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南辕北辙文言文

南辕北辙文言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南辕北辙文言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南辕北辙文言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学生;文言文;兴趣

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佶屈聱牙,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话虽如此,但我们不能不教,学生不能不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 80 篇。”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篇目占到近四分之一,新课标虽然对文言文的要求有所降低,只要求学生读懂,但对初中学生,尤其是七年级学生来说,读懂也不是一件易事。这就要求教师能为学生找到一条“捷径”,使其能顺利过文言文这一关。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不外乎以下几个步骤:释题,作者简介,背景;逐字逐句讲析课文;归纳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背诵课文;巩固训练。这种乏味、僵化的教学方式难以唤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正如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内驱力。那么如何激发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消除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恐惧心理

在学生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学习文言,难上加难。”“文言文儿,难死人儿。”这说明了初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恐惧心理。但转念一想,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表现手段的文体。生活在新时代的初中生,何尝见过文言文?因此,语文教师作为一名文言文学习的引领者,应该在正式进入文言文教学前,消除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恐惧心理。其实,很多七年级新生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过一些讲述传统美德、超人智慧及勤奋好学的古代故事,例如:《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凿壁偷光》等;还有一些有讽喻意义的故事,例如:《刻舟求剑》、《南辕北辙》、《自相矛盾》、《揠苗助长》等。教师可以介绍这些故事的原文给七年级的新生,这些浅显而有趣的文言文对消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恐惧心理是大有帮助的。另外,学习初期,教师可以让学生选一些浅显易懂的短小文言文进行阅读,如《画蛇添足》、《守株待兔》之类的文章。因为学生已经熟悉故事内容,即使其中有些字词不理解,也能大致看懂文章意思。这样,学生靠自己就能读懂课外文言文,成功的喜悦就会油然而生。再加上教师适时适度地予以表扬鼓励,让他们初尝学习文言文的甜头,学生的学习热情就更高涨了。

二、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读法有多种: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等等。但我认为,在教学中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同我们今天语言中常见的读法不一样,这就需老师的范读,以加深记忆。如沈复的《童趣》“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一句中,“强”不读“qiang 二声”而应读“jiang 一声”。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为必要。通过老师的范读,能使学生掌握音节、停顿,读来朗朗上口。这时再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再指名朗读、组织齐读。一面教者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让学生以十足的兴趣和信心去学习。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大意。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巧妙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

文言对于现在的学生而言是一种非常陌生的语言,离我们年代遥远,教学中也往往把很多功夫花在深究细抠散落在文言作品中的一个个语法知识,以归纳总结的方法让学生认同并记住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造成长期以来文言教学一直存在用时多、进度慢、成绩差的尴尬局面,使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毫无兴趣。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巧妙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学《口技》一课时,必定要讲文言文中量词省略的知识。这个知识本身缺乏趣味性,如果直接出示例句用术语讲解,势必会有很多学生过耳即忘。若设计成讲笑话的方式,学生就会在笑声中掌握知识点:“老师这里有一个笑话,大家想听吗?”学生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教师抓住时机说:“先请同学们举一个在文言文中可以省略,但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量词的例子。”一位学生答:“老师,如果把‘给我一支枪’,说成‘给我一枪’,那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听到这里,学生们笑了,此时抓住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的契机,教师提问:“大家为什么笑?”学生自然能分析出:省略量词的说法在古汉语是常见的现象,可是同样一句话在现代汉语里,它的意义就迥然不同了。这时学生兴致正浓,教师展示要学习的内容:请读出本文中省略量词的句子。多数学生都可能找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一句。之后,让学生译成现代汉语,区分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

这样设计的课堂,学生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掌握知识点的效果要比直接讲解术语好。这样,学生兴趣盎然,注意力集中,轻松地学到了文言文知识。

南辕北辙文言文范文第2篇

一、激发学习兴趣,切忌单调枯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一学生年龄小,好动活泼,上课激发学生兴趣可分三步走:开头导入创设情境,带领学生好奇入场;中间过程设置竞赛,给学生表现才华的机会;结束语营造氛围,让学生回味无穷。如《童趣》的导入,可让学生欣赏歌曲《童年》;《〈论语〉十则》的导入,可让学生观看关于孔子的视频;《山市》的导入,可让学生看有关海市蜃楼的图片;《〈世说新语〉两则》的导入,可播放动漫图片,给学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寓言四则》的导入,可给学生讲守株待兔、南辕北辙的故事,还有古希腊神话等。丰富多彩的图片、扣人心弦的故事,使学生的好奇心大大增强。好的导入是学生学习劲头的源泉。夸美纽斯认为,正确的教学能激起儿童求学的欲望,对学习有兴趣并感到愉快。学生有了积极的情绪表现,就会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就会开展指向一定事物的自我活动,教学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中间课堂主要是开展多种竞赛活动,学生因要竞赛而间接产生兴趣,从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我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背诵诗歌比赛、诵读接龙比赛、查找通假字比赛、实词虚词例句比赛、课文改成故事比赛、增添故事结尾比赛、课文知识检测比赛等,竞赛后计算总分,优胜者给予加分奖励。学生在玩中得到快乐,也在玩中学到了知识。

准备下课,结束教学前,也要给学生一些题外话,以拓展他们的能力,留有思考想象的余地。如《寓言四则》的结尾,可给学生增添配有《滥竽充数》的图片文章,拓展学生课外文言文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山市》的结尾,可给学生补充山市形成原因的科学原理,及拿破仑在1788年率军进攻埃及,行军途中偶遇海市蜃楼而惊慌失措的故事,继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论语〉十则》的结尾,可给学生拓展阅读孔子的其他语录;《童趣》的结尾,可让学生读李白的诗歌《长干行》,知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由来,让学生谈谈童年趣事,思考怎样成为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人。

教学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会学和爱学。学会就是通过教师传授知识,学生牢固、灵活地掌握知识;会学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授之以渔”;爱学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能有效地学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地会学,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能保持学习的劲头。正如英国教育学家赫伯特·斯宾赛所说的:“必须承认保持青年的快乐本身就是一个有价值的目标。”

二、明确学习方法,切忌杂乱无章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文言文年代久远,与我们的生活相距甚远,学生非常不熟悉。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维持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会主动去学习,然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将会终身受益。

1.听

首先,多听课文朗诵录音,培养语感。叶圣陶先生说过:“不善于听未必善于读,不善于说未必善于写。”听,是摄取语言信息,多听课文朗诵,才能积累知识,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感性的认知。如《童趣》的“趣”,就要通过多听来体会作者的物外之趣——看飞蚊,神游草林虫兽间,鞭蛤蟆,其情感变化多样;《咏雪》要听出谢太傅的“笑”和“乐”;《陈太丘与友期》要听出陈元方与父亲朋友的对话,感知陈元方的机智聪明;《观沧海》要听出诗人想称雄天下的远大抱负;等等。一句话,听,不但要听准字音,还要很好地感知作者的感情变化。其次,以听促写。每节课坚持十分钟听写,分三个内容:重点字词的音和义;重点句子的翻译;诗歌词句的听写。

2.说

用自己的语言串讲课文。说,是输出语言,不但能翻译课文,还能深刻理解课文,加上自己的观点,学习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主要在理解文章内容方面加强训练:一是复述课文内容;二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如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时,我要求学生用两个字来概括文章的内容——诚信;用景物名词来概括《山市》里的海市蜃楼的变化,即孤塔——禅院——宫殿——城郭——危楼——常楼;教学诗歌《钱塘湖春行》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初春景象等。这样,学生学得好,记忆也加深,起到消化吸收知识的作用。

3.读

(1)读注解,背诗文

文言文言简意赅,即使有文言知识基础的人阅读起来也要借助注解。中学生养成阅读注解的习惯是必要的,只有认真阅读浅显易懂的注解,才能很好地解决生字词,初步达到“了解课文”的要求,为听扫平障碍,为朗读铺平道路。养成读注解的习惯,还可以提高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2)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方法有仿读、朗读、背诵竞赛等。固定的形式是:每上课前背三首诗;午读朗诵诗文。技术要求:一是投入感情;二是注意抑扬顿挫;三是在课文上做标记。这样,对文章速度的变化、语调的高低、感情的变化,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学生就会形成很好的语感。

4.写

找规律,做笔记。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文言文很多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不能学一课背一课,然后就丢一课。这需要教会学生找出实词虚词的规律、特殊句式的特点,再拿个本子把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要求一课一总结,一单元一检测。

学生的听、说、读、写缺一不可,且在初一的时候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听和读是由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的转换,说和写是由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换。听、说、读、写在语言和思维的统一中构成了交错相通的网络系统。加强这四项内容的训练,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就会提高,其整体素质就能相应地提升。

三、精讲文言文的美,切忌面面俱到

文言文教学不应只是读读课文、解词译句那么单一,文言文中有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着瑰丽秀美的自然风光,有着令人钦佩的宽广胸襟,这些才是文言文学习真正的精髓。不能把文言文教学孤立起来,在文言文教学中同样要重视把握“美点”,从而让学生感受美,不再觉得枯燥乏味。写人的文章要突出人的美,写景的诗文要突出景的美。

1.品赏语言的魅力

教学生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品赏语言的魅力。如《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早莺”“新燕”是早春的象征物,都是描写早春的绝佳切入点,加上动词“争”“啄”的使用,就让画面变得立体、动态而又喧哗热闹,表现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景美,人也心情爽朗。《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绘的景色:在夜将尽未尽之时,海上升起朝阳,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表现时序的交替,但“日”与“春”具有新生美好事物的品质,蕴含理趣,妙不可言。

2.感受人性之美

教学生将古人的警句与现代人生的智慧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感受人性之美。如《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让学生懂得凡事只有能够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人与人之间才能互相理解尊重,和谐共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让学生懂得学习不分时间地点,随时随地都能向别人请教。“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

3.领略美好高尚的情趣

教学生欣赏人物,领略美好高尚的情趣。如《童趣》中的作者天真可爱,有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可以把蚊子飞翔想象为青云白鹤观,把草丛当成树林,把虫子、蚂蚁当成野兽,“神游其中”。《陈太丘与友期》中的陈元方敢与父亲的朋友据理力争,当面指责他失信无礼,陈元方的表现极为机智聪明。《咏雪》中的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显示出其惊人的才华。

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只要我们适当地点拨,就能让他们领略人性之美、景物之美,感受到古人对文字强大的驾驭能力,就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也就会学得兴趣盎然。

四、鼓励学生多问,切忌嘲笑

南辕北辙文言文范文第3篇

本文试着从语文的言语特征这个角度,对语文教学中一些令人困惑的教学现象和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希望能把它们讲得清楚。

一、从言语呈现的典范性和优美性看课文选用、课堂语言和学生作文

所谓言语呈现的典范性是指语文学科中展示给学生的言语材料应该要合乎汉语语法和使用习惯,能给学生起示范、学习作用。这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也是对语文言语的低级要求。优美性则是说言语材料应该是有美感的,能让学生觉得它们从布局谋篇到遣词造句都是优美的而令人喜欢的,这是语文人文性,尤其是文学性的体现,是对语文言语的高级要求。这就决定了语文中的言语材料只能是“滞后”的,在较长的时间考验后,在广大读者的认可后才可以的。比如课本所选的文言文,现代文中如鲁迅等人的作品。都是典范而优美,足以用来当作学生学习言语的榜样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材将逐渐变得“开放”,但我认为无论如何,作为语文课文,在言语质量上一定要精益求精才好。除了课文,课堂言语无疑是学生接触得较多的材料了,有句话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但生活中的言语却不应该都是语文的,而教师作为语文学科的“代言人”,尤其应该注重自己有课堂上的言语。而现实情况可能并不容乐观,不少老师的言语是粗糙的、无组织的、干巴巴的,甚至会存在这样那样的语法毛病,或者带进一些不甚规范的方言口语用法。这可能是老师们没有把课堂言语讲得规范而优美的意识,过于随便,不假思索,张口就来的原因。这样固然不能给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同时也失却了最好的教学机会。咬字准确,吐字清晰,表达流畅优美,实在是语文教师课堂言语的必要素质。语文老师的课堂言语应该和政治老师、英语老师、数学老师们不同。另一方面,当然是对学生言语的关注和重视,在课堂上论文格式纠正学生错误的表达,使之典范而优美应该成为教师重要的教学内容。语文很可能是和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基础学科了,所以它受社会的影响也最大、最快、最直接,比如网络言语、港台流行语、卡通化言语、韩日影视中的对白、无厘头言语等就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学生,然后学生就会在作文中表现出来,如gg、mm、in、恐龙、菜鸟、晕、巨、好好吃、哇噻、……这是颇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虽说言语是开放和不断创新的,但作为语文的言语,却不应该是网络文章、港台剧台词、邻居李大妈的讲话等,也就是说,要遵从“约定俗成”,更不可忽视它的典范和优美,对其中一些语法欠通、表意古怪的词句,还是加以剔除为好。

二、从言语传递的间接性和模糊性看教学方法和教学测评

言语传递的间接性是指言语所携带的信息并不是可见可闻可触摸的,它是要经过认识的转化才能被识别的,即言语传授、接收的非直接性。这就如文学区别于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一样。这是从传递的过程来讲的,如果从结果来看,无疑,它因此也就有了模糊性的一面,因为在信息的传接过程中,由于人脑主观的加工和加工后的再表达,就很可能会增删、改变其内容,即我们对言语内容理解、表达的非同一性。而这一点很可能是最被广大教师所认识不到位的:即语文的言语传递是必须要有主观的理解、想象才能完成。语文的教学,就是要在言语传递的过程中做文章,在这个“间接”中,让每位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展开思维。而这正是言语的间接性所表现出来的魅力,是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载体所没有的。近几年,又热衷于把教学和“网络”进行“整合”。我听过一堂课,内容是对苏轼词的学习,让学生们上网,输入关键词,搜索,找到相关文章,剪,贴,很快,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评介内容。这是语文课吗?是语文学习的方法吗?这样在信息载体上虽然还是言语,只是这样的理解体悟却把传递的“间接性”给省略了,快则快矣,可那么快干嘛呢?所以,我想,在语文教学方法上,如果省略了这个言语体悟的“间接过程”,而直接给学生结果,不允许学生独立思考、想象,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看法的,都应该倍加警惕。回到言语,回到体悟,回到思考和想象,回到间接上来吧。而语文测试手段的客观、量化是已被人诟病多时了。“雪融化了是春天”,是语文的言语;“雪融化了是水”,则应是自然科学的言语。这应该就是两者孰好孰坏乃至孰是孰非的根本所在吧。言语传递的间接性决定了结果的模糊性。这些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已较充分地看到了这一点,也已做出了相当“宽容”的姿态,这无疑是值得庆幸的。因为正是有了这种模糊,才有了多义,才有了多姿多彩,才有了文学的美丽、语文的美丽。

南辕北辙文言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之一:四面出击

现行《考纲》明确规定,语言文字运用、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和写作,是目前高考语文的四大板块内容。尽管每个板块赋分不同,甚至分差悬殊,但任何一个板块都是备考复习的重点。鉴此,所谓“四面出击”,指的是根据四大板块的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针对每个板块按部就班脚踏实地不偏不倚滴水不漏地部署备考复习。当然,依据复习目标和备考性质,“四面出击”当着重体现在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还有,“四面出击”不等于通常意义的“面面俱到”,“出击”的重点不在“出”而在“击”,不但主动灵活,而且目标明确,追求实效。

“语言文字运用”之“面”,在高考语文试卷上占据的比重不算大,却十分关键。我们浙江卷共10个客观题(选择题),有一半出现在此板块。语音、字形、词语、语病和衔接等,看似都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能力,难度不大,但历年高考结果表明,这些也绝非轻而易举之题、唾手可得之分。尤其是“词语运用”和“语病甄别”,可以十拿九稳自信满满的考生甚少,更多的则是望而生畏诚惶诚恐。至于“简答题(表述题)”部分,堪称高考命题的“试验田”,没有常态,充满“变数”,无论是“扩展”“压缩”,还是“选用”“仿用”“变换”,倘融合了“修辞”和语言运用的“六要素”,以“百变不穷”“千变万化”喻之并无丝毫夸张之意。备考复习理应依据考查要求,针对考生薄弱环节提高“出击”频率,力求夯实基础,稳定阵脚,提振信心。

“现代文阅读”之“面”,理论上一般不可能被忽视,而实际上则另当别论。这一板块的材料特点和能力要求,决定了“阅读”难度不大,而“解答”难度不小。近几年我省的“论述类文本”一直采用“客观题+主观题”的考查形式,能力层级定位在理解和分析(综合)。随着“文本细读”与“深度理解”等现代阅读理念的强势渗透和定向体现,多数考生越来越心无定数,胸无良策,颇感无奈。而“文学作品阅读”则难以挣脱“一看就懂,一答便错”的悖论,尤其对于“鉴赏”“探究”等考题,由于对象、要素、定位和方式的不确定,考生所掌握的“十八般武艺”也难以充分施展。即使“凑合”着完成了解答,也根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胜算可言。因而备考复习绝对不能畏难消极,理当以积极姿态,使用重拳“出击”,敲打此“面”,以求实效。

“古代诗文阅读”之“面”,目前涉及“文言文”“古诗词”“《论语》”和“默写”等四个题块,分值之高仅次于写作。我们知道,在考场上要完全“读懂”文言文根本不可能,只能运用“猜读”“跳读”等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因而重视“似懂非懂”的解读状态,不是放低要求,而是贴近实际。我省的文言文阅读规定了“赏析”的考查,但千万不可“神经过敏”:一是近年的试题多是“理解”,并非货真价实的“赏析”;二是即使把所有的复习时间和精力“空投”给“赏析”,也只能是白白浪费“资源”而已,不会如愿以偿的。至于“古诗词”的“鉴赏”考查,关键在于将“鉴赏”请下“神坛”,明白“鉴赏”无非就是“理解+分析”的随机组合和灵活变化。“《论语》”曾是我省的特色考题,但很快将成为“高考记忆”,不会再起波澜,按常规熟悉课文和把握“评析”足矣。“默写”是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意义最为深远的高考试题,“识记”是关键,为对抗“遗忘规律”,重在打好“组合拳”,既需要“过度”诵读,还得及时“温故”和正确书写。

“写作”之“面”,分值之高,在中国高考学科中乃当之无愧的“首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不用担心被小觑。可是“高处不胜寒”,理论上言之凿凿,非常重视写作,而真正付诸行动且不折不扣落实的便少之又少了。这绝不是语文教师和众多考生冥顽不化,而是“过于聪明”之故,因为“写作”属于语文学科费时费力而收效甚微的“贫瘠之地”,大多也不愿与之“亲密接触”,纠缠不休。也许我省并不乐意接受“新材料作文”,但这种写作考查模式还是低调“登陆”在线了。各地学校和考生适应“新材料作文”的现状如何,不敢蠡测妄言。根据笔者初步了解,目前“新材料作文”的备考指导课堂,至少有一半存在问题和严重问题。部分高三语文教师甚至“不得其门而入”,多少给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感觉。足见“写作”之“面”尚待切实给力,既不能观望等待,更不能畏缩退却,应当全力“出击”,突破困境,走向“柳暗花明”。

关键词之二:刚柔相济

目前通行的高考语文试卷,均以“客观题+主观题”两大基本题型构成。客观题(选择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又采用智能阅卷,完全可以实现“零差错”的理想结果。只要考生的答案选择(填涂)正确,分数就不会丢失,我们习惯将选择题(客观题)称之为“刚性题”。与之相对的便是“主观题”,语文学科的主观题主要包括简答题(表述题)、翻译题、填空题(默写题)和写作题等。这些考题,出于学科性质和考查目标的考虑,“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凝固的,加之还无法进行智能阅卷,必须依靠人工操作,受到阅卷教师的素质、数量、考题设置、时间限定等多种因素制约,显得“柔有余而刚不足”,命题、解答、阅卷之间难以达成完美统一。

所谓“刚柔相济”,就是“刚性题”和“柔性题”两者兼顾,不可偏废。虽然语文学科的“刚性题”不多,约仅占总分值的20%。但唯其“刚性”,答案一旦生成,便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左右,显得很硬朗,只有“必然”没有“或然”,对所有考生都公平,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技能相对薄弱的考生,更需要避“柔”趋“刚”,在实现“四面出击”之后,可把“刚性题”作为自己的主攻目标,尽量在“刚性题”方面多下功夫,力求以“刚”补“柔”。

当然,语文学科并无纯“刚性”的考题,看似“刚”的形式(结果)往往依托于“柔”的内容(过程)。以文言文的“实词”为例,选择题的考查形式无疑是“刚性”的,A、B、C、D只有一项是符合题干要求,但“选择(解答)”的运思过程却未必那么“刚性”,不但需要回忆、再认有关实词(词语)的本义、引申义等,而且还需要仔细揣摩其“当下”的“语境义”,这就不仅仅是指向于某个实词,而是衍化、扩大成为“区间性”的阅读理解,包括故事情节、人物言行、场景态势、句子结构等许多要素的考虑和把握了,而这些“考虑和把握”则都是“柔性”的。由此不难推知,语文学科的“刚性题”更多的属于“形式”而非“内容”,即“外刚内柔”是也。

“刚柔相济”既是一种备考策略,更是踏实的复习行为。只“刚”无“柔”不行,只“柔”无“刚”也不行,笔者以为,立足于“柔”,瞄准于“刚”,以柔克刚,“软”“硬”兼施,方能高效优质,稳操胜券。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有不少“半柔半刚”的考查内容,如“名篇名句”的默写、“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以及若干填充式采分点,唯有“刚柔相济”才能获得理想的复习成效。传统考题“默写名篇名句”系“主观题中的客观题”,即以“柔性”形式考查“刚性”内容,答案是确定而唯一的;而“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结果(翻译)呈现貌似“面目全非”,其实仍是“刚性”大于“柔性”,虽然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不能要求考生呈现的答案(译文)完全相同,但其中重要信息(姓名、地点、官职等)和关键词语(实词、虚词)的翻译、句意的表达应该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便是“刚性”的体现。至于“压缩语段”之类的概括性考题,答案可以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但有关要点是不能遗漏的,“刚性”也是很突出的。如去年我省的第6题,答案为“讽刺那些不承担责任、互相推诿而误事的现象”,其中“不承担”“推诿”“误事”就是三个要点,即“刚性”要求,遗漏任何一个都会被扣分。其他“半柔半刚”的考题亦类似,恕不展开。

关键词之三:多管齐下

若以“战争”比喻,高考不是“局部冲突”,而是“全方位战争”,仅凭局部的优势都不足以决定战争的胜负。因而需要以“四面出击”战略挺进为基本前提,然后再实施“多管齐下”的纵深穿插和精确打击,才可能真正打赢这场没有硝烟而又堡垒密布壕堑纵横的战争。

如果“四面出击”主要着眼于知识(考点)的层面,那么“多管齐下”则更多侧重于能力的维度。顾名思义,“多管齐下”指的是从不同能力维度着力提升考生的语文实力和应试技能。“多管”自然不止一“管”,而是包摄了从“识记”到“探究”6个能力层级,每个能力层级都“下”一番扎扎实实的真功夫,不疏忽,不马虎,不浮躁。根据笔者了解,语文备考常常会陷入这种“宿命”式“怪圈”――第一轮复习“据纲依本,条理井然”,第二轮复习“题海扑腾,手忙脚乱”,第三轮复习则“东敲西击,无所适从”。临近高考,备考目标不是清晰反而模糊,方寸全乱。

或许生发此现象的内在原因有很多,但笔者以为,根本缺失在于未能落实“多管齐下”之故。依照高考性质和复习惯例,语文学科从第二轮开始就应当把重点锁定在优化“能力”之上――高考从来都是针对“能力”的考查,《考纲》指定的6种能力才是备考复习的重中之重。而且,语文能力形成和提升的过程是“渐变”而非“突变”,无法一气呵成,一蹴而就,“循序渐进”是其无法超越的客观规律。还有,跟许多能力一样,语文能力也是“用则进,不用则废”,假如缺乏时常而足够的操练、砥砺,予以熟练和强化,必然会出现退化和萎缩,根本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屡试不爽。无论是“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还是“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各种能力均需要想方设法进行不断加固和逐渐提升。以最容易被忽视的“识记”为例,尽管正面考查的高考试题不多,但“识记”是各种语文能力得以“萌芽”和“拔节”的土壤,解答任何语文高考试题都离不开“识记”。再看“理解”能力,《考纲》将其定义为“领会并能做简单的解释”,这种阐释其实不够确切。“理解”是阅读的灵魂,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能力,都是由“理解”延伸、深入和升格而形成的;没有“理解”,所谓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等无疑是痴人说梦,“理解”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影响整体语文实力。还有便是“表达应用”,简言之,就是借助语言文字、按照规定要求将抽象内容具体化,即“目的性外化”,常见形式便是简答题和(文章)写作。“表达应用”属于综合性最强的语文能力,也是语文学科的“标志性”能力,如今高考语文70%的赋分跟这种能力直接相关,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根据“多管齐下”的备考理念,除了“识记”“理解”和“表达应用”,也不能冷落“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这些语文能力层级相对较高,掌握和运用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常常成为备考复习的“瓶颈”。但由于高考设置了针对性考题,如“文学类文本阅读”“古诗词鉴赏”和“《论语》评价”等,因而切不可消极无为或坐以待毙。笔者以为,备考复习必须理直气壮地为“分数”而拼搏,用当今的一句流行语表达便是“只要还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只要我们确实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定点发力,踏实操练,认真总结,不断改进,反复强化,即使收效不及预期,但必定能够有所起色和长进,绝不会劳而无功,将大大胜过那些偃旗息鼓、弃城溃逃的“不作为”。

关键词之四:重点突破

仅倡导“四面出击”“刚柔相济”和“多管齐下”等,有可能引起误解或落下话柄,以为备考复习就是不分轩轾,等量齐观,平铺直叙,均衡使力。其实不然。备考复习既需要重视“面”,也应当强调“点”。“面”是整体,“点”系局部,理当先“面”后“点”,“面”的铺开可以为“点”的突破创设条件。正确把握和妥善处理“面”与“点”的辩证关系,也是备考制胜的重要方略。

根据我省高考语文的试卷结构,“刚性”试题并非重点突破的对象。每年高考阅卷给笔者的深切感受是,谁赢得了“作文”谁就赢得了语文。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局外人(也包括一些不知情的语文同行)对高考作文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识,认为作文评分几乎没有多少区分度,写好写坏一个样,大家得分都差不多,拉不开档次。毋庸讳言,这种现象的确存在过,但笔者以为,问题的症结并不在评分操作,主要在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多年来作文一直被“不公正”对待,似乎不能有满分,每篇作文扣除相当比重的分数理所当然;二是作文评分标准定位完美化,要求过分拔高,致使绝大多数考生可望不可即;三是作文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短板”,学校和师生日常的重视、投入均不够,导致不少考生写作能力滞留在低层级徘徊不前,考场上只能拉扯拼凑,勉强成文,多是质量平平甚或平庸之作,鲜有佳作美文,高分实在也打不上去。

然而,作文的分量毕竟太重,毫无疑问是备考复习的“核心工程”,即使有怨言有困惑有难度,也必须积极尝试,认真探索,奋力突破。根据近年全国和我省高考作文命题改革走向,写作备考无疑当以“新材料作文”为重点。如实而言,由于多种原因,我省关注“新材料作文”相对滞后,重视和准备明显不够,整体备考现状不容乐观。其实“新材料作文”早已不怎么“新”了,2006年就在全国卷“闪亮登场”,我省2009年首次新课程高考也尝试过此题型。笔者固执认为,写作备考应当围绕“新材料作文”展开,如果“新材料作文”没有问题,那么其他写作题型便可迎刃而解。“新材料作文”的考查要求表明,审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和写作提示,并把握三大要素――内容、含意和角度,即如何正确理解、分析和确定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怎样“选好”写作“角度”。既要指导考生全面了解“新材料作文”的8大特点,又要让考生切实把握“主题的层级性”“立意的发散性”“角度的价位性”等重点。具体指导可以以“三大要素”为基本定位――“内容”是材料的语表信息(浅层语义),“含意”是语里信息(深层意蕴),“角度”则是写作取向的确定。简言之,由“含意”切入可归纳“中心角度”,从“内容”考虑能提取“重要角度”,这些都“符合题意”的写作角度;在此基础上,考生再结合自身实际而确定其中之一就是“选好角度”。“新材料作文”的备考指导,只有紧扣“三大要素”,对感性材料作理性分析,将整体判断和具体解读妥善结合,才能弹无虚发,矢矢中的。否则,难免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然而令人担忧的现状则是,迄今为止,仍有不少同行未能策马扬鞭,与时俱进,还是在运用诸如“抓关键(词)句”“因果分析”等方法指导学生审题,且搁置其他不说,仅就学理层面而言,也是很不应该的。例如我省高考近两年“新材料作文”的试题材料,2012年的材料中设置了甲、乙、丙三位“网民的议论”,即“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人人坐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这些观点都是平起平坐的,没有主次轻重之分,如何“抓”得“关键句”呢?再看去年的命题材料,三位中外作家的话语构成了“非连续文本”,彼此根本不存在“因果”关系,又怎样“分析因果”呢?俗话说得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抓关键(词)句”等并非“万能钥匙”,“新材料作文”审题,还得使用合适的“新钥匙”。

关键词之五:披沙沥金

没有资料的备考复习无异于纸上谈兵,笼中走马,运用各种资料(特别是仿真性练习题)巩固和熟练解题能力,是备考复习的必由之路,成功之道。复习实践屡屡表明,习题(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备考的效率和质量。然而,题海茫茫,良莠不齐,究竟选用哪些资料供考生操练才能获得理想效果,“倒逼”着诸位指导教师“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去粗取精。

复习资料犹如考生的“保健品”,只有挑选优质而合适的“保健品”,才能收到理想的保健效果。面对琳琅满目的“保健品”,不能来者不拒,兼收并蓄,应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于是乎,“精选资料”成为备考的“口头禅”之一。道理似乎大家都懂,但真正要把“精选”做到位似乎并不简单。司空见惯的现象就是,许多学校和教师缺乏自信和“定力”,盲目追求“品牌”效应,迷信于所谓的“名师名校”。其实,正如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精彩动人的章节也只有部分而已,绝大多数的试卷(习题),倘能出现几个质量较为上乘的试题已经很不错了。何况市场上有不少原本就是粗制滥造的产物,无论出自哪位名师、何所名校,都不值得追捧,自然更缺乏供考生操练之价值。极而言之,就是正规的高考试卷,由于多种原因,也并非字字玑珠、题题铮亮,有一些试题并不怎样,何况是那些未经认真“打磨”、试做反馈和精心修改的“模拟”“仿真”呢。“沥金”必须“披沙”,精挑细选没商量,笔者以为,要从泥沙夹杂的试卷中选取金子般的好题,通常得着眼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并注意以下若干要点。

1.规范。“规范”是试卷的“立身之本”,不守“规范”的试卷似难有优质可言。首先从“内容”的层面比对,判断其是否符合《考纲》规定和现行高考试卷的基本题型等。譬如,我省高考语文试卷的第3题(词语运用)既考查成语,也考查现代汉语的双音节实词和虚词;“小阅读”选用的是“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文言文”“古诗词”等的选文是否经典、“陌生化”程度又怎样;第18题(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能力层级应该是“赏析”,而不是“理解和分析”;“《论语》的理解和评价”至少有一个语段出自课内;“新材料作文”材料的具体性、丰富性和“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等如何;等等。其次从“形式”层面观照,除了整体结构(布局)外,可以着重考虑其“吻合性”和“技术性”两个维度。如“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跟“选好角度”“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等吻合程度怎样;有关文本的长度是否适宜,如“小阅读”“大阅读”和“文言文”的文本长度通常应分别控制在800~900字、1200~1500字和600~700字。当然,从“技术性”维度更容易“掂量”出试卷命题的“看家本领”,如选择题各选肢(特别是第8、9、18题)是否精当、整齐,文言文(包括古诗词)的注释是否得当(包括针对性、提示性和数量等)、能力是否重复考查,等等。

南辕北辙文言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历史文本;烙印作用;文化塑造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现代文学作品的一类表现形式,它是以历史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为表现主题的艺术形式。该题材的影视作品在创作中要求以对历史的叙述、描写为前提,强调抒写作家的历史情怀。然而史家在欣赏这类作品时往往不以为然,原因是作品常常逾越了对历史文本(如历史文献、历史小说)真实的解读,在作品中存在着众多非历史化现象:如作品中常常包含某些常识性的历史叙述错误;对真实历史事件过度地阐释;对历史人物行为与关系的煽情演绎,等等。这类作品虽然力图展现过去人的历史场景,却又更多地浸渍了现代人的情感与理解方式,这与历史文本传统的语言与文化相去甚远。

以往优秀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坚持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有机统一,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以“借古颂今”为主要的创作目的;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该题材的影视作品日益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一些作品固守对历史真实的叙写,具有写实风格;一些作品仍追求历史与艺术的统一,突出情感交融;而有部分作品则大大逾越常规,有为了追求所谓艺术而不惜虚构历史的嫌疑。那么,如何来看待这些作品中存在的非历史化的现象呢?本文拟从翻译学的文化研究视角,通过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翻译”历史文本的活动来对该现象的形成试加讨论,以就教于方家。

一、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文本的“翻译”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作为一类文学作品形式,它并非是作家艺术灵感臆造的结果,作品产生需要有所依据,其创作素材来源于历史文本。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要以叙述历史真实为前提,是从历史文本“母体”中孕育产生的新形式:一方面,该作品形式与历史文本之间存在重要的关联,它是历史文本在现代语境下新的演绎;另一方面,这类作品形式又有着自身独特的语言结构特征,与原初的历史文本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异,是历史文本主要内容和形式的变形和重组。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符合翻译行为的基本构成。一般而言,翻译是指将某种语言或作品形式用其他语言或作品形式表现的文化活动。翻译行为强调语言与作品形式与形态的转换,而作品既取材自历史文本,其对历史文本内容与形式增删、改编、加工和制作过程正契合上述有关翻译的定义。这类作品本身为了方便喜好历史情节的特定观众群体的理解,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文本最初的语言形式(古文或文言文)与作品形态(纸质载体),创造了新的语言形式(白话文、现代影视台词)与作品形态(声像介质载体),它是对所选择的历史文本进行“翻译”后形成的新作品。

整个“翻译”过程,同时包含着历史文本原“作者”的目的、影视作家作为历史文本“译者”的目的、观众接受作品的类型三大因素,因素之间的互动与博弈决定了影视作家对历史文本“翻译”时将采取不同策略,如创作时是以历史文本为中心,为观众提供某些关于历史的真实知识?还是以艺术创作为中心,抒写作家的历史情怀?或者是更为看重观众的反应,以观众需求为中心,干脆虚构所谓历史以迎合大众的好恶?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策略,而这类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多元文化取向,正是影视作家采取多元化翻译策略的具体体现。

二、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烙印作用分析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文本的“翻译”,不可避免地要烙下现代语言和文化的印记,烙印的目的在于适应现代观众对于历史的理解和审美的需要。正是由于作品中烙印着具有现代气息的语言和文化,观众从中也会对这类作品是否忠实于历史文本持有某种怀疑的态度,诸如该作品是否确切刻画了当时的历史情景?作品中铺陈的历史事件是否发生过?作品中描写的历史人物是否真实?观众对历史情节的真实性有着特殊的兴趣,而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与历史文本之间的差异往往为不同观众所津津乐道。

史家尤其关心的是新旧文本之间的差异,关注这类作品是否忠实地反映了历史文本的真实,是否如实体现了历史文本想要表现的历史真实;作家则往往欣赏新旧文本的艺术融合,强调对作品“翻译”时应“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并不以反映历史文本真实为目的,而是要演绎历史文本的艺术性,要求影视作家通过阅读历史文本收获的情感能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地抒写与呈现。

其实,尽管史家与作家在看待作品时抱持不同态度,两者观点之间往往“大相径庭”,其实不然,我们说上述人物不同观点的表达,都是根据现代社会赋予他们的不同身份作出的应然选择,双方观点都不可避免地被烙下现代语言与文化的印记,他们并不是用过去人们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历史文本,他们与历史文本原“作者”之间刻意保持着距离,都显示了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而整个烙印的过程始终存在,它发生在作品创作、流通以及接受的各个环节中。从此意义上说,史家与作家对待作品不同的观点表达,表面上“南辕北辙”,实则“相反相成”,有着相同或近似的目的,他们都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历史文本,其不同的观点表达,可视作在不同的文化轨迹里共同勾勒一个完整的“圆”。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文本加以“翻译”,其作用并不在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而是对历史文本加以烙印。其烙印作用体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作品在选择某个历史文本时,该选择往往意味着同时放弃了其他符合观众需要的文本形式;其次,这种烙印在作品翻译策略制定上也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即用现代语言结构重构了历史文本,历史文本传统意义的价值受到了现代人的冷落,而选择现代价值又总是意味着排斥其他的历史价值。此外,作品的使用方式使得整个对历史文本的“翻译”更趋复杂化,文本内容与形式以多种多样的方式被摄制、播放、评价、讨论、传递和接受,在不同的文化语言环境、社会政治形势下产生出了不同的文化与社会的影响。

三、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塑造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文本的烙印作用,不仅对文化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对影视作品与历史文本本身形成影响,该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作品文化内涵的塑造上。作品在对历史文本加以“翻译”的过程中,以巨大的构建力置换和重组了历史文本的结构与内容。另外,作品在“翻译”中对历史文本的选择和策略的制定,为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人物活动与社会关系等建立了便于现代观众理解的独特典律,这些典律遵循的主要原则是现代的美学观。

正是因为作品在创作中主要遵照现代美学观,作品并不是为过去而创作的,其创作过程主要是为了满足现实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作品想要揭示的文化内涵往往偏离历史文本传统意义的文化内涵,而影视作家在对文本进行“翻译”时,或有意或无意的与历史文本传统的语言与文化相偏离,并不忠实于历史文本表现的内容,从而滋生了这类作品的“非历史化”现象。又,作品对历史文本有目的的增删、改编、制作与加工,也使得历史文本脱离了它最初被赋予意义的文化传统,而最终导致了历史文本的“去历史化”。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文本的“翻译”,由其引发的文化内涵塑造具有双重功能。其第一重功能,它可以塑造出过去历史事件或人物确定的现代文化形象。这种文化塑造是历史文本在现代语境中新的演绎,历史文本也正是通过作品“翻译”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新的生命。而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作品并未完全忠实于历史文本,它把历史文本过去的文化传统中未能与当前社会潮流、价值观、文化争论和利益分歧相贴切的内容通通加以删改。在删改中,作品对历史文本的“翻译”,能够使得现代观众形成某种对待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确定的好恶态度,对特定文化共同的尊重或相似的蔑视。

影视作家在“翻译”某个历史文本时心中总有一个想象的观众群体,由该作家创作的作品常常是为了喜好历史情节的特定观众设计的,他在“翻译”历史文本、创作作品时需要符合现代语言与文化的习惯用法,因此,影视作家作为历史文本的“译者”,常常会脱离历史文本的文化内涵来修饰、改善他所翻译的内容,该作品因而具有新的形式。因此,作品对历史文本的“翻译”,由其引发的文化内涵塑造便具有第二重功能,即作品在塑造历史文本中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现代文化形象的同时,也在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历史影视文本,它深受现代观众群体的符码、典律、利益和情感的影响,同样表明了新文本在现代文化体制下形成的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立场。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既是文学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现代文化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影视作家根据社会需要选择的历史文本和制定的翻译策略,可以改变或巩固现代文化体系中的文学典律、概念范式和研究方法等。而作品在塑造特定文化身份时亦深受翻译策略以及作品在生产、流通与接受过程中诸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包括该作品中有关剧本的改编、剧情的拍摄、录制、内容评介、主题宣传、作品发行等,也包括该作品的赞助及在各种文化社会机构中的使用,即作品对历史文本“翻译”的各个环节都对新旧文本的文化身份塑造具有意义。这些因素协助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文化形式的定位,并赋予它特定的阅读实践,使其与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和观众群体建立联系,由此调节作品在对历史文本“翻译”过程中带来的巨大影响。

四、结语

概言之,在翻译学的文化研究视野下,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文本进行增删、改编、加工与制作过程符合作品翻译的过程,历史文本原“作者”、影视作家作为“译者”以及观众间的互动与博弈,决定了这类作品在对历史文本“翻译”时将采取不同的策略,影视作家的创作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取向。为了抒写作家的历史情怀,引发观众的历史情感反应,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真实历史、历史文本和影视作品之间不断进行着置换与重组。作品在对历史文本“翻译”时,既在历史文本与影视作品形式转换中烙下了现代语言与文化的印记,又塑造了历史文本现代的文化形象和影视作品新的文化身份,它使得这类作品中存在着非历史化现象成为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 王安葵.历史剧创作:抒写历史的情怀[J].艺术百家,2009(03).

[2] 卫厚生.历史剧与历史真实性[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03).

[3] Lawrence Venuti.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M].New York:Routledge,1998.

[4] 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