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实现有效的学习而预先进行设计的决策活动。当前,有效教学设计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有效教学设计有很大的关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有效教学设计开始。有效教学设计是以正确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学习需求,确立教学目标,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与策略,设计、实施和修改教学方案,评价及反思教学结果的过程。教学设计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一门科学,它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作为一门艺术,它需要融入设计者诸多的个人经验,并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进行再创造,同时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1.深入了解学生是有效教学设计的起点

我们要把学生带到哪里,我们首先应知道学生现在在哪里。这生动地说明了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预设出更有效的教学设计。学习起点主要有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学习的逻辑起点是指学生按照教材学习进度应具有的知识基础。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知识基础。在信息迅速发达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拓宽了,在某些方面学生对信息的掌握可能比教师更快、更多。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像,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有的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的现实起点往往高于学生的逻辑起点,教师与学生接受信息的速度、容量是平等的,也是互补的,教师事先所设定的教学起点不一定是真实起点。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把学生拉回来"跟着重复"的现象,这都是重视现实起点不够造成的。所以在备课前,我们更应该客观地了解学生,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背景,并不时地把自己换位成学生,从孩子的视角去看教材,思考问题,猜测他们可能会有哪些困难,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充分预设,这样会使自己备课更有针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执教《圆的认识》新课前,可以对学生做一些这样的调查:

(1)你画过圆吗?(2)如果你已经画过圆,用什么工具画圆的?(3)你知道或者听说过"半径"、"直径"、"圆心"这些名词吗?(4)请在右边圆上画一条直径和半径。

通过课前调查我们会发现学生对“圆”的认识并不是"空白"的,许多学生有过画圆的经历,因此教师一改把画圆作为课堂教学重难点的传统做法,直接从画圆导入新课。

这种课前探底的教学策略,使教师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

2.客观分析教学内容领悟并用活教材是有效教学设计的关键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强、逻辑严密的学科,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我们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做到真正的理解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节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就是要细致研究知识间的种种联系,把握知识的贯通和延伸。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各种联系,把知识贯穿起来,使它们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以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材处理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反思能力,对教材的编排多问几个为什么:例题为什么这样设计?习题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为什么这样引出?等。经过这样一番思考之后,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既要有知识技能的目标,又应有发展性的目标,整体把握教学重、难点,着重要搞清哪些方面是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需要在教学中"浓墨重彩"加以突破,哪些方面可以"淡化处理",只需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稍作点拨即可。

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的商不变的规律与这部分知识紧密联系,是学习这部分内容的基础。

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关键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地观察和发现,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归纳规律。教材安排了两个学习活动让学生寻找相等的分数,通过两个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分数的大小相等关系,为观察、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组相等的分数,寻找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并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根据教材的编排,本节课教学重点就应放在性质的探索过程以及用语言清晰地表示性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难度,因此还要引导学生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3.正确处理课标、教材和学生水平的关系是有效教学设计的保证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一、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案例

(媒体演示小朋友乐乐家来了5位小朋友,妈妈抓了一把糖果让乐乐分给小朋友们吃)

乐乐:(每个分两粒)妈妈还多这么多。

妈妈:每人再给一粒。

乐乐:还多2粒。

画面定格,老师接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创设这个情境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但是如此创设的生活情境,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画面中的乐乐似乎还是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教师创设的情境仅仅是教师用以引入新课的“工具”而已,使问题情境的创设成为一种“形式”。

从“生活经验”出发而非从“生活”出发,就来源来看,后者一般是数学问题的现实生活素材,而前者除了可以来自现实生活外,也可以来源于数学自身和探究中引发的新情境,学生在校的学习经验是学生生活经验的重要来源。

二、情境要具有一定的真实性

案例

师:首先我要宣布一条好消息,下星期学校将组织我们去春游。(教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师:为了让大家玩得开心,学校交给老师一个任务――将我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我们现在就来分一分好吗?

生:(异口同声)好!

整节课,学生们都非常活跃,学习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也不错。下课铃响了,许多学生围住老师,七嘴八舌地问:“老师,我们下周几去春游?”“老师,我们去春游能不能带吃的?”显然老师有些不耐烦地说:“等以后再说吧。”“啊?!”刹时,学生脸上流露出因感到上当受骗而不满的神情。

为了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老师挖空心思编造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春游,但是美丽的谎言终究要被揭穿。当学生明白老师只不过是“说说而已”时,就产生了一种被愚弄的感觉,可以想象今后当学生再次面对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设计的情境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

三、避免低智无效的活动

案例

师:请小朋友拿出10个圆片,按照老师的要求动手摆一摆。

(1)10个圆片,每组2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

(2)10个圆片,每组3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

(3)10个圆片,每组4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

(4)10个圆片,每组5个,可放几组?还剩余几个?

师:以上分圆片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这个剩余的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像示例这样分一分,摆一摆、数一数的活动,学生之前已经做过太多,以致于教师要求学生拿出圆片时,学生们并不情愿,有的直接在大脑里进行了分一分就把表格填写好。

四、情境不能偏离教学目标

案例:(多媒体出示情境图。45个编成号码的彩球,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

师:同学们,屏幕上有很多彩球,第个球上都有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只要告诉我球的号码,我马上就能说出它的颜色,信不信,谁来考考老师?

(学生出题,教师回答。教师根据排列的序号准确报出彩球的颜色,学生感到很奇怪)

师:要掌握其中的秘密,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很快也能掌握这一秘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无可厚非,问题是用什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目前而言,有些教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策略只局限于外在的做游戏、讲故事和动态的课件上,却忽视了用数学内在的魅力吸引学生。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既可以巩固表内除法的计算,又为以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打下基础。教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的教学,另一部分是解决问题。为了使学生掌握好有余数除法的实质,教材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余数,借助竖式,指导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训练学生掌握试商的思考方法。显然教师创设的情境属于解决问题的情境,偏离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一、明析归纳法,掌舵教学方向

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两类。归纳法是指从个别性知识引出一般性知识的推理,即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数学上的归纳法即由某些特殊的生活数学事实,概括出数学概念、数学规律、数学结论的推理^程。

二、妙用归纳法设计模式,彰显归纳推理魅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采用“归纳法”组织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让学生经历“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从而认可归纳的过程和归纳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分类进行归纳和转换数学形式演绎进行设计教学。

(一)分类进行归纳的设计模式

例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的教学设计模式:1.教师要引入内角和的概念,引导学生对三角形的分类进行回顾,得出三角形按角分,有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2.让学生通过“测量、剪拼、折拼”等探究活动,对任意三角形进行探究,从而归纳得出结论: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3.感受归纳法的魅力。通过设计“三角形的大小与内角和的关系”和“三角形的形状与内角和的关系”,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二)转换数学形式演绎的设计模式

例如,“乘法分配律”的教学设计:

1. 情境引入,如:植树活动中,每组有4名学生和2名老师,共有25个小组. 那么,参加这次植树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解答:(4+2)×25 =150人;4 × 25+2×25 =150人)

2. 情境变化,如:篮球比赛中,需要7套运动服,其中上衣20元,裤子25元. 那么,一共需要多少元?(解答:(20+25)×7=315元;20×7+25×7=315元)

3. 扩展至一般算式,如:56 ×(19+28)=56×19 +56×28……

4. 归纳并用字母表示,如:(a+b)×c =a×c + b×c。

三、角色定位,见证归纳法的教学奇迹

在教学推理思想的教材知识时,归纳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处理好师生的角色定位,不能一味强求学生归纳出结论,但又不能忽视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只有活用好教学法,才能让我们的教学在平淡中见证奇迹。

(一)善于归纳,体现教师的教学地位

1. 主动归纳,突显教师主导者的教学价值

关于“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的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的减法。在教学中学生最容易忘记的是相同的数位对齐和加进位的“1”或“减退位”的“1”。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在学生演算展示后,主动引导并归纳出计算方法,可以归纳为“一对两注”。“一对”是指“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两注”是指注意加进位的“1”或“减退位”的“1”。提醒学生在做题时都要提到“一对两注”,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 引导归纳,突显师生互动的教学价值

关于“有余数除法”的教学。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例题前学生对有余数除法是完全陌生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除法不可能是完全可以除尽的。如果在教学中直接教给学生算理,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来说比较枯燥,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计算结果往往失误较多,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善于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分类,通过投影让学生观察、分析,让学生重点交流。

(二)探究归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1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动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逐步培养探索精神。

例如:认识“长方体面的特征”,我在引导学生认识了什么是长方体的一个面时,放手让学生自主地通过操作活动去充分感知长方体面的特征。于是有的学生在操作中按顺序数出长方体有前后、左右、上下面,共有6个面;有的学生通过拆长方休纸盒,然后将其展开,或把纸盒的每一面剪下来,发现长方体有6个面。在此基础上,学生又通过观察、重叠、比较,相互交流,发现长方体相对的面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三组相对的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不仅通过活动感知了长方体面的特征,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索能力。

2在思维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都是有思想的,对问题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增强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首先通过教具演示,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然后让学生用小棒摆一个长方形,量出求周长所需的数据,接着再出示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计算它的周长,有部分学生列出了6+4+6+4=20(厘米),这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还有其它列法吗?这时又有部分学生列出了6×2+4×2=20(厘米)的算式,有极少数学生列出了(6+4)×2=20(厘米)的算式。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出多种计算方法,从而较好地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

3在讨论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习应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和交流,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创设一种群体合作解决问题的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合作交流中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例如:教学“怎样量物体的长度”,我设计以下教学环节:①发给每个学生一根长10厘米的纸条,让他们自行量出纸条长度;②分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③全组讨论,得出最佳方法,并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发言,同时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量法。这样,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便会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不仅能找到正确的量法,而且能根据正确的量法说出测量错误的原因所在。

4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应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性格特点,采用儿童喜欢的、感兴趣的游戏方式来组织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并注意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一类数学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让学生伸出双手,数“一”时同桌两个学生对击左手掌,数“二”时对击右手掌,数“三”时对击两个手掌。游戏完后,让同桌两个学生比较:谁的手掌面大?在此基础上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探索精神。

5在自学活动中培养探索精神

教师授课与自学是两种重要的学习手段,而在小学阶段,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细节;精彩;预设;生成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的,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我们教师能在课前有意识、创造性地预设好每一个教学细节,并在课堂中运用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机智地处理好每一个预设之外的教学细节,那么我们的教学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并收获课堂中那份意外的精彩。

一、预设细节,预约精彩

俗语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一旦方向错了,战略制订错了,细节做得再好、再努力都是徒劳的!”看来,我们教师要想在教学细节上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预设,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催生、预约丰富的“精彩生成”。

(一)预设细节,点燃思维的火花

【案例1】本人执教的二年级《按规律填数》

课件出示一张桌子的图示(图1),问“一张桌子可以坐几人?”

学生很快得出是6人。

“猜一猜,两张桌子可以坐几个人?”接着我抛给大家一个猜测。

“12人!”教室里迅速回响起响亮而轻松的回答声。

“是吗?”我环顾整个教室,“有不同的意见吗?”

但我看到的是一双双坚定不移的眼神,丝毫不为我所诱惑。

“到底可以坐几人呢?”我伸出手做了一个“请看”的示意,把大家的目光聚集到大屏幕上。

这时大屏幕上打出了两张桌子拼接后的形状(图2)。

“12人!”

还有一些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而另有一些同学则举起手来指指点点了。

“不对啊?好像是10人?”不一会儿,教室里冒出了一小股不和谐的声音,接着议论声更响了。

大家都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转而把更多期待的目光投向了我。

“到底是几人呢?”我趁机用课件动态展示了座位的安排情况(图3)。

“真的是10人也!”猜对的同学欢呼雀跃。

猜错的则是皱着眉头苦苦思索……

如上环节,教师于导课时在问题呈现上从细处入手,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从对桌子拼摆后座位的变化入手,故意让学生顺着思维惯势“猜错”,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在一惊一乍中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最后隐去三四张桌子图片,只剩下“6、10、14、18”这一列数,从而顺利得出数之间也和图形一样存在着变化的规律,引出课题《按规律填数》。反之,很多教师往往会把此环节安排成直接呈现所有桌子与座位情况的图形,然后让学生数一数人数的变化,变成枯燥的看图数数,学习自然少了许多热情与精彩。

(二)预设细节,让新知与旧识对比碰撞

课堂的新授环节蕴含着丰富的可供挖掘的“小细节”,此时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过程都与原有的旧知发生碰撞。这时如能预设好某些“小细节”,往往可以很好地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新知的消化和吸收。

【案例2】本人执教的《有余数的除法》

本人是通过用三角形拼小船这个操作情境来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研究的,试教时课堂新授情况如下(图4)。

但在几次试教后发现学生存在两大认知障碍:

(1)学生对老师教的“除法的竖式写法”认可度不高,不明白他们自己创造的写法为什么不对(图5)。

(2)在图式对照中,不能很好地将“竖式中各数”与“操作图”及“横式写法”建立联系,特别是对竖式中“8”和“0”及余数“1”的意义的理解存在障碍(图6)。

怎么办呢?我苦苦地思索着。

“妈妈,蚕宝宝变成飞蛾飞走了!”女儿拿着一个空蚕茧来到我面前。对呀,我的脑袋突然开了窍,用三角形去拼小船的过程能不能像“飞蛾”那样破茧之后留下一个空巢,用以表示原来的小船的位置呢?受此启发,我设计了如上(图7)的课件。

在教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写法后,我进行了一个“一图两式(横式和竖式)”的图式对照比赛。课堂片段如下:

“下面请一位同学上台当小老师指竖式写法中的各数,另两位同学指图形及横式中相对应的位置,看谁找得快,其他同学当裁判。”

比赛在激烈地进行着……

当“小老师”指着竖式写法中表示拼小船用去的“8”时,那位指横式写法的同学傻了,其他同学也在议论纷纷,大家发现这个“8”在横式中根本找不到。

“这个8表示什么意思呢?”我趁机问。

“表示拼两只小船用去的三角形个数。”

“横式中有吗?”

“没有。”学生摇摇头说。

“余数1是怎么来的?”我指着竖式中的余数发问。

“从上面减下来的。”

“那么横式中的余数1呢?它能直接减出来吗?”

“不能!必须先在心里算好2×4=8,然后用9-8=1。”

……

改进这个小细节后的教学效果让我喜出望外,学生很真切地感受到了“除法竖式写法”的优点,强化了除法竖式写法中各数的实际意义与写法上优于横式写法的独特之处,对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写法有很大的帮助,在本单元后测中,学生对笔算除法的认可与掌握程度都超过了我以往所任教的班级。

二、捕捉细节,生成精彩

“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诚然,教学需要预设,但因我们的日常教学有着独特的开放性、灵活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使我们根据预设教案进行课堂教学时会发生“意外”,这时,优秀的教师会时刻留心捕捉这些意外的“细节”,辅之以艺术化的处理,化干戈为玉帛,催生学生精彩观念的诞生。

(一)捕捉细节,让“错误”华丽转身

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精彩的,然而这种精彩不仅是因为有感情交流、思维碰撞以及创造力的迸发,有时更会因“错误”而精彩。

【案例3】本文执教二年级《解决问题》片段

原题:“一辆公共汽车上有乘客30人,中途下车16人,又上车20人,这时车上还有几名乘客?”但在制作课件时,因版面原因,我随意把原来的问题缩写成了“这时车上还有几人?”

生1:30-16+20=34人。

生2:太复杂了。就是30+4=34人。

师:不会吧?有这么简单吗?(面露怀疑之色,其实心里是在窃喜。)

生2:上车20人,下车16人,实际多了4人,就是30+4=34人啦!

老师面露夸张的赞许之色,说:“说得多好啊!掌声表扬!”

“老师,我有不同意见。”鼓掌的手还没举起,就被一声嘹亮的喊声打断了,我一看,是班里的数学大王何煜杰(生3),此人脑子顶呱呱,缺点是上课爱插嘴。

生3:条件中说的是乘客有30人,而问题中说的是车上有多少人,那就应该再加上司机和售票员,这样车上应该有30+6=36人。

说完面露得意之色,望了我和其他同学一眼,一屁股坐下了。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犯大错了,刚想去改正,又有学生举起手来要补充。

生4:我觉得何煜杰说得也不一定对,现在许多车子是无人售票的,这样车上应该有30+5=35人。

生5:老师,这道题到底该怎么做呢?

我灵机一动,将错就错,先大声地表扬了他们一番,然后告诉同学们:“因这道题在意思上没有表达清楚,这些算法都可以算对。”

接着我问:“如果现在我把问题改成‘车上有几个乘客’,那应该用哪种算法呢?”

学生纷纷举手……

在这里,我因自己疏忽大意而造成了题意不明,幸好,我巧妙地抓住了这个错误的小细节,大作起“将错就错”的文章,不仅没有误人子弟,反而发人深省,开放了学生的思维,结出累累“果实”。

(二)捕捉细节,化“尴尬”为动人故事

【案例4】一位老师在执教一年级《得数是6的加法和6减几的减法》中的小片段

师:我说1。

生:我说5。

合:1和5组成6。

……

对口令很顺利,老师顺势引入新课,正举起手板书课题:“啪”的一声,打破了教室的宁静。

“老师,你裙子的纽扣掉了!”学生骚动起来。

台下听课的我暗暗替这位老师着急,不知她会如何收场。

这位已涨红脸的老师顺着孩子们的指点,在捡起扣子抬起头的一瞬间,神色已恢复了平静。难道她已想到什么妙招了吗?我心里暗想。

师:“同学们看,小纽扣见大家学习这么认真,它迫不及待地跳下来,想和大家一起学习呢!欢不欢迎?”

“欢迎!”

师:“善于观察的小朋友告诉大家,老师裙子上原来有几颗纽扣啊?”

孩子们伸出小手仔细数起来,大声说:“老师,是6粒。”

师:“你能根据刚才发生的事情,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说句话吗?”

生1:“老师裙子上原来有6粒纽扣,掉了1粒,还剩5粒。”

生2:“老师裙子上现在有5粒纽扣,加上掉下来的1粒,正好是6粒。”

生3:“6-5=1。”

……

这里,课堂的意外的“尴尬”没有让老师乱了方寸,机智的老师顺势发现了“出彩”的转机——裙子上的6粒纽扣与所学知识正好巧合,稍作转化,因势利导,使恼人的“事故”变成了动人的“故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我们的数学课堂就是由很多“毫末”“垒土”般的小细节组成的。一点一滴的改变、一丝一毫的关爱,到了一定的程度,教学质量就会发生变化,就会与他人拉开差距,这种差距,才能彰显你教学上与众不同的优势,铸就我们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唯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才会真正走向有效和高效,我们的课堂才会因之而充满生命的律动,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1.

[2]蒋涛.课堂因“意外”而美丽:借助动态生成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中学数学杂志,2010(01).

[3]林高明.关注细节 有效生成[J].中国民族教育,2006(09).

[4]郑培云.善于关注细节 构建生成课堂[J].小学教学设计,2009(32).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 有效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3-081-001

有效的问题设计是指教师设计出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认真分析学情,合理预设问题

问题设计应该关注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探究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我们要充分了解、熟悉、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来积极探究。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先回忆在学习圆面积计算时,是如何把圆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计算的?(学生回答后媒体演示,板书:转化)引发思考:那么能不能把圆柱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呢?引导学生实验操作:分组合作把圆柱切、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谈话时提出的“能不能把圆柱也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实际是渗透并启发学生运用数学学习上一种重要的“转化”思想。数学新知的学是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将新知转化为学习过的内容。如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等。学生根据老师提的问题,积极开动脑筋寻求新知与旧知的联系点,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阶梯式问题,形成一定坡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导引学生思维一步步延伸、扩展。

二、精心研究教材,恰当呈现问题

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尤其是教材的难点。对于教材的难点,教师要认真思考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几个问题,才能更好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有效问题需问在学生的疑问处,有疑问才会有争论,有争论才能辨别是非,也才能引起学生探求知识真理的兴趣,特别是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之间的交流,使问题得到解决,会有一种“豁然开朗”之感。不仅使学生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满足,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难点之一是让学生明白“余数小于除数”。在多位学生板演多个有余数的除法式子后,比较艺术地提出一个问题:“在计算过程中,你有哪些地方要提醒我们同学的?”而不是直截了当地问:“你在解题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呢?”让他以帮助别人的形式去发现规律,学生讨论的气氛很热烈,由此很快就得出了结论:“余数小于除数。”该教师只恰当呈现了一个问题,却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欲望,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在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的问题设计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追求自主交流,适量生成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课堂上的自主交流,正是满足了学生这一需求,使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情境中,生成了许多有效的数学问题,从而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教学中,教师没有像书上一样完整出示例题,而是将例题进行了处理。只出示了例题的前半部分: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考考大家?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是实际的百分之几?”“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思维空间拓宽了,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畅所欲言。通过教师的设计与引导,在自主交流的氛围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孩子们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求得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由此可见,恰到好处的生成问题如同在平静之中掀起波澜,造成课堂教学的跌宕起伏,打破学生思维的受抑制状态,使学生兴趣盎然,精力充沛,继而产生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鼓励反思质疑,适度深化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把学习内容中的新知识转化为问题,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觉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可通过鼓励学生反思质疑,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研究:

(1)怎样才能把圆柱的侧面展开?(由学生思考讨论自己想出来)

(2)圆柱的侧面展开可以是什么形状?(由学生任意展开成各种几何形状)

(3)展开的图形面积怎样求?(让学生去找计算各种几何形状需要的条件)

(4)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不管是什么图形,最后得到的都是用底面周长乘以高)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第7篇

一、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师设计教学方案,要坚持“以学定教”的精神,设计教案时,要预测学生遇到的问题,那些地方学生不容易理解,根据学生要遇到的问题,设计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先要对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反思自己或他人以前在讲授这一教学内容时曾遇到过哪些问题,有哪些经验,采用什么策略和方法解决的,效果如何?然后进行新的教学设计。

在设计新的教案时,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哪些新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可采取哪些策略和方法。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对“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不够理解,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现象,在教学设计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进行分铅笔试验,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最后让学生在操作实验中得出了“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二、课堂教学反思

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设计出一套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不断完善教学方法,顺应学生的发展需要的教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应及时反思,如何启发引领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当学生发生意外事情时,教师及时进行反思,如何机智地处理发生的意外,使学生及时恢复到正常的思维状态。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时,有这样一道题:一梯形上底是3米,下底是5米,高是2米,求梯形的面积。在解答此题时,有一学生列式为:3+5=8(平方米),当学生都笑他错误时,他却理直气壮地说:“梯形的高是2米,可计算面积时,公式又要除以2,乘以2再除以2,可以相互抵消,所以只要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加起来就行了。”听他这么一说,感觉还有道理,此时我顺势引导:“是不是所有梯形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呢?”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得出:如果梯形的高不是2米,就不能用这个方法了。教学中,常常会出现类似这些我们不能预料的问题,我们要及时地反思,启发引导学生克服思维障碍。

三、课后总结的反思

课后反思主要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反思性回忆,包括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等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研究产生不足的原因,思考今后改进优化的方向。课后总结反思,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反思教学成功之处

每一节课堂都是师生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按照预先设想的教学方案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如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巧妙地新课引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教学中的亮点,精彩片断,以及教师在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示、情境的创设而产生的灵感,与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处等,课后进行认真反思,记录下来,为今后教学提供参考。

2.反思教学失败之处

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也可能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中的失败教训,如对教材理解出现的偏差,对教学重点、难点处理不当,演示、实验有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某种原因,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等记录下来,并对其原因作深刻的分析和探究,成为今后教学的案例。

3.反思学生的反馈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独特见解或是学生的问题,如能力缺陷,思维障碍,以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作业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老师解决不了的奇特问题,记录到课后去研究。

四、写好教学日志

日志就是把观察时所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教与学的情况详详细细地写出来,是分析的根据,认识的来源。写日志是教师与自己的对话,给自我一个很好的反思空间,对教学经历作书面描述和反馈,从而激发教师对教学新的认识。写日志既要详细又要及时。当天的见闻必须当天记录下来,否则时间一过便印象不深,追述不全。随后想到的也应在日志中及时追记下来,标明时间。行文中一定设法把听到的话与自己的感想或评论区分开来。这样一是为了写下对自己和他人教学的印象、感想、评论;二是便于将来对教学作初步分析时使用。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第8篇

一、创设合理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拓展思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上课一开始,有位教师就投影出示“为了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学校把红、黄、蓝、白、橙、灰六种颜色的太阳帽按顺序发给全校学生。”接着告诉学生只要你报出第几个学生,老师就马上告诉你,他的帽子是什么颜色。学生将信将疑,但跃跃欲试。学生所报的数,教师次次猜中,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这时告诉大家,学习了“有余数除法”,你们就会知道其中的奥秘了。这样学生整堂课都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了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

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这一重点,电脑演示把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等份(平均分成16等份、32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通过动画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于长方体)。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的体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通过动画演示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与圆柱的底面积、高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方式,使得这堂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注重动手操作

马芯兰老师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现代教学论也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教师打破了以前只由老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观察得出结论的做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了充分的动手操作。第一次,教师要求学生将圆锥装满水后又把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中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二次,教师让学生小心翼翼地将圆柱中的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锥中,直至三次倒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第三次,教师请学生自由选择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来验证刚才的发现。结果有的学生用“倒沙子”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有的学生选用了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做了“倒水”实验,提醒大家注意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才能具有一定的倍数关系。可以说,在这几番“物质化”的操作活动中,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数学也不再那么空洞。教师这样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活动,轻而易举就让学生对圆锥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一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

四、开展适当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