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说服的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班主任;说服;榜样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艺术性很强的复杂工作,不完全取决于班主任的权力,以势压人压而不服,以理服人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概括说来,说服教育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教师为学生做出榜样
教师自身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教师为学生做出的榜样会使学生产生认同感,进而会去模仿教师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教师的良好道德和高尚的动机。如果一位班主任公正无私与学生为善,处处关心学生,他的言行就会令学生信服。对班主任而言,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作为班主任,我们应处处率先垂范。
二、说服学生时要注意环境因素
应该说,任何说服教育都是在环境中进行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不可忽视环境因素。如果某个学生自己原有的计划或打算在某种环境中受到挫折而不能实现,这时候,班主任对他进行说服教育的效果是最佳的。反之,如果学生原有的计划或打算在某种环境中非常适宜,那么,改变他的态度就非常不易。在环境因素中,还有一点应注意的是班主任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环境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不能大事小事全在班上唠叨一遍,因为那样做,学生从心理上并不能接受。正确做法是因地制宜。
三、要研究被说服者的个性特征
一个人对人或事的态度是否容易改变,这与他的气质、性格等个性特征都有一定关系。一般情况下,能力强的、学习成绩好的、自尊心强的学生改变自己的态度要更难一些。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改变态度要更难一些。这就告诉我们,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研究每个学生的修改特征,要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去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教育。
关键词:商务谈判;对外贸易;语言技巧
1 商务谈判概论
1.1 商务谈判的概念理解
商务谈判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商务谈判,经济活动便无法进行。小到生活中的购物还价,大到企业法人之间的合作、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都离不开商务谈判。
那么商务谈判有哪些具体特点值得我们学习注意呢?
1.2 商务谈判的个性特点
商务谈判是一项集政策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社会经济活动,除了具有一般谈判的共性外,还有其个性特点,表现在:
(1)商务谈判以经济利益为目的。
(2)商务谈判以价格谈判为核心。
1.3 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商务谈判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
(1)商务谈判是商业交易活动中的桥梁和纽带。
(2)商务谈判有利于企业获取市场信息,为企业的正确决策创造条件。
(3)商务谈判是企业树立形象的重要手段。
(4)商务谈判是企业实现经济目标、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5)商务谈判能够提高管理水平。
2 商务谈判的语言技巧
2.1 商务谈判的沟通艺术
商务谈判的语言技巧表现在谈判者之间的语言沟通,贵在信息的交流,只有双方或多方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表示,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有效的沟通是商务谈判成功的前提。口头语言、书面文字和行为动作都是沟通的载体,它们帮助谈判双方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增进了解、加强认识。口头沟通是有声语言沟通方式,它主要通过信件、电子邮件、传真、备忘录、会议纪要等基本方法来完成。
2.2 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
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也称自然语言,有声语言是指通过人的发声器官表达的语言,一般理解为口头语言,这种语言借助人的听觉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它主要是通过谈判者之间的听、问、叙、辩、说服等基本方法来完成的。谈判中有声语言的要求:准确性、表述清楚、注意用词。
2.3 谈判中有声语言的沟通技巧
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主要是通过谈判者之间的听、问、答、辩、叙、说服等基本方法来完成的,沟通有效与否取决于以上方面的综合表现。当然涉及到听、问、答、辩、叙述、说服等各方面的技巧。
2.2.1 听的技巧
听的技巧表现在就是指谈判者要善于倾听,要有耐心地听对方的发言,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情况,反驳对方的不同意见。其实成功的谈判者50%以上的时间是用来听的,他们仔细倾听,获取大量的宝贵信息,增加谈判的筹码。
2.2.2 问的技巧
“问”是商务谈判中谈判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问可以发现对方的需求,掌握对方的心理。在商务谈判中,“问”主要分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大类。所谓开放式提问,是指具有广泛答复的问法,通常无法采用“是”或“否”等简单的措辞作答复。通常在谈判开始时使用,引导对方多说,进而获取相关信息。所谓封闭式提问,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在特定的领域得出特定的答复。一般用“是”或“否”即可予以答复。通常在谈判的尾声,用于缩小谈判范围,进行收尾工作。
2.2.3 答的技巧
如何才能做出较好的回答,最重要的还是实现记下最可能提出的那些问题。在谈判之前,先扮演一个挑剔的角色去对问题作出联想表演,准备如何回答那些难对付的问题。你考虑的时间越长,想出的回答会越完美。但是,我们无法预知对方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更多的时候谈判的回答是一场即兴表演。在谈判中,谈判人员的每一句话都负有责任,都将被对方看作是一种承诺。回答不当易使己方陷于被动,这都要求谈判者回答问题时要有艺术性和技巧性。
2.2.4 叙述的技巧
商务谈判中的叙述就是基于己方的观点、立场和方案等,通过阐述来表达关于参加本次谈判的基本观点和意见,使对方有所了解。从内容上可分为开场阐述和总结陈述两种。开场阐述是各方对己方谈判观点的第一次陈述,通过对谈判观点的介绍,说明己方参加投票的基本立场及要求。总结陈述则是在谈判的各个阶段或全部谈判结束前作的陈述。一方面它要对取得的成果进行肯定性总结,另一面还要为接下来的谈判打好基础。
2.2.5 辩的技巧
在商务谈判中,由于利益、立场的差别,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观点的对立,辩论则能使这种对立得到沟通和解决。谈判中的讨价还价就集中体现在辩上。
2.2.6 说服的技巧
谈判中能否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是谈判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说服是谈判过程中最艰苦、最复杂,同时也是最富有技巧性的工作。那么在谈判过程中,谈判者应当如何说服对方,顺利达成协议呢?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论述这个问题。
(1)创造说服对方的条件。
①要说服对方改变初衷,应当首先改善与对方的人际关系。
②在进行说服时,还要注意向对方将你之所以选择他为说服对象的理由,使对方重视与你交谈的机会。
③把握说服的时机。
(2)说服的一般技巧。
取得对方的信任,不要只说自己的理由。
从谈话一开始,就要创造一个说“是”的良好氛围,而不要形成一个“否”的气氛。
努力寻求双方的共同点。
强调彼此利益的一致性。
不要直接批评、责怪、抱怨对方。
要诚挚地向对方说明,如果接受了你的意见将会有什么利弊得失。
说服要耐心。
说服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
不可用胁迫或欺诈的方法说服。
运用经验和事实说服对方。
2.2.7 协调的技巧
成功的商务谈判都是谈判双方出色地协调的结果。 对于成功的谈判,人们常常用这样一个例子来描述:某一家庭有两个男孩,有一天兄弟俩为吃一块蛋糕而争吵起来,谁都想多吃一点,而不愿平分,为此闹得不可开交。他们的父亲向他们建议:由一个孩子先来切蛋糕,他愿意怎么切就怎么切,另一个孩子则拥有优先挑选的权力。两个孩子都觉得这个建议挺公正,就接受了,结果,兄弟俩高兴的地分完蛋糕。这样,既满足了双方的需求,又维护了双方的关系,同时又不毫不费事地解决了矛盾,所以谈判的效率很高。
3 商务谈判的语言特性
关键词:广告受众;艺术设计;受众态度;广告说服
中图分类号:J05-05文献标识码:A
Audience Attitude and Advertisements' Persuading Strategy
LI Lei
广告通过影响受众心理来说服受众和引起受众购买行为,广告受众的行为受其态度左右,因而了解广告受众态度的形成和改变过程是有效广告的必然要求。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商品和服务同质化,广告充斥我们生活的今天,对受众态度的了解和分析是广告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是探究广告传递、引发共鸣的关键所在。广告通过对受众的引导,使之产生积极的态度,进而引起受众购买行为。
一、受众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①态度作为受众的一种心理现象,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广告对受众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作用模式,即:认知反应-情感反应-意志反应模式。
广告界有这样一句话:“成功地吸引注意,等于产品推销出了一半。”引起受众的极大注意,是所有商业广告取得成功的基础。广告首要的是能吸引受众的注意。注意是心理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具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大特点。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的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不同,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形式。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为客观刺激物本身,如增大刺激物的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增大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刺激物的活动、变化和新异性。“香奈儿-5号香水”、“耐克-不打不兄弟篇”的广告形象,就是通过颜色、形象的强烈对比吸引受众,凸显视觉张力作用。另外,人的内在主观状态是实现有意注意的条件,它包括人对事物的兴趣、需要和态度,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状况,以及人的知识经验等。
受众接受广告作品时的审美感受是感觉、知觉、联想、想像等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化的过程。广告设计师利用审美状态下的真实,形成视觉感受的连续、秩序、节奏和韵律;或者通过特定的色彩、造型,形成视觉感受的位移和转换,或者产生通感。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概括性、相对性和恒常性的特点,对广告最具意义的,是知觉的选择性。受众对遇到的广告刺激会下意识地进行选择,如产品的特性、包装设计、色彩、形状、商标、名称、广告与广告节目的设计、模特儿的选择、广告节目的播放时间等,都会对受众的信息接收产生影响。如清凉润喉药品“金嗓子喉宝”,其广告使用清凉的色调,让人看过有清爽的感觉。
态度的形成过程中,认知是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诉诸感知觉,唤起注意;创造印象,增强受众记忆。情感是伴随认知产生的,广告设计需赋予特色,激发受众兴趣,诱导意念,刺激欲望。认知结果和情感将坚定消费信念、促成受众行动,这就是态度形成和改变的全过程。有效的广告说服就应通过对受众的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影响,说服受众,促进购买行为。
二、广告说服策略
有效的广告说服策略主要有合理性说服、情感性说服、符号性说服等。
广告的合理性说服策略,即通过事实性信息,传达商品的固有属性给受众带来的实际利益,对受众进行说服。可采取的策略有:广告简洁,适当减少广告识记材料的数量,减少受众的记忆负担;充分利用形象记忆,赋予广告鲜明特征,令人过目难忘;利用广告信息的适度重复与变化重复,合理编排广告重点记忆材料的系列位置,强化记忆;利用意义记忆等方式,帮助受众记忆。如在传递某医院的救助电话“958958”的广告信息时,特意在号码后标注:“救我吧救我吧”,让受众理解广告的内容,主动帮助受众记忆。广告要通过技巧,创造激发受众的需要。“舒肤佳”香皂找到了“除菌”的新颖沟通点,发现了受众对“洁净”的潜在需求。M&M巧克力豆广告“只溶于口,不溶于手”,广告诉求在产品功能上;某吉普车广告则对汽车的性能逐条介绍,引导受众购买该汽车是明智之举。
广告的情感性说服策略,是利用情感联想产生广告移情效应,通过情感联想影响受众对广告的态度和转化使用经验,从而影响对商标的态度,进而影响对商标的选择,做出积极购买行为的说服策略。②其心理反应模式则是受众根据自己的主观标准,如个性、兴趣、期待、经验等来选择广告信息,使信息带有浓重的个人色彩。如“雀巢”咖啡的电视广告中,在好友聚会时,“雀巢”咖啡被主人当作招待朋友的饮料,在充满友谊、和谐、亲密的气氛里,“雀巢”咖啡被赋予了感彩,赋予了象征意味:“雀巢”咖啡是亲朋好友聚会时,增进情感和友谊的最佳饮品。情感在广告传递过程的作用是,影响认知,影响态度,转化经验,影响商标。③
广告的情感性说服策略,可通过各种媒介传递出的广告信息,运用对比、象征、夸张、幽默等艺术表现手法,选择诙谐、刺激、优美等表现风格,生动揭示商品内涵,创造出情趣盎然的情境氛围,引起受众的共鸣。如“万宝路”香烟广告中骑马驰骋草原的西部硬汉形象,吸烟者会将自己渴望做个“有个性、自由的男子汉”,与广告赋予的形象产生情感共鸣。另外,在选择否定性情感诉求策略时,要注意对广告受众产生的刺激强度,如“螨婷”牌化妆品在广告中出现寄生在人脸部的密密麻麻的寄生虫,看后令人恶心生厌,令受众产生恐惧回避的情感反应。
符号性说服策略,是对广告受众的社会性心理的说服策略。是运用设计的符号性意义引导说服受众趋向预期的态度和行为。④符号化的商品体现的不仅是实用价值,更多地承载了商品拥有者的社会属性和文化期望,人们可以根据受众拥有物对其进行类型、等级的划分。这种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就是商品的符号价值,而为了某种社会地位、名望、名誉而进行的消费称为符号消费。⑤如“劳力士”手表、“力士”香皂都以名人来彰显它们的性能与持久性,多年来一直运用“名人效应”维持它们的极品地位。耐克广告“Just do it”,李宁品牌广告“Anything is 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广告语很符合青年人感性、执着、自信、个性的生活主张,展现出年青人无所畏惧、拼搏向前的信念和追求。流行与时尚就与此有关。在经济发展的稳定时期,人们追求更能满足自己归属与爱、尊重、地位、自我实现需要的感性商品。所以我们要重视广告设计的符号性说服对受众的态度影响和转变。
广告的合理性说服、情感性说服和符号性说服策略,在广告设计中很难截然分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和改变受众态度。
① 柳沙编著《设计艺术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
② 舒咏平主编《广告心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5页。
③ 蔡嘉清著《广告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1.1商务谈判的概念理解
商务谈判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商务谈判,经济活动便无法进行。小到生活中的购物还价,大到企业法人之间的合作、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技术交流,都离不开商务谈判。
那么商务谈判有哪些具体特点值得我们学习注意呢?
1.2商务谈判的个性特点
商务谈判是一项集政策性、技术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社会经济活动,除了具有一般谈判的共性外,还有其个性特点,表现在:
(1)商务谈判以经济利益为目的。
(2)商务谈判以价格谈判为核心。
1.3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商务谈判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
(1)商务谈判是商业交易活动中的桥梁和纽带。
(2)商务谈判有利于企业获取市场信息,为企业的正确决策创造条件。
(3)商务谈判是企业树立形象的重要手段。
(4)商务谈判是企业实现经济目标、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5)商务谈判能够提高管理水平。
2商务谈判的语言技巧
2.1商务谈判的沟通艺术
商务谈判的语言技巧表现在谈判者之间的语言沟通,贵在信息的交流,只有双方或多方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表示,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有效的沟通是商务谈判成功的前提。口头语言、书面文字和行为动作都是沟通的载体,它们帮助谈判双方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增进了解、加强认识。口头沟通是有声语言沟通方式,它主要通过信件、电子邮件、传真、备忘录、会议纪要等基本方法来完成。
2.2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
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也称自然语言,有声语言是指通过人的发声器官表达的语言,一般理解为口头语言,这种语言借助人的听觉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它主要是通过谈判者之间的听、问、叙、辩、说服等基本方法来完成的。谈判中有声语言的要求:准确性、表述清楚、注意用词。
2.3谈判中有声语言的沟通技巧
商务谈判中的有声语言主要是通过谈判者之间的听、问、答、辩、叙、说服等基本方法来完成的,沟通有效与否取决于以上方面的综合表现。当然涉及到听、问、答、辩、叙述、说服等各方面的技巧。
2.2.1听的技巧
听的技巧表现在就是指谈判者要善于倾听,要有耐心地听对方的发言,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阐述自己的情况,反驳对方的不同意见。其实成功的谈判者50%以上的时间是用来听的,他们仔细倾听,获取大量的宝贵信息,增加谈判的筹码。
2.2.2问的技巧
“问”是商务谈判中谈判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问可以发现对方的需求,掌握对方的心理。在商务谈判中,“问”主要分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大类。所谓开放式提问,是指具有广泛答复的问法,通常无法采用“是”或“否”等简单的措辞作答复。通常在谈判开始时使用,引导对方多说,进而获取相关信息。所谓封闭式提问,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在特定的领域得出特定的答复。一般用“是”或“否”即可予以答复。通常在谈判的尾声,用于缩小谈判范围,进行收尾工作。
2.2.3答的技巧
如何才能做出较好的回答,最重要的还是实现记下最可能提出的那些问题。在谈判之前,先扮演一个挑剔的角色去对问题作出联想表演,准备如何回答那些难对付的问题。你考虑的时间越长,想出的回答会越完美。但是,我们无法预知对方可能提出的所有问题,更多的时候谈判的回答是一场即兴表演。在谈判中,谈判人员的每一句话都负有责任,都将被对方看作是一种承诺。回答不当易使己方陷于被动,这都要求谈判者回答问题时要有艺术性和技巧性。
2.2.4叙述的技巧
商务谈判中的叙述就是基于己方的观点、立场和方案等,通过阐述来表达关于参加本次谈判的基本观点和意见,使对方有所了解。从内容上可分为开场阐述和总结陈述两种。开场阐述是各方对己方谈判观点的第一次陈述,通过对谈判观点的介绍,说明己方参加投票的基本立场及要求。总结陈述则是在谈判的各个阶段或全部谈判结束前作的陈述。一方面它要对取得的成果进行肯定性总结,另一面还要为接下来的谈判打好基础。
2.2.5辩的技巧
在商务谈判中,由于利益、立场的差别,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观点的对立,辩论则能使这种对立得到沟通和解决。谈判中的讨价还价就集中体现在辩上。
2.2.6说服的技巧
谈判中能否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是谈判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说服是谈判过程中最艰苦、最复杂,同时也是最富有技巧性的工作。那么在谈判过程中,谈判者应当如何说服对方,顺利达成协议呢?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论述这个问题。
(1)创造说服对方的条件。
①要说服对方改变初衷,应当首先改善与对方的人际关系。
②在进行说服时,还要注意向对方将你之所以选择他为说服对象的理由,使对方重视与你交谈的机会。
③把握说服的时机。
(2)说服的一般技巧。
取得对方的信任,不要只说自己的理由。
从谈话一开始,就要创造一个说“是”的良好氛围,而不要形成一个“否”的气氛。
努力寻求双方的共同点。
强调彼此利益的一致性。
不要直接批评、责怪、抱怨对方。
要诚挚地向对方说明,如果接受了你的意见将会有什么利弊得失。
说服要耐心。
说服要由浅入深,从易到难。
不可用胁迫或欺诈的方法说服。
运用经验和事实说服对方。
2.2.7协调的技巧
成功的商务谈判都是谈判双方出色地协调的结果。对于成功的谈判,人们常常用这样一个例子来描述:某一家庭有两个男孩,有一天兄弟俩为吃一块蛋糕而争吵起来,谁都想多吃一点,而不愿平分,为此闹得不可开交。他们的父亲向他们建议:由一个孩子先来切蛋糕,他愿意怎么切就怎么切,另一个孩子则拥有优先挑选的权力。两个孩子都觉得这个建议挺公正,就接受了,结果,兄弟俩高兴的地分完蛋糕。这样,既满足了双方的需求,又维护了双方的关系,同时又不毫不费事地解决了矛盾,所以谈判的效率很高。
3商务谈判的语言特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借助各种媒体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电视、报刊、网络、楼宇、地铁、公交车上等等,人们视野所及之处,都有广告的存在。一则好的广告需要有好的广告语来支撑。广告语是广告的核心内容,它存在于一定的社会之中,是社会用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广告语不仅能很好的传播广告信息,而且有利于通过耳熏目染的作用来解除消费者的戒备心理,调动消费者购买欲,促成实际的经济消费。
在广告语的说服方法中呈现出来的经济目标
一则好的广告创意,其中必然蕴含着有效说服受众的广告语的规律和策略。
1、广告语的定位要准确。在当前广告竞争相当激烈的情况下,要想使你的商品脱颖而出,就必须善于抓住一个突破口,让你的商品树立起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形象。这就需要对商品广告进行准确的语言定位,因为语言文字是广告传播最常用的手段之一,只有在广告用语上精心研究,使之独具特色,富有魅力,方会引人关注,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促成广告主即商家经济目标的实现。现在虽是商品经济繁荣发达的社会,人们仍喜爱物美价廉的商品,如何让广告这把金钥匙成功打开消费者的钱包呢?这就需要在定位广告语时锁定目标消费人群及层次。如徐州维维集团当初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时,就将着眼点定位在“感情投资”这个战略决策上,所确定的广告语是:维维豆奶 欢乐开怀,以亲切、自然、质朴的语言让广大观众在喜悦之中接受了它的宣传,读起来不仅字里行间流露出了真情而且还琅琅上口,听起来动听入耳,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的广告语不仅会获得人们的好感,让人产生深刻的印象,而且还能够缩短商家与消费者的距离,达到说服消费者的目的。只有使用这样的广告语,才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而在广告大战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实现广告主即商家的经济目标。
2、找准广告语的诉求点。即找准诉求目标,那就是以各种方式来打动任何一个可能的消费者,刺激他的消费欲望,并最终达到使之购买特定产品。这个诉求点正是市场缺少、读者需求的,才能在众多的广告语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如IBM的广告语诉求点为“无论是一小步,还是一大步,总是带动世界的脚步”,巧妙地把IBM公司日日进步,带领世界电脑行业前进的形象,用谦虚的姿态巧妙地表现出来,不知不觉中让读者接受了。这些广告语迎合了人们的文化心理,很能打动受众的心,容易引起共鸣,极具劝说功能。
反之,广告语诉求点过多,再没有特色,语言生僻或太专业化,在广告传播时就难以让人记住。例如上海天诺房地产营销公司销售徐州市一家楼盘时,所找的广告语诉求点就太多、太专业化。它所的诉求点是“6H”即健康(Health)、教育(Higheducation)、和谐(Habitable)、欢悦(Happy)、友善(Helpful)、舒适(Hope)。它忽略了当地实际文化层次和消费水平,仅是照搬了大城市一贯的广告传播模式,自然在销售楼盘时很差,最终以亏损很多钱离开了徐州。当然,广告主即商家所预期实现的经济目标也就无法兑现了。
在广告语的说服效果中呈现出来的经济目标
在消费者的一系列决策活动中,广告语具有其他语言所难以具备的强有力的塑造功能,广告语说服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广告能否取得预期目标成功的关键。
1、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增强广告语的说服性。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传统源远流长,在中国做广告,必须牢记这一点,并在有关的广告语中充分地体现出来,近年来颇为流行的“成语广告”、“名句广告”、“诗词广告”以及“对联广告”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表现。成语广告既活泼又深沉,既新鲜又熟悉,既有时代气息又有古典情趣,所以往往能迎合顾客的心理,博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又透露出一种高层次的追求。它最常用的手法是直接选用某个褒扬性的成语来显示该商品的特殊品质,充分利用该成语的原来语义来“自我表彰”,如日立电视机为了显示其产品无论外表还是内在质量,各个方面都无可挑剔因而选用了“无懈可击”这个成语。对消费者来说,这种既含古典文化又有现代社会色彩的广告语,会满足他们在文化心理上的要求。
广告是商战中的一种重要宣传,应该使用对受众表示尊重、理解和诚实帮助的广告语,才能唤起消费者对企业及产品的高度信任感,才具有相当强烈的号召力和说服力。事实上,尊称、谦词、朴实自然的广告语在我国许多商品广告中使用频繁。如:美化您生活的世界!(贸易公司),给您带来春天般的温暖!(空调器)。
2、融入流行文化元素增强广告语的说服性。人们对新鲜事物总是抱有一种好奇心理,特别是在年青人中间,赶时髦、追流行、求新鲜已成为一种时尚。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6期2013年第4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广告语最直接、最敏锐、最迅速地反映了商品市场的动向,因而它总是自觉地、有意识选用一些影视热点、流行歌曲等流行文化元素来增强广告语的说服效果。这样的广告语不仅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力,而且更能树立商家自己品牌的知名度,提升品牌的价值。如使用影视热点和流行歌曲内容作为广告语的例子,一部电影《北京人在纽约》曾经风靡一时,内地第一歌手刘欢的歌声“千万里,我追寻着你”也传唱全中国。当时的央视广告大户孔府集团趁热打铁,顿时一曲“千万里,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再度通过荧屏进入千家万户,其突出强调的那种“回家”的感觉创意至今仍意味深长。可见,理想的广告语,不仅让人们感到亲切、温馨,能调动起思想上的共鸣和交流,并使之过目(耳)难忘,而且应该新鲜、独特,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能刺激起强烈的购买欲望,实现广告主即商家预期的经济目的。
在广告语的艺术表现力中呈现出来的经济目标
广告语要避免冗长繁杂,做到简单精炼,表现出最丰富的形象,传递最多的信息,要有艺术色彩,给人以丰富的想象,让受众在想象过程中获得生动活泼的信息,达到广告主的预期经济目的。因而需要创造者在创作广告语时多通过炼词炼句和巧用辞格来促进认知,找到更能促进受众对广告语传播的信息的理解,以此来提高广告语的艺术表现力。
1、通过炼词炼句来增加广告语的说服性,提高广告语的艺术表现力。有一项调查结果表明,34%的人能记住6字以下的标题,而只有13%的人能记住6字以上的标题,所以广告采用简短、精炼的句式,可以收到好的效果,使人易懂易记,激发起受众的消费和购买欲望。例如 “沟通从心开始”(中国移动),表现了对沟通本质的思考,心与心的交流,是沟通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也是沟通的最高境界,表达了现代社会人们渴望真诚交流的共同心声。
同时,在表现艺术色彩时,广告语还要通俗顺口、富有个性。如某驱虫剂有一句精炼、幽默的广告语:“您不能反咬它,您却能反击它。”这是一个反意的对仗,结构工整完美。仅两字之差,意义却大变。蚊子咬人,给人造成烦恼和不安。怎么办?广告幽默地告诉您不能反咬它,最好的办法是用驱虫剂予以反击。这种简短有趣的广告语给人以启迪和回味,较之直露的语言表述对广告的成功往往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2、通过巧用辞格来增加广告语的说服性,提高广告语的艺术表现力。广告语必须采用多种修辞手法,突出优美性,使人在享受美的感觉的同时产生购买兴趣。这就需要在确定对外广告语时,语言要讲究声韵格律,叠音、平仄、押韵等,因为只有使用如比喻、对比、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回文、顶针、拈连、双关等各种修辞方式的广告语才能有效传播商品信息,促进销售,实现广告主即商家既定的经济目标。如北宋大文豪坡被贬谪到海南岛詹县时,应一个做油馓子的老婆婆之邀,写过一首广告诗:“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这首诗形象的比喻,写出了馓子色鲜、酥脆的特点,人们听后馋涎欲滴,争相购买,从而使老婆婆生意大增,馓子供不应求。
现在,由于受众对广告虚假夸大以及硬性广告的厌倦,单纯侧重宣传产品的质量、性能的广告往往会引发受众强烈的逆反心理,广告语应该更倾向于谨慎委婉的“软买”尽可能避免生硬的“强买”,通过其独特的构思、巧妙的选词,让人们产生联想,加深对产品的印象,吸引受众注意力。如 “脑轻松,让学习轻松一点,考试胜人一筹”,抓住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和他们对孩子学习压力过重的焦虑心情,激发了他们对“脑轻松”的购买欲望。
(一)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如果懂得运用语言艺术,那么幼儿就会感觉教师和母亲一样是那么的慈爱,也会感受到在班级这个大家庭是比较温暖的。幼儿有了懂得运用语言艺术的教师,他们幼小的心灵会感到无比幸福的,会更加健康成长的。
(二)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幼儿阶段,孩子对于新颖的东西充满兴趣并且十分乐意主动学习,所以我们更要成为一名懂得运用语言艺术的教师进行教学,为幼儿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氛围。当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时,会以尊重幼儿为前提,这样幼儿的人格尊严会受到保护,幼儿也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幼儿会认真听取教师的教导,这样的班级氛围不是严肃的、紧张的,而是和谐的温暖的。
(三)落实幼儿的主体地位
许多老师将自己放在教育的主体地位,一味强调自身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而对于幼儿的内心感受和学习效果却缺少关注,因此,必须要加强幼儿主体地位。教师在运用语言艺术进行教学时,会用商量型的管理策略,采用民主协商的方式,这样幼儿在班级中扮演的不再是一个只被管束的角色,而是扮演了一个有话语权的角色,幼儿的主体地位就得到落实了。
二、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艺术应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性原则
幼儿的自控力是比较差的,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所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应该尽职尽责。教师应该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勇敢地克服困难。还需要用耐心和幼儿交流,保证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多教师在一开始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是信心满满的,但是在和幼儿相处一段时间后就没有耐心了。这样的工作态度是不可取的,所以教师应该遵循坚持性原则,通过自己的坚持不懈,得到大家的认可。
(二)鼓励性原则
教师应该认识到鼓励对于教育幼儿的巨大作用。幼儿的年龄虽然小,但是虚荣心也是比较强的。在幼儿学习时,教师如果能够给幼儿进行积极的鼓励,幼儿在学习中就会充满动力,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幼儿教师教育幼儿要遵守课堂纪律后,发现幼儿按照教师的规定做了,幼儿教师可以表扬幼儿的这种行为。
三、幼儿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艺术
(一)教师运用说服幼儿的语言艺术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做的一项工作是说服幼儿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如果教师没有说服的语言艺术是很难说服幼儿改正错误的,反而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1.教师在说服幼儿时需要做到以情动人教师在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幼儿的角度,拉近心与心的距离。教师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幼儿进行语重心长的谈话,让幼儿感到自己被重视,和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幼儿就可以接受教师的教育。2.教师说服幼儿时要以理服人教师需要给幼儿讲清道理,让幼儿明白道理,这样才能得到幼儿的认可。
(二)教师运用和幼儿交谈的语言艺术
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只有把幼儿当成被关注的对象,才能让他感受到被尊重,幼儿才会有快乐的感觉。所以教师在和幼儿交流的时候应该围绕幼儿展开谈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赞美是最好的动力,如果教师的谈话是幼儿感兴趣的,这样就可以吸引幼儿对谈话的兴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很多幼儿的自尊心是比较强的,如果教师直接给幼儿指出不足是很容易伤害幼儿的自尊心的。教师可以利用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吸引幼儿,然后进行教育。有的幼儿唱歌比较好,教师适时加以鼓励,这样幼儿就有一种优越感,从而对老师赞美的东西更加感兴趣,进步会更大。
(三)教师运用帮助幼儿克服交往障碍的语言艺术
在实际工作中,幼儿在游戏时也经常出现这些请假:有的是自己玩自己的,有的虽坐在一起却很少相互合作和交谈,甚至还会有一部分孩子因为争抢玩具而出现吵闹现象。当幼儿发生交往冲突和障碍时,作为教师不要急着参与评价和硬性指导,要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孩子们通过争论、评价,以及七嘴八舌的讨论等都会学会交往的新技能。孩子们在交往中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因此在处理幼儿交往冲突时经常采取冷静、淡化的态度,鼓励和启发幼儿自己解决问题,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交往。比如,有一天区教活动时,一个幼儿跑来告诉我说一个幼儿不让他搭房顶还拆了别人的建筑,委屈得眼泪都快出来了。教师在对情况进行了了解后,知道是两人意见不一造成的,当时就故意轻描淡写地说:“这么个小问题呀,你们商量一下怎么解决吧,我想用不着我帮忙,对吗?”说完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们,他俩互相看了一眼:“那好吧”。过了一会儿他俩兴奋地拉我去看,嘿,一座很漂亮的大厦建成了。试想如果我当时强制性地批评其中一个幼儿,或者是主观上提出指导意见,那么我想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件好作品,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失去交往的机会。
(四)教师运用鼓励的语言艺术
从态度这一视角来看,师德教育的目的:一是强化在职和未来教师已有的、正确的与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的认识;二是改变他们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对职业及教师职业道德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增强其对教师职业的情感体验,从而为他们树立职业理想,践行师德规范奠定思想基础。高水平、高质量的师德教育能够达到上述目的,而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讲授、示范、激励的方法,不失为一种富有生命力、效果显著的教育方法。下面笔者就依据上述态度改变理论,对这一方法的成功因素进行分析。
说服者的至真、至善与至美是提高其可信度的保障
师德的讲授者在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中,就是说服者。他的作用就是促使说服对象发生态度改变。霍夫兰德通过实验表明:一个对某问题享有声誉的人总比无声誉的人更能引起更多人的态度改变。[4]也可以这样理解,说服者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而可信度低,必然影响其说服效果。考察说服者的可信度,可以有多个维度,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人们对传播者的评价常基于三个特征:他的知识和正确性、他的可靠和诚实程度、他的意图。说服对象如果认为说服者学有专长、可靠诚实、意图公正,就会对说服者产生喜欢、认同的积极情感,说服对象对说服者的这种好感就会泛化到他所传播的说服信息上。反之,说服对象就会产生心理阻抗,拒绝合作和情感参与,即使迫于外在压力而表面上假装服从。[5]可见,说服者在传道与行道时的权威性、人格魅力及其动机在促进说服对象的态度改变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为年轻教师或师范生讲授师德可以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说服者”具备了上述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第一,讲授教师的权威性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揭示了这样一个现象:让人们阅读内容完全相同的说服教育材料,当注明作者为该领域的专家时,许多人的态度在说服材料的影响下发生了变化;而当注明作者为普通人或其它领域的学者时,说服材料产生的影响就比较小。[6]明专家权威与其他人相比,更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他们对事物的看法更具有说服力。换言之,具有权威性的说服者比不具权威性的说服者更能引起说服对象态度的改变。讲授师德的教师具有权威性,即具有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其权威性来自于他们在中学教育领域的学识、经验和资历。一般来说,能够承担讲授师德的教师,往往具有多年教育实践经验(包括有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历);有献身教育事业的崇高师德;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和创造性教育理念。而且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换言之,只有三者兼备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即名师,或者说是教育的专家,才具有讲授师德的资格。就他们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功底而言,由于他们长期工作在教育第一线,对中学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又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教育经验,所以,他们向年轻教师或师范生传递的信息,具有真实性、可信性;不仅如此,由于他们有着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功底以及其他的相关知识,所以,他们能够从教育实践中发现规律,同时,将师德原则和规范很自然地融入他们的教育实践之中,并且能够把他们对师德的认识、感悟很好地表达出来,帮助年轻教师或师范生解决思想上、认识上以及价值观上的困惑。这又使他们的讲授不同于一般的师德事迹报告,不仅具有实践性,而且具有理论性、深刻性和引导性。这些决定了他们的讲授内容具有权威性,为年轻教师或师范生所信服。
第二,讲授教师的人格魅力所谓人格魅力指的是一种对人、对社会的影响力。但它所凭借的不是权位,不是个人对物质财富的占有,而主要是一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也就是道德人格。这是说服者自身所具备的,能够对说服对象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对于讲授师德的教师来说,正是由于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他们用自己的德性与德行诠释了作为教师应有的师德品质和境界,为年轻教师或师范生树立了一个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能够学习、可以超越的师德形象。所以,他们的师德教育可以获得成功。师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它要把社会所倡导、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体悟、实践、升华的师德规范,传承下去。其所凭借的力量,主要不是知识载体,而是教师本人传道、体道、行道融为一体的人格载体。虽然这些内容要借助讲授教师的各种语言表达出来,但它是以教师的道德人格作为基础的。这对于师德教育至关重要。客观地说,践行师德是与付出、奉献联系在一起的,它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只有这样践行了,才能对师德有切身的感悟,进而才能升华对其价值的认识,也才有资格讲授为师之道。否则,师德教育就同一般的知识教育没有区别,甚至,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讲授师德的教师,只有自己无愧于师德形象,才能激发年轻教师或师范生对师德的追求。而那些优秀教师,正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师德高尚,所以,他们在年轻教师或师范生面前一站,就是最实际的师德教育。从目前来看,这样的方式在师德教育中,具有独特性,很难用其它方式所替代。
第三,讲授教师分享美、传播美的动机如前所述,作为说服者,其动机如何,也是影响说服对象改变其态度的重要因素。如果说服者的动机非常纯正,就是为了改变说服对象的态度,而且,在其说服教育中,能够让说服对象感受到他们的平等、真诚、信任,那么,说服对象会因说服者的善良动机而产生对他们的信赖,进而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地按照说服者的期望改变自己的态度。这就是成功的说服教育。笔者所在高校,自1984年至2007年,在长达20多年的师德教育中,先后聘请了30余位北京市中学的校长、全国优秀班主任、高级教师、教育研究和行政部门的专家学者,为师范生讲授教师职业道德。这些教师把自己在师德实践中产生的、对师德美追求而形成的美好的情感与幸福的感受,以愉悦的心情与师范生分享,激发师范生对教师职业、对学生的热爱之情。在此基础上,把教师应有的美德、美的语言、美的行为传播到师范生的心里,为他们将师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外化为行动,奠定基础。这种与师范生分享美,为师范生传播美,进而培养师范生成为师德美的传承者的动机与目的,使得这些授课教师,为了师范生的培养、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克服种种困难,风雨无阻,按时为学生授课,而且不计报酬,不讲条件,高水平、高质量地上好每一节课。有的教师还与学生建立了联系,在课下继续教育工作。其中有的教师整整坚持了20年,甚至更长时间。这种热情、敬业与奉献的精神,令学生钦佩、感动,也足以使学生信服。从一定意义上说,授课教师的至真、至善与至美决定了他们在说服对象中的可信度,因而使师德教育的顺利进行有了切实的保障。#p#分页标题#e#
说服信息的针对性、符合说服对象的需求性是说服成功的关键所在
师德教育内容在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中,就是说服信息。如前所述,在师德教育中,讲授教师是最主要的信息源。他的权威性、可信性、人格魅力越高,对于说服对象态度的改变,越有效果。而霍夫兰德在实验中还发现了另外一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传播者)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表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7]也就是说,在说服对象认可说服者的前提下,说服内容如何就成为影响说服效果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必须考虑信息的传递方式。这就要求说服者做到两点:一是,选择好信息内容;二是选择好信息传递的方式。在师德信息的选取与传递方式上,授课教师可以围绕着师德规范,从自己多年教育实践中亲身经历的、其处理方法最能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个人的师德境界、高超的教育艺术的教育案例中;从自己在教育实践中有过教训的案例中,选择对年轻教师或师范生最有价值的案例,作为主要信息内容。在讲授过程中,将师德理论与师德规范有机地融合进去,使说服对象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讲授教师的影响,为而后的理论提升做好铺垫。这种信息内容与传递方式,能够为年轻教师或师范生理解和践行师德规范创造条件。同时,也是教育内容的性质所致。
本文所涉及的师德教育的说服对象是对教师工作的性质、特点缺乏全面了解的师范生或刚刚入职的年轻教师。由于缺乏教育实践,他们对师德规范的内容及践行的意义理解不够,感悟不深。同时,师德本身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这就决定了讲授教师不能仅仅从理论层面对师德内容进行阐述,还要为年轻教师或师范生提供丰富的、不同类型、具有正反两方面意义的教育案例,供其思考,使他们从中体会教育的复杂性、学生的多层次性、教育方法的艺术性,进而明确一点,师德是教师从教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处理各种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有对学生爱的情感。在此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多种教育方法以助学生成长。换言之,讲授教师要为年轻教师或师范生认识和践行师德搭建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他们可以从感性认识入手了解师德,随着教师的讲解不断地思考,进而把对师德的认识上升为理性,升华为信念。在这个过程中,转变态度或形成自己新的态度。例如:师爱是师德的核心、教育的基础。这个道理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师范生一听就明白,但他们缺少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优秀教师可以从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例讲起,帮助他们理解什么是师爱及其价值。一位优秀老师曾经给师范生讲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女生因青春期情感失控,险些轻生。怎样帮助她振作起来,开始新的生活。这位老师尝试了很多方法,但都没有见效。正在这时,有学生告诉老师,她喜欢剪纸。于是,这位老师急忙跑到几个同事家,给她借了不少剪纸资料。她见后果然喜欢。为了提高她的制作工艺水平,老师又为她买了其它的制作工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的作品还在区工艺美术展览上获了奖。
于是老师又引导她把精力转向学习,渐渐地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在此基础上,老师又通过大量的事例启发教育她,帮助她正确把握青春期的心理和感情。通过一系列艰苦的工作,这个学生重新振奋了精神,在各方面取得了进步。这位老师的讲述为师范生创设了一个个教育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资料,使他们从中感受到了一个优秀教师对学生的爱和无私的奉献。在此基础上,老师又从理论的视角引导师范生思考师爱的价值。进而让师范生体会到,师德不仅是规范,它还是一种智慧;是教师工作的推动力量。它不仅具有教育价值、社会价值,也具有个体价值。是值得教师终身追求的。这种在事例中渗透理论的方法、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往往还富有情感的感染力,使听者身临其境般地感悟师德的魅力。在对师德有了一个比较全新的认识之后,他们态度的改变也就成为必然。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到,要改变说服对象的态度,信息内容的选择与传递非常关键。就师德教育而言,它要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规范的确定性与践行的灵活性的结合;传递内容的真理性、时代性与满足说服对象需要的结合。只有精心组织信息内容,精心安排传递方式,才可能促进说服对象态度的改变。此外,还要注意说服情境对说服效果的影响。
说服对象的内心冲突及对内心平衡的期望是促其态度改变的决定因素
年轻教师或师范生在霍夫兰德的“态度改变――说服模型”中,就是说服对象。一般来说,说服对象的态度能否改变,与说服对象的心理卷入程度、心理免疫系统和人格特征等心理特点密切相关。霍夫兰德认为,“人格态度的改变都是在一个人的原有态度与外部存在着一些不同于此的看法(或态度)发生差异造成的,这种差异会产生压力,引起心内冲突,或称不协调、不平衡、不一致,为缩小这种差异,减少压力,人具有恢复心理协调的能力,其方式之一是接受外来形象,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方法之二是采取各种办法去否定或抵制外部影响,以维持原有态度,这些抵制的办法有:贬损信誉;歪曲信息;掩盖拒绝。[8]依据上述观点,作为说服者就要了解说服对象,包括:他们在接受说服教育之前,对态度对象的认知状况、情感状态、价值取向;现有态度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心理需要,等等。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能够引发他们内心冲突的信息并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引导说服对象相信说服者的观点是正确的,予以接受,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也为说服对象的态度改变,提供了理论依据。如前所述,费斯汀格认为,认知不协调在认知系统中是一种常态,但人都有一种保持心理平衡的需要。因此,“当你同时持有两种或多种在心理上不一致的认知时,你就会感到认知失调。此时,它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不适和压力,其程度取决于这种不协调对你生活的重要性。由于你无法改变你的行为(因为你已经完成了,或者当时的形势压力太大),于是你只好改变你的态度。”[9]
可见,态度的改变是基于认知不协调。因此,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作为说服者就要创设条件,使说服对象产生认知失调,进而引发他们的内心矛盾。为了减轻或消除矛盾,他们会做出努力减少失调,即通过改变认知或改变行为,也可以增加新的认知,以达到协调状态。优秀教师讲授师德所以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运用了上述理论。具体而言,授课教师在把握年轻教师或师范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状况的基础上,通过他们理论联系实际、以情激情、以理服人的讲授,引发了说服对象内心的不平衡,也可以说是认知不协调。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在他们的内心产生了“不足之感”多数师范生从一进入大学就明确自己将来要从事教师职业。但在大学期间,由于还没有完整的从教经历,所以,对于师德缺少全面的实践与体悟。同时,对于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心里没底。因此,他们希望了解师德规范,更希望知道在教育工作中,如何践行师德。这就是他们在接受师德教育前的心理状况。对于新入职的年轻教师来说,在践行师德规范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种种问题。#p#分页标题#e#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的特点
(一)言之有理的特点
班主任在处理问题应注意凡事以理为先,尤其在与小学生进行交谈的时候,班主任的话必须做到有道理,否则很难使小学生信服。在具体的话语中,应具有紧密的逻辑,能够将事实经过进行完整的阐述,也能够将此次事件中的利弊向小学生表述清楚,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今后应该怎么做等。在班主任讲道理的过程中切记不要一直自说自话,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观察学生的情绪,尽量使自己与学生均在平静的状态下进行交流。
(二)言之有别的特点
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其无论在性格方面、心理方面或是学习方面均会存在巨大的差异,鉴于此种情况,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则应做到言之有别,这与因材施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小学时期学生的三观还未完全形成,难以很好地理解自己各个行为能够造成怎样的后果,此时班主任要做的就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语言、行为是否存在不当之处。但在此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到因人而异,毕竟同一个方法未必对每一个学生均能够起到作用,如有些学生天生倔强,班主任以严厉的管理模式对其往往难以发挥作用,此种情况下班主任则必须采取其他的方法。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的应用
(一)与学生交谈的语言艺术
通过对小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可以发现,小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渴望得到大家的关注,在与小学生进行交谈的过程中,班主任应意识到这一点,并围绕该方面开展管理工作。如,在教学中发现某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好,成绩直线下降,并且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总是显得暴躁,此时教师应做的不是盲目地批评该学生,而是要与其进行深度的交流,例如,班主任可以对该学生说,我观察了你几天发现你的学习状态越来越不好,是否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或是否身体不舒服?如此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被关心,也就能够促使其讲出原因。
(二)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语言艺术
小学生往往因冲动而打架,或是因过于沉迷电子设备而忽略了学习,在此种情况下班主任必须对其进行说服教育,否则只会使情况越来越糟。在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时,教师要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便于找到学生发生此种情况的原因,另外,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理服人,而不是利用生硬的班级管理制度来规范学生,否则只能使学生更加反感,只有将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做到换位思考,才能够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并起到说服教育的作用。
(三)拒绝学生无理要求的语言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