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汽车驾驶技巧与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汽车驾驶模拟器;驾驶培训;应用;优势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7064
1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应用情况
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外就已经开始将汽车驾驶模拟器运用到驾驶培训当中了,发展到70年代,美国有3500多所驾校配有模拟器,80年代,日本也有一千余所驾校配有模拟器,这些驾校所培养的驾驶员占日本总体驾驶员数量的90%以上,并且日本随后推出相关法律规定,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必须配备汽车驾驶模拟器。绝大多数欧洲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关于使用模拟器进行驾驶培训的法规,比如运营驾驶员每年在模拟器上驾驶的时间不得少于7个小时等。
汽车驾驶模拟器进入我国的时间比较晚,不过迄今为止也取得了较大发展。2011年,国内第一台八自由度的交通行为与安全模拟实验平台在同济大学首次投入使用,而后我国对于智能驾驶模拟系统产业的投资规模以每年超过100%的速度在飞速增长。特别是近两年,越来越多的驾校开始采用汽车模拟器进行驾驶培训教学,并基于模拟器的应用开办了驾校自学课程,将汽车驾驶模拟器从高科技研究层面转入平民日常应用层面。
2汽车驾驶模拟器在驾驶培训中的优势
我国当前的汽车驾驶培训大多数仍然采用传统的实地实车“一对多”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效率较低,教练重复对同样的知识进行说明,在一位学员上车训练的同时,其他学员需要在原地等候,这不管是对教练而言还是对学员而言,都无疑是一种时间上的浪费。另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练车一天到晚运转,油耗极大,车辆容易损坏,排出的废物会造成环境污染,加之实地培训时,教练车需要较大的运转空间,并且在路考培训时会占用正常运输车道,容易阻塞交通,甚至造成交通事故。另外,由于培训力度不足,各位教练员的知识涵养和技能素养不同,教学能力也参差不齐,无法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
与传统驾驶培训模式相比,运用汽车驾驶模拟器进行驾驶技能培训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论知识更全面、更权威。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知识的传达主要依托教练员,因而学员的理论知识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练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与教学能力。尽管目前我国各大驾校都对教练员的从业标准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范,但其整体水平仍然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无法满足学员对于交通法规、事故处理、汽车理论、驾驶技能等方面的知识需求。而汽车驾驶模拟器则融合了安全驾驶所必备的各类知识、技能和交通安全法规,借助各种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将这些理论的传授转化为生动、有趣的视频动画,不仅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多维度地向学员展示了这些知识及其运用,满足了各个层次学员的知识水平和理论素养,还以其较高的趣味性赢得了学员对于交通及驾驶知识学习的关注,极大地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二,教学不受时间、地点及天气情况限制。传统的汽车驾驶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空间和天气情况的制约,很多学员由于白天要工作,不能到教学现场参与学习,而大多数驾校晚上又下班关闭,导致这些学员只能凑在周末去学习,周末时段驾校内人满为患,很多人在驾校等候一天,在车上练习的时间却连一小时都达不到。另外,由于驾校所占空间较大,一般都要建设在远离城市的郊区,这对于大部分学员而言空间距离都较远,极其不便利。雨雪天气道路状况不佳,更是进一步对学员到驾校学习产生极大限制。而汽车驾驶模拟器则可以完全克服时间、空间和天气因素的影响,学员可以依照自身的情况,在不同时段、不同地点、不同的天气情况下进行模拟驾驶练习,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场景来体验多种交通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员的学习时间,提高了时间利用率和学习效率,培训质量自然也得到极大提升。
第三,节能环保,安全可靠。传统驾驶培训对车辆、汽油、场地等资源的要求都比较高,教练需要进行一对一实车教学,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实地教学需要占用公用交通道路资源,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交通压力,另一方面教练员需要不断反复指导,学员一边学习一边操作,一不小心顾此失彼就会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存在很大的教学风险,教练员全天都要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工作强度极大,对其身心状况都会造成不利影响。而汽车驾驶模拟器则无须考虑这些因素。学员在仿真环境下进行模拟训练,不需要损耗汽车和汽油,可以实现零排放,从环保层面而言毫无疑问是一个绝佳选择。此外,学员利用驾驶模拟器,无须真正到现实公路上便能体验各种交通场景,这就间接地缓解了交通压力。教练则可以同时兼顾多名学员,模拟器默认采用安全操作模式,严格遵照道路交通法规,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学员的安全驾驶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形成对道路状况及气候环境的良好感知能力,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从实践层面而言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安全可靠,对于教练而言劳动强度降低、教学成本减少、实践风险几乎降为零,工作效率却显著增加,对时间和资源的利用率都显著提升。
第四,教学形式丰富,道路环境多样。传统的驾驶培训中,学员只能在相对风和日丽的天气下、相对宽阔平坦的道路上进行实践操作,而无法体验其他道路环境和气候特征,这一方面是受驾校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则是出于教学安全的考虑。通常而言,一位合格的驾驶员必须能够掌握在各种道路环境下行驶的技巧,能够正确应对各种紧急及突况。汽车驾驶模拟器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学员在使用模拟器进行驾驶仿真实践时,可以选择各种道路条件,例如城市街道、高速公路、山间隧道、山区道路、桥面等,可以体验各种气象特征,例如雨雪天气、大雾天气等,能够选择白天或者夜间驾驶,还能够选择体验各种突况,比如行驶中突然爆胎、制动失灵、转向失灵等情况。中央控制台通过分析驾驶人的操作行为,分析出其中不利于安全驾驶的因素,并通过模拟驾驶平台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教学,强化驾驶人的安全驾驶意识,提升他们的紧急应变能力,从而有效地弥补传统实地教学的缺口。
第五,经营成本降低,应用前景广阔。传统驾驶培训需要购置较大的场地、较多的车辆,聘请多位教练员,场地和车辆则需要定期维护,需要极大的前期投入。如果投入不足,就不能够保证学员的培训时间和培训效率,投入过大则容易造成资源浪费。采用驾驶模拟器进行辅助教学,既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投入力度和经营成本,还能保证学员的学习时间与学习效率,可谓是一举两得。另外,随着人们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驾驶模拟器的呼声也将越来越高,相关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应用领域,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将不断攀升。
关键词:动态语言;汽车驾驶模拟器;脚本;动态交通情景模型;Lua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3-9500-03
Application of Dynamic Language in Modeling the Dynamic Traffic Scene
SUN Ran1,2,3, HU Wei-yi1
(1.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3, China; 2.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Transportation Safe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3, China; 3.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Research Center,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3, China)
Abstract: Summarize a set of familiar dynamic traffic scene and found a model that can express any kind of complex scenes. During the simulation of dynamic traffic scene, apply the dynamic language to denote the model, it enlarges the ability of the traditional vehicle driving simulator, brings it a positive effect on flexible configuration when the simulator is processing a variety of dynamic traffic scenes.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or dangerous scenes, the model denoted by the dynamic language makes the configuration of state parameters and the designing of movement logic more exactly than ever before. It means that the research efficiency of the simulators are advanced.
Key words: dynamic language; vehicle driving simulator; script; model of dynamic traffic scene; Lua
随着汽车驾驶模拟器在交通安全中的广泛应用,各种特殊交通场景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特殊的交通场景一方面可以供驾驶员进行训练,学习紧急情况下的避让及车辆控制技巧,另一方面可以获得很难从交通事故发生现场获得的危险情形下驾驶员的状态及其操作行为特性数据,这类数据对于研究分析事故发生机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2]。
动态危急交通情景的构建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实际应用于汽车驾驶模拟器的还是较少,应用的范围也比较窄,效果不理想[3]。目前动态情景建模与仿真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两点:1)动态情景的建模:对于典型的危险情景的建模分析,国内外均局限于一两种典型的情景,对动态情景高层次的抽象建模研究得还比较少;2)可扩展性:现有的一些动态危险场景的模拟,都是针对单一的具体的危险场景模型,不能根据不同实验的需要实时配置多种情景。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对常见的动态情景进行抽象,建立了动态交通情景的模型,然后利用动态言语来对模型进行表达,实现了对多种情景的灵活配置。同时,将动态语言承载的动态交通情景模型应用于驾驶模拟器进行仿真验证,实验证明该模型能模拟出交通环境中常见的突景,效果较好。
1 动态交通情景模型
交通环境包括静态和动态两种交通场景,静态场景是指环境中静止的物体,静态交通场景和该场景中物体的运动即构成了动态的交通情景[4]。动态情景的设计主要包括:对象、对象运动的触发条件、对象的运动轨迹和对象的运动方式等[5]。
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典型交通事故进行分析,总结出容易发生事故的动态情景有:
1) 行人违规过马路:某一时刻,行人在道路的某一处,从路的一端向另一端运动;
2) 交叉口闯红灯:某一交叉口处,当行驶方向的交通灯状态为红灯时,一车辆闯红灯行驶;
3) 后方车辆超车:在道路上的某一位置时,后方车辆突然加速超车;
4) 前方车辆紧急刹车:在道路上的某一位置时,前方的车辆紧急刹车。
为了便于分析归纳上述情景的共性,找出其共有的模式,这里提炼出情景的主要要素后采用形式化的方法对情景进行转换表达。
情景1用五元组表述为:S1=
用相同的方法对情景2分析,得到五元组:S2=
情景3的四元组为:S3=
情景4的四元组为:S4=
其中o表示情景中对象(人、车);p表示位置(道路中的位置);v表示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对象出现的时间,d为车的行驶方向,l为该方向交叉通灯的状态。
对上述四个n元组观察归纳,可以看出:虽然n元组的元素的个数不同,但n元组中均有表示对象的元素o, 表示对象运动的速度v以及对象的位置p。
考察其他几个不同的元素:S1中的时间t可以归结为物体出现的初始条件之一;S2中的d, l两个元素也都是该动态情景发生的初始条件;S3, S4中的a主要是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作为和速度相关的参数。所以,4个情景用一种更抽象的模式可以表示为如下所示的一个三元组:
S=
其中,object表示动态情景中的运动对象,trigger表示对象的出现或者对象的运动需满足的初始条件即触发条件,action表示情景中对象的运动。
这三个元素又有其各自的参数集合,每个元素的可选参数见表1。
情景中这三类元素的按照一定的规则作用就形成了完整的动态情景,通过对上述四个n元组和它们表示的情景的观察分析,得出情景元素作用示意图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在情景中定义一至多个对象,对象中预定义一系列操作。当模拟器中发生被监听的事件时(即对象触发条件满足时),经过事件响应函数的处理,相应的创建对象或者执行对象中预定义动作的操作便被执行。
2 模型的动态语言表达
动态语言也称为脚本语言,是介于标签语言和静态语言之间的语言。动态语言的特点有:语法简单、易懂,易于学习;可扩展性强,可以非常容易的C、C++、Java等语言整合;解释性,即无需编译而是由解释器动态解释执行,避免了开发过程中多次编译而获得快速的交互[6]。
动态情景建模后,需要把模型转化为计算机能识别的语言,以便于在模拟器软件中使用。本文为了最大化动态情景模型应用的可扩展性,采用动态语言来承载模型,形成动态语言模型文件,供模拟器软件读取。
为了体现模型中元素的作用过程,本文采用特定的脚本语言Lua来实现模型的完整描述。根据它的特点,对动态情景模型进行描述的具体过程如下:
1) 对象:由于对象初始条件较多,不同对象的条件也不同,所以采用Lua中提供的table数据类型来表示对象和对象的初始参数[7]。在table中定义变量o,其值对应于具体的情景对象。对象的参数将以table成员的形式存在于table中。这些参数用于记录情景对象的初始位置、运动速度等属性。汽车驾驶模拟器中通过对table中key的遍历即可获取情景对象的属性值。
2) 触发器:触发器机制的建立相对比较复杂。其工作大致应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设定触发条件的阈值,如对象在情景中的位置,对象和主车的距离等。阈值的设定可以在trigger table中设置相应的key。再就是制定验证给定条件是否满足的判断逻辑和事件被触发后的执行逻辑,这两种逻辑可以统称为响应逻辑。这一过程需要从模拟器软件中实时获取所需参数值,因此需要模拟器实现相应的脚本系统数据交换功能。响应逻辑则需要在脚本中以函数的形式来实现。
3) 运动:对象的运动涉及到逻辑和具体的环境,所以对象的运动也需由专门的函数来表达。运动函数用来控制对象的运行,其中也包含了事件的监听和触发条件的验证,当事件触发或条件满足时,即让对象按照参数设定的速度和轨迹开始运动,与此同时实时获取周围环境信息,按照避让规则,通过调整速度和运行轨迹实施避让动作。
以行人过马路为例,将此情景利用Lua语言进行表述,示例如表2。
表2中的脚本中使用了模拟器提供的接口,主要有主车类和行人类。主车类中使用了主车的位置变量,行人类中使用了行人构造器、行人的位置、行人行走的距离、行人运动方法以及停止运动的方法。
由于脚本中可以方便的使用模拟器中的提供的类,变量和方法等接口,所以在脚本中定义的动态情景可以达到在模拟器中定义的动态情景相同的效果。而脚本语言的特性,使得脚本能同时配置多种复杂的情景以及灵活的设计运动时的逻辑。
因此,只要模拟器中提供相应的接口,然后按照上面的脚本模式就可以描述任意复杂的动态情景。脚本描述动态情景模型不仅限于模拟器中,只要仿真软件中可以提供内部对象的相关接口,就可以使用该方式来配置多种情景和设计逻辑。
3 仿真示例
动态情景模型的验证是在汽车驾驶模拟器软件系统上进行的,脚本和模拟器软件的交互过程如图2所示。
为验证动态场景模型和进行场景的仿真,在模拟器现有框架基础上增加了用于脚本解析的脚本引擎及用于动态场景构造的场景管理器。脚本通过引擎的解析,在动态场景管理器的调度下与模拟器进行信息的交互。整个交互过程分为3个阶段:首先加载脚本,动态场景管理器从引擎获取场景、对象的定义,然后模拟器核心模块中根据管理器获取的信息,定义部分场景;接着是触发器设定阶段,场景管理器将从引擎获取的触发函数向模拟器模块注册,模拟器调用该函数,设定触发器;最后是监听和事件响应阶段,模拟器模块每帧对触发器设定的事件进行监听,当事件发生时,通过与管理器交互进行事件的响应,即执行引擎解析到的创建对象逻辑或运动函数。
在模拟器软件中,载入表2定义的行人脚本,行人过马路的动态情景仿真示例如图3所示。
图3仿真了行人过马路的动态情景:a)图中行人的运动条件已满足,行人正在过马路,b)图中为行人过马路时的规避动作即车距离人足够近时,行人停止过马路在路中等候。当车辆从行人旁边驶过后,行人继续过马路。用户可以根据该情景的模拟结果,调整自己的参数来进行进一步试验,得到各种参数下的驾驶员反应,以及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参数值域,为验证危险场景模型提供数据支撑。
4 结论
本文对常见动态交通情景进行了抽象建模,并利用动态语言进行模型的表达。在模拟器平台下,使用lua脚本描述具体动态情景,通过仿真实例来验证建模的可行性。可以看出,使用动态语言相比于其他方式能更加方便地构造动态情景和设定情景中的运动逻辑。情景仿真所获取的数据能够为研究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场景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使得此类研究工作的基础更为坚实。在后续的工作中,将进一步研究动态情景模型的可扩展性和模型用于危险场景研究的效能提升。
参考文献:
[1] 梁坤.驾驶模拟器危险视景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5.
[2] 周欢.道路交通安全致因分析虚拟场景设计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08(5).
[3] Ying Wang,Wei Zhang,Su Wu,etc.Simulators for Driving Safety StudyCA Literature Review[A].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C].Heidelberg:Springer berlin,2007:584-593.
[4] 高嵩,张晖,周欢,等.基于LandXML数据可视化技术的道路交通仿真三维场景快速生成方法[J].交通与计算机,2008,(4).
[5] 谢春荣,万华森,熊坚.基于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危险场景设计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8,3(26):133-135.
关键词:高速公路;驾驶技巧;要点
在我国当前的交通建设过程中,国内高速网呈现逐渐密集的状态,这样人们在出行过程中就会变得更加方便,但是在交通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因为司机个人能力的问题,可能会造成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掌握高速公路车辆的行驶技巧,才能更加安全。因为高速公路不能等同于一般的道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都是相当快的,在不能超速超载的硬性指标基础上,掌握一些驾车技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进一步促进行车的安全性。
1 高速公路的安全驾车注意事项
1.1 高速超车时只盯前车是相当危险的。高速超车时,视线一定要避免只盯着要超过的车辆。人的视觉吸引作用会对高速行车构成危险。正确的驾驶方法应是,避免将视线的焦点放在大车上,应以眼角的余光确认彼此的距离,尽快超过才是正确之道。
1.2 高速转弯时易发生视觉错误。高速行驶时很容易产生这样错觉,比如说向左的急转弯路段,驾驶员会觉得自己前方路幅较窄,而靠右路面较宽的感觉,为了安全驾驶,一般会下意识地向右侧逐渐靠出。反之,向右急转弯时,又会一直向左偏移。在这种弯道幅度较大的路段,很容易发生内线车追撞向外线车的交通事故。正确的驾驶方法应是,将视线稍向前移,避免一直盯着眼前的路况,错觉现象就会减轻。在视线放远的同时,还应注意掌握前方车的行车动向,在提高直线高速安全行车方面,这种方法也有帮助。
1.3 注意夜间高速行驶的落单车。夜间高速行驶的落单车是非常危险的车辆。如果发现前方向有一部落单的车正以比较慢的速度行驶,很可能表示这部车的驾驶员有些问题。疲劳、磕睡,无法专心开车,都可能使他孤单行驶。别跟在落单车的后面,赶快超过它。反过来,如果你警觉到,自己成了一部孤单的独行车,应赶快找个地方休息。即使自己觉得不是特别倦,实际上你的精神状态已经不适合继续开车了。
1.4 过度小心易诱发事故。在高速驾车当中,过度的小心也会诱发事故。驾车了然于心,别过于紧张是安全行车的重要前提。不要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正常驾驶就可以了。
1.5 防止视觉疲劳产生嗜睡现象。高速公路上行车由于驾驶员长时间看见比较单调的事物,很容易导致视觉疲劳产生嗜睡现象,这样一来很可能引发交通事故。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可以在开车时听听歌、新闻等节目,或者和车上的其他人说说话,用手揪自己的身上等多种方式使自己清醒。
2 高速公路开车确保安全的驾驶技巧
在出行前一定要注意对车辆进行仔细的检查,尤其是对四个轮胎,前往专业的维修店,保证轮胎的气压,准备好备胎,以备不时之需。在高速公路上中途休息的过程中,应该检查轮胎是否存在漏气的情况,如果出现漏气应该及时对轮胎进行更换,防止在行驶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注意在行驶过程中如果出现爆胎的现象,那么不能马上踩急刹车,这样会造成车辆失去平衡,正确的做法是降低速度,慢慢的靠边停下。
在上高速以前,驾驶者应该对车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果是第一次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那么应该保证每小时的车速为100公里以内,如果对自己的车速没有把握,只能在每小时80公里左右行驶,那么是不建议在高速上行驶的,可以选择普通公路。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对超车道以及道内车道的选择,尽可能的选择后者,以防止对其他车辆的行驶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如果想要超车,那么事先一定要看清楚前后,尤其是要对大货车加以注意,在超车前,应该先打左转向灯,让其他车辆看到,这样方便他们有一个心理准备,并且连续按喇叭,因为在高速上噪音十分大,很难听清,按喇叭与打转向灯的主要作用就是在于起到示意性的作用,想要超车时应该果断,不要犹犹豫豫,这样反而会让其他人产生误解,在行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后视镜,保证前后车距保持在安全的范围内。在超车时,驾驶员应该保证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中,尽可能的快速。
在时速100公里以上的车辆行驶过程中,需要与前车保持一定的距离,至少要在100米以上,在高速公路上会有对车辆间距进行指示的牌子,其主要作用在于对车辆间距加以有效的控制,如果周围出现大货车,那么应该更进一步的加以控制,因为这类车辆整体的体积较大,难以避免的会出现阻挡车辆视线的情况,所以为了有效的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更加应该做好事前预防的工作。
车辆在出发前还应该对喷淋进行检查,确保其中有水,如果挡风玻璃模糊了,那么可以使用喷水对挡风玻璃进行刮拭,保证挡风玻璃的干净,才能确保车辆的安全行驶,不会对车辆的驾驶者造成影响,更加安全的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在高速公路上驾驶车辆还应该注意的问题是禁止接打电话,因为高速行驶的过程中需要将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否则就会对驾驶员的驾驶造成不良的影响,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将手机调整成静音模式,降低对驾驶员的影响。在休息站时,集中对未接来电或者是急事进行处理。
高速公路不能出现超载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是五人座,那就不能超过六人,这样都会对事故的发生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对车速进行调整,但是高速上不能过快。不同高速限速不同,不同车道限制速度也不同,请严格按照路标提示行驶。有的高速有客货分道,分道限速,一定要注意。国内高速最高限速是120公里/小时,无论到哪条高速,一定不要超过120公里/小时。速度越快,刹车距离就越长,高速上很容易发生危险。另外车速越快,车子越不稳定,受侧风影响越大,发生失控和侧翻的几率就越高。其实超速不见得能节省多少时间,也许就是一两个小时,为了一两个小时而去承担莫大的风险,显然是很不值得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安全的驾驶是高速公路行车过程中的重要保障,无论是在什么时候,这一要求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确保人人都掌握熟练的驾驶技能,才能更好的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以有效的降低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文琛.提高驾驶技巧安全驾驶汽车[J].中国科技信息,2005(20).
[2]付良华,戚成岭.汽车驾驶技巧之我见[J].科技信息,2011(05).
关键词:汽车经济性 驾驶技术 应用概述
中图分类号:U4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c)-0120-02
有数据显示,汽车的能耗不仅仅只是取决于汽车自身的性能及设备,更多的是依赖于驾驶员有一个良好的、经济性的驾习惯。当驾驶员能充分掌握并应用经济性的驾驶技巧,可以节省至少15%的燃油[1]。这对于道路交通部门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降低驾驶员的驾驶成本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1 汽车经济性驾驶技术的概况
如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代步工具,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有了自家的汽车。但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与大量使用会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消耗,并且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和颗粒物,增加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压力。为有效控制汽车对环境和能源造成的压力,国务院颁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中明确规定:乘用车每100公里的油耗必须从2010年7.71升在2015年降至6.9升,在2020年需要降低至5升[2]。 由此可见,汽车经济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环保问题。
降低汽车油耗量的技术可以分为以下4类:一是汽车采用节能的发动机,并且汽车的整体设计都应该遵循节能环保的理念;二是驾驶员的经济性驾驶技巧,驾驶员能合理的使用驾驶技巧,以降低汽车的油耗;三是智能化的交通管理,运用现代先进的智能技术更好地进行道路交通的管理;四是使用新能源和电动化驱动系统。而其中驾驶员的经济性驾驶技巧是有效降低汽车油耗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有效的主要办法。
具象的来说,汽车经济性驾驶技巧是指驾驶员对油门、档位和制动的操作习惯和技巧。在维持车辆动力结构的基础上,改变驾驶员对油门、档位和制动操作的习惯与行为决策,让驾驶员在操作的同时结合到当时道路交通、汽车行驶及汽车自身性能的状态,保证驾驶员与周围的交通环境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从而达到在出行时降低汽车油耗的目的。
抽象的来说,汽车经济性驾驶技巧包括驾驶员对汽车的操作、汽车的保养维护和出行计划的实施。汽车定期进行保养,能保持汽车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从而有效降低油耗。出行计划的实施是指驾驶员根据交通状况选择合适的交通路线,通过最少的行使时间与合理的行车路线,达到低能耗的目的。
2 汽车经济性驾驶技术的内容
2.1 重视汽车保养与正常使用
良好的汽车状态与性能是保证经济性驾车的基础。随着汽车的行驶时间增加,汽车内部各零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磨损后的零件有可能会增加油耗,甚至会导致汽车出现故障而无法正常行驶。因此,驾驶员应重视汽车的保养与正常使用,以有效降低车辆在行驶时所内部所产生摩擦,实现降低油耗的目的。大多数驾驶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对汽车的保养:(1)定期检查并更换油和空气滤清器,检查发动机的效率;若发现发动机的效率有所下降应及时寻找原因并解决;(2)合理的降低行驶阻力,如调整轮胎的前束并保持合适的胎压;(3)合理的使用汽车内的空调,减少不必要的载重等[3]。
2.2 经验型经济性驾驶技巧策略
汽车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出现四种状态,即怠速、启动/加速、巡航和减速。每一种状态的油耗都不一样,有经验的驾驶员具有一套经济性驾驶技术策略:在加速过程中会轻轻踩下油门踏板,并尽可能地保持汽车的平稳加速行驶;在巡航过程中会保持平稳的车距,尽可能地避免过多的制动和加速行驶,并且会选择合适的档位;在怠速时会尽量减少怠速的时间;减速时会尽量使用滑行,而不是直接使用制动。以上策略能有效避免汽车始终处于低效率的状态,并且减少了不必要的怠速和制动耗能。
但这种策略主要依赖于驾驶员的自身操作经验,因此,并不具备最优的经济性。而且该策略的效果也受众多因素影响,汽车的类型、汽车的运行参数及外部环境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汽车能耗。经验型策略大多数是抽象的描述,并没有对定性的描述,更多的是凭借驾驶员所谓的“感觉”。
3 汽车经济性驾驶技术的应用
3.1 加深驾驶员对节能节油的意识
节能节油是经济性驾驶技术最直接的表现,也是最直观的目的。驾驶员只有具备足够的节能节油的意识,才会主动去掌握经济性的驾驶技术,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虽然目前大多数经济性驾驶技术是属于经验型的策略,但通过有效的理论培训,是能够提升驾驶员经济性驾驶技术的。
首先,经济性驾驶技术一定要容易理解和接受。汽车驾驶员的文化背景、理解能力都不相同。而汽车如今也并不仅仅只是一种交通工具,更多的是对文化的承载。如果驾驶员或汽车企业无法理解经济性驾驶技术的意义,自然也无法很好地实现降低油耗。
驾驶习惯是驾驶员在长期驾驶过程中所形成的,要想改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效驾驶员在初期能很好地进行经济性驾驶技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又会不自觉地使用之前的驾驶习惯。因此,驾驶员要坚持使用经济性驾驶技术,通过身边朋友对自己的监督来逐步改善原有的驾驶习惯。
3.2 使用多种辅助技术
降低油耗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油耗的降低效果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效出来。驾驶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技术来了解油耗降低的效果,以提升对经济性驾驶技术掌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实时油耗及状态反馈系统、节油操作视觉提示和反馈式油门踏板引导。通过让驾驶员真实感受到经济性驾驶技术带来的效果,以逐渐养成经济性驾驶意识及驾驶习惯。
3.3 大力推广使用节能型汽车
尽管经济性驾驶技术是降低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但作为汽车性能也是经济性驾驶中非常重要的存在。节能型汽车是以智能化汽车技术为依托,对汽车的部分或全部的原有硬件进行改进,让其代替或指导驾驶员完成经济性驾驶技术。这样的策略不会增加汽车制造的成本,并且能有效引导驾驶员养成良好的经济性驾驶行管。如日本Nissan公司针对档位连续的CVT汽车进行发动机和变速器的联合作动策略,使发动机能持续维持在最佳燃油经济线附近,以实现减少油耗的目的[4]。
4 结语
汽车经济性驾驶技术的良好应用,能实现一个较为理想的节能理想。在我国关于汽车经济性驾驶技术策略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目前仍有两点亟需解决:一是关于提升驾驶员经济性驾驶意识所需要的理论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关于节油节能这一方面;二是关于驾驶员经济性驾驶习惯的养成。有效解决这两点,对于经济性驾驶技术的应用和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都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秦咏梅,李治国.应用技术措施改善汽车燃料经济性[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4):37.
[2] 谢世雄,杨英.低碳交通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0-18.
1 交通标志的设置技巧
1.1 警告标志的设置技巧
警告标志的作用是对正在公路上行驶的司机做出警示,指示出该路段可能会存在的危险。相关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了,标志的颜色背景为黄色,其余的字体颜色和描边颜色为黑色。形状上规定为常规的等边三角形。这个标志在设置上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标志大小的选择。根据实际工作和经验,标志大小的选择要根据相应的行车速度的标准加以选择,为了达到更佳的效果,尺寸上也要尽量的往大的方向倾斜。
警示标志距离目标位置的距离也要仔细的加以设定,需要参考路段的平均行车速度,让司机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减速或停车。
标志的设置方法应当考虑实际情况的便利来考虑是否采用标志杆或悬挂式的方式。根据相关标准,对于那些有着一定的绿化带和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分隔的一级公路,可以考虑采用标志杆的方法,但也要对标志杆的位置进行考虑和衡量,保证其对于驾驶者来说清晰可见。对于那些二级道路而言,采用悬挂式的方法可能更为适宜,但是也要注意到一旁树木的生长情况,避免树木的枝条叶片遮挡警示标志的情况产生。
1.2 禁令标志的设置技巧
要注意到,禁令标志是由于一些特殊的情况而要求车辆驾驶者对内容必须加以执行的标识,因此对这个标识的位置设计上就需要一定的技巧。警示标志的内容和设置方法大体相似。在这里用减速让行和停车让行的标识来作为示范。禁令标志在外型上与警示标示是相似的,然而这个标志不光是对司机进行提醒,更要司机执行标注的内容。
停车让行标志的概念是驾驶者应当立即停车,等待没有问题之后再继续行车。减速让行标志的概念则是在那些交通情况复杂的路段,命令司机减缓行车速度,注意观察四周情况,在确定了不会产生危险之后再加速行驶。这两种禁令标志的主要放置地点是在次级路段于主要干线的交叉处,但是对于这两种标志的放置方法与对策并没有明确的观点。
事实上,城市中大部分的相关交通事故并不是发生在主要的干道口上,而是发生在次级道路的交叉口处,这其中一部分的责任就是机动车驾驶者在通过的时候没有减速或者停车,从而对突然出现的行人或者其他车辆难以做出反应。这就需要相关的道路管理部门在标志设计的过程中加强管理,既不能缺失也不能不显眼,不能被其他的杂物或者其他设施所遮掩,要让标志起到它应用的作用。从交通安全的角度来说,也要加强对相关问题的教育与普及,让驾驶者自发的认识到这类行为的危害性,从而让道路变得更加安全。
1.3 指示标志的设置技巧
指示标志是针对道路情况,来对行驶者的行为进行引导的标识。指示标志在使用中通常是起到辅助的作用,与其他的措施相结合来进行实施,帮助驾驶者更快的选择驾驶的方向提高驾驶效率,节约司机的时间与精力,同时也减少了可能的拥堵或者交通事故。
在有主干线与次要道路相交处设置单行路标志时,应结合使用“停车让行”、 “减速让行”标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设置单行线的目的,既保证了干线道路的通行效率,又能保证直线路口的秩序和安全。
2 标线设置技巧
2.1 标线颜色
我们知道,道路上的标线采用不同的颜色来代表不同的含义。白色的标线的作用偏向于简单的表明,在很多的情况如停车场,道路边际的划分等情况下得到应用;黄色标线的含义则显得更加严肃,更多的应用于那些禁止通过等情况的标识。
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到标线设置中的根本原则,清晰明亮,让观察者能够清楚的对想要表达的内容得到了解。就标线的布置来说,一些新的标线布置方法也已经出现,这些新方法的根本原则就是让驾驶者能够更清楚的看清,从而对行车进行约束。在一些地区已经采用了彩色的标示线,相比于传统的指示线更加明显,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反光标线的适用范围也得到了不断地拓展,对于相关管理部门来说是一种在夜间依然能保持指示线作用的有效方法。
2.2 标线宽度及车道宽度
标线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用来对车道边界等作出划分,在相关规定之中已经对相关的界限做出了明确的表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标线常常出现被磨损或者淡化的问题,因此就要尽量的将标线画的宽一些。标线的一个重要作用是指示出车道的边缘(有时也是指示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分隔)和车道的宽度,这在一级路标准道路上只要按照 3.75m 标准车道设置就可以了。但是有很多二级路路面,其路宽常在 12~15m 之间,这就要求合理地设置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的宽度,提高路面的使用效率。
根据笔者经验,12m 路宽以下,只设置一道车道中心线即可,不必再设置车道边缘线了。而路宽在12~15m 之间,可以将机动车道设置为大于 3.75m,最大宽度不超过 4.5m,这样可以设置 3m 的非机动车道,在城区段再辅以物理隔离设施,以实现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离的目的,最大程度保证通行安全。
2.3 导向箭头的设计
由于汽车驾驶者在公路上处于高速的运动状态,所以对于导向箭头的观测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这就需要对现场的角度,速度进行模拟实际情况的计算,之后也要进行一次实际的实验,才能确认导向箭头确实符合实际应用的需求。
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总结出一定的导向箭头布设原则:对于常规的道路而言,箭头的尺寸应当是铁杆的四倍左右为佳,箭头的长度不能超过铁杆的长度,也不能采用锥形或者倒刺形状的箭头,保证转弯箭头的规范性与清晰性。
2.4 路面标记的设计
路面标识是用文字来对司机的驾驶行为进行指引的标识,在高速公路的出入口等场所常常被用来对城市内部的道路情况进行通报,又或者用于一些事项的通报等。对于文字的长宽比可以参照导向箭头的比例模式,要尽量的减少字数来让司机更容易看清。在文字的排列上,需要参考车辆的驾驶方向和人的阅读习惯,由于司机的目光停留时间并不多,因此对路面标识进行语言精练和结构设计是很有必要的。
3 关于护栏的设置
护栏的目的的防止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车辆滑出道路范围造成更大损失,对于车辆因为行驶之中的意外而导致打滑或失控等情况而偏离道路的情况也能有效避免其进一步的损害。在进行护栏的布置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对于一级道路来说,如果实际工程基础允许的话,可以设置一定的中央分隔带,如果工程基础不允许,那就需要设置护栏来避免车辆在高速行驶中失控进而反转或者冲撞的问题。
对于一些特殊的路段来说必须要进行安全护栏的设置,主要包括:途径的桥梁,地面高度远远高于周边路段的地点,道路两侧有深沟,池塘等地形者;弯道半径很小或者弯道数目很多的路段。
最后,也需要关注护栏的高度与强度问题。在进行防撞护栏的设置过程中要注意既不能过低无法起到防护作用,也不能过高对车辆造成进一步损坏。目前很多的交通事故都是由那些吨位很大的大型或与汽车引起,因此对于防护护栏的强度问题必须要加以加强,而对于护栏的高度问题,则应结合实际情况与相关数据来进行决定。
4 关于防眩装置及其他装置
对于一级道路来说,如果已经分离了两个方向行驶的车辆的话,那么就必须要在全部的道路上进行防眩装置的配置。如果突然在道路的某一路段没有安装防眩设施,那么驾驶员的眼部就会受到急剧的光线刺激。一般来说可以利用道路中间的绿化带作为防眩装置。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保持树木的生存,避免其枯萎和凋零。第二是要定期的加以维护。最后要具备一定的变化性,避免驾驶员视觉疲劳。
5 结语
对于那些引导性的交通安全设施来说,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让它对于行驶者来说清楚可见,能够及时的传达信息。这不仅要求相关的施工人员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布设,也要进行实地的观察,保证标志起到实效。在标志布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对各类交通事故的原因的总结与归纳,针对性的进行标志的布设与改进。
汽车保险伴随着汽车的出现和普及而产生和发展并逐渐完善,随着汽车产业调整振兴,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市场需求的拉动,我国汽车销量逐年增长,汽车保险业务不断壮大,同时带动汽车保险理赔数量的上升。《汽车保险理赔》作为服务于我国市场经济和汽车消费市场的一门课程,越来越受到各大中专院校汽车类专业的重视。
汽车保险理赔与其他保险理赔相比,汽车保险理赔存在着没有预见性、工作量大,差异性大、经营成本高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出险率高,在各险种中排名第一;
第二、出险地点不确定,遍布车辆行驶区域的各个路段;
第三、车辆型号和配件种类众多,数量巨大,各地工时费和零配件价格不统一,损失的核定和零配件价格的确定繁杂;
第四、事故医疗费用的审核和伤残程度的鉴定过程费时费力。
在我国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通过对理赔从业人员培训过程中发现很多人对车身的结构、损坏机理、法律法规以及保险等知识缺乏系统认知,往往凭经验操作,这就给汽车保险理赔工作的“主动、迅速、准确、合理”带来一定难度。
《汽车保险理赔》课程区别于其它课程的明显的特点是:它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着很强的严谨性和应用性,它与社会生活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如今汽车保险知识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该课程不仅是学生对前序课程的具体应用,也是对所学汽车专业知识的延伸,为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提高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喜欢上这门课,如何把以后工作中所用知识在学习中更全面的了解,达到我们要求的“双优一快”即思想品德优、专业知识优、工作后适应快。
在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天,仍然沿用的传统的只局限于教材知识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已很难适应现代以及未来社会的需要。随着现代社会和企业对职业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本着“教为能用,学为所用”的教育思想,人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对汽车保险理赔课程的知识内容做了较大的调整。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其特征是“学习为了工作,工作反应学习”,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能力培养紧密联系起来的课程开发,通过分析来源于企业实践的、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即典型工作任务,确立该专业的学习领域,其优势是在贴近工作实践的学习情境中学习“如何工作”,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完成某一学习领域就是一次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能够借此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因此我们在内容选取上以汽车保险理赔的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汽车保险理赔的典型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精心设计本课程的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运用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和讲授法来帮助掌握专业技能和生存技能及与人沟通的技巧。
项目教学法。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例如:可以针对汽车保险展业这一实际的工作过程,设计一个汽车保险销售的教学项目,学生要想完成此项目必须掌握汽车保险的险种、汽车保险合同等专业知识,这样才能了解自己所销售的保险产品,才能为车主介绍自己的产品并为车主设计保险方案;学生应掌握有关法律知识及与人沟通方面的知识。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个人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能力训练其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汽车保险理赔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感受汽车保险实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通过各种生动鲜活的案例的使用,使同学们如临其境,能使其更好的消化学过的知识,极大的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从而减少走上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在学习汽车保险理赔知识时,大量在用此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法。老师把角色的情景布置下去,学生准备。将学生安排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扮演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并对行为表现进行评定和反馈,以此来帮助其发展和提高学生行为技能最有效的一种培训方法。在讲解汽车保险合同订立、变更和解除时可以运用此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还有很多好的教学方法来学好这门课程,但是只把这门课学好还是不能胜任汽车理赔这项工作,因为还有一些专业课程之外的课程也是必不可缺的,比如从事汽车保险理赔的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行为引导型;教学改革;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李中民(1962-),男,江苏仪征工业学校高级讲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和电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2-0045-03
随着行为引导型教学改革的深入,中职校教学设备设施、实验实训条件不能满足这种教学法的矛盾日益显现。如何建设定位准确、功能齐备、设备先进实用、符合生产实际、适合教学需求、利于人才培养的校内实训基地,已成为中职校提高教育质量和解决发展问题的当务之急。
一、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原则
校内实训基地是中职校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中职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基础性建设。它不仅具有培养学生和“双师型”师资的功能,还应是资源共享的平台、技术交流的窗口、生产与技术服务的重要基地。它的建设原则是“真、先、适、开、通”。
(一)体现生产现场特点――仿真性原则
实训基地应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数量和场地足够的,与生产和服务实际场所尽可能一致的实训工位;要在真实而综合的职业环境里,按照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具有可供反复训练的条件,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技能熟练程度,形成专业技能、技巧和技术应用能力;要模块化、模拟化、仿真化处理那些大型流水线和重型设备,便于学生体验生产操作过程。
(二)跟踪技术前沿――先进性原则
人才的培养要适应未来的需要,所以实训基地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前瞻性。综合性生产训练项目要紧跟时展前沿,尽可能体现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并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路线、工艺路线和技术实际应用的本领。开发先进的实训设备,还可有效地推动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适合课堂教学――适用性原则
要使先进的设备适合课堂教学,既具备实物的一切特征,又能作为学生训练的对象;要使实训场地既有利于教学,又能感受职业氛围,使教学贴近企业的生产实际;实训基地里的设备必须安全、方便、可靠、适用,设备的选配、安装布置、环境氛围等都应有利于教学的组织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提供多方位服务――开放性原则
实训基地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要具有社会开放性。既为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又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
(五)服务相关专业――通用性原则
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尽可能使实训基地能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实训,相关专业尽可能通用。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策略
实训基地建设中必须克服如急功近利、仓促上马,片面追求先进性而脱离实际需求,只作简单的经济投入而忽视建设过程的作用,沿用传统的实验实习室的建设思路和方案而不作优化改革等不良现象。
(一)把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和解决学校发展问题的突破口
目前,中职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很高,但就业质量不高,稳定率也不高。学校教学设施及实习实训设备的水平不高,毕业生能力与岗位实际需求存在距离是其重要原因。提高中职教育质量,仅仅改变教育思想和理念是不够的,要使教学过程符合生产过程,有效提高学生完整地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需要在职业的情境中通过项目教学、任务教学等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需要通过高标准的实训,使学生具有熟练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的职业能力。因而,通过实训基地建设,营造职业环境,加强企业文化的氛围,既是提高中职校毕业生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目前中职教育的短板所在。
(二)实训基地建设要与教育教学过程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构成完整链条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有三层目标:一是具有综合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是形成处理信息、制定计划、小组协作、与人沟通等关键能力;三是在企业文化氛围和职业环境中养成职业道德。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就是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单项或综合技能的实训。而且,现代教学手段不能不与先进教学组织方法相结合,更不能脱离高水平的理论结合实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因此,中职校实训基地建设,不仅要满足这三个层次的教学需要,更应置于新一轮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与先进的教学组织方法结合,与“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步。
(三)开发并且赋予实训基地更多的功能
首先,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满足学生实训和双师培训的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先进的技术装备来培养与企业员工一样规范的学生,缩短学生从单项技能到多项技能、从技术能力到职业综合能力的成才过程。其次,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通过基地建设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采用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项目教学等方法,加快教学方法创新,不断开发推广新的教学改革成果。第三,实训基地的建设要满足提高教师能力的需要,建立高起点的技术基础,与教学装备厂商合作开发设备、开发教材,开发与企业需要一致的教学过程,创造与劳动组织更接近的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过程。
通过精心建设和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通过现代化技术装备、工作流程及规范操作在实训基地的体现及企业文化的渗透,特别是实训中的校企合作,中职教育才能缩小与劳动世界的距离,中职生能力才能与岗位能力实现真正接轨,企业才能对中职人才另眼相看。
三、仪征工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
仪征工业学校在建设国家级汽车应用与维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省级数控实训基地的过程中,以服务于行为引导型教学改革为基本思路,取得了一些经验。
(一)充分利用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锤炼“双师型”教师队伍
1.组织教师开发课程。教师们通过多种途径对本地及周边地区的行业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了解到本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了现代企业的设备情况、技术力量、产品类型和质量、人才构成情况,弄清了企业对职校生在情感、态度、知识、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的要求,感知了企业对职业教育教学的评价和建议。
通过反复研讨分析调研资料,并经企业专家、职教课程专家们讨论、修改、审定,我校确立了能充分体现学校特色、专业特色的若干个专门化方向以及各专门化方向的岗位能力表。如汽车专业群细分为机电一体化维修、制造与检测、美容与装潢、板焊与涂装、商贸服务五个专门化方向。
在此基础上,我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指导方案,进而开发项目课程,编写项目课程教材,明确实现培养目标所必须的近期和中长期的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2.组织教师制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在深入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教师们研究制定出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提交行业专家和课改专家论证修改后确定。这样的建设方案在功能设置、设备选配、环境布置、文化建设等方面贴近了生产实际的需求,模拟了生产情境,符合了行为引导型教学的要求。
3.组织教师确定实训基地功能设置。教师们经过反复研讨,形成共识:实训基地建设只有符合人才培养“七合一”的要求,融“教学中心、实训中心、培训中心、文化中心、产教结合产学结合基地”为一体,才能够把握产业发展的走向,才符合“培训顶用人才、提供技术服务、推介产业文化”的内涵。我校汽车实训基地就具有“专业教学中心、专业培训中心、文化中心、4S店、驾驶学校”的功能。
4.组织教师选配、安装设备。由教师根据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拿出设备配置方案,做到品种齐备、数量匹配、性能完善、适度先进,再由教师进行选型、定购或制作,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安装、调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们通过反复调研论证,更加清楚了不同设备间的功能关系以及最佳的配置方案,更加清楚了同一设备不同规格型号及不同厂家产品的性能差异,为日后正确使用这些设备发挥其最大功效打下了基础。
5.组织教师研制设备。教师在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与企业人员一起研制、开发教学设备。近年来,我校先后开发研制出自动控制模拟生产线、数控机床模拟教学系统、PLC模拟实验仪、汽车发动机试验台架、汽车整车电路台架和汽车自动变速器试验台架等教学设备。
专业教师在研制教学设备或参与技术改造的过程中,不仅为学校节约了大量资金,而且拓宽了专业知识面,强化了专业实践能力,厚实了产学、产教结合能力,满足了在专业教学中及时更新知识的需要,提高了指导学生开展技术推广和应用、解决技术难题的综合能力,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二)设备配置兼顾现实和发展需要,既有先进性又有适用性
实训基地设备配置应遵循“一个兼顾、两个同步”的原则,即基本技能训练的常规设备添置与专业技能、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的先进设备添置兼顾;训练设备的技术含量和现代化程度与企业生产水平同步;设备的投入与实训项目开发同步。为了创造“真刀真枪”的实训条件,实训设备应以工业生产型为主。我校数控实训基地的主要设备配置情况如下:卧式数控车床、立式数控铣床各10台;四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2台;电火花线切割机、电火花成型机、三座标测量机各1台;故障排除与维护用数控机床5台;CAD/CAM50座专用机房一个,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和数控加工仿真与远程教学软件各50点。数控机床控制系统有SIEMNS、FANUC、华中等。做到了数控机床控制系统选用国产与进口结合,机床精度选择普通型与多轴联动精密机床结合,功能确定为加工操作型机床与科研设备结合。
(三)结构布局做到实训与生产兼容
实训基地布局必须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兼顾生产功能,为发挥基地的效益、创造企业生产氛围提供条件。因此,在厂房高度、面积大小、采光方案、电力配备、高压气源供应、材料运输等方面,均要同时满足实训和生产需要;设备布局按功能分区,划分明确,用不同色彩区别,标识警示语规范;工量具室、配件库、办公用房、接待用房等统一规划,一步到位。
我校新建成的汽车实训基地,分实训教学与技能培训区、对外销售区、对外维修区、驾驶培训区、汽车文化展示区五区,形成基础实训、电气实训、板金喷涂实训、美容装璜实训、整车综合维修实训、检测服务、驾驶培训、销售服务、维修服务、汽车文化展示等十大中心。
(四)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产学研产教研结合
将教学融入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是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突出教学主体,扩大培训、鉴定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实现产学研产教研结合是我校建设实训基地的总体目标。
实施产学结合教学模式,首先要求实训基地的设备不但能够满足教学用,同时还要能够满足生产用,能够开展生产性社会服务;其次,实训基地要有自己的产业,要有自己的产品。这样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同时,也是在实现有价值的劳动,也是在生产产品为社会做贡献。在产学结合教学环节中,形成一种既是学校又是企业的氛围;第三,实训基地要工厂化,有工厂的文化氛围,既是基地又是工厂。
为此,我校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不仅成功引进台资,组建了我方控股的扬州英翔驾驶员培训学校;还与上海汽车集团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与经营荣威品牌汽车仪征4S店。
汽车实训基地有了驾校和4S店,不仅使得我校汽车专业具备了开办汽车及零配件制造、汽车营销、汽车维修及售后服务、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驾驶等专门化方向的硬件条件,形成了完整的专业链群,而且使教师有了稳固的产教研基地,学生有了便捷的产学研基地,有力地促进了“双师型”队伍建设和培养质量的提高。
(五)依托实训基地,有效地促进课程改革和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有了强大的实训基地,不仅能给学生构建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训练情境,给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了条件,而且为课程改革的深入创造了前题。我校骨干专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动漫制作等专业,依托实训基地,深入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广泛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行为引导型教学方法,以实际的工作要求进行教学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在大量的“做”的过程中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被充分激发,学生职业能力迅速提升。我校因此被确定为省汽车专业课程改革实验点,汽车运用与维修和机电技术应用两专业顺利通过“十一五”省示范专业验收。
总之,实训基地建设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应用型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方面的要求,必须服务于专业建设和行为引导型教学改革,必须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以理解和应用,必须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加强职教实训基地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21日第7版.
[2]杨金土.技术型人才的素质、能力培养及其环境条件[J].职教论坛,2002(15).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素质;内涵;核心;关键;目标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分为学历性的职业教育、非学历性的短期职业教育,包含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对农民工的培训、创业培训、特种行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高职学院等职业院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
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源于对职业教育的性质、特色、地位、作用等不了解。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职业教育的精髓。
一、职业教育的内涵是职业素质
职业教育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活动。我国民间手艺人,如铁匠、石匠、木匠、砌匠、工匠、裁缝、理发匠等,都是以师徒制为特征的职业技巧传授模式,是职业教育的萌芽。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化、生产力的提高,以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升华为“职业技术教育”、“技术职业教育”、“技术教育”、“职业教育”等。
从国内外职业教育涵义的发展来看,职业教育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从广义上说,它泛指一切能增进人们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人们的职业态度、职业素质,使人们能顺利从事某种职业的教育活动;从狭义上说,即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对受训者进行的专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培训,以使受训者将来能顺利适应某些职业岗位需求,成就职业生涯。职业素质内涵有以下几点:
1.职业素质的广泛性。职业教育中的职业,是一般职业(Vocation),而不是专一的职业(Profession)。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电脑技术能力、汽车驾驶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是当代职业的基本素质要求。如职校文秘专业毕业生,可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文秘、档案、行政管理类等工作;财会专业毕业生可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财务、会计、出纳、统计、审计、行政管理类等工作;园林专业毕业生可在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园林、花卉、生产、设计、施工、预算、决算、营销、企业管理类等工作。职业教育的每个专业是对应着一系列的知识与技能和职业工作的基本素质要求。
2.职业素质的专一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以获得某种职业为主要目的。通过职业教育,获得专一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职校毕业生能较快地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如车工、钳工、电工、模具工、汽车驾驶、家电维修、厨师、面包师、美发师、绿化工、插花工、植保工等等,均要求学生具有专一的职业素质,才能较快地适应相关工作岗位。古今中外的职业教育,无不以学生获得职业为自己的主要目的。我国“十五”教育振兴计划指出: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
3.职业素质的兼容性。职业素质具有内涵的相对性和外延的包容性,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职业素质是人的生存素质之一。职业素质的内涵是相对其他教育,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而言的。与职业教育比较,基础教育是使受教育者掌握具有永恒普遍价值的知识、观念、工具和方法,促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在普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为非定向的,称为“劳动技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意识和劳动态度及动手能力。职业教育是以职业素质为目标,其外延又与其他教育范畴有重叠,如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存在一定的包容性、互补性、序进性。
4.职业素质的可变性。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革,职业是不断变化的,对人的职业素质的要求也是变化的。社会职业岗位在变化,职业教育的内涵在变化,职业素质的要求也在变化。绝大部分人不可能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职业教育应该培养青年人和成人对职业的态度、职业素质和转岗再就业的能力。所以,职业教育是一种不断变化的、长期的终身教育,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职业素质内涵。在这一点上,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互包容、相互补充。
二、职业教育的核心是职业素质
当前我国技术类人才稀缺,这是职业教育的巨大任务。市场上技术类毕业生的工资很高,-一个优秀的厨师或者美发师,所挣工资应该也是高收入阶层。教育与行政部门要下大决心,从改革考试选拔制度人手,更新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强化职业教育的职业素质内涵,鼓励那些优秀的学子以学习技术为荣,这样才能培养出我国制造业大国、创造业强国所需的职业人才,破解目前的畸型培养体系导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现代职业素质不仅要求传统的职业岗位操作能力,而且要求从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包括科技知识、职业技能、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创业能力等等,其中就包括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职业素质的基础,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与职业教育有同源性,因为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对人才的职业素质要求广泛,关键不在于手头的功夫和机灵,而在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上,也就是知识与技能型人才。社会上往往把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看作是相互冲突的,其实前者以后者为基础。
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职业教育中的职业素质不能过于偏重职业技能培训、忽视人文素质教育,要把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作为职业教育、职业素质的重点,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场所的创新,以及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修养,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职业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而且可以在教育目的中达到使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与人文素养齐头并进的教育效果。
三、职业教育的关键是教师职业素质
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是:生源质量差、办学设施设备条件差、实验实习仪器缺乏、专业教师不足,办学质量不高,特色不鲜明,缺乏吸引力,没有达到职业教育的目标。所以,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保证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职业学校师资大部分来自于普通的师范类大学,小部分来源于普通大学,少数专业课教师毕业于专门的技术师范学院,其中文化基础课教师属于前者。整体上,教师队伍的职业素质还不能全面满足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
要培养学生的较高职业素质,首先要求教师有很高职业素质。职业学校教师应须具备以下职业素质:
1.熟悉职业内涵,联系实践教学
有科技知识、会教学是职校教师队伍的基本条件;有职业素质、会操作是职校教师队伍的核心条件。但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不同于普通教育,主要体现在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及职业性,在基础理论适度够用的前提下,着重于实际运用。在职业素质教学中,近半数的是实践课,即使是理论教学其应用特色亦十分强烈。因此,熟悉职业特色、行业特色、岗位要求,掌握并注重技术的应用成为职校教师队伍的显著职业素质特征。职校教师要善于从理论或技术两个层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不管是讲授技术基础理论课,还是讲授技术操作课,都要紧扣“应用”。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将理论深入浅出的能力、较强的应用能力、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较强的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并能巧妙地将这些能力转化、融入到学生的职业素质之中。
2.高尚的职业道德,较高的职业核心能力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言教身教结合,品德风范感召,工作生活影响,视学生为学习伙伴。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将直接步入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一线的岗位。他们所从事的岗位要求他们具有扎实的职业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职业核心能力。这个“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适应能力等非技术性的职业素质。企业界青睐的是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均强的员工。所以,要求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必须是一支具有广泛的职业素质、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核心能力的群体,是行业中的名师、大匠。
3.不断更新职业素质,善于传授职业素质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创新,新行业、新职业、新岗位将不断涌现,原来职业岗位的内涵也随之变化,对人的职业素质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职业学校的教师要站在职业素质的潮头,必须不断学习行业新知识与技术,紧密联系行业的职业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才能传授给学生先进的职业素质、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学校教师还必须努力探索职业教育规律,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将课堂与行业生产实践对接、知识技能与职业现场映证、职业素质与人才市场呼应。通过以职业现场工作任务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管理,将教师的职业素质有机地融入到学生的职业素质之中。
4.研究职业教育规律,完善职业教育资源
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在我国仍处于发展的起始阶段,社会、学校、个人对职业素质的理解还在逐步完善,家长与学生对职业教育仍有较大偏见。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教育特点、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当前存在许多不科学的地方,职业教育的教材、实验仪器、实训条件、实习基地等还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探索职业教育模式,深究职业素质规律,创新职业教学方法,编写校本教材和实训指导资料,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参加行业职业工作实践活动,分析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需求,把握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素质内涵,建立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学体系,将职业教育的根深深地扎于职业素质教育之中。
四、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学生职业素质
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鲜明特征要求,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为根本,以职业素质为主体,以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以能否适应社会需求、获得用人单位的肯定为最高标准。从根本上说,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素质与能力水平应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学生具有持久的职业发展能力。因此,反映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是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而不是某狭隘的工作岗位。学生职业素质内涵是:
1.一定的基本素质
包括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身心健康、必备知识与理论、职业技能水平与获得职业资格证等内容,核心是看学生的发展进步,是否有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必备的理论知识
必备理论知识是指学生按教学计划应掌握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及应用的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标准。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必备条件。而一定的文化基础既是培养良好职业素质和扎实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也是学生不断学习、持久发展、成就人生的重要基础。
3.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是一种跨专业的能力,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规范、胜任职业岗位的意志品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克服困难的能力;合作能力与公关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职业应变的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