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事业管理

文化事业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化事业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第1篇

Abstract: This paper is on the base of clearing the concept of culture cause and the management of culture cause, based on the materials and actual data of the culture cause development of Xi'an Qujiang, after analyzing the reason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alyses the management mode, and sums up the characters of the management mode.

关键词: 西安曲江;文化事业管理模式

Key words: Xi'an Qujiang;culture cause;manage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328-02

1 文化事业管理的概念

1.1 文化事业的概念 文化事业所包含的领域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该活动一般都是有预计的目标和规模的,能够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的活动。

广义上的文化事业不仅仅包含了文化产业,还将不能够实施产业化运作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也包含在内。公益性文化事业,一般来说都是将人人享有基本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作为首要的任务。满足在经济水平日益提高之下人们日趋丰富的文化消费需求。

1.2 文化事业管理的概念 文化事业管理是各级政府包括文化行政部门和各种企事业单位对文化领域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人才培养、文艺创作活动、文化交流、文化产品生产与流通、文化消费等的管理。

2 曲江文化事业发展概况

2.1 曲江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概况 曲江兴于秦汉,盛于隋唐,2000多年前因水波曲折而得名,是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皇家园林,被誉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集大成者。

曲江新区原名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区,2002年以来,曲江新区先后建成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国际会展中心、曲江池遗址公园、大唐不夜城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

2005年初,曲江提出了“200亿打造西部第一文化品牌”的宏伟构想,30个重大项目展现着一幅未来曲江的锦绣画卷:曲江论坛、大唐不夜城、丝绸之路雕塑园、曲江欢乐世界、曲江寒窑、唐诗博览园、唐华宾馆及唐歌舞厅、三藏佛教研究中心、大唐素食斋。除此之外,大唐通易坊、中国西部文物博览中心、曲江植物博览园、大唐新天地、老西安博物苑、万亩生态林、秦二世陵保护和利用工程、杜陵保护和利用工程、西安音乐厅、西安大剧院、曲江美术馆、西部民俗民居博览园、大唐六街以及青龙寺、乐游原文化公园,陕西民俗、戏曲、文学艺术大观园的建设,荟萃历史文化、现代文化、地方文化、国际文化,一个唐风新韵、承古开新的西部文化、旅游中心呼之欲出。

2.2 曲江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曲江旅游,不仅负责区内“六园一城一馆”的管理和运营,而且延伸到了法门寺、大明宫、西安城墙景区,成为享誉全国的旅游管理品牌。

曲江影视,联盟企业已达90家,“曲江国产电影新人新作展”、“曲江电影论坛”、“曲江影视高级编剧研修班”等重大活动,震动业界。电影《老港正传》荣获国家电影华表奖。《大明宫》、《法门寺》等大型记录片央视播出,全国反响强烈。曲江文化品牌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

曲江演出,成员企业10家,《人文奥运·盛典西安》、《郎朗音乐会》、《猫》、《大河之舞》、《灰姑娘》、《周杰伦演唱会》、维塔斯西安演唱会、“纵贯线”西安演唱会等一批国内和国际一流的演艺精品相继引进并成功演出。曲江演出集团2008年产值达1.2亿元。

曲江会展,年均组织展会达130余场,拉动周边产业累计1000亿元,使西安成为名副其实的区域会展经济中心。

曲江文化,成功运营曲江国际唐人文化周、中国东西部贸易洽谈会、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第二届中国诗歌节、曲江国际当代艺术季等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出版发行重大文化典籍工程《四部文明》,编纂大型诗歌集《诗韵华魂》。

曲江新区发展的10年间,曲江文化产业,涵盖20多个门类,文化产业区域聚集和集团化发展齐头并进,已构筑起庞大的产业矩阵。

3 曲江文化事业管理模式分析

3.1 曲江公益性文化事业管理模式

3.1.1 政府打“文化牌”奠定曲江基调 2002年曲江新区时任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袁纯清要求:曲江的开发,要为西安如何把单纯的观光式旅游和体验式旅游相结合,如何把文物资源和历史文化由点到面地展开,提供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模式。努力将曲江建成开拓文化产业先锋,将中国优秀传统的文化传承下去。

3.1.2 政府为文化事业发展开辟良好环境 曲江新区把实施城中村改造作为突破口,对区域内13个城中村实施大规模改造,成功实施了5个村整村拆迁,拆迁面积140万平方米,通过改造3000多亩存量土地被盘活,进一步缓解城镇和乡区之间的矛盾,在整体上提高区域价值和城市品位,吸引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和投资商——金地集团、中海地产等,良好的环境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1.3 政府对公共文化项目的管理 曲江管委会对各个重大公共文化项目拥有最终决策权和管理权,但涉及到有关遗址文化区和国家级遗址文物维护和使用的权利都务必要得到陕西省或西安市文物局的批准。在对这些文遗址文物区域内都要求设立专门的事业单位来对其进行管理,形成综合的管理机制。

3.1.4 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对公共文化项目的贡献 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先后投资兴建开放式文化主题公园景区、公共文化场馆累计87个,水域面积68.08公顷,城市公共绿地269.77公顷,公共绿化率达到了居全国城市前列的43%,为社会公众提供充足的休闲娱乐、消费文化、提升品味的场地,成为城市公共文化的重要承载区,大幅提升市民文化自信和幸福指数。

3.2 曲江文化产业管理模式

3.2.1 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

①创新的文化体制。西安市政府为曲江新区的建设放松了很多的条款,允许该地区进行 “五跨”进行资源整合的“特权”,避免出现体制和行政区域带来的不利因素导致该地区发展,把全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交给一个开发区,在国内是绝无仅有的,该独特的体制确保了曲江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开放的融资平台。国开陕西分行和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构建融资平台,设计了项目收益货权益质押和土地出让金动态还款机制。

③文化资源的资本化。通过有效配置资源,实现文化资本的增量运作。通过文化无形资产注入使得土地增值后,吸引的投资用于投资建设大型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完善园区文化服务功能,这些开放的公共文化空间有利于实现了资产增量的增长。

④创建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第一,对曲江影视、演出、会展产业的发展进行统一策划、管理、协调。

第二,提供政策支持。首先,对于入驻新区的企业和项目,发放财政补贴,给予一定的基金扶持等优惠政策。其次,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曲江管委会都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并积极利用集团具有广泛的文化资源平台,加强与外界知名品牌集团公司的合作与联动,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3.2.2 曲江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集团

①曲江文化产业集团概况。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文化产业集团),由曲江管委会投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注册资本42亿元人民币,截止2011年年底,公司总资产已达275亿元人民币,成为西部最大的文化产业集团,位居全国前茅,成为西安、陕西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

西安曲江文化产业集团作为曲江发展的重要支撑,紧紧围绕西安文化产业发展和聚集这个中心,服务整个城市经济发展大局。目前,集团旗下拥有包括西安曲江国际会展(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秦腔剧院(曲江)有限责任公司、西安曲江梦园影视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楼观旅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全资子公司11个。

②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发挥的作用。文化产业集团以资本为纽带,以产业为导向,立足曲江,辐射全省,专注文化,积极承担陕西“文化强”的发展责任,整合大资源、缔造大品牌、推动大繁荣,实现了从重大文化项目投资向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资的战略转型,构建了以文化旅游、影视、会展、出版、传媒、演艺、动漫等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集群,极大的须经了西安乃至陕西文化产业向前发展。

③曲江文化产业集团的运营模式。

第一,以多元文化为基础,加快以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主题公园的开发建设。

近年来,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充分挖掘和整合陕西、西安的历史、宗教、民俗文化资源,积极实施以文化主题公园为代表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开发,用创意诠释文化,用文化创新生活,智造出具有时代烙印和民族特质的文化产品,逐步形成了秦文化、唐文化、佛文化、道文化、民俗文化和现代文明等多种主题的综合营销崭新格局。

第二,实施全文化产业链投资运营。

曲江文化产业集团以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构建起了以文化旅游为龙头,集多媒体,信息技术、体育、文化、城市运营于一体的全文化产业价值链。

第三,搭建文化产业和金融资本对接的桥梁。

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已经成为西部文化产业聚集和文化创意产业落地的强有力的融资支撑平台,有力地推动区域文化产业企业自我造血功能的形成。

3.3 曲江新区文化事业管理模式特点

①以特色文化为依托。政府的定位是曲江文化事业管理的发展基调。曲江文化事业的发展始终围绕“文化立区”,依托陕西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及丰富的民间非物质文化资源,建立起国家级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②以政府为主导力量。文化事业的发展,包括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曲江新区的文化事业发展中,政府在环境的开辟、资金的筹集、项目的启动、制度的保证和政策的支持,以及贯穿其中的管理中始终起到主导作用,这也是曲江文化事业能在短期内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

③以国企为中坚力量。当今文化事业的发展,市场运营的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曲江文化产业集团这样一个国有独资公司就是运用市场化的手段,运营资本,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使得曲江的公共文化项目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交相辉映。

参考文献:

[1]孙萍.文化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第2篇

在单位领导理念的陈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弱化、缺乏全员参与管理的情况下,又加上自收自支文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特殊性,导致自收自支文化事业单位账实不符,资产流失严重。首先,由于管理意识薄弱,导致固定资产丢失被盗等现象的发生而产生账实不符。其次,由于某些固定资产性质的特殊性,如:书画作品、演出服装等均须防蛀防水防霉,而单位疏于特殊保护遭毁损而产生账实不符。再次,由于缺乏科学的核算管理体系。如:对于珍藏的图书、书画作品及易坏的各种灯光、乐器、健身器材等缺乏资产评估与重置,更缺乏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与合理的减值准备,缺乏资产的清查与盘点等等。上述种种导致其固定资产账上有的,实体早已不存在;账上无的,实体面目全非。总之,账实不符。

二、规章制度不完善,内部监督不到位

上述的众多原因都是由于事业单位缺乏必要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如:采购、保管、使用、报废、外借等相关管理制度。规章制度的不完善,再加上监管不到位,必然责权利不相统一,不能分级管理,责任到人。重要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岗位,不派专人管理更不进行轮岗制以及部门之间也不进行协调与沟通。这样更失去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原则。如:丢失毁损无人追究、资产外借、出租不履行手续;作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税,减轻单位负担,但是财务人员可以不按会计制度规定计提折旧,也无人追究责任。综上结果最终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流于形式,规章制度是“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的附属品。

三、针对自收自支文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1.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管理,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性

自收自支文化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固定资产具有种类多、账务处理复杂、维护保养技术性等特征。因此过去那种手工简单的机械管理模式早已不适应现代需求。全面推行电算化管理,引进科学有效的软件,结合固定资产卡片的建立,对相关财务人员、业务人员进行不定期培训,同时做好软件的更新与防护工作。这样既可以对固定资产进行多种方式的分类,使数据一体化、完整化、及时准确化,便于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同时也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者的业务技能,并且还详细地反映了固定资产从无到有的真实运行轨迹,更为固定资产监控工作提供真实依据,这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

2.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

在当今的体制改革下,国家从2012年起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有了新的规定,并且对限额以上资产有明确规定,同时也详细地规定了对相关责任者及单位的处罚条例,其目的是有效地保证资产在每个阶段都留下了合规的运行轨迹,所以财务人员一定要针对不同的固定资产细读新的规定,单位也应组织相关业务人员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按照新规定去执行。如按照企业模式管理固定资产,进行资产评估,根据不同的固定资产进行不同的折旧方法,定时进行财产清查与盘点工作,找出存在的问题,探寻对策。

3.完善规章制度的建设,着重加强内控监督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第3篇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缴纳娱乐业、广告业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为文化事业建设费的缴纳义务人(以下简称缴费人),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

第三条文化事业建设费的费率为3%。

文化事业建设费费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第四条文化事业建设费按缴费人应当缴纳娱乐业、广告业营业税的营业额和规定的费率计算应缴费额。计算公式:

应缴费额=应纳娱乐业、广告业营业税的营业额×3%

第五条文化事业建设费由地方税务局在征收娱乐业、广告业营业税时一并征收。

第六条文化事业建设费的缴费义务发生时间,为缴费人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证的当天。

第七条文化事业建设费的缴纳期限与缴费人缴纳营业税的期限相同,或者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缴费人应缴费额的大小核定。

第八条缴费人应当在提供娱乐业、广告业劳务的发生地,向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

第九条对中央直属单位及其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征收的文化事业建设费,全额上缴中央金库;对地方单位和个人征收的文化事业建设费,全额缴入省级金库。

第十条文化事业建设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文化事业建设。具体管理和使用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征收管理,依照国家有关营业税征收管理的规定及本办法有关规定执行。具体办法由国家税务总局制定。

第十二条本办法施行前,已经对娱乐业、广告业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的地区,自本办法施行之日起,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少数地区征收标准高于本办法规定征收标准,根据当地情况需要保留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报国务院批准后,可以继续执行,并依照本办法第九条的规定缴库。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公益性文化事业本身的性质必然要求信息公开。我国文化事业的信息公开在有关条例、文化信息化建设虽然有了初步探索,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平衡机制上的信息不时称;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全面;公开方式比较被动,文化信息化建设不完善。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增强文化信息公开意识;继续完善文化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信息公开机制。

一、公益性文化事业信息公开的内涵界定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社会兴办的面向全体公民的非营利性的文化事业组织及其场所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就我国文化发展状况来看,公益性文化事业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种:一是如新华社、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省级党报与党刊等承担党和国家喉舌功能的政治性文化事业;二是如作为国粹的京剧、昆剧等民族文化遗产的文化事业单位;三是如公共图书馆、文物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四是如面向社会群众的文艺演出、文化展览活动等文化事业。

公益性文化事业信息公开就是政府机关、文化事业单位、部分非政府组织以及个别企业根据社会公众需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公开所管辖范围内的与社会成员利益相关的所有文化信息以及文化管理信息,并允许公众通过查询、阅览、复制、摘录、收听、观看、下载等形式充分利用信息公开主体所掌握的文化信息以及文化管理信息的行为与制度。

公益性文化事业信息公开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文化管理信息,比如文化决策、财政、人事方面的信息。二是文化系统本身应该传递的服务于大众的文化信息,主要包括文化事业单位为公民提供的教育、知识、审美熏陶和休闲娱乐信息。

二、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信息公开的有益探索

1.公益性文化事业信息公开在我国有关文化条例中的体现

2004年5月31日,据国务院法制办透露,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草案已完成,但是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关于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信息公开法案,只是在其他法律中仅有零星的法律条文。1997年颁布的《关于颁发的通知》,第十一条规定:文化事业建设费的使用必须遵守国家财政、财务规章制度和财经纪律。必须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检查和监督X200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第八条规定:宣传文化机构要加强资金管理,接受的捐赠资金要专门用于发展宣传文化事业,不得挤占、挪用甚至私分,对出现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2003年颁布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涉及大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在批准前,应当举行听证会,听取公众意见。这些规定体现了文化事业信息公开趋势越来越明显。

2.国家五年计划凸显公共文化事业信息公开趋势

文化信息化建设“十五”规划被列入“十五”计划的重要任务。文化部信息化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加强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增强文化发展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信息日益扩大的需要,加速我国“十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的实施。要把文化资源数字化、文化管理网络化、文化事业信息化作为“十五”信息化规划的主体工程,使文化事业真正成为信息社会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建成的“中华文化信息网”和已经启动的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标志着当前文化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成绩。

在“十一五”规划中,文化部注意解决城乡公共文化信息不对称问题,把《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规划》列入国家专项规划目录。《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规划》(文化部分)提出的目标是:到2010年,县县建有图书馆、文化馆(或两馆功能合一的综合性文化设施)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乡乡建有文化站,1/3的行政村建有文体活动室;乡文化站和村文体活动室藏书人均达到0. 1册以上,县公共图书馆藏书人均达到0. 5册以上。到2020年,与比较完善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兴办的农村文化建设新格局。

“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人,转换机制,增强活力。由此可见,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信息公开已经落实到政策层面,注意从大局出发,总体规划,注意从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共享主体上改进和加强。

三、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1.在信息平衡机制上,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

图书馆的信息不对称,集中体现在信息公开披露制度上。概括起来,图书馆的信息不对称反映在国内图书馆与国外图书馆、图书馆与上级主管部门、图书馆与信息资源供应商、图书馆与用户、图书馆内部门之间、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信息混淆和相关政策变动等运行的多个环节和层面。

大众传媒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政府与媒体之间信息不对称,政府手中掌握着大量的信息,而媒体无从获知或者是无权报道。其次是不同传播渠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传播渠道之间由于传播内容、传播技巧的悬殊,强势与弱势得以体现。

博物馆作为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负有收藏、科研和教育三大职能。但是由于博物馆工作的特殊性和专业性比较强,它往往与社会联系比较少,管理方式比较陈旧,不大注重自身的宣传,公众对它的了解非常有限,所以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尤为明显。

2.信息公开的内容不全面,信息失真现象普遍

一些文化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会只公开社会公众已知的信息,避开公众未知的信息;只公开已经办好取得实效的信息,避开未落实未办好甚至办砸了的工作信息;只公办事结果方面的信息,避开依据性的、过程性的信息;偏重于公开政府占有的社会公众信息,而很少公开反映政务工作的信。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公开只注重公开为大众服务的科学文化信息,而用户对图书馆的组织、机构、决策、管理、规划、目标、计划等一无所知。这就造成用户信息的闭塞,从而引起图书馆与用户彼此之间的误会,造成图书馆在用户心目中信用度的降低。政府和传媒之间应该是合作多于分歧。前者致力于更多地公开信息,后者致力于更好地收集、处理和传播信息。我国新闻传媒存在着报喜不报忧的现象,有时不能全面、如实和及时报道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判断的国内外重大新闻,而且,新闻媒体在获取资源和传播过程中可能造成信息失真,使公众通过新闻媒介不能如实地获得准确、充分、及时、可靠的政府信息。其表现有:对信息不披露,披露不及时,披露的信息不实、不真、不全。

3,信息公开的方式比较被动,文化信息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我国目前的信息公开形式是一种政府权力型公开,文化主管部门掌握信息公开的主动权,是否公开,在多大范围内公开,政府拥有最终决定权,大众只能是被动接受,在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公开的信息范围内,在它们不公开时,大众也没有请求公开的权利。

我国的文化信息化建设虽然已经纳人国家发展规划,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对文化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宏观调控和规范管理;经费和人才不足;现有成果多数为早期开发,未能考虑网络环境,数字化程度较低,且宣传推广不够;未广泛采用国际信息化相关标准与规范;对外交流和宣传不够;有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文化部门的某些领域信息化程度较低等。

四、公益性文化事业信息公开发展对策

1.增强文化信息公开意识

要增强信息公开意识,要从两个方面人手。第一,提高公民的文化信息权利意识。文化权利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二是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三是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飞公民要切实维护自身文化权利,就要珍视自身的文化信息权利。文化信息弱势群体要强化维权意识,处于文化信息竞争强势的群体要尊重弱势群体的信息权利,杜绝各种形式的信息垄断和信息欺骗行为。第二,公益文化部门要强化文化信息义务观念。明确为公民提供文化信息服务是自己应尽的职责,保障公民获取信息机会的平等,保障公民求知的自由与求知的权利。

2.继续完善文化信息化建设

总体思路是:以信息共享为主要出发点,促进文艺繁荣和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中华文化在互联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适应新形势的文化管理体制;努力研究开发文化信息资源,积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全面地将社会文化生活提升到信息时代。

今后文化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以下几大网站的建设。推进文化部政府网站的建设;加快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完善中华文化信息网;进一步丰富网上文物资源;配合国家文化艺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文化管理网络化;搞好社区文化活动网建设;在中华文化信息网址下设立社区文化活动网站;实施对外文化宣传交流网站建设,将网站建设成为具有政府导向、数据准确、最具权威的高层次的中外文化交流信息中介和宣传中国的窗口。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第5篇

一、我国文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现在的文化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不足。通过调查发现,财务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理论理解不深同时也缺乏创新意识,造成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不能统一。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不少文化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过于传统,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财务管理者仅仅对固定资产核算原值,但是原值只能反映历史成本,不能真实反映单位的经济资源。在对固定资产管理上要很全面,比如,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与净值,都要很详细的记载,通过账面可以很好反映单位的资金的使用情况。

(三)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文化事业单位存在资金用途不明、“专款不专用”的现象的不良现象,这是由预算中出现错误造成的。在现在的文化事业单位中都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预算工作必须要得到重视。为了使事业单位资金的正常运转,真正的体现预算的计划控制作用,在对预算管理工作时必须要进行决算。决算是对预算执行的总结,文化事业单位的预算和决算是相关联的,通过两者的控制,来避免那些不良现象发生。

(四)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对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纵观现在的文化事业单位,其人才结构存在明显不合理的现象: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和财务管理人才占有比例小。由于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使得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很难高效进行。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会计制度深化改革的情势下,低素质的工作人员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其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对新制度、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同时,财务管理工作的轻松环境可能会使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这也是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一种表现。

二、深化文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措施

(一)转变财务观念

财务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的观念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转变传统观念,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并逐步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新的理念,完善财务管理体制。例如,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实施下,对产权界定可以很好的对经营成果的核算。这项工作就不是一般的财务人员就可以做到的,需要财务人员转变观念,所以财务管理人员要接受新的财务理念才可以更好的完成财务工作。

(二)加强预算管理

文化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由于这个许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存在漏洞,认为花的是国家的钱,造成资金浪费。为了更好的管好、用好预算资金,文化事业单位要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并对预算项目细化。[2]国家拨给文化事业单位的资金有限,所以财务人员在预算时,要充分考虑单位年度内的业务情况。财务管理者可以通过参照前几年的各项收支水平来做本年度的预算,并留有一部分的预备资金,用以应对年度内突发的情况,使其预算更合理。预算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资金的使用率,避免超预算的情况发生。文化事业单位的资金虽然都是国家专项资金,单位资金的使用上要坚持“勤俭节约,专款专用”的原则,使国家资金可以最大化的帮主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加强资产管理,特别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文化事业单位的资产是国家的一部分,它的资产都经国家物资管理部门验收的。文化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保障文化事业活动正常开展而设立的单位,因此文化事业单位要有更为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其单位资产的购置及维护方面,要报予国家物质管理部门,并在财务上明确记录,加以说明。[3]对单位的贵重仪器等物品,应该经专业技术人员检验评估后交付使用,并在财务备案,以方便记录设备的后期维修保养等费用。单位固定资产的转让和报废,都需要国家资产管理部门的批准及有关单位的鉴定,并将所得记录上财务,事业单位不得私自处理。除此之外,对一些隐形的资产也要在财务部门做出相应的记录,如文化产品的商标权、专利权等还有文物、艺术品等都是国家重要的资产,是国家文化的一部分。对于这些资产财务部门要详细的记录在案,并定期与物资管理部门进行核对,以保证国家文化资产的安全。

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首先是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原则是经济适用,符合集中采购标准的要进行集中采购。为了防止重复购置,可以将固定资产的购置纳入预算中去;其次是对固定资产的处理。为了确保国家资产的安全与完整,要及时上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最后是固定资产的折旧。所谓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损耗而逐渐转移到成本、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从而使资产出现贬值的情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固定资产的更新周期大大缩短。于是,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的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速折旧从而加速资金的回收就变得更加重要,这也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财务管理工作上,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制约财务人员的工作。现在就有很多好的制度可以优化其工作,例如会计岗位责任制度,这个制度就很好的把责任分配到个人,提高了财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从侧面提高其综合素质,有利于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财务工作要遵循“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原则,使财务工作更加规范,才能保证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重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完善

财务最终反应了文化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成效。为了使文化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要严格实行“责任分化,授权控制”的原则,加强财务管理。[4]首先要从单位内部的会计环节入手,让财务人员明确责任,并逐步向其他管理部门延伸,最终使整个单位的工作都有条有理。财务部门应该有严格的制度,财务人员都要有明确的责任和权限,一般情况下不能僭越。例如,会计不能代出纳收款,出纳不能代会计做账,非出纳人员不得管理现金收付和保管业务,这些做法都不合理,容易使财务工作混乱,发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结合各单位的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流程制度,规范财务人员的工作方法,可以使会计工作更有效率。在财务工作中,要注重基础工作,注重细节问题,并做好账目的核对工作,以便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更好的监督财务工作,财务人员可以对单位资金的流向做出记录,张贴出来,使经济业务和会计处理得以相互联系,使财务工作公开透明。

三、结语

从文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情况来看,财务管理理念落后、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文化事业单位需要转变财务观念、加强预算管理、加强资产管理、重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完善。这样才能够使得财务管理满足文化体制改革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玲玲.强化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08).

[2]赵洪雨.关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1(19).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文化产业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006-02

文化凝聚着民族的集体记忆与共同体验,是国家认同和社会归属的精神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文化发展的现实仍然落后于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文化领域的突破性发展最终需要依靠文化体制改革来解决。文化体制改革是涉及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文化事业体制改革、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改革。

一、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1.文化管理模式:从微观管理到宏观调控

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突出特点就是党政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管办不分。为改变这种局面,必须理顺党委、政府、市场、企事业单位的关系,重新定位文化主体的职能,使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使文化主体从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窠臼中解放出来,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具体而言,党委及其宣传部门的主要职能在于对文化工作进行方向性引导与规范,重点在于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文化产品之中,增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力与影响力。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加快文化行业协会与中介组织建设。

2.文化管理手段:从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

在传统的文化管理体制下,政府对于文化产品管理主要是通过直接的行政干预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文化管理应更多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和规划等宏观管理方式来实现。一方面,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可以在《行政许可法》的框架之内,取消或减少行政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强化社会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法律规范和经济调控手段。加快文化领域的立法,健全文化管理的法律体系,加强文化市场执法力度。同时充分利用财税政策、信贷政策调控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

3.文化管理结构:从分散到集中

就全国多数地区而言,文化系统的行政管理权依然分散在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局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导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资源分散,也造成文化系统机构臃肿、职能交叉、效率低下。为了消除这种弊端,应该探索建立“大文化”管理体制,逐步统一文化管理部门权限,整合文化资源,按照大部制的体制架构,将性质相同、业务相近、职能相似的部门归并整合,建构一个超越传统专业化分工体系的综合管理部门,从而实现行业部门的业务重组、资源整合和权责分配。

4.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从统一均质到分而改之

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前提是对文化领域进行性质判断和类别区分。一类是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改革方向的公益性文化事业;一类是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改革方向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一般性、基本性、均等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而经营性文化产业其宗旨则在于满足人民群众差异性、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要。因此,需要根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分别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建立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统计报送制度。

二、文化事业体制改革

1.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转企改制将其置换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市场主体。换言之,就是运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将其产业化,让各种文化资源通过市场竞争性配置优化重组,实现文化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一方面,引入民间文化资本,实现产权结构优化;另一方面,树立大文化市场观念,实现文化资源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在保证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之下,打破文化市场的区域分隔和地方保护主义,引入国外有竞争力的文化资本,完善文化投融资体系,真正实现文化资本的跨国间自由流动。

2.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区别对待、分类改革

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指党报、党刊、国家重要的电台与电视台,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以及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对于涉及国家文化安全、具有很强政治宣传色彩的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政府需要给予政策优惠,通过国家财政供给为主的形式确保其政治方向与国家保持高度一致。一方面,国家在其宣传业务上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另一方面,这类文化单位又具备一定的市场赢利能力,可在不改变其事业单位性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下,就其中的部分经营性领域进行剥离,充分引入市场竞争。

3.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增加投入、改善服务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手段,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对于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站、博物馆等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其非营利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强化公益属性,深化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渐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公益性文化单位事业发展所需资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专项经费和事业项目经费。同时,建立对政府公益文化事业投入的绩效考核机制,发挥专家评审机构、广大群众和媒体的评价监督作用。

三、文化产业体制改革

1.处理好文化产业独立发展与政府主流价值观引导之间的关系

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将文化企业与政府分离,使其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企业法人,让经营性文化产品主要通过市场自发配置来实现。根据“划定界线、开放市场、公平竞争、加强监管”的基本思路,政府对文化产业需要从控制式管理转向服务式管理,避免目前文化产业管理部门既当裁判员,又当教练员、运动员的问题。而政府的管理手段也要从原有的直接行政干预转向经济调节、法律规范、市场监管,以便给文化产业的自由发展预留出更广阔的独立空间。一是将国家意识形态有效嵌入文化产业,实现文化领导权。务必确保文化产业维护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核心利益和文化安全。二是引导和规范文化产品的价值取向。文化产业不能为了赢利就放弃社会责任和文化审美追求。

2.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培育和壮大文化产业市场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首先,培育文化产业的市场主体。一是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使之成为产权明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现代文化企业;二是对国有文化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将其推向市场;三是在部分文化产业经营范围之内允许民营企业进入文化产业市场,为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提供政策支持。其次,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对于中高收入阶层来说,其人群数量初具规模,消费潜力巨大,但是却缺乏文化产品消费意识,这就需要国家政策扶持和主流舆论引导。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降低部分高端文化产品价格,让普通民众形成消费此类文化产品的习惯。再次,健全文化产业的流通市场体系,形成各种文化资金、文化人才、文化技术等文化资源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的良好格局。

3.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一是加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通过贷款贴息、项目补贴等方式,支持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及跨区域整合,支持国有控股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文化领域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二是加大金融领域对于文化产业投资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倡导鼓励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大力开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企业“走出去”的贷款担保业务品种。三是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进行投资经营。进一步改革审批制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对非公有文化企业给予更多的扶持,鼓励非公有资本以直接投资、间接投资、项目融资、兼并收购、租赁、承包等形式进入一般竞争性文化行业。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文化产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具有极大地发展潜力,使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关于文化产业,就文化系统本身,从现行的文化市场来看,主要包括娱乐、音像、书报业、演出、文物、影视、美术、艺术培训、中外文化交流九大门类。文化产业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逐步成长壮大起来的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是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新型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致使目前的文化市场还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消费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明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的方向,我们应当义不容辞地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进取,在改革中积极发展壮大。

一、彻底解放思想努力更新观念

长期以来,文化部门作为纯事业性质来考虑,只讲社会效益,不讲经济效益。文化事业单位的所有开支基本由国家财政包揽,使文化变成了单纯的公益性和福利性事业,一些文化事业单位长期心安理得、舒舒服服地吃国家大锅饭,对文化产业只是认为“以文补文”、“以副不文”的项目。由于全部依赖国家投资,致使经费不足,设施老化落后,使其原有的功能发挥不出来,在目前市场竞争中失去了竞争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改革开放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自然对精神文化生活表现出热切的追求,这就为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为适应这种转变,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做好文化产业这篇大文章。一改过去那种对文化只计投人不计产出的做法,把文化当作一个产业来对待,使其多方面多层次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此,必须积极探索文化产业的运作规律,切实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经营机制和方式的转变,努力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事业发展效益。

二、在实践中开拓在改革中进取

实践证明:要想发展文化产业,首先要抓好改革,没有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只是一句空话。而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就是要从文化产业角度找准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改变政府部门从当保姆文化为主,过渡到管文化为主,进而进行规划管理、政策管理,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又符合文化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新体制。

三、要培养人才

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是人才,即懂文化艺术又懂市场经济的人才。关于人才的来源,或是从本单位内发现培养;或是从外单位招聘;或是同有人才的单位联合,组建文化经济联合体等等。

跳出“小文化”的圈子,放眼大文化视野,打破文化系统内部行业之间、区域和部门之间的局限,形成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机制。通过资产重组、加强联合、优化结构,形成骨干文化产业和龙头文化产业。同时依托本体产业,积极渗透、扩张、延伸产业,大胆向旅游业、广告业、体育业、建筑装饰业等行业主动渗透。使文化产业得以多层次、多方位和高质量、快速度的发展。另外,还要支持和鼓励集体、个人一起办文化。尤其是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的企业,筹集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形成集娱乐、休闲、旅游、演出等在内的综合经营实体。以一个或几个骨干企业为龙头,以松散型的企业为共同组织,打破行业、部门、所有制的界限,充分发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功能,努力把文化产业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四、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发展文化产品

对现有文化企事业单位应加快产业化改造,建立起现代化意义的文化产业单位。对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类文化产业,应实行分类管理,区别对待,不同要求,一体两制。在管理上,积极探索新的模式,该国家管的,国家就要投资和管理,能进人市场的,就让他们自行管理,坚决放下去,以保证国家投资投人到应保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国家重点扶持的文化事业单位,例如文化(艺术)馆,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国家应舍得投资,改善服务条件,使其更好的发挥公益功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应发挥产业化的作用,讲求经济效益,做好公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包括中外文化交流)、企业形象设计、信息咨询服务、广告装演等业务、展览展销活动、各种文艺培训、美术等艺术,这就是很好的综合效益。

发展文化产业还要特别注意载体—产品。文化产业的坚实立足点是优秀文化产品,即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完美统一的文化精品。出精品,善经营,大力开拓文化市场.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方面。

五、要有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

市场是决定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与规模的重要因素,任何形式的艺术品都必须通过市场产生效益,所以决定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因此,要培养完善市场、规范管理市场、治理整顿市场、引导开拓市场,大力促进文化市场的社会化产业化建设。要从根本上促进文化市场的有序繁荣和健康发展,关键在于实行法治,这不仅是市场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也是文化市场自身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规律。

六、正确处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犹如鸟之双翼,比翼齐飞,相得益彰。关于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职能,党和国家一直有着非常明确的规定,2008年文化部下发的《文化馆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文化馆是国家设立的全民所有制文化事业机构,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综合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活动场所。这无可置疑地确定了文化事业单位的公益性性质。公益性事业单位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服务性和非盈利性。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非盈利性绝非等同于无偿性,近年来很多文化事业单位为了增强自身活力,满足社会需求,开展了一些有偿服务活动,于是有的人就对其公益性产生了怀疑。殊不知,有偿服务和盈利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有偿办事业是手段,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才是目的;而后者则是以盈利为目的,服务通常是用以达到更高盈利的手段。

文化事业管理范文第8篇

一、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在需求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它对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和农民的致富起着重要的哺育和支撑作用,要想全面提升农村的整体实力和农民的整体素质,就离不开农村文化的大跨步发展,这样,也才能从根本上吻合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初衷和终极目标,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实践经验已经充分证明,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经济的发展单一发展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政府资源、服务资源、社会资源、设备资本文由收集整理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融合,也就是离不开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力量。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调动农民的生产生活积极主动性,培养文化、技术和管理齐备的新型农民,改变农村社会风貌风气,农村各项事业必定长足发展。

(二)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客观需要

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就是对农民群众求新、求美、求职,寓教于乐需求的满足,就是对农民群众“真、善、美”的需求的满足。农民群众通过丰富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不仅使他们掌握不断更新的致富技术和信息,而且从社会整体上来讲,也充分发挥了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因素所具有的潜在教育功能。丰富和健康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满足了农民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提高消费层次和质量,不仅能促进农民的身心健康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文学艺术的全面发展,而且能培育优良的社会机体,大大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也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

(三)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文化体制改革是政府履行服务职能的一个体现,而这项改革的实施必须是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大力发展产业为前提,前者是从社会整体效益出发,实现、维护和发展好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后者是从经济效益出发,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但很清楚的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本身就是服务型政府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多项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的一项具体实践,也是不断完善其公共管理职能的充分体现。

(四)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根本手段

建立完善系统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服务产品、劳动技能培训、就可以使农民更多的闲暇时间让更有意义的文化互动所替代和充实,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教育就会抵御不断弱化和走向歧途的思想。同时,通过这样的有益活动,也可以改变农村地区文化事业底子薄、基础差和发展滞后的现状。

二、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的困境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预算中的问题

1.支出总量不足。是农民对文化需求的总量和质量日益增加,然而文化运营经费预算严重不足,这给政府文化支出预算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也是造成广大农村地区文化设施强调建设、轻视运营、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二是预算总量增速不足,长期以来,我们仍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然强调经济效益,这没有错,但是对于现代社会服务型政府而言,公共服务也是其职能充分发挥与否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但是基于各级政府政绩考核重点的倾向,忽视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支出也在所难免;三是公共文化预算制度的二元体制导致了农村公共文化预算不足,各级政府没有充分考虑城市和农村文化需求差异,没有重视或强调农村公共文化对文化基础设施固有高依赖性的特征,没有对文化预算结构做出倾斜性调整。

2.制定预算的依据不合理。第一,未考虑地区差异,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有无数个村落,无论是地理区域、发达程度、人口密集度等等都会对农村公共文化需求产生影响,使之呈现出多样化、差异化和稳定性,而政府在制定公共文化服务预算时并未加以考虑和权衡。第二,资金投入重点未及时调整,目前,国家各级政府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预算仍然保持长期以来的均等化和固有刚性,但实际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客观上要求政府财力和实际投资需求与预算的吻合,重建设轻运营的思想无疑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三,缺乏系统科学的发展规划。长期以来,无论是有关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还是措施调整都是在一个尚未成熟的整体战略的状态下进行的,而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具有动态性和多样性的特征,所以理论与现实严重脱节,也使财政公共文化服务预算和投资基于短期考虑、缺乏总体战略目标而成效不大。

(二)设施投资建设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条块分割。一方面预算部门间由于缺少协调和沟通而形成的多头管理往往导致运营管理资金不到位,另一方面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治理也存在着利益部门间的互相博弈而导致治理成本增加和治理成效减损的问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管理体系不仅有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组成的横向“块状”管理体系,也有文化行政管理系统及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的事业运营单位组成的纵向“条状”管理体系,行政管理主体、业务管理主体和行业管理主体的多头管理必然导致资金投入的分割和效率的低下。

2.缺少资金使用的考核和问责。资金投入和资金管理的种种问题使绩效考核缺少标准化的流程和系统的制度设计,无法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管理制度上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和监督的缺失、服务机构及人员竞争意识的淡薄、政府监管体制的不完善,都使得运营资金的管理及考核流于形式。农民群众是农村公共文化活动的主体,但是很少能够通过更多的参与渠道反映他们自身对于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和利益,这也是导致农村文化建设的决策质量较低、服务水平和质量落后、运营机构松散和运营成本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因此,应该加强农民对文化基础设施运营机构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供者——政府的问责。

转贴于

(三)现有运营和管理制度中的问题

1.运营资金严重短缺,缺乏保障。全国农村除了一些经济实力较好的区县拥有较完善的文化服务体系之外,大部门经济实力较差的地区运营经费仍然不足,文化站和文化室供暖等基础设施仍然无法保障,根据资料显示,全国农村年文化活动经费在1000元以下的大约占到了64%左右,还有很多特别贫困但也对文化活动有所需求的乡村根本没有任何活动经费。

2.运营模式单一化。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趋势,这样要求政府职能随之发生转变,而不必要直接提供所有社会公共服务,应该按照社会公共服务的分类和政府职责的定位合理确定政府的角色地位,这也要求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营和管理模式也要多样化,当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运行低效的核心问题就在于运营模式的单一化。

三、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

1.建立完善公共财政对农村文化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一是必须积极争取财政转移支付。我国各地区由于先天地理、历史和后天体制、政策等原因,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这限制了各地文化事业的顺利开展。为了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必须扩大转移支付的规模,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尤其要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二是必须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我国好多县、乡、镇等基层政府用本来就好呢薄弱的财政支撑着最为沉重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这是明显的事权和财权失衡现象。所以,必须坚持服务型政府提供均等公共服务的导向,进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以增强基层政府财政保障能力。

2.广辟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渠道。第一,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金融扶持。扩大金融机构的信贷范围和规模,把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也纳入到其信贷范围,对发展前景和信用好的文化事业运营者提供资产抵押业务等资的优惠政策。第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市场设施建设,并对在农村进行各种文化投资的个人和民营企业在税收、选址征地和立项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社会荣誉;在农村文化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和多样化运营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充分肯定、扶持和发挥民间艺人和特色团队。第三,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农村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农村文化出版专项基金和振兴民间戏曲基金。

(二)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和服务方式

1.以政府为主体的公益服务。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体依然是政府,其提供的公益性文化服务不仅是其最不要的文化服务方式,也是服务型政府职能的充分体现。服务型政府的职能体现不仅是制定有助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开展的政策,还应该充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主体,这一主体所应从事的工作包括文化设施的建设、激励机制的构建、公益性文化活动的规划组织和实施,文化信息资源的提供等等。如果这些职能能充分履行和发挥,农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将能得到长足发展。

2.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文化服务。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引入竞争,并且充分发挥竞争的激励约束作用,这种作用能够激发公共行政体制的活力和公共服务产品的生产效率。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也是市场经济竞争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主体,具有公共责任和社会责任,有企业的参与,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和高效运作,一定程度上比政府具有优势。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引导众多的企业通过诸如委托、外包、特许、贷款贴息等方式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其最终的目的就是更好满足更多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

(三)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1.深化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在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开展文体活动的主要部门就是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所以,他们组织结构运作是否有序良好、团队活力是否充足饱满、用人机制是否科学完善、业务水平是否完整高质,直接影响着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顺利开展,因此,应该不断优化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整合组织内部有效资源、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考核和问责机制,顺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和新趋势不断深化改革。

2.逐步推进农村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不仅仅是经济领域企业的重大任务,文化领域中的经营性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也应该根据这一原则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改革。比如给予改制企业财税、劳动保障、人事安排等方面的政策优惠;进行机制创新和产权制度改革,开辟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造;鼓励文化团体与企业实现多种方式的合作。

(四)选拔、吸引和培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

选拔人才必须科学设计竞聘竞岗、优化配置的用人制度,打转贴于

破地域和资历等等条条框框的限制,充分发挥民间艺人、能人和经纪人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开展中的作用;吸引人才必须制定、完整和落实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完善社会保障解除农村文艺工作者的后顾之忧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人才必须采取合作、交流等多种培养方式和途径,加强农村文化经营团体和专业团体的文化管理,并综合运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