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益广告设计

公益广告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公益广告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益广告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公益广告设计;想象力;创意

中国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97-1

一、想象力在环境保护公益广告设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在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制作过程之中,能否拥有足够的想象力将直接决定这个广告的创新性。制作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目的无非是通过广告加深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帮助人民群众不断形成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环保责任。针对这样的情况,就更需要在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设计过程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吸引人民群众的关注。

环境保护公益广告能否发挥出有效的作用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观察:观众的认知方面、观众的态度方面和观众的行为方面。因此,在环境保护公益广告设计的过程之中,要从改变观众这三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要充分的发挥想象力作用,既可以采用形式新颖的主题,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日常生活的观察给予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与见解。但是,无论形式如何,都要和环境保护这一主题牢牢的联系在一起。

二、想象力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公益广告设计在表现手法上的创新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可以把先进的表现手段和环保公益的主题紧密的结合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将环保和动漫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结合在一起。至于平面环保公益广告的设计,则可以应用漫画、海报、摄影、艺术字的方式来增强表现力。综上所述,要想帮助环境保护公益广告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就要在设计的过程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综合利用多种手段,提升环保公益广告的艺术表现力。

例如,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的环保公益广告在设计的过程之中就开始使用先进的3D技术来支撑自己的广告设想。有一个美国的环保公益广告就是利用的3D技术,来描述失去了森林家园的猴子,漂流在最后一块北极冰块上的北极熊,游走在光秃秃的草原上的狮子,最后,这些动物都选择了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放映的过程之中,借助3D技术把动物眼神之中的无助与恐惧传达给了观看的群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我国,想象力的作用的发挥则可以和我国的传统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仅可以解决高科技带来的高成本问题,还可以宣传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我国国民对公益广告的认同感。例如,我国的一个关于节约水资源的公益广告就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把我国传统的文字形式和画面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处于传统汉字田字格内的“户”字如果消失了上面代表水资源的水滴,就会变成“尸”,象征着离开水资源,人们就会面临空前的灾难。在这个广告的播出过程之中,并没有播放华丽的音乐,整个广告的播出时间也不是很长,但是这样的表现形式具有足够的震撼力来吸引住电视观众的注意力,提升公益广告的播出效果。

三、想象力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公益广告设计在视觉形象上的创新

在设计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过程之中,要把它当做一件艺术作品来设计,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不仅给环境保护公益广告披上华丽绚烂的外衣,还要赋予环境保护公益广告深刻的内涵。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在设计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过程之中,敢于创新,在广告形式、广告造型、广告色彩的制作过程之中巧妙创新,为观众营造出足够的新鲜感。

一般情况下,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色彩是整个广告思想的最直接表现方式,可以生动的传达出整个广告的核心思想情感(例如,绿色代表着勃勃生机,一般用于在广告之中彰显曾经的美好环境;红色代表着刺激,在公益广告之中往往可以用来彰显人们为了追求利益对大自然动植物栖息地的残忍破坏;黑色象征着压抑,往往在公益广告之中用来彰显环境污染的作用)。根据一项不完全调查,使用各种颜色综合起来表现的公益广告可以更好的表现出视觉效果。

例如,在我国拍摄的一个关于保护环境的广告之中,画面的上半部分是蓝色背景,各种鸟类自由的飞翔生存,而画面的下半部分则是使用的红色的色调,人类拿着猎枪残忍的进行对鸟类的猎杀,给人极强的视觉冲击,也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因此,在制作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设计过程之中,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大胆的将各种色彩融合在一起,体现出更好的艺术效果,促进环境保护工作。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核心目的就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升观众的环保意识,帮助观众形成环保行为,促进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设计过程之中,如果可以充分利用想象力的作用,设计出更具表现力的表现形式和视觉形象,就可以帮助环境保护公益广告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由于本人的知识水平有限,因此,本文如有不到之处,还望各位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倪鹏飞.公益广告―――为有效而设计[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7.

[2]王琨.论公益广告中的企业形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3]陈瑛,王媛.危机广告产业链整合传播[J].公关与广告国际论坛,2008.

公益广告设计范文第2篇

Zeng Shuang

(Guangdong Art Institute,Guangzhou 511442,China)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公益广告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用途做一总结归纳。首先对公益广告在广告市场中的商业价值进行整体梳理,研究公益广告给广告主带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进而归纳重要的方法及步骤,总结这种商业模式下的公益广告如何协调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公益广告发展过程中所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了我国公益广告机制上的弊端及当前进行公益广告机制变革的必要性。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use of public service. Firstly, it made a whole sort of commercial value of public service ads in the advertising market, analyzed the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brought by public service ads to the advertisers, then concluded the important methods and procedures, summarized that how the public service ads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 between soci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under this business model. On this basi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rvice ads were analyzed, and the drawbacks of public service ads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change of current mechanisms for public service ads were pointed out.

关键词:公益广告 商业运作模式 经济利益 社会效益

Key words: public service ads;business model;economic interests;social benefits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5-0026-0

1公益广告的制作与执行

1.1 公益广告的制作方法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主要是向观众传播信息。无论媒体怎么样,视觉和听觉的表达总是公益广告的传播方式,即平面,影视,广播,新兴媒体等多种广告形式。既然是传播信息,那么媒介这个传播信息的平台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广播、杂志、报纸、电视以及户外,除此还有新兴的各种形式的媒体。

1.2 公益广告与社会的关系公益广告它本质上是广告主对社会的自觉奉献和无偿馈赠,所宣传的通常是能够代表多数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行为或观念。它的主题总是围绕两个方面: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公益广告因其长远而全面的影响,而越来越被企业关注。报纸、广播、电视是公认的三大传统广告媒体。我们现在所说的新媒体,是指建立在数字技术处理信息基础之上的数字媒体。而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对公益广告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比如说,包括互联网、数字化平台、编辑制作系统、信息集成界面、传播通道和接受终端等要素的网络媒体即是一种典型的新媒体。它除具有报纸、电视、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互动、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在这个新媒体发展日益迅猛的时代,广告正经历着从传统媒介走向新媒介的转变历程。目前,我国的公益广告还存在一些与环境和城市整体形象不协调的问题。公益广告要与公共环境、城市形象相适应。这主要是因为专业户外广告制作在我国起步较晚,缺乏经验,户外广告的创意、设计、制作都面临着许多问题。优美的户外广告表现是城市的窗口,能起到很好的修饰作用,给现代城市增加了亮丽和风采,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城市风格、建筑特色。所以,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新技术的进步性,不断完善户外公益广告与城市形象和人们生活的协调性。目前已有专家提出,在新媒体环境下建设数字化城市,这可以说是一条新的城市发展思路。

1.3 公益广告与商业的关系凸显商业化倾向,客观上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纯粹的商业广告要想得到公众的认同已经越来越难。企业公益广告能够塑造企业形象,并通过体现社会责任感的公益广告来树立品牌,从而升华了企业形象,赋予企业形象必备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树立品牌效应,获取公众的情感支持,最终对公益广告背后的企业产品产生购买行为。公益广告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拥有众多优势,而且广而告之的一般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所以较易于被公众接受。同时,企业的介入改变了公益广告以往因为资金不足而面临的窘境,也在某种程度上使新媒体技术可以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既真正做到了科技应用与普及,又提高了公益广告的效果。

1.4 公益广告合理媒体的选择平面广告的受众是那些有阅读习惯的人,在现今社会虽然大多都识字,但是真正形成阅读习惯的人却为数不多,所以平面媒体的受众不是最广的,这样看来平面媒体的媒体特点是易保存,影响持久,但受众面还相对不广。同时,在平面广告的阅读层面上,大部分平面媒体的受众是一些文化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人。另外他们也是相对传统的人,在他们看来,印刷品是可以保留的东西,才最值得信赖。平面广告亦然,在表现手法上,平面公益广告是以图形与文字配合的方法来表现公益事业向大众表达思想或者提议。是最适合用来做教材的,是印刷品,方便保存收藏,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来欣赏、阅读点评。在平面公益广告中,平面图形与文字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图靠文字生色,文字依靠图画出彩。通常平面公益广告作品都是通过一幅简洁的图画和几行简洁的文字来表现出广告所要诉求的点。户外媒体可以说主要还是以平面媒体为主,鉴于其投放位置的特殊性和以平面为主体的特点。还包含平面的路牌,广播广告的综合性媒体,电视等。至于新兴的媒体,比如手机媒体,现在3G的网络正在试运行,还没有普及,现在做手机媒体的广告公司还很少,经营手段和技术条件还不完善。

1.5 有效借助企业赞助达到双赢目的这说简单一点,企业推销自身的产品除了直接面向消费者之外,是当前最流行的名人效应的一种现象。而且它也是一种广告艺术。企业借助于社会上一些地位、学识、名誉比较高的人的声望同企业的产品相结合。可以这样说,在人们的心目中,它已经将企业、企业的产品同人们周围生活空间紧密地结合到了一起。它让企业及其产品更加地深入民众中间。现在只要对电视广告稍加注意的人都会见到,电视广告是越来越丰富了,除了普通的企业产品广告外,更多的还出现了一批由企业赞助的公益广告、以及由若干名人主打的广告。所有这些行为都在为企业树立新的品牌形象发挥着作用。这或许就是广告对于企业营销的巨大作用。综上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名人效应对于一个企业的品牌的重要性。但也不可盲目地使用名人效应。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不无发现,所有的厂商都是在中国境内选用中国的知名人士为他们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作广告,进一步打开销路的。这也就提醒我们:要善于以当地人的眼光审视企业产品在当地人心目中的形象,在未来的国际竞争舞台上还要多注意与当地市场的沟通作用,要善于了解当地的文化特征、民间风俗等等。

最后,要说的就是我们的国有企业不光光要使用自己本国的名人效应,更重要的是还要懂得世界各地的地理文化特征、风俗民情,至少在当今的全球化的趋势下面,作为中国经济支柱的中国国有企业不仅仅要善于开发国内市场、立足好国内市场同国外公司竞争,同时还要走出去,利用自己的产品优势,结合当地的文化、人民需求推销自己的产品,不光光要想着在国内树立品牌形象,象商务通――恒基伟业这样的品牌,或许也可以通过跨国经营走向世界,这从另一层意义上讲,也将为企业技术、产品的升级换代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6 彰显“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现在,社会上倡导“科技以人为本”的精神,而公益广告这种精神的传播使它能够长期地稳健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公益广告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利用公共资源为公众服务。不论是多种多样的户外广告,还是楼宇电视、手机上网等新的广告投放渠道,公益广告信息都越来越考虑公众的需要,而以方便公众的工作、生活为目的的内容,也扩大了公益广告所宣传事情的知晓度和影响力。

2公益广告的管理方式

2.1 广告的流程①业务员联系到广告后,由相关工作室负责人审核、签字,广告部审查员审查确认该广告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禁止刊登的广告后签字。②经财务室审核广告合同(广告合同一式三份,财务室、广告部、广告客户各―份),并由负责人签字认可(客户联不签字)。注:广告部广告合同应附广告初稿及相关证明文件。③财务部审核广告价格后加盖广告合同章。广告必须有对方签字盖章,否则不予刊发。④广告合同经审核盖章后,各业务工作室配合客户做好文字撰稿工作:同时,广告部版面统筹人员根据合同约定,向美编部出。

2.2 新环境下公益广告运行机制的防范措施在公益广告的运行机制方面,我们看到了我们也不能忽视由此引发的公益广告在操作和管理方面的弊端。同时,公益广告商业化趋向带来的一系列新的广告面貌。公共传播资源在我国还是一个没有被普遍知晓的概念,如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高层建筑的表皮就是公共传播资源,并认为闪亮的电子显示屏播放商业广告并没有什么不合理。但是,公益广告形态的商业性与免费占有公共传播资源的矛盾已有发展扩大的趋势,这对公益广告的健康发展是有害的。在经营的压力下,公益广告日益成为媒体吸引客户的商业资源,最终有可能导致企业与媒体合谋侵占公共传播资源。相关部门应该针对我国公益广告制作和管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尽快地根据我国的国情,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制定实施有利于公益广告长足发展的政策法规。同时,企业应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参与公益广告领域的相关事宜时把主要的目的放在宣传公益广告上,从长远来看,这样做对宣传企业的良好形象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3小结

本文主要介绍公益广告的制作方法和它与社会的关系,由于目前国内的公益广告事业方兴未艾,所以发展文化产业逐渐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我国必须在公益事业上提升城市的价值和发展潜力。而公益广告不仅是具有公信力的精神文明传播的有效途径,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倡导知识文明、有益社会民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但可以提升城市价值,还可以为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服务,促进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宁.广告新天地――中日公益广告比较[J].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5.1.

[2][美]大卫・奥格威.一个广告人的自白[M].物价出版社,2003.7.

[3][美]乔治・贝尔奇.广告与促销-整合营销传播视角[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

[4]舒永平.广告传播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6-24.

[5]潘哲初编,何修猛审.现代广告策划[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

[6]林升栋.中国近现代经营广告创意评析[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3.

[7][日]仁科贞文,田中洋,丸冈吉人.广告心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7.

[8]张明新.公益广告的奥秘[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1.

公益广告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广告创意与制作;教学改革

以江苏常熟职业教育中心校为例,广告创意与制作专业的课程主要是通过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的模式,强调学生的操作技能,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相互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课程着重体现了学生对广告创意和制作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适时引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并将创意性要求贯穿其中。

1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为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三年级的学生,该专业的学生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喜欢参与学校的各类文艺活动。在学习上,他们热爱专业,尤其喜欢设计类课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积极思考,乐于尝试,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前期已经具有良好的美术基础和造型能力,如具备一定的网络学习能力和Photoshop软件基本技能;在课程前段学习中,基本了解了广告设计的理论知识。本课实行“项目教学”以任务驱动的形式,“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2课程设计

2.1教材整合本课程在教学前期首先做了教材整合,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雷波老师主编的《Photoshop广告创意与制作》,本教材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主干专业核心课程推荐教材。本书通过21个精彩的广告案例,全面地演绎了如何使用Photoshop设计出极具创意的广告,以化整为零的形式,重点讲解各类广告设计中的插图、用色、文字、创意思路等知识和技能。本书共分7个单元,公益广告是本书的第5单元。本单元着重运用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方法,讲解了公益广告的特征、设计创意以及制作要点。本单元原来的编排是每节选择一种类型的公益广告进行教学,思路过于局限单一。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把学校艺术节中开展的比赛内容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将本章节内容打散重组,将学生分成3个组别,通过一个公益广告设计项目来进行学习,结合项目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分成。公益广告有初识篇、进阶篇、深化篇,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参与热情。本节是公益广告的初识篇,主要掌握公益广告的概念、分类与题材、了解创意原则并进行项目的初步设计。2.2教学场地鉴于公益广告设计需要欣赏和收集大量图片资料进行辅助,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也需要整理合适的图片素材进行创意构思。因此,本课安排在多媒体专用机房,既有利于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向学生展示大量的实例图片,也便于学生根据创意构思进行公益广告的制作。2.3教学目标和方法在教学目标上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第一,让学生理解公益广告的概念、类别和题材,了解公益广告的设计创意原则。第二,通过一个项目任务的分阶段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公益广告的初步构思,体验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第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专业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在教法上主要应用启发引导、实例分析、组织活动。而在学法上,应强调学生的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分组练习和评价总结等。2.4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如表1。

3效果总结

公益广告设计范文第4篇

新媒体艺术特征是通过技术和艺术的融合碰撞而产生的,在二者各自的发展进程中融入了彼此的内容和形式,从而创造出了新媒体艺术特征。总的来说,新媒体艺术特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双向互动性

双向互动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最主要差别,新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的传播模式,使受众真正参与到了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即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他们既可以参与信息的传播,也可以改变信息的传播路径,甚至可以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这种方式是信息从载体到达受众和信息在人群中传播瞬时性的直接体现。一方面,这让信息在人群和新媒体之间实现了自由流动和及时交换,为受众和媒体新型关系的塑造创造了先决条件,使人在媒体表达中的主体地位有了质的突破;另一方面,人的参与丰富了新媒体艺术的内容,加速了新媒体艺术的创新步伐。立足这一点,新媒体艺术中所包含的双向互动性对信息交流过程的影响将远远胜于它本身的艺术特性。

2.内容编排的非线性

非线性是指与传统媒体的线性编辑相区别的一种创作方式。在过去,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都是按照直线顺序来生成信息的,例如,有的作品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罗列信息的,即信息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组织线索予以编辑、录制和剪裁的。新媒体艺术所体现出来的非线性的特征完全打破了按照一定组合方式加工信息的定势思维,其以随机、灵活、多变的方式对各种信息进行整合、重组,以开放交互的思维模式设计信息,在信息的最终呈现上表现出了一种可在开放空间里动态变化的艺术形态。内容编排的非线性重点主要体现在新媒体艺术的叙述结构方面。非线性的编辑流程颠覆了线性结构的单一性,从中引入了新媒体编辑之下开放环境中可用的时空语言,更多的体现的是一种即时性。在这种叙事视角下,设计者和参与者们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从多个维度对作品进行多种释义,赋予了事物以更新、更深、更加全面的含义,从而为人们全方位地解读信息营造一种更好的艺术氛围。

3.艺术创作的大众化

艺术往往与上层社会和精英阶层联系在一起,这是新媒体技术普及之前社会上存在的普遍现象。到了新媒体技术被批量创造和大面积应用之后,艺术的平民化路线开始越来越广泛,无论在接触数量还是艺术质量上,面向最广大受众的艺术样式门槛变得更低、适用范围更广,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也更加明显。艺术服务对象从窄众到泛众的改变,一方面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可以支付更多享受艺术成果的经济成本;另一方面,则归因于新媒体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降低了人们使用新媒体艺术载体的门槛障碍,使得各种艺术形式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进了普通大众的生活,成为了一种大部分人都可以负担的起的日常消费品,在艺术作品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愈加密切的过程中,逐渐开启了新媒体时代艺术创作的大众化之路。

二、新媒体艺术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设计方式

新媒体艺术与广告设计有着诸多相通之处,正确认识新媒体的艺术特性可以为其他意识形态的设计和创新打开思路。鉴于公益广告本身应当具备的功能,本文认为公益广告与新媒体艺术结合之下的设计应体现以下内容。

1.以内容和形式设计的统一实现精准化传播

公益广告的受众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和众多人群,总体来说是无差别的受众。从艺术创作与设计的总体理念出发,每一位社会公民都应当纳入到公益广告的目标受众范围内。范围的广泛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公益广告的设计必须考虑绝大多数受众的接受能力和接受习惯,即要从受众的立场决定公益广告设计的主体内容、视角和投放形式等。具体来说,无论是通过哪种渠道播放公益广告,都要先在内容和形式的统筹上取得高度统一,将广告所要传递的信息和广告的呈现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以便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理解公益广告所要传达的意图。需要注意的是,考虑到受众整体参差不齐的受教育水平和新媒体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瞬时性,公益广告应尽可能直接地表达意思,降低在碎片化信息布局中受众接收信息的难度,以及减少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时间间隔。

2.精美的新媒体呈现形式

广告的投放载体在不同的时代有着明显的差别,比如,在互联网产业远未繁盛之前,电视是主要的广告播放载体之一,特别是黄金时代的电视广告,动辄就要花费巨资才能抢占收视高峰期。从本世纪开始,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和网络视频业务的繁荣,包括公益广告在内的广告行业,在投放平台的选择上出现了焕然一新的局面,不仅选择的余地大大增加了,主动权也更多的掌握在了广告制作方的手中,而且展示在受众面前的广告形式也更加精美,给受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享受。微信公众账号、博客和微博个人自媒体、各类智能APP的应用,拓宽了公益广告的投放渠道,且这些渠道集合了文字、图片、微视频等多种传播技术。公益广告的设计者和制作者应充分将这些技术优势运用到公益广告的编辑过程中,增加广告的视觉效果,提升公益广告的内涵,在准确表达含义的同时给受众以美的享受。

3.公益广告的主题设计应在有创意的基础上力求简洁

广告本为“广而告之”之意,广告的文本含义是广告最基本的内容,形式是使广告传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广告业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占据显著时段和显著版面位置为主攻方向到以华丽的形式和实力派明星代言取胜的时代。无论广告的播放载体和表现形式如何变化,不变的是观众的收看诉求,即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理解广告的表面意思和延伸意义。出于满足观众情感诉求的需要,公益广告设计要在具备一定创意的基础上力求简洁,让观众在与信息首次接触的过程中就能明白广告的主题。例如,一则保护动物的平面公益广告中,画面中有一个戴虎头帽的小孩并配有简练的广告文案:“我的小孩虎庇佑,虎的小孩谁庇佑?”这则有关保护动物的公益广告,以需要人们给予保护的小孩和老虎作类比,再借小孩之口,将保护老虎的心声告知公众,虽表达简单但意义重大,用最简单的话语表达了人人都能听得懂的主题,比起那些隐晦的表达更能引起社会公众的共鸣。

4.公益广告设计的题材应体现时代性

公益广告与新近社会发生的热点事件或者一些广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性和时新性是公益广告在设计中应体现的两大属性。通过对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普遍流行的现象或问题作比较分析,来筛选出重要的内容,运用艺术化的手段进行加工创造,可设计出能在多种媒体上投放的、与新媒体传播终端相配套的公益广告样本,从而从源头上对公益广告进行主题和传播渠道的把控。就我国当前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来看,道德滑坡问题、环境保护问题、流浪儿童和孤寡老人的权益保障问题,都是当前急需重点关注和予以解决的问题,公益广告的设计应当重点考虑这些对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重大影响价值的方面,在关注广告产生经济利益大小的同时,也将其社会价值的取得放在显著位置。

5.公益广告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

公益广告设计范文第5篇

(一)虚拟的广告设计作业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不少中职院校《广告设计》的课程设计基本分为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作业完成———教师点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字体设计、标志设计、设计色彩及版式设计等广告设计要素。除优秀学生外多数学生无法置身于其中。如在字体设计环节中,大多数教师均会布置临摹字体的作业,学生也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并不清楚各类字体本身的特征及这些字体有哪些衍变体或在广告设计中如何运用才能提高设计的创新力。正是因为对字体设计的教学目的不清晰,课堂教学也枯燥乏味,导致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力,降低了学习的质量。

(二)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相对较弱无法更好帮助学生获取行业新知识

目前在中职任教的教师大部分是应届毕业生,没有行业工作经历,同时也缺乏实践教学能力。单凭毕业前自身积累的知识、学习的经历围绕着课本知识讲解,无法给予学生更多的,更新鲜得能满足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知识。

二、项目教学法在《广告设计》课中的应用

根据《广告设计》课教学的目标、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职业意向,我确立了企业形象广告、特定产品广告、公益广告、招贴广告、POP广告、报纸广告、杂志广告等七个项目,每个项目都涉及到基础知识和相关实践操作,包含了知识准备、资料搜集、资料整理、广告设计等内容,通过完成这些项目,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广告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以适应就业的需求。

(一)确定设计项目任务

为上好《广告设计》课,我提前做好不同项目的课件,采用插叙的方法,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或市场)需求选择设计项目。如2013年暑假期间阳江市电视台举办主题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告设计大赛”公开征稿活动。为抓住契机,秋季一开学,我就从介绍公益广告设计知识切入,通过实例讲解,介绍公益广告设计特点、设计理念、设计技巧,演示设计步骤,展示设计成果。让学生了解设计全过程,并把自己的设计心得介绍给学生共同分享。鼓励同学们积极准备、积累资料,在班里选出几幅好作品,争取在10月中旬截止日期前送达阳江市电视台组委会参加比赛。这样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实施项目教学法做好了铺垫。

(二)制订计划,任务到人

本着发挥学生个人特长,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设计的全过程,结合《广告设计》课的教学特点,在学生制订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设计计划书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列出将要实施的几个方案,成立项目小组。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设计中,根据学生制订计划分成了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四种题材,成立了四个项目小组。每个同学分列在不同小组,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去完成各自任务。

(三)实施计划

学生在明确了各自主题和所在小组,计划实施过程中,小组成员通过开展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相互借鉴,共同搜集、整理资料等多种合作形式,按照教师认可的实施计划和已确立的工作步骤、程序开展设计工作。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各自的创造力、想象力,同学们把很多中国元素、民间传统元素融入到作品中,运用了玉玺、篆体字、中国红、中国结、大人小孩子拉钩等元素,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确定评价内容与方式

学生在完成设计后,先进行自评、互评。对设计成果自评,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其作用是重视学生学习主体,重视学生的反思,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对设计成果互评,让学生对学习成果共享,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评价能力,引导学生把评价的重点放在设计理念、文化内涵、实现的手法上。通过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习别人的特长和优点,以评价促进学习,让学生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最后教师对各个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学生的设计作品时,除了肯定作品的成功之处,还应该要指出问题所在,给出具体改进及修改建议等,让学生去进一步完善修改各自的设计作品。

(五)结果应用或归档

经过师生共同讨论,将评出前六名的作品,按计划送阳江市电视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告设计大赛”组委会。通过组委会评判,取得二等奖1名、优秀奖2名的好成绩,极大地鼓舞同学们学好《广告设计》后续课程的学习热情。

三、项目教学法在实施时需注意的问题

(一)实施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施项目教学法后,要求教师不仅能组织和管理好教学,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及信息加工能力,还应具备项目规划、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对本专业融会贯通,随时回答学生的提问,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协作学习的氛围。

(二)实施项目教学法,提出项目时要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项目确定后,教师应先期实施完成该项目,一方面是对项目有个全面的了解,便于更好地指导学生。另一方面是当项目提出的时候就能拿出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和感性认识过程,知道实施该项目要解决哪些问题,关键在哪里。

(三)实施项目教学法,要让每位学生都参与项目

实施项目教学法后,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采取分组协作学习的方式。有些学生往往存在依赖思想,无所事事。因此必须推行“帮扶”的措施,要让他们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都有事可做,所以在项目分工后应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设计结果。

四、总结

公益广告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多模态隐喻;相似性;公益广告

平面公益广告作为一种“社会营销”工具,通过电视、广播、杂志、新媒体等媒介,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推销” 某种观念或行为准则,平面公益广告常常会在表现形式上力求创新,以智慧的语言,创意的画面,有感染力的声音等打动公众,引起共鸣,进而达到警示教化的效果。本文选取“水环境保护与节水公益广告创意大赛” (中华环保基金会举办)获奖作品为研究对象,试图在Forcevill[1]的多模态隐喻框架内,从隐喻相似性视角分析广告创意者如何运用图像、文字等模态以及模态的组合来表征和传达意义,凸显广告的主题并使其深入人心。

一、多模态隐喻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尽管文字在隐喻意义构建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图像、颜色、声音、形状等非语言模态也都可以实践隐喻表征。上世纪九十年代,以Forceville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开始从视觉层面研究隐喻,使隐喻研究最终突破语言层面隐喻研究的藩篱,开启了国内外多模态隐喻研究的热潮。Forceville & Urios-Aparisi[2]于2009年出版的论文收录了多模态隐喻研究最具标志性的成果,这些研究涵括漫画、广告、演讲、连环画、手势语、电影等不同语类中的多模态隐喻现象。Forceville区分了单模态隐喻和多模态隐喻,认为目标域和源域只用或主要用一种模态来呈现的隐喻是单模态隐喻,而源域和目标域分别或主要用不同的模态来呈现的隐喻则为多模态隐喻。

近五年来,国内学者也从多维视角展开对多模态隐喻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如赵秀凤[3]、冯德正[4]、俞燕明[5]、杨友文[6]等。对不同语类多模态隐喻特点的研究中,公益广告成为较受关注的语类之一,研究涉及交通安全[7]、禁烟[8]、“中国梦”宣传[9]等诸方面。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公益广告多模态隐喻的动态构建特征,有助于广告受众更全面、客观地触及隐喻的本质,并提升多模态语篇的识解能力。

二、隐喻相似性

隐喻相似性是指源域与目标域之间某种相似的特征。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创造隐喻的天赋依赖从不同的事物中发现相同。Lakoff & Johnson[10]在研究概念隐喻时指出,隐喻相似性既可以是物理上的也可以是心理上的。隐喻可以在相似性的基础上产生,人们也可以通过隐喻性思维,将原本没有关联的两个事物以某种方式并置在一起,构成隐喻,从而为认识某一事物提供新的角度。以文字、图像、声音等模态协同表征的多模态隐喻具有强大的意义潜势和语用功能,为具体语境下创造多重感官相似性提供了条件[11]。Forceville[1:p15-34]提出,根据隐喻表征模态的不同,隐喻的构建可以通过感知相似性、出其不意填充空位和共时交错配置等方式加以实现。感知相似性多体现为两个事物之间视觉上的相似或听觉上声音的相似,如两事物在尺寸、颜色、位置、姿势、质地等方面的相似,但这种相似关系并不一定是事物“内在”所具有。出其不意填充空位属于典型格式塔或图示的偏离现象,即把本该事物A出现的图示空位填上事物B,这种置换所创造的相似性往往需要由情景来加以激活。共时交错配置则是指如果两个事物用不同的模态呈现,那么通常通过同时突显的方式呈现源域与目标域,来暗示两个域的等同指认[4:P1-10]。比如,在一副有关“吻”的图像下方配上“监禁”字样,用交错匹配诱发相似性,隐喻婚后的吵闹、如同牢狱般让人失去自由等。

三、水资源保护公益广告中的多模态隐喻相似性

在我们的语料中,不难找到借助创造相似性来构建新奇隐喻的例子。

(一) 感知相似性

图1是一则有关水资源濒危主题的公益广告。该广告设计简单,具有相关背景知识的人很容易识别出图片正中黑白两色的熊猫头像,但该头像又与我们所见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头、眼睛及鼻子的形状上,它们分别由大、中、小三种型号的水滴形构成。如前文所述,就感知相似性而言,两种实体之间的相似未必来源于事物本身,而往往是表层的呈现方式所致,那么,图1广告向我们呈现的视觉相似性也是广告设计者有意为之。这种创造相似性构建了“水资源是熊猫”这一隐喻。通过图片下方的文字“濒危”,广告设计者将源域熊猫身上“濒危物种”、“珍稀保护动物”等特征投射到目标域水资源上,向受众传达出水资源的短缺状况,并由此提醒广告受众珍惜用水,保护水资源。在这则广告中,图像模态是主要的意义载体,文字模态起到了澄清并强化主题的作用,图文结合带给受众强烈的情感效应。

(二) 出其不意填充空位

图2呈现的是在医院常见的血袋,但袋中装的并不是血液,而是蓝色的液体。蓝色液体上方有“紧缺血型H2O型”字样。H2O是水的化学分子式,这说明血袋中盛装的蓝色液体是水。在这则广告中,设计者很明显是想通过用“水”来填充本该“血液”出现的图示空位来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这种置换创造了“水”和“血液” 之间的相似性,构建出“水是血型”的隐喻。源域“血型”通过文字模态加以表征,其实体图像在广告画面中处于缺失状态。目标域“水”则由图像模态和文字模态共同表征。血液之于人类身体的重要性被投射在水资源上。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血袋中只剩下小半袋水,这与袋中出现的“紧缺“二字形成呼应,设计者巧妙地将血型不足造成的紧迫性投射到水资源上,暗示了水资源缺乏的迫切局面,因此更确切地说,图2传达的是“水是紧缺血型”这一隐喻。在该广告中,图像和文字互为补充,视觉上的冲击力增强了广告的劝说功能,从而给广告受众留下深刻印象。

公益广告设计范文第7篇

探讨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设计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升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的视觉传播效应、安全性及其美学价值。针对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跨座式单轨列车自身特点,从视觉性、安全性以及美学三个方面阐述了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的设计方法。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设计的研究有助于提升车体广告内容在信息传达过程中的视觉效应,有助于保障乘客、列车以及交通系统的安全性,更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

关键词:

跨座式单轨车;车体广告;广告设计

一、引言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1]也逐步进驻各大城市。跨座式单轨列车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的一个类型,其采用高架线路,转弯半径小,占地面积少,无污染,因此跨座式单轨列车在规划和选线上的适应性具有明显的优势[2]。在此种背景下,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就成了一个新的商业契机,车体广告也随之成为设计的亮点。目前,在有关车体广告以及车体涂装设计的研究中,文献[3]讲述了城市公交车体广告的视觉设计现状及其问题,并从设计理念、创意构思以及视觉元素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法。文献[4]分析了公交车体广告的设计元素,强调了广告的设计原则和流程。文献[5]阐述了高速列车涂装设计应与民族文化和乘客心理相结合,在设计选色以及色带划分上必须根据乘客心理以及民族文化特征进行设计。现今对城市轨道交通车体广告设计的研究着力极少,所以本文选取跨座式单轨列车并结合跨座式单轨列车自身及其运营线路的特点以探讨车体广告的相关设计方法。

二、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设计概述

1.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的分类

跨座式单轨列车穿梭于城市,市内的行人能够看到列车车体广告,因此有效地扩大了列车车体广告的潜在客户群。列车车体广告按照目的可以划分为商业广告和公益广告[6]:商业广告是企业或品牌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而做的宣传广告,而公益广告则是非盈利性广告,以宣传公益理念为重点。

2.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的作用

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作为城市户外广告的重要载体,对企业和广大市民群众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为:

(1)广告具有商业宣传作用。跨座式单轨列车在城市中运行,具有向受众传播广告信息的作用和功能,而且相比于一般的公交汽车,跨座式单轨列车所传播的广告信息量更集中,范围也更广大。

(2)广告具有公益推介作用。公益广告关注人类生存的所有话题,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7]。承载着公益广告的列车在城市中穿梭并传播公益信息,因而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3)广告具有美化城市的作用。跨座式单轨列车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一员,列车车体广告作为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要素对城市整体风貌具有较大的影响[8]。漂亮的车体广告,不仅能使城市景色更加美观,而且还能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良好的视觉感受,对城市文化建设以及城市定位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从城市文化建设来看。城市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产物,其深重的地域性体现了城市的文化特征[8]。具有地域性特色的列车车体广告能展现一种历史沉淀下来的城市美,并且可以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对城市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可以增强城市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从城市定位来看。城市定位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以体现城市的特色美[8]。符合城市发展战略、打造城市品牌的列车车体广告能够将城市定位融入城市生活之中,让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独特的城市形象,并且在无形中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3.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存在的问题

(1)广告内容展示不佳。跨座式单轨列车运行速度较快,因此车体广告需要在短时间内传达简洁明了的广告内容,而现有的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形式不简洁,即应用文字呈现的内容较多,且字体过小难以辨识,在列车快速运行时,远处的观者无法看清车体广告的内容。另外,车体广告用色不讲究,既不能揭示企业的形象,也展示不了城市的形象。用色不考虑色彩的含义,从而导致广告宣传的效果不佳。

(2)缺乏视野安全性并且影响观光效应。跨座式单轨列车作为“空中列车”,除了具备输送乘客的功能外,还具有观光功能,因此跨座式单轨列车应该有良好的视野。但是目前有些列车的车体广告张贴到门窗上,让人无法透过门窗看见列车内外的情况,观光功能受阻。上下班高峰期,大量人流在车门处进出,也就不能正常观察车内、车外的情况,也容易造成拥堵以及安全事故。此外,门窗上张贴广告会影响列车内部的采光,车内的人会产生密闭感、压抑感,对于辛苦工作的上班族来说,这无疑是一种人性关怀的缺失。

(3)缺乏视觉美感。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属于一种户外广告,户外广告也与城市形象紧密关联。如所周知,优秀的设计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在宣传企业形象的同时,也反映了整个城市的形象。而现有的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缺乏美感,广告用色或者暗淡或者刺眼,在影响视觉感受的同时也影响了交通安全。重要的是,广告字体的形象安排与色彩计划不妥,也会导致整车广告杂乱无章,缺乏视觉美感,从而影响城市的良好形象。

三、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设计

1.世界上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的设计现状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跨座式单轨列车,如日本、美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9-10]。如图1所示,日本大阪跨座式单轨列车、马来西亚吉隆坡跨座式单轨列车、澳大利亚悉尼跨座式单轨列车的车体广告色彩鲜艳,色彩以及版式布局对比强烈,辨识度高。美国拉斯维加斯迪士尼乐园的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展示了主题乐园的趣味形象。

2.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设计方法

(1)视觉性设计。人的认知心理包括注意、知觉和记忆。让人们“注意”车体广告,首先需要视觉语言的刺激,才能引发注意机制,让其产生兴趣,从而得到关注[11]。跨座式单轨列车在高架轨道上运行,最高运行速度可达75km/h,而要让人们注意到这样一个高速运行的“空中列车”车体广告,有以下两个设计策略:第一,色彩设计中采用高饱和度的颜色来吸引人的目光。研究表明:人们在观察物体的最初20秒内,色彩感觉占80%[12]。色彩的饱和度越高,颜色越鲜艳,越能给人以视觉刺激。吉隆坡的单轨列车以白色为车体的主色调,车体广告字体采用高饱和度的红色与黄色搭配,图片配色同样也采用高饱和度的颜色,因而鲜艳夺目,引人注意。第二,车体涂装采用隐喻的办法来表达广告的内容。隐喻可以用来认知抽象事物(如思想、情感、审美等),它通过源领域的经验、思想等映射到目标领域,从而使人理解目标领域[13]。在车体广告设计中,采用企业色、城市色或主题色等能够代表某一个“物”的色彩搭配,让人一看到列车,脑海中就会联想到该色彩搭配所代表的“物”。美国迪士尼乐园的钢铁侠单轨列车的车体涂装采用金色与红色,正好是电影《钢铁侠》盔甲的颜色搭配,人们在远处观看运行中的红金相间的列车时,不需要观看文字内容,就能自然联想到钢铁侠。

(2)安全性设计。在交通系统中,最重要的是保证乘客、司机以及行人的安全,基于安全性的车体广告设计有以下两个设计策略:第一,车体广告布置应避开门窗。如果广告布置避开门窗影响到广告整体效果,就需要采取更为巧妙的设计形式,即将门窗融入整体广告的设计之中。吉隆坡的单轨列车,则将窗户设计为对话框的形式,置入到整体的广告设计之中,既利用了窗户的样式,也不至于让窗户在整体广告中表现得突兀,又不影响视野安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观光内容。第二,车体广告色彩要考虑城市公共交通的安全。跨座式单轨列车在高架上运行,高架与城市道路肯定会有并行路段,跨座式单轨列车的车体涂装对道路上驾驶车辆的司机能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列车涂装设计时,应该运用系统设计的思想,把交通系统看成为一个整体而进行色彩设计,即利用色彩创造良好的交通氛围,而不至于分散司机的注意力[14]。比如高饱和度的红色能引发人心理活动的兴奋感与紧张感,特别是在交通系统中,如果在单轨车身上大面积采用高饱和度的红色,会对道路系统上的司机产生影响,司机会突然产生紧张感,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而蓝色、绿色能使人情绪镇静,缓和心理刺激——在单轨列车上采用蓝色与绿色的广告能给道路系统中的司机带来一种和谐感和安宁感。

(3)美学设计。跨座式单轨列车在城市中穿梭,车体广告漂亮与否,不仅影响城市的居民,还代表了城市形象,因此,在设计方面可以采取以下两个设计策略:第一,采用美学原则以展现列车的整体美。美学法则主要包括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等。如图5为日本的单轨列车,每一节车厢整体上采用一种主色调以展示一个广告,黄色车厢与白色车厢相互交错,运用重复的手法,整个列车就形成了“ABAB”的节奏感,体现的是一种韵律美。在广告文字的表现上,运用色彩调和原理,白色车厢上的文字采用黄色与绿色这两个类似色的搭配,黄色车厢上的文字采用红色与红棕色这两个类似色的搭配,视觉上能够给人一种和谐与统一的美感。另外,图5中绿色与黄色构成的冷暖色调的对比,白色、黄色与绿色构成的色彩的面积对比,都能展现一种视觉的美感。第二,列车车体广告在形式与色彩上应与城市形象相融合。车体广告属于户外广告,户外广告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构成要素,是城市文化的有形体现,户外广告设计中应注意广告与城市的协调以及装饰效应[15]。在与城市的协调性方面,应选用与城市景观相搭配的色彩,悉尼的单轨列车,车体广告整体以蓝色为底,与湛蓝的天空相呼应,广告字体采用明度较高的黄色,与城市建筑相呼应,列车车身整体融入城市环境中,体现出一种和谐美,也展示了悉尼干净整洁的城市形象。

四、设计实例

重庆是一座山水城市,为多中心组团式结构,受地形限制与经济发展的制约,市政府在20世纪末组织完成了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并正式启动重庆单轨项目[16]。2015年,重庆城市轨道交通总运营里程超过了210km[17]。重庆也是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是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旅游资源[18]。为了使重庆居民能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一种绿色、健康的城市理念,同时也使外地客人来重庆时能感受到重庆的山水文化特色,根据重庆的发展趋势以及地域文化特点,选取“山水森林之城”[18]这个城市形象来实施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公益广告设计活动。“山水森林城市”需要体现绿色环保且闲适安逸的氛围,同时还要显示一种“山水”的流动感。设计方案主要融入了以下设计策略:视觉性设计中,选择高饱和度的绿色来吸引人们的目光。同时,绿色也是环保健康的隐喻;安全性设计中,绿色车体给交通系统中道路上的司机带来一种稳定感和安全感;美学设计中,运用美学原则,车厢采用绿色白色交替的色彩形式,形成一种节奏感,绿色车底与黄色纹理的搭配体现一种色彩调和的美感,黄色纹理则体现着一种流动感。同时,选择“创建绿色重庆”作为列车车体广告语。广告语以及广告色彩设计体现了重庆的绿色与环保的城市定位,整体展现了“山水森林”的城市形象。

五、结语

本文对跨座式单轨列车的车体广告的分类以及作用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现有的跨座式单轨列车的车体广告存在的问题,针对现有的问题提出了视觉性设计、安全性设计以及美学设计的列车车体广告设计方法,最后选取重庆市跨座式单轨列车继续展开讨论。依据重庆的城市定位以及城市战略,结合本文提出的三个跨座式列车车体广告设计方法进行跨座式列车车体的公益广告设计。此外,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广告的设计需要考虑人、整体交通系统以及城市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列车广告既具有较好的视觉宣传功能,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同时也有助于城市形象的打造。

作者:魏芊蕙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蒋雅君,杨其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及选型[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5(2):70-73.

[2]肖俊.单轨交通应用性分析[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3(4):20-23.

[3]万彤.城市公交车体广告视觉设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包装工程,2014(22):13-16.

[4]刘梦溪.城市公交车身广告表现形式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09:22-31.

[5]王海霞,董宁,徐伯初.高速列车涂装设计的感性转向[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61-64.

[6]蒋华.浅谈公益广告与商业广告的联系与区别[J].商场现代化,2006(11):168-169.

[7]陈正辉.公益广告的社会责任[J].现代传播,2012(1):17-22.

[8]徐伯初,王超,向泽锐.考虑地域文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形象研究[J].美术观察,2014(8):130-131.

[9]曾晨,支锦亦,向泽锐,等.一种适用于成都市内旅游线的悬挂式单轨车造型设计[J].包装工程,2016(8):126-177

[11]黄泽军.从消费者认知心理特点看车体广告设计[J].装饰,2013(3):108-110.

[12]王安霞.包装形象的视觉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98.

[1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0.

[14]苑红伟,肖贵平,聂磊,等.色彩与交通安全探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5):62-64.

[15]张金花.户外广告与城市形象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6):48-51.

[16]沈晓阳.重庆市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建设和运营[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6(10):8-13.

公益广告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公益广告 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规则

1 公益广告的定义

公益广告是非商业性广告中的一个组成分支,亦称公共服务性广告、公德广告。在我国,第一则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诞生于1986年贵阳电视台率先以字幕的形式播出“请君注意节约用水”。之后,央视《广而告之》栏目的形式推出系列公益广告。此后,我国公益广告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笔者认为公益广告则是指通过大众媒介向广大受众传达某种公益观念,呼吁公众关注某一社会问题,以维护社会公众和公共利益为目的,以形象营造的情感来传播社会公益思想的信息活动,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非营利性广告。

2 视觉传达设计概念及要素

2.1 视觉传达设计概念

视觉传达设计这一术语于196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后开始流行,其内容包括报刊杂志、招贴海报及其他印刷宣传物的设计,还有电影、电视、电子广告牌等传播媒体的设计。①视觉传达设计包括由标志、字体、图形、象征符号等组成的传达内容。②

2.2 视觉传达设计要素

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就是通过用视觉来向人们传达各种信息,以文字、图形、色彩为基本要素的艺术创作,在精神文化领域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人们的感情和观念。随着公益广告的制作、、传播逐步增加,以文字、图形、色彩为最重要的基本元素决定了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它把设计者想要表达对公众和公共利益高度关注的问题,通过这些要素以视觉形象表现的方式传达给受众,这也是一种视觉上的文化。

3 公益广告的视觉传达规则

3.1 感性与理性的组合

平面广告设计的视觉组成根据其性质和功能可分为理性元素和感性元素两类。视觉元素的合理运用、选择和组织,直接影响信息的有效传达。在表达中必须注重遵循将色彩作为装饰,文字图形信息组合作为形式,三种元素有机组合的规则,这样可以增强信息可视化表达的视觉效果,让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1)理性元素。字体是理性元素中最重要的视觉元素,它不仅仅局限于信息传达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一种高尚的艺术表现形式;它已提升到引领人们的审美时尚视角,是视觉传达最直接的方式,是广告画面的核心内容体现。

(2)感性元素。图形、色彩是感性元素中整个广告版面最核心的视觉设计元素。图形是事件的生动再现,是最具有说服力的元素之一,也是信息传达与审美的最基本要求,图形的运用与主题贴切会让受众在瞬间产生极强的心灵震撼;马克思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3)理性与感性元素的有机组合。从以上的探讨来看,笔者认为:公益广告中理性与感性元素的有机组合对传达公益意识的视觉设计有了更多的创造性,特别是在一些与民众接近的公益生活版、公益文娱版版面中通过文字元素明确传达信息及叙事的基础上,把握好视觉元素中色彩的运用,可以提升文字信息可视化的视觉表达效果,使图形变得更加生动,制造一种和谐统一的效果,使信息的表达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2 正形与负形的结合

为打破“同质化”的设计理念,避免创意表现元素的雷同,需要用多维的视角去探寻以正形与负形这种新的设计语言元素来表现。所谓正负形是指图形与底形之间的巧妙借用,它们结合隐含着两种意义的图形关系,在视觉传达中是一种独特的构形语言。通常把形象称之为“图”,而它的四周称之为“地”或是正形和负形。比较典型例子:中国古代阴阳思想的太极图等。

(1)正形与负形巧妙结合。在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中,有时虚形为正形,有时实形为负形,“虚和实”相互依存在创意上应用此规律增强广告的表现能力,使观者产生双关的现象以获得全新感。

(2)留白与正负形融合。适当大胆地在版面上留白设计,安排视觉休息处,版面才显得透气有空间感,才会生动清晰。留白是是现代广告设计中的特殊艺术语言,它的运用在广告中如何通过文与文、文与图之间空间的转换和节奏的停顿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因此,在公益广告中将“留白”与正负形相融合,善于学会发现留白与其他视觉元素的契合点,寻找留白与标题、留白与图片、留白与正文之间是否能巧妙转化为正负形关系,从而达到令受众“眼前一亮”的效果。

3.3 具象和意象的变换

视觉传达设计中存在各种各样形式不同的符号,它们不同程度地传达着多种信息,其中点、线、面三种基本形态要素的概念,就涵盖具象和意象的一种最基本的元素和理念形态。具象就是采用具体真实的资料、摄影照片,快速明了地再现事物的客观性和逼真感;意象是一种审美心理的现象,它是通过联想和想象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及审美感知。具象与意象既有共性的特点又有个性的表现。要把日常的事物状态变为深刻的形象,具象运用中就多有这样的实例。下面一起来解读一幅“抗震救灾”的社会公益性广告招贴画(如图1):

画面中的“点”构成的“大”字,是人,说明大家团结一致的巨大力量关爱灾区人民的精神面貌;波纹的“弧线”代表了传播呼吁人们拥有一个共同帮助灾区人民的愿望;“面”是一颗红色的心,代表人人都要伸出自己的爱心,组合成的这颗红心是具象的。在巧妙的组合和构思中,“我们在一起”的黑色字样及白色字体倡议“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心行动,从这个角度设计师赋予了这种具象组合以崭新的意义,说明了灾难的来临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凝聚在一起,唤起人们的注意和关注,在意义表达上温情而不直露。整个画面实际上也体现了红白映衬图形与底形黑颜色对比反差的强烈视觉效果。可见,意象的构成运用,立意明确具隐喻性,使作品传神达意又具延伸性。具象也有相当的表现力,借助设计师卓越的想象力,同样也表达丰富的内涵,具象和意象的选择和变换,变得生动和富有感染力。③诸如此类的还有环保、廉政建设、慈善等等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