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口才演讲的重要性

口才演讲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口才演讲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口才演讲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示范;话题;思维;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163-01

俗话说:“好马出在腿上,好汉出在嘴上。”这句简单的俗语透露的信息不就是要重视口语表达吗?还有杂志《演讲与口才》不是宣传“口才助你成功,沟通改变人生.”吗?这些说法都在告诉我们口才对一个人的生活和生存至关重要,因此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关于如何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我的认识是:

一、示范教学,明确目的

我在口语教学一开始时,就给学生出示古今中外优秀的演讲家的资料,有演讲稿,有他们演讲的影像资料,还有突出他们 重要的社会背景资料。通过出示这些资料,让学生切实意识到口才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口才练习的兴趣,让学生明白口语训练不能应付,这样他们就会在训练过程中积极参与。

二、巧设话题,激活思维

口语交际训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说话训练,教师在话题的选择上要下一番功夫,我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话题来源除了课本资源外,还用杂志《演讲与口才》中的一些资料,此外前几年国际大学生华语辩论赛的论题我都筛选一部分作口语训练的内容。

三、创设情境,激发创造

口才演讲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壮族地区高校 《演讲与口才》教学 教学现状 对策研究

一、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交往日益频繁,口才成了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必不可少的手段。好的口才也是成功的前提条件,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是决定一个人生活和事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壮族地区高校开设了《演讲与口才》课程,这门课程既是一种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其教学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生活和社会交际中具有说话、交谈、论辩、讲演等方面的口头表达才能。本文主要就壮族地区高校《演讲与口才》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二、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当前,教学大多流于形式,重理论传授,轻实践练习。教师大多沿用中学的“满堂灌”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只对一些基本概念或相关理论做简单介绍,缺乏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极少有实践锻炼的机会,这种刻板的教学方式,造成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二)学生对口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学生认为学好专业课已经足够,而对专业课以外的课程多持应付态度,没有充分、全面地认识到口才的重要性。更有甚者,把口才和说话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认为说话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无需专门的学习和培训。基于此类想法,学生对《演讲与口才》课大多持应付的态度,学习不够积极主动,大多奔着学分而去,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增强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直接影响其语言表达效果。

虽然,学校开设有普通话课,但由于长期受母语——壮语的影响,壮族地区高校学生的普通话大多不过关,口音重,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夹壮”普通话,其最大特点是送气音和非送气音声母不分,卷舌音和非卷舌音声母不分。这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和语言表达的效果。

(四)学生羞怯心理严重,自信心不足。

壮族地区高校学生大多存在羞怯心理,表现为课堂上缺乏足够的勇气,不想说、不敢说,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没有足够的自信,担心自己讲不好,怕老师、同学笑话,因此上课时,许多学生能不说则不说,必须回答问题或是上讲台说话时,大多声音很小,眼睛不敢直视下边的同学,最终应付式地随便说上几句,十分缺乏自信心。

三、对策

(一)更新旧的教学观念,改变旧的教学模式。

1.创设轻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参与口语训练,不断提高口语训练的主动性。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教学理念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很少注意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真正的提高。这种教学思想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演讲与口才》是一门实践型的新型素质技能课程,教师必须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两手抓,让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口头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做到教、学、练相结合,这样学生才能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口语表达能力,在实践中感受理论,体验规律,把书上死的知识内化为活的心得和体会,进而转化为口语表达能力。

(二)让学生充分认识口才的重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只会干、不会说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三)加强普通话训练。

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都离不开标准而又流利的普通话。壮族学生的普通话多“夹壮”。因此,壮族学生要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必须学好普通话。

1.发好送气音声母。

这个要求主要针对母语是壮语北部方言的学生。壮语北部方言中没有送气音声母,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不分,这大大影响了表达效果。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发好送气音声母,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练习,体会发音时呼出气流强弱的不同,反复练习,让学生自己安排,每天掌握一定数量的送气音和非送气字。

2.发好卷舌音声母。

壮语南、北方言均无卷舌音声母,所以壮族地区高校学生卷舌音和非卷舌音不分,统一发成平舌音。针对这点,除了课上强化训练,同时还要让学生坚持课外训练,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直至发好卷舌音声母。

3.分辨塞擦音和擦音声母。

这是学好普通话的一个难点。壮语中大多没有塞擦音,因此,壮族学生大多用相同部位的擦音代替,即把j、q发成x,把z、c、zh、ch发成s。要分辨塞擦音和擦音声母,关键是先掌握好两类声母的发音方法,再反复练习并记住发塞擦音声母的字词。

4.避免把撮口呼韵母发成齐齿呼或合口呼韵母。

壮语语音系统中没有撮口韵母,因此说普通话时常常把撮口呼韵母念成齐齿呼韵母。壮族学生要发好撮口呼韵母,首先要掌握它的发音要领和发音方法,然后进一步熟悉普通话中哪些字是撮口韵。

5.严格按照普通话的规范语法进行表述。

受母语表述方式的影响,学生用普通话表述时经常出现不规范的语法现象,因此,学生说普通话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语法进行表述。

6.克服心理障碍,刻苦练习。

首先是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调整。要坦然面对自己的发音缺陷,不要怕出丑,更不要担心被他人笑话,要放声、大胆地讲,逐步改变多年的方言听说习惯,培养一种全新的听说能力。同时必须清楚,学好普通话非一朝一夕之事,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活动,有信心、下苦功夫,采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踏踏实实地学。唯有如此,才能说得一口流利而又标准的普通话,才能进一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7.加强朗读、背诵、复述方面的训练。

首先要求学生每天用10到20分钟的时间进行朗读。文辞优美的散文、诗歌、演讲稿等均可,先利用工具书把文章中所有字、词的读音搞清楚,然后开始朗读。朗读的速度从比较慢逐渐加快,最后达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

其次是背诵,一是“背”,二是“诵”,对象可以是课文、诗歌、散文、小说等,这种训练既可培养记忆能力,又能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离不开丰富的知识积累,而知识的积累离不开良好的记忆力,一个肚里没“货”的人想拥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是妄想。

最后是复述,就是把别人的话重复叙述一遍,它既锻炼自己的倾听能力,提高专注力,能够抓住别人讲话的重点,理解对方的意思,又能锻炼自己的现场表达能力,即兴发言能力,是非常好的训练口才的方法。

(四)加强口头说话训练,多鼓励,少批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加强实践性技能训练,让学生敢开口说话。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步。《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从不敢说到敢说,再到会说和要说。学生不敢说是担心自己的普通话被别人笑话,在公众面前讲话有畏惧心理,或是话题学生不熟悉,不感兴趣,没有多少话说,不想说,也说不好。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从学期开始就要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逐渐培养学生上台说话的胆量,帮助学生克服“怯、慌、怕”的心理。可利用每节课前的几分钟,安排两到三名学生上讲台说话,话题不限,为了不脱离实际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可课前从学生中收集一些贴近他们生活,能够激发他们兴趣而他们又非常关心的题材,并进行筛选,可以是学生的所闻、随见、所想、所感,也可以是当前社会人们喜欢的影视作品,人物形象,也可以是自我介绍等简短易讲的话题,然后让学生提前准备,这样,学生自然有话说。时间不宜太长,5分钟左右即可。这样一开始学生的压力不会太大,而有上台的勇气,这样能提高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有话说”,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然、有趣的环境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2.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让学生掌握说话的技巧。

敢于说话并不代表能把话说好,良好的口语表达需要良好的表达技巧,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条理清晰、措辞得当、主次分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做到准确,吐字清楚,声母有弹力,韵母饱满,声调高低分明;克服语调偏误,抑扬顿挫,高低起伏,有节奏感;停连得当,言语流畅,具有良好的语感,另外,要控制好语速,语速过快会影响字音的清晰和语义的表达,过慢则影响流畅程度。

3.加强发散性思维训练,让学生主动说话。

受过良好语言训练的人,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强,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事件完整而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述出来,反之,在表述时则会语无伦次,缺乏连贯性,主次不分。因此,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学生则敢说、会说,对自己的口语表达也会充满自信心。应积极鼓励学生面对大众主动开口说话,从以前的“要我说”变成“我要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结语

当今社会,随着人际交往的频繁,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实际上已成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条件。口才是练出来的,学生应抓紧一切可以锻炼的机会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将来才能在生活、工作上更好地和他人沟通交流,才能更好地取得事业的成功。

参考文献:

口才演讲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英语口语教学 演讲能力 方法措施

一、中国英语教育存在的弊端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中学及高中的英语教学迫于中考、高考的压力,大学英语教学也一直围绕四六级考试展开,中国的英语教学始终是机械的、硬性的笔试。这使得很多学生大学毕业后一直难以张开说出一句准确的、地道的英语。我们的教学模式一直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言的应用能力,这就是中国英语教育的一大弊端,即“哑巴英语”。如何摆脱这种现象,使中国的大学生能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笔者认为应该从培养演讲能力开始。

二、演讲能力的重要性

美国总统奥巴马为什么能够在2008年的大选中获胜,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的演讲能力。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想要成功,得有知识;在90年代的中国,想要成功,得有胆识;在21世纪的中国,想要成功,得有口才。因为口才是人类传递文明的最好的途径之一,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它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论来晓谕听众,打动听众,“征服”群众。作为21世纪的主人——当代的大学生,必须培养自身的演讲能力,才能征服未来的世界,适应全球一体化的需求。

三、大学生英语演讲的现状

笔者在2012年及2013年参与了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的辅导工作,在辅导过程中发现,目前大学生的演讲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心理素质不佳

英语演讲者的临场心理状况是制约演讲水平的重要原因。导致英语演讲比赛选手心理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项:患得患失、自我期望值太高、将比赛的输赢看得过重、思想压力大等。

(二)缺乏锻炼

有的学校或者班级为了争取名额,硬是拉着学生参加这样的比赛,因学生平时很少有锻炼的机会,大多数人的想法都是重在参与。

(三)英语口语能力待需提高

多年来,学生摄取过量的阅读、语法、写作,而摄入较少的听力,听得少,就说得少,听与说是成正比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都懂得大人的思想,却不会说话的原因,因为孩子只有在大脑里储备了大量的语言和词汇后,才能够说出话语。对于外语更是这样,一门语言的流畅表达是需要多听、多练的。

四、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加强口语教学模式

口语的锻炼非一朝一夕之功,每个学生的语法知识、发音习惯和个性特点都不一样。个性外向、发音较好的学生往往学习口语的主体意识较强,课堂参与度比较高,而个性内向、发音不太标准的学生则相反。除了要有一定的课堂语境外,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也非常主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多花心思,结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力,让学生有主动参与和一定要参与的想法。结合每单元的要点,可以给学生设定一定的话题,展开daily report,dialogue,conversation等活动,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这就为演讲能力提供了基础,因为口语训练是演讲的一个重要形式,它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二)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培养

就目前的高校课程设置和教师的配置来看,在英语演讲方面可以肯定地说这些是很不充分的,这也是为什么高校学生在英语演讲方面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比如可以课文的情节为线索,把时间、地点、人物或者关键词、句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复述。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加上一定的时态和语法,就有章可循,不会感到吃力,轻松地复述课文。这种训练对于演讲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积累语言精华,有助于即兴演讲。语言程度较好的学生,完全可以不提供关键词,也可以不依据课文,可以随意给个话题,让其准备几分钟,给予其展示的舞台。

(三)即兴演讲的培养

从2012和2013年吉林省赛区的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现场来看,即兴演讲这个环节学生表现得很不理想。一些学生切入主题太晚,并没有直接在开首陈述主题,结果得分较直接切入主题而后展开论述的学生普遍低1到3分。还有的学生在刚开始进入了主题,而后出现了跑题现象。而“I”,“Actually”,“Maybe”,“You know”等这样的词汇出现较多,也就不是亮点了。建议学生可以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演讲资料,学习优秀演讲者丰富的句式结构,学以致用。在平时培养学生即兴演讲时,可以请老师、同学在练习中监督,出现错误在下面给予暗示,作为提醒。在问题型即兴演讲过程中,要避免过晚提出主题,尽量在开头或正文就明确中心句。语音和语速也是平时培养的重点。

(四)要自信

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无论你的知识多少,阅历怎样,自信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一定要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压力,建立自信,应对事情的时候多一分镇定和从容。

参考文献:

[1]王彤.英语专业口语教学新课型——公众演讲课的探索与实践[J].外语界,2001(03).

口才演讲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训练

口语表达是人们交际活动中最普遍、最简便、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中国古代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之说,把口语表达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据资料统计,当今社会有一半以上的信息仍然是以口头语言的形式来传递的,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口语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培养有口才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能力提出的目标是“具有日常口头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新课标把以前的“听说训练”改为“口语交际”,这是教学理念的改变。听说训练是以单向活动为主,而口语交际则是多向互动的,是语言交流和人文素养的统一体。口语交际不仅要训练口语交际的技巧,还要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素养以及言谈举止中传情达意的能力。

现在的职校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他们将面临求职、应聘、公关等各个方面的挑战。而一些学生说话时常常有头无尾、任意粘连、啰嗦、重复、没有重点且语病和口头禅较多,什么中心、条理、语法、逻辑全然不顾,根本无法谈及语言的严密、准确、活泼、言简意赅。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差,毕业后就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培养学生敏捷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职校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当前职校口语教学的现状

教师的认识误区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有些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只需教好课文,指导好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就行了,因此,“读”和“写”成了语文教学的中心内容。他们认为教学生“说话”太简单,或者没有必要,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职校学生口语能力现状职校学生大多在考取普通高中无望时才不得不选择了职校。他们在语文方面见识少、阅读量小、词汇积累少,因而口语表达也受阻碍。另外,在一些地方受方言影响,学生普通话说得不好,直接影响了表达效果。同时职校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20岁之间,在心理和生理上正趋于成熟,在情感上出现了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的现象,因而普遍存在公众场合“羞于启齿”的心理障碍。以上两方面的原因使得职校学生在需要表达自己意见的场合,较为普遍地表现为“口讷”,甚至被人认为是“木讷”,从而影响了他们走入社会后的发展。因而,职校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以教材为依据,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普通话训练以《汉语拼音方案》《普通话口语教程》为依据,为学生设计训练作业,让学生逐字逐词标声调,个别字还要加拼音,此后重点放在读上,或默读,或自由读,或齐读,或分角色读,或教师范读;然后,让2~3名学生面向全班同学逐个读自己的作业,要求声音洪亮,音准、调准、不错字、不多字、不少字、不倒字。读后,让其他学生进行评议,肯定优点,纠正错误,从而使全班学生共同提高。同时还要求学生在一切公共场合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表达,以提高普通话表达能力,锻炼自己的胆量。

朗读训练朗读是练习口语的有效形式,既可以练习说普通话,也可以加强口语与书面语的联系,使口语更加规范化。同时,朗读还可以增加词汇和句式的储备,培养敏锐的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过:“至于文学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学。”可见朗读的重要作用。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多范读、多评读,将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同时,可开展课外朗读活动(如举行诗歌朗诵比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扩大训练的范围。

复述训练复述有利于培养系统而连贯的说话能力。在复述过程中,可以从文章中学习词汇、语句,以及作者的语言风格。复述时,要求学生做到内容基本正确,不歪曲原意,不遗漏关键,恰当取舍,详略得当。还应鼓励学生在复述时根据复述的内容适当地注入情感。转贴于

对话训练对话是直接进行说话练习的方法之一,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才,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它要求快速分析理解问题,快速提取和组织材料,准确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可通过教材进行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多种对话技巧,同时要求学生在选择语气时必须顾及语境和谈话对象。

倾听训练倾听也是口语交际中的一项必要活动,因为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总是你说给别人听,也需要你听取别人的话语,这就有必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首先要解决态度问题。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省、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只有学会倾听,才能打开一扇扇心灵的窗户,走进一座座知识的殿堂。倾听要注意掌握以下方法:(1)精神专注。一要听,即从说话人话语中掌握关键信息;二要看,察言观色,捕捉有用的非语言信息。(2)勤于思考。不断分析说话人的观点和意图,调整自己的预测,善于听出说话人通过话语、表情等暗示的隐性信息。(3)积极反馈。对说话人的讲话做出适当的反应,要和说话人交流目光,恰当地调动相关的背景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判断、认识与评价。

演讲训练演讲是最能反映人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语言实践活动,它要求在运用口语的同时辅以适当的情感、动作,以表达比较系统的看法和认识。演讲是一种宣传鼓动的有效形式,也是每位职校学生应具备的一种表达能力。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演讲的主要特点:目的性、鼓动性和艺术性;要使学生掌握演讲的基本要求:内容充实、观点正确、语言晓畅生动、感情浓烈真挚、态势自然得体等。待学生有了一定的演讲知识储备后,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做好参与演讲的准备,然后在语文课上让学生作5分钟演讲。演讲要求可由易到难:第一步,允许学生预先写出演讲搞,上台后照本宣科,但要求发音准确,声音洪亮,表达清楚;第二步,学生可预先准备好稿子,但必须脱稿讲述,力求做到声音和姿态相结合;第三步是即兴演讲,这要求就比较高了,演讲者必须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音调既要抑扬顿挫,内容又要有真实感,题材更要符合当时的要求。在这三步中,第一步、第二步容易做到,而要做到第三步,则需要平时不断积累知识和锻炼口才。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教师可作些适当的辅导,还可以结合学校的文艺汇演举行演讲比赛,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辩论训练辩论集道德涵养、文化积累、知识结构、逻辑思辨、心理素质、语言艺术、整体协作、仪表仪态为一体,是高水平、综合性的口语交际活动,极富魅力和欣赏价值。辩论是检验人的口才,也是检验人的思维能力的一项实践活动,它是站在对立立场就同一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批驳对方观点的一种论争。它既要有立论,又要有驳论,比一般的演讲要求更高。教师在指导辩论训练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结合课文对学生讲深讲透辩论的有关知识。如辩论的特点:立场尖锐对立、思维活跃敏捷、用语严谨激烈;辩论的基本要求:论点鲜明、论据真实、听辩认真、应对灵活、逻辑严密;辩论的准备和辩论的技巧等,以便让学生深入领会。(2)让学生分别扮演正反两方,对课文内容进行论辩演示,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印象,使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教师在辩论后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这样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3)以课后思考练习的形式布置学生准备辩词。辩论的题目可选择如“青春需要偶像/青春不需要偶像”、“挫折有利于成才/挫折不利于成才”等有意义的题目,可以安排八人一组,正反方各四人,进行辩论练习。通过这种练习,可达到促使学生自觉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当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不止以上几种方法,其他如应答、劝说、讨论等也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良好措施。就这些训练方式来说,都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表达技巧和心理素质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在信息时代,无论是谁,如果没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就不可能有全面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琼.中专生的口语交际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5,(2).

[2]江幼华.口语交际的教学方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4,(8).

[3]吕仙娇.口语交际课的误区与对策[A].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竞赛获奖作品精选[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口才演讲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摘要时代对于人才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较强的交流信息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还须大力开展语文的第二课堂活动。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和热情。要要求同学们平时做好知识和资料的积累。同学们演讲的过程,也是彼此间传递信息的过程。

关键词语文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

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时代对于人才的需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里,时代对于人才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具有较强的交流信息的口头表达能力。我国四个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具备适应市场经济的交际能力。因此,未来的事业对人才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要善于说话。“能言善辩”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工具。

对于初中的学生,提高说的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语言能力,还能活跃思维,提高思考的敏捷度和应变能力。那么,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只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大力开展语文的第二课堂活动,把它纳入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之中。

我们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他们一般比较重视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对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缺乏重视。有些同学在课内回答问题时常常出现词不达意,结结巴巴,甚至语无伦次的现象。还有的同学由于缺乏说的训练,致使他们产生自卑的心理,没有站在大庭广众间讲话的勇气,怕说不好,被人笑话,遭人讽刺。当他们有机会走上讲台的时候,出现“怯场”,口还未开就满脸通红,把原来准备好的内容顿时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无言以对,手足无措,“搁浅”在讲台上。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使我们急切地感到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我们语文教师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和热情。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对人脑思维的一种激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青少年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也有渴望表现自己才华的心理愿望。为了激发同学“说”的兴趣,可向他们推荐“演讲与口才”方面的书籍,利用电化教学的方式组织同学观看各种形式的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的录像带,并且利用“黑板报”和“班级日报”宣传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实践证明这些措施都起到了激发学生说话兴趣的作用。同学们被演讲者的侃侃而谈所打动,为演讲者的语言艺术所感动,为辩论者的思辨能力所折服。同学们说:听一次成功的演讲就象聆听一首名曲,观赏一幅名画,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看着同学们双眸凝视,犹如被磁铁吸引般地听着,想着,表现出精神上的充实与满足,紧张和愉快。这时,我们深深体会到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成功的奠基石,兴趣是激发“能源”的火焰,一旦被点燃就强烈地爆发为学生的求知欲,同学们从羡慕别人到希望自己也能在大庭广众面前滔滔不绝。此时,所需要的就是老师为他们创造一个能施展才华的舞台和锻炼的机会了。

几年来,我们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形式多样的说话训练;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同学进行讲演比赛,朗诵比赛,故事会,小型辩论会,指定题目的口头作文等多种活动。其中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演讲最能锻炼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

1、教师应是每次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只有精心安排,耐心指导才会达到预期效果。

每次演讲,由同学自己选出3—5人的评委,对每一位演讲的同学给予评价,打分。评出前几名优胜者发给纪念品,以资鼓励。不是评委的同学也可以提出不同意见,这样就增加了竞争气氛。台上台下同学们都全神贯注,积极思维,努力做到尽善尽美,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学生演讲前,教师提出基本要求:要说普通话,声音宏亮,语言流畅,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姿势、态度自然。实践证明同学们在演讲中也逐步认识到这些基本要求对口头表达能力的效果所起的重要作用。有的同学说:“演讲时注意声音宏亮,咬字清楚,注意声调高低,节奏快慢,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在仪态上同学们也意识到应不慌不忙,不卑不亢,自然大方,方能表现出自己的气质,风度和才华,才能更有吸引力,使听众受到强烈感染,留下永恒的记忆。

对腼腆怕羞、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要多给予鼓励,克服胆怯心理,提高他们讲话的能力和勇气,对她们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同时向其他同学宣布“政策”,讲得不好,甚至说错了话,也不能讽刺和取笑,允许纠正补充。帮助这些同学迅速越过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实践证明,这些同学不但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性格也活泼开朗起来,为将来参与社会交际作好心理准备。

2、演讲的深度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近,逐步提高要求。

最初进行自选题目演讲,内容由同学自定。可以讲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件事;可以讲自己最欣赏的一则名言、警句;或某篇文章对自己的启迪。总之,从身边的生活到社会现象;从历史到未来;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内容无所不有。例如:有的同学在演讲中由唐朝大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说起,赞美辛勤培育自己的老师,有一份光发一份热,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们说,每当我看到那跳动的火焰,就似乎感觉到了老师那亲切的教诲在耳边回荡。这些话语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作为老师听着同学们精心准备的演讲,有谁能不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呢?过去一些同学回答问题时的语无伦次、扭扭捏捏,被今天娓娓动听的语言和落落大方的姿态所代替。当然同学们所取得的进步是要付出代价的。为了这台上十几分钟的演讲,在台下不知反复练习了多少个十几分钟。

在学生的讲话能力有一定提高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即席演讲的训练。方法是我们按参赛学生人数的多少,拟定出同样数目的题目,学生则抽签决定自己演讲的内容。即席演讲难度较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现场应变能力。沉着,冷静,迅速地考虑好讲话内容,并能把要讲的内容连贯起来。例如:有个同学抽到的题目是:《小草和大树》,他说:“小草精神应该受到赞扬,平凡的人在工作岗位默默无闻地做贡献,就象小草。”接着又说“大树是栋梁之材,伟大的人物就象大树。但,即使是伟人在他没有成功之前也必须象小草一样默默无闻地努力。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不管做大树还是做小草都是国家的人才,要努力成才。”他成功地将小草和大树辩证地联系起来,演讲获得成功。

口才演讲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演讲;教育;中文类院系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演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彰显。对于中文类院系学生而言,社会对他们演讲能力的要求更高。本研究通过调查广州市八所高校①演讲教育的发展情况,从中分析演讲教育的现状以及探索相关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高校演讲教育的发展。

一、演讲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方面

对于中文类院系学生而言,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本身就属于专业的内容要求。汉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写作的语言,还是一种表达的语言。从专业性质上看,社会和学校对中文类院系学生演讲能力的要求更高,这使得中文类院系学生对演讲的重要性有更深切的认识。目前,演讲能力的重要性在中文类院系学生中得到较为普遍的认同,而且大部分学生认为演讲能力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就业应聘和人际交往上。由此看出学生对于演讲能力重要性的理解更倾向功利主义,倾向外在的、实际意义上的价值,而较少关注其内在的、对个人自身素养的意义。然而,大学生对演讲能力的自我评价普遍较低,学生的演讲能力亟待培养。分析学生对演讲能力自我评价的原因可以看出,学生认为自身演讲能力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缺乏演讲技巧、语言组织能力不强以及怯场这几个方面。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演讲实践经验的缺乏,也可以看出学校演讲教育的不足。演讲作为“一种现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艺术性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1],可见实践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实践和操练的不足也才是演讲教育成效不足的主要原因。

面对自身演讲能力的不足,大部分学生对培养自身演讲能力重视程度却明显不高。这种矛盾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方面,演讲能力是一种日积月累的素养,它的培养很难做到一蹴而就。因此,演讲训练的见效慢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演讲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但也与教育体系内缺乏足够的演讲指导有关;另一方面,目前国内演讲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如演讲课程性质模糊,缺乏权威的教材等等,使得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培养自身的演讲能力。因此,即使学生认识到演讲能力的重要性,也较少付诸行动。

(二)学校方面

目前,在为数不多开设有演讲教育课程的学校中,演讲课程性质混乱。在广州市八所开设中文类院系的高校中,只有三所高校的演讲课程定为学院的选修课,其他学校的演讲课程均为学校公选课。唯一例外的是,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演讲课虽然名为选修课,但学院在重视程度与操作上已大致将其作为必修课处理。这样的课程性质,一方面,无法真正根据中文类院系学生的特点设计相关的训练,另一方面,也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在演讲教育的教学实践中,各校演讲教育在课程内容、形式、考核方式、评价方式上大体一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实践演练与理论传授两者兼有,但理论知识传授所占比例较大。在课程形式上,基本上都兼顾了教师教授、学生课堂演练、影视教学等。其中前两者占了很大的比例。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基本上以“学生课堂演练”与“平时实践演练”等演练性考核为主,结合部分书面考试。目前,授课教师也多将口语演练作为考核方式。在评价方式上,基本上是结合了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其中以教师评价占主导。同时,目前演讲教育的教学实践,存在着偏重理论教学和只注重短期效果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演讲教育的效用。在师资力量方面,演讲课程在教师编制和科研教学等方面存在空缺。目前,演讲教育还没有形成正式的专门的独立学科,国内并没有相应对口的专业,在大学中文类院系的教研活动中也没有成立专门的教研室,教授演讲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师没有针对此类课程的专门职称,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师资力量不足。社会上对演讲教育的定位较低,因此许多教师也缺乏动力从事相关的教育工作。师资力量的缺乏以及教师编制的不完善反映了目前我们对演讲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演讲教育面临的困境,更反映了当前素质教育的不完善。很多学校会倾向于把演讲教育当成一种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往往让位于专业教育。这样,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时间等条件限制下,学校往往选择牺牲演讲教育。

(三)宏观方面

当前的教育体系,缺少对演讲能力的培养与积累。大学实践课程的缺乏、学生自主锻炼观念的不足、学校锻炼平台的缺失以及社会奖励机制的缺席,共同导致了演讲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另外,目前中国没有一门针对演讲的专业,同时,授课教师没有针对此门课程的专门职称,也没有独立的教研室,相对处于一种附属的地位。这种教师编制和科研活动的现状导致了演讲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没有多大的动力从事相关的教学和科研,从而也导致了演讲教育学科发展的滞缓。

在教育理论上,目前演讲课程没有统一使用的权威书籍,也没有构建系统的理论。同时,也没有一种理论指导教师为什么要教、应该教什么、应该如何教,教师只是凭借个人的体验和对演讲课程的理解进行课程设计。学生在这种环境中,一方面很难通过课程学习形成关于演讲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很难通过自学寻求更快的进步。其次,演讲课程的研究也比较匮乏:“由于关乎演讲教育课程独立开设的时间不长,任课教师少且不固定,迄今为止,鲜有人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做深入细致的研究。”[3]也就是说,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演讲教育的课程设置只能是摸索着前进,没有很好的资源可以借鉴。

二、演讲教育的建议

(一)宏观方面

口才演讲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教师口语教学 高等师范生 口才训练

“是人才未必有口才,而有口才则必定是人才”。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嘴”上功夫的重要性。事业上,总统竞选要演说,公务员考试要面视,岗位竟聘要演讲,教师评职称要论文答辩;生活中,亲人之间要交流,朋友之间要交心,同事之间要交际,陌生人之间要小心。谁能离开这张嘴生存呢?谁都不会拒绝自己有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而最需要的是谁呢?就是教师。

口才之于教师,有如眼睛之于射击,枪炮之于战士,是必备的工具或条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计算机和网络普及的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广为推崇,即便如此,现代教育技术也不能完全取代教师,取代“口耳相传”这种基本的教学形式。然而,传统的教师口语教学内容较单一,训练模式陈旧,与生活工作实际脱节,对提高高等师范生专业化素质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适应大学生未来工作、生活中口语交际的真正需要。所以,我在教师口语课堂上做了大胆的尝试,目的就是让师范生储备一定的能量,练就一身的胆量,以备走出校园后,能魅力十足地在岗位上充分展示自己,实现自己,与时俱进。

一、转变观念,概念更新

传统的教师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教学教育语言的运用能力,是一名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专业技能。但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一专多能,更重要的是具有极强的社会性,而语言能力的提高则是一个人社会性强的关键,为了学生拥有完美的职业生涯和美满人生,我在教师口语课堂上增加了提高学生语言感受力、表现力,提升学生自信心的训练内容。原有的教学模式中也有朗诵演讲等训练一般都有口语交际的内容,但学生都觉得使用范围比较窄。如果一名师范生在课堂上不能侃侃而谈,课下也是闷葫芦,教师就要对其进行实用口才的教学引导、技能指导,如形体气质的塑造、社交礼仪的掌握、面试应聘的技巧等。教师应把口语课堂变成真正专业化、多元化的教师口语课堂。

二、革新课堂,潜能开发

(一)良好的心理素质必将成就教师的课堂形象

心理影响人生,心态决定命运。“只要你站着和别人说话,你将发现自己并不比别人矮半截”,这是我每年上第一堂课必给学生讲的一句名言。目的很简单,第一让学生在第一次接触教师口语课时就明确一个问题,即教师口语课不是学普通话,而是教你练习怎样说话,说怎样的话的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第二树立一个信念,即自强自信,真诚热情,宽容果敢。一个人如果缺少自信必将一事无成,一个人如果缺少自信必将萎靡不振,纵使机会摆在面前,他也会拱手相让,错失良机。我们可以想象胆怯羞涩的师范生有一天面对众多学生的目光时,会是怎样一种局面:双腿哆嗦,双眼闪烁,双唇紧绷,双手紧握。这也是我教学以来,看到的大多数学生站在讲台上说话时的表现,其中不乏专业技能强,能歌善舞者。其原因很简单,积极良好的心态是保证口语交际成功的决定因素。口语交际对人的心理素质方面的要求贯穿了从发声训练开始直至表达与交流完成的各个环节。因此,口才训练应从心理训练入手,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的调节能力,是一条科学有效的途径。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我设计了很多的教学环节,实施了诸多教学方法,效果很理想。

1.堂堂圆星梦。课堂练讲的“一分钟个性自我介绍”延用到今天,已经发展成学生离不开的精神享受环节,也成为我课堂的招牌内容。这个环节的设计与时代接轨,充满机遇与挑战。我没有把这个环节当作课堂练习对待,而是当作我亲自导演的一场最多10分钟的节目。学生也没有把这个环节当作课前练习,而是当作内心向往又遥不可及的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学生从舞蹈与语言的结合到评书与语言的相配,从讲台上的铿锵之音到书桌间的柔柔细语,个性平台在点点滴滴中成就了他们的星梦,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每位学生都能从心底里呐喊出:“相信我,我是最棒的!”

2.讲台竞技场。教师口语课堂自然要以练口为主,所以,我通常是学完一项技能便考核成果。但我的课堂没有以往的点名站好张嘴考试,而是,组织学生把每一次考核都搞成一次比赛。上课前,学生把教室布置好,如:配乐诗朗诵大赛,绕口令大赛等,椅子摆成半弧型,开场由主持人主持,结束由我当场宣布成绩并点评,还要请同学提出疑义,这样让学生有一种正式登台的感觉,同时成绩细化公开,点评客观有理,让学生心服口服。

3.互助促进步。每次考试时我都会给起点低的学生以精神上的鼓舞,从不要求他们超越某人,只要进步我就会支持。同时,我在指导练习时,总是把学生分成小组,给素质较高的学生施加压力,鼓励差生“拜师”,谁的进步大,谁的师傅就会得到奖励,否则将会象征性地受惩罚。学生都非常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在每次练习考核后,都增进了彼此的友谊,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

(二)个性的语言风格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把活生生的灵感和思想贯彻到自己的话语中去,使“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教师语言的感彩,来源于教师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强烈渴求,以及对学生的赤诚之爱。据说鲁迅先生讲课的声音并不抑扬顿挫,也不慷慨激昂,但他的每句话,每个字都充满感情,使学生觉得意味深长,使每一个接近过他的学生都感到有一种信念的力量注入体内。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含蓄、幽默、富有启发性的人的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要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就要用语言触动学生的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素质。教师如果言语丰富、措辞准确、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就会心情愉快,兴趣盎然,思维敏捷,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学效果。语言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在教师劳动的每一领域,都有取得沟通对象心灵最佳效益的语言;教师应有一个语言库,贮有丰富的言语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还应具有很强的驾驭语言能力,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用得妥贴。我具体的做法:

1.幽默开朗展个性:幽默的人能给别人带来无尽的快乐,人脉极强,这是一个人具有社会性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的幽默言语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形成独特的个性形象。这既可以轻松课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能够感染每一位学生,使其成为交际高手。

2.鼓励赞美展胸襟:教师是语言高手,不意味着每个学生都要达到其水准。要给学生一个阶梯,让其一级一级地攀登,要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而鼓励赞美的言辞就是助力器。对待某项技能强的学生也不要吝啬掌声,把姿态放低,本着与学生互教互学的原则,这样课堂气氛就不会不轻松,研讨氛围就不会不浓厚,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生只会更佩服尊重这样的教师。

3.恩威并重展尊严:完美的教师形象绝不是一味的温柔体贴,而是教师在学生面前的长者风范。所谓严师出高徒,情感上的关怀理解和理智上的严格教学应该是互相交融的。言语间把握好分寸,学生就一定会认同尊重教师,更会效仿这样的教师。

4.一视同仁展品质: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口语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口语交际技巧,但绝不可以影响学生正确的交际原则。一视同仁是让学生对教师心服口服的重要条件之一,更是教师形象美丑的衡量标准。如果教师分等级区别对待学生,就会大大损害教师的形象,从而使学生的交际言语也随之变味。

5.仪态万方展性情:教师的仪表直接影响到师范生对未来职业性质的定位。张扬个性的年代固然需要我们放松心态,接受新鲜事物,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该是我们教师本该具有的能力。矫揉造作,故弄玄虚,言语轻浮随意,消极低靡,这都不应该在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师队伍中出现。

(三)专业的口语水平必将完善教师的职业形象

于丹的口才众人皆知,其作为学者用其朴素而博学的讲述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知识享受,她的语言表达可谓酣畅淋漓,自然大气,在其言谈中不难感受到干练、果断、睿智、洒脱的教师形象。其声音洪亮,表达精准,语速适中,流畅自如,是教师队伍少有的典范。她的学生怎会不受其影响,在口语表述时必定会有她的影子,这就是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口语水平,对社会整体普通话的推广,语言规范化的实施,具有特殊的作用。这一特殊作用,是由教师自身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其实,在实际生活及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口语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语音不纯,乡音难改;夹杂方言语汇,语法错误;声音嘶哑,尖细;语调平直无趣,缺乏节奏、情感,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的启蒙教育。特级教师斯霞说:“教师的语言,应该成为学生的楷模。”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素质,丰富语言,善于抓住评价时机,提高评价的有效性、针对性。同时,口语教师还要利用言语的及时性特点,对学生表现出的瞬间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鼓励。所以,口语教师必须保证自己在课堂上的良好职业形象,言谈举止都要做到规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四)创新的思维方式必将影响学生的人生方向

有好口才的人的思维速度都非常快。思维方式决定一个人的语言风格,内向的人思维缓慢少言寡语,外向的人思维活跃语言丰富。教师的教学思维拓宽,学生的视野就拓宽,教师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就会增强。我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时都尽可能地做到新、奇、特,一是感染学生,呼唤他们进行大胆尝试的勇气;二是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潜在的语言能力。

于是我的课堂教学充满了与众不同的因素:课前练讲引领时尚――个性自我介绍、才艺大比拼、智慧人生等;课堂评价自由真实――自评、他评、自我激励、亲友团激励,教师专家式点评;教学内容灵活实用――获得掌声的技巧、与领导说话的窍门、面试的禁忌、提升人脉的秘诀等;教学方法五花八门――表演法、示范法、错误情景再现法、心理受挫法,等等。比如演讲比赛,课堂上没有时间让学生一一讲完,但不给谁机会都是不应该的,所以,为了锻炼全体,我让学生分组表演,要求队形排列造型美观新颖,队友间配合自然默契,彼此语言连贯自如,几个人讲要像一个人讲一样情感脉络统一清晰。在这一比赛形式的准备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感受到了另一种新的演讲风格,从中受到了更多的启发。学生说:“这样的课堂使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而这些将影响我们一生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总之,教师口语是一门艺术,教师口才更是艺术中之艺术。学生学习教师口语可以成为专业的教师,学生具备教师口才,不仅可以在教师行业中成为佼佼者,更有助于成为社会各界的佼佼者。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合一”,教师口语教学更应该遵循这样的教学原则,把技能训练与社会实践指导相结合,与时俱进,使师范生有实力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并能发展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所以,我们要重视教师口语教学,更要重视教师口才的训练和强化,让师范生成为口才的传播者,让他们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口才演讲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一、激发说话兴趣,让学生想“说”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对人脑思维的一种激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为了激发同学“说”的兴趣,可向他们推荐“演讲与口才”方面的书籍,利用电化教学的方式组织同学观看各种形式的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的录像带,并且利用“黑板报”和“班级日报”宣传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实践证明,这些措施都起到了激发学生说话兴趣的作用。同学们被演讲者的侃侃而谈所打动,为演讲者的语言艺术所感动,为辩论者的思辨能力所折服。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成功的奠基石;兴趣是激发“能源”的火焰,一旦被点燃就强烈地爆发为学生的求知欲,同学们从羡慕别人到希望自己也能在大庭广众滔滔不绝,此时所需要的就是教师为他们创造一个能施展才华的舞台和锻炼的机会了。

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相比,除了重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外,仍然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在班上设立政治课学习兴趣小组,并且每个小组由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学生参加政治学习兴趣小组,互相之间经常接触,研究学习,探讨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敢“说”

旧式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这一观念经历几千年的沉淀,已经成为了根深蒂固的“传统”。这样下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得不到培养。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上课不踊跃回答问题,不主动参与交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不敢说、不愿说等。

“不敢说”主要是心理方面因素造成的,很多学生之所以不敢开口说,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自信心,怕说错了会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取笑。这些学生内心其实是自卑的,这种不良的心理倾向使他们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主动去开口说话。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回答问题,告诉他们“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万事开头难,只要勇敢说出第一句话,就成功了一半”,等等,运用这些激励性的语言,再加上教师温和的语气、和蔼的态度、期待的目光,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鼓励他们大胆“说话”。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不敢说”到“敢说”,最终超越自己,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愿说”主要是课堂形式单一、死板,学生的兴趣没有被激发出来。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跃跃欲试,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比如,我在讲授“我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时,把学生带进学校微机室,让学生上网浏览,查找相关资料,并制作简单的幻灯片,让学生上讲台展示自己收集的成果,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了,智力得到了开发,语言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能“说”

高中政治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

在平时的教学中,“政治教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但说得却非常少”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当教师提问问题时,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很差,有些学生回答问题时面红耳赤,甚至产生结巴情况。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它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会踊跃参与竞赛;为了把题答对,竞赛中他们会把语言组织好,全面而又有逻辑地表达出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提问、辩论和讨论、演讲等形式逐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要教师有意识地训练,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上一个更高的层次的。

四、加强方法指导,让学生会“说”

现在的教学改革在由重知识向重能力方面转变。但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时间与机会是有限的。事实上,教师不可能把课堂上所有的时间都让给学生。所以,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还有赖于学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而教师也可在方法上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