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技术创新发展报告

技术创新发展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技术创新发展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技术创新发展报告范文第1篇

1 科技查新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的必要性

1.1 企业信息服务的现状

目前中国的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机构发展都相对的滞后。一方面企业对信息咨询服务的需求是全面的,多层次的,不仅要与时俱进甚至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仅要具有判断性甚至要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但事实是大部分企业没有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其他形式的信息服务机构也规模较小,手段落后,开拓能力差,仅限于提供简单的,低层次的技术信息服务,没有能力建立高层次、全面的信息情报搜集、整理、分析系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另一方面,企业信息服务工作需要较多知识面广且又有所长的复合型人才,而企业没有形成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企业员工素质也参差不齐,缺乏专门的信息服务知识和咨询服务意识,所以提供的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也无法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

1.2 科技查新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的优势

(1)信息资源优势。我单位自95年开展科技查新业务以来,共出据查新报告7000多份,为5000多个单位、企业、个人提供科技查新服务,其中2000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省、市各种奖项。配备了9台数据服务器,开设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数据库、中国国家标准全文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士(博士)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华数字书苑、百链中外文数据库、Elsevier外文数据库、NSTL外文数据库、CNKI数据库(专利、会议论文等)、Peter-科技报告数据库、山东省情报研究院数据库、中经网数据库、中国行业发展报告库、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库等十几个数据资源库。整合了国内主要的数据库资源,为科研立项、科技成果的鉴定与报奖、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引进等提供客观依据、为科技人员进行研究开发提供可靠而丰富的参考信息。(2)人才优势。科技查新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和技术性都要求较高的信息服务工作,要求查新人员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覆盖面,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熟悉情报检索的过程,较强的信息筛选、对比和分析能力,较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3)运营保障条件充分。一是运营经费保障充足。科技查新作为市技术创新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一部分,市政府非常重视,不但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平台建设及设备购置,每年还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平台中心运营,以保障其开展服务的公益性。二是完善的管理。为保证查新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及更好地对企业开展检索及咨询服务,查新中心制定了包括绩效考核、日常工作管理、科研管理及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在内的完善管理制度。三是与其他科研院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提升了服务水平。通过与省科学院、省情报研究院等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不断丰富检索手段,提升了服务水平。

2 科技查新机构如何为企业创新发展做好服务

2.1 做好基础查新工作为企业项目的申报提供客观依据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为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每年都会开展各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火炬计划、高新技术技术成果转化、科技攻关项目、自然基金、科技进步奖等项目的申请或鉴定。为避免项目的重复劳动,保证项目申请和鉴定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通过科技查新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和对比,为企业的科技立项、科技成果鉴定、评奖、验收、转化等提供客观依据。

2.2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要开发新产品,改革新技术,拓展新市场,都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创新之前,都需要充分收集用户需求、价格水平、销售渠道及产品变动趋势等信息,这时,查新机构可以根据企业的需求尽可能详实的为企业提供近似产品特点、生产工艺、原材料、生产设备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等信息内容,为企业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提供客观的依据,防止重复开发导致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

2.3 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竞争情报系统

竞争情报是通过合法的手段,通过长期系统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各种对企业发展、决策及运行相关的信息,提炼出本企业的优势、劣势以及机会等关键情报,为企业的高层决策提供客观的依据。查新机构可以利用自己信息资源和人才方面的优势,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提供信息和人才援助。在科技查新中进行竞争情报服务,缩短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为企业的创新决策提供了客观依据,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2.4 为企业提供专题服务,加强企业横向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查新咨询单位可以根据企业咨询比较多的领域,如电子、食品、纺织、肥料加工、建筑施工等等领域,定期向企业提供相关行业的信息资讯和市场动态信息等。另外,企业也可以利用此次活动结识更多领域或同行业其他企业,为企业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以及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机会。

技术创新发展报告范文第2篇

尽管近年来我国纺织产业的科技进步显著,并带动了产业创新发展,但总体上看,自主创新能力仍相对薄弱,在体现产业向高端、绿色发展的纤维材料,高品质及高技术纺织品创新设计与开发,先进纺织加工技术,生态染整技术,高端纺织装备以及应用电子、信息、自动化技术改造提升纺织产业等方面仍有待加快发展。

目前,我国纺织产业发展正处在由“大”向“大而强”转型的攻坚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说:“纺织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由‘大’转向‘大而强’,并在部分领域引领世界,是今后5年 -15年我国纺织产业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而持续的科技创新将成为纺织产业新一轮发展的核心。”

立项初衷

为对未来5年-15年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进行战略布局谋划,以支撑我国纺织产业由大转向大而强,中国工程院作为为国家提供战略咨询的学术机构于2012年底设立“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2016-2030)”重点咨询研究项目,并于2013年启动项目研究。

“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2016-2030)”项目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向《科学家》记者说:“我们在两年前针对建设纺织强国这个目标,结合国家‘十三五’的发展规划,制定了一个中长期的研究计划。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对纺织产业进行战略性研究,创新驱动发展也是本项目的亮点所在。”

“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2016-2030)”重点咨询研究项目组由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材料工程学部13名院士和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苏州大学、武汉纺织大学、西安工程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中国纺织设计院等高校及研究单位、企业等130余名教授、专家组成。项目包括8个子课题组、1个顾问组和1个综合组。8个子课题组的研究领域分别为纤维新材料技术、先进纺织加工技术、生态染整技术、现代服装产业技术、产业用纺织品技术、高端纺织装备技术、纺织信息化技术、纺织产业经贸与管理运营技术。

据蒋士成院士介绍,最终确定项目的依托方为东华大学,是因其在国内纺织行业特色高校中占有一定优势,东华大学学科相对健全,纤维材料、纺织加工、染整、纺织机械、服装、纺织信息化以及纺织经贸管理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

研究历程

“该项目的研究更是为了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在纺织行业管理方面提供桥梁,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以及所属的各个专业委员会等提供‘十三五’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布局的参考资料。”蒋士成院士说:“通过这个课题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对国际、国内纺织产业的科技状况进行了梳理。两年多来,课题组查阅了370多篇文献资料;对纺织企业高层技术人员开展了科技创新情况问卷调查;分4次深入浙江、山东、福建、江苏、上海等36家纺织企业及纺织集聚区进行现场考察、座谈咨询、调研代表性企业发展概况、技术创新,制约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瓶颈等。对比分析差距,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将来的战略重点应该放在哪些地方,把科技创新路线都进行了梳理。”

蒋士成院士介绍道:“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项目组通过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等高层平台,了研究项目的初步成果,同时也听取了各方意见,不断地完善相关研究结果。”

如蒋士成院士所说,2014年5月17日,由中国工程院主办的第180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对项目研究内容进行研讨。在那次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副校长俞建勇就结合 “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2016-2030)”初步成果,从我国纺织产业发展地位、我国纺织产业科技现状与问题、纺织产业主要领域科技发展趋势、纺织产业科技创新战略需求、面向2020年和2030年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定位与目标、发展重点、重大专项建议、政策措施建议等八个方面,作大会主题报告《我国纺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成果

2015年该项目最终形成了一份约30万字的研究报告,并在5月16日举办了成果会,从七个角度公布了研究成果。

技术创新发展报告范文第3篇

一、论文名称、课题来源、选题依据

论文名称: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课题来源:单位自拟课题或省政府下达的研究课题

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 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 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 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 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 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预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 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 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 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 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 y=l∕[1+a?exp(-b·t)] )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 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 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 t为时间自变量, 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 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 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 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 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 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 这样, 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预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 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 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预测法主要有: 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 其中, 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预测法的长处, 避免了其缺点, 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预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 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 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 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 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 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 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 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 所以, 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 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预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 往往带有主观性,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 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 以克服自身的不足, 更进一步适应时展的需要,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 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 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 (2) 经济效果; (3) 社会效果; (4) 风险性, 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 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 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 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 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 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 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 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 均处于研究之中, 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 (1) 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2) 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 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 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 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 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 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 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 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 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 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 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 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 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 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 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 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 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 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 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 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 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 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1) 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 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 (2) 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 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 (1) 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 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 (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 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3) 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 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 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 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 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 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 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 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 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 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

, 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 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 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 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 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 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 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技术创新发展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全员创新 促进 煤业企业

企业在当代社会科技进步特别是技术进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煤炭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掌握着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战略优势资源,但总体上,煤炭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容乐观。川煤集团广能公司属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公司通过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深入开展全员技术创新活动,使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从主要依赖工程技术人员向全员参与技术创新的根本性转变,逐步实现全员技术创新,提高了自主创新能力,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安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公司全员技术创新工作以科技项目攻关与群众性“五小”活动为契机,重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供同类型行业参考和借鉴。

1 培育创新文化,构建全员创新组织体系

1.1 营造创新氛围

30多年来,广能公司经历了刀柱、阶、长壁炮采、伪倾斜柔性掩护支架、高档普查以及大倾角、急倾斜综采的艰辛历程后,更加坚定了紧紧依靠科技进步,走采掘机械化、科技治灾、先进技术向先进生产力转化之路,走采掘技术成果向煤机拳头产品转化的创新发展之路,在全公司范围了营造了尊重科学、崇尚创新、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

1.2 健全组织体系

一是成立“公司-矿”两级技术创新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行政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增强技术创新工作的组织保障。二是成立专业研究室。公司在技术中心设置了煤矿主体各专业和煤机产品的研究室,并配备了专兼职技术开发人员。三是组建重点科技项目攻关课题组。对公司级重大科技项目实行责任制,由总经理与各攻关课题组组长签订目标责任状,落实攻关责任。四是开展群众性“五小”活动。公司鼓励基层职工积极参与“五小”活动,并做到群众性“五小”活动常态化。近年,公司参与技术创新的普通职工占职工总数的2成以上,获得技术创新成果的职工占职工总数的10%以上。

1.3 制定创新规划

一是科学制定创新发展规划。公司制定有“技术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五年科技发展(创新)规划”,明确了公司打造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重点研究方向和保障措施。二是每年下达“五小”活动计划,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向基层职工、岗位现场延伸。

2 强化基础管理,构建全员创新长效发展机制

2.1 完善科技投入保障机制

一是对公司级重大科技项目下达资金补助计划保障科技项目攻关投入。针对公司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由公司集中人、财、物资源实施攻关,并对实施单位下达资金补助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后给予资金补助。二是矿级科技项目实行自有资金保障本级科技项目攻关投入。对未列为公司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由公司下达科技项目计划,由各单位自筹资金组织实施,并向基层科室、连队落实攻关任务,公司负责督促考核。三是集中列支群众性“五小”活动经费。公司每年从集中的科技经费中,预列专项资金用于群众性“五小”活动的开展与奖励,确保“五小”活动经费的足额到位。

2.2 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2.2.1 建立职工“五小”活动创新发展机制

一是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岗位技能竞赛等群众性“五小”创新活动,坚持每年召开职工“五小”成果及表彰会。二是建立技师“五小”任务摊派,成果数量与技师津贴挂钩考核激励机制。三是建立职工“五小”革新能手评选机制,对连续三年以上获得多项“五小”成果,且成果质量较高的职工评选为革新能手,并给予一定的岗位津贴。四是建立“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配备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和创新能力较强的职工,充分发挥职工技术创新能力。近年,广能公司建立了5个“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其中绿水洞煤矿“何模洪技术创新工作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劳动创新工作室”,公司被授予“全国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四川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煤炭企业。

2.2.2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考核评价机制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深化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落实各级技术创新工作责任制的重要措施。公司成立技术创新考核小组,坚持每年对二级单位术创新机构及平台建设、技术创新机制建设、技术创新计划管理、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项目管理、技术创新成效等六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对分数较高排名靠前的单位给予“技术创新优秀单位”授牌奖励,对重视不够、创新成果较少、分数较低的单位给予处罚和通报批评。

2.2.3 建立全员创新激励机制

为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参与技术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公司坚持每年修订、补充和完善技术创新工作、专兼职研究室管理和绩效、技术报告撰写、职工“五小”活动等全员创新考核办法,严格逗硬考核,加大全员创新成果激励。对专利技术成果采取申请受理、授权、组织实施三个阶段进行分别奖励;对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分别按市、省、国家级成果给予不同倍数再奖励。对重大技术进步项目,签订专门攻关合同,实行悬奖重奖政策。“五小”活动根据成果的效益和水平,可获数千元奖励并落实到具体职工。

2.3 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全员创新的精英团队

一是建设核心技术人才队伍。对公司的重大技术项目,由课题组组长在全公司范围内抽调精兵强将,并有针对性地吸引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参与课题研究或技术会诊,聚集内部技术资源,发挥外脑聪明才智,着力增强核心研发团队的创新能力。

二是强化技术人才引进培养。立足社会及大专院校,加大煤矿主体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化控制等紧缺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立足自身,与重点本科院校开办采矿、机电专本科函授班和采矿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切实为建设创新型煤炭企业储备人才。

三是狠抓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采取拜师学艺、技术比武、职工夜校以及与设备制造厂专家交流培训、送一线优秀职工到先进企业考察学习、学校培养等方式,提高职工操作技能。

3 依托重大项目,把握创新的重点与方向

3.1 攻克重大技术难题

公司狠抓重大技术项目攻关,着力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重大技术难题。近年来,公司重点攻克了大倾角、急倾斜煤层综采、急倾斜煤层俯伪综采、薄煤层综采等技术及装备研制,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复杂地质条件综采空白。另外,公司还开展了岩巷装备配套及掘进新工艺研究,引进了岩巷液压钻机、侧卸式装岩机、钻装一体机等先进设备,提高了岩巷掘进机械化程度,并实现了坚硬(f=10-12)岩巷单进达200m/月以上。

3.2 推进科技防灾治灾

公司围绕防治水、防治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安全工作重点,引进先进技术手段,重点完成了矿井瓦斯地质、低透气性煤层水压预裂增透消突、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水害防治方法、溶洞裂隙带压水封堵技术等安全治灾项目的研究运用,初步构建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综合防灾治灾体系。近年来,公司杜绝了一通三防、防治水方面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3.3 提升机械化发展质量

公司积极开展大倾角、急倾斜及薄煤层综采技术的创新研究,大力推广应用煤巷掘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成功解决了多项复杂煤层机械化开采及煤岩巷安全快速掘进等技术难题,提高了矿井采掘机械化发展质量。目前,公司综采、综掘机械化程度分别达95.5%、45.1%;倾斜、急倾斜煤层综采、薄煤层综采月单产和岩巷炮掘月单进均创下四川煤炭产业纪录,多项记录位于西南片区前列;五对生产矿井中已有两对矿井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行业级安全高产高效矿井”。

4 强化基础管理,积极争取政府重大科技支撑计划

为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和政府重大科技项目经费补助等政策,公司坚持跟踪、研究相关优惠政策和年度技术创新项目扶持重点和方向,加强协调,掌握申报相关要求,作好基础管理和申报工作。公司制定了科技投入统计归集办法,把科技投入的统计工作质量纳入技术创新工作进行专项考核,确保科技投入明细、台账及相关凭证管理保存规范,为享受国家有关科技优惠政策提供了基础条件。近年,公司连续享受了科技抵税、重大科技项目专项资金补助等有关科技优惠政策,让企业职工尝到了甜头,为企业持续创新和实现安全高效发展提供了动力。

5 全员技术创新成效

近两年来,公司坚定科技兴企、全员创新战略,完成科技进步项目87项,并奖励群众性“五小”活动成果180余项,累计创经济效益6700万元;通过省部级以上重点技术进步项目鉴定16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申请专利28项,授权18项;先后荣获“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省级技术中心”、“全国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参考文献:

技术创新发展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科技传播;企业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090-02

1 科技传播的概念

作为科技传媒事业的参与者和执行者,我们所从事和关注的正是科技传播工作。但什么是科技传播?科技传播的主旨是什么呢?通常的理解就是将科学技术传递给社会公众的过程。

何苏六,张国平主编的《科技与传播》中将科技传播定义为: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持。强调科技传播是科技和社会的自我发展循环系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翟杰全在《论科技传播》中认为科技传播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认为科技传播承担着把科技知识从其拥有者或者说是原始创新者传递给接受者,使受众通过这一过程,能够学习、了解分享这些知识信息的任务。科技传播基本功能就是将科技人员“私有知识”、“自有成果”通过各种传播手段,转化为社会的、开放的和公开的共享知识或者说是公用信息,从而实现科技知识的传递和扩散,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虽然不同学术流派对科技传播的定义各不相同,但大家均一致认同,科技传播是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在不同传播主体之间进行的传播和扩散,以实现科技知识和信息在不同个体间共享。科技传播承担着把科技知识从其制造者、拥有者输送到社会,供其他人学习和应用的任务,是专业交流、科技教育、科学普及、技术扩散与应用中的基本过程。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属性是以科技传播为前提的,没有科技传播,科技成果或者信息还停留科技人员的案头、存放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其生产力的属性就不能变为现实。科技传播是科学技术本身延续、积累、繁衍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科技传播还具有社会教育功能,不断将科学技术知识和信息传输给社会成员,提高人类个体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

科技传播的内容即传送的科技信息,它们由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科技传播内容既包括科学技术知识和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又包括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以及相应的社会技术、管理技术信息等。科技动态信息又可称为科技新闻,这是我们科技传媒所关注的一大要素,其主要表现为正在产生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科技政策及科技人员的研究进展等。

2 当前的新形势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

当今的时代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一个产品都很难在市场上长盛不衰。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一种全新的工业产品从构思到投入商品性生产需要40年左右的时间;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6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已经缩短到20年;到70年代又缩短到10年,最快的只要5年;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产品的推陈出新已经变成了以月为单位。目前,仅美国一年就有数万种新产品面世。而与大家息息相关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近年来的发展变革更是日新月异。三星手机从note2到note3上市,只不过用了11个月。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的步伐是多么迅捷。

强化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有效途径,这一方针已经被广大的企业主和社会公众所接受。所不同的是企业对创新的关注和投入力度,有些企业将创新发展只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没有真正落实在企业的发展中,导致了创新发展相对于企业发展的滞后。这一现象的最终结果不难预料,有很多曾经红极一时的企业现在已经默默无闻,甚至难以维系。

任何媒介的生存和发展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必须依托于社会,科技传播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类,是“一种全面的、完整的社会化活动”,其生存与发展必然会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外部因素保持着相互联系、促进和依赖的互动关系。随着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既极大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为催生新兴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提供广阔空间,对科技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媒体,要在新形势下,积极主动发挥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而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良好舆论氛围,同时实现自身的同步发展壮大。

3 企业创新发展

企业创新,通常是指产品和技术的创新。实际上,企业创新涵盖企业的方方面面。或者说,企业创新是企业家对整个创新过程所涉及的创新目标和创新活动方案进行设计、选择并组织实施的行为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创新的最佳效益。企业创新涉及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战略创新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中更多地关注的是企业的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同社会的发展进步一样,是漫长的,是螺旋式的上升,曲折式的前进。学术上把创新过程在理想化的情况下设置为一个可见的,能够分析的模型。把这个模型置于三维空间中,可以看作是曲折上升的阶梯式攀登过程,每一个成功的创新都是一个完整的阶梯,在理想情况下,都可以将其划分为平缓面、转折点和倾斜面。创新过程中,每一个平缓面、转折点和倾斜面都充满着信息传播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运动。在阶梯式曲折上升的信息攀登运动过程中,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面临某些壁垒时产生飞跃,这就是创新的灵感或转折点,也可以说是创新成功的瞬间。创新中关键关节点得以突破,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迎刃而解,创新活动从模糊到清晰、从零散到系统、从潜在到显现,并在协调机制和反馈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加速运动,进入创新的,从而实现了企业产品或发展的全面创新。

曾几何时,为何有的企业昙花一现,有的中途陨落,有的历经坎坷仍生生不息?个人认为其核心在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是否坚持致力于创新发展。

我省有一家制药企业,在历经辉煌后难以实现技术及理念的突破,导致企业产品结构老化,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最终被一家民营企业兼并。在这之后,新组建的企业引进了多项专利技术,在较短时间内推出了适用于癌症治疗的特效中药,一经上市推广,就取得了极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企业坚持创新发展,投入年利润的近30%用于新品研发和人才引进,在北京等地与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了研发基地,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技术和产品的双向储备。同时,积极借助媒体的传播力量,在宣传产品的同时,重塑企业形象,展现企业发展创新历程。在短短的十余年之间,完成了从濒临倒闭到重组上市的涅槃。所有这一切,要归功于企业对创新发展的重视和不懈投入。

4 科技传播对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作用

学术界对企业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有这样一种论调:企业在科技传播中地位微妙。它首先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科技信息的制造者;也接收来自科技传播的资源,是接受者;另外,含有科技成分的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也在无形当中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

作为科技类媒体,在新闻报道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科技传播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在某些情况下,是科技传播的推动作用帮助企业实现了科学技术从研究到转化为生产力的再次突破。

报社曾经对我省某市的一家农资企业进行过追踪报道。期间,获知该企业有一批适宜我省种植的玉米种子需要推广,我们积极为其出谋献策。在诸多方案中选定以送农资下乡的公益活动为切入点,在帮助其邀请平面、电视及网络媒体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科技媒体的传播优势,从种子质量、种植技术、管护要点等方面向读者推介,切实强化服务功能。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种子在我省的种植面积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企业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得下一步的研发能够有序推进。同时也给报社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这一案例是科技传播对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动例证。

5 结语

科技传播在我国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我国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息息相关。研究和剖析科技传播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而通过自身努力将这一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指导自身的工作实践,将为媒体应对市场化的变革提供可学习借鉴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刘建明,胡钰.科技新闻传播理论.科学出版社,2001.

[2]贾宝良.科技与科技新闻.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4.

[3]孙宝寅.科技传播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版.,2000.

技术创新发展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煤炭;创新;科技;驱动

【分类号】F426.4

一 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已不容乐观

从世界能源发展格局、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当前以煤炭为代表的常规能源正面临页岩气、可燃冰、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威胁。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这些新兴能源开采利用技术不断成熟,成本不断降低,将不断蚕食传统能源领地、改变我国能源结构、引发能源行业变革。

从世界能源消费格局来看,页岩气开发对煤炭行业必将造成巨大冲击。目前美国页岩气的大规模商业开发不仅改变了一国的能源结构,而且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能源消费格局,其页岩气占天然气消费总量的比重已由2006年的1%上升至2011年的27.6%,预计2015年将达到35%,2030年将达到55%。特别是2010年后的页岩气大规模商业化开发致使美国煤炭丧失价格优势,使得美国火电厂中的燃煤电厂比例由75%下降到今年的55%,直接导致美国煤炭产量由10亿吨不断下降,并且每年还要出口1.5亿吨。据麦肯锡公司预测,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进步,未来几十年内我国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由70%下降至35%左右,这必将对煤炭行业造成致命冲击。

从能源产业发展趋势来看,高效、清洁、绿色将成为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高效,意味着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清洁,意味着清洁生产、清洁利用;绿色意味着要在能源生产利用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党的十明确提出,未来十年将强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随着转方式、调结构力度的不断加大,势必导致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步降低。

从煤炭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结构性过剩不可避免。煤炭固定资产投资额从2003年的193亿增长到2011年的4700亿,累积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9362亿,可新增产能24亿吨,其中约有16亿吨在“十二五”期间释放,煤炭供过于求、回归社会平均利润水平、煤炭将长期处于买方市场时期已成定局。

二 我国煤炭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炭作为一个传统行业,经过了“黄金十年”的发展,整个行业的科技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在科技创新发展中仍在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创新体系上,适应企业发展目标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还没有真正形成,整合后的煤炭企业优势的能力和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的能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在技术创新上,主要依赖于科研院所(校),没有形成自己的研发能力,整体研发能力不强,缺乏对行业领域内领先技术的追踪与研发。三是在科研成果上,缺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四是在科技投入上,大部分煤炭企业的年度科技投入比例在2%以下,而90%以上的跨国公司研发投入比重都在5%以上。

三 科技创新是煤炭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以转型升级推动科学发展,是破解煤炭企业长期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的根本途径,创新驱动已成为煤炭企业切实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实施科技创新是煤炭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求。科技创新是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科技因素在企业发展中占据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创新成为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不创新,企业就不能生存,不持续创新,企业就难以发展。煤炭企业只有在危机和挑战到来之前未雨绸缪,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才会使企业永远具有强劲的生机与活力,保持健康持续的发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实施科技创新是煤炭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技术化的不断加快,科技竞争进一步加剧,世界500强的先进企业都将科技创新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利器,不断利用专利、技术标准等作为严密控制产业高端环节的手段,给后发企业科技创新和突破构筑诸多障碍。但随着资源与环境条件的约束越来越严格,仅靠传统产业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局限。因此,煤炭企业只有主动适应形势,坚持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才能占领未来发展先机,使企业发展从资源依赖型转变为创新驱动型, 实现生产经营的持续发展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实施科技创新是实现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保障。当前,全国煤炭企业都在向着大型化、多元化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提升煤炭产业效益为基础,打造煤化工产业、煤机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延长产业链,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现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技术研发跨越式发展,通过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带动煤炭企业的整体发展。

四 构建煤炭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将会是煤炭行业大调整、大分化的一个时期,能不能趋利避害、顺势而为、科学发展,是摆在我国煤炭企业面前压倒一切的重要任务。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企战略,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构建体系完备、产研结合、人才辈出、活力涌动、兼容并蓄的科技创新格局,推动煤炭企业科学健康发展。在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注重科技创新的三个环节

一是注重原始创新,以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目标,立足煤矿开采的专业特色和传统优势,在抓好增量型常规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加关注具有战略意义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二是注重集成创新,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的汇聚、吸纳、转换、融合,吸纳转换进行集成创新,大力实施联合创新,抓好绿色开采、资源综合利用、生态恢复治理等技术的集成,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三是注重消化吸收再创新,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缩短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广泛吸收资本化的国内外科技资源为我所用,实现引进技术进行改造型再创新,引进设备进行工艺型再创新,引进人才进行发明型再创新。

(二)把握科技创新的三个结合

一是科技创新要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根本途径,要深入实施高端高效高质的产业发展战略,坚持“双轮驱动”,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二是科技创新要与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科技创新要与煤炭企业的发展战略保持高度的一致,及时根据战略发展进行调整,要起到支撑产业发展,引领行业科技前沿的作用。三是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着力以大力度、全方位、深层次的科技开放合作,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加快提升煤炭企业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水平。坚持把引资、引技和引智紧密结合,切实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三)做好科技创新的五项工作

第一,创新发展观念。理念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先导,深入研究世界产业调整、科技创新、市场发展方向,紧盯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前沿,及时与同行业先进企业对标,确保自主创新方向不偏、路径清晰、成效显著。

第二,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技创新的根本,就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要不断探索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制度,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中心、以产权为纽带,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第三,创新高端研发平台。加快建设一批高端的科技创新平台,利用高端平台研发和推广先进经验和成熟技术,并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来创造效益。同时要利用我国现阶段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政策,积极谋划建立创新合作网络与知识联盟,促进合作创新。

技术创新发展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中药质量控制;监管科学;制药过程控制;制药工业大数据;药品质量检验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ategy for quality control of Chinese

medicine based on Big Data

LI Zhen-hao1, QIAN Zhong-zhi2, CHENG Yi-yu1*

(1.Depar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 &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2.Chinese Pharmacopoeia Commission, Beijing 100061, China)

[Abstract] The evolu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oncepts of medical products within the global contex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quality control technology of Chinese medicine are briefly described. Aimed at the bottlenecks in the regul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Chinese medicine, using Big Data technology to address the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n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is proposed. For quality standard refinements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ategy encompassing its methodology, and the R&D direction of the subsequent core technology are also presented.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of Chinese medicine; regulatory science; process control of 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e; Big Data for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quality testing of drugs

doi:10.4268/cjcmm20151709

中药具有上千年的临床应用历史,在我国疾病防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国家实施中药现代化战略20年来,中药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中药工业总产值以年均20%以上速度增长,至2014年已超6 000亿元;销售过10亿元的大品种已有50多个;以中药产品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快速崛起、迅猛扩大;中药国际化进程加快,复方丹参滴丸等多个品种在美国FDA通过Ⅱ期临床试验,一批中药材质量标准被美国和欧洲药典收载。但是,由于中药产品自身的复杂性以及技术因素所限,中药质量控制科技领域存在诸多瓶颈问题,中药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备受质疑,成为危及中药产业发展的重要隐患。因此,应当对药品质量控制科技创新方法学进行战略性思考,创立现代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理论,进而构建科学、完善、先进并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由此大幅度提升中药质量标准。

当今世界已进入大数据时代<sup>[1]</sup>,人们已认识到数据是重要而有价值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也是科学认知复杂现象和事物内在规律的知识宝藏。应运而生的大数据科技正在为工业、农业、商业及科研等领域提供崭新理念和技术发明,并已成为国家战略。笔者认为,大数据科技是破解中药复杂性和系统性难题的有力工具,将为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创新发展开启智慧之门。

据此,本文从全球视野聚焦于我国药品监管及中药质量控制领域的瓶颈问题和重大挑战,根据国际相关科技发展趋势,提出大数据驱动的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创新策略及其技术方法学。

1 国际药品质量控制理念及技术发展概述

长期以来,药品质量控制的国际主流技术理念是基于事后控制方式的“质量源于检验(quality by testing,QbT)”,其基点为通过限制生产工艺变化,以原料及终端检测的合格放行方式保障药品质量。这种“产品质检放行”控制模式的缺陷是:①药品检验工作量巨大,使得监管难度大、成本高且效率低;②事后检验不具有追溯性,无法及时纠正质量问题,易造成浪费;③在要求重复性生产达到既定标准的药品监管框框下,不允许企业变动制药工艺。这种传统监管思路严重阻碍制药工艺技术创新,限制了药品质量持续提升。

为克服QbT缺陷,发展了重视生产过程控制的“质量源于生产(quality by production,QbP)”模式,现今又迈入“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时代。基于事中控制方式的QbP将质量控制重心前移到制药过程,贯彻了“药品质量取决于生产过程,而非产品检验”科学观,其基点是在整个生产过程设置关键控制点,以严格并经过验证的工艺技术来控制药品质量,具有即时性和可追溯性。QbD则进一步将质量控制重心前移至药物设计和研发阶段,以事前控制的方式保障药品质量,其基点是通过科学认知与风险管理来控制药品质量;即通过透彻析明制药过程,辨识质量风险因素,事先预估制药工艺各节点终态、各种可能的故障,设置风险管控预案,建立过程控制模型,由此生产优质药品。基于QbD理念的药品监管政策鼓励生产企业将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贯穿于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允许在大量数据支持下改进制药工艺和生产技术规程,这增强了工艺技术创新活力,有利于不断提高药品质量。上述监管理念的演化反映出国际上药品质量控制模式的显著进步。美国FDA在2001年首倡QbD理念后,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委员会(ICH)于2005年开始相继Q8(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Q9(quality risk management)和Q10(pharmaceutical quality system)等指导原则,引导QbD质控模式的实施。过程分析技术(PAT)是设计质量控制方法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全面认知和掌控药品生产过程,显著提高了制药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水平,在国际上已应用于化学药和生物药质量控制。

在监管理念革新的大环境下,各国药品审评和监管政策也发生了变化。美国FDA于2005年CMC试点计划(chemistry,manufacturing and control pilot program)<sup>[2]</sup>,旨在鼓励医药企业申报新药时践行QbD,使大家更好地理解QbD,进一步改善药品审评和注册机制。QbD理念下的CMC审评,强调对物料属性、制药工艺、生产规程与药品质量之间关系的充分把握,围绕高质量产品目标优化剂型、处方和工艺等,要求小试批、中试批、临床批与商业批之间有良好的对应。在新药CMC审评过程中贯彻QbD观念,可将质量监管由终端产品质检前移到新药审批阶段,提高管控药品质量风险能力,有利于实现弹性监管。美国FDA近来还改进监管策略,倡导质量量度(quality metric)评价,要求医药企业提交质量量度(包括批次合格率、质量投诉率、召回率等)指标状况报告,借此综合评估及度量医药产品质量和企业质控技术水平,发挥医药市场和消费者的监督作用,推动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医药产品质量保障体系。

此外,美国FDA、欧洲EMA及日本PMDA等相继提出推进“监管科学(regulatory science)”发展。监管科学是一门“发展用于评估所监管产品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及性能的新工具、新标准或新方法的科学”<sup>[3]</sup>,为医药产品监管理论及质量控制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全方位视野和前瞻性科技思维,迅速得到各国关注。我们团队也加盟参与美国FDA监管科学研究计划,开展了中药质量监管方法研究<sup>[4]</sup>。美国FDA于2011年发起召开监管科学全球峰会<sup>[5]</sup>,每年举行一次,浙江大学与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在杭州承办了第二届峰会<sup>[6]</sup>,今年将在意大利举办第五届峰会。伴随着监管科学的国际间协同研究,药品质量控制技术前进方向正在发生变革。

2 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发展概况及难点分析

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已取得巨大进步,建立了以化学标志物检测为核心的中药质检技术体系。纵观中药质量控制研究,大致可分为质量检测技术和过程控制技术两大研究领域。长期以来,人们注重中药质量检测技术研究,而较忽视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注重化学标志物检测技术研究,而较忽视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研究;重视药品质量分析和评价新技术研究,忽视监管科学的系统性研究;研究格局以零散化的各类分析测试方法研发为主,尚未全面构建科学、可靠并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质量保障体系。

2.1 中药质量检测技术研究领域 分析检测技术是药品质量控制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随着分析化学(特别是仪器分析)迅猛发展,中药质量检测由最初的靠经验鉴别(以感官为主),逐步发展为定量分析(药效成分、活性成分、指标成分或主要化学成分,以及有毒有害成分)、色谱指纹图谱与鉴别分析(性状、显微、理化和薄层色谱等)并重的质量分析模式。

化学指纹图谱是一种具有整体性、特征性和模糊性的物质相似程度评价方法,适用于药材真伪鉴别、中药产品批次间一致性检验等方面。近年来,一批学者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分析技术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发展了多元指纹图谱、定量指纹图谱、生物活性指纹图谱等一系列新方法,但这类分析技术尚难以应用于检验中药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多成分定量分析是最为重要的中药质量检测技术,但受限于对照品供应及分析成本,难以在药品质检中普遍推广。因此,中药标准物质替代测定法<sup>[7]</sup>(包括一测多评法、替代对照品法、相对响应系数法等)近年得到重视和发展。此外,将色谱分析技术与生物活性检测法相结合已成为新的研究方向,并取得若干研究进展<sup>[8]</sup>。

综上,该领域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化学标志物为核心的质检技术及化学指纹图谱技术等方面,生物标志物质检方法研究报道极少。现有技术可控制药品原料的来源及安全性,但难以确保中药产品有效性和质量一致性。

2.2 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技术领域 药品质量源自于从原料到制剂整个制造过程,即中药质量标准的提升取决于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自中药工业发展以来,业界对制药过程质量控制技术重视不足,相关技术研究进展缓慢。为此,我们团队率先开展中药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提出制药过程全程质量控制策略<sup>[9]</sup>,开辟中药制药PAT技术研究方向,创建了中药制药过程质量在线检测方法<sup>[10]</sup>,并将QbD理念引入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领域,构建中药关键质量属性、关键工艺参数、关键物料属性辨识方法以及“设计空间”开发方法<sup>[11]</sup>。近年来,近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工业电导率等过程分析检测方法和基于QbP理念的质量控制技术已应用于中药工业,相关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然而,目前我国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整体水平仍较落后,大部分中药产品的生产过程缺乏有效管控,工艺参数与药品质量关系不清,关键质控点不明,制药数据尚未合理采集、集成、挖掘和利用等。

2.3 中药质量控制难点分析 由于中药产品化学物质复杂、制药工艺精密度低、药学研究基础薄弱,因此与化学药相比,中药质量控制面临众多难题,主要难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中药自身的复杂性:中药化学成分众多,主要成分未必是药效成分,甚至不是活性成分;微量成分有可能是重要的药效成分;天然产物批次一致性较低;单一或少数几个成分并不能真实反映中成药质量;此外,许多中药产品中各类药效成分的比例可能与临床疗效关联,这就显著增加了药品质量检测和监管的难度,“控什么”成为众多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研究中的瓶颈性难题。

②绝大部分中药品种存在临床定位模糊、作用靶点不清等共性难题,针对证候的中药难以定义“活性”,导致中药药效成分往往不明确,质量控制指标失去疗效相关性,造成药品质量检验标准不能确切反映其临床疗效,陷入质检方法与疗效相脱节的困境。

③绝大部分中药产品制药工艺粗糙、制药装备落后、过程质量控制手段简陋;而原料药材受气候、生态环境、采收时节、炮制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化学物质一致性不高,致使中药制造过程中去除有毒有害成分、保证药效成分足量、调控产品化学组成一致性的难度很大,“如何控”成为众多中药品种质量控制研究中另一个瓶颈性难题。

④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中药品种繁多且生产企业上千家,大部分品种由“地标”升“国标”而来,当年的药品注册要求过低,造成现今中药产品监管困局难破。面对历史遗留问题,监管科学及政策研究严重滞后,不仅致使非法添加、原料造假、擅改工艺等违规行为防不胜防,而且导致许多本应由药品生产企业承担的责任转嫁到政府监管部门,“如何监管”已成为中药产业的关键科技问题。

3 中药质量控制研究领域面临的挑战

如何保证源自于植物等天然产物的中药产品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是世纪性挑战,其主要挑战包括以下方面。

3.1 中药材质量控制方面 中药材所含化学物质复杂且受基原、种植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成分含量波动较大。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药材质量批次间一致性是中药材质量控制技术的现实挑战。

3.2 中药制药过程质量控制方面 如何用不均一稳定的中药材原料制造出质量一致性高的中成药无疑是制药过程控制技术所面对的极严峻挑战。不同的中药提取制备工艺(生产流程、操作规范或工艺参数等)会造成物料成分变化,致使中成药产品有较大差异。对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的轻视导致人们对中药制药过程认知甚少,过程状态数据积累严重不足,工艺参数、物料理化性质与药品质量相关性难以辨识;过程质量在线检测技术的应用尚待推广,与药品安全性及有效性相关的物料质量监测或监控技术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如何采用事中控制或事前控制等先进的质量控制模式,建立科学可行的制药工艺标准及生产技术规程是重大前沿课题。

3.3 中药产品质量检验方面 由于中药的特殊性,以化学标志物检测为核心的中药质量标准难以保证药品质量,使不法厂商有空可钻并易造成社会误解,这是当前中药质量检验学极难应对的挑战。此外,化学标志物对照品的可获得性、稳定性、生产成本、环保成本,以及与疗效相关性和仪器分析成本都给中药色谱分析法的扩大使用提出了现实挑战,能否使用混合物作为对照品来检测中成药质量成为新的研究任务。

3.4 药品监管法规方面 原料造假、非法更改生产工艺或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等违法行为具有隐蔽性和多样性,依照现行法规和体制机制,监管难度很大,监管成本和代价高,易在突发中药安全事件时应对失措。如何从根本上防止和杜绝中药生产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是药品监管法规建设面临的艰巨任务。

3.5 中药产业大数据方面 中药从田头到车间,从药材到产品,从提取工艺到制剂包装,从生产厂家到药检部门,从医院到患者,纵横产生海量数据,这些每时每刻在产出的数据蕴藏着丰富的质量相关信息,是创新发展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的宝贵资源。但目前这些数据绝大部分处于丢失、残缺、分散、凌乱、异质异构、时空跨度大、非电子文档等状态。医药“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数据壁垒不仅存在于政府监管部门、医院、药厂、药检院所等单位之间,也存在于中药生产全过程各环节之间,各类数据难以整合分析并加以利用。这是采用大数据科技发展中药质量控制技术所面对的最大挑战。

3.6 中药标准国际化方面 中医药是历经千百年发展形成的传统医学模式,自成理论和临床治疗体系。中药产品要想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就必须以现代医学理念审视和研究中药质量控制方法,建立既体现中医药特点又符合医药监管科学要求的技术标准,从而得到国际医药界的认同,这是我国中医药界的重大历史使命。

4 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创新发展策略

在中国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的征程中,中药产业在发展全局中处于关键战略位置;而中国制药要谋求世界地位,提升药品质量是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必须从国家战略层面深刻思考中药质量控制领域的瓶颈性和前沿性难题,对其关键核心技术及其发展路线图展开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将碎片化、分散化、局域化的相关技术研究汇聚到系统性融合的科技创新平台上,推进中药产业技术集群创新;应当采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中成药临床定位、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科学阐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尽快开展中成药质量量度的顶层设计工作,进而制定科学、合理、先进的中药CMC规则,重构中药质量控制核心技术体系,有力应对中药产品监管领域的严峻挑战。

据此,笔者提议以大数据等科技思维驱动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创新发展,创建“全程感知、四元互联、科学辨识、精准管控”为核心的技术体系,打通制药企业、药品流通、临床应用与药监部门之间的数据网路,将中药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与中成药质量监管一体化融合,通过持续收集、积累并整合分析中成药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各环节产生的海量数据,透彻掌握药用物料属性、过程状态参数与产品质量、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间相关性知识,从而建立中成药质量进化式提升机制;以“大数据制药”理念,构建“人/机/物/环境”四元互联的制药工业物联网,随时感知中成药制造过程状态,辨识过程状态参数与药品质量相关关系,建立全过程管控知识模型,实现基于过程知识库的测、控、管一体化协同控制中成药质量,进而通过各项技术综合升级,全面提升中药标准(包括药材原料标准、中成药质量标准、制药工艺标准、生产技术标准、风险管控标准等);以“大数据监管”理念,强化中成药质量监管的广度和深度,破解中药制药过程监管缺位难题,创建基于大数据的中成药质量风险警戒方法,进而制定科学、全面、适用的中药产品质量量度,改进和完善中成药产品质量监管体制机制。

5 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创新研究方向

根据上述技术创新发展策略,新一代中药质量控制核心技术包括:中药质量检验技术、制药过程状态检测技术、制药工业物联网技术、数字制药技术、中药质量大数据技术、质量风险管控技术等。笔者对相关技术创新研究建议如下。

5.1 化学与生物标志物检测相融合的中药质量检验技术 改进和完善现行中药质量检验技术的重要突破口是创新发展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以便更有效控制中成药质量,进而创建以化学标志物与生物标志物同时检测为核心的中药质量检验方法学。因此,寻找既符合中药特点又具有良好方法学属性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手段是当务之急。对于作用机制清晰、靶标明确的中成药品种,可采用酶促反应、免疫反应等方式构建生物标志物快速检测方法;而对于靶标不明确或作用机制较复杂的中成药品种,可采用基因芯片或蛋白芯片等以模式评价方式控制药品有效性。

5.2 中药制药过程状态检测技术 针对中药制药过程关键工艺环节及关键质控点,采用先进检测原理大力研发制药过程状态参数感知技术(包括在线、离线、旁线、侧线等检测方式),破解中药制药过程状态数据收集难等瓶颈问题,为实施“大数据制药”打好基础之战。

5.3 制药工业物联网与质量风险管控技术 创新发展制药工业物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化透明”的中成药制造平台,通过“人/机/物/环境”四元网络管控方式,将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由“平面控制”发展为“立体控制”。针对制药工艺流程的瓶颈环节设计关键质控点,采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精准控制各工艺节点的药用物料质量在限定范围内,显著提高质量风险管控能力。

5.4 中药数字制药技术 数字制药技术包含多方面多层次,即以制药设备控制为目标的数字制药技术;以物料质量控制为目标的数字制药技术;以GMP管理为中心的数字制药技术;以工艺精密度控制为中心的数字制药技术,以质量风险管控为中心的数字制药技术等。为全面提高中药标准,应当全方位综合发展中药数字制药技术。

5.5 中药质量大数据技术 破除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数据壁垒,采用统一性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工具,研究建设中成药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各类数据集成平台,制定中药质量相关数据格式标准。研发中药质量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挖掘、利用、规律发现等关键技术,为建立中药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知识系统打好关键之战。采用大数据科技对各类数据集群进行关联分析,全局化、系统化辨识中药质量相关信息,进行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中药质量量度,持续改进和完善中成药质量控制和质量风险监管体系。

大数据时代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开启将深远影响中药质量控制技术走向,引发中药质量控制核心技术体系的变革。我们应努力创新开拓,积极参与监管科学国际间协作研究,大力提升中成药科技竞争力,制定国际认同的中药质量标准,完成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Buxton B, Hayward V, Pearson I, et al. Big data: the next Google [J]. Nature, 2008, 455 (7209): 8.

[2] FDA. Submission of chemistry, manufacturing and controls information in a new drug application under the new pharmaceutical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notice of pilot program [J]. Fed Regist, 2005, 70 (134): 40719.

[3] FDA. Advancing regulatory science for public health [EB/OL]. 2010-10-06[2015-07-31]. http:// fda. gov/downloads/scienceresearch/specialtopics/regulatoryscience/ucm228444. pdf.

[4] Zhu J Q, Fan X H, Cheng Y Y, et al. Chemometric analysis for identification of botanical raw materials for pharmaceutical use: a case study using Panax notoginseng [J]. PloS ONE, 2014, 9 (1): e87462.

[5] Slikker W Jr, Miller M A, Lou Valdez M, et al. Advancing global health through regulatory science research: summary of the global summit on regulatory scienc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J]. Regul Toxicol Pharmacol, 2012, 62 (3): 471.

[6] Miller M A, Tong W D, Fan X H, et al. 2012 Global summit on regulatory science (GSRS-2012)-modernizing toxicology [J]. Toxicol Sci, 2013, 131 (1): 9.

[7] 孙磊, 金红宇, 马双成, 等. 中药标准物质替代测定法技术指导原则 [J]. 中国药学杂志, 2015, 50 (4): 284.

[8] Tilton R, Paiva A A, Guan J Q, et al. A comprehensive platform for quality control of botanical drugs (PhytomicsQC): a case study of Huangqin Tang (HQT) and PHY906 [J]. Chin Med, 2010, 5: 30.

[9] 瞿海斌, 程翼宇, 王跃生. 论加速建立现代化中药制造工业的若干制药工程技术问题 [J]. 中国中药杂志,2003, 28 (10): 904.

技术创新发展报告范文第8篇

自2009年以来,汉能选定太阳能光伏中的薄膜技术路线进行全球技术并购与整合,经历短短数年间的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发展,成为一家在规模和技术上皆全球领先的“高科技+能源”企业,带动了国内薄膜太阳能产业发展,使中国薄膜太阳能产业实现了真正的全球领先,为中国企业全球技术并购、整合国内外技术资源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通过全球技术并购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2009年,在金安桥水电站还没完工时,汉能就一直在考虑企业的发展方向,如何实现进一步的转型升级。经过数年时间的研究和思考,汉能集团认为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是人类能源史上的重大变革,太阳能发电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时代已经到来。

然而当时,尽管薄膜太阳能技术已有数十年的历史,由于光电转换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并未引起业界的足够关注,市场占有率很低。与此同时,另一个发展方向晶硅太阳能发电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进入门槛低,投资回报快,当时业内外看好晶硅的人居多。汉能决策层经过反复研究认为,从长远来看,薄膜化、柔性化是未来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发展方向,薄膜光伏正处于产业认知曲线的起始端,其蕴含着极大的技术潜力,转换率低、成本高是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得以解决;从技术壁垒来看,薄膜太阳能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可避免陷入晶硅太阳能行业的同质化和低水平竞争;从核心竞争力来看,太阳能的利用不再是对资源的争夺,而是核心技术的竞争。因此,如果汉能掌握了薄膜太阳能的前沿技术,也就掌握了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

战略方向一旦确定,汉能选择了一条全球技术并购与整合之路,快速进入薄膜太阳能产业。汉能以全球的眼光,经过对上百家薄膜太阳能技术公司跟踪、筛选,选定技术路线,在全球范围发现技术先进的公司。2012-2014年短短3年时间,汉能把4家当时拥有全球最先进的铜铟镓硒、砷化镓技术的公司收入囊中。

由此,汉能拥有硅锗、铜铟镓硒、砷化镓等多条产品技术路线和专利,形成柔性化薄膜太阳能产品技术路线体系,同时还具备了核心装备的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汉能弯道超车一跃成为全球技术领先的薄膜太阳能公司。

汉能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汉能并购成功的重要因素有三个:一是机会青睐于有准备的公司。2012年伊始,全球光伏市场出现不景气,特别是薄膜太阳能企业的生存状况受到了较大的影响。这些公司经营多年,其研发投入到了一定阶段,有的已经具备了做生产线的能力,需要大量的资金。然而这时候人们对薄膜太阳能技术不看好,不仅没有新的投资进入,原来已投入的基金公司也急于撤出,一些薄膜太阳能技术公司面临着破产的威胁,急需找到新的股东。汉能在这时候有了并购的机会。例如,2012年底,Miasole公司深陷资金紧缺的问题时,汉能基于前期对这家公司有全面的研究和了解,抓住了这个契机,一举并购了这家公司。而在此之前因时机未到,李河君曾带着技术团队去美国Miasole公司,希望谈判合作,但是他们受到冷落,在公司的大厅等待了30分钟,连公司的CEO都没有见到。

然而在汉能全球并购之后,随着技术进步,薄膜太阳能有了长足的进展,转化率提升很快,成本大幅下降。到了2014年底,全球又重新开始重视薄膜太阳能。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的行业组织、商业领域专家、美国的麻省理工大学(MIT)等多次提议美国政府应加大投入,支持代表太阳能未来技术的薄膜太阳能光伏发展。因此可以说,汉能成功地抓住了全球并购的最佳窗口期。

二是用专业精神赢得信任。为了顺利地实施海外收购,汉能组建了一支技术团队和一支商务团队。技术团队对上百家公司的资料进行筛选、对比、评估分析,深入标的公司实地考察判断其技术的先进性,进行全面技术论证把控并购风险等等。这种专业化精神展示了汉能致力于薄膜太阳能的决心,赢得了标的公司的信任。在并购美国AltaDevices公司后,对方给汉能技术团队的评价是“三最”:考察时提的问题最专业;技术方面的尽职调查做得最仔细;提供的材料和写出的评估报告最详实。

三是用诚意打动人心。商务团队整合了国际知名的投行、咨询公司、律师、会计师等资源,负责并购交易的商务谈判。汉能的每一个并购交易,都对股东、债权人(银行、金融机构)、管理层三方的利益诉求进行详细的分析,比如,股东希望尽量减少损失,并能把公司转让给靠得住的新股东;债权人则是关心自己借出的资金是否能收回来,不希望承担太大的风险;管理层则希望新股东能把公司发展得更好。汉能进行并购谈判的时候,充分考虑了三方利益不一致性,对各方制定不同策略和承诺,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诉求,用最大的诚意打动各方,赢得了顺利并购。与此同时,汉能设计了对核心人才的留任激励计划和奖励机制,为年轻的技术人员搭建成长平台,留住了绝大部分的员工。

汉能在几次并购中也是大赢家,最终都以较低的价格、尽量小的成本买下了这4家公司的股权。

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1.技术上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完成了并购的汉能没有停止继续创新的脚步,他们持续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整合国际国内的技术资源,不断提升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如下表。其中,AltaDevices公司的高效柔性砷化镓薄膜发电技术是全球最薄、最轻、转换效率最高的柔性太阳能薄膜技术,经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认证,单结电池研发转换率达28.8%,双结电池的研发转换率为31.6%”这也是太阳能电池技术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

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创建全球联动的技术研发中心,形成全球共创空间。通过构建全球技术研发体系,汉能由此站在了全球薄膜太阳能技术的最前沿。目前汉能在北京、四川、江苏、美国硅谷、德国、瑞典等地建立了8个研发中心,全球研发团队有近1800名研发人员,从事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应用产品的创新和研发。二是建立全球协同创新机制。经过多年的整合努力,汉能已经在不同的薄膜太阳能技术之间形成了比较好的协同发展机制,多条技术路线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互相参照和促进。由集团CTO丁建博士牵头,集团各公司的首席技术官组成技术委员会,定期召开交流会。尽管各项技术之间有差异,但是也有很多共通的、启发性的地方。比如,之前德国子公司正在研发一项技术,而美国子公司已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美国子公司正在搞的课题,德国子公司也已经解决了,但是他们以前有技术保护,互相不来往。在汉能的全球技术整合的大前提下,几家子公司技术共享,产生了协同效应,加快了研发创新的进度。三是通过专利等知识产权全球布局对全球薄膜太阳能技术实现鸟瞰。目前,汉能的专利一共有1319件,其中发明专利占到59.8%,覆盖了中国、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技术和市场活跃地区,为汉能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开拓提供了有力保障。

2.在产业化上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制造商

汉能开展海外并购,其目的并不只是获得一个现有的技术产品,或者规模和市场,关键是获得技术和能力。这几家欧美薄膜太阳能企业技术先进,量产规模相对还较小,通过汉能的技术消化能力、产业化和资金能力,把海外先进技术最后在中国落地生根,扩大量产规模,打开中国市场,提升我国光伏产业的技术和装备能力,这是汉能海外并购的最终逻辑。

实现产业化除了要规模化生产,还要解决两个关键性问题:一是研发成果的快速转化;二是降低量产成本。汉能的研发主要放在国外,产业化放在国内。首先汉能将全球研发与国内规模化生产同时推进,例如,汉能海外公司在研发10.0版组件的同时,就开始帮助国内工厂大规模生产9.5版组件,使最新的研发成果与生产线实现无缝对接。二是汉能通过多方面的技术提升,扩大机组装备产能、提高产品优良率、国产化替代等措施,快速降低了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使得成本已接近晶硅太阳能电池。汉能在四川、广东等地投资建设了多个薄膜太阳能研发制造基地,薄膜发电产能已达到3GW,相当于每年可新增发电量40亿度。在江西、湖北等地也正在建设铜铟镓硒、砷化镓薄膜电池生产基地。汉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薄膜太阳能制造商。

3.汉能成为高端装备制造商

从全球来看,由于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的核心设备基本都是非标的,没有独立的设备制造厂。汉能先后收购4家薄膜太阳能电池公司,不仅获得了电池制造技术,同时还得到了高端装备的制造技术,打破了国外对中国的封锁,形成了汉能的核心优势。汉能促进高端制造装备的国产化,目前,汉能已经完成对辅设备、设备的国产化,正加快推进核心设备的国产化。汉能研发团队在国产化道路上更加注重创新性研发,自主研发的GaAs薄膜太阳能电池核心设备MOCVD(气相外延生长技术),在原有并购技术基础上进行技术提升,将单机产能从KW级提升到级,目前这台设备正在调试。随着MOCVD核心设备大机组的升级,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成本下降。

4.以核心技术构建新的盈利模式

汉能打造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形成了上游核心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中游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下游打造分布式发电应用和“移动能源+”的新领域,例如,分布式发电应用:汉能户用发电、农业大棚、轻钢屋顶、薄膜发电建筑一体化(BIPV);“移动能源+”应用:便携发电产品、集成充电产品、无人机、太阳能汽车开发。构建了以核心技术为中心的薄膜太阳能行业全产业链的商业模式。

5.培养与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汉能通过国内研发中心与海外研发中心的合作学习,把国内研发人员的研发能力培养起来,从而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是注重基础性与应用性研发相融合,提升综合研发能力。汉能通过把基础性研发与应用性研发有机结合起来,从最初的原理、基础研究、技术应用开发到设备的生产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技术开发体系。二是通过国外研发人员带动国内研发人员的技术提升。汉能在立足于国外各个公司的技术优势基础上对技术转移进行规划,派中国研发团队到国外公司,在研发生产一线上与海外团队合作,使国内团队能够掌握核心技术。三是着重提升汉能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汉能通过技术并购,倒逼公司形成创新的氛围,形成自主创新能力。

汉能模式值得借鉴

汉能的经验告诉我们:自主创新不是仅仅靠自己创新。一是企业要在开放合作中自主创新。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自己创新,闭门造车行不通,而是应以开放合作的心态在全球价值链中整合全球资源进行创新。二是善于促进国际和国内创新资源联动进行协同创新。企业要在国际与国内企业之间安排一种协同创新机制,利用不同国家的创新资源禀赋和要素优势,从而在重点领域实现技术跨越。三是海外并购的重点不只是对技术的并购,更是获得技术创新能力,重在提升持续竞争力。

企业创新发展要放宽视野,由过去的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到现在主动走出去并购国际先进技术企业,获得知识产权和技术人才并能持续发展。汉能通过并购高技术企业实现了全球技术领先,这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所取得的一次重要突破。抓住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机遇,并购整合海外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甚至在全球实现弯道超车的一条重要路径。

汉能创始人李河君所具有的企业家精神为汉能持续发展带来了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成为了引领汉能持续创新发展的灵魂。事实上,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拥有一批与汉能李河君一样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优秀企业家,他们以战略前瞻性、行动力和专注于事业的精神,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特别需要珍视、保护企业家的这种有眼光、有魄力、有信念、有责任以及百折不挠地精神,这是促进中国供给侧改革、实现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全球技术并购集成创新的政策建议

政府部门要支持我国民营企业全球并购高技术企业,对重点企业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帮助他们实现弯道超车。

1.高度重视通过全球技术并购集成创新引领发展这一重要途径,鼓励民营企业开展全球技术并购。民营企业数量多、行业覆盖面广,以民营企业为先锋,以国家为后盾,发挥民营企业对市场的前瞻性、敏锐性、敢于冒险的精神和快速产业化的能力等特点,以及利用国际上对民营企业比较能接受,鼓励他们到国际上并购高新技术企业,这是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一个有效途径。

2.支持我国企业海外公司的技术创新。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或者新设高技术公司已成热潮,除汉能外,还有吉利、华为、复星、三一、上工申贝等企业都在海外并购技术型公司。有的企业从长远着眼,在海外收购一些掌握前沿技术甚至是颠覆性技术的公司,有利于我国的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但是要使这些公司持续创新保持领先地位并迅速产业化,仅靠民营企业一己之力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对这些海外公司不论它在何国、不论它是否以外国员工为主,只要知识产权是中国的,海外技术资源为我所用,应在立项、资金扶持、市场开拓等方面都与国内企业一视同仁地得到支持。

3.政府专项资金和优惠贷款支持企业全球技术并购。将企业海外技术并购纳入国家专项基金支持范围,让优惠贷款与贷款贴息政策惠及那些有利于国家全球战略布局与实现技术升级的海外项目。

4.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并购基金定向支持企业全球技术并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行业等建立定向的海外产业投资基金,中司、社保基金等可以作为战略投资者身份,与民营企业抱团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