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作文教学

高中作文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中作文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作文教学范文第1篇

1 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习作素材

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却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社会道德意识,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群体粗线条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这样,在特定的时代或时期,就把无形的写作信息无意识地纳入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浓或淡,或急或缓的创作主渠道中。这些创作主流,虽也呈现出纵横交错,繁杂纷呈的特点,但一定程度上却粗线条地、清晰地凸现出了短期内不易变更的题材集中意识。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的。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例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爱国主义;②远大理想;③传统美德;④奉献精神;⑤弘扬正气;⑥见义勇为;⑦艰苦奋斗;⑧健康心理与热爱生活;⑨望子成龙与家庭悲剧;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市场经济与腐败现象;环保意识的增强;做人与处世;以自“我”为中心与以天下为己任等等。这些题材的设置,并非一陈不变的,可在此基础上删削,增多,也可交融。要完成此项工作,指导者一人足可胜任,但付出艰辛努力的是时却带有极大的刻板性,可适当“抛砖”(明确方法,做出示范)而“引玉”(要求学生参与进来,争做确定题材内容的先锋)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2 拟题功底,增添作品亮色

阅卷中,改卷人对没有文题的作文是深恶痛绝的。而没有一个新颖,别致的文题,读者对于整篇文章,从心理上说,一开始就有一种慵懒,困倦的情绪。文题拟得好,对一个有一定学养,训练扎实的高中学生来说,文章已成功了大半。比较下面一组同一题材不同文题的拟定,即可看出一些端倪。

题材:热爱家乡

文题:A.我的家乡 B.托起黑太阳的地方

同是写我的家乡――一块产煤的地方。两文都写煤矿工人为了家乡,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在暗无天日,充满险情的矿井中不辞辛劳,默默奉献的生活实况后,发肺腑之言而成文,抒写了一曲赞美煤矿工人的颂歌。但比较文题,B显然更胜一筹。如何拟题,使之更具丰富的美感效应呢?

2.1 抓关键句拟定文章题目

有的文章,在确定材料后,文题的确立一时难以定夺。而作品中人物的某句话或作者直抒胸臆的语言,在文中有紧扣主题、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对内容而言颇具提纲挈领的核心效应,便可适当考虑以之为文章题目。80年代中期,《送你一只金凤凰》问世。作者反映的是随着党的政策好转,人民生活日益富足的社会现实。作者把如此宏大的主题放在一件极小的家庭生活矛盾中来深化。家景不好的莲姑向狭隘自私的桂嫂借春花牌自行车一用,在自行车出小毛病之后,桂嫂扬言要莲姑赔偿损失费;文中有莲姑一句气话“秋收结束,我送你一只金凤凰。”一句平淡的话,被作者别具匠心地用来做题目,却显得极有深意,把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日渐走上幸福之路的主题深刻反映出来。

《作文成功之路》2000年1期例文(P14)《一生走不出你浓浓的爱》,作者用饱含真情的语言把一些平淡的材料以铺陈叠加的形式表达出来,文中每写一事一段,共20段,用近乎流水帐的形式,写出母亲对我20年如一日的深切关怀。文题用了作者直抒胸臆的一句话,把全文琐碎、平淡的材料紧串在一起,使文章形如一个橡皮套袋:材料越多,内容越丰富,套袋就会更圆,母亲为儿一生操劳的形象也就越来越丰满。这句话就起到串连材料,点明主旨的作用。这样,作品也因之而增添了无穷的亮色。

2.2 材料来拟定文题

名家作名文,离不开想象和联想两种心理活动过程。指导学生巧妙运用联想习作,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中大部分学生常写出因思路堵塞、视野不广而就事论事、就事写事、写完了事的文章。这些联想不丰,味道不足,干巴,瘦弱的羸弱体文章,有如先天气血不足,后天有失调养的少年,蔫瘪而列丝毫生气。这是指导者的心头大忌。而联想却加强了众多事物间的联系,使众多事物抱紧成团,让材料内部体现出较强的类比性及对比度,我们从积极修辞的角度,可审视到这种类比性及对比度给文章带来浓厚的和强烈的美感效应。如余秋雨《腊梅》这篇散文,文中体现了某医院护士小姐们凭着高尚的敬业精神,以极富生活情趣的具体活动――雨中护花,雪夜护花,雪地数花等感人至深的情节,拨开了弥漫在众多身患绝症的病人心灵天空上的厚实阴云,使他们在朵朵含笑绽放的腊梅花下重新激起了对生命的强烈渴求。最后全都病愈出院。文章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的原因之一,就是把基础材料(病人在护士小姐的精心护理下病愈出院)与联想材料(梅花不屈从于恶势力,与风雪相抗争的高洁可喜之性情),通过联想结合在一起,紧扣住材料之间的类比性,围绕联想材料来拟定文题。这样拟题,从内容上讲,可以加重加厚作品内涵,使主题得以较大幅度的凸现;从修辞角度上说,这种具有类比性材料的反复叠加,本质上对主题就有鲜明的强调作用。此类文题的设置,因为它在形式上隐含了基础材料,读者对文章的内容及主旨的把握就带有较大的模糊性。也正是这种模糊性,使文题本身具有较大信息张力的同时也为读者了解全文主旨设下悬念。而从读者欣赏作品的角度来说,其思维过程为:文题――联想材料――基础材料――主题。这一过程与作者的创作思维过程恰好相反。作者看到文题后,最先关注的是联想材料、基础材料,进而涉及基础材料;读者在对文题、联想材料、基础材料进行分析感悟之后,才能叩响文章主题之门。也就是说,读者思维过程要历经一段漫长曲折的路途。从这个意义上说,围绕联想材料拟定文题,可以使主题得到深化,增添作品亮色。

3 转未知入已知领域,娴熟运笔

前文强调了平时收集素材的重要性,并提出成块状收集整理素材的方法,形成有形的战时军需。但由于近几年高考命题走向有远离现实生活热点,命题内容呈现多向化走势的特点,学生往往望题兴叹,无所适从,硬着头皮苦作,其效果不言而喻。笔者认为,作文命题的形式和内容是无形的,虽然我们加强平时积累,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形成块状的知识结构体系,但面对几乎没有规律的命题形式和内容,平时的积累就变得格外疲软。此时,转未知入已领域,娴熟运笔,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所在。面对陌生的命题范围,难以下笔,这是现实,是必然。但我们可在不超出命题范围的情况下巧妙转换拟题,并在文中充斥进我们熟悉的素材,娴熟运笔,写成文章。如1999年全国考题要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范围,自拟题目,写出文章。

高中作文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中作文教学 现状 改进策略

所谓高中高效作文教学,就是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写作效益。一则体现作文教学的高效率,学生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可以有效提高写作教学中知识的运用率;二则获得作文教学的高效果,实现教师层面的教学目标,获得学生层面的可观分数。高中写作教学目的在于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写作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品鉴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知识素养。

一、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高中生语文成绩不尽如人意,作文教学难辞其咎。

(一)教师原因

迫于应试教育压力及高考机制的限制,作文教学评价更多地依赖于考试机制,缺乏对作文教学效果的分析及综合评价,使学生只会应付高考而缺乏写作综合能力培养。因教师自身水平局限、教学计划存在问题、评价标准片面等因素,部分教师对课程资源利用不足,对学生自主写作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力度不够。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无法引导,作文教学反馈不够及时,缺少必要写作方法指导及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导致教与学脱节。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应重练笔轻评价,导致作文教学缺乏系统性,作文评价方式片面、单一,致使作文教学出现低效甚至无效的局面。

(二)学生原因

学生作文素材主要来源于课内资源,受生活圈的影响,对课外资源如文刊、网络资源的利用较少,缺乏实际生活体验。作文教学中由于教师对教材作文部分利用率不高,学生对课内外资源利用不足,加上平时没有自主写作的良好习惯,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进行写作训练,导致无法建立起阅读、生活与写作的衔接点。词语匮乏、表达能力较低、厌倦作文、写作耗时费力、思维模式单一、写作“假大空”等现象,都导致高中作文教学收效不大。

二、高中高效作文教学研究策略

学校将高效作文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希望运用高效策略及方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获得写作体验。

(一)点拨

教师要立足实际,尊重写作规则,点拨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如记叙文写作重点在于写人记事,教师要注意点拨学生选好记叙角度,写触动心灵的人或事,注意描写及抒情等表达方式;议论文写作重点在于说理充分、论证严谨,教师要点拨学生做好累积素材的工作,丰富文章论据,选好角度进行阐述论证;散文写作重点在于形散神聚,教师要点拨学生通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抒情散文的写作方法表达自身情感,以期与读者产生共鸣。

(二)写作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前应要求学生自主积累阅读量、扩大阅读知识面,只有阅读与写作相互穿插训练才能对写作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的写作也要回归生活。

(三)评议

1.尊重式评价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教师评价时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放大学生作文的亮点,多肯定、多鼓励。

2.分层次评价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质,了解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对于写作能力高的学生可以高标准、高要求;对于写作能力一般的学生,要适当降低标准;对于写作水平落后的学生,要单独设立标准要求他们完成。只有设立分层次评价才能使学生整体受益,使不同层次学生体验到写作兴趣。

3.多元化评价

组内评价,以学生小组为单位,选择学生作文精改、评议、佳句赏析等;班中交流,教师与学生共同赏鉴精品写作成果,共同分享心得感悟;习作展览,对于优秀点评可组织展示,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发挥写作评改的民主作风,使每个学生都作为写作角色及评议角色互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写作教学的首要目标。

(四)修改

好的文章经过千锤百炼的修改才最终完成,因此,文章经过评议后不及时修改,就失去了写作及评议的意义。修改环节可以说是写作的核心部分,也是写作的灵魂。因此,教师要注意评议文章后限时要求学生及时修改,才能将评议落实到根本。

(五)赏析

高考作文阅卷有亮点给分,与写作教学的赏识教育目标不谋而合,因此教师在高中写作教学中要充分肯定学生文中的闪光点,并对他们的独具慧眼给予表扬。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架构,还可以根据文章拟定大纲,同时赏析文章语言特点及表达艺术,提高学生对作文的鉴赏能力。教师可引用课本教材指导学生赏析,也可以利用课外材料导入课堂,帮助学生鉴赏生活。

写作是最能体现高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手段,写作本身就是心灵及感情抒发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练好写作基本功。写作教学有利于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及沉淀文化素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及创新思维。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进步,从阅读及生活体验中感受写作与生活的衔接点,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激励学生独具慧眼。

参考文献:

[1]王茜云.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09).

高中作文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264-01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作文教学来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而目前我国高中学生对作文课有着普遍的反感心理,究其原因,这跟教师的教学策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融入新的理念,设计出高效高质的教学方案,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达到作文教学的目的。

一、目前我国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高中作文教学的效率不高,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投入多、收效少,教师在教学中的付出并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虽然在新课改背景下,作文教学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一些教师对于高中作文教学的认识还存在着误区,缺乏有效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无序性、非计划性的问题,教学活动较为简单,学生在写作上花掉了很多时间,但是仍然感受不到作文的乐趣,缺乏对写作的兴趣,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一项问卷调查显示,目前70%的学生对作文课不敢兴趣,有20%的学生在写作时感觉力不从心,缺乏作文素材,而75%的学生运用的素材基本雷同,缺乏新意。此外,大部分学生对作文议论层次不清楚、结构混乱,不会对论据展开分析说理。这些现象的存在无疑与教师的教学策略有着重要的关系。虽然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因素则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学生在作文课上成就感不足,使得学生缺乏对作文课的积极性,产生厌烦心理。

二、高中作文教学的策略

1、引导学生多方面积累写作素材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方面积累写作素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头脑中积累的素材越多,在写作时越能有内容可写,有了好的写作素材,写作出来的文章就一定不会很差,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积累写作素材。布置一定量的阅读内容,学生通过大量书籍的阅读,能够从中自觉的吸取一些丰富的素材,通过课外书籍的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释放学习压力,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家的语言风格,进而学习作家组织语言、思考问题的方式,通过对优美词句、段落的摘录,潜移默化中就会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开设读书角等,定期向学生推荐好书,抽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读书交流,逐渐积累阅读素材。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来获得有效信息,让学生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有益的节目中积累素材,借鉴网络文章的优点,多种渠道来积累作文素材。

2、实施鼓励式教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提倡自由写作,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来写作,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教师要发现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从个人特长出发进行写作,从而增加写作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秀词句、段落,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一些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也要尽量发现其中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而给出提升的方法,鼓励学生多练习,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通过优秀作文展的方式张贴优秀作文,学生间互相交流,增强学生的写作动力,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3、引导学生融会贯通

融会贯通能力就是引导学生系统的整理写作素材,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将写作话题与写作素材结合在一起。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融会贯通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头脑中有很多素材,但是不知道如何与题目联系在一起,照搬素材,与话题结合生硬死板。教师要指导学生定期整理自己头脑中积累的素材,将素材进行分类分析,熟读精读,用自己的思维和方式将素材内容表达出来。引导学生在积累素材时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内容,例如在历史课中学习的故事、政治中学到的时事等,都可以与写作话题相结合,巧妙的实现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从而增加作文的亮点,提高写作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模式,总结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运用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来形成一套适合于学生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多方面积累写作素材,鼓励学生多练习、多积累,给予学生写作的充分肯定,增强学生的信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作文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达到高中作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 琪.高中生活作文教学策略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2010(10):123-125.

高中作文教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困境;分析

语文作文交流和表达的工具,在社会生活中极其重要。写作是语文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的思想、交际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部可以经过写作得以提升。随着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当前学生的写作水平取得了很大的提高,但距离教学目标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高中作文教学一度徘徊在困境之中,高中的整个语文教学活动获得如何获得提升和改进,是人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1、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困境

1.1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在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影响下,学生只以“学”为主,课余时间较少。尤其在进入高中以后,学习压力加大、节奏紧张,没有更多时间去关注语文的学习。大多老师的语文教学程式化现象严重,不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基础和素质的教授不够,导致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老师在日常课程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增强其阅读量,培养学生语文基础素养,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2教学观念有待改进。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对作文感到畏惧,也不会写作文,在作文时缺乏技巧和创作的思路。学生认为不如将时间用于数理化等容易提分的科目;不少教师也认为语文是天赋问题,至多和生活上的社会交流有关,仅仅是交流上的语言运用问题,至于作文只不过是考试的重要内容而已。在错误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教学,很难具备整体的计划和正确的教学方式。在教师学生两方面因素下,导致教师很难有效指导作文写作,而学生通过课堂提高写作能力的目标很难达到。

1.3学生写作兴趣缺乏。在目前教育体制下,尤其是高中阶段,分数是学生的直接目标和最终动力。虽然作文在高考语文科目占据很大比重分值,仍不足以引起师生的重视。许多人认为,语文作文只要表达清晰、条理清楚、字迹工整、字数凑够,再搭配上良好的格式,一般拿一个合格的分值还没有问题,没有必要投入太大精力。

1.4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欠缺。学生在高中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然而,由于其忙于高考的压力,奔走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家庭方面,家长尽量避免学生“分心”,一般的家庭琐事都自己承担;学校方面,老师们纷纷忙于考查学生,全部在为升学率、提分数忙碌。学生失去了许多体会生活,观察生活和独立思考人生、社会的机会。被学习压抑的青春和与世隔绝的状态,令他们的文章写作缺乏感情,鲜有灵性,不是言之无物,就是脱离现实,造成了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

2、高中作文教学的困境应对措施

2.1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高中阶段是学生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每个个体都存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尤其在写作方面更要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文如其人”,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才会产生好的作文,才会让读者豁然开朗。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掘并培养学生的个性,摆脱高考对语文教育的束缚,令学生自由发挥。

2.2改变传统的观念。改变应试教育的固有思维,更多关注语文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语文素质。对然当前存有不少改变的困难,但是教师也应该有所尝试。教师应该教育学生作文在现实中的重要作用,教导学生“大语文”的观念,将语文教育同历史、政治哲学思想相结合,以身作则,创设作文背景,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同学生互动,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学好语文对其理解能力的提升作用,矫正“偏科”思想,用实际行动启发学生,作文是可以写好的,通过锻炼可以提升作文水平。

2.3培养学生的作文写作兴趣。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都告诉我们,兴趣对于学习、认知是有巨大作用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兴趣,才能为写作奠定基础。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才能真正的喜欢上写作文。教师必须改善学生的作文兴趣。

2.4提倡学生观察生活,在作文中反应真情实感。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充满爱、充满感动,同时也充斥矛盾。认真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让学生懂得作文写作同文章阅读一样,是一个审美过程。引导学生的真情实感的发挥,充分发挥学生青春激昂的想象力,让学生懂得歌颂生活中的真善美,贬斥人性的假丑恶,细致观察生活,思考人生的价值,在文章中倾注社会真实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5延伸学生的语文学习范围,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补充课外学习的资料,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解、评析;通过讲解课外美文,展开详细分析,提升学生在作文上的创造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令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学习到用词、用句的方式,提高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其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构思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学生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和写作水平。

总之,语文教育中作文教学的确存在问题和面临很大困境,但只要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是不难克服的。抓住教育问题的重点,困境就自然会解除。教师应对照新课标的要求,转变教育方式、改善教学理念,按照学生个性因材施教,灵活的开展作文的教学方式,必然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而推进语文教育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元太.浅谈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J].教育教学研究,2009(1).

高中作文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

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

一、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素材

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的。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二、建立评价机制,搭建展示平台

在作文教学中建立一套多元评价机制是很有必要的。教师要正视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的差异,全班自始至终一个尺度无疑是违背教学规律和教育科学的。对学生作文的起始状态教师要进行摸排、定位、建立档案。作文评价要重过程,看发展,不搞一刀切。在评价机制上,教师不搞一言堂,而是充分发扬民主,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师生共评等多种形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要平等对话,没有高下之分,只有思想碰撞和逆耳忠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些写得不太好的作文,教师要宽容,要尽量去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因为我们的理念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成功。

此外,搭建展示平台也十分必要。比如,让每一个学生都准备一个精致的小本本,写上自己的得意之作,以供交流;班级可以设论坛、劈专栏,既可以评论身边的人和事,也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年级可以出优秀作文选,让优秀作文变成一个一个的铅字,供人传阅;学校要有文学社、广播站,搞辩论、办演讲、设沙龙,让有写作专长的学生一展风采。总之,机会多,舞台大,才可以形成强力磁场,展示才华,调动兴趣。

三、课内课外结合,提高作文水平

语文老师一般都会在注重课内作文的同时,对学生的课外作文提出一些要求。而我多年来更重视课外作文。所谓“为主”不是指课内作文的篇数比课外的练笔还要多,而是说主要看重的还是课内作文,把课内作文看做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把课外的写作看做是辅助手段;对课内作文花时间多,用心多,精心计划,精心批改,而对课外作文,则任其自由发展。我对这种做法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课内作文虽然对于培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要求作文的能力很有效,从应试这个角度讲,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是被动的,思想受到限制,思维受到限制,因而很难有佳作出现。况且高中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就注重了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侧重于课外作文训练。

四、注重阅读积累,开阔学生视野

阅读是高中作文教学的基础。人有听说读写四种学习活动,如果把写作比作人的说和写,那么阅读就是人的听和读,只有输入听和读的东西多,输出的说和写才会多,所以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们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先从阅读入手。很多学生作文干瘪枯瘦,究其原因,就是平时掌握的作文材料太少。

高中作文教学范文第6篇

一、引导学生构建思考系统

高中作文教学的序列化主要是体现在学生对素材的日常积累和思考上。作文课程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阶段,作文教学的侧重点都不相同,这是作文教学序列化的一个主要体现。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序列化的构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形成理性思考,并根据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构建思考系统。通过构建的过程,让学生对于基本的写作方式和写作技巧有良好的认识,并能熟练地应用。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同时,在写作中需要让学生对于写作的章法有一定的了解,在写记叙文时,主要的记叙文类型包括实物线、独特词语线、情感线、人物线以及情节线等。在学习散文写作时需要注意过渡和前后照应。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引导学生展开思考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写作技巧的积累方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写作方式和写作技巧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的思考,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保障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师可以选取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来保障学生在已有水平的基础上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并能不断对自身的思维与视角进行丰富,这也是作文教学序列化构建应当发挥的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培育真实感情

如何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是高中作文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需要学生愿意写作。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愿意写作,写出真实的情感呢?目前很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文章内容枯燥、没有新意,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不够,在写作中找不出真实的情感,部分教师因为教学方式的原因还会压抑学生的真实感情,给学生套写作的模板,不在乎学生作文的真实性,这对学生的写作是没有帮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新的方式,引导学生培育真实的情感。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指导学生写作,例如对身边发生的新闻或者事件的看法,不要求写固定的文体,只是让学生将事件描述出来,并写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所写出来的东西就是自己的真实感情,或者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着手教学,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培育了学生写作的真实感情,并能引发学生对真实感情的深思。引导学生培育真实感情是作文教学序列化构建的重要步骤,也是培育学生主动学习作文的主要 方法。

三、引导学生提高语言水平

在作文写作中,融入了真实感情后还需要提高写作的语言水平。通过语言知识的积累,才能将真实的感情运用生动的、富有感染性的语言描述,但是,部分学生认为语言知识的学习十分枯燥,故而没有较高学习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经典名著来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经典名著中语言优美、描写细致,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于颜色的描写:“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半旧的弹墨椅袱”。这些颜色描写丰富多彩,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材料,学习到了大量的语言词汇。在写作用句上可以锻炼学生进行句子的仿写、排比等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写句子的能力。在造句训练后再展开构段的训练、开头和结尾的训练以及过渡段落的训练。例如在进行议论文写作中则需要严格感召“五句”构思法训练,则采用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以及结论句的模式来进行议论文的写作。教师在引导学生提高语言水平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教学内容,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语言知识;还需要让学生意识到语言知识的积累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

四、引导学生了解写作结构

当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拥有真实的感情和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写作的结构。部分学生在写作时文章结构出现了“三不像”的情况,而在新课改后,材料作文是写作时常见的类型,要求文章必须要用一种文体结构表示,因此学生对写作结构的掌握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师可以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题目和文章的含义,让学生理解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展开的。通过这个例子,教师就可以教导学生在写作时要把标题作为文章的中心思想,确定了文章的重点后通过标题体现出来,在写作时不能偏离写作的中心。在写作中过于平淡的文章没有让人阅读的欲望,因此要在文章中埋下一定的伏笔。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采用一些经典文章作为写作的模板,让学生模仿写作,学习写作的结构,当掌握写作结构后就会形成自己的写作思想,就能将写作进行创新。

高中作文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作文教学 素材搜集 拟题方法 “偷梁换柱”

作文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语文教学中居于核心地位,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考查项目。笔者以为,教师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进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1.依据作文要求,培养学生的素材搜集能力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其实,时与事就是文章不可缺少的素材。文章一旦离开了素材,就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能收集的素材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社会道德意识、民情风俗观念等的规范和影响。这样,在特定的时代或时期,就把无形的写作信息无意识地纳入创作主渠道中。这些创作主流虽也呈现出纵横交错、繁杂纷呈的特点,但一定程度上却粗线条地凸显出了短期内不易变更的题材集中意识。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作文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学生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有着“指点江山”的远大抱负,要想使他们能够真正做到“激扬文字”,就必须为他们的写作明确努力的方向。教师应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例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有意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自己对生活的感悟;(2)对传统美德的理解;(3)青春期的心理发展变化;(4)责任与奉献;(5)环保意识;(6)做人与处世,等等。教师应激活学生的写作激情,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予以观察留意,进行自我搜集整理,以达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写作目的。

2.探寻拟题方法,为文章争光添彩

题目往往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心灵窗户,透过题目可见文章的灵魂与主旨。笔者以为要想拟出优美的文章题目,不妨运用以下方法:

(1)抓关键句拟定文章题目。

有的文章,在确定材料后,文题的确立一时难以定夺。而作品中人物的某句话或作者直抒胸臆的语言,在文中有紧扣主题、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对内容而言颇具提纲挈领的核心效应,这时便可适当考虑以之为文章题目。例如,在《一生走不出你浓浓的爱》这篇文章里,作者用饱含真情的语言把一些平淡的材料以铺陈叠加的形式表达出来,文中每写一事分一段,共20段,用近乎流水帐的形式,写出母亲对我20年如一日的深切关怀。文题用了作者直抒胸臆的一句话,把全文琐碎、平淡的材料紧串在一起,使文章形如一个橡皮套袋:材料越多,内容越丰富,套袋就会更圆,母亲为儿一生操劳的形象也就越来越丰满。这句话就起到串连材料、点明主旨的作用。

(2)发挥想象,拟定亮丽题目。

写作离不开想象和联想这两种心理活动过程。指导学生巧妙运用联想习作,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中大部分学生写作时常因思路堵塞、视野不广而就事论事、就事写事、写完了事。这些联想不丰、味道不足、干巴、瘦弱的羸弱体习作,有如先天气血不足、后天又失调养的少年,蔫瘪而无生气。联想能加强众多事物间的联系,使众多事物抱紧成团,让材料内部体现出较强的类比性及对比度。我们从积极修辞的角度可审视到这种类比性及对比度给文章带来的浓厚和强烈的美感效应。

(3)创设朦胧题目,吸引读者的眼球。

朦胧之美往往引起人的无限遐想,可谓是“余音袅袅”。这类朦胧的题目在形式上隐含了基础材料,读者对文章的内容及主旨的把握就带有较大的模糊性。正是这种模糊性,使文题本身具有较大信息张力的同时也为读者了解全文主旨设下悬念。而从读者欣赏作品的角度来说,其思维过程为:文题―疑问―主题。这一过程与作者的创作思维过程恰好相反。作者看到文题后,首先产生一定疑问,迫切地要求阅读文章。这样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理解感悟,方知作者的命题的“良苦用心”。也就是说,读者思维过程要历经一段漫长曲折的路途。从这个意义上说,运用朦胧之法拟定文题,可以使主题得到深化,为作品增添意想不到的亮度。

3.依据材料“偷梁换柱”,做到熟能生巧

近几年高考命题走向有远离现实生活热点、命题内容呈现多向化走势的特点,学生往往望题兴叹,无所适从,硬着头皮苦作,其效果不言而喻。笔者认为,作文命题的形式和内容是无形的,虽然我们加强平时积累,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形成块状的知识结构体系,但面对几乎没有规律的命题形式和内容,平时的积累就变得格外“疲软”。此时,转未知入已知领域,娴熟运笔,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所在。面对陌生的命题范围难以下笔,这是现实,是必然。但我们可在不超出命题范围的情况下巧妙转换拟题,并在文中充实进我们熟悉的素材,方能娴熟运笔,写成文章。

高中作文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 系统性 导向性 基本技能 校本计划

作文应该是学生各种能力的体现。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我们注重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对社会的认识能力的培养和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都可以在作文写作中得到体现。东坡居士当年就凭“作文”名满京都。让学生写作,是让学生在作文中逐渐懂得情感,学会思考,关注社会,表达自我,寻找乐趣,热爱生活……

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高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很差。学生大多不想写,即使写也写不好,每次考试基本上得分都是36分左右,只能得到及格分。当学生在感叹自己的作文差时,笔者想到的是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并为之深深地感到担忧:

一、只重视投机取巧,没有系统的指导

现在高考热衷于考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于是老师就带领学生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转,你考材料作文我们就训练材料作文,你考话题作文我们就训练话题作文,一切向高考看齐!其他的基本训练被视为做无用功。材料、话题作文发展到今天不是已经有许多学生不会写有明确文体特征的文章,只会生搬硬套或是胡编乱造了吗?批改学生的作文你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只为了围绕材料和话题东拼西凑,大多文体不分。很多的学生根本不了解各种文体的特征,不知道各种文体具体写法,只能想到什么写什么。这跟我们教师的指导有很大的关系,有教师在指导考场作文时,只是注重指导怎样写各种话题,甚至印发各种话题的范文让学生背。这样印发的讲义再多,学生还是云里雾里,写的文章还是难得高分。

大多数教师只重投机取巧,没有作文教学计划,使得作文教学无序化无系统性。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缺少或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上课很随意,往往是今天讲怎样写好开头,明天讲怎样写好“诚信”话题,对作文指导的目的、任务、重点、方法,以及这次作文指导在整个作文教学链条中的地位与联系,则没有考虑或很少考虑。这种东一榔头和西一棒式的作文教学,严重违反教学规律,能不劳而无功?现在很多老师为了期中期末考试,只是在考试前进行一些技巧指导,导致整个学期下来学生也学不到具体的作文知识,甚至整个高中下来也还是什么都没学到。

二、不重视作文批改和评讲,训练效果不佳

作文教学应该注重作文批阅和评讲。批阅和评讲是作文导向、是一种指挥棒,导向问题不解决,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就很难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我们的作文批阅和评讲中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评语空洞没实效。评语空洞,学生看过也没任何印象,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试想:学生洋洋洒洒写了八百字,可算是来之不易的得意之作,却被老师的寥寥几句“条理不清楚,中心不够突出,情感不太真挚,句子不太通顺,书写潦草”,或几句草草肯定的话,这样笼统的、俗套的、模式化的话给评判了,学生必然会受到不良影响。

2.批改评讲不够及时。学生写完作文后是希望能够尽快得到评价的。教师如果不能及时批改,过很长时间才去评讲,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降低。

3.阅卷评分太随意。每次考试,由于改卷任务重,教师批改时不够仔细。笔者经常看到一些学生考场文章连基础等级都不够,文章开头一段美文,结尾一段排比,中间不知所云,却能得到很高的分数。笔者认为这样判分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

4.学生互评流于形式。诚然学生互评好处多多,但如果学生互评,只为哗众取宠、标新立异,反而会导致学生反感,认为教师不够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失去写作的兴趣。

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和评讲没做好,势必会打消学生本来不高的写作热情。

三、学生生活空间狭窄

朱光潜有诗云“天光云影共徘徊,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是需要生活源头活水的,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当应试教育大行其道时,他们的生活也就固定在学校这个平面了。周围的同学也都是规格同类的,他们对事物的看法甚至都是相同的,思想很难发生碰撞。他们的作文也只能写父母、老师、同学的事情,在议论文中论据没有说服力,在记叙文中描写叙述没有感染力。他们远离了社会、远离了自然。他们没有机会去愤慨,没有机会去感动,没有机会去体验“美”和“丑”。心灵出现了荒芜,又怎么能写好作文。

针对以上现象,笔者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总结出以下经验方法,运用于实践收效很大。

首先,对准作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强化训练。

作文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是一项复杂的智力技能。构成写作知识技能的各个方面,如立意、构思、选材、结构、语言,等等,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如果对知识和技能一知半解,写作时一定捉襟见肘,处处碰壁,勉强成篇,也必将漏洞百出。系统训练,强调传授知识技能的全面性、周密性。只有通过系统的训练,才能使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技能体系,只有具备了这个体系,才能对付写作中纷繁复杂的问题,写出质量较高的作文来。例如,在介绍记叙文时,应该介绍记叙文的具体写法:景物描写的写法和作用,人物描写的方法,设计情节的方法等。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记叙文好,知道怎样下手去写。

其次,要有个合理的校本计划。

学校学科组应该根据学校校情、学生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校本计划。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由于各种原因(如文理分科),一个班级的学生每年都有变动,一个班级的教师也常变动。所以,某一位教师有好的计划也难顺利实施。如果学校能设定一个整个高中的作文教学计划,那么即使学生、教师有变动也不会影响计划实施,这样学生才能得到系统的作文训练,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再次,批改评讲做好导向性。

教师批改评讲作文是教导学生如何写作,所以我们要做好导向性。老师是看好文辞华丽的文章还是真情实感的文章决定着他的学生的写作方向。批改评讲要端正态度,还要落到实处。给学生的评语,不能只扬不抑,否则会助长学生的骄傲情绪,也不利于改正缺点。只抑不扬,又会打消学生的写作激情。所以评语要在适度的基础上,切实地指出学生失误,让他们不断提高。

批改形式可以多样,但要落到实处。例如,让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三四个一组,相互讨论其优劣。让学生挑出优秀文章,大家共品。可以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印发学生自己的较差文章,让大家谈缺点。这样能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什么样的是好文章,什么样的是差文章。

最后,合理利用资源,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学校可以利用图书馆、报栏多引领学生去读书,多推荐给他们一些好的读物,让他们意识到除韩寒之外还有很多真正的优秀著作。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到更肥沃的土地去吸取养分。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生活教育就是要用真正的生活体验来教育。要避免学生怕写作文、作文内容空洞、虚假的问题,就要让学生亲近乡土,让他们有机会去体会自然的美,感受生活的美好。让他们用自己特有的视角去观察事物,去探索奥秘。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社会,多体会社会上的各种事物,让他们有可以爱、可以怒、可以恨的缘由。激起他们的灵感火花,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有了源头活水,他们才会写出实在的文章,才能从闭门造车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