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听听那冷雨赏析

听听那冷雨赏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第1篇

乡愁是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他在“2003年度散文家”获奖感言中曾有一段自述:“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物是人非,便有乡愁。若是物也非了,其愁更甚。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乃此生最大的伤痛。幸好那时我已经21岁,故土的记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魂唐魄。我在诗文中所以呼喊着狂吼着黄河长江,无非是努力为自己招魂。”读完《听听那冷雨》之后,我才深深体会到诗人“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的无奈和伤痛。

一、春雨和秋雨之思

文中有三处关于“冷雨”的描写,但三处的季节又不尽相同,作者由此而生的感触似乎也有变化。文章开篇就有:“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是潮湿湿的。”从这些语句中,似乎看到了苏轼“料峭春寒吹酒醒”的几分无奈情味。台湾地处南国,终年温暖潮湿,一场春雨怎么会令作者产生冷意,将台北看成是一张凄凄切切的黑白片呢?这里恐怕用晚清学者王国维讲到情与景的关系时“一切景语皆情语”来解释更能说服人。

冷的不是雨,而是作者的心,他的冷来自久违了二十五年的那块土地。更何况,春雨在作者的心中,还有别样风味。“杏花。春雨。江南。”六个字不仅让读者看到中国汉字的文化魅力,在作者心中,还存有他个人的乡愁之痛。余光中的母亲原籍江苏武进,因此,余光中常常自称“江南人”,潜意识里,他把自己看成了江南的后裔。江南的春雨,密密斜斜,温润缠绵,入夜无声,润物无言。诗人走在台北的潇潇春雨之中,怎能不想入非非,思及江南故里?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要嗅嗅、闻闻、舔舔那冷雨。

舔舐不到江南之雨,却舔到了清明这季雨。“清明”是个古老的节气,但无论对现代人还是古人而言,都有另一层深意――清明时节,人们要去祖先的墓前祭拜凭吊,寄托哀思。现代的许多人又把此举当成子孙对故里、对根的执著与自我存在的一种证明。因而,在作者眼里,清明雨后泥土散发出的淡淡土腥气就像是“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在潜意识和梦里蛰伏着。远离故乡的人只能借他处的泥土气息回味故乡的传统习俗,追寻自己的根。

在嗅雨、观雨之后,作者的乡情愁思一发而不可收,他更要听听那冷雨。此时的他不是听绵绵春雨,而是要听大陆的秋雨,听“疏雨滴梧桐”,听“骤雨打荷叶”。少年时代的他在大陆听雨,就已经听出了凄凉,凄清与凄楚,如今他在岛上回味,更添了一层凄迷。

二、处处皆有的中国的古典意象

在文中,处处皆可看出古典意象,使得文章充满了诗情文意,弥漫着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除却几处对前代词人的诗词妙化,其他很多细节也闪动着古典之魅。作者不谈传统文明,却处处可见古典文化。

“杏花。春雨。江南。”六字不仅将作者带回魂牵梦萦的江南故乡,也使读者从中享受到古老汉字的图画之美,更能由其而得想象揣摩赏析之乐。古中国的竹楼,王禹的大竹为瓦,古人雨声下的围棋、投壶的意趣,牵动了诗人敏锐的神经,唤起了诗人心中的汉魂唐魄。在诗人的冥想之下,文人嬉戏的声响和屋外的急雨声共鸣,交织成一幅动人的历史画卷,藏在了远离故土四分之一世纪的游子心中。

对中华文化的崇敬,让作者的心一直飞往千年前文人意气最为风发的赵氏宋朝。竹楼杳无踪迹,古文人的投壶之乐也难能体会,但记忆中大陆民居的灰色屋瓦使作者感受到了灰色之美,“‘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余光中把雨比作“灰美人”,生动形象,使雨的形态跃然纸上。“美人”一词是传统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如屈原的“香草美人”之喻,苏轼的“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吟哦。“美人”二字吟哦在口,正似古人所说“齿颊留香”,一提及此二字,思绪即会缥缈氤氲起来。“灰美人,”视觉虽幽暗却给人以安慰,让人忘却了时间的流动,从晌午听到了黄昏。

可是这一切只能“在岛上回味”,那记忆深处的雨,二十五年不曾领略,只留下模糊的印迹。此时回味,只能给作者融入更加悠邈的乡愁。当乡愁如暴雨袭来之际,作者也只能借着在岛上的日式古屋中,听绵延不绝的黄梅雨甚至七月滂滂沛沛的暴雨,来击退心中的愁潮,止住心中对故乡的焦渴。可是,历史的车轮是无情的,当屋瓦也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以后,作者的最后一点缓解乡思之愁的凭借也难握手中。

三、诗画的散文,流动的音律――叠词之妙用

在行文中,叠词的大量使用不仅产生珠落玉盘的效果,更使读者领略了文字的美感――读出了诗情,也看见了画意。“料料峭峭”“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潇潇”“凄凄切切”这些词,在错落曲回的音节下,隐隐透着一股冷意。又以一部惨淡无光的黑白片――凄风冷雨下的巷里民居为背景,境由心生,在“霏霏”中人不免想入“非非”。课文开头正如一部电视散文,在黑白背景之下,江南的丝竹管弦似诉如泣,一位诗人在小巷深处缓缓掠过,深情间闪过一缕哀愁。再如“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一句,加以“山”和“伞”的谐音,那无尽的忧思与叹惋,引出了一连串的遐想和暗示。短短一节文字,传统水墨画的意趣和袅袅笙歌、缕缕愁思相得益彰,把读者带入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回忆中。

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图像时代

审美能力是构成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之一。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但是,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图像时代。“图已经成为千变万化的足以和文字抗衡的另一类存在,成了文字真实意义上的异化物。”电视、网络、图画等承载的视觉文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覆盖面迅速传播,图画已深入到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可以说,图像给人的感官冲击是最直接、最强烈的,图像在一定意义上适合中学生的直观认知取向,图像文化对语言文字文化的侵蚀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使当代学生们逐渐习惯在视觉的盛宴中感知美。语文教育中学生审美情趣、审美能力的培养面临新的挑战。

一.跳出直观展示,挖掘情感美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体验首先是理解和感受语言魅力的过程。语文教学正是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发掘语言文字的美,进而挖掘出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分析发现作者的主旨。但现在,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加学生上课的兴趣,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积极主动地将影视、图片、动画等过度应用于课堂教学。尽管这种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授课内容,但学生的注意力已从语言文字本身转移到了一种对表层图像的感知上,语言文字的情感性被忽视了,审美只停留在了直观感知层面。试想: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中“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那“听听、看看、嗅嗅闻闻、舔舔”几个字的情味又岂是图片与影像所能传达出来的?如果一千个读者眼中的林黛玉都是屏幕上的陈晓旭,那美感又从何谈起?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是网络或一个课件难以演绎的,绝不能以生动的图像和音乐来替代学生自己对语言的领悟。更不能过度依赖以声像功能为主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那么,跳出了直观图像展示,教师又该以什么手段引导学生挖掘语言文字中的情感美呢?

叶圣陶先生曾创造性地提出“美读”法,即强调通过对声音节奏之美的感觉,设身处地,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朗读作品时教师可诱导学生产生同步联想,激发审美情感,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领悟,最终获得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老舍的《想北平》时,读到老舍说“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一句时,要注意感情的投入,“可是”从上文转折而来,感情从曲折到浓烈,“真”字要注意重度,读出老舍深沉、感动、说不出的深厚的情感。文中结尾“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平淡似水如菊,不矫情,不故作姿态,没有激情昂扬的赞美,学生读到此处却要较之前文感情更强烈,语调更悠长,读出作者深情的呼唤,使学生在美读中进入角色,感受到老舍沁入骨髓的深情。诵读正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有感情地诵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和情感的和谐统一。

二.抛弃浅阅读,注重意境美

在语文的审美教育中,阅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感知美、获取美的方式。靠着阅读,学生可以在充满艺术美的文学天地里自由驰骋。但随着图像时代的来临,迫使阅读进入了“浅阅读”时代,图文书的流行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些《名著速读》、《经典扫描》也大受欢迎。这种以快餐式、跳跃性、碎片化为特征的“浅阅读”正冲击着语文课堂,使很多学生不愿意深入地研读课文,不肯下工夫探究文章的精髓,最终丧失了他们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要扭转这种尴尬局面,必须把“浅阅读”引向“深阅读”。那么,如何才能由浅入深呢?

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入境”。很多学生对语文课文“浅阅读”,往往是因为他们觉得课文内容已经一目了然,根本没有再深入探究的必要了。而“入境”,正是要改变这种局面,教师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意境,引导学生领悟到“深阅读”的魅力,从而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把荷花比成“一粒粒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和“刚出浴的美人”,写出了月光下的荷花所独具的明艳、亮丽的风采和纤尘不染的神韵,又借助于嗅觉、视觉与听觉的“通感”,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同身受。文中更运用了20多个叠词,其韵律感赋予散文以音乐美,其摩状性又增强了作品的形象美。抓住了这些具体事物,就能不由自主地沉浸到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中,进而由境入情,体悟到作者内心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指导学生深入品鉴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从而加深对情感的体悟,从“浅阅读”逐步向“深阅读”迈进。

其次,要引导学生品味细节。细节,往往凝聚着作者更多的智慧和心血,常常是最见作者创作功力和写作技巧之处。教师如果能带领学生对那些“看似寻常最奇崛”的地方细细加以品评鉴赏,就能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把学生引向深阅读。在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伽西莫多接受笞刑时,看见一头骡子载着一位神甫经过那里的时候,“一直控制着他的那种愤怒变成了奇特的难以形容的甜蜜而温和的微笑”,他的这个微笑,充满了温情,充满了希望,他以为克罗德一定就是他的救世主,他此时的心理我们完全可以从作者笔下的这个微笑中体会出来。而当善良的爱丝美拉达送水给他喝时,“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处细节,把伽西莫多内心的感动表达得淋漓尽致,也把克洛德和爱丝美拉达活生生地摆在了读者的面前。经过这样的鉴赏,学生能深刻地感受到人物内心涌动着的情感,主动地由了解人物表象进入到探究人物内心的意境,也就自然地完成了由“浅阅读”到“深阅读”的转变。

三.消除浮躁心理,重塑审美观

当前,图像时代下不断涌现的图片、影视等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审美观,一些低俗的电视剧、图书粗制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他们的审美观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他们已经习惯于轻松的阅读和直观的审美,他们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机械地记忆,或者只是为了消遣来填补心灵的空虚。可以说,读图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情绪更浮躁,审美观更扭曲。北京大学教授谢冕说:“我担心,有一天,我们的耳朵将无法欣赏美妙的高雅音乐,我们的眼睛将无法欣赏梵高那美丽动人的金黄色。艺术功能是铸造心灵的。文学经典培养的是一代有趣味、有诗意的中国人。但这一切在慢慢失去。”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侧重思想美的教育,要通过人物、景物、图画的赏析,使学生在对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深有体会的基础上,由情入理,把握作品的思想、观点,体会文章的思想美,使学生心灵得到启迪,思想受到“教化”,进而从“感文”发展到“感心”的高级阶段,从根本上消除浮躁心理,最终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如在学习《雷雨》一课时,有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鲁侍萍何不收下周朴园的那笔钱?可以和儿女远走高飞,不必再受苦了。”“鲁侍萍可以收下那笔钱吗?”笔者以此为契机,启发学生思考发言,结果引发了一场讨论。最后大家取得共识:在对自身利益造成威胁时,周朴园就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人最低的反应是安全的需要。”一样,他首先想到保护自己,他的心理已变成人伦亲情淡漠,情感扭曲的了。而鲁侍萍,虽然处境艰难,但她凭借自身坚强的性格,不屈不挠走过了人生最艰苦的时期,她拒绝收周朴园的钱正是为了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这一点在现实中也是可取的,学生由此感受到了人格的力量,也明确了美该从何处去理解。

另外,要鼓励学生阅读经典。所谓经典,就是指那些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特征。人类最美好的思想往往包蕴在经典名著中。阅读经典名著,能启迪人的心智,启迪人进行思考和唤起人的精神觉醒!学生可以不断提升对作品的审美鉴赏能力,从中汲取人文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构建经典阅读的平台,使学生在人类优秀文化的熏陶中抛弃浮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听听那冷雨赏析范文第3篇

本篇运用“非指示性”教学设计中“基于自主教学”的样式设计,该设计主要用于内容比较浅显、学生有较浓学习兴趣的文本。自主教学,笔者此处界定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变换角色,以“小老师”的身份,按照一定的准则,自主设计出教学方案,以“教”促“学”,“由基于教师教的学转变为基于学生教自己的学”(王尚文语)。该教学设计的标志性环节是“四介绍”:一是教师介绍设计的基本准则;二是设计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三是评价者介绍自己对他人方案的评价;四是反思者介绍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反思。

该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和步骤为:教师介绍学习方式;教师介绍教学设计的基本准则;设计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评价者介绍自己对他人方案的评价;反思者介绍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反思。

该设计的教学如果在网络教室里进行学习效果会更好,每人面前都有一台网络化的电脑,每人的教学设计可以即时上传,互动交流。

【设计展开】

一、教师介绍学习方式

今天我们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学习课文,变换一下角色,每人都来当“小老师”,设计出自己理想的教学方案,在设计中自我学习,用教的方式促进自己对课文的学习。同时按照你的设计方案组织同学学习,要学得有趣又有效。

二、教师介绍设计的基本准则

这个基本准则可以概括为“三个遵循”――

第一,遵循学科特点。语文姓“语”,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因此设计时要有“语言意识”,一要学习文中语言表达了什么(如表达了什么内容、情感),二要学习文中语言是怎样表达的(如运用了什么形式、技巧,有什么效果)。不能设计成没有语言学习只有思想教育的“泛语文课”甚至“非语文课”的方案。

第二,遵循课文特点。一是课文《老王》在散文文体方面的共性特点,二是课文《老王》在内容方面的个性特点。设计时要参考语文课程标准和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单元导语”及课后思考练习题。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提出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如下(用多媒体呈现):“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单元导语”和课后思考练习题请自己直接看教材。由于本教材“单元导语”不是对课程标准的细化,且有“泛语文”倾向,因此建议不照搬。

以上两个方面,在设计时基本可以通过“两特一先”的原则来简约体现:本文特有的、特别值得学习的、(其中有语言学习选项时)语言学习优先。

第三,遵循设计特点。教学设计要分出先后步骤,每个步骤标上序号,取出名称,写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并写出自己对该内容(问题)的基本理解(解答)。

请每位同学根据以上基本准则,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展开设计,争取设计得准、细、深、新。“准”是指方案设计准确体现学科特点和课文特点,符合“两特一先”的原则;“细”是指方案设计细致完整,体现设计的特点,有步骤,有名称,有内容,还有对各个内容(问题)的基本理解(解答);“深”是指方案设计的内容或自己的理解有一定的深度;“新”是指方案设计的形式和内容有新意,形式能突破俗旧套路并能学得有效,内容能突破既定结论并能自圆其说。教学环节原则上不少于三个环节,不多于五个环节。

每人独立设计,时间30分钟左右。(如果时间再充裕些,可以第一节课设计,第二节课交流。)

三、设计者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

每人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先相互传看书面的教学设计稿,然后口头补充介绍。

之后每组选派一位设计得准、细、深、新的代表向全班介绍,该代表在介绍完自己的方案后,还要综合介绍本组的设计情况。

最后教师作为其中的一员,也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介绍的过程是继续深化和提升学生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一要介绍得慢,二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一起思考,一起探究。

教师介绍的是原创的“课文之最教学法”的设计,具体如下――

第一步:读了课文后,你最想说的一句初读感受是什么?

自己的基本准备:读了这篇课文,我最想说的一句初读感受是:老王的不幸人生让我伤感,而老王的高贵人格让我敬佩。

第二步:读了课文后,你对老王的为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什么?请从文中引过来,并用自己的一句话评价老王的为人。

自己的基本准备:我对老王的为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这句话体现了老王心地的善良和品性的纯朴,自己虽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但对落难的知识分子始终心怀同情和尊敬,不会有落井下石的势利之心,更不会有趁机敲诈的奸猾念头。

第三步:读了课文后,你认为老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身上蕴含的民族精神特点中最突出的是什么?请你引用一句读过的古语来概括,并用自己的一句话对这句古语进行解释。

自己的基本准备:老王身上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特点中最突出的是“贫贱不能移”。就是说,即使自己生活贫困、地位卑贱,也要恪守做人的准则和道德的底线,坚守美好的节操。

第四步:读了课文后,你认为作者对老王的情感态度中最突出的一句话是什么?请你透过这句话,说说作者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员,有着怎样的传统美德?如果你还能想到古代知识分子关注下层百姓的相关话语,请引用一两句。

自己的基本准备:作者对老王的情感态度,最突出的一句话是:“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老王深深的歉疚和对自己深深的责悔。透过这句话,可以看到作者身上具有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善于反思,勇于自剖;同情弱者,心存悲悯,对下层百姓充满人文关怀。这个传统美德,屈原就有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则有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白居易也有诗句:“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宴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教师趁此介绍作者的有关资料:杨绛生平、轶事(略)。

教师继续总结作者特点:了解了杨绛平日的为人,再看她写的《老王》,就可以更清晰地知道,作者是一个富有爱心、品格高尚的知识分子。

第五步:读了课文后,你对作者描写老王肖像的语言,印象最深的一两句话是什么?请你说说这一两句话在表达形式上有什么特点和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

自己的基本准备:我对病重不治的老王在去世前一天给杨绛家送来香油和鸡蛋时的肖像描写印象最深。此时的他“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这句话运用想象、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老王行将就木时的僵硬举动,写法新奇独特,特别恐怖,但也特别有震撼力,读者读了印象深刻,久久难忘。

第六步:读了课文后,你认为作者写老王,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什么?请你先用一句话概括,然后找出具体的例子来佐证阐释。

自己的基本准备:我认为作者写老王,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信手拈来,一气呵成,没有雕琢之痕,但又是精心选材、巧妙布局。请看课文,先写老王在适应社会的能力上的“底层”――脑袋慢,晚了一步,没进集体合作社,成了一个失群落伍的单干户,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再写老王形象上的“底层”――两只眼睛,一只瞎的,另一只有病看不清,乘客不愿坐他的车;后写老王住所的“底层”――破破落落的大院里几间塌败的小屋;接着却写老王品德上的“高层”――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却相等;“”开始后送作者丈夫钱钟书到医院看病却不肯收钱,作者一定要给他,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久病不治的他在去世前一天拖着僵直的身子给作者送来香油和鸡蛋,表达自己的谢意……强烈的对比,让人为老王不幸的人生感到怜惜,对老王高尚的人格油然起敬。而这些,都归功于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有人评论说:“杨绛写人常通过一些小事的平静似水的叙说,描摹出一个人的最具风采的性格侧面,立起一个‘人’的形象。”(钱理群、罗岗编:《野地里,听听那冷雨》,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七步:读了课文后,从学习语文的角度说说你得到的最大启示。

自己的基本准备:读了这篇课文,我得到的最大启示是:感人的文章,不在于用语的豪壮,而在于用心的真诚。同时,阅读写人的散文,不仅要细心赏析文中的人物,还要用心品析作者本人。

四、评价者介绍自己对他人设计的评价

首先每人都当评价者,评价本组成员的设计;然后整个小组作为一个评价者,评价参与班级交流的其他小组的以及老师的设计。

评价语分两句话,第一句肯定优点,第二句指出不足。评价标准是四个字:准、细、深、新(见前面)。四个方面都达到的,教师给予特别的鼓励。

但如果设计方案在“细”字上不合格,只有笼统的步骤和环节的名称,没有自己具体的理解,则都评为不合格。因为只有在设计中写出自己的具体理解,才能达到以“教”促“学”的目的。

五、反思者介绍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反思

每人都当反思者,反思自己的设计跟同学的设计、老师的设计相比,有哪些优点值得肯定,有哪些不足需要调整。

教师最后也介绍自己的反思(只是基本预设,需根据课堂学习情况随机调整和生成):我的这个教学设计,就优点来说,努力体现文体特点和课文特点,在原创设计中体现了一定的深度,以“最”串起教学环节有一定的新意;就不足来说,每个环节设计得比较简单,环节名称有欠缺,环节内容还不够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