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四德教育

四德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四德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四德教育范文第1篇

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法治__”建设,镇党委、政府决定,从现在起至今年年底,在全镇集中开展“学五法倡四德促五进”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广泛深入开展面向全镇、面向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人人学法、遵法、守法、用法,增强公民文明行为、依法办事和彰显美德的意识,推进“法治__”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建设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和精神动力。

二、任务目标

“学五法倡四德促五进”主要内容、目标任务——以学习宣传新刑事诉讼法和新民事诉讼法、道路交通法律法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矿山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为重点,倡导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教育,以法律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五进”为载体,实现“一提升两减少三下降”目标,即:进一步提升镇域群众的法律素养、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减少环境污染对我镇公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减少我镇安全生产事故和各类涉法涉诉纠纷,实现我镇涉法涉诉案件明显下降,实现镇域内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实现涉及老年人权益保障纠纷明显下降。

三、宣传主体

依据“五法”执法主体确定宣传主体,各宣传主体要积极开展好“学五法倡四德促五进”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确保法制宣传教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新刑事诉讼法和新民事诉讼法宣传主体:镇司法所、__派出所;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宣传主体:镇安监站、__交警中队;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宣传主体:镇民政办;环境保护法宣传主体:镇环保所;矿山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主体:镇安监站、__国土所。

四、工作内容

(一)开展公共宣传。通过发放学习材料、明白纸,充分利用镇村社区宣传栏,开辟村居法制宣传一条街,张贴悬挂标语横幅,在镇巨型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口号、图像等多种形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责任单位:镇文体站、镇司法所

(二)推进“五法四德”进机关,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制定定期学法计划,把五法内容纳入镇机关每周正常的集体学习中去,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切实提高 机关工作人员五法知晓率和落实率,促进机关人员转变服务态度,提高执法水平。

责任单位:镇机关党总支

(三)推进“五法四德”进乡村、进社区,促进和谐__建设。择期开展村级两委班子成员五法四德培训班,强化村级普法队伍建设,利用村级科普宣传栏等定期张贴更新法制宣传图画材料等,积极开展法律赶集、入户咨询活动,与网格化管理和村级代办服务中心相结合,建立法律咨询联系点,促进各村社区干部群众知法守法依法办事意识,促进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村居、社区建设。

责任单位:镇民政办、镇司法所

(四)推进“五法四德”进学校,加强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把“五法四德”学习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有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组织举办法制讲堂,组织开展法制图片展览等多种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增强学生学法积极性和守法自觉性。

责任单位:__中心校

(五)推进“五法四德”进企业,促进企业依法生产、安全生产、诚信经营。重点推进环境保护法、矿山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法等在企业的落实,各相关职能部门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积极宣传部门法,严格依法办事,促使企业依法经营、照章办事,避免违法违规及纠纷发生。

责任单位:镇安监站、镇环保所、__国土所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3年3至4月份,镇级制定实施方案,各单位和部门按照方案,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措施。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3年4月至11月底,各单位和部门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三)检查验收阶段:2013年12月份,区、镇“学五法倡四德促五进”法制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六、组织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的__镇“学五法倡四德促五进”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各单位和部门落实专人负责抓好本辖区、本部门的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主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活动实施机制。

四德教育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为目的,扎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为建设经济文化强市、推进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社会道德环境

围绕“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宣传教育。

1、邀请市形势政策教育和“四德”教育宣讲团深入机关、企业开展巡回宣讲。政工科负责。

2、依托公交站亭、公交车体等宣传阵地,深入开展社会宣传。运管处负责。

3、组织观看“四德”主题影视、歌曲、戏曲、摄影、文艺节目等作品。政工科负责。

4、开展传统文化经典学习活动,依托优秀传统道德资源和我市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特色优良传统,通过阅读、参观、讨论、心得交流等形式,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政工科负责。

5、建立完善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家庭道德档案和道德评价制度,强化道德引导和约束。政工科、运管处负责。

(二)培树先进典型,创建“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单位

依托和谐文明创建,在机关、行业、窗口广泛开展“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打造“四德”工程建设典型单位。

1、签订“四德”工程责任状。根据工作重点,细化责任义务,制定签订“四德”责任状。局与各单位签,各单位与个人签(责任状样本见附件2)。政工科负责。

2、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记录和公示单位职工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方面的善行义举,并每月报局政工科备案(善行义举四德榜见附件3)。各单位负责。

3、建好用好道德讲堂。建立道德讲堂,布置道德讲堂背景和文化墙。加强道德讲堂宣讲员队伍建设,按照“五个一”流程,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道德讲堂活动。政工科负责。

4、选树身边好人。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选树一批事迹突出的道德典型,通过群众评议、互动交流、事迹报告等方式,发挥道德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周围群众道德素质提升。各单位要深入挖掘道德典型,随时整理上报典型事迹,年内局将选树3个优秀道德典型报市委宣传部。各单位负责。

5、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以“感恩”、“诚信”、“敬业”、“友善”、“爱国”、“责任”为重点,结合重大活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精心设计并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道德实践活动,提升道德素质。广泛开展“学雷锋,做好人”主题实践活动,在机关干部中开展“热心为民,做群众满意公务员”活动,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在企业职工中开展“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活动,把雷锋精神转化为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

(三)加强教育治理,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1、开展文明行为引导行动。一是实施文明餐桌行动,普及文明餐饮礼仪知识和文明用语,倡导节约用餐。局办公室负责;二是实施文明交通行动,倡导文明交通行为,严厉打击违法违章道路运输经营行为。监察大队、运管处负责;三是实施网络文明行动,建立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开展网络文明志愿传播,引导职工文明上网。局办公室负责。

2、开展服务窗口整治行动。以深化政风行风建设、践行服务承诺、优化服务环境、提升服务质量为重点,扎实开展窗口服务环境专项治理,强化窗口服务行业规则意识、公平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打造依法公开、便民利民、诚信践诺、高效服务的良好窗口形象。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局成立“四德”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工科。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机构,依据各自担负的工作任务,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四德教育范文第3篇

要抓好宣传教育基础。道德建设都知道该抓,谁来抓?文明委成员、镇街都有职责。各部门联动,这就是一种鲜明导向,旨在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抓道德建设不能搞成“行政命令”,必须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所以我们的舆论要在“为什么”上多下功夫,宣传教育要深入人心,让群众知晓抓这个活动的原因和好处。道德建设就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要让群众明白道德建设是“全面发展需要、群众生活需要、社会稳定需要”,要帮助人们走出“道德无为”的误区;古语“德者得也”,同时要让群众明白人人按道德规则行事还能给自己带来益处。要通过设立道德文化墙,制定“道德公约”,向市民发放“道德卡”,通过学生带进家庭,“给爷爷奶奶念一遍,请爸爸妈妈看一遍,自己认真背一遍”。探索活动方法,形成舆论环境,把道理讲清说透,是统一思想、开展活动的必由之路。

要设立“四德”榜公示平台。“四德”榜不能凭空生造出来,它是各地开展活动的成果再现和展示。“四德”工程是各级各部门道德建设的总题目,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四德建设的侧重点也应当不同,不应平均用力。譬如,农村要突出“孝德”,企业经营部门要抓好“诚德”,机关、学校要全面开展。农村、社区公示的孝德榜,要有代表性,没进行榜示的要签订“赡养协议书”,这对子女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教育。凡是上榜的典型人物和赡养承诺,一定要经过开展活动这个关键环节,做到公开公正,取信于民,起到教育引导效果。

要搭建“道德讲堂”阵地。设立“道德讲堂”的用途主要有三个:一是传播道德知识。主讲人可以聘用专兼职人员,也可以是干部、职工群众。可以宣讲上级政策法规,道德建设小常识、小知识,以及外地经验做法等,使人们悟事明理,开阔视野。如最近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常回家看看”入法,就可讲给群众听。二是弘扬新风正气。善于活用本单位、本村居的道德资源,新近涌现出的新人新事、凡人善举,都可进入讲堂,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使新风正气上扬,积聚发展正能量。三是贬抑歪风邪气。对于出现的消极负面现象,要理直气壮敢于问责,及时消解破除。把做错事坏事的人交给群众评判,设立“道德法庭”,公决,提出解决议案,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四德教育范文第4篇

近日,全区“四德工程”建设已经正式启动,“道德建设推进年”的序幕已经拉开。全区教体系统以爱德、诚德、孝德、仁德为主要内容实施“四德工程”,全面加强干部教师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我们广大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载着推动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责任。为深入实施“四德工程”,争当“四德”标兵,展示教体战线道德文化风采,在这里,向全系统广大教职工发出如下倡议:

一、立足奉献,共育社会公德。加大家访力度,对困难学生进行调查摸底,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积极捐资、救助、帮扶困难家庭和学习困难学生,确保每一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从义务家教、义务心理辅导等方面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倡导文明礼仪,模范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助人为乐、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他人、对待工作、对待社会,满怀工作热情,为建设富饶秀美幸福新淄川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立足岗位,共树职业道德。以“争当人民满意教师,树良好职业道德形象”为目标,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为核心,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淄博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十不准”》和《淄川区职业道德基本行为规范》的要求,珍爱工作岗位,规范从教行为,增强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干事创业、廉洁自律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树立教体系统崭新形象。

三、立足责任,共倡家庭美德。提高家庭责任意识,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正确处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倡导文明家风,积极倡树清廉家风。大力弘扬孝贤文化,积极参与我向父母献孝心和敬老养老“学比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孝老爱亲意识,感恩父母养育,感恩家庭支持,创设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氛围。

四德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儒家伦理观 男尊女卑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05-02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的开山大作,作为儒家经典代表作之一,从中可以找出关于男女两性关系的最早论述。它以中国古代独有的伦理视角论述自然与人的关系,以阴阳、乾坤为其主轴贯穿全书。“大哉乾元,万资物始,乃统天”,“阳为男为刚,女为阴为柔”,“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1]从天尊地卑的论述,继而延伸到男尊女卑的两性关系,《周易》构建了其后中国传统社会所形成的男尊女卑的基本格局。中国儒家传统女性伦理观由《周易》之后,逐步完善并发展。

一、“男主外,女主内”的基本伦理格局的奠定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是一种家国同构的伦理文化。从此视角看,儒家伦理观就成为了其基本结构,宗法血亲就成为其社会依托。在这一庞大丰富的伦理体系中,一方面,宗法血亲构成了国家结构的骨骼,另一方面,国家则成为家庭的范本,家庭是国家社会的缩影。正如梁启超所说:“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而后国治是也。”[2]可见,最基本的伦理关系是在家庭中。只有“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才能体现出“天地之大义”。由此观之,古人认为的天道即是人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男主外,女主内”奠定了儒家男女关系的基本伦理格局。

因为“男外女内”这一基本伦理格局已成雏形,一系列隔离男女的具体措施和制度也就应运而生。从周朝开始,便有了这方面的文献记载。男女授受不亲,就是这样一种制度的最突出表现。《礼记·内则》规定:“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内外。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闾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3]从这段中不难看出,男女之间是有着严格的性别回避制度的。周礼规定“男不言内,女不言外”,[3]男女之间要遵循严格的礼法要求。

在儒家关于男女地位的划分中,男性活动范围由社会延伸至家庭,而妇女则只能被禁锢于家庭之内,仅仅隶属于五伦之一。她们的社会关系非常单一,已经被简化到最低程度,始终处于附属地位。梳理中国传统伦理的发展脉络,很容易看出妇女一直仅仅隶属于家庭之内,而放眼整个古代妇女观发展史,沉睡中的女性意识一直没有被唤醒。

二、“三从四德”奠定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价值取向基石

中国有着灿烂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纵观其中,礼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在封建社会中有着特定含义的概念。它产生于西周,发轫于秦汉,完善于隋唐,至明清发展至极致。它的核心思想是“三纲五常”。《白虎通义·三钢之纪》中说:“三纲者,何谓也?君臣,父子,夫妇也。”即通常意义上我们所熟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五常”乃封建礼法植根之本。其中最典型的纲领是“三从四德”,它概括地体现了对女性的严格要求。

“三从”最早记载于《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四德”是对女性内外修养的基本要求。《诗经·小雅·斯干》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4]可见自降生之日起,男女地位就已被固化,这无疑是在传达一种男尊女卑的信息,正如班昭之言:“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

儒家伦理观下的妇女的生活范围非常狭窄,在家从事的工作也不过是相夫教子。《诗经·小雅》云:“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孟子·滕文公下》有云:“以顺为妇之道也”,[5]这些都是对妇女行为和社会活动范围的规定。女子的任务就是相夫教子,为丈夫照顾好家庭,让他们安心在外奔波忙碌,除此之外,是绝不能干预政事的。《尚书·牧誓》中的:“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诗经》中的:“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这些都说明女子参政、过于显露才华都是大忌,为当时社会所不容。

四德教育范文第6篇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好!

男:今年,是伟大祖国母亲的七十华诞,也是我们曹县一中的七十周年校庆。

女:我们在此相聚,为祖国锦绣山河歌唱,为祖国盛世增色添香。

男:我们在此相逢,为全体育人园丁祝福,为我校七十生日喝彩。

女:七十年里,无数有志青年为中华崛起,奋力拼搏,勇往直前,换来今日富足生活。

男:七十年里,无数一中教师为培育人才,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创造大好教育环境。

女:红心向党,培育英才,不忘立德树人初心, 牢记培育人才使命。这是我们教育单位的根本宗旨。今天我们在这双喜临门、家国同庆之际,在此举行“庆华诞不忘初心 贺校庆牢记使命”颁奖典礼活动。

男:希望能用我们自己的方式献给祖国、学校和最亲爱的老师们一场盛大的庆贺仪式。

女:“滴水成河,粒米成箩”,我们曹县一中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建校70年来我校涌现出许许多多模范教师,正是有许多这样的优秀教师、优秀团队才铸造了我们曹县一中的不朽业绩。

男:,今天我们一方面表彰1年来学校的模范教师代表,另一方面也是总结我们曹县一中7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女:今天将上台接受表彰的是市级四德模范代表人物和市级以上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其他获得县级、校级奖励的优秀教师、优秀团队因为时间关系不再一一上台领奖。将通过电子屏幕方式展现给大家。

男:下面我宣布“      颁奖典礼现在开始

首先请允许我隆重介绍莅临活动的领导他们分别是。。。。。。。。。

1、迎风的是你,踏歌起舞的是你,铿锵的脚步踏响了最美的旋律,让中华儿女携手同奔崭新未来,首先让我们欣赏由姜小群老师和张群老师带来的歌曲《最美是你》。。。有请。。。

2、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今天的颁奖环节,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今天第一位领奖的四德模范代表是哪位老师呢?请看大屏幕。。。。。。。。

3、颁奖+颁奖词

主持人读颁奖词:、、、、、、、、、、、、、,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我们的四德模范代表崔正全,同时邀请        为崔老师颁奖。掌声祝贺。。。。。。。。。

4、情景诗歌朗诵:四德模范代表人宋丹丹

在我们学校有这样一位老师,她上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她管理班级开明民主,阳光向上;她热衷公益,爱心播洒给乡村的贫困儿童……她是校园里的一道风景线,是情怀与魅力并存的最美老师,那这位老师是谁呢?好的,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她自己精心编排的一段情景诗歌朗诵,来了解一下这位老师的育人历程。

5、颁奖+颁奖词

主持人宣读颁奖词、、、、、、、、、、、、好的掌声再次请出我们的四德模范代表宋丹丹老师,有请我们的颁奖嘉宾、、、、、、

6.短片:四德模范代表武超

接下来让我们还是通过大屏幕来了解一下下一位四德模范代表,请看大屏幕

7、颁奖+颁奖词

主持人宣读颁奖词、、、、、、、、、、、、好的掌声再次请出我们的四德模范代表武超老师,有请我们的颁奖嘉宾、、、、、、、

8小品:《就找你》 表演:

接下来的这位四德模范代表在工作中上她爱生如子,出类拔萃,在生活里,她可亲可爱,无私奉献,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小品,来走近这位老师。

9颁奖+颁奖词

主持人宣读颁奖词、、、、、、、、、、、、,掌声请出王爱花老师,有请我们的颁奖嘉宾为王老师颁奖、、、、、、、

10歌曲:《谢谢你》  演唱:

正是有了像王爱花老师这样优秀的育人楷模,我们的学生才会爱上老师,爱上学习,所以我们要谢谢老师,也谢谢所有无私奉献的老师们,接下来为所有老师献上歌曲《谢谢你》

11讲述:四德模范代表马效重        讲述人:李静琦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进行我们的颁奖环节,大家都知道在学校里有这么几个部门是最忙碌的,比如政教处、教务处、校办公室、团委最后一个就是总务处。接下来颁发的四德模范代表就是负责总务处的老师。好的还是让我们的先来了解一下这位教师的工作历程。

12颁奖+颁奖词

主持人宣读颁奖词、、、、、、、、、、、、,掌声请出马效重老师,有请我们的颁奖嘉宾为马老师颁奖、、、、、、

13短片:四德模范代表张迎夏

好的,接下来还是让我们通过短片来了解下一位四德模范代表教师,请看大屏幕

14颁奖+颁奖词

主持人宣读颁奖词、、、、、、、、、、、、,掌声请出张迎夏老师,有请我们的颁奖嘉宾为张老师颁奖、、、、、、

15戏曲:红灯记

表演:一中老校友艺术团  陈书英,李荣

一盏红灯,照亮革命的路途  一盏红灯,指明前进的方向;

灯火璀璨,火光燎原天下白万众一心,保家卫国九州同。现代京剧《红灯记》是家喻户晓的经典曲目,李玉和祖孙三代,抗日救国,坚贞不屈。表现了工人阶级崇高的革命品质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下面由 一中老校友艺术团  陈书英,李荣给大家演唱《红灯记》选段,

16音乐快板《曹县一中更辉煌》   表演:康广为等

一说起快板,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项考验“嘴力活”的才技。拥有这项艺能的人,不仅要反应灵敏,更需要沉稳的气场。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一场,令人拍手叫好的节目。好的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请到菏泽市著名表演艺术家康广为老师,来为大家说说咱一中。掌声有请

17歌舞:《不忘初心》   演唱:    伴舞:小飞天

“不忘初心”是新时代的主旋律,提醒人们不忘当初的理想,不忘当初的誓言。不忘所自来,拒绝诱惑,保持初心,明确所要去。我们一中人正是坚守着平凡岗位,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无畏艰险,砥砺前行。接下来请欣赏歌伴舞《不忘初心》

18颁奖:

(1)菏泽市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上台领奖5人)

王艳桂   申文明   于海东  宋丹丹  陈国建(优秀党务工作者)

(2)李思宝(介绍,援疆,已开学,不能前来领奖。)

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进行颁奖环节,本环节所颁发的是菏泽市优秀教师、优秀党务工作者,菏泽市优秀教师分别是王艳桂   申文明   于海东  宋丹丹 李思宝  优秀党务工作者陈国建。期中李思宝老师是。。。。。(简单介绍)由于已经开学,李老师不能前来领奖。现在有请以上5位老师上来领奖,有请     为他们颁奖。

19颁奖:全国模范教师 渠月

接下来让我们揭晓下今天最后一位获奖教师,这位老师可谓是今天的重量级人物,我先来隆重介绍一下这位老师,她从教21年,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优秀教师,齐鲁名师建设工程人选、山东省教学能手、山东省教科院访问学者、山东省教科院兼职教研员、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据我了解,这位老师任教学科是政治,一想起我当时中学里上政治课,那是相当枯燥乏味,整天就是背哲理,理论之类的,而这位老师的政治课,深受学生喜爱,教学风格:激情涌动,真情涌动,能把理论性强而枯燥的政治课上出文化味、哲理味,上出历史的厚重、思想的丰盈。能触动学生灵魂、激发学生灵性思维与活力创造,学生一提起她的课都赞不绝口。好的,说了这么多,还是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全国模范教师,渠月老师。。。有请。

,有请我们的颁奖嘉宾为渠老师颁奖、、、、、、

20大合唱《祖国不会忘记》

青山巍峨,我们默默奉献,用热血浇灌祖国的花朵;

江河奔腾,我们奋勇拼搏,用青春实践党的伟大的誓言。

我们把一生深情献给祖国最崇高的事业,

我们把青春热血融进祖国那壮丽的山河!

最后让我们一起高歌,献给我们伟大祖国,献给我们蓬勃发展的学校,献给我们可爱可敬的老师们,请欣赏大合唱《祖国不会忘记》

:七十年像一条长河,奔腾不息滚滚东流

:七十年像一幅画卷,绚烂多彩历久弥新

:七十年像一部史书,博大深沉耐人寻味   

:忆往昔,时光如水,那是风雷激荡的岁月

:看今朝,生命如歌,这是漫天飘香的丰收

:望未来,前程似锦,那是幸福萦绕的憧憬

:愿我们的感恩,编成一束不败的鲜花,给母校的生日带来无限芬芳

:愿我们的祝福,化作一首澎湃的欢歌,为祖国的蓬勃发展再谱新曲华章。

:崭新的起跑线正在延伸,美丽的蓝图正在舒展。在祖国和母校七十年华诞里,让全体一中人共同祝福:

四德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周易》 德育思想 道德修养

在中国古典文献中“道德”一词首先出现在《周易》中:“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尽性以命。”①《周易》是中国德育教育的滥觞。《周易》虽是一部古老的占筮书,但是它在向问卦者预示吉凶的同时,也在用一定的道德准则和应遵循的某种行为方式,向问卦者进行道德教育。《周易》蕴含的德育思想对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周易》经传中蕴含的德育思想

《周易》经传中蕴含着重要的德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德育至上思想,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德育的功用等方面。

1.“四德说”――德育至上思想。

“德”在《周易》中位于无上的地位。“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②,“崇德”居首要地位;“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③,德行的崇高境界就体现在对圣贤德业本身的身体力行当中。《系辞下》所说的“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是指人们利用自然以供自己享用,从而使身体安泰舒适,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而“四德”学说的提出,更是表明了在《周易》中人类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以及社会的道德水平。

“四德”是指“元、亨、利、贞”,亦即天的特性,以万物生长过程来比喻君子应当具备四种德行。《乾・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故曰:乾,元亨利贞。”④“元”,万物之始,品德是一切善行的首位;“亨”,把天道运用到人类社会,引申到人的品德,是嘉美的会合;“利”,使一切事物各得其宜,彼此和谐;“贞”,君子效法天道纯正,执著且不偏不倚。君子行此四德的目的是以德育为重,效法自然规律,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2.“蒙以养正”――教育的重要性。

“蒙以养正,德教为先”是我国传统教育的历来主张。《周易》第四卦“蒙”上卦为艮,象征山,下卦为坎,象征泉,注曰:“童蒙之来,求我欲决所惑也,决之不一,不知所从,则复惑也。”⑤坎为险,山为止,遇险而止莫知所从,以此来比喻人的幼年,浑沌蒙昧犹如遇险而止,通过灌输一定的社会基本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来对幼稚而蒙昧的问卦者进行道德教育。所以“蒙・初六”爻辞说:“发蒙,利用刑人。”意即利用一定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来教育人,从而“利用刑人,以正法也”(蒙・初六・象),使问卦者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并按这种社会要求行动。因此,为当代青年输入正确的道德知识、道德准则、道德规范等,使他们在新形势下,努力提高自己分辨是非、识别和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是当代德育教育的核心。

3.“吉凶由人”――强调德育的功用。

古人用《周易》进行占筮吉凶,是为了趋吉避凶,抑恶扬善,反身修德。其卦辞、爻辞的内容十分丰富,结果既可预测未来吉凶,又可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趋吉避凶,提高人的道德修养,给人以精神安慰和人生的启迪。如“损”卦曰:“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周易注疏》曰:“损者,减损之名,此卦明损下益上,故谓之损。”⑥惠栋解释:“泰初之上,损下益上,其道上行,而失位,故名损。二坎爻,坎为孚,故有孚。与五易位,故元吉,无咎。”⑦意思是说,泰卦的初九从最下位升到最上位变损卦,下卦减去一个刚爻,上卦增加一个刚爻,只要心存诚信的美德,哪怕“损刚益柔”也必定大吉无咎;“离”六二爻:“黄离,元吉。”“象”云:“黄离元吉,得中道也。”六二因为得中正美德,故大吉。崇尚道德者吉,反之,凶。如“恒”九三爻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九三由于不能恒久地保持美德,故必将自取羞辱,遗恨无穷;如“萃”卦,君王必须用美德、正道聚合人神,汇通上下,才能亨通畅达。又如“蒙”卦象征“蒙稚”,通过尊师敬学来“果行育德”,即通过学习礼乐教化,培养并形成坚定的心志和美好的德行。再如“无妄”卦曰:“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指若背离正直的美德,则不仅有害于诸事,而且会有灾祸。

二、《周易》道德修养的途径

在《周易》64卦中,有许多卦具体描述了如何进行道德的修养,从而达到符合“四德”要求的圣人和君子的境界。

1.“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

在《周易》64卦中,第一卦为“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人看到昼夜更迭、四时交替、永无止息、永无懈怠,提倡君子应效法天道,永不停息地发奋图强,这也是当代青年立德修身的关键所在。

“乾”卦六爻以龙为喻,从潜龙到现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形象地展示了阳气萌生、增长、盛壮,直到穷极衰亡的发展变化过程,暗示了人生奋斗的六个阶段。“初九,潜龙勿用”,初九是事物的发端,位卑力微,须养精蓄锐。“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二阳刚渐增,头角初露,又在下卦中央,是为得中,是有利的地位,“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是说君子已上升到下卦的最高位,既不在天,又不在田,是个危险而需戒惕的位置,故应警惕而奋发自强。“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四与君位大业的九五爻只一步之差。“或”,与“惑”通,作“疑惑”解,此爻是讲君子增益道德、营修功业,是想抓住机会进取,也是孔颖达说的:“意在于公,非是为邪也。”⑧“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九五,既得中又得正,九五中正是最理想最吉祥的位子。“飞龙”,伟人的品德;“天”,至尊至高的地位。“上九:亢龙有悔”。上九比九五的地位高,反倒不如九五吉祥。为什么呢?飞腾的龙已上升到极限,上而无位,下而不能,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因为物极必反乃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在《周易》64卦中,第二卦为“坤”卦。“坤”为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应效法大地的美德,做人要有博大的胸怀,包容万物。《说卦传》:“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⑨坤卦中任意三爻均可组成“坤为地”,故说地势广大、宽厚,“坤”以宽厚的德行,负载万物,把万物囊括、包容在自己的怀里,就像仁慈、宽容、厚道、柔和的母亲把孩子抱在怀里一样。作为当代青年也要效仿大地,以宽厚之德,对待对待天下的事物,并把大地负载万物的法则化为崇高的德行。

3.蓄积贤德――“渐”、“升”、“坎”卦。

《周易・渐・象传》云:“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渐”卦下卦“艮”为山,上卦“巽”为木。“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⑩“居”,蓄积,“善”,引申为“移”或“易”,山上有木,渐渐成长,山也随之渐渐增高。君子应效法这一精神,渐渐地蓄积贤德,移风易俗。道德的修养是个渐进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一个人,要具备浑厚的德行贤德,就须注意平时渐渐蓄积。

在“升”卦中,上卦“坤”是地,下卦“巽”是木;地生出树木,不断成长,一旦停止生长,必会枯死。君子应效法树木天天升高的精神,不断加强首先修养,积小成大。

《周易・坎・象传》云:“水,至,习坎。君子以常德习教事。”“坎”卦中,内外卦为坎为水,故称“坎为水”。对“以常德习教事”可以理解为经常研习品德行为,不断锻炼教育方法。本卦中,上、下皆为水,水与水汇合,奔流不息,不分昼夜。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精神,坚持不懈地修养自己的德行研习教化的方法。

4.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震”卦。

《周易》有着非同一般的忧患意识。“乾”卦中,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即指君子整天小心谨慎,晚上也不断内省反思。《系辞下》曰:“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11}意思是要始终保持谨慎戒惧的高度警觉之心理,居安思危,免于祸害。《履・九四》云:“履虎尾,逯占。”“履虎尾”喻人处境之险恶,但《周易》作者认为,当人处此险境之时,只要能够做到审慎修省,谦为本,就不但无咎,反而致吉,故《易传・象辞》在解释此爻义时说:“逯占,志行也。”

而忧患意思最强烈的非“震”卦莫属。“震”(震下震上)卦为雷,两震相叠,有巨雷连击,震惊百里之象,所以卦名曰“震”,用以喻天威莫测,灾祸难料,警戒人们敬天修德,省身远恶。《象》曰:“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初九,震来,后笑言哑哑,吉。”{12}主张把谨慎戒惧作为重要的道德修养内容,由于慎行获福而笑语声声。“震”九四“坠于泥”,就是因为耽于安逸,意志消沉,终致堕落。人之行事,犹如登山时小心翼翼,有惊无险,在平地时反而容易疏忽大意,马失前蹄。所以,当代青年应该从“震”卦中学会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修身自省,振作精神。

5.谦虚――“谦”卦。

《周易》特别强调人的谦厚之德。在《周易》64卦中,其卦辞、爻辞皆吉的卦不多,因初爻因处卑下始生之地,上爻因居亢盛强极之位,而“三多凶”,“四多惧”,{13}然而,有一卦例外,这便是《谦》卦。孔颖达解释说:“谦为诸行之善,是善之最极”其义为“屈已下物,先人后己,以此待物,则所在皆通”。{14}《序卦传》曰:“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谦》卦所阐释的基本原则就是谦虚、退让,不论地位高低,都应当本着谦虚谨慎的态度去做事,这样就会无往而不利。反之,如果骄傲自满,自高自大,终将免不了失败的命运。《谦卦》全吉是相对于其它六十三卦而言的,而《谦卦》本身的卦辞、爻辞表面吉利,背后却始终充满着一种深沉的警惧意识,这正是所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真理再往前迈进一步便是谬误,谦虚的反面是骄傲。

6.兴利除弊、知过必纠――“益”卦。

《周易・益・象传》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善,指善人、善行、善事。迁,追随、仿效。“益”卦的上卦“巽”是风,下卦“震”是雷。风愈强烈,雷也越响亮,风与雷相互助长,使气势增益。君子应效法这种精神,见到善人、善行、善事,就应该毫不迟疑,像风一般地追随、效仿;而一旦发现自己有过失,就毫不忌惮,像雷一般果断改正。“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是当代青年注重修养,追求崇高的人生价值的体现。

中国的青年是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德育教育直接关系到中国历史的命运。跨入21世纪,我国青年的价值观有很多突出的方面,如崇尚真理、注重实践、提倡科学、尊重自我、敢为人先等,但在某些行为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有所滋长,网络症候群逐渐蔓延,信用缺失、见利忘义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借鉴《周易》蕴含深远的道德义理,汲取与当今德育教育相统一的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的精华,来加强当代青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子夏易传・说卦》[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116页。

②《子夏易传・系辞上》[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95页。

③《子夏易传・系辞上》[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102页。

④《子夏易传・乾》[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4页。

⑤[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陆德明音义.[唐]孔颖达疏.《周易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337页。

⑥[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陆德明音义,[唐]孔颖达疏,《周易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446页。

⑦[清]惠栋撰,郑万耕点校,《周易述》[M].中华书局,2007年9月,第113页。

⑧[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陆德明音义,[唐]孔颖达疏,《周易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321页。

⑨《子夏易传・说卦》[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117页。

⑩《子夏易传・序卦》[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124页。

{11}《子夏易传・系辞下》[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114页。

{12}《子夏易传・震卦》[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74页。

{13}《子夏易传・说卦》[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114页。

{14}[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陆德明音义,[唐]孔颖达疏,《周易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1987年6月,第373页.

参考文献:

[1][清]阮元校刊.十三经注疏[M].中华书局,1980年10月影印.

[2]子夏易传[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

[3][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陆德明音义.[唐]孔颖达疏,周易注疏[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七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

[4]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7.

[5][清]惠栋撰.郑万耕点校.周易述[M].中华书局,2007.9.

[6]胡朴安撰.周易古史观[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8.

[7]马恒君撰.周易正宗[M].华夏出版社,2004.1.

[8]张德利.周易理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迪[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9]李学明.《〈周易〉道德教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02).

四德教育范文第8篇

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学是德性伦理学。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和孔盂的伦理思想来看,德性是一切美好品质的概括,它包括状态、性情和习惯等。在西方传统里,它分为勇敢、慷慨、谦逊、节制、大方、大度、温和、公正等条目;在中国传统里,它则分为恭、宽、信、敏、惠、忠、孝、礼、智、义等条目。

一、孔子的德性伦理思想——仁爱、忠恕、修己

儒家德性论的基础是人性论。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主张性善论。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闭儒家德性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是“天人合德”。认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本原在天,是天的本质属性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因而。第一,作为人类社会基本秩序和行为规范的道德纲常。是天经地义的。第二。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一切行为都是以天为最根本的法则的。第三。人类社会道德效法天的自然之道,体现天的“生生之德”,因而维持社会最和谐、最稳定的秩序。总之.儒家德性思想植根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之中.又全面渗透于中国传统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孔子是儒家德性理论的创始人。他的德性思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提出了德性的总括——“仁”

“仁”是孔子德性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对“仁”的用法极其灵活.每次针对不同的学生的不同问题从不同的方面对“仁”做出解答,赋予其不同的意义。“仁”的根本含义即“爱人”。“樊迟问仁。子日:‘爱人’。”“仁”是以对人的真诚之爱为基础。爱人的基础是真诚的情感的培养.孔子深刻地批判一切假仁假义的行为。“巧言令色。鲜矣仁”用。“刚、毅、木、讷近仁”。“仁”是人心的自然流露。非“直”无以为“仁”。“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欤。”血缘之爱.生而具有,情深意切,这种深刻的爱护之情才是为仁的根本。但这还不是仁爱本身,仁爱并不仅仅局限在血缘家庭之中.必须扩充出去。“泛爱众而亲仁”以至于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甚至进展到“民胞物与”.把整个世界都当作是其自己的生命内在构成。“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君子成人之美”。仁的根本目标是“立人,达人”。“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样,仁爱之心,就不再是软弱的情感.它有着深刻的正义感.有着宽宏的力量。

其二.概括了德性的内在规定——“忠恕”

子日:“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日:“唯。”子出,门人问日:“何谓也?”曾子日:“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㈣(《论语·里仁》)“忠”是尽其在我.对人要尽自己的一切能力.孔子提倡“与人忠”旧,反对“为人谋而不忠”;恕是推己及人,人己统一,孔子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是为人处世,实现“仁”的美德。“忠恕”的具体内容就是五德: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日:“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日:“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孔子认为,能做到这五个方面: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就是有了仁德。

其三.指出了德性的层次——圣德、仁德、凡人之德

在孔子看来,德性是有层次的:子贡日:“如有博施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日:“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碍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一步的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德的方法了。

德性的第二个层次是仁德,这是君子所具有的德性君子应具有宽恕的德性:“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旧君子应具有中庸之德。君子应群而不党。“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如此等等,做到这些才算是个君子。圣人之德是德性理想,君子之德是现实德性。

德性还有第三个层次是凡人之德.那就是一般人可以具备的德性。孔子虽深受弟子爱戴,但孔子认为自己是一个凡人。还不具备君子的德性。他说:“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从这也说明,一般人不做君子.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德性

二、盂子的德性伦理思想——仁、义、礼、智四位一体

在儒家思想史上.孟子第一次以“仁义礼智”四德并提。他从人之深层细微的心理情感活动寻求仁爱之心的内在根据.所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他提出仁宅义路、居仁由义,从内在与外在、基础和行为的统一确立了“仁义”道德的根本内核和道德人生的基本取向

孟子从孔子那丰富庞杂的概念群中将仁、义、礼、智提取出来,重新规定,称之为四德,以此作为伦理哲学概念内核。标识道德之善。孟子从人性善的角度探讨四德的根源.认为四德是人的本性,“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噬就是说,“仁义礼智”四德是人内心所固有的.它发端于人之善。他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四德的基础,认为四德来自人们的四种心理状态:“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他从人自然内在地具备“四心”的意义上认为.人之为人在于人之有仁义礼智四德:“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旧他又言:“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他是以仁义礼智道德作为人的本质规定之所在。他从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角度探讨四德之l'n-J的联系:“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仁义札智四德是他的伦理哲学中最重要的四个范畴.以四德为骨架而建立起来的逻辑结构就是他的伦理学的整个体系。

孟子认为.仁和义作为德性.其表现形态和层次是不一样的。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仁是内在的,深层次的,义是外在的,浅层次的。他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求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强调我们要深刻认识仁义礼智四德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闭。“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当人的生命和幸福与道德理想、原则发生冲突时:应该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的幸福和生命去扞卫仁义道德。所渭“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嗍此即“以身殉道”。这是孟子伦理思想中光彩夺目的一页。也是孟子精神最具感染力的地方。

此外,孟子还提出了存心养性、反身内省的德性修养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_捌由于修养之道在于从“心”内求,因此,在道德实践上,孟子主张“反求诸己”。他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罚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

三、朱熹的德性伦理思想——居敬、穷理、省察

朱熹的德性伦理思想是建立在“理”的基础之上的.他提倡德性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和谐与美好的社会秩序。

朱熹首先对“理”作了三方面的规定:一是物之“所以然之故”或物之“所以为是物者”,是物之规律;二是物之“所当然之则”,是人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三是物之必然即“自不容已”者.“非人之所能为也”。朱熹认为,“所以然之故”和“所当然之则”,都是“非人之所能为也”的必然。他说:“天道流行。造化发育。凡有声色象貌而盈于天地之间者,皆物也。既有是物.则其所以为是物者,莫不各有其当然之则而自不容已,是皆得于天之所赋。而非人之所能为。”pt他认为德性的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的稳定.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的境地。他把“理”看作是至高无上的德性。他说:“未有天地之前.先有此理”.理是先于天地、先于人类丽存在,这种超时空、超感觉的“理”是字宙的主宰。一切伦理道德准则都是由它派生出来的。“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为天,地得之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问者.又各得之而为性。其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明。他说:“理是个极好至善底道理,……是天地万物至好底表德。”嘲“其中含具万理。而纲理之大者有四。故名之日仁、义、礼、智。”这就是说,“理”不仅是诸种事物的根源,是根本的理,同时又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其中最主要的德性原则是仁、义、礼、智。要达到“理”的德性境界.必须做到“居敬穷理”。“居敬”就是做事专心致志。谨慎小心,不受的干扰,不丧失心中的“天理”;“穷理”就是“格物致知”,即接触事物,研究掌握其道理。他认为将君、臣、父、兄、弟、夫、妇、事师长、交朋友等不同的角色。规范在仁、忠、慈、孝、友、恭、和、柔、礼、信等方面,这种规范是先天的,符合“天理”的。每一个角色都应当严格遵守。“未有君臣,先有君臣之理。”只有恪守这种一一对应的伦理规范.整个社会就能顺应天理.因而也就能达到一种和谐。社会就得以健康稳定的发展。

朱熹主张重德轻欲,认为人欲是罪恶的,而天理才是崇高的。“夫人只是这个人。道只是这个道。岂有三代汉唐之别?但以儒者之学不传.而尧、舜、禹、汤、文、武以来转相授受之心不明于天下.故汉唐之君虽或不能无暗合之时,而其全体却只在利欲上。此其所以尧舜三代自尧舜三代,汉祖唐宗自汉祖唐宗。终不能合而为一也。”这就是说,尧、舜、禹三代帝王心术是天理流行,社会上所有的现象都是至善的、光明的:而三代以后的帝王,心术都是人欲之私.社会的一切现象也都是混乱、黑暗的。而治世的目标就是铲除三代后的人欲、恢复三代的天理。他强调天理并不是要消灭人欲,而是要使人欲服从天理,人正当的欲望是与天理相符合的.只有不正当的欲望才与天理相违背,这时只要统治者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只要把握好一种尺度.就能达到一种和谐的境地.这样.世界就将处于一种美好的境界。

在治国德性上他提倡“仁者爱人”。他认为,求仁是人的道德修养的目的.只有战胜了人欲,恢复了天理,便叫做仁。“仁是众善之源,百行之本,莫不在是,此孔门之教,所以必使学者汲汲于求仁也”阅。他认为只有实行德治,统治者才能使天下归心,才能以静制动。也才能“以寡而服众”。

朱熹还特别重视道德修养。认为“私欲净尽,天理流行”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是圣人。人们应当以圣人作为修养的模范、标准。他认为加强道德修养应该积极促使青年实践、立志、坚毅、用敬、求知、践实。他说:“学者大要立志。”对于立志.朱熹认为“为学须先立得个大腔当了。却旋去里面修治壁落教绵密。”闻“凡人须以圣贤为己任”闻。立志是朱熹求知进学的出发点.因为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识得道理原头.便是地盘。”嗍不然.则无从下手。道德修养贯穿于人的始终。而学校之道德教育对于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朱熹将学校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小学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忠”、“孝”、“悌”、“信”等一般的道德伦理规范“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大学阶段就要在此基础之上“明其理”,即按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使其“明明德”,最后达到“止于至善”的目的。

同时.朱熹在道德修养方面继承了孔盂的观点.认为修养要着力于三个方面。即“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朱熹认为我们能够尽自己的心。尽自己的力.来实现道德上的至善.这就是忠。他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我们能够推已及人,在积极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消极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叫做恕。“忠是无一毫自欺处,恕是称物平施处。”他解释说:“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事也。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者可见!故己之所不欲,则勿以施之于人”。忠恕相互联系,“‘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诸人’,非忠者不能也.故日:‘无忠,做恕不出来’。”人们真正做到了“忠恕”就到达了“仁”的道德境界,“合忠恕,正是仁”闷。信者诚也。所谓诚,朱熹认为“诚者。天之道,诚是实理自然,不假修为者也。诚之者.人之道,是实其实理,则是勉而为之者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谓.人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