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史记中的小故事

史记中的小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历史故事;创设;灵动课堂

新课改以来,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有了突破性的转变,创新在初中历史课堂中集中体现。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创设灵动的历史课堂,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学发展的本质需要。

一、以历史故事为引,激发学生“想动”的学习欲望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其中不乏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的发生以当时的历史背景为前提,承载着历史,传承着历史。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中,单纯的讲解历史知识,枯燥乏味,难以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故而,课堂效果不尽人意。将历史故事巧妙的引用到课堂之中,笔者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教学案例1: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时中,单纯的讲解三个朝代的兴亡显然是索然无味的,距离现在的时间久远,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感。教师巧妙的将武王伐纣的故事引入其中:

师:同学们,现在有一部电视剧比较火热,《封神英雄榜》大家都看过吗?

生:看过。

师:那你们觉得这部电视剧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生:殷商的灭亡,周国的兴盛。

师:那么,同学们知道武王伐纣的故事吗?

生七嘴八舌:知道,就是周武王讨伐殷商大王的故事,在电视剧中我们都看过。

教师会心一笑,经过对武王伐纣故事的讲解,同学们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课堂效果甚佳。

二、以历史故事为例,提供学生“能动”的课堂情境

在初中历史的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知识是需要牢记的,故而,这也是令很多学生十分头疼的问题。死记硬背显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取。善用历史故事,将历史故事与课堂知识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能动”的课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力。

教学案例2: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华夏之祖》一课时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天、女娲补天的故事作为引子,进行课堂授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女娲补天的故事吗?

生:从电视中看到一点,好像女娲是远古的神,当时天上破了一个大洞,女娲炼七彩石补了这个大洞,人们才有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师:说的很对。那么开天的故事有谁知道呢?

生:不知道。

师:在太古的时候,太空中飘浮着一个巨星,形状非常象一个鸡蛋,在无际的黑暗云雾中运行,万赖无声。就在那巨星的内部,有一个名叫的巨人,一直在用他的斧头不停的开凿,企图把自己从围困中解救出来。经过一万八千年艰苦的努力,挥出最后一斧,只听一声巨响,巨星分开为两半。头上的一半巨星,化为气体,不断上升。脚下的一半巨星,则变为大地,不断加厚,宇宙开始有了天和地。天和地每日加高三尺,也越高大,成了顶天立地的英雄。

生:哦,原来如此。但是这是神话故事,我们的祖先到底是谁呢?

师:这位同学问得好,我们的祖先到底是谁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华夏之祖》。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是炎黄子孙,为什么呢?

同学们兴趣盎然,两眼只盯着教师的嘴巴,期待着精彩的下文!此外,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又知晓了“大禹治水”与“禅让”的故事,教师可以适当给出几分钟让学生表演小故事,如此,课堂效果不仅极佳,还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不但学习兴趣盎然,而且记忆深刻,从而创造出灵动的课堂效果。

三、以历史故事为力,激发学生课堂“敢动”性

不少历史小故事都具有激励人的作用,例如“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等等,都在不断给人们源源不断的精神激励。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不可避免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积极不主动,显然,课堂效果就很难提高。面对这样的课堂现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引入历史故事,激活学生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关注课堂,同时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来。

教学案例3: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时中,面对学生的不积极,可以适当添加几个名人励志的故事,其教学效果就截然不同。

师:同学们,我为大家讲一个“毛遂自荐说楚王”的小故事。

生欣欣然,聚精会神。

师:“毛遂自荐说楚王”的主角是毛遂,据中国典籍《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平原君去楚国求救,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到了楚国,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勇敢,敢于推荐自己推荐担任某项工作。我们现在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如果课堂上不积极主动,怎么能学好知识,做有用人才呢?

生幡然醒悟,若有所思。

之后的课堂中,面对老师的提问,学生们竞相发言,灵动的课堂让学生们在历史的世界中更加自由的畅游。

由以上可知,将历史小故事运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可以创设灵动的历史课堂,大大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但是,将历史故事运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不是轻而易举的,是有章可循的。在遵循课堂教学知识的前提下,本着科学高效的原则,适当引入历史故事,让历史故事为课堂教学所用,如此才能打造灵动的历史课堂。作为一位长期从事历史教学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希冀通过对此文的论述,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昆.论初中历史学科的故事化教学[D].苏州大学. 2011

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鞅变法;司马迁;司马光;比较;史学取舍

一、从商鞅早年经历浅析变法动机

对商鞅求见秦孝公之前的人生经历描述,《史记・商君列传》和《资治通鉴・卷二》(1)基本一致。商鞅在年轻时就“好刑名之学”,辅佐魏相公叔座担任中庶子的职位。商鞅拥有才能,公叔座在病重时嘱托过魏惠王要利用此人才,“愿王举国而听之”,如果不用“当杀之”,但是魏惠王却根本没把公叔座的话当成一回事,认为“公叔病甚,悲乎”,甚至认为听了他的建议,“岂不悖哉”。由此看出,商鞅并未受到重用,这可看作是他日后西入帮助孝公的巨大动因。

至于商鞅为什么到了秦国,秦孝公通过什么任用了商鞅,两书的描述有了明显的详略之分。《资治通鉴》中详细描写了秦孝公的一段招贤令,写到秦孝公回忆秦穆公的光辉,“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2),他希望“强秦”,这也是秦孝公日后迫切希望采取措施巩固统治的原因。除了统治者的强国目的,商鞅本人也有自己的私人目的,孝公的法令中说“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3)。前面已经提到过,商鞅在魏国不受魏惠王的重视,有了这么好的成名逐利机会,商鞅自然不会放弃,大张旗鼓的进行改革便是迅速成名获取地位的有效方法。

商鞅说服孝公的过程,《资治通鉴》的描述十分简略,“卫鞅既至秦,因嬖臣景监以求见孝公,说以富国强兵之术”。而《史记》中却有段精彩的叙述。面对秦孝公,商鞅首先提出了“王道”,秦孝公不感兴趣,商鞅又提出“帝道”然而“未中要旨”,经过两次挫败,商鞅理解了秦孝公的想法,提出了“霸道”之说,孝公听得津津有味,“语数日不厌”。《史记》对这一段的描述恰好呼应了秦孝公诏令中说希望东伐,恢复秦穆公政令的美好愿望。同时也显现出商鞅渴望的到重用的强烈愿望,商鞅身为法家,也兼用了儒家的思想对秦孝公进行试探,他“挟持浮说”,正说明了他用了很大的努力迎合国君的想法以得到与其才能匹配的政治地位和经济财富。

总之,无论是秦孝公的强国目的,还是商鞅的个人目的,这两者都成为了开展商鞅变法的有力动机。

二、从商鞅变法措施谈变法的功过

商鞅在与甘龙、杜掣进行了一系列是否要变革旧制度的激烈争论后,秦孝公最终还是同意变法,“以卫鞅为左戍长,卒定变法之令”(4)。商鞅变法的措施在《史记》和《资治通鉴》有详细的描述。

商鞅变法措施颇有成效。经济方面,商鞅实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政策。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商鞅推行耕战的政策,不仅保证了战争的兵源,也促使了秦国经济的发展。

社会方面方面,商鞅实行奖励军功的政策,严禁私斗。这样不仅改善了民风,减少了争斗,也从实际上废除了士卿士禄制,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加强,提高了士兵的积极性,以立功为荣。而且据林剑鸣的《秦史稿》所说,当时的私斗其实所指的邑斗,也就是奴隶主贵族争夺土地的争斗,所以商鞅法令的出台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奴隶主势力的扩张。行令几年后,“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什伍制度,制度很大程度上是对秦献公时期制定户籍的延续,法令出台使得秦国的人民不敢以身试法,有助于社会安定。

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还提到一点“民有二男以上不分邑者,倍其赋”,这一点在《资治通鉴》中被省略了。但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也可称为小家庭制度。对于一户有两个儿子不分居的,就用强迫的方法,给以这类人加倍赋税的惩罚。这样移风易俗的做法,不仅有利于增加人口数量,还有利于保证国家对税收的征收,也改变了秦国以前的落后习俗,配合了当时社会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体制。

关于法令的实施,商鞅也并不是十分顺利的,司马光和司马迁二人都记录了两个小故事,一个是“徙木立信”,一个是惩罚太子犯法。司马光对“徙木立信”的整个做法是认同的,的确,“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推动了法令的实施。太子犯法后,商鞅严厉处罚了太子的老师和太傅,这种魄力使得“明日,秦人皆趋令”。商鞅这一行为是对壹刑也就是“刑无等级”、“无贵贱”很好的实施,同时这也是商鞅重刑主义原则的体现。

这些措施都是在显王十年之前发生的事,也是商鞅的第一次变法,经过了这次变法,秦国达到了“家给人足”的目的,对于商鞅本人来说《史记》中记载“于是以鞅为大良造”,他所想要的地位名声也已得到。

商鞅的改革措施是符合当时的历史趋势的,但他的重刑原则却使得他激化了与贵族奴隶主之间激烈的矛盾,“孝公卒,太子立,宗室多怨鞅”(5)最后得到车裂而死的下场。但这毕竟只是商鞅的个人悲剧,并不是历史的悲剧,商鞅死后,其变法仍然在秦国推行,可悲,可叹。

三、从变法评论谈社会意识与阶级局限性对史学家的影响

文末,两位作者都对商鞅变法发表了自己的感慨与评论。在商鞅的为人方面,司马迁和司马光不约而同地用了“刻薄”二字。司马光发表感慨时写到“而商君尤称刻薄”,而司马迁的描述更为直截了当“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一开始就将商鞅定性了。之后便是介绍一系列他所做的刻薄少恩之事,说他“刑公子虔”、“欺魏将”等等。其实“欺魏建”只是一种战争谋略,“刑公子虔”只是对商鞅法令的正常实施而已,只通过这些事情完全将他定为人品刻薄,这未免太偏激了。

这些评论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意识对史学家的重要影响,曾振宇曾经说过,“中国历史有一个颇具规律性的现象,后一个朝代总是极力诋毁前一个朝代,以此来为当今朝代的存在寻找合理的依据”,司马光作为一个史学家,即使秉持客观的原则,贯承“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还是不能做到完全摈弃政治功利和个人的感情因素。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周记显王十年发表了自己看法,此时只是商鞅的第一次变法。他主要是从诚信的角度发表看法,赞赏“秦孝公不费徙木之赏”的行为,来勉励“四海治平之政者”要注重诚信。司马光都没有对他使秦国富强的功劳进行赞美,而只是针对“诚信”发表了“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等看法,顺带还不忘骂上商鞅一句刻薄,这样的评论一方面是因为司马光坚守“鉴于往事,有资于政道”的原则,想要通过历史事件来劝勉现在的帝王,从历史兴衰成败中提取治国的经验。一方面也是因为司马光所处的社会环境,司马光生活在宋真宗、宋神宗时代,正是王安石变法开展之际,虽然与王安石私交还不错但是在政治上的意见摩擦还是很大的,在政见不同、难于合作的情况下,司马光请求担任闲职开始著史,从阶级角度看,司马光依然是地主阶级保守派,站在保守的立场上,司马光对自上而下的改革创新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偏见也就不足为奇了。

由此可见,当时的社会意识对史学家的影响依然是巨大的,史学家还不能完全站在历史的高度看问题。虽然《史记》和《资治通鉴》在著述时都秉持了尊重史实的基本原则,但其中的取舍之处也启示我们作为史学研究者要有谨慎对待史料的研究态度。

参考论文:

[1]冯雨晴,从变法者角度看商鞅变法成败.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2]曾振宇,历史的商鞅与符号化的商鞅.齐鲁学刊,2003,(6).

[3]洪家义,论商鞅变法.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

[4]彭秀礼,孟子改良思想与商鞅变法主张的比较分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5).

注释:

1为行文方便,以下简称《史记》与《资治通鉴》。

2《资治通鉴》卷二,周纪二,显王八年

3同上。

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第3篇

文/范晓清

愤怒如同心中燃烧的一把火,如果放任,它将越烧越烈,最终必将焚毁自己。

[出处简介]

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词义解释]

意为愤怒得头发竖立,将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极度愤怒的样子。

[故事介绍]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稀世的和氏璧,秦昭王想把它据为己有,于是假意写信给赵王,说愿意用15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赵王恐其中有诈,不想把璧给秦王,但又怕得罪了他。于是便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与秦王交涉。

蔺相如到了秦国后,秦王不仅没用正式礼仪接见他,还态度傲慢。他接过和氏璧后,反复观看,并将它递给周围的大臣和姬妾传看。蔺相如见秦王如此无礼,且也没有交换城池的诚意,于是诈称璧上有瑕疵,请秦王把璧交给他,以便指出瑕疵。他一拿到和氏璧,就立刻退后靠站在柱子旁,愤怒得头发竖起来顶起了帽子,并激昂地说道:“我国的大臣们并不信任贵国,本不打算将璧送来;但后来我王还是非常慎重的斋戒了五天,才让我将它送来。现在,我发现大王并没有交换的诚意,所以将璧取了回来。如果大王执意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头和璧玉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秦王于是当场向他赔礼道歉,并答应斋戒五天后受璧换城。蔺相如预料到秦王根本不会换城,于是就暗地里派人将璧送回赵国。后来,秦王得知此事后,也无可奈何,只得依礼将他送回国。

[心理评估]

1.对一些非常不合理的事情感到愤怒,也是人之常情,只要这种情绪持续的时间不长,能自行消失,就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变化。

2.遇到任何不顺心的事情,就动辄发怒、无法进行冷静思考,就属于病态的愤怒心理了。

[心理康复]

1.第一种情况不必太在意,一般可以通过自我克制来化解。

2.第二种情况如果经常发生,就应及时进行矫正。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心理咨询法。经常生气发怒的人,应尽早去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矫正。

(2)暗示治疗法。感到愤怒时,可在心中反复默念“我很平静、我很平静”,来稳定自己的情绪。

(3)冷静反思法。出现愤怒感时,先冷静反思一下这件事情是怎样发生的,是否有什么解决的方法,从而有效驱除愤怒心理。

(4)转移注意法。可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的事情上,从而冲淡心中的愤怒,使自己恢复平静。

(5)宣泄治疗法。可通过向亲朋好友倾诉、拳击沙袋、在无人空旷的地方大吼、摔枕头、撕废纸或是破坏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来发泄出心中的愤怒。

(6)音乐治疗法。可通过听一些节奏缓慢、轻松优美的乐曲来缓解内心的愤怒。

(7)药物治疗法。程度较重、采用其他方法都不能有效缓解愤怒情绪的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镇静药物来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可胡乱自行用药。

老人心理健康三忌

一忌:倚老卖老

一个人如果能够活到老年,要经历各种磨难或酸甜苦辣,因而经验丰富、见多识广,但见识或经验再多,也不能够体会到天下所有的见识,自己的经验是有限的,有些也不一定就对。因此,说话要客观公正,不要说大话,更不要倚老卖老,非要让别人听取自己的意见。

二忌:思想僵化

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新事物层出不穷,因而要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一些旧观念亦要随着改变。绝不能思想僵化、停滞不前,更不能人为的思想僵化。

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境创设 应用

所谓的情景,指的是语言的环境或语言发生的情景,它揭示了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创设情景进行课堂教学,就是要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潜在的智能,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感知、理解、思考、巩固和运用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以实物呈现情境

现行语文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有。课文中的许多事物对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这时候若光靠教师讲解,学生是不易理解不易阅读的,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就可化难为易。结合课文放映有关的幻灯、投影、录像和教学电影,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从而增强感性体验,深入理解教材内容。例如,《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上课教师根据学生一般都没有仔细观察过没有真正见过天上的云这一实际,课上注重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先通过动画演示课文中描写的几种不同形、色的云,用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作者观察的仔细、描绘的细腻。后来又出示大量的云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然后再提出云和天气关系问题,学生自然踊跃发言思考。这堂课,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果是传统的阅读课所望尘莫及的。情景教学,变枯燥为趣味,变负担为轻松;氛围营造,使遥远变为现实,使抽象变为形象,使高深变为浅显。只要为人师者勤于钻研,精心设计,操作得当,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真切体味到――“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和最伟大的游戏”,而不是负担和艰苦。

二、以图画描绘情境

以图画再现情境是指教师借助课文插图或特意绘制的挂图、剪贴画、简笔画,将课文语言文字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再现课文情境。比如教《装在套子里的人》,可以让学生先观察课本上的插图,描绘别里科夫的神情、姿态、衣着装扮,观察图画上所表现的周围的环境。学生从拉长的人影、亮色的画面中感受到这是一个晴朗的天气,妇人们穿着裙子坐在屋檐下交谈,小孩在旁边玩耍,气氛很和谐,而在这样的日子里,别里科夫却依然拿着雨伞,穿着雨靴,身着厚重的大衣,领子高竖着,大帽子扣着,帽檐盖过了额头都遮到鼻梁上了,鼻梁上还架着副墨镜,那瘦削的小脸都快被包裹了起来,他一只手插在大衣口袋中,整个就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他身上浓重的色块的使用,佝偻着的身躯,传达出阴郁的意味,显示出他与外界的环境是多么格格不入,是一个多么保守、封闭的人。有的学生还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想象着黑眼镜背后的小眼睛满是惶恐,想象那交谈着的妇人看到别里科夫后赶紧收敛的笑容,想象小孩看到别里科夫后吓得躲到了妈妈的怀里,从而体验到别里科夫用他那保守的思想对全城人民的思想辖制;有的学生从画面中自由飞翔的小鸟、可见的半个自行车车轮,体味出它们所代表的自由、进步的思想,得出“落后的守旧的势必要被淘汰,新生的事物、进步的思想将会取得胜利”的结论。如此创设情境,图画再现情境方式的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丰富感性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以语言描述情境

以语言描述情境是指通过教师的语言形象生动地再现故事情境。如教学诗歌,教学文言文,或将诗歌丰富的意蕴用语言描绘出来,或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穿插人物的历史故事,这些都能够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兴趣。学生爱听故事,与课文有关的奇闻轶事往往会让学生兴致勃勃的进入课文的学习。这其中常见的就是作家的小故事,其影响常不限于课内,有时还会激起学生课外的阅读兴趣,自己去寻找作家的作品来阅读。如在作文课“观察”的教学中,我先给学生讲述学生熟悉的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使学生迅速引起对如何观察的学习兴趣。如果有些作品的情感世界距离学生太过久远了,或者用典太多,以致造成理解的障碍,则又可以利用资料,进入作者所处的环境(入境),设身处地地进行心理体验(同情),从而把握住作品中的情思。比如,教学《离骚》之前,把《史记•屈原列传》作为课外阅读的资料布置给了学生,先以较为生动精彩的“故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此后再转入《离骚》(节选)的正文,并时刻让学生以《史记•屈原列传》的具体史实来为《离骚》中的句子做“注脚”,这样一来,抽象的人物情感就都转化成了具体的历史事件,学生也就容易贴近人物,产生共鸣了。

总而言之,运用情境法,要因不同文体、不同课文创设不同的情境。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而有针对性地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思考、领会、评析、从而大大提高了语文课的课堂教学实效。努力营造语文学习的氛围,能使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使兴趣深化,并产生较高的动力效能,以达到较高的兴趣发展水平,最终使学习兴趣成为自我的高级精神需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为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

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故事教学历史

一、引言

历史,本身就是故事,将历史讲成故事是很自然的事情,讲故事的方法有很多。熟悉的历史故事,让学生自己讲,培养学生讲演能力,同时又能扩大其知识面。热点事件大多能引发人们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将热点事件以故事的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初中历史学科的具体特点,加以讲解,无疑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增强学生解历史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故事教学本身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故事教学本身的趣味性、生动性使这种教学方式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教材中严谨、平实的文字有时会造成学生阅读的困难,令其缺乏感性认识,更无论对历史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往往讲述一则故事,即使没有过多的解释,学生也能轻易地记住甚至是理解。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研究都证明,初中学生接受语言传递的信息要比接受文字传递的信息快。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故事以其形象性、生动性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更能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更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素养。

三、故事教学的作用

历史教学需要讲述故事,如果一个历史老师上课从未讲过故事,从实践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故事”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补充,这应该是历史教师达成的共识。故事引入课堂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初中七八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尤其感兴趣,需要有兴趣的东西来吸引他们的注意,这固然有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但这也是针对这个年龄的学生一种必要的授课方式。十几岁的学生,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如果一味照本宣科的讲,例如讲春秋战国,先讲形成的原因,再讲“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争霸过程,最后概括影响,总结时代特征。这样的方式条理清晰,却不一定适合初中学生求知的心理。故事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容易理解历史,有助于实现历史的教育价值"什么是历史?我们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或者我们也可以这样表达:“历史是人类生活经验的回忆”当然这样讲对初中七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太过抽象。举个简单的例子,早晨我们醒来,思维便延伸入过去的时间领域和遥远的空间领域,也许我们会把过去发生的事情,看见的景象,跟别人讲过的话,心里的想法等等印象结合在一起,并且同我们现在的想法和明天要说的要做的种种事情联系在一起,这种过去事件的印象和观念的结合就是历史,它只是一个普通人生活的历史。美国历史学家卡尔见克尔说“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都以他对过去的认识以及这种认识对他的目前行为和将来的计划的应用为根据”这也许就是智慧所在。学史使人明智,“鉴于往事,有资于道”大概也源于此。课堂引入故事也是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让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感悟历史,然后更好的指导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在多年的求学生涯中我总有这样一个体会:我们在自己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对老师曾经讲到或提到过的东西比其它完全陌生的东西要有兴趣得多"从这个角度来说,用历史故事来再现历史这种思维方式,也许会有开放式的教育影响,未来也许可以从故事中可以获得有益的思想与价值启示。

四、故事的来源

(一)利用教材中选用故事

历史教科书中有许多现成的故事,它们有的短小精悍,有的生动有趣,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中破釜沉舟、三顾茅庐、草木皆兵等成语故事都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素材。这些故事有的是学生早已熟悉的,有的是学生所不

知的,教材中的这些故事成为故事法教学最直接的材料。我们在用好这些故事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的需要做增补。如对于三顾茅庐这一故事,我们可增加对当时时局的介绍,从而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刘备求贤若渴之心及对以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认识。

(二)从课本出发创编故事

在教学时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创编故事,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历史知识,也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由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创编历小故事。如学习《》一课时,就可根据教材中对郑成功内容的文字描述及的形势图,创编,义正言辞拒绝荷兰侵略者利诱的小故事。这样既可锻炼学生的编演能力,还有利于学生掌握这一知识,更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加深对的认识。

(三)选择性运用课外故事

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就可以找到许多适合班级学生的故事。有些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有些是学生们津津乐道的影视片,有些是有着漂亮插图的故事书。根据年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故事,以课外故事弥补教材内容的贫乏。历史长河中积淀着许多故事,或是真实,或是虚构,在浩瀚的故事海洋中,应当选取与教材内容相关,又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外故事,作为故事教学来源。

五、故事选择的原则

(一)真实性

首先,选择的故事必须符合历史史实,不能脱离史实随意虚构。这也是我的老师上课反复强调的问题,我们平时讲的故事多出自《史记》其中记载的故事写得也比较精彩。其次,在符合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

(二)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故事引入课堂最原始的动力,但是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适宜引入课堂也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趣味,更不是有趣味的故事都可以引入课堂,我们课堂上讲的故事几乎都与课本内容相关,趣味性原则个人认为有以下两点:首先,故事情节生动,对学生有吸引力,其次,故事要有新鲜感。

(三)针对性原则

现在的初中历史课堂更多的还是采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即老师讲学生听,历史故事引入课堂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多还是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提供“意义学习”的材料。因此,针对性原则是故事选择的根本意义所在,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提供潜在的动力。首先,历史故事要紧扣历史课本和教学主题,从课本上的内容来挖掘故事。其次,要针对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史学意识和思维能力。

五、结语

总之,初中历史故事教学法要服务于教学主旨,所选取的故事要有典型性、重要性、可拓展性;故事要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兴趣,这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故事要紧扣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教学主题,具有针对性,要尽力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要把握好时机,让历史故事紧扣文本内容,课中插故事突破重难点,给学生带来悬念或意犹未尽之感。故事教学充满魅力,把故事恰如其分地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的不同阶段,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理解历史的能力。

参考文献

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第6篇

作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情感教育

历史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历史教学是学生系统、理论学习历史的开端,因此,在初中阶段做好历史教学工作,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历史教学中加入情感教育,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枯燥的历史事件变得生动起来,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情感教育开展历史教学的意义

所谓的情感教育,指的是在教学中,深入情感,通过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当前有许多教学科目都采用过这种教学方法。初中历史教学,是初中生学习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它不同于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许多知识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到的,历史记录的都是过去的事情,是人们对于过去所发生事情的反思,初中生的思想认识还比较浅薄,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许多学生感觉到史学习枯燥无味,觉得历史上发生的都是过去的事情,和现在的生活无关,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而在教学时,引入情感教育,使初中生在情感上认同历史,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历史教学的内涵。

二、情感教育,优化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

1.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观,激励学生学习历史

情感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进行情感教育。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第一要义就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观,历史是一门与思想认识相关的课程,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历史知识时,只有认识到了历史学习的意义,学生才会积极学习。

在历史课本上具有高尚道德观的著名历史人物,多如过江之鲫。例如,在学习《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令学生用心感受丝绸之路的来之不易,感受张骞为了国家无私无畏奉献的故事。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讲解同时期的一些历史名人故事,如苏武牧羊、霍去病抗击匈奴的故事。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对于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没有正式建立的学生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可以健全学生的道德观,而且这些小故事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学会借助历史学科的特点,运用情感教育,优化历史教学。

2.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展现历史教学意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唐太宗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像人们展示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历史,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最多、最全的历史知识,在考试的时候取得高分,这是历史教学的结果,并不是历史教学的全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

历史教学,在初中阶段中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正确判断是非的重任,这一任务也是历史教学思想的体现。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热衷于尝试新鲜事物,自制力差,对许多事情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历史这门课程,虽然不如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实用性大,但是在引导学生正确的判断是非上,还是具有较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运用情感教育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经常会涉及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是非功过的评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由于受价值观、思想认识的影响,在评价他们的时候,往往较为片面偏激,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用客观的视角对待这些历史人物,让学生意识到什么样的是非标准是正确的,以此优化历史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3.培养学生历史审美能力,欣赏历史之美

历史这门课程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在历史教材中学生不但能够学到丰富的历史人物故事,还能欣赏到由前人创造的文明古迹和文化。例如,古代的丝绸、瓷器等一直到今天依然享誉世界,蜚声中外。

在历史教学中,关于中国文化之美的典故无处不在,教师在教学时运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能力,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这样历史教学的内容得以延伸,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这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

总之,情感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升华历史教学的内涵,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正视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优化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第7篇

提起李清照,后人往往对她的婉约风格赞不绝口。古代妇女的社会与政治地位很难得到肯定,文坛上的女性如沙漠中的绿洲,并不多见。而李清照的出现,可谓横空出世,她,多愁善感,缠绵含蓄,以婉约之词描写了儿女的缠绵情怀,她确实是一个以婉约词风著称的女诗人。然而,“千古第一才女”在国家破碎的时代大背景中却有着严重的抑郁情结,也就是现代医学意义上的抑郁症患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个句子已经把愁写尽了,写得登峰造极,世上不可能有比这更生动的写愁的佳句了,从此写愁似乎成了李清照的专利,别人不可能超越她了。然而,这绝对是一个抑郁症患者才有可能写出来的句子。七对叠字,好几个难以发出的齿音,连用在一起,只有愁肠百结者才有可能这样去写。

李清照身上有着抑郁症的所有那些症状,比如抑郁症患者会对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活动都丧失了兴趣,是的,她说“日晚倦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抑郁症者还会启动否定性的心理防御机制,以获得短暂安慰。在南方的元宵节,在国破家亡贫病交加之际,李清照靠幻化出往日年轻时代的中州盛日来聊以,“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现代医学意义上的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患者还会对现实失去安全感,疑虑重重。“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似暗示赵明诚背叛自己,有天台之遇,“春到长门春草青”,似借陈妃失宠来暗示自己失宠,“似愁凝、汉阜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又似借汉皋遇仙女解玉佩的故事和班婕妤因为赵飞燕而失宠的故事来自比。更在《金石录后序》中提到,赵明诚有“殊无分香买阿屦之意”,也就是说丈夫想纳妾了,丈夫临死前还交待她,要求她与宗器共亡存,看来老婆的性命还不如那一大堆破烂金石书画,到底是赵明诚真的有了背叛她的蛛丝马迹,使她怀疑了呢,还是她只是对聚少离多的二人关系感到怅然所失并多心忧虑?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面对这些愁到怨又怨到恨的词章,他们千年来那种模范夫妻的美丽牌坊实在是应该受到质疑。当然还有那个张汝舟,这个原本平庸之极的男子,他的名字却因与李清照的一场短暂荒唐的婚姻而被历史记住了,他带给李清照身心上的创伤更加增添了女诗人对现实的不信任吧。想想吧,在一个女人必须三从四德而男人却可以三妻四妾的时代,一个敏感如李清照,才华旷世如李清照的女人,能不患上抑郁症吗?

她是一个没有子嗣的女人,是个死了丈夫的寡妇,同时又是离婚女人,可以说在那个封建社会里,从生理到心理上基本上没有什么正常人的世俗欢乐,至于头痛、神经衰弱、低血糖、失眠和食欲不振等症状,那肯定是常常伴随着的,思伤脾忧伤肺,总之她身体欠佳,焦虑升级,有了严重的生理反映,“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她越来越瘦了:“人比黄花瘦”,“绿肥红瘦”,“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时代造就的抑郁人生

把李清照的词放到时代大背景中去看,她的愁绝不仅仅是由于闺中的情绪,更是由于国家破碎造成的时代的大悲痛,她的有些诗词简直有了她的同乡辛稼轩的风格,比如“天接云涛连晓雾”,比如“生当做人杰”,再比如“千古风流八咏楼”“木兰横戈好女子”等等,让人感慨她身上毕竟有着北方的基因,与一般南方的婉约派们是多么地不相同。她绝不是一个“才女级”的人物,她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她作为一个女子欲将血泪寄山河而不得,作为一个生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的女知识分子,心性太高,敏感多情,如果不患上抑郁症,倒反而奇怪了。

于是她有着太多的愁,情愁、家愁、国愁。她的愁完全是中国式的:欲说还休,找不到出路,自我消受。她抑郁得很严重,以至于自我幽闭,整日呆在有海棠树的小院子里,足不出户,仰望着天空中飞过的大雁,衣裳单薄,立在西风凋零的丛中吟哦。

史记中的小故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剧本教学;潜在价值;设计要领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9A-0076-04

从文本体式看,《公仪休拒收礼物》(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0课)和《负荆请罪》(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5课)都是剧本。人教版小语教材没有安排剧本类的课文,但在人教版五下“口语交际・习作五”的口语交际部分,提出了表演课本剧的任务,任务分为两部分内容:把课文改编成剧本;排演。

查阅《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阶段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没有出现“剧本”的概念,更无从谈起具体的要求。第四学段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有相关表述:“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对于文学作品,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当然,这样的要求不仅简而笼统,也未对小学的剧本教学给予实在的指导性意见。

课标里所提的“戏剧”包括剧本,但比剧本的内涵与外延要大。仅就剧本而言,就可以分为话剧剧本、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小品剧本等几类,苏教版教材中出现的这两篇都是话剧剧本。

一、剧本的文体特征

剧本是一种文学样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话剧剧本是话剧演出的脚本或称底本,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

1.具有独特的形式与结构

剧本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提示组成。舞台提示包括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道具、布景等,描述人物的表情神态、形体动作以及内心活动等。如《公仪休拒收礼物》中,文本一开始就对故事发生的背景作了说明:

时 间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下午。

地 点 公仪休家的客厅内。

人 物 公仪休:鲁国的宰相。

子 明:公仪休的学生。

而“[幕启,子明坐在席上读书。公仪休由内室上。”交代的是人物的上下场,多以符号“[”表示;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则以符号“( )”标明,如子明和老师说话前“(忙起身向老师行礼)”。

根据剧情的繁简、场景的变化,剧本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是独幕剧,《负荆请罪》是两幕剧。

正是因为剧本有着独特的形式与结构,所以,我们一眼就可以将它从众多的文学样式中识别出来,这是它的“身份证”。

2.以台词作为主要手段与内容

台词是剧本的主体内容,表现为人物的对白、独白以及旁白。台词是剧本最重要的叙述手段,是剧本展开故事、推进情节的唯一办法。这就把剧本与可以灵活、综合使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来展开故事、推进情节的小说区分开来了,虽然很多剧本本来就改编自小说。

台词即对话(也包括独白与旁白),是剧本艺术的集中体现。相对于其他文学形式,对话对剧本来说作用更大,地位更加重要。因此,剧本中的对话具有其特殊性。第一是对话富于动作性,如《负荆请罪》中廉颇到蔺相如府上请罪,廉颇对蔺相如说:“蔺大人,请您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读者读到这句话,脑海中的人物就不仅在说话而且同时是在行动的。第二是对话往往言简意深,如《公仪休拒收礼物》中,公仪休对送鱼的某大夫的管家说:“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可这鱼我不能收哇!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请你务必转告你家大人。”公仪休说自己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吐,显然要表达的意思要比字面的意思丰富得多,听这话的管家明白这话是话里有话,可又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应对公仪休的拒绝,只好“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提着鲤鱼下场”。第三是对话的抒情性,这是因为剧本无法直接使用抒情的表达方式,情到深处时,“只好”让人物通过对白或独白传达内心的情思。

3.舞台性

话剧是舞台艺术,作为演出脚本,剧本必须适应舞台需要,展现舞台艺术的魅力。最明显的是剧本中的舞台指示,它是以剧作者的口气来写的叙述性的文字说明,包括对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的交代,对剧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形体动作及内心活动的描述,对场景、气氛的说明,以及对布景、灯光、音响效果等方面的要求。

剧本的舞台性最本质的体现是戏剧冲突节奏快,人物性格对比鲜明,场景集中。受舞台时空限制,剧本不像小说那样可以缓慢的节奏多方面地展开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往往推进快,烈度强,猛烈撞击着受众的心理。剧本中的人物个性鲜明,性格反差大。剧本中人物活动空间就是舞台,而舞台作为场景的变化是有限的,因此剧本必须把人物和情节集中到一个或几个场面中来展现。

二、剧本教学的潜在价值

剧本教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其研究很少,比如,因为剧本也属于叙事文学的一种,把剧本混同于小说,进行人物、情节、主题分析的做法就不在少数。

那么,剧本教学的主要价值应该怎么定位呢?

1.学习欣赏以对话为核心的舞台艺术。

剧本说到底是为了舞台演出用的,虽然它也是以文本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但我们阅读时也要有一种舞台的感觉,所以,无论是作为文学文本的阅读,还是作为舞台表演的脚本,剧本教学应当指导学生学习欣赏剧本的舞台艺术。

对话是阅读、欣赏剧本的关键。故事依赖对话展开,冲突全凭语言呈现,人物在对话中演绎着自己的性格特点,可以说对话是剧本艺术的核心。我们贴着语言想象人物的心理,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特别是揣摩对话的言下之意、言外之意,更深切地领悟语言艺术的精妙。比如,蔺相如的一句“还是以和为贵嘛”,就远不止人与人应该和睦相处这么一层意思;公仪休说:“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绝不能仅从字面去了解,而应联系公仪休前后的话,明白他是故意这么说从而拒绝别人送的鱼,懂得他清廉自守的品质。

高尔基说:“剧本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样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是作者的提示。”这是剧本的艺术魅力所在,抓住对话感受这种魅力正是剧本阅读的价值所在。

2.领略剧本独有的舞台感。

舞台感是剧本独有的特点,在文本中,它是由舞台说明的简单文字所营造的人物活动背景;在表演中,它是演员活动的物理时空与心理空间;对读者来说,它是依赖联想与想象主动建构的生活场景与人物活动影像。

苏教版小语教材中的这两个剧本情节比较简单,人物关系不太复杂,学生阅读时会感觉文字比较容易理解,即使进行分角色对话,学生也许会觉得和一般文章的分角色朗读没有多大差别。但是如果进行表演,学生就会对舞台感有切身的体验。我的学生胡恺林参加《负荆请罪》表演后写道:

沈泽春在一旁提醒我,然后把我推上台。我,我不会踱步呀。我心说一声:惨了。我只好在台上走来走去,装作踱步一样。这时,台下有人嘀咕道:“踱步的话,手……”我恍然大悟,忙把手背在后面,抬头挺胸收腹,照着电视上领导视察的样子做了起来。没想到,我这一动作,却让观众都笑了。

这是对舞台感最深切的体验、最生动的描绘,是别的文学形式难以给予学生的。

3.培养以言语为中心的语文综合素养

从教师为主的“教课文”的做法转变到以儿童为主的言语实践活动,母语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要求我们摈弃简单地把剧本当课文教的做法,开展以剧本表演为核心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因为剧本表演作为情景式的场景化的语文活动,是与儿童游戏、浪漫的心理特性相适应的,为儿童所喜爱的。在表演的情境中,儿童的身心向生活打开,向言语打开,向同伴与老师打开,是全方位浸润式的言语实践与学习。美国年度教师雷夫说:“学生的表演,我没有奖励,他们每次投入其中,感到快乐,就是最大的奖励。”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9月15日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戏剧进课程,“充分发挥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的美育功能”。这对我们进一步拓展对语文作为实践性课程的认识,改进我们单纯注重讲解的语文教学现状来说,增进语文教育的美育功能,是大有裨益的。应该说,剧本是发展学生言语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优秀的与便利的载体与平台。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一个剧本的排练演出,需要导演、演员、工作人员等等,可以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全面的潜能,培养其创造力,包括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执行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综合素养,实现全人教育。

三、剧本教学的设计要领

剧本的特性决定了剧本决不能简单地当作一般的课文来进行分析式的阅读,正如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所说:“剧本实际上不是供人阅读的,剧本只有依赖于舞台与演员,才可能发出光彩。”这是剧本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1.组织表演

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这个教学内容可以是语文的知识性教学,可以是技能、策略的教学,也可以是活动式的,组织表演是以活动为载体的旨在丰富学生语文经验的教学内容。

国外是把戏剧作为一门课程来对待的,台湾与香港的戏剧教育起步也比较早。如,俄罗斯五年级语文教材在“19世纪文学”单元克雷洛夫寓言中就安排了“根据寓言排演戏剧”、“排演广播剧”等活动性内容,以教材的方式确认了戏剧表演这种活动性语文学习方式。台湾地区2001年起即列入“表演艺术”课程,并将广义的“戏剧”内涵渗透到艺术、人文和学科教学之中。香港演艺学院张秉权教授梳理了香港戏剧教育的四种模式:①戏剧作为课外活动:学校戏剧组;②戏剧作为独立科目:戏剧教育科;③戏剧作为教学法:教育戏剧;④戏剧作为学习经历;教育剧场。

苏教版小学语文12册教材仅此两篇剧本!教材在两个剧本后面的练习中都明确列出“排演”的要求,也就是说教材编者的意图也是指向表演的。同时,就学生来说,小学阶段的孩子善于模仿,喜欢玩,游戏是儿童的哲学,是儿童学习生活、把握世界的方式与途径。引导学生排演剧本是深受孩子们欢迎的,近年我两次教六年级,都带领学生表演《负荆请罪》,学生们的反响很好,“真是快乐的一节课”是他们共同的评价。

2.提供支架

围绕表演,教学还要为表演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架。教学支架相当于脚手架,是扶助学生完成表演的手段与策略的安排,包括剧本知识、舞台表演常识、故事背景等。

第一是关于剧本结构形式的认识。首先介绍剧本内的时间、地点、人物再加上方括号、圆括号,构成舞台说明;剧本的主体主要包括人物对话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生活经验、语文经验之外的文体常识性知识,需要明明白白让学生认知到位。即使六上的《负荆请罪》,和四年级下学期隔仅一年多,仍然需要温故、明确一下的。当然,了解文学常识,并不是为了记住概念,而是为指导表演服务的。特别是人物的身份、神态、动作等,都要结合对表演的推敲来领会、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