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坐井观天的故事

坐井观天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坐井观天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坐井观天的故事范文第1篇

课题

坐井观天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个寓言故事。本课学习应重点激发学生对阅读故事的兴趣。为达到目标,本导学案作了如下安排: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读故事的兴趣;播放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故事内容;角色朗读,让学生走进故事情境;想象续编,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最后,通过自我对话,感悟故事中的道理,进而感悟生活中的哲理。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井”“青蛙”“小鸟”板贴画。(教师)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哪”。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学习重点

初读课文,并说一说课文中你感受最深的部分。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播放“坐井观天”的动画片。引导学生说说这个故事可以用哪个成语来概括。

2.导入新题,问:谁能说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1.认真观看视频,感知人物形象,了解故事大意,总结得出:讲的是“坐井观天”的故事。

2.读课题,交流“坐井观天”的意思。

1.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坐井观天: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用时:17分钟)

1.教师范读,请学生点评。

2.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3.检查朗读,相机指导认读生词。

4.组织学生小组间赛读课文。

1.听范读,学生点评。

2.按自读要求读课文,思考文中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3.朗读课文,用各种方式认读生字新词。

4.小组间赛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2.查字典填空。

“际”的字义有:①交际或靠边的地方;②时候;③当,适逢其时;④彼此之间。“无边无际”中的“际”应选第(

)解释。“无边无际”的意思是

三、了解大意,自读课文。(用时:10分钟)

1.指导学生小组学习,讨论:你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从课文中知道的内容,并归纳整理。指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人物,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悟课文的表达方式。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2.大胆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在师生互动中了解到:

(1)课文的主要人物是青蛙和小鸟。

(2)课文主要写的是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

(3)课文主要写的是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3.同桌合作读对话,相互交流从对话中读懂的内容。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坐井观天”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

,它们在争论

四、指导书写。

(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话”“沿”“际”,引导学生思考: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注意什么?指导学生写好这三个字。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生独立描红、临写。

5.组织再次交流。

1.观察生字。

2.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1)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

(2)相互交流书写的感受。

3.随老师书空。

4.描红、临写。

5.交流、反馈。

4.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字,并完成练习。

沿

(1)“话”是

结构,部首是

(2)“沿”的部首是

,除去部首还剩

画。

教学反思

1.导入环节简洁有效,让学生通过看图初步感知故事情节,理解课文题目的意思,直奔课文重点。

2.在生字学习中,采用随文识字、字词结合、图文结合等方式,拓宽了学生的识字途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识记生字。通过组织朗读挑战赛,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朗读热情,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学习重点

品读课文,并发挥想象力续编故事。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准备“井”“青蛙”“小鸟”板贴画。(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板贴情景。(用时:5分钟)

1.复习导入:谁能说说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2.板贴“井”“青蛙”“小鸟”。

1.交流:青蛙和小鸟争论天有多大。

2.师生互帮贴“井”“青蛙”“小鸟”。

二、熟读精思,感悟对话。(用时:15分钟)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2.学习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1)自读对话。

(2)指名读,师生评读。

(3)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

3.指名小组分角色朗读,组织评议。指导学生读出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语气,重点指导体会第三次对话中青蛙和小鸟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1.自读课文,找出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2.自读三次对话。

3.同桌合作读对话,相互交流从对话中读懂的内容。(第一次,小鸟在天上飞了一百多里;第二次,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第三次,青蛙认为自己不会弄错,小鸟让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

4.(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

(2)联系课文内容思考问题,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5.小组展示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评议后再读,深入体会人物的语气和内心。重点体会第三次对话中青蛙的“笑”:骄傲的、自以为是的笑;小鸟的“笑”:又好气又好笑,无奈的笑。

5.选择正确的选项。

第4、5自然段写的是青蛙和小鸟的(

)。

A.第一次对话

B.第二次对话

C.第三次对话

6.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小鸟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2)青蛙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青蛙向小鸟承认自己弄错了。(

三、同桌合作,演读故事。(用时:10分钟)

1.课件出示演读要求:

(1)要读出对话中不同的语气。

(2)在读的时候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情和动作。

2.同桌合作演读,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展示演读,师生评议。

1.按要求同桌演读。

2.全班展示演读。

7.读了课文,我明白了:

四、续编对话,领悟寓意。(用时:10分钟)

1.发挥想象,小组合作续编它们之间的第四次对话。

2.全班交流续编的对话。

3.同学们,你们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自己说什么呢?

1.小组合作续编它们之间的第四次对话。

2.全班交流。

3.明白寓意:看问题、认识事物,只有站得高,才能见多识广,看得全面。

8.续编青蛙和小鸟的第四次对话。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看到了

,它

地说:“

。”小鸟

地说:“

。”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通过板贴,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生读故事的兴趣,又为理解青蛙与小鸟看法不同的原因作铺垫。

2.课文中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生动有趣。在第二部分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角色体验的方法进入故事,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充分地感悟,感受故事中的乐趣,也感受阅读中的乐趣,从而让学生喜欢上阅读。

3.在教学最后,通过演读,让学生继续感受故事中的乐趣,同时也加深了对故事内容和人物特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想象和讨论中感悟故事的寓意。

《坐井观天》教学片段

讨论“对错”,初悟道理(教学重点)

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那它们谁说得对呢?

生:(齐答)小鸟说得对。

师:小鸟说得对,那青蛙说得肯定就——

生:(齐答)错了。

师: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想请小朋友们帮老师解决一下。青蛙为什么会说错了呢?小鸟又为什么会说对了呢?我们先来帮小鸟找找原因。请大家先读一读小鸟说的话,然后同桌讨论一下:小鸟为什么说的是对的?

生:因为小鸟根本就没有见过天的边。

师:它为什么没有见过天的边呀?

生:因为它飞了很长的时间,都还没有见到天的边,所以它说天是无边无际的。

师:真会想,请坐。谁再来说一说?

生:我觉得小鸟说得对,因为小鸟每天在天上左飞右飞的,所以它懂的知识多,它就知道天很大。

师:老师从你的话里知道了小鸟飞的地方多了,见到的东西也多,知识就多,是吗?谁还想说,你来说吧。

生:我觉得应该是小鸟说得对,因为小鸟每天都想看到天的边,它每天都不停地

飞,还没看见天的边。

师:小鸟每天在天上飞,见多识广,所以小朋友们都认为它是对的。大家读读青蛙说的话,联系图想一想,它的话错在哪儿?

生:因为那个井壁把天的其他地方都挡住了,只剩下井口大的天,所以青蛙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师:井壁挡住了天,还挡住了青蛙的什么?

生:挡住了青蛙的视线。

师:老师从你的话里知道了青蛙的视线范围很小,它只能看到那个井口。还有没有?你来说。

生:因为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坐井观天的故事范文第2篇

江阴市实验小学 三(3)班 吴 楚 阳

你们一定听过坐井观天这个故事吧!自从上次喜鹊嘲笑青蛙后,青蛙一直很气愤,它想:“它天天望着天,还不知道天长什么样?哼!青蛙越想越生气,突然一个桶掉了下来,青蛙知道是人类又来打水了,打水!青蛙灵机一动,想:我倒是要看看天到底是什么样的,嘿嘿!它跳进桶里,等着人把它拉上去,人把青蛙拉到快要到地面的时候,青蛙纵身一跃跳到了地面上。

跳到地面上时,青蛙望望天空,天空真的无边无际,我不能错过这个好时机,一定要到处逛逛,长长见识,呵呵!

它想是这么想,可刚走到人行道……人的脚步快如流水,而且络绎不绝。青蛙一下子懵了,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呱呱呱地不停叫着,要不是它灵敏一跳,躲到路边的草丛里,可能它已经被人给踩成青蛙饼了呢!

刚跳到草丛里的青蛙气还没喘完,就听到后边有丝丝的声音,它惊心胆战地回头张望:呀!是一条眼镜蛇,原来青蛙踩到了眼镜蛇的宝宝,青蛙还没有把脚从眼镜蛇的蛋上拿开,眼镜蛇就发起攻击,青蛙马上一跳跳到了河里,总算又逃过了一劫。

青蛙游啊游啊……游到后来没路了,抬头一看,自己到了一个游乐场,它想这里应该不会有危险了吧!青蛙一边说一边爬上岸,结果刚爬上岸就发现,整个游乐场全都变成了柏油马路,连一根草都没有,自己到哪里去安身呢?

坐井观天的故事范文第3篇

只要有书陪伴,就有无穷的欢乐。在读书的道路上要去不断地寻找快乐,必然会遇到很多的苦,但是若达到了一个境界,就会真正体会到此苦亦为甜,此甜藏苦中。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井蛙之志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井蛙之志有一天,一只小井蛙(对 朝)来井边饮水的画眉鸟说:“朋友们都笑我坐井观天,见识短浅,这太不公平了!这回我(立下 树立)雄心壮志,订好学习计划,两年内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大概是由于过分(感动 激动)吧,小井蛙的肚皮胀得一鼓一鼓的,看样子真要发愤干一(回 番 阵)事业呢!

画眉鸟说:“井蛙弟弟,订了计划可得努力行动呀。好吧,两年后我听你的消息。”

小井蛙爱不释手地看着自己的美好计划,越看心里越美,他兴冲冲地(惜 借)来了几本厚厚的书,心想这一来当上学者就更有把握啦!

第二天,小井蛙拿出一本书看了几行。哟,看书还挺吃力的呢!他想,先好好休息几天,等(精神 精力)充沛了,(在 再)来啃这些厚本本也不迟。

一个星期后,当他第二次拿起书的时候,忽然想起:“蝌蚪们不是约我今天去游泳吗?去不去呢?”小井蛙又想:两年的时间还长呢,先去玩,明天再看书吧!

从蝌蚪那里回来后,小井蛙感到身上有点酸溜溜的,不过精神还是挺不错。他正准备看书,抬头一望,(园园 圆圆)的月亮正挂在井台的上空,好几颗星星还直冲他眨眼睛呢,小井蛙的心又动了:这时候不赏赏月,开开心,那才是傻瓜呢,明天再看书吧!

这样一天推一天,两年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走了。一天清晨,小井蛙正在睡懒觉,朦胧中从井台传来唱歌的声音:“明日推明日,明日有多少,万事推明日,时光空消磨……”“谁呀?这么早就来吵!”小井蛙生气了。“我是画眉姐姐,特地赶早来祝贺你成为学者的。你怎么还没起床呀?”小井蛙翻身起来,张开嘴巴,半天说不出话来。

1.用“\”画掉文章中括号里不合适的词。

2.写出下列词句中画线字的意思。

(1)越看心里越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书还挺吃力的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好几颗星星还直冲他眨眼睛呢:__________________

(4)时光空消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坐井观天”的意思是________。

“爱不释手”的意思是________。

4.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画去:朝 树立 感动 回 阵 惜 精神 在 园园

2.(1)高兴 (2)比较 (3)向着 (4)时间

3.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喜爱得舍不得放下

坐井观天的故事范文第4篇

一、巧妙进行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说:“学生学习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同样,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的思维就会保持在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作为自己内心的需要,而不是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在情境引入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注意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现实和实际生活出发,引出让学生去思考和实践的语文问题。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把教材中缺乏童趣,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题目,让学生发现语文就在自己的生活的实际中,自己完全有能力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用语文眼光来看待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的教学中,通过老师形象生动的描绘,拓宽学生想象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自然的意境中,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叶子的外形之美和内在之美,再由物及人。语言清新、自然,深情地描绘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能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想。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的参与课堂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精心设计课前探究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

语文学科是一门很机械和呆板的学科,很多语文课本知识枯燥无味,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应以问题情境为主线,通过创造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实践探究能力的,这是自信心形成的保证。问题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教师根据所授教学内容的需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系列需要学生主观努力去解答的问题,学生在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就要想方设法弥补眼前与目标间的漏洞,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例如:在《坐井观天》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积极高效的投入到课文角色中,老师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发散,在步步为营的追问中引出青蛙。学生在学习后进行总结:“坐井观天”是一个成语,这一个故事在我国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我相信咱们班许多同学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当人们一看到“坐井观天”这四个字时,就会想到另一个成语――井底之蛙,就会想到这一个故事的主人公――青蛙。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心理学家威廉 ・ 杰姆士说过:“在人的所有情绪中,最强烈的莫过于渴望被人重视”。由此可见,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中的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气氛。

1.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影响学习效益的众多因素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学生才能主动学习,认真思考,用心去探索自己的未知领域。我们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文学家的故事、与学生共同探讨一些趣味语文百科知识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一些小竞赛等方式,唤起了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并且形成良好的心理。

2.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自觉的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要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充分调动他们的眼、耳、鼻、口、手等多种感官的作用。通过感性材料的积累,从而达到理论的升华。具体要做到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多动手、多练习、多提问、多板练。

3.加强语文同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验语文即生活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实际上就是现实生活的过程。生活中的语言交流,就是语文的体验过程,语文来源于现实生活,又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在语文教学中,要多培养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锻造语文实践能力。

四、优化课堂评价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力

坐井观天的故事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个性化阅读 开放性评价

语文教学中实施开放性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是甄别与选拔,重结果轻过程,评价的呈现方式就是以分数排队。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也以分数为中心,过多注重教学内容、方法的技巧等评价指标,教师是课堂的主宰与法官,学生毕恭毕敬的听从教师的裁定,没有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机会,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个性不能张扬。《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评价“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学评价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实施开放性语文教学评价。

一、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摒弃标准化答案,实施开放性评价

语文学科不同于以逻辑性思维见长的数学等学科,是一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科,每个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不一样,很多语文问题的答案具有不唯一性,所以不宜用标准答案。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的,同一个文本在不同的人眼里就会有不同的理解;由于个体所处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如特级教师孙建锋教学《最大的麦穗》就是运用开放性评价,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生阅读课文后,教师:“老师原意分享你们的阅读感受!”学生1:“课文中说,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我们今天在这个大舞台上课,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同学,何尝不是一次展示自己的绝好机会呢?我们都应该把握住这次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啊!”教师:“好啊!这个最大的麦穗让你摘来来。”学生2:“苏格拉底让弟子们采摘麦穗,亲身体验,悟出人生的道理,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我觉得自己探索的更加有意义,别人告诉的不深刻。”教师:“自己探索得到的知识,犹如长在自己心田中的参天大树,愈长愈高。如果一味地记忆别人告诉的知识,就像戴假发、假牙一样,没有生命力!”学生3:“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生活好比打仗,它的规律很简单,不要错失良机。在现实生活中,多多少少有一些机遇,你一定要好好把握它,不要让它白白地溜走。记得去年我们学校大队改选,对于班里成绩优秀、能力较强的我,不应该放过。然而,我却以为自己威信不高,学习太忙等理由打消了这个念头。我犯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后来,我非常后悔,因为我的小学生活缺少了这灿烂的一笔。现在,我遇到任何机会,我都会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要把握住,即使完成的不好,也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老师:(真诚地)“我向你鞠一躬!(深深地鞠躬)我一口气说不了你这么多,我应该向你学习!”教师的评价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让学生获得激励与赏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文本的思想深处。对学生的答案不能以优劣来评价,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思考。

二、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实施开放性个性化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对于学生来讲最大的自由就是他们的个性得到尊重并得到张扬。但我们在评价时却常常会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学生的表达,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千人一面,缺乏创新意识。新的评价要走出甄别的误区,关注学生的实际发展。应该从那种从目标标准到练习全部一刀切的僵硬局面,转而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个性化反应。也就是评定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问题要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作出不同形式或内容的解答。教师要明确练习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而在于提供一种机会,使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分析某一问题。如有位教师在教《坐井观天》时,对课文进行总结时说:“我们认识事物不能象青蛙那样,坐井观天,目光狭小。”这时有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青蛙也没有错,因为它没有撒谎,看到天多大,就说多大,应该算个诚实的孩子。”显然学生在学完这则寓言故事得到的感悟是独到的。那位教师对于这个突发事件作了很好的处理:“是的,我同意你的看法,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的话,青蛙没有撒谎,确实没有错。我们今天学习《坐井观天》这则寓言故事,就是想让你们知道一个道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有些事物的认识,即使是你亲眼看到的,也不一定是事物的全部。所以我们要多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尽量使自己站得高些,认识事物尽量全面些。”老师这样的评价无疑是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坐井观天的故事范文第6篇

景色宜人 山河壮美 秀丽神奇 山清水秀 风景优美 春暖花开 春华秋实 绿树成阴

金秋时节 五谷丰登 层林尽染 天高云淡 秋高气爽 瓜果飘香 一叶知秋 秋风习习

晴空万里 奇形怪状 金光闪闪

(2)与团结有关的:

词语:助人为乐 雪中送炭 团结友爱 万众一心 齐心协力 同甘共苦

谚语: 人心齐,泰山移。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3)与人有关的:

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 满面笑容 欢歌笑语 兴致勃勃 得意洋洋 自言自语 议论纷纷

叫苦连天 迫不及待 四海为家 目不转睛

(4)成语故事:

女娲补天 精卫填海 嫦娥奔月 拔苗助长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取长补短 坐井观天

(5)其他词语:

独一无二 引人注目 惊天动地 闻名中外 川流不息 各种各样 宇宙飞船 无影无踪

航空母舰 科学技术 息息相关 十分茁壮

(6) 数字词语: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百花齐放 成百上千

坐井观天的故事范文第7篇

是否仰望天空,这是一种选择;是否跌入水坑,这是一种结果。

人生中,我们会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的选择。每一个不同的选择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各种各样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又会对我们做出不同的结果。我们有权利选择,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主人。那么,怎样选择?

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两只青蛙,它们常年待在一口井中,坐井观天。每天它们抬头望着天,一只青蛙觉得世界是那么渺小,只有巴掌那么大。另一只青蛙却认为井外是非常美丽的,一天,一只小鸟来井边喝水,遇见这两只青蛙。于是,她劝两只青蛙跳出井,到外面的世界,享受自由的生活。第一只青蛙却不知情,认为天空只有井口一般大小,便没有放在心上;另一只青蛙听了鸟儿的话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每天都练习跳跃,终于有一天,这只青蛙跳了上来,当他看到这世界后,叹了口气:“可怜的兄弟啊,认为世界只有那么一点,我想,估计你一辈子也看不到这井外的美丽世界了。”第一只青蛙在一开始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认为这世界只有这么一点大,所以它不可能会成功;而第二只青蛙却始终相信这世界是非常美丽的,最终,它成功的跳出这口井,看到了世界。

困难与挫折,这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有的人在困难面前选择了放弃,就像那第一只青蛙,结果也注定会是失败;或许还有一些人会坚持,但是这些人的信念不是十分坚定,选择半途而废,那么它的结果也一样会是失败;最后一部分人,他们意志坚定,选择了努力,坚持,拼搏,结果他们成功了。

一个选择会直接影响到你最后的结果,举个我的例子来说吧:考试的时候,在一道选择题上犹豫不定,到最后试卷发下来,才会发现,正确答案就是当初自己想的那一个,因此而懊悔不已。选择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我们最后的结果。

不同的选择将会有不同的结果,一旦决定了,那就不可能从头来过,在人生中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个十字路口,我们都要慎重的做出我们的选择,决定我们的方向,或许我们会犹豫,但记住,我们所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将会成就我们未来的结果,不管他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坐井观天的故事范文第8篇

平台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平台决定舞台,舞台反过来拓展平台。在有限的平台范围内,就决定了舞台上的舞者表演节目的内容。能容纳百人的舞台,纵使你有非凡的能力,也不可能把千人队伍拉上舞台表演,这就是平台的局限性。没有一定的平台,就没有一定的舞台。平台的大小决定舞台的大小;平台的大小决定舞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井底之蛙”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蛙看到的天永远都是头顶的那片天,它的栖身之地永远都是巴掌那么大,它的活动空间也就是那么一点空间。纵使“井底之蛙”具有非凡的跳跃力,它也不可能跃出“坐井观天”的结局;纵使“井底之蛙”具有周密的计划周游世界,也只能是“痴心妄想”作罢。这就是平台的局限性,平台就那么大,就决定了你的舞台有多大,纵使舞台上的舞者有千般万般的思想、思维,因局限于平台的限制。最终只能“望台兴叹”。

“龟兔赛跑”的故事想必大家众所周知,在常人的主观世界里,兔子一定比乌龟跑的快,这也是很正常的思维模式。但是,从赛跑过程来讲,无论从哪方面条件来讲,兔子都占有绝对优势,乌龟都占有绝对的劣势。可是,最终比赛的结果却出乎意料,令人大跌眼镜,兔子居然不可思议的输掉了这场天时、地利、人和都占的比赛,最后乌龟荣登“九五之尊”。这就是不可思议的一幕。从这个简单的寓言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虽说他们的平台一样,可是他们的舞台不一样。这就是在平台一定的条件下,舞者就决定了舞台的范围。反过来,舞者的态度、舞者的姿势、舞者的能力等就决定了舞台的效果,平台有大小,舞台也有大小。平台决定舞台,舞台反过来回馈平台。

人生亦如此,平台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舞台反过来决定平台的大小,通过“井底之蛙”、“龟兔赛跑”两个简短的寓言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平台决定舞台,平台的大小决定舞台的大小,平台的大小决定舞者的内涵。反过来讲,如果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就是所谓的平台一样,但是平台上的舞者舞出的内容有的精彩纷呈、跌宕起伏、绚丽夺目,令人回味无穷、意犹未尽;有的在舞台上则暗淡使然、反应平平、唏嘘不已,令人大跌眼镜、偃旗息鼓。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舞者的态度、舞者的思想、舞者的行为、舞者的情绪决定的。反过来也说明,同样的平台,可是舞台的大小却大相径庭。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平台,在舞台上舞出多姿多彩、绚丽纷呈的华彩乐章。有平台,我们可以创造舞台,没有平台,我们何来舞台?所以,平台和舞台是相互的,平台需要众人开创,需要给予;舞台则需要自己搭建。我们决定不了平台的大小,但是我们可以在现有的平台范围,创造出精彩纷呈、绚丽夺目的舞台,做一个真正的舞者。舞出人生奇迹,舞出人生魅力、舞出人生激情,舞出人生阅历。(文/周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