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学经典读后感

国学经典读后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国学经典读后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学经典读后感范文第1篇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1

  《黄帝内经》一书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上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当然其在中医学领域的经典地位更是家喻户晓的了。它作为一部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医学生应该好好研读的,它在养生方面也给我们很多启示,它指导我们如何才能顺应自然以达到健康和谐的状态。

  《黄帝内经》给我印象最深启示最多的就是它的前几篇,如《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这几篇论述都在养生的原则和总纲上做了精当的论述,其中一些理念极具现实意义,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故修养必谨先之。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八个字,但其中蕴含的养生之道确实可以让人受益无穷的。很早就听过“天人合一”的理论,原来觉着很飘渺甚至有些故弄玄虚,在读过《黄帝内经》之后发现,人体就是法效天地生成的,因此,只有真的只有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才能“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在读过《黄帝内经》后,我结合自己的身体和生活状况综合分析了一下,发现自己没能做到《黄帝内经》所提及到的理念。首先我觉得自己的作息习惯不仅没有类天地之道,相反,还有悖天地之道,既然要“法于阴阳”那一定得做到日出我起,日落我息,但实际情况是晚上熬夜熬到好久才睡,上午很晚才起床,这样时间久了就会发现气虚无力。我个人身体一向还是很好的,体质不错,因此我一向不注重这些,认为这些离我还很远,老了在养生也不迟,在读完此书后我发现养生要从现在做起,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大到情志,小到作息习惯在生活中我以前不注重自己情绪调节的,当然也很少注意自己的作息习惯,现在普遍大家都睡得很晚,殊不知这些都是背离阴阳之道的,而且平时也不注意情绪和精神的调节,在读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时才发现对精神的调节以及对情绪的控制对健康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看来这些谨小慎微的地方如果不注意真的会出现很严重的状况。另外现在正值春季,平时也没注意什么,在看过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后,知道春天气机是生发,条达,舒畅的,因此内心也应该是这样的。“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这些也就提醒我们应该内心恬淡,而且应该到外面出去走走,这才符合养生的大道。

  另外,纵观《黄帝内经》,它不是一时一家之作,融合了几代人的心血,它是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同时它也作为一部国学经典流传于世,该书巧妙运用以岐伯和黄帝等人的对话形式,使一些理念深入浅出,很精当的阐述了阴阳五行,四时气候,五运六气一些理念。《黄帝内经》读后,我的感受虽然没有很深,但确实得到一些体会,我想这就是收获吧,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按照这些感受去生活,虽不能达到上古之人境界,但还是大有裨益的。因为《黄帝内经》篇幅较多也没能全部看完,而且后面一些理论性较强的也不能读懂,因此仅有这些肤浅的感想来完成这次作业。今当临文嗟悼,不知所言。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2   

  在汗牛充栋的中医典籍中,我们熟悉的常用的能称得上经书的很少:大学系统读过的就四本:《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神农本草经》,《难经》。开始读这些经典时,发现读完一遍,或几遍后收获往往很少,很苦恼:读了中医经典却不知道怎样去运用,有时有这样的想法:中医是一门纯正的经验医学吗?是我们的古人在欺骗我们吗?前不久看报纸:发现中医药已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意思是不保护起来,就要面临进一步萎缩,淘汰甚至是消亡,且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医院都不是在发展扩大,而是处于求生存的状态,在现代医学日益发达的时代,有这样傻傻的坚持下去的必要吗?中医到底是科学吗?为此,我曾扪心自问,科学是什么?衡量中医科学的标准是什么?现代科学是衡量中医是否科学的标尺吗?我想不是,最简单直接的证据便是:目前很多临床疾病现代医学无法治疗,可一放到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的中医里面,疗效确实肯定,所以我不想去争论中医是否科学,中医的经典是否科学,在我的心里有一个对中医的定位和评价:能治好病就是科学。

  怀着这样的信念,反复研读《黄帝内经》,把自己放到天地自然里,把人自然化、自然人化,把地球人化、人地球化,采用传统医学取类比像方法学习经典,反复揣摩,并把自己感悟到的理运用于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有时对于现代医学的疑难杂症,却能收到覆杯之效,对一些急诊病人,也效如桴鼓。当然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在临床上碰到很多的疾病,疗效不肯定,有时甚至是石沉大海。我想是我对中医经典的理解不够,并不是中医不能治愈该病。

  下面请允许我把自己学习《黄帝内经》过程中对一些经文的感悟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1 《阴阳印象大论》篇云:….惟圣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六经为川,肠胃为海…….

  2《五运行大论》篇云:帝曰:地之下为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故燥盛则地干,暑盛则地热,风盛则地动,湿盛则地泥,寒盛则地裂,火盛则地固也。

  3 《金匮真言论》篇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谿;…….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4 《五常政大论》篇云…..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

  5 《阴阳别论》篇云: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3

  经过了半年的大量阅读《黄帝内经》,老师终于给我们解经了,当解完一段以后,每个人都站起来发言,而我也深有体会。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两汉年间,在内容上主要以黄帝与岐伯、雷公等人的对话形式展开。下面我来解一小段给大家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黄帝问岐伯说:“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呀,大都能活过100岁,而且动作灵活没有衰老的迹象。

  现在的人,年龄到了50岁上下就动作迟缓有了衰老的迹象,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们大都懂得养生之道,能够效法天地间的阴阳变化来调节自己,饮食有规律,不过分操劳,所以能活到100岁。现在的人就不同了,他们拼命地喝酒,任意地妄为,过份地生气,贪图享乐,起居没有规律,所以到了50岁左右就衰老了。”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个人从小很努力用功读书,事业一番风顺,而且从不做坏事,是一个好人,可他也只活到了65岁。

国学经典读后感范文第2篇

了解历史文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必经之路,《中华礼貌史》为我们讲述了2000年间文学的变迁。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近来读书的兴趣日益转换为围绕对某一问题的探究。

我们从何而来?我们来干什么?我们将如何而去?分别对应着人生的三个主要问题(过去,此刻,未来),也是所有宗教和哲学关心的系统问题。

我们中国人对于礼貌总抱有极其复杂的情感。回头看,汉唐盛世,犯中华者虽远必诛的王霸之气,连绵千载;而如今,汹汹而来的海洋礼貌以绝对的优势掩盖了古老帝国以前的荣光,中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离开世界中心的落寞。对于西方礼貌,我们一方面鄙夷其肤浅,而同时又艳羡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亦即“羡憎交织,但是我们终究是要融入历史的。回避过去,便迷失了未来的方向,怀疑自己的礼貌,反过来覆亡了自己,是时候了,我们重拾起旧日时光的彩贝,发掘存在于群体的文化基因,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规划我们的发展!

酝酿七载,汇聚北大国学精英,《中华礼貌史》应运而生。礼貌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而物质礼貌、政治礼貌和精神礼貌,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联、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该书展示了其错综复杂的关联,做出了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礼貌生生不息的过程。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该书将中华礼貌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礼貌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礼貌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联,彰显了那些对礼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礼貌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礼貌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力图将中华礼貌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了中华礼貌在世界礼貌进程中所处的地位。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有云:“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不敢言“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但求对我们的历史多一点微笑。在如今喧嚣繁杂的快餐文化,阅读这么几卷大部头的学术著作,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有史则有国,每每掩卷,总有种热情澎湃于胸中,由衷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我属于缔造这一礼貌的群体,我应当尽自己的力为她再次赢得荣光!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

如果回避过去,便迷失了未来的方向,怀疑自己的礼貌,反过来覆亡了自己,是时候了,我们重拾起旧日时光的彩贝,发掘存在于群体的文化基因,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规划我们的发展!

礼貌史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而物质礼貌、政治礼貌和精神礼貌,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联、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该书展示了其错综复杂的关联,做出了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礼貌生生不息的过程。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结合,力求史笔、议论、才情三者相结合。该书将中华礼貌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礼貌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礼貌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联,彰显了那些对礼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礼貌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礼貌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力图将中华礼貌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了中华礼貌在世界礼貌进程中所处的地位。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有说过:“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不敢言“究天地之际,通古今之变”,但求对我们的历史多一点微笑。在如今喧嚣繁杂的快餐文化,阅读这么几卷大部头的学术著作,确实是一项不小的挑战。有史则有国,每每掩卷,总有种热情澎湃于胸中,由衷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我属于缔造这一礼貌的群体,我应当尽自己的力为她再次赢得荣光!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

《中华礼貌史》资料概要:本书将中华礼貌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礼貌史上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礼貌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联,彰显那些对礼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礼貌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礼貌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

《中华礼貌史》读后感,

经常读阎先生学术著作的人或许都会觉得这本书实在是卑之无甚高论,就是把一些他在其他地方说过的话得到的结论整合整合,简化简化,时不时再加上几句俏皮话。的确如此,我买这本书的主要思考是想把作者已刊行的作品收集全了。当然,正如后记中所说“抛开琐细考订,借机梳理一下对此期官僚政治制度的认识,也不为无益”,作者是这样,我们读着当然更是如此了。从这一好处上讲,此书不妨可看作是作者今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小结,切不能够市面上的那些所谓“普及读本”视之……

国学经典读后感范文第3篇

《论语》读后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身为中国人,不但要关注当代文化,更应该回顾由我们的祖先从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于我学识尚浅,只能品读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样受益匪浅。

孔子应该说是中国儒派的创始人了,他的《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最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

《论语》中有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还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从表面上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难,但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去想,总会有新的发现。而我们也从过程中获取了更丰富的经验。孔子的这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现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过细读《论语》,仅阅两句话,就收获了这一学习方法,难道那些对古文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

《论语》中有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积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山,到时风雨自然兴盛了。只有积累一滴滴的水,才能汇聚成深渊,蛟龙自然来了。只有积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也就养成了品德,心灵也自然升华了。只有积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后就拥有了相当庞大的实力,成功自然会尾随而来了吗?

《论语》只是众多经典古文中较优秀的一部,经常品读古文,不仅可以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还教会我们学习、做人,它们难道不是我们的文化老师吗?

《论语》学习心得《论语》是一部举世闻名的国学经典,许多人崇尚它和为贵的处世哲学,而我,则更迷恋它对理想的追随。

确实,整部《论语》都隐约的从礼仪、为政、学习等方面体现着对理想的追求。在《论语》里,有一大段还特别描述了它。 子路、曾皙、冉求、公西华和老师孔子在谈理想。子路抢先一步,急忙道出了自己的理想:给我一个很大的国家,但兵荒马乱、礼乐崩坏,我用三五年的时间,就能把敌人赶走,而且人人都举止高尚,成为一个礼仪之邦。冉求在老师叫他之后慢慢地说道:给我三五十里地,那里也有战争,给我三年时间,我就能把国家重归和平,但我可不敢把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成礼仪之邦。他们的态度可谓一个比一个谦逊,到了公西华,他说他只想做一个帮助实行礼仪的道士。 最后,孔子叫到了一直在专心弹琴的曾皙,只听琴声渐轻,当一声,乐曲结束,曾皙坐了起来,说道:在万物复苏的春季,我带上朋友、妻子还有一群孩子,到刚开冻的河里去洗澡,然后去唱歌跳舞,之后,就唱着歌回家。 这时,一直不发话的老师说:我同意曾皙的观点。 老师私下里又对曾皙说:他们三个人的理想太不切实际:子路如此性急,肯定治理不好一个礼仪之邦;冉求虽说是三五十里地,但也是一个国家,有人民群众,有政府;公西华只是想做一个道士,但礼仪的事太大太重要了,非君子不能做呀。而曾皙的理想,不宏大但最接近人生的起点,最重要的是,他倾听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是啊,我记得苹果之父乔布斯说过: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追随人的内心心灵和直觉的勇气,因为心灵会告诉你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而现在,许多人很忙碌,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都在为别人而活。现在还有多少人在仰望星空?有多少人感受着四季的更替?有多少人会去倾听花开的声音?所以,我们不应该只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不应该只有一颗冰冷的心。 那么,就多去看看大自然吧,这时,你会全身上下都充满了能量。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你会很快乐。 所以,就请你停下疾行的脚步,等一等落在后面的那份纯真、那份快乐,去寻找真正的理想吧!

读《论语》有感《论语》是一本朴素的书,它没有浮华的辞藻,华丽的语句,它只是用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们一个又一个朴素的道理。--题记

我们都知道百善孝为先,一个人想要成为君子,就要先对自己的父母,兄弟恭敬。孔子认为,一个人除了生病一定会让父母操心之外,其他都不能让父母操心,这样才是真正的孝。这使我感触颇深,自己几乎没什么事能让父母不操心,我还是需要尽更大的努力才能做到孝啊。

一次, 孔子给他的学生们上课,他问曾子说:曾参,你知道我一贯的作风是什么吗?

曾子说,我知道。孔子于是高兴的走了,其他人问他孔子的一贯作风是什么,曾子说,是忠恕之道呀。忠与恕,便是孔子的作风。中心为忠,如心为恕;一个人只有把别人放在自己心里的中心才能做到忠,一个人只有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思考才能做到恕。很多人一生都背负着仇恨,是因为他一直无法宽恕别人的过错。在古希腊,有这样一个神话,大力神赫利克勒斯发现山路上有一只袋子,于是想打破它来显示自己的力气大,但是它一直没能成功,而那个袋子反而越来越大。这时,一为哲人告诉他说:这是仇恨袋,你越击打它它就会越大。而生活中的我们是不是也在不停的击打着放在自己面前的那一个个仇恨袋呢,最后我们不但没能击败它,却使自己的心情更加糟糕,这就更加得不偿失了。

国学经典读后感范文第4篇

                        ——赵镇第三小学读书节活动总结

历时一个月的读书节活动已经落下帷幕。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校同学积极参加“经典相伴,快乐成长”读书活动,真正让学生体验了“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的滋味,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各个班级都有效地组织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们亲近书本,与经典为伍,向圣人学习,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

一、加强宣传,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我校把四月定为读书月,各班以“读书”为主题办好一期黑板报,孩子们把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读书内容贡献出来,有名人读书故事,有读书的名言警句,有推荐阅读的书目,内容丰富多彩。利用国旗下讲话时间,举行读书节活动开幕式,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精彩讲话,整个校园内充盈着浓浓的读书氛围。

二、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

1、人人捐赠图书,共建“班级图书角”。

在学校的宣传引导下,各个班级迅速展开图书捐赠活动,同学们纷纷把自己收藏的图书带到学校来,充实班级图书角。“众人拾柴火焰高”,同学们都怀着“好书共分享”的心态捐出自己的图书。班级之中举行了好书交换活动,同学们畅游书海,校园里洋溢着浓浓的读书气氛。

2、好书大家分享,共同畅游书海。

在四月中旬,学校开展了“好书推荐”活动,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我最喜爱的一本书”评选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向同伴介绍自己读过的一本好书的主要内容,低年级可由教师向学生推荐,然后各班选出5份优秀“好书推荐卡”参加学校展览、交流。在好书推荐会上,同学们交流阅读心得,畅谈阅读体会,极力向同伴推荐自己最喜爱的书籍。看到孩子们对书如此倾心,如此爱不释手,我知道他们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读书。

3、经典美文诵读,共抒心中激情。

按照学校读书节的活动安排,我们每天利用早读时间开展了“国学经典古诗文”诵读活动,特别是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要求每个班进行古诗文诵读活动的展示,要求学生着装统一,内容为古诗文,形式多样,每周一全体师生聚集在操场上,台上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了数篇经典美文,孩子们字正腔圆,激情澎湃!

4、我读书,我快乐,乐在其中。

4月26日——4月30日,我们分低、中、高三个年段开展了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心情享受读书带来的巨大快乐。

低年级:“我给古诗来配画”:《咏鹅》、《池上》、《江南》……一首首优美的古诗配上色彩明丽的图画,你能说孩子们不快乐吗?中年级:“我的读书笔记”——摘抄精华:三、四年级的学生把自己阅读中的好词佳句美段,摘抄积累下来,“不动笔墨不读书”,谁能说这不是读书带来的收获呢?高年级:“我的读后感”:五1班的陈娜同学在《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中这样写道:俗话说“团结力量大”,读完这本书,我再次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同时我明白了:对于自己决定要做的事,不能半途而废,要积累经验,要不怕失败!五2班的李艳雪在《读<王子复仇记>有感》中有这样一段感慨:“同伴里面有敌人,敌人里面有同伴”,初读此话,我还被这“绕口令”折腾的云里雾里,但细细体会,才发觉这就是真理啊!……同学们从书中学到了很多很多,可谓:受益匪浅。

国学经典读后感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0―0029―01

学生的德育过程,需要在活动中内化道德认识,并在实践中外化成道德行为。而班级德育活动是以实际生活为载体,以实践体验为途径,以主体发挥为方式,以道德培养为核心,以学会正确处理自然、人、社会三者的关系为主要目的的有组织地开展的各种活动,是不断内化个人品德的教育模式。学生参加活动,必然在活动中与人交往,参加的活动越多,交往面越广,交往的频率越高,这正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做人的极好机会。在交往中,他们会认识到互相协作,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重要,他们必须按照应有的道德规范去处理好自己和他人,自己和集体的关系。他们以往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得到实践,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又会获得新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情感。

一、读一读,提高认知水平

学习启迪心智,学习净化思想,学习陶冶情操,学习升华境界。而作为学习中最基本的诵读,不仅是让一个大脑与心灵呼应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体内的“脉”同步在接受、在感悟,被治理的过程。根据我校现有学生年龄特征,我们对不同学年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诵读指导与教育。经典文化的诵读重在引导学生从传统的经典诗文中汲取营养,让学生在感受祖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达到德育认知和德育情感的培养。诵读让学生在文化底蕴积淀的过程中突出创新人格与现代精神的塑造,使学生在充满书香的校园中健康成长。从读童话故事到中外名著,从人物传记到中外历史,学生在书中明道德,在书中敬英雄,在书中了解中国文化,在书中锻造个体的人格。诵读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意识,开阔了学生的胸怀,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于潜移默化中达到了德育的目的。

二、做一做,拉近距离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播种好习惯,收获好品质”。良好的习惯的培养会使日常行为中表现的“德育”逐步累积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就会变为引导和激励我们需要的精神力量。为了规范和提高学生习惯的实效性,我们在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上,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遵循科学性、反复性、全体性的原则,适应学生实际,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

我们不仅要营造爱读书,乐读书的氛围,而且要做到用书中的道理和事迹影响学生的行为和习惯,做到与书中的人物拉近距离,用英雄人物的思想精神激励学生,用五千年历史文化感染熏陶学生,用身边的英雄楷模净化学生,让孩子在读经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学校针对不同学年段的学生在班级开展各种活动,要求学生不仅要会背诵经典,而且要结合对国学的认知反思自己的行为。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边读边悟边学,逐渐形成知事、明理、动情、修身的道德情感。

另外,班级举办“知周、学周”竞赛活动,在学生汲取国学文化营养的基础上,达到“知事、明理”的目的;通过撰写影评和读后感、召开主题班队会、讲故事及演讲比赛等形式,使之上升到“动情、修身”的阶段。同学们的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自发开展了“爱校园从我做起,富家乡从现在做起”的活动,积极争做好事,争做创新能手,争做好儿童。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将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反馈到道德实践中来,从而使班级德育有了完整的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比一比,激发热情

国学经典读后感范文第6篇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以创建“学习型学校”为导向,以县教育局小学“读书、写字、诵读”活动方案为基础,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科学体系,营造“书香校园”,引导学生博览群书,增长见识,发挥潜能,提高素质,让学生在阅读中快乐成长;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舞台,为学校内涵发展增设平台。

二、目标与要求

实施小学“读书、写字、诵读”活动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进程,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构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科学体系,真正地让小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形成“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逐步形成认真读书,善于写作,规范汉字的行文书写的文化氛围。

三、方法与措施:

1.纳入校本课程计划,强化阅读指导开发校本课程,每两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语文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着,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每天至少有半小时自由阅读时间。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思路,逐步形成课外阅读的基本课型,如:阅读指导课:这种课型主要是教给小学生阅读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会做简单的读书笔记或读书卡片,学会上网查找资料;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高理解能力、评价能力、想象能力等;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等;一、二年级写填空式读书笔记,三、四年级写摘录式读书笔记,五、六年级采用摘录好词佳句和感想相结合的形式。读物推荐课: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选择读物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因此,我们要上好读物推荐课,可以通过讲解主要内容、朗诵精彩片段、讲故事等各种形式向学生推荐读物,也可以同学之间、小组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书籍。阅读欣赏课:这种课型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可以通过配乐朗诵、角色表演等各种方式,促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审美能力。读书汇报课:这种课型是在学生课前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汇报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的感受与收获。主要形式有:①读后叙述:组织学生复述自己读过书籍的内容。②开展辩论赛:对读物中所提到的相关论点开展辩论,促进阅读效果的提高。③交流评论:交流自己阅读的方法,对书中的人物及写法进行评点。④表演展示:让学生把看过的内容,自编成小品、课本剧等形式,在汇报课上进行表演。

2、加强图书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学校要着力做好图书室装备工作,丰富师生的阅读资源。学生报刊读物种类多,数量足,不少于5种,班级各类报刊累计不少3份;每学期向师生提供不少于3本的必读书目。学校要有专用阅览室,力求面积足、采光好、布置美。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专、兼职图书管理员,各班级配有学生兼职图书联络员,建立健全图书借阅制度,有计划的开展借阅活动,保证学生每学期平均借阅3-5本书。开辟“跳蚤”书市,鼓励学生将家中的藏书变为“行走的书”,以书为媒介,广交书友。要利用校园空间,合理地设置阅读文化环境,让师生主动亲近阅读。定期推荐一些可读的优秀书目,以供教师和家长选择引导孩子读书。

3、倡导师生同读,实现师生共进。书籍记载着人类成长的历程,把文明代代相传,绵延至今。无论是严谨雄辩的哲学思想,还是奥妙无穷的科学知识;无论是精美绝伦的唐诗宋词,还是神奇有趣的神话传说……无不以书的形式传承至今,书籍是人类历史的见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从促进师生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引领教师和学生,形成“与书为伴”、“与书为友”的良好读书风尚,实现‘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读书使人文明”目标。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学习型教师,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形成学习、思考、教学、提高的良性循环。在教师间开展读书笔记交流、读书知识竞赛、经典诗文诵读、读书故事讲述、读书成果展览等活动,激发教师读书热情。教师每人每年购置2本图书,订阅1份报刊(必是教育杂志)。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每学期都要举办“语文课外阅读名着讲座”,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上一节课外阅读公开课,要有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跟踪检查记录。通过开展师生同读一本书,同背一首诗,同写一幅字的“三同”活动,达到师生共同成长。

4、开展多种活动,培养阅读兴趣有计划地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组织“书香班级”、“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小书法家”评比,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

5、强化考核评比,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我校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把学生的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之中。各部门要狠抓计划落实工作,以检查促开展,以活动促提高,以评比促提升。尝试采用活动评价、作品展示、读书记录卡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评价。

6、加强课内外结合,拓展阅读时空以阅读课为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自觉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具体安排:

(一)前期准备

1、创设浓郁的校园阅读氛围。利用校园空间,合理设置阅读文化环境(如廊道文化、阅读墙、标语牌、宣传栏、校园花木文化、班级图书角等)

2、建立健全班图书管理体系,每班配有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的借阅和收发工作,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图书和同学们交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3、配齐班级的报刊,建立健全报刊管理制度。

(二)常规性过程管理

1、每学年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读物,倡议家长与学生共读。

2、使用学校的图书室和阅览室,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积累知识。

3、定期开设“语文名着阅读讲座”或“名着欣赏讲座”。

4、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读书卡片展、阅读手抄报。

5、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沙龙活动、赛诗会、文学人物评论会。

6、定期组织“书香班级”、“班级阅读之星”、“诗词诵读大王”、“最佳读后感奖”、“最佳读书小报”等评比活动,激励学生自主读书。

五、活动阶段:

(一)宣传发动,制定计划。

1、每位学生制定个人的读书计划,使他们充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来读书。如:安排中午的时间,晚上完成家庭作业后的时间,周六、周日的休息时间。每天读书不得少于半小时。

2、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提倡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选择合适的读物,慢慢引导孩子扩大阅读范围。

(二)实施行动。

1、开辟三大阅读时空:

(1)充分利用《阅读与写字》这门新课程,在比较正规的时间段,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阅读指导方式,例如:开启词句百宝箱、美文美段赏析、读书故事会、演讲比赛、朗诵比赛,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享受到读书的快乐。

(2)充分利用早读、午间、课前五分钟、放学十分钟等零散的阅读时间段,培养语文值日生,开设晨曦书简,带领学生欣赏优美词句段或古诗词,使阅读时时在、处处有,使学生天天采到果实,寻到宝藏,及至打开知识的大门。

(3)发动学生把好书带回家,和家长共读一本好书,开辟出家庭这块阅读的馨香乐园,使阅读成为家庭的一种习惯,使阅读更好地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2、开展交流活动。例如,学生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分享。老师和学生一起共读一本书,谈谈读书心得。

3、老师做好导读工作,引导学生阅读方法。提倡个性阅读,初步教给学生读书做记号,读书做笔记的简单读书方法。要求学生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摘录在“采蜜本“中,鼓励学生多写读后感日记。同时,定期进行读书笔记展评供大家欣赏。

4、运用教材进行拓展阅读,从教材扩展延伸。在用好教材以外,安排一些相关的读物。例如,学习课文《开天辟地》后,引导学生阅读神话故事。这样,既可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又将课外知识融入课堂学习中,让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帮助。

5、利用板报和每天诵读《日有所诵》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通过做书签、古诗文诵读、绘制读书小报、讲故事比赛、读书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六、具体安排3月份:

1.充分利用语文课堂主阵地,广泛宣传读书活动的意义,让学生懂得“我的眼睛因好书而明亮,心灵因好书而澄清,品德因好书而高尚,灵魂因好书而纯洁。”

国学经典读后感范文第7篇

一、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今年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提出要增加语文课本中的古典诗歌篇目的指导意见。总书记的指示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教育教学的方向,要增加以古典诗词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力度,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用优秀传统文化去浸润当代教育。第十二届“孔子杯”全球华文作文比赛的主题是“我心目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是对总书记有关指示的最好响应。

孔子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半部论语治天下”,他的儒家学说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是历代王朝治理国家的纲领性文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诲人不倦”等经典教育名言影响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教育教学,他是对我国教育事业影响最深远的大教育家;“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他的为人处事之道永远是全球华人的处事准则和做人根本。第十二届“孔子杯”全球华文作文比赛以“孔子杯”命名,这是对以孔子思想学说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最好传承和弘扬。

二、对主办单位的认识。

孔子历史上籍贯属鲁国,山东曲阜是孔子的故乡,所以举办以“孔子杯”命名的作文比赛,非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莫属,主办单位是曲阜的最高学府――曲阜师范大学。主办方是著名的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和语文教学知名刊物《现代语文》杂志社等。曲阜师大是山东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内知名的师范院校,笔者远在广东揭阳,每年的高考填报志愿,仍有不少学生咨询贵校,体现了广东揭阳学生对曲阜师大的钟情,只是贵校在广东省没有招生计划而未能如愿。《现代语文》杂志是一本服务语文教学的专业杂志,其专业性、指导性、权威性毋容置疑。当今一些所谓的学术期刊打着学术的幌子,只要给钱就能发表文章的“金钱至上”之实。而《现代语文》杂志社始终特立独行,从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发表质量低劣的文章,始终坚持不论何人、以质取胜、服务教学的办刊原则,向广大语文教师和其他教研工作者推出质量上乘的精品专业性杂志。这次举办“孔子杯”全球华文作文比赛,又是公益性质,不收取参赛费用,绝无仅有。从这个意义上讲,曲阜师大国学院、《现代语文》杂志社等主办单位真是难能可贵,值得褒奖。

三、对我校参赛的认识。

我校是一所区级重点中学,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市级重点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对作文的认识一般不是很高。但接到这则比赛通知后,我们高二级语文教师商量后,决定在高二年级做如下参赛组织工作:一是宣传动员。这次比赛主办单位权威,曲阜师大是孔子家乡知名学府;获奖将有机会免费去山东游曲阜、逛孔庙、看师大,获奖证书能装入高考档案袋等。这样学生的写作热情就被我们点燃起来。二是对作文比赛进行精心指导。让学生到图书馆借阅指定的国学书籍,尤其是关于孔子的生平事迹、思想学说等有关知识要掌握得一清二楚;指导学生尽量选择与孔子有关、与国学等传统文化有关联的题材,以突出这次比赛的主题;特别强调学生要书写规范,要求学生一律用方格纸张书写,我们老师还特地制作了作文比赛的专用纸张;指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表达观点,或把古文译成现代文、对古文进行仿写或扩写;指导学生可以写读后感、观后感、活动心得等。三是做好初赛作文的评选工作。学生的初赛作文收上来后,老师们进行了仔细评选,从主题、书写、内容、写作技巧等方面优中选优。四是由笔者作为代表,写出我校参加这次作文比赛的一些做法和心得体会。五是把经过评选后的参赛作品,由笔者打包快递寄给主办方。

国学经典读后感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经典;美文;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魂,也是学校的根,是学校焕发生命活力的源泉,是区别于其它学校的精神内核。学校文化不仅体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而且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经典美文是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和现当代的优秀诗文。从经典美文入手,努力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配合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可从根本上优化校园文化,让校园更美好。

一、经典美文,营造清雅环境

校园环境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校园文化建设以经典美文入手,能让环境更优美雅致。

可以利用经典美文在学校入园道路处设置与办学宗旨相关宣传标语牌,在花坛里设置有惜花爱草的警示牌,在教学楼道置有精美塑料方框,图文并茂的《弟子规》、《千字文》等名言哲理。特别要充分利用教室的空间和角落,用诗文、诗画的名言佳句装点教育墙壁。悬挂学生的诗文书法作品,举行书法比赛。教育环境体现班级特色,重在展示学生阅读经典的活动成果,包括读后感、手抄报等等。鼓励学生家长为孩子订阅报刊、购买图书,建立小书柜。大力宣传,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使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受到浓郁文化氛围的熏陶。加之校园环境幽雅,布局整齐,绿草如茵,花树相间,产生了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促劳,以美健体的功效。最终达到“校园无空地,处处都育人”的环境教育理念,使校园的墙壁、花坛、等处处都是无声的教育,处处都有无穷的启迪;经典美文能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让校园充满了文化的气息,从而为营造“人文校园”、“书香校园”、“和谐校园”,提供了文化的滋养。

二、经典美文,塑造儒雅少年

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最难“教”的,很多时候都是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来的,经典美文的意义并不是简单地背诵几首圣贤的名句,更应该重视其精神实质。我们在教孩子知识的同时要注重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

中国的经典美文,博大精深。学习经典可以让孩子吸取修身、做人、治学之道。经典诵读,可以使我们明德。懂得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懂得明辨是非;可以使我们明理。比如《春秋》《战国策》,都有很多道理;可以使我们明辩。比如《晏子》《古文观止》,都有很多辩论技巧;可以使我们明术。比如《孙子兵法》《鬼谷子》;可以使我们明知。比如《水经注》《天工开物》,就是知识性的书籍;可以使我们练才。诗词歌赋能让我们有文采,高雅不俗,比如《易经》《黄帝内经》。

“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美文能够熏陶人,激励人,引领人,完善人。孩子通过口诵心记,久熏成习,久习成性,综合素质渐渐提高,其气质就能达到一定高度,成为谦谦君子,儒雅少年。

三、经典美文,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乏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经典美文诵读不必进入考试状态,以兴趣为主,以经典为内容,可以增设多种活动,丰富第二课堂。经典美文,能够让校园生活形式更加多样,更加多彩。开展一系列的相关活动,能够来释放学生们胸中之想法,来彰显他们的个性,来进行自我教育。

四、经典美文,带动和谐文化

经典美文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我内心的关系等内容都有着十分系统的论述,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经典文化。我们倡导家庭亲子共读,师生共读,带动和谐文化。

中国古典美文有一个“礼和”的文化核心。我们可以先通过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的礼貌和仪容言行,进而培养学生“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教育他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忠恕之道;教育他们“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教育他们“自强不息”,“厚得载物”的个人与社会的健康互动之道;还有“天地之大德曰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业尊生、与时俱进之道。这都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念。社会实践证明,经得起时间考验而对品德教育起到深远意义的,就是传统价值教育。

孩子们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规矩,可爱,有礼有节,而这将为孩子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家长在诵读声中更热爱家庭,善于和孩子沟通,认可学校教育;教师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善解人意,心灵更加阳光,工作更有精神。学生、家长和老师积极参与,形成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会大大促进学校文化的内涵发展。学校的传统文化氛围更浓了,学生、家长和老师对学校的感情更深了。

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古诗词和现当代的优秀诗文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瑰丽的奇葩,我们相信,在古典美文的滋养下,学校一定会成为师生向往的乐土,更加锦绣和美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