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拿来主义读后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树立人本意识,尊重并关心学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往往会忽视了教学的根本目的,而从“我”的角度去思考教学,于是,教学中也就容易把学生作为客体来看待,忽视对学生的尊重和关心,而着眼于知识的传授。其实,语文课程是富有人文性的课程,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只有树立人本思想,以学生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让学生喜欢语文,主动的进入语文学习状态,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会主动学习,为语文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首先,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需要提问、引导、组织学生展开活动。如阅读中,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多以问题而引导他们把握文本的整体结构和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其内涵进行探究。尤其要把教师的“有色眼镜”摘掉,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其次,关心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的生活。高中学生更注重和教师在情感上形成互动,故而在语文教学之余,要注重多和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才能让学生“听师言、信师道”。尤其是在课外辅导的过程中,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而在习惯和方法上给予指导,让学生能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方法,更好地获得语文知识的构建,帮助其建立学习自信,主动参与学习。
二、以知识为基础,提升其语文素养
人文素养并不是形而上的东西,而是基于知识的人文思想的构建体系。正如马克思所言, “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思想的构建,语文知识是基础。但从高中语文教学是实践来看,大多教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还是较为传统,学生在学习中多是作为接受知识的客体存在,主动性不强。故而在语文教学中还需加强课堂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注重转变“灌输”方式,结合教学实际而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小说阅读教学为例,对于人物形象,如果以教师讲授来让学生识记住人物特点,学生的印象不够深刻,在分析人物时语言也较为干瘪。而教学中如能以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主动分析、总结,教师再引导学生表演、体会,其体验更丰富。如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中对罗密欧和朱丽叶倾诉真情的台词的理解,先引导学生找到台词,然后角色表演,然后再讨论其中包含的情感,如“明的天使……驾着白云缓缓地驰过了天空一样”一句,把朱丽叶比喻为天使,写其美丽,表现罗密欧的倾慕之情。如此,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意蕴。当然,在引导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及时进行指导。如在《雷雨》中对鲁侍萍形象的分析,如其倔强,教学中要先引导学生找到面其对周朴园含血带泪地控诉三十年的悲惨遭遇的剧情,然后再交流,教师再引导学生总结。
三、着眼学生发展,提高其应用能力
从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应用较少,教学中教师更多注重的是如何让学生通过书面练习而提高其应试能力,而对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关注不够。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本思想,而人本思想和生活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人本思想不能脱离了生活而孤立存在,相反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去感悟和体验,结合生活而用知识来审视自身,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让学生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
众所周知,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终端显现,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正如《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那样: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见,习作教学的重要性,同时,《新课程标准》还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实际情况呢?从学生口中广泛流传的“作文难,作文难,提起作文心就烦。”这句顺口溜中就能体会到目前小学作文教学所处的窘境。虽然教师想方设法,使出浑身解数,但效果往往不容乐观――要么话语干瘪、无话可说,要么“拿来主义”、抄写作文选,要么胡编瞎造、不知所云……长期以往必将影响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才能激起小学生的习作兴趣,有效地培养他们的习作能力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 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条件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习作是对生活的反映早已是人们不争的事实,而“‘新教育实验’理论也告诉我们,在习作教学中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幸福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观察力。”为此,《新课程标准》在习作方面特别强调学生要养成观察的好习惯。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写作素材。课标特别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因为学生只有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才能做到写作时有话可说,进而写出生动具体的文章来。《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在“评价建议”中也指出:“不同学段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未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即使是一些常见的事物,他们也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所以写起作文来就不免出现不知从何写起、无话可说或言之无物的现象。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笔者利用课堂教学、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景,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帮助他们养成观察的好习惯。笔者还利用与家长交流的机会,向家长说明观察对于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指导家长如何去帮助孩子展开观察,积累素材。我们可以打破常规的教学程序,让学生走进了大自然,走进了生活中去观察,这样,不管在家里,还在学校;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也不管是外出旅游,还是同学间的游戏……这些都会成为孩子们展开观察的对象,更是他们积累写作素材好的途径。
2 激发乐于表达的兴趣,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原始动力,它能让一个人寻求知识、研究事物产生稳定的倾向。在习作教学中,习作的兴趣也非常重要,是学生能否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学习,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写出优秀的文章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教师明确调动学生习作兴趣的方向――突出主体体验。当学生有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有了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有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热爱,才能够提起习作的兴趣,才会“乐于表达”。现实中,由于许多学生不仅缺少对知识的自我发现和亲身体验,还缺失自主探究的动机、兴趣和习惯。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擦亮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自己主动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主动去操作;张开学生的嘴,让他们说自己想说的话;开动学生的头脑,让他们主动去思考……因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的;生活是妙趣横生,期待人们发现。
3 强化多样训练的方式,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途径
记得有位名人说过“一个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习作,那他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这是一条规律,其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由于多种因素,小学生习作中缺乏条理性,说话做事颠三倒四,不符合语言的规律和事物发展的规律,选材立意过于刻板。怎样才能在语言训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呢?“习作指导主要的功夫就是在习作前,而且主要是在阅读课上”。阅读重在吸收,习作重在倾吐,习作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课文时,不仅要提高阅读能力,同时也要为习作积累语言,锻炼思维,学习表达方法。
4 提升课外阅读的质量,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根本
【关键词】语文传统文化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108-02
当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重视经济建设的同时,很多人形成了“一切向钱看”的思维方式,凡事必谈钱、谈享受。金钱观、物质观正冲击着学生们的头脑,而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在其精神生活中渐行渐远,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严重错位。由于缺乏中华民族沿袭千年的礼仪修养,缺乏本民族悠久文化的熏陶,很多初中生正变得自私自利、重利忘义、空虚浮躁、是非不分。他们任性妄为、虚荣偏激,不知什么是艰苦朴素、正直善良、处事为人没有标杆。语文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一定要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在教学中开拓创新,科学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感悟和传承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密不可分。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以语文为载体,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要深度发掘教材资源,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不失时机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者们刻不容缓要立即行动的大事。下面笔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和反思。
一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
1.发掘教材内涵,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都是专家学者们精心选择出来的。选文意境悠远、语言优美,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其中有体现关爱他人的,如《大道之行也》(八年级);有体现诚实守信的,如《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有宣扬礼义道德的,如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有的作品体现人性美,如《童趣》(七年级);有的作品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如《人琴俱亡》(苏教版八年级);又如李白的诗热情奔放、飘逸潇洒,洋溢着自然美;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体现出他对人民的深刻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的尖锐批判,充满着现实美……当学生捧起经典徜徉在中国文化殿堂门口时,教师应该从审美的角度,引领他们走向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它提倡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完善自身人格,对社会的繁荣和进步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如读《送东阳马生序》(八年级),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这样的场景:在一个寒冷的冬天里,宋濂翻山越岭,走了很长一段山路才到老师的住处,门外大雪茫茫,而他就那么孤零零地站着,他在天地之间是多么的渺小,为了请教问题,他恭恭敬敬在那等着……那种对老师的尊敬、对知识的向往、那份执着、那种色恭礼至的态度,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又如《鱼我所欲也》(九年级下册)告诉我们要重义轻利,舍生取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告诉我们要尊老爱幼,推己及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八年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告诉我们如何做好人民的公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对当今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可估量。
2.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传统教育不空洞
第一,猜谜语、讲故事。传统文化藏存于文字和生活中。在学习汉字时,开展猜谜语、讲故事的活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对提高其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草丛下面两条狗――“获”;72小时――“晶”;皇帝的衣裳――“袭”;会少离多――“禽”等。汉字传承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只要你去想象,每个汉字都有一个优美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如学生编出这样的故事:两个懒虫挤在一起藏在春天里睡觉,真是蠢――“蠢”。心头上悬着一把刀,刀口向着心脏,你忍得住还是忍不住这样的威胁?――“忍”。一个人走路走累了,正好看到路边有棵树,他就靠在树上休息一下――“休”。田中长出草,仔细一看,那是――“苗”字。因此,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凭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编谜语、编故事。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猜谜语、讲故事活动,不仅小学生喜欢,中学生也很感兴趣。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和再创造,不仅能增强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记得快,也记得牢,且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好处。
第二,诗歌吟唱和经典诵读。历代诗人运用诗歌来表现时代风貌,抒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它们是民族文化遗产中璀璨的明珠。学习古人吟唱,并运用多媒体给古诗词配乐配图,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习热情,提高综合素质。诵读经典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好方法。中华民族文化经典是本民族最具权威性的著作,是文化瑰宝,民族精神的源头。它们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人文精华。赫钦斯曾经说过,经典著作乃是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当代性的作品。经典在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中是保持文化创造力的源头活水。在中学可以开展诵读活动,让学生学习“无欲则刚”的人生真谛,体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锻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傲骨,体验“和为贵”、“天人合一”所倡导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诵读经典,树人立德,促进社会和谐和实现民族复兴。
第三,成语接龙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好方法,倍受学生喜爱。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字、文化、文明的缩影,是汉语言文字中定型了的一些词组或短语。采用接龙比赛的形式可激发学生积累的动力,让他们自主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徜徉在成语的海洋而乐此不疲。接龙一般为顺接,即后一成语的字头与前一成语的字尾相连,让成语不断延伸形成长龙。比如声色犬马、马龙车水、水到渠成、成家立业、业精于勤。
此外,还可以组织写作兴趣小组。指导学生编诗、填词;把古诗文补写、改写或续写为现代文;学习精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写读后感。促使学生进一步将知识内化,体会经典所带来的精神力量。
3.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影子
教师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寻找并发现生活中传统文化的影子,传统节日来临时,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渠道,了解各地的风情民俗,在感受节日气氛的同时体验传统文化。如春节期间,南方人舞狮子与北方人舞龙的娱乐文化,南北方年夜饭所折射出的饮食文化,家家户户贴的春联等,都是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好契机;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参观或了解各地的名胜古迹,缅怀古人;引领学生走近诸如琴、棋、书、画,地方戏曲或武术,领略国粹的博大精深;留意婚丧嫁娶的各个流程,分析其设置目的;通过可行的资讯手段,了解并关注待人接物必备的文明用语和传统礼节……总之,教师要创造机会,营造氛围,让学生浸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年累月,他们就会自觉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二 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反思
语文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时,既要充分利用本地文化教育资源,也要积极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要保持师生平等,鼓励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批判地继承,是要拿来主义地继承。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立德树人才是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白金声.怎样当老师怎样教语文――语文教学长短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郭瑞林编著.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语文[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