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静夜思教学设计

静夜思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 徐如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借助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2.通过理解、诵读,想象、体验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背诵古诗,培养主动积累古诗的习惯。

教学过程

01课前谈话,积累古诗

1.在我国历史上,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是个诗的国度,有着成千上万个诗人。其中名气最大的是谁?李白。他的诗歌,我们学习了不少,一起回顾一下(出示,齐读):

静夜思》(一上P7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赠汪伦》(二上P116):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望庐山瀑布》(二下P7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三上P8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古月朗行》(三下P9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2.李白的这五首诗歌,你能把它们分成三类吗?(可以按照写“月亮、景色、赠别”等分类,只要言之有理,最终落到“赠别诗”)

3.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赠别诗”(板书:赠别诗)

02揭示课题,感知诗意

1.【出示课题】齐读《黄鹤楼 送 孟浩然 之 广陵》。谁能说说这些画线词语的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

黄鹤楼:楼名,在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地处长江中游。

送:送别。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是李白的好朋友。当时,孟浩然的名气比李白大一些,他比李白大12岁。

之:去,到。

广陵:扬州的别名。

2.联系作者李白,谁说说题目的意思?(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在黄鹤楼上,大诗人李白送别好朋友孟浩然,他要到东边的扬州去。

3.“鹤”笔画较多,“孟、浩”“陵”要求会写。请工工整整地填写人名、地名【出示“地图”】评价。

黄鹤楼  孟浩然  广陵

4.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100页,大声朗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音乐】

(1)读诗歌,刚才老师提出了两个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其实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读出停顿、读出节奏。你认为自己达到了哪个层次?自己再试一试。

(2)检查:请“读正确”的同过来读……(自评)【正音】孟、陵;

再请读流利的同学读……(自评)

最后请读出节奏的同学读……(自评)

(3)【出示题目和前两句】研究题目与前两句诗的关系:

相同的是什么?(地点、人物、事情)

不同的是什么?(第2句诗中有时间“烟花三月”,指春天时节。“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想浮动的烟雾。

烟花三月好时节,万紫千红总是春。游玩黄鹤楼的人们一般都是什么心情?(兴奋)然而此时此刻,李白却要在此与好友孟浩然话别,心情又会怎样?(伤感)伤感表现在哪里呢?

03想象情景,感受别意

1.我们到诗歌的第3—4句里找一找。(学生自读)

2.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是李白的所见、所闻,还是所感?找出依据(“见”)

3.李白“见”到了什么?孤帆——远影——碧空尽——天际流

你认为他站在黄鹤楼上,送了多少时间?

4.(出示插图),想象刚才在黄鹤楼上话别的场面(学生说话)

此时此刻,你最想读的是哪两句?——这就是”寓情于景”。

5.这首古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齐读。再读,边读边想象送别画面,争取背出来。【配乐】

6.检查背诵。

04拓展深化,体验深情

1.出示:《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指读。

2.这两首诗都是李白写的。写作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1)“赠”“送”:汪伦送李白,表示感谢;李白送别人,表示留恋。

(2)形式:歌送;目送。

3.两首诗中,相同的是什么?

(1)离别之情;(2)感情的依托都是“水”。

4.这节课马上要下课了,老师也要和大家告别了。你们准备怎样送别老师呢?不用歌送,也不用目送,就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吧。

(出示古诗,要求选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交流,了解自己名字里的故事,了解名字的独特性和含义。

2.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清楚明白的向别人介绍自己名字里的故事。

3.乐于交流,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态度礼貌大方,能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人展开交谈。

教学重点:

1.

抓住讲话的主要内容。

2.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教学难点:

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活动主题

1.师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三(8)班的语文老师,我的名字叫邹菁,老师也很想认识大家,请你大声说出你叫什么名字。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响亮!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一堂口语交际课课《名字里的故事》,同学们要说得明白,听得认真,并且动脑思考。

板书课题:名字里的故事

二、小组汇报,了解姓氏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现在请6位学习组组长起立,请你用:“这位同学姓X, 这位同学姓X,我姓X”的句式,向大家汇报组员姓什么?

师:有的同学姓黄,有的同学姓袁,有的同学姓钟,这些姓都是一个字的,我们称之为“单姓”。

(板书:姓:单姓)

师:有些同学的姓不是一个字的,请你说说有那些?两个字的姓,我们称为“复姓”。

(板书:复姓)

三、引导交流

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看图,猜猜他是谁。(出示李白图片和《望庐山瀑布》、《静夜思》插图。)

(1)大家想知道大诗人李白这个名字的来历吗?

(2)师配乐讲故事:传说李白出生后,父母对他尤为看重,想给他起个好名字,可是到了七岁,名字还没起出来。那年春天,李白父亲对妻子说:“我想作一首《春日绝句》,但是,只想好了前两句‘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李白的母亲一听,想了一会儿,续上一句:“火烧杏林红霞落”。母亲的话音刚落,李白就指着满树的李花续上最后一句“李花怒放一树白”。父亲一听,拍手叫好,这句诗的第一个字正是自家的姓,最后一个“白”字道出了李花的圣洁高雅,于是便给儿子取名“李白”。

2.师自我介绍

师:李白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老师的名字也是有故事的,下面我来自我介绍下,我是三(八)班的语文老师,我叫邹菁,邹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行第六十七位。邹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61.5%。我的老家和同学们不一样,不在分宜,在赣州市南康区唐江镇,我在2016年8月还去了我这支邹姓的祖籍地呢。看,就在福建泰宁县。邹应龙是南宋时期的一位状元,他做过赣州知府,他其中一个儿子就留在了赣州。“菁”读作jīng,是我姥爷翻字典找到的,本意是指韭菜的花,引申泛指其他的花,也引申指事物最美好的部分。我姥爷希望我能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四、小组讨论,交流寓意

1.师:听了李白名字里的故事,也听了老师名字的来历,我也很想知道同学们名字的来历,现在两排一组,相互讨论,说说是谁给你取的名字?为什么给你取这个名字?它有哪些特殊的含义?讨论结束后组内推选出一位说得最好的同学说一说。(6位同学展示)

2.师:你有想了解的同学吗,现在我们召开一个主题为“名字里的故事”的现场小记者会,每个人都有当小记者和说出名字里的故事的机会。你去采访你想了解的同学。

同学们请注意以下两点:

(1)小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要礼貌性地回应。要抓住讲话的主要内容。如果有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内容,要向讲的同学提出来,进一步了解。

(2)被采访的同学要讲清楚自己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3.师:对于老师你们有什么想了解的吗?(和现场老师交流。)

4.请学生扮演老师和学生当小记者。

五:学习起名方法

1.出示示例:根据字义、音韵、地名、美好词语、美好事物、美好希望、典故取名。

2.学生说说自己的名字是用什么取名法取的。

六:猜一猜同学的名字

师:今天有两名神秘嘉宾到场,他们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但是和他们交朋友有个条件,要大家根据他们发来的照片,猜一猜他们的名字。等他们到了我们去问问他们我们猜的对不对吧。

教师小结:(出示课件)是啊,一个名字的诞生,寄托着家人的希望,记载着一段温馨的故事。它凝聚着父母长辈对我们的深情厚谊和殷切期望。听了同学们名字里的故事,老师也深深地感受到父母对你们那份真挚的、无私的爱。(板书:名:希望、期待、爱)

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名字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许多关于名字的文化与来历,领会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期望和厚爱,老师也深信你们的明天会如同你们的名字一样美好。请同学们把今天了解到的名字里的有趣的故事,回家后讲给家长听一听吧。或者你还想去了解哪些同学,课后用上课学的放学去问问他,或者采访一下老师吧。

八、板书

口语交际:

名字里的故事

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思想 理念 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121

“人之初,性本善”,言下之意是每个人本是善良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沉淀,才有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小学语文作为学生的启迪课程,固然不可小觑。小学――正值学生树立一个正确三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的年龄,教师在设计这门课程时必然会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不断改进,尽力做到因材施教。

一、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一)与时俱进的问题设计

回首十年前的语文教学和如今的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也恰恰说明了语文教学设计需要不断改良,找到适合于不同时代的学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若是一成不变的生搬硬套,那学生的能力还是会停留在十年前,所以近年来教育一直在改革,也要求教学问题与时俱进。针对不同的时期,学生面临的问题也有很大变化,就拿小学语文中看图写话这一板块举例。几年前出题老师会在试卷上画上老年人摔倒,我们该不该扶诸如此类的抽象画,而如今出题老师或许会画上各种社会环境问题,让学生对此进行深入思考。问题核心内容的变化取决于当下社会的大势所趋,取决于大众如今关心的是什么,我们应该让学生能正确处理类似的问题。所以小学语文不仅仅是传道解惑,更是教会学生如何为人处世。那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自然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内容。

(二)结合兴趣的问题设计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是学生上学的各个阶段中最差的一个阶段,不凑巧的是学习中最忌讳的便是学生的学习不认真,只要不认真学习那基本上就不可能学到什么知识。所以教师在针对学生的这种现象时,就将语文的问题设计结合了小学生这个年龄拥有的兴趣爱好。网上层出不穷的各种奇葩作业正是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而为人所知,例如在试卷上加上当下流行的学生喜欢用的表情包,学生感兴趣的口头禅,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形式新颖的各种问题也能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就会愿意学并且能够学得相当好。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离不开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教师以学生的所爱来教学,学生也因为自己的所爱而更好地学习。

(三)崇尚经典的问题设计

语文中有一个板块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崇尚经典。历史如烟,能在这场浩大的洪流中留下印记的,我们都称之为经典。这些经典著作能流传至今,必然有其值得学生传承的文化精髓,所以学生从小学时就开始接触各种诗词歌赋,从最简单的《咏鹅》、《静夜思》开始学习,慢慢的接触巍巍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我们常说古埃及,古罗马,古巴比伦文化,却从不曾听说古中国文化,是因为我们将之延续了千年,直到现在还在一脉相传。所以学生必然要崇尚经典,而小学语文中也将经典作为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让学生从小就接受文化的熏陶,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崇尚经典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小学是孩子成长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孩子在这期间会逐渐形成个人性格,所以在教学中加入国学经典的元素能潜移默化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学习思维

(一)打下坚实基础

小学语文是学生正式接触学习的第一步,中文作为我们的母语,很多学生自认为学习起来十分轻松,实则并非如此。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前都没有接受过真正意义上的语文学习,很多条条框框的规矩都不懂,也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地学习好看似浅显易懂的基础知识,因此往往会忽略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而越往后学习,学生会发现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与拓展能力的重要性是同等的,而基础牢固又是能力延伸的前提。所以,学生从小就应该掌握牢固基础知识,避免在大家都能得分的地方失分,这样的失分是十分可惜的。我们不难发现,足够优秀的学生在呈现一份相同的试卷时,能力拓展的部分其实相差无几,真正拉开分数差距的反而是基础部分。足以见得,在小学时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学生学好语文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二)发展文学潜力

所有的学生在小学阶段都是一颗未经雕琢的钻石,他们身上都有着无限的潜能。当他们进入小学时,就是雕琢的开始,能否雕琢成为一颗璀璨的钻石当然需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但也离不开老师和家长的引导。而在小学语文中,这样的引导就是发展学生文学潜力的指明灯。在学校里,老师带领学生诵读文化经典,或是欣赏现代佳作,一步步将学生的力发掘出来;回到家中,父母也应当适当地营造文学氛围,看看中国诗词大会,听听朗读者,亦或是给孩子推荐自己喜欢的文章诗歌。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学生耳濡目染,自然而然会在心里产生一种想自觉去了解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的璀璨,想感受诗词歌赋里描绘的祖国的大好河山,想沐浴在书籍的浩海中感受不同的主人公的多变的生活。文学潜力就会逐渐变为学生自身的文化沉淀,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

(三)培养良好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生不具备完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不会自主地对好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反而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许多不好的习惯。坏习惯一旦形成,想要改掉就极为困难。为了防患于未然,老师和家长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这将受益终身。例如,不懂的问题要及时去询问老师或者同学,避免遗忘漏掉不懂的知识点;做作业时一心一意,切忌边玩边写作业,而这也是普遍小学生存在的严重问题;不过度依赖作业帮等软件,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这一软件,当学生在家无法找到人解答自己的疑惑时,这样类型的软件有好处。若是过度依赖,就会让学生不动脑筋,只一味的抄袭。所以小学时期最艰巨的任务便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一、用智慧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它往往凝聚了教师的心血和智慧。教师在透彻理解教学内容和摸清学情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尝试:

(一)独辟蹊径,创设新情境

情境教学是音乐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旨在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从而真切地感受音乐艺术的美。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去吸引学生,调动他们健康的情感体验,同时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的发展。

在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教过很多次的内容,似乎已经很难再挖掘出新意了。其实如果在情境设计上独辟蹊径,旧的内容照样可以教出新的境界。

课例1:《自新大陆交响曲》

在《念故乡》音乐的衬托下,师生共同背诵李白的《静夜思》。在淡淡的充满忧伤的旋律衬托下,感受诗中怅然思乡的伤感情怀。音乐与诗的完美结合,更增添了浓烈的乡愁之情,为本课的情感基调作了较好的铺垫。

师:古今中外,思念故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由此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感人的诗篇和动人的旋律……捷克有位作曲家叫德沃夏克,1892 年,他受朋友之邀,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担任纽约音乐学院的院长。下面先请大家在这张地图上找到捷克和美国这两个国家。

(师出示地图,学生上前指出这两个国家,随后师分别在捷克处贴上月亮,在美国贴上一颗红心,并用一条红线将两地连接起来。)

师: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两地相隔非常遥远,德沃夏克备受思乡之苦,他只能将这种情感深深地写在他的作品中,由此,一部举世闻名的《自新大陆交响曲》就诞生了……

初中学生从未离家独居过,这种因地域遥远、文化差异和亲人分离而带来的强烈思乡情感,是他们所最为缺乏的。而上面这位教师,只是通过一个小小的互动,却一下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感同身受,一下拉近了与作者的距离,产生了情感共鸣。所以,动用智慧,创设出新颖而独特的情境时,不仅仅只是堂课的一个“亮点”,更会在学生漫长的文化积淀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由此可见,创意永远是教学设计的魅力所在。

(二)独具慧眼,另辟切入点

一个作品或一个乐段该从什么地方切入或如何切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切入点选得准、设计得巧,可以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更可以使音乐课堂呈现出别样的精彩。

例如广东音乐《雨打芭蕉》,这首乐曲旋律流畅明快,所表现的意境极富南国特色,但由于其情感的朦胧多义,对初中生来说理解上较难以把握。笔者在教这一内容时,开始的教学设计遵循“完整聆听———介绍———分段赏析———总结”这一过程,但效果不像事先想象的那样好。经过课后反思,笔者重新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另辟切入点,效果就大为改观。下面是笔者教这一课时的部分教学设计片段:

课例2:《雨打芭蕉》

片段一:完整聆听,并给乐曲选择标题“赛龙夺锦”、“雨打芭蕉”、“平湖秋月”。(学生首先会对这三个标题的意境展开想象,并通过聆听比较作出自己的判断。在聆听思考的过程中,对这一作品的旋律与内容就有了初步的印象。从这一小小的口子切入,激起学生对整个作品的好奇以及学习的积极性。)

片段二:赏析第一部分。出示主题旋律,教师引导学生先用优美婉转的声音慢速来哼唱旋律,接着又用轻快跳跃的声音稍快速哼唱,然后思考刚才的演唱会表现出雨中芭蕉怎样的姿态呢?(有学生说:“芭蕉叶在风中左右摇摆。”;有学生说:“芭蕉叶在雨中上下起伏。”……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哼唱,来感受“雨中芭蕉”那鲜绿欲滴,摇曳多姿的形象以及人们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片段三:赏析第二部分。师出示一段文字,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根据文字所描述的意境,思考该用怎样的音乐来表现它?(可从旋律、节奏、情绪等方面来思考)“……在清池畔,石丛间,植数株芭蕉,就给小院投下一片绿情。而在潺潺的雨天,淅淅沥沥,雨点打在叶上,一滴滴,一声声,珠圆玉润,悦耳清心……”(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意识地去感受、体味文字中展示的景象变化、流露的情感变化。

接着,根据文字内容引导学生猜想这一段音乐旋律大概会是什么样的?学生都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说:“旋律有时跳跃,有时会比较抒情。”;有的说:“乐器可以采用高胡和扬琴来演奏。”……这一活动方式的设计,满足了学生探究的心理需求,融文字承载的画面美感以及音乐美于一体,个体的创造力、潜能、天赋、审美鉴赏力都得以显现、丰富与发展。当学生再亲耳聆听乐曲时,也是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时,各种不同的心情就溢于言表:或喜悦、或失望、或惊叹……但对音乐都会格外的关注。之后的配乐朗读融音乐、语言、画面、情感于一体,学生全心置身于此情、此景、此境之中。)

(三)独运匠心,布设拓展内容

拓展内容是一堂课的延续和升华,因而在音乐课堂上的运用十分普遍。我们可以看到,若拓展内容精选得当,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可以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作用,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欲望,并能将课堂气氛推向。而若选用不当,则就会显得“画蛇添足”,让人顿生“鱼刺在喉”之感。下面是两个课例的比较:

课例3:《命运交响曲》

(这是全市一次优质课比赛中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这次优质课比赛,规定内容为人音版第17 册第五单元《经典交响》,而两位教师都选择了《贝多芬和他的〈命运交响曲〉》。)教师1 在课的最后补充赏析了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将贝多芬的精神进一步升华,使学生们对这位音乐巨匠更加产生由衷的敬意。最后全体师生高唱《欢乐颂》,在歌声中,贝多芬那不曲不挠的精神似乎弥漫于整个教室,圆满地结束了全课。

而教师2 则让学生赏析了一个Flash 的《命运》以及在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命运》伴奏下一段现代舞的演绎,使原本庄严肃穆的气氛一下变成了诙谐搞笑,前面课堂中所营造出的情感氛围在学生的嘻笑声中荡然无存。当然,这堂课也因没有了一个有效的总结,显得有点“虎头蛇尾”了。

二、用智慧驾驭音乐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一个个富有生命活动而又与众不同的“人”,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具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生成的特点。即每一堂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师生情感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课堂的复杂多变对教师是一种挑战,它的动态生成又可以创造出许多精彩的瞬间。

(一)随机巧妙评价

课堂随机评价在它的即时性、针对性和鼓励性上,需要教师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敏捷的反应能力。相比之下,学生更愿意听到教师发自内心的、恰如其份的赞赏和评价。比如“你唱得真好,把我们都感动了。”“你回答得真精彩,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一点。”“老师看出你在欣赏的时候,已把自己溶入到了音乐中,所以才会有这么深刻的感觉。”可以说,教师适时、适度的点评,是师生心灵的对话,是师生思维的碰撞,也是对学生迈向更高层次的智慧引领。

(二)顺势把握生成

“动态生成”是新课标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创新和开发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而“生成”的教学不但要求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

课例4:《春之声》

笔者在上这一单元时,计划是第一课时欣赏高胡古筝三重奏《春天来了》,第二课时欣赏陈怡的无伴奏合唱《春晓》。在第一课时导入时,笔者竭力想通过描述以及与学生共同所能想到的诗词中,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春意融融的美景。然而学生的反应却大大出乎笔者的意料,他们不喜欢“春雨绵绵”,不喜欢“春天的冷热无常”,也不感叹于古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落寞和伤感……整个课堂氛围似乎完全走向了预设中的反面。这时,笔者突然灵机一动,及时对教学设计作了调整。笔者对学生说:“你们的发言让我明白了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会因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甚至心情的不同而不同,有人会因为春天孕育着万物而觉得她充满生机、充满阳光;有人会因为春天而想到逝去的盛景而感叹,还有人会因春雨催落鲜花而感到惋惜与伤感。但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感奋是美,感伤也是一种美。所以,音乐家也与你们一样,他们对于同一种事物也会因为各种因素而有不同的感受与理解。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两首乐曲,听听作曲家是如何用音乐来描绘他们心目中的‘春天’的。”

笔者通过对比欣赏的方法,将《春天来了》与《春晓》摆在了一起,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春天两种不同意境的“美”。要驾驭好动态生成的课堂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实际上是教师的一种心智艺术,也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修炼出来的。

(三)从容应对“意外”

课堂中的“意外”时有发生,而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能够从尴尬中捕捉契机,化平庸为神奇,从而奏出和谐的课堂旋律。如一次笔者在给学生欣赏《乌夏克木卡姆达斯坦间奏曲》,当欣赏慢板部分时,笔者介绍道:“这段音乐好像在叙述着一个美丽的故事,把我们带入到一个充满冥想、憧憬的意境之中。”不料有位学生却说:“我听这音乐,觉得非常凄凉,听后使人十分伤感。”笔者为之一怔,因为受教参的禁锢,聆听多遍也从没有别样的感受,但笔者并没有表现出多少的惊讶,仍微笑地对这位学生说:“你听得很仔细,已经把自己完全融入到音乐中,并在音乐中找到了某种共鸣,这很好!我们知道音乐具有不确定性,每个同学听后感受都会不一样。也许这悠长而动人的旋律仿佛在向我们诉说一个神奇而美丽的故事,也许这故事中带有一些哀怨和伤感,就像我们中国‘嫦娥奔月’的神话,美丽而又有些淡谈的忧伤,当然还带有主人公对未来的冥想和憧憬……刚才这位同学能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我觉得非常好,请你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习惯,好吗?同时,也请我们其他同学像他一样,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好吗?”

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我们大部分老师都曾经历过或正在经历这样的场景:“我讲这么多遍,你(们)怎么还不会啊?!”老师站在讲台上煞费苦心、呕心沥血,换来的却是学生们迷茫的眼神与疑惑的表情。其实这里面潜藏的是一个逻辑推导问题――教师教了,等不等于学生学了?学生学了,等不等于学生学会了?从行为学视角来看,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这是一种人际转换,而从“学生学了”到“学生学会了”则更多是一种自我转换,显然,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没有给予后者太多的关注与考量。如果教师教了,学生学了,但学生没有学会,那么我们的教学显然在做无用功,对学生而言也就没有发生真正的学习。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案才能有效规避学生“虚假学习”“游离学习”的现象,促进并保障学生始终“在学习”“真学习”?在这儿,我们给大家引介一种关注学生何以学会的教学方案――学历案。看到学历案,我们可能会自然地联想到教案、学案、导学案等,它们诸间到底有何区别?

“教案”,教师基本上天天都在写,它一般关注的是“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体现的更多是教师的教学思路,不太会关注“学生怎么学”以及“是否能够学会”的问题,完全是基于教师立场的设计。而“学案”关注的更多是“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从“教”案到“学”案,这绝非是简单的一个字的化,而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更新。“学案”侧重对学习内容的挖掘,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学习目标,进而设计指向“学生怎么学”的过程。又因其具有一定的“导学性”,故有时亦称“导学案”。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无疑是种突破与进步。但“学案”也有局限――不太关注评价,即在整个方案设计过程中忽视了“学生是否学会”以及“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也就是说依照“学案”的结构和内容,它只注重学生如何学的客观程序的安排,忽视或弱化了学生学的有效性即“是否学会”的关注。

为此,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t教授及其团队开发与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案――“学历案”。其功用主要是对“导学案”的有效性进行深度挖掘、提升和转变,从而促进教学各要素联动一致起来指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以及评价学生“是否学会”,力求让学生学习的动态需求得到及时有效的评测与满足。崔教授还给学历案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认为学历案“是指教师在班级教学情景下,围绕某一具体学习单位的主题、课文或单元,从期望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过程,以便学生自主建构或社会建构经验、知识的专业方案。它是教师设计的、规范或引导学生学习用的文本,是学生通向目标达成的脚手架;它是一种学校课程计划、学习的认知地图、可重复使用的学习档案,是师生、生生、师师互动的载体,也是学业质量监测的依据。”①至于为什么叫“学历案”,而不是其他名称,主要是根据医疗专业中的“病历”一词而来。我们去医院看病几乎都有病历,医生对患者疾病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后,将相关情况记录在上面,然后这个病历也就成了患者们的健康档案。考虑到治病与教学比较相似,于是就有了“学历案”一词。

总之,学历案就是一种倾向于学生何以学会的教学设计,是一种完全基于学生立场的,旨在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与“学会”的专业实践方案。其呈现的是学生某一学习片段的完整历程,即从主题内容、学情以及课标的考量分析中,明确期望学生学会什么(目标),然后再来设计应该学什么(内容)、怎么学(实施),提前做好配合指向目标监测的及时评价(评价),教师根据反馈信息以便灵活调整教学,最后设计作业评估任务以检测学生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二、学历案的核心要素及其设计

一份完整的学历案,其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内容出处、学习目标、评价活动、学习过程(资源与建议、课前预习、课中学习)、检测作业、学后反思”6个基本要素。下面我们主要以学历案的三大核心要素“学习目标、评价活动、学习过程”为考量基点,结合实例来谈谈基于学历案的教学究竟有何价值深蕴,以及在设计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一)学习目标的设定――我们将要到哪里?

对于任何一种教学方案来说,目标设计都是首要的,第一位的。如果教学是段旅程,学习目标就是我们的终点站,有了明确的目的地,旅游的人才更有归属感与安全感。那么如何来设定与表述学习目标?我们一般认为考量的依据主要有三:教材、学情以及课标。

首先说教材,它既是教学的主要依据、蓝本,也是师生互动、对话的主要凭借,挖掘、研究教材的重要性自不必言,但怎么去挖掘以及挖掘到什么程度,这就得关注所教班级的学生学情以及学科课程标准了。其次是学情,试想如果我们备的课既能供高二年级学习,也能供高一年级学习甚至可供初中生学习,那么我们的备课一定是有问题的。比如学习经典诗文《将进酒》,一个班级可能在朗读上比较出色,另一个班级可能在讨论交流、理性思辨上比较出色,那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去考量这些才有可能促成学习效益最大化。一言概之,学情绝不能忽视。最后是课程标准,其不仅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定的政策性、纲领性文件,更是教师教学的行动指南。比如语文科,文学类文本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实用类文本教学教什么、怎么教,课标中都有具体的相关表述规限。为何会有教师把《花儿为什么这么红》上成生物课、把《看云识天气》上成地理课、把《景泰蓝的制作》上成手工制作课、把《巍巍中山陵》上成导游培训课的现象,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没有基于课程标准进行备课与教学。另外,学习目标设定时一定要符合全班大部分学生的现实追求,如果我们将《赤壁之战》的文意理解作为一课时的学习目标,那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大部分人无法完成,即使教师勉强教完,学生学习成效也定不如人意。所以设定的学习目标一定是大部分同学通过努力都能达成或实现的。此外,学习目标在表述上还需做到“具体、明确、可测评”。现在很多教案上仍会出现“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之类的目标表述,这样的学习目标显然是欠妥的,学生的爱国之情到底有没有增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一节课就能培养出来的吗?如果教师设置的学习目标既不明确也不具体更无法测评,那么这个目标设置的意义何在?为此我们需要将学习目标精细化,可将一个大一点的学习目标分解为2到3个小目标,然后通过相应的学习活动去完成它。或者是将一个不易评测的目标进行变式,比如学习舒婷的《致橡树》,我们可在课堂行将结束时,请个别同学说说“你现在心中理想的爱情观是什么样子”,通过这个活动设计从侧面去考量学生是否具备了正确的爱情观,从而初步判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下面以李白《将进酒》为例进行学习目标的设计与表述。首先,从诗歌学习内容角度来看,诵读应是首需考量的,只有通过诵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诗境,从而涵泳探究诗歌意蕴。其次,从学情来看,学生先前已经学习过多篇李白诗,如《静夜思》《早发白帝城》《行路难》《蜀道难》等,故在知人论世方面,学生已有较好的掌握。最后,根据课标的教学建议,在学习古代诗歌时,文言常识的教学要少而精,重在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从而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基于以上标准,我们拟将《将进酒》的学习目标设计如下:1.从诵读品味入手,感受全诗豪迈奔放的气势。2.通过交流与讨论,体悟诗人复杂情感与形象。然后为了实现目标“具体、明确、可测评”的特点,我们拟将学习目标细化如下:

(二)评价活动的设置――我们已到了哪里?

任何形式、种类的教学设计都有三个问题需要确定:首先确定“我们要到哪里去”,即学习目标的设定与表述;其次确定“我们如何到达那里”,即教与学的活动设置;最后确定“学生已经到哪里了”,即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最后的“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即我们通常所指的课后评价,其评价形式或方法现多为客观纸笔式(如课后练习、试卷检测等)的检测,有时甚至是教师口头随意式的、非专业化的(如“老师讲的都听懂了吗?”)询问检测。于教师而言,此种评价或评价结果至多只是对学习进程的一种追踪;于学生而言,完全是一个游离于或凌驾于学习活动^程之外的孤立环节。概言之,这样的评价是一种“对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of learning)”而绝非“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然而后者才是现代教学所追求的“评价”本义,即要求“评价”不再仅限于对教与学的判断,而应该成为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工具或手段。②正如有学者总结的那样:“评价的实质在于促进人类活动的日趋完善,是人类行为自觉性与反思的体现,实际上评价就应是渗透于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之中,是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为了能够确保学生最终实现与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我们应将评价内嵌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不应再让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式、手段式的评价流于形式或走过场甚至无效无用的窘状。

“学历案”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一种将评价前置的逆向教学设计――从“学习目标”到“指向目标的相应评价任务”到“教师教的活动”再到“学生学的活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就是课堂演绎中,还是从“教师教的活动”到“学生学的活动”再到“相应的及时评价活动”,然后再从“教师教的活动”到“学生学的活动”再到“相应的及时评价活动”,依此将课堂进行下去。其中镶嵌在学习活动后的“评价任务”主要有利于教师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成效,从而去判定学生是否学会了。如果没有实现目标,那么偏差在哪里?如何去改进?通过这些信息反馈,教师能够及时地去调整自己的教学,进而有针对性地加强或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总之,将评价活动始终镶嵌于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实现“及时评价”作为调控教学的作用,还能够彰显评价在“改善学习、促进学习以及维持学习”方面的本质效用。

因此,就《将进酒》一课,依据前文细化的学习目标,我们拟将设计如下评价活动:

(三)学习过程的设计――我们如何到那里?

学习目标和匹配目标的评价活动设计好了后,下面就是如何实现或达成目标的问题――也即设计学习过程。学历案的学习过程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资源与建议、课前预习、课中学习。首先“资源与建议”部分,其实就是学习方法的指导,告诉学生将要学习什么、内容在哪里以及学习的重难点,学习此内容前已经具备了哪些知识,可能还会遇到哪些问题、怎么去克服,等等。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一整套思路,从而指导学生进一步地去掌握它、学会它。其次是“课前预习”,通常教师安排的预习都是口头布置,比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忙着说道:“明天我们将要学什么什么了,今晚大家预习一下。”任务虽然布置了,但很不明确,十分粗糙。学生要么不做,即使做了可能效果也不好。“学历案”在这方面则有明显的益处。不仅有明确的任务安排,还有一定的学习提示,这样的预习显然落实得会更好。最后是“课中学习”,也就是教师们口中常说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用一系列教与学的活动来贯穿的,并且是以学为主,以教为辅。

那么学习活动如何安排与设计?我们认为一定要基于学习目标来考量,每一个学习活动的设计必须要指向某一学习目标,课堂中从来都不需要无用无效的活动,也就是说学习活动必须是目标导向下的。一个学习目标至少要靠一个或多个学习活动来实现与达成,并且这些活动一定要是任务型的,问题导向的,以此保障学生始终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怎么做。此外,在教学中我们习惯于把学习兴趣、学习意愿和学习投入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但往往忽视教育视阈中的学习是个体与环境相伴互动的过程,学习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效与进程。情境认知学习理论曾提出:“学习是根植于情境中的。”所以学习活动在设计时还要有一定的情境性,营造贴合学习内容的对话氛围,尽量的让活动与生活接轨,这样能更容易地吸引学生,促其进入学习场域,保其“在学习、真学习”。最后,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的就是随时引导着学生前进,慢慢地向学习目标这个山顶攀登,避免有人迷失。这么说不是忽视教师的作用,反而是提高了要求,教师既不能喧宾夺主替代学生攀登,又不能无视学生放任自流,而是随时地观察、引路,通过一连串教的活动牵引着学的活动有效地进行下去。整个过程中,让学生留下思考或问题解决的痕迹,教师多留点空白。而在安排上,每一个学习活动后面又相应的镶嵌着指向这一学习活动的评价任务,其不仅能够及时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有效地调控教师的教学进程,从而实现“学习目标”引控下的“学―教―评”联动一体化的“循环补救”式教学。

最后就《将进酒》一课,根据前文学习目标与相应评价的设计,现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整个教学过程设计。

三、余论

“学历案”教学要关注的要素远不止这些,本文主要就学历案基本框架中的核心要素进行论述,限于篇幅,其它要素留待别文特论。总之,追求“学―教―评”一体化教学的学历案是一种趋向并呈现学生学习“经历”的教学新设计,其以基于教材、学情及课标的学习目标为教学导向,以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为教学标尺,以目标引领与评价前置下的学习活动为教学主旋律,依据这些核心要素共谱课堂学习新乐章。但是基于“学历案”的教学设计还“在路上”,其还有很多问题待研究,如教师的专业方案设计能力还不足,教师的课程标准重视程度还不够,解读教材以及课标的能力还需专业化培训,本就不堪重负的教师能否有时间与精力去设计如此精细的教学方案,等等。这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研究。概言之,新生的学历案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未来的路还很长,望之在实践中日趋完善。 ――――――――

参考文献

①崔允t:《学历案:学生立场的教案变革》《中国教育报(教育科学)》,2016年第6-9页。

②刘飞:《试论联动一致的语文教学――以苏轼〈赤壁怀古〉教学设计为例》,《课程教学研究》,2016年第9期。

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最新中秋节主题班会选集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同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学习中秋节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2、那么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你们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端午节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题:“走进中秋”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活动一】端午说由来

(一)中秋节简介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活动二】中秋话习俗

1、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 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月饼欣赏

(多媒体课件:月饼)

3、主持人小结。

【活动三】中秋讨论会

讨论:对于现在的高价月饼现象怎么看?

3、主持人小结:

【活动四】谈感受,激感

1、今年中秋节与往年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过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2、品尝月饼。

最新中秋节主题班会选集

一、活动目的:

1、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中秋节让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国各地过中秋的风俗。

3、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20××年9月

三、活动准备:苏轼的《水调歌头》ok带、中秋灯谜、图画、月饼

四、活动地点:八(1)班教室

五、活动过程:

老师导入: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从去年开始,国家把这个节日定为法定节日,休息一天。从而可以看出,中国逐渐对传统文化和民俗越来越重视。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秋佳节,一起来感受中秋佳节。

一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 中秋节的由来

(1)老师:同学们,每当天气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么?月亮像什么?(有月亮。月亮像玉盘、像圆饼。)

(2)、出示圆形月饼,让学生比较。

老师:月亮在最圆的时候是什么日子?(每个月的十五日左右。)

(3)、说中秋节的由来。

老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4)、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老师引: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导队员讲述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

老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3、队员介绍中秋节的习俗

老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老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1)、出示图片1

老师问: 我们来看这幅画,队员们脑中有没有最佳的诗句来配这幅画中的情景。

——(李白的《静夜思》)

(2)、老师:中国画诗书画印融为一体,这幅中国画书画印都有,惟独缺诗,我们给它题首诗,使它变得更完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选自李白《月下独酌》)(你们知道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话出自谁人之口吗?

(3)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大文豪东坡先生写下了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出自这首词。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绝妙好词。

(4)有感情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学唱苏轼的《水调歌头》

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诵《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 中秋佳节话月饼

1、品尝月饼,感受月饼的香甜。

老师:队员们每年是怎样过中秋的呢?(队员讲出各种贺中秋的民俗活动)

(1) 引出——吃月饼、送月饼

月饼的外形——圆,象征团圆,表达合家团圆。

饼中有馅,表面有花纹,花纹主要有月亮、桂树、玉兔等在圆中表达美好的愿望。现代的花纹设计更是各异,别致。(欣赏月饼图片若干张)

老师:展示月饼事物,并简单介绍圆形设计的格式。(对称、均衡)

(2) 动动手,设计一个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背景播放轻快的音乐)

(3)队员作品欣赏。由队员自己讲解自己的设计意图。

2、举办月饼宴

老师:中秋节,为什么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饼?往年你和谁一起吃月饼?(吃月饼表示团圆;和家里人一起吃;还和好朋友一起吃。)

师:你吃的月饼是买的呢,还是别人送的?谁送的?

老师:为什么要送月饼?(过团圆节,送月饼表示和家人团圆。)咱们中队也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你们愿不愿意和全体队员一起过这个中秋节?(板书课题)

① 送月饼:

② 吃月饼(大家一起吃月饼,体验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团圆)

四、中秋灯谜

1、老师:在许多地方八月十五这天会有灯会,其中一项就是猜灯谜。得月楼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观)

3、举杯询包拯。打一句宋词(把酒问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语(正大光明)

五、游戏:“月”字组词接龙。

要求:以“月”字开头组词,以“中秋节”收尾。

优胜:组词过程短者获胜。

六、老师总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某某中队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结束语:(播放苏轼的《水调歌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的时光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也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感谢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最新中秋节主题班会选集

教学要求:

1、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

2、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传奇故事。

教学过程:

一、齐读班会的主题,交流对主题的理解:

(中秋节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是团圆的日子,我们心里也会喜洋洋、甜滋滋的)

二、中秋知识竞猜:

1、中秋节是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我们能正确说出是哪三个节日吗?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2、中秋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我们知道些什么习俗都可以说出来哦,看谁说的多?

(拜月娘、赏月、吃毛豆芋艿、吃月饼等等)

三、故事引趣:

1、师引:

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学生扮演嫦娥姑娘来介绍其他中秋节的习俗

好,听了老师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

拜月娘

拜土地公

3、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好,听了嫦娥姑娘的给我们的介绍,老师觉得中秋节真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啊。它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呢。(看时间待定)

月中玉兔

吴刚伐挂树

4、介绍中秋节的水果

四、联系班级实际,讨论中秋节的活动方案

1、讨论:很快就是中秋节了,我们有什么想法吗?大家想过没有,中秋节怎么过?

2、同学之间交流

我们二(3)班的特点之一就是,我们班有几个寄宿生,他们的爸爸妈妈不在桃山,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日,我们该对他们做点什么?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全班每一个同学都爱他们。他们的亲人不在自己的身边,可是我们同学都在他们身边,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

4、同学交流

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第7篇

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教授曾经作过语文教学的调查,一次是以北大中文系学生为调查对象;另一次是在各省所作,参加调查的学生都是经历过这些年课改的。两次调查的结论相当一致:学生对中学语文教学仍然不满乃至反感。问题主要出在占80%以上课时的阅读教学的文本解读上。多媒体的包装,并没有解决语文教学浅表滑行的对话、牵强附会的解读、套版反应的解题等问题。

表面上热热闹闹、兴趣盎然,实质上则是不满和反感。原因何在呢?这就有必要对兴趣作根本的分析。固然,对多媒体的兴趣和对语文的兴趣,有一致的方面。乐曲和图画可能使抽象的语言符号变得有声有色,但是,有声有色的音像和语言文字是不是也存在着矛盾呢?在理论上,这是值得深入分析的,但是,长期以来,这一问题却没有得到起码的关注。

就以诗画的关系而言,诗画同一论有着千年的权威。坡《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作为一种感彩很浓的赞美,很精辟,有其相对的正确性;但是作为一种理论,无疑有其片面性,因为忽略了不可忽略的差异和矛盾。诗和画由于借助的工具和材质的不同,各有其优越和局限。苏轼把画的优越绝对化,忽略了它的局限性,用到诗上,就不能不遮蔽诗的优越。由于苏轼的权威,造成千年的盲从。其实过了差不多五百年,明朝人张岱提出异议:“若以有诗句之画作画,画不能佳;以有画意之诗为诗,诗必不妙。如李青莲《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何可画?王摩诘《山中》诗:‘蓝田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尚可入画;‘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则如何入画?”(张岱《琅嫒文集,与包严介》,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52页)张岱的观点接触到了艺术形式之间的矛盾,但没充分引起后人乃至今人的注意。不同艺术形式间的不同规律在西方也同样受到漠视。十八世纪德国人莱辛认为,有必要写一本专门的理,论著作来阐明诗与画的界限。莱辛发现,同样以拉奥孔父子被毒蟒缠死为题材,古希腊雕像与古罗马维吉尔的史诗所表现的有很大不同。在维吉尔的史诗中,拉奥孔发出“可怕的哀号”,“像一头公牛受了伤”,“放声狂叫”。而在雕像中,身体的痛苦冲淡了,“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这是因为“哀号会使面孔扭曲,令人恶心”,而且远看如黑洞,“激烈的形体扭曲与高度的美是不相容的”。而在史诗中,“维吉尔写拉奥孔放声号哭,读者谁会想到号哭会张开大口,而张开大口就会显得丑呢?”“写拉奥孔放声号哭那行诗只要听起来好听就够了,看起来是否好看,就不用管。”(朱光潜译《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6、22页)应该说,莱辛比张岱更进了一步,即使同为视觉可感的造型艺术,在诗中和在画中也有不同的艺术标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呢?因为二者所凭借的工具不同,功能不同。多媒体呈现的图像,是诉诸视觉、可以直接感知的,而语言则是抽象的声音符号,并不能直接感知,其功能乃是以约定俗成的功能调动读者的经验和记忆。在图像上感觉到了的,不等于在语言上相应也能感到;对感性视频的兴趣不等于对语文的兴趣。

就音乐旋律而言,虽然和语言一样,都是诉诸听觉,但是,二者的差异相当大。语言符号不能记录乐曲,如果能的话,就用不着五线谱和简谱了。乐曲的语言是所有艺术形式中最为感性的,其意义最为不确定。不管旋律多么复杂也不能表现概念、判断和推理。正是因为这样,感受乐曲的优美并不等于理解语言的奥秘和深邃。

语文教学一味依赖手段的潮流,实是出于对音像规律性(优越性和局限性)的无知。沉溺于多媒体的豪华包装,不能不对文本解读造成遮蔽。吊诡的是,这种遮蔽造成了繁荣的假象,语文课堂的“以假乱真”遂有滔滔者天下皆是的趋向。就我所知,目前这种假繁荣,至少可以分为几类:

第一类,音像资料与课文完全游离,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把握,不但未起任何作用,成为空热闹,而且干扰了学生兴趣的焦点。

如有的老师在解读《木兰诗》之前,播放美国动画片《花木兰》。在师生对话中,却并未将美国式的花木兰和中国古典的花木兰之间的差异作为切入点,分析出美国式花木兰的特点是不守礼法、调皮闯祸,甚至谈恋爱;而中国的花木兰则是不会谈恋爱的,她的角色任务是作为女性承担起男性保家卫国的职责,不像男性那样立功受奖、衣锦荣归。她是立功不受奖,以回归女儿本色为荣。美国动画片《花木兰》的演示,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屏蔽了学生深入的钻研。

对此潮流安之若素,缺乏抗流而起的批判,原因在于,对于语言与图像在思维上的矛盾缺乏理论上的清醒分析。图像在时间上是瞬间静止的,在空间结构上是确定的,而且以可视为限。语言符号恰恰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不但能表现五官可感的,而且能表现五官不可感的情感、观念和逻辑等。语言所调动的记忆比起图像来,具有某种概括的弹性,想象的空间远比图像灵动。而花木兰一且固定在美国式的形貌体态和作风上,就不能不窒息了学生心目中的花木兰形象。不但异国的图像如此,就是中国的图画也是一样。“明月松间照”,作为诗,它能引起的想象自由度是很大的,但作为画,首先就要确定明月是新月还是圆月;其次,要确定松枝与明月的空间关系,是半遮于枝还是略遮于叶。这在古典绘画理论上叫作“经营位置”。至于明暗关系,则不可回避是否有松影在地。绘画在色彩形体上越是确定,诗歌在想象的自由上付出的代价就越是巨大。正是因为这样,一味聚焦于可视画面的兴趣,就不能不牺牲诗的意味。如李清照“雁过也,正是旧时相识”,画家不管多么有天才,也画不出时间,自然也就表达不出“旧时相识”的意味。故当代画家为屈原、李白、杜甫、李清照造像者不知凡几,但是,令读者失望者多于差强人意者。

多媒体激发起的学生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声色的兴趣,很难不窒息对课文深入钻研的兴趣。可以说,对于文本解读来说,这种兴趣是假兴趣,实际上是假语文以假乱真的一大障眼法。

第二类,则更为严重一些。如果说第一类造成的干扰还是隐性地转移了学生兴奋点的话,这一类就是显性地遮蔽了。

音像资料表面上与课文相关,但是,在内涵上却与课文矛盾。例如在解读《再别康桥》时,大量放映剑桥大学的照片,就是把照片的优美和徐志摩诗歌的优美混为一谈。殊不知,照片中的康桥,是摄影者对康桥优美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的赞美,作为图像的审美带有某种公共性;而《再别康桥》作为诗歌,则是徐志摩个人的,有些甚至与剑桥自然和文化景观的公共性关系不大。至少有三点是图像乃至乐曲所难以表现的:第一,诗人是来此“寻梦”的,这个梦“沉淀”在康河深处,可见是旧梦。这既是无形的,又是无声的,肯定是图画和乐曲所无法表现的。第二,诗人觉得旧梦美好,是应该放歌的,是激情洋溢的。第三,然而又是“不能放歌”的,只能是轻轻的、悄悄的、个人独享的。既没有图形,也没有声音,“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是无声的、秘密的回忆之美,因而剑桥的照片越是美好、音乐越是优美、学生越是被吸引,对《再别康桥》的解读越是有遮蔽性。

第三类,更复杂一些,因而有更难以觉察的歪曲性。

视觉艺术多种多样,光是造型艺术中绘画的门类、流派就相当繁多,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规律。西洋画不同于国画,国画中的写意与工笔,西洋画中的写实与抽象,都有不同的法度。其间的区别不容易发现,如果对之缺乏起码的了解,一味以感性的图画展示为务,则难免以假乱真。

人教社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选了吴冠中先生的《桥之美》。不少老师费尽心机搜集了世界上各种奇异的桥,不厌其烦地以视频展示,从悬崖间的夹桥到跨海长桥,从古老的石桥到山村的廊桥。这不但对解读吴先生的文章毫无帮助,相反,只能对之造成歪曲。因为吴冠中先生所追求的桥之美和这些桥风马牛不相及。

吴先生的桥之美,美在哪里呢?不是美在巧夺天工的造型。第一,美在是以画家的眼睛看出来的桥,而不是桥梁专家茅以升笔下的赵州桥的建筑技术之美;第二,不是一般画家眼中看出来的,而是吴冠中先生的,和其他画家不同的美。有些老师意识到了这一点,特地用了吴先生的一幅画来展示。要求学生先从课文中依次找出“美的例子”,再行归纳桥之美。结果,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找到的美乃是: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得出的结论是: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石桥出现在密密的芦苇中,拱桥强劲的弧线或方桥单纯的直线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比,打破了这里的单调与沉闷,使整个画面豁然开朗。

哪怕是把吴冠中的画放在视频上,师生们还是对吴冠中先生所强调的桥之美视而不见,“合作探究”的结果,并不是吴先生的桥之美,而是师生们心目中早已存在的修辞之美。修辞之美固然也是美,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为吴先生的桥之美服务的。吴冠中先生借助这样的修辞,强调表现的乃是“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这里的关键是“强劲的大弧线”“单纯的直线”“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

这是什么美?这是形式之美。看出了这一点,才能看懂吴先生文章中贯穿首尾的意脉,才能看懂文章的全部意蕴。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可谓直奔主题:

美术工作者大都喜欢桥,我每到一地总要寻桥。桥,多么美!“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人家――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面组成了对比美;桥与流水相交,更富有形式上的变化,同时也是线与面之间的媒介,它是沟通线、面间形式转变的桥!如果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毁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毁了形式美,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

这里的第一句,就有一个反拨,小桥流水人家,固然是“诗境之美”,但是,在吴先生看来,却并不完全,他强调的是“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这里的关键词,当然是“绘画”,但是,更关键的词语是“形式美”。这就是说,不是桥的建筑技术之美,也不是文化历史之美,更不是油画家笔下的桥的质感和量感之美,而是形式美,是块与面的统一与变化、单纯与丰富之美。在这方面,吴先生说得很明白:

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关键就在于最后四个字一“形式作用”,“桥之美”就是形式美。故茅盾家乡的苇荡中的桥,其美就不在别的,而是美在形式的对比。在“密不透风”的窒息感中出现了桥洞,就有了透气的轻松感。懂得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吴先生把“人家―_房屋”,不当成居住之美,而是“块面”;流水,也不是生活生产之源流,而是“长线、曲线”,其美就是“线与块面组成了对比美”;桥与流水结合之美就在于形式上(线和块面)有更丰富的构成。

吴先生并不是绝对的形式主义者,他的形式不是没有内容的,而是以人的生命为底蕴的。他用非常明确的话语宣告:

画家们眼里的索桥却是一道线,一道富有弹性的线!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是山岩、树丛及急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线的效果”归根结蒂,乃是生命之美。类似的话语多有反复,即使把吴先生的画映在视频上,还用了“合作探究”的方法,为什么师生还是视而不见,探究不出文章的真谛呢?这是因为,他们对视觉艺术,对绘画不同的流派、不同的美缺乏基本的理解。这里有一个心理学的奥秘,人对熟知的信息最为敏感,对其无知的东西往往即使熟视,也可能无睹。这就是皮亚杰发生认识论所说的,外来的信息只有被主体心理准备状态(图式)同化才会有感应,不能同化的就视而不见。故在许多课堂上,师生对话的结果往往只能同化他们早已烂熟于心的修辞之美。如果师生对吴先生在法国所师承的现代抽象派一无所知,对吴先生上世纪50年代回国以后,结合着中国画的线条创造独特的抽象风格缺乏必要的准备,就注定只能像刁德一到了沙家浜――两眼一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