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余秋雨散文读后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范文第1篇

一、多鼓励,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阅读兴趣直接影响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如果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阅读的主动性。因此,教师想方设法诱发、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第一要义。要多鼓励学生阅读,及时肯定学生在阅读中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快乐地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创造开放的阅读环境

语文教师要与学校图书室、阅览室(包括电子阅览室)密切联系,按中职学生的课程要求、文化层次、阅读心理、审美情趣等,将图书分类检索,提前张贴,让学生根据课题选读,由老师注明必读部分。根据中职学生不同层次的阅读要求,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阅读指导。比如,从节选课文延伸到整篇文章;从课文中某个作者的某件作品延伸到作者其他的相关作品;从课文注解引语或课文中某个词语延伸到相关作品等等,这些都应成为课堂阅读的主要指定任务。如:由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延伸到其散文集《朱自清文集》的阅读,由“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延伸到对坡《前赤壁赋》的阅读。而无目标性阅读,则是让学生擦亮“发现美的眼睛”,自主阅读,积累(摘抄)美词佳句、写作方法、精妙构思或深刻哲理等等,同时达到审美愉悦、陶冶情趣的目的。

2.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必要延伸和补充,因此,要鼓励学生阅读与教材相关的文章。如:教学《曹操煮酒论英雄》时,笔者从曹操自负、奸诈的性格,引出郭沫若对此做得的翻案文章;学完苏轼的诗词,就补充余秋雨、周国平等对其的研究文章,从而对苏轼其文其人作研究性探讨,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时代,获得更深层的体验。教材中凡涉及古今中外的名篇节选,都要求学生通读原著。有些学生畏惧大部头的长篇巨著,所以笔者确立了由易而难、循序渐进的阅读方法。这样,可使学生阅读兴趣不

受挫。

二、多引导,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会灵活多变、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

1.初读法

在这一阶段,不要急于让学生提出问题,老师也不要争于抛出问题。应该要求学生静心读书,各自竭尽所能从文本中获取信息,而不是对文本还没有多少感知就急着质疑问难,或忙着根据老师的问题寻找答案。这种方法是根据学生学习或写作上的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相关篇章或相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

语文教学重视“以读为本”。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揣摩、推敲和品味语言,才会对课文有更深层的感悟。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围绕重点词语和句子揣摩、分析、感悟。老师适当点拨引导,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悟,让学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

3.默读法

默读法就是对所读文章不发音地、快速地读。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默读法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得较多的信息。

4.摘抄评价法

这种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最优美的词、句和段摘录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作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平时要求学生不拿笔不读书,不动笔不读书。还可以在报纸杂志上,将其中好的文章剪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5.写读书笔记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外书籍后,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这样,学生的读、写、听、说紧密结合,阅读能力就能很快地得到提高。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思想品德 课外读本 作用

我们发现,在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往往只给学生推荐教辅读物,却仍以教材讲解和习题演练为主,旨在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往往扼杀了学生对思想品德的激情。思想品德教学离不开一定的理论指导,但又不能绝对的本本主义。教学中让学生走出课堂,拓展课本知识,运用课本知识,积极推进课外阅读并形成自觉的行动,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推荐课外读物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开拓学生除课本之外更广阔的视野,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1.课外读本是新课程思想品德教学的有益补充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构建了多个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在教学中推荐课外读物,有利于巩固、拓展教材知识,使学生怀抱常识与理论知识走向更广阔的认识天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大大提高理论表达能力和科学思维。这完全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开放化、实践化的特点。学生通过对课外读本的阅读,能够自主地获得教材文本以外的知识,特别对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重点和难点会有更为直观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该学科的理解和感悟。

课外读本的阅读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接受规律。初中生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思维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准确,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增强,他们有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分配好时间,处理好课外课内的任务;由于理论思维趋于成熟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初中生观察能力、有意识记能力、有意想象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对一般性的常识读物已能做到深刻理解;初中生情感丰富、意志力增强,兴趣更广泛和稳定,学习动机更强烈,在有效的教学方式下,其学习兴趣和热情可以被大大激发;此外,他们的理想、世界观开始形成,行为的自觉性更高,这使我们不能低估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求知欲望。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课本知识的局限往往不够深刻,而课外读本的阅读则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2.课外读本的选择应体现出可读性和启发性

我们在教学中可选择一些可读性较强、通俗易懂的课外读本。这些读本往往是对某一领域的独到见解,具有一定的深刻性和教育性。我们在选择这些读本时,应该从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让学生能够感兴趣,能够读懂。这样选择,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语文等学科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从中获得他们所未知的专业知识,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

我们以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为例。《文化苦旅》是余秋雨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进行考察和思考,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社会、历史、文化的深刻认识而撰写的系列散文集。在《文化苦旅》中,作者游历中国各地,追寻古人足迹,体会着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历程。这些文章,是游记,也是中国文化史。此书行文优美,富含文化哲理。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胸怀,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培养丰富的人文精神。学生通过阅读该著作不仅会对社会文化有全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能激发他们像余秋雨大师那样不断学习文化知识,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知识理解问题。

3.课外读本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3.1读本的选择应与教学内容相吻合。教师要精心备课,把推荐读物与教材密切联系起来。教师推荐的课外读本应该具有阅读价值,能够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常引导学生用教材理论分析推荐读物中出现的现象,在新课教学中可以常利用推荐读物中的具体例子或故事情境,或在推荐读本中找合适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以理解、强化教材知识。如讲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时,可请学生就《文化苦旅》中自己熟悉的一处,畅谈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对比自己与余秋雨的观点的不同之处,并简要阐述读后感。

3.2 注意阅读的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可以在学习单元的推荐读物中选取一本阅读,也可以两本都阅读,这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而定。在阅读时间安排上,教师要妥善引导,处理好课内课外的关系,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或侵占学生太多的时间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提前推荐,让学生在假期阅读,为学习新课做准备;学生也可以在休息期间读上几页,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相互讨论,进行辩解,以获得收益。

3.3 定期作读书心得交流,鼓励大家多谈体会,并认真聆听他人的阅读体会。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这样的教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课堂讨论的话题和争论的内容更有深度,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推荐课外读物,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特别是对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影响更大,有的几乎是影响了他们对学习的整体态度,激活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4.课外读本选择的注意点

4.1注意精挑细选。在推荐读物选择方面,首先要注意精选,不宜过多。其次要注意选择通俗化、生活化的普通读本、入门类书籍,不宜推荐专业化的学术类书籍。推荐不符合学生阅读能力和学识水平的读物,无异于拔苗助长,是垫高求知的门槛而不是打开求知的大门,无助于学生提高兴趣,增长知识。

4.2注意泛读理解。在实践中,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把推荐读物全文看完,允许他们在阅读能力上有差距。对阅读收益及效果,不做硬性规定,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的学习体会,并乐于交流。

余秋雨散文读后感范文第3篇

首先,有必要对新随笔出现的社会背景和文学原因加以简要剖析。与新时期曾经出现的“诗歌热”、“报告文学热”等相类似。新随笔的兴旺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与随笔自身独特的文体特性密切相关。首先,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社会开放、宽容的环境基本消解了昔日那种“我花开罢百花杀”的大一统局面,社会空间能给不同的“声音”留出一席之地。正是在这种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宽容的文化氛围里,作家们找到了“自我”,不再担忧“我手写我口”的作品会异化为“吾丧吾”的证明。其次,由于当今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现象开放带来的多元认识、多向思维增强了人们选择的迷惘和困惑。带来了认识判断的渴求。这样,随笔正好以其轻松平易而又睿智深刻的特点,承担起了引导人们思想开放之任,由于新随笔的创作队伍构成复杂。新随笔的文体特征尚在形成演变阶段,因此,要想完整、准确、全面地对新随笔的创作特征作出总结可能为时过早。但是,在对新随笔作品分析之后。我们认为新随笔已初步形成了以下四个方面的艺术特征。

首先,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到社会变革、世象管窥,小到个人生存感慨、酸甜苦辣,都成为新随笔的“关怀”对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对此。新随笔敏锐地作出反应,并且以文化、哲学意义上的思考为其底蕴,对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存在迅速发言评判。对世态人心的升降沉浮以及现代人形而上的思想迷惘,形而下的生存困惑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思考。换种角度来看,这也是当代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阶层关注社会、思考社会的一种独特方式。如果按照题材内容来归纳,新随笔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读书类随笔。由于新随笔的创作队伍主要是知识阶层人士,特别是人文类知识分子更是随笔创作的主要力量,而读书写作几乎是中国读书人展现自我精神世界的传统方式,所以,读书类随笔就自然构成了新随笔作品的重要部分。值得重视的是,这类大行其道的读书随笔已不再停留于传统的“读后感”模式,“读”常常只是作者表达自我情感和思想的起点,以阅读为契机来展现作者“自我”才是读书随笔的本质。如王蒙的(从‘话的力量’到‘不争论》,传达的是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认识,而周涛的《读(古诗源)记》,则以新的视角表达了对传统诗歌的阐释,对人生的理解,足以令人回味咀嚼。另外,近年来还有一些随笔名家由读书而写出的系列作品,如费振钟的“堕落时代”系列、丁帆的“江南士子悲歌录”系列和李国文的名人之死系列,都是既有文采,又有内涵的读书类随笔佳作。二是社会随笔。社会随笔以对各类社会现象的评说为主,如果说读书随笔的生成主要由于心灵和书本的碰撞契合,社会随笔则是世象万态在人们思想的海洋里激起的浪花。社会随笔的内容往往是大众都不陌生的现实话题,表达的是一种对缤纷的社会现象理论性的观察、机智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见解。从吸烟禁烟到通货膨胀,从反贪倡廉到道德建设,上自国际风云,下到居家琐事,都是社会随笔述说的对象。由于社会随笔的内容贴近生活,也是普通百姓关注的话题,所以更受到大众的喜欢。如温铁军的《“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通过对“三农问题”进行历史的、理论的深刻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思考的话题。三是思想文化类随笔。有别于社会随笔直接关注“问题”,思想文化随笔则主要抒写当代社会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思考,更多地偏重于“形而上”的思辨。对此,三联书店《读书》的编辑们将其称之为“后学术”或学术性随笔,颇为传神和精当。思想文化随笔展现的是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的精神呼唤和交流,反映着对人生、生命、理想和价值等重大问题的独立思考,因此,本质上思想文化随笔更近似于西方哲人帕斯卡尔等的“随想录”,从而更具有思想、文化价值和个性意义。如韩少功的《性而上的迷失》、叶秀山的《没有时尚的时代》及余秋雨的“山居笔记”系列作品等均是近年来思想文化随笔中的力作。需要指出的是,此类随笔主要展现的是作者的独立思考和个性见解,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和思想性。譬如在《性而上的迷失》里,作者以文化人类学、哲学的眼光,对自古至今形形的性现象、性迷失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解剖与辨析,表达了作者对“性”的形而上思考。四是生活随笔。生活随笔似随手拈来的抒情性散文,或记人,或写事,或抒写个人喜怒哀乐,常常从我们身边的生活小事入手,主要袒露人生的心灵,诉说生活的感慨。生活随笔的特点是以小见大,以情入理,浅入而深出,向读者毫不遮掩地展示那个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我”。唐达成《头发的悲喜剧)、王蒙(我的饮酒)和韩小惠(体验自卑》等便是生活随笔的成功之作。

其次,不求雕琢、自然天成是新随笔突出的风格特征。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序文中说:“意之所至,随即记录,因其先后,无复诠次,固目之日随笔”。新随笔尽管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但这种“意之所至”的自然风格却未完全改变。当然,不求雕琢、随意自然决不意味信马由缰,随意而为,优秀的随笔离不开厚实的思想和文学修养,古人说:“作诗无古今,欲造平淡难。”对于随笔的这种风格特征,日本作家石原正明也曾揭示道:“随笔是将所见所闻的事、所言所思的事随心所至而述下……然因其无修饰之故,能见作者的才华与气量,实为很有兴味的作品。”纵观近年来的新随笔作品,其我手写我心,有感而发,从心所欲,不蹈袭,不做作的创作特征可以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新随笔自然天成的特点除了表现在艺术形式方面外,还反映在思想内容上不受制于某些“条条框框”的约束,正如随笔名家舒展所指出的:“随笔的天敌是禁锢和做作,随笔的灵感源泉是自由与自然。”如张中行先生的随笔集《顺生论》,以娓娓道来的笔法,绵密自然的论证,条分缕析,推本溯源,运用自己厚实的人生经验和丰富的人文知识,给读者提供了一种不同于“教科书式”的人生见解,既没有虚张声势,也绝无教条色彩,从文风到意蕴都充满了自然和率性,开人眼界,启人胸襟。与随意自然的风格相伴,新随笔作品也充分展露了作者的性情和写作风格,真正可谓文如其人,绝少干人一面现象。如汪曾祺的平实自然、张中行的严谨古朴、周涛的雄浑崇高、舒展的大胆泼辣等等,既无掩饰,也无矫情做作,展现在读者面前的

是作者完全的本色、真实、自然的灵魂,这也是新随笔所以受到读者厚爱的原因之一。 知性感融、理趣情趣并生是新随笔鲜明的审美感受特征。随笔的文体特点不易确定,但在仔细品评过新随笔作品后,我们便不难发现,知性感融、理趣情趣并生是成功的新随笔作品突出的审美感受特征,也是新随笔艺术魅力的奥秘之所在。余光中先生在分析散文的知性和感性时曾形象地描述道:“就像一面旗子,旗杆是知性,旗是感性。无杆之旗正如无旗之杆,都飘扬不起来。”其实,我们用这种比喻来说明新随笔的创作特征,也仍是颇为妥贴的。近年来,文学界一方面有人刻意追求“纯粹”散文,一味抒情,陷入感情的沼泽,媚而无骨;另一方面,一些散文以载道说教自居,矜博炫学,读来每每寡淡无味。在这种创作背景下,新随笔摒弃了上述偏颇之弊,达到了感性和知性的有机结合,取得了理趣和情趣的互不偏废效果。当然,在新随笔的具体作品中,感性和知性决不是人为的搭配、生硬的焊接,每篇文章到底是以感性抑或知性为重,还得取决于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总体而论,多数随笔作品以理为重,以情济理;也有部分随笔作品以情为重,以理显情正是与这种重于知性而又不废感性的创作特征相一致,新随笔作品自然达到了既有理趣也不乏情趣的审美效果。当然,新随笔所表现出的丰富而深刻的“知性”(理),往往不是依靠长篇大论,或学术论文般的逻辑、推理来加以揭示,而是在夹叙夹议中自然点出,完全是作者思想智慧的自然流露。同时,随笔中的“情趣”与诗歌、抒情散文所抒写的单纯情感也不相同,随笔的“情趣”每每和“理趣”相交融,它所抒发或蕴含的感情常常也不是直露的,而是经过升华或折射的,情难以割裂开理而独立存在。如周涛的《塔里木河》方方的《和平日子的恐惧》等就是新随笔中以情济理的佳作。另外,对于不同秉性的作者来说,其作品知性、感性的重心,情趣、理趣的追求也直接呈现了个性色彩。如周国平的随笔常显哲学的思考,而史铁生的随笔则展露的是人生的精神深处和心灵空间。

最后,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是新随笔的个性品格中越来越凸现和强化的创作特征。就篇幅而论,新随笔作品属于文学大军中的“小人物”。但是,由于适合于表达创作者“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或者说新随笔易于展现知识分子“精神自治”的特点,故而,一批学贯中西的专家学者也自觉地加入到了新随笔的创作队伍之中,加上当代文坛的一批中青年佼佼者,就使得新随笔创作较好地克服了自身的“小气”现象,不仅具有出神入化的文字功力、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体现出了沧桑的生命感悟和独特的思想品格,成为一种“智者文学”。如金克木先生的《告别词》,面对日渐老去的生命,以智者的从容达观地吟唱了一曲挽歌。值得我们思考并学习的是这批前辈以耄耋之年,在信手拈来、直抒性灵的同时,却没有因对传统经旗烂熟于心所带来的陈腐之气,相反,作品中时时闪烁的是科学、理性的光芒,是对传统文化的反省和剖析。在他们的笔下,康德、罗素和孔子、老庄均是活灵活现可亲可敬的人物,绝无陈腐老朽气,只现老辣醇厚味,突出体现了新随笔的价值精髓和思想要义,这从张中行先生的《顺生论》等作品中能得到充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