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范文第1篇

为配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的实施,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工作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制定本规范

2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各主要构成部分清洗方法、清洗过程以及专业清洗机构、专用清洗设备的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专业清洗工作,其它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可参照执行。

3术语与定义

3.1空气处理机组

输送、净化和调节空气状态(冷、热、湿)的设备及组件。

3.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

采用某些技术或方法清除空调风管、风口、空气处理机组及其它部件内与输送空气相接触表面积聚的污染物、空调冷却水塔内积聚的污染物,以及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消毒处理。

3.3专用清洗设备

用于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机械设备、工具、器械和风管内污染物采样设备等的总称。

3.4机械清洗

使用专用清洗设备进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

3.5专业清洗机构

从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专业技术服务单位。

4技术要求

4.1清洗方法的要求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清洗应采用机械清洗方法。

4.2清洗过程的要求

4.2.1工作范围

风管清洗范围包括:送风管、回风管和新风管。

部件清洗范围包括:空气处理机组的内表面、冷凝水盘、加湿和除湿器、盘管组件、风机、过滤器及室内送回风口等。

空调冷却水塔。

4.2.2现场检查与准备

专业清洗机构应查阅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有关技术资料,对需要清洗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现场勘察和检查,确定适宜的清洁工具、设备和工作流程。并根据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情况和本规范的技术要求,制定详细的清洗工作计划和清洗操作规程。

4.2.3风管清洗

采用专用机械清洗设备将风管内的可视污染物有效地输送到捕集装置中,严禁操作人员进入风管内进行人工清洗。风管的清洗工作应分段、分区域进行,在风管清洗工作段与非工作段之间、进行清洗的风管与相连通的室内区域之间应采取有效隔离空气措施。

4.2.4部件清洗

采用专用工具、器械对部件进行清洗,清洗后的部件均应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部件可直接进行清洗或拆卸后进行清洗,清洗后的部件应恢复到原来所在位置,可调节部件还应恢复到原来的调节位置。

4.2.5冷却塔清洗消毒

定期清洗应当首先将冷却水排空,然后对冷却塔内壁进行彻底清洗,做到表面无污物。

当冷却水中检出致病微生物时,应首先采用高温或化学方法对冷却水和塔壁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塔内的水排空,并对冷却塔内壁进行彻底清洗。

4.2.6清洗作业过程中的污染物控制

清洗过程中应采取风管内部保持负压、作业区隔离、覆盖、清除的污物妥善收集等有效控制措施,防止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内的污染物散布到非清洗工作区域。

4.2.7作业出入口

清洗机构可通过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不同部位的作业出入口进出人力和机械,进行相应的清洁与检查工作。必要时可切割其它出入口,并保证施工后将其密封处理。

4.2.8消毒处理

必要时应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风管、设备、部件进行消毒处理。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需要清洗并消毒时,应先进行系统或部件的清洗,达到相应卫生要求后再进行消毒处理。应选择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对风管及设备损害小的消毒剂,必要时消毒后应及时进行冲洗与通风,防止消毒溶液残留物对人体与设备的有害影响。

4.3清洗效果及安全措施的要求

4.3.1清洗效果

风管清洗后的积尘量应达到每平方米风管内表面小于1.0克,部件清洗后应无残留污染物检出。

消毒后的风管内壁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的去除率应大于90%,致病菌不得检出。

4.3.2清洗效果的检查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后,由经培训合格的清洗机构检验人员按照有关卫生要求进行自检。必要时由卫生学评价机构对清洗消毒效果进行检验。

4.3.3清洗效果的影像资料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后,应使用机器人将所有清洗过的风管内部情况录制成录像带或光盘等影像资料。

4.3.4安全措施

清洗机构应遵守有关的安全规定制定安全制度,清洗现场应设置安全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清洗施工人员及建筑物内人员的安全,并保护好环境。

4.3.5污物处理

从空调风管系统清除出来的所有污物均应妥善保存,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4.4专业清洗机构的要求

从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工作的专业机构应符合附录L的要求。

4.5专用清洗设备的要求

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主要清洗设备应符合附录M的要求。

5清洗标志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范文第2篇

    SARS带来了危害,也使我们重新审视行业自身的发展。过去卫生标准确实低了,但同时还要考虑节能的要求,现在需要制定一个合适的标准。

    SARS给暖通空调界提醒,需要高度警觉楼宇通风。正确的设计和使用能够保证正常的

    室内空气品质。当然最为关键的还在于社会公众防疫意识。正确设计借此才能发挥效果。

    从防治SARS的角度看空调通风系统。首先控制污染源,以免空调成为传播途径;其次通过加大新风量稀释室内空气;设置过滤有效除病菌;最后进行必要的清洗消毒,采取紧急管理措施。

    现代建筑离不开空调通风

    对建筑空调通风系统,以往人们主要关注其供暖和制冷的效果,其通风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人们往往知道影响室内空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是装修装饰材料、家具等因素,其实人们在房间的工作生活如:炊事、卫生间、淋浴以及家电使用等因素带来的污染也是很大的,且是长期存在的。室内空气品质专家指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风。

    室内空气质量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主要表现在四个层次。首先,是满足室内人们的生存的基本层次,然后是关注空气无毒、含氧量等的健康层次,第三个层次是舒适层次,在健康的基础上考虑温度和湿度适宜,第四个层次是效率层次,就在前三者的基础上,研究究竟什么样的空气质量是最适当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通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形式。对现代建筑而言,特别是大型写字楼、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自然通风并不是最佳选择。中国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农村建筑,大多倚赖自然通风,但并不能保证居住者的舒适程度,如:在北方的冬季,更不用说效率层面的需求了。尤其是大型现代建筑,要保证建筑物内的空气环境质量,就必须应用空调通风系统。

    建筑通风不力的症结

    医学研究证明,预防SARS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良好的通风效果,就是使得病毒在空气中浓度稀释。

    以往针对建筑的卫生标准要求不高,措施不严。主要表现有:1.建筑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新风量偏低,新风换气次数少,有些建筑新风量达不到人体生理的要求。

    2.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新排风系统匹配不合理,建筑空调通风系统通风换气的次数往往达不到设计的新风量,其中有设计的原因,也有使用的问题。

    3.没有进行风平衡,新风往往不能均匀地送到室内不同空间。

    4.新风采集口的清洁卫生状况,比如有的从吊顶、走道上获得新风,风源污染情况难以保证。

    5.个别建筑存在新排风短路,排出的污浊空气被新风吸入。

    如果新风和排风短路、新风口被污染、新风量不够大或者室内存在污染,空调会对污染产生加强放大的作用。因此,正确设计安装和安全使用就能保证空调通风设施不成为室内空气的污染的传播途径。

    事实上,在设计和使用中,建筑空调通风系统都有明确的卫生要求,主要包括系统新风量的大小,新风采集口和过滤装置等卫生要求。从理论上说,现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是满足生理标准的的正常需求,每个人每小时获得30立方米新风的标准。然而,根据实际测试,现有建筑的空调通风系统大多都低于这一水平。

    作为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辅助手段,也可在系统中加强过滤,加入空气自净装置和除菌装置。在应对SARS时,采用这些手段很有必要。但是在平时,这些辅助手段并不是必需的。因为只要能够严格遵照规范要求,设计和使用空调通风装置,足以保证建筑室内空气品质满足健康舒适甚至效率等不同层次的需求。在特殊时期,国内外都出现了一些应对的产品,如抗菌空调机组、紫外灯、高压静电除菌装置等。但对这些产品的除菌效果还并不十分清楚,在空调通风系统中应用没有相应的标准,但在条件许可时,当前应用这些设置是有必要的。

    标准不宜过高

    SARS暴露出对建筑通风的重视不够,我认为,应该将此提到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高度来认识,应该对建筑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验收等相关规范做一些必要的修订。

    当前,根据建设部的计划要求,为了防治非典,《中央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标准》(卫生要求部分)力争在8月份之前编制完成,此外还有因应病毒实验室安全封存病毒细菌和通风的要求,编制《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和《生物安全操作柜》标准。

    强化建筑通风效果是SARS带来的启示,但不能矫枉过正,标准并不能拔得太高,既要向国际标准看齐,又要符合中国的国情,成本过高反而会“架空”标准,因过于严苛无法落实而形同虚设。

    提高标准,投资和运营的成本必然要提高。如果增加新风量,首先要增大新风管,增大新风机组,投资成本增加了。而在整个空调通风系统中,新风系统的耗能一般占20%-30%,因此增加新风量就意味着能耗方面的提高。

    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建筑节能与建筑通风之间的辨证关系。建筑节能关系到可持续发展,体现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最终影响自身效益。建筑通风量是身体健康的基本需求,基本指标。两者必须有机结合。在制定标准时两者兼顾,卫生标准是基础,在保证新风量的基础上,尽可能追求节能。可以通过热回收,系统的有效调节和控制减少由新风增加带来的能耗增加,如果技术措施得当,完全可以不增加能耗,甚至能耗降低。

    改造写字楼和医院空调系统

    在设计上,通风系统的设计是否正确?新风量是否足够?室内风系统的平衡?新风采集是否洁净?这是以往在建筑空调通风系统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与一般民用建筑的原则一样,写字楼的空调通风系统首先要满足使用者的健康卫生要求。不少写字楼新风量不足,要达到卫生标准,很多需要改造。很多中大型建筑的空调通风系统设计了10%-30%的新风量,现在即便是全新风运行,新风的标准只是满足正常情况下的人的基本需要,但并不能充分达到预防“非典”的效果。

    已建成的建筑物通过基本改造也可以达到提高通风效果的目的。包括扩大新风口、加大新风机组、增加新风管道、对室内风系统进行平衡、增加回风过滤装置等。而管理部门的卫生意识更为关键。

    过去各大医院增设中央空调主要是用于室内温度调节,通风系统并不完善。在这次非典爆发时,由于通风系统的缺陷可能造成医院交叉感染比较严重。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铁路车站;集中空调;健康因素;分析与评估;防控

【中图分类号】F5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014-02

引言:随着交通运输大发展,现代化的车站普遍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铁路车站候车厅属于公共场所范畴。车站候车厅尤其是动车候车室是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缺乏自然通风,不能利用气象因素的对流作用进行物质的逸散,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同时使用了大量的建筑、装修材料和机电设备,而且人群密集,流动性大,影响卫生状况的因素多且复杂,导致室内环境污染有时比室外更严重,影响旅客健康的危害因素更多。

1 铁路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健康危害因素的来源

集中空调控制温度的原理是将外部的空气进行收集,然后经过处理之后再送回室内。尤其是车站候车厅这种人口密集的室内,非常容易导致污染物及病菌的迅速传播。空调内部主要污染部位及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管道:集中空调的通风管道在通风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聚集污染物,而且管道中的温度及聚集的污染物为病菌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比如真菌和病毒、螨虫及各类昆虫等,在受到空调启动的震动后,便极容易被通风气流卷出通气管道,进而被气流带入到候车大厅之中。

1.2 加湿器:集中空调中的加湿器为了提高空气的湿度而设,如果加湿器中缺乏有效的杀菌装置或是没有及时更换存水。那么,有可能造成加湿器中的病菌微生物随着气流进入到候车厅,对乘客造成一定的危害。

1.3 凝水盘:凝水盘一般是配合空气处理设备收集冷凝水并排入下水系统。如果冷凝盘的排水不畅,温度适宜的话,极有可能造成病菌及微生物大量的进行繁殖。一旦集中空调能够正常运行,那么,这些原本阻塞在冷凝盘排水管道中的病菌及微生物将会随着空调输入的气流进入到外部环境,从空气造成污染。

1.4 冷却塔:冷去塔是集中空调冷热水循环的场所,众多的微生及病菌都会随着空调的水循环进入到冷却塔当中,并大量的繁殖。对于空调水循环经过的各个环节都造成一定的污染,必然将对空气造成污染。而且,冷却塔一定程度上将成为生物性污染的源头。

2 铁路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健康危害因素调查与评估

2.1 通过对某省内铁路车站几个有集中空调的站点的调查发现,这些站点的集中空调都存在清洗改造不及时等情况。通过对集中空调的采样和国家的相关卫生规范的参照,并进行了总结。

2.1.1 空调送风卫生指标:本次调查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PM10、真菌及细菌总数、β-溶血性链求菌合格率分别为64.3%、93.9%和74.5%、100%。

2.2.2 风管内表面卫生指标:本次调查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及真菌、细菌与-溶血性链球合格率如下表1所示。

2.1.3 候车厅内空气空气污染物检测:

通过对这三个站点的候车大厅空气污染物检测发现,室内PM10总体的有60.52%超标,最高浓度可达0.715mg/m 3;细菌总体超标率为1.79%,而室内真菌没有出现超标的情况。

2.2 评估讨论:

这些站点的集中空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新风质量不高和新风量不足是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而且,经过调查发现,这些站点的集中空调部分采风口处在室内,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此外,部分空调系统的送风口与排气口距离比较近,无法保证提高室内换气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这些站点对于集中空调的设计与维护保养工作,没有做到位。

表1 集中空调送风系统风管内表面指标检测结果

同时,调查中发现部分空调系统使用时间较长,过滤器等内部设施长时间没有进行清洗消毒,因而可以看出,相关运营管理人员的对集中空调的定期清洗消毒方面仍缺乏应有的重视。此外,通过调查发现,部分空调系统没有安装新风管及空气消毒装置、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及相关岗位的负责人等,这些都对集中空调受到污染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 集中空调系统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3.1 生物性污染物是空调系统污染物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主要方面。生物性污染物能够长期的聚集在空调系统中的某些地方并大量进行繁殖,在空调系统污染物中是极其常见的污染物。包括军团菌及真菌、-溶血性链球与细菌等,这些都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比如真菌容易导致中毒性疾病和真菌感染等,而且,真菌的孢子及菌丝能够引起哮喘及鼻炎等。此外,生物性污染物会造成人过敏性湿疹及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

3.2 由于空调中用于阻滞颗粒物的过滤器无法阻滞过小的颗粒。因而,部分过小的颗粒会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最终被气流带出排气系统,进而流入到空气中。这些颗粒物质通常含有玻璃纤维层及

轻胶层,可以长期悬浮在室内的空气中,人一旦吸入,容易造成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果过量吸入的话,容易引起过敏现象,严重的容易导致癌变。

4 铁路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健康危害因素防控的措施

4.1 加强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监管力度,并通过结合卫生部相关规定的要求,制定关于铁路车站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有关的强制性管理规定,在此基础上,加大执行监管的力度,对于违反规定的相关行为进行严厉惩处。

4.2 加强舆论宣传,提高空调系统危害因素的认识:

加强舆论宣传对于提高空调系统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氛围,从一定程度上对于保障空调系统及时的消毒清洗、改善火车站候车大厅空气质量、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鉴于此,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提高对空调系统危害的有关认识,通过自身的决策能力带动整个工作的顺利开展。从另一方面看,加强对空调系统的检查和维护对于降低铁路车站的消耗也有一定的帮助,因为,空调系统受到阻塞,长时间没法正常发挥作用,这无疑是在浪费资源。所以,相关人员应当提高空调系统危害的认识,在内部加大防控及监督管理的力度,激发员工的检查及维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 卫生部门应切实落实相关的审核与验收规范的工作。对于存在的部分空调的系统采风口在室内,排风口与采风口距离过近等设计安装方面的问题,卫生监督部门应当结合各个相关单位进行协调统筹,进一步对公共场所的空调系统安装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审查和验收,对于存在不达标问题的空调系统,应责令其积极整改。并且将空调系统内部污染检查情况也列入到其审查与验收的规范当中。严格落实并执行相关规范的要求,为提高铁路车站公共卫生状况严格把关。

4.4 改善空调系统清洗消毒手段,全面迈向现代化:通过相关监督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完善相关岗位职责的情况下,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空调系统清洗消毒设备的研发或引进,通过相关专业机构的管理和指导,进一步提升自身在空调清洗消毒方面的能力,实现空调系统管理迈向现代化的目标。

加强自然通风,改善空气质量

条件允许的候车室应常开门窗,加强自然通风,尤其是春运、暑运期间。

总结:集中空调系统的污染情况在公共场所无疑会对广大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铁路车站相关负责部门应当提高认识、加强管理监督、合理规划、增加投入,以保证车站的卫生、健康安全的候车环境。

参考文献

[1] 于清,龙浩,冷毅,等山东省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问题和管理对策[J].职业与健康,2007,23(7)

[2] 陈茸,吴涌兴,刘斌.浅谈我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项目化管理的实施[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2)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铁 终点站 通风空调

Abstract: the subway station public area and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use relatively large scale, and often has a property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from the design criteria, the shaft and the engine room scheme configuration,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division, the system form and exhaust desig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north a subway station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design.

Key words: the subway terminal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不仅为地铁乘客提供了比较舒适的乘车环境,也为各种设备运行提供良好条件,而且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还要兼作车站和区间的排烟系统以及阻塞区间的通风系统[1],它对于地铁的正常运营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中应根据不同的车站形式及当地的气候条件,尽量做到技术合理、安全可靠、经济实用。本文针对终点车站规模大、带有物业开发的特点,参照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2][3][4],介绍了某地铁站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情况。

1 车站概况

该站为北方某地铁线的终点站。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其中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车站公共区站厅2148.6 m2,站台1273 m2。站厅层设备管理用房面积较大,右端设备用房1654.6 m2,并设有降压变电所。车站总长470.0m,标准段总宽20.90m,站台有效长度为120m,站台宽12m,车站总建筑面积24318.60 m2。

2 设计标准

表1 主要设备及管理用房室内设计参数

房间名称参数 冬季 夏季 小时最小换气次数 通风空调方式

计算温度 计算温度 相对湿度 进风 排风

站长室、会议交接班室、更衣室等 16 27 <65% 6 6 空调

车站控制室、售票室、票务室 18 27 <40~60% 6 5 空调

变电所控制室、环控电控室 16 27 ―― ―― ―― 空调

通信设备室、信号设备室等 12 27 40~60 6 5 空调

变电所 ―― 36 ―― ―― ―― 冷风降温

卫生间 >5 ―― ―― ―― 10 排风

清扫间、备品库、气瓶室 ―― ―― ―― 自然进风 4 通风

污水泵房、废水泵房、消防泵房 5 ―― ―― 自然进风 4 通风

空调、冷冻机房 ―― ―― ―― 6 6 通风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晚高峰小时):33.2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晚高峰小时):27.8℃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8.4 ℃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2.6 ℃

地下站厅夏季空调设计参数:干球温度≤29℃,相对湿度40% ~65%

站台夏季空调设计参数:干球温度≤28℃,相对湿度40% ~65%

车站公共区,空调季新风量按12.6m3/(h人),且新风量不小于总风量的10%;非空调季节新风量30m3/h人,且换气次数不小于5次/h。设备及管理用房,空调季新风量按30m3/(h人),且新风量不小于总风量的10%。

3 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3.1通风井和机房方案配置

车站通风井和空调机房的方案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站采用双活塞通风系统;由于车站总长470m,共设置5组风井、4个空调机房及1个冷水机房。物业开发部分通风空调与车站分开,在物业开发区预留一空调机房和两组风井。车站部分除在两端分别设置一对新、排风井和空调机房外,还在右端设备用房区增设一对空调机房和一组风井,主要考虑右端设备用房通风量较大,通风管线布置密集,从而增设空调机房以便分流。

图1 车站通风井和机房配置方案

3.2冷负荷分布及冷源设置

表2 空调冷负荷分布

序号 系统 计算负荷(KW)

1 左端公共区空调系统 332

2 右端公共区空调系统 332

3 左端设备管理用房空调系统 76.7

4 右端设备用房空调系统 260.6

5 右端管理用房空调系统 82

6 右端变电所空调系统 213.4

车站冷水机房位于站厅层右端新、排风道的右侧。根据车站公共区空调冷负荷664kW,设备管理用房冷负荷为632.6kW,大小系统共用冷源,选择两台648kW的水冷螺杆式冷水机组。

冷冻水系统供水7℃,回水12℃;冷却水系统供水32℃,回水37℃。冷冻水系统采用一次泵系统,空调机组设置电动二通阀,分集水器间设置压差式旁通阀。冷冻水系统的定压、补水采用膨胀水箱。膨胀水箱和冷却塔设在地面以上。

3.3 通风空调系统划分

为保证整个车站及其两端隧道内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共设计四套通风系统,分别为区间隧道通风系统,车站隧道通风系统,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及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

3.2.1 区间隧道通风系统

区间隧道通风系统为机械通风结合活塞通风,本站采用双活塞通风系统。车站两端对应于每一区间隧道各设一条区间活塞/事故风道,通过活塞/事故风阀与相对应的区间隧道连通。图2为站厅层右端隧道通风机房布置图。两台区间事故风机TVF-B1、TVF-B2别设置在两条活塞风道内,风机后设置与风机联动的事故风阀DM-B3和DM-B4。两条风道之间通过风阀DM-B7实现连通,通过开启和关闭不同的阀门,可以实现活塞通风工况,或者两台区间事故风机对同一区间隧道进行通风或排烟的工况。

图2 右端隧道通风机房布置图

3.2.2 车站隧道通风系统

在车站轨行区,设置列车顶和站台板下排风系统,以排除部分列车余热。在列车顶和站台下分别设置排风道,通过排热风室与排热风机相连通。车站排热系统与车站排风共用排风井。空调季节通过风阀的开度调节列车顶排风为总风量的60%,站台板下排风为总风量的40%。

正常工况时系统排除列车停站产热,与列车活塞通风共同保证区间隧道风量和温度达设计标准。站台公共区或车站轨行区火灾时还兼排烟作用,火灾时,屏蔽门两端活动门开启,排热风机进行排烟。

3.2.3 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

车站站厅和站台的公共区设置通风空调系统,本站采用一次回风全空气空调系统。本车站站台、站厅空调总风量为107924m3/h,在站厅层两端的通风空调机房内分别设置两台组合式空调机组各负担车站一半公共区的通风空调负荷。

公共区回排风管兼做排烟风管,回排风机和排烟风机单独设置。本站站厅层公共区2233m2,超过了2000m2,把站厅和站台公共区各划为两个防烟分区。每个环控机房各设一台排烟风机,分别担负公共区一半的排烟量。

3.2.4 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

设备管理用房不同房间对通风空调系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如表1所示,人员房间和设备房间夏季空调温度设计值为27℃,而变电所的设计温度为36℃。其中人员房间和设备房间的使用时间也不同。所以应将人员房间、设备房间、和变电所分别设置空调系统。对于消防泵房、气瓶间等对于空气温湿度没有要求的房间,设置通风系统,满足换气次数要求。卫生间等容易散发异味的房间,只设置排风系统,满足换气次数,同时使房间处于负压状态。

图3 变电所一次回风处理过程

设备管理用房的空调系统也采用一次回风空调系统。变电所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过程如图3所示。虽然回风温度为36℃,但是湿度较小,室外空气湿度较大,回风焓值依然小于室外空气焓值,回风是必要的。

4 小结

本文以北方某地铁终点站为例,从设计标准、通风井和机房的方案配置、通风空调系统划分、系统形式等方面阐述了该站的通风空调设计情况,研究结果对于地铁通风空调设计与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 2003. 第一版.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2]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98- 2009. 第一版.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第一版.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4]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GB50016-2006. 第1版.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郭庆慈男 1986.8

单位: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共场所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学评价;设计卫生审查;预防性卫生监督;

作者:贾晖等

我国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该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大型新建工矿企业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在预防性卫生监督中,职业卫生“三同时”评价与审查工作发展较快,已形成了以《职业病防治法》为法律依据,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等一系列规范、标准为技术支撑的较为成熟完善的制度体系。文献评阅显示,现有为数不多的建设项目卫生评价与审查的研究均集中于职业卫生。2011年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职能调整至安监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审查项目以公共场所、医疗机构、集中式供水单位、住宅与办公楼等其他类型建设项目为主,其中又以公共场所的数量比例最大。相比职业卫生而言,这几类建设项目卫生评价与审查工作发展缓慢。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卫生学预评价虽然开展工作多年,但始终未建立一整套全行业公认的、切实可行的评价技术体系,如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程序、质量控制及报告书格式[1]。与《职业病防治法》中突出强调卫生学评价的重要性不同,2011年颁布的《公共场所条例实施细则》却淡化了卫生学评价制度。为全面了解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审查的政策环境开展本次分析。

1对象与方法

1.1关于公共场所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是指一切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区域规划开发建设项目的总称[2]。一般包括选址、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设计和竣工验收五个阶段。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公共场所包括宾馆、旅店、影剧院、体育场、博物馆、商店等七类28种场所。

1.2关于预防性卫生审查

预防性卫生审查,也被称为设计卫生审查、预防性卫生监督,是指卫生行政部门对城乡规划、城乡建设中的卫生问题,在设计、施工、验收的过程中,进行卫生审查和卫生监督。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预防性卫生审查与监督,把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和可能产生的不卫生问题消除或者控制在选址、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从源头上控制建设项目的健康危害隐患,保障人群的健康。

1.3关于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

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是第三方评价机构在可行性论证阶段,通过系统评价,识别可能存在的健康危害因素,预测健康危害的程度,评价拟采取的控制健康危害的措施,综合提出相应的补偿措施和建议,并从公共卫生角度评估建设项目是否可行;同时,在竣工验收阶段,通过检测健康危害因素的浓度或水平,评价控制健康危害因素措施的效果,综合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1.4数据来源

本文所参考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均来源于《中国法律知识资源总库法律法规库》(http://law.cnki.net/),检索时间:1979年—2014年,检索条件:全文含“公共场所”且含“卫生学评价”,全文含“公共场所”且含“卫生监督”。

2结果

2.1公共场所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审查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立法情况

2.1.1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层面没有关于预防性卫生学评价的强制性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均明确规定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应进行预防性卫生审查。然而,现行法规与规章中并没有关于预防性卫生学评价的强制性规范(表1)。只有已废止的1991年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有规定:凡受周围环境质量影响和有职业危害以及对周围人群健康有影响的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必须执行“建设项目卫生评价报告书制度”,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应将建设项目卫生评价报告书报卫生行政部门审批。2011年的《实施细则》淡化了这一制度,全文没有涉及预防性评价的内容,将预防性卫生审查程序和具体要求交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2.1.2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预防性卫生学评价审查体系

鉴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影响的特殊性,2006年的《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规定: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进行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卫生学评价,评价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同时,颁布了相应的卫生规范、评价规范及清洗规范,并称“一法三规”。2012年重新三项卫生行业标准替代了2006年的版本(表2),形成了一套较为明确完善的评价与审查依据。

2.2公共场所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评价审查的地方性规范文件制定情况

2.2.1预防性卫生审查的地方性规范文件制定概况

2011年实施细则后,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陆续出台了有关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审查的规定(表3)。经检索与整理,目前有三种类型:(1)独立成章的预防性卫生审查程序和要求;(2)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中规定预防性卫生审查的程序和要求;(3)表3中没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则是尚未出台新规定,或新规定正在研制中。

2.2.2地方性规范文件中关于预防性卫生学评价的内容分析

就公共场所建设项目是否需要进行预防性卫生学评价这一问题而言,15部地方性规范文件中要求不一(表4)。根据义务的强制性,可以分为五类:(1)强制性规范:广东省与山东省对公共场所进行分类,明确规定需要进行卫生学评价的建设项目,如广东省规定的一般项目与大型项目,只有大型项目需要进行评价;(2)任意性规范:“凡受周围环境质量影响和有职业危害以及周围人群健康有影响的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应提供卫生评价报告书。”这种原则性表述沿用了已废止的1991年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3)仅在应提供材料中提及卫生学评价报告,这种弹性表述看似默认了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均需要进行卫生学评价,但又含糊不清;(4)要求提供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报告,未提及预防性卫生学评价;(5)全篇都未提及卫生学评价相关内容。最后两类具有同一种性质,即预防性卫生学评价政策上的空白。根据卫生部的强制性规定,无论地方性规范文件中是否有相应内容,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均应进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

2.3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标准、规范情况分析

与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港口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规范、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规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规范等其他系统的评价规范相比,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体系外,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目前还没有完整的技术导则和评价体系。评价依据的主要卫生标准颁布年份均较早(表5)。在标准的适用中存在卫生标准覆盖面不完全、卫生标准可行性不够、监测条件规定不明确、标准值设置不合理、检测项目可适当增加、概念表述不科学、缺少相应的质量控制、数字修约未明确规定、样品取样量、标准不够详尽、标准与方法不配套等问题[3-4]。

3讨论

3.1公共场所设计卫生审查中是否需要进行卫生学评价的行政自由裁量权过大

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层面无关于预防性卫生学评价的强制性规定,实质上,1997年开始实施的“建设项目卫生评价报告书制度”逐渐淡出。2007年国务院法制办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曾规定:在申请卫生许可证时,住宿、沐浴、游泳、候车(机、船)等公共场所应当提供可行性论证阶段或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前的卫生学评价资料,但这一修正草案并没有正式。而在2011年颁布的实施细则中删除了1997年关于“建设项目卫生评价报告书制度”的相关内容,将预防性卫生审查程序和具体要求交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可以理解为在预防性卫生审查中,建设项目是否需要进行卫生学评价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而在地方性规范文件仅山东与广东两省有明确的强制性规范,其他省份或原则性条款或模糊性表述或完全空白带来的结果是设计卫生审查人员自由裁量是否需要评价。

建设项目设计卫生审查是一项行政审批。行政审批是一个具有高度合法性要求的行政行为,审批范围、审批职能划分、审批标准、审批流程都在一定的政策空间限度以内,法律、法规对行政审批的约束在于限定审批的范围,以及规定审批的要件[5]。是否需要进行卫生学评价是设计卫生审查中很重要的一个实体性的审批条件,原因在于其很强的专业性和利益导向性。大型的公共场所建设项目投资巨大,涉及公共场所类型与健康危险因素众多,进行第三方卫生学评价耗时较长,耗资也大。按照严格的法治理念,在法治社会中,个体受且只受事先公布的法律和原则的支配,而公共权力必须受到事先制定和公布的法律规则的约束。出于行政审批的公平公正原则,这种实体性审批条件应当以强制性条款来规范约束审批权,尽量减少自由裁量带来的随意性和多变性。因而建议参照广东省和山东省的规范性文件,以公共场所面积进行分类,大型项目应当进行卫生学评价。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地铁,通风与空调系统,冷负荷,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code for metro subway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requirements.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indoor and outdoor air calculation of parameters, cold load composition, cold load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subway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structure were introduced, the design for reference.

【 key words 】 : the subway,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ld load,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地铁对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要求

地铁地下线路是一座狭长的地下建筑,除各站出入口和通风道口与大气沟通以外,可以认为地铁基本上是与大气隔绝的。由于列车运行、设备运转和乘客等会散发出大量热量,使得地铁环境具有如下特点:列车运行时产生活塞效应,易干扰车站的气流组织,若不能合理利用,影响车站的负荷;列车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被带入车站;地层具有蓄热作用,随着运营时间的增加,地铁系统内部的温度会逐年升高;当发生火灾事故时,将导致环境恶化,不易救援。

2空调室内外计算参数

2.1室外计算参数

普通地面建筑室外计算参数对空调系统的设计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确定室外计算参数时,既不应选择多年不遇的极端值,也不应任意降低空调系统对服务对象的保证率。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规定选择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作为夏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此干球温度一般出现在12:00—14:00,与地面建筑空调最大负荷出现的时段基本一致。在进行地铁环境控制系统的设计时,要掌握当地最高月平均温度、列车编组和运行间隔以及乘客流量对地铁空调系统室外计算参数的影响。随日客流量的变化,地铁运行形成早晚两个高峰期,在晚高峰期地铁内散热达到最大。因此,采用近20年夏季地铁晚高峰负荷时平均每年不保证30h的干球温度。若采用普通地面建筑的计算温度,则不能满足地铁晚高峰负荷要求。

2.2室内计算参数

地铁车站的空调系统属于舒适性空调系统,一般情况下,乘客在车站站厅层、站台层只作短暂停留,约3 ~ 5min,下车出站约3min。而在地面上,多数人约80%以上的时间停留在一定的建筑环境内。因此,地铁车站的空调设计标准与地面建筑舒适性空调不同。在确定地铁车站环境设计标准时,考虑到乘客在地铁车站只是通过或短暂停留,为了节约能源,地铁车站仅为乘客提供一个过渡性的热舒适环境。因此,应合理确定各个环节的温差范围。较大的温差会使人体的调节机能不能很快适应,产生不舒适感,并增大了空调负荷;而太小的温差又不能为乘客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失去了环境控制的本来意义。

3空调冷负荷构成及计算

3.1空调冷负荷构成

普通地面建筑内空调冷负荷主要包括围护结构传热形成冷负荷、人体散热湿形成的冷负荷、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地铁环境空调负荷与普通地面建筑不同,地铁列车运行时消耗的能量最终都以热的形式分布在地铁环境中,成为影响地铁环境的动态负荷。另外,地铁处于地下,不受太阳辐射的影响,除了计算冷负荷时必须考虑室外新风的影响之外,在计算地铁车站自身的空调冷负荷时基本可忽略室外环境的影响。地铁车站的空调冷负荷主要考虑以下几部分:列车运行散热负荷、列车风负荷、乘客负荷、送入的室外空气负荷、车站照明负荷、空调等设备负荷及由壁面吸放热所增减的负荷。

3.2空调冷负荷的计算

3.2.1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有时要求对建筑物空调冷负荷进行预先估算,以便估算设备容量及系统造价。地面建筑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根据建筑类型而异,一般建筑的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为100 ~ 200W / m2;对于大型建筑,如体育馆、影剧院、室内游泳馆等为250 ~ 350W / m2。地铁系统还没有统一的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地铁热环境受列车运动影响,列车进站时带入的活塞风对站台空调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对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希望能找出不同地区的地铁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

3.2.2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

目前,在我国暖通空调工程中,地面建筑常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空调冷负荷,冷负荷系数法是建立在传递函数法基础上,是便于在工程上进行手算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现行设计中,多采用空调冷负荷概算指标进行估算或采用暖通空调设计软件进行计算。

4通风及空调系统

地铁的环境控制系统分为隧道通风系统与车站通风空调系统。隧道通风系统分为区间隧道通风系统和车站隧道通风系统。车站通风空调系统分为车站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车站设备管理用房通风空调系统、车站空调水系统。

4.1隧道通风系统

列车在隧道内行驶时消耗的能量转变为热量散发在隧道中,当行车密度很大时可使隧道内的温度很高。列车辅助设备及隧道内设备的运行等都会使隧道内的空气温度升高。为保持隧道内正常的卫生条件,需要对隧道进行通风以降低隧道内温度,并向隧道内送入新鲜空气以满足隧道工作人员及车上乘客的生理需要。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规定,隧道正常通风采用活塞通风,当活塞通风不能满足排除余热要求或布置活塞风道有困难时,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隧道通风一般设置轨顶排风和轨底排风。列车产生的大部分热量都分布在站台层,因此设置轨顶排风和轨底排风,可以有效排除列车进站时带入的热量,从而降低车站空调冷负荷。

4.2车站通风空调系统

地铁的通风与空调系统宜优先采用通风方式。当夏季最热月的平均温度超过25℃,且地铁高峰时间内每小时的行车对数和每列车车辆数的乘积大于180时,车站采用空调系统。车站公共区的通风及空调系统根据车站热源构成特点,合理布置车站送排风系统,有效排除余热和余湿,减少活塞风对站台的扰动,为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候车环境。车站的环境控制系统分为开式系统、闭式系统、屏蔽门系统。开式系统车站一般采用横向送排风,也可将车站与区间隧道连成一体进行纵向通风;闭式系统通常将送风管沿车站长度方向布置在站台两侧,风口朝下均匀送风,在站台和轨顶设置排风系统;屏蔽门系统中车站成为独立的空调场所,一般将送风管沿车站长度方向布置在站台和站厅上方两侧,风口朝下均匀送风,回风管设置在车站中间上部,也可采用在车站两端集中回风的形式。车站各类用房应根据其使用要求设置通风系统,必要时可设置空调系统。另外,地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的运行还需要沿地铁线路设置风亭、风井,提供足够的新风,将空调回风排到外界。

4.3排烟系统

排烟系统按车站站厅和站台、区间隧道及设备管理用房风别设置。

(1)站厅、站台的排烟系统。一般是正常通风的排风系统兼用的。该系统应该满足正常排风及火灾时排烟的要求;

(2)区间隧道的排烟系统宜用纵向一送一排的推拉式系统。排烟设施最好与平时的隧道通风兼顾。一般在车站的两个端部各设机房,一台风机对一孔隧道,二台风机互为备用,亦可并联运行。见机为可逆式轴流风机,正转可排烟,反转时的风量与风压应满足排烟要求

(3)设备管理用房的排烟设计是根据管理用房的要求设置的,应根据相同的使用要求划分在一个系统中,最好与平时排风系统兼用。

5结论

地铁的环境控制系统是暖通空调在特殊领域中的应用,地铁环境控制系统具有自身的特点,因此对地铁环境控制系统设计要遵循其特有的规律。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运行能耗是地铁总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设计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及优化运行,是地铁节能运行的关键。

参考文献: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大空间,采暖通风设备

1.前言

采暖通风工程,简称为暖通工程,主要包含了通风、采暖和空调等系统,它的安装过程比较复杂。暖通安装工程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整个高大空间建筑工程的主体封顶以后才进行的,而暖通安装工程的预留和预埋工作则一般在桩基工程结束后开始进行的。如果要把暖通工程做好,不仅需要认真进行采暖通风设计,还要合理的应用采暖通风设备,来达到采暖通风的效果。

2.高大空间采暖通风设计的规范要求

(1)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工艺和使用要求、室外气象条件以及能源状况等,同有关专业相配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2)采暖、通风和空调节及其制冷系统所用设备、构件及材料,应根据国家和建设地区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材料 供应状况等择优选用,尽量就地取材。同一工程中,设备的系统列和规格型号,应尽量统一。

(3)编制设计文件时,应根据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装置的数量及其复杂程度,配备必要的专业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以及相应的维修设备和检测仪表等。

(4)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系统,应在便于操作和观察的地点设置必要的调节、检测和计量装置。

(5)布置设备、管道及配件时,应为安装、操作和维修留有必要的位置。对于大型设备和管道,应根据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预留安装和维修用的孔洞,并应考虑有装设起吊设施的可能。

(6)设计中,对于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制冷设备及管道,当有可能伤及人体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7)位于地震区和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布置设备和管道时,应根据需要分别采取防震和有组织排水等措施。

(8)根据本条规范进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及其制冷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3.高大空间采暖通风设备的应用

3.1 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该中心的建筑总面积为16 351.68平方米,建筑的高度是16.5m,地上三层为办公区等辅助间,厂房是单层。

(2)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

本工程的保温系统如下:外墙使用100毫米的厚岩棉板彩钢进行保温,屋面采用130毫米厚岩棉板彩钢保温系统,外窗使用3玻塑钢窗保温体系,因而具有很好的保温节能功效。

3.2 本工程暖通空调设计

(1)采暖系统

依照相关的规范要求,按集中供热进行分户计量设计,采用市政采暖二级管网作为采暖热源,通过室外热力管线采将暖热水送到厂区的各个用户。工厂车间内采用上供上回同程机械循环通风单元制热采暖系统,而办公区则使用上供下回同程机械循环散热器采暖系统。

(2)通风系统

在公共淋浴间、更衣室、卫生间、空压机房等处设置机械排风系统,并采用门窗进行自然补风。此外,自动通风系统(空调)的控制与监测如下:①工厂车间通风单元控制系统通过标准控制器来检测室内温度和送风温度,并调节控制通风运行模式、风机转速,送风角度等;②由生产商为办公区多联机控制系统提供相关成套设备,每台室内机组设一个有线控制器来实时运行控制空调系统。

(3)空调系统

办公区使用VRV型多联机空调;车间则使用通风单元(风机盘管)外加新风系统方式(热湿负荷的负担介质为空气一水);检测间使用恒温恒湿机房专用空调。

3.3 空调系统设计参数及指标

现以车间为例子,介绍采暖空调的设计方式、参数及指标。

3.3.1 采暖系统及热源

(1)采暖系统

本工程采用市政采暖二级管网作为采暖热源,采暖供回水温度是60至85℃,由市政采暖二级管网定压装置统一确定所辖的供暖系统的压力。

(2)采暖系统室内设计参数及热指标

室内设计参数:厂房、戊类库房、楼梯间、卫生间的温度为16℃,办公室温度18℃,检测间温度为20℃;供暖总热负荷1104kW,单位面积热指标67.52W。

(3)供暖系统形式

依照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本工程特点,使用上供上回同程机械循环通风单元制热采暖系统。供暖热水通过室外热力管线送给用户,并通过滤器和安装于阀门井内的热表进入户内。采用上供上回的方式连接通风单元与管道,所有通风单元都设置远传控制器,使得各个通风单元能够依照其使用要求来调节运行模式、风机转速和送风角度等。

(4)传统散热器采暖与通风单元采暖的对比

①传统的散热器采暖系统,其散热器安装在低处,热气上升使得厂房顶部聚集了大量的热量,地面与顶部的温差超过了10℃,由于真正的工作区域是在地面,因而浪费掉了大量的热量;浩欧通风单元则安装在屋顶,通过机组重复吸收利用聚集在屋顶的热量,从而使得地面与顶部的温差不超过2℃,因而整个厂房空间中温度差不多是一样的,温度曲线几乎为垂直状态,因此基本上没有热量浪费。

②依照高大空间室内热量分布的特点,浩欧通风单元不但通过喷射送风器为聚集在屋顶的热量提供足够强的下旋动力,而且抵消了因热空气的比重特性引起的热漂力,从而成功的把热空气送到了操作区,有效的消除了室内的温度梯度。

③此项目的场所是一个有人员工作的高大空间,因而对工作区域的送风风速有一定的要求,浩欧通风单元能够将送到工作面的风速控制在0.2至0.3m/s,因而空气布送无气流感且很舒适,符合国家的暖风机设备风速要求。

3.3.2 空调系统

(1)室内设计参数及冷指标

室内设计参数:夏季温度为24至26℃,相对湿度为60%;空调的总冷负荷为970千瓦,选用螺杆式冷水机组一台,1120kW的单台制冷量,其建筑面积冷指标是133W/m2。

(2)空调系统形式

依照本工程的特点,空调系统方式为:送风单元(风机盘管)+独立新风系统。其中,通风单元采用双水管变流量系统,每台通风单元都设置了温控器和双位二通控制阀。新风采用独立供给方式,负担室内负荷,并由通风单元处理到机器露点。空气处理过程是:新风送风单元初步过滤冷却和除湿送风。

3.3.3通风处理

车间内新风通过带有混风、新风、循环制冷及制热功能的通风单元负担,开启车间内外窗,确保房间的通风换气,并在所有卫生间设置排气扇。

4.结束语

总之,在暖通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认真进行采暖通风设计,还要合理的应用采暖通风设备,进而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岩.高大空间采暖通风设备的应用.黑龙江冶金,2013(2).

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住宅建设;暖通工程;问题分析;实例

Abstract: In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HVA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people's lives has a great impact on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HVAC engineering problems, then will housing a lot of damage, and can also cause a lot ofeconomic losses, and how to eliminate the problem of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HVAC engineering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is the main problem that we explore today.

Keywords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HVAC engineering; problem analysis; instance.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住宅建设中暖通存在的问题

1、采暖管道渗漏,散热器不热

目前很多住宅小区的居民多数反映采暖管道渗漏,局部立管散热器不热等等现象,通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采暖通道的阀门和管件的丝扣联接的过程中没有安装衬垫或者油麻管道焊接处有沙眼、以及丝扣的不够紧固以及材料不过关等原因造成采暖管渗漏,除了上述施工中存在问题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试暖期间操作不当,从而造成温度剧增、压力过大等现象,由于热胀冷缩等现象,造成暖通管道阀门衬垫以及管件的接口处出现渗漏的现象等原因。

2、给排水管道出现问题

在住宅建设中给排水管道也是暖通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加强注意的问题,给排水系统常常出现跑水、漏水、堵塞以及冒水等现象,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排水栓、地漏、管道倒坡等安装不符合要求规范,在安装排水管道时,没有将管道内的杂物以及垃圾清除干净,在进行安装卫生器具前的预留排水口以及预留管管口没有堵严,导致将垃圾、杂物等进入管道中,从而造成堵塞的现象,还有主要是由于埋在地下的管道的管沟回填土不过筛[1]。或者填土中含有建筑垃圾,由于建筑沉降等原因造成管道堵塞、跑水等现象。

3、空调通风方面的问题

目前在空调系统中,有些设计人员主要采用负荷指标估算,从而造成制冷机装机的容量比较大,致使投资浪费的现象,同时也严重影响负荷的冷机效率。对于空调通风系统的保温材料选择不当也会造成空调通风系统出现问题,比如在早期的空调系统设计中主要采用玻璃棉保温的水系统经常出现结露现象等问题。

二、应对措施

1、采暖系统的防治措施

在住宅建筑中暖通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以及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对于暖通工程施工中所需的材料、设备应该从产品的合格证、外观质量以及材质以及规格型号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采暖管件的衬垫,应该选择石棉垫,并且还应该保证丝扣应该紧固,在进行焊接管件时,应该注意焊缝符合要求、焊口的平直、焊波的均匀性等,焊接的接口没有夹渣、裂缝以及气孔等现象[2]。散热器在安装前或者安装后,应该注意对于整组以及单片的散热器在安装前首先应该进行水压试验,试验的压力应该保证在0.6Mpa以上,只有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安装。在对暖通到安装完成后,还应该注意试运行,在试运行的过程中,应该保证闸门的开启量不能过大,并且在采暖系统进入循环系统后,应该注意将采暖阀门开到最大,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压力或者气体或者温度的忽然增加,导致阀门、管道的联接处出现损坏或者渗漏的现象。如果采暖系统突然停止,则应该及时将设备或者系统中的采暖用水排空,可以有效防止冻裂管道、阀门管件,减少设备的损坏。

2、给排水管道防止措施

在对排水管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注意排水管道应该按照设计的要求以及设计的坡度进行施工,在房屋的出口处,应该注意坡度适量增大,对于地漏、排水栓等设备的安装应该注意安装的牢固、平整。在进行安装卫生器具时,为了能够有效防止卫生器具受到立管底部的压力过大造成污水外溢的现象,所以在对排水管道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排水管的的立管和横管之间的联接应该保证在90°的三通形式或者45°的四通形式,排出管和立管的联接需要采用45°的弯头进行设置[3]。在对排水管道进行安装前,应该检查管道中是否有垃圾或者杂物为清理干净,对浴盆、座便器以及管道的朝天口等应该采用软布堵严。在进行埋设管道时,应该注意不能采用松软土进行填土,并且还应该注意埋管回填土应该过筛夯实。在管道安装之后,应该及时进行给排水通水试验,从而保证给排水系统的安装的可靠性。

3、空调通风系统防止措施

(1)在空调系统实际设计的过程中,由于考虑各种安全系数,单位面积内的制冷装机容量比手册中的冷负荷概算大很多,这也会造成空调系统的初投资的数量增加,如果从全年进行分析,建筑的实际负荷处于峰值时间比较短,所以实际上空调冷机一般在负荷较小的情况下运行的,并且COP不高,据统计某个地区的冷负荷可以得出,商场的冷负荷在100W/m2―150W/m2之间,办公负荷在70W/m2―90W/m2之间,就能够满足使用要求[4]。对于空调通风系统中的保温材料可以选择铝箔玻璃棉制品作为风管的保温材料,因为这种材料的表面温度高,不会出现结露的现象,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材料的容量和铝箔胶带的质量。这样就能够减少空调同分系统出现问题,也能够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2)实例分析

对于住宅建设中暖通工程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主要采用空调冷热源方案进行设计:

首先对住宅小区的地区的气象条件和小区的功能特性进行分析以及和空调设计负荷计算,并且根据空调设计的负荷对不同的冷热源的方案进行分析,从中选择最佳的设计的方案。

在设计的过程中对于住宅建设中暖通工程中空调系统的设计主要采用新风模式,通过对小区的功能和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设计以下三空调系统:1)设计成集中新风系统,新风量按照30m3/(h.p)进行计算,2)不设计成集中新风系统,新风标准按照1次换气的次数进行计算,新风负荷主要有室内空调机组担负,3)不设计集中新风系统,有住宅小区居住者根据生活需要进行解决新风需求,并且室内空调机组也不承担新风负荷[5]。对于上述三种模式的设计,其每一中新风模式对空调负荷都有很大的影,因此分别根据三种新风供应方式模式进行典型设计的空调负荷,通过对空调冷负荷分布发现,模式一和模式二的新风冷负荷分布占总冷负荷的26%和29%,由此可以看出新风冷负荷对总负荷的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第三种新风模式是最接近实际住宅的使用情况,所以将这种方式计算出来的空调负荷就作为空调冷、热源的装机容量。这样在进行对住宅建设暖通工程中的空调通风系统就有依据可循,从而可以保证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经济性和安全性。

三、总结

在住宅建设中暖通工程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住户的舒适度和住户的利益,因此针对住宅建设中暖通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并且在暖通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注意设计的安全可靠性和良好的施工质量,从而保证住宅建设中暖通工程的质量可靠,保证用户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 刘仁泉.住宅建设中暖通工程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1(12):409.

[2] 章华兵.谈住宅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0(6):252.

[3] 李岩,周玉宁.住宅建设中暖通工程若干问题的探讨[J].企业文化(下半月) ,2012(2):118.

[4] 许海松,李莹,丁高.某住宅小区暖通节能系统工程设计[J].建设科技,2007(2):68--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