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卫填海作文

精卫填海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精卫填海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精卫填海作文范文第1篇

今天,我们学习了《精卫填海》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相传,炎帝的女儿女娃去 东海玩耍,,不幸被波涛汹涌的大海吞没,女娃死不瞑目,怨恨不绝。最后化成了一只叫精卫的小鸟,整天忙忙碌碌的衔着小树枝和小石头,丢进东海,立志要把浩瀚无垠的东海填平。想象一下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几千年过去了,精卫终于把东海给填平了。

看了精卫的故事 ,我不禁想到了爱迪生,他发明了一千多种东西,每样东西都经过了无数次实验才发明出来。想想精卫鸟,想想那些科学家,再想想自己,发现自己差远了。精卫那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精神令人佩服,鼓舞着人们奋发向上。

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恒心。有信心。有决心。再加上坚持不懈的精神,就一定可以完成这一件事情的。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们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平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我要像精卫鸟一样,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学习。

精卫填海作文范文第2篇

朦胧中,我听到了你的声音,仔细一看,噢是你——文天祥。我紧跟其后,只见你走到悬崖边上,振臂高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时的你整日被幽禁起来,无任何自由而言,身为右丞的你怎奈何得了金人铁骑踏上宋的辽阔土地,将宋子民变为奴隶。

当元世祖忽必烈派元丞去劝诫你时。元丞让你给他下跪时,你竟不碍于时局,告之:“吾为南丞,汝为右丞,南北之丞,何足跪之”气的其仓皇而走,而后,忽必烈多次派使臣去劝解他,但多次未果。

你依旧不为之所动,整日闲所适得,真如岳飞所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般的壮志凌云。

一群孤雁,一段幽笛,难鸣天祥心中之志哉。你难忘亡国之耻,正如陆游所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走着走着,只见你顺崖边向东逝去,一缕白发轻轻的抚着你的面,你心中的怒火无人能知,但你依旧思念故国,正如陆游在临死前所言:“家祭无忘告乃翁。”

真如一只青鸟从崖边掠过,将天籁之音从东方带来,滴滴洒落,颗颗晶莹,噢,那只青鸟便是你精神的化身。就如精卫填海的那份执着,就如愚公的无私,就如晏子的舍身为国护法。一点一滴,难忘已哉。

渐渐地,你离我远逝,虽时局动荡,但你依旧那么灵敏,那么睿智。难忘已,那一阵阵振臂的高歌,描绘了你对亡国亡民的思念之情,真如张养浩所言:“赢,百姓苦;输,百姓苦。”

一阵青烟掠过,你消失在了崖边,“士为知己者死。”恰似卧龙的坚贞,岳飞的精魂。噢,不,你又把它升华了,难忘哉。

是你——文天祥使我懂得了坚贞的含义,是你是我懂得了什么是忠于职守,一字一珠,一点一滴,见证了那一段痛苦不堪的历史。

只把长歌当哭。

精卫填海作文范文第3篇

那时正值暑假,每天天刚蒙蒙有点亮色,父亲便用他那二八式大自行车载着我向城里驶去。道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绿盈盈的庄稼地,田地里野花香味混合着湿润泥土的气息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让人心旷神怡。

一向为人师表的父亲对我的教育从不敢有一丝懈怠,同时也为也排遣长途的孤寂,在每次往返路途中,他都要给我讲成语典故或是一些名人传记,然后让我再用哪些成语遣词造句。每次进城治完病后,他还会带我去一个景点参观玩耍,然后回来要求我把在城里的所见所闻再写成作文。起初我是十二分的不情愿,但因为惧怕父亲的威严,还是照父亲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做了。再后来,我竟然逐渐被父亲绘声绘色的讲述给征服了,像着了迷似的,有点无法自拔,由最初的被迫接受到后来自己的主动请求。由心不在焉到聚精会神。一路上,如果没有父亲的讲述,我就像干旱的庄稼缺少了雨水的滋润一样,没有一点活气。通常在未出门前就缠绕着父亲给我讲了。

一路上,我趴在自行车的前架上,早已无暇顾及路边的花花草草及行人车辆,父亲的讲述把我的思绪带入到了另一个天地。时过境迁,每次忆起当时的那种情景,内心仍旧会情不自禁地涌出一种别样的温馨。

从父亲每日的讲述中,我了解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典故和历史名人:从“精卫填海”、“铁杵磨针”我学习到了做事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从“夜郎自大”懂得了谦虚谨慎;从“高山流水”知道了友情的来之不易;从“约法三章”懂得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精卫填海作文范文第4篇

即文章要有思想。虽说记叙文写作的关键在于选材,但在多数学生生活面毕竟很窄的情况下,只强调选材的典型性还不能解决问题,还应当让他们学会“挖掘”,学会从日常小事中挖掘出新意、深意来。高中记叙文已不能满足于把事件本身记叙清楚,如果只停留在平铺直叙一个过程,那么叙述得再清晰也是不够的。写作时应当让事件载着自己对生活的关注、认识与思考,展示自身思想成长、升华的过程,并且用恰当的抒情、议论表现出来。其实,只要懂得去开掘,哪怕是最寻常的事,也可以表现出自己富于个性的感悟来,也能给人许多回味与启迪。有时甚至仅是微琐细节,也可以掘出有价值的主题来,使文章因为有思想、有深度而登上新的台阶。若写作时不会往深处挖一挖,即使有好的素材也会写得俗之又俗的。每每读优秀作文,都不难发现,大凡成功之作,其实都是作者生活积淀中形成的独到见解的抒写载体,或是对自己参透的人生哲理的具体诠释。请看几例记叙文中的点旨之句。

1)懒汉不思成材,懦夫不敢成材,庸人不善成材,成材是强者的事业。

2)坚韧是什么?坚韧就是不埋怨命运的坎坷多舛,不叹恨生活的无情磨难,坚韧就是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坚韧就是突破,就是追求,就是创造,就是希望。

3)我要学会忍受,学会把伤痛转移,就像珍珠贝一样,重塑自己的伤口,在伤处磨练出一颗又大又亮的珍珠,闪闪发光,照耀自己的人生。

4)我一直感叹生活于我只是严酷的沙漠,现在才知道,那是因为我心里没有绿洲。

5)那一段充满阳光、鲜花和赞誉的日子已成为永久的历史。它已被我紧紧地收藏在心灵的最底层,因为我明白,它很难成为自己成功之路的一级级台阶,却往往会成为通往成功的一个个温柔的陷阱,使自己在享受心灵的满足时,不知不觉地一步步走向后退。

人们读到这样的文章,犹如与小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一同品味生活,感悟人生,挑战命运,产生心有灵犀的共鸣。而这一点,小学生、初中生一般是无法企及的。高中学生就应该这样,发挥自己生活阅历相对丰富、知识积淀相对深厚,感悟能力较强的优势,有意识地从事件中提升出一些带哲理意味的思想,让它成为记叙文的灵魂而闪耀光彩。

散文因素

即文章读来韵味十足。韵味之一来自真情实意。优秀作文中,凭着它取胜的多乎其多。正如年幼时弹琴只能弹准音符,而长大后可以在音符中传达无尽的意味一样,高中记叙文应该在字里行间蕴含丰富的情感。叙说事件时,不能只是干巴巴毫不动情,不能只是用“笔”去写,而应该用“心”去写,用自己的动情去打动别人,感染别人,把读者牵引到自己创设的特定氛围之中,与自己同喜同悲,同乐同愁。即使文学功底不是很强的学生,只要能将真情倾注于事件之中,渗透于字里行间,也能得到好的表达效果。韵味之二是语言的意味深长。高中记叙文的语言除了具备初中时准确通顺的要求之外,要力求“美”起来,力求蕴藉、凝练、含蓄,以有尽之言达无尽之意,给人回味与思考的余地。每一句叙述都不只是简单直白地交待事件过程,而是包含深意且伴有浓重的抒情。请比较几组文章的起始句。

第1组1)我没有故事,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2)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

第2组1)“路有点长,夜有点微凉,心情迷迷惘惘,和天空交换沮丧……”此时,也许只有这首歌能表达我因为考试的失败而带来的伤痛。2)期末考试失败了,我心情很差。

第3组1)五年前那个云霞灿烂的傍晚,在我的一生中是那样暗淡无光――不幸的车祸降临到我的身上。2)五年前的一个傍晚,我不幸遇到了车祸。

以上3组的每两句话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却相差甚远。第1句的表达不仅给人一种文学韵味十足、语言优美的印象,而且能立时扣住读者心弦,激荡起读者的情感。

小说因素

精卫填海作文范文第5篇

据统计,一个人阅读能力的形成,必须以150万字的阅读量为底限。与语文教材相配套的自读课本的编排,以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小学课外阅读总量不低干145万字的要求,正是以此为理论依据的。我们注意到,《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但农村学校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堪忧。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堪忧

1.学生课外阅读资源贫乏

农村经济条件、文化氛围、教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及重视程度都与市区有较大差距,这些因素多多少少都制约着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图书资源贫乏。学校图书室是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资源库,但大多数农村学校图书室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学校经费不足导致藏书或数量不足、或质量低下、或更新不及时,可读性下降,二是图书管理员多为任课教师兼职,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保障学生的借阅。

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差,或缺乏文化氛围,或对课外阅凑认识欠缺,导致相当多的家庭除了承担学生的教学辅助书籍之外,很少有家长愿意在课外阅读上为孩子持续资,也是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源贫乏的一个重要原因。

2.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缺乏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促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各级教育部门对学校课程的开设以及学生在校时间都做了明文规定。这就出现了学生在校科目多、阅读时间缺乏的现实情况。再加上学生对电视剧、动画片的兴趣比读书高,组织他们进行课外阅读,时间更加得不到保障。

3.阅读方式的变革给农村学生课外阅读带来隐患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阅读方式也在改进,从传统的读文到读图,到对影视作品的视听阅,到网络阅读,阅读的内容越来越丰富,阅读越来越便捷,越来越成为享受,但这些却给正值发展语文素养最佳时期的小学生带来了不少隐患。卫星接收电视节目、VCD、DVD已在农村普及,海量的影视资源在给人带来极为丰盛的感官享受和心理满足的同时,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弱化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使较多的学生失去了阅读文字的兴趣,进而削弱了学生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更有少数家长或留守子女家庭缺乏对学生阅读影视作品的调控能力。

4.农村教育者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够,忽视对课外读的指导

在现实的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认为课堂内的教学任务尚不能完成,哪有时间、精力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有语文教师对课外阅读漠然视之,很少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也有的语文老师对课外阅读功利心太重,强调学生多阅读作文、诗词名句等对语文考试有用的内容。非语文学科的教师更有相当部分不能站在提升学生整体质的高度肯定、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对学生课间看课书予以否定,课堂上看课外书更是严厉处置。

部分家长不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视学生读课外书为不务正业,不支持或禁止学生读课外书。即使买,家长大多买的是优秀作文书,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和科幻读物。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的对策

鉴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结合笔者在课外阅读中的实践,为改善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不良现状,出以下对策:

1.多方努力,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源

建立班级图书角,建立完善的班级图书管理及借还登记制度。图书由学生带来,所有权不变,教师要捐赠或借图书给所教班级。学校图书室定期借给各班一定数量的图书,各班图书进行互借周转。鼓励学生订阅书报杂志,教师指导书目,学生自愿订阅,学生自行管理。

2.以制度保障学生的课内自主阅读和课外阅读时间

在越来越重的学业负担下,要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实属一厢情愿,必须变课外阅读为课内的自主阅读。先要保障教学课时数内的一节阅读课,另外可利用自习,开辟较长时间的自读课,但仍然要倡导学生坚持课外自读,这是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途径。

3.以课内阅读教学、课内学生自读课为主阵地,长期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

一是指导阅读内容的选择。在学期之初,语文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将选文与原著或相关联的佳作结合起来,把狭窄的课内阅读教学与丰富的文学资源、广阔的社会活结合起来。可进行拓展阅读,可进行语文综合学习,可推荐优秀书目。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家长会或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的认识,倡导家长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课外书。

二是指导阅读方式的选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选恰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深层次地训练学生的思维与表达,决不可依赖多媒体,避免培养学生思维懒惰、想象力弱的学习习惯,通过不同阅读方式的对比阅读练习,让学生明白不同阅读方式的优劣,认识到文字阅读对锻思维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自觉地坚持文字阅读。

精卫填海作文范文第6篇

一、延伸课本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如今,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广泛,通过图书馆、网络技术,可以使各种语文资源与现行语文教材紧密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使语文课程更多元化、立体化。为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经常抓住某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开展查阅文本、网上搜索等活动,积极拓展延伸课本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如在上四年级习作《鸟语》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走进图书馆查阅资料,到电脑室上网,了解鸟的种类、各种鸟的形态特征、分布及生活的地区、繁殖方式及其种群分布等情况,并整理成文字资料。接着让学生以第一人称介绍自己感兴趣的某种鸟,比如喜鹊、布谷等。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二、拓展实践活动,深化学习内容

拓展,即以课堂为圆心,向课外进行辐射。例如教完《云雀的心愿》一课,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还小河水清澈”、“马路小医生(整治小广告)”等活动,讲绿化知识,讲环保意识。在教学中我们意识到,一系列实践活动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才干,从而有效深化学习内容。又如在《嫦娥奔月》这一课的学习后,我们设计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我心中的神话故事》,其活动环节为:趣味引入――片段欣赏――角色再现――故事浏览――创作听评――作品推荐。在准备过程中,学生读了许多神话故事:《开天辟地》、《精卫填海》、《哪吒闹海》……他们还挑选自己喜欢的神话角色,制作道具,进行表演,在汇报展示活动中,有的讲故事,有的进行小品表演……自开展活动以来,学生不仅阅读了大量神话故事,而且培养了阅读兴趣。这样的语文学习,学生喜欢,学有收获。再如学了《望月》这篇文章后,我们引导学生开展了以《月》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说“月”词,造“月”句,诵“月”文,讲“月”的故事。活动环环相扣,学生沉浸在对“月”的研究、诵读、积累之中,不知不觉地爱上语文课。

三、挖掘地方特色,学习地域文化

在教学中,我们以教材为蓝本,选择适合学生需要的内容作为开展实践活动的内容,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语文底蕴,提高思想品位。我们的家乡――金坛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风景秀丽的茅山、历久弥香的金坛封缸酒、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著称的三星村遗址,还有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纪念馆等。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开展“尝一尝”、“看一看”和“品一品”等欣赏活动,并大量学习与之相关的古诗词及历史故事,让学生在为家乡自豪的同时提高语文素养。

四、体验自然生活,激发探究欲望

语文教材上的许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怎么办?以往,一般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或请学生帮助解答,忽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从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做,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载体,能够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

例如我们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时,首先布置学生观察大自然,提出相关要求,如让学生把看到的景色拍摄下来,搜集描画大自然美景的图片,描写大自然的诗歌等。在课堂上,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拍摄的或收集来的图片,向大家介绍图片描绘的大自然中的美景,朗诵赞美大自然的儿歌。这些活动,使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及观察大自然的兴趣。事实证明,将语文课堂教学与自然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拓宽了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另外,我们还借助“常州市小记者河滨小学站”的设立,经常开展一些外出体验、采风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门,亲近大自然;语文教师在每天布置作业时总会加一条“感恩作业”,即为父母做一件事,进行体验……

五、走进社区街头,丰富情感体验

“生活即学校,社会即课堂”,为此,我们开展了“话说金坛”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变化,从而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弘扬创新精神。积淀语文底蕴,培养敏锐的认知力、独特的领悟力、丰富的情感力。

精卫填海作文范文第7篇

以有一种执着为话题记叙文1

听,是谁在舞动邰丽华的惊人舞蹈《千手观音》;听,是谁在拨动爱迪生手中的钨丝;听,是谁在奏响贝多芬钢琴上的《命运》?是它一份坚定的执着。

是她,邰丽华,以一场千手观音感动了全世界。她在自己的舞台上,成就了一个艺术天堂。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世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诠释,她向世界人展示:她执着的彼岸不仅仅是鲜花和掌声,更多的是梦想的实现。

是他,爱迪生,以1000多次的失败,终于找到了可以用来做灯丝的钨丝。刚开始,他还只是个无名的科学家,看到他失败那么多次,没有人赞同他。有人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那么多次,不会再成功了。”爱迪生却说:“不,我在成功,我现在已经知道这1000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我相信,下一次一定会成功。”最终,在第1300多次失败之后,他终于成功了。他以自己的成功向人们诠释了执着对成功的重要性。他执着的彼岸不仅仅是世界的称赞,更多的是世界的灯火通明。

是他,贝多芬,以一部《命运交响曲》使世界上的人人都认识他。他是一个从山峰跌落到低谷的失聪人。但他却在失聪之后,咬住木棒,在钢琴上“听”声音,奏响了《命运交响曲》。他像一个音乐巨人,屹立在天地之间。爆发出了“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重新握起了笔,无论失恋的痛苦多云令人断肠,无论失聪的苦闷多么令人绝望。他只会将命动的不公掷于九霄,他只会用音乐向挫折宣战!他胜利了,《命运》的旋律证明!他胜利了,《欢乐颂》的节拍证明!他执着的彼岸,不仅仅是世人的仰望,更多的是战胜挫折后的成功。

如果没有那份执着,又有谁可以真正到达成功的彼岸呢?邰丽华残疾后的泪水无人可言,但她仍然选择了执着,才成就了自己的艺术天堂;爱迪生的执着换来了今日的灯火通明;如果贝多芬过早地放弃了对音乐的创作,那么,今天还会有震撼世界的《命运》吗?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选择了执着,才造就了历史上的无数神话。今天,当我们面对他们的时候,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他们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曲最美的乐章,而我们呢?我想,我们仍然要乘着执着的翅膀,飞向梦想的彼岸。

以有一种执着为话题记叙文2

生活中,总有一种情让人心存温暖,总有一种人让人心生感动

《梦想的力量》中6岁的小主人公加拿大男孩瑞恩,当他得知那些非洲孩子因喝不上水而疾病缠身,甚至失去生命时,“为了给非洲孩子挖一口井,让他们喝上洁净的水”的梦想便执着地根植于他小小的心灵。

从那以后,他牺牲了所有的课余时间,用他稚嫩的双手和执着的心,赚钱打井。他的执着感动了妈妈的朋友,也感动了同学和老师,还感动了整个加拿大。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并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三十口井,让四十五万人受益。如今,“瑞恩的井”还在不断增加,不久的将来,非洲将成为世上最美丽的家园。

我的心被瑞恩的执着和爱心撑得满满的,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同学史心逸的爸爸高高的个儿,偏瘦,架一副眼镜,是个憨厚的平凡人。可就是这么个普通的爸爸,他平均每年无偿献血二至三次,每次400CC,这件事他已经整整坚持了六年。我震惊了,当老师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只是淡淡地说:没为什么,只觉得自己年轻,对自己没什么伤害,对别人有好处就去做了。朴实的言语透露着真诚,朴实的语言折射出的是奉献。

如今,每当我看到他窗外的身影,总会情不自禁地多看几眼,他的身影在我的心中是如此的伟岸高大。看着他,我的心中会泛出阵阵暖意。

一个平凡普通,一个朴素执着,一个让人心生温暖、心生敬意的爸爸。

以有一种执着为话题记叙文3

执着是力量,引领人类改变未来——题记

执着,是对生命最本质的坚守。执着,是一种伟力。执着,使猿不安于现状最终走出了茹毛饮血的世界;执着,使人历经千难万险而无悔。

左丘明失明着《左传》,司马迁遭宫刑写下史家绝唱。执着,使人为它粉身碎骨而无怨。商鞅将临分尸之刑而谈笑自若,谭嗣同面对屠刀高呼:“快哉!快哉!”大江挟雷霆之势,虽面前有千沟万壑仍奋然东流;瞻头雨珠依恋大地,明知会跃个粉碎,依旧投向泥土;大雁心怀故园,万水千山也阻挡不了它的归来……执着,是一种伟力,永远存在于世间。

古往今来。历史沿革,人类留下了一页页“汗”的创业史、“血”的奋斗史,英雄在创造历史,凡人也在创造历史,于是历史的车轮才不断滚滚向前,这就是人类的“执着”。执着于改革,则能兴盛;执着于奋斗,则获成功;执着于创新,则有发明;执着于登临,则览名胜;执着于求知,则得渊博!

只要执着,世界便永远长新。鲁迅先生赞叹吃蟹的第一个人是勇士,为人类发现了一种佳肴,这是一种执着;达尔文周游世界,创立进化论学说这也是一种执着。执着有大有小,但只要执着新生事物,执着真理,那么无论匹夫走卒,王后公卿,他们都是平等的执着者,对于他们,执着永报以鼓励的笑颜。他们的精神也将超越身份、地位、时间、空间而流传下去。

执着到深处,那执着本身便化成了一种快乐。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滋味;居里夫人获得的“诺贝尔”奖章却成了孩子们的玩具。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执着已融入伟人们的血液,不需要什么回报,执着本身已给他们心灵以慰籍。

执着也会成为“痴”。据说,曹雪芹批阅十载而终于写成《红楼梦》,当朋友们来探问他时,见到他还在痴痴地吟读着,朋友唤他,曹公抬头茫然一笑,又低头吟读起来,这部血泪凝成的《红楼梦》已使曹雪芹深深地陶醉进去。执着使他为自己、为他人创造了一个世界。这其中滋味,惟有执着者才理解得最真切。这便是境界,执着的境界。

我们要有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我们更要有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大气,专注执着吧,变化即将到来!

以有一种执着为话题记叙文4

执着,就是这样一种勤勉的跋涉,淡泊的心境,一种刚硬的精神气质,一种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节操。

执着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执着是坚守,在纷至沓来的诱惑面前,如锚碇般坚强稳定,稳住左顾右盼,游离不定的心思;执着是忘情是专注,是一心一意的全神贯注的追寻、探索,是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探求;执着是热情的投入,是一份深深的眷恋;执着也是给予是付出,是全副身心的追求。

现代社会为现代人解脱了传统社会的种种陈规陋习的束缚和禁锢,同时也为现代人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生活机会——一个人有了更多的需要,也有了更多满足需要的手段。在纷繁的世界面前,许多人就多了无所执着的空虚与无所依托的孤独。也正因为如此,有所执着才成了下现代人渴求的品质。

执着不仅仅是生存的需要,更是心灵的需要。毕竟,人活着不能没有东西吸引你往前走,也不能没有为追赶上这个东西而付出奔跑。或许,我们奔跑了仍然没有追上,但为了有所追求而执着,岁是艰辛的,却必然也是一种幸福。

不论你身居达官显位,还是身处平常街巷,无论你奔波于闹市通衢,还是栖身于田园山水,只有有所执着才能置常人眼中的得失、荣辱、毁誉于不顾,才能拥有笑傲人生的旷达与潇洒。

执着是一场漫长的分期分批的投资,而成功是对这场投资的一次性回报。执着于自己所爱的事业,追求一份成功与收获,该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而只有坚守执着才可能有所收获。

古有精卫鸟,相传为炎帝女,因为在东海游泳,不幸溺亡,经常衔西山之木去填东海,这就是精卫填海的传说,也是执着于人生目标的一个精神典型。为了我们的事业与生活,我们永远应该坚守执着,也许收获有迟有早,有大有小,但我们坚守执着的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大收获。

欣赏执着,品味人生。如果说软弱是生命的悲哀和无奈,逃避是意志的沉沦和丧失,那么执着则是理想的升华和永恒。

以有一种执着为话题记叙文5

梦想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语,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或许,你曾为你的梦想奋斗过,不管现在还是将来你的梦想是能否实现,但至少你在为梦想奋斗的过程中一定会收获很多。梦想或许是虚的,但是你为梦想奋斗的过程是真实的。为梦想奋斗,留下真实与感动。

梦想。如果你真的要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可能还答上来,其实在写这篇作文之前我从来没认真的思考过我的梦想。即使现在在回忆中去寻找当初那关于梦想的残缺的画面,那梦想也只能是残缺的,显得那么模糊不真实。那不是梦想,那只是幻想,因为我从来没有为其而付出过努力和汗水,连过程都没有的梦想能说是梦想吗?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为梦想奋斗的故事依然是很好的典范,他们在梦想的道路上的坚持和努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麦哲伦他为梦想而坚持的精神令我挺敬佩,他也有一个梦想就是环游世界证明地球是圆的,有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人梦想,但难道麦哲伦有特异功能吗?并没有,他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只是,他与我们不同,他一直都坚持着他的梦想,直至最后一刻,当他胜利的时候那种喜悦是只有执着于梦想的人才能体会到的。

如今我选择了幼教这个专业,在无形中我就向梦想跨出了新的一步。可能当时选择这专业时也是被父母要求的,但现在仔细想想,当幼师也是不错的。

精卫填海作文范文第8篇

我多么爱你。可是这爱却是飘在半空中的绳索,半截的梯子。无论我多么努力地仰望,都无法触摸到真实的你,所以我只能选择放弃,原谅我的懦弱……

――《水仙已乖鲤鱼去》

探究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小说家们曾引起关注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独特的语言表达,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新颖的叙事方式,而且后者似乎更为重要。然而,当代先锋小说经过这30余年的发展,西方传过来的各种叙事技巧,作家们对其已不陌生,有的甚至娴熟地使用过很多遍了。技巧对于作家来说,已经构不成多么大的诱惑力与影响力了。

当对叙事技巧的迷恋逐渐退场之后,小说的语言和思想,又重新开始进入到中国作家的视野中来。除了好看的故事之外,语言成为衡量一个作家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新世纪以来,对于“80后”作家来说,更是如此。语言是一个优秀作家的外衣,这件外衣如果不吸引人,就很难让人从外向里获得一种美感。稍有成就的“80后”作家,都有一套他们把握世界、解析人生的语言策略。当然,从“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张悦然,也是得益于她的语言才华,这一点,似乎已有共识。先撇开其小说叙事技巧、思想内涵不谈,单从她的语言进入阅读,就会被其华丽诡谲的文字所震撼,这也是张悦然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所在。

令人欣慰的是,张悦然的小说,如今也并没有像一些网络小说那样粗糙、凌乱,仅满足于讲故事,而非对小说艺术本身的深度观照。她的创作,一开始就流露出了一种传统的气息,表达精致,叙事机警,有一种纯文学淡淡的忧伤情绪和悲剧精神,这或许正是一个有艺术追求的作家区别于网络的精彩之所在。现在,我们再读张悦然14岁刚出道时的作品,难免会有生涩之感,但当我们读过了张悦然新世纪10年的小说后,会发现一条从幼稚到成熟的清晰之路。这才是一个作家的成长轨迹,她的写作是能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学希望的见证。

与很多刚出道就写长篇小说的年轻作家不同的是,张悦然对中短篇小说格外看重。仅以此举,就可得知张悦然并不是那种将小说创作当跳板的功利作家,她有自己的文学抱负。文学抱负的实现,并不一定非要在长篇小说上,恰恰相反,中短篇小说,或许更能为一个年轻作家提供展示技艺的平台,张悦然对此有着切身的体验。从她早期的一些中短篇小说来看,像《葵花走失在1890》《鼻子上的珍妮花》《二进制》《谁杀死了五月》《一千零一个夜晚》等,既有古典叙事,又有现代演绎,但都围绕着一个重要的人生主题在展开,那就是爱。爱成为张悦然创作之初的信仰,不管是忧郁之爱,还是残酷之爱,不论是温馨之爱,还是乐观之爱,都渗透着作家宽广的宗教情怀在里面。

对于爱,作为年轻女性的张悦然是敏感的,怎样去体验和把握爱,是在考验作家写作的基本能力。如何写好爱的主题,是有难度的,因为很多爱也包含着恨,它挑战着作家的感受力和自信心,而张悦然一直都承受着这样的压力,并试图解决这种困惑。在我看来,爱由人给予,也由人来接受,它是人心中生发出的常识,关乎良知、善意、美好与真诚。张悦然就是在自己的成长中经历对人生之爱的书写的。更多时候,她是在捕捉爱,欣赏爱,同时,也是在驾驭爱,解读爱,最后让爱具体可感,生动传神。

张悦然写世俗之爱,也写精神之爱,或由世俗之爱转化并延伸到精神之爱上来。就像她在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十爱》的序言中对读者深情地道出的感受一样,那么坚韧,却又不乏率真。她要让爱“宛如甜美异常的红富士苹果”,从而圆满,美好。她的爱是唯美主义的,同时也带着自己的审视。小说之爱与人生之爱,其实是嫁接在一起的,无爱,就无人生的精彩与梦想;无爱,就无精神的博大与宽度。

札记:爱,是大多数“80后”作家所热衷书写的主题,他们愿意去触及那份人类永恒的情感。张悦然也不例外。她离不开对爱的思考,不管这爱是夹杂着痛苦,还是与悲剧捆绑,她都义无反顾地去面对与领受,并赋予它一种唯美主义的风格。

二、新探索与新路径

樱桃树下坐着一排会吹奏的天使。他们拿着长笛或者小号,个个涨红了小脸,翅膀在身后扑棱扑棱地振动,不时地飞起来,悬浮在天空间演奏。

――《樱桃之远》

早在2002年,张悦然就凭借自己少而精的作品,被萌芽网站评为“最富才情的女作家”。那时,她才刚刚20岁,还是山东大学的一名大学生,读的是英语和法律的双学位班,与文学不沾边。然而,就是这样一名在校大学生,通过自己的文学信念和后天的勤奋,不断推出新作,并获得阵阵喝彩,成为“80后”作家的领军人物。从成功学来看,张悦然是一个励志典型;而从其文学创作的造诣来看,她又是对我们当下大学文学教育的一个绝妙的反证。所以,我们只能将张悦然的从文之路归结为天赋:对语言很敏感,性格中也不乏对人世的深透理解,这些正是她从事小说创作得天独厚的条件。张悦然对此把握得很好。在重返记忆和打量世界的过程中,她找到了适合于自己的表达方式,那就是塑造与刻画人物。人心在她笔下不仅仅是道具,更重要的,是促使她与人物进行沟通、交流的精神支柱,这其中有精彩的细节、戏剧性的冲突、无奈的宿命和诗性的本质。

作家要写好人物,不管是现实里熟悉的人,还是想象中的虚构者,都需要以贴近灵魂的方式进行对话。而张悦然正是在以一个灵魂靠近另一个灵魂的方式,将同龄人之间那种心灵感应的距离真切地丈量出来。像她塑造吉诺(《吉诺的跳马》)、小白骨精(《竖琴,白骨精》)、小染(《小染》)、(《水仙已乘鲤鱼去》)等人物形象,就让每一个人物都有着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在其小说整体的悲情氛围中,张悦然以一种感伤的姿态,推进想象和现实世界的缓行对接,这里有表达的快意,也有心灵的疼痛;有隐忍的灵魂私语,也有难言的内心恐惧。但张悦然都在竭力化解这些疼痛和恐惧,一个人不可能永久地承受来自内心与外界的合力,她需要释放,需要辨明,更需要在理性的警觉下作自我求证。而丰满的叙事,就是张悦然进行生命体验的求证,这需要她付出灵魂。

有人说张悦然没有多少人生经历,因此,她的小说,是以没有经历过的人生去书写他人的悲欢离合,她凭借的大都是想象和间接经验,这或许正是其文学才华的体现。一个作家,他不可能事事都要去经历后,才能够下笔。在小说中,张悦然没有经历过多少世事的沧桑,但却洞察到了早熟少年的敏感,从而写下了她的心灵私语。

《红鞋》是张悦然从青春话题走向成人世界的一个转折,相比于此前的小说,《红鞋》显然要成熟得多。除开惊心动魄的叙事,以及忧伤的格调,仅语言风格就很独特,短句子给人带来的,颇富生机。“他冲着女人开了一枪,血汩汩地从她额头涌出来。他停顿了几秒钟,确定了她的死亡。于是转身离开。忽然身后的地毯发出索索的声音。他握紧了枪,立刻回身,他就看到了她。”杀手、女人和女孩,是我们经常在侦探与悬疑小说中看到的人物,也符合当下的阅读时尚。但“红鞋”作为一个贯穿始终的意象,引领着我们去关注人物的爱与恨,生与死,矛盾与纠结,挣扎与救赎,这是个人由表象情感向灵魂之真进发的通道,同时,也折射出了张悦然在精神追求之路上的探索意识。

有研究者评论说,张悦然是“80后”作家中最具创作潜力的一个,其作品中所透露出的气质,有着纯文学作家对精神视野和思想处境的严肃探讨,而不只是满足于对文字的把玩,对结构的实验。当然,相比于其他的“80后”作家,张悦然也不是没有小情感、小忧伤,她也在宣泄,在释放,但是她比同龄作家要做得更为成熟和通透。在创作中,她也运用商业手段和现代元素,她也懂得当下的出版要与读者口味作怎样的对接,但她没有像一些商业意识极重的作家那样,一味地去迎合与迁就读者,也不是简单地自我复制,而是希望有所创新,从而开辟出一条自己独有的路径。

札记:张悦然的创作,有“80后”作家的共性,比如书写青春期残酷的成长经历,有一定的自传色彩,以及小资般的忧伤。但是,她并没有满足于这些经验,而是努力开辟新的创作路径,在打磨好语言之外,更注重对小说艺术精神的不懈探索。

三、意象与主题写作的拓展

沿着螺旋状的楼梯一直向下走去,这沉堕的王国却并不是地狱。一直走,直到风声塞满耳朵,灰尘蒙上眼睛,荆棘缠住双脚,记忆的主人才幽幽地现身。

――《誓鸟》

2005年初,张悦然凭借短篇小说集《十爱》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之“最具潜力新人奖”。授奖词如此写道:“张悦然的年轻、才情和清醒令人欣喜。她纯真而神秘的文字,蕴藏着丰盛的青春激情和自由渴望,以及一种未被时代喧嚣所损坏的气质和耐心。她迷恋内心世界的复杂感受,打量世界的眼神布满哀伤和迷惘,她的写作既是对人生记忆的惦念和审视,也是对生存梦想的诗性肯定。”这是对张悦然小说创作的整体评价,很到位,也很精准。那时,张悦然的小说,在富有质感的语言表达和叙事里,向我们传达出了人生成长的经验之真与诗意之感。

从《樱桃之远》这部小说中,我们能感觉到张悦然在语言表达上的滞涩之意,其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一种掩饰不住的青春期气息。而其后来的小说,在经历困境后逐渐走向了成熟,像长篇小说《誓鸟》,就是她挑战自我的一部力作。作家以自己留学新加坡的经历作为依托,将故事背景设在了明朝的南洋,而又以神话故事“精卫填海”中的“誓鸟”意象,重新演绎了一段海啸灾难之后寻回失忆之爱的凄美悲剧。从中,我们能够想到“记忆如此之美,值得灵魂为之粉身碎骨”这句话之于小说的分量。《誓鸟》之后,张悦然的转身堪称华丽,从青春写作到精神成人,她也有了一种自觉的大气象。

对于自称为“呓人”,且以“卖梦为生”的张悦然来说,做梦是她写小说的前提,因为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做白日梦。作家可以在梦中天马行空,也可以沉于虚幻的记忆,醉于伤感的童话。爱做梦的人,想象力一般是很丰富的,像张悦然这种能调动各种感官到梦境里去捕捉素材的作家,更能超越单一的现实主义表达,而专注于某种特别的意象。从当年写作《水仙已乘鲤鱼去》,到近几年主编以“鲤”为主题的文学杂志书,这些从不同侧面透露出张悦然越来越重视意象艺术在文学创作中的非凡价值。

意象写作、主题写作与杂志书的结合,所对应和挑战的,是当下越来越浮躁的类型化写作,如对玄幻、穿越、侦探小说的反拨。从这一点上说,张悦然主编的“鲤”主题书,相继推出过“孤独”“嫉妒”“谎言”“暧昧”“逃避”“上瘾”等,这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心理纠结与精神困惑。张悦然将它们挖掘出来,重新以小说、散文的形式,赋予其现实内涵。她这样做的结果,是让我们共同来关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艰难,从而抚慰我们在现实中遭遇的精神创伤。唯此,她的努力才是有意义的。

在主编《鲤》的同时,张悦然仍然笔耕不辍,但是相比于以前,她懂得节制了,节制笔墨与激情,调控感官和欲望,不随便写。她在休整和酝酿,也在寻找下一次发力的契机。正像评论家谢有顺对张悦然的定位与期待:“她或许有能力走向更为广阔、丰满的写作境界,但她的语言、叙事和想象力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从其创作来看,张悦然是非常有潜力的,她从当年的“新概念作家”逐渐转型到“‘80后’成熟作家”,其间所经历的变化,就是张悦然由青春写作向纯文学写作转型的体现。然而,也正是这种变化,让我们对张悦然抱有更高的期望。她的创作应该具有表率作用,能引领风潮。从张悦然近几年的创作中,我们能够发现她正跨入到重要作家的行列,同时也影响着其他更年轻的写作者。我相信,她应该是当下文学界一只不可忽视的潜力股。

札记:意象,成为张悦然创作上的一个关键之点,从早期的鲤鱼、红鞋、樱桃树等,到后来的秋千、誓鸟等,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家对这些平淡或神秘物事的情有独钟,那或许是支撑她写作的重要基石,也是其小说艺术向纵深处拓展的核心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