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评价方式?自信心

在现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下,美术评价存在着过多问题,因此,本人认为要进行评价改革重点在于课堂评价改革。笔者经过实践教学的经历发现有必要开展新课程指导下的课堂评价改革,改革评价关键在于在遵循小学美术评价的基本原则,通过多种评价方法对不同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从情感态度、课堂参与、知识技能、创新精神、合作意识、探究能力等多个角度进行多方位的评价。建立起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信心,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发展。

一、目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评价现状及症结

据本人在5所小学,20个班级,300多份调查表的统计中发现在平常的小学美术教学中,面对学生的表现,美术老师们经常给予的评价是:“你说得很好”、“想得不错”、“画得太好啦”;针对学生的美术作业,大多数教师凭主观印象匆匆判个“优”“良”等级,或打个分数。偶尔指出几个画得好的同学,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没有受到表扬的同学顿感失落。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暗示:学生们兴味索然。

问题的症结在哪儿?不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不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而是单调的“一人评价、一次评价、一个标准评价”的课堂教学评价。

在新课改的实验中,教学评价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它是对学生进行引导、督促、检查和反馈的一种手段。“《美术课程标准》曾明确提出:既要关注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等方面的评价;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形式单调、内容空洞、看似鼓励的的评价,对学生好的方面未能得到足够的肯定。而不足之处又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来,停滞于表层的学习,致使学生未能及时掌握学习信息,检讨学法。这不可避免地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个性的发展。

二、如何有效实施小学美术课堂的评价方法

(一)遵循小学美术评价的基本原则

评价的导向原则——创新性。“这是指评价不能仅以单纯的知识记忆、技能模仿为主要评价指标,教师应该在思想内容健康向上的大前提下,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表达和创造的自由,促进学生美术素质理性发展的同时也能保持感性的持续发展,使评价成为培养情感和丰富想象力的创新型人才的推进器。”评价的内涵原则——全面性。小学美术的性质决定了其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基于小学生的综合美术素质,不仅仅包含对学生的美术方面的评价,也包含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爱国情感、品德意志的评价,对学生的观察、形象记忆、想象和创造等能力的评价,还要引导学生对自身学习美术的策略、方法、思维过程的评价。

评价的对象原则——全体性。这有两层意思:其一,“指教师在课堂上应面向所有学生施行评价,这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人格的平等。”其二,指美术教学必须确保学生参与课堂评价活动,这体现了课堂评价是能动活动。总之,给予每个学生受评、他评、自评的机会。

评价的体验原则——主体性。这是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实施多方位的评价方式

我国著名学者黄克剑先生曾指出:“施教者和受教者,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人,教育不是既定划一的笔墨,用划一的教材和方法,把受教者加工成划一的‘标准件’,而是尊重受教者各自独特的天赋、气质、秉味,以对于他们各自说来最恰当的方式,把他们成全为合于他们天性而又富于人文教养和创造精神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要以“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来实施美术课堂中的评价方法。

在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学习评价的理论知识采用多种评价方法,使评价真正有效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本人总结如下:

①分层评价法

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总存有个性差异。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根据学生个性差异,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做到既因人而异,又随时就势;注意激励的层次性,既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又做到“顺势助长而移性”,实现发展学生个性的良好愿望。

②自主评价法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往往爱把自己的情感、认识毫不保留地倾泻于纸上,有时老师们不一定能看懂、理解他们的作品,甚至无法评高低。所以,练习完成后老师们可让学生把作品张贴在作业展示台上,然后提出“三问”:(1)“你觉得谁的作品最吸引你?为什么?”(2)“你是怎么想才画出来的?”(3)“你觉得今天又有了哪些收获?”。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自己做老师,去分析、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第二个问题是提供给相对“差”的学生,让他进行自我评价,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样去表现。第三个问题是引导全体学生进行知识小结和行为反思,大都指向能力与情感,如:认真听讲、积极与他人合作、发言有创意、工具准备齐全等。通过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可认识自己的价值。这样就减少了我们美术评价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使教学有了一定的指向性。

③语言评价法

在作业批改时,教师不急于给学生的练习评定等级,而是先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引导。“先肯定后指正”是我们常用的评价方法,此法从儿童心理学出发,使学生乐意接受。“你的人物造型画得真不错,没有多少人能比得上,但如果给他加些笑容,将会吸引更多的观众。”让鼓励点亮孩子们的自信,让点拔启迪智慧,使师者真正成为了孩子们学习的引导者。

④实物评价法

当一种评价方式实行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往往会失去刚开始的热情,使评价失去吸引力。所以,作为师者就必须要及时更换评价方式,以适应儿童好奇、喜欢新事物的心理,再次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于是,在作业的评价上可换用实物来展示评价。可以用印章和一些剪、画出来的小东西来表示,如:印朵小红花表示你的画真美,粘个大拇指表示你真棒,画面飘拂的小红旗表示你要加油。夸张、有趣的实物,不仅学生看着喜爱,而且还体现了美术课的特点。这样一来,学生相互攀比着比以往学得更有兴趣,画得更认真了。

⑤环境评价法

在课堂教学最后的作品展示中,给学生一个平台。教师可以将本堂课的学生作品在最后做一个展示,可以形式各异,如开小展览,装饰我们的教师等等。教学环境的布置也能对学生起到一定的评价功能。如,在以书画为主的美术专用教室,张贴学生们的一些优秀作品。利用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只要努力,就可以成为画室里的一颗“星”;只要得到老师或同学们一致的称赞,就可以在五彩星中任选一颗,作为你的“幸运星”,在上面记载你的一次次成功,让所有到美术室上课的班级中的每个人都知道你的“辉煌”。在这样一个形式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第2篇

一、课堂观察

非正式的观察是日常教学不可或缺地部分:教师在正式指导期间或是学生分别在自己座位上时持续观察学生的语言运用情况。教师观察学生如何做出反应,人如何使用教学材料,以及中他们如何在小组合作互动,教师观察自己如何才能有效地展示特定的课程单元等内容。

根据他们的观察,教师评估出学生学到了什么和什么没有学好,推断出学生使用学习策略促进还是阻碍学习,他们评价出特定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他们确定哪些教学活动和材料是学生喜欢的。源于这样观察的信息对基本的日常课堂运行有很大作用,因为它为了解发生了什么和决定该怎么做打下了基础。例如,一个老师通过一系列观察发现某个学生没有学会课堂上所教的内容。而只有一个学生没学会某一目标结构的观察结果和大部分学生都没学会,会让老师作出截然不同的决策。

二、问卷调查和访谈法

把问卷和访谈法在放在本节一起讨论因为它们非常相似,都包含一组学生要作出回应的问题或语句,都相对地结构化且正式。他们需要大量的规划和准备时间。因此, 只有在定期运用,运用相对系统化,而且学生、家长或教师反馈一致时他们才是最有用的。比如在进行教学前,问卷和访谈可以在学生中使用,用来收集输入因素可能会影响教学计划的信息。教学后,可以用它们来收集单元或整个课程有效性的信息。问卷和访谈对于收集教学过程中日常教学计划和评价的信息作用不大,因为他们相对简单且不正式。除了相似之处, 他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异。

1.问卷只能用于识字的调查者。然而,面试不需要阅读和写作技巧,因此可用于大范围的受访者。

2.调查问卷可以同时在很多受访者之间进行,且只需一人管理。相反访谈需要大量的时间,因为每个被调查者必须单独进行访谈。

3.问卷为被调查者提供永久和精确的文字记录。而访谈的永久记录可用音频录制。

4.问卷不允许自由探索,因为问题是固定的。正相反,访谈在对原定问题产生的意料之外的有趣或重要的答案时允许访谈者和调查对象者探索一些额外的内容。

三、日志记录法

日志记录是基于某一主体学生的持续想法,思想、经验和反思记录。它超出了典型的书面作业,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书面对话,促进个人思想和表达与课程材料的一体化。日志记录的特定格式取决于任务目的,他结为结构良好和形式自由两种形式。在结构良好的日志记录里,学生的写作基于某一特定的问题,目标或指导方针,而形式自由的日志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记录基本没有规定方向。日志有不同模式的反射,如书写、素描、油画和雕刻,就举这几个例子了。抛开形式,日志对于监控学生的观察,挑战,推测,怀疑,自省和探索能力是一种宝贵的评价工具。

四、档案袋

档案袋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典型手段。它是对学生工作的一种集合,向学生和其他人展示他们在一个或多个领域的努力,进步和成就。档案袋这一术语当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美国流行起来的,它被用在许多不同等级的学科领域里个体班级的评分机制。艺术家、建筑师、音乐家经常用它来展示他们的表演。档案袋伴随着一个反射描述,不仅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扩展学习,还可以邀请读者的组合对学习和学习者深入探索。以元认知策略发展依托,写作档案袋能促进学生反应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元认知策略,而自我评估在学生的写作档案袋里起着关键作用。

档案袋评价对于课堂教学来说相对较新。学生们应该有自己的档案袋,可以是一个常规的文件夹,一个小纸箱,一组文件柜或任何持久的可扩展的容器,如果每个人都使用相同类型的文件夹,文件夹更方便存储,应该明确标上每个学生的名字。如果需要,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品味进行装饰 ,能增强学生的所有权。他们应该别放在易接近的地方,这样方便学生查看或更新,在没有老师帮助的情况下也可以向别人展示。

档案袋是有用的,因为它们对学生的语言发展提供一个连续的记录,也可以共享给其他人。如果档案袋通常被教师和学生一起在会议上评估,他们还可以对学生关于语言学习的个人观点和适用于阅读和写作的策略提供信息。反过来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的自主性。档案袋评价扮演了主要角色的课堂,通常是与只使用测试或者更多传统形式评估的课堂有很大区别的;他们更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更协作的、更全面。档案袋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源于他们给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评估和学习的机会。当然它不是自发的,而是取决于教师认真努力地用档案袋作为一个协作评价的过程。

查看一个档案袋,学生,家长和老师不光会看到学生的学习发展,还有他的文化背景的,个性,独特能力,天赋或是局限性。它帮助学生看到所有的成长都发生在学习过程中,从而提高其自尊,培养其进一步的成长。提供一个学生的学习画面,能帮助家长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让他们他们的孩子能力,兴趣和发展有骄傲的理由。档案袋对老师也非常有用,因为它不仅为老师提供学生学习成长的足迹,也揭示了学生作为一个人更多信息,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

五、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一)自我评价

一些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已经得出结论,所有形成性评价发展的必要条件

是学生进行自我和同伴评价,学生自评和同伴评价是非常有用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和修正能力。对学生来讲,达到一个学习目标很难,除非他们理解目标,而且知道做什么来达到那个目标。因此自我评价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很多那些试图开发自我评价能力的人发现首先也是最困难的任务是让学生觉得他们的工作是依照一组目标开展的。在他们做的时候,对工作有总体的了解,因此学生能够自己管理和控制它。

自我评价既对学生有利,也有益于老师。对老师来说,学生的自我评价信自我评价提供信息,提高了指令,允许教师对学生是别的问题直接回应,而且自我评价创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为他们提供了共同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自我评估程序敦促学生认真检查他们的工作和思维,思考它的意义,由于这种反射,他们更能了解自己学到了什么。

(二)同伴评价

在实践中,同行评价原来是一个重要的补充,甚至可能是自我评估的优先需要。同伴评价具有独特的价值有几个原因:一是这种评估的前景已被发现用于提高学生努力工作的动机,学生知道作业会由自己或另一个女孩在下一课开始检查。这已经产生了一个完善的程序,只有在极其罕见的场合,学生才会完不成工作。他们以清晰和美观的作业为傲,他们的一个同伴可能会被要求给出分数。在达成一致前,任何关于答案分歧的讨论是彻底的公开的。学生通常能接受彼此对他们作品的批评,但对于来自老师的批评却不会重视。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第3篇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由于近年来高职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出现的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师资匮乏,教育条件恶化,教学质量下滑等现象给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致使高职教育的扩张与质量提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建立一套切合实际、适应当今高职教育教学发展需求、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探索校内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是利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是否达到一定质量要求所做出的价值判断。教学质量评价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针对高职教学过程复杂,影响教学质量因素较多的特点,经过多年的教学管理的探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构建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1.由二级学院和教研室教师,构成同行之间的质量评价体系;

2.建立院校教学质量专家评估监督组,构成督导质量评价体系;

3.由学生会干部和班级学生,构成教育教学对象的质量评价参与体系;

4.建立企业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系统,构成实践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二、校内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高职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教育模式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我院校内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可分为:院校督导组质量评价、教研室同行之间的质量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质量评价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制定了不同的评价项目和评价标准,并设计了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表”,我院采用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和学生网络填写评价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的评价,保证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和公正性。

1.院校督导组质量评价

院校督导组成员由学校中学识能力高,具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或教学管理经验,校内具有一定威望的教师组成,主要通过听课、督课等形式,从任课教师讲课时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督导组成员平时听课一律不事先告诉任课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制定了统一的量化考核标准,采取随堂打分,及时和任课教师沟通指出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督导组成员提出相应的意见。

2.教研室同行之间的质量评价

教研室同行之间由于所教授课程相同或相近,相处时间较长,相互之间也最了解,但是同行之间因为人际关系等因素,同行之间的质量评价并不十分真实和准确。教研室同行之间,在相互听课,共同开展课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评价,真正达到了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3.学生的质量评价

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就是学生,学生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最直接受益者,是教师教学水平高低、教学成果价值高低的直接体现者,学生对老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纪律、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师德水准等方面了解的最详细,感受最深刻,因此,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在整个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评价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每个班级设有学生信息员,每周将任课教师的情况汇总,及时反馈给学院教务科,使二级学院及时掌握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二是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和填写评价表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三、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评价体系从理论上建立是比较容易,但要长期坚持,必须具有方便性和可操作性,在评价中对初次参评的教师,以及新上课的教师、教学效果较差的教师可采用二次复议,这些教师由院校督导专家进行二次评议,给其二次评课,评议结果为中以上的教师,可以正常参加下学期的授课,反之下学期需要参加相应课程培训学习和听课,使之尽快返回讲台,重新上课。

2.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是否可信,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争议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敬业精神强,对学生要求严格的,考试不通融的好老师,评价时往往得不到学生的好评,造成评价结果的失真;二是担心学生评教会使教师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迎合迁就学生,对教学产生不好的负面影响。为此我们采取把学生调查时间放在期中教学检查周进行,尽量避免学生把评价和期末考试成绩相联系,使评教的信息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

3.教研室同行之间的质量评价,很容易受到人事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产生打人情分的现象,制约了评教的真实性,因此,教研室同行业评价工作的难点是应做好正面教育,使任课教师正确认识教学评价的意义,端正评价的态度。

4.评价的目的不是给教师排队,对评价结果的使用,也不应该只作为教师考核、评优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让教师找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及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调动广大教师教学的热情,鼓励教师增加对教学精力的投入,认真组织教学和精心备课,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教学评价的真正目的。

提高教育质量是高职教学过程中永恒的工作主题,也是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建立适合于高职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索校内外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蓉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9,(16).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第4篇

一、做好课前预习及评价

在每节课前,为了使学生能更好、更深入地理解新课知识,我往往采用多种形式来检查学生对新课的预习情况。有时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做一些实践调查,从不同渠道收集有关资料,如让学生调查家庭成员的出生年月、学习及工作经历、爱好等来教学生My family,并给予及时评价。表扬做得好的学生,为其他学生树榜样,记录学生的反馈情况。让学生重视课前预习,不但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也充实了学生谈论的话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有侧重点地进行讲解、释疑、提高课堂效率。还有我每天坚持让学生做Duty Report,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除了汇报当天的日期、天气情况及出勤情况外,还得精心准备一段英语小故事,或诗歌、或谜语、或游戏、或小品表演等展现给同学们,风格各异,富有创新精神,深受学生的欢迎,而后要求学生自评、互评。

二、课堂对学生活动的评价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常用的非纸笔型评价手段,也是课堂上师生交流最普通的方式,它贯穿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评价方式了解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掌握,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困难和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有较高层次的问题,也有较低层次的问题,还有发散型的问题。例如:JEFC Book 3 Lesson 78 The World’s Population 的问题设计除了用“Yes”、“No”回答的问题外,还可以增加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population problem in China?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disadvantages of a big population..”等发散型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或恰当程度给予等级评价,或给学生画上一个红苹果代表表现出色等,或给学生幸运星(用纸折起来的小星星,积攒起来放在档案袋里)。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与课堂教学活动紧密结合。适宜、得体的评价切实起到了表扬和激励的作用,使轻松愉快的教学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不断调节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做好练习、作业的评价

一般地,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对学生的书面作业评价较简单,学生很难详细的了解到自己作业的好坏情况。因此我把作业的评价分为详细的几方面,包括书写评价,语言知识正确与否及创造英语语言等,再加上一些激励学生的评语,这样学生对自己的书面作业要求标准就越来越高,人人都希望得A等,大部分学生比以往更重视书面作业,渐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及认真谨慎的态度,有利于帮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订正,对症下药,效果良好。同时对于练习,作业有进步或优秀的学生也发给幸运星,积累在档案袋里。

四、做好学生语言知识点掌握情况的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评价方法;促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1-043-1

一、案例背景

随着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开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学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美术教学评价研究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界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美术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中提出:“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并强调“重视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内在激励作用。”课堂上教师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理解的眼神,一句激力的话语,都能让学生感到温馨,感到信任,会使每一个学生都在这样平等的氛围中倾吐心灵的声音,无拘无束地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喜悦。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

师:老师要告诉同学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是大树妈妈的生日,森林里将要举办一场化妆舞会,听到这个消息,鸟儿们从四面八方都赶来了,但是他们在烦恼一个问题:应该化什么样的妆才最漂亮呢?这时候来了一位奇异的客人,同学们看,是——巨嘴鸟,它和身边的鸟有什么区别呢?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

(讲台下鸦雀无声,部分同学自己吱吱呜呜,部分同学目光呆滞)

……

学生的自我表现主要指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学习的广度与深度,学生投入学习、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与态度,它能客观反映学生有效学习的程度。制定学生自我表现评价制度,一方面能让学生多一点自我提醒的意识,另一方面能够通过他人和教师的评价促进自身的发展。自我表现评价包括:举手发言、课堂纪律、解题正确、质疑提问、小组合作等各个方面,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由踊跃发言,回答问题有创意,小组学习中学会聆听,学会尊重,学会合作。这样做,不仅让每个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而且通过“自评——小组评——教师评”这种“多元评价”的方法,实现“过程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能够清楚地记录学生自己每节课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态度,小组评价和教师的总评让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看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更客观地认识自己,并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片段二】

孔雀听说森林要举办化妆舞会它可高兴了,蹦蹦跳跳地来请老师帮它打扮打扮。有哪位同学能用你灵巧的双手把孔雀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下面同学纷纷举手)

2分钟后

老师刚才看它觉得像公鸡,现在经过这位同学一打扮老师眼前一亮,哇塞,真的是孔雀哎,而且很美丽哦!

执教者反思:

机智、诙谐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小组讨论中,对表现好的小组,我常借用电视上的广告词“你们真是黄金搭档”……

【片段三】

(伴随着班得瑞的音乐)

师:好多同学画得非常快,画完的同学,用剪刀把自己画的鸟剪下来,送它们去参加化妆舞会去吧,大树妈妈还在等他们呢。(黑板上一幅“大树”的范画,上面留有很多空白和景物,可供小鸟栖息)

师拿起一只笔,在评价表的旁边做记录,加分。

大树妈妈说了,哪个组又快又多地把鸟儿们送去参加化妆舞会,她会给这个小组颁发一个“爱心小天使”的奖哦。

这时,有些学生已经迫不及待了,争先恐后的把自己的作品贴到自然妈妈的怀抱。我在旁边也记录了相应的分数。这节课在快乐诙谐的气氛中结束。

执教者反思:

情趣的评价不但在情感上拉近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距离,而且由于情趣评价本身也充分体现了美学的特点,因此,也就成为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互动平台,所以合理的评价要充满情趣。本课通过播放音乐不仅给学生制造了一种艺术氛围,而且能平静学生的情绪,适当地制造一点情趣也是课堂的兴奋剂。

巧妙地在评价中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可以融洽师生间的关系,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热情的个性。所以合理的评价要多些幽默,使学生乐学、趣学,就是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在课堂上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教学自我评价和反思

1.课前教师应该考虑到农村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行为动态,进行很好的沟通和了解,作为课前准备之一。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和活动,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的实际效果和预期教学目标之间差距的一种衡量[1]。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小学要重视课堂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当前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仍存在评价主体参与不足、评价内容单薄、评价手段落后、评价标准缺乏规范以及评价结果利用率低等问题。

1.评价主体参与不足

当前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两种。教师的课堂教学自我评价能较好地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他人评价则多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派相关人员进入课堂,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活动过程开展评价。他人评价还有学生对教学的评价,一般是让学生按照他们的感受来填写课堂教学调查问卷。因学生并未接受过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指导与训练,所做评价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家长、同行专家、社会大众、新闻媒体等相关主体的评价并未纳入其中。仅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所进行的评价,难以有效地改进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2.评价内容单薄

农村地区的大多数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内容都较为单薄,所进行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某一节课或某几节课内容的随堂评价,并不是某一段或某一个学期整体教学内容的评价。这些评价往往成为该教师本学期甚至学年的最终评价,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无法真正评估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否取得了成效。评价内容过分关注教师的授课方法和组织技巧,强调教师的授课方法在教学中能否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而忽视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获得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否得到提高等方面。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对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的评价既不能以临时性评价作为最终评价,也不能只关注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

3.评价方法不够多样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用可量化的数据来衡量事物的某一特性或作用。农村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也从最初的定性评价转为定量评价,且定量评价大有取代定性评价的趋势。事实上,对于课堂教学评价而言,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各有优势,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定性评价通过评价者对被评价对象的行为表现以及掌握的相关资料,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以全面考察被评价对象,最后得出结论。定量评价则是采用某种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量化结果。虽然量化评价具有客观、标准、精确等特征,但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难以做到事事量化。再者,教师与学生作为鲜活的人,他们各自独特的个性心理和行为模式都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进行量化统计。全面的课堂教学评价有赖于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的结合,而非仅仅依靠量化的方法。

4.评价标准混乱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一般指对一切课堂教学活动质量或数量要求的具体规定”[2]。当前农村地区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标准较为混乱,主要表现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编制程序不规范,在评价标准体系的建构和指标的选取方面,要么由几个校领导商议决定,要么模仿照搬其他学校的,既缺乏民主参与,又脱离本校的实际,在出台后,相关标准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使用情况,也缺少动态监控与评估;第二,标准设计不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设计将重心放在了考察教师的教学活动上,以分数或等级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较少涉及学生的学习。此外,相对固定的评价标准体系和指标项目,也存在弹性不足、可延展空间小、指标多强调共性而不见个性的情况[3]。因此,这种情况下的评价难以为课堂教学的改进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5.评价结果利用率低

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利用率低,主要表现在,一是评价结果反馈滞后。评价数据的处理往往需要历时数月,评价结果反馈到学校、师生那里已时过境迁,降低了使用的效率。二是评价结果反馈内容粗糙。评价指标体系和项目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4]。评价结果大多是优秀、良好、一般、不及格的等级划分或是以百分制来打分,不能反映更多的关于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和情感态度变化等方面的信息。三是缺少对评价的元评价。元评价的缺失使得人们对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很好地进行深入的反思、分析与评估,无法探究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本身是否具备了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容易忽视课堂教学的问题与不足[5]。这样,评价结果很难发挥对师生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二、完善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建议

1.重建教学观和评价观,关注师生共同发展

传统教学观过分推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通过评价教师的教来衡量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因此,要重建教学观和评价观,关注师生共同发展。一方面,要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评价理念,并将之与本土实际相融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符合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观念与操作体系,进而应用到工作中。另一方面,要承认并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活动应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来进行,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增进师生双方的了解和互信,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

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单一评价主体已不能适应农村教育的发展,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日益受到重视。因此,要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增强相关主体的参与意识。通过家长会、报告、讲座、电视广播、报纸以及互联网等,开展校内外多种宣传活动,提高相关主体的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营造“多元参与”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第二,拓宽多元主体参与渠道,加强评价技术培训。要进一步开放体制内的参与渠道,增加相关主体参与评价的机会,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或措施,为民众参加评价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要加强评价技术的培训,让家长、学生等相关主体了解现代学校课堂教学评价目标、内容、程序等,熟悉评价工具、技术、方法,增强他们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专业水平,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6]。第三,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第三方评价具有客观、公正、独立的优点,可以委托学术组织、教育科研机构等进行评价,使评价过程规范化和制度化,将评价结果充分运用到改进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3.运用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丰富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是为达到评价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是为评价目标服务的。”[7]基于不同理念的评价决定了其评价方法不可能是单一的,而课堂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也需要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课程的设置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因此,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也就成为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较佳方法。首先,定量和定性方法的综合运用要合乎规律与目的。既要符合教学规律,也要符合教学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目的,尤其是现代教学评价更关注个人的全面发展[8]。其次,要结合定量和定性方法,探索出多元的评价方式。既要运用观察、面谈等定性方法对评价对象进行事实和价值判断,也要采用测验、问卷等定量方法来分析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从综合评价中得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在评价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参与程度、学习效果等方面。

4.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合理编制评价标准

发展性评价体现了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评价的要求,能真正使课堂教学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优化课程设计。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素质教育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充分开发学生潜能,实现全面发展。要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评价内容,形成科学而系统的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课程发展评价等[9]。第二,探究评价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确立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关注过程、强调发展的原则。第三,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是课堂教学评价最重要的两个方面,除了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外,也要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唯其如此,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

5.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课堂教学评价结果是否得到充分的运用直接影响评价的诊断、改进功能的发挥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重视评价结果反馈的时效性和内容的全面性。要提高工作效率,在第一时间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报告,将之及时反馈给相关人员。同时,要平衡教师和学生这两方面的评价内容,评价结果的呈现要涵盖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情感特征等。第二,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再评价。通过元评价,指出评价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进而挖掘其原因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和对策,以保证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以及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第三,充分解释和说明评价结果,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要依据素质教育的理念,参照教学目标要求,从社会和个人的需求出发,对评价报告中的内容进行恰当而充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将评价结果运用到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学管理者的工作之中,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改进教育管理者的日常管理工作。

作者:黄巨臣 肖海燕 单位:厦门大学 广东当代民办教育管理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卢立涛,梁威,沈茜.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反思与改进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2(6):43

[2]蒋竞莹.我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与重建[J].当代教育科学,2004(8):41

[3]南纪稳.结构性课堂教学评价与开放性课堂教学评价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5(2):24-27.

[4]林清华,何恩基.什么是一堂好课——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研究述评[J].中小学管理,2004(6):25.

[5]霍国强.我国教育元评价的实践缺失及对策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2(Z2):21.

[6]韩立福.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初探——建构多元主体的现代学校课堂教学评价综合模式[J].教育科学研究,2006(11):23-24.

[7]莫景棋.教师如何实施课堂教学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08(11):16.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第7篇

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以评教为主的传统评价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而且“教师的好坏,最终是根据学生发生了变化来判断的。达成这个目标的中间标准也必须同这个最终标准相关联”[2]。因此,高中地理课堂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评价教师的教,更要评价学生的学,并且要重点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效果。基于此,构建一套以“生本化”为指导思想,并融合地理学科特点的全新的评价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概况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其最终价值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学习。通过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可以把握地理教学的现实状态,获得地理教学的反馈信息。据此,教师可以调整“教”的策略,学生可以优化“学”的方式[3]。从而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形成对课堂教学的科学管理。

当前我国中小学普遍使用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经过几十年教学实践的不断检验和修正,逐渐形成的一个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结构以及教师教学基本功等几个主要方面的评课要求[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课堂教学评价已克服传统教学评价的诸多不足,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由于学术界对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过分推崇,犯了非此即彼的二元论错误,课堂教学评价陷入了新的误区,使得我国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挣扎在传统与后现代的博弈中曲折发展[5]。在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过程中,最初的评价标准设计只从教师行为出发,强调教师的教,以教师教的效果来评价课堂教学效果。具体策略是依据课堂教学要素将评价指标分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几个部分[6]。后来转变为同时关注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如等认为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把评价对象界定为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比较恰当[7]。但是,纵观国内学者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评价指标的地理学科特点不明显,评估指标大同小异。多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指标选取较为笼统,没有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进行设定,有的甚至可以适用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评价。

2.评估指标较详细,评价要素较多。指标体系一般分为两级,各项指标的权重一般在10%以下。

3.重视地理教师活动的评价。我国中小学教师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教育信念:“教师的教”等同于“学生的学”。所以,课堂评价首当其冲的是教师的教的评价――教学思路、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之类[8]。具体表现为,评价标准中所列的各项内容基本集中在教师方面,体现出对教的强调和重视[9]。

4.指标的直接可观测性不强。我国多数的课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采用的是理论演绎方式,从好课应达到的标准出发,对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逐级分解,但最低一级的指标只是定性的描述,不是可观察的指标,容易导致不同的评课者对同一堂课的评价结论相差很大[10]。

二、高中地理课程目标要求及评价建议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对未来公民在学科教学中的总体素质要求,明确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是学习的积极参与者、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伙伴、自主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者。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建议中指出,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要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评价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其激励与发展功能,使学生从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地理学习水平。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分析,本着“生本化”的指导思想,结合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评价建议,笔者构建了一个全新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本体系密切联系地理学科特点,侧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对地理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构建该指标体系旨在通过评价改进课堂教学,以达到新课标的总体目标要求。

1.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是保证准确、全面、有效地进行评价的基础。关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国内一些学者研究的比较透彻,值得借鉴,其主要观点为:普适性原则,明确性原则,简要性原则,直接可测性原则,整体完备性原则,地理学科性原则[11]。除此之外,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新的指标体系的构建中还应包括“生本化”原则,即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教师教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2.评价指标的选取

根据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参照高中地理学科的特点,依据中学教育教学相关理论,以及教育相关政策要求,并听取了大量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案例,笔者采用理论推演法和目标分解法,推演出了高中地理教学评价指标(含评价要点)。(详见表1)。

地理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为教师、学生、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活动又可以分别归入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范畴,因此本评价指标体系将一级指标确定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两项。教师行为包含三项二级指标,分别为教师基本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师基本功作为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是课堂教学评价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评价必备的要素,因为教学内容的正确、科学是一堂好课最关键的前提;教学过程主要针对的是教师方面的行为,从评价要点中可以看出主要反映的是教学方法及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区别于传统的评价表,本评价表没有将教学方法作为评价指标单独列出,对其的评价主要反映在教师行为中。

学生行为是重点评价的内容,其二级评价指标包括兴趣状态、思维状态和反馈状态三项。兴趣状态主要反映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状态是决定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思维状态反映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状态,反映的是学生是否真正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而不只是流于形式;学生的反馈状态即为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所发生的改变,反映的是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评价的重点。评价要点制定的依据是新课改的“三维目标”。

3.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

采用AHP决策分析法,分别计算出各级指标及评价要点的权重(详见表1)。但为了简洁和计算方便,各评价要点权重取近似值。经过一致性检验,各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4.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判方法

教师或专家在使用本课堂教学评价表时,评价要点权重仅供打分时参照,只对每项二级指标进行综合打分,满分为100分,将各项二级指标得分分别乘以各自权重相加得出一级指标得分,最后再乘以一级指标得分并相加,即为该评价人员对本堂课综合打分。如某位评价人员对本堂课教学基本功,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兴趣状态,思维状态,反馈状态的打分分别为86分,85分,88分,82分,80分,85分,则这位评价人员对本堂课的综合打分为(86*0.105+85*0.258+88*0.637)*0.325+(82*0.200+80*0.200+85*0.600)*0.675≈84.6分,最后将每位评价人员对本堂课的综合打分取平均值即为本堂课的综合得分。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学习效果无法在课堂上即时体现出来,或者有的指标不易在课堂上直接观察,比如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评价,主要采用调查分析法,即在评价理论指导下,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评价对象的有关资料,经过比较分析做出判断。

四、结论

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发展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观念的更新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受到了高度重视。新课程背景下的新课堂,需要有新的评价体系相匹配,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实施,更需要我们在实施中不断反思、改进。

一、课堂教学评价目的观

1.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致力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理念。既重视评价结果,更重视评价过程,特别重视发展。在宽松的环境中,让评价对象自觉主动地发展,从而体现评价对象的主体价值。[1]评价关注个体的出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精神,以促使每个个体都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2]

2.促进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要让教师感受到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自己的主置、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得以体现,逐渐认识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自觉对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能力,激发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促进教师成长。[3]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不在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发展需求。

3.改进教学实践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以学论教”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改革传统教学评价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的状况。“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的对策。这就需要教师走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的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3]

二、课堂教学评价主体观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门,是一种单一性的他人评价,它忽视了被评价者的作用,使评价对象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地位。《标准》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作用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同时有领导、同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评价应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共同协商,使课堂教学评价真正成为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4]

三、课堂教学评价功能观

“传统的评价是对学业成绩的单维评价,过多强调对语言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评价,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能力等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很难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综合而全面的信息和建议。”[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革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呈现出多元性特征,是一种发展性教学评价,着眼于评价对象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一种宏观控制和自我改善并重,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的全方位价。此外,发展性教学评价还具有积极导向、诊断原因、反馈调节、展示激励、反思总结和记录成长等多种功能。[6]

四、课堂教学评价内容观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在评价内容方面比较片面,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等认知领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常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个性、人格等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授课质量不够重视。随着人们对评价目标和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评价的内容日益全面,不仅要评价教师的教,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不仅评价教育活动的结果,也评价教育活动的过程;不仅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1.课堂教学评价内容要由过去主要评价教师的“教”向重点评价学生的“学”转变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主要内容,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教师的语言、板书等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而学生主动的学习状态和师生互动的情况等较少作为评价的内容,忽视学生的主体和层次性。因此,在处理“评教”与“评学”的关系问题上,课程改革强调了以“评学”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提出了“以学论教、教为了促学”的口号。从“评学”角度来看,好的课堂应包含以下方面:(1)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师生、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3)学习材料、时间得到充分保障。(4)学生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5)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培养。(6)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了这样的课堂教学,课堂才会充满灵性,才能具有新生命力。从“评教”角度来看,好的课堂应包含以下方面:(1)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环境。(2)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3)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4)体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5)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6)根据学生学的情况,及时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6]

2.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应体现学生的多方面主动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没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内容。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理念更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注重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依据。教师在寻找这三方面联系的同时,也拓展了自己的认识领域,并把注意力从研究教学内容转向学生的潜在状态、生活经验和发展的需要,这是实现由“教书”为本转换到通过教书来“育人”的关键的一步。[7]分数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除了学业成绩,学的特质与潜能的发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态度等方面是我们关注和评价的重要方面。《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通知》中对学生的评价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要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这一体系仅基础性发展目标就包括了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方面的内容。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把握这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因此,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倡导运用发展的观念及动态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3.课堂教学评价内容应体现师生有效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表现

受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影响,目前过多追求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细化、可测,只关注师生课堂的问答和气氛的评价,但实际学生的回答是机械和被动的,师生没有实现真正的互动,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没有将课堂教学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正确轨道上。新教学价值观认为,教学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而是生命意义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是生命力量的呈现与发展的过程,是主体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教学不只是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一种生命活动。新教学价值观倡导新型的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的合作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授―受”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师生双方共同创造的教学氛围,相互吸引,相互接纳,各自独立而又相互理解与回应,师生双方不是获得“认识”,而是体验到生命的涌动、精神的拓展。[8]

五、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观

使用单一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是不全面的,都将严重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以前对学生的发展过程评价的方法不够重视,没有根据评价的目的、性质、对象不同,选择相应的评价方法,没有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例如,把考试作为惟一的评价手段,过分注重分数,注重等级,注重量化。强调相对评价,淡化绝对评价和个体差异性评价,给学生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制约学生的成长。新课程背景下,强调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1.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了解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了解学生言语技能的熟练程度,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学习方法是否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等属于评价的范围。语言知识容易用定量评价的方法,而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方法等不能直接进行量化,则需要用定性的方法进行描述,因此评价要实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前或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业状况进行的评价,其目的在了解教师的教学、学生已有水平和教学中取得的进步及存在的困难,发现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从而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终结性评价主要指在教学过程完成后对教师教学的综合评定,在学期末或某一阶段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注重对结果的评价,是一种面向“过去”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关注对过程的评价,则是一种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科学全面的课堂教学评价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3.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他评是主要的评价方法,其结果是被评的教师和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也得不到发挥,评价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应用,有时甚至适得其反。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使被评价者从接受评价逐步转向到主动参与评价,体现教育过程的民主化、人性化。

因评价技术和手段的局限性,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长处和缺陷,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因此,把各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既可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持长,又可互相弥补其缺陷和不足,从而使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参考文献:

[1] 冯华,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1)。

[2] 陈士清,《英语新课程: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出版社,2006,(403)。

[3] 邓毅,试论新课程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J]。《当代教育论坛》,2008,(3)。

[4] 任俊莲,新课程标准下外语课堂教学评价及实施中的问题[J]。《教育园地》,2007,(147)。

[5] 陈士清,《英语新课程:理论与实践》[M]。上海外语出版社,2006,(403)。

[6] 辜东莲,对发展性教学评价价值取向的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