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雷锋的一个小故事

雷锋的一个小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雷锋的一个小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雷锋的一个小故事范文第1篇

今天上午,我读了雷锋一个小故事后,我的眼前不由地浮现出感人的画面:暴雨滂沱中,雷锋把衣裳披在了冷得发抖的老大娘身上,抱起孩子,在雨中寸步难行的走着。到了老大娘家,他放下孩子,大娘问雷锋叫什么名字。雷锋答道,他叫,说着就走了,老大娘目送着雷锋的背影消失在雨中,泪如泉涌····

雷锋叔叔做好事,不留名,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曾经这样评价你: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你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如今,在这个社会上已经很少有这样的人了、在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把您这种一心为别人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发扬下去!

雷锋叔叔,您年仅22岁去世,亲笔为你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您一生做过的好事连你自己也数不清,受过您帮助的人说也说不尽,雷锋叔叔,您是我们小学生的榜样,您是人民心中的英雄。

雷锋,你是个响亮的名字;雷锋,你是英雄的象征;雷锋,你是座不朽的丰碑。

雷锋的一个小故事范文第2篇

通过开展“学习雷锋,做好榜样”的活动中,我从雷锋叔叔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的优良品德。他经常帮助他人,做了许许多多的好事,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个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读完这个小故事,我深深地感动了!我决定学习雷锋叔叔艰苦朴素乐于助人的精神,一次,我在后花园和好朋友玩的时候一位老奶奶正在下楼,她下楼梯十分不稳,左晃右晃,看到这一幕我毫不犹豫的奔向老奶奶说:“老奶奶,让我来扶你下楼吧。”老奶奶点了点头说:“谢谢你啊。”到了楼下,她拉着我的手十分感激的说:“太谢谢你了,多亏了你啊,不然说不定,我现在还在楼梯上慢吞吞的走呢!”我说:“不用谢,帮助别人是我应该做的。”虽然帮助了别人,自己却没有一点儿回报,但每当我想到雷锋叔叔的那句名言时: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别人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是啊,没错!帮助别人,为他人服务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

学习雷锋叔叔,乐于助人,我十分的快乐、高兴,我十分愿意帮助别人,做一个新时代的,乐于助人的“小雷锋”,各位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帮助别人,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小雷锋”吧!

辽宁辽阳普化小学四年级:王慧卓

雷锋的一个小故事范文第3篇

在这“五一”节中,父母带着我们姐弟俩一起去台城游玩。首先,我提议要去新宁书城看书,我心里想:“既然‘五一假’到了,三天假,这么长,光去玩有什么用,而且现在时间早,为什么不用看书来打发时间呢?父亲只好依着我,去书店了。

我来到书店,来到“少年读物类”一目了然看见一本《森林报》,自言自语道:“语文书中推荐书目有一本叫《森林报》,就是这本了,好像挺好看的,不如就拿来看一看吧,反正时间早。”于是,我顺手拿来一本,靠在书柜旁,坐下,津津有味看了起来。

看了有20分钟了,还有不少书等着我看呢!看了一半,有拿出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又坐下来看了,作者是苏联著名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他写的内容很具体,形象生动,刻画出的人物栩栩如生,看了有半个小时了,又轻轻放回书架。

还有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她是一个聋、哑、盲的残疾人。她19个月大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横祸使她失去了听力及视力,在这黑暗的“噩梦”中,一位叫安妮·莎莉文小姐从这个黑暗的“深洞”里把她“拉”了出来,在她的帮助下,海伦坚强、努力地考上了美国哈佛大学,做上了一位鼎鼎大名的大作家。1986年,88岁高龄的海伦走完了传奇般的一生。大家都为她的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奉献感动了,因此,各地人民开展了纪念她的活动。我心里又动了:“我们幸福生活应该好好珍惜,世上可怜人多,珍惜现在美好生活,同时,也要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

接着又一本书,叫《雷锋的故事》,我很好奇,雷锋是一个助人为乐的好人,他小时候究竟是怎样的呢?于是,我就读了下去。原来啊,雷锋小时候的乳名叫庚伢子,出生在平穷家中,父母和兄弟都牺牲了,只剩下他一个人,李婆婆只好让他在李婆婆家中生活,一次砍柴,不幸被一个凶巴巴的老巫婆追打。回家后,在李婆婆的帮助下,才把庚伢子的病治好。庚伢子一直把砍柴的是铭记在心中,想直到有一天,报复这些恶人。

雷锋的一个小故事范文第4篇

在瑞尔齿科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分享制度:每个诊所每天都会花半个钟头开晨会,全体医生把头一天的全部出诊情况过一遍;一个地区的所有诊所每个季度都会集中起来召开本地区病例报告会,所有复杂病例实行跨部门会诊。个人的经验,经过分享以后就形成大家共同的经验,既能帮助主治医生查漏补缺,又能有效地进行病例分享,更好地服务患者。

而在重庆龙湖物业,则喜欢以“讲故事”的方式,要求管理团队在周例会和月例会上讲员工身上发生的故事,下次再遇到同类问题,就知道怎么处理了。长期积累下来,会形成各种业主需求的处理模式。“我给你讲个小故事。”龙湖的员工和业主随时都会向来访者讲一个他亲身经历或者听说的小故事。“讲故事”在房地产行业中早就成为一种常用的营销手段,但是龙湖的“小故事”更多地集中在物业员工之间、员工和业主的关系中,而不是某棵树、某个景观的故事。

这些隐藏在个体身上的宝贵财富(隐性知识)如果都能像瑞尔齿科和龙湖物业那样通过一些恰当的方法和工具分享出来,那不仅是财富的象征,也会让企业凝聚成更有力量的团队。

早在上世纪中期,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就发现了“缄默知识”。尽管人们很早就知道有这些隐形知识的存在,但真正利用它们的人却少之又少。在知识经济时代,显性的知识大家唾手可得,而隐性知识的发掘才能成为企业的真正法宝,让企业竞争力持续上升的翅膀 ,而如何让企业这对“隐形的翅膀”飞起来应该值得企业深思和学习。

营造文化氛围

瑞尔齿科创始人邹其芳说:“我曾经研究了许多企业的发展历史,我发现,决定一家企业成功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技术有多先进,或者业务模式有多完善,而是在于是否有一个健康的企业文化。”

知识具有垄断性,但许多企业把知识管理看作员工的额外工作,或寄希望于雷锋型的员工站出来分享,或强制员工多长时间应该奉献多少内容等。然而这样的结果只会增强员工对知识管理的憎恶:在压力大的时候人们制造垃圾,在压力小的时候没有人参与。所以发掘隐性知识关键的一步是营造一个鼓励交流、共享和创新的知识主导型企业文化。从制度设计、流程管理,甚至办公环境设计的细节入手让员工愿意踏出第一步。如同台湾捷安特品牌创始人刘金标认为的那样,“员工都愿意贡献所能,只要你有让他们分享的氛围。”

复制、传播

在瑞尔齿科,比如通过分享,大家发现其实顾客看牙医最惧怕的一点就是疼痛,看到打麻药的大针筒和医疗器械,顾客心理上会产生恐惧,所以有的医生就改用小孩用的最细针筒,延迟注射麻药时间,将医疗器械放在患者不易看到的一侧,轻拿轻放,尽量不要引起病人的注意等方式,在各方面细节上减少患者的恐惧感和疼痛感……因为有这一机制,医生们都会把这些细节记录下来,在例会上分享,汇集成更加完美的医疗方案,每位医生都能在治疗实践中应用到。

同样,龙湖物业也已经将这种知识的复制传播做成了常规,他们每年都会把关于员工的小故事汇集成一个小册子——《龙湖物管小故事》,将它发给龙湖物业的 1000名员工,这些故事大多摘编自业主的口述或者感谢信、员工在内部论坛的发帖以及业主刊物《龙湖大家庭》的投稿。比如一位非业主的市民感谢龙湖保安接待他从老家到重庆在火车站走失的母亲;一位业主向龙湖保安请教怎么磨刀,结果龙湖物业专门请了一位磨刀师傅来教业主们……传播开来以后,这样的故事每天都会在龙湖物业中上演。

将隐性知识逐步编制成操作规范、管理制度、业务指南和员工手册等工作文件形式。这样就可以加快员工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的速度,扩大交流与共享的范围。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企业知识库、内部网等平台,让员工写下他们的经验和最佳实践,存储到讨论数据库中,以利于交流和共享。

沉淀——飞起来

雷锋的一个小故事范文第5篇

纵观各地新闻广播节目表,纯新闻栏目最长半小时,短则十来分钟,不大可能效仿报纸开设“社区版块”。作为跑线记者,如何让折射民生百态的社区新闻在有限的时段内常“发声”?

精心选材,借力应景报道

逢年过节,广播新闻节目会推出应景报道,对社区记者来说,是一个发稿的好机会。笔者所在城市仅中心城区就有60个社区,每逢此时,都会广泛收罗新闻线索,精心选材,避免报道同质化,增强所在媒体新闻报道的竞争力和对听众的吸引力。

以重阳节为例,第一年笔者选取的是南门社区为辖区金婚夫妇举办浪漫婚纱秀,现场为5对老夫妻补拍人生中的“第一张婚纱照”,让年轻时的遗憾得以弥补。第二年,选取的是金虾河社区组织的“百家宴”,现场温暖人心、美味可口的家常小炒让平日忙碌的街坊邻居开心相聚、切磋厨艺、交流情感,共同唱响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中温馨、和谐的邻里乡情主旋律。这两个角度的选取有别于重阳节组织的诸如登山、采桔等一般性活动,可听性强,在本台、省台新闻节目中都“发了声”。

寻找切口,融入主题报道

每一时期,广播新闻节目都会有主题宣传。虽说主题宣传是严肃的政治任务,但并不意味着记者要板着面孔采访写作,写出的稿件呆板生硬,让听众凝神屏息。若能改思路,转文风,寻找小切口,将宣传主题与报道内容融为一体,让听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主题宣传,进而身体力行,岂不更好。而社区新闻资源丰富,只要记者愿意“沉”下去,就可以找到许多与当前主题报道相契合的切口。

记得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在北京召开,省台新闻栏目开辟了“学习贯彻十精神·基层记录”专题,向地方台记者约稿。笔者多方联系,最终在金龙泉社区找到了切口,即东宝公安分局民警马功儒在大会召开期间,带领他组建的治安巡防队,每晚坚持巡逻辖区,保一方安宁;闭幕后,又创新举措,启动治安联动联防,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笔者连夜采访成稿《创新联防机制,守护一方平安》,次日早上被《湖北新闻》采用。

再如同年12月5日,全省启动了“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笔者了解到作为全国文明村的白庙街道江山村(社区),使出保洁“连环套”,开设环卫管理处、购置垃圾清运车、聘请保洁员、将三万活动与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挂钩,以此提升村庄整体形象,打造干净舒适的人居环境。采写成稿件《保洁“连环套”,套出好风光》,将小题材含而不露地融入主题报道,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全心投入,做活日常报道

社区如同一个小社会,虽然是“小人物、小事件、小故事”,可看似小的新闻,价值未必小。记者在采访中,睁大眼睛观察、静下心来思考,除完成应景报道和主题宣传外,多在日常“自选动作”中找亮点,提高采用率。

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当大多同行将目光投向农村留守儿童时,笔者反其道而行之,聚焦城市留守儿童。经走访发现,除极少数外出父母经常与孩子沟通外,约半数父母与孩子联系的频率在一个月左右,有的几个月、半年才联系一次。这些孩子多数时间随祖父母生活,产生了心理阴影和自卑感,不易融入社会。好在2014年5月,东宝区四个社区的青少年阳光家园同时开班,以课业辅导、素质拓展、兴趣培养、心理咨询为主要内容,打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乐园:六一前夕,白云楼社区开通了免费亲情热线,并招募爱心妈妈,与孩子进行结对帮扶;7月底,浏河社区启动了“假日小格格”公益项目,由网格员当假日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活动……这些报道听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也为其它地方提供了借鉴。

雷锋的一个小故事范文第6篇

我叫赵xx,来自XX级新闻班。我是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但在大学从事的活动主要是公益。很高兴今天在这里倾听夏总的座谈会,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小故事:

一个一元募捐活动,在西方经济学的课堂上,我问老师是否愿意参加我们的活动,但老师没带零钱。我就对老师说,我帮你捐一元钱,你对我说一声谢谢。老师同意了,之后我在朋友圈很自豪的发了一条说说:看,爱的传递就是如此的简单。

XX年善行100爱心包裹活动,带着大一的小伙伴在路上为山区的孩子劝捐。开始的时候总是被拒绝,有失望沮丧但依旧怀揣着希望。接到一个学妹的电话,只听她隔着电话大声对我欢呼,学姐,我成功了。她边跑边喊,急促喜悦的声音,让我想象到了她兴奋的样子。帮助别人可以让自己收获如此大的快乐。

参加景德镇乐平半程马拉松的时候,21.079公里。当跑到15、16公里处时,很累。路两旁围观的人喊着,小姑娘加油、小美女加油。让我近乎疲惫的心瞬间充满了力量。这些无心的鼓励给了我极大的勇气,让我感激不已。

这样的事情很多,每次想起来都会觉得温暖。社会就是个体与他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去做什么样的事情。我听过一句话,人性中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就是勤奋和善良。

大学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四年时光,也是最有激情最有想法的时候。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担任了人文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会长、善行100爱心包裹麦庐校区的负责人,也就职于义工协会。获得了十多张奖状,像江财十大雷锋哥雷锋姐,中国扶贫基金会授予的优秀服务者称号等。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和个人价值息息相关。我每学年的加权成绩都在85分以上,早上六点半起床看书的习惯已经有一年多了。大学过去的两个寒暑假:不仅参加了学院的实践活动,在报社实习,也勤工俭学,锻炼自己。我很喜欢运动,尤其喜爱长跑。徒步、骑行、马拉松都经历过。运动不仅仅带给我一个健康的心态,也给了我一种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途径。

我想,今天来到这里的夏总已经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每个人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同时,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我想,那些给予我们帮助和鼓励的话语,是最能激发我们的动力。我们对于他人也可以成为这样的动力。

雷锋的一个小故事范文第7篇

一、注意听说训练的双向互动

加强听和说的结合,实现听者与说者之间的互动,是听说训练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训练中去,既训练了“听话”,又训练了说话,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学中,可这样做:先让学生听一段材料,材料不一定来源于教材,它

可以是一个小故事,一则笑话,一段精彩的台词,一首好听的诗,或是一个同学讲述的一段经历,描绘的一只小动物等。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尽量选择简短、易懂的材料,并且要让他们多听几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地“说”。说的方式很多,如复述全文、概括大意、谈谈感受、分角色对话、模仿材料讲一件自己碰到的事,对材料中叙述的人或事进行评论等等。要注意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尽量让他们谈自己最感兴趣的人或事。教师不能用一种标准来衡量,哪怕学生的谈话主题偏离材料很远,甚至难以自圆其说,都应当以表扬鼓励为主。如,教师给学生念契可夫的作品《胖子和瘦子》,把这个短故事读了两遍之后,让学生自述。一个学生没有复述那个故事,他说:“老师,那个胖子有多胖?”教师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就说:“很胖”“我们街上有个胖子,是个老爷爷,他的肚子有这么大。”那孩子用手比划着,全班一阵大笑。于是教师让他讲讲胖子爷爷的趣事,果然,那个平时有些害羞的男孩儿提高声音大谈了一番。应当注意的是,对于这种听说结合的谈话,老师要给予适当的讲评,让学生明白该怎样去“说”。

二、注意在听说训练中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小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可以引导他们在听或说的过程中自由地畅想,只要想得合情合理,就给予肯定。如挂一幅画在黑板上,提问学生:“这幅画画的是什么?”“你愿意成为画上的哪个人?”“你在想什么?”“说些什么?”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进入一个虚拟的空间,插上想象的翅膀翱翔。

如在教学《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一课时,学生听完朗读后,教师选择其中一段:“小路说/昨天,他曾经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请几组同学上台表演,每一组两个人,一个扮演雷锋,一个扮演老大娘,自编自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一种很好的办法就是故事接龙,讲一段故事,没有结尾,让学生接着讲,一个学生讲完,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讲下去,等到大家讲完,故事的结尾和原故事相差甚远,然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欢乐。

三、注意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古人云:“功夫在诗外”,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固然很重要,但也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无时不在进行着听和说的练习,这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主要手段。如同学之间有什么矛盾,让同学们自己解决,而且要以理服人;鼓励同学们观看或收看一些精彩的辩论赛、演讲赛,使他们从中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四、注意讲解一些听说的技巧

雷锋的一个小故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口语表达 信心 情境 训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目前,小学学生的口头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表达能力一般都比较差,高年级学生当众说话还是畏畏缩缩,不够流利。原因之一是小学语文教学“重文轻语”,再加上方言影响所致。所以小学教学应加强普通话口语训练。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尝试,得出:农村小学生的说话训练须经过“想说——敢说——会说”这以有效的途径,口语表达能力才会大大提高。

一、消除顾虑使学生敢说

有些学生开始有一肚子的话,但因为缺乏勇气,最终还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是自尊心和上进心强,因此对小学生的表扬鼓励应多于批评指责,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动机。初练口语表达时,学生往往语无伦次。但无论学生会说或不会说,我都多予鼓励,并耐心地引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踊跃发言、无所顾虑地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习惯,课堂便日趋活跃。

让学生敢说想说莫过于亲自做过的事情,可先组织学生做某些动作,某些小实验或制作小玩具,然后再组织语言说出做的过程的训练方法。实际是练习说明自己动手制作经过或实验过程。

二、创造各种机会使学生想说

一个人不发言并不等于不会说话,首先要看他想说不想说。大家知道,一个人心情愉快、感情激动的时候,话“匣子”才能打开。

创设情境说话是一种运用人为的环境和有组织的活动提供说话的内容,来指导学生说话的方法。创设情境说话是为学生设置生动,具体,新颖,活泼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说话的情趣,是他们有形可看,有声可闻,有话可说。情境设计多种多样,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设计一些活动,表演、游戏、剪纸、现场辩论等。所设计的情境符合学生年龄的特点,力求生动有趣,但不复杂。指导观察说话,一般是按情境设计过程的顺序进行讲述,如果情境较为复杂,可分步演示,分步讲述,最后连贯地讲全过程。但也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抓重点部分,学生感兴趣的部分详细地说。

为此,我经常运用灵活多样的办法来让学生开口。如在班级开展普通话演讲比赛,讲讲你听到的、看到的事情,讲讲广播里听到或电视里看到的新闻及家中或街头巷尾碰到的新鲜事等等。这时学生的兴趣就来了,他们争先恐后,侃侃而谈。

在讲语文课时,我更注意学生的说话训练,不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而且充分利用教材中插图描绘的内容,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讲讲插图表达的意思。观察图形是开端,理解图意是中心环节,在观察理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准确、有条理地讲述图意。训练顺序可以单幅图到多幅图,再到较复杂的单幅图。低年级的同学要借助老师的指导、提问、提示等指导学生观察和说话。中年级则要求学生运用以学的观察方法进行独立观察分析讲述画面内容。高年级可要求学生独立观察和分析画面、独立构思、各抒己见、发挥想象。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围绕图意中心说一段话或几段话,进而说成有一定情节的小故事。 如讲《难忘的泼水节》一课的第五、六段时,我让学生借助图展开想象,理解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相互祝福的场面,抓住“泼呀、洒呀”、“说啊、跳呀”等词语,让学生连起来说说。又如《雷锋》一课插图,我画了天空降下的雨帘、河边被风吹弯的芦苇及被河水漫过的小桥,画了雷锋卷着裤管正在一个一个地背小同学过桥等简图,先让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说明图意,再引导学生用较复杂的句子具体说明图意。我又根据插图按“天,风,雨,河水,雷锋。”的叙述顺序,让学生看插图,完整地叙述图意。这样逐步增加难度,学生学习情绪十分饱满。总之,利用插图和简笔画既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说话的意愿。

三、加强训练使学生会说

学生在说话过程中,需要边听、边想、边说,边观察,逐步才能做到耳灵、脑活、嘴快。为此要让学生会说,把话说好,首先要训练学生把话说得正确、流利、有条理;然后进一步要求他们说话时神情自若,落落大方,或坐或站,或颦或笑,动作表情切合说话内容;进而再要求他们根据听话对象和不同环境,注意礼貌,说得得体。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就要结合教学过程,加强对学生的听说训练,注意纠正方言的不良影响,并经常指导他们掌握一些说话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可把讲读课文和说话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先进行词语搭配训练,然后练习用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再结合课文内容说一段话。进而再引导学生把话说具体、说形象、说生动。这样逐步增加难度,学生不但能够接受,而且兴趣倍增、效果良好。

听说结合既有助于提高听的能力,增强记忆力,听的效果,也锻炼了说话能力。如讲一段有意思的评书——《三国演义》或《西游记》,使学生有意识地听故事和记忆故事的中心内容和主要人物,抓住故事情节然后指导学生复述,最后能独立复述故事。这种训练方法,不仅能训练学生专心地听话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连贯地组织语言能力。低年级多讲童话,寓言故事。中年级讲情节曲折和有战斗场面的故事,逻辑性较强的故事或具有知识性的科普故事。听故事复述主要培养学生听话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为了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次数不宜多,开始训练课多讲两遍,逐步过渡到只讲一遍。复述故事可检查评出学生听话时的注意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因此复述故事后进行评议是十分必要的。