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格拉底故事

苏格拉底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苏格拉底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苏格拉底故事范文第1篇

他只希望得到我的理解。

晚上,我们喝酒,我尽一切努力去理解他――然而不能。

于是我“煞有介事”地“教导”他一番。我给他讲了3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建造巴别塔。

人类的创始期,天下只有一种语言。

他们往东方大迁移时,遇见一片巴比伦平原,就在那里定居下来。

他们彼此商量着说:“来吧!我们在这儿烧制砖头!”他们真的动手烧制起来。

又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城里要有高塔,耸入云霄,好传扬我们的美名,以免我们分散到别的地方!”

这时候上帝下来了,他看见了人类建造的城和塔。

他说:“人类联合成一个民族,讲一种语言,就可以做这样的事情,可想而知,以后他们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会做成什么。来吧!让我下去,将人类的语言变乱,使他们无法彼此沟通。”

于是上帝施法术把人类分散到世界各地,让他们有不同的语言,人类的高塔终于没有建成。

这是《圣经》里著名的故事。“巴别”是“变乱”的意思。“巴别塔”就是“变乱之塔”。

第二个故事是苏格拉底的死。

公元前399年,在雅典的法庭,肃立着500个虔诚的雅典公民,人们要对伟大的思想巨子苏格拉底进行审判。

原因仅仅是苏格拉底想当一个“马虻”,要通过交谈去“蜇醒”当时雅典这匹昏睡的纯种马,要让那些名声显赫的雅典人意识到自己并不聪明,应当清醒起来。然而,正直善良的雅典人始终对苏格拉底暴露雅典民主制缺点的做法不能理解。藏有私心的雅典人和襟怀坦白的雅典人一起,利用雅典的民主制这架机器,处死了自己的同胞――智慧、睿智的先哲苏格拉底。

第三个故事是黑格尔的感叹。

1831年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弥留之际感叹地说:“只有一个人理解我。”但马上,他又感慨地否定道:“就连这个人也不理解我!”

故事讲完了。

这个孤独的人沉默不语。

我继续对他喋喋不休。

我其实是在对自己喋喋不休。

我叹息:伟人尚且如此,何况芸芸众生的你我?

[编后]第一个故事说明了上帝有时是愚蠢的,他以为变乱了人类的语言就可以使人类彼此不能理解,他忘记了同一种语言的人也可以互不理解。

苏格拉底故事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认识你自己;德行即知识;苏格拉底方法;教育意义

一、“自身”的本质与“德行”的和谐魅力

在柏拉图的《申辩篇》里,苏格拉底讲述了一个他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探寻智慧的故事:苏格拉底的一位朋友凯勒丰曾到德尔菲神庙去问神,有谁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传神谕的女祭司回答说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有智慧。以此为基,苏格拉底追问下去,最后他明白了神为什么要说他是最有智慧的,因为只有他“自知其无知”。坦然的承认自己是无知的,这便是苏格拉底最大的智慧,即在德尔斐神庙的墙上刻着的“认识你自己”。在他看来,“认识你自己”就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可见,“认识自己”包括认识人类的局限性或有限性。尽管古希腊人的思维发展与今人相比有着实际的差异。但这种谦虚从自身出发,寻找本体自身的缺陷与不足,能鼓足勇气说自己“无知”寄予了我们当代人以深远的意义。

在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则被认为是道德哲学的创始人。苏格拉底号召人们把目光从自然界转向人自身,如果说对人的身体的认识导致了神学目的论,那么对人的心灵的认识则导致了道德哲学。苏格拉底的“德性即知识”这一命题是把真与善统一起来的。这种“德行即知识”的德行教化凸显着其独特的和谐魅力。

首先,凸显出了道德情感与理性知识的和谐。道德上的“善”或被人称之为“美德”的东西往往被人当成是缺乏普遍性和确定性的感性存在,这种道德品质经常是和理性的道德生活相分离的。而对苏格拉底来说,道德就是对幸福、美好、造福人类知识的掌握,从而将“善”和对“善”的追求、将知与行结合起来。其次,体现出外在美和内在善的和谐。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用音乐和体育来指代人爱智部分和激情部分,指出音乐和体育“是为了爱智和激情这两部分张弛得宜,配合适当,达到和谐”并能“最为比例恰当地把二者应用到心灵上”。可见,在古希腊时期,人的身体之美和心灵之美的和谐就已经成为衡量人的道德水平或人性的重要标准了。最后,彰显着教化目的和过程的和谐。“善本身是目的,是苏格拉底哲学的核心。”而如何在道德生活中为善,如何使灵魂向善则要落实在具体的教育进程中了。他以切实可行的问询、内省、自我教育的手段来实现“善”的终极目的,体现了教育过程的目的和手段的和谐。他让人觉得道德教育的进程就本应如此琴瑟和谐。

二、 启发式教育――“苏格拉底方法”的益弊

苏格拉底方法即“助产术”。他在施行助产术时所采用的方式是问答法。即通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使对方对所讨论的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逐步深入,最后得出正确认识,生下自已孕育的真理胎儿。苏格拉底的这种启发式教育所体现的有益之处给我们的教育启示在于:

(一)是要使得教师要转变观念,实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倘若学生能更多的亲自参与某种与学科内容有关的活动,便更容易学到这种内容。因此,教育工作者就要尽快转变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二)是学校教育工作者要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从 20世纪初我国教育学者就大力提倡实行启发式教学,但至今仍比较欠缺。因此,要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中推广启发式教学方法,就必须注意为启发式教学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确保启发式教学方式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推广实施。

当然,我们在充分肯定了“苏格拉底方法”的卓越历史功绩时,还应当同时思考其倡导的启发式教育是有着不足之处的:首先,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不科学的。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和智慧存在于人的心灵中,是独立地脱离自身而存在的,这显然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由于苏格拉底的哲学世界观不正确,因而他对他的启发式教学法的解释是难免有些牵强附会,不能从深层次说出启发式教学法的奥妙。其次,苏格拉底认定知识和智慧存在于人的心灵中,人只能认识和研究自己的心灵,在教师的帮助下把自己心灵中所固有的指示引导出来,因而他特别强调思考的作用,但由于学生的思考不是建立在系统观察和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因而很难深入下去,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他所倡导的这种方法需要教育者要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能力,受教育者的强烈探求真理欲。若非,则不然。最后,苏格拉底过分强调谈话法的作用,不问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的变化,把谈话法作为教学过程中惟一的教学方法来使用,忽视了练习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等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因而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显得单调呆板,也不易保证教学效果。

三、结语

总的来说,在苏格拉底时代,他并未形成自己系统的教育理论,但他的教育主张直接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并通过他们,对西方文化发展和研究方向以及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现在,他的“认识你自己”、“德行即知识”的哲学思想依然绽放着光芒。他所倡导的“苏格拉底方法”仍为现代的教育家所推崇。曾任哈佛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得尔于19世纪末在哈佛大学首创的案例教学法,主要继承了苏格拉底教学法中的这种独立思考和怀疑批判精神,使学生能够对各种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不得不认可苏格拉底在人类思想史上所占有的地位;不得不承认他在西方哲学史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得不赞赏他是卷浩荡的哲学长河中的精彩之笔。

参考文献

[1] 邓晓芒,赵琳.西方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戴本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苏格拉底故事范文第3篇

人生就像海潮一样,在进进退退中往返。进是一种拼搏进取,退也是一种涵养。做人切不可锋芒毕露,否则只会自伤其身,变得狼狈不堪。面对不如意之事,退一步想也许会打开另一个世界。

曾听过一个有关苏格拉底的故事。话说有一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突然无端被人从身后踢了一脚。伟人就是伟人,苏格拉底慢慢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尘,径自向前走去,仿佛什么也不曾发生。事后有人问他原因,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倘若驴子踢了你一脚,你会回敬驴子一脚吗?”这是一种宽容,一种忍让。倘若苏格拉底没有选择退让,而是心有不甘,只是想着报复,于是一场搏斗在所难免,受伤的将是两个人。反之,实际上只有苏格拉底稍微磕了一下,比较而言,这的确是一个美好的结局。有时,退比进更重要。

反观现实,总有那些为了鸡毛蒜皮之事而大打出手的人,这些人只顾向前进,为了所谓的面子,从不肯退让,最后往往酿成灾祸,自尝苦果。又如,当我们面对挫折时,实在无法解决时,切不可硬拼,要退一步想,自己身边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这些事物都是属于自己的瑰宝与骄傲。自己岂非不幸福?何不好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若不肯退让,即使拼得头破血流,也不会有好的结果。事物本无常,人生多变幻。经验告诉我们:往往进一步不如退一步,退一步或许能见到新的曙光。

前进是一种积极的状态,退让也是一种智慧,进与退只在取舍之间,关键看我们如何把握。累了就稍稍停留一下吧,向后退一步,自有异样的风景,不一样的天堂。

佛冈县城东中学初三:贺贵龙

苏格拉底故事范文第4篇

同学们,当困难拌住你成功脚步的时候;当失败挫伤你进取雄心的时候;当负担压得你喘不过气的时候,不要退缩,不要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坚持不懈,才能通向成功!

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古希腊。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这个小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含意是显而易见的。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布封曾经说过:“天才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我国着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也曾说:“做学问,做研究工作,必须持之以恒。”的确,我们干什么事,要取得成功,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古今中外,有多少这样的例子不用枚举,只说说同学们非常熟悉和崇拜的追风少年、跨栏英雄刘翔吧。刘翔八岁开始优育运动生涯,开始练跳高,后来转入跨栏项目。在十几年的刻苦训练中,每天面对的就是奔跑、起跳、跨越;跨越、奔跑、起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对于热爱音乐、电脑的十几岁的少年刘翔来说,是何等的枯燥、乏味!但是,刘翔坚持下来了,十几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成就了刘翔,雅典奥运会上,一个令西方世界惊诧不已的东方神话横空出世,刘翔带给全中国人民的是何等的荣耀和自豪。我想他也给我们每个人注入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那就是明确目标,坚持不懈,终能成功!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事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做,人人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真正能做到的,终究只是少数人。

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

苏格拉底故事范文第5篇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让许多人由一个健全的人变成了残疾人。四年多来,他们为我们演绎了许多自强不息、永不放弃的故事。来自青川的19岁少年谢海峰就是其中一个。

大地震发生时,15岁的谢海峰失去了他的左小腿,他一度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茫然。2010年,成都市残疾人艺术团招生,着迷变脸艺术的谢海峰看到了希望,他挥别家人只身前往成都学艺。

加入成都市残疾人艺术团后,谢海峰拼命练习变脸技艺。然而好景不长,艺术团不久便解散了,可谢海峰不想放弃学习变脸艺术。当他得知新成立的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团长是变脸大师彭登怀时,他就第一个毛遂自荐要求参加。但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在成立之初,主要想招收舞蹈演员,并在招生条件里注明了“非肢体残疾”这一项,谢海峰左腿残疾,也没有接触过舞蹈,并不符合条件。谢海峰有一些失望,却没有灰心。他连续几个星期前往艺术团,向老师们述说自己的愿望和想要继续学习变脸的决心。“他很有韧性,很乐观也很上进,而且很好学。”伍生萍老师说。艺术团终于被谢海峰的执著所打动,破格让他参加考试。经综合考量后,谢海峰被特招进入了艺术团。

2012年8月,在四川省残疾人艺术团的舞蹈《舞之梦》排练现场,主演谢海峰表情专注,动作干脆且利落,这是他三个月来刻苦训练的成果,更是他对这四年生活的全情演绎。舞蹈以“叩问生命”为主题,讲述了一名肢体残缺的男孩,在残疾后失去人生希望,但在同伴们的鼓励下,寻找新生活,获得“学习变脸”这一新追求的故事。谢海峰在舞蹈训练中一直忍受着假肢与腿部连接处的疼痛,在他的左腿上,有着破损的痕迹,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流脓。谢海峰却笑对一切磨难:“我19岁,不可以浪费光阴,这里虽然训练很苦,但再苦再累也值得。”

(石 鼓)

“汉字叔叔”:20年收集6552个汉字

62岁的美国人理查德·希尔斯,花20年的时间做了一件让很多人不理解的事:收集6552个汉字,整理出96000个汉字字形——从商朝甲骨文到周朝的金文、秦汉的大篆和小篆,再到繁体字、简体字的整个变迁过程,甚至还有这些字字音、字义的分析和英文释义。他还将这些放到自己创办的汉字字源网上,免费供全世界的人查阅学习。网站上还列出了部分普通话、闽南语、粤语和上海方言的语音数据库。希尔斯也由此被人亲切地称为“汉字叔叔”。

1972年的一天,在大学攻读物理学的希尔斯突发奇想开始学中文。他想知道那些说别的语言的人会如何思考、交流。于是,他去了台湾,开始学习汉语。1994年,他决定系统地学习书写中文。身为电脑工程师的希尔斯,萌发了将汉字字源存入计算机的想法。希尔斯制作的汉字网站每天虽有稳定的15000浏览量,但每年得到的捐款只有约50美元。从事了将近20年的汉字研究,希尔斯把有限的收入用于购买汉字研究方面的书籍,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2011年1月的一天,他的网站被一位中国网友发现,并转发到微博上。一天内,他的网站点击量达到60万次。希尔斯的挚友大卫骄傲地说:“他在架设不同文化间的桥梁。”希尔斯却说:“我这纯粹是对兴趣的追求,特别快乐。”

英国有句谚语:“有坚强的意志,才有伟大的生活。”看到“汉字叔叔”的收藏品,有谁不会说他在享受伟大的精神生活呢?

(李 超)

钱是最廉价的东西

2011年,一部风靡时尚界的纪录片《我们都为比尔着盛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影片的主角是有“街拍鼻祖”称号的《纽约时报》周末时尚版编辑、摄影师比尔·坎宁汉,他的街拍往往会成为6个月后纽约和巴黎的服装潮流。2008年,他获得了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文化艺术最高成就奖。比尔是世界时尚摄影界的鬼斧,但坊间流传最多的却是他高贵的品德故事。

比尔每天出没于世界上穿着最时髦的人群,在上流派对的锦衣华服间抓拍,用镜头记录人们服饰穿搭的多姿多彩。但他并不太“收拾”自己:法式环卫工的深蓝色工装是他标志性的装束。若需出席特别重要的场合,他也不过是在蓝布褂子领口处添一条领带而已。骑着单车追赶各大时装秀场的比尔,常常被门卫拒之门外,尴尬中又会被场内重要人物认出而被簇拥进会场。在璀璨的舞台中,他侃侃而谈何为时尚:“时尚是盔甲。它保护我们不被他人认出——我是谁?只有你的行为可以说明——你是谁!”他尽其一生实践着这句话。在拍摄现场,从不接受一分钱酬谢,不进一口食物,不沾一滴酒。他的理念是:“没有人能收买我,这使我能保持原则和精神自由,这样我才能拿出最好的作品。”他常笑着说:“钱是最廉价的东西,精神自由才是最尊贵的。”

爱默生曾经说过:“认为精神力量比任何物质力量都要强大的人,认为意志主宰世界的人,都是了不起的人。”比尔用他的这种意志,在名利场里将原则坚持到底,赢得了终极的尊重。

(薛秋影)

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哲人,苏格拉底被后人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格拉底的一生开始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结束于雅典的败落时期。当时雅典正试图稳定局面并消除战败的羞耻感,在三名雅典政治人物的劝诱下,雅典的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审判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进行了申辩,他质问雅典的人们有关他们对于至善、美丽和美德的看法,发现他们虽然自以为知道很多,实则一无所知。苏格拉底说:“我不能因目前的遭遇,放弃以往的言论,以往的言论在我依然如故,我还是尊重它。在目前的处境中,如不可得胜于以往的原则,请认清,我不会对你让步,即使大众的恐吓我们如小儿,加以比当前更强烈的恐怖,如坐监、杀头、籍没等等。我们如何思考问题最合理?克力同,我恳切要同你一起考察:我们以往的言论在我当前的境遇中,是否显得两样了,或者依然如故?”(柏拉图《克力同》)苏格拉底对自己言论的坚持,让他的死变得充满意义:“时间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是活在这个世上好还是死了好,只有神知道答案。”

苏格拉底故事范文第6篇

关键词:哲理;阅读;学习动力

记得接手五班的第一周,检查作业时,发现有二十多个学生完不成,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伴随着长长的暑假,孩子们的良好惯几乎丢失殆尽,当务之急应该先让孩子们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于是焦急恼火之中,我除了批评偷懒的同学,还根据班规给他们相应的扣分惩罚。可是在检查作业时,仍有学生借口作业本遗忘家中,伺机蒙混过关。看来批评与扣分对于部分孩子真是无关痛痒。

如何让孩子内心产生不竭的学习动力?我绞尽脑汁地思考,但最终一无所获。直到有一天,王铭同学又一次没完成作业,当我怒气冲冲地想让他补作业时,他正细致勃勃地读着一本《智慧背囊》。王铭眼神中对书籍的贪婪与不舍使我震惊:一个不爱写作业的孩子,竟然对阅读有着深深的痴迷……那一幕使我心中豁然开朗,我窃喜自己发现了一条教育的捷径――那就是阅读。既然孩子们喜欢阅读,我能否为他们讲述哲理故事,充分利用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启发孩子们的心智,让那些调皮的孩子喜欢完成作业呢?在浏览大量的文章后,通过仔细对比,我觉得《柏拉图甩手臂》这一故事,教育意义深远。阅读的第一直觉告诉我:它一定会打动孩子的心灵,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在一节作文课上,我不着痕迹地让孩子们交流自己的理想,就如常态作文课一样,大家对未来的梦想侃侃而谈。孩子们激动兴奋之余,我神秘地告诉他们:为了帮助你们实现理想,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制胜的法宝,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每个孩子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期待,我把事先准备好的《柏拉图甩手臂》的故事呈现在电子白板上:

一群年轻的学生向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求教:“我什么时候才能像您这么成功呢?究竟成功有什么秘诀呢?”苏格拉底笑了笑说:“成功很简单,就是每天甩一下你的手臂。”说完,苏格拉底向学生们做了示范。弟子们看后,都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他们当时是百思不得其解,这与成功有什么关系呢?

接着,苏格拉底向大家提出了要求:“从今日开始,每个人每天都要这样将手臂甩动三百下,大家能够做到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能!”因为大家都觉得这太可笑,如此容易的事,谁会做不到呢?

一个月过后,苏格拉底把学生召集到一起,严肃地问他们说:“上次规定每天甩动手臂三百下的事,谁做到了呢?”

“我们都做到了!”90%的学生举起了手臂回答道。

两个月又过去了,苏格拉底又提出了同一个问题,这时举手的只有80%的学生了。

时间飞快,转眼过去了一年,苏格拉底又向学生们问道:“同学们,那每天甩动手臂三百下的事,你们谁一直坚持在做呢?”

这时,众多的弟子,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没有说话。大厅里仅仅一个人举起了手臂。只有他一个人坚持不断地做着人们都认为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

这个人就是后来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

我用凝重的语气读完了这个令人感动的故事,教室里鸦雀无声。每一位学生都屏息静气地回味着故事,严肃的神情中流露出深深的震撼。片刻沉默之后,我率先打破了沉寂:实现理想的法宝是什么?相信你们已经在故事中找到了答案。现在谁来告诉老师你的收获?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孩子说:“实现理想的秘诀是坚持!面对着苏格纳底极容易的考题,绝大多数的弟子们都交了白卷。虽然题目不难,却难在坚持。而柏拉图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也有人说:“坚持需要毅力,需要耐心。可见凡事要想成功,不论难易,都贵在坚持。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取得胜利。”经常不完成作业的王铭面带愧色说:“不完成作业,其实就是懒惰的表现,如果不克服惰性,就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孩子们的谈话令我感动,故事带来的震撼出人意料。

在平时的学习中,有些孩子存在粗心大意的情况,三番五次提醒却根本引不起注意:如写作文不加标点,背课文添字漏字,英语单词漏写字母,做数学题不加小数点……为了纠正这些“小马虎”,我让他们阅读了《马掌钉的故事》:为了争夺英国的权杖,英格兰的王室查理三世与亨利伯爵已经厮杀了三十年。在1485年冬季的波斯沃斯战役中,查理三世的战马因为少钉了一颗马掌钉而导致马掌脱落,查理三世随着战马掀翻在地,被亨利的士兵所擒获。查理三世的失败就是因为少了一颗马掌钉。

事后有人这样总结:少了一个铁钉,失了一个马掌;少了一个马掌,失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丢了一个国王;丢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失去一个国家。在孩子们听完故事捧腹大笑时,我严肃地告诉他们:这可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让历朝历代人铭记在心的教训。

听完我的介绍,刚才还嘻嘻哈哈的孩子们,霎时都愣住了,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故事的教育意义发人深省,孩子们在交流感受时,意识到微不足道的“小问题”有可能会转化为大问题,有的同学甚至悟出了细节决定成败的人生哲理。

在孩子们入神倾听与思考辩驳中,哲理故事带给他们不同的人生启迪,我的教育理想也水到渠成地变为了现实。我不敢确定这一则则小故事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但至少这些故事会转化为学生成长路上的一份份营养餐,帮助他们更加愉快地学习、更加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苏格拉底故事范文第7篇

重庆今天陡然降温,我想去看看高三学生,顺便跟学生聊一聊,以缓解紧张情绪。我走进高三教室,同学们那张张笑脸,让我想到了太阳,于是我说:"今天很冷,但你们的笑脸是太阳,让老师很温暖;只要我们心中有太阳,我们就有温暖的!"

再过11天,日历将翻到2016年。对国家而言,2016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我问学生:"特殊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建党95周年。"我说,"这绝对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若干年后,男生对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说,你爸爸参加过建党95周年庆;女生对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说,你妈妈参加过建党90周年庆。这多令人骄傲和自豪啊!"对个人而言,2016也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特殊在哪里?学生说:"参加高考。"我说,对,参加高考。1977年,一位老人、一个智者的复出,恢复了停止10年的高考,北大荒那群知青激动万分,欣喜不已。电影《高考1977》画外音说:"一位老人、一个智者,唤醒我们,他对我们说,孩子们,走,我们读书去!"这句话激励着一代代青年捧起书本,从此,学子们心中有了希望,有了梦想。所以,能参加高考是幸运的,是值得一生铭记的。若干年后,你们可以对自己儿子或女儿说,爸爸或妈妈是2016年参加高考的,正是那一年,爸爸或妈妈改变了一生的命运。

我跟学生讲了"望梅止渴"的故事,让学生说出了同义词"画饼充饥",我说,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是,比喻用空想来做自我安慰。"空想"带有贬义,但王老师认为,"空想"比"不想"强。一个人最怕的是什么都不想,什么都无所谓,连自己前途都不想、都无所谓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我鼓励大家"空想",想自己拿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情景,想读大学漫步在校园里的情景,想参加工作领到工资时的情景……王老师读高中时,经常这么想,就连吃馒头难以下咽时,就在"空想":"鸡肉,鸡肉,鸡肉",于是难吃的馒头也如鸡肉般香喷喷的了。当大家复习累了不想干了,或者精神不济懈怠了,不妨大胆地"空想"自己的未来,美好的未来。这样,你的干劲就来了,精神就好了,复习的效率就高了。

我很欣赏燕妮的座右铭:"永不绝望。" 秦朝末年,项羽杀了按兵不动的上将宋义后,率领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面对章邯率领的强大秦军,项羽在全军渡过黄河之后下令把所有的船只凿沉,打破烧饭用的锅,烧掉自己的营房,只带三天干粮,以断后路。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激战,大破秦军,成就了他"西楚霸王"的伟业。"永不绝望"的项羽是不可战胜的。可是,项羽后来被围垓下,面对四面楚歌时,他却自刎乌江。唐代诗人杜牧就为他叫屈,有诗为证:"胜负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更是叹惋不已,"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项羽本可渡过乌江卷土重来,为什么自刎乌江呢?因为他认为"天亡我也",绝望了。所以,我们在高三的紧张复习中,一定坚持"空想",抱定"永不绝望"的念头,给自己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取得高考成功的关键。

大胆的"空想","永不绝望",我们就成功了吗?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次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都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第二天,苏格拉底问学生:"谁昨天甩胳膊三百下?做到的人请举手!"几十名学生的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一个不落。苏格拉底点头。一周后,苏格拉底如前所问,有一大半的学生举手。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伟大哲学家的柏拉图。他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哲学并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培养出了堪称西方孔夫子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故事范文第8篇

关键词:柯尔伯格;新苏格拉底法;新柏拉图法;公正;对话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085-03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现代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父”柯尔伯格从初期提倡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道德两难故事,激发学生思考,旨在提高道德判断水平的“新苏格拉底法”转向后期主张师生共建自治的民主社区生活,共同制定和执行集体决议,以此建立学生公民意识,提升个人道德的“新柏拉图法”。两种德育方法皆通过道德气氛的营造,反对自然主义与价值相对主义,调和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体现了柯尔伯格对教育目标——公正的坚持,对教育方法——对话的贯彻,有助于解决社会转型期价值多样化带来的德育主体的道德处境问题。

一、“新苏格拉底法”

“新苏格拉底法”(the new socrates's approach)又叫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the moral dilemma discussion approach),指由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道德两难故事,激发学生思考,由此提高道德判断水平的德育方法。柯尔伯格受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启发,认为道德训练产生于对话之中。具体操作上,首先根据道德判断测量结果进行分组;其次选择道德两难故事,对讨论做好准备;接着组织讨论,在讨论中教师给出引导;最后根据讨论过程记录进行总结。此种模式必须遵循两个原则。“第一,引起青少年对真正的问题情境产生真正的道德冲突、不确定性和意见分歧(相反,传统的道德教育强调承认的‘正确答案’,强调美德总会得到奖赏的信念)。第二,向青少年提供高于自身发展一个阶段的思维方式(相反,传统的道德教育倾向于在两者之间来化,或者求助于远远高于青少年水平的成人抽象说理,或者诉诸于低于青少年水平从而易被青少年拒绝的惩罚和谨慎措施)。”从中可见,柯尔伯格的用意是克服传统道德教育不按照青少年道德发展水平,或是走入成人抽象说理、或是跌进低幼水平灌输的弊端。在此前提下,厘清道德认知学派的逻辑脉络。在德育目标上,借鉴杜威学说,将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最高目的,明确道德教育以提升道德水平为旨归,摒弃价值澄清学派只澄清、不提升的教育方针。在德育方法上,主张对话促进道德水平。学生跟随教师指引,通过讨论道德两难问题,引发道德认知困惑,由此推动道德结构发生改组、重构。个体道德认知在矛盾冲突中迈入新台阶,失衡失序的道德结构重新获取新的平衡。他指出教师在指引学生进行讨论时,需提供高于学生原有水平1个阶段的观点与论据,通过“+1示范法”,诱发认知冲突,促进学生形成更高层次的道德判断。

二、“新柏拉图法”

1980年柯尔伯格总结了“新苏格拉底法”的不足,提出“新柏拉图法”(the new plato's approach),又称公正团体法(the just community approach)。他通过在女子监狱以及剑桥卡布里奇中学、纽约布鲁克莱恩中学、波士顿斯卡斯戴尔中学的实验,总结出公正团队的具体实施方略。公正团体一般由60~100名学生,5名教师组成。团体内部有自己的组织架构,包括议事委员会、顾问小组、集体会议和纪律委员会。团体每周组织一次约一个半小时到二个小时之间的集体会议,商定规则纪律,处理违纪事件,比如如何解决内部偷窃问题。公正团队的评定方法具体分为集体规范和机构评价两个要素。集体规范包括集体商议的普适价值,即需各位成员践行的品行目标,如关怀、尊重、信任等。机构评价要素分两个维度,机构评价的水平和团体评价阶段。柯尔伯格指出集体规范由规范的提出开始,经由规范的接纳与期望,进入规范的强化期。共分七个阶段,比较难理解的是期望与强化期。期望期,集体规范先是被接纳、被期望,继而被期望但不被遵守。强化期,体现为劝说与告发两种形式。集体规范先经由劝说越轨者遵守规范

被群体成员期望与维护,继而通过向群体告发越轨者而被期望与维护。

公正团体法是在认识到道德判断是界定道德行为的一个必要但不充分条件的前提下,主张给予每位成员民主参与的机会,一人一票,借助集体力量,在实践中提高个人素质。该方法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教师。如会议议题是开设何种课程,教师开列六门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结果学生投票的结果是取消学校要求开设的必修课。可见,公正团体的实施前提在于学生是否有能力承担责任,教师是否能够掌控全局。在道德两难法中,教师承担的任务是关注学生的道德推理,激发学生道德困惑,为学生提供更高一级的道德思维体验。这是属于典型的苏格拉底式的质疑者,既不灌输特定的道德内容,也不涉及具体的道德行为,只是纯粹的过程促进者。而在公正团体法中,教师转换为涂尔干式的社会牧师,或以色列集体农庄中的指导者。“就像牧师是上帝的诠释者一样,教师是他的时代和国家伟大的道德观念的代言人。”教师必须要有坚定的价值立场,以推动学生道德社会化、实践化的转换。

“新苏格拉底法”到“新柏拉图法”的转变,源于柯尔伯格认识到之前犯了心理学家的谬误,直接在道德实践中应用道德心理学理论。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实验是成功的,但就道德教育而言,效果尚待确证。他承认“道德两难问题讨论对于研究者是一种有效的工具,但对于教师和青少年却是无效的或无意义的”。所谓的“无效的或无意义的”,指涉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知善与行善、真知与笃行的统一问题。从理论到理论,缺乏必要的实践验证,导致“新苏格拉底法”转向“新柏拉图法”。

三、启示

从“新苏格拉底法”到“新柏拉图法”,柯尔伯格始终坚持两个要义——“美德即公正,它基于对善的认知;道德教育是通过对话完成的。”两种德育方法均重视营造道德气氛,反对自然主义与价值相对主义,调和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对于解决社会转型期价值多样化带来的德育主体的道德处境问题大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