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乔布斯的魔力演讲

乔布斯的魔力演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乔布斯的魔力演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乔布斯的魔力演讲范文第1篇

苹果最好的发展时期?

乔布斯逝世之后,网上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幅关于库克和乔布斯的漫画:在天堂的云端之上,乔布斯变身木偶操控人,在人世间的库克其一举一动都被乔布斯的木偶线连接和操控着。的确,无论是今年的WWDC还是最近的新品会,库克在台上演讲的身影、腔调和手势,都让人想起乔布斯。在iPhone5的会上,库克说道,“现在正是苹果发展非常好的时期,是非凡的发展时期。这些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行业领先的创新。只有苹果能做到这些,苹果从来没有如此强大,这都归功于我们的员工。”

他确实不是在胡夸海口。在今年的8月上旬,苹果就已经超过美孚石油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而在9月中旬的新品会之后,虽然iPhone5被各种恶搞吐槽,但都不能阻挡苹果的订单飞涨。苹果对外宣布iPhone 5在开放预定之后24小时就已经售出200万部,相比去年iPhone 4S上市时数字翻了一倍。而随着iPhone 5的热卖,苹果的股价也一路上涨。在9月17日的交易日中苹果股价报收699.78美元,之后的盘后交易中又再度上涨1.77美元报收701.55美元,首次突破了700美元大关。苹果股价在过去9个月里上涨了270美元,涨幅超过65%。今年2月末,苹果市值超过5千亿美元,在4月超过5千亿,如今市值已超过6500亿美元,比第二位的美孚石油还要高2250亿美元——差不多是一个谷歌的市值。业内人士表示,苹果的股价增长依然还有相当大的空间,而随着iPhone 5的热卖以及苹果新款iPad Mini平板电脑的到来,苹果距离万亿美元市值也会越来越近。调侃归调侃,事实证明,苹果的市场统治力依然强劲十足。

库克是乔布斯生前精挑细选的苹果下一任掌门人。去年在深知自己身体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乔布斯对苹果的董事会推荐道:“至于我的继任者,我强烈建议实施我们已定的继任计划,并提名蒂姆·库克担任苹果CEO。”库克在2011年8月正式被任命为首席执行官。此前,他负责苹果的全球销售和运营,包括管理苹果全球产品的供应链、销售活动和在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售后服务,并确保苹果产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灵活性和战斗力。从1998年进入苹果至今,库克已经为苹果服务了15年,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兵”。不过,据说乔布斯生前也曾表露过对库克的担忧:库克不是一个产品设计者,在产品方面缺乏远见,他的关注重点在于苹果公司的盈亏状况。

苹果需要“去乔布斯化”

库克不是第二个乔布斯,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乔布斯,他是不可复制的。“库克知道他自己不是史蒂夫·乔布斯,而且也并不试图这样做。”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高级副院长杰弗里·索南菲尔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他对做自己感到舒适,而且他所取得的成就十分卓越,虽然承诺很少,但交出的成果远多于承诺。当乔布斯去年从苹果离职时,许多人都认为苹果的大部分魔力将会消失。但事实并非如此。” 而硅谷资深人士、乔布斯生前的老友莱格斯·麦肯纳也表示,“库克一直都有能力建立一项有效的全球业务,他从来都保持着低调的态度,集中关注那些重要的东西。他不会因公众的预期而感到分心,那正是苹果现在需要的东西。库克不会寻求成为众人关注的中心”。

如果有人把iPhone 5创新不足怪到库克头上,就冤枉他了。据业内人士透露,iPhone5这个项目从2010年就开始了,乔布斯也有大量参与主持设计,但因为产品外观的一个小问题迟迟不肯。专家分析,智能手机如今已经进入到创新的边际递减阶段,一些改进已经难以用“革命性”来形容,比如屏幕的清晰度、大小、CPU速度等都已经进入一个有规律的进化,而非颠覆性。而国内著名的IT评论家Keso也在自己的腾讯微博上写道:“其实当年即使乔布斯亲自的产品,也常常遭遇‘没惊喜、失望、耽误睡觉’这类评价,并不是每一次都‘超预期’,只不过大家比较健忘罢了。今天的反应,和iPhone 3GS、iPad 2后的情况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当时没人说‘乔布斯真的死了’。”

乔布斯的魔力演讲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苹果;品牌;时尚;策略;科技

1.苹果营销策略对奢侈品营销方式的借鉴

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非生活必需品。对奢侈品而言,其营销方式多种多样,与本文所论相关的,则主要涉及到限量和延时。

1.1 限量发售

奢侈品主要利用稀缺性理论,提高商品的附加价值,当然这是建立在已有的品牌影响力基础上的。苹果借鉴奢侈品这一营销策略,不仅分批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售,同时也对产品数量进行限制,以便在消费者心里掀起“物以稀为贵”的狂潮。在苹果问世初期,由于其价格同其他产品的区隔,导致价格成为对消费人群进行细分的主要手段。那时的苹果相较于百元手机相比,可谓奢侈品。限量发售的策略除了利用人们对稀缺性物品的追求心理之外,也更加强化了时尚所具有的社会区分的功能,即对于时尚之物的崇尚可以将一部分人同另一部分人区别开来,以使那些拥有时尚的人具有稳定和安全的群体归属感。

时尚的这种社会区分功能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一书中有关日常生活审美和消费具有阶级分层特点的描述。他有名的“炫耀性消费”理论的提出便是基于消费,尤其是时尚消费可以实现不同阶级间的区分,上层阶级持有独特的资源和物品,即有限的资源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里,由此形成对其权威感和特殊地位的符号象征形式。限量发售这一营销手段发展到今天,已经扩展出多种含义,它不仅可以稳固品牌力和划定消费人群,同时,可以以限量发售为嘘头,强化对时尚的追逐,进而增加商品销量,实现利润,苹果便是精通此道的商界翘楚。

1.2 延时发售

奢侈品的新产品一般需要经过18个月的引导期和育养期才能投入市场,即奢侈品在会和进入零售市场之间会有一个时间差。而作为电子产品,因其频繁的技术更新和市场淘汰率,苹果在控制时间差方面显得十分有天赋。在综合考虑市场状况、竞争者、消费者期待等多重因素的情况下,苹果一般会在会进行新产品介绍和宣传后的两个月左右,将新品投入市场。这里的延时发售又被营销人士称为“饥饿营销”,它一方面考虑新产品上市的最佳时机,同时需要对消费者日渐高涨的购买情绪在火候上加以精微控制。正是由于苹果在这方面做足了功夫,才会出现新品上市的前夜人们彻夜排队购机的壮观景象。

2.时尚运作方式:会营销+乔布斯星级营销

2.1 线下:会营销

苹果每一次新品会都会引来全世界的目光,苹果借会来对即将上市的新产品进行全新功能和主要卖点的介绍。苹果公司向来对新产品信息进行从外界到公司内部的严格保密,乔布斯视之为最高商业机密。所以,整个会是令亿万人翘首以盼的,它的神秘感和众人的期待都将在会上被揭开,所以说,会营销重点在于前期所酝酿和营造的情绪,它与苹果一以贯之的限量和延时等营销策略是相辅相成的,它的目的在于强化苹果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并将之神圣化。

2.2 乔布斯的星级营销

所谓星级营销,即明星效应。苹果的成功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其创始人之一乔布斯本人。苹果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归根到底是人的成功,或者所谓“时势造英雄”,这个观点既肯定了大的时代背景对关键人物的塑造作用,同时不该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许多“果粉”,甚至是一般喜欢苹果产品的人眼中,乔布斯本人就是一本让人惊讶的英雄录。他的传奇经历、富有魔力的演讲能力以及充满魅力的个性都让“果粉”为之疯狂。这就使苹果不仅仅被视作一款电子产品,更赋予了人性化色彩——乔布斯的传奇魅力。追求时尚的同时,也包含了追星的成分,这是苹果将营销策略做到深入人心的一个极好例证。

3.“果粉”来袭:话题性营销+口碑式营销

“果粉”,一个新潮、偏年轻化的词汇,意指苹果的粉丝或狂热追随者。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营销方式被创造出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和消费者行为。以往的营销都是以广告主为主导,消费者属于“被兜售”的被动地位。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这一格局,由于互联网以一种虚拟的形式增强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使得信息以爆炸式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波及整个网络,而众多的网络受众则将这些信息在虚拟和现实两个空间里加以传播。在全球性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话题性营销脱颖而出,其目的旨在为和“眼球经济”有关的一切经济和社会活动服务。话题性营销是通过围绕产品制造能够引起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并引发讨论,扩大其信息传播范围,进而在社会范围内形成对这一话题或产品的议论和评价,最终过渡到口碑式营销的过程。

3.1 线上:话题性营销

乔布斯在1997年重返苹果公司所做的“非同凡想”广告在网络上一经,便引来了热烈的反响。在广告中,通过出现爱因斯坦、毕加索、约翰·列侬等改变世界的人物来表达这样一种理念:苹果能够改变世界。话题性营销正是利用了互联网这个快速传播信息的平台,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品牌信息,加深对品牌的良好印象,最终实现并强化某一群体的内在合力以及群体内成员的认同感,这也正是作为时尚消费的主要功能的体现,互联网为这种时尚所带来的社会区分得以更明显和突出地显现提供了条件。

3.2 口碑式营销:“果粉”的深层心理

口碑式营销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并能够引导消费者自发传播。消费者之所以对苹果产生认同,并乐于传播,是基于若干层面的心理机制的。比如,偏年轻化群体可能抱有追求时尚和新潮的心理,偏中年化群体可能出于向年轻化群体靠近的心理,通过共享苹果时尚而获得年轻化群体的认同,除此之外,有的研究者还指出,“果粉”可能出于超前享乐心理、炫耀心理等因素而购机。其实,这些都只是“果粉”购机或进行口碑传播的表层原因,究其根本,或许是商品经济影响下人们心里的“物化”机制在起着决定作用。所谓“物化”,即客体化过程的一种表述,人们将有形或无形的事物皆以“物”的真实存在的方式加以表示,用“物”的多少和大小作为一切事物的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物化”的心理机制同时尚的要素结合在一起,则不难理解为什么消费者试图通过不断更新换代的科技创新产品来表达群体归属和个人实现了。正如前文所述,新颖和变化是时尚最显著的特点,在这一点上,时尚与科技创新产品可谓不谋而合,不断换代的苹果产品正是基于构建起让消费者不断追赶新和变的时尚体系,来满足消费者的种种内在需求的。

参考文献

[1]刘力,解码时尚教皇乔布斯[J].城市.环境.设计,2011,12.

[2]拉斯.史文德森.时尚的哲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

[3]吉启明.中国奢侈品市场与营销策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4]段思岚,胡靖茼.苹果手机的消费心理及原因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1,2.

[5]黄继刚,黄海英.iPhone时尚文化符号的消费营销[J].洛阳师范学院学院,2012,12.

[6]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作者简介:

乔布斯的魔力演讲范文第3篇

从张海涛在2010年CCBN主题报告上所做演讲的数据来看,当前我国电视机、收音机的社会拥有量都超过5亿台,移动电话用户超过7.4亿,固定电话用户超过3亿,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超过1亿,网民超过3.8亿。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7月及8月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手机网民规模为2.77亿,其中有2 3.1%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表示计划在未来半年内使用3G手机上网,据测算将达到4000万。电视、收音机、电脑、手机等等各种终端在受众的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单就其中“手机”这一种而言,“带着体温的媒体”的称号就足以让业界重新审视由于终端能够控制用户而对媒体产生的影响。今天,我们为此而讨论终端之于受众的控制力究竟在哪里。

而我们之所以说新型的终端开始掌控用户,第一条原因就在于这些终端的功能出现了极大的整合性。电视机只能看电视吗,手机只能打电话吗,电脑只能放在桌上使用吗,小说只能是书本吗?答案都是“否”。新型的终端已经是多元媒体功能的集合,已经朝着有线无线相结合的方向发展,继而成为功能强大无比的整合性媒体。正因为信息时代的社会人群已经无法脱离信息,无法脱离传播和媒体,所以现在的受众无法脱离终端,只能受制于终端,这正是我们今天讨论终端控制力的最大前提。

控制力第一层:我帮您选择

终端对于传媒行业的巨大冲击第一点来自于终端上内容的集成。当各种终端产品已经成为受众生活中的必须,获取了受众极大的青睐之时,各个内容提供商也不得不屈服于这样的现实,向终端靠拢,为终端提供内容产品,与终端展开各种合作。诚然现在的受众可以利用终端在线搜索或者下载自己想要获取的媒体内容和信息,但是终端内置了哪些内容,主推了哪些内容仍然会影响甚至控制受众的信息与内容接触。在终端与内容方商讨利益的过程之中,其实也相当于为受众选择了媒体,决定了信息内容。即使受众发现这些内容和信息是利益驱动的产物,但是往往也只能接受这一事实。

用便利性和快捷性控制用户

智能手机在推广各种软件、影音视频、图文资讯、游戏社交;互联网电视已经在电视机的开机页面中设置了大量的自主内容;数字电视机顶盒也早已经实现了业务和内容的分类、推荐以及推送式服务;电子阅读器吞噬了大量传统纸质出版的市场份额??今天的终端似乎已经等同于内容集成平台,受众有了终端就会拥有内容。

受众是聪明的,但也是懒惰的,因而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和快速性在海量信息环境的今天变得尤为重要,而智能终端恰好解决了受众的这一问题。一方面各种智能终端正通过网络连接满足了用户在各种状态和时间中搜寻与获取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这些终端也通过业务的推广、内容的营销以及信息的集成影响着受众的内容接触及选择:比如今天最先读的可能是哪份报纸,最值得看的是哪部影片,最重要的是哪些资讯,最热门及畅销的是哪些产品。通过设计一系列方便使用的功能和业务,终端将受众牢牢绑住,也开始替代用户做一定程度上信息内容的最初筛选。这些媒体内容和传播信息是终端控制用户的第一道门槛。新型终端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与内容紧紧捆绑在一起,在混媒时代牢牢控制着用户对于媒体内容的选择以及传播信息的接收先后,忽视终端的媒体注定无法成为最快接触受众的赢家。从这一点上来说,终端对于传媒行业的影响在于传递速度和获取的便利性,在于内容和信息的抢先占领;对于受众来说,这种控制力是让人不易产觉的体贴的管家式的信息内容筛选帮助。

当内容生产者不得不向终端靠拢

正是因为以智能手机和阅读器为代表的手持终端,以互联网电视机以及数字电视机顶盒为代表的家庭终端分别控制着个人受众与家庭受众,并且逐步将品牌的力量发挥至最大,获得最佳的用户关系。于是终端厂商逐渐具备了足够强大的议价能力来和内容生产者进行谈判,内容与终端之间的力量天平出现了偏斜。由于内容生产者长久以来都无法跳开媒体介质直接接触受众,即使现在想要在渠道和终端产品上下功夫也往往为时已晚,所以也只能委曲求全地向终端靠拢。

就在前不久,《纽约时报》表示正在开发一种付费的基于iphone的阅读器,准备明年与其网站互联。而《今日美国》在尝试向Iphone用户推出手机版之后甚至宣布将延缓收费,因为大量的下载已经使得广告版面供不应求,广告收入已经超过了潜在的发行收入。除了数量超过8.5万款的软件之外,苹果还与欧洲知名的直播电视运营商Bsky B合作了天空移动电视(Sky Mobile TV) 为苹果手机(iphone)及全屏接触版苹果音乐播放器(iphone touch)提供专用的应用程序。包括HBO、CNBC、Twitter、Netflix和亚马逊在内的几家互联网公司及媒体机构纷纷成为Google TV的合作方,为其提供网络内容和节目。在受众碎片化快要走到极致的今天,想要接触到受众就必须依赖终端,因此内容生产方的焦灼与纠结就显得非常容易理解了。而当他们在向终端靠拢之时,其实也是加重了终端对于受众的控制力。

控制力第二层:我请您参与

有人说,iPhone除了不用来打电话之外,可以拿来做任何事情。是的,现在的终端可以帮助受众做很多事,提供很多附加价值,可以实现家庭物联网的构建,可以拿来做GPS导航,甚至可以拿来做爆米花。然而,传媒行业最不愿意想起的是这些终端加速了人人传播、事事媒体的局面。如果说互联网提供了草根UGC的可能性,开启了受众作为传播主体的大门的话,那么新型的终端无疑是这扇大门之后的云梯,帮助消费者轻而易举地摘下传统媒体行业心头的月亮。当每个受众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状态传播信息、充当媒体时,传媒行业原来的世界开始分崩离析。

内容与传播,一项都不能少

在各种新型终端中,运营者植入了大量的社交网站、视频网站、微博、切客等第三方软件,也逐渐强化了终端的图文编辑、影视频制作和即时上传等功能,这正是对受众参与信息传播以及媒体内容制作的诚意邀请。在这些终端的大力支持下,受众既是内容的消费者,也是内容的制作者。作为内容生产者,受众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状态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终端进行拍摄照片、录制声音、输入文字;作为内容消费者,受众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视频、播放音乐、访问各种各样的移动互联网站;再者,受众之间的交流也更加频繁,对于媒体内容的信息反馈也更加迅速便捷。

去年8月,Facebook升级了iPhone应用,使得用户可以直接在手机上录制和分享视频。Facebook表示,这些升级之后,Facebook的视频上传量几乎翻了一番。与此同时,根据YouTube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iPhone 3GS带来了YouTube手机视频上传400%增长。在刚刚过去的9月,新浪了国内首份针对微波市场的白皮书:《中国微博元年市场白皮书》。根据书中数据显示,目前有36.6%的用户通过手机WAP登录新浪微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这一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

在这样的终端之上,受众积极地参与到了媒体内容的制作与传播之中,极大地改变了媒体传播的过程和产业链流程,而终端也通过这样的方法进一步加强了对用户的黏着性。

应用与运营,同样很重要

如果说对于内容制作、信息传播还是用户参与较浅的层次,那么智能手机用户目前能做的已经有点儿让人吃惊了。Google实验室就在前不久公开了一项名为App Inventor for Android(Android应用发明家)的新服务,将图形化模块化程序开发应用到Android手机上,普通的Android用户不需要懂得复杂的程序代码编写就可以创建出属于自己的小应用。除免费软件外,开发者也可在Android市场收费软件。开发者每在Android市场出售一款收费软件,将获得其中70%收入,其余30%归移动运营商所有及用作网上结算费用——谷歌并没有参与任何收入分成。谷歌认为这种收入模式不但为用户带来更佳体验,也为开发者和移动运营商创造了公平发展环境。

至此,终端用户的积极性被开发到了极致——你不但能够将自己的想法或者作品与大家分享,还能够凭此挣钱,何乐而不为呢?智能手机在吸引用户互动参与方面确实走在了终端产业的前列,也为终端将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参考范本。多元化的业务设计和功能开发使得受众更多地使用终端,也甘心受制于终端。

控制力第三层:我要您付账

构建成熟、稳定、健康的盈利模式是任何一种媒体都必须完成的命题。盈利的需要迫使市场上的运营者希望最大程度的接触到消费者,影响消费者,甚至把控消费者的消费购买行为。对于媒体来说,受众即为媒体消费者,而他们是遥远的,其购买行为虽然可以被媒体信息及内容影响,但要说控制却是非常困难。然而现在的新型终端却能够让用户不断投资,不断买单,并且分流了媒体们的市场份额,这一情况让传媒行业不能不为之愁肠百结。

广撒网,多选择

影响甚至控制用户的媒体消费,终端的基本功利是利用大量的业务类型、内容种类以及细分化的功能服务来吸引用户的关注。

作为广电媒体数字化的典型代表,华数在一个电视机屏幕上,就涵盖了互联网、数字电视、平面媒体的所有相关内容,实现了用遥控器获取全媒体信息的功能。仅仅在影视点播这一个方面上,华数花费巨资历时数年建成了拥有100万小时的全国最大的数字化节目内容库。“Looking全媒体”已经成为华数打造的电视版“百度”,用户可以用此进行网络浏览和搜索:可以用遥控器点看热点推荐、关键词、栏目等全媒体信息,也可以自己输入关键词检索。这些信息来自于各大互联网网站、国内各电视台的报道和各平面媒体。在华数的“国家数字电视开放实验室”里,电视可以通信,手机可以看电影,互联网可以看直播,影视可以跨终端赠送,照片可以跨屏幕互传??如此丰富而多元化的服务内容和业务选择几乎涵盖了受众的全方位城市生活,华数的数字电视机顶盒成为了三网融合时代最神奇的终端之一。

智能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终端也同样在不断地扩充内容与业务,强化营销形式和效果,从而最大限度地刺激并把握受众的消费需求。

收短线,钓大鱼

众所周知,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大致由引起需要、手机信息、评估选择、决定购买和购后行为几个部分组成。传统的媒体运营方式因为远离消费者所以无法更好的把握住消费者购买行为,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往往只能望洋兴叹。然而新型终端可以通过在线消费和实时营销来缩短从媒体信息到受众实施购买的营销过程,从而控制了受众的消费,这就是收短线,钓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