽历经千年,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参考文献〕

[1] 吴远之.茶道九章[M].北京:中国书店2015.

[2] 吴远之.大学茶道教程[M].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

[3] 楼宇烈.老子道德经集注[M].北京: 中华书局2011.

[4] 释德.静思茶道[M].台北: 慈济大学人文丛书2008.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第7篇

[关键词]艺术 哲学 宗教

一、“道教”思想与艺术的关系

老、庄在道教领域所建立的最高概念是“道”;亦即是所谓“体道”。秉承这样的生活态度,将道教思想中的精髓应用于生活与艺术当中。在现在看来,老、庄之所谓的“道”,深一层去了解,正适用于近代的所谓艺术精神,老子、庄子的思想一直渗透于艺术当中,庄子所追求的“道”,实际上就是最高的艺术精神。所以,道教与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哲学又是文化的核心。纵观中国哲学的发展史,它的影响波及魏晋玄学、中国佛学、宋明理学、及至现代,甚至远播西方,影响着西方很多的哲学家,也因此引发哲学对艺术影响的思考。

“道”的本质是艺术精神,就是艺术精神最高的意境说。但最高的艺术精神,实是艺术得以成立的最后根据。对庄子来说,他对于“道”的体会,非仅靠名言的思辨,甚至也非仅靠对现实人生的体会,实际上是通过了对当时具体艺术活动,从而得到的深刻启发。庄子对艺术实有最深刻的了解,这种了解,实与其所谓“道”,有不可分的关系。

哲学在艺术中体现着美学价值。中国美学史有着辉煌的成就,表现在各种哲学思想体系中,这种途径作用于艺术作品中,使艺术作品在传达美感的同时,也体现了其深层次的内涵。

哲学是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哲学的智慧不仅仅是教人思维的途径和方法,而是使人自觉到思维的本性,掌握思想运动的逻辑,从而探求真理的认识。

二、宗教形式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从人类的原始社会时期开始,二者即发生着联系,图腾图画是宗教形式的一种。图腾图画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澳洲土著的一幅名为《提罗尔湖畔》的树皮画。图中的动物和平相处享受自由自在的田园风光,这不仅体现了宗教色彩,也赋予了其神奇的艺术之感。这是宗教利用艺术的手笔来传达内心之感的途径,进而体现了其价值功用。宗教通过宗教艺术将宗教美学化、艺术化,由于艺术创造本身的审美特性决定的。宗教艺术在创造艺术对象时,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因其现实的力量,世间的生活气息与宗教形式下的意境完美结合而美不胜收。

在中华的民族文化特色中,“禅”的意境,给人以超脱之感。禅宗是一种艺术化的宗教,禅的人生方式是一种艺术境界。禅悟的想象是潜在的、跳跃的。禅悟的境界是一种艺术的境界,其想象出自作者的内心宗教体验。如元代赵孟頫创作的《红衣罗汉像》,就是其对于“禅悟”的深刻理解,画中的红衣罗汉让观者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膜拜的意念,给人虔诚之感。禅悟是一种独特的宗教艺术活动,禅悟对艺术创作的影响是需要一定时间积累和一定思想程度的累积而不断作用与作品之中的。

禅宗认为禅境、禅心的最好体现就是大自然。注重自然,尊重自然,对艺术创作是极为关键的。在诠释现实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潜在意识,从而创作出完美的作品。

三、结束语

在艺术与宗教和哲学三者的差异中,艺术就是人们进行情感和思想交流的文化形式,艺术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哲学思想的依托,这样的艺术作品才有其深刻的内涵。而艺术的创作同样需要借助一定的宗教形式的感染,迸发出创作热情,而这种热情又反作用于宗教本身,这足矣看出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三者之间相互影响,这样,才能体现它的真正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张立文 张绪通 刘大椿著. 《玄境—道学与中国文化》[J]. 人民出版社,1997年,32—48.

[2] 蒋述卓著. 《宗教艺术论》[K].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 45—57.

[3] 徐复观著. 《中国艺术精神》[J].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 73—82.

哲学与人生的感悟范文第8篇

简化太极拳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吸收其技术精华而形成的,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哲论文联盟学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受国内外广大爱好者的欢迎。本文从以下三个技法特点来感悟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探讨太极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

1 从“用意不用力”体会“天人合一”

用意不用力,即大脑要静下来,用意念引导动作,精神达到高度集中,对外界的一切做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消除精神、身体的紧张状态,放松大脑、肌肉和关节,避免用僵劲或拙力。开始习练太极拳时,先要入静,精神和形体两方面要放松,思想与情绪上要安静,做到心静体松,使中枢神经的调节处于最佳状态。行拳时“心静用意”,在运动中把精神和意念贯注于一招一式之中,做到“心中无物,极其虚灵”,最后达到“以静御动”的高级阶段。简化太极拳不论是功法、单式练习,还是拳势、拳架练习,都要求“意动身随”,在松静自然的状态下,精神高度集中,意气相随,通过意识指挥和引导,头上顶,气下沉,放长身肢,充分发挥脑对生命过程动态变化的控制作用,通过旋腰转脊带动上肢旋膀传腕,并带动下肢旋胯转踝使肢体促成内外相合,节节贯串。“天人合一”思想是太极拳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是一种先进的自然观、人生观。“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关系。“天”是指宇宙、天地、万物,人应包括在内。大自然是大宇宙,人体是小宇宙。“天人合一”强调了“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的整体合一。太极拳习练要求在意念上使自己的身体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就是这种“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它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宇宙、自然、人、物的和谐与统一,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观念贯穿在太极拳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太极拳在大自然中对人体身心、内外、形神的整体性修炼,最终达到诸客体相互交融的神韵,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宇宙最高境界。因此从太极拳“用意不用力”的技法中,可以感悟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整体观,充分表现了它在追求健身、健心和人类与自然发展上的高度谐和姿态。

2 从“立身中正”体会“中庸之道”

立身中正,是全身中正安舒,重心始终在一个平面上,以求姿势优美,要防止左歪右斜、转动时一高一低,破坏身躯端正的姿势。太极拳要求做到身正,而欲身正必先心正。要求“不偏不倚”,达到无所偏倚、虚灵内含的境界。太极拳以其动作来诠释其中的哲理,并且把肢体动作与心理状态联系起来,以心中意念指导肢体行动,而肢体行动同时也在锤炼着心智。拳论中“至于身法,原无一定,无定有定,在人自用,横竖颠倒,立坐卧挺,前俯后仰,奇正相生,回旋倚侧,攒跃皆中,千变万化,难绘其形”,这种“难绘其形”的变化,其实源自于心,而心又要溯源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上。

中国文化的传统历来是“道德”和“学问”不分的。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学问,是一种哲学思想,是做人的道理,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太极拳是连接人的身体和精神、使人身心合一的桥梁。太极拳所蕴含的“中庸之道”对现代人的价值观具有指导意义。“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与儒家推崇的“中庸之道”是一致的。儒家讲的“中庸”不是万事只求平均,走中间道路,而是力求一种分寸感,许多成语也表达了这种哲理,如“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等等。在社会上,也就体现了中国社会复杂的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一些行为规范、做人原则。论文联盟应该从积极的方面去体悟太极精神,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以一种宽容的、自然的、恬静的思想境界生活,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够想到并做到心正、身正,避免误入歧途,而在遇到挫折时,也能以一种灵活中庸的态度来对待。

3 从“虚实分明”体会“明阳之理”

太极拳练习中注意身法和手法的运动,由虚到实或由实到虚,既要分明,又要连贯自如,虚实随时转换,做到势断意不断,一气呵成。“实”就是某一动作到达终点的定势,“虚”是动作转变的过程。即在太极拳运动中,上下肢、躯干以及身体各个部位都存在着虚与实。虚实相辅相成,相反相成,既矛盾又统一。太极拳未动之时,虚实未现,阴阳未分。一动虚实立现,即分阴阳。太极拳的虚实必须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从下肢来看,支撑重量的腿为实,辅助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如云手动作中,左脚虚、右脚实时,左脚向侧跨步;左脚实、右脚虚时,右脚向左脚并步。身体重心随着步型步法的虚实变化而不断转换位置。从上肢来看,进攻发力的上肢为实,辅助配合的上肢为虚。如闪通臂动作中,左手向前推出发力时,左臂为实,右臂为虚。在简化太极拳动作中都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相互转化,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