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途径教育

新途径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途径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途径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生;感恩教育;内容;新途径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竞争压力也在不断的加大,一些观念上的东西从根本上也发生了改变,新旧观念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较为激烈的碰撞。作为感恩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小学生感恩教育在现阶段不断地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对小学生感恩教育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唤醒其内在的感恩意识,从小就培养他们心存感激的心态以及知恩图报的良好情操。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作为其重要的环节在现今乃至以后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小学生良好感恩情操的培养符合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表现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美德。感恩教育在实质上就是对别人在各个方面给予的帮助或者其他方面的好处表示内心层级的感谢。感恩的教育内容在社会中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对自己学习指导和帮助的教诲之恩,在社会中感谢他人对自己的帮助之恩以及在祖国这个大家庭的呵护之恩,还有就是对大自然以及社会给予自己相应物质和精神上的赐予之恩,而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关键环节在于教导小学生如何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二、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一方面是父母行为的不良示范,父母对于长辈或者帮助过自己的人没有做到知恩图报,所以在小学生心里留下了比较不好的印象,还有就是小学生在父母的溺爱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从而把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认为是天经地义。另一方面是教师的教育力度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较好地传授感恩思想的相关内容,对于学生出现的不认真学习以及旷课等现象不能够进行及时的纠正与教导。此外,国家作为学生德育的提倡者,在具体实施中没有较好地实现国家的关怀力度,在有关的硬件及理论知识上不能够较好地随着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适时地作出调整。而小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学校和家庭方面,父母对孩子过度的溺爱,导致小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不断加深,从而不利于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学校教育过于功利化也是学生不能较好地接受感恩教育的重要原因,学校教育没能较好地根据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据国家的感恩教学方针进行相关的感恩教学活动,从而给学生在知恩、报恩等方面的学习和实践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三、实施小学生感恩教育的主要新途径

作为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关键因素的教师,在对小学生有效地实施感恩教育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那些经验较丰富的老师来讲,他们在实施感恩教育的方式上会选择日常教学中的德育环节来进行感恩教育工作,并把德育作为其实施方法的主要阵地,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方面的思想道德情操的熏陶。而对于那些德育活动课的课程内容来讲,在让人感受到其课堂氛围活跃和形式活泼多样的同时,总感觉在其中还是缺少一些东西。比如,在平常的德育活动课堂当中,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和场景:在进行少先队仪式之后,辅导员老师进行表态。老师表态时总是会运用有关原活动计划进行的口令,然后就是学生按照以前的活动安排来进行相关的活动,最后由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对整个活动过程按部就班地进行常规总结和分析。如果是在这种课堂氛围下展开感恩教育工作,在实施的效果上恐怕很难达到理想的状态。实施感恩教育,在具体课程的选择上应该挑选那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教材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能够更深地打开内在思维逻辑,并实现学生有话可说的课堂效果。其中老师要在一定条件下为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创设较好的意境氛围,同时,在设置授课内容的角度上要贯彻多角度、全方位的理念,让学生在质疑的心态下去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学生从多角度提出的问题越多,就说明其内在的思维越广。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较好地将教材的信息与他们所在的客观世界的万物联系起来,那么,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较好地把感性和理性上的东西有效地结合起来思考问题。而在这个环节上实施感恩教育主要应从两方面做起,即:一是过渡阶段,在具体问题的筛选过程中,要对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进行合理利用,在具体实施上要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对于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来进行合理有效的筛选。当然,在过渡阶段也需要考虑到老师在整个课堂的把控能力、授课方式等;二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能够较好地实行群体研究,根据主题内容和思想进行相关方面的拓展与延伸。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感知力、评判力、知识的领悟能力以及参与群体性讨论的技术、在课堂中的答辩技巧、团队精神、意志力以及相应的世界观和表现力等。除此之外,感恩教育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从以下途径入手:

1.感恩教育从点滴做起

小学生的内在品德在一定条件下主要是通过其外在的言行加上具体的肢体语言来表现的。在进行感恩教育过程中,要让教育内容重返现实生活,就必须让小学生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发现恩德并学会将其自身的感恩意识付诸行动。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敢于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用真诚的心态去报答身边的人。(1)感恩父母。父母是养育我们的主体,父母不仅赐予了我们生命,还不求任何回报地把我们养育成人。这是何等的恩德!我们要教育小学生对父母的养育要心存感恩。让学生学会感恩父母是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最为基本的要求,也是作为一个人最起码的准则。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心存感激的话,那他在一定环境下也会对老师或者同学乃至社会都不会有较好的感恩之心。在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内容进行把握:①学生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一定要自己独立完成,从而养成独立的好习惯,让父母省心。比如,在学习中,要学会自觉完成作业,努力学习知识,从而少让父母对自己的学习操心。②在休息的时候,学生可以帮助父母处理家里的杂务,比如:扫地、洗碗等。在父母节日来临的时候,要学会慰问父母,对父母说一声最起码的“谢谢”,或者是把自己亲手做的礼品赠送给父母,从而感动父母。(2)感恩老师。老师在学校不仅教授学生所需要的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做人的道理,而正是老师们孜孜不倦的教育才促使我们领悟知识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因此,学生要有对老师的感恩之心。老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路人,学生对老师的感恩是无条件的。(3)感恩他人的帮助。同学作为学生最纯真、最真实的朋友,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自己学习生涯的陪伴者,更是同学之间互相支持和鼓励以及互相帮助的最真挚的伙伴。因此,应教导我们学生对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有感恩之情。(4)感恩社会的关爱。在学校的各项事务中都存在着社会的关爱之情,我们所处的校园是社会资助建造的,我们学校在不断地接受祖国、社会以及个人的关心和支持。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养成独立的个性,而且还要让学生把眼光放长远,把学生培养成对他人、对社会乃至对国家都具有较为宽广胸怀以及有帮助的人。(5)感恩大自然。大自然是世界万物的创始者,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最好的礼物,所以要让学生学会爱护校园乃至身边的花草树木,养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良好意识,从而培养其对大自然的无限感恩之情。总之,通过点滴感恩教育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真正意识到父母养育我们的不易、老师对我们的无私奉献、同学对我们的真诚帮助、社会对我们的持续关爱以及大自然对我们美好的赐予,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帮助父母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养成发奋学习、回报社会的高尚情操,从而在一定条件下改变大部分独生子女偏执的内心世界,真正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文明礼仪是进行感恩教育的基础。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通过感恩教育,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父母、老师、他人以及社会群体等方面的关心与帮助,要懂得回报,并且要以更大的力度回报给帮助过自己的人们,要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要以最真挚的诚意去感谢他人。而这种回报不应该仅仅是物质层级的,还应该是具有内心感情的回报。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所谓的回报并不是简单的物质或者某种形式的大恩大德的回报方式。也就是说,要让学生明白,有时一句简单的“谢谢”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达到回报的效果,能够让施恩的人心情感到愉悦。感恩要从我们的言语做起,从身边的文明礼仪做起。而学校要学会创设能够体现实际需要的语言情景,比如:在学校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张贴文明标语,从而使小学生在学校的每时每刻都能够想起“谢谢”“你好”等文明用语,从而做到感恩教育影响下的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在进行文明礼仪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学校的感恩环境的建设,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受到感恩气氛的熏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内心抵触的情绪,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也要学会运用相关事件来对学生形成一种感恩氛围,比如,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进行讲述,让学生感受到感恩的魅力。而这样不仅能够较好地让精神文明建设有效推动感恩教育,也能够使学生学习到更多关于感恩的文化知识。

2.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感恩教育

可以针对有关节日进行相关的感恩教育活动,比如:母亲节、端午节和教师节等,而这些节日也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最为有用的手段。老师还可以针对不同节日设置相应主题的班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去接受和理解感恩教育的内涵。比如:在教师节那天,可以组织学生在老师面前说出自己发自内心的对老师的一句话,还可以送给老师具有纪念意义的祝福卡片;还可以让学生在父母面前讲一句关心的话语,或者是送上一杯充满亲情的茶水,或者是写一张发自内心话语的卡片送给父母等,从而达到学生和父母之间亲情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在重阳节的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唱歌或者跳舞的形式来给老人送上欢乐和祝福,从而让老人们能更好地感受节日的氛围。通过多种节日的熏陶,使学生在节日的气氛里用实践去感受感恩的真谛,从而把小学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感恩动力,使学生在精神和心态上都能够较好地受到感恩思想的熏陶。感恩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在感恩教育中,还要学会培养学生知恩图报、关爱他人的思想意识,通过感恩教育的开展不仅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感恩精神,而且对推动整个教育领域思想水平的提高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感恩教育的有效开展,还可以为学生和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增进学生和父母之间的亲情关系,从而达到较好的亲情、友情的有效互动。感恩教育的开展也为学生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创造了条件,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思想道德情操的养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感恩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从自身的小事做起,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以及感恩他人。作为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引领者和积极组织者,教师要在感恩教育中更为深刻地领悟感恩的内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多为学生组织形式多样的感恩活动,从而达到感恩效果的持续有效的发挥。感恩教育是社会和谐发展所必需的,在一定条件下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也是不够的,学校感恩教育要更多地融入社会团体、政府或者个人等各个环节,在社会的共同研究努力下发挥感恩教育的最大作用,从而研究出更多的感恩教育方法,在以后的小学日常感恩教育中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从而推动我国学校和社会德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季红波.小学生感恩教育实施方略探究[J].大观周刊,2013(05):155.

[2]袁熙惠.小学生德育的新途径:感恩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14—15.

[3]常少玲.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实施方法[J].新课程学习(下),2014(07):164—165.

[4]梁丽坚.小学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J].广西教育a(小教版),2013(07):6.

新途径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教育职能 心育

图书馆是高校办学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支柱,与教学、科研并称为高校的三大支柱。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当代高校图书馆不仅具有信息的收藏、组织与传播职能,还应担负起对学生读者的教育职能。而“心育”作为教育的一个分支,理当成为高校图书馆育人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1.高校图书馆传统功能

最初形式的图书馆就是一个文献的集合体。事实上“图书馆”一词的英文源于拉丁文“libraria”。由此可以看出,图书馆产生的前提就是文献。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基于文献的传播交流。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又反过来加速了知识的不断积累和增值,促进了出版、发行、保管、收藏、传播和利用文献的相应社会机构的产生。图书馆作为相关机构,它伴随着文献的产生而出现,又因文献信息交流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发展。各国专家学者都对图书馆下了不同的定义,具体描述有:“图书馆的任务是保存用各种不同文字写成的、用多种方式表达的人类思想资料,……图书馆收藏各种类别的、组织起来的图书资料,这些资料用于学习、研究或一般情报。”(法国《大拉鲁斯百科全书》);“图书馆的意思是很多书收藏在一起,这些书是为了阅读、研究或参考用的。”(《英国百科全书》)。我国的《辞海》则有以下概述:“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和流通图书资料,以供读者进行学习和参考研究的文化机构。……是重要的宣传、教育阵地。”辞海中的提法目前为我国图书馆界所广泛认可。图书馆积累和保存了人类从古至今极其丰富的文献珍藏,是人类文明的知识宝库和智力资源中心。而高校图书馆作为广大读者的良师益友成为读者终身学习的场所。

2.心育――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体现的新途径

高校是重要的育人阵地,图书馆不仅具有信息功能,还具有教育功能。图书馆人应当像一线教师一样承担育人重任。高校德育的理论一贯具有不可抗拒的威严。广大德育工作者采取的普遍方法是苦口婆心、孜孜不倦;学生表面洗耳恭听,实则敬而远之,育人效果甚微。这种只重说教、忽视心理教育的方式源于德育工作者缺乏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

何谓心育?心育即心理教育简称,是指通过培养发展教育对象的健康心理,达到促进教育对象个性完善的教育。高校图书馆应该依托心理学的原理和教育方法技巧,在各种服务工作中展开心理教育,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及道德品质,使育人成为课堂以外的延伸。

3.心育的具体实施途径

高校图书馆在对学生实施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从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文化的因素三方面着手进行,具体分析如下:

3.1加强馆藏建设――物的因素。

馆藏建设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书籍是人类自我教育最好的工具。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莎士比亚曾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一本好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提升道德品质。阅读教育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反,一本不好的书籍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菲尔丁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大力重视藏书建设,努力提高馆藏质量,馆藏结构应打破重理轻文的倾向,增大人文馆藏的购进。在人文图书的选择上,要注重经典馆藏的配置,对于质量不高、粗制滥造的垃圾图书应严格挡在图书馆的门外。近年来,由于网络文学的流行和出版业的开放,一些思想性不高、参考价值不大的图书被大量生产、复制。对于这些图书,图书馆的采访人员应擦亮眼睛、严格把关,极力保持图书馆人文馆藏的纯净。图书采访人员要熟悉各种检索工具,随时关注出版界动态,将经典的、优秀的、最新的书目列入采购清单并购进纳入馆藏。种类应多样化,历史的、文学的、励志的都应仔细衡量,购进合理比例的相应馆藏。在人文馆藏地的设立上,也要突出特定的教育功能,达到特定的教育目的。例如,美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决定》中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的高校图书馆单独辟出“艺术书籍库”。将各种艺术类书籍专门存放,便于学生浏览、借阅。图书馆这样的做法就是依据了教育发展的特点,根据美育在育人活动中的独特作用,有效促进了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从而达到了心育目的。

3.2提升服务品质――人的因素。

图书馆的服务本职决定了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要以人为本,一切为读者服务。图书馆馆员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本着强烈的责任感、一份发自内心的热情和学生展开互动。要具备四心(关心、耐心、热心、爱心),主动和学生交往,放下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姿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图书馆馆员对学生的教育应是和风细雨式的,而不是大声呵斥。比如,图书借阅处的馆员对学生的指导要从最基本的找书方法开始,到熟悉图书的分类索引,每一步指导都要耐心细致,精心教导,只有对学生充满爱心,图书馆馆员的工作才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学生才能乐于接受馆员的教育,为下一步的心育打下基础。

第一,通过多种途径同学生开展互动。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人文馆藏,包含哲学、政治、文学、历史、天文、地理等诸多学科书籍。这些书籍是对我们所处周边世界的正确诠释。引导学生正确阅读,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效补充课堂教学之外的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对于图书馆几十万册的馆藏资源,学生往往不知所措,这时图书馆馆员就应该充当好的引导员,在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喜好基础上为他们推荐最适合的图书借阅。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发生了很大变化。图书馆馆员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和学生展开互动。如可以通过馆员信箱、QQ实时交流、BBS、博客、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图书馆服务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调整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第二,做好阅读指导。图书馆馆员应对各类经典馆藏了然于胸。图书馆馆员应将阅读馆藏列入自己的工作范畴,馆员的阅读体验对于其工作中阅读指导有重要意义。馆员可以写一些阅读感想、书评、书目标引等,这些一手的阅读资料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深入地了解书籍内容,从而达到阅读指导目的。

3.3加强隐性教育――文化的因素。

图书馆的隐形文化因素是指由情报职能和教育职能合成一起体现出来的文化氛围和读书气氛,还包括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和图书馆的外界环境等综合体现出来的整体文化氛围。图书馆馆员较高的综合素质、舒适优雅的阅读环境都会对学生的阅读心理产生正面的影响,在提高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高等学校作为教育职能部门,在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提升国家影响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校图书馆则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阵地。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堪忧,心理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高校图书馆除了要给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保障外,还要通过服务育人,特别是心理教育。高校图书馆应该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有计划、讲方法地开展本职工作活动,充分发挥心理育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J.H.谢拉著.张沙丽译.图书馆学引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新途径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公共产品;捐赠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3-0058-05

一、引言

费改税的全面展开,一方面减轻了农民负担;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基层财政困难。理论界据此不仅研究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等,而且还就如何解决县乡财政困难进行了深入探讨。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共生的,县乡财政困难解决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自然也就解决了,也就是说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的提供可能要依赖县乡财政问题的解决,而县乡财政困难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然而,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并非朝夕之事。那么,在县乡财政困难解决之前(注:即使县乡财政困难解决了,由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会导致义务教育产品的地区公平性。因此,县乡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并不适合。),是否存在农村公共产品可持续提供的可能?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提供。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知识积累是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同时有证据表明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收入差异来源于人力资本的差异。而人力资本的积累离不开教育,教育不仅是人力资本积累的源泉,也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手段。很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农村义务教育的提供主要依赖于上级甚至是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然而,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还不完善,转移支付资金缺乏有效的监督进而导致使用效率低下。本文着重考察农村义务教育如何在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有效运转,即从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角度入手进行这方面的尝试,试图探讨在当前时期,如何通过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融资的问题。

二、农村义务教育的融资方式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其性质从来都是有争议的,但是,关于教育的融资,目前,一个基本共识就是政府必须介入。实践中,农村义务教育的融资方式有以下多种方式。

(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

在美国,公共初等和中等教育主要是州和地方政府的责任。联邦政府只承担初等和中等教育总成本的6%左右,而对公立学校的支出占到州和地方政府预算的40%,这也是州和地方政府的一个最大的单项支出。

人们往往认为,由公共部门提供教育可以惠及全社会,并且是公平和具有效率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弗里德曼提出的教育券制度有助于缓解公立学校系统办学质量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教育券制度在政府资助教育的时候,不再给学校拨款,而是直接给学生发放教育凭证,学生拿着这教育凭证去上学,然后学校再用凭证从政府那里换钱。教育券制度主要是针对基础教育的,目前,这种制度在现实中很难有更广阔的可操作性,对于教育券实施的阻力还普遍存在。

在我国,一直沿用的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教育投资体制,即基础教育由地方管理,高等教育由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与此相适应,基础教育经费由地方负担和筹集,中央只给予少量专项补助。这一现状在费改税后有所改变。随着费改税的进行,基层政府的收入骤减,农村义务教育不得不大量依赖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教育分权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应该怎样在各省级政府、省级政府之内、各城市、各社区或各学校之间分配中央政府的教育资源。一般来说,有两种分配方法:一是中央与各省进行双边谈判,其中几乎没有透明的规定;二是根据公式进行分配。然而,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还处于过渡阶段,省级以下政府之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还不完善,各级地方政府采取收入层层“向上位移”而基本事权却保持不变或“向下位移”的不合理现象,导致县乡一级政府履行事权所需财力与其可用财力高度不对称。在这种情况下,无法通过精确的公式来确定基层政府应该从上级政府甚至中央政府取得多少教育资金才是最有效的,因此,单纯依赖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并不能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有效提供。

从2006年起,今后五年内我国国家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将累计增加2182亿元,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一政策导向将改变以往农村义务教育主要由实力薄弱的县乡财政“埋单”的状况,更好地保障义务教育的经费来源。然而,中央财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主要是免除中小学生学杂费,即使如此,县乡中小学校的教师工资、教学设备等仍然是县乡基层财政的“负担”。而这种“负担”在费改税后更为凸现,仅仅依靠中央政府的拨款来推动义务教育的进行,其可持续性可能会受到阻碍。

(二)PPP模式

PPP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译为公私合伙企业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兴起并在西方国家广为流传的一种公共产品提供的新型模式。其实质是公共部门根据社会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提出建设项目,通过法定的招标和投标程序确立合作的伙伴――私人部门。那么私人部门承担什么责任呢?私人部门负责项目的涉及、建设、运营和维修,也就是说是私人部门主要进行公共产品的生产并通过公共部门的付费来获得成本的补偿。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公共产品领域实践着PPP模式,这一模式也证明了它的优越性――政企分开、效率与公平的相结合等。PPP模式教育领域的运用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1]

这一模式在目前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领域是否可行?我们可以看到,PPP模式同样需要政府付费,它能够实现在政府付费的前提下提高公共产品提供的效率。目前,PPP模式在教育领域的实践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其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的高等学校其资金来源于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的直接拨款,不需要其他政府的转移支付,这反映了各级政府对于高等教育比初等甚至农村义务教育有更为强烈的支出偏好。对于农村义务教育,当基层政府不能按照契约进行付费的话,就会有两种结果:一是公共产品的提供受到阻碍,另一种是完全通过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进行农村义务教育的付费,这样,又回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负担教育经费的困境当中。因此,这种公私合伙企业模式并不能缓解基层政府的财政压力,也不利于政府的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注:当没有足够的财政收入进行教育经费的筹措时,基层政府会依赖预算外收入甚至制度外收入,而这些恰恰是与预算的归一性背离,因此,不符合整个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农村教育的经费筹措必须另辟蹊径。

(三)私人提供公共产品

私人提供公共产品似乎与公共产品的性质不符合。然而,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实践很早就已经出现了。近年来,兴起的实验经济学对于公共产品提供的研究也加深了人们对于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理解。私人提供公共产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私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通过收费弥补公共产品的成本,例如科斯在其1974年发表的《经济学中的灯塔》中所提到的私人建造灯塔的例子,这种方式和PPP模式有一些类似性;二是私人免费地提供公共产品,例如捐赠希望工程。本文所分析的农村农村义务教育的筹资主要是指第二种方式。

近年来,关于捐赠对于经济发展以及缓解社会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了很多研究。捐赠根源于人们的部分利他主义,而利他主义又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存在这一事实相联系。利他主义的真正实质在于,它是人们利用自己有限的资源来“生产”诸如受人尊重这类“个人的社会价值”的方式。[2]Andreoni建立了基于利他主义的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理论模型。[3]捐赠的经验研究可能会给实践带来一种新的思路。Clotfelter、Steinberg等人的经验研究表明,现实中,政府支出对捐赠的挤出效应远不是完全的,而只是部分的挤出。[4][5]Bruner的经验分析表明,社会收入分配越不公平,捐赠数额就会增加,因而收入再分配对捐赠也不是中性的。[6]

教育捐赠是世界各国筹集教育经费的重要方式之一,表1是2004年美国慈善捐赠资金流向。可以看出,教育机构是捐赠资金的主要接受单位,当然,这一现象与美国的捐赠传统有很大关系。在中国,捐赠则主要用于赈灾、扶贫等方面,尤其是在一些突发性灾难,例如洪灾、“非典”发生的时候,我国捐赠出现急剧增长。[7]中国的教育捐赠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捐赠规模小,方式不规范,而且捐赠对象主要倾向于高等教育 ;另一方面,政策法规不配套,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表1 2004年美国慈善捐赠资金流向

(单位:10亿美元)

资料来源:曹洪彬.我国捐赠的公共经济学分析[C].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6.

三、教育捐赠模型分析

私人提供公共产品的实践越来越多,但是关于捐赠对于公共产品的数量的影响以及捐赠带来的福利效应的分析还比较少。Hochman和Rodgers最早认识到捐赠与公共产品的联系,[8][9]此后,Arrow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10] Becker在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中,建立了利他主义的捐赠行为的正式模型,从而成为捐赠与公共产品文献的经典模型。捐赠到底是因利己主义还是利他主义引起?利他是完全的还是部分的?建立在完全的利他主义基础上的捐赠模型分析了公共产品的提供,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税收对捐赠的完全挤出,也就是说税收优惠对于捐赠行为的激励是中性的。然而,这一结论与现实并不完全符合。Andreoni扩展了Becker的模型,提出了部分利他主义的捐赠模型。所谓“部分利他”,是指捐赠者在进行捐赠的时候既具有部分的利他动机,也具有部分的利己动机。本节的模型以Andreoni的模型为基础,通过分析完全捐赠和政府征税两种情况下的教育产品的提供来说明即使个人只具有部分的利他动机,税收对于捐赠不是完全挤出的,换言之,税收政策对捐赠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完全捐赠情况下的教育产品提供

上述模型未考虑收入分配差距的情况。捐赠的前提是收入的剩余,因此捐赠和收入分配就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收入分配差距的存在与扩大,一方面通过捐赠的税收价格效应降低了富人集团捐赠的数量,另一方面由于穷人纳税,增加了他们的负担,降低了他们的效用。

通过捐赠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私人捐赠在教育产品提供方面独特的作用。然而,在我国,由于高等教育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较强,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对于高等教育的捐赠较多,相比较,农村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受到企业和个人的捐赠较少。因此,政府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激励企业和个人进行农村初等教育捐赠的转移。

四、政府在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捐赠中的作用

在我国,大部分捐赠来自企事业单位,来自个人的捐赠不到20%,这一结果与西方发达国家刚好相反。美国捐赠中有75%以上来自个人,来自公司的捐赠只有约5%。不仅如此,我国政府对于捐赠企业和个人的税收政策还不够完善,非营利组织还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

(一)通过税收政策影响捐赠行为

经验研究表明,捐赠的“税收价格”越低,公司捐赠数额越多。[11]目前,我国税法对捐赠实行一系列税收优惠,降低了捐赠的价格,然而这些优惠政策并不统一,同时在政策力度上也不足。加快财政公共化改革,取消不利于捐赠发展的歧视性税收政策,落实法律对捐赠的优惠规定,并适当加大对捐赠税收优惠的力度,是促进我国捐赠发展的有效途径。降低捐赠的税收价格有两个途径:一是提高公司适用税率;二是放宽税法对捐赠扣除的规定,包括可在税前扣除的捐赠限额和捐赠方式。

捐赠受所得税影响较大,而我国的税收制度以流转税为主,这就决定了税收制度对捐赠行为的影响力较小。从企业所得税角度讲,我国税法规定捐赠在应纳税额3%的幅度以内的才能扣除,超过部分不能扣除,这种较低的幅度限制使得捐赠行为基本上不能给企业带来多少税收减免,相反,企业还要对限额以外的捐赠支付相应的税收,打击了企业捐赠的积极性。另外,企业所得税实行固定的比例税率,也没有形成刺激企业积极捐赠的鼓励性因素。

目前,政府对于农村义务教育捐赠的税收政策大多数是针对企业而言的,比如2001年颁布的《关于纳税人向农村义务教育捐赠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对于个人捐赠和非营利组织的相关税收法律还较少。从个人所得税的角度讲,由于税制和税收管理的原因,同样也没有形成强有力的鼓励个人捐赠的税制性因素。虽然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累进税率,但目前在社会上特别是富裕阶层的公民社会意识还比较淡薄,捐赠数额比较少,与捐赠有关的税收在个人所得税中占的比重也比较小。同时,在个人所得税税法中,对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少,比如个人向教育、社会公益事业、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和青少年活动场所等捐赠的,可以在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得到扣除。允许扣除的比例也比较小,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对非营利组织的捐赠。

企业和个人对非营利组织的捐赠应当是非营利组织重要的资金来源,因此,非营利组织的税收政策也是影响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营利组织也获得了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4年,全国性的非营利组织约有1900 多个,地方性非营利组织近20 万个。我国并没有对非营利组织设立专门的税收法律制度,与各种非营利组织相关的税收政策规定,散见于各税种的税法规定之中。无论非营利组织是否从事经营性活动,都会面临征税问题。尽管对非营利组织的经营活动有一些税收优惠,但这些优惠的力度还很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非营利组织的发展。[12]

当前,税收政策对于捐赠的作用不仅需要通过量影响捐赠的数量,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义务教育捐赠的特殊税收政策影响捐赠的方向,使得捐赠更多地流向农村义务教育,这样,才能凸显捐赠的税收价格效应,从而满足农村义务教育融资的需要

(二)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管

慈善组织作为非营利组织,是连接利益的提供方和接受方的纽带,它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美国有一大部分非营利机构都是直接提供服务型的组织。比如直接办医院、幼儿园、学校,通常这些设施或机构都是为社区里面比较穷的那一部分人服务的。具体来讲:一是在工作的方法方面有一些创新和新的尝试;二是作为一些政府职能的补充;三是能够对政府政策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批评意见。

然而,由于我国的慈善事业起步还很晚,整个慈善组织的运作还缺乏制定的约束。在实践中,慈善组织缺少信誉,本身运作能力不足等问题比较普遍,这样来自个人的捐赠自然就少,呈现着恶性循环的趋势。因此,必须对慈善机构进行有效地审计,并颁布相应的法律。慈善组织本身的性质在于严格的自律性,但是,仅仅依靠自律来成就公信力往往是不够的,它需要外部的监管,但由于慈善组织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负责的对象,它既不对政府负责,也不对捐赠对象负责,捐赠者也很难对它进行监管。对于我国而言,外部的监督机制还不完善,慈善组织以外的监督机制还相当的缺乏。因此,必须建立一种慈善组织的“公共责任机制”,让慈善机构的公共责任履行的充分程度成为该组织信用的实质标准。

参考文献:

[1] 唐祥来.PPP模式与教育投融资体制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5,(2).

[2] Becker,G.S. A 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4,(82).

[3] Andreoni, J. Impure Altruism and Donations to Public Goods: A Theory of Warm Glow Giving. Economic Journal, 1990,(100).

[4] Clotfelter, C.T. Federal Tax Policy and Chritable Giving.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5.

[5] Steinberg,R. Voluntary Donations and Public Expenditures in a Federalist System.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7,(77).

[6] Bruner,E.J. An Empirical Test of Neutrality and the Crowding-Out Hypothesis. Public Choice, 1997,(92).

[7][11] 曹洪彬.我国捐赠的公共经济学分析[C].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6.

[8] Hochman, H.M., and Rodgers, J.D. Pareto Optimal Redistribu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9,(59).

[9] Kolm, SC. The Optimal Production of Social Justice. in Margolis, J. and Guitton, H. (eds.) Public Economics. London: Macmillan, 1969.

[10] Arrow, K.J. Gifts and Exchanges. Journal of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 1972,(1).

[12] 世界银行委托研究报告,中国非营利组织适用税法研究[R].2004.

Education Dominati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New Financing Route on Countryside Compulsory Education

KANG Feng-li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y,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510420,China)

Abstract:After tax-fee reform, Supply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have been in immediate difficulty. This paper discusses several mode about finance on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 sharing, PPP model and private supply to public goods, deriving importance of donation, and analyzes welfare effect of donation, giving some suggestions on which government promote donation depending .

新途径教育范文第4篇

1、利用新闻媒体进行法律宣传,实施普法教育的广泛性。

随着经济的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广播电视全面普及,农村的法制教育工作自然增加了广阔的宣传空间,农民的普法教育阵地逐步宽广起来。尤其是电视机的普及,农民每天能直观地看到法治节目,通过观看《法眼观察》、《法治现场》、《直播南京》、《今日说法》等等法治节目,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法律知识。从而达到了面广量大、自然直观的教育效果。

2、采取以会代训和培训进行法制宣传,实施普法教育的针对性。

农村每年要举办多次各类形式的普法培训,根据培训的对象,结合普法,分类示教。一是领导干部参加学法培训、研究工作,安排法律教育的内容,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指定学法日等形式,坚持干部带头,学有标兵;二是每年利用党员冬训班活动日组织千余名党员学习法律,接受面大,普及性强;三是集中骨干培训,采取三天、五天不同等级骨干培训,较好地落实普法任务,更好地帮助农民学法、用法教育;四是抓好企业厂长、职工培训,促进依法经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企业增收增效;五是推进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带动广大农户发展经济,依法勤劳致富;六是在矛盾处理过程中,结合实际,针对不同矛盾,结合有关法律,向当事人进行宣传教育。七是采取其他不同方式的培训等等,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法制教育效果。

3、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实施普法教育的实效性。

根据不同季节,采取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一是开辟法制长廊,定期开展法制宣传。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法制宣传展板巡回在各村和物资交流会等民间活动场所、群众密集的地方进行宣传。三是针对新形势下农民学法需求,县镇组建普法宣传小分队和讲师团进村入户进行宣传,接受群众咨询。同时,根据地方习惯组织法制演出宣传队,发挥农民的聪明才智,自编自演,将最贴近农民实际的法律运用小品,送给农民,深受农民欢迎。四是运用标语、横幅在大街小巷、村头村尾、主要路口、人来人往的地方进行张贴、横挂。五是采取送法送书进村入户、问卷调查,根据农民群众需要,解答法律知识,发放法律宣传资料。六是以电教化教育活动为基础,制作大量的农民法制讲座系列录象VCD碟片进村入户播放,充分发挥电教化手段的作用。

4、采取以案释法宣传,实施普法教育的真实性。

针对农村普法教育面广量大的特点,采取以图释法、以案释法的例宣传的形式,增强农民学法的趣味性、真实性。运用挂图、漫画在重要场所张贴、印制小册子,发放到单位、企业、学校、家庭进行宣传。同时,针对所发生的案例,逐个进行案例分析,使农民通俗易懂,体现了形象直观,让人一目了然,一看就知。并将群众中的倾向性、苗头性、群体性矛盾与案例说法结合,以事论法、以案讲法,让群众听得懂、好理解,现场开庭、现场说法、更贴近广大群众。针对涉及面广、运用性强的法律、通过区域性开庭,农民易接受,尤其是对蛮不讲理,又不学法接受教育,由经常违法的个别人,现场开庭,当庭宣判,强制执行,更具有说明力。为推进农村普法教育要充分发挥党校、政校、夜校、职校的作用,同时,成立普法学校,不定期安排干部、职工、农民等多方面人员进入普法学校接受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学法自觉性。

5、采用刊物、书籍开展普法教育,实施普法教育的灵活性。

刊物、书籍是开展普法教育的基础,也是其精神之源。一是针对农村青年求知求法愿望强的特点,一方面在各图书室、阅览室、借有关法律书籍、刊物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根据各自需要购买自己所需、实用性强的法律书籍,作学法的补充。二是送法(书)下乡,编写和发放法律书籍。一方面集中发放普法教材《读本》送到家;另一方面结合本地农民实际编写常用法律100问,青少年案例教育100例等农村、农民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三是开展家庭学法活动,母子(女)同学法、父子(女)同学法、夫妻共学法、邻里之间相互学法等活动,做到自行学法与共同学法相结合,家庭学法与社会学法相结合,集中学法与个人学法相结合,推动普法教育的全面发展。版权所有

6、开展学法竞赛、评比活动,实施普法教育的氛围性。

新途径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9-119-2

0 引言

安全问题涉及国家安定、社会稳定以及个人切身利益,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已成为衡量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大多数高等院校并没有把安全教育真正意义上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设制固定学时,进行系统地教学。虽然,部分高校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其教学方式也只是讲授理论知识,宣传防范技能等手段,而且宣传方式也仅限于展板、橱窗以及有限的安全知识讲座等,往往缺乏实际案例加以佐证,很难引起大学生广泛参与和兴趣。

1 全面分析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1.1 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安全在某些学校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安全教育作为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少有学校建立起基本的安全教育制度。即使有的学校建立起了安全宣传教育制度,但能够真正有效实施的少之甚少。它不会像其他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列入课时计划,教师备课计划等。之所以没有,归根结底就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在主管领导抓得不严,学校投入资金不足,教师队伍水平不高。任何事情没有得到重视,很难形成实效。如果安全教育课能像大学生其他基础课程一样,列入学院的教学计划,明确课时,要求备课,实施教学督导,不言而喻,收到效果远远不是当前这样的状态。

1.2 队伍文化素质偏低

多次强调指出“打铁还还需自身硬”。作为教育者,自身更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技能,否则,教育无法开展。那么,保卫干部承担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如果自身没有掌握足够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也无从谈起教育好学生,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1.3 教学设置内容陈旧

目前大多数学校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关心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上,主要是围绕宣传治安、交通、防盗等传统安全问题展开,而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交安全、文化安全教育和信息安全教育内容很少涉及。既便有的课堂涉及也是泛泛而谈,没有深入系统地进行讲解,学生很难掌握真正知识。

当然,加强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本应无可非议,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到来并快速发展,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它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提供了新的平台。另一方面,又给大学生安全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提出了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等新的课题。

2 多个角度促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常态化

2.1 从法律法治角度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常态化

积极推进法治安全教育,要像大学生《军事训练》与《军事理论》这两门课程开展国防教育一样,写进《国防法》和《国防教育法》。高等学校保卫部门,尤其是主管安全稳定工作的校领导更要想方设法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列入《安全法》或《教育法》的相关条款,以便形成强大的法律保障,也是安全教育进入课堂的先决条件。否则,要想真正意义上落实“三进”(进课堂、进教材、进学分)工作,恐怕还会遥遥无期。

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列入法律,的确是一件比较复杂艰难的工作,但是总是要有人去推进的。如果全国高校作为文化阵地、人才源头,能够发出足够的声音,大学生安全教育立法问题定会指日可待,大学生安全教育“三进”工作也将得到顺利解决,大学生安全教育实现常态化就有了根本保障。

2.2 从教育概念角度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常态化

顾名思义,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属于教育范畴,不属于管理范畴。然而,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职责却是由保卫处(部)或保卫科这样一个管理部门承担,混淆了教育与管理的概念。有的人可能要说,保卫部门也有教育职责和功能?其实,保卫部门在高等学校中承担的管理与教育职能当中,孰多孰少,只有保卫干部心知肚明。当然这是不是贬低保卫部门的职责和能力,只是在强调一个概念,以便明确职责。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太难,依然可以学学生《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这两门课程的方式方法。大多数高等学校都设立的武装部,是一个国防教育管理部门。但他们在武装部下设立了军事理论教研室,拥有一批专业的军事教员,承担起军事理论教学工作,各项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同样的道理,如果各高校能够在保卫处(部)下也设立一个大学生安全教育教研室,组建一批专业的师资力量,来承担起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大学生安全教育常态化问题势必会迎刃而解。

2.3 从教学大纲角度推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常态化

大多数高等学校现有的安全教育课程基本是都是“一锅八宝粥、什么豆都有”,但数量和质量均没有达到要求,起不到教育效果和作用。不少学校的安全教育课以讲座形式进行传授知识和技能,一个讲座上会涉及消防、防盗、防骗、防抢、交通、食品卫生等诸多方面的安全知识。老师只是泛泛而谈,学生也只一听了之,过后就忘,没有达到真正教学功能。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必须有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学大纲。这也正是现有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老师无纲施教效果不好的根本原因。

3 开辟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途径

深入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势在必行,传统教育方式明显乏力。在网络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途径。否则,这门课程很难取悦学生,导致收效甚微。那么,如何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这是摆在每一名保卫干部面前的新课题。

3.1 循序渐进,由选修课程逐步向必修课程推进

各高校可以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这门课程列为选修课,设定1至2学分,吸引部分学生选修该课程,在选修学生偿到了这门课程的甜头后,固然会有大量学生参与选修。达到一定条件后,可以作为公共课程,开设必修课。当然,这样做仍然需要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方能实施。尤其是主管安全工作的校领导要与主管教学的校领导进行沟通协商,最终达到一致目标,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3.2 与时俱进,由传统教学模式逐步向现代教学方式转变

新途径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图书馆;创新;途径

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图书馆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图书馆是公共产品,是为所有公众提供各类信息和知识服务的惟一社会机构。终身教育是人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教育的一种伴随人们一生的教育方式,是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而终身教育在人们的后学历时期主要是靠多种接受继续教育的方式来实现的,而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理所当然地就成为服务继续教育的大课堂。

一、服务继续教育是当前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方向

继续教育,从一定意义上又可称为终身教育,它是相对于参加工作之前的一次性学历学位正规教育而言的。自从上世纪中叶西方发达国家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以来,.巳为世界各国所接受,成为世界的共识,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向。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这一观念和模式的提出,被誉为教育发展中的“哥白尼革命”。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不可低估。在我国,继续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各类人才的培训制度早已实行。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1条规定,国家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这就确立了终身教育在我国的法律地位。1995年11月,国家有关部门还做出了(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其中指出;要对继续教育实行登记制度,连续记载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基本情况,作为专业技术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任职、职业资格及人才流动的重要依据。许多单位和部门,还对其成员接受继续教育,在时间、经费投入、师资保障、制度规划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证。继续教育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主要是社会发展和实践的需要。自从上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人类社会逐步进入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和核心的新科技革命时代。信息科技、生命科技、新能源与新材料科技、空间与海洋科技、有益于环境的科技和管理科技等等。各种高新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全面跃进,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局面。短短半个世纪,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类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据统计,18世纪,知识的陈旧周期为80―90年,19世纪至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到20世纪末更缩短为5―10年。一个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他原来所学知识的半衰期是5牛,10年后就变得陈旧过时了。这就是说,普通大学毕业生在10年之内应将知识全部更新,否则便无法胜任工作。

二、终身教育时代图书馆拥有服务继续教育的广阔空间

(一)图书馆在终身教育时代的作用

1.图书馆与终身教育,从时间角度来看,与人的生,命共始终,是人们的终身学校。任何人可以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去图书馆看书学习,接受教育,它是贯穿人生命过程的全部教育。这是没有任何其他机构可以代替的。到青少年学生在图书馆里,不仅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了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氛围还有利于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和促进青少年学生的个性发展。正如同志所言,“活到老学到老,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社会的伟大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实现”。人的一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这就要求人们随时准备汲取新思想,感知新事物,解决新问题,具有不断学习的欲望和能力。而要学会生存,就必须学会学习,已为全社会所共识。为此,图书馆为实施终身教育提供终身学习搭建了知识服务平台,构筑了终身学习环境和氛围,形成了开放的、自由的、全方位的、多功能的服务系统,提供学习、教育、交流、思维、研讨、鉴赏、休闲的综合服务。尤其是数字图书馆的出现,通过互联网,每个人都可以便捷地访问图书馆,随时下载所需要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人们把知识随身携带的梦想,为求知的人们提供了一所真正没有围墙的“大学”。

2.图书馆与终身教育,从空间上讲,与人生活的所有方面都有联系,人们可以为自身发展自由地汲取各方面营养丰富的馆藏文献,有利于读者完善自我。图书馆是历史的积淀。在这里,人们可以饱览人类文化经典,借鉴古今治学之道,汲取当代科技精华,丰富各种社会技能,从而达到提高社会成员的社会认知能力、完善自我、强化社会角色的目的。

3.从与时俱进发展观点来看,图书馆为实施终身教育提供了知识创新的源泉。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图书馆事业,作为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凝聚着时代文化的精华。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社会经济和政治总是不断发展的,文化也必然随之而不断发展。先进文化反映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方式和面貌,随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提高。因而图书馆要代表先进文化,必然以创新精神作为自己的灵魂,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要求,引导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实现终身教育须进行创新学习。“学习型社会”对社会每一个成员的要求就是“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创新学习的过程。图书馆是实现公民终身教育的大课堂。图书馆作为思想文化的渊薮、信息传播的前沿,具有各种观念、思想碰撞与融汇的特点,无疑为我们进行文化知识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丰富的源泉和广阔的前景。

(二)图书馆为继续教育提供服务的主要空间有:

1.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开展社会教育。图书馆以其社会教育的广泛性、延续性、开放性、灵活性等特点在终身教育时代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自己得天独厚的继续教育优势。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活跃文化生活;二是为读者提供了自学及更新知识的场所。图书馆作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它不受年龄、时间、性别、职业、地域、种族、学制、专业、教材、课程安排和工作环境的限制,能充分满足读者自我选择、自我规划、自我学习和自我完善的需要。

2.提供继续教育的物质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日益丰富,逐渐由单一的印刷型文献向信息载体多样化、数字化方向发展,缩微、声像、电子书刊、光盘、多媒体等信息产品的扩大更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加丰富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容量。此外,图书馆网络的建立也扩大了虚拟馆藏。

3.为继续教育者提供知识导航。图书馆拥有一批文化素质高、业务技能强的优秀馆员。他么不仅能辅助人们高效、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帮助人们掌握获取知识信息的技能和方法,而且通过对信息资源开展多层次的加工和对庞杂无序的网络资源的组织、整序等优质服务,使知识信息更易于为人们所利用,从而使人们接受教育、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更加顺利,成为继续教育者学习的导航员,

三、当前图书馆服务继续教育的创新途径

1.加强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的文献收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是图书馆作为人类终身教育的基地的基础。而图书馆对知识信息的收集、贮存、加工整序和输出是图书馆为人类终身教育提供的一种信息整合途径。图书馆可以为继续教育者的需要,大量收集贮存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为其提供各种学习资料和信息,启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发性,达到图书馆终身教育的目的。

2.加强用户教育服务,提高读者终身学习的能力。人们要实现终身教育就必须具有终身学习和接受继续教育的能力,懂得如何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图书馆应加强对图书资源、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等的宣传,提高继续教育用户利用图书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举办培训班,开办讲座等普及文献检索方法,强化读者信息意识和网络意识,提高其获取、加工和处理信息的技能,从而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

3.加强网络建设,开展远程教育。现代社会网络的不断进步发展,通过网络远程传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能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现有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通过卫星视频传输系统,以及各种全国远程教育资源数据库是图书馆开展现代远程终身教育的基础。图书馆通过自动化建设,有计划地通过网络向继续教育者提供馆藏文献资源信息,从而促进其学习的自主性,达到终身教育的终旨。

新途径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字] 教师互派;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128(2008)04-0059-0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保障人人“有学上”基本任务完成后,“上好学”的问题逐步凸显。综观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此带来了社会关注的教育不均衡问题。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六条明确指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① 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② 然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其中包括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学生生源的均衡配置。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区开展了教师互派活动,其目的即是通过城乡学校互派教师,优化城乡学校师资力量配置,提高农村薄弱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一、“教师互派”概念的界定

教师互派是指不同学校之间相互合作,将本校教师派遣到对方学校任教。它包括两个领域,一是高等院校教师互派,即中国高校和国外高校相互合作,派遣本校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如黑龙江大学在2006年1月下旬同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联合成立研究生院,互派教师,启动中俄全方面人才培养计划,双方共同培养专业人才。③ 二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师互派,即同一地区市直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相互合作,结对交流,派遣本校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本文中的教师互派特指后者,即基础教育阶段城乡学校之间的教师互派。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同一地区学校的合作,高校的教师互派多涉及国际领域,支教活动也跨越了同一地区,主要是东部或中部地区教师到西部地区学校任教,而基础教育学校教师互派只涉及同一地区,即同一县城或同一地区的学校之间相互合作。

(2)城区市直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的合作,也就是城区学校之间、农村学校之间不涉及教师互派。

(3)结对交流,即一所学校不能派遣同一教师到不同的学校,只能和另一所学校结对,构成点与点的直线关系。这有别于在一定区域内,一个教师在一所学校任教一段时间后,按规定到其他学校任教的“轮校执教”活动。

(4)互派教师,这是本活动的重点,以往的支教活动只是城区市直学校对农村薄弱学校的单向帮扶,而教师互派是两个学校之间的对流,变“单向活动”为“双向互动”,不仅城区学校的教师要下派到农村学校任教,农村学校的教师同样要上挂到城区学校任教。

(5)教师互派到结对学校以后,人事关系不变,待遇不变,由派出学校负责派出教师的岗位聘任、工资发放、福利待遇、奖惩实施等,派出教师还享受一定的补贴。

二、实施“教师互派”的背景分析

教师互派活动的提出及实施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浙江日报于2000年11月14日报道了长兴县实施城乡教师互派互学活动④。2005年以后教师互派活动开始大面积地开展和实施。各地区为推进教育公平、公正,缩小城乡教育教学质量差别,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和谐发展,相继开展了城乡学校结对互派教师任教的活动。如江西景德镇、都江堰市、福州市、沈阳市铁西区等地区都实行了互派教师,双向交流活动。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发展还极大不平衡,充满了矛盾,先进和落后并存,这也是我国现今社会最大的现实。教育也不例外,我国教育发展处于失衡状态,具体表现为东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失衡、城乡教育发展失衡、同一区域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教育发展失衡。虽然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家和相关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然而基础教育失衡现象依然十分突出。导致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失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如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师资分配、政策倾斜等。东部优于西部,城市学校占据更多优质教育资源,而在同一地区,重点学校能够享受更多优惠政策。

在众多资源分布失衡中,师资分布不均衡是基础教育发展失衡的重要表现。教师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宝贵资源,在整个教育资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师资力量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只有拥有优质教师资源,才能在竞争和发展中占据强势地位。目前的“择校热”择的是什么?择的就是教育质量,择的就是教师教学水平。西部地区教师缺失现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与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很难留住优秀和年轻教师;同一区域非重点学校的优秀教师也易于流失到重点学校。为解决教师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特别是下派教师到西部和农村边远地区进行支教活动;教师互派活动;鼓励高等院校学生毕业后参加支持西部自愿者活动;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等,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教师资源紧张的问题,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由此可见,为缓解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发展失衡,从而导致教育发展失衡的局面,促进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实行“教师互派”政策的重要背景。在此背景下,各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以政策为依托,以实践为导向积极开展教师互派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实施“教师互派”的可行性分析

1.拥有强大的社会环境背景支撑系统

长期以来,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忽视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现象突出,表现在教育上就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但可喜的是,国家已经明显意识到了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的严重性,也意识到了社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等应该承担的重大责任,并积极采取措施弥补。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和党的十七大报告里充分体现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理念。社会各阶层包括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人大政协代表委员、广大人民群众、学生家长都在教育均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均衡发展创造正确的舆论,为均衡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为均衡发展创造有利的机遇,为均衡发展创造实事求是的社会评价。教师互派活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因此,它拥有一个强大的社会环境背景环境支撑系统。

2.拥有详细的活动政策保障系统

从宏观层面看,国家人事部、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其目的之一就是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从中观层面来看,活动的开展则是由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因此,在活动实施之前,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都依据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拟订了详细的教师互派政策性文件,对活动开展的细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为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供了政策保障。如江苏省建湖县教育局拟订了《关于城乡学校结对互派校长和教师挂职任教的实施意见》,⑤ 在文件中详细说明了教师互派活动的目的要求、实施办法、有关要求。特别是在实施办法中对挂职任教对象、挂职任教期限、校长和教师的主要任务,对教师的考核和管理等都进行了详细规定,最后提出了有关要求。从微观层面看,各学校就教师互派活动进行了具体安排:派哪些老师?派多少老师?对本校派出教师的具体要求以及如何安排对方学校派出的教师等。从国家、地方到学校,就教师互派活动的开展制定了详细的政策性文件和具体要求,为活动的开展设置了详细的政策保障系统。

四、实施“教师互派”的作用

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有很多,教师互派活动以教师为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城乡学校互派教师,双向交流,从而达到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那么,通过教师互派活动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呢?

1.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

城乡教育发展失衡的重要表现之一即是师资配置失衡,大部分优质教师资源集中在城市学校,这是由我国农村教育经费不足和经济相对落后等因素造成的。优秀教师和年轻教师流失严重,很难在农村长期工作,特别是在最需要教师的边远山区,长期以来基本上是民办教师在支撑。即使有的地方教师比较充裕,但是专任教师中学历合格者也很少。见下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差别是比较显著的,这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卡,优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配置已成为当务之急。通过教师互派活动,就可以在优化城乡教师资源配置上发挥一定的作用。首先,城市学校部分优质教师资源配置到农村学校后,将自己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作用,从而指导、带动更多教师更快地成长;其次,农村学校部分教师到了城市学校后,在任教以及同其他教师的学习和交流过程中,能够很快提升自身水平,在互动期满回校后,也能够提高本校教师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农村地区薄弱学校的教师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基础教育发展的压力。

2.提升城乡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受到整个社会职业的“专业化”浪潮的推动,教师职业同样也在专业化发展道路上行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指能胜任教师这一职业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其目标是使教师达到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⑥。1997年,我国开始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要求,迄今已有十年时间,在这十年期间,广大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从不同层面和维度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就目前新课程改革的状况而言,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构成新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主要方面。通过教师互派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首先,可以发挥“鲶鱼效应”的作用,教师为了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获得新的成绩和认可,自然就会自我加压,积极奋进。其次,许多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在开展教师互派活动的政策性文件中规定,城市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除担任足够工作量的学科教学工作外,还要通过报告会、示范课、教研活动、专题讲座等形式为农村学校教师传授先进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农村学校教师到城市学校任教,除须承担本学科教学工作外,还要积极主动学习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按此规定,城乡教师都能够在互派过程中通过学习、交流、反思、研究和实践等途径提升自我专业发展水平,完善教师自身素质。

3.更新城乡教师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定位、教育目标思考所形成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教育理念引领着教育发展的方向,一种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有着对教育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的设定,成为教育活动的思想先导。因此,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学校、对教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建设性意义。然而农村学校多地处偏远,教师囿于环境的封闭,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与交流,教育理念易陈旧、老化,束缚了教师的发展,教学质量也难以得到提高。城市学校因各方面的优势,往往拥有较丰富和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体教育理念、“让教育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这些流行的教育理念是农村学校和农村教师难以企及的,教师互派活动就给予了农村教师接受先进教育理念的良好机会。农村学校教师被互派到城市学校以后,接触面更为广阔,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水平得到升华,就是一笔无形的、宝贵的教育财富。城市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后,同样也可以在工作中发现不同于本校的特征,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实践。

4.带动校际资源的交流与共享

有学者提出,学校教育的成功取决于三个要件,即硬件、软件、人件。人件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化程度⑦;硬件包括教学设施、设备和器材等;软件包括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校园文化氛围等。通过教师互派活动,实现了城乡教师资源的共享,利于学校教育中“人件”因素的发展。当两个学校通过结队互派教师以后,两校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两校之间可以以此为契机,带动更多的资源交流与共享,也就是同时发展农村学校教育中的硬件和软件。如城市学校可以将更多的教学设备和器材供农村学校使用,甚至可以对农村学校进行一定的资金资助,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两校还可以开展教师共同备课、共同教研等活动,分享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学生之间也可以开展“手拉手”联谊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总之,通过教师互派活动,不仅可以实现城乡教师资源的交流与分享,同样可以带动城乡学校硬件与软件的交流与共享,实现“三件”的共同发展,促进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现。

五、实施“教师互派”的反思

一个政策的提出、实施以及普及和推广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此期间,对政策本身以及政策实施的认识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更加正确的认识。城乡学校之间互派教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和反思。

1.教师互派活动可能治标不治本

教师互派活动的目的是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但是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仅是师资的问题,还有更多问题有待解决。国家对重点学校的投资倾斜、机会倾斜、招生倾斜、师资倾斜导致重点学校优于薄弱校,实行教师互派政策仅仅在小范围内解决了师资倾斜的状况,而其他倾斜则没有涉及,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初衷达不到理想标准,其效果可能是治标不治本。要想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除了解决师资问题以外,必须同时进行其他教育改革活动,包括教育投资制度的改革、基础教育设施建设的改革、政策倾向的改革等等,只有各种改革活动齐头并进,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当然改革并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各部门共同协调、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2.城乡学校教师参与的积极性有别

教师互派活动是互派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的双向交流活动,每所学校都会派部分教师到对方学校任教。城市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后,被视为学科专业骨干,在学科领域内能受到学校重用,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传播新颖的教育理念,同时互派期满回本校后能晋级职称,所以,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会非常高。农村学校教师上挂到城市学校以后,在短时期内很难取得学校领导的信任,受到重用,因为学校要追求升学率,要追求教育质量,况且城市学校优秀师资力量丰富,不可能把重任放在农村教师身上。在城市学校无法受到重视是农村学校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他们的参与积极性。

3.教师互派活动过程容易流于形式

教师互派的初衷是均衡城乡师资力量,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各地区也制定了教师互派的政策文件。城市学校为了本校利益可能不愿把真正优秀的教师下派到农村学校,而只下派新教师或者相对较弱的教师,从而下派的教师质量首先就打了折扣。而下派的教师也不一定愿意或不一定有能力在农村学校做出成绩,只是作为晋级职称的一个砝码和工具,互派期满后,仍然回到原学校工作。有的学校迫于舆论压力,也不敢把优秀教师下派到农村学校,如2005年《海峡导报》就报道了“两校互派教师,家长缘何抗议”的文章⑧。其中城市学校的家长不愿学校将教师下派到农村学校去,理由是对新来的农村教师不放心,怕影响孩子正常学习,不利于孩子成长。教师互派不仅仅涉及教师的问题,更牵涉其他的利害关系问题,面对重重困难,教师互派活动可能仅仅流于形式,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注释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版

②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全文》

③互派教师学生?黑大与俄远东国立大学合作培养人才 省略/class_jyxw/view.cfm

④ 许金芳:《长兴实施城乡教师互派互学》[N].《浙江日报》,2000年11月14日(第10版)

⑤ 关于城乡学校结对互派校长和教师挂职任教的实施意http?//省略/ReadNews.asp?NewsID=677

⑥ 范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⑦ 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

新途径教育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创新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及正在不断深化改革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已然成为当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本文认为要认真做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则必须突破以往传统而守旧的思想教育观念,科学客观的正视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所处的环境、成长特点、心理变化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以人为本”为原则,坚持以“解放思想”为重要法宝,加强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应对当前网络对高职院校学生发出的挑战,进一步改革与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争取在内容、方法、手段、形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以此来书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篇章,开拓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更新教育观念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当前有效实现教育改革,培养祖国栋梁之才的根本保障。从本质上,我们可以将科学发展观简单地理解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更新教育观念是当前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及根本保障,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以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寻找学生个人目标与教育目标的契合点。在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应坚持以人为本众所周知,在社会多元化、思想多元化的今天,从学生自身着眼,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维护学生的根本利益,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起码的要求。而要做到这一点,则要求学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当前,随着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越来越有自己的思想与个性,如果继续以传统而守旧的教育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然是行不通的。笔者认为,在信息多元化及个性彰显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应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真实客观地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包括学生个人的理想、个人目标,了解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以此来寻找与之相切合的教育目标,制定具体的教育实施计划,争取做到将学生的个人目标与教育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更好地完成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素质的提高。

(二)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教育观念应与时俱进。如上所述,在彰显个性化的时代下,学生个性化的特征愈发明显,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则应与时俱进,改变守旧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思想,尽可能多地争取给学生表达个人观点的机会,听听学生的心声。一味的苛责或训斥只能挑起学生的叛逆心理,特别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以各高校的学生相比,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比较大,叛逆心理更为强烈,在就业压力方面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为此,笔者认为,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应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心理及思想变化,讲究教育方式及教育手段。在这一点上,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多听学生的意见及观点,给予学生更多的包容与理解,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与帮助,放低老师的姿态,与学生成为朋友,努力争取做到亦师亦友的境界,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坚持以“解放思想”为改革创新的重要法宝

(一)传统而守旧的思想观念有碍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当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如有些教师、甚至是个别主管领导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简单地理解为对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引导与关爱,在精神方面的关注度不够;抑或是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影响或传统思想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觉悟的影响等,有相当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我们传统的政治课没什么区别,同样是一门关于阶级、斗争、革命的学科。还有一些因素则是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企业更为看中的是毕业生的技能及各项资格证书,而忽视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如是否受过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如何等基本上从不过问也不重视。

(二)转变旧有的思想,树立全程、立体、多方位的教育理念。等等诸如此类的认识及问题都亟待我们转变旧有的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解放思想”为改革创新的重要法宝,解放思想,才能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树立全程、立体、多方位的教育理念;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放弃权威思想,深入学生实际,深入社会现实;才能在教学上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想和行为,赋予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根据当前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把新观点、新问题、新事物整合到教学中来,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作为师者只有先解放自己的思想,才能进一步学习和接受新鲜的知识与技能,才能用先进的思想与教育教学理论充实自己,武装自己,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及修养,才能与时俱进地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及变化,进行必要的改进与创新,才能更为真实客观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需,不断地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此来推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改进或创新教育手段及方法,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性将是目前较为可行、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有效的教育手段及方法,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首先是随着个性化时代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则必须率先解放思想,以此来适应个性化背景下多元化的高职院校学生。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特点,把讲授法、案例法、情景模拟法、辩论法和问题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让教育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向上的成长过程。其次是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为此,在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过程中,要求授课老师必须解放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未来的就业需求,在原有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多增加一些实践内容或环节,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消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生热情,积极参与各项实践环节,促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并转化为积极的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三、发挥社会力量,利用校企合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前现有的社会力量。纵观当前的教育师资力量相较于发达的西方国家而言则明显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此,笔者建议,高职院校可以从社会上去寻求更多的支持与合作,充分利用和发挥当前现有的社会力量,如通过校企合作来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专业实习实训的优势与企业这一教学平台,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企业与学校、学生三赢的必然选择,也是一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绝好的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