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郑板桥的故事

郑板桥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郑板桥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郑板桥的故事范文第1篇

[关键词]郑板桥;扬州画派;扬州八怪;绘画理论

郑板桥(1693―1765年),扬州兴化人(今属泰州境内),名燮,字克柔,号板桥。乾隆元年中二甲进士,被任命到山东范县做县令时已是五十岁,后来又调任到潍县,任潍县县令。在任潍县县令期间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只好回扬州以画为生,固有“三绝诗书画,一官归来去”之称,是“扬州八怪”中影响最深远的一位。郑板桥尤其擅长画“竹”、“兰”和“石”,有着不少传世佳作;郑板桥的书法融合真草隶篆,风格独特,自称“六分半书”。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在扬州八怪中影响力最大,其作品别出新格,诗书篆画相结合,相得益彰,深为后世喜爱和景仰。其作品破树立了郑板桥独立的画风,这种画风不仅是郑板桥个人艺术上的成功,同时也是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影响深远的进步。本文就结合郑板桥的轶事及经历,谈谈笔者对其书画作品一点感受。

郑板桥小时候生活贫困凄凉,三岁丧母,郑板桥的父亲以教馆维持生计,其幼年跟随“种园先生”陆震学习诗词,这也影响了郑板桥后来的诗词创作;后来郑板桥跟随郝梅岩学习绘画书法,郑板桥曾以“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形容郝梅岩先生,其性格和书画创作受到了郝梅岩的一定影响。郑板桥童年喜欢到家附近的“竹巷”去玩,其家里也种有许多竹子,长期的观察和感悟,竹子已经蔚然心中,绘画时“手中之竹”自然蔚然纸上。郑板桥对书法和绘画的痴迷,他把自己的书法和绘画进行融合使得其书法和绘画浑然一体。

郑板桥在画作中,取法石涛而别出新格,在当时的扬州开创了自己新的书画领域,也正是由于郑板桥的绘画理论推动了一个扬州画派的形成以及壮大,郑板桥也成为了八怪之首。郑板桥一生爱画竹,无竹不居,留下许多以竹为题材的作品,其绘画为了“慰天下之劳人”,这样的伟大艺术观和其独特的画风更是中国书画史上的辉煌,推动了中国书画历史的发展。

笔者在泉州市博物馆见过一幅郑板桥的“兰竹石图”,该图高166cm,宽94cm。

该图以半幅面作一巨大的倾斜峭壁,有拔地顶天、横空出世之势。峭壁上有数丛幽兰和几株箭竹,同根并蒂,相参而生,在碧空迎风摇曳。这里面讲述着郑板桥的一个故事。一天,郑板桥去一位好友家赴宴,酒意正酣,朋友请求他在院子中的墙壁上画一幅画,郑板桥碍于在座好友众多,不好推辞,只得答应。郑板桥喝了一大口酒说:“拿墨来!”朋友便命人拿了磨了一砚墨,结果郑板桥说:“墨太少,拿一盆来!”众人十分惊奇,以为郑板桥喝醉了,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朋友不敢多说,只能磨了一小盆给他。郑板桥醉醺醺的走到墙壁前面,朋友要将笔给他,不想他却没有理会,直接用手沾了墨,在墙上抹了起来,抹了一会视乎不过瘾,直接端起盆,把全部墨汁泼到了白花花的墙壁上。朋友心理以下凉了半截,不知者黑乎乎的墙壁如何处理,只得留下,想着郑板桥竟然在戏弄他,酒席上也只能自认倒霉。后来一天狂风闪电,大雨倾盆,这个朋友在院子发现泼墨的墙壁前死了上百只麻雀,十分惊奇,以后每次大雨之后,都是如此。后来一个老来到朋友家,看到院子里的墙壁便仔细端详起来,朋友看了问:“这个有什么可看的?”老头道:“这一定是名家的作品吧?”朋友以为老头在笑话他,说:“不是什么名家,墨汁乱涂的罢了。”不想这老头接着问:“这画出过什么怪事吗?”朋友只得说:“每到狂风闪电,大雨之后,墙前都会有很多死麻雀。”老头笑了笑说:“这画画的是一片竹林,平时看不出,下雨的时候闪电把画照亮了,才看得出,那些麻雀以为是真的竹林,想着飞入,都撞死了。”朋友这才恍然大悟,佩服不已。诸如此类轶事还有很多,都表现了郑板桥高超的绘画水平和落拓不羁的个性,也反映了百姓对郑板桥的仰慕和喜爱。

郑板桥的画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简逸中带着秀逸,洒脱中还有清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也超越了石涛的画风,自立门户,并且在罢官回扬州卖画期间更是给中国的绘画艺术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是中国美术史上非常辉煌的一页。而且在卖画期间,心境更加的平和进步,这个时期的画也更加的成熟,艺术风格也更加稳定。在这个阶段他也是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作品,留下了一大批精品。在绘画的理论方面更是得到了很多新的见解。当时就有很多的画家借鉴他的风格。他的画派不断的壮大,这样也成就了著名的扬州画派,郑板桥也成为了大家熟知“扬州八怪”之首。

除了他的绘画水平不断提升,自立门派,创造出新的理论外,郑板桥还创新出了独一无二的题跋,竹兰石本来就已经很有意境,再加上诗词和书法,更是让这幅画有课灵魂,配上他的篆刻更是使他的画美轮美奂。郑板桥的题画诗已摆脱传统单纯的以诗就画或以画就诗的窠臼,他每画必题以诗,有题必佳,达到“画状画之像”“诗发难画之意”,诗画映照,无限拓展画面的广度,郑板桥的题画诗是关注现实生活的,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他以如枪似剑的文字,针砭时弊,正如他在《兰竹石图》中云:“要有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固不在寻常蹊径中也。”更加绝的在于他的题跋位置特别,石凹竹丛兰叶底,书法写的恰到好处,不多一分也不减一分,使他的画更加的灵动和活跃,显示他的高超技艺以及大胆突破精神。郑板桥释放兰竹石的内在的特性,以少胜多,以简代繁,加上他自己的诗歌和书法的题跋以及印章,书画中又有徐渭的那种狂放的气质,还有自己秀润的内在,算是树立了自己的一派画风。郑板桥,破而立,树立了自己的画风,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这不仅是郑板桥个人艺术上的成功,同时也是中国绘画艺术史上非常辉煌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沈惠澜.郑板桥书画艺术(上)[J].艺术市场,2006(11):64-65.

[2]逸鸣.诗书画“三绝”郑板桥[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3(5):20-21.

[3]孙雪冬,姜永泽.解读郑板桥诗书画作品的艺术魅力[J].文教资料,2010(11):77-78.

[4]徐石桥,马鸿增.郑板桥一门书画――关于郑板桥研究的新资料[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4:006.

[5]刘世渡.郑板桥先生百首题兰画诗,词及跋文鉴赏(上)[J].中国西部科技,2006(21):28-31.

郑板桥的故事范文第2篇

认识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石柱上的对偶语句。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文化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相传始于五代后蜀的孟昶。有一年春节时,他在寝门桃符板上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据说这是我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对联一般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

名词解释

对仗:中国古代诗歌格律的表现之一。对仗又称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的表现力。

平仄: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简单说,汉语拼音的一声和二声为平声,三声和四声为仄声。在对联中,上联和下联的平仄是相反的。

找找生活中的对联

同学们,你们可千万不要小瞧了名胜古迹处的对联。这些对联不仅仅起着简单的装饰作用,背后可是有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发掘吧!

对联故事

坐,请坐,请上座;

茶,敬茶,敬香茶。

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大书法家郑板桥曾在镇江读书。一天,郑板桥听说金山寺有书画展,就独自一人去观赏。老方丈见来人衣着简朴,便对他不屑一顾,勉强招呼了一声:“坐。”然后,又吩咐小和尚:“茶。”

过了一会儿,老方丈见郑板桥仔细观赏墙上的字画,意识到他对书画有一定的研究,态度稍微变好了一些,说:“请坐。”并喊小和尚:“敬茶。”

方丈得知来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时,惊喜万分,态度马上转变,笑着说:“请上座!”又急忙吩咐小和尚:“敬香茶!”

郑板桥在客厅休息片刻,欲告别老方丈离去。老方丈忙请郑板桥题写对联留念。郑板桥淡然一笑,挥笔写道:“坐请坐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老方丈看罢,顿感面红耳赤,羞愧不已。

旅游与对联

名胜古迹和名人故居中往往都有著名的对联。去过成都浏览过武侯祠的同学,一定会看到这样一副对联:

志在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去过杜甫草堂的同学,会记得这样一副对联: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这两副对联概括地反映了诸葛亮和杜甫的生平,既生动又简练。

郑板桥的故事范文第3篇

常看见批评家抱怨某某艺术家老画同一种题材、形式的作品,说重复没什么意思。可能,但为什么多数画家还是爱重复?这不仅仅是创作者自己决定的,也和艺术市场的需求有关。类似企业的品牌一样,不断重复从而形成的“名声”就是画家的品牌。

往日看郑板桥论、石涛,即有此感触。“石涛善画,盖有万种,兰竹其馀事也。石涛画法,千变万化,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比之山人,殆有过之,无不及处。然名满天下,而石涛微葺耳。且之名,人易记识,石涛宏济又曰‘清湘道人’,又曰‘苦瓜和尚’,又曰‘大涤子’,又曰‘瞎尊者’,别号太多,翻成搅乱。只是,板桥亦只是板桥,吾不能从石公矣。”

这是再明白不过的画家的“市场策略”的自白,一是画一种题材好形成品牌,尤其是竹子这样简单易懂的;二是把艺术家名字和品牌紧密结合起来,像石涛那样老变换笔名又画那么多不同题材的作品,容易让人混淆和遗忘。郑板桥在市场上求生存,才有此深刻体会。

老实说,扬州八怪不折不扣就是当时的商业市场的职业画家,郑板桥卖画给盐商和各种富户,打的就是竹子的品牌,原来是文人高洁情操的象征,现在走入各行各业,算是成了“普世符号”了。

更早,比如唐寅的画美人图,也是类似的意思。但是当时文人多羞于直白卖画,难免遮遮掩掩,有时候还有表示惭愧一下,有辱斯文之类。其实从当今的观点看来,这是在市场上卖画的艺术家,可比从科考走向官僚而用各种“灰色收入”养家糊口的官员正当多了。

再看现当代的艺术市场,其实艺术家们的策略和古人没什么两样,经常是最受欢迎的作品就会画许多年,觉得实在厌倦的时候再变变,有大变的,算革新、变法,有小变的,修修补补又三年。记得有画家曾主动要变换一种题材画,还受到画廊的压力,因为画廊的老客户都是适应了老风格的作品,还会继续买,而新变化的题材未必受欢迎。这时候就要看艺术家和画廊如何博弈了。

郑板桥的故事范文第4篇

因此,中国艺术精神的真髓是“师法自然”,中国古代哲学讲的是“天、地、人”的关系。

“天”与“地”就是指自然。中国古人是非常崇尚自然的。文人们吟诗作赋,饮酒挥毫,不仅师法自然,也借物明志,把自然中的景物人格化。最典型的例子是画梅兰竹菊。每一代人都画梅兰竹菊,每一代人中又有无数人画,每个人都画自己的梅兰竹菊。历史上留下多少梅兰竹菊的佳作,都是画家借着梅兰竹菊把自己的人格理想抒发出来。山人画的竹与郑板桥的兰流传数百年,并且从文人圈流传到民间,是因为他们的人生故事,的竹与郑板桥的兰是他们命运的写照与性格的象征。古人评价说“传神”,这“神”就是与郑板桥的“精神”,因此他们的竹与兰都是有生命的。“文如其人,诗如其人,画如其人”。

在中国古代,连建筑设计营造法式都会有意识地把自然引入建筑,引入人们的视野,引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特别是园林,在精巧的尺度里营造出宽广的感觉。步移景异,虽然是人工造景,却要有“宛若天成”之境界。在中国艺术中,自然天成是最高境界。

当我第一次看到梵克雅宝珠宝作品时,首先吸引我的就是花。女人本来就最喜欢花,尤其像我这样拍摄摄过成千上万张花的女人,对花的作品更为敏感,但我也不得不佩服梵克雅宝设计师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比如我特别喜欢一个雏菊手镯,薄纱一样的花瓣,好像女人的裙摆一样,飘逸灵动。钻石花心画龙点睛,活灵活现。每一朵花都象一个正在跳舞的女人,她那金色的裙子随风飞扬。这些裙子组成的花环又随着佩戴它的手腕的摆动吸引人注目,成为视觉中心。这样巧妙的设计不是轻易可得的。

它的许多设计都经过许多年的沉淀和筛选,2006年,他们为了自己品牌的百年庆典,设计的一款红宝石与银钻石镶嵌的一枚叶子的别针,就是选择了上世纪30年代的一个设计稿。它设计完成后从未制作成品面世,但拂去半个多世纪的尘埃,仍然显示出它的独创性。一个独特的创意,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自然界之中许多美都是稍纵即逝的,越是这样就越被人珍惜与怜爱。一朵美丽的鲜花枯萎了,人们会以怜香惜玉般的心情去看待它,会惋惜。而梵克雅宝的设计师们抓住鲜花最美的瞬间把它定格——就像我去拍摄那些花朵生命力最强的瞬间一样,试图让它最美的形象持之永恒。他们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我们才可以看到这些传世的杰作。

梵克雅宝与中国艺术精神是相通的,它的灵感来源于自然,它的艺术追求于“传神”。它的花园系列中一朵花、一瓣叶、一根茎都给人花园的意象,让人联想到“意大利文艺复兴花园”、“法式花园”与“英式花园”,还有充满神秘韵味的“东方花园”。这就是传神。

郑板桥的故事范文第5篇

民以食为天,历代文人也不能免俗,所以,文人中不仅出了诸如李白、白居易、皮日休这样一些豪饮的酒客,也留下了许多有关“食”的轶事,这里信手拈上几则。

清代名盛天下的书画大家郑板桥,以爱吃狗肉而遐迩闻名,他对狗肉偏爱到“宁可三日无饮,不可一日无此尤物”的地步。朋友中有谁家杀了狗,他即使手中的公务再急,也会推置一边不顾,赶去大啖一顿,一快朵颐。他在山东潍坊任县令时,就曾因赴狗肉宴,受到上司的责难。而一些喜爱他字画的新朋旧友,也投其所好,弄上一些狗肉邀他做客,然后向他索讨字画。据说此法百试百灵,凡请郑板桥吃狗肉者,向郑板讨字画无一落空。

范仲淹成名前非常贫困,他和一位姓刘的同窗寄寓于一处僧舍,无钱买酒买肉,日资仅够买“粟米两升”,于是,他们每天就用这两升粟米煮一罐粥,隔上一夜粥凝成块,再用刀一分为四,早晚各取两块,就着盐菜和醋汁食用,这样的穷中取乐生活,范仲淹整整过了3年。

由于文化修养使然,文人之食亦多富文化色彩,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幽默的笑话:宋代朱弁的《曲洧旧闻》中讲到坡的一则故事:坡对刘贡父讲起自己过去的事,说曾经“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复信人间八珍也。”刘贡父不知道什么叫“三白”向坡打听。坡告诉他说:“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饭,此三白也。”贡父听了哈哈大笑。过了些日子,刘贡父发贴子请坡到他家吃“饭”,坡不解什么叫“饭”,但他对人说:“贡父读书多,必有出处也。”欣然赴宴。等到了刘贡父家,见桌上所摆的,根本没有什么山珍海味,只有一碟盐、一碟萝卜、一碗饭。坡这才记起自己对刘贡父说过的“日享三白”之语,忍不住哈哈大笑,欣然入席,食尽“饭”。临告辞时,他有邀刘贡父:“明日见过,当具毳饭俸侍。”刘贡父知道刚刚戏弄过坡,坡可能也会开玩笑报复自己,但他实在不明白“毳饭”所为何物,想看个究竟,第二天还是如约前往。谁知,届时坡只是一味地同他谈话,并不提及吃饭之事。刘贡父饥肠辘辘,实在熬不住了,几次开口索饭,而坡总是要他稍忍片刻。末了,刘贡父大声道:“饥不可忍矣!”而坡这才不慌不忙地说:“盐也,萝卜也,饭也,非毳而何!”刘贡父大声说:我知道你要报复我,但是我怎么也想不到你会用这样的办法。坡也哈哈大笑,这才让人送上酒食。原来,俗称无为:“有”,“有”、“毛”近音,坡是以此同刘贡父开了文字游戏的笑话。

文人由于书卷气重,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为自己招来灾祸。明朝的翰林应奉唐肃颇有才气,曾因过失被罢免。后来明太祖朱元璋“重其才,再召入”,并请他吃饭。唐肃吃完之后,“拱箸(筷子)致恭”,引起朱元璋的惊异,问曰:“此何礼也?”唐肃回答:“臣少习俗礼。”他以为自己的回答会得到朱元璋的赏识,不料朱元璋却大怒:“俗礼可施天子乎?”于是,给唐肃定了个“不敬”之罪,发配到边疆去了。历史上类似的故事不少,是文人太迂,还是皇帝老倌儿喜怒无常?后人自有评说。

郑板桥的故事范文第6篇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来保护!

小蜗牛: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不用背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也不用背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

【素材运用】

话题1:保 护

饥寒交迫时,给你提供一个温暖的安身之处和充饥的食品,就是保护;困难重重时,给你一个风平浪静的港湾,就是保护;阳光灿烂的日子,伴你左右、陪你游玩,也是保护……然而,保护并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和照顾,还有精神上的鼓励和慰藉。当小蜗牛嫌弃背负的壳又硬又重,羡慕毛毛虫姐姐、蚯蚓弟弟有天空和大地保护时,妈妈说:“所以我们有壳啊!”这启示人们:被认为是负担的东西,往往就是使你(或他人、或其他事物)免受伤害的“保护”。可见,要想获得真正的保护,不能一味依靠外界的力量,也不能企图挣脱应背负的责任、义务等,而应好好锻造自己。

话题2:靠自己

清代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52岁才得一子,取名宝儿。郑板桥对其管教甚严,从不溺爱。他在病危时把儿子叫到床前,说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请教了厨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馒头,但送到父亲床前时,父亲早已过世。儿子跪在床边,哭得像泪人一般,忽然发现茶几上有张信笺,上面写着几行字:“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这个故事是对“靠”的内涵的最好诠释。小蜗牛本来羡慕靠天保护的毛毛虫姐姐,也羡慕靠地保护的蚯蚓弟弟,蜗牛妈妈却告诉它这些都不现实,靠自己的“壳”才是它们的宿命。这“壳”其实就是自己的能力和肩负的责任,培养能力,承担责任,才是一个人最现实最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所。不靠天,不靠地,生活要靠自己。

郑板桥的故事范文第7篇

    初看上去,这真是奇妙的很,一滴水能有多大的能耐,又轻又柔,实在太渺小了;而岩石,坚硬,沉重,人们要凿穿它,都要借助铁锤等工具,费一番工夫才行呢?

    那麽渺小的水滴是怎样穿透岩石的呢?这就得从时间说起了。古人曾说:"滴水穿石,非力使然,恒也。"滴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为它在漫长的时间里从未停过,始终有着一股坚忍不拔的精神。

    不禁我们联想到人。一个人不管做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那麽不论他的能力大小,当他努力到一定程度时,他就会获得成功。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我国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画独树一帜,诗也写得清新文雅,可是字原来写的软弱无力。于是他下决心练字。他天天练。月月练,几年后他终于练就了一手好字。他的画、诗、字被人们誉为"三绝"。可见人们做事的时候是要有滴水石穿的精神,否则难以取得成功。

    滴水石穿还在于落下的水滴是朝着一个方向,落在一个定点上。目标明确,精神专一。如果不如此是不可能有穿石之功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广阔的自然界里常常有这样的事情,连续不断的水滴,点点滴滴的落下来,最后竟把岩石滴穿。

    初看上去,这真是奇妙的很,一滴水能有多大的能耐,又轻又柔,实在太渺小了;而岩石,坚硬,沉重,人们要凿穿它,都要借助铁锤等工具,费一番工夫才行呢?

    那麽渺小的水滴是怎样穿透岩石的呢?这就得从时间说起了。古人曾说:"滴水穿石,非力使然,恒也。"滴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为它在漫长的时间里从未停过,始终有着一股坚忍不拔的精神。

    不禁我们联想到人。一个人不管做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那麽不论他的能力大小,当他努力到一定程度时,他就会获得成功。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我国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画独树一帜,诗也写得清新文雅,可是字原来写的软弱无力。于是他下决心练字。他天天练。月月练,几年后他终于练就了一手好字。他的画、诗、字被人们誉为"三绝"。可见人们做事的时候是要有滴水石穿的精神,否则难以取得成功。

    滴水石穿还在于落下的水滴是朝着一个方向,落在一个定点上。目标明确,精神专一。如果不如此是不可能有穿石之功的。

    同样,我们在为远大理想奋斗的过程中也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不能三心二意。我国晋朝有个文学家左思,在幼时曾专攻书法,但无所成,后又致力于弹琴,成绩依然平平。他的父亲就对他失去了信心,对朋友说?quot;左思的智力和才能还赶不上我呢?"左思听了这话,受到极大的触动,从此发奋苦读,立志在文学上做出一番成就。经过十年,终于写成了使"洛阳纸贵"的《三都赋》。而我们现在有一些青年们,看到一本好的小说,又想当作家;看到陈景润摘取数学王冠,就幻想当数学家;参加一次演唱会,又想当歌星。像这样没有明确目标,不朝一个方向努力,怎么能够有穿透岩石的精神呢?

    滴水穿石,关键在于持之以恒的"恒"字"恒"能出力量,能出智慧,能出奇迹。

    今天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贫穷和落后仍然面临着我们。但是如果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个同胞,都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那麽十几亿人口就十几亿水,都朝着繁荣和富强的方向冲去,那么贫穷落后的大石还不被我们穿透吗?

    和我同龄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都来做一个改变自己和改变祖国面貌的小水滴吧!

郑板桥的故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对联活动 网络资源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025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学习对联的效果更加明显,笔者认为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精心创设视频、故事等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欣赏对联,创作对联,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感悟文化

学生喜欢故事,对联故事更是通俗易懂,曲折有趣,富有生活气息。每一届新生到班后,笔者的第一节对联课就是从对联故事入手,问学生所知道的对联故事,再通过妙趣横生的网络视频片断,让学生感受到对联的奇妙,从而对对联产生兴趣,在课余时间也会主动去收集一些对联故事到班级中与同学共享。教师再适时寻根溯源,讲解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二、举例分析,掌握特点

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讲究对仗工整和平仄,上下两联要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等。

1. 内容关联,对仗工整

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对仗是对联的生命,上下两联语意必须相连而不重复。如:校园优美师生绘,雨露甘甜桃李开。

2.仄起平收,平仄相对

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如:笔下文章润(仄仄平平仄 ),人间雨露浓(平平仄仄平)。

3.种类繁多,内容丰富

根据内容和用途的不同,对联分为春联、婚联、寿联、挽联、职业联、名胜联等。

三、内外结合,激发兴趣

1.结合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加深理解

(1)古诗词中有不少名句,特别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既对仗工整,又平仄和谐,如在上课中加以分析,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要重点分析这些名句。

(2)根据名家名作开展讨论学习。关于鲁迅的生平,教师可鼓励学生上网查找资料,通过他的《自嘲》诗联“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及他去世后各界悼念联来了解,如国际友人斯诺和姚克联名写的一副对联:“译著尚未成书,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此联深情款款,娓娓道来,语意双关,饱含对鲁迅的崇敬和悼念之情,将人们熟悉的鲁迅两本著作《彷徨》《呐喊》贴切放中,可谓上乘之作。

(3)注重古文内容提炼,学习与课文相关的对联。教学完《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后,可提炼如下对联“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岳阳楼上范仲淹即景抒情”,既概括了课文主要内容,又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2.注意把学习对联和语文综合活动结合起来

布置学生利用寒假摘抄(拍摄)喜欢的春联,开学后跟同学分享,收获成果。可结合当地资源,进行对联的搜集整理。上思县诗词对联活动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县诗词爱好者已创作出版了格律诗、对联等3万多首(句),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笔者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上网查资料等办法分类搜集、欣赏本地对联,感受民族文化之深厚。

四、营造气氛,不断进步

可每周安排一节有关对联的阅读课,课前教师上网挑选一些趣联,课中师生共同鉴赏提高,课后延续讨论,交流心得体会。再通过设疑等方式,指导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重点了解郑板桥、纪晓岚等名人故事对联,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郑板桥“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书从疑处翻成悟,文到穷时自有神”等自题联有何妙意?他104字的六十自寿联为何被称为自成一格的艺术精品?他的“六分半书”书法是如何创造出来的?纪晓岚生平故事引人入胜,你知道的有哪些?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他是怎样与和|、乾隆斗智斗勇的?当中搞笑的情境对句有好多,你还记得吗?这些均能促进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寻找答案,进而欣赏对联文化。

五、参与征联,增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