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伊索寓言经典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范文第1篇

一、以物喻人

伊索寓言》这本故事集锦之所以如此的流行,很大一部分是要归功于这本书的独特的写作手法。这本书的语言灵活多变通俗易懂,不论男女老少读这本书时不会有任何的疲惫感和压抑感。反而使读者有一种心情愉悦的感觉,不仅感悟到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而且还放松了心情。

这本故事集最擅长的一种描写方法是采用借物拟人的方式。我们所熟悉的寓言故事基本上都是来自《伊索寓言这》这本书。例如《农夫与蛇》、《狐狸和葡萄》、《蚊子和狮子》、《乌鸦喝水》、《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等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得经典故事。这些故事看似是简单的童话故事,但是每一个故事中都运用动物的一些行为传达一个很深刻的道理。

在《农夫与蛇》这个故事是我们从小学的课本上学到的,大致的内容是一个个好心的农夫救了一条濒临死亡的毒蛇,毒蛇苏醒后反而要死了农夫的故事。这个故事中借用毒蛇这一动物的身份,映射的却是社会上的某些具有毒蛇心肠的人,对于救助他的人不知恩图报反而变本加厉的进行打击报复。所以这是要告诫人们对于这种有毒蝎心肠要谨慎行事。

《狐狸和葡萄》这个故事通过各种小动物对于摘葡萄的事来刻画一种寓意。一方面说任何人也不要应为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的利益。另一方面通过小猴子来代表那种有自己的主见和看法的人,坚持自己的观点最后取得了事业的成功获得了别人得不到的东西。

《蚊子和狮子》以文字为主线生动的描写了小蚊子的两次遭遇。第一次小蚊子面对强大的狮子时能够对对手冷静的分析,之后勇敢的面对,以特殊的战略赢得了这次战斗的胜利。之后蚊子变得骄傲自满以为自己是最强大的,遇到自己的天敌蜘蛛时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被蜘蛛吃掉的悲剧。这个故事是在告诉人们在遇到强大的对手是要冷静对待认真分析找准对手的弱点,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也警示人们在取得胜利是不要得意忘形,这样就会是自己陷入危险之中。

《乌鸦喝水》这个故事是极有趣味性的故事,故事描写很生动也很简洁,棉皮鞋了一个聪明的小乌鸦遇到喝水的难题并开动脑筋解决的故事。以一个可爱的小乌鸦喝水的故事做了一个很积极的寓意。这个小故事是想要告诉人们在遇到困难是的解决办法,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一味的烦恼忧愁,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这个困难,对于生活极有启发意义。

《龟兔赛跑》这个故事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了,这个故事通过描写乌龟和兔子赛跑的事,讲述了一个面对生活的道理。乌龟和兔子这两种动物在跑的方面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但是作者恰恰是利用他们强烈的实力对比来凸显其内涵。龟兔赛跑本就是输赢一定的事情,但是作者却出其不意的将最终的胜利交给了乌龟,这种写法对比性极强哲理性也极强。小小的故事确包含了多个方面的含义:首先,说明了骄兵必败这个道理,兔子就代表了社会上的较强势的人以为自己的实力强大完全的忽略对手,最终导致失败的后果。其次,从乌龟的方面来说,虽然能力有限但是持之以恒永远向着目标前行最终胜利。这样的故事中国古代也有例如《蜀鄙之僧》就是传达这样的道理。

二、小故事映射大道理

《伊索寓言》另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擅长以小故事映射大道理。虽然这本故事集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描写的故事也是发生在那个时代,但是读起来毫无时代的差距感,反而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人文生活以及感受那个时代的人的聪明才智。虽然故事与现在有很大的时代差距,但是所讲述的道理直至今日仍然是很有教育意义,仍然可以成为当今的行为指导。由于这本书通俗易懂趣味十足而且寓意深刻。其中的许多的名篇例如:《狼来了》、《父亲和他的两个女儿》、《老虎的金手镯》、《北风与太阳》、《老鼠开会》、《蚂蚁与蟋蟀》等。这样的简单的小故事中所蕴涵的的大道理至今为人所用。

一提到《狼来了》我们可能会想到了童年,从刚刚记事的那天起这个故事就是妈妈天天要讲的故事,自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撒谎的孩子的下场。这个故事既生动有形象,之所以家喻户晓就是因为其蕴含的道理是每个时代,每一个人都要记住的,那就是诚实。诚实在每一个时代都不会落伍,都是被推崇的美德。作者把这样的道理很轻松的融合到一个小故事中,足以见得这本书的水平之高。

《蚂蚁与蟋蟀》这个故事继续运用趣味性的借物喻人的手段,来讲述大道理。通过对两只小昆虫对于食物的故事,巧妙地赞颂了勤劳的美德,也告诫那些懒惰的人的下场会很悲惨。

《伊索寓言》这本书由于是一本小故事集,所以经常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儿童读物。其实它所蕴含的道理对每一个成年人都有指导意义。不要把这本书看的那么的简单,每一个成年人也应该再深深的品味一下,即可以放松心情又增加了修养。

参考文献:

[1]蔡丽丽.让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中闪光――《读》教后记[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

[2]张群,凌茜.古希腊《伊索寓言》与先秦诸子寓言之比较[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范文第2篇

一、做摘抄

可以摘抄原文中的名言。课文中的名言警句非常集中,值得摘抄。学课文时我要求学生把文中的名言警句摘抄下来。

可以摘抄同一主题的名言。如学习《理想》,有“理想”的名言5则。学习《我的信念》后,摘抄有关信念的名言。

可以摘抄同一作家的哲言。如学习《人生寓言》,我建议学生选择周国平的哲理语句摘抄下来。

可以摘抄生活中的语言。广告词、标语、对联、生活中的小故事与感悟、商店匾额、宣传语、报纸刊物、互联网语言、鲜活的口语、不规范的现象等。

可以摘抄名篇名文。比如,名著学习《伊索寓言》中的小故事,写出它的寓意。

二、写心得

学完《论语十则》,可要求学生对感悟最深的一两句写出自己的理解,对自己的启示。或结合生活实际谈看法、体会。有的学生在摘抄了“最真实的自我是沉默的,人与人真正的沟通是超越语言的。倾听沉默,就是倾听灵魂之歌”这一句后,写道:我知道了中年闰土遇到鲁迅的时候为什么总是“摇头、摇头”,像个木偶似的。闰土是真实的,他是苦的。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我们已经不需要闰土再说什么,我感受到了闰土心里的苦,苦得不再有言语。在沉默中我倾听着他的灵魂。

三、写批注

每篇文章我都力图找到几个点,让学生写批注。比如,《紫藤萝瀑布》一文,我要求学生就文章的标题和开头结尾写上批注。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文章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也暗示了文章的主要描写对象及其事物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的繁盛。开头“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和思考,同时引出下文。结尾“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和开头首尾呼应,写出了自己受到紫藤萝精神的鼓舞。另外一些精美描写的句子和段落,比如第二到六段我就着重从语言赏析的角度要求学生做了批注。学生抓住了修辞、准确生动精妙的形容词、动词、叠词等角度做批注,收效显著。

对文章内容相对较长的我就让学生做提纲。比如,《走一步 再走一步》,通过做拟提纲的学习笔记,学生很快知道的文章的结构以及文章的情节发展,同时明白本文由事及理的逻辑层次。

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行道树》和《紫藤萝瀑布》以后,我让学生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自命题写作。有的写到了梅花,有的写了竹子,有的写的铺路石,并赋予了他们新的意义。

四、评注读书笔记

这是我采用的一种交流方法。在小组同学的读书笔记上写下自己的感受、体会以及自己的评价甚至是质疑。对周国平名句“心静是一种境界,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找到了最适合于自己的生活,一切外界的诱惑和热闹对于他的确都成了无关紧要之物”,一学生对此做了这样的评注:这一句不正好是居里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的一个佐证吗?

做读书笔记,至少有以下三方面好处。

首先,读书笔记能帮助消化知识。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做学问光读不写不行,要写就要读得认真一点,要把所读的在自己头脑里整理一番,思索一番,这样就会懂得较透一些,使作者的思想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营养”。比较难懂的文章不容易消化,读书笔记就是消化酶。读名著《伊索寓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要求学生写几百字的主要内容概括、或简评、或写推荐词。还可以把这些简评分享在微博上,跟大家进行讨论和沟通。

其次,做读书笔记具有健脑功能。人的脑力是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综合组成的。人在进行智力活动时,这几种能力都在发挥作用,而且,每种能力的发展水平又会影响到其他能力的发展,甚至影响到整个智力的发展。

做读书笔记对锻炼和培养记忆力有很大帮助。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我们无法仅凭大脑记住学过的所有知识。要想让自己学过的知识不被遗忘,最好的办法就是写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积累资料,特别是能够加深理解,透彻把握书中精髓。徐特立曾说:“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更是强调读书要动笔。“动手”不仅会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强记忆,还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活,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按照自己的观念思想和审美理想进行选择,然后了然于心,甚至终生不忘。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范文第3篇

一、乐于阅读、享受快乐

小学阶段每一个学期都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每一个孩子都乐于阅读就是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学习习惯。如二年级上学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让孩子们爱上阅读、感受阅读的快乐。我认为只有把课堂上的一部分时间还给每一个孩子,老师在课前事先准备好学生喜爱的经典文章。阅读时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阅读方式,如:老师范读、师生合作读、小组合作读、也可以采用多媒体图文结合声情并茂的方式吸引孩子们。班级里的图书角是孩子们阅读交流的天地,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图书角的资源来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借阅书籍,共同分享阅读带来的无比快乐,探索宇宙的奥秘,体味人生的意义。每天下午二节课后可以组织同学们来到学校图书阅览室,让同学们尽情的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老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各类图书,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报刊杂志也是学生阅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如《关心下一代周报》、《小学生作文周刊》、《语文时代学习报》等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这里有重要的国际国内的时事新闻,有科学探索的新成就……阅读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为学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乐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认识世界的视野在拓展的同时也是学生获得快乐的时候。阅读为孩子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也提供了挥洒自由与快乐的场合与机会。老师的责任是什么?就是要引导孩子们,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这也是阅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要抑制孩子们的天性,每一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要尽量满足孩子们的性格特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让一个孩子失去机会。阅读是每个孩子拥有的权利,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多读好书、塑造品格

“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这句话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多读经典故事、名家名作、诗词歌赋。因为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文化可以给孩子们带来一番别样的天地: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千金买马》、《杯弓蛇影》、《百发百中》给孩子们带来了品德的教育。《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给学生们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世界。书中那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内容对孩子们的品格塑造起到了无形的影响,让他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充实,思想受到了熏陶。对于孩子们今后的人生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俗话说“言为心声”孩子们的童心童语最能反映读好书带来的益处。学生小时候的阅读兴趣的培养将会终身收益,更能塑造一个人的品质。老师是孩子们人生成长历程中的重要引路人,是师长也是朋友。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以言传身教才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师生才能一起体会读书的乐趣,共同进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乐读书、多读书,书中的一切就会有生命,孩子们就会和书中的人物对话,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情感体验,把自己和书中内容联系在一起。时时刻刻以榜样人物为学习对象,以反面典型为教训。孩子们的进步就会非常明显,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所谓“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坚持不懈的去阅读终会带来一个全新的自我就是这个道理。

三、以书为友、与书结伴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以书为友、以书为伴,只有自己也是一位热爱阅读,以阅读为伴的人,才能引导学生去阅读去体验阅读带来的无穷无尽的快乐。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争分夺秒地去挤出时间用来进行阅读,长年累月的去坚持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小学阶段是孩子们人生成长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我们老师从孩子们的一生从孩子们的终身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就会自然而然的重视阅读对孩子的重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文本资源,因为这些文本资源都是经过权威专家和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精心编写,聚集了很多人的智慧和力量。教材中的文章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发人深思、引人思索、催人奋进。阅读不仅在课堂上,还可以 放在课后,利用中午、晚上、休息日等来进行阅读。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必读的课外书如《淘气包马小跳》、《美德故事》、《十万个为什么》、《中华上下五千年》、《名人的成长故事》等。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后孩子们对阅读产生了兴趣老师可以适时的提出一些问题和布置一定的作业,这样孩子们就会更加努力地去阅读。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汉语成语 日语成语 概念 来源 文化特色

成语结构形式固定、表义生动丰富,是语言在长期频繁使用过程中,以某些典型性为代表约定俗成的产物。中日两国同属亚洲汉字文化圈,语言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成语的概念、来源、文化特色等方面都存在着共性和差异。

一、汉日成语的概念

(一)汉语成语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成语”解释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辞海 语言文字分册》中给“成语”定义为:“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定型的词组或短语。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有些可从字面理解,如‘万紫千红’、‘乘风破浪’;有些要知道来源才懂,如‘青出于蓝’出于《荀子・劝学》,‘守株待兔’出于《韩非子・五蠹》。”

刘叔新指出,成语的独特之处是在表意方面――表意的双层性。一个固定语,如果有一层字面上(表面上)的意义,同时透过它又有一层隐而不露的意义,而且这隐含着的才是真实的意义,那么就会被大家看做成语。[1]

综合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汉语成语具有结构的凝固性,在形态结构上较为固定,其构成语素不能随意换位,也不能用其他同义语素替换,并且大多为四字结构;在语义上具有整体性和引申性,即成语的意思不是其构成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呈现一个整体的意思,并且成语的真实意义往往隐藏在字面意思背后,是一种比喻义、引申义;另外,对成语的准确理解需要具备相应的汉语“百科知识”,[2]即扎根于中华民族社会文化传统、习俗、历史,来源于汉语使用者的日常生活经验的知识。

(二)日语成语的概念

《学研国大辞典》中提到“成”时,解释如下:“①昔の人によって作られ、きまった形をとって言いわされてきた言。②熟。”(①古人创作的,有固定形式的习惯的语言。②熟语)

《国大辞典》将“成”解释为:“①古人が作り、しばしば用いられてきた句。成句。②熟、合、合成など、二以上がまとまってできたことば。”(①古人创作的,至今常用的短语。②熟语、复合词、合成词等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语)

《新明解国辞典》对日语的“成”解释为:“①故事に基づいて出来たり有名な古人が言い出したりした熟で、のきいた(含みの有る)表として何かというと引用されるもの。②「用句の称。”(①来源于典故或是出自有名的古人口中的熟语,表达一定的意义且常被引用。②“惯用语”的别称)

综合上述辞典的解释,可以看出日语成语的概念比较宽泛,认定标准比较模糊,无论是构成字数,表达意思,还是来源出处,都没有严格的限定。如:以心心(心领神会)、我田引水(自私自利)、家の犬(丧家之犬)、三の礼(三顾茅庐)、蛇足を加える(画蛇添足)、草を打って、蛇をかす(打草惊蛇)等,日语中的成语既可以由四个汉字构成,也可以由汉字与假名构成,一些词组、句子也可以被认定为成语,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日语辞典中“成”一词还有“熟(熟语)、用句(惯用语)”的意思了。

(三)汉日成语概念内涵与形式结构的对比

综合上述定义,日语中的“成”可以理解为汉语的熟语,即汉语中固定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结构形式,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汉语中的“成语”绝大多数是四字成语,汉语中的“成语”大体上相当于日语“熟”中的“四字熟”。因此,日语“成”超出了汉语“成语”的范围,包含的内容更多,更广泛。

汉语的成语、惯用语的结构大都是短语形式,而谚语、格言和歇后语大都是句子形式。日语的成语相当于熟语,包含了谚语、惯用语、四字熟语等。其结构包括了短语形式,如:夫の利(渔人之利)、因果(因果报应)、大器成(大器晚成);句子形式,如:志千里に在り(志在千里)、の目を真珠の中に混ぜる(鱼目混珠)、弓の音にも怯える(惊弓之鸟);两字词组形式,如:守株(守株待兔)、杞(杞人忧天)、完璧(完璧归赵)。

汉民族传统文化喜欢偶数,讲究格式上的对仗和音律上的押韵,所以汉语成语的基本结构是四字短语。而深受汉文化影响的日语成语虽然也讲究对仗工整,但结构形式上的要求却没有汉语严格。这是由于汉日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汉语归属于汉藏语系,是孤立语,没有词尾变化,汉字是象形文字,作为音形义的结合体,每个汉字有独立的表义功能,字与字的结合相对容易;而日语归属于阿尔泰语系,是黏着语,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助动词本身存在词尾变化,同时需要相应的助词粘结不同的成分,添加语义或者发挥某些语法功能。因此,日语在语言的构成上不及汉语方便,很多成语不能像汉语成语那样组成严格工整的四字对仗形式。汉语的成语多为四字,格式工整,而日语成语形式多样,造词方式更加灵活。但是,日语成语定型的结构形式一般不能任意改变,这一点与汉语相同,即无论是汉语成语还是日语成语,结构形式都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构成语素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替换,构成成语的各个语素形成一个整体,成语的语义不是各个语素语义的简单相加,而往往是隐寓在成语中的比喻义或引伸义。

二、汉日成语的来源

成语作为语言中词汇的一部分,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词汇相对于语法,是比较容易发生变化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人们实践领域的不断扩展,新词汇不断产生,旧词汇不断消亡,词的语义也会有所扩大、缩小、转移。然而,成语却相对更加稳定。成语可以反映出一种语言的特点,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特征。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文化相互交融,彼此影响,而在两国文化交流的早期历史中,中国对日本的影响远远大于日本对中国的影响。公元3、4世纪汉字传入日本,日本开始以汉字记录本国语言,并在随后的历史中以汉字为基础创造了假名文字,伴随着汉字传入日本,很多汉语成语也大量涌入日语,今天日语中可以看到很多来源于中国故事典故的成语,它们或者直接照搬汉语成语,或者与汉语成语有着共同的来源,在此基础上加以改造,即汉日同源成语。[3]但是,我们也会发现许多“日本式”成语,即日本民族自己在语言历史发展中创造的成语,体现日本社会文化特色的汉日不同源成语。

(一)汉日同源成语

中国成语大多可以在古籍中找到出处,其中包括了古代寓言、历史上的真实故事,以及截取古文文句构成四字短语等。如:“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完璧归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草木皆兵”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

日语成语很大一部分也来自汉语古籍。黄靖对《日本谚语成语辞典》中的成语作了统计,分析指出与汉语同源的日语成语谚语共约549条,其中约50%来自中国的古籍。如“三(韦编三绝)”来源于《史记・孔子世家》;“の争い(鹬蚌相争)”源自《战国策・燕策二》;“上花を添える(锦上添花)”源于王安石的诗“丽唱仍添锦上花”所提炼的“锦上添花”。[4]

另外,汉语和日语中都有一些成语来自西方经典以及佛经,如“火中の栗を拾う”来自伊索寓言的“火中取栗”,“因果”、“一托生”、“性成佛”等均出自佛教典籍。

(二)汉日不同源成语

不同源成语是指日本民族自己创造的成语,能够反映本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和认知理解方式。与汉语不同源的日语成语中,有的来自民间流传的生活习语,如:をむ(打马虎眼)、腐って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出自童话故事的,如:けて悔しき玉手箱(后悔莫及)、恐れ入り谷の鬼子母神(不胜惶恐);源于历史故事的,如:小田原判定(议而不决)、洞が(见风使舵);来源于诗歌的,如:酒屋へ三里豆腐屋へ二里(穷乡僻壤)、孝行のしたい分にはなし(子欲孝而亲不待)。

三、汉日成语体现的不同社会文化特色

汉日同源成语,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古代社会文化特色,日语中存在大量的与汉语同源的成语体现出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向往。而汉日不同源成语存在形式上差异的同时,在内涵上所呈现的不同则更加丰富,包括了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心理认知等的不同。汉语成语体现出中国的大陆农耕文化特色,汉民族发源于内陆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注重根据规律的季节变化生息劳作,固守传统、稳定,重视理性和抽象思维。如:安土重迁、开疆拓土、落叶归根、五谷丰登、归马放牛、瓜熟蒂落等。

日语成语体现出日本的海洋渔猎文化特色,日本是一个岛国,日本民族最早以渔猎、采集为生,面对海洋的汹涌多变,日本民族性格具有开放性、冒险性,重视实际利益,有危机意识,善于吸收改造他民族的文化,同时海洋性气候湿润多雨,自然富于变化,植物茂盛,种类繁多,日本人对天气、季节、动植物等的感觉敏感细腻,日本人亲近自然、关心自然的特点在成语中也有所体现。如:のも信心から(精诚所至)、柳に(逆来顺受)、夏の小袖(不合时宜)、六日の菖蒲(明日黄花)、猿も木から落ちる(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等。

参考文献:

[1]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39.

[2]池上嘉彦,潘钧.认知语言学入门[M].北京:外研社,2008:286.

伊索寓言经典故事范文第5篇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一门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要知道操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语言来反映他们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1-148]。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

1.文化信息和词汇

词语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表达形式。语言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还反映操这种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在语言的应用中,词汇起着重要的传达信息的作用。词汇也是文化的载体,是历史文化传统的印迹表现。各个民族的历史地理环境、社会结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不一,语言中有相应的词汇反映。

1.1宗教词汇。英语国家的人信仰基督教的居多,基督教、《圣经》、希腊神话对英语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督教文化几乎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圣经》是英语语言文学的主要源泉之一,许多英语典故都来源于此。如Methuselath(玛士撒拉)是诺亚的祖父,活了696岁,后来它的名字成了长寿的代名词。因此英语句子:“My grandfather is as old as Methuselath.”正确译文应是“我爷爷岁数很大了”而非“我爷爷跟玛士撒拉一样老”。Lazarus(拉撒路)是圣经中的人物,被耶稣从坟墓中唤醒复活,后比喻重病康复或大难不死。“The Tower of Babel”(通天塔)则被人们当作各种声音交错的代名词或者被用来比喻混杂场面。

1.2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词汇的沉积。罗马神话也对英国宗教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英语典故都源于古希腊罗马神话,如Hercules(大力神海格力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力大无比的英雄,由他产生了一系列与大力神有关的生动有趣的词汇,如“Herculean task”比喻极其艰难的任务;“make herculen efforts”形容尽巨大的努力;“Hercules and his oad”指代统括一切的举动;“Hercules’choice”指代永垂不朽。又如在“The police were rather angry because Jeremy was hardly trusted and the author cried wolf.”中,“cried wolf”就出自《伊索寓言》中的“牧童和狼”的故事,“to cry wolf”是指“狼来了”,后来被用来指说假话。

1.3文学作品在词汇中的深层含义。文学作品也是该民族文化的反映,其中的一些经典表达很可能就会固化下来,从而在词汇中形成其固定含义。如英语中“this is the last straw”的表达中的“last straw”就出自狄更斯的小说《董贝父子》中的“as the last straw breaks the laden camel’s back”,意为使人无法承受最后一击。其他的像《坎特伯利故事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等都是英语中的经典文学作品。

1.4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在词汇中的体现。西方人特有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在词汇层也有深刻反映。如“dog”一词在汉语中含有贬义,而西方人对狗甚为偏爱。“You are,indeed,a lucky dog.”就不能简单地译为:“你是条幸运的狗”,而应译为“你是个幸运儿”。又如“individualism”由于东西方价值观念不同,在西方人眼中具有褒义,而在东方人眼中却是贬义的。

2.文化信息和成语、格言

成语或习语、格言是一个社会的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生活、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成语、格言一般都运用恰当的比喻,引起人们的联想,但这种联想是由各民族的现实环境和生活经验决定的。例如,汉语中常用“雨后春笋”形容事物迅速而大量地产生。而英国不产竹子,因此,就用“like mushrooms(像蘑菇一样)”表达相同的含义。只有注意这种语言的民族差异,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

此外,成语、格言是语言中独立、固定的部分,它们的意义往往并不是其各个组成部分的总和。例如“I am dead-beat today.”,就不能被望文生义为“我被打到重伤”。实际上,“dead-beat”意思为“精疲力竭”[2-320]。成语、格言意义的整体性还在于借助本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典故而形成,具有约定俗成的意义。如in the arms of Morpheus(在梦乡里),Morpheus(摩耳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睡梦之神。还有些习语不一定遵守语法规则和逻辑推理,如Diamond cut diamond(棋逢对手)中,cut就不能加“’s”,尽管这不符合现代英语语法规则。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成语、格言的感彩。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根据具体的语境选用带有不同感彩的成语、格言。如,sheep(绵羊)和goat(山羊)在英语里的形象很不一样,这与《圣经》有关,它把前者比喻成好人,后者比喻成坏人,故此成语“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便是“把好人与坏人分开”。

总之,成语、格言都是和民族文化紧密连在一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在教授学生纯成语、格言语言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对英语成语、格言的文化因素进行更多、更深的了解。

3.文化信息和语音、语法

3.1语音。“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依附于有声的外壳”[3-201]。语音的表意功能是通过拟声、组音和韵律实现的。拟声产生的音响有助于在大脑中创造意境的回声,产生栩栩如生的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如下面这节诗。

How the pretty ladies talk——Tittle tattle,tittle tattle!

Like their patters when they walk——Pittle pattle,pittle pattle.(Ersamus Darwin)[4-395]

这节诗中的拟声词“tittle”、“tattle”、“pittle”、“pattle”“pebble”,仿佛使人听到了姑娘们在一起闲谈时候的声音和急促的脚步声,使人仿佛听到活泼可爱的姑娘们在叽叽喳喳地谈笑。

3.2语法。语法手段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动词的不同时态、各种句子结构等都属于语法范畴。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英语语篇建构过程中,把照应、替代、省略和链接这四种手段视为语法衔接手段[5-58]。倒装句这一语用重组手段具有如下几种语篇功能:话题导入(topic introducing)功能、情境设定(situation-setting)功能、焦点凸显(focus-highlighting)功能、焦点对比(focus-contrasting)功能、语篇的衔接与连贯(textual cohesion and coherence)功能等。在倒装句的这些语篇功能中,前四种语篇功能主要由其后置成分(即主语)体现,而语篇衔接与连贯功能则既可由前置成分体现,又可由后置成分体现。这就是说,倒装句作为一种语用重组手段,可以将句子成分前置或后置,对新旧信息编排的先后顺序进行重组和调整,从而确保语篇信息编排上下衔接、前后连贯,使语篇成为一个统一的语义整体。

4.文化情境和礼貌、客套用语

礼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和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礼貌制约了语言的使用,另一方面语言是表达礼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礼貌具有普遍性,但不同文化在实现礼貌的方法及在礼貌的判断标准上存在着差异。

在汉文化中,称呼语大致可用两种表达式概括:“姓氏+官衔或职务/职业/先生/女士/小姐/老/亲属称谓”和“老/小+姓氏”。这种称呼在汉文化中表示亲切和敬重,从而使人际关系更为融洽。在英语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崇尚平等与自由,所以东方的称呼若套用到英语中去,就可能是无礼、唐突、奇怪的。比如,若称呼一位上了年纪的英国老太太为“奶奶”就会引起老太太的极为不满。英语中称呼语常用的表达式则可归纳为:“Mr./Mrs./Ms+姓氏”、“头衔+姓氏(Dr./Prof.等)”、直名称呼、亲属称谓、专门称谓(Sir、Madam等)。汉语中的称呼语讲辈分,长幼有序;重性别,男女分明;分血缘,内外有别[6-106]。

在不同语言的国度里,人们对赞语所做出的反应不同,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当听到别人赞扬时,汉民族往往表现得谦虚有礼,有时会贬低自己说些自己“不行”等话。而英语民族人认为拒绝别人的赞扬是不礼貌甚至是虚伪的表现。所以他们总会“迎合”对方,流露出高兴的神情并总以“Thank you”表达自己的谢意。礼貌现象的普遍性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而礼貌现象的文化差异性则常常会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因此,在日益增多的跨文化交际中,那些具有文化差异性的方面更应引起交际双方的足够重视,以便避免语用失误,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这一点在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

5.文化内涵和非言语交际

非语言交际(非有声语言交际)在人类交际过程中,特别是在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中,具有语言不可替代的功能。非语言交际是语言交际的起源与基础。非有声语言属于行为规范体系,受价值观的约束,而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非有声语言是价值观的具体化和外在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跨文化研究表明,非有声语言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卓别林在无声电影中的精彩表演,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欢迎,说明他的非有声语言得到基本理解,非有声语言在异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共享性。

非有声语言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表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性。比如吃完饭后,中国人用一只手或两只手轻轻拍自己的肚子,表示我吃饱了。而美国用一只手放在自己的喉头,手指伸开,手心向下(常同时说“到这儿了”)也表示吃饱了。这类非有声语言形象、直观,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理解,在交际中不会发生冲突。非有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表明,非有声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不仅要求语言得体,而且要求人体动作得体,以达到正常交流的目的。

6.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文化素质教学

语言是树木,文化是森林,如果只顾语言,不了解所学语言赖以生存的文化,等于见树不见林,就很难完全理解和正确得体地使用所学语言。在未来的社会中,没有双语和双文化能力的人将是“残缺不全”的人,因此,教育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寓文化素质教学于大学英语教学之中。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接着就是“如何教”的问题了。

6.1文化素质教学可以结合语言实践课中的词汇教学进行,因为“语言文化”的主干部分是“词汇文化”,特别是结合英语词汇的民族语义及其用法、结合文化背景内容随语随文进行讲解,或指明其文化意义,或指明其运用的文化规约。结合句型教学进行常用文化交际项目的训练,如关于请求、询问、劝告、道歉、约会、告别等方面的情景对话。句型教学不仅要注意语法的准则,还要注意鲜明的文化交际特点,否则言语不符合交际场合,会引出不愉快的结果。

6.2英语教学应与文化素质紧密结合起来,语音、语法、词汇仍是教学的重心,文化则是确保言语有效得体的必要知识。本着实用性的原则,凡是不讲就直接影响信息传递的文化知识都应在相应的语言教学中同时传授给学生,像交际文化、背景文化等,语言知识讲到那儿,文化知识也应讲到那儿。另外还要充分利用英语录像和电影,开辟第二课堂,提醒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交际方面的情景。充分利用外籍教师。鼓励学生与外籍教师进行交往,在日常接触中往往能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在什么场合下讲什么话,怎么对答,有哪些非言语行为,只有在课下才能观察得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6.3一般而言,从文化内容的选择上讲,应着重选择实用度高、适应性强,与课程教学内容衔接紧密的内容,从文化流派上讲,应当着眼于主流文化的选取,从文化人物和文化思想上讲,应当选取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内容。当然,还必须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选取那些健康的、有较高审美价值的文化内容。由于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的高低不一样,接受能力有快慢之分,领悟能力也有强弱之别等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的渐进性原则。

6.4在教学中进行本族语和英语文化对比是一种生动、有效的方法。着重比较,才能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其次由于中国文化和英语国家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入一些文化方面的内容,结合课文介绍讲解有关背景知识,适当地把英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作对比。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所学文章的内容,并通过课文习得英语国家文化内涵、风土人情等,进而提高文化素养。

当然,文化教学对英语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刘润清先生所说:一个外语教育者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一定的语言基础,同时也不断地开展科研工作,懂一些科研方法,就更为理想了[7-v]。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范家材.英语修辞赏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

[4]徐鹏.英语辞格[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朱永生.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